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2024-07-10

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9篇)

1.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篇一

环保政策与影响

2018.6 众志汇通 投研部:李由

环保行业对政策依赖大,政策是否支持是环保行业核心问题,所以对政策进行梳理。

5月18日江苏省环保厅发布《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管理的通知》,提出“除民生、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外,所有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含已进入拟审批公示程序的)均暂停审批”,江苏省前期化工行业危废非法处置问题集中爆发,存量危废合规处置成为企业复工前提,危废处置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5月21日,证监会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在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中,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问题的重点关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从中纪委曝光六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环境执法工作会议要求长江经济带11省年底前完成水源地问题整改、垃圾焚烧厂基本实现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固废联网追溯的情况看,清废2018行动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开始。

开展固体废物大排查

(一)全面摸排妥善处置非法倾倒固体废物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以沿江、沿河、沿湖等区域为排查重点,组织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贮存、倾倒和填埋情况专项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督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核查、鉴别和分类等工作,根据环境风险程度确定优先整治清单,做好涉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应对工作;对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重量在100吨以上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体积在500立方米以上的生活垃圾,督促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一点一策”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对排查出的固体废物堆放倾倒点,督导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迅速查明来源,落实相关责任,限期完成处置工作;无法查明来源的,应妥善处置;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环境损害评估工作。

(二)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及流向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全面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筛选产生量大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分行业、种类建立清单;调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执行情况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流向,重点掌握跨省转移的主要固体废物类别、转移量及主要的接收地。对于最终处置去向明确的,抽查核实处置方式的合法性;对于最终处置去向不明确的,严格追查去向,依法追究企业主体责任。

(三)调查评估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调查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针对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能力缺乏、非法转移问题突出的地区,调查评估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以及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与产生量匹配情况。

三、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违法犯罪活动

(一)建立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机制,及时共享固体废物跨省转移审批情况、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货物(危险废物)电子运单、危险废物违法转移情报等相关信息,定期通报危险废物转移种类、数量及流向情况。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固体废物跨界污染事件。

(二)协同相关部门重拳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重点针对本地区内主要危险废物种类,开展危险废物非法转移专项执法行动,处罚一批,移交一批,加大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配合公安等部门,以危险废物为重点,持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对非法收运、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中间商、承运人、接收人等,要一追到底,涉嫌犯罪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两高”司法解释有关规定严肃惩处,查处一批,打击一批,对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并根据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三)建立健全环保有奖举报制度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对“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访等渠道涉及固体废物的举报线索逐一排查核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鼓励将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列为重点奖励举报内容,提高公众、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环境意识;加大对重大案件查处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力震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落实企业和地方责任,强化督察问责

(一)落实产废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对产生危险废物的,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量大、危害大的,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相关行业,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要求相关企业,细化管理台账、申报登记,如实申报转移的固体废物实际利用处置途径及最终去向,并依据相关法规要求公开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数量、利用和处置情况等信息。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鼓励将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企业纳入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将存在固体废物违法行为的企业相关信息交送税务、证券监管等相关部门。

(二)督促地方保障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能力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固体废物处置能力调查评估结果,对处置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非法转移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大督导、约谈、限批力度,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合理规划布局,重点保障危险废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处置设施用地,加快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补足处置能力缺口。

(三)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严格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省级自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危险废物各项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对于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督促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时整改,切实落实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责任。

(四)开展督察问责,压实地方责任链条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对固体废物大排查工作进行督导和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移交市县两级地方人民政府限期解决。对督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逐一对账销号;对发现问题集中、整改缓慢的地区,进行通报、约谈。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将危险废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处置能力建设运行情况纳入省级环保督察内容,重点督察相关能力建设严重滞后、非法转移问题突出、发现问题整治不力的地方,对存在失职失责的,依法依规实施移交问责。

五、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中危险废物种类、数量、污染防治措施等开展技术校核,对环评报告书(表)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环评机构及行政审批人员,依法依规予以惩处,并督促相关责任方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工作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试点。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实环境执法机构对固体废物日常执法职责,将固体废物纳入环境执法“双随机”计划,加大抽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行为。

(二)加强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着力强化省、市两级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环评、环境执法和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交流。各地要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实现与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电子化备案,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每年3月31日之前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报送产废数据。全面推动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工作。

(三)建立健全督察问责长效机制

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督察问责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专项行动,按照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对固体废物非法转出转入问题突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并产生恶劣影响的地区,开展点穴式、机动式专项督察,对查实的失职失责行为实施问责,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六、有关要求

(一)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本通知要求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等生态环境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改革任务有机结合,强化与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具体方案,强化督查考核,扎实开展有关工作。

(二)长江经济带11省市要按照《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的通知》要求,按期完成排查任务并报送排查报告、问题台账和整改方案。

其他省份要在2018年8月30日前,将本地区落实本通知的实施方案报送我部备案;每年年底前将落实本通知的进展情况报告报送我部。

(三)我部将对各地落实本通知的情况进行定期调度督导,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通报。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作为的,将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机制严肃追责问责。

