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代课教师(精选8篇)
1.罗田代课教师 篇一
2018年全国两会农村代课教师热点提案,两会代课教师工资待遇提案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18年全国两会农村代课教师热点提案,两会代课教师工资待遇提案》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两会代表:用《劳动合同法》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昨日在谈及代课教师问题时表示,政府应利用《劳动合同法》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给予这个群体基本的“职业安全感”。
今年1月21日,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各地政府首先要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规范中小学用人行为,保证合格教师的补充需求。教
育部官方的最新表态,为“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确定了基本立场。
朱永新认为,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解决边远山区教师师资缺乏问题做了很多努力与尝试,比如“特岗教师计划”。但是许多边远山区的特岗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因此,不能“一刀切”否定所有代课教师存在的必要,目前代课教师对于解决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师资匮乏问题,依然是有效的办法。
此外,朱永新表示,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需要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划拨出专项预算。
为此朱永新代表建议,首先依据《劳动合同法》,确保代课教师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事实上,“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关键既不是“是否转正”,也不是“增加薪资”,而是如何利用相关法律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获得作为劳动者本应享有的“职业安全感”。其次,制定《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规范代课教师的录
用、培训、考核、薪酬、转正与解聘,使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
两会热点:乡村教师待遇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失衡,乡村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加上工作环境艰苦,范文内容地图流失现象严重,在一些偏远落后乡村,教师短缺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这不仅让乡村孩子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还严重影响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留住乡村教师,农村才有希望。要解决乡村教师的现实问题,必须诉诸于合理的制度设计。制度的良性导向是既要保证乡村教师的收入丰足能够满足生活幸福感所需,又能保障他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安于从教,还要使之在情感上有归属乐于从教。涨薪、提供晋升渠道等都是重要方式,但它的解决显然有赖于国家的统筹发展,包括城乡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等方方面面。
俞敏洪:提高薪资待遇是解决农村教师扎根的根本
我们现在要求农村老师以奉献精神来扎根农村,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我个人一直主张中国农村老师的待遇一定要超过城市老师的待遇。凡是在农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比城市老师有20%—30%的上升。我们都知道优秀老师在什么地方,优秀学生就出在什么地方。通过待遇上的提升,我相信农村老师的质量就会有比较好的提高。
代表张全收:财政经费要向农村中小学校倾斜
怎么样帮学校留住人才呢?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同时,关于农村教师的津贴、补贴、奖金制度等,也一定要落到实处。同时,政府要积极探索更加合理的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方式,使更多资金向农村中小学及贫困地区学校倾斜。
委员王海波:核定农村教师基本工薪标准提供公寓房
建议核定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基本工薪标准。以省级财政统筹为基准,建立“以省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热门思想汇报财政单列农村教师的津贴支出。进一步明确津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发放标准、类别与分档、经费来源与保障等实施细则,完善农村教师津补贴政策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政府建设具有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和公寓房,集中建设教师住宅区,并给予尽可能的优惠政策,还可考虑为农村教师建设一定数量的廉租房等。
委员李蓝:解决乡村教师待遇晋升问题要一揽子计划
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国家财政拨款,确保全国中小学教师同工同酬。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应明显高于学历资历可比较的公职人员,以此吸引优秀青年从事教育事业。设立国家级农村中小学教师专项资助基金,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山区、牧区中小学教师的资助力度,以高于城市集
镇教师工资一至两倍的薪酬吸引青年教师投身农村教育。县市级教育部门领导干部、城镇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晋级,应具备在农村中小学校任职任教的经历。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教师、农村、代课、问题、解决、中小学、保障、乡村,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2.罗田代课教师 篇二
自1985年开始, 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 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1997年,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 要求各地全面贯彻“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 逐年减少代课教师数量, 到2000年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但是, 由于各地情况不一, 经济条件差异较大, 或在民转公过程中出现违规等行为, 一些地方民办教师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一些代课教师为身份、待遇、养老等问题信访不断, 这也逐渐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2001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各地要“严格教师资格条件, 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 逐步清退代课人员”。许多代课老师在无助的境况下面临着失业, 生活陷入困境。
2006年3月27日, 为了规范师资队伍, 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 中国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 将要把余下的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至今, 湖南省教育管理部门已将逐步清退代课教师纳入教育建设的发展规划。《湖南省统计年鉴 (2009) 》数据显示, 湖南省代课教师数量已由2000年的18311人锐减为2008年的7472人, 其中以小学代课教师数量减少尤为明显。
对于代课老师这批特殊群体, 目前的政策与他们所处的现状是不相融合的。在荒凉偏僻的落后地区, 代课教师被清退时, 他们将失去主要生活来源。受年龄、学历、教育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 他们的就业途径十分有限。政府目前从根本上还解决不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而他们又是非正式老师, 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这必然对代课教师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困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代课教师的目前情况, 为代课教师寻找出路、解决他们生活问题提出一个全面的方案。
本课题组经过两个月的研究调查, 调查湖南全省在岗或已退岗的各类样本共计200人。调查范围覆盖了湖南全省, 调查样本分别来自衡阳市衡东县、耒阳市、常宁市;邵阳市新邵县、邵阳县;郴州市桂阳市、嘉禾县、临武县、水湖县、宜章县、汝城县;益阳赫山县、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县、南县、岳阳岳阳楼区、平江县、岳阳经济开发区、华容县。
二、代课教师心理公平感量表调查结果及分析
针对代课老师公平感评价研究, 我们设计的一份Likert scale, 分别就社会福利、社会认可、劳动强度、政策支持、业务培训、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职称评定、法律保护、工资待遇10大项对200多位代课老师进行调查, 有效问卷为193份。 (1) 问卷采用5级里克特量表形式 (很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非常满意, 分别对应1~5分) , 问卷以满意度高为正向、低为逆向处理, 作为公平感心理满意度的综合态度。
