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

2024-09-14

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共8篇)

1.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 篇一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出席第3届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的中国教育改革论坛时发表了题为“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的演讲。本文由现场速记整理而成,与凤凰国际智库读者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事业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迫切需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学前教育供给侧改革:普惠性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

第一,学前教育问题。最近几年国家在学前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幼儿园数量和在园人数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个进展在全世界没有过的。在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学前教育面临很多问题。总体来说,学前教育经费依然不足。从世界范围内看,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占财政经费的10%左右,我国学前教育幼儿园超过70%,教育经费仅占总比例3.5%左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不到。教育经费供给不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次,农村学前教育比例远远低于城市,普惠性幼儿园非常少。而且农村的民办幼儿园比例过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较低。西部非普惠性民办园占比70%左右。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存在。另外,在许多地区,培养幼园教师的渠道,数量少,质量低。某些地区,幼儿园老师50%以上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40%左右无证照,学前教育的问题比较重要。

由于财政经费短缺,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普惠性幼儿园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知道,全国人大正在开常委会,这次常委会可能会出台修订以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里面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办盈利性的民办教育、民办学校。这样一来,民办教育空间往学前教育释放,会这样扩大。

学前教育相当重要,比义务教育还要重要。学前教育对人生最初的塑造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我建议义务教育往学前教育延伸,学前很关键,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在全国很多城市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政府发展幼儿园无法在短期实现的,无论是师资还是资金。政府应该四两拨千斤,撬动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方式,比如说成都采取一些措施,建立财政补助的机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最低收费标准控制好,达到这个标准付这个钱,购买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的问题:质量不均衡

第二,义务教育问题。义务教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质量不均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基本上用很短的时间普及了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到今天城市和乡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差距在硬件上越来越小,但是质量上的差距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以质量的差距远远大于硬件的差距,大规模大幅度地改造薄弱学校,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所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品质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问题是个性化教育资源。因为现在各届政府在教育过程中基本上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禁止学生跨区域的择校,我认为限制择校并不是最好的做法,还是要采取其他方法。学区和学区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质量上的差距仍然存在。面对择校,大家拼命买学区房,加剧了弱势人群差距的`问题。特别是在北京以及全国一些地区,以父母教育自救为主的小学的学校没有得到认可,其实可以进一步放开,应该放开办学条件满足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问题:国际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

第三,关于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国际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低龄化出国现象越来越严重,出国留学达到了45.98万多,到2月在美国增加了23.4%,在英国留学高中增加了50%,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缓解,低龄留学对价值观、身心成长、国家认同的负面的影。从另外一方面看,每年差不多有2千亿流向国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种现象正由中产阶级转向平常百姓家。

如果政策相对放开,探索一些不出国的留学,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的家庭需要。这些年已经有探索,福州办了一个西教大学,20在校1万人,学费17万多,比出国留学少一半多,更重要的是父母放心,个性化完成教学课程,经过父母认可的课程,质量高于名校,2050%进入前100名大学,70%以上进入前200名大学,这些学校不止资金留在国家,而且把孩子的心真正的留在中国。在十三五期间怎么进一步办好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国际水平教育,引导现代化教育消费回流,是很大的问题。

职业教育问题:供给侧严重不足

第四,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里面非常重要,因为职业教育供给侧严重不足的问题是造成我们国家劳动力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很大的一个方面。根据进城务工人员调查,受过职业教育训练的人仅占30%,有70%的人没有进行职业教育和训练,这不仅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影响这些人真正融入城市。

因为现在职业教育基本上是普通教育的路径,全日制、集中、脱产、集中管理,针对人员分布、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不够多,应该分层培训。不能集中学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的方式,应该满足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放宽对非学历教育的限制,打通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通道,采取学分的方式,把文凭给一线工人,让他们更好的成长,不仅对他们个人,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希望出台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教育。国家应该拿出相应的资金鼓励企业为员工培训学习场地,甚至可以把学校课程搬到企业里面直接授课,给他学分,甚至给他奖金。学习一门课程给配套的奖金,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特殊教育: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仍然落后

第五,特殊教育。我们国家这几年来对特殊教育加大投入,因此发展较快。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仍然比较落后,而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国仍然有589个三十万人口以下的县没有特殊学校,这些县基本上是老少边穷地区,特殊教育问题比较大。这两年在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方面政府下了很多工夫,投入很多资金,但幼儿园和高中依然比较落后。

我们国家特殊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转岗过来,很多甚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能胜任工作转到特殊教育领域。我们国家因为待遇比较低,环境比较艰苦,因此优秀人才进不了特殊教育。

我们知道,残疾是一种生命的形态,残疾人和普通人权利平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残疾人与普通人一样,终有一天要进入社会,适应正常人的生活。而对于他们来说,在普通学校长大,以后更能够参与生活,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2.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 篇二

(一)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

供给侧改革,就是有效运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税收政策,以结构调控为主,通过长期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增加消费需求,将过去几年由于透支潜在需求增长后形成的产能过剩消耗掉,通过实行减税降费,一方面增加劳动者收入,进而刺激居民消费,最终形成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激发企业、个人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二)偏重的税费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贷款难和税费负担重的问题,而企业税费负担过重,不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过高,也使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链条中处于最底层,维持自身生存都困难,更遑论发展壮大了。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创新驱动,通过改革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和社会保障等成本,相应提升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链条中的位置,解脱阻碍企业发展的桎梏,恢复并增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短期的减税降费可换来稳定的经济发展和长期税收增长

按照供应学派理论,拉弗曲线税基是宏观税负的减函数关系,因为税率变动影响税基,也就必然影响到税收,从目前来看,减税会造成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刚性支出,但从长期制度建设角度看,减税降费减少了政府收入所占份额,是调整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由“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可刺激企业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税基,为长期税收增长提供保障。是实现税负公平、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企业税费负担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整体税收负担偏高,存在重复征税情况

从近十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实际情况来看,各级财政收入都在快速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宏观税负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在GDP增速放缓的2014年,我国大中小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依然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37.2%、22.1%和18.7%,分别比2000年高18.9、8.6和6.0个百分点。高税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个别税种税率偏高。例如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为25%左右,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低于这一水平。如东南亚国家均低于22%,英国所得税税率于2015年降至20%;二是存在重复征税的情况。首先在涉及营业税的行业重复征收营业税情况最为突出。例如:房地产业在不同环节存在重复征税。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提供了劳务,需要缴纳营业税,在房屋出售环节还要交营业税;其次是增值税与营业税之间存在重复征税。例如在房地产行业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在一些方面交叉征收情况;再次,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之间存在重复征税。同一纳税对象按照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不同的征税规定,在不同的环节需要缴纳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导致了重复征税;三是税制结构不尽合理,部分行业税负较高,比如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是17%,但很多企业支出的折旧费、劳务工资、管理费不能抵扣。

(二)社会保险费偏高

近年来,企业为职工支付的社会保险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逐年递增。据测算,“五险”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50%,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负担很重。社会保险缴费偏高不仅给企业造成很重的负担,由于职工拿到的现金更少,也对提升社会消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行政性收费种类繁多

由于我国的税制不尽合理,税法刚性不够,导致地方政府收取行政事业等隐性费用较多,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面向中小企业征收的行政收费项目多达五六十类。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前,X市对中小企业征收各种费用的部门较为复杂,收费项目繁多。二是费用摊派支出。如要求捐款、摊派绿化费、强制订报刊杂志、收取行业协会会费等;三是非正常费用负担,如针对有关部门请客公关,费用一般占企业产值的3%~10%。

