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发展人才需求(精选8篇)
1.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一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人才形势与发展环境分析
一、中国人才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人才总体增量表现
到“九五”期末,中国各类人才达到6360万,其中党政人才585.7万,占9.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80.1万,占12.3%;专业技术人才4100万,占64.4%;其他人才894.2万,占14.1%。《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与1978年相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由18%上升到50%,45岁以下人才的比重由68%上升到77%。
1高层次人才增量表现
(1)院士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共有233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共推选出172名科学家为学部委员,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48人,生物学地学部84人,技术科学部40人。另外还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部委员61名。到2003年底,中国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88人。1993年,经过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批准,于1994年初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在当年选举产生了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96名。到2003年底,中国工程院院士663人。到2003年年底,中国共有两院院士1351人(目前已有1543人)。
(2)留学人才。教育部的统计显示,从1978~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5274万人,其中,有3566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
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上升较快,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0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3.9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3万人,单位公派0.4万人,自费留学3.2万人;200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8.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0.3万人,单位公派05万人,自费留学7.6万人;200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人数为12.5万人,国家公派0.35万人,单位公派0.45万人,自费留学11.7万人;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02人,单位公派5144人,自费留学10.92万人。
从1978~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其中,公派留学人员回国率高。中国在1978~1981年派出的留学人员回国率最高,派出的人数与回国的人数大致相符。1996~2002年,派出人员的按期回国率年平均为95.88%。2002年度留学回国人员总数1.8万人,比2001年度增加了47%,其中,公派留学生回国率达97.83%,履约率达99%。2003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01万人,这是自1978年邓小平同志做出扩大派遣留学生指示二十五年以来,中国年度留学回国人数首次突破两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638人,单位公派4292人,自费留学1.32万人。
由于近两年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上升,预计今后几年回国人数也将大幅度上升。
(3)博士后人才。中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借鉴了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年轻高级人才的经验,于198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试行。
20多年来,这一制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初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038个,累计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2000多人。“人事部: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培养吸引使用三结合”,《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25日。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被聘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许多人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有的已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为中国经济、科技、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引智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中国对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统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70年代末,每年外国人才的引进规模只有五、六百人,90年代增加到每年6万多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引进外国人才的规模猛增至每年22万人,外国人才的来源也已从当初的十几个国家发展到目前的80多个国家;如果加上来自港澳台的各类人才,每年引进境外人才的总规模已达近45万人次“中国正在成为„引智‟大国,每年引进人才近45万人次”,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7日电。“中国正在成为„引智‟大国,每年引进人才近45万人次”,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7日电。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成为中国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大批外国服务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引进将使中国过去生产领域与服务领域外国人才利用不平衡的状况得以改善。中国服务业是境外专家工作最多的领域,目前大约有20多万人。
中国博士后人才增长比较迅速,并且有继续快速增长的趋势。院士人数增长平稳,且保持在稳定的增量之内。由于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公派留学人员数量起伏波动较大,近年来,公派留学生的微量增长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中国公派留学生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
2科技人才增量表现
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到2002年,中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已达3221822人,比照1993年增长率达31.39%,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达2172019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重上升至67.4%,每万名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上升为0.17%。1993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为48.92万人年,到2002年该指标升至81.05。在科技人才总量持续增加的同时,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占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例,在1993~1999年间却呈现出下降趋势(1993年该比例为70.10%,1999年为64.6%),直至2000年,该比例才回升到75.38%,超过1993年水平。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比重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开发活动从政府研究机构向企业的转移有关,企业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部R&D人员的比例一直比较低。
3教育人才增量表现
中国教育人才增长得很快,仅从1990~2003年,各级专任教师的总数量就净增2019万人。
在教师人才队伍中,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2003年达到72.5万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分别达到5.4万人、18.3万人,比1998年分别增长69%和183%;共有教授7万人、副教授21.6万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9.7%和29.8%;有两院院士523人,占全国院士总人数1351的38.7%;有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121名,占全国291名专家组成员总数的41.6%。近些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优秀人才计划,高校聚集优秀拔尖人才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在76所高校聘任了494名特聘教授、43名讲座教授,平均年龄41岁,其中93%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同时,一批高水平大学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首批实施“985工程“项目的9所重点大学直接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从1998年的92人增加到2003年的251人
4党政人才增量表现
截至2001年底,全国有各级和各类干部4051万人。其中机关干部693.2万人,占干部总数的17.1%;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2112.1万人,占干部总数的52.1%;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1245.7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0.8%。到2001年底,干部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4.4%,35岁以下的占45.6%,36岁~45岁的占30.3%,46岁~54岁的占19%,55岁以上的占5.1%。1998年以来,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到2001年底,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干部总数56.9万人,比1997年减少10.1万人,其中中央机关减少1.2万人,省级机关减少8.9万人。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最近几年间增加约26万人。5企业人才增量表现
企业人才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各种性质企业中的人才。
从国有企业来看,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显著增加,198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966.1万人,到2000年,这个数字达到2165.1万人,增加了2.24倍。从“九五”到“十五”计划期间,中国民营企业在吸纳人才方面呈上升趋势。1992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仅有232万人,到2001年,已达到2714万人,增长了11.7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31.43%。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科技人员150万人左右,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0万人,硕士生超过5万人,博士生近1万人,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新生人才流动的主渠道。从乡镇企业的变化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的比较缓慢,从1988~1998年的十年间,仅增加了118万人。
6金融人才增量表现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人才总量在总体上不断增长。金融、保险业职工人数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较快增长,1985年为126万人,1998年的最高峰为301万人。受四大国有银行减员增效改革的影响,从业人数自1998年以来有所下降。到2002年底,中国金融、保险业共有从业人员287万人。银行系统人员数为182.7万人,其中男女员工各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8.7%和41.3%;保险系统人员数为19.4万人,其中男女员工各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3.4%和36.6%。
金融业从业人员学历结构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国有金融机构拥有的高学历人才数量最多,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的高学历人才比重最高。中国金融业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51.2%,远高于15.9%的社会平均水平。但中小城市及农村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
中国金融业从业人员大部分处于31~40岁年龄段,平均年龄比较轻。金融业从业人员以具有初级职称的员工为主,具有高级职称的员工缺乏。
7信息人才增量表现
中国信息人才增长很快,如中国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与软件专业人员数量,在1998年是2.9万人,到2001年,就增加到6.2万人。其他方面的信息人才在数量上也都有较快增长,截至2002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
8国际经贸人才增量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各口岸共有私营进出口商46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经过“三反”、“五反”运动和外贸国有化改造,从业人员下降到9994人。徐子建:《中国对外贸易50年》,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页。1978年,中国外经贸人员从业人数达到8万余人,其中约有3000人派在海外经商机构或分公司机构工作。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以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外经贸业务和管理人员的增幅与之相当。到2004年中,全国从事外贸外经的专业管理及营销人员约有250万人,分布在中国三资企业、外贸企业、国有企业、非国有的生产或服务性企业。