随着环保政策力度加强,危废、固废瞒报偷排的问题会逐渐浮出水面。

随着水十条、土十条的出台和危废名录的修订发布,十三五危废项目纳入地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将进一步强化地方危废治理的责任和动力。随着危废管控体系的完善和付费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危废将成为固废领域快速爆发的新兴市场。

生态环境部挂牌后对于企业有了较强的处罚权利,不再是柴静《穹顶之下》的咬不了人的老虎。

我国对环境治理的重点是水,土,空气。危废几乎对这三个重点都产生污染,为治理重点。

近年从农药化工等行业监管看,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空前,停工停产态度坚决。重污染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发布后多家补充环境信息披露。在政策支持上,环保行业迎来利好。这是一个严重依赖政策的行业。政策趋严瞒报的危废才有可能需要处理,提升环保企业产能利用率。目前东江环保60%的产能利用率有提升空间。

危废领域由于种类繁多,细分市场复杂,不同能力与资源禀赋的企业分别行走在资源化(油脂、金属)、焚烧(涉毒、难处理)、填埋的道路上,实现全工艺布局的企业极少。从行业发展格局来看,目前东江环保处于领先地位,但近几年已有十多家企业或通过产业链延伸、或通过技术延伸快速布局危废领域,从长期看,未来危废市场的竞争可能加大,但由于产能与需求出现缺口,且行业集中度低,暂时不会出现恶意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特别危废资质申请周期长,环保评测要求高,竞争威胁相对较少。

产能

在建工程密集落地,产能迎来释放期。从2017年的160万吨,到2020年的350万吨年化增速29%

需求

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危险废物处置量从2012年的2530万吨增至2016年的470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1%。随着十三五期间中国鼓励越来越多处理设施开展积存及新产生危险废物处理,中国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2018年中国危险废物处置市场规模将超6000万吨。

但实际上由于瞒报和统计问题,实际2018年危废应该在8000万吨左右,危废处理产能是存在缺口的。但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产能与需求错配。

东江与海螺水泥联手,缩短环保评测周期,从一般危废环评的1年时间缩短到6个月,使产能扩张速度加快。同时水泥窑危废处理成本低,效果好,可促进产能被有效利用。

水泥回转窑

水泥回转窑动辄数十米长,窑尾建筑可高达百米,单条生产线每天能“吃掉”近万吨生料,消化几百吨无害的垃圾并不会引起消化不良——“消化道”长、反应温度高、“肠胃里”都是强碱性生石灰(原料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怕腐蚀。

固体废弃物种类多,做为燃料、辅料、混合料,水泥厂几乎都能处理垃圾焚烧的危害是二噁英(富集在废气、飞灰中)和重金属(在灰渣里),这里都送到水泥烧成系统里处理,前者在高温下无法产生,后者也会被永久固化在熟料中。

优势是零排放,水分被蒸发,废气进入水泥厂的净化系统,灰渣进入水泥产品。一站式终端处置,比起普通垃圾发电厂还要处理废气,渗滤液,灰渣方便很多。

相比焚烧发电的180元每吨补贴,水泥窑处理效果好,但垃圾补贴才60-80元,后续有增大补贴的可能。

全国人大代表王毅的提议:

作为一个对政策依赖较重的行业,目前政策上的红利在持续释放,对产能利用率提升有着较大帮助。过去我们牺牲环境获取经济增长,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而以东江为代表的一些环保公司就是收款人。但由于所处行业并非暴利行业,也不是新经济,未来想象空间也比较有限,预期每年可以有20%以上的净利润就不错。那么获利的安全区间就出来了,超过20元(PE 30以上)是我看不懂的区间,一旦到19-20元,可能就是波段卖出部分的机会。

2.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篇二

2006年底, 我国煤炭资源量为10345亿吨, 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 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 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 列世界首位。

2 电力领域节能现状

2.1 发电用能持续增长, 电煤供应紧缺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 火力发电也是国内现在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对电力的需求十分强劲。截至2010年底,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6641万千瓦, 同比增长10.56%, 全年净增容量9231万千瓦。“十一五”期间, 发电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2005年底的51718万千瓦相比, 5年累计增长86.86%, 5年累计净增容量44923万千瓦;年均增长13.32%, 平均每年净增容量8985万千瓦。

从发电总装机容量构成来看, 水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2.36%, 火电装机占总装机73.43%, 核电装机占总装机的1.12%, 并网风电装机占总装机的3.06%。火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较2009年降低1.05个百分点。

中国水电开发速度相对较慢, 开发率低, 目前仅为22.36%左右。核电荷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度缓慢, 截至2010年底, 核电发电量747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的1.77%, 同比增长6.70%。核电的利用率处于稳定水平, 远低于约10%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光伏发电的占比仅为0.07%, 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2.2 近几年中国电力供应呈全面紧张状况

