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2024-10-10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共10篇)

1.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例题,第3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例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抓花片的游戏,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剩下的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例2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少多少”可以从“多多少”推理得到。“想想做做”中选择的都是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如跳绳、兴趣小组活动等;有些是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如小动物采玉米等。这些题材既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情感态度、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目标的达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比一比,谁的小手大。

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一比,谁抓的多。

[评:通过抓花片的游戏活动,比一比谁的小手大,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两个数量比多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2.出示挂图,呈现问题。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进行了抓花片的游戏。(出示挂图)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①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②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3.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吗?

引导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

如果老师有很多很多的花片,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解决问题,方便吗?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利用排成的花片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是多出来的花片?多出来的5个花片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悟到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计算。

[评:通过师生谈话,巧妙呈现问题,在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如果花片有很多很多”这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简单的排小数目花片,到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都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4.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同桌小朋友再抓几次比比看,看谁抓得多,多几个。每抓一次,都要相互说说怎样计算一种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

指定小朋友汇报活动情况,要先说一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再说一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

[评:通过再抓几次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由说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到说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为学生顺利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谈话:游戏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

1.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桌相互交流。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①女生比男生多几个人?②男生比女生少几个人?

2.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4.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可以用同样的算式计算。

[评:由游戏结束巧妙导入合唱活动,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求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多多少和求较小的数比较大的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决,发展学生比较、推理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各自在书上解答。

(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方法同上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猪在一起跳绳的故事。

(2)让学生在书本上自主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想一想,小猪会比小兔跳得快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告诉你的同学吗?

[评:开放性的小结与评价,既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题策略,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总评]

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本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1.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课注意从抓花片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发展推理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找两个数量比一比,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二

第一次教学设计———以教师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学习

最初考虑上课活动时间、各班试教等实际问题, 精选了课题。“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首次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解决问题, 接着我便翻阅了不同版本的教材, 希望能将两数比较大小的内容融合起来, 结果发现教材都是以贴近学生经验的活动或素材来引出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 我很希望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凭借学生操作, 直观地分析比较过程, 让学生获得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 同时在练习的设计中, 增加了变式练习, 以此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

师: (呈现修改过的例题情境图, 缺少两人对话) 看看这幅图, 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抓得多呢, 多几个?

生:在抓花片, 男生抓得多。

师:哦, 这幅图上的花片太乱了,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能让人知道里面到底是谁多, 而且知道多多少个呢?

生1:数一数。

生2:比一比。

师:现在花片就在小朋友们身边的信封里, 轻轻地拿出来, 同桌合作比一比看哪组最快得出结果, 开始!

巡视过程中, 发现有的学生只是数了一下两种花片的个数;有半数学生将两种花片排成两排后进行比较, 其中一部分只注重了颜色, 忽视了花片的大小和形状, 导致没能一一对应, 直接影响了观察得出的结果。教师提醒可以先排一排, 结果有的学生将一种花片就排成了两排。

反思:教师在情境中少给了数据信息, 且并未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操作过程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而已, 学生只是执行操作, 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样, 变式练习“校园里有杨树15棵, 柳树比杨树多4棵, 松树比柳树少8棵。 (1) 柳树有多少棵? (2) 松树有多少棵?”的增加误导了学生, 使刚刚建立的“用减法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数学模型, 得以颠覆, 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变得糊涂了。教师有心重视练习的设计, 却忽视了学生接受新知、运用新知的一般规律。总之, 教师竭力为学生学习创设探究、运用的条件, 但无疑都是以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学习。

第二次教学设计———以教材的视角准备学生的学习

再次学习教材及教学用书, 还原了题目情境中的信息, 按照教材对例题的处理方式, 借助花片的摆一摆, 利用过去直观图比多少的经验, 获得结果, 同时理解“用减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中, 删除了可能导致学生加、减法混乱的练习题, 以书本“想想做做”为巩固练习。

教学片段:

师: (呈现例题情境图) 看看这幅图, 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生1:在抓花片。