9少数民族人才增量表现
由于历史、自然、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残余。具体来说,大约有6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约十个民族还保留着较为典型的封建领主(农奴)制;大约有30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主要有壮、回、满、苗、白、布依、蒙、维吾尔、土家、裕固、保安、朝鲜、撒拉等30多个民族)是封建地主和牧主制占统治地位。其中,回、满、维吾尔、壮、布依、朝鲜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还有一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到1966年,全国已有各类少数民族干部80多万人。1977年,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为19万人,占当年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4.3%。到1988年,已经发展到107.5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2.7%。
据统计,目前中华民族干部即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类少数民族人才总量已达270多万人,其中党政机关约64万人,事业单位约146万人,企业单位约60万人。从结构来看,在少数民族干部与人才队伍中,党员干部占37.7%,女干部占26.6%,40岁以下的占4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的占75%以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已达17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6.2%;此外,近几年从事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数量也有所增长。
以上仅就部分行业的人才进行了初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才队伍从数量、质量到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才队伍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抓住了机遇,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9.4%,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4万亿美元,人均超过1000美元,这为中国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可以预见,中国人才队伍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二)中国人才总体缺口分析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以现代科技经济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劳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一般以高中为起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至少要达到人口总数的25%以上,本科以上的比例不低于15%。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国民整体素质不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到2000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109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4519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9%,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5%。
对从业人口而言,2000年,中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左右,如美国为13.4年、爱尔兰为11.7年、韩国为12.3年。
显然,国民受教育程度比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整体素质不高,导致了中国人才严重缺乏。
1高级人才缺口
(1)虽然中国的人才总体规模已超过6千多万,但高层次人才仍然十分短缺。在全国29个专业技术系列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共157.3万人,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l5%。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17.5%。
(2)公派留学生数量不足。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说中国公派留学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公派人员数量长期徘徊不前,同时,层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3)引进国外人才的规模小。以2001年为例,当年中国企事业单位自主引进(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人员)的在华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外国人才只有2万多人,仅及美国同期引进人才的1/10,新加坡的1/4。从引进人才的层次和结构来看,中国通过境外专家组织引进的国外退休专家较多,在职的高层次的专家较少,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相比,引进外国人才的比率是8∶1。从地域分布看,北京、上海、广州少数大城市吸引了在华长期工作的外国人才的80%以上,而在中西部广大地区长期工作的国外人才只占很少的数量。
(4)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人员为例,2002年,电子制造业从业人数为322.8万人,其中雷达、电子测量仪器等高端技术部门人数都在5万以下,而人员大多集中在电子元器件、通信制造和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这几个部门。电子元器件业有17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装配工人;通信制造、广播电视业、电子计算机业各为30多万人,其中多为工人及营销系统的人员,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高端人才缺乏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高端信息人才中,中国信息产业尤其急需“软件系统分析员”和“高级软件设计师”等专家人才,以及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5)高级技工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目前,中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中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其中高级技工仅占5%,中级技工占35%,初级技工占60%,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高达75%,其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仅占15%。
据测算,到“十五”计划末,中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为了解决中国高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动实施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目标是从2004~2006年的三年内,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培训50万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
2企业人才缺口
目前,中国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低,仅占35%,而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8%在企业,英国为61.4%。
(1)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调查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被调查的国企共引入各类科技人才7831人,而流出的各类科技人才达5521人,引入和流出的比例为1∶0.71。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市,国企人才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引入与流出的比例1∶0.89。零点调查公司、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现状》中指出,59.8%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人才危机,35.1%的国有企业认为人才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2)民营企业人才状况令人堪忧。人才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目前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规模偏小,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员工素质和能力亟待提高。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1年4月的第六次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私营企业中大学学历的人数比例仅为14.16%。不仅如此,民营企业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民营企业的员工流失率高达25%,且较大比例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特长。据调查,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次人才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几十天,最长的也不超过5年。这些数字说明了民营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动速度较快。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市场的缩减等,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3教育人才缺口
(1)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人才不足。中国教育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人才的地区分布也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城市的小学师生比为1∶19,而农村地区的小学师生比为1∶22。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该指标的数值更大,贵州省小学的师生比达到1∶2722。
(2)高校教育人才补充速度缓慢。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增长速度时缓时快。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专任教师的年增长速度尽管略低于在校生增长速度,但基本持平,因而,自1978~1991年的13年间,师生比仅从1∶415上升至1∶523。但是自90年代初起,专任教师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例如,1992年,在校生的年增长速度为6.88%,而专任教师在该年反而下降了0.82%,两者的增长速度开始拉大。时至1999年,随着高校扩招的开始,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幅上升,年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而同期的专任教师数量尽管也在大幅增长,但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导致师生比显著上升,2002年师生比达到1∶14.61。
研究生教育也出现了同样的态势,而且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增长速度低于在校生增长速度的现象更加严重。1991年,研究生与指导教师之比为1.85∶1,而2002年,该比值上升为4.34∶1,上升幅度达到134.67%。由此表明,高校教师的补充速度相对缓慢,教师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在未来几年中,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因此,研究生教育将对高等教育人才产生更加强劲的需求。
4农村人才缺口
在中国农村近九亿人口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
同时,中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25%。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农村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当然也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中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只有67万人,仅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2%,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省城办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许多县没有高级农业科技人员。
由于劳动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在农村推广不了,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只占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一般都在60%~80%。农业科技推广不力导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缓慢,1997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1268元,但在1998~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这一水平。
5少数民族人才缺口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数量只占全国人才总数的45%,大大低于少数民族人口与全国人口的比例。从地区之间的对比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每万劳动者中拥有人才92人,还略高于东部地区的1/10(东部人才总量2088万人,每万劳动者中拥有人才885人;中部人才总量1583万人,每万劳动者中拥有人才103人)。不仅总量偏低,少数民族人才的整体文化素质也不高。据统计,全国少数民族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35.3%,低于全国人才总数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6其他部分专业人才的缺口
