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1.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摘 要:人具有无限的潜力,但也有无穷的惰性,中职教师亦然。本文针对中职教师“忙于应付无序心理、自我满足求稳心理、得过且过抱怨心理、普职理念迷惑心理和职校生源失望心理”缺失成长动力的五种“惰性”心理,提出了“心理保鲜修炼、螺旋递进阅读、职业化素养培训、工作室群落推进”的四项措施,化压力为动力,促进中职教师动力的激发与潜力的挖掘。
关键词:惰性 中职教师 心理
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人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这种潜力可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浮在海面以上的部分,是人的显在能力,即我们已经知道的能力;沉浸在海面以下的部分,是人的潜在能力。人具有无限的潜力,但也有无穷的惰性,中职教师亦然。
笔者通过对本校教师的观察、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目前教师成长缺动力的惰性心理主要有五:一是忙于应付无序心理――中职教学任务重,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工作都要需要随着行业发展而适时调整,教学以外的工作也繁多,近阶段又正在推行课程改革„„这一切对于一些低学历的教师、缺乏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刚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压力更大,他们总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日处于被动执行状态,疲于应付,减弱了主观能动性;二是自我满足求稳心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成熟教师走出了适应期的忙乱和成长期的忙碌,因“熟练”而丧失创造的欲望,对职称、职务、荣誉等没有“想法或盼头”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三是得过且过抱怨心理――有些教师想得到更多,却因害怕竞争而原地不动,缺少工作、生活激情和热情,不愿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甚至多年沿用同一教案,看到与其他教师的收入差距,或在技能辅导、顶岗实训等方面的工作实力差距又心存不甘;四是普职理念迷惑心理――近几年,本校逐渐合并了城区和乡镇的3所学校,教师数逐年增加,师资素质也亟待提高,有些教师想转换已经习惯的普高教学方式,可缺乏钻研,对中职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导致“普高化”教学现象偏多;五是职校生源失望心理――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整体偏低,引发了一些教师的失望与无奈,不自觉的或理所当然地以学生素质低为口实不思进取。
惰性心理在一定层面上阻碍了中职教师潜力的发挥,如何“逼”出潜力让它变成实际的能力?楚霸王项羽用釜破舟沉的绝境逼出了巨鹿之战的胜利,六国相苏秦用尖锥刺股的疼痛逼出了六国合纵抗秦„„因此,笔者认为可从教师心态的引导、能力的培养两个维度切入,依靠外界因素或内心给自己施压,以事业单位考核为依据,以绩效工资奖惩为保障,当达到化压力为动力时,则可有助于中职教师潜力的挖掘,进而实现可持续进步。
一、心态的引导――“逼”出动力
曾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对1850年到1950年间的301位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人不但智力水平高,而且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得十分坚强,充满自信心,有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可见,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心理品质对激发动力、开发人的潜力作用重大。本校采用“心理保鲜修炼”和“螺旋递进阅读”两种方式引导教师树立自信、调整心态、明确目标。
1.在“心理保鲜修炼”中设航向促成长
通过周前会、和专家面对面等具体活动,对教师进行“三心修炼”,让教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可做什么,在渴望和勇气的指引下,坚定自己的路。一是恒心的修炼。解读职业精神、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数据、实例说话,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在现在这个智者竞争的时代,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比聪明,拼的是一心一意、拼的是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就看谁可以多坚持一秒钟、两秒钟,那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二是信心的修炼。多元解读具体的政策文件,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指出,加强中职教师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让中职教师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培育250名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中职学校名师名校长„„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景、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提升自我的信心。三是雄心的修炼。及时解读中职教师师资应具备的“一多二师三能四证”新内涵,即要具备宽泛的职业视野和职业素质;能胜任技能之师和职业指导、价值引导的人师;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和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获取学历证书、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并以此积极引导教师为自己构想发展规划。古人讲“志不强者智不达”,只有找到了方向,才会拼尽全力,发挥出潜在的能力。
2.在“螺旋递进阅读”中讲效能促成长
“螺旋递进阅读”是通过“自主阅读―榜样领读―论坛辩读”让教师明效益、讲效率。学校推荐和工作效益有关的书籍,如《80/20定律》,第一轮阅读按章节或按各个部分交叉进行自主阅读和榜样领读,如在每位教师自主阅读第一章节或第一部分后就组织这一内容的榜样领读,在周会之前10分钟请教师代表就同一内容和全校教师分享自己的理解,以此类推读完全书;第二轮阅读根据书中的内容设定辩论主题,如“事半功倍、积极行动的力量”等,全校教师分成若干团队,结合书中的内容和自身的实际阐述各自的想法,各团队的想法在碰撞中升华、内化。“螺旋递进阅读”引导教师面对压力、问题与挑战时,要善于掌握自己的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在安排自己的时间上,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和关键的项目,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二、能力的引导――“逼”出潜力
能力与惰性既相生又相克,惰性心理滋生,会使中职教师产生专业成长的盲点,他们的工作能力会逐渐减弱,受惰性影响越深,就越难以自拔;可是借助外力促进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升,能帮助击败惰性,为盲区重启动力。因此,我校以“训、赛、研”为立足点,开展“3+1”工程,即展开三项职业化素养专题训练、创新一种工作室群落捆绑推进,从短板补起,促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他们筑起“防惰墙、消惰墙”。1.职业化素养专题培训
