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2024-11-07

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共8篇)

1.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沙城镇第五小学

赵艳峰

【内容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也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而且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和追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取决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大都文质兼优,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审美的因素,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感染学生,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作品时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去体验、反思人生,去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情感体验

实施途径 【正文】

一、引言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有志之士的质疑?为什么孩子们喜欢读书却不喜欢上语文课?无疑,应试教育僵化的模式败坏了孩子们读书的胃口,败坏了语文教学。我们的老师在教学那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把文章拆得七零八落,整体的美感不在了,在低层次上在抽象问题上分析了又分析,解读了又解读,直把学生搞得昏昏欲睡,厌烦到对语文课的抵触。我们的课程资源中,所选的每一篇经典文章都有独到的地方。或是文笔优美,或是语言准确,或是说理透彻,或是感动人心,不同的文章施以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把文章蕴藏的美挖掘出来,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也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并不缺乏美,它包含着大量的美育因素,每一篇课文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不管是诗歌、戏剧还是小说、散文,它们都情文并茂、情景交融,融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于一体,这就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那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寻找审美教育的入口,引导学生顺利进入美的世界,从而唤醒学生美的感觉,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与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学生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这是本篇论文着力探讨论述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总目标中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诸因素中丰富的美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学生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审美教育凭借的是直观的感染性的形象,它是以整体形象教育和具体细节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种感染性特点,使得审美教育带有情感教育的特点,因为审美对象的具体生动的感知必然激起情感活动,它主要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

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对德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由审美对象引发的情感体验,直接涉及到审美对象的评判,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得出道德的判断,审美时由于形式的美丑欣赏必然进入对内容真假善恶的判断,从而避恶从善,去伪存真,由情感上的陶冶上升到道德上的净化,进而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美。“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教学时,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掌握语言艺术、领会文章意境的欲望。例如《观潮》一课可以通过播放钱江潮的电视录像,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进而领悟大自然的奥秘与力量。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概括地介绍圆明园的总体面貌,通过圆明园四十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通过安排英法联军犯下滔天罪行的视频信息和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的记实图片,让学生在一种至美到至恶的情景中产生强烈震撼,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激昂悲愤的情绪中,真正了解到“落后就挨打”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追求。

(二)、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丰富的,是感性的,是典雅的,是精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文章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些语句不是作者随意从生活中俯拾来的,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只一个“泪”字,画龙点睛,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法的精妙,既可以使学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可以从名家名篇中汲取营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再比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境界开阔,色彩明丽,仿佛一幅笔墨简练剪裁适当的中国画在你的眼前铺开。作者通过黄、翠、白、青给我们描绘出色彩丰富的画面,而且还调动视觉听觉效果使画面具有了现场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清新的春意和欢快的心情。如果我们真要就这首诗来作画的话,那么,这幅画用工笔描绘丝毫不觉得有欠缺,肯定会是一幅绝妙的画卷。其实,诗句中色彩的选择运用,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情感色彩。这首《绝句》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在景象的描绘中能让人体会到一种春天的美好,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为 我们营造了这种浑然一体的意境美。我们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作中的语言美,才能让学生入其“境”,“悟其神”,会 其“意”。

又如《春夜喜雨》中,诗人用灵致委婉笔触写出了“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四句诗也是很有画面感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无边的黑暗与江船的渔火,过一组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了雨夜的景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雨后的花簇,饱受雨水滋润显得沉甸甸、湿漉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 “湿”和“重”这两个词,体会作者通过这两个词形象地刻画了花朵的姿态。体会作者那种喜悦的心情。

(三)、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曼谷的小象》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派美丽的景象,在这都市的郊外,景色色彩绚丽,气氛宁静平和,空间开阔而又充满生机。文中对晨雾作了生动的描写,“淡紫色的晨雾”“橘红色的晨雾”“金色的晨雾”,晨雾的奇异色彩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对于这些不用过多讲解,而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像,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融入美的氛围中。

好的文章都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一段话:

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 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

海水,海水,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微笑着回答,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你为什么这么咸,海水微笑着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