生2:女生一把抓了8个, 男生一把抓了13个。

生3:男生抓得多, 多5个, 13-8=5 (个) 。

师: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要用减法呢?让我们拿出花片来摆一摆。

出示操作要求:先把两种花片排一排, 注意红花片和蓝花片要一一对应。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看着摆好的花片, 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巡视过程中, 学生都准备了同样大小的花片之后, 操作要求中的一一对应, 让学生的操作一成不变, 感觉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没有自主性, 学习积极性也受影响。

反思: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编排, 注重了学生对情境图中信息的收集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可能先列式也有所预设, 但是依然按照书本直接给出了“先把两种花片排一排, 再和同学交流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的操作活动的要求以及小组合作的要求, 且要求过细, 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后面的练习设计, 基本以书本想想做做为主, 在处理上方法单一, 几乎都是同一模式, 注重问题的不同表达, 追问学生列式的理由, 显得过分地以本为本, 缺乏应有的目的性与层次性。

第三次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视角组织学生的学习

两次磨课经历, 让我了解即使是一年级学生, 他们依然有着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 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 并不能完全按照老师对他们的估计, 或者教材上的编排来学习。因此,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样的理念, 在头脑中显现, 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才能最大效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 或者说学习心理去设计了导学单, 以导学要求为指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片段:

(出示导学单) 注意听清要求, 认真阅读导学要求 (强调:先一个一个问题独立完成, 再同桌进行交流) 。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参与小组交流。

巡视过程中, 学生静静地阅读题目, 收集信息, 了解条件与问题;在列式过程中, 有部分孩子开始用了加法, 但在摆一摆之后, 能自我反思, 改正方法。同桌交流气氛活跃。

全班交流:

师:哪种花片抓得多, 首先要进行比较?谁愿意上来排一排。追问: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一个对一个。

师:因为一个一个对齐了, 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吗?

生: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师:那我们要列式的话, 该怎么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3-8=5 (个) , 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也就是要求13比8多多少?就是从13里去掉8个。

师:谁愿意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就是求13比8多多少, 所以用13-8=5 (个) 。

师:这道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

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 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 (齐读)

小结:明确两个问题表示一个意思, 都是比较两种花片相差多少, 都要用 (减法) , 用多的减去少的。

反思:不再以教师或教材的视角去决定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以学生的视角去组织学生学习, 让“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 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习得方法, 拥有清晰的思考过程, 才是真正教会了学生学习。当然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重要, 唯有教师对教材、对学生都有充分的钻研, 才能给予学生更为精要的点拨与指导。

以学生的视角去准备学生的学习, 当然应该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特征, 因此最后在课中增加课中操, 以帮助学生再次集中注意力;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 立足形式多样, 图文题、对话题、表格题,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篇三

教师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树相差多少。

教学资源: 若干花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谈话:老师问你们,以前你们回答问题对了的话,老师是用什么奖励你们的?

今天老师用五角星来奖励大家,看,有(拿出五角星的样板),老师拿来了几个呢?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有什么?(红五角星、黄五角星)谁多?多几个?

再来,谁多?多几个?

看看这幅图,上面有什么?(雪花片)哦,哪种多?多几个?

谈话:哦,这幅图上的雪花片太乱了,同学们数不清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知道里面到底是谁多,而且多多少个呢?

(学生回答)

哦,像老师刚刚那样排列就好了,就可以看出谁多,多多少,现在雪花片就在身边,来比一比看谁最快得出结果,预备,开始!谈话:同学们,预备,停。

谁来说说谁多,多多少?

怎么得来的?