据一些调查研究表明,中国许多行业都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比如金融人才,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中国为2.7%,而美国为11%,日本为8.67%,德国为9.9%,英国为13.7%,法国为11%,加拿大为12.6%,韩国为8.5%。再比如WTO专门人才和国际经贸法律人才,全国精读过全部WTO文件及中国入世法律文件外语原文文本的人不足10人(因中文不是WTO正式工作语言,中文译本不被WTO所承认,只能作为参考)。在国内,通读WTO全部法律文件、欧盟全部条约、北美自由贸易区条约和东盟条约体系的英文文本的人士几乎为零,摘要泛读过的人士不到100人。
从上述部门行业人才缺口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也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三)中国人才发展的目标与预测 1人才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 中国近期扩大人才队伍总量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05年,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8350万人以上,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400万人以上。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6.3%左右。
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使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到2005年,在各类人才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588%左右,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达到3700人以上,从事研究和实验发展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全时人员达到90万人年以上
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趋于合理;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和人才管理法规日趋完善,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2人才队伍发展预测 中国人力资源丰富,有着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再加上国家系统的规划以及财政方面的大力投入,毫无疑问,中国人才队伍将持续扩大,质量也将大幅度提高,结构也将更趋于合理。
有关研究报告把中国未来人力资源发展分成三个阶段:2002~2010年是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期;2011~2020年,教育与人力资源水平的全面提升期;2021~2050年,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追赶超越期。每期有着各自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贯彻人才大会的精神,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认真找出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突出问题,努力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科学人才工作规划。同时,中国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计划也将把人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使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可以预见,中国将出现一个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宣传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的热潮。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还很薄弱,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把所设定的人才发展目标同中国人才现状进行纵向比较的话,虽然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一些我们在几十年后希望实现的人才发展目标,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现状比较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 中国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一)人才战略环境分析
当今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对中国人才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要求。
中国历届领袖对人才队伍建设都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形成了一整套干部培养与使用的理论,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后,为了培养造就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邓小平同志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他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引下,中国初步建立起了规范化的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激励等制度。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搞好人才资源开发,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在加强各级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将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制定了人才强国战略。党中央这一战略的提出,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障。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需要,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为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人才强国”战略明确了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使我们找到了差距,看到了希望,增强了紧迫感,为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使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多方面的保障。
当前,中国人才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来自国内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占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不够合理;人力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思想观念落后,重使用、轻培养,重计划、轻落实,重形式、轻效果,重当前、轻长远,以及论资排辈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铲除,缺乏人才的质量观念,选拔任用干部中仍然存在重资历、轻能力的现象;人才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不够系统配套,“下”的渠道不畅,“上”的渠道受阻,能上不能下是人才工作中的顽症;人才的选拔任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健全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不能从制度上保证选准人、用好人。
二是来自国际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测,到2006年,美国仅IT人才的缺口就将达到130万人;据美国微软公司和IDC英国市场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欧洲在信息技术人才方面的缺口2003年达174万人;在日本,今后10年科技人才将短缺160万~445万,其中最为紧缺的正是信息技术人才。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更加严重。
在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科研优势,采取重金收买、高薪聘用、就地利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实施高科技移民和绿卡政策等一系列手段,从世界各地争夺人才,一场无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发展中国家和某些转轨国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才争夺的目标,在发达国家享受人才流入收益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面临的则是人才大量流失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亚洲占整个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的2/3以上。有资料显示,1985年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涉及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分别有76%和82%去了美国;美国签发的H-1B签证达11.5万,其中,中国就占了10%。从1978~2003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728万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准发达国家都成为中国人才外流的目标地。
空前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对我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仅在人才战略层面处于劣势,而且在人才竞争、人才风险防范、人才资源保护等策略层面,也处于被动地位。中国人才不仅存在境外流失,也要面临境内流失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安营扎寨,对本土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海归”们由于在语言方面存在优势,加之又熟悉国内环境,自然格外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同时,跨国公司又能拿出诱人的高薪,于是,大部分归国留学生以各种身份在外企里扮演着高级打工者的
角色,中国人才遭遇“国内外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目前,有14个国家的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聘用的人员多数是中国最著名学府和从海外回归的留学生。
总之,中国人才工作正来自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国之路,才能快速、可持续地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人才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党非常重视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使之上升为政策法规,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干部人才工作的政策法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政策范围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扩大,与国际惯例接轨开始成为人才工作决策者的主动选择,人才政策的发展层次从部门和地区的政策体系向国家政策体系升华,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国的人才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从人才政策法规体系方面来看
人才政策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注意吸收借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人才政策的集成度提高,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使人才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人才政策法规的体系逐步完善,中国各类人才政策法规内容丰富,涵盖面比较宽,包括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且各具特色,符合各类人才的成长特点;重点突出,如就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这个关键问题,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专门政策规定;人才政策的开放度不断加大,与国际惯例接轨开始成为人才工作决策者的主动选择;人才政策的调节范围扩大,从机关、国有企事业领域向外资、民营领域扩展;人才政策的发展层次提升,从部门和地区的政策体系向国家政策体系升华;注重总体设计和宏观谋划,如在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干部教育、干部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一些中长期的规划。
2从人才政策效能发挥方面来看
人才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人才政策效能在人才工作上的主要表现是: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了新老干部的正常交替;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纵向下放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横向打破了笼统的国家干部身份,以建立公务员制度为突破口,实行分类管理;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已初步形成制度;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考察预告、任职试用期制普遍推广;干部交流迈出较大步伐;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在企业领导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事业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推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明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各项新制度的建立,保障和促进了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当前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内容丰富,涵盖面比较宽,为中国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支持。但同时,中国人才政策法规也有很多不足,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人才政策体系建设滞后