以“内炼+外训”的方式,利用职校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独有的优势,给教师组织企业文化、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三项专项培训。
(1)企业文化专项培训。以学习“创新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导向的企业文化、优质服务的企业文化、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为内容,这种培训主要采用两种活动形式:一为采访式的考察培训,如去年10月组织的“汽车保养和维修小技巧知识”培训,先是安排卡罗拉汽车(1zr发动机)的直观展示和专业人员的讲解,然后由教师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问题与专业人员进行采访式的互动,最后组织考察反思。这种培训以实地实景实例为载体,学习内容形象直观,易感受、易交流、易借鉴。二为授受式的专题报告,每次活动都会聘请就业指导专家、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如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路桥基地田副总经理等,通过《企业需要怎样的员工》等讲座介绍他们亲身经历的或本地域的创业,极具亲和力。采访式的考察培训、授受式的专题报告,都旨在有意识地加强教师的专业认知,不仅感受敬业、创新、吃苦耐劳、竞争的职业精神,还要让教师更清晰企业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知识结构,找寻企业文化与职校教学的衔接点,为教学做好更积极的准备。
(2)专业技能专项培训。以企业锻炼、实操培训、技能节等为培训形式,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等,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学校构建了师资技能一线培训模式,出台了教师进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所有教职工每年都须进企业实践两周,专业课教师每两年至少两个月,选派部分专业课教师开展半年乃至一年的全脱产企业实践。仅去年,28位教师在暑期期间到富凌电器有限公司参加实践锻炼,汽修、机电以及机械专业的13位专业教师到上海龙工集团、奥迪金奥达、长江机械厂以及附近省市有关企业蹲点实习„„学校还在每年11月定期举行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上学期政治组进行时政评论比赛,汽修组进行发动机拆装比赛,药剂组进行药品分析比赛等。教师借助这些培训历练的收获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实操技能,逐渐走出缺少生产实践经验的困惑,同时提高与同事或员工的沟通、协作、配合等通用管理能力,形成实际工作能力。
(3)教学能力专项培训。一抓教学研讨破传统,组织教研组活动、校学术节、校际交流调研等活动,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如“针对文化基础偏弱的中职学生如何有效教学、如何将企业元素融于常态教学”等,及时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行为。二抓教学竞赛施压力,教科处组织开展“五年内教师、社聘教师的优质课评比、教师模拟上课评比、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三年内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创新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竞争,加强过程体验,提高业务素质。三抓送培研修稳基础,学校每年不断加大财力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如文化课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培训、90学时培训、论文撰写培训等,送配研修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2.工作室群落捆绑推进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群落”,工作室就是最佳的“群落”之一,彼此的合作会激起出乎意料的潜能。本校推行工作室补短板模式加速每位教师“化蛹成蝶”,组建了创业和教改两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以本校获得过市级及以上名师、技能大师、优秀指导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大比武等业务竞赛获奖者等名优教师、专业带头人领衔。
(1)创业类工作室:开发了金曙光汽修、转角手绘、平面摄影等项目。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专业或自身的特点自选参与项目团队,承担“学徒+师傅”的双重角色,按“模仿-实践-指导”的三步骤模式,以领衔人为师,模仿学习专业技术,如四轮定位、车辆清洗、手绘图像设计等,通过实践体验熟练掌握,研究技术关键点、难点或工艺材料、使用工具的革新等,在此基础上指导、训练、规范校中厂学生的技术行为,组织他们完成客户的订单任务,从中帮助他们树立创业创新意识,锻炼提高创业能力,同时实现教师自身学、教角色的转换。
(2)教改类工作室:以领衔人任教的学科或专业设立若干个,以任务驱动培养为主要方式,各个领衔人按学科、专业、成员等的特点作好和学期的工作室计划,提出每阶段的研究任务,如汽修实训课中项目学习的探究、选修教材的开发与使用、药剂专业“做中学”课堂教学观察、针对一线问题进行小课题研究等,再把工作室的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班组,让各个班组自由申请任务展开研究,领衔人主动、及时给予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也可为各班组聘请校内外的领衔顾问开展过程指导,并通过“流动的名班组”授牌制度肯定他们的成效,分为“月名班组”和“名班组”。
每个中职教师的思想、能力、所受的压力等等的确是有差异的,因为天赋、环境、资源这些天生或者后天的因素各不相同,不要抱怨身边的不公,别痛恨自己身上的枷锁,只要有合适的机遇、平台,只要依旧保持良好学习的能力,依旧保持每天进步的状态,枷锁自然会变成翅膀,差异也会随之缩小甚至超越比你优秀的人,这就是挖掘潜力的迷人之处。
2.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关键词:专业教师,总结学习,反思,成长策略
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所学、有所用。尤其是专业教师不要只是去做一个传教士一般的教师, 而要用传授的知识去改变学生的行为, 并通过学生行为的改变来鉴定一名教师教学效果, 而不是仅靠一张简单的学生成绩单, 就决定了教师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好坏。我认为:教学课程结束的那一时刻才是教学的真正开始, 教学的价值是由教学后学生的行动、就业情况、工作成绩来反映。
一名专业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够体现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的教学的价值。
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学习内容
许多教师在课程讲完以后喜欢自己进行总结, 复述一下本节重点内容, 我认为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教学方法。难道教师复述一遍教学内容学生就能记住了所讲的知识了, 就能清楚所讲的重点了吗?我看未必, 所以,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记忆、领悟,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总结一下所学习的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听课听热闹, 记住糟粕, 舍弃精华, 同时更是为了避免学生在上完课后, 大脑一片空白, 把教师口干舌燥传授的知识全部当作耳边风。