这是一年级的一篇课文。听青年教师讲课时,这首小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海的怀里抱着天,多么诗意的想象,多么美妙的回答。渔人流了汗,又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联想。不过,像这样的课文该怎样教?倒是很值得研究的。科学的解释与艺术的想象迥然不同。一篇课文就是两个因果句式,这么美妙的诗句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体会?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审美的教育?这个文本具有很好的研讨价值。我以为最好是让学生体会领悟诗句的色彩美,结构美,想象美,人情美。在孩子学习语言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兴趣之火一旦燃烧,所有的平凡都将化为神奇。我们当老师的要能够发现汉语文学里这些丰富的诗意与激情,这些美丽的联想与想象,这些深刻的启迪与感动,让自己沉醉其中,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美,需要唤醒,需要巧妙的引导。孩子们对美的理解也许是浅显的,但他们心灵中对美的敏感度要强于成人,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如何引导孩子们体会品味语言文字的美,篇章结构的美,思想感情的美是语文教学应当引起重视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品味,想象,在想象中读,入情入境,脑海中要有大海的形象,要有天空的高远,蓝得醉人,咸得实在。在理解中品读,在品读中理解,借助想象让诗情诗意融到学生的心灵里。只有这样,这首诗的美才能让学生体味,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灵动的。

(四)、剖析形象,驾驭情境,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老师要在言传身教中时刻把握科学的审美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分辨美与丑、判断善与恶、识别真与伪,陶冶儿童的情操,进而追求美。例如:在出示董存瑞昂首挺胸舍身炸暗堡图片时,分析品味董存瑞神态的刚毅、动作的果断、目光的坚毅、话语的激昂,体现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誓死卫国的光辉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唤起学生爱国报国的美好愿望,也使学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又如《田忌赛马》,故事简单,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而同样的马给不同人物运用对比中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做人哲理。因此,美的事物、人物、景物,不完全在表层,尤其是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美,其美的实质,往往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哲思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通过想象,再现情境,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达,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四、结论

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而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对 “生活世界”的疏离,学校教育与生活实际的脱离,与现代社会现实的脱离,忽视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的精神发展,这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是美育教育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审美的因素,有条不紊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审美”这棵大树茁壮成长,让它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以情动人,理在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 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进一步阅读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发展语言,从而升华美的情感,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人、物、事,大都是以美的语言表达蕴涵着美的故事,每一篇教材中都应该可以挖掘到各种审美因素。文中的例子仅是沧海一粟,而所归结的方法也是肤浅的。并且“教无定法”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韩清林《课程与教学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李吉林著《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陆嘉明主编《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 7

2.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二

一、利用童话的蕴涵, 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

(1) 从内容上看, 童话故事中更蕴涵了多种美的因素。以“爱”为主题的童话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伟大与温馨;以顽童为主题的童话让幼儿感受到一种狂野、蛮横的美感, 一种冲破束缚的自由感;以自然为主题的童话则让幼儿与大自然亲近, 让幼儿发出对自然世界一切事物的好奇感与探究热情。

(2) 从表现形式上看, 童话故事的语言优美, 浅显易懂, 形象具体, 融美术、音乐于一体。

(3) 从写作手法上看, 故事常使用夸张、拟人、拟物等形式, 如童话故事《大林和小林》中有这样的描述:唧唧坐在叭哈的旁边, 那两百个听差伺候着唧唧吃饭, 无论唧唧要吃什么, 都用不着唧唧自己动手。那第一号听差把菜放到唧唧口里, 然后第二号听差扶着唧唧上颌, 第三号听差扶着唧唧的下巴, 叫道:“一!二!三!”就把唧唧的上颌和下巴一合一合的, 把菜嚼烂了, 全不用唧唧自己来费力。这种夸张体现于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 充满了奇妙和荒诞之美, 是儿童喜闻乐见的。

二、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 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

在游戏活动中, 投幼儿所好, 选择幼儿平时喜欢的童话故事的形象、场景, 为幼儿先创设好环境。在美工活动中, 师生一起创作, 制作童话里的小动物, 用彩纸折出各种工艺品, 如桌椅、窗帘等;用彩泥捏出各种童话故事里的形象, 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 把这些作品有机组合, 布置成一个童话故事的场景, 等小朋友想更换别的场景时再一起动手、动脑加以设计布置。在做这些艺术品时,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挖掘童话的语言美, 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传统的童话汇聚了民族语言的精华, 并通过口述代代相传。这种口述文化记载着最原始的文学和艺术。故事的语言简练、易懂和流畅, 其中还常有儿歌、诗歌、顺口溜和音乐等, 对初学语言的儿童来说, 童话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华德福教育充分地发挥口述这一传统教育方式, 老师在讲述童话故事和人物传记的过程中, 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达, 让儿童感受语言的美。

《幼儿园教育规程》指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众所周知。刘绪源先生曾说过, 文学的审美作用与教育作用、认知作用绝不是并列的, 处于同以个平面上的, 文学的作用, 首先的必然是审美作用, 只有经历了审美的过程, 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悸动和愉悦, 这种心理的变化才能转化为其他, 比如转化为一种类似教育的作用。只有以审美作用作为中介, 文学的教育作用与认识才能实现。只有从文学审美这座“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认识与教育, 才是真正属于文学的。

