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队伍老龄化

2024-08-06

党员队伍老龄化(精选6篇)

1.党员队伍老龄化 篇一

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市委政法委夏阳

近年来,笔者在农村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看到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但也发现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党员老龄化的突出问题。以笔者在帮扶工作中联系的某村情况为例:该村共有321户,人口1031人,该村党员共27名占人口数的2.62%,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20名占总数的74.07%。农村党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是不符合党组织发展要求的,将造成党员结构不合理,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利于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贯彻,也不利于农村地区社情民意的通达和党群关系的融洽,更不利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党在农村地区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笔者经调查和思考得出如下认识: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产生原因:

1、从农村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看:一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经营自主,来去自由,对村级组织的依赖明显降低,村级组织对农民的管理范围、内容也相对缩小或减少。二是城乡二元化加剧造成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当前农村中有干劲、有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的增多(如该村有近90%的男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吸收这类人员入党难度很大,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后的培养教育工作也很难跟上。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许多长期外出务工党员的权利、义务也难以体现。(如该村党员中外出务工经商的有5名占总数的18.52%,2名预备党员中就有1名因长期外 1

出无法考查转正)

2、从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不适应来看: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办法不够多。有的村支部书记认为农村经济转型后,农民各种各的田,各管各的事,看不出党外群众哪位先进与不先进。有的片面强调当前农民申请入党人数少,难以找到入党积极分子。二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工作开展得不好,少数农民群众的正当诉求通过向组织反映、上访等正当方式却解决不了问题,激化了矛盾,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下降。有的村党组织要求党员尽义务多,讲权利少,一些重事、难事要党员带头,却对党员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不关心,对党员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不重视,对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不落实,这样既挫伤了一些党员的积极性,也使部分党外群众觉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组织,不加入为好”。

二、针对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几点想法

笔者认为当前部分农村存在的党员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造成的。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转变认识、创新机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将农民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把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把党员培养成先锋模范,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笔者认为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1、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农村

党组织和农民党员的肩上,任务非常艰巨。各级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宏观指导,给基层党支部制定符合实际的党建目标和任务,从而克服盲目性、随意性,保证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

一要突出培养重点。基层党组织要经常指导同级团组织开展工作,对广大青年团员进行党的知识启蒙教育,吸引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要注重从率先致富又能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从有文化的优秀男女青年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以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等比例结构。对青年人的进步要求,要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加深对党的了解,积极靠拢党组织,在政治上尽快成熟起来。不能坐等青年主动找上门。

二要保证党员质量。党的战斗力强弱,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也取决于党员的质量。体现先进性是成为党员基本要求,我们强调要从“能人”中培养党员,但决不是以所谓的“能人”标准或其他标准来替代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在发展党员时还要从是否关心群众疾苦、是否愿为广大群众服务、能否代表广大群众意愿等多方面考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保证吸收的每一位党员都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模范。

三要扩大群众参与。扩大农民群众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保证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要深入开展联名推荐工作,由党员和群众按照

规定的条件、程序和要求向村党支部推荐,党支部把推荐票的多少作为确定教育引导对象的重要参考。要通过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情况实行公示、公议等措施及早了解发现考查对象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新发展党员的先进性。要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我们的党是一个吸收先进分子的组织,从而提高党员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度。

2、完善党内民主,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发展党员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一种吸引力。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经济上需要由党员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在政治上还要有党员来代表他们的正当意愿。因此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必须要形成开放式的工作理念,改变过去垂直化、内部化、封闭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扩大基层党内民主,让广大农民党员能通过党组织有序参与到农村社会管理活动中去。

一是要确保障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各项权利。在各项党内活动中党员能按照组织程序落实 “三先”(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让每个党员切实感到自已的权利不是写在书上的、挂在嘴上的,他们的意见能受到重视,权利能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扩大各级农民党员特别是普通党员在党代会、人代会中的比例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发言权。要通过强调党员的代言作用,充分反映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到党员是农民的贴心人和代言人,党组织是农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是要通过党内民主带动村民民主自治的深化,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是重大事项,先在党支部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群众就能放得下心。基层党组织干部要多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

处理同农民的关系,尊重群众创造,尊重群众意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实行民主科学决策。

三是广泛开展为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可以按村务监督、公共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等内容设置岗位,鼓励“无职党员”在这些岗位上义务为“三农”服务。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农村党员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监督各项农村具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是要在党内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求党员奉献多,对其关爱少的状况。要从关心党员的生产生活、保障党员政治权利、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入手,不断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报效心理。对一些存在特殊困难的党员,党组织要主动关心他们,给予救济和帮扶。