结:先排红的雪花片,再排黄的雪花片,两个两个对应好了,那么你可以看出多几个?多几个?(多4个)两个两个比掉。

谈话: 有没有谁是用数数的方法的?好,你来说一说。

先把红的雪花片数出来,几个?(13个)再把蓝雪花片数出来,几个?(8个),要计算红的比蓝的多几个,就是比较13比8多几个,是吧?列算式的话就是13-8,从13个红雪花片里去掉这8个蓝雪花片,那剩下的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了,多几个?(多4个)板书完整。谁来口答:(板书)_______比多______个

谈话: 这个问题你会吗?你如果知道答案的话就说,说(少7个)为什么呢?而且刚刚老师发现你们都没有算的就知道答案的呢?

结:哦,原来,要求蓝雪花片比红雪花片少几个,也就是求红雪花片比蓝雪花片多几个,两个问题是一个意思。

所以,蓝雪花片比红雪花片少7个,同意吗?我们这一道题就就能解决两道问题。

其实,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者是求谁比谁少多少的问题就是求两者之间相差多少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减法)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嘛!快速把雪花片推到桌子的右上角。

二、试一试

谈话:马上就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在排演节目呢!u 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会提什么问题?

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桌相互交流。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女生比男生多几个人?

独立解决问题,做在2号本上。

24-20=4(人)为什么可以用这个算是解决这个问题? 要算女生比男生多几人,就是看24比20多几。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就直接写答案。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答案了?

谈论:题中有两个问题,只用同一个算式就可以解决。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就是比较两个数相差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谈话:图上谁和谁?小兔和小猪,在干吗?跳绳。

小兔跳了几下?8下。

我们来看看小猪跳了几下?18下。谁跳的多?小猪。问题是:小猪比小兔多跳多少下?谁来口答?

(小猪比小兔多跳10下)10下?怎么得来得?18-8=10 同学们,同意吗?方法会了,下面我们就来加快速度了 再来,多跳多少下?再来,多跳多少下?

同学们反应真快,再来,多跳多少下?恩,多跳6下?不是,是什么啊?(少跳6下)为什么啊?原来,这次小猪只跳了2下,太少了,而小兔跳了多少下?8下,所以是小兔跳的多,小猪跳的少,问题该怎么问啦?(小猪比小兔少跳多少下)同学们还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一起说。

谈话:现在老师这有两题课堂作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信心吗?

1、有谁?在干吗?在采玉米,小猴采了多少?53个。小熊采了多少个?30个。问:小猴比小熊多采多少个,会做吗?

2、来一题,有什么?《数学故事》几本?30本。《童话世界》几本?42本。问题:《数学故事》比《童话世界》少多少本?会吗?

3、好的,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本62页,看想想做做第一、二题,握笔,开始。点评。

谈话:学校有兴趣小组,今天我们去那儿看看,有哪些?你会提一些问题吗?(同学们提问题,再回答)

他们提的问题有点难度,是什么?(航模组再来多少人和美术组人数一样多?)会吗?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问我们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后者是航模组比美术组少多少人,和刚刚的问题一样。这个问题没有难倒你们,敢不敢再接受难题?

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有30人,那么女生有多少人呢?谁来?

谈话:现在老师再出一个更有难度的问题,兴趣小组不止这几个,还有很多,有一个踢毽子组,它和刚刚其中一个小组有关系,你猜猜看,和哪个小组有关系,足球组对的。有什么关系?(比足球组多6人)足球球有多少人?那么求踢毽子组有多少人,你会吗?

足球组有10人,踢毽子组比足球组多6人,要求踢毽子组有多少人,只要10+6=16(人)就可以了。

为什么用加法呢?刚刚用的都是减法啊?为什么?