具体表现在:规范调整全国整体性人才开发的政策文件比较少;人才宏观调控政策门类尚未形成;政策调节的对象比较集中在公务员管理领域,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政策较少;政策的法制化进程滞后,大量行之有效的人才政策,有待在梳理、整合、加工的基础上上升到更高的法律、法规层面,全局性的人才法律尚未制定。
2人才政策尚处于完善阶段
当前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人才政策还尚未覆盖到,例如国家重要的人才安全、人才市场、选聘外籍高层次人才担任公职、选拔优秀留学回国人才担任领导职务等方面,都存在政策空缺现象;人才宏观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领导和权力机构的协同机制,也缺乏宏观调控手段;政策的国际化水准不高,有些人才政策法规的国际通用性不够,个别的人才政策法规甚至还和国际通行做法相悖,人才政策法规的国际影响力不强,难以充分达到更好地使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为我所用的目的。
3人才政策的稳定性不够
要有效发挥政策的作用,政策就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中国人才政策尚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人才工作的复杂性,导致中国政策的前瞻性不够。由于缺乏有效的预见,致使中国人才政策缺乏稳定性,变化太快,这显然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
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在人才开发管理上需要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事务管理转向政策法规管理,从国家层面上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梳理和创新,创新出中国特色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
(三)人才管理机制环境分析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好的人才体制和机制,有利于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规范化、法制化,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改革人才工作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消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和人才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起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深化各类人才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2.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二
关键词:担保,发展问题,知识研究,人才,培养
一、担保的含义
担保是指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 债务人为了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 由债务人或第三人以财务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责任, 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当债权人与债务人及其担保人签订融资担保协议后, 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如约偿还债务, 担保人负有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责任, 即担保责任。根据法律规定, 担保有五种方式, 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其中, 保证、定金产生的权利为债权, 不具有优先受偿性;抵押、留置、质押取得的是担保物权, 对担保物及其变现所得的价款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二、担保公司的作用
在我国, 担保行业是一个自身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紧密联系的新兴行业。我国的担保公司作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主要作用是增加中小企业的资信度, 帮助银行分担风险,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担保公司不是以自有资金放贷, 而是为企业信誉做担保, 由银行放贷。因为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高、风险大, 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而担保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贷中管理流程, 向银行推荐资质较高的客户, 降低银行小额贷款的营销成本。而且担保公司的现金代偿, 解决了银行的放贷风险问题。所以, 担保公司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成功率。
三、我国担保公司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起步于1992年, 当时, 重庆、上海等地的私营中小企业为解决贷款难问题, 并防止相互之间担保造成连带债务问题, 自发组建了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1993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家专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此后, 担保公司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其中, 国有控股1427家, 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 分别占23.7%和76.3%。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 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11503亿元, 其中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 (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 。从区域分布看,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中西部地区发展较缓, 分布状况不平衡;从股本结构看, 民营及外资控股的担保公司占整个行业的76.3%, 担保行业已由政府主导逐步发展为政策性和商业化并存;从业务类型看, 传统的银行贷款担保依旧是担保公司主营业务, 目前, 全国银行贷款担保业务占担保业务比重为72%。但同时, 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不断拓展, 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担保业务成为一些大型担保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担保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调查中, 我们发现担保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 制约了担保公司作用的发挥。
1、监管体制不完善
2010年3月, 由银监会、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颁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初步确立由七部委监管下的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协调相关部门, 共同解决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中的重大问题, 并授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属地管理的监管体系。但是, 政府部门多头管理, 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难以合力解决重大问题。目前, 七部委对担保行业的发展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另外, 行业管理不到位。成立于2009年3月的中国担保协会, 由于成立时间不长, 缺乏行业准则和自律机制, 对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仍缺乏明确、规范的指导。由于缺乏监管, 部分担保公司从事非正常投资业务, 甚至通过放高利贷、非法集资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方式成为少数大股东的“钱袋子”, 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极大地损害了担保行业整体形象, 危及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2、担保法律滞后
我国现行的《担保法》是担保业从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法。但是, 1995年国家颁布这部法律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法律没有对担保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运作、监管和市场准入等作出相应的规定。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也大都是针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法律建设的滞后使担保机构的监管、自律面临无法可依, 执法无据的尴尬局面。
3、专业人才缺乏
调查中, 据一些担保公司高层反映, 担保行业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问题。担保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 无论是投资者、从业者、银行, 还是政府管理部门, 对其都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而我国的担保业发展很快, 对担保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缺乏专业人才的现象比较普遍。
另外, 绝大部分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偏小、综合实力普遍较弱、抗风险能力弱、人员素质差、业务不规范、缺乏科学的项目审查和风险管控等制度。
五、重视专业人才问题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担保公司发展中出现的监管问题和担保公司自身的问题, 都与担保专业人才的缺乏有直接关系, 都必须首先通过人才培养来解决。
1、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当前监管部门监管乏力的问题
我国目前担保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使政府决策部门缺少必要的学术支持。近些年来,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内经济学界、法学界等陆续有一些研究文章发表, 但研究文章只是简单介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泛泛而谈, 缺乏深入研究, 不能满足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要求。研究成果的不足使监管部门在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加大加深理论研究的必经之路就是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
2、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担保公司的业务风险控制
担保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 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使其自身担负了大量的风险, 所以担保公司需要有大量的专业实用人才来管理控制风险。一般而言, 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担保业务风险小, 但这类企业融资并不很困难, 因此担保需求较少;相反, 效益差、前景不明朗的企业则强烈要求担保。而且, 越是资质不良的担保需求者越会在合作中隐瞒自己的信息。担保业务风险暴露的滞后性和高风险性, 决定了担保机构要有高素质的人才, 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广博专业的知识, 还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严格的纪律性, 才能搞好担保的事前审核和贷款使用的监督, 以尽量减少代偿风险。
3、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担保公司业务单一的问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担保公司以间接融资担保业务为主要发展模式, 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担保, 采取这种模式的担保公司在银行信贷规模紧缩的状况下业务量将大受影响。笔者认为担保公司不仅要为客户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还要全方位介入客户经营发展, 为其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一是商业咨询服务, 为客户提供产业、市场、政策等资讯内容, 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指引。二是财务顾问服务,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主缺乏金融知识, 担保公司可以根据客户投融资、资本运作、资产状况等情况为其建立科学的项目和资金规划。这样一来不仅会给担保公司带来直接的服务收入, 还可以更全面了解客户的质量, 从而控制潜在的风险。
六、对担保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首先, 注重担保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担保方面的深入研究, 增加与担保相关知识的出版物。
其次, 充分利用我国高等院校众多的优势, 在条件好的高等院校开设担保专业或课程, 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研究担保知识, 促进担保人才的普及。
再次, 注重学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业务复杂的工作, 既涉及到金融、企业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法律等专业知识, 又涉及行业发展、国家政策等社会动态知识。所以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格外重要。
最后, 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中国担保协会应充分借鉴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经验, 发挥在从业人员自律管理方面的作用, 例如培训教材的编写, 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的鉴定, 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参考文献
[1]孙厚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朝元、梁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吕连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4]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发展问题探讨[N].金融时报, 2011-09-01.