3、上下齐动、创新机制,探索加强农村党建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而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村级党组织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和积累经验,还需要上级党委和各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一是上级党组织要大力提倡干部深入基层的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农村的实际情况。下基层的同志不能搞走马观花,要切实加深对农村社情民意的了解,增进同农民的感情,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理清思路、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协助农村干部搞好党的建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二是可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体系。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将“支部加协会”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延伸,打破传统的按乡村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做法,试点建立以产业基地、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为依托的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通过更为灵活体制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是应当在城市中普遍建立流动党员支部。从目前的情况看城乡差距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农村人员流动性增大仍是大趋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仍由农村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并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将变得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个情况城市地区应当主动应对流动党员日益增多的挑战,按照 “谁更利于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由谁负责”的原则,依托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人力和物力,在建筑业、工厂等流动农民和农民党员集中的行业建立党支部,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流动党员行使权利和义务有了组织依托,也极大的增强了党组织对普通流动农民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城镇建立起来的流动党支部针对性的培训、引导、组织那些学有所专、技有所精、业有所成的农民党员回原籍创业,带动原籍农民群众共同富裕,从而达到城乡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这将是今后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党建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体现,应当大力在城镇地区推行流动党支部的建设。

2.党员队伍老龄化 篇二

当前, 许多发达国家的学术劳动力整体呈现出老龄化趋势。美国于1986年修订了就业年龄差异法案 (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ct) , 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在70岁退休, 这使得大学教授的退休率趋于下降。20世纪60年代大学聘任了大量教师, 加之缓慢的教师更新速度和良好的医疗条件 (平均寿命的增长) , 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美国大学教授平均年龄不断增大, 老龄化趋势显现。1992年美国共有全职教职人员528260人, 平均年龄从1987年的47岁上升为48岁。26%的全职教师年龄在55岁以上, 36%在45-54岁, 30%在35-44岁, 8%不到35岁。2003年全职教职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0岁。1%在71岁以上, 5%在65-70岁, 28%在55-64岁, 32%在45-54岁, 24%在35-44岁, 8%不到35岁。可见, 2003年教师队伍总体平均年龄增大, 55岁以上老龄教师比例逐渐增长[1]。经济学家奥利·爱生菲尔特 (Orley·Ashenfelter) 和大卫·卡德 (David·Card) 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1996年的1.6万名50岁以上的教师, 他们发现可以延迟到70岁退休这一政策造成愿意工作到70岁的教师数量不断增长, 25%的教师70岁才退休。在私立大学有40%的教师工作到70岁, 在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比例为25%, 在博士型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该比例不到25%[2]。

据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 统计, 2005年, 在荷兰大学中有47%的应用科学教师的年龄在50岁或50岁以上。据由安德森和马索林 (J.Enders&C.Musselin) 公布的2003年特文特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the University of Twente’s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CHEPS) 统计的数据显示, 在奥地利、比利时的佛兰芒社区、法国和瑞典等国有超过50%的教授年龄超过55岁。超过这一年龄的在澳大利亚、荷兰和德国的比例居于40%到50%之间。2000年, 捷克共和国中正教授和副教授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岁和57岁。这些数据表明,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 学术人员获得最高职称的时间较长。新近受聘为正教授和副教授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5岁和49岁。2004年, 冰岛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学术人员的平均年龄为51.3岁, 正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4.6岁。2003年, 挪威学术人员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平均年龄为52.7岁[3]。

2005年, 由胡戈 (G.Hugo) 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 由于大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从事学术职业的学术人员退休, 澳大利亚大学在未来10多年中将面临艰巨的招聘教师任务。他认为, 澳大利亚学术劳动力具有4个重要人口特征:第一, 学术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要大于国家整体劳动力的平均年龄;第二, 学术劳动力人口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年龄群体范围之内;第三, 近年来学术劳动力净增长率较低;第四, 近几十年虽有改进, 但仍存在明显的性别结构不平衡现象。研究显示, 澳大利亚大学中年龄超过45岁的学术人员的比例从1998年的45%增加到2004年的49%;年龄在55岁以上的学术人员的比例从13%增加到18%。此外, 35岁以下的学术人员的比例从25%降低到23%。为此, 胡戈指出, 澳大利亚大学在未来的10多年将面临最近30年中最大的学术人员招聘任务[4]。哈米斯·科特等人 (Hamish Coates, Ian Dobson, Daniel Edwards) 在一项题为《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Australian Academic Profess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的报告中认为, 50岁以上教师比例越来越高, 而30-39岁中青年教师比例相对下降, 进一步说明了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 而且年轻教师数量增长不足以弥补未来这些老龄教师退休所造成的空缺。2008年到2013年, 24%的高级职称教师 (副教授和教授) 将退休, 而接下来的5年这一比例也将达到23%。理论上, 这意味着至少5000位教师将离开工作岗位, 需要后续人员替补上来[5]。