(四)企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企业亏损面增加

近年来,我国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一直在进行中,但目前由于政府投资过剩,产业结构中一方面中低端、低效益产业占比较高,一些传统领域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尖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通胀背景下由于原材料成本攀升,造成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上升,尤其制造业受到成本的约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贷资金的财政化。据测算,“我国劳动力成本十年来上升了2.7倍,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超过银行基准利率2倍以上,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2倍,许多企业‘五险一金’占工资总额的40%左右,”企业还要承担很重的税费负担。行业研究显示,当前中小企业需要缴纳二十多种税项,企业仅税收就要占到营业额的8%或利润的45%以上,还不包括各种附加费。加剧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建议

(一)通过实施合理减税降费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减税政策对稳增长的作用

一是合理减免各项税收,着力减轻企业负担。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和财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完全具备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各种条件。应该对所有纳税企业不论大小都应该实行大规模减税,在普遍减税基础上实现结构性减税;二是临时性减征企业社保缴费,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在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拨付及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适当下调企业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比率,减征具体幅度可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二)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充分发挥税种在经济建设中的杠杆作用

通过对现行税收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改造,为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路搭桥,引导生产要素按照市场化规律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例如:通过制定减征、免征税款等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体制机制,采取鼓励性措施,推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尖端产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创业、创新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税收制度的限制性措施或惩罚措施,促进优胜劣汰,抑制过剩产能行业的发展。

(三)妥善解决由于全面实施“营改增”而亟需明确的许多操作环节的问题

“营改增”政策将在2016年5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全面实施“营改增”有利于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金融、保险业增值税由于行业特征的较大差别、业务创新多,增加值难以准确计算;随着实体经济多样化经营及新的经济形态的不断出现,商品与服务的边界愈加模糊,常常是融合在一起进行销售,情况越来越复杂,税制设计也随之变得复杂。此外,全面实施营改增后,意味着中央与地方财力的重新分配,增值税的分享比例如何做到适度调整,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各自的利益分享,是能否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打造优良市场环境,提高实体企业的竞争力

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打破行政性行业垄断,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以改善供给、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通过竞争全面提升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失业问题,而政府应承担起改革遗留问题的处置责任。

摘要: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对税费负担更为敏感。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抑制其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在逐渐淡化“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一词成为经济理论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企业自由可持续发展、释放其供给潜力既是经济转型的核心目标,也是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企业,税费负担

参考文献

[1]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赵康英,等.译.华夏出版社,2014.

[2]刘辉,蔡秀云.让税收政策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N].中国税务报,2016-02-03.

[3]计金标.税收政策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N].中国税务报,2016-03-02.

3.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问题探析 篇三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06-06

Abstract: As is know to all, because of the non-excludability, non-rivalry, diversity, and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public interests of public goods,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goods is not as effective as that of private goods, and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is fac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Furtherm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growing expectations of the public towards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ublic goods, the corruption, low efficiency or even no 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when supplying public goods are made increasingly salient. Thus it is believed by the author tha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in order to ensure effectiv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the operation mode of maketization should be innovated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outlet of excludability for public goods and social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realize the multi-pluralism in the main bodies of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supply milieu.

Key words: public goods; supply side; non-excludability; non-rivalry; legalization

公共物品作为私人物品的对立存在,是基于社会中人们的公共需求和价值选择而产生的。而公共物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也体现出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公共物品的两大主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存在,公共物品并非如私人物品一样能够在市场前提下有效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时的腐败、低效甚至无效等弊端日益显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总是面临重重困境,对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五中全会更是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这些政策为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相应的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问题浮出水面,如何按照市场原则有效配置公共物品,实现市场与政府间的平衡,规避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无意成为当下政府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结合公共物品的固有属性分析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原因及表现,结合供给侧改革的特点,以创新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环境为依托,探析当前我国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实现路径。具体研究逻辑见图1。

一、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及表现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公共物品是指那些私人无力提供或者不愿意提供,在消费时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又都需要的产品或服务[1]。通常公共物品可能仅仅是指被用来描述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诸如国防、教育等,因为它们是由政府提供的。经济学家在考虑各种物品时,通常会根据两种特点来对其进行分类,即物品的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2]。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物品的“四方格理论”: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公共物品,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共资源,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自然垄断物品。这种“四分法”是学界的普遍共识。非竞争性是指它们被新增加的消费者消费时,不会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消费。而非排他性则指当它们一旦被生产出来以后,就很难防止人们在不付费的情况下对其消费[3]。一个公共物品可能具有其中一个特征而不具有另一个特征,亦或同时具备两个特征。各种物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但不具备完全的公共性,因此我们很难分清一个物品究竟是否为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物品通常是非排他性的,这不仅是因为排他成本太高,而且因为有着免费使用的公共需求。假如政府提供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特征,那么它就需要增加供给数量以便避免拥挤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提供便符合公共物品定义了。另外,公共物品的存在可能产生“搭便车”现象,即不用付出代价也能得到某种利益,这对于追求利润的私人部门来说,无疑是吃力不讨好、不可忍受的事情。所以,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就落到了政府的头上,甚至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便是其作为政府存在的理由。然而,如何有效供给公共物品,或者说如何实现公共资源的充分配置,一直都是令政府头疼的问题。

(二)公共物品供给困境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有属性,其每一个使用者都有“搭便车”的激励,所以私人很难有效提供公共物品。这样的决策从私人角度来看是理性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了社会供给的无效率,因此如果政府确信提供公共物品获得的总收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利用税收来供给该物品,从而使社会上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尽管政府是基于成本利益分析来确定其应该在公共物品供给中起作用,但是现实中这样的分析是很困难的,政府不可能通过简单的直接询问方式而轻易决定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并且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与组织的承载力、资源的有限性等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总是面临种种失灵,具体表现为:

1.非排他性失灵。

非排他性作为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一旦某一公共物品生产出来,都不拒绝任何现存的或潜在的消费者对其消费。与消费私人产品不同之处在于私人部门会对消费的物品进行排他性设置,即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私人部门生产出的物品,当且仅当人们有能力且愿意为其消费的物品买单时,私人部门才会打开排他性窗口、有效供给物品。经济人假设认为任何人做出某些行为都是基于某种目的,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4]。因此,私人物品供给的付费型方式使私人部门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更多的物品。其背后隐藏的逻辑是,私人物品进入市场,通过收费来显示其价值,也即所谓价格,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未来究竟还需要配置多少资源来生产这类物品,相反,公共物品“有价无市”,无法提供任何价格信号。因此公共物品的免费供给方式,导致组织在供给公共物品时的排他性失灵。

2.非竞争性失灵。

组织之所以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一方面是供给的公共物品在使用上未设置排他性出口,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的公共物品始终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公共物品供给中获得最大利益是每个理性经济人所思考的问题。当政府在无法确定供给数量时那些需要公共物品的人有夸大他们所得利益的激励,而那些因此受损害的人则有夸大其成本的激励。而任何供给的物品都是处于一定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置于非竞争性的环境下,不仅会导致争夺资源的无序状态,更可能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如果不能确定提供多少公共物品是合适的,或者说无法确定均衡,那么“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就无可避免。公共物品就会被滥用。为获得最大利益所产生的拥挤状态使得公共物品供给陷入非竞争性失灵。