3.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致辞时强调,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中国人才发展论坛23日举行了人才发展理论创新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人才理论研究和宣传,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人才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
4.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四
关键词:人才
教育改革
创新
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卓有远见地为现代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时代的到来,我们看到社会召唤的是创新人才,教育从来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特别是“全教会”充分肯定了创新教育思想,不仅为我国的现代教育做出了理论上的定位,也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教育实践的方向。
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大阶段。信息文明时期,出现了生产力理论的一场革命,人类将走向知识社会,教育自身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以前对计划经济培养人才,到现在对市场经济培养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和知识创新水平。
一、未来需要创新性人才
入世后,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一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领域的专业人事;二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三是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四是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五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据统计,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至1/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5%,中专以下的人员总量占一半以上,高级人才仅占5.5%。美国在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其总量的80%,而我国在企业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还不到全国总数的40%。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整体性短缺。
二、中国教育的过去和现状 在我国,教育曾有过良好的历史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教育功能和作用最朴素的概括,几乎和现代流行的“知识就是财富”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妙。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的重大转折,是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一次觉醒。然而在将近一百年过程中,中国的教育始终走不出一个误区:教育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知识的容器。从50年代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90年代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老师把精力用到抓高分数和升学率上,家长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社会舆论更是把很高的赞誉给予“学业”成功者,造成人才培养的“高分低能”。
“十年寒窗”,“金傍提名”,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写照。“十年寒窗”说明过程是痛苦的,“金傍提名”说明结果是幸福的。这不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不可能把学习溶入社会。当中国小孩在“四则运算”中无味地练习着时,美国小孩正利用“四则运算”完成一项项社会调查。当中国青少年在奥赛题海中苦苦奋斗时,美国青少年正从修理文化中获取他们的乐趣。当微软公司产品一代代问世时,我们还在说: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在我国的国土上从来未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三、学校教育改革探索
1、教育要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特别是开展素质教育
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把特定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教学。但是教什么学生最有用,这才是教学的真正内涵。未来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发展的生命线。江泽民总书记在讲创新时说:“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劳动力。人类的优势在于全面性和综合性,应试教育的致命弱点是逆人类的优势而动。不重视个性和创造性,使人类的专业知识越来越狭窄,势必造成人类素质的全面降低。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具体体现在灵感和直觉、发散思维上,而对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新潮流,新时代呼唤素质教育。
牛顿从苹果落地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从“电可以产生磁”研究出“磁也可以产生电”,这些都是创造力的表现。教育过程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吸收知识的能力,同时必须对创造力进行挖掘、训练、和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
现行中学教学内容,理科类实验求同的多,都是一些模仿性实验。存异少,如:实验的设计、实验和改装、实验应用方面比较少。文科类学习都是理解观点的多,提出观点的少。家庭作业都是本本知识多,结合实际、应用社会的少。因此要适应创造性人才的竞争,我们的教育改革必须使教育变成学习,实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方面使学生能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重视学业的兴趣和需要。
教育过程要平等和尊敬地对待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要为学生表现和证明自我创造广泛的机会。“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现代教育应该切实转变观念,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
2、教育要培养学习习惯,教会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终身受益无穷。“授人以渔”应当成为学校真正发挥其应有社会职能的基础原则。教育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熟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养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更新自已知识的进取性格倾向。
未来社会充满新知识、新领域。而学校教育是阶段性的,再好的课程设置,所能给人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给人以维持一生实践的精神食粮。人的素质就是在这样持续的学习中不断得到优化的,基础教育要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
学校乃养贤育材之所,掌握丰富知识并不一定能成为人才,还应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现代学校教育应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人的发展指社会发展中的每个人在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质是人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开发,人的潜在能力来源于人的基本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6年提出教育要教人“学会生存”。人生就是一种选择,要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社会是复杂的,要教育学生择善而从。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竞争的全球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应使学生明确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态度、人生的价值。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了要教人“学会共同生活”。人生的最大识误区是:自我中心论。要教育学生“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交往少了,人机对话多了。要成就一项事业,靠个把人、少数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队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的作用在上升。因此要培养人的情感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要教人“学会认知”。不但要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而且要让学生认识自已,帮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要知道各种战争背后都有文化冲突背景,要让学生认识西方文明,更要认识大中华文明,学校要占领文化市场。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8年在华盛顿世界经济学年会上说:“科技革命将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它使那些不能获取这些知识或者不能为适应这些知识而接受培训的国家和地区变得更加落后。”未来在向我们挑战,教育必须改革,而且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给你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就算有那也是不完美的。教育改革只能让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人文主义方法论[J],教育研究,2003,(3)
[2]王坤庆.21世纪西方怀玉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
从未来人才需求发展浅析对教育的作者:吴婷班级:教科院学号:理解
5.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五
——浅谈永州人才环境建设问题
近几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环境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政策,下大力气狠抓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聚集、使用,全市已经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大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各类人才茁壮成长,为建设速度永州、活力永州、和谐永州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深深感受到永州人才环境建设的热力和温暖,现就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发表一些初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市委高度重视 倾力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够抢占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权。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人才优势,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正在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人才资源开发日渐强势。永州地处中部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在人才建设的硬环境上处于弱势,更容易受到人才冲击、人才争夺、人才流失的不利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压力,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加大宣传,教育市民,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企业家是稀缺资源的观念,采取多种举措,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纳入规划,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保障。《永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一批能够忠实代表和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产权代表;建立一支精通世贸规则、能够监督国有资产有效的专职监事队伍;综合运用企业内部培养、市场招聘等手段,培养一批高素质民营企业家。《规划》还将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究开发经费等等,都一一予以明确,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从制度上、政策上、资金上提供了可靠保障。
鼓励创业,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舞台。永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中部崛起的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走“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产业转移承接之路。围绕长丰汽车等骨干产业承接配套,建立了长丰工业园;围绕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蓝山为重点,建立了“蓝(山)、宁(远)、道(县)、新(田)加工贸易走廊”;围绕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凤凰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全市初步形成起南边承接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制造、通信电子、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北面承接汽车制造及其配套、食品加工、IT电子、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园区的建立,产业的承接,做大了人才载体,用事业留住了人才,让那些想创业、能创业的人找到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舞台。永州的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吸引了大量的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其中,以长丰集团当家人李建新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猎豹”汽车,打造成响当当的一流品牌汽车;尤其是更多的优秀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有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浩植物油公司总裁刘翔浩、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龙米业公司董事长罗济民、湘妹食品公司董事长周太平、天圣有机农业公司董事长李拥军、恒惠饲料集团董事长陈平衡等等,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把永州的粮食产业化舞动得风生水起,把永州的粮油资源精深加工成名优米面油,畅销外地市场,业内已有“湖南优质大米五分天下永州占其二,外销名优大米永州居首位”的美誉,全省“大米加工企业五强”排名,永州天龙、银光米业公司占有两强,“食用油加工企业五强”排位,金浩植物油公司位居首席,“十佳诚信企业”推荐,恒惠饲料公司位列其中,“成长性十佳企业”评选,湘妹食品公司榜上有名,永州粮食产业化位居全国先进行列。这些打造“中国名牌”、“湖南名牌”产品、享誉省内外的国有或民营企业家,是市委、市政府优化人才环境,激活人才资源,实现永州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最好例证。