“美”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之一, 我们经常赞叹一个美好世界是会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像是到了一个童话的世界。”童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 使儿童精神上获得快感、愉悦、满足。童话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因素, 可以充分地愉悦幼儿的性情, 陶冶幼儿美的情感, 使幼儿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并激起其对美好未来的热情。幼儿园教师应充分发挥童话的美育功效, 把童话作为实施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

摘要:审美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个性的陶冶, 甚至对其整体素质的发展都起巨大推动作用。童话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以其奇特的幻想、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 深深地吸引着幼儿, 使他们从中增长了知识, 发展了智力, 并且受到情感的浸染和熏陶, 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利用童话的蕴涵, 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建构童话环境与氛围, 使幼儿产生审美意识;挖掘童话的语言美, 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

关键词:童话,童话教育,审美,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袁路.浅谈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现代美育建设[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8 (1) .

3.幼儿教育课程中的音乐审美教育 篇三

姜岩

在对于幼儿的教育中,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审美活动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提升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对事物的理解力。 而审美教育的首选是艺术教育,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易于孩子们接受,容易引起共鸣,因此,加强对幼儿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必要的。

幼儿 音乐教育 审美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全部课程里,美育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讲故事、歌唱、做游戏、图画,折纸等各项审美的方式进行幼儿的教育,不断的对幼儿的听觉、视觉能力,语言能力,感知能力等进行提升和锻炼,不断健全幼儿的整体人格。幼儿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音乐在传导的过程中,是一种情感的传达与精神的熏陶,是一种情感艺术的教育,而教育幼儿时期孩子的关键就是情感体验的教育。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孩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充分的开发孩子的智力,丰富情感,对孩子实施审美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幼儿时期的孩子快乐的学习各种知识,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目的,在幼儿教育的课程中,音乐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本身具有多元性的功能,可以传递思想、娱乐、教育、文化交流等,但只要音乐艺术以一种被审美的态度去探索时,其所承载的审美体验才能够被传递,通过对音乐审美的直接感受,实现其本身的功能。幼儿的情绪与情感是幼儿最早期的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表现,幼儿需要学会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学会控制情绪,适当表现情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在好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审美教育是其主要的功能,审美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事物的美,并且通过感受去追求,去创造。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孩童,需要用艺术的手段去完善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要从正面去引导孩子,在音乐中感受真、善、美,并引导他们接受和感悟。 对幼儿的音乐审美教育主要手段有音乐欣赏、唱歌、音乐游戏、韵律活动、乐器的打击演奏等方式,而这些方式也正是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通过这些音乐审美活动的教育,不断的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智力开发,丰富孩子们的审美经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健康成长。

1.音乐欣赏。 音乐需要通过听觉来完成审美传递,幼儿要走入到音乐的世界里感受音乐的魅力,就需要学会倾听,并习惯倾听。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中的形象,来感染幼儿,培养孩子们的感觉和分辨能力,带领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通过倾听音乐的歌词与旋律,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歌唱活动。 优秀的音乐作品需要由歌唱者去演绎,而往往只有歌唱的人能够首先领略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精神。引领幼儿进行歌唱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尽快的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精神,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节奏与美感。在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歌唱的快乐,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歌唱技巧,感悟到歌唱的作品中音乐形象,对于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能够理解和表达。 对于幼儿歌唱的内容不能太难,要简单、明了,关键还是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歌唱的乐趣,从而激起幼儿学习音乐、进行歌唱活动的兴趣爱好。 在歌唱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要字正腔圆,恰当的运用气息,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以达到更好的审美目的。

3.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游戏,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而且能够使幼儿在音乐中提高与其他孩子之间的交往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在游戏与音乐并进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例如歌曲《丢手绢》,教师可引领幼儿在歌曲音乐中学会游戏,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以此促使幼儿学会理解音乐歌曲。

4.韵律活动。 引领幼儿进行的韵律活动主要是感受和实践,在音乐的节奏中让幼儿体验到音乐的节奏,并且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运动起来,运用一些简单的幼儿音乐节奏,让幼儿接触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对音乐的体验,在幼儿的亲身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5.乐器的打击演奏。 打击乐器的演奏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打击乐器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既能够学习到音乐,又能享受到音乐中的乐趣。幼儿能够接触到的主要打击乐器有沙铃、串铃、小喇叭、小鼓、钹、锣等,这些打击乐器容易掌握和学习,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享受。丰富的打击乐器演奏,能够使幼儿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了解到不同乐器的音质与音色,培养幼儿以后学习乐器的兴趣爱好,学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音乐作品,乐器演奏活动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的同时,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教师要引导幼儿联系与音乐歌曲内容有关的知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例如歌曲《泥娃娃》,学习这首歌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橡皮泥来塑造泥娃娃的形象,每个孩子心中的娃娃都是不一样的,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幼儿动脑与动手的能力,结合音乐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体验更多的乐趣。