二、公共物品供给失灵原因分析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昂贵,私人部门无力承担

任何物品的供给都需要经过生产、加工等必要环节,而足够的资金、必要的生产加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私人物品一般针对社会中少数人的需求生产、供给,而公共物品是基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共同需求而生产提供,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供给的规模和范围不同于私人物品,具有大而广的特征。并且公共物品为社会中大多数人免费或低价享用,人们对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而“高标准”的前提和基础则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供给者有雄厚的资金和高超的技术,否则公共物品的供给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实践。由于公共物品缺乏排他性设置,即使私人部门在能力范围内生产出公共物品,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同为受益者,一方是承担全部成本后受益,另一方却是免费获益。搭便车的盛行、付费与免费受益的不平衡使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人和组织不愿意主动提供公共产品,最终可能会使公共物品供给出现“零供应”现象。

(二)理性经济人为争夺有限资源所导致的无序状态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短缺甚至“零供给”

不管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供给公共物品,其所达到的供给数量只能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有限状态,不可能无限膨胀。组织在依据自身实际提供一定的公共物品后,并没有对物品的使用设置权限,任何理性经济人在确定公共物品的消费对其有利且没有排他性限制后,都会努力进入公共物品的消费领域争先恐后的享受“社会福利”,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终使供给的公共物品陷入供给不足的危机。公共物品供给的非竞争性使无限需求的人们努力进入有限的供给领域,容易使供给陷入无序状态——不仅会使公共物品遭到破坏,更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

(三)公共物品的供需分析困难且生产过程不易控制,致使资源浪费

公共物品的提供前提是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求。需要在了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需求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在公共物品供给前,需对公众的需求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筛选、分析并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私人部门通常无力承担这项成本巨大的工程,最终使其往往在不精准信息收集基础之上提供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可能与人们的共同需求不符甚至相悖。同时在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志愿或小型组织并不能对供给的效益进行有效控制,一旦进入生产领域,就很难更改供给物品的类型、数量等,导致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低效甚至无效,即资源浪费。

三、公共物品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创新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据社会实际为公共物品设计排他性出口

虽然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无能为力,科斯的灯塔理论为我们寻求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方面提供了方法。并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为资源配置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提供调控作用等[5]。可见,即使存在公共物品供给失灵,发挥市场的作用依旧不可抛弃。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市场运作方式,在不损害社会福利的情况下,改变公共物品供给“有市无价”的瓶颈,让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及公民个体有序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当中,从而有效规避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典型做法有公私捆绑、合同外包、使用者付费等。

传统的理论认为,灯塔作为公共物品,能且只能由政府供给。而科斯则打破常规,将作为公共物品的灯塔与作为私人物品的港口捆绑在一起,因为港口作为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公私捆绑消除了灯塔的非排他性,使得灯塔与港口一样具有了排他性[6]。在市场中许多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都可通过公私捆绑的方式获得排他性,从而为其有效供给设计排他出口。众所周知,私人部门作为理性经济人,为获得最大效益,会尽可能的减少成本、获取收益。可是政府内部也是由理性经济人组成,虽然公共物品具有公益性,但政府的理性自利行为不可避免的导致政府内部的暗箱操作,加上政府垄断带来的低效率,这都导致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失灵。合同外包则通过政府拍卖等方式将工程或服务打包给私人部门,通过签订协议规定私人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提供满足一定标准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7]。合同外包有效利用了私人部门追逐利益的心理,不仅使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更加有效率,而且能加强公私联系,构建和谐社会。有效提高了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价值的物品没有价格,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人们,越是倾向于免费性的公共物品,越是容易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关键在于在价格上的排他性设置。使用者付费,是指针对特殊使用者的特殊需求,通过付费的方式满足付费者需求的市场化运作方式[8]。使用者付费不仅能在源头上对公共物品使用者进行排他性设置,而且能加强付费者对所使用的公共物品的保护、减少因免费所造成的对公共物品的损坏。但是公共物品毕竟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物品,在价格的设计上必须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证社会公平。

(二)以法治为基础,创新完善公共物品供给监管环境

如果说设计排他性出口是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关键、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是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重要补充,那么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监管体系则是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政府主导公共物品供给,还是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抑或是多元主体充分互动,都必然涉及公共权力的运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任何事物的建立,只有遵循法的规范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才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在市场中之所有出现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与法律规范的不健全、法律机制的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因此,解决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保障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法治化势在必行。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公共物品供给有法可依。

法制化是法治化的前提,法治化是法制化的延续。虽然我国依据实际情况,在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多数法律停留在框架层面、缺乏使法律法规运行于实践的具体措施,导致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缺乏科学可行的法律依据,无法可依,使得“自由裁量”超过法律所规定的基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次,法律法规缺乏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范围、方式、权限等方面的明确划分,市场依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拥有公共权利的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9]。因此,政府有必要将《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一系列具有宏观意义上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具体化,明确政府职能权限,建立市场与政府有效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租用,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更加规范、更有效率。

2.加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机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更需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完善责任追惩机制,从而将社会主体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物品供给置于透明的网络中。完善监管,首先要使监管主体多元化,建立覆盖整个社会的监督体系,尤其是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其次,要使监督方式多样化,既包括组织内部上下级的监督,也包括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网络监督等;最后,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只监督,而不追究责任,就是鼓励作奸犯科,无益于政府、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不仅要对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追究责任的体制机制、承担责任的方式等有明确的界定,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使追究责任的惩戒机制能够有效执行,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促进公共物品供给走向更高级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3.创新管理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经验 。

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不是通过某个单纯的行为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系列行为过程的组合。其是供给主体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筛选,提取有效信息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基于公共需求之上确定供给物品的类型、数量,并通过供给方案的大胆想象、精心设计,确定供给的具体步骤与环节,并将步骤与环节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过程,管理改善对管理效果的优化有着显著的作用。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既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管理的优化,也可以结合具体实践、引进吸收国外诸如目标管理,PPP模式等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公共物品的融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的深入开展和健全的法治体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NGO等志愿或小型组织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三)创新社会合作,实现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政府的权威性、社会组织自身实力的局限、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信息传递障碍和生产力水平限制,传统理论认为公共物品应完全由政府供给,私人部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一直不被认可。但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开展和广泛认可,公共物品的供给开始尝试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并逐渐融入政策实践中,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已经充分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公民自身素质的日益提高为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提供了可能,一些社会组织(第三方)和公民个体依然能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政府供给、市场供给、社会组织(NGO)供给和公民个体的自愿供给等公共物品的多元主体供给体系正在形成。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对含有精神实质的公共物品需求日益增多,仅依靠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无法保证公共物品的多元需求,社会组织(NGO)实力的增强和规模的扩大为公共物品的供给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所谓NGO,是指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以非营利性、创造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依靠成员共同筹集或社会人员捐赠获得资金促使组织内部运行,并且所获资金不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分配的社会组织。NGO虽区别于政府部门和营利性组织(企业和私人组织),但却又吸收两者的优势、与两者密切相关。首先,NGO以非营利性为核心,具有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益、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其次,NGO具有与政府相区别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能积极吸收营利性组织的管理方法,提高资源供给的效率。NGO供给公共物品,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障公平,是在市场经济下吸收优势、规避劣势的好方法,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着不同于政府部门、市场的独特作用[10]。

所谓自愿供给,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资源等,自我提供所需公共物品及促使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供给模式。自愿供给是公民个人素质提高、政府供给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自愿供给不仅能够将社会中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资源等综合运行起来,提高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自我供给能力,而且能减少政府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投资、使政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关键的领域当中、提高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质量和水平。随着知识和教育的普及,自愿供给的规模正逐渐扩大,数量也日益增多。

总之,供给侧改革的要义在于创新,通过创新,激发各供给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通过一个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有所归、各安其位,不断冲破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壁垒,消减因其原有属性带来的“外部性”、“搭便车”、“拥挤”等不良影响,更加注重供给的灵活性,注重供给主体的多元性,注重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 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第二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340.