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 对能源供应商、工业企业及消费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能源成为了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电力建设持续较快发展, 但远远赶不上电力需求的脚步。供需紧张除了电力建设滞后外, 还有以下原因:

(1)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带动用电需求的全面高涨;

(2) 持续高温和干旱以及水量不足不仅减少了水力发电量, 而且还增加了农业灌溉用电和城市居民生活用电;

(3) 高能耗行业高速增长, 用电结构重型化;

(4) 受价格机制、运力等影响, 电煤供应得不到保证;

(5) 电价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要求, 无法调节电力供求关系。

这些原因造成的缺电状况的主要特点是:高峰缺电、环境资源的承受力差、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与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并存条件下的紧缺和对未来电力市场缺乏科学准确的预测。

3 电力工业节能潜力分析

衡量电力工业能源效率和经济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发电的供电煤耗和输电效率。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发电煤耗从2000年的363gce/kW·h下降到2005年的347gce/kW·h, 降幅为3.9%;平均供电煤耗从392gce/kW·h下降到374gce/kW·h, 降幅为4.1%。同时, 火力发电线路损失率由7.7%下降到7.18%, 降幅为6.8%。2000~2005年电力工业平均每年节约能源约6000多万tce。

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持续改善。从1988~2004年, 我国共计节约投资超过500亿元, 每年多发电700亿k W·h。与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相比, 年中国火电单机供电煤耗落后水平为550gce/kW·h, 国内平均水平为376gce/kW·h, 相差174gce/kW·h;国内平均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308gce/kW·h又相差了68gce/kW·h;落后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差242gce/kW·h。中国电力工业能源节约仍有较大潜力。

4 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对节能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 节能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3) 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节能新机制;

(4) 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5) 结构不合理;

(6) 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

(7) 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8) 节能监管和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滞后。

5 中国节能政策建议

5.1 完善节能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节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配套法规完善、可操作性强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5.2 确定节能的重大领域

要为落实政策奠定基础, 就需要明确技术上开发、推广、淘汰的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具体内容。拟研究以下领域:

(1) 建筑节能

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 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 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2) 交通运输节能

在城市中, 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 适当发展轻轨铁路。要制定汽车出厂能耗、运行能耗、淘汰能耗的标准, 并对其实施能耗标识和节能认证制度。

(3) 量大面广的节能技术

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提高热电机组的利用率, 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 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 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逐步实现电动机、风机、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 发展电机调速节电和电力电子节电技术, 推广节能变压器, 开发、生产、推广质优、价廉的节能器材, 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5.3 编制节能规划计划

各级部门要组织力量, 深入研究编制好节能和新能源的各项计划。节能和新能源的规划计划要纳入能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既要上下衔接, 又要实事求是, 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集思广益认真研讨, 认清节能的巨大潜力和发展趋势, 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使规划计划落到实处。

5.4 制定重大经济政策

(1) 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角度研究探索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 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比重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例。

(2) 新建项目的审批要求。新、改、扩建项目应达到经济规模和环保要求, 选择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和能源消费少的装备。

5.5 进行节能宣传, 组织社会力量完成节能任务

政府要将节能纳入到教育体系中, 采取各种形式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不断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 组织制作、发布成功节能案例, 传播节能信息, 开展典型示范, 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总之,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不能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 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因此, 针对我国国情, 提出了节能法律政策、财税政策、节能管理及节能宣传方面的措施, 希望对我国的节能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能源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 一些地区甚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节约能源是在满足同一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 能源投入少引起环境污染也小的发展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的能源现状、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重点介绍了在电力领域的节能措施及相关政策,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节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现状,节能技术,节能政策

参考文献

[1]陈勇.中国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姚愉芳, 沈利生.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途径条件与政策建议.2007.

[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节能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姚愉芳, 沈利生.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途径条件与政策建议.2007.

3.行业分析:电气、环保 篇三

投资要点:

1、2013年特高压交流建设有望真正破冰。

2、特高压设备市场形成寡头垄断,三公司受益。

政府对特高压交流建设态度转为积极。首先,高压交流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标志着国家对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最高认可。年初起央视新闻联播2次播出特高压交流建设规划为特高压交流建设造势。

其次,两会后大部制改革正式撤销电监会并入能源局,能源局由发改委管理,特高压批复流程预计会更加顺畅。第三,浙北-福州线已获得发改委核准批复。我们认为,暨此前交流建设持续低于预期之后,2013年特高压交流建设有望真正破冰,未来特高压建设和交货有望批量常态化。

交流建设预计每年2-3条开工常态化运行,2013年预计核准的“4交”线路包括“淮南-南京-上海”、“福州-浙北”、“雅安-武汉”、“蒙西-长沙”,“4交”线路主设备需求约324亿元。