二、在对幼儿的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点

1.把握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而教师是教的主体,幼儿是学的主体,因此在对幼儿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双主体的原则,教师与孩子共同进行教学的课程。 切不能将幼儿放在一个被动的地位,被控制的孩子是无法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的。教师与幼儿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关系,互相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而孩子们也能更好的接受教育。想方设法让孩子倾听教师讲课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认真的解答幼儿的疑惑,帮助孩子们理解所接触到的事物。 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同时,要鼓励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例如歌曲《小燕子》,引领幼儿扮作小燕子的角色进入到音乐中,给孩子适当的装扮,加上一对可爱的小翅膀,鼓励幼儿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游戏中,不断的思维、想象,让幼儿在快乐的实践中理解音乐中的角色,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2.多种途径和手段来促进幼儿理解音乐语言、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幼儿音乐审美的教育,一定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幼儿时期的孩子缺乏知识的积累和音乐经验,在进行音乐审美的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各种音乐艺术的表达方式融合起来,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知识。 对于幼儿来说,要理解音乐作品一定要借助于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孩子去理解,去思考的动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塑造音乐作品中的形象,通过音乐形象形象来引领孩子理解音乐的语言,促进幼儿对音乐作品解读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要与孩子的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长,与家长一起共同努力培养孩子,可以提现家长在与孩子玩耍的时候,注意相关知识的讲解,耐心解答和教导,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家长也要与幼儿一起学习,积极参与到音乐审美的教育过程中。

3.注重幼儿的教育环境,积极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轻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环境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环境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环境的刺激往往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许多专家经过研究也表明,环境的变化对孩子的性格、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校园的走廊描绘音乐符号构成的各种图画,休息时间播放一段轻松和谐的音乐,让孩子在富有艺术气息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另外,优美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心情愉悦,时刻感受艺术的熏陶,加上教师合理的课堂教导,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幼儿在学习过程有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孩子们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音乐艺术中的美妙之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教师、幼儿、环境、教材、生活等各方面联系起来,多方面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音乐的审美教育回归自然和生活,形成多方位的审美教育氛围。

三、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能够直接通过音乐形象来影响幼儿的德育发展。

1.音乐审美教育影响着幼儿的情感倾向。 音乐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艺术的表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人们就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而幼儿时期的孩子,懵懂无知,天真无邪,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去书写,去描绘,情感也是从低级向高级慢慢发展的过程中,在此时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能够不断的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从中理解美好与丑恶,产生同情与自豪丰富多彩的情感心理。

2.音乐审美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听觉、 记忆等生理的健康发展。音乐需要通过听觉来接收,因此在给幼儿进行音乐审美课程的时候,美妙的音乐旋律与歌词会不断的锻炼和提升幼儿的听力,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对于美好的歌曲好奇心与求知欲会加强,在不断的听与记中,学会歌唱和舞蹈,这就促使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和提升。 而幼儿时期的孩子喜欢模仿,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在玩耍的时候,会出现集体“演练”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不断的模拟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之间互相交流和影响,也促进了记忆力的发展。

3.音乐审美教育对幼儿想象力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影响。 幼儿在听到美好的音乐时会产生想象,想象力能够促使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 幼儿在内容丰富的音乐欣赏过程中,不断的想象和创造心目中的音乐形象,往往孩子会把自己当成主角,而这时期的孩子表现欲强,为了表现自己,孩子会积极的组织语言来表现,将自己想到的,体验到的积极的与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

幼儿的音乐审美教育,是进行幼儿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方式和手段,是一项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能够丰富幼儿的童年生活和学习,陶冶情操。 音乐的审美功能,不仅对于孩子的精神世界起着优化作用,在幼儿接触、了解优秀的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修养,培育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孩子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

[1]冀惠娟.浅述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影响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5).

[2]徐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吴婷婷.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促进师幼互动[J].艺术教育,2011(7).

[4]陈志英.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1(11).