[2] 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梁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12:223.

[3] 林德尔·G·霍尔库姆.公共经济学[M]. 顾建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7.

[4] 庞邵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6):231-242.

[5] 王海宁.西方公共物品市场化理论浅析[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0-92.

[6] 张 锐.BOT投资方式与中国基础产业建设[J].经济纵横,1994(12):54-56.

[7] 陈 萍.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及途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44-48.

[8] 刘子兰.政府投资范围的界定和BOT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8):5-7.

[9] 王艳萍.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及对策分析[J].经济经纬,1999(6):13-15.

[10] 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J].公共管理学报,2004(1):86-96.

4.供给侧改革 篇四

专业:会计一班 姓名:郭嘉玮 学号:***

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一、洪荒之力;

二、吃瓜群众;

三、工匠精神;

四、小目标;

五、一言不合就XX;

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七、供给侧;

八、葛优躺;

九、套路;

十、蓝瘦,香菇。今天我就用经济学原理来解读一下何为供给侧改革,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看待中国经济摆脱“速度情结”。

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与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基本判断相关。虽然经济下行不排除仍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可以归结为:有效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发展中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所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我国试图通过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问题是被激发出来的消费需求没有形成对本国产品的现实需求,而是转向国外,没有起到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早在2012年底“新供给”学说就已经被我国一些经济学者提出,这一学说的最初提出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新供给主义宣言》中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主张一经提出在国内产生的影响力持续发酵,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同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此,供给侧正式提上我国深化改革的日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点将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偏移。这一重大转向有望迎来中国经济实质性突破和转折。今年以来,尽管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但结构性矛盾和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这集中表现在部分重要指标回升基础不牢、短期波动较大、筑底趋势未明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将对经济尽快走出低谷的渴盼转嫁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希望供给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取得“立竿见影”的增长效果。对此专家指出:一方面,增速随着经济体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着眼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要求供给侧改革让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无疑是过时思维和急躁心态的体现。增速回落符合规律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增速随着其体量的增大而回落是一个公认的规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黄朝翰近日表示,中国不可能永远以6%—7%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保持这一高增长率,而“新常态”可以成为中国加快改革和对经济结构进行再平衡的一次机会。“中国经济的确正在调整,以前经济增长是靠外力推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则是靠内需拉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黄朝翰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经济运行状况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两个侧面,总产出水平是总供给和总需求耦合的结果,而供给和需求都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将对中国经济回暖的期盼全部放在供给侧改革上面,显然忽视了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符合中国关于总需求调控和供给侧改革的论述。“供给侧改革要影响产出,首先要对供给能力产生影响,这需要有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相对而言,供给侧的调整要比需求侧的调整时间更长。因此,寄希望于供给侧改革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既不符合经济学原理,也不切合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张永军强调。其实,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从来都不只有“增速”这一把。这些不被有“速度情结”的人所重视的深刻变化,恰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追求的方向。“阵痛”属于必要成本在《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面对名医扁鹊的多次善意提醒,蔡桓公却采取了讳疾忌医的态度,虽然回避了短期治疗的阵痛,却为日后重病缠身埋下了隐患。想要真正看透中国经济,亦需要明白“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这个道理。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的是中国经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是一个着力根本、放眼长远的深层次改革,不仅不会出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神功效”,而且也一定会以短期“阵痛”的形式作为必要的改革成本。只是,我们可以在改革中尽量控制“阵痛”,使之能够为经济社会所承受。

根据供给侧的经济学原理,“去杠杆”和“降成本”的目标都是激发企业活力,实质是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以调动其增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现在实体经济企业背负着“三座大山”:高税、高息和高负担。再加上连续46个月工业品价格指数(PPI)的负增长,企业有产量无效益,许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就江苏企业来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金融杠杆高(互相担保)导致企业成为“僵尸”。在此背景下,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话题。面对这种状况,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关停“僵尸企业”,而应该在“去杠杆”和“降成本”基础上为企业减负,让更多企业轻装上阵。

从发展的角度“去杠杆”和“降成本”,着力点是要使企业这个经济细胞活起来。“去杠杆”是针对企业金融债务过高而提出来的。企业过高的金融债务不仅造成过高的利息负担,还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有些地方企业之间的贷款联保还拖累了一批本身并无严重的企业。因此去金融债务的杠杆需要精准,需要寻求在债务链条中的突破口。政府和银行需要从中寻求为负债企业解套的有效方式。有限度的精准的加必要的杠杆来去企业杠杆,不失为是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对某些有发展空间的高负债企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尝试。再就“降成本”来说,其必要的途径就是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息、减费(如五险一金问题)、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需要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突出企业利益。一方面,职工既要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也要分担企业风险,如果企业承担不了职工的负担而关门或裁减员工,最终受损的还是职工。另一方面政府要给企业让利。前一时期政府改革的着力点是取消下放审批;现在则需要取消和减少各种收费。这对企业的起死回生必然起到杠杆作用。

5.教育供给侧改革 篇五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这一热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备受关注,人们在探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关注到教育供给侧与教师发展、教师“需求侧”的关系。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有一支适应这项改革的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是整个教育战线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本是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领域,教育本身就是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供给侧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与市场脱节,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传统僵化,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然而,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教师的问题。个性化、满足多样需求,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特点和要求?将经济发展领域供给侧改革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更应是行动的变革。笔者认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人文知识。俗话说“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爱读书。读书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是一个引领者的需要,是一个示范者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热爱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与书为友;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博览群书中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思考,在躬身实践中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常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和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乐实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见识短浅的“移动书柜”是谈不上人文素养的。一个人想提高人文素养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读读社会这本书,积极地投身社会,到社会上接受风雨洗礼。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精师甚至名师。教育供给侧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的现实意义是唤醒了学生的人才意识。青年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把他培养成具有人文思想的人要比把他们培养成文字的人,语言的人更紧迫的多,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培养的目标也是人,以人为本,体现了走进新课程之后的人文关怀。过去学生不敢说、怕说是因为惧怕教师、同学的批评与嘲笑。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课堂中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优秀者表扬,对后进者鼓励,使学生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其责任心必然增强,会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尤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对当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及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有科学、合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新观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开放精神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意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教育科研能力,能科学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自觉的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动手综合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现代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第一,要具备最广博、最现代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首先,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于任何职业,都存在着对本专业知识的起码要求,否则,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 应更高、更系统、更扎实。其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范围内,类似画地为牢的活动,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绝不是单方面发展,更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的获得;教师面对的是知识来源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他们总是带着种种问题在知识领域孜孜寻觅,这些问题常常超出某些专业范围,甚至超出目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再者,知识本身是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教师应加强对科学史学习。教师加强科学史(包括教育史)学习是针对新课程改革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策略。科学史记录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产生、发展、规律等,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素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史是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师知识素养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学好科学,把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从中体会科学精神,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史的传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进行一般性的科学史学习,再通过实践就科学史中的某一科学知识或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第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当代教师崇尚科学的根本。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规律可循。教师应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的真正作用就在于:不伤害学生自尊、保护学生个性的提前下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中都有一个最敏感的地方——自尊,一切教育都源于此,伤害自尊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对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简单粗暴地加到另一个学生的头上,课堂上所有学生喊出一个声音只能证明你的教育的彻底失败。教书育人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这种自由空间主要是指精神的自由空间。对照这个要求,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考试中答案的唯一性,教师的权威性,“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以升学率作为名师名校的衡量尺度„„很多时候,媒体还要对名师名校的高升学率大肆宣传,每当中考、高考,电视都要专门学习指导,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高分决定一切的气氛。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为新课程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扬科学精神,探索教学、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在自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把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小结 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更有特色,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必然带来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所以,21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我们要始终明白,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师又是教育的主体,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和造就新时期的“好老师”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6.供给侧改革 篇六