直流建设预计保持每年3条开工的稳步发展,2013年预计核准的“3直”线路包括“锡盟-泰州”、“蒙西-湖北”、“宁东-浙江”,线路主设备需求约132亿元。

投资建议:特高压设备市场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已经比较稳定。我们对主设备需求估算得出,特高压形成批量之后平高电气预计年斩获约35亿元的GIS订单,中国西电特高压主设备预计斩获订单约101亿元,许继电气预计斩获29亿元直流设备订单,有望对业绩形成持续拉动效应。

环保:二季度投资风险增大国海证券

投资要点:

1、目前行业估值处于较高水平,后期面临回落压力。

2、IPO将于4-6月份开闸,必定冲击环保股。

2013年1季度行情:环保政策和事件为主要驱动力2013年1季度,沪深300指数小幅下跌1.10%,同期环保行业上涨21.56%。1季度环保行业涨幅远超大盘,环保政策和事件成为主要驱动力:(1)2013年初以来,多项环保政策密集出台;(2)2013年两会于3月初召开,环保成为热议话题;(3)今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且春节期间爆出山东潍坊地下水污染事件。在四个子行业中,大气治理行业和水处理行业涨幅居前,其涨幅分别为27.93%和25.61%。在个股中,创业环保1季度表现最好,上涨93.8%。

4.环保行业企业 篇四

环保产品分类企业

纯净水污水过滤除尘消毒垃圾脱硫清洗净化排风泵阀泳池清洁分离除盐监测仪器杀菌 环卫园林机械节能渗透废物排风噪音冷却填料污泥仪表能源

5.通信行业节能 篇五

通信网络系统中,核心设施的能源节约需要科学应用分布基站方式,同时引入双密度载频手段,优化节能效果。

当前,应用相对普遍的分布基站手段为,将基站划分成基带以及射频组成单元,并取代馈线,换做光纤,降低馈线能源损耗与基站服务功率。

配设无线网络载频阶段中,通常需要参照话务量相对繁忙的标准,并利用闲时载频应用量不高的特征,采用智能管段手段。

即在载频没有话务量阶段中,可将其功放断开,进而实现良好的节能目标。

⑵优化机房空调设备的能源节约。

通信服务中,基站机房空调系统能耗尤为显著,做好该环节节约管理尤为重要。

应在符合通信基站机房工作洁净环保以及湿度等适宜需求的基础上,节约降温系统装设空间,发挥智能化空气调节功能。

还可通过变频手段优化压缩机系统的供电综合频率,进而借助压缩机转速,良好的调节室温。

自适应手段通过位于空调系统的回风口装设探测环境温度装置,借助模糊控制原理实现优化调节,创建模拟动态平衡空调系统,达到节能环保目标。

双冷源空调机组,可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启动节能经济型水冷或者风冷运行系统。

可令整体空调系统运行持续优质,显著的节约电能消耗以及运营投资成本。

⑶完善机房热交换处理以及通风节能。

为实现通信服务节能目标,可利用自然冷源源源不断的优势以及技术可行性特点,令其成为通信网络基站有效的节能策略。

可令基站机房的新风采用节能、热交换手段、精准的送风措施等。

在室外环境气候温度不高时,可将新风快速的引至基站机房之中,达到降温目标。

而在无法全面带走热量之时,才启动空调系统。

应用隔离换热技术,可通过新风将室内之中的热量降低,通过热交换冷却处理后重新进入室内。

精准的送风手段利用空调系统冷风,通过可控风道输送至通信服务设施的下方或者一侧,进而可全面应用空调系统风量,实现同通信网络应用设施发热量的良好交换,预防通信应用设施产生局部温度过高以及发热故障问题,并可节约空调系统无效制冷率,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⑷注重通信电源环保节能。

通信电源能耗显著,为此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尤为重要。

可利用整流模块以及谐波技术降低能耗。

整流模块采用的休眠处理手段需要明确通信负载的总体电流水平以及通信系统配设的模块量、承载容量。

采用谐波治理技术可对部分的电网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将形成一定电力污染的系统设施有效的隔离,并通过净化谐波装置实现良好的治理目标。

还可位于电网系统中装设无功补偿系统设施,对负载耗费无功功率实现有效的补充,节约系统线路以及调节变压器装置的传输功率损失,达到环保节能目标。

另外,可利用相变材料具备的吸热以及放热属性,降低通信服务设施温度波动的范畴,进而节约空调系统电能消耗。

特别是应用蓄电池组,可令其在合理的温度标准中持续、可靠的运行服务,进而令其应用寿命更长效,节约通信基站维护管理投入的成本经费。

⑸挖掘新能源技术,提升通信建筑以及照明系统环保节能水平。

通信建筑以及照明服务系统倘若不实施节能管控,将耗费较多能源。

因此可优选节能技术,制定标准化建设制度,选用环保节能隔热材料,引进智能化照明应用调节系统,并可提升照明应用灯具的总体工作效率。

同时,主管机构可依据通信行业规范要求规范建设行为。

通信机楼的整体照明系统在应用楼道声控电源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应引入节能环保电子系统、卤素节能照明、T5高效灯具等,实现电能的有效节约。