4.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四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学艺术、绘画艺术角度,结合美学,以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六方面去论述审美教育在认知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审美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审美的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艾德勒教授,曾设想了20世纪末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他特别强调设置“美育”课程,以提高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作品的观察力、理解力、鉴赏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儿童智力活动的广阔空间。美育与其他认知教育不同,其他教育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强制学习。美育则是让学生在观察、感知、体验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智力是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美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和提高各种认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结构的过程。美育对学生认知教育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美育有助于人的感知能力的提高,进而扩大和深化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感知能力即人的感受力,人的认知能力与的高低与他的感受力的高低有密切联系。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活动就不能进行,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更难以进行科学的发明与创造。因此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文化知识不仅要依赖于各门理论学科,更需要借助于艺术。通过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唤起代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愉悦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感受这些审美意象,从而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增加我们的感性材料。在文学史中,东汉时期班固的《三都赋》引起了“洛阳纸贵”的美喻。宋代,柳永创造了大量的市井内容的慢词,史书上记载,凡是有水井的地方,便能听到有人吟唱柳永的词。由此可见,文学的感受力是多强。在中国画中,“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马克思在谈到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时也曾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五四时期,胡适创导的文学改良运动并写了一首诗《黄蝴蝶》,现在读起来感到可笑,但这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在当时是一个壮举。《红与黑》这部小说揭示了新兴事物“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挑战。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一新兴阶级的资本积累的肮脏史。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让我们在这个愚昧、可笑的人物形象中深深感受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种真实不只是文学上的,感受也不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的感知过程。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内在的知识同外部的知觉表象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力,具有很大的个性特点。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不同,除了先天的赋予外,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一个老工人,能分辩毫米之间的区别:艺术家对美的东西特别的敏锐。这都是后天的训练的结果。美育是一种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但具有娱乐和消遣的功能,而且是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西方,古时人类的悲剧被认为是神的戏弄,中世纪认为是命运产生的悲剧。叔本华把悲剧引到“床第间”的悲剧。让人们把观察目光注意到日常生活,产生了尤利库斯《秃头歌女》,波得莱尔的《罪恶之花》,以及被恩格斯称为“丑得如此精美”的罗丹的雕塑《老妓》,杜尚根据他的“存在就是艺术”把一个小便器送入艺术展览,称之为《泉》。这些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索。车尼尔雪夫斯基提出“美在生活”的命题就是让我们用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美育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类的进步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记忆在这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在现出来的能力。艺术家的知识结构,情感体验都要靠记忆力把它们储存起来,在创作时再把它取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也不例外。弗洛依德的“灵感来于无意识”其实是个体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无意识中被意识到。没有记忆,感知就不会有任何的痕迹,智力也就不可能得以发展。记忆可分为词语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学、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语词性记忆,而审美教育则可以利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实践证明,美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促进认知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能力。拿破仑曾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爱因斯坦就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远古时期,我国大量的`神话传说就是想象力的产物。如:女蜗补天,大禹治水,共工刑天以舞等,都是人们想象中的产物。宋代的文人绘画,如苏轼的赤竹,是作者赋予它人的品格,使它具有新的意义,是想象力的杰作。在闽西流传的民谣中有一首:“出门见到树缠藤,入山见藤缠树;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把爱情坚贞的描写却是如此的深刻。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大量充满神奇想象力的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对地狱的描写,郭沫若诗集《凤凰般涅》:在小说中,西方的《浮世德》,中国的《西游记》等,不胜枚举。

艺术品给读者提供的只上一个想象的框架,读者读解艺术品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体验去理解它,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科学揭示:想象是人类头脑的特殊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把自己的知觉表象与所感知的知觉表象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觉表象的过程。想象力使人们“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开拓未来的“神奇的魔杖”。

五、发展和提学生的思维力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包含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审美教育往往是具象思维,但它离不开思维的抽象化。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过程,它揭示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所谓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是指将现有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作出新结论的能力。

在我国的诗词中,许多把具体形象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落花”、“人”、“微雨”、“双燕”这些具体形象描绘了一个春愁的心境,而且通过人的“独”和“燕”的“双”使人倍感孤独,使愁更为强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淡淡的不可言语的憨思。我国《诗经》的“比、兴”手法就是具体事物到具体事物之间的联想。

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里枝”也是用“比翼鸟”“连里技”比喻杨贵妃与李玄宗的爱情。

在现代波普艺术里,《玛丽莲·梦露》这一作品时使我们通过这作品的本身形象,想到玛丽莲·梦露这一电影明星,她的生活,她对在当时的社会的影响等,这都要要通过我们的思维读解它。