1976年加拿大大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2岁, 几乎近一半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 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 10%在55岁及以上。从1976到1992年, 随着大量的年轻博士加入到教职队伍, 大学教师平均年龄下降到40岁。更为重要的是, 在大学教师规模膨胀时期, 这些涌入大学的年轻教师很快进入到职业生涯的中期和后期。到1992年, 21%的教师不到40岁, 55%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中期 (40-54岁) , 并且55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历史上首次超过了30%。在1992年到1998年期间, 教师年龄分布曲线受到了鼓励退休政策等因素影响, 30岁至50岁的教师人数和比例下降。尽管如此, 这时期50岁至60岁之间的教师比例仍在增长。到1998年, 大学教师的平均年龄增长到49岁[6]。1998年以后, 招聘规模扩充加之人口损耗, 使得40岁以下教师比例增长, 也使得55岁以上教师比例相对稳定。职业生涯中期 (40-54岁) 教师比例低于50%, 但仍高于1976年时的比例。这一趋势累积发展的结果是造成今日之大学教师年龄分布非常不同于30年前。现在的年龄分布曲线逐渐平稳, 包括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是如此。当中大部分教师开始面临退休, 大学开始雇用更年轻的教师。尽管如此, 到2006年大约有1/3的教师不到55岁。未来10年, 加拿大将有2.1万名教授退休或因其他原因离开教师岗位, 如何更新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加拿大许多大学必须面对的挑战, 尤其是在那些需要高水平教师的学科和地区更是如此。2006年加拿大大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9岁, 然而, 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所差异。1976年最年轻的教师主要在社会科学领域, 平均只有39.5岁。最年长的则在人文学科、工程和教育领域, 平均年龄为43岁。20年以后, 各个领域的平均年龄都在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大多数学科的教师平均年龄趋于均衡, 在1998年到2004年期间, 工程、数学和物理学科的教师平均年龄出现下降。这些学科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年轻教师受雇数量明显高于高峰退休人数。

二、教师队伍老龄化引发的问题

(一) 平均年龄的增长影响到财政预算

由于在高等教育系统中, 薪水和经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平均年龄的增长会影响到财政预算。由于学术年龄老化所引起的高校开支增长, 会限制高等教育系统实施政策的能力。根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 1972年美国大学教授的平均薪水是19182美元, 到2010年教授的平均薪水为104982美元。副教授的平均薪水在1972年为14572美元, 2011年增长到65033美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 美国大学教授或副教授的平均薪水都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增长。2003年美国大学教师获得终身教职的平均年龄为39岁 (2009年数据显示, 在全职教授中, 51%是尚未取得终身教职的, 只有48.8%取得了终身教授职[7]。1999年的全国调查显示, 32%的全职教授年龄在55岁以上, 1989年这一数据是24%, 在这10年期间, 45岁以下教授的比例从41%降到了34%) 。加拿大的情况亦是如此。1999-2005年以来, 加拿大大学教授薪水增长较为明显, 明显高于各年度CPI涨幅。1999-2000年度, 教授平均薪水为92510加元, 到2004-2005年度该值为113934, 平均年增幅达到4.2%, CPI年均增幅为2.4%[6]32。而从各国数据看, 老龄化教师大部分都在教授或副教授系列, 这部分人员所占比例不断扩大, 将造成大学在教授总体薪水支出上更加捉襟见肘。

(二) 大批老龄教师退休造成人员短缺

大学必须采取适宜的行动, 招聘更多的学术人员, 以避免出现由于学术人员大批退休所引起的人员短缺现象。在私人部门提供更高薪水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的某些学科领域, 面临着如何保障充足的、高质量的学术职位申请人的问题。这些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商业和经济研究以及工程。比利时佛兰芒社区科学政策委员会 (the Flemish Science Policy Council) 的一份报告显示, 比利时的佛兰芒社区招聘工程领域的学术人员非常困难, 在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所面临的困境相比来说略为逊色;另一项佛兰芒社区科学政策委员会的研究显示, 人们选择非学术职业生涯的原因包括:虽然与其他部门相比大学会提供工作安全, 但大学中的研究生涯缺乏长期的希望;大学以外的工作环境更具活力;大学中的报酬较低等。2003年美国752所院校调查发现, 这些学校对新教师的需求量明显大于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规模, 加之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其他领域就业, 使得学术人员紧缺的状况更加突出[8]。

为了缓解由于老龄教师退休带来的教师规模不足问题, 许多国家都在扩大教师总体规模。但如果仔细分析新增长的教师队伍数据就可以发现, 其中临时人员占到了很大比例。如澳大利亚从1989年到2007年, 临时教师比例增长了125%, 从3315人扩大到7440人。临时教师所占比例从12.7%增长到22.2%。而且这期间终身教师人员规模和比例变化很小[5]。美国亦是如此, 在过去的20年中, 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兼职聘任和非终身职位聘任的教师比例有了显著增长。艾伦伯格和张 (R.G.Ehrenberg&L.Zhang) 认为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 院校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财政压力, 院校增加非终身教授轨聘任, 以减小财政压力[9]。美国大学联合会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AAU) 对25所大学的统计表明, 非终身教授轨职位的增多主要是由于新职位的出现, 而不是以非终身教职轨职位代替以前的终身教职轨职位。根据对美国学院和大学大规模的研究, 他们认为, 兼职和非终身教职轨职位教师的增加与学生毕业率较低有关系[10]。