另外,应秉承开源拓流的科学原则,扩充新能源技术,促进风能、沼气、太阳能等洁净环保能源的开发应用。

应快速的实现通信网络的全面升级,摒弃耗能显著的设备仪器,推进3G节能技术应用,并做好4G网络的发展规划制定,真正提升通信节能环保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信行业节能发展尤为重要。

针对当前通信行业发展能耗现状,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核心设备、机房空调系统、通信电源的环保节能,开发研究新型能源技术,优化通信建筑与照明系统环保节能水平,方能创设显著效益,创建良好的通信行业发展环境,实现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志强.通信行业节能减排形势总体把握与关键考核指标探究[J].现代电信科技,(6).

6.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篇六

我国汽车行业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汽车关键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指出了环保型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作 者:朱剑宝 作者单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工程机械系,福建,福州,350007期 刊:机电技术 Journal: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年,卷(期):,33(1)分类号:X734.201关键词:汽车 节能 环保 发展

7.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篇七

“一流企业卖标准, 二流企业卖品牌, 三流企业卖产品, 四流企业卖苦力。”国际流行的经营理念启示我们, 只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才真正拥有出奇制胜的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才能经久不衰。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中国制造”已然落伍, 从“制造”转向“创造”才能跟上乃至引领时代潮流, 走出一条科学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指产品在性能、材料构成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工艺创新即通过工艺流程的变动使产品质量提高, 生产成本下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 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落后, 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丧失, 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淘汰。

纵观木门窗发展历程, 中国木门窗市场自上世纪末兴起以后,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深入推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高性能门窗市场的强烈需求, 拉动了木门窗行业的快速发展, 木门窗市场销量从1995年的不足1万到现在的200多万平米左右。木门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开发、创新、自主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些大、中型木窗企业, 积极从战略角度考量, 本着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建立了创新机制, 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 逐步完善了产品工艺, 提高了产品质量, 开发了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迅速扩大了企业规模。其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 极大的促进了木门窗企业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水平和技术水平, 提高了木门窗企业在门窗行业的竞争力。

1999年, 中国首个“中国节能木结构门窗科技产业化基地”落户于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纯实木门窗、铝包木门窗、铜包木门窗、铝木复合门窗、木结构幕墙、原木屋系统、木门系统产品、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铝塑复合门窗、智能遮阳系统及阳光房等十二大系列产品。公司为保持技术尖端优势和科学研究前瞻性, 提高公司技术储备能力, 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及合作, 促进了企业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也为共同关注领域内新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新设备使用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构建了交流与合作平台。多项环保节能门窗等科研成果均已转化并应用到实际工程, 为公司产品多样化、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公司产品研发方面立足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 确保研发成果的实用性、可靠性, 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公司本着安全、环保、节能的理念, 展现了一流的门窗设计开发水平。

针对目前紧迫的建筑节能发展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等一批涉及建筑节能的重要政策及规划文件陆续推出:“被动式建筑”Passive House概念的引进。作为“中国节能木结构门窗科技产业化基地”的领军者---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将致力于以国家政策发展为导向, 结合国际先进理念, 不断创新。开启中国“低碳/零碳建筑”与“低碳/零碳城市”的新纪元。使中国低碳、零碳建筑事业的起步建立在与世界领先水平直接对接的基础之上。切合中国社会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与真实需求。

公司以门窗环保、低碳、节能技术创新为目标, 立足于实际生产和市场需求。相继研发了多项产品, 获得了国家多项专利。公司技术创新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从门窗材料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材料是门窗的基础, 不同材料的选择, 具有不同的传热系数, 直接影响着门窗的节能保温性能, 材料的选择不仅应保证门窗的基本特性, 还应有良好的可加工性、环保和可再利用性, 单一材质到多种复合材料的研发, 不仅对其复合方式进行创新, 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材料间的配合以及加工等事项。公司产品丰富, 涉及铝、塑、木、铝塑、铝木、铝塑木等多项专利技术和产品。

2. 从门窗结构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排水、多腔体的设计、各种结构间的配合、五金的选择及应用的技术改进、创新。不仅提高了门窗的节能保温性、使用性, 而且对门窗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3. 从门窗辅材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涉及门窗密封材料、玻璃、五金选配的改进和研究。结合门窗结构、节能要求, 进行有效、合理的选配和改型, 完善门窗系统的配套和使用, 为公司门窗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4. 从门窗配套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相继引进、开发了屋顶窗、阳光房、门窗遮阳、电动纱窗、入户铜门等产品。丰富了产品类别, 更好的满足了不同客户需求。

5. 从门窗应用方案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 针对环境、建筑风格、客户需求等诸多因素, 公司技术创新从门窗实际应用方案进行了可靠、可行的论讨与实施, 不同系列门窗的组合、不同厚度的中空玻璃的运用、不同的门窗开启方式、不同的门窗风格, 最大化的满足了门窗工程的需求。