在我们带领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引导学生去思索,增加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连力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特的审美个性和创造性。西方解释学这样表述:“伽达默尔以哲学和科学有许多新发现证明,一切对作品本来意义的重建都是不可能的,既使是作品的意义被再造,也不再是原来的意义。就像那些按照原来的条件重恢的古建筑不再是原来的建筑一样。既然如些,解释学追求的东西就不应该是恢复作者的原意,而是作者原初的视野与读者的视野融合和对后形成的新东两。”

审美教育培莽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足以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最终目的。而美育通常是人们新颖活泼的独创精神的“契机”。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融汇与促进作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增强感受力、培养学生蕊察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商学生的认知能力,把审美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分析与艺术鉴赏相结合,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情趣,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材。

5.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五

冯英

河南省实验中学

在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 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 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 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 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 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 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 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 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我们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 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 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 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 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 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 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 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 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 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 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 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 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 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 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 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 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 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 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 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 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上述三方面内容,应该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要克服过去以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视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

参考文献:

[1]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版。

[2]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 章咸,张援:《中国近现代 艺术教育法规汇编》,教育 科学 出版社,1997年版。

[4]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1981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六

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地位已大大提升,而人文情感教育本身注重的是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认知,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感,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初中语文新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审美功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的工具性逐步退位,每一篇美文恰似一股股清泉,注入学生干涸的心,浇灌着学生心田中美的花朵,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我们提供审美教育的营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张扬审美情感教育。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在阅读分析中鉴赏美

从审美的角度看,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美的形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所选文章的语言、形象和意境来唤起学生对美的认知,再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在选文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每一篇作品的优美语言,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获得美的享受。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为例,这段景物描写,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美丽诱人。这里色美,音美,味也美。你看:那“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色的菜花还有“黄”蜂,美得耀人眼;你听:那“鸣蝉”在长吟,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简直是天籁齐鸣;那“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更是撩人心,让人恨不得咬上一口;而那“肥胖”的黄蜂,“臃肿”的何首乌根,更是作者从儿童的特有感受中观察得到的。读这段文字,我们不得不佩服大文豪的神笔。那些静景、动景,那些植物、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活灵活现,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作者之所以能写得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美的特点。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在感受语言美这一特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获得了美的享受。

2.抓住美的形象。美的形象在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典型形象的美的分析,启发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并受到美的教育和鼓舞。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这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蔡老师温柔善良,美丽正直,她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她所教的弱小的孩子,她能从各方面帮助他们排除痛苦或悲伤,对孩子们是假打真爱,所以孩子们爱她。同时,作为老师,她除了教给孩子们知识以外,还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然后及时和孩子们沟通,在了解具体情况后,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们来说,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她深爱学生,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样的教师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美,甚至模仿蔡老师做一个心灵美的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范例。

3.抓住美的意境。优美的意境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让你醉在其中,忘掉一切烦恼。如《滁州西涧》,整首诗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幽草是翠绿色的,黄鹂是嫩黄色的,春潮是灰白色的。阅读这首诗,读者不仅能体味诗人语言的优美,还能在优美的语言里找到绚丽的美景,说它是诗中有画,一点都不夸张。这些色彩艳丽的景物,是诗人无声的语言,是诗人心声的表露。诗人的情感与这些景物交融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诗中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黄鹂,还是春潮急雨、荒郊野渡,都构成一片萧疏淡远的自然之景。虽是字字景语,实则字字情语;虽是字字不离眼前之景物,实则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这种心境是一种剔除尘世烦扰、无所奢求的悠闲和淡泊,是一种恬淡闲适的意境。学习此文,学生在欣赏美的意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

二、在听、读中感悟美

语文教学中,很多审美对象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所以教材中所选课文就成为学生听、看、读的首选材料,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舍近求远,忽略了课本中的美文。

1.要激发美的情趣。语文的美要靠文字和语言表达出来。对于相同的文字和语言,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创设出教师和学生产生共鸣的审美体验,进而激发美的情趣。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美读来实现。“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其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听读都是关键。如教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师范读时,可以配以轻音乐,学生听读。通读全文之后,读者会不由自主地被作者那强烈真挚的喜春,赞春之情所感染,进而沉浸其中,充分享受那份能涤荡人灵魂的美感。你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那轻快的语言,优美的词句,那一个又一个比喻,拟人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听起来婉转动听,和谐惬意。读这些文字,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春天来临时的美丽画面,这些文字和语言真真切切地激发了我们美的情趣。