2 根据学生设计讲课教案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商家与客户的关系, 当客人到餐馆就餐时, 菜单早已准备好了, 就餐者只要按照菜单点自己喜欢吃的菜就可以。显然, 采用这种用餐方式, 用餐者是主动用餐, 而非被动用餐, 就餐者满意。相反, 如果有10个人在一张餐桌上用餐时, 采用由一个人来点餐的方式, 这种点餐方式不可能满足其余9个人的口味, 因为一个人是主动用餐, 9个人是被动用餐, 这9个人肯定吃不到可口的饭菜。教师教学也是同样道理, 教师课前准备好的教案和讲义都已形成统一的模版, 就好比菜单, 如果教师不区别专业, 用同一教案、讲稿对不同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授课, 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信息缺乏突出专业特点。如果教师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的情况和现状, 区别专业, 设计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教案, 从学生这一方来说, 学生有兴趣, 学到自己喜欢而且有用的知识, 符合自己的需求, 学生会非常满意。
3 从学生的认知角度考虑问题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必须要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 不要总把自己看作讲师、专家、教授, 有时候也要把自己定位成学生, 用学生眼光、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处境, 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时候, 我们会碰到这样情况, 教师讲课前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每一堂课、每一细节课都是精华, 但是, 因为专业课程太深, 太枯燥, 学生听课心不在焉, 课堂上出现交头接耳和打瞌睡现象, 这样讲课效果肯定不好, 结果是学校领导会认为专业教师教学知识水平欠佳, 导致学生听不懂、不爱听课。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在这里, 而是在于教师这一方认为是很简单的问题, 在讲课过程中总是一带而过, 不作为重点分析, 相反在学生这一方面, 教师眼里简单的问题却变成了很难理解的问题, 这样在知识认知上, 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了分歧, 结果是学生对一堂课的内容理解、掌握的少之甚少, 这堂课的讲课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如果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分析问题, 教师和学生就会产生心电感应, 学生就会和教师沟通、探讨、学习, 讲课效果会截然不同。
4 作为一名中职专业教师, 要进行几方面的深刻的反思
说来说去, 教师教学就是这么一回事,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回归到根本, 就是教师必须让学生能够听的进去, 能够学的下去, 能够用的下去。
具体说说, 如何让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专业教师呢?这里有八条成长策略可促进教师向合格专业教师的目标迈进:
4.1 多读书。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慨叹:“整天在那几本书之间奔波, 我越教知识越少了。”这的确是教师一种悲哀。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 二年不学习同事知道, 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避免这种尴尬的情景出现, 我们只能借助于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汲取知识营养的源头, 是借鉴它山之石的宝库。但读书要将博览与精读相结合, 博览可涉猎广泛, 是为了扩大知识面, 精读则须围绕教学项目选择相关书籍。只有通过读书学习, 才能促使自身进步和提高, 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学习, 才能与时俱进, 从而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
4.2 多听课。
这是横向比较学习的过程, 认真听课, 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博采众长, 才可自成一家。多旁听其他同行的讲课, 能够很直观地、有效地将他人之长吸取为己所用, 从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别人更高。
4.3 多沟通。
这可看作纵向比较学习的过程。专业课教师多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师沟通。给自己的知识形成纵向知识链, 上下衔接紧密。作到用中学, 学中用, 学用结合是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4.4 多请教。
三人行, 必有我师, 人人都有优点, 都有已所不如之处。请教他人, 更多地拜访与请教前辈、专家、高人是快速提高的捷径。
4.5 多总结。
总结性的写作并非是作家的专利, 其实写作也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需要总结的内容有:a.写成功之处;b.写不足之处;c.写教学机智;d.学生创新;e.再教设计。
4.6 多实践。
专业理论教学必须要跟实际相结合, 必须要有相应的大量的事实和案例作为论据和佐证, 教学方能成功, 这就要求教师决不可闭门造车, 而应经常积累实际案例来有力支撑理论课程。
4.7 多技术。
科技的进步已使“一块黑板一本书, 一根教鞭一支笔”的传统教学形式不占统治地位。教师无疑要掌握以多媒体技术为主, 演练相结合的更为科学、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4.8 多授课方式。
央视有一个栏目大家想必还是知道的, 那就是“百家讲坛”。在百家讲坛的众多大家中有我们的一个同行--纪连海, 他作为一名高中的历史教师能够登上央视给我们讲课这本身说明什么?说明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看你在做什么?前不久, 《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纪连海:用“包袱”抖响历史课堂的文章。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 纪连海上课发现有一名学生睡着了, 当时纪连海就想:“我为什么把学生给讲睡着了?我怎样才能不让他睡觉?”带着这些想法他进行了认真反思, 认为自己的讲述不精彩, 学生才听的无味, 由此他开始刻苦的学习。他学习评书的表述方法, 学习评书抖包袱的手段, 同时还挖掘能够抖包袱的资源 (深入细致进行备课) 等。就这样他逐渐把历史课上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 并有他的学生推荐到“百家讲坛”给全国讲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授课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授课的艺术和技巧, 授课方法的结合与运用是授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在讲课时, 不要太咬文嚼字, 而要善于用通俗、形象的方式描绘问题。除了追求学术深度的同时尽量口语化、生动化、用诙谐的语言描述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专业教师所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