6. 从门窗安装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门窗安装方式、质量以及和洞口的配合间接的影响着门窗的节能保温性。新保温材料、新安装方式的引进和创新, 极大的提高了门窗安装质量、安装速度和保温效果。如木附框的研发, 快装技术的应用, 安装标准化的制定。

7. 对未来门窗产品发展的规划及技术储备, “低碳、低耗、被动式建筑”是未来建筑对建筑产品的要求, 是公司产品创新的发展目标。

8.节能减排关乎行业全局 篇八

从本期开始,由《纺织服装周刊》发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支持的大型行业调查活动——“2013中国纺织服装百家企业节能减排新闻调查”正式启动,全景呈现行业企业在这条绿色新旅上的实践与成就,为企业间相互借鉴经验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节能减排既是中国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对于纺织行业来说,节能减排是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纺织行业的未来。

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消逝。而与此同时,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中,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我国付出了高昂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2010年的松花江化工桶事件、2011年的浙江杭州水源污染事件以及2012年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污染环境的事件近些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和经济、政治等建设“五位一体”的高度。

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进行节能减排。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理事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特别强调,在节能减排方面,行业企业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动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成效显著

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纺织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产业链最完整的制造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出口创汇、繁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纺织行业也是一个资源依赖型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用水多、废水产生量大且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这也让纺织行业屡被诟病。

去除诟病,节能减排是关键。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大技术领域。

纺织行业节能主要体现在对煤、电、水等资源的节约利用。据官方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在生产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企业通过设备改造、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到2010年,纺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已从2008年的8570.3万吨降至8339.56万吨。纺织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以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也在逐年下降。

相对于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明确。纺织行业的减排主要体现为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的排放,其中COD(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废是主要的考核指标。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一五”期间,纺织企业开始积极采取顶替技术、消减技术或开展末端治理,COD、氨氮这两个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量大幅增加,废气治理取得较好成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去除率等指标表现良好。

数据显示,纺织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在“十一五”期间下降50%,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十一五”期间年均下降3.1%,氮氧化物排放量年均下降3.4%,烟尘排放量年均下降0.7%,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COD、氨氮去除量大幅增长。

纺织行业正在逐渐走向节能、高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健康之路。

行业助力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行业协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为引导行业尽快向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1年成立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资委”),积极开展“35项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树立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纺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百万节能义诊”等工作,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委托,环资委组织行业专家编制了《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和十年内纺织行业要开展三大领域共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这三大领域分别是低碳节能领域、绿色环保领域、资源循环领域。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则是目前纺织行业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技术。

环资委在实施“35项推广工程和技术项目”的企业中挑选出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的企业树立为“节能减排示范企业”。旨在对这些企业进行宣传、推广,让全行业从“示范企业”的身上看到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中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环资委计划为节能减排优秀企业进行“纺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百万义诊”,调动专业力量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很好的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其中“节能义诊”不仅针对单个技术进行能耗测量,而是通过全面了解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除了行业协会的努力外,纺织产业集群地区在引导企业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也功不可没。

以绍兴县为例,绍兴县是我国重要的纺织产业集群地,在节能减排方面,绍兴县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企业监管、强化污染治理。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实行进管废水总量和浓度的实时监控,建立末位淘汰机制。与此同时,绍兴县按照“按量提质、集聚升级、节能减排”的基本要求,将全县80%以上的印染产能集聚于滨海工业区,建造统一的污水处理厂,实行总量控制,统一治理,统一排放。截至2012年,绍兴县规模以上单位工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9%,淘汰落后印染产能13.29亿米。

全国范围内,像这样在节能减排道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的集群还有很多。

nlc202309040819

企业“给力”

在行业和地方的推动下,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意识逐渐提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节能方面,雅戈尔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推行的节能优化工程是国内纺织行业首家采用热泵技术的节能工程,这项自主创新项目结合生产场地进行完美实施,选用节能技术合理,与企业实际用能情况结合紧密,不仅获得较好的节能、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为纺织印染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了样板。

而太原新凯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则对纺纱车间、厂区空调系统、车间主机系统以及配电系统进行全优化设计,5万锭产能一年能够年节电189万度,为纺织行业提供了现代化节能型工厂的示范样板。

作为“工信部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无锡第一棉纺织厂的智能电力信息管控系统运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减少用工、提高突发问题反应速度,提高电能管理水平、平衡用电峰谷,开展数据决策方面均取得实际效果,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在减排方面,行业内企业成效也非常突出。

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纺织行业率先研发并应用新型改性淀粉浆料替代PVA用于纯棉纱技术,该工艺甚至可用于90支以上单纱上浆的高支高密品种。这一成果为推动整个棉纺行业采用环保浆料替代PVA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评为“节能减排优秀企业”的盛虹印染股份在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面不遗余力,重视程度高、投入力度大,在保持了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印染行业的水利用率,并为改善区域性环境污染提供了有效的治理办法。