(三) 老龄教授的激励和绩效问题

许多研究者和大学校长对老龄教授的激励和绩效感到忧心忡忡, 总担心这些老龄教授往往获得终身教职或者已经在大学里地位牢固而缺乏学术动力。虽然经验丰富的学术劳动力会给大学的发展带来好处, 但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更新教师的技能、知识, 以及需要更多的资源采取激励措施, 激励那些从事学术职业多年的教师。有些研究表明, 在年龄和学术产出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麦卡吉和布劳克 (R.W.Mc Gee&W.E.Block) 高度强调了成本-效益问题的限制。他们认为关于终身聘任制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降低灵活性。如果来自教育消费者 (学生) 需求发生变化, 院校能够在具有高度需求的领域聘任新的人员来满足这种需求, 但是, 由于财政紧张, 限制了这种适应能力。由于院校不能解聘不必要的和低效的学术人员, 在没有额外基金的情况下, 就不能再聘任新人员[11]。因此, 院校至少是在短期内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分配其资源。结果, 院校不得不聘任临时人员教授受欢迎的课程, 但仍然要聘任那些教授不受欢迎的课程的冗余人员。因此, 这些反对终身教授制度的学者认为, 虽然终身教授制度能够使院校以较低的薪水聘用学术人员, 但事实上增加了总的薪水支出额, 效益较低。

布赖恩曼 (D.W.Breneman) 认为, “终身教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调的”, 终身教授制度通过降低院校的灵活性导致了低薪水和降低了聘用标准[12]。在荷兰, 一些大学校长认为, 在保证终身教授制度的体系中, 聘任程序是既严格又非常费时的。由此产生的负担会阻止那些竞聘者, 包括最优秀的竞聘者参与到整个招聘过程中。而定期合同制招聘程序较简单、聘用时间较短, 避免一些竞聘者放弃竞争。此外, 这种定期合同制聘任程序更适应多所院校吸引最优秀的学术人员的市场式竞争环境。

卡尔米歇尔 (H.L.Carmichael) 认为, 取消终身教授制度会降低年轻学术人员的工作期望值[13]。德奈斯和希顿 (A.W.Dnes&J.S.Seaton) 根据来自1988年已取消终身教授制的英国的数据对卡尔米歇尔的假设进行检验。他们的分析结果与卡尔米歇尔的观点相左, 并表明, 取消终身教授制度并不妨碍提高学术人员的质量和聘任年轻学术人员[14]。此外, 李和欧阳 (S.Li&H.Ou-Yang) 对300名经济学家在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前后的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是否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对其生产力等方面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成为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会促使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学术人员更努力地工作, 并促使其在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后仍不松懈[15]。

(四) 老龄教师退休后的学术管理经验缺位

许多大学的系主任、院长往往都是由资深教授担任, 毋庸置疑, 在学术管理方面, 老龄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数据显示, 美国社区学院大部分建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 其中45%的社区学院校长将在未来五六年内退休, 34%在接下来的7-10年内退休。这种情势需要设置新的教育管理方面的学位项目, 培养大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因此, 有些学者建议不必对老龄教师的工作绩效感到忧虑, 而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挥老龄教师的优势。如, 库普曼-博伊登 (P.G.Koopman-Boyden) 和麦克唐纳 (L.Mac Donald) 建议大学把咨询工作、指导年轻教师等工作交给上年纪的学术人员。此外, 制订细致的职业培训计划也能够使这些上年纪的学术人员跟上知识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重视评价上年纪的学术人员所积累的工作经验[16]。如美国南部伊利诺伊大学为退休教授建立荣誉学院模式, 发挥老教授所具有的学术管理经验优势, 让他们帮助处于发展阶段的年轻教师, 等等。

三、解决教师队伍老龄化的战略举措

由于很难预测教师退休决定, 美国许多大学都采取了鼓励老龄教师退休的举措。1999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教师调查显示, 81%的大学都制订了一揽子鼓励退休计划, 有些是为老龄教授提供逐步退休计划 (phased-retirement program) 。该计划是近年来在美国高等院校非常流行的一项激励教师提前退休的政策举措, 该政策允许终身教师以部分时间工作的形式 (通常是全职一半时间) 逐步过渡到完全退休, 参加逐步退休项目的教师必须满足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同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放弃终身教职。根据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AAUP) 关于高校教师退休政策的调查, 到2006年为止, 32%的被调查高校开展了逐步退休项目, 其中58所高校从2000年就开展了该项目[17]。此外, 有些大学为鼓励老龄教授退休, 承诺为他们提供临时教学机会、办公室或休息室、停车位、图书馆权利等。大学制定这些政策是为了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教师管理绩效、增加教师的流动性, 力图控制退休的节奏和职位空间。