足球组有10人,如果踢毽子组合足球组一样多,那么踢毽子组有10人,但踢毽子组比足球组还要多6人,所以再加6=16(人)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4.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53、54页。【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求减数的实际问题。这里学习的求减数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他与求剩余、求一个加数的问题一样,实质上也是求一部分数的实际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开始学习这类问题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经会用加法解决求和或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只要充分利用这种经验,学生就可以理解用求减数的道理,学会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全面地理解减法的含义,加深对这几类实际问题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去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中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积累用合适的方式找实际问题里数量间联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通过求问题解决的活动,体验自己思考、探索的成果,感受学习、探索的成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答求去掉多少即求减数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独立思考、简单推理、相互交流。【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提问题(出示图)

小猴上次从果园里采到桃之后,回家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吃桃了!过了几天,小猴到筐子里看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问的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告诉我们一共有28个桃,被小猴吃掉一些后还剩下7个,问吃掉了多少个桃。

二、自主交流,探索新知

1、自主探索

怎样求出吃掉了多少个桃?桃子总数、剩下的桃子和吃掉的桃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从28个桃里面去掉剩下的7个桃,就可求出吃掉的桃的个数。

2、画图帮助

如果有的同学还想不懂,我们一齐来分析,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这28个桃吃完了吗?还剩几个?

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一指求哪一部分的个数?(写?)

现在知道该怎样计算了吗?谁能说出算式?(板书:28-7=21(个))

3、揭题

谈话:结合题目的意思想一想,算式中的28表示什么?(板书:总个数)7表示什么?(板书:剩下的个数)21表示什么?(板书:去掉的个数)谁来说说已知总个数和剩下的个数怎样求去掉的个数?(补充完整数量关系式:总个数-剩下的个数=去掉的个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只要从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可以了。

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启发:原来有27只小船,划走一些后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求划走了多少只可以怎样想?和同桌说说想法。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完成算式。

交流解法,说说各个数的意思,再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读题,再把问题和条件连起来说一说。书本上填写算式。

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得数是多少? 你能看着图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指导读题,让学生填写算式和单位名称,指名板演。交流解释算法。

四、归纳总结

谈话: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对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来说说解决这一类问题应该怎样想? 【板书设计】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28-7=21(个)【作业设计】

1、预习书上53、54页。

5.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24+5=

2.口算:

34+40=21+6=8+81=

75+2=60+15=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独立填表,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什么?

(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5.“想想做做”第7题。

(先指名说题意,再提问题,最后列式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6.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六

一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而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①。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请小朋友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里有红色、蓝色两根纸条,猜一猜哪根纸条长?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有学生猜测蓝纸条长,可能有学生说不一定。

演示:去掉遮住纸条的纸,如图②。提问:现在知道哪一根纸条长吗?学生可能凭观察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再追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到底哪根纸条长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将图②中的两根纸条调整成如图③。提问:为什么红纸条和蓝纸条的一端要对齐?通过比较,你们发现哪根纸条长?谁能把红纸条比蓝纸条长的部分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指图,教师小结: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短,可以比一比,比较时,一端对齐,这样就能一眼看出哪根纸条长,长多少。

2、出示图片:第一排3只小狗;第二排5只小猫。

提问:小狗和小猫的排列有什么特点?(一个对着一个)“小猫比小狗多2只”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小结: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我们很容易看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出示例题抓花片图。

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同学,他们是恬恬和毛毛,瞧,他们正做抓花片的游戏呢。你能从图上一眼就看出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呢?(不能)为什么不能?(太乱了)那能不能动手排一排,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

学生操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名在黑板上操作。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排的?你能把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部分指给大家看一看吗?

学生指出后教师板书: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谈话:刚才我们用排一排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能列一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13-8=5(个)。追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贴的画片,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就是求13比8多多少,要从13里去掉8。(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排列的花片图中标注数据,添画虚线。)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为什么列式13-8进行计算?

谈话:我们用红花片与蓝花片比,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吗?(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指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5个。如果列式计算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你会吗?

学生口答算式后,指出:也是从13里去掉8。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什么是两数相差呢?教师指着学生排的花片提问:13与8,它们相差几?(学生回答“5”)用什么方法算呢?

2、游戏调节,寓学于玩。

同桌两个小朋友每人抓一把花片比一比,谁抓的多,多几个。

学生汇报后,追问:两人抓的花片相差多少?