从图1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得分大多分布在中立满意值 (3*10=30) 为中轴及其左部, 即调查对象总体态度偏向消极。
以3*10=30分为零假设H0。比较平均数 (Mean=29.1604) 与已知总体均数 (H0=30) 总体满意度即已知总体平衡满意度 (中立满意值) , 经过spss11.0的统计分析, 得表1、表2。
分析结果表明, 在有效数据中, 得到t=-3.631, sig. (2-tailed) ≈0, p<0.05, 按α=0.05水平, 拒绝原假设H0, 认为平均分几乎一定小于中立满意值。由此得出结论, 代课教师心理公平感总体偏低。
根据亚当斯公平理论, 当某一社会群体心理公平感偏低, 心理失衡, 将会引起这一群体的过激行为, 公平感越低, 越容易造成这一群体的无理智行为, 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因此, 代课教师的心理公平感过低, 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同样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潜在因素。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社会问题的产生, 调查出影响代课教师发展困境的影响因素, 为其寻找发展出路, 提升其心理公平感是必要而且也是必须的。
三、代课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1.自身客观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
(1) 年龄和职业病对代课教师发展的影响。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年龄的划分标准做出新的规定, 我们通过spss统计软件将年龄和疾病作了对比分析, 将本次调查对象年龄划分为19岁以下、20至40岁、41至59岁、60岁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 三种职业病在20~40岁、41~59岁两个年龄段所占比例最大, 尤其是41~59岁年龄段, 分别占腰颈部疾病、静脉曲张和呼吸疾病三类职业病的47.9%、48.4%和48.4%。
同时代课教师广泛分布在各偏僻乡镇, 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教师职业病后影响了其生活、工作。经过比例数据分析, 年龄在20~59岁占总体受调查者的88%。这个年龄阶段也正是多数教师的事业期。另外, 在调查是否在工作中或休息中是否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时, 经常出现占36.76%, 有时出现占45.95%, 即有出现症状的占整体的80%多。
由此可知, 处于事业期的代课教师大部分患有一定程度的职业病, 妨碍代课教师从事需要体力劳动或者长时间劳动的工作。在代课教师另谋出路的过程中, 职业病成为主要的障碍。
(2) 人均年收入对代课教师发展的影响。
被调查对象中, 年收入在1100元以下的占近80%, 而这些退休或者不能再工作的代课教师因为原来微薄的工资导致他们的积蓄为零, 没有任何保障体制的情况让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
(3) 文化程度及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对代课教师的影响。
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一个显著性区别在于是否拥有了教师资格证。在调查中, 我们进行了教师文化水平和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的调查, 运用spss进行了对比分析。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代课教师部分拥有了教师资格证, 然而像大专文化程度的一些高学历代课教师却没有得到教师资格证, 这对于高学历的代课教师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我们做了列联系数 (contingency coefficient) 分析, 该系数取值在0~1之间。
结果发现, 系数值为0.235, 系数值约等于0, 系数值越小越无关联, 可见对于受访对象来说, 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与文化程度关系很小, 但是文化程度是与教师资格证密切相关的, 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通过严格考核的。
(4) 家庭状况对代课教师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结构单元, 代课教师所在家庭也是一个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就家庭子女占家庭总人口数的比率以教师收入作了分类, 得到表4。
通过表4发现, 比率都在0.4至0.5之间, 平均两个人要担负起养育一个孩子的重任。
代课教师多为当地农村人口, 受农村风气影响, 孩子多为一个以上, 家庭负担重, 且考虑到农村家庭结构, 大部分年老父母都和子女居住在一起, 使得代课教师的生活压力更大。
家庭, 是一个基本单位, 当家庭状况良好, 代课教师将会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状态中, 对于未来的出路选择更多;如果家庭状况较差, 代课教师则会出现情绪低落、矛盾自责的状态中, 一些现实原因以及心理因素将影响未来的出路选择。
而田地并没有给代课教师带来额外的收益, 甚至加大了代课教师的日常劳动量。调查发现, 34%的代课教师表示经常在家工作, 48%的代课教师表示有时在家工作, 只有18%的代课教师表示从不在家工作, 有82%的代课教师除承担教学任务外, 还需要在家从事一定劳动。家庭的责任使得代课教师在寻求出路的过程中背负了更多的负担。
2.自身主观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
(1) 就业规划培训及再就业对代课教师的影响。
再就业对于被清退教师来说是维持生活、获得收入来源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在问卷中, 我们设置了选项:如果条件允许, 您是否会参加进修, 提高自身水平?结果回答“是”的受访对象占78.8%, 即是说如果条件允许, 大部分代课教师会愿意参加进修。通过筛选选填“否”的受访对象, 将选填“否”的受访对象的年龄运用spss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得到下表结论:最大年龄为75岁, 最小为27岁, 平均年龄约为54岁。分析发现, 不会参加进修提高自身水平的代课教师平均年龄偏大, 都是接近退休年龄或者已经退休的教师, 进修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但对于大多数年轻教师来说, 进一步的进修是他们所愿意的。
另外, 在调查“您是否认为再就业培训重要”中, 我们运用了相同的方法得出下表。
结果显示, 79.1%的受访对象认为重要, 只有20.9%认为不重要。即是说, 大部分教师认为再就业培训是很重要的, 这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好处。数据显示, 只有29.6%的受访者表明自己有其他的技能特长。
通过筛选选填“否”的受访对象, 将选填“否”的受访对象的年龄运用spss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得到表7。
表7显示, 最大年龄为69岁, 最小为28岁, 平均年龄约为51岁。
调查发现, 70.4%的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职业技能, 他们在教书之外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 79.1%的代课教师认为再就业培训是很重要的, 将有利于寻找新的工作。
数据显示, 认为再就业培训不重要的代课教师平均年龄约为51岁, 也是由于这部分教师大多处于较大年龄阶段, 几乎都是近乎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的教师, 再就业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可见, 年龄确实也是影响着代课教师的心态, 再就业培训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清退的代课教师。
(2) 代课教师的农村工作认知对其的影响。
一些较为年轻的代课教师在清退后仍选择继续工作来维持家庭生活, 但是作为老师, 并不甘心回到田地里做一名农民, 以致限制了代课教师的发展。由于代课教师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 而当地人却没能够正确认识到代课教师的价值以及贡献, 导致代课教师一直处于一个“自怜”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在清退后, 即使代课教师拥有一定的田产, 也不愿意留在农村工作。 这种对农村工作的认知极大地妨碍了代课教师的发展, 很多代课教师并没有一技之长, 且年龄偏大, 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这种思想从选择上局限了代课教师, 影响了未来的走向。
3.国家政策对代课教师发展的影响
(1) 没有政策补偿对代课教师的影响。
在“政府是否给您提供了就业信息”的调查中, 被调对象选择“否”的达到94.8%, 表明政府几乎没有为清退老师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 使得代课教师在被清退后, 没有了最便捷最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调查显示, 大部分都是自己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或者人才市场上获取就业信息。
调查发现, 截止目前,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并没有颁发有效地政策, 针对代课教师的困境进行补偿或引导, 导致代课教师集体上访,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与和谐, 代课教师上访甚至成为了当地的一大问题。而部分地区, 进行了一定的资金补偿, 当地的代课教师基本都乐于接受。代课教师,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 并非一定要大量的补偿, 而是需要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 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
(2) 政策不到位对代课教师的影响。
湖南部分地区为平复代课教师的心情, 颁布了一些补偿政策, 但政策实行后对代课教师的帮助不大, 仍然无法解决其困难。