欧洲有些国家比较关注老龄化的学术劳动力会影响到年轻一代学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的问题,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 比利时的佛兰芒社区的第三级教育机构 (TEIs) 通过为年满60岁的学术人员提供全额退休金的办法鼓励学术人员早退休。在荷兰, 大学已经实施一些措施吸引年轻的学术人员。这些措施包括:从国外招聘人员进行研究培训, 院校许诺经过两年博士后研究之后为这些人员提供永久性职位, 并在研究期间提供博士后研究工作资助。此外, 减少55岁以上学术人员的工作时间, 但仍提供较高的工资。这样有了一定的工作时间, 就为年轻的学术人员提供了额外的职位。这样的“双轨制” (double staffing) 措施目的在于确保有充足的、合格的学术人员代替那些将要退休的学术人员。与此同时, 还保留上年纪的学者的知识和经验。这些措施与政府实施的吸引和留住年轻学术人员的措施相结合, 起到吸引年轻学术人员的作用。政府的“创新研究行动计划”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Incentives Scheme) 等措施, 为处于研究生涯不同阶段的学术人员提供了资助, 包括来自海外的学术人员。

胡戈也针对澳大利亚大学提出了应对退休问题的一系列战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新鲜血液计划、早发现新人才措施、有利于家庭生活政策 (尤其是针对女性学术人员的政策) 、吸引大学以前的教师和学生返回到大学的“回家”计划、开展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国际联合交换项目、实施鼓励高水平人才留在大学的激励措施、对个别学术人员实施渐进性退休计划、加快重要学术人员的晋升速度等。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调查了634位年龄在55岁以上的教师, 了解他们依据自己健康情况、休闲、家庭和社区责任选择灵活的工作时间方面的意向。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 而不是固定的全职工作, 看起来更受65岁以上老龄教授的欢迎[18]。此外, 澳大利亚许多大学采取措施加强对老龄教师的新技能培训。

四、启示

从数据统计看, 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56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在1997年为13.2%, 老龄化程度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另外, 1997年普通高校专业教师中有52.71%的教师年龄不到35岁, 30-50岁的处于职业生涯中间阶段的教师比例仅为26%。1997年以后, 46-50岁教师所占比例明显上升, 51-55岁教师所占比例趋于下降, 而56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下降尤为明显, 由1997的13.2%下降到2010年的3.3%。因此, 从数据统计看, 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整体上呈现年轻化态势,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年龄具有较大的“红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普通高校不会出现欧美的老龄化困境。随着近些年普通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高校教师队伍规模总体上趋于稳定, 以前依靠扩张累积的“红利”逐渐消失。从未来长远发展看, 要采取措施避免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因此, 要达到较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必须从宏观上适当控制教师队伍中各年龄段教师人数和比例, 使其达到动态平衡以符合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摘要:通过研究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大学教师年龄变化趋势, 发现许多国家存在教师老龄化问题。教师平均年龄的增长影响到大学财政预算, 未来大批老龄教师退休将造成人员短缺, 老龄教师存在激励困难和绩效不足等问题。鉴于这些影响, 各国普遍采取了针对性的战略措施以缓解教师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3.党员队伍老龄化 篇三

中共张北县委组织部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近日就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表讲话中指出,后备干部队伍要实行复式年龄结构和梯次配备,根据干部成长周期,分为近期和中长期,分别提出不同的年龄和职务层次要求,避免在年龄上层层递减和“一刀切”。

在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初期,结合我国建国初期年轻干部较缺乏实际,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的目标。干部任用要坚持“四化”方针,毫无疑义,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立足我国长远发展需要,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邓小平当年提出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是相对于当时领导干部的年龄普遍偏大而言的,并没有强调领导干部“低龄化”。因此,干部队伍年轻化并不等同于低龄化。中央已对基层片面追求“年轻化”、“低龄化”进行了纠偏,强调的是老、中、青结合,强调的是德才兼备。李源潮指出,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干部政策,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年轻人有朝气、有活力,培养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但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目标是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年轻干部并不是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更不是忽视中、老年干部的作用,管理学上认为:一个领导团体,其成员年龄结构最科学的是年龄呈梯次结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长处,不同的作用,年轻干部有朝气,思想解放,创新意识强,办事积极,能够增强班子活力,也应占一定比例;中年干部已成熟,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与创新意识都较强,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老年干部有经验,也应占据一定的比例,因此三者搭配才最为科学。如果顾此失彼不利于领导班子的整体发挥,甚至削弱战斗力。

因而,要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坚决纠正片面强调“低龄化”的行为,要切实做好干部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大力加快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与储备,尤其是抓好关键岗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培养选拔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选贤任能,建立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 真正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让不同年龄的干部都有热情,都有奔头,才能真正使人才辈出,让一切人才真正“涌流”。

4.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 篇四

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市老龄化人口也在逐年攀升。在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在这个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传统节日中,如何让我市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成为令人关注的话题。