老王本来是个卖西瓜的,后来城里每家人都买了他的西瓜,市场饱和,需求不足,他想扩大经营规模,挣更多的钱,已经不可能了。老王有一天突然豁然开朗,再围绕卖西瓜做文章,是不可能挣更多的钱的,思路得从怎么卖更多的西瓜,转向卖什么比卖西瓜更赚钱上面去。这叫供给侧改革。

老王瞅了瞅,发现扫帚比较好卖,马上关闭了西瓜厂,投资建了一家扫帚厂,开始生产扫帚。从产西瓜,转型为生产扫帚,这个叫做结构调整。

很快,大批的扫帚生产出来了,大获成功,老王又挣了很多钱。大家看老王卖扫帚这么挣钱,都纷纷加入扫帚行业,世面上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起来。老王渐渐发现,卖扫帚的利润越来越低了。怎么办呢,老王灵机一动,决定发明一项黑科技来打击他的竞争对手,他把扫帚升级成了吸尘器。老王的吸尘器,大受欢迎,他又赚了很多钱。从生产扫帚到生产吸尘器,这个叫创新驱动。

老王发现,很少有农村人买他的吸尘器。他感到很奇怪,便到农村调研,发现农村人都不铺木地板,所以吸尘器根本没有市场。怎么才能让农村人购买老王生产的吸尘器呢,老王陷入了沉思。老王认为,要让农村人能买他的吸尘器,就得先把他们变成城里人,这个构想,就是小城镇建设。

给农村人建好了小城镇,发现吸尘器在这个几亿农村人口的大市场里还是销售不畅。老王又去调研,发现他们虽然居住环境改变了,但是他们的消费结构依然还是没有改变,因为他们购买力有限,不舍得买几千块的高级吸尘器,平时买个十块钱一把的扫帚对付下就行了。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想要让这几亿人都买他的吸尘器,那么就得想办法让这些人的购买力增加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有钱呢,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有钱,这个理念,叫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得落地变成现实才行。怎么才能让农村人变得和城里人一样富裕呢,靠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农村的消失,农民的消失,原始农业的消失。看来人口的大聚居,才是大势所趋,小城镇建设那一套,可能行不通了。这需要一套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就是农业3.0。

农业现代化解决了,几亿农村人口被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全面城市化,现有的城市硬件建设,远不足以满足新进城的农民的居住和生产生活需求,怎么办呢,这时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城市化建设。这个概念,叫做三纵两横,多中心城市。

沿海的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民,发现内地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口和土地,资本和技术,都齐备了,那么他们就可以把生产的活,转移给这些没活干的地区,它们专门负责设计,创意和服务。这个叫做,产业转移,沿江经济带承接区。

老王的吸尘器生意越来越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他。他为了卖吸尘器,在每个城市每个街道和小区和商场,都得租一个店铺,成本压力太大,严重的侵蚀了老王吸尘器生意的利润。老王觉得把实体店关掉,把销售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这样成本的大幅度消减,让老王又多赚了很多钱。这个叫互联网+。

隔壁卖肉夹馍的老李,看老王从一个卖西瓜的,到转型为卖吸尘器的,生意做的这么成功,也深受启发,也开始了生意转型,这个现象,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老王需要转型,老李需要转型,那么推而广之,是不是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转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要对各行各业,都进行这样的升级和转型,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就需要一次顶层设计。

经过顶层设计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操作系统,都需要升级换代,迭代后的版本,就叫经济新版本。

虽然生意越来越好了,但是老李还是开心不起来。有一件事,让他发愁,那就是库存问题。世界上存在一种,可以一劳永逸的永远消除库存的生产方式吗。如果打通销售和生产的壁垒,让他们连成一张网,让生产和销售实时互动,消除信息孤岛,让制造全面信息化,那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这个构想和规划,叫做中国制造2025。德国人把这个工业互联网叫做工业4.0。

吸尘器的库存问题,终于解决了。那么推而广之,有没有可能,让国民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产生库存和过剩呢,答案是有的。把所有的人,产品,流程,事物,都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永远的消除库存和生产过剩,永远的消除经济危机。这个构想,叫做万物互联。

现在老王手里有了三张网,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网。整个国民经济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一日千里。但还是有一件事,让老王心理不痛快,那就是以前他开西瓜厂,积压下来的库存和技术储备,都闲置浪费了。老王放眼一看,发现很多国家还在吃草,穷的吃不起西瓜。老王打算把西瓜厂的技术,设备,产能,库存,都输出到这些国家去,让们也尝尝西瓜的滋味,这个计划叫一路一带。

那些吃草国的酋长说,开西瓜厂,对发展我们的经济的确是个好事,但问题是我们没有钱投资开办一座西瓜厂。老王说,没关系,不要为钱的事发愁,我借钱给你。为了借钱给这些吃草国,老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银行,叫亚投行。

吃草国学会了生产西瓜之后,开始变得有钱了,老王的吸尘器,也就可以倾销到这些吃草国了。把吸尘器卖到其他国家,这属于国际贸易,一个吸尘器值多少钱,用什么计价呢,因为中国是吸尘器生产第一大国,所以必须得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用什么货币呢,双方秉承着尊重平等,睦邻友好,团结合作的原则,经过愉快的协商,一致同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人民币成了计价货币,结算货币之后,这些国家为了发展和中国的贸易,就得储备更多的人民币,这样以来,人民币就成了储备货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再到储备货币,这个货币输出过程,叫做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大获成功,这抢了小美帝美元的大生意。一条街上,显然不可能同时容下两个收保护费的组织。美国拎着砍刀就来约架了,中国抱着胳膊冷冷一笑,这年头打架打的都是钱,你砍刀倒是挺不错,问题是你有钱吗?小美帝听闻此话,顿时嚎啕大哭,刀是最炫酷的刀,可是没钱打架谁都不敢砍啊。小美帝悲痛欲绝的滚回家了。失去了保护费这块收入,小美帝回家后,不久便一病不起,一命呜呼。

小美帝死后,中国开始了一个全球化新时代,万邦来朝,四夷威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民币成了国际通用货币,汉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孔子学院,取代了蛮夷们的教堂和寺庙。世界终于实现了天下大同,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战争,永久的消失了,人类终于实现了永久和平的梦想和希望。中国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中华民族完成了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个构想,叫做中国梦。

7.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 篇七

当前,受全球经济环境较弱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曾经依靠出口与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投资边际收益减少,消费网络化以及境外化导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并不大,究其原因是国内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较为落后的产业结构无法满足不断要求优化的消费结构。

基于上述宏观经济局势,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消费增长的经济主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优化供给结构,在产业层面、财税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组织结构层面都体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产业层面要求化解过剩产能,淘汰僵尸企业,加快国企合并整改,这势必会对我国就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而小微企业管理灵活、资金投资小,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以为当地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在供给侧改革的产业要求方面淘汰僵尸企业、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需扶持当地小微企业。在财税层面,供给侧改革则提出主要减免企业的税收压力问题,制度层面的要求则是无形生产要素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金融制度的设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故综合上述三个方面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小微企业的发展也会为供给侧改革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在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是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重要的制度问题。在小微企业天生缺乏较高等级信用的同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而提高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的同时,稳定就业,通过我国相关制度的创新,金融的创新,即可保证在资本,土地,劳动等有形的生产要素投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获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供给侧改革[1]。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难的现状。本文将主要从正规金融融资与民间金融融资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问题,站在供给侧的角度给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资产规模不大、负债率较高、抵押贷款资产的局限性等问题,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通过正规金融融资难,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民间金融融资较难。