破除壁垒,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永州市委、市政府敢于冲破行政机关干部只能进、不能出,企业干部只能扎根企业、不能进机关的屏障,适时将一些年纪较轻、思想较活跃、业绩较突出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交流到行政机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创新求变的思路、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本领,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提升才干。去年,市委采取优中选优,将四名优秀国企负责人交流到行政机关工作,稳定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激发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为改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帮助。永州市委、市政府对那些曾为国有企业发展做出过贡献,在企业改革改制中勇于担当、做出成绩的企业负责人关爱有加,从政治上关心这些人才、经济上补助这些人才,减轻他们面对的压力。采取专门措施,让他们供职于企业临时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国有改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继续为企业改革、维稳、发展服务。此举,不仅稳定和储备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备感温暖。
企业全力跟进 创新人才发展“小环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也是党的政策落脚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湖南永州下河国家粮食储备库、湖南省冷水滩面粉厂是库厂合一的国家大二型粮食企业,聚集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其中高级职称10余人、技师30余人,本科学历50余人、大专学历120余人、中专中技学历200余人,可谓人才济济。2003年,企业实行改革,全体职工置换身份,近500名职工全部成为“社会人”。人向何处去?企业何处走?是散伙走人,把人推向社会,任人才流失?还是发挥人才作用,整合资源,创新再发展?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留任的几位班子人员面前。在艰难的思索过程,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市委关于人才环境建设的要求,深刻领会到“人才是企业的财富”,决定采取“留”、“荐”、“帮”、“扶”相结合的人才管理和使用办法,让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共同创业发展。
发展产业,留住人才。我们对接现代企业制度,联系企业实际,形成了“五大实业和谐发展,八个项目创利生财,做大做强湘君产业”的科学发展思路,增加就业岗位。所谓“五业和谐发展”,是指发展“以惠农为主的粮食订单业,以面粉为主的加工业,以储备为主的仓储业,以货场为主的服务业,以经营为主的贸易业”等五大产业;所谓“八方创利生财”,是指“面粉面条系列产品加工,副产品加工转化饲料,粮食储备保管,粮食贸易经营,大宗货物中转,闲置车间仓库租赁,资产招租利用,物业开发管理”等八项实业全部开动,实现人员安置就业、企业创利增收。这些产业项目设立经营、管理和技术岗位56个,通过公开竞争,招聘能经营、善管理、敢开拓的骨干人才到位。这些骨干人才发挥领军作用和集聚效应,滚动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门路,开辟就业岗位近500个,帮助那些有就业愿望、又有就业能力的置换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积极外联,推荐人才。对那些有一技之长、一心想另谋高就的人才,我们再就业服务办公室积极向外单位、外企业推荐,帮助他们找婆家、谋发展。我市熙可公司、恒惠饲料集团、步步高和家家福超市,以及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的中层干部一半以上来自我们单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原副厂长、高级工程师刘彰明同志自愿置换身份后,到一家民营企业任总工程师,年薪10万元以上;统计师桂艳萍、工程师曾凡忠等一大批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已在我市知名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干的重要位置。
主动服务,扶植人才。对那些有一定的经营思路和经营实力、想自主创业当老板的人才,我们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市场、选准门路、组织培训、筹集资金、开业经营,圆了一批人才的自主创业梦。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单位置换身份职工中脱颖出几个经营大户,涌现出一批资产在几十万元以上的老板,如麦麸经营大户陈向东、豆粕经营大户谢碧馨、副食经营大户伍李萍、房地产新人张柏林、杨六春等等。这些人才创业有成,既是我市人才环境建设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人才环境建设政策的工作成果。
建立一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既是永州赶超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认真落实市委人才环境建设政策的工作要求。为此,我提以下三点建议:
完善《永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建议增加党政机关优秀人才到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挂职或创业的具体政策。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服务,又可以为公务员熟悉市场、更好地驾驭市场经济提供锻炼舞台。
大力引进培养激励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加大专业技师和高级技工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引进的高级经理人才,建议给予10—15万元的安家补助费。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或企业经营管理者给予奖励。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应有计划的对本市骨干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或送进高校“充电”,或选送到沿海地区大企业挂职,或派到科研机构研修。
6.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六
发布日期 2017-05-21(2010年10月22日)
各位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了!我谨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前来参加论坛的各位来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人才开发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人才优先发展。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和人才工作管理人员将围绕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探讨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探索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和提高人才效能的新方法、新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入研究人才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人才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使人才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人才强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要求。
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科学规律要求我们认识和把握人才发展过程中具有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内在联系,要注重把握其客观性、全面性,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下面我重点谈谈对五个人才规律的认识,供大家探讨。
一、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人才的实践性特征
人才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来看,人才成长规律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其次,人才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开发自身能力,第三,人才发挥作用有一个最佳年龄段。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这是人才成长最根本、最管用的规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才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其成长过程实质就是其社会实践过程。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在使用过程中评价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培养人才。
从近年来人才工作的成效可以看出,人才工作较好地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评价方面,更加注重实践,更加注重实际。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着过于看重知识学历、忽视实践成果等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落实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就要切实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以用为本的理念贯穿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形成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导向,在用好用活、提高人才效能上下功夫。坚持用当适任,把人才素质能力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坚持用当其时,为人才在黄金时期充分施展才干提供舞台;坚持用当其才,让各类人才在事业舞台上各展其长、各得其所。组织和引导人才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勇于到党和人民需要、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去经受考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干事创业的本事。鼓励人才深入群众、深入现实生活,推动干部下基层、教师进课堂、医生去临床、演员上舞台、科技人员到厂矿车间和田间地头,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培养人才,真正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在一线上立业、在事业中成长,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造就人才。
二、遵循人才供求规律,把握人才的适应性特征
从宏观上说,人才供求规律是最基本的人才规律,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是决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持人才供求的动态平衡,一方面需要培养大量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人才资源大国。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4亿人。丰富的人才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现阶段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脱节、紧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还很严重,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很突出。特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例如,在电信行业,现有高级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有0.14%;在海洋领域,我国在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专家不足百人,不到全球总量的1%,仅有美国的1/20;在电子信息产业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二是研发力量相对薄弱。在装备制造业,我国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26%,而美国为6.02%,日本4.95%,法国2.87%,德国2.86%,英国2.83%。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力量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我国重点领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大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开发和研发队伍建设十分迫切。
根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的要求,我们应进一步把握好人才供求规律,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发展。一是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实施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实现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整体和谐,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人才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建立完善人才需求监测机制、人才动态调整机制、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工作联动机制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和契合度。三是坚持“以用为本”的方针,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效能,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贡献才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三、遵循人才竞争规律,把握人才的创造性特征