浙江富润印染有限公司对原有的四台导热油锅炉进行改造,提高导热油锅炉综合利用率。将原来的单一供热改成集中供热,并根据用热设备使用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情况,实施“停一开三”或“停二开二”的有序安排。据了解,该公司实施燃煤导热油锅炉系统节能更新改造后,全年可节约煤炭2010吨,减少废气排放3300万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75吨,减少烟尘排放1.28吨,节约用电50.7万千瓦时。

行业、地方、企业上下合力,把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压力倍增

虽然行业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任务更为艰巨,压力更加凸显。

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压力来自多个方面。

《印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初步建立纺织纤维循环再利用体系,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800万吨左右。

对行业节能减排方面更为挑战的还有目前重新修订的新标准。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修订标准较原标准较大程度收紧了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及氨氮等指标的排放限值,同时,针对环境敏感地区还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并设置了间接排放限值以加强对向公共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废水的监督管理。

节能减排标准的提高,让行业企业感到压力倍增。有企业表示,新标准的出台,在排放限值上比老版本标准提高了很多,没能给企业留出过多的缓冲时间,这让企业的压力倍增。

然而让企业倍增的不仅仅只是这些。在节能减排中,技术的升级和设备改造必不可少。但是企业在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资金上的掣肘特让企业心有余悸。

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国际环境组织对污染事件的高度关注以及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对节能减排工作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任重道远

节能减排作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任重而道远。

在新压力和新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企业也应从多方面入手,把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至关重要。

在节能减排中,企业是主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走节能减排之路。因此,提高节能减排意识显得尤为突出。

加大科技和管理的投入也是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必要条件。尽管在科技和管理上的投入会占用企业一大笔资金,但这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百利无一害。

实践证明,节能减排离不开政府和行业的支持引导。在行业节能减排的项目上,行业企业仍然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节能减排是行业一项硬指标,他对行业发展的全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纺织行业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但节能减排的任务长期而艰巨,当前,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时期,全行业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积极地应对新的挑战,加速推进节能减排,并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9.节能环保行业产业政策 篇九

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狄永红

摘要:介绍了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形势与企业内在需求,分析了国内洗涤剂行业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行业推进洗衣粉浓缩化、促进液体洗涤剂发展、采用绿色可再生表面活性剂原料等提供有益参考。

1、节能环保和低碳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也是国内经济发展要求

根据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达成的共识,中国政府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承诺量化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相关行业和部门将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管,要求所有新上工业企业项目的节能技术、能耗指标、水耗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必须达到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心设备,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因此,节能环保和低碳化发展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时代已如约而至,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2、我国洗涤剂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对低碳和环环保发展的影响 我国洗涤剂行业自建国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49年到1989年中国人的洗涤习惯基本以肥皂为主,1989年以后合成洗涤剂的发展成为主导方向,以合成洗衣粉为代表的产品迅猛发展,肥香皂市场持续下降,十一五以来,随着人均GDP的平稳增长,液体洗涤剂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其产量于2011年首次超越洗衣粉,目前国内洗涤用品行业特点如下:

1)液体洗涤剂进入快速增长期,其总量在洗涤用品中已跃居第一;洗衣粉市场持续受到液洗发展的挤压,增长乏力;皂类产品处于震荡下行通道中,但基于国内消费习惯及消费群体基数庞大,此下降 1

过程仍比较漫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011年全国合成洗涤剂产量约851万吨,同比增长18.98%;其中合成洗衣粉产量373.6万吨,同比增长4.06%;液体洗涤剂产量477.6万吨,同比增长34.01%,总产量首次超越洗衣粉;肥香皂产量83万吨,比2010年的96.7万吨减少了14%,基本维持在2000年以来80万吨左右的水平。

2)洗涤用品中洗衣粉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约为总量的43.9%;洗衣粉产品主流产品的表观密度较小,包装材料消耗较大;产品的干燥成型依然以喷雾干燥成型为主,设备投资大,能耗高。

3)与发达国家相比,洗衣粉及液洗的浓缩化比重还很小;据中国洗协统计,2011年洗衣粉产品中普通洗衣粉产量占总量的92.6%,浓缩洗衣粉产量仅占洗衣粉总量的4.03%[1]。

4)合成洗衣粉的地域集中现象十分明显,其中华东、中南地区产量几乎占全国的80%。2011年我国中南、华东、西南、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合成洗衣粉产量分别为172.93万吨、119.97万吨、45.59万吨、16.4万吨、10.13万吨、8.57万吨。

5)劳动力资源、原材料及燃动成本处于上涨趋势中,装置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行业利润率不高。