(一)正规金融融资难

第一,小微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小微企业在发展的初期,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大多数都是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存在,初期自有资金完全可以支撑小微企业的发展,但随着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扩大,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发展扩张的需求,小微企业就需要寻求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更希望将贷款发放给信誉度较好,盈利能力强以及风险可控,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资产规模、资产负债比、盈利能力、股东结构等问题,很难从大型商业银行获得理想的贷款额度,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小微企业贷款成本较高。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两部分构成。其中,显性成本包括融资费用以及资金使用费等财务成本,隐形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等。由于目前商业银行由于贷款额度限制等问题,往往较为惜贷,导致商业银行更青睐于把贷款发放给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财务管理先进的大企业,对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则会通过上浮贷款利率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抬高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以及资金使用成本。小微企业要想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就需要通过中介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等辅助获得银行融资,但是目前中介机构以及担保公司等往往收取较高的手续费,并且要求小微企业进行资产抵押,或者预先支付利息等。因此,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贷款利息并不比民间机构贷款利息低。不管小微企业通过何种途径获得贷款,成本都比较高。

第三,小微企业的担保机制不健全。当前,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内控机制不健全以及信用等级差,风险级别高等问题,直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小微企业只能采取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目前,国内的担保机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国内的担保机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大部分的担保机构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其二,就全国范围来看,担保机构缺乏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良好的合作关系,担保的风险也主要由担保机构承担,因此,担保机构为了控制贷款风险,一方面要求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抵押物,另一方面设定较高的担保费用,从而降低自身所承担的较高风险;其三,担保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融资期限大都在一年之内,这种短期融资担保所提供的资金仅能解决小微企业的短暂融资需求,而对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所提供的帮助并不大;其四,目前的担保机构采取的担保形式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联合担保等的形式,如自然人联合担保以及社区联合担保等[2]。

(二)民间融资成本较高,存在较高风险

民间融资不仅包括熟人之间的借贷还包括高利贷,存在一定困难及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高利贷民间融资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目前,高利贷已经是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为了满足短期生产的资金周转需求而进行的民间拆借的主要形式。与常规借款方式不同的是,高利贷借款的主要特点是借款周期短以及贷款利息非常高,有时高达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体系贷款利率的4倍及以上。

第二,小微企业民间借贷资金用途不规范。民间借贷放款周期短,手续不健全、不规范,后期监管手段也不完善,因此容易导致部分的小微企业对于通过民间借贷获得的资金使用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其一,小微企业进行民间借贷,可能应用于企业招投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者企业验资等短期资金垫付的情况;其二,小微企业进行民间借贷,并将该短期拆借资金应用于已经到期的商业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以保证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利于小微企业再次进行贷款;其三,小微企业有时可能在银行账户中存在过桥资金,则民间借贷可能应用于部分过桥资金的垫付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微企业使用民间借贷上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主要是由于民间的借贷监管不严。从表面上看,短期内虽然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长期来看,小微企业对借贷资金的不规范使用,可能会延缓小微企业的资金风险暴露周期,美化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等问题,从本质上说并不会对小微企业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3]。

第三,企业间普遍存在的转贷现象。不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小微企业已经具备了向大中型企业进军的实力,相比其他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类小微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当这类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之后,再以较高的利率贷给其他的小微企业,从而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企业之间的这种转贷现象非常普遍。但是,企业间的转贷也存在较高的风险,当借款的小微企业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的时候,贷款企业就要面临偿还银行资金的问题,这会引发自身资金链的断裂以及企业信用的下降。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要求淘汰过剩产能、制度等创新的同时,要关注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特别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为小微企业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可以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去产能的同时保障居民就业。政府为了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结合政府的政策和上述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情况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对策及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建设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小微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的原因在于自身信用体系较弱,风险较高。因此要想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首先应该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信用可以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通过加强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小微企业获取商业银行的信任,进而缓解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终实现企业从商业银行顺利获得贷款。

第二,金融机构要创新提供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在小微企业进行信用体系改革之后,要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需要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改善,重视小微企业这一融资主体,并根据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点,创新提供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的新型金融产品,包括融资模式的创新,信贷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针对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类型的创新。目前,部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为小微企业等成立了专门的中小微企业专营机构,根据小微企业规模大小各异,覆盖面广泛,数量众多以及差异化需求较大等的问题,灵活应对小微企业的短期、小额融资需求。在金融产品方面,集合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融资特征,推出了诸如循环贷款产品,快捷贷款金融产品,联保联贷金融产品、网络自助贷款等金融产品,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推出如以房抵贷款金融产品,法人房产按揭贷款金融产品,助力贷款等金融产品,根据小微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较高,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的问题,突出如宽限期还本付息贷款方式,并创新性的采取供应链金融的上下游担保,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担保机构的金融产品,如POS商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不仅在还款方式、贷款期限放宽以及担保等方式实现了创新,还实现了“快、小、灵”的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为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在拓展服务范围的同时,完善小微企业授信模式,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保证小微企业实现顺畅融资。

第三,加强小微企业担保品种和模式的创新。当前,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担保产品的范围有限,仅限于房地产等不动产资产作为小微企业抵押贷款的担保物。但是,许多的小微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不动产等抵押品,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为了缓解小微企业贷款的难题,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应该适当拓宽小微企业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对于生产类小微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作为动产抵押物品;对于大部分的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市场话语权导致应收账款较高,可以设定部分优质应收账款、股权等作为动产抵押物;对于部分文化类小微企业,由于其有形资产较少,可以考虑将部分文化类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对于零售类小微企业,可以考虑将存货、仓单等作为动产抵押品。通过对小微企业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详细细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抵押品,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第四,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目前,我国具有多层级的资本市场,如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等股权交易市场,还有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交易所与交易市场等多层级的资本市场,应该鼓励具有较好成长性、科技型、良好发展溢价的小微企业通过进入上述不同类型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于信用度非常好的小微企业,可以鼓励他们进入债券市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股权以及债券融资。

第五,完善小微企业各成长阶段基金。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把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创立初期,小微企业的经营模式还不十分成熟,会面临比较高的风险,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微企业破产率较高,大部分的小微企业都是依靠最初的原有资金生存和发展。随着小微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商业价值不断显现,小微企业开始步入成长阶段,此时天使基金开始进入到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的生产,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进入生产的稳定期,小微企业实现快速增长,逐步升级为中型企业,此时,天使基金逐步退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由私募基金介入。随着企业生产进入进一步扩张期,则私募基金退出,该企业具有上市资格,进行直接融资[4]。通过上述小微企业成长的过程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时期,应该完善天使基金的介入,政府应积极引入天使基金投入小微企业成长阶段。

第六,加快建立中小商业银行体系服务小微企业。目前,大多数的大型商业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大中型企业,为了更好的服务小微企业,政府应该尽快着手构建中小商业银行,进行错位发展,实现专业化的经营,从而更好的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这样,既可以不强行改变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服务群体,又可以更好更专业的进行小微企业服务,同时,中小型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这是与小微企业同样的地方特色相适应的。

第七,加快小微型借贷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小微企业很难在正规金融体系下进行融资,因此会较为重视民间融资,民间融资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便捷的金融服务,但是由于民间金融缺乏官方指导以及一定的规则标准,使得民间金融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掩盖了小微企业存在的金融风险,因此应该注意合理的引导具有一定合理合法存在价值的民间金融系统。政府可以考虑成立专门针对民间金融的服务机构,对民间金融体系的规则体系以及市场利率进行疏导和监控,并给出参考利率水平,防止高利贷的过度扩张,引发较大的金融危机,在扩大小微企业融资途径的同时,合理疏导民间金融。口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陆顺,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5(5).