这八条无疑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技能”、“知识经验”三大组成方面的具体的素质要求。“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而教育之本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 就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队伍, 只要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的合格专业教师, 必将能有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高速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燕镜.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3.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关键词:中职教师 素质 高职教师
一、笔者所在学院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笔者学院院领导的积极努力下,学院顺利迁入了海河教育园区,同时整合了四所中职院校,扩大了办学规模。从2012年开始,学院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审核批准,创办了五年一贯制改革实验大专班,由中职教育进入高职教育行列,且大专生的招生计划人数逐年增加。学院正朝着创建“四个一流”学院的目标奋进,即“实行一流的管理,执行一流的标准,创建一流的学院,培养一流的人才”。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有待提升的环节。规模的扩大,服务社会经济能力的增强,教学层次的提高,对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标准和全体教职员工都提出新的要求,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缺乏大师型教师已成为阻碍学院发展的瓶颈。
二、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做人的楷模,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合法权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释放正能量,无怨无悔地献身职业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将个人利益放在教育事业之后。
对教师要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让教师有宽广坦荡的胸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
三、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有自己的奋斗方向,要勇于担负责任,敢于挑担子,不怕吃苦,不斤斤计较。在教学中应如此,在下企业实践锻炼中更是如此。教师要不断寻找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到生产企业参加实习锻炼,特别是青年教师必须有到生产企业一线实践锻炼的经历。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这样既能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又能得到在生产一线管理学生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老教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则应虚心向老教师求教;青年教师还应多多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学习,大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过程,最终要有效果,不能走过场,要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还应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以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四、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中年教师教龄长,且大多数人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相对老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对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使用较少,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要适应新的生产型职业教学的需要,就要求中年教师要有渊博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多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讲座、经验交流,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面对知识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中年教师必须主动适应: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生产中的最新实用技术进行研究,积极参与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既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动态和技术,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学一体化;要及时更新教学手段,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要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学院和教师应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目标,按照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教学以学生理解、应用为目标,讲清概念,强化教学重点;专业课程应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岗位、技术领域的要求设置,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多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接触交流,与毕业在岗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其他院校及科研单位交流,以了解、掌握市场动态,根据经济发展指导教学。