2.要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情趣被激发出来之后,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听、读中获得美的情感。情感是美感的重要特征,我们初中教材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爱国情等等。要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关键的还是情感的引导和诱发教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里,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仍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我们来看那幅“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整齐的对偶排比句式,简洁明快的语言,鲜花竞相开放的美丽图画,读起来真的是抑扬顿挫,让人读后唇齿留香。这篇散文,看起来都是画,读出来却都是诗。那简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循路识其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通过朗读,结合联想和想象,品评作品的韵味美,会让我们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美的效果。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美是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欣赏我们生活中一切的美好事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凝炼学生的品格,创造出更美的生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创造美的自我,塑造美的灵魂。在作文写作之前的指导中,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和选材之外,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指导。前面我们提到了学生在阅读分析中可以鉴赏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内的写作训练,适当地进行课外的延深拓展写作。比如,学完“童话”体裁作品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写“童话”类作文。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象,从而创造美。初中学生正处于豆蔻年华,他们都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拟人化、拟物化、科学幻想化等形式,编写童话故事,促使他们再现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按照自己独特的逻辑思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除此之外,可以设计改写,续写课文结尾,还可以让学生写随笔,记录身边美的景物、美的事情、美的人物,感受美,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得到美的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更能创造美。

7.浅析艺术教育中的非审美教育 篇七

1. 审美教育与非审美教育的含义

所谓审美教育 (美育) , 意味着通过审美活动及随之而来的审美能力的涵养, 培养人类理想的圆满和谐的人格、完善的美的德性, 属于广义的道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只要承认艺术是审美价值乃至美的文化的代表, 就能够通过艺术进行审美教育, 以至于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作为艺术教育实现的。审美教育本来强调广义的道德教育, 即造就理想、和谐的人类的意义, 现在开始逐步被强调有益于民族社会、艺术文化的社会教育、职业教育 (专门教育) 的意义取代。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内容外, 还包括非审美教育内容。这一点常常被很多艺术教育工作者忽视, 然而, 它又是最值得引起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如果只从美学审美层面谈艺术, 则很容易轻率地发展成为所谓的纯艺术, 包括“形式主义”、“唯美主义”, 艺术也就丧失了对社会及心理层面的真实反映与评价, 一句话, 艺术始终是审美与非审美的融合统一。

2. 建筑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内容

“环境的艺术化处理, 即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学科中的一个分支, “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乃至未来全球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毕竟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环境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宏观上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同时增强环境意识, 使人类在向未来探寻的同时改善生存环境。其中, 建筑艺术被包含在环境艺术之中, 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因为它在环境艺术的综合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毕竟它与人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建筑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家、地区的文化、民族、宗教、生活习惯、制度、经济、政治、气候等条件的复杂差异, 可以说是一个庞大而错综的系统。于是, 作为环境艺术教育重要方面的建筑艺术教育, 是以建筑艺术为载体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艺术教育, 它涉及艺术、审美、文化、心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在实施建筑艺术教育的基础上, 使受教育者的建筑艺术修养和素质得到提高是基本功能。它涉及审美教育和非审美教育。本文侧重以建筑艺术教育中的非审美教育为主, 如本文开头论述的,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与非审美教育的统一, 这一点值得引起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于建筑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依据, 杨文会老师在其著作《环境艺术教育》中指出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 形式感受力的培育;第二审美想象力的培育;第三, 审美鉴赏力的培育;第四, 审美创造力的培育。

3. 建筑艺术教育的非审美教育内容

那么, 非审美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呢?建筑艺术教育的非审美教育也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 也可以说, 非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达到一定量后的质变, 因为非审美教育是建筑艺术教育的必然, 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欣赏与教育。

3.1 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教育

也可以称之为文脉教育。“要想打破规则, 首先要了解规则”。建筑艺术其本身的复杂性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矛盾系统, 慢慢疏理, 不难发现民族与传统历史文脉是一条最主要的线, 要想创新建筑, 一定要从建筑文脉开始。可以说, 文脉教育应该是建筑艺术教育中复杂又生动的一部分。从建筑最原始的状态开始, 在任何体制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艺术形态都不尽相同, 唯一相同的就是大环境下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所以, 传统文化知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专业素质, 为培育受教育者的民族精神创造良好条件。

3.2 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

在全球范围内, 生态环境问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已经很白热化了, 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可以说我们从事建筑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 建筑艺术教育必须以培育生态环境意识为重点, 使建筑功能和形式、环境达到最和谐状态。眼前, 生态意识的教育应该显得尤为紧迫, 我们必须从能源利用、材料环保、节约型及绿色生态角度出发, 培育受教育者以全新方式演绎建筑艺术, 实现创新。