老人安,则国家安;老人乐,则国家乐;老人福,则天下苍生福。养老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为此,针对解决老龄化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养老服务工作规划。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责任;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把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土地供应规划中,把养老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把扶持和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城市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改革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年人群体庞大,老年市场潜力巨大。应制定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老龄产业,积极帮助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家政服务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产品和个性需求的用品,让老年人能便捷地享受更多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休闲保健等。

三、大力加强社区养老。

我市目前主要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真正选择养老院、福利院养老的并不多,大力加强社区养老,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是符合现实需求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又称居家养老,兼具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老年人除接受家庭照顾外还可享受来自社会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救护、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

四、逐步完善政府供养制度。

政府应在解决城市“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基本生活费问题的基础上对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发放政府补贴,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帮助;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按照床位数、供养人数等条件,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营运补贴。

五、积极建设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作为介于老年住宅与养老院之间的一种住所,既可以使老人有独居 的居住单元,保持家庭的气氛,又可相对集中居住,获得各种较好的公共服务。面对较大的老年群体,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形式,积极建设产权多样、设施齐备、环境优雅、服务周到、收费合理的老年公寓,以满足部分老人不断增长的需求。

六、为体弱老人提供日间托老服务。

政府应积极扶持办社区托老所,使老人在托老所不仅有吃、有喝、有玩,还能享受到身体保健和精神慰藉,也解决中青年人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体弱多病父母

七、加大老龄宣传教育。

(一)把人口老龄化问题纳入干部培训内容,特别是对老龄化的产生原因和主要影响、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让全市干部对人口老龄化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使老龄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二)把尊老、敬老、助老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重要内容,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口老龄化知识,大力表彰尊老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为全市老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重视老年人维权宣传教育。发挥好司法部门的宣传教育作用,热情解答群众涉老法律咨询,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依法维权意识,同时建立老年法律援助制度,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

八、开展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

不少老人自己虽有房子,却全靠有限的养老金过日子,生活并不宽裕。可以仿照购房按揭的办法,开展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以解决相当部分养老经费的来源问题。

九、逐步规范养老服务行业。

及时规范、引导全社会逐步建立覆盖广泛的社会养老机构。建立准入制度,对各类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提出明确的办院条件;建立行业服务标准,对为老人提供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包括明确养老风险的责任划分;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养老服务的联动机制,形成政府担负主导养老、社会组织和个人服务养老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5.老龄化与医疗保障制度 篇五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口老龄化目前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导致对社会医疗保障的需求增加。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能力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商业医疗保险可以适当的弥补传统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目前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也应该往适应老龄化社会方向发展。

1、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及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1999年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6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标志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1.1老年人口众多

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是全球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2012年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达1.94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1.2老龄化速度快

1990至2020年这30年间,联合国预测,我国无论增速还是比重都超过世界老龄化的平均值。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世界人口展望》预测,到2050年中国仅60~65岁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就将达到8%。

1.3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为8.33亿人,农村老龄化比例高出城镇1.24%。2006年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14657万人,其中城镇老人总数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人总数10801万人,占73.7%。预计到2020年,农村老龄化比例将达到20%,比城镇高出5%。2030年,农村人口将达到6.64亿,农村老龄化比例可达29%,比城镇高出7%。由此可见,农村人口老龄化远远高出城镇地区。1.4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薄弱

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在五千至一万美元以上,即所谓“先富后老”。而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过一千美元,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是“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相对比较薄弱。

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1998-2008年,我国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从29.0%上升到43.2%,是60岁以下人口的2.8倍;慢性病患病率从50.2%上升到59.5%,是60岁以下人口的3.2倍。说明我国老年人对卫生医疗服务需求较高。然而,据已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仅为非老年人口的1.6倍,65岁以上老年人次均门诊费用仅为65岁以下人群的1.9倍,远低于患病率的比例。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我国老年人口医疗卫生支出较低,其医疗卫生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2、我国现有医疗保障体系无法适应老龄化进程

由于是“未富先老”型,因而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来承担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过快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其对社会保障的压力是全面的。2.1医疗保险资金的负担加重 人口老龄化直接结果是缴费人少,消费人多,少收多支,基金不平衡的压力不言自明。老人是参保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医疗保险资金的负担必然进一步加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有的供需不平衡进一步突出。卫生部统计信息关于《中国健康模式转轨和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量负担到2025年将增加47%,如果考虑到各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按GDP年增长率同比增长,我国医疗需求量费用到2025年将达到65亿元以上。2.2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的不适应