教师要注意产学研相结合,成为能教学、懂管理和懂经营的专门人才,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院还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对企业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如笔者学院已聘请全国劳动模范、高级蓝领孔祥瑞到学院做兼职教授,给在校生做报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学院还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兼职,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六、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就需要越来越多具有高技能和专业理论水平、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专一型演变为综合型,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指导学生参加生产性实习。笔者认为,有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并不等于“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专业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要实现这一点,专业理论教师就应经常走进学生实训车间和生产企业,实习教师应经常走进理论教室,只有这样才能建成一支既能传授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笔者学院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实训设备、实习场地,正在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笔者学院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还开展了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结对子活动,互帮互学,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在技能节期间,还组织了教师间的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教学课件比赛、板书比赛等活动,为教学层次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四
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中专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中专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中专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中专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中专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中专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中专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同事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前一段时间我们去永坪炼油厂顶岗实习,感触良多。石油是我们国家的命脉,石油加工工业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我们在工厂里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石油炼制设备和石油加工方法,感觉到我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还是非常有限,远远达不到工厂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还要多吸收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多去工厂参观和实习,这样我们毕业以后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工厂的要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以北七十公里处的延川县永坪镇。其前身是1907年创办的“延长石油官厂炼油房”。在历史上不仅开辟了中国陆上石油炼制工业的先河,而且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长期以来,永坪炼油厂始终坚持“科技兴厂”的办厂方针,狠抓炼油规模生产,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先后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造,使永坪炼油厂从一个小型炼油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170万吨/年同轴式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1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20万吨/年柴油加氢-临氢降凝装置,以及配套的风、水、电、汽、储运、产品精制、消防等设施,主要生产“三延牌”90#、93#、95#车用无铅汽油、石脑油,-20#、-15#、-10#、-5#、0#、5#、10#轻柴油、煤油,油漆工业用溶剂油、三线馏分油、常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液化石油气产品,固定资产达亿元的现代化中型石油炼制企业,轻质油收率、单位利税、单位加工费、产销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类炼油厂中名列前茅。
通过本次顶岗实习使我们了解现代工厂、车间、岗位的三级安全制度和相应的各种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了解实习单位的主、副原料和辅助原料的性质、规格、质量指标,了解主要产品或半成品的名称、质量要求;了解实习岗位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基本原理、工艺主流程;了解实习岗位的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和作用;了解实习岗位的操作规程、控制指标和主要工艺影响因素等。
实习虽然只有十周的时间,但是在带队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每人由一个师傅负责,跟师傅学习本岗位的相关知识。闲暇之际又轮串了其他车间,同时我们还有机会锻炼自己,自己做讲解员给其他组的同学们讲解自己所在的车间。我们在自己的车间中,通过请教技术员,自己研究,与同组同学讨论等方式,我对我自己所在的车间--常压蒸馏Ⅱ车间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艺》、《化工工艺学》、《化工设备》、《化工腐蚀与防护》等课堂上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了更加实际的理解,把书本上的知识主动的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去,学习到了不少实际生产知识。也认识到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产是有差距的。
十个周顶岗实习工作的磨练,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树立了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生产实践让我学会脱离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势,学习改进不足。适应企业发展要求,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短短的十周时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学院的领导老师们的精心安排,感谢车间里的工程师技术员的耐心指导,感谢我同组的同学们的相互帮助。特别指出的是,感谢二位带队老师与我们同甘共苦,使我们对生活和学习都充满信心!