人才的创造活力本质上是社会竞争的产物,竞争择优规律是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环境,鼓励创新,支持创新,是许多国家实现赶超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发达国家长期保持科技领先、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创造出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人才工作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人才所需要的环境,是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是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目前,我们在营造良好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人才单位和部门所有的管理体制尚未根本改变,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各类人才的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需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为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铺平道路、提供保障。
为此,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改革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坚持“以用为本”,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改善人才竞争的制度环境。一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绩效为基础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二是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体系,建立各类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建立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三是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奖励制度、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政府特贴制度等,促进人才之间的良性竞争,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遵循人才流动规律,把握人才的自主性特征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重要条件。
人才流动的基本前提是确立人才的自主择业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原来由国家统包统配的用人制度得到根本改变,以人才自主择业和单位自主用人为特征的双向选择机制逐步形成。同时,人才流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尚未破除、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未能满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进一步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的要求,改变人才部门、单位所有的状况,消除影响人才流动的身份限制,疏通各类人才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从根本上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二是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在建立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基础上,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的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管理法规,规范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行为,使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形成互利共赢的服务网络,做到公共服务与市场经营性服务同时并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与针对性强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同时发展,从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服务对象的要求。建立完善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引导各类人才合理分布。三是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的要求,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奉献自己的力量,到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起来讲,就是要根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通过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
五、遵循人才价值规律,把握人才的激励性特征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人才的价值就是人才在社会活动中的评价或意义,是人才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人才价值包括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才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才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过程,人才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过程。这是人才价值规律的基本内涵。遵循人才价值规律,是对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人才工作应努力为人才实现价值创造有利条件,重点是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
遵循人才价值规律,需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做好人才的收入分配和奖励工作。近些年来,国家加快了工资制度分类改革的步伐,在机关实行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在国有企业实行高管人员年薪制,使人才的贡献与报酬相符合,较好地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同时,国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国家荣誉和奖励制度。
遵循人才价值规律,需要维护人才合法权益。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先后制定了教师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劳动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一系列法律,明确了各类人才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才的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存在着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能够体现业绩、激励人才并能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继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健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完善国家奖励表彰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荣誉表彰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才的竞争活力。
总之,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努力把握人才规律,认真遵循人才规律,严格按人才规律办事,才能落实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同志们!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务实精神,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努力建设人才强国,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7.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七
创新能力是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核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 对人才是这样定义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领导能力、身心素质、作风素质等多个方面, 素质以内化的形式存在, 显于外的则是人才的能力, 包括计划决策、创新、勇于负责、组织协调、凝聚团队、人际处理、应变、合作等多种能力, 其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为诸多素质能力的核心和灵魂。
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创新已经摆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涉及到科技、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从工作需要出发, 发改委的工作要突出前瞻性、系统性和全局性, 为此要在认真实践、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开阔眼界, 转变思路, 大胆创新, 破解很多体制机制的制约, 谋求发展的出路, 创新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动力, 永葆生机的源泉。从个人能力发展来讲,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能力, 人才的定义中也将“创造性劳动”作为基本要素明确提出。
环境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创新能力是在创造性思维品质及创造性个性品质基础上而成的一种能力, 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独特性;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冒险性。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既依赖于人的内在因素, 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一定的外部环境为条件, 并在一定环境基础上进行的。同样, 没有外部环境的支持, 创新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案、计划, 往往要依据一定的外部环境来制定;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工具等, 需要外部环境来提供;创新活动的研究成果需要外部环境加以利用、验证和改造。为此, 要充分调动、挖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 就要在个人努力与外部环境营造两个方面同时着力, 共同推进。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具体做法
(一) 两个坚持
1.坚持党管人才
2012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 党管人才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管宏观, 管政策, 管协调, 管服务。从天津市东丽区发改委的干部队伍构成情况来看, 全委共有干部职工38人, 从年龄角度来看, 50岁以上1人, 占比2.6%, 40岁以上14人, 占比36.8%, 30-39岁14人, 占比36.8%, 30岁以下9人, 占比23.7%;从学历角度看, 博士1人, 占比2.6%, 研究生10人, 占比26.3%, 本科24人, 占比63.2%, 专科3人, 占比7.9%。干部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大多数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对于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国情缺乏切身体会和深刻的认识。党管人才的意义, 首先在于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 要通过对相关历史、政治、国情等方面的教育, 增强干部队伍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其次在于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要深刻认识和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 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
2.坚持培养、选拔、任用、监督一体化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 推进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东丽区发改委38名干部职工, 其中, 正处级2人, 占比5.3%, 副处级3人, 占比7.9%, 正科7人, 占比18.4%, 副科10人, 占比26.3%, 科员13人, 占比34.2%, 工勤3人, 占比7.9%。为打造一支梯队合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 发改委建立了“培养、选拔、任用、监督”四位一体的人才建设模式。
一是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一方面鼓励年轻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参加学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在职干部职工先后有26人参加学历进修, 占比为68.4%;近3年, 先后有10人参加岗前及入职培训, 占比为26.3%。另一方面, 建立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学习内容采取定量、定性安排、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上, 每年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创新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议题。
二是健全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近3年, 发改委先后有9名干部走上科级岗位, 为确保干部选拔的公平公正, 发改委加强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建设, 修订、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着眼于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考核、监督程序, 防止和克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制定绩效考评实施细则, 把创新能力考核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突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核, 引导广大关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招法、破解难题。
四是健全完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 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放在重要位置, 建立健全了勤政廉政规定, 细化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廉洁从政廉洁自律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制度等。