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全人群设计的,其保障方式单一保障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首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完善。职工、城居、新农合三项制度,存在覆盖面、公平性、可及性等问题,筹资机制还不稳定。居民医保的待遇不高,异地就医难和患者负担重。其次,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不够成熟,覆盖面不够宽。在化解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公共卫生发展速度不适应老龄化需求。目前老年慢病普查、老年病预防、健康知识普及等纳入管理率不高,公共卫生工作在老年人管理板块管理力度不够。2.3医疗保险参保筹资机制不完善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对医疗费用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医疗资金的短缺成为我国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现行医疗参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都实行自愿加鼓励政策,并不强制。因此,要实现全覆盖很难。同时,健康人不参保的逆向选择也难以完全避免。现行政策又规定,满一定缴费年限的退休职工参保不缴费。花费最多的人群反而不缴费,因此这也成为近几年社会较为争议的话题。

2.4老年社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缺失

高龄和长期患重病的老人,需要特殊的护理,这种护理一般养老机构不能提供,即使条件好些的养老机构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或者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或者收费太高,这等贵族式养老方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中,仍缺乏以老年服务为主题的制度性安排。

3、商业保险在老龄化社会的定位与作用

解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不能仅仅依赖基本制度。在国外,商业保险为不同需求者能够提供不同解决方案,商业医疗保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补充传统医疗保险的不足之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即由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和个人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补偿高额医疗费用的补充医疗保险。3.1商业保险的定位与作用

商业医疗保险应定位为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重要补充,旨在满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商业保险不仅能减轻医疗保险过重的财政负担,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群不同的医疗服务需求。商业保险不仅可以补充基本医疗保险,同时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主要是靠商业保险支持。它们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在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养老保险之外,通过合同形式确立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它们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具有较高的保障水平和灵活的保障程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它是减轻政府社会保障压力,稳定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充当着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也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必要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2商业保险的发展

把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同时兼容发展,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同时有助于培育社会保险基金介入资本市场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力。在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时,应该注意与市场相结合,根据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把满足人们的医疗保险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的起点和归宿。商业保险能更灵活地应对老龄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公司尽可能地去开发适合民意的保险体制,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推广多层次多方面的商业保险,比如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养老保险、退休准备金、健康保险和高龄伤害保险等。各类保险有不同的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组合。

国外在商业保险这方面起步和发展都比我们早,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都十分先进,要想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能力,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险种开发上要具有国际性,更市场化。

总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完善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势在必行。作为补充,商业保险也应该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承担起历史使命,发挥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为促进传统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娜.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冲击及对策[J].经济师,2005(1):74--75 [2]杨宇.面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商业保险转型发展策略探讨[M].上海保险,2014(3):17-29 [3]陈仰东,韩成曦.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保障对策[J].观察思考,2012(7):12-14 [4]陈国柱.”商业保险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途径”,财经观察

[5]章姗,熊吉峰.老龄化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3):89-90 [6]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7]刘国恩,蔡春光,李林.中国老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1(3):95-107 [8]朱静芬.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机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6):73-76 [9]刘梦曦.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在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定位及其实现途径[J].金融天地,2010(1):175 [10]龙梦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商业保险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作用[J].保险研究,2007,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

6.党员队伍老龄化 篇六

一、老龄产业概述

老龄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谓老龄产业也就是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相关的产业, 对于这一概念, 我国很多学者都有过定义, 具体讲老龄产业就是指在社会总需求中, 随着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迅速增长, 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 国外称之为银色产业。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来看, 老龄产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积极稳妥开发老年市场、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不仅是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要, 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老龄产业相较于老龄化而言, 发展还比较滞后, 在市场、观念、运行机制、技术开发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发展老龄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老龄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优势

1. 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 潜在需求巨大。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 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以此为标准, 我国自2000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 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 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 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据全国老龄委预计, 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 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有关专家预计, 到2050年, 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就目前来看, 全球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要比发达国家迅猛的多, 从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经历的时间来看, 法国需要115年, 美国需要65年, 而中国仅需要27年, 由此可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催生出大量的对于老龄产品的潜在需求。

2. 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相较过去有很大提升, 为消费提供了可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老龄人口的收入水平较过去有很大提高, 从2005年至2014年, 我国已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2005年调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 2013年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893元;毫无疑问, 2014年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又将获得新增量。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十连增”后, 将更好地保障和提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加之近几年大批中高收入者进入退休老年人行列, 老年人消费市场在不断增大。且近10年来, 城镇老年人领取退休金的比例从69.1%上升到84.7%, 城镇老年人得到基本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年均总收入10年增长了1.5倍, 其中年均公共转移性收入由60元增加到784元, 增长12.1倍。老年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 对老龄产业发展认识不足。

到目前为止, 尽管我国老龄化已非常严重, 但老龄产业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兴产业, 至今一些决策部门对什么是老龄产业以及如何发展老龄产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且社会上的投资者和企业还没有看到老龄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认为老龄产业属于微利产业, 大多不愿涉足老龄产业, 影响了他们对老龄产业的直接参与和投入, 使得老龄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求。