5.教师三基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一)为期一年的“三基”培训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
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
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师三基心得体会
(二)本学期我校组织学习了“三基建设工作材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知“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做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自身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教会学生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
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事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第三,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们有些教师他年复一年的教,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在教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未涌起爱的激情,因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四、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爱心、敬业的激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三基心得体会
(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新三基中增加了基本方法是指学习的方法和应用的方法。学生的基础发展领域中,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还包含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即学会学习和使用知识(技能),这是更重要的学习。而正是这一内容并没有在老“三基”中得到体现,在新课标中却以“基本方法”来作了归纳。这些方法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方法,而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是对老三基的拓展和完善。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加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直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双基”变成了“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三基”实际上都是通过运动技术教学而获得的,因而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动运技术教学成为了一个问题:还要不要强调“三基”?
只要是课程,就不可能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必然有符合课程理念的基本课程领域。改革后的体育课程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暂且取名为新“三基”),要求学生在这三个基本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不是要去掉原来的“三基”,而是用新的“三基”补充、丰富和完善原来的“三基”。原来“三基”中的基本知识,是构成新“三基”中基本认知能力的一个要素;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则构成了基本行为表现中的运动行为。显然,新“三基”比原来的“三基”更能全面地体现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怎样认识运动技术教学在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呢?
首先,我们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赛仍然被用作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体育课利用它们的是形式,是其不断超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不是竞技运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快、更高、更强。从健康的目的出发,我们需要的只是适度的体能。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有利于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使竞技运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其次,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竞技运动教学并非体育课程的惟一形式和内容,民族民间体育形式、新兴体育项目、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小型社会调查„„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范文 篇六
何淑萍
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老师,这是我们每位立志当老师的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刘良华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给了我启示,让我对教师如何争取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更好,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教师的成长。
通过学习刘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我学习与理解到想做学生欢迎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人。刘老师提到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教师有像父亲一样严而有度的教师、像母亲一样慈爱的教师、年轻平等有激情的实习教师、宽容的教师、帅哥教师、温柔的美女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师、充满爱心的教师、以身作则的教师和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而在我看来,风趣幽默的教师、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能关爱学生的教师、以身作则的老师、实习老师和讲课有激情的老师是最受欢迎的。
风趣幽默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心地大笑,会心地微笑;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的心智,而且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的知识。
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问题,都可以较科学专业地帮学生解决;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补充适当的课外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学生也能心服口服的听从教师的教导,并且可以更加耐心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在学生中树立起了威信。
能关爱学生的教师会熟悉每个学生的名字、会主动地去接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会在做决定前听取学生的意见;不会向学生发脾气、不会体罚学生、更不会让学生赶到冷漠……这样的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亲近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能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百分之百的爱来教育、影响他们。
实习老师都比较年轻,有活力,有激情;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小,比较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也比较容易和学生交心,所以在学生中的受欢迎度会比较高。
以身作则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而且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有同学,还有老师。老师的影响作用相对同学的影响来说,是具有指引的作用的。在对待家人、同学、生活与学习上,学生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说的就很难说服学生。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同时,老师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与责任心也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以身作则做好自己,才能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以身作则的老师更容易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学生和老师接触最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的,若讲课的老师没有激情,平淡无味,则很容易令听课的学生走神发困,教师所讲授的内知识也较难令学生接受。而讲课有激情的老师则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是学生较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要具有过人的智慧。
教师的教学智慧概括为三点,这三点也可以视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第一是传道,第二是授业、第三是解惑。传道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构成影响。这里所理解的授业,主要是传授学业,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解惑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困惑之后,再引导学生解决困惑。
传道是指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影响。即是教师生活态度、情感对学生的感染。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要求教师应以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教育。教师要有科学的价值观、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要体现独立人格和对人的尊重,展现忠诚、明智、责任、勇气、正义、谦逊、宽容、真诚和利他的品质。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等品质,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授业主要是指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的技能。这要求教师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和改正。比如我们的学生做了一个练习题,不知道自己做的对还是不对。我们老师让课代表把练习本收到办公桌上去,有时候一放就是两天、三天,有的放五天,放一个月。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多么渴望老师给我一个评价。可是,等了很久之后,等下次作文本发下去的时候,他的感觉全忘了,学生不知道当时写作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全忘了,因为没有及时的反馈。所以及时的反馈和改正是很重要的,及时的反馈和改正有利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巩固。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是整体教学和细节教学的把握。任何一个细节知识,你一定要能够整体地教、整体地学。要把知识点放到大的背景下去让学生学习,让学生把握好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否则学生只会迷失在杂乱的知识点之中。