从调查可知, 平江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 按照“月工资*教龄=补助资金”的方式给每个代课教师发放了一定的补偿资金。但是, 调查中发现, 并不是所有地方的补助都及时到位, 因此这些补偿政策并没有完全真正解决代课教师的实际困难。
代课教师的情况不尽相同, 需求不一, 政府出台单一的补偿政策却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 这就导致了政府虽然做出努力, 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政策没有到位, 代课教师的出路仍然堪忧。
4.社会认可对代课教师发展的影响
代课教师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教育群体, 在国家的教育事业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在社会上认可度很低。而代课教师渴望得到认可, 得到尊重。
调查发现, 代课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工作完全得不到保证, 没有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学校忽视代课教师的合法利益;清退后, 代课教师得不到当地的任何补偿, 与退伍军人等拥有一定社会保险的人群相比, 代课教师没有任何生活保障, 更加剧了代课教师的心理落差。
数据显示, 代课教师在工作期间以及清退后的被忽视使得41%的代课教师非常同意在和公办教师相比在社会认可方面是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有34%的代课教师表示同意;社会认可方面, 有75%的代课教师是觉得不公平的, 这不仅是由于代课教师不公平的待遇, 也是由于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对代课教师这一弱势群体的忽视。
四、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个人主客观因素、国家政策以及社会认可度是影响代课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代课教师被清退后, 大多数在短期内无法找到谋生的手段, 而针对这一类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的缺乏使得他们不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恢复生活的时期。此外, 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以及帮助还远远不够, 这使得代课教师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困难和发展困难。
与此同时, 代课教师所处的特殊困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另外, 代课教师存在的地区往往又是经济水平欠发达, 教育资源比较缺少的地区, 代课老师的清退, 客观上也在短时期内影响了这些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
为此, 本文提出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政策导向, 完善体制, 社会支援”来帮助代课教师走出发展困境。
1.以政策为导向,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 政府确定统一的国家政策, 对代课教师进行政策性补偿,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早在1986年, 政府就出台过关于代课教师发展的国家政策, 承认当时的民办教师即现在的代课教师的地位, 1997年, 国家再次出台政策为代课教师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但2001年, 全面清退政策出台后, 暂时没有统一的国家政策对代课教师进行补偿。因此, 针对代课教师的统一的政策性补偿是必要的。另外, 由于代课教师所在的地区大多为贫困地区, 因而在代课教师被清退后, 对各贫困地区增加教育的财政投入以缓解这些地区的教育困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地方政府要严格贯彻中央政策,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对代课老师进行补偿和资助。各地政府应积极关注代课教师这一特殊群体, 在资金方面、社会保障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助, 保证代课教师的正常生活。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代课教师的后顾之忧
(1) 加强社会养老保障, 将基础养老金普及到全民, 使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调查发现, 超过2/3的代课老师没有养老保险, 这对于大多数是农村户口而在成为教师后没有田地或者田地极少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将面临老无所养的困境。因而, 普及基础养老金对于代课教师们来说是极为重要而又十分必要的。
(2) 加快普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进程, 解决代课教师医疗救助缺乏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即使在国家大力普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在, 依然有61%的代课教师没有享受医疗保险, 同时他们极少的家庭收入, 使得他们几乎面临病无所医的局面。因此, 加快普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进程是保障代课教师生活的另一重要途径。
(3) 加大对相关法律的宣传, 使代课教师能在未来发展中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代课教师对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了解程度是十分低的, 与此相对应的, 有 61% 的代课教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这使得他们处于法律保护范围之外, 而对法律常识的缺乏, 对于他们在以后更换职业、寻求发展时也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因此, 这一特殊群体急需普及相关的法律常识。
3.以社会支援为辅助手段, 对社会弱势群体予以关注和支持, 促进社会的平等、和谐发展
(1) 媒体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责任, 对代课教师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号召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在代课教师尚未完全清退之前, 各种媒体应始终关注该群体, 肩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并及时向社会反应真实有效的信息。对部分省市已经出台的对代课教师的解决措施进行详细报道, 以给其他政策缺乏的地区提供借鉴。
(2) 慈善、公益组织增加对代课教师的支援, 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让代课教师感受到的温暖与关怀。
注释
3.代课教师:不能回避的话题 篇三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特定的教师群体,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堪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特殊人群。过去,代课教师主要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教师或公办教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如今,代课教师这个称谓已经不限于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和大中小各级城市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代课教师。他们持有教师证,教学能力不差,但是因为没有编制,长期或者临时在一些中小学校担任代课教师。
案例分析
广东省深圳市是代课教师较多的地区。由于深圳市户籍人口远远低于实际人口,在编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所以不得不大量聘用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据深圳教育招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深圳有超过1万名“代课老师”。深圳对代课教师的招聘要求极高,只有在内地取得杰出教学成绩的教师,才有机会成为深圳的代课教师。这一点,从福田区教育局在网上面向全国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招聘条件上可见一斑。具体条件包括: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等称号,个别选考条件包括: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或硕士学位,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或省优秀教师……尽管这些代课教师都是来自内地的优秀教育人才,但由于编制有限,不能让所有代课教师都从“编外”变成“在编”。
薪酬和待遇可能是代课老师最不愿提及的痛楚。深圳代课教师何剑表示:“我是一位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是原来所在学校的语文学科主任,多次应邀到省市组织的高考研讨会上讲学,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可是,我到了现在的学校后,只能拿到3000元的工资,可能不到深圳在编同级别教师的三分之一。而那些新分来的正式教师起薪就是1万元,他们享受的各种保险、福利、奖金,我们代课教师都没份。”许多代课教师形容自己的代课生活是“爱着并痛着”。这个“爱”来自于他们对学校、对职业的眷恋,这个“痛”源自她的身份。
内地城市没有深圳那样多的外来人口,但内地的中小学也需要代课教师。在湖南省长沙市,多所小学正面临女教师扎堆生孩子、没人教课的尴尬局面。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校长周满意表示,学校的女教师以80后为主,很多女教师在最近一两年生宝宝或备孕。她们休产假的这段时间,只能请代课教师来救急了。