2. 老龄产业供需失衡矛盾凸显。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逐年快速增加, 养老服务需求越发强烈, 而与之相对应的服务供应却日显短缺。2013年全国老龄委预计, 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 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 到2025年, 老年人口总数就将超过3亿, “未富先老”成为中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而截至2012年, 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社会养老床位数仅为21.5张, 城乡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如此, 我国老龄产业在养老服务方面也存在矛盾, 有些养老机构尽管收费较低, 但生活单调, 缺乏乐趣, 对老年人没有吸引力;有些虽然条件较好, 但又收费过高, 致使许多老年人无力消费, 结果是养老机构没有充分利用, 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老年产品和服务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单一、价格昂贵等问题。且当前我国老龄产业还是以老年护理业为主, 而银行、保险、住宅开发、文化、教育、旅游、运动、信息服务等行业发展比较慢, 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老龄产业供需失衡矛盾明显。

(三)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

1. 新《老年法》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老龄事业, 国务院早在2011年就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发展老龄产业, 提出“完善老龄产业政策, 把老龄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重视康复辅具、电子呼救等老年特需产品的研究开发;培育一批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提供老年服务的龙头企业, 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加强老年旅游服务工作;引导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及文件的发布为老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对老龄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 为完善养老设施、开拓养老市场、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等老龄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新《老年法》又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原来只规定引导企业生产老年人用品, 现在从法律及政策层面都将养老定义为一项产业, 并列入国家的扶持行业目录, 加大了对老龄产业的支持力度。一系列的政策层面的措施的出台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 家庭养老方式的弱化为养老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 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 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 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 “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 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将持续增长, 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 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 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 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 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据推算, 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 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 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发展空间。

(四)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 传统消费观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

老年人作为老龄产业最终服务对象, 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影响老龄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老龄市场中, 老年人消费方式比较单一、老年人的消费定位主要是以温饱为主, 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的消费, 消费观念陈旧、落后, 普遍存在不愿消费、不知消费、不敢消费的三种心理, 消费结构不合理和消费社会化程度低, 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 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 传统的消费观使得老年人对很多老年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 严重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

2. 社会保障水平低影响老年人的消费意愿。

到目前为止, 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形成体系, 但相对来讲,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 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较大, 后顾之忧较多, 因此, 尽管我国居民储蓄率雄居全球首位, 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手中余钱越来越多, 但人们却不敢放心消费。某种程度上, 高储蓄率也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比过去大大提高, 但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花费仍让居民不堪重负, 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等的后顾之忧更是难以解决, 这也大大抑制了老年群体的的消费热情。

3. 专业人才短缺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瓶颈。

与其他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相比, 老龄产业的专业人才明显短缺。当前, 我国老龄产业的从业者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知识的培训, 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妇女和城镇下岗再就业人员, 他们普遍年龄大、文化水平低, 没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作支撑, 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 缺乏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 难以胜任护理工作。加之我国目前并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客观上影响了从业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另外我国开设老年产业专业课程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极少, 培养的人才不但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发展的用工需求, 更难以适应老龄产业大发展的需要。老龄产业专业人才的短缺必将成为制约老龄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三、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对老龄产业的正确认识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 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转变观念, 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市场, 从观念上充分地认识到老龄产业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引导更多的人对老龄产业进行长期投资。澄清对待老龄产业的一些模糊认识, 辩证地看待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的传统认识及老龄产业是福利和公益事业的传统观念, 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老龄产业的意识。

(二) 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力度

老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其发展潜力很大, 但老龄产业要想健康有序发展, 就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因此, 基于老龄产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政府在老龄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首先, 政府要将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体系之中。其次, 要通过扶持、引导、催化作用,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老龄产业, 促进老龄产业良性、快速发展。对于积极参与老龄产业发展的企业, 政府应当从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这种倾斜主要来自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政府通过构建一整套政策支持体系, 制定养老产业的发展规范, 以带动老龄产业迅速发展。

(三) 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 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

在我国, 老龄人口是一个相对保守、理智的消费群体, 有限的财力以及出于对将来生活潜在隐患的考虑, 使得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 尽管老年人的需求多样, 但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得老年人不敢放心消费。因此, 养老产业要想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一方面, 要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 改变老年人保守的消费观念, 正确引导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 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 同年轻人一样追求精神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才能让老年人放心消费, 将老龄群体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有效需求, 以促进老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 培养专业人才以提升老龄产业服务质量

中国城市失能老人大约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4%, 农村大约占20%, 一般情况下, 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 以此计算中国需要1000万的养老服务人员, 目前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 持证上岗的更是少之又少。政府、社会养老机构、高校等应该联手, 共同探讨现代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新型岗位的特点, 以便多方位、多途径、开展产学合作。老龄产业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 人才是关键。通过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 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 开辟养老服务培训基地, 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 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 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老龄产业相关工作, 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 以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质量, 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摘要: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展老龄产业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 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老龄产业,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珊珊.江苏连云港老龄产业的SWOT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 (8)

[2]张俊浦.论老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3 (5)

[3]杨博维, 薛晓.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天府新论, 2013 (1)

[4]张梅.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 (5)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企划书下一篇:砍树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