另外,教师还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所以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那种没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所谓教学,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创设问题情境、明确任务、动员等定向活动;在维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常表现为引导者;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又表现为激励评价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教学这种内涵的教师,就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作。
解惑解惑意味着先让学生有困惑,然后教师才去引导。解惑实际上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总结适合学生本身的学习方法,引导其自主学习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7.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七
一、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努力, 中职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 绝大部分教师已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符合“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实践条件限制、教师与企业联系较少、缺乏有效技能操作指导等因素, 许多中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已不能适应学校教学和企业职业岗位的需要, 对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不甚了解, 对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等情况也不甚了解, 更无法有效开展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情境设计。
(二)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无论是早期从普通中学转任的老教师, 还是近几年从高等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语言表达、板书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普遍较扎实。但由于接受专业培训、同行之间的教研交流较少等原因, 许多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依然比较传统, 教学中不能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 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许多中职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讲授法, 而不善于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来有效实施教学;同时许多中职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结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运用多元评价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三) 德育工作能力较弱
部分中职教师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 内心浮躁, 不能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 也就无法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不能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学生德育工作能力弱,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二、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以校本教研促教师发展
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既注重实际问题, 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 校本教研是由教师反思、同伴交流、专业支持三大因素构成的一种新的教研制度。
由此可见,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以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为研究活动, 可以在专家的引导和指导下, 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究, 达到解决困惑的目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 以企业实践促教师发展
通过企业实践, 帮助教师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学会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并能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促进专业发展。
(三) 以学科竞赛促教师发展
学科竞赛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包括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内的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和教师本人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学科专业技能竞赛让中职学生有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艺技能, 展示自己独特、精致、创新的成果, 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与职业竞技水平的极高要求, 必然需要教师拓展专业领域知识, 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 要求教师加强对专业技能、科技和人文知识的学习, 关注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变化, 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教师本人参加学科专业技能竞赛, 对教师的成长更有直接而明显的作用。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对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极高要求, 必然要求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反思、参与教学研讨、掌握专业技能, 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 以教育科研促教师发展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 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教育科研作为实践探索活动, 要求教师通过活动、探索、研究, 创新发展课程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同时, 通过教育科研, 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 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职教师的教育科研包括课题研究、反思性教学研究、教研沙龙等形式。
(五) 以专业培训促教师发展
专业培训是中职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专业培训包括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训、班主任培训、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等, 它通过有针对性的、较系统的集中培训, 能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培训中, 不但可以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 同时可以结合自已的教育教学体验, 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专业发展。
(六) 以课程建设促教师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要求至少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准确定位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 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要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三是要重视教材建设。要求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 鼓励教师自行编写、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四是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高度重视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 中职教师参加任教课程的建设, 对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必然有显著的帮助,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一)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
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的, 至少需要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 教师无法明确目标, 自然没有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包括教师的基本制度和学校制订的有关管理制度, 教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省、市分层制订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如《教师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等;学校制定的有关管理制度包括教师任用制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制度、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教师的奖励与激励制度等等。
(二)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
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职业岗位和教学岗位的教师都有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 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 应关注并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个性需求, 这样不但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 中职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应有充分的认识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许多困难, 明确的目标、充分认识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是中职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中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自身专业发展内涵。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把握自身专业发展的情况和专业发展努力的方向。二是明确自已的专业发展目标。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有助于教师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是中职教师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清晰专业发展对个人社会地位确立的意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个体专业发展对个人社会地位的影响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有助于教师个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更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四) 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教师应关注学生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行为、职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 更要有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岗位的需求。