长沙市岳麓区博才白鹤小学校长王谢平介绍,如果学校里教师怀孕的比例超过5%,将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必须招聘代课教师。大部分学校在招聘代课教师时,会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省级以上计算机证书等。同时,招聘时也要经过面试、试教、资格审查等多重考核,有教学经验的代课者会优先。
本刊点评
在大中城市里,代课教师从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到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各种评优活动,均无法与正式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最早的代课教师的工资是列入教育部门的预算的。由于使用代课教师的成本低,教育部门曾大量使用代课教师。1985年后,随着教育部门预算逐渐增加,正式教师开始大量替代代课教师。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不再承担代课教师工资。此时,在基层还有大量代课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代课教师工资改由乡镇财政拨付。在2006年之后,代课教师被全面清退,财政不再支付代课教师工资。在中小学一线教学中,总会有一些课程需要学校聘用代课教师。所以,时至今日,代课教师继续存在,工资由聘用他们的学校承担。
4.代课教师 篇四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特定历史阶段一部分教师群体,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确充满艰辛的默默的为教育事业而奉献。如今,部分代课教师为已经“代转正”,然后大部分代课教师“被清退”,面临着失业和艰苦生活。代课教师虽然没有任何“名分”,且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据报道,西部地区代课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20%。教育部宣布,在短时间内,将清退目前仍然存在的44.8万中小学代课教师。在大中城市里,他们从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到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各种评优活动,均无法与正式在编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甚至连每年教师例行体检这种福利代课教师也没有资格享受,他们是实实在在的“铁人”。代课教师也集中在那些公办教师不愿意去的偏远地区,通常是那些“一个老师,一所学校的”。他们的工资不可以超过在编教师1/3,是“砖窑黑工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形容事情做的比别人多,但获得的报酬却仅仅是在编教师的一半不到。与“事倍功半”、“事倍工半”是近义词。
一是在学校教职工编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聘用代课教师可缓解教学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是学校拿出适当比例的空编用于聘用代课教师,有利于搞活学校内部的用人机制,还可避免今后因生源萎缩而带来的教职工分流压力。
三是政府为节约财政,逃避责任,甚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当时的劳动部还专门发文称:《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平等的享有各种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待遇。)侵害代课教师。
广东从去年9月冻结代课教师名单,专心致力于解决5.8万名代课教师问题。按照省里的政策设计,将根据省统考的成绩决定代课教师的四种出路:转为公办教师、转为在编教辅岗位、转为合同聘用教师和辞退。所有的工作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两种情况,最迟在明年底之前完成。为人性化地安置好代课教师群体,广东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然而事实不能令人乐观。一年下来,代课教师的总数仅下降1万名,在许多地市政府那里没有实质进展。即便像深圳和江门这样的富庶之地,“代转公”的比例也普遍很低。相较于政策推进迟缓的种种表现,在编制充裕的前提下,地市政府拒绝将通过省考的代课教师转正,实质上是对省里政策的公开抗拒。在另外一些地方,干脆就不组织代课教师培训及参加省考,隐瞒或截留省里的统一政策,代之以自行审核或全面辞退,对代课教师的出路问题草率行事。这些“血淋淋”的现状流布于省有关部门的申诉网页,充斥在省级媒体报道的网络留言中。种种迹象表明,在省里的压力下,某些地市政府正采取清除的极端办法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尤其是有编制而不予兑现,常见的托辞是地方财政困难。实际上,欠发达地区的韶关、阳江、清远和云浮已把首批上线的代课教师全部转正。看来不是钱的问题,问题出在其他方面。无论是让编制空着,还是以土政策代替省里的规定,都确实造成了“代转公”的需求紧张。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各种对省里政策消极应付的做法,实为权力寻租和利益博弈积蓄资源。
吕玉刚表示,首先是要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规范中小学的用人行为,保证合格教师的补充需求。显然,此举是要将“代课人员”的数量严格控制在当前水平,防止雪球越滚越大,从而有利于代课教师问题的标本兼治。
对现在还在岗的代课人员,吕玉刚提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政府统筹、坚持标准、有进有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思路,把妥善解决在岗代课人员问题与建立完善教师正常补充机制结合起来。
首先是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
其次,对那些被辞退的代课人员,则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并随着各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可以说,“择优招聘、辞退补偿、纳入社保”给这项刚性政策予以了有情执行的空间,但是能否有情执行,有情执行的程度如何,正如吕玉刚所强调的“关键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毕竟,想要“择优录取”教师,一定要经过人事部门增加编制这一关;想要“辞退补偿”,得要由地方财政进行支付,需要纳入预算;想要“纳入社保”,则要由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规划。显然,代课教师的清退和安置,需要在政府统筹下,由教育、人事、财政、社保等多个部门共同“有情”执行,而要保证合情合理,还需要国家层面出台配套政策,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择优政策和补偿标准,并给予贫困县经费支持,如此才能体现公平,才能保证代课教师有序退出。
关于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的建议
二、建议为了更加有效的解决离岗代课教师的问题,我们建议国家尽管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办法中:
(1)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并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其补缴社会养老保险。
(2)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进行经济补偿的标准。如,对离岗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总额为教龄乘以单位经济补偿标准。其中,单位经济补偿标准为该市(州)2009社会月平均工资;离岗代课教师的教龄为每担任一个自然年的代课任务为1年教龄,不足六个月的按0.5年计算,超过六个月少于一年的按1年计算。
(3)要明确对离岗代课教师补缴社会养老保险的责任、缴费基数与标准、及领取条件,如:
Ⅰ、在代课期间,用人学校未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者,需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和社保部门为其进行补缴。教育部门提供补缴名单,社保部门制定标准,财政部门提供专项经费。费用总额经上报,由中央及省一级人民政府核准后按一定比例进行转移支付。
Ⅱ、对于教龄不足15年的,按实际教龄补偿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累计不足15年的部分可由其本人选择逐月缴纳或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对于教龄在15年及以上的,按15年教龄补缴。
Ⅲ、补缴基数为该市(州)2009的社会月平均工资。补缴比例为补缴基数的20%。其中财政转移支付12%,个人负担8%。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对参保的离岗代课教师补缴所需费用,由财政按人均1000元/教龄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按6:4的比例分摊。
Ⅳ、对尚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代课教师,基本养老金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开始支领。对于已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代课教师,基本养老金从财政及个人同时补缴完毕之日起的下月开始支领,并一次性补领从法定退休日起至补交完毕当月的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的构成和支领方式参照本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管理办法,并参加今后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按月支领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死亡的,分别按死亡时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3个月和10个月的标准给予丧葬补助费和遗属抚恤金,其个人账户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不再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