(二) 三个结合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区发改委是统筹全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 肩负着多项职能,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潜能, 激发创造力, 让大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成为每一届班子努力实践和不断探究的命题。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也是部门乃至国家发展的需要, 因为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基于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充分认识, 发改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使干部快速成长、成熟、独当一面。
一是与个人专长相结合。针对每一个人所学专业和能力特长安排工作, 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安排工作时, 同时考虑每个人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 促使其与工作达到最大的匹配度, 进一步激发工作兴趣, 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佳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与工作需要相结合。东丽区发改委的工作属于宏观决策范畴的多, 需要机关干部, 尤其是科室的负责人, 必须对全区的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有站在全区的高度和广度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此, 发改委注重科室负责人与干部之间岗位轮换, 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提高应对复杂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仅2013年就有3位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岗位轮换, 占科室总数的33.3%。
三是与实现人生价值相结合。东丽区发改委注重对年轻干部进行人生价值的引领, 主要领导分别以“生涯规划”、“在大家庭中实现人生价值”为题进行专题讲座, 指导大家如何做好生涯规划并适时调整, 如何更好地融入集体发挥团队的力量, 使每个人的发展目标更明确, 工作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取得的成效
良好的人才使用环境, 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 调研成果显著
东丽区发改委要求全员每人每年至少完成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领导率先垂范, 处级干部撰写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领导干部应该勇挑时代重任》、《关于发挥规划指导和规范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探讨》、《建立大项目推动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夯实发展改革基础》等多篇文章, 先后在《支部生活》、《今日东丽》、《天津经济》等报刊发表。科室及个人3年来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21篇。在市发改委调研成果评选活动中, 有6篇获得优秀调研成果奖, 在各区县中位列第一。
(二) 政策研究再上新水平
决策需要远见, 更需要创新的思维。近3年, 发改委立足区域发展需要, 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措施, 制定调整规划, 《东丽区BT模式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东丽区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东丽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我区与滨海新区功能区税收及土地分成相关问题的思考》、《东丽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等相继出台。
(三) 突破思维勇于创新
项目备案核准工作属于约束性工作, 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 又要为项目争取时间, 提高审批效率。我委敢于担当, 大胆创新, 提出“捆绑立项”的新招法, 破解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慢的问题;采取延期函的形式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 将办理时间由多日提速为当日办结。创新招法实现了审批服务大提速。仅2013年3-4月, 就完成项目备案核准审批102个, 与去年同期相比审批数量增加50%, 项目办结率100%。
落实“十二五”电网规划遇到很多难题, 发改委采取多种创新举措加以破解。一是多方结合, 破解拆迁难题。将拆迁工作与新市镇建设、大项目撤村、全区拆违工作相结合, 采取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原则开展工作。二是开辟绿色通道, 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 解决施工进度的难题。三是采取领导负责制、辖区负责制、一事一办理等机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拆迁占地难点难题。
8.工业发展人才需求 篇八
关键词:园林景观;发展;趋势
1引言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了新的学科目录,确立风景园林作为一级学科,这是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新的学科划分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表明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认知度的增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确立和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带来了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的空前热潮,人才需求现状旺盛。然而,目前却出现“招不到人,找不到工”的奇怪现象,新形势下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与人才的需求现状如何?企业和学校将如何定位和发展?
2 园林景观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享誉世界,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重新发展,而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已被西方远抛脑后。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初,经济的弱势产生强烈的崇洋媚外思想,大众审美也因而崇尚西化,怠慢中化。因此出现了盲目照搬照抄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现象。大广场、大草坪,欧洲风情楼盘景观不断涌现,而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争取利润最大化,许多公司制定出产品批量化标准,如龙湖地产有植物配置七层标准,各地各楼盘按照标准执行,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出产效率,就单个景观来说效果不错,但因此造成各地景观雷同,缺乏个性特色。
3 园林景观行业发展趋势
3.1强调地域特色
近年来,随着外国景观设计对中国园林的高度评价和效仿,经济高度发展给国民带来的自信心,大众对传统审美予以回归,全国多地不断出现新中式园林风格楼盘,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广州清华坊、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等,体现了人们对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可和向往。曾经“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也产生了大众审美疲劳,鲜明的地域差异成为打破园林景观同质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使全国各地加强了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注重场地文脉的体现和延续,强调本土树种的植物配置等。可以说,突破照搬照抄模式,强调地域特色将是园林景观行业发展趋势之一。
3.2遵循生态原则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而现代人反而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随着城市园林景观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生态对城市环境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我国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六十多次提及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国民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湿地公园、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型园林应运而生,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2]
3.3节约型趋势
前些年,为了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奢华效果,景观建设呈奢侈浪费现象,特别在水景建设和异国风情植物种植上花费巨大且后期运营成本高。水景建设造价高,后期使用养护耗资大,不少楼盘仅售楼期间水光溢彩,其后为了节约成本,水景设施基本不用,出现池底裸露,喷头张牙舞抓,景观效果极差。植物配置上为了突出异国风情,选用过多外来树种和时花,搭配上过度讲究层次,后期绿化养护压力大。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追求洁净空间和低养护成本的节约型园林景观建设将成为新的趋势,环保节能成为衡量园林设计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4 园林景观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4.1德才兼备型人才
关于人才的选用,我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有“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明确指出才德的重要性,强调一个人才的德比才更重要。二战时期,英军统帅蒙哥马利谈的用人理论辩证地分析了人才的聪愚与勤懒关系,认为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在现代社会的商业机制运营中,公司的用人规律基本上传承着古人的用人之道和指导思想。[3]企业重用的人才必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勤劳认真的态度。现在80后、90后成为企业人才的中坚力量,特别90后多为独生子女,不少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的品质,难以委以重任。
4.2复合型人才
一直以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科单一,近些年才开始注意跨学科人才培养。目前园林景观主要部门的负责人和设计师都呈现出单一学科背景,公司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管理层领导是“园林景观专业”的“非管理专业人员”,或者是“非园林景观专业”的“管理专业人员”,缺少跨学科知识体系,不利于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未来,既具有园林景观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知识、营销策划、财会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紧俏的人才。
4.3再学习型人才
园林景观行业发展快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在人才选用上希望所选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善于学习总结,具有再次培训开发的潜力。
4.4理论与实践并重型人才
目前,高校产出的专业人才要么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较弱,要么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薄弱。根据对市场的分析,社会对园林行业的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类: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包括电脑表达能力、图文表达能力、手绘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才岗位需求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案设计师、见习设计师、绘图员、项目经理(施工)、施工员等,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绘图员、项目经理、施工员是市场上最缺乏的。有一些施工员和植物养护员文化程度低,素养差,缺乏正规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锻炼,对国家规定的园林景观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更是没有接触。
5 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及高校人才培养建议
随着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确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园林景观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适应园林景观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步伐,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和高校都要做出努力。
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不能一味埋头于接项目创利润,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产业的培训机构或与当地高校合作,加强知识型员工的业务知识升级和再次培育,不断提升员工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组织学习国内外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加员工归属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避免人才流动过快,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高校要紧密契合市场发展动向,培养市场所需人才,如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法、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等。
参考文献:
[1]杨滨章.“一级学科”光环下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 园林,2012(6):13 - 17.
[2]唐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9):97 -98.
[3]刘鑫山.现行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的技术管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工业发展人才需求】推荐阅读:
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10-02
中国现代工业发展06-26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07-26
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07-18
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11-08
县工业发展规划11-17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09-11
俄罗斯工业发展现状08-08
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思路论文09-16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