[3]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J].上海金融,2005(9).

8.土地供给侧改革问题 篇八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家庭服务业;有效供给;职业化管理;家政专业;家庭服务职业教育;家庭服务专业人才;社会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6-0101-05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结构,通过结构调整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扩大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而发展家庭服务业不失为一项调结构之策。家庭服务业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其提供各类劳动,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包括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从需求角度看,首先,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社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社会已出现这种态势,加之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服务需求呈现较高速度增长。所以,着重发展我国家庭服务业,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成为满足公众对家庭服务要求之必然。其次,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威胁,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家庭服务业作为劳务输出型产业不仅符合保护生态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在调结构中需要高度重视并培育壮大。再者,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必然带来人员下岗等问题,这部分人力资源构成潜在的家庭服务人员供给,通过培训转岗进入家庭服务行业是解决下岗员工安置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论从需求看还是从供给看,促进家庭服务业标准化、制度化、社会化,推动从业人员的规范化、职业化,提高家庭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都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家庭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中有效供给问题突出

所谓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就是及时、适量有质有量满足需求的过程。所以,保证家庭服务业有效供给的关键:一是供给面,即供给数量,二是供给的质量。从供给数量来看,根据《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末,河北省城镇人口达3 642.4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为49.33%,家庭户数约为2 313万,省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为691.24万;河北省统计局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15年,河北省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3 811.21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了50%,达到51.33%,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家庭户数约为2 420万,截止到2015年底,省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56.6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10.19%。而河北省目前共有家庭服务企业5 000多家,家庭服务从业人员60多万人,面临巨大的家庭服务市场需求,家庭服务业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家庭服务市场体系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另外,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居民受教育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所以,扩大家庭服务的有效供给就成为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职业规范不完善,缺乏职业化管理

家庭服务有效供给的质量同样是目前家庭服务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职业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家庭服务是向个体家庭提供的一种服务形式。服务可能会因人而异,这就容易导致家庭服务行业混乱,服务标准不一,无法更好地满足雇主的服务需求。另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若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培训,就难以保证家庭服务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单位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建设的通知》指出:要完善家庭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大力推行家庭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和职业化。但截止到目前,家庭服务行业尚没有建立科学的服务标准或职业规范,缺乏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及资质能力等级的评定等举措。

(三)专业教育缺乏,高素质人才少

地方高校转型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必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行之道。尽管各高校在办学转型过程中,都在寻求创新、转型和改革,提倡特色办学、开放办学,但从目前来看,家庭服务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对比国外的家庭服务职业教育,家庭服务类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还仅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全国2 100所高校中仅有30所开设家政专业,而且,家政专业学科设置单一,训练有素的专业师资队伍匮乏,招收的专业学生在学生总数中占比非常小,每年的家政专业毕业生不足万人,即使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家庭服务机构,岗位流失率也高达70%左右。难以与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使得家庭服务行业中,受过正规家庭服务类高等教育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已严峻影响到家庭服务行业的发展步伐。

(四)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本课题对河北省11个设区市的家政服务公司进行了关于家庭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被调查人员的文化水平多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初中及以下的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1.5%;而接受高中或中专教育的人数占比仅为15.6%。被调查者中89.8%的家庭服务人员都集中于月嫂、家政工、病患陪护、儿童看护工作,在908名被调查者中仅39%的家庭服务人员参加过有关家庭服务方面的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在家庭服务业中多数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及专业化培训均较低,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往往决定着家庭服务质量的高低。而家庭服务的高供给质量才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服务的多元化、多层次、高水平的要求,才能增强其行业竞争力。

(五)社会公众对家庭服务工作的职业意识较低,从业人员对本职工作缺少认同感

家庭服务作为现代社会分工中的重要职业,虽在2000年已被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划入职业分类行列,其从业人员也被定名为“家政服务员”,但他们至今未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在陈旧观念影响下,家庭服务依然是伺候人、不受尊重的“服侍行当”,认为与其他工作相比家庭服务不是职业,是不体面的工作,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就业选择。众多求职者更乐意选择进入其他行业工作,一般不愿意选择从事家庭服务工作。另外,目前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员大多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或城市下岗、无业人员。根据社会资源的占有情况和利益享有与利益受损情况来看,家庭服务从业人员通常属于低阶层人群且为利益受损的一方。显而易见,雇主家庭和受雇服务人员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客观现实。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家庭服务工作带有偏见,对家庭服务人员带有“歧视”。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对家庭服务行业职业认同的人员比例较少,占比35%;多数从业人员对该行业和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较低,社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尤其是城市中的某些年轻下岗职工,宁愿选择失业在家,也不愿意从事家庭服务工作。多数人员从事家庭服务业只是为了获得收入来源,养家糊口,生存而为。

(六)家庭服务业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小

家庭服务多是深入社区,提供上门服务,从业人员与雇主家庭成员接触较为频繁,双方互相知晓对方的健康状况,在该行业尤为重要且必要。但目前家庭服务行业内缺少入职体检的规定,从而存在着相互传染疾病的风险。另外,家庭服务业的构成人员多为社会阶层相对较低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分散性强且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大多没有什么社会保障意识,也不便于建立个人社会保障账户。这些现状导致了家庭服务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落后。另外,家庭服务业中多数从业人员就服务内容、薪酬等信息仅与雇主家庭达成口头约定,而没有形成有效合同依据,如果雇主家庭与服务人员之间出现纠纷将无据可依。双方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将会阻碍家庭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二、培育和壮大家庭服务业的对策分析

(一)从宏观角度而言,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的设置都是同本国国情相适应和为其服务的。20世纪80年代,菲律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虽拥有丰富的人口资源,但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菲律宾政府将发展“矛头”转向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并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到今天,菲佣成为国际家庭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其一流的职业服务水平誉满全球,这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动密切相关。

我国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丰富,具有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供给优势,政府应充分认识家庭服务行业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树立着重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战略思想,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明确把握和规划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行业发展方针和政策。政策是影响技能人才开发的重要因素,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均制定有对技能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政策或战略部署,如美国的《劳动力创新与机遇法案》、德国的《技能劳动力公约》、日本的《职业训练法》和《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等。所以,政府部门应完善家庭服务业有关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和手段,扩大有效供给,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二)引导人们转变思维观念,树立家庭服务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在职业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职业习惯、职业态度、职业思维模式、职业精神和职业忠诚度。一个职业人要具备职业意识,就是必须要认识并理解职业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职业的社会价值,就是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职业的个人价值,就是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和作用并认为在这个职业岗位上能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转变公众和个人对家庭服务陈旧的观念和偏见,首先可以通过媒体的舆论宣传教育、支持和引导,帮助人们树立家庭服务职业意识,加强对行业典型案例和行业标准的宣传,为其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社会认知环境和发展氛围;消弭社会观念上的藩篱,使家庭服务人员心态稳定,认同工作,追求职业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从收入方面改善从业者的待遇。薪酬是雇主和雇员间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等价交换的反映。在家庭服务业中,最能直接反映初、中、高级服务人员之间技能差异的便是家庭服务人员的收入状况。站在劳动者的角度看,薪酬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出个人的地位、价值和成功与否。家庭服务业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且不规律,而且繁重辛苦,工作又不体面,职业回报率低。所以,在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初期,除了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改善从业者的薪酬水平外,可以考虑根据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如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任务等,根据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行差别工资或项目工资,建立家庭服务人员指导工资标准。为了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支持力度,还可以考虑免除报考有关家庭服务专业学生的学费和社会培训费,给予取得学历的服务人员一定的入职补贴等,以增强职业吸引力。最后,通过健全家庭服务业法律法规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如规范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大力推行员工制,规范家政公司的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保证家庭服务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无差别对待,实现家庭服务的职业化管理,增强社会认同感。