5.代课教师聘用合同 篇五
聘用单位:湖南省浏阳市龙伏镇龙伏完全小学 受聘人员:
身份证号码:
聘用单位因教学工作需要,聘用
同志担任
学科教学工作。经双方协商,订立合同如下:
一、合同期限:聘期从2013年9月1日起至2014年1月12日止。
二、受聘人员应履行如下义务:
1、遵纪守法,遵守聘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努力完成岗位职责所规定的任务。
三、受聘人员劳动报酬:
聘用期间月工资和各种福利共
元人民币(大写:
仟
佰
拾
元整)。以一学期五个月工作时间计算劳动报酬。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1、受聘人员在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聘用所规定的条件的;
2、受聘人员违法违纪或违反聘用单位规章制度的;
3、受聘人员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
4、因超编被教育行政部门辞退的;
五、聘用单位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受聘人员有权利解除合同。
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都应遵守合同,不得擅自违约。如需中途终止合同,须经双方协商解决。未经协商同意,违约一方应给对方赔偿损失。如有争议,由劳动部门仲裁。
七、合同期满,本合同终止。
八、本合同一式二份。聘用单位、受聘人员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经双方签字盖章合同方能生效,并受法律保护。
九、本合同于2013年9月1日订立,从订立之日起生效。
聘用单位(盖章):
受聘人员(签字):
法人代表(签字)
2013年9月1日
6.代课教师聘任合同 篇六
聘用单位:(甲方):XXX小学校 聘用对象:(乙方):
根据工作需要,甲方同意聘用乙方为临时代课教师。为了切实维护双方的权益,认真履行双方的义务,经甲乙双方协商,特签订合同如下:
一、聘用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二、工资福利待遇:
⒈月工资 元,个人保险 元,合计每月 元。(其中个人保险金:学校已每月发 元,其余部分由乙方本人承担,学校不再承担乙方任何费用,并由乙方自己办理保险业务,如需甲方帮助办理的也可以由甲方代帮办理。)
⒉校内一般福利、津贴等与在编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教师的绩效工资除外。
⒊工资、津贴等发放时间于月底或次月月初考核评定后发放。⒋工作中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按学校规章制度执行。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⒈对乙方进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规教育,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及辅导;
⒉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奖惩; ⒊制订规章制度规范指导乙方开展工作;
⒋甲方认为乙方不能胜任工作,可随时解聘乙方,合同即行终止。⒌在聘用合同期内,乙方如欲辞聘须提前一个月时间通知甲方,否则甲方将扣发乙方工资及津贴福利。
⒍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甲方有权随时解聘乙方;(1)乙方违法、违纪、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2)乙方不服从甲方工作安排。
(3)乙方工作中失误,致使工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在校内外造成不良影响。
(4)乙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5)乙方因教育教学能力差,无法胜任岗位工作。(6)乙方有无故旷工现象.7、乙方工作中失误,致使工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乙方承担。
8、如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解聘代课教师的学校有权解除合同。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养;
⒉热爱教育事业,严格遵守《师德规范》,遵纪守法,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⒊服从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⒋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参与教研活动; ⒌刻苦钻研业务,教育质量较好,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五、其他
1、本合同有效期为半年,合同期满如甲方岗位不需要再继续聘用代课教师,合同即行终止。合同期满如甲方岗位需要,愿意继续聘用乙方,乙方也愿意续聘,可以续聘,续聘必需重新签定合同。
3、如甲乙双方终止合同后,那么甲乙双方不存在任何劳务关系。
4、因行业及特殊性,乙方不得在学期中途提出解除合同,如违反赔甲方违约金500元。
⒊本合同一式两份,每份两页,双方签字盖章后有效。
甲方:XXX小学校(盖章)校长:
乙方:(签名):
7.论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培训 篇七
1 农村代课教师更需要培训
从农村代课教师的生活环境看:农村代课教师大都生活和工作在条件比较艰苦和偏远的“老、少、边、山、穷”地区, 交通不发达, 信息闭塞, 不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沿袭着传统的甚至是“私塾先生”式的教学方法, “躲进小楼成一统”, 在我们对甘肃省宕昌县30名代课教师的调查发现, 有33.33%的代课教师“听说过但没使用过”国家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63.33%的教师表示只是“偶尔使用”, 仅有3.33%的代课教师表示“了解并能熟练使用”。
从农村代课教师的年龄和学历结构看:农村代课教师的平均年龄偏大, 30岁以上的代课教师占代课教师总人数的86.67%, 其中35岁以上代课教师占代课教师总人数的53.33%, 86.67%的代课教师初始学历为高中, 学历低, 年龄偏大是代课教师结构的一大特点, 知识面狭窄, 知识结构老化, 创新意识不强, 文化素养较低。
从农村代课教师的人员构成来看:农村代课教师中的大部分教师均不是师范类毕业生, 没有接受系统的教师教育学习, 而是高中毕业生或从其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转入教师队伍的。可见, 广大的农村代课教师是最需要教师培训的, 教师培训不能是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所享有的“专利”, 而应将教师培训的优秀成果惠及全体教师, 从而惠及全体学生, 代课教师不能、也不该被忽视。
2 对目前教师培训的反思
目前我国的教师培训内容主要集中于新课程培训, 如新课程纲要解读、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各种版本教材的比较和使用以及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开发、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对于已经系统接受过教师教育和已有一定反思能力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培训来讲, 是合理的。但对于代课教师来讲, 这些培训内容的设置也是必要的、合理的, 但却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56.67%的农村代课教师希望有教学方法的培训, 40.00%的农村代课教师希望有教学理念的培训, 由此可见, 农村代课教师更需要系统的、科学的、符合他们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3 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
3.1 代课教师培训理念
教师培训不仅仅是几个骨干教师的特权, 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是因靠几个骨干教师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像甘肃省宕昌县这种主力军仍然是代课教师的学校, 要关注到全体教师尤其是代课教师的培训, 给予平等的受培训的权利。其次, 培训应该关注受训教师本身的需要, 摒弃过去单一的以专业发展为基础的培训, 关注教师的事在需求, 对不同学科、学段、课程的特点和需求, 增强培训的效果。再者要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训制度, 不仅关注一次性培训, 更要关注终身教育。
3.2 代课教师培训内容
3.2.1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介绍。
就广大代课教师来说, 他们生活在信息闭塞的边远农村, 大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施教, 对传统课程的弊端认识不足, “教师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 将教学过程简单的或者说理所当然的理解为“教师讲, 学生学”。缺少实施新课程的动机和决心,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介绍, 可以使代课教师认识到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只有理清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才有可能产生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意愿。