基于上述特点及现状,决定了我国洗涤剂行业对于节能环保与低碳发展来讲,不但有企业内在的需求驱动,更是国家工业整体转型发展的宏观要求。

3、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措施

经过多年来的市场竞争,行业的整体能耗水平比改革开放初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距离节能环保和低碳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仍有较大空间,从产品的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进一步降低生产储运过程中的直接能源消耗,包括广义能源角度的水、电、气、汽、煤炭及石油燃料的消耗;其次是减少各种材料消耗,包括内、外塑料包材及纸箱,降低储存及运输资源占用;第三从配方设计阶段采用以天然可再生原料为源头的绿色表面活性剂,采用可降解材料,减少产品以石化原料为基础的物质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更深层次目标,洗剂产品的生产及产品结构应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

1)持续推进洗衣粉产品的浓缩化进程,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洗衣粉的浓缩化,目前浓缩粉占洗衣粉总量95%以上[2],欧美基本和日本同步推行了洗衣粉的浓缩化进程,我国在洗协的领导下一直关注着全球浓缩化趋势,于2009年7月正式实施启动[3],我们起步较晚并需要急起直追。

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浓缩粉具有生产过程能耗少、洗涤过程节水、塑料包材消耗少、储运资源消耗少等优点,对于我国这种水资源及石化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洗衣粉的浓缩化,以2011年洗衣粉产量为基础估算,达到同样的洗涤效果,浓缩粉用量只有普通粉的1/2[4],为此全国每年可减少化学品消耗排放186万吨;从单位产品直接能源消耗角度考虑,有文献报道了每吨普通粉标煤消耗量为131 kg /t[5],而浓缩粉标煤消耗量约20kg/t,则行业每年可减少消耗标煤41.4万吨左右;同时包材消耗的塑料量至少减少1/2,按400克计量单位设计,每个包装少消耗塑料3.5克,不考虑外包装减少的情况下,全国每年可至少降低塑料消耗2.8万吨。此外浓缩洗衣粉的节水、节约仓储及运输量等优点也是值得推广的依据。

2)大力发展液体洗涤剂及浓缩液体洗涤剂产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及居住条件的逐步改善,消费观念随之变化,液体洗涤剂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充分条件。目前,液洗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及,日本各大超市洗涤剂货架上90%的面积陈列为液体洗涤剂,在美国也占到了将近80%,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国内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液体洗涤剂就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其产量于2011年首次超过了洗衣粉,发展前景被行业看好。

液体洗涤剂同洗衣粉相比,具有生产过程能耗少、无粉尘污染、洗涤过程溶解更迅速、与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液体洗涤剂的生产容易实现自动化,环境干净整洁,对操作人员健康无危害,其生产温度一般要求在40℃以下,比较温和,能耗主要发生在搅拌设备上,开停车比洗衣粉生产线更加机动灵活,吨产品的综合能耗不超过5千克标准煤,远低于普通洗衣粉及浓缩粉的综合能耗。同时液体洗涤剂溶解迅速、更容易漂洗,洗涤综合用水量可比洗衣粉减少1/3,全国每年用于衣物漂洗的水约60-80亿m3,少投洗一遍,至少能节约15亿m3的水。

3)从洗涤剂配方设计开始,促进可再生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减少石油基表面活性剂的消耗,增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膨胀,世界范围内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及储量的有限性,在需求竞争下导致以石油为基础的各类表面活性剂原料价格越来越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MES、FMEE、APG以及植物油酸等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6],为其在粉、皂、液等洗涤剂产品中的应用打下可靠基础,南风化工自200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MES 生产和应用技术的研究,2009 年率先在洗衣粉中进行了工业化应用,2010

年成功应用于液体洗涤剂中,目前植物油酸已成功实现了在新皂粉、植物皂精华等粉状及液体产品中的工业化应用。

4)根据我国洗涤剂行业地域集中的特点,行业各种先导性的工作重点从华东、中南地区首先开始,发挥其行业龙头及超级销售团队的辐射作用,促进这个将近占全国80%的市场的转变。

4、行业发展方向预测

在国务院已颁布的振兴纲要里和最近正在编写的轻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均提出洗涤用品行业必须实现产业的绿色升级。2012年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清博会以“新清洁点亮新生活”为主题,注重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清洁理念,倡导“推进清洁产业发展、引领绿色清洁理念”,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进一步促进行业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及健康与安全意识正经历着巨大地变化,更健康、更有效和更环保的浓缩化洗涤剂产品逐步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参照发达国家洗涤用品的市场现状,具备高性价比及绿色环保性能的液体洗涤剂及浓缩洗衣粉一定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 2012年7月

【2】 廉根旺 陈海兰 浓缩化——洗涤剂的“低碳经济”日用化学品科学第33卷

第4期

【3】 李斌 全球衣物洗涤剂浓缩化进展日用化学品科学第33卷第4期

【4】 李向阳 王吉星等 市场期待的浓缩洗衣粉 日用化学品科学 第33卷第4期

【5】 赵保云 谭志侠 洗衣粉生产节能潜力分析 云南化工 2009年12月

上一篇:信用卡合规风险点下一篇:和爷爷下棋,小学六年级作文600字,和爷爷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