三、尝试练习,理解新知

出示“试一试”图。

谈话:游戏结束了,让我们看看恬恬、毛毛现在做什么呢?瞧,他们正参加合唱排练呢。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先让学生在同桌间互相口述,再组织反馈。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算式。(①女生和男生一共多少人?②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③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提问:这几个问题中,哪些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呢?

再问:为什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和“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所列的算式一样?

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和“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都是从24里去掉20。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小动物们正在开运动会,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和小熊正在进行“摘玉米”比赛呢!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

学生说图意,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接下来是什么比赛呢?请小朋友先看图,再说一说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教师提问:根据求出的“小兔比小熊多多少下”,你还知道什么?

3、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

4、谈话: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请回忆刚才动物运动会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学生回答“小猴、小熊、小兔”,教师分别出示动物图像。统计全班小朋友在这三种小动物中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数(每人只能选一种),再组织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与本课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

五、总结交流,体会收获

7.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教学例题,让学生弄清题意。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0个苹果,提出已经放了8个,再放几个就是10个,并列出8+()=10,读成:8加几等于10。学生可以从8和2合成10想出括号里应该填2,也可以根据图里2个空格直接想填2,还可以用10–8想出括号里填2。应该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

2、试一试。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试着练习。

三、知识应用

1、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在班内交流。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的方法。

2、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放在篮子里的萝卜,想每次是几加几得10。使学生初步体会:()+()=10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3、想想做做的第3题。式与数比较大小是第一次出现,它以数与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所以第3题用上、下两式为一组题对照出现,既降低了难度,又教给了方法。

四、知识总结及检测

8.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八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要求:

1. 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弄清算式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掌握算法。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注意把统计和估计等知识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的减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复习)

二.计算综合练习

1.完成复习第6题。

生独立完成。(注意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完成第7题。

1) 学生一组一组的完成,指名板演。

2) 集体核对、订正,并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3)比一比,千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3.完成第8题。估算得数大概是几百,再算一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问:估算有什么用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复习第9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自己试做,注意进位、退位的情况。

3)组织评讲。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第10题。

1) 小朋友们去做什么?(同桌互说) 2)你知道了些什么?(汇报。)

3) 题目要我们求什么?(请生读题。)4)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汇报。

5)学生自己完成。  6)核对答案。

3.完成第11题。

学生独立读题解答。

9.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

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xkb1.com

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例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题意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检验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 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

二、教学“练一练”

1、做第1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2、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三、巩固练习

对比练习:

1、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

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2、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练习四的第10~16题。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让学生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能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思考,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

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并入分数应用题的体系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0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说一说形如 的方程的解法。

2.做练习四的第11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画出的线段图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要求解出所列方程;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2题

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口头列方程;解出方程并检验

4.做练习四的第13题

要求学生画图后,写出数量关系,再对照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检验方程。

5.小结: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我们已学过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将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想,认识到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其实也是分数应用题,只是分数呈现的形式不同)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4题

这道题目中还有百分数吗?画出线段图,比较两小题的线段图有什么不同?

从线段图(或关键句)中你找到了什么相等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1)牛郎星的运行速度×7/13=织女星的运行速度(2)牛郎星的运行速度-比牛郎星慢的速度=织女星的速度

追问:应设谁为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练习四的第15题

两个分数各是什么意思?哪个是具体量,哪个是分率?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设谁为 ?降价部分怎样表示?

你会列方程吗?提醒学生检验。

3、做练习四的第16题

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从线段图中你找到了怎样的对应关系?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你会列方程吗?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10.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篇十

班级:

姓名:

一、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80,另一个加数是7,和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55,另一个加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是多少?

3.一个加数是17,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多少?

4.甲数是34,乙数比甲数大6,两数之和是多少?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家第一次卖出35支笔,第二次又卖出30支笔,问两次一共卖出多少支笔?

2.妈妈买了一些水果花了45元,身边还剩20元。妈妈原来有多少元?

3.图书角借出44本书后还剩3本书,问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书?

上一篇:《论语心得》读书笔记下一篇:高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分析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