3.2.2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专题培训。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是师范类专业的两门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 但对于广大代课教师来说, 由于他们是高中学历或是从非师范类专业转如教师队伍, 均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 而对学生的心理更多的是从自己成人的角度去推测, 甚至于以成人的心理来代替学生的心理。因此, 开设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也要看到, 培训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系统地讲授这两门学科的全部内容, 我们只有精选其中的与农村教育和教学实践紧密相连的部分, 如“教育目的”、“课堂教学设计”、“学习理论”、“班主任工作”、“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咨询”等内容。据统计, 全国有48.2%的教师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或模糊, 有42.5%的人对我国教育目的表示模糊, 对教育目的模糊, 是导致我国目前广大教师“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和一味的“教书”不“育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学习理论”等的不理解和模糊, 这将会造成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问题。
3.2.3 农村教育专题培训, 解析农村教育。
在与广大农村教师的座谈和交流中, 我们发现, 农村教师普遍将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原因归因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问题以及学生基础太差、学校硬件建设等方面, “学困生的转化”成为了困扰农村教师的首要问题,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所有的这些问题和困惑, 均属于客观方面, 属于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和问题, 它是由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形势所决定的, 不是某位教师能够解决了的, 我们在培训中, 应结合农村教育实际, 采用正确的归因方法, 解析农村教育的现状, 让农村代课教师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我国的农村教育, 在承认“留守儿童”、“学校硬件建设跟不上”等一系列客观现实的前提下, 从教师自身入手, 着重解决我们能做什么及如何去做, 认识到就目前农村客观的教育教学条件下, 每位农村代课教师是可以“有所为”的, 而不是一味的去抱怨和消极抵抗, 激发农村代课教师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3.2.4 教育技能模块, 增加普通话语音训练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专题。
农村代课教师大都普通话不标准, 但他们又有着一定的语音知识基础, 只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方法方面的指导, 在培训专家有计划的训练下, 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代课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不仅能提高教师素质, 更能提高其教育教学的信心。在信息时代, 不会使用计算机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 要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虽然, 目前许多农村并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 而且, 代课教师在计算机基础培训的过程中, 会切身体验现代科技的发达和文明, 从而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而将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3.3 农村代课教师培训原则
3.3.1 在新课程理论培训模块, 多用概念图、知识树、图片, 力避专业概念、专业名词的原则。
教师普遍存在一种心理:“我是教书的, 我想多解决问题, 少谈主义。”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不感兴趣, 更不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否定, 而只是不喜欢自上而下的、长篇累牍的讲授高深莫测的、专业名词层出不穷的、远离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 因此, 在教师培训、特别是从未系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代课教师培训中, 培训者应转变自己的话语方式和讲授方式, 通过概念图、知识树、图片等, 将新课程理论清晰、形象、简明的呈现给代课教师, 力避专业概念、专业名词, 或用代课教师可理解的名词取代之, 使代课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精神等, 而不是去记忆系统繁琐的文本知识。
3.3.2 在参与式研讨活动中, 要给培训者以必要的方法指导, 研讨主题要明确、具体, 必要时下发“任务单”。
“参与式”教师培训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进行教师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 这一方法强调为每一个参与者创设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使参与者在平等的情境中产生新思想, 获得参与集体决策的机会与条件, 从而提高参与者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但很多代课教师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研讨, “问题意识”不强, 缺乏探讨问题的视角, 对许多问题都是一些感性的认识, 这就要求培训者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以至于使研讨不流于形式。同时, 要有时间上的保证, 给农村代课教师充分的反思时间, 交流的时间, 研讨的时间, 最终使参与式研讨由感性走向理性, 在认识上获得一种质的飞跃和升华。农村代课教师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善于与他人探讨、合作、交流, 在我们对“你平时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主要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 有70%的教师选择了“自己看书学习”, “向同校的教师请教”的仅占10%, 可见, 农村代课教师更多的是在“单兵作战”、“各自为营”, 在培训教师有效的指导下, 代课教师通过参与式研讨, 亲自感受到参与式教学的乐趣和魅力的同时也坚定了他们在自己教学中使用参与式的信心和决心, 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进行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 代课教师们还能从培训教师的身上学到如何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 即从课程内容的“讲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以及如何做学生的朋友。“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观念, 你不应该试图从理智上说服他们, 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引入一定的情境, 使其必须依赖新观念行动, 而不是争辩这些观念。”
3.3.3 在课例观摩模块, 强调借鉴和反思, 领会其神, 而不是学习其形。
现有的出版的课例光盘, 大都是城市重点学校名师的示范课实录, 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想活跃、发言积极是这些示范课光盘所表现出的共同特点, 这使得工作和生活在“老、少、边、山、穷”地区的代课教师觉得这一切离自己太遥远, 自己的课堂没有多媒体, 自己也不会使用多媒体、自己的学生基础太差, 发言不积极等, 观摩优秀课例光盘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反而会更加加深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教学环境和农村学生的误解。因此, 在课例观摩模块, 培训者有责任有义务引导代课教师对优秀课例进行借鉴, 领会其神, 而非学习其形, 探讨在没有多媒体的条件下, 如何利用和开发当地教学资源, 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引发农村代课教师思考。
3.3.4 在培训师资配备方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实行“主讲+助讲”的模式。
确立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培训者要变过去居高临下的“传授”新知识、新理念的角色为教师培训项目的组织者、向导和学习伙伴的角色, 特别是在参与式研讨环节, 确保至少两个小组有一位培训教师参与研讨, 全程参与, 深入学员之中, 以朋友的身份倾听农村代课教师的声音, 与各位参与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 及时了解农村代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并给予及时引导和解答, 确保研讨和培训的质量。
总之, 农村代课教师培训应与骨干教师培训有着明显的区别, 代课教师培训应着重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普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提高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 唤醒他们从事农村教育的感情和热情, 形成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
摘要: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代课教师作为一支被忽视和边缘化的教师队伍, 一直被排除在教师培训计划之外。农村代课教师特殊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决定了代课教师培训无论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法等方面都应与骨干教师培训等有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农村教育,代课教师,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根顺, 张洁.“清退”引发的对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7) .