(五) 重视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
当前中职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中职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下降、家长社会对教师要求较高等诸多原因, 迫使教师只能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 许多教师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经调查, 中职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烦躁忧郁、爱发脾气、心身劳累、职业倦怠、自卑气馁、心情郁闷、讨厌学生、冷漠无情、人际关系障碍、精神抑郁不振等。教师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如果不重视这些心理健康因素,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 势必影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出发, 分析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并对症提出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标准,专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8.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篇八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师专业能力;选项教学;一专多能
一、提出问题
1.2011年8月3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的指导意见》,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的重要任务。为此,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职向高职衔接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人才,它强调“会用就行”和“够用就行”。中高职学生大多数入学基础文化差,进入学校以后所学专业知识内容偏难,引起连锁反映:听不懂,失去自信心,要么睡觉,要么逃课,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不够,且有种急于求成的想法。这就要求中高职教师在教学改革上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从中职到高职力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感到与专业、职业、就业紧密联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中职教师向高级教师转型,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平能力。
二、如何提升中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中高职学生好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合作能力,好标新立异,好奇思妙想,有时甚至关注老师的专业能力,发表自己的见解,会向老师质疑或寻根问底。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我们做为老师就要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而中高职教师必备素质: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即教师知识要渊博,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内容要精通,运用自如,教师讲课生动、活泼、有新意、有吸引力,能吸引学生,建立良好的威信,让学生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职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现在已是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智能化时代,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已是必然,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合理选用教学媒体,能够对教学媒体进行科学整合,特别是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
要成为“一专多能”的中职向高职体育教师转型,就要尽量做到利用资源进行组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课改前,除了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长召集组内教师进行讨论教学内容,布置好各个教师在学期内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外,备课都是各备各的,个别原因例外平时是很少会一起共同探讨。课改后尤其是进行了选项教学,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为了更好去完善,必须有一些新措施,组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也是必然。然后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大家都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在体育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比如篮球专业的老师请教武术专业的老师,武术专业的老师请教篮球专业的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在一起的机会,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成为“一专多能”的体育老师。
三、努力促进中高职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健在师资。因此,提高中高职教师素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走出去”即学校要尽可能为体育教师创造机会,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活动。特别是对于业务骨干教师更要提供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参加培训或听课学习回来的体育老师把学习过程中所听、所见、所想在小组教研活动时向没有出去学习的教师一起分享、一起进行研究,起到二级培训共同提高的作用,起到信息传递和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走出去”可以提高体育教师实际教学水平,把兄弟学校好的教学经验用到我们学校的教学中去,也可以提高我们学校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前面提到“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进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你不前进就会有被淘汰的时候,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体育老师也要学习先进的知识如现代教育技术。中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韵律体操与舞蹈、休闲运动等项目,内容繁多,新内容、新规则、新教材层出不穷,不断向体育老师提出新课题、新要求。你如果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那种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会选择你来上课吗?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体育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当然,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如何回答学生对体育知识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如何为学生提供较系统的体育知识?如何获取最新的体育资料,促进学生热爱体育并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体育学科网站,学生在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可以留言、提问题、发表意见,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同提高。比如会计专业女生比较多,喜欢韵律操与舞蹈多些,现在流行的广场舞动作简单、易学,音乐节奏明快,如《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不管大人、小孩、还是青少年都喜欢跳。通过多媒体把广场舞做成课件演示给学生观看,跟着视频跳。通过网络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相关体育项目知识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启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每个体育老师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也建议学校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让每位体育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选项教学”对中高职体育教师的要求
“选项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以来出现新型的教学方法之一,“选项教学”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师,复合型体育教师需具备多项业务能力于一身,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培训与学习,才能够实现体育教师多方面业务能力的提高,才能够实现中高职体育教师多方面能力的复合,适应“新课标”的需求,中职体育教师向高职体育教师衔接的需要。中高职体育教师要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及指导能力、对场地器材规划管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等。比如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知科研的步骤、设计、计划,能够运用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撰写学术论文。这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不断适应中高职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如何使每一位体育教师达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学者,如何增强学生体质并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责任,如何搞好中职向高职转型公共体育课的教学,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中职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推荐阅读:
中职语文教师自我鉴定范文09-21
中职修养教师心得08-22
中职教师企业培训心得10-28
中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7-23
中职教师师德征文07-30
中职教师研修总结09-09
中职教师演讲稿09-01
中职教师工作计划个人08-09
中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09-17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