(三)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家庭服务专业

地方高校在家庭服务专业设置方面可借鉴参考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如菲律宾、英国的家庭服务职业教育。在菲律宾现有的2 000多所大学里,多数大学设有家政课或家政学专业或家政学院,比如菲律宾大学,设有专门的家政学院,有7个学士学位专业,分别是:家政学、室内设计、服装工艺、家庭生活与儿童开发、社区营养、食品工艺、饭店餐馆管理[9];英国的家政职业教育发展较早,1892年由幼儿教育的先锋艾米莉·沃德创办的诺兰德学院(Norland College)向世界各地输送了数万名优秀的保姆,并受到皇室贵族、影视歌星的追捧。诺兰德的毕业生从不发愁找工作,学院会终生负责帮助推荐工作,学院颁布的“诺兰德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承认,全国通用。

中国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目录首次将家政学专业作为特设专业列为本科专业。在高等教育追求创新与多样性的今天,家政学专业也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地方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家庭服务市场就业需求等信息合理设置家庭服务专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家政课程体系、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是适应市场发展对家庭服务业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对接国际家政学科和家政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创办特色产业,实现服务社会功能之需要。

(四)政府应确定家庭服务职业规范和标准,并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职业规范是指那些维持职业活动正常进行或合理状态的成文和不成文的行为要求。这些行为要求是人们在长期执行活动实践中形成或发展起来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秩序、纪律以及风气习惯,等等。“职业规范是一个职业维持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组织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力资源职业意识与行为的制度保障”,能够对从事职业的人进行有效约束和激励,保证一个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家庭服务业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业特性,主要表现为需求点多、面广、个体规模小、分散性较强,家庭服务标准可能会因雇主家庭的不同要求而异的情况。这就要求家庭服务必须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政府部门应该把家庭服务工作纳入职业序列,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家庭服务行业发展的要求,完善职业分类,并进行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制度的修订。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定以技能水平为导向的激励薪酬制度,使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以此来鼓励从业人员都按标准提供服务、参与技能鉴定。通过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构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

(五)规范家庭服务机构的管理

政府对家庭服务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各地虽然大多设立了家庭服务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但如何对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宏观管理指导其规范化发展,可借鉴菲律宾的做法,在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管理部门,由其统一实施有关政策规范和制度的制定,建立符合该行业的职业管理办法和标准,界定家庭服务业的职业要求和规范。

2013年2月1日国家颁布的《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是目前管理家庭服务业的重要依据,对家庭服务机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雇佣家庭或个人三方的行为准则进行了约束,规范了家庭服务企业的经营模式和责任,确认了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法律地位,明确了从业人员的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但内容缺乏具体的可执行操作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所以,随着家庭服务行业管理的日趋规范和完善,家庭服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职业化发展趋势将成为必然。

(六)建立立体式的教育培训机构

培养训练有素的职业型的家庭服务人员,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应建立包括高校家庭服务教育与培养、妇联等相关机构协作培训、社会企业或个人开设培训学校的立体式教育培训机构。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正规教育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应区别于普通技工院校,一方面要设立正规、科学且可行的家庭服务职业教育专业,另一方面要为发展家庭服务业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把家政学教育急需的专业教师及家庭服务业中的家政职业经理人、高端专业技能人才等作为重点培养目标。考虑到从事家庭服务工作中女性占比较大的特点,应该发挥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自身优势,利用他们现有的学校及培训资源,建立家庭服务培训基地和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输转对接基地,开展有计划、有规模、有实践的家庭服务标准化培训,培养有素质、技能水平匹配行业需求的从业人员,缓解城市失业、无业妇女、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等的就业压力。政府应制定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或个人开办技工院校、中专职业院校或社会家庭服务培训机构。相比高等院校,技工院校和中专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家庭服务专业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在这些院校发展一批家庭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学校和劳务中介合作,为家庭服务业输送高技能人才;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的多是时间较短的速成培训模式,它们的定位是培训掌握基本服务项目技能的家政服务人员。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培训和错位发展,能够使得各主体发挥所长,立体式的教育培训机构更符合社会对有层次人才的需求。劳务中介是实现家庭服务人员就业的桥梁,在建立立体式社会培训机构的同时,推动劳务派遣的信息化、规范化,从而提升行业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

(七)完善家庭服务业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家庭服务业中,雇佣双方之间出现摩擦、矛盾,雇主家庭投诉从业人员等情况时常发生,究其根源,无非是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态度不佳、服务质量差,家庭服务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不诚信等原因造成的。另外,行业中还存在雇主家庭歧视从业人员,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不遵从口头或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条款,随意增加工作量或工作时间等问题。因此,必须制定适合家庭服务行业的政策制度,明确规定从业人员与雇佣家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将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中来,保证雇佣双方因矛盾发生争议需要依靠法律解决时,具有足够的依据。另一方面针对雇佣双方已签订劳务合同发生劳动纠纷的,需要充分发挥劳动仲裁部门的调解作用,保证双方权益的合法实现。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对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所以创新研究并制定符合从业人员的新型社会保障模式非常重要。根据政府工作要求,推进中介制、派遣制的家庭服务企业向员工制的组织形式转变,实现员工制管理,签订正式的劳务合同,明确雇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工作内容及标准,合理确定薪酬,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保险公司也应开发针对雇佣双方的专业保险业务,降低服务过程中由于意外造成的损失赔偿方案,降低家庭服务业的从业风险。这样才能提升行业的就业潜力,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职业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丁任重.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6,(3).

[2]王瑞.家政服务业的潜在社会价值[J].中国职业教育,2010,(3):12-14.

[3]于殿利.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出版产业市场化现代化[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3-18.

[4]沈婕.家庭服务业需求视角下高校家政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4,(2):93-100.

[5]苏明,梁季,唐海秀.我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2):1-14.

[6]栾永奎,黄圣男.家政服务人员的从业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和河北的调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6).

[7]田永坡.国外技能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5):88-92.

[8]陈正国.职业意识浅析[J].中国职业教育,2009,(6):9-11.

[9]姜长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现实维度:由家庭服务业观察[J].改革,2010,(7):69-77.

[10]胡艺华.五位一体:菲佣职业化发展的成功之道[J].东南亚纵横,2013,(7):90-93.

[11]江静.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服务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

[11]孙冬梅.对高等院校家政学专业定位与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8):74-75.

[13]胡艺华.本科院校举办家政学专业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mily Servi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Reform in Hebei Province

Wang Congman1,Shan Nannan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

Abstract: The core of supply side reform is to ensure and create effective supply. Currently a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income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family miniaturization, labor Socialization, as well as Two-child policy, China's demand for family services show a situation of high speed growth. Bu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family service industry is not perfect, showing state of the original or the initial. Therefore,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all-round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level, guide and change the social concept, set up the housekeeping service consciousness, establish the norms and standards of the industry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high-level talents.

上一篇:学校十个一教育总结下一篇:横幅祝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