[2]焦瑶光.甘肃省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3]唐松林, 徐厚道.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 (11) .
[4]伊凡, 曾琦.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应用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6) .
8.一位代课教师的人生答卷 篇八
大雪封山后,至今仍拿着200元月薪的代课教师王建林习惯在结满冰凌的窗前回首往昔。他的视线因眼疾而模糊,如同那摇曳不定的未来——今年,这名甘肃会宁县的代课教师将和中国仅余的31万名代课教师一起,被最后清退出历史舞台。
对这个庞大而沉默的群体来说,这是继4年前教育部发布“清退令”后的又一个艰难时刻,他们部分已拿着数百元不等的补偿金落寞转身,剩下的则继续等待命运的裁决。
消息激起公众的关注,人们通过QQ群等网络组织形式,呼唤社会公正对待代课教师清退问题,各种以寻找和资助代课教师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也相继发起。
虽然教育部随后澄清“未明确清退时间表”,但1月22日该部门宣布严禁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清退计划,预示着清退将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他和青春:理想,嘱托,扎根
寒假中的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常山小学空空荡荡。孩子们刚走几天,失去教职的恐惧就困扰住了代课教师王建林。“我看新闻了,说要清退。”1月15日下午,坐在贴着汉语拼音识字卡的教室里,47岁的王建林摊着双手说,“我不喜欢‘清退’这个词,像赶一群叫花子似的。”现在,他所在的甘肃——中国代课教师拥有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将清退剩余的2.1万名代课教师,他们绝大部分在偏僻的农村。
如果不是两年前搬到这个新校舍,常山小学还只是两间泥房加一个木制厕所的简陋教学点,一根跳绳和一个皮球是全部的家当,下雨的时候泥浆水没过脚踝。
王建林在这里当了22年代课教师,村里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最好的年华都耗在这里了。”村中的同龄人说。
王老师皮肤有点黑,面庞清瘦,严重的眼疾让他甚至无法看清教案。“我是用心来教书的。”他说,“我这辈子最想做的,就是一直站在讲台上。”1980年,王建林高考落榜,他响应号召赴大型国企兰州石化当了一名搬运工。“我最想做的还是老师,只有崇高而全面的人才配走上讲台,才配为人师表。”他一直这样认为。
1987年冬天,由于长期的贫困、缺乏营养和腿疾,在农村老家当代课教师的大哥突发急病。王建林从兰州赶回时,已无法站立的大哥嘱托他给30多个孩子代课。
仅仅十多天后,大哥病情恶化,弥留之际他再次强调了遗言:“帮村里教好这些孩子。”事实上,王建林若选择从城市返回农村做代课教师,不仅意味着每月的工资要从90元变成40元,而且还可能遭遇与大哥同样的命运。所以,当时他犹豫了。
后来乡干部上门游说,父亲也说不能耽误了孩子。思考了一个春节,王建林决定留下来:“我想父亲是对的,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老师,将影响他们一生。”他穿上那套整洁的便装登上用泥巴堆砌的讲台,登记册上至今仍写着哥哥的名字。“我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城市”,22年后,王建林时常端着一杯罐罐茶陷入沉思,“但人有时候就像那山梁上的树,一旦扎下根来,只会越扎越深。”
他和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太阳
王建林开始任职的二十世纪80年代末,是中国代课教师群体增长最迅猛的时期。义务教育法的颁布让适龄受教育者的数量激增,从而凸显出师资力量的短缺,代课教师成为基层教育的救命稻草。他们大多原先是农民,后来被称做“民办教师”,又改为“代课教师”,最高峰时有58万之众。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王建林都无法适应这种命运的吊诡——实现梦想,却失去哥哥。幸而孩子们为他驱散愁云。22年间,他一共教出400多名学生,其中30名成了大学生。王建林说:“我希望他们都能做个好人。”常山小学最初的校舍位于村子中央的低洼处,那里也是雨水肆虐之地。昏暗的教室让王建林几乎脸贴在黑板上写板书。下雨天则最让人头疼,他需要不断变换桌椅的排列组合,以免孩子们坐在漏水的屋顶下。
一位学生这样回忆王老师:他时常挑着担子,冒着大雪运回一些煤,教室暖和起来了,他却又忙着给淘气的男孩抹鼻涕。
每年600元的教学经费除了用来买煤取暖,已难添一笔一纸,于是,王建林用废木头做了三角尺和计数器,又找了一个废旧喇叭,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放些儿歌、唐诗。
1997年夏天,一场眼疾找上了王建林——眼睛像灯泡一样肿起来,视线模糊、疼痛怕光。最后他只得蒙上纱布,靠记忆讲课。一个乡干部得知后为他申请了300元医疗费。“心里亮堂就行。”日渐失明的王建林笑着请记者放心,“每个孩子都是我的太阳。”王建林同时带3个年级的20名学生,用的是复式教学法,即一个老师同时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不同的课。