3.3 先进科技知识的教育

先进科技知识对建筑艺术的作用不言而喻。从建筑艺术角度讲, 没有高科技电子资源的辅助、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建造施工技术的完善和优化等的结合, 建筑形式很难有更大进步与创新。因为建筑与时代永远是同步的, 科技发展程度常常决定和左右建筑艺术的创新, 这就需要建筑艺术教育工作者以不断更新的科技知识引发受教育者的创作灵感, 认识当代对建筑艺术的发展要求及期望。

3.4 社会心理效应的教育

社会政治经济的风云变幻和其连锁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在一定时期可以说是一种代表和一种象征, 它反映的正是人们对于当时生活最真实的反映, 这也是建筑发展到今天的最基本功能。当代, 人们对于建筑的意识不再是遮风避雨的藏身之所, 对于现代科技全球化和市场信息经济发展到今天来说, 需要更多的是建筑给予人们的关怀, 这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人性建筑颇受关注的原因。于是在建筑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 我们对于受教育者更需要明确的就是人才是建筑艺术的核心, 艺术一旦脱离了社会, 脱离了人的心理, 脱离了生活, 脱离了时代要求, 艺术就不再是艺术, 建筑艺术教育丧失了最核心目的和意义。

3.5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当然具备一定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思维能力是创造灵感的一个非常本质的条件。所有艺术家创作的杰出作品都经历了长期练习和专门训练。一个从未学过艺术或根本不具备艺术创作能力的人, 是根本不可能获得艺术灵感的。所以这其实是对每一个从事建筑艺术创作的人的一个忠告, 只有慢慢积累经验, 才能更好地把握方法和知识的结合, 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对自己的经验加以概括提炼, 为学生获得灵感创造更便捷的条件, 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每一次的体验, 做出总结, 从而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只是非审美教育中的几个相对重要的因素, 在这里特别列出也是为了提醒自己, 作为一个建筑艺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说教, 应该理性地分析和认识历史和今天给予我们的启迪, 用最客观和最真实及全面的态度和观点诠释建筑艺术, 为的正是更美好的明天。

4. 结语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以艺术产品为媒介或手段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 要求教育者创造、选择、运用艺术,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 要求受教者自觉自由地接受艺术感染、陶冶、锻炼, 实现艺术教育效应。那种只强调静观, 或只强调理论知识的艺术教育, 与这种活生生的操作性、创造性艺术教育相比, 其教学成果定会大相径庭。时代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了更多重视与关注。从学科性质看, 建筑学几乎是一门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如今, 人们开始了对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和样式主义的反省, 要求对传统、地域、装饰、共存等进行重新定位和评价。艺术教育工作应该从这里展开, 在进行建筑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和重视非审美教育的功能和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文会.环境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克里斯, 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贺志朴, 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4]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8.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中 作用

美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只有细心、努力才能发现美。审美能力是每个人的良好素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学生用美的心灵看待事物,用美去美化人们的情感、趣味的灵感世界,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立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对素质教育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美的教育更加要深入人心,让学生心中充满美,进行审美教育的重点是进行大量的具体感性的审美欣赏活动,进而上升到美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审美体验提升到理性认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美的感受。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能感受美的是人的眼睛及耳朵;而眼是最直接、最感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挖掘美,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要着重进行审美的感受力教育,进行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与提高。美具有生动的形象,它决定人们的审美观感,能用形象思维去感受它、领悟它。这种心理活动,就是审美感受力的表现。首先让学生直接感知周围美的存在,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观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学生都会觉得陌生而又新鲜,而一草一木是能用感观、色彩、声音和动作描述的,可以用美体验出来。因此,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环境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学校的花草树木,假山石笋,画廊楼阁,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学生在其中感受着校园的美。美术教师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美,指导学生观察审美的对象,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在观察和联想的进程中获得美感。让学生在审美的观察中,展开想象、联想,让美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样丰富了美的内涵与美的享受,加强了学生对美的理解、美的联想,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二、素质教育中的审美观

首先,审美在素质教育中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美,因此审美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音乐、美术之中,美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起到作用。不是石破天惊的,而是起到点滴、柔和的作用,有其明显的潜在性,迟早将发挥其应有作用。其次,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观察、训练才能养成的,是通过日渐积累的实践形成的。美的形成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思想水平等差异,而使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不同。

三、审美教育与文化教育相互作用

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文化素养及学习习惯、技能等的培养。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点,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结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很高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情绪背景。审美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另外,美育要求教师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的教学美同样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它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增添了教学情趣,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而这一切就能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四、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对于审美教育,主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创造力。审美观的形成,首先表现于文学艺术领域,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创造了美”,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总是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产品,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技能技巧的运用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完成美的创造的一种实际能力,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

上一篇:活化课文下一篇:当代社会思潮剖析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