连夜大雪把常山小学装点成一片白色。虽然是假期,但1月16日这天,王建林还是认真清扫了每个角落。“看不到孩子,我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王建林的学生现在大部分已经走出大山,各有所成。不久前,一位已成为兰州白领的学生感慨于母校的困顿,组织同事送来了一批体育用品,让他甚感欣慰。
王建林有着西北人倔强和尚义的古风,他鼓励学生追求健全自由的人生,而非仅仅追求功利和实用。
一名他昔日的学生跨入大学后想献身慈善事业,王建林成了这个村子里惟一的支持者。他认为,穷人也可以帮助穷人。2005年,一名记者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时常眯着眼睛的代课教师。记者的报道引来关注,王建林开始受邀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一次在兰州他被安排住进酒店,走进豪华洗手间,他竟尿不出来,他说当时他一下子想起学校那间露天的简易茅房。“孩子们还在受苦,我却享福了”,他这样想着竟独自伤心起来。
他和家庭:忠孝之间
22年间,王建林的月薪从40元蜗牛爬行般增长到200元,但分享这点收入的不只他一家五口,还有大哥留下的两个孩子。“作为一个男人,我很惭愧。”王建林常自责自己让家人生活得太苦。他没像别的代课教师那样因生活的艰辛而兼职打工,一是眼睛不允许,二是多少觉得有辱斯文。他和妻子张英芳揽下了一单织地毯的活儿,地毯供某款豪华轿车乘客踏脚之用。
密密匝匝的毛线让他几乎把眼睛贴到了梭子上,时间一长就流泪。
《南方周末》曾在2005年和2008年报道西部代课教师,发现代课教师们是“村里最穷的人”。有些边远地区,一些代课教师甚至数十年拿着40元月薪度日。
桀骜不驯的王建林对此不以为意。在外打工的弟弟送给他一套西装,他欣然接受。他喜欢穿戴整洁的感觉,把廉价皮鞋也一擦再擦。他说:“人可不能自己看低自己,我是村里两代人的老师。”王建林的家在山坳深处,门帘已被寒风撕破,墙壁上的图案也斑驳难辨。面对家业凋零,农民王建林和教师王建林时常陷入对峙和矛盾。“对这个家,我亏欠太多。”王建林的父亲逝世于1996年盛夏。此前老父亲已常常抱怨腹部发胀,王建林以为只是胃病,直到放暑假才用三轮车把父亲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为肝癌晚期,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
从县城回来,父亲开始吐血。王建林陷入内疚和恐惧,瞒着父亲偷偷做了口棺材。老人早已觉察自己时日无多,弥留之际他嘱咐儿子三件事情:种好庄稼,照顾母亲,办好学校。王建林道歉说没有尽孝,父亲说把村里的孩子教好就行。
另一个同样炎热的夏天,突发肺心病的母亲也在呼吸困难中痛苦离世。再后来,由于无暇照顾,女儿的癫痫日益严重,最终影响了智力,18岁还在上初一。
王建林带着妻儿离开空落落的家,住进学校。村民们回忆,开学的日子,每天傍晚,都会看到这个瘦削的男人带着一群孩子穿梭在田野沟壑间,夕阳把他们映照成一支喧闹而豪迈的队伍。“没有王老师,娃娃们将来还是泥腿子的命。”一位村民说。2007年8月,由爱心人士出资、村上出地的新常山小学落成。它坐落在村子北端的山顶上,由此真正成为一处地理和心理上的制高点。正式开课的那天,王建林和孩子们在平坦干净的操场上追逐奔跑,笑声、欢呼声交织着旧喇叭中的轻音乐,响彻山野。
他和“他们”:幸存者,遇难者
纵使在尊师重教的“状元县”会宁,代课教师也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这里,政府每年将过半的财政支出投放于教育,培养出6万多名大学生,升学率惊人,但和西部大部分地区无异,这里的代课教师仍处在不被关注的角落。
据会宁县教育局统计,会宁自2007年以来已有158名代课教师离岗,剩余的771名也将采取“个人自愿,政府补偿”的原则清退。然而补偿标准官方却不愿透露。“主要是钱太少,不太好说。”当地一位教育官员说。
这与该县在2004年进行“代转公”尝试时的勃勃雄心大相径庭。当年177名代课教师通过考试获得转正资格,但3年后,这个曾广受赞誉的“会宁创举”却以流产告终。“我是幸存者,但站在无数个遇难者身上。”王建林说。1995年,他曾成功通过一次“代转公”考试,但核对个人档案时却发现他一直顶替着大哥的名字,这成了王建林教坛生涯的一次回光返照,此后由于学历问题,他再也无缘转正。“过去等‘代转公’,感觉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现在被清退,算是判死刑了,但我们做错什么了吗?”王建林感到无助。清退政策出台后,一位乡干部曾征询过他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主动请辞。王建林倔强地回绝,说不挣钱干也行,“就当我是一名教育志愿者,我死而无憾”。
1月17日,王建林穿上皮鞋,到10公里外的香林村探望代课教师王映斌。他们相识于两年前一个复式教学研讨会上,后来成为同病相怜的至交。
王映斌的院子里曬满了玉米,但他丝毫没有丰收的喜悦——他的妻子患了精神分裂症,整天呆坐于床上。为养活一家五口,王映斌下课后就到乡上的工地做苦力,然后连夜批改作业。
王建林对好友的境遇感到心痛。王映斌随后说起几个主动请辞的代课教师,他们成了农民工,工资却是教书时的10倍。王映斌说实在没辙了,那也是条出路。现场陷入了沉默。
【罗田代课教师】推荐阅读:
教师代课记录07-21
代课教师年终辞职报告10-06
原民办代课教师新政策10-23
2021代课教师优秀转正申请书09-22
代课老师辞职报告07-11
代课老师实习个人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