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024-09-21

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共12篇)

1.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一

如何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初中课本选入的古代诗文,尤其文质兼美,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由“一位缺乏军事才能但又是明君”这句矛盾的话引出《曹刿论战》。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

二、诵读激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诵读分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教师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达到既定目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诵读过程中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经过老师略加点拨,就会明白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三、活动激趣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如教学《核舟记》,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画具,课堂上通过记忆把“核舟”画出来。许多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但也有些学生说“太难了”,“让我们看看书吧”。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老师允许他们看一会儿书,蓄足的势一下子变成旺盛的活力,由兴趣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扁鹊见蔡桓公》,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四、竞争激趣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在班中诵读赛,竞争参赛资格。班中还举行古诗文成语、典故出处集锦比赛,给搜集得多的同学加平时素质量化得分。还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并通过评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同学们各显神通,有一种在知识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他们在竞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参与积极状态和兴趣程度。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想象激趣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抓住“独”、“倚”、“脉脉”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终日呆立楼头,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江水悠悠,夕阳依依离去,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鱼我所欲也》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隆中对》时,引导学生跟诸葛亮对话:你认为对策合理吗?假如诸葛亮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六、质疑激趣

“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首先,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需要教师的鼓励,因为大多数学生想质疑而疑虑重重,既怕老师瞧不起自己,又怕同学讥笑。这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那怕是提出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也要给以充分肯定。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在学习中发现,在思考中质疑,在释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第三,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设疑、质疑的基本方法可以从认识事物的三个层面上考虑,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三是“为什么”。就一篇古诗文而言,可从字词、句式、结构、主旨、语言特点等方面设疑、质疑。这样能使学生有疑可质,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七、板书激趣

板书是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因此板书的原则必须忠于文本,突出重点,易于背诵。

根据不同诗文内容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可树状、网状、表格、图画等。如果是比较、总结性质的可用表格,语文知识结构可用树状。如教第二册第 《诗词六首》总结时,可将“作品、作者、体例、出处”等内容用表格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同时,还可学习魏书生老师“懒”的做法,故意将一些易错的字不写或写错,让学生填写或改正,激发学生改错别字的习惯。有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归纳内容、写段意等可由学生板书。这些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教态激趣

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语言等都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试想,如果教师上课时无精打采,学生能兴致勃勃吗?上课时要始终保持愉快、乐观的精神,满怀信心,即使再累,也要振作精神。讲课时语言要富于变化,并伴随一些手势、表情。朗读时语调抑郁顿挫,语速适度调节,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教师深入钻研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兴趣起到了透镜的作用,把人的精力与能力如光线一样集中到一个焦点上,从而引起燃烧。智慧的光芒也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成才的力量。

2.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二

关键词:沙画,幼儿教育,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愉快和谐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渴望心态,营造出足够的想象空间,才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最大可能地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在沙画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对其的兴趣还是很高的,并且大部分的幼儿都很认真,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因此让每个幼儿在沙画课堂能够自由选择、自由结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使自主自动的学习习惯成为幼儿学习的基本素质变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幼儿沙画兴趣的有效性分析

首先,教师利用大师的精湛技巧和优美的画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在课堂的开始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幼儿对于学习来说还只是基础的入门,所以提升其兴趣是教学的关键。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教师都会让幼儿自己来动手操作,教师应尽量采用间接介入的方法来引导幼儿,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创作时间,让幼儿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意识。

第三,幼儿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很多的学习中,幼儿都会有长有短,教师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对一,所以同伴之间要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合作意识对于幼儿来说也是需要多加培养的。

最后,作画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是很多幼儿经过集体教学之后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的方面,所以教师要提高幼儿语言组织的完整性和表述的优美性、情节性。

二、激发幼儿沙画学习的具体策略

1. 利用视频,感受沙画,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大家以前是不是都用的水彩作画呢?那大家有没有见过用沙子作画的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是一位沙画大师的表演,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 幼儿感受沙子

师:大家平时有玩过沙子吗?在你们的手边就是我们今天要用的作画工具“沙”大家先来感受一下,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有什么感受。

3. 透过视频,尝试制作方法

师:刚才大师在干什么呀!是不是只用手就做出一幅画呀!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先尝试一下,自己能不能画出来呢?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大师的制作技法呀?简单的有“抓”“扣”还有呢?“漏”“捏”这么多的技法大家都来试一下好不好啊!

4. 互帮互助,小朋友共同学习

师:有的小朋友是不是还没有学会呢?那学会的小朋友帮一帮不会的小朋友好不好?

5. 具象作画,熟练作画技巧

师:我们大家来画一画简单的物体好不好,看老师这里的云彩用抠的方法,蝌蚪用漏的方法,苹果树用抠的方法,小桥用什么办法画出来的?(抠)小朋友们也从里面挑选一个物体来画一下吧!

6. 发挥幼儿想象,幼儿独立作画

师:小朋友们一定有了很多自己想画的东西了对不对!那小朋友们先试着想象出一幅完整的画,然后用我们学习的沙画技巧画出来好不好,但是在画沙画之前啊,老师要提几个要求,你们想一想,这些沙子抓的时候怎么抓才能紧紧的把它抓在手里呢?轻轻的抓一点点紧抓在手上,不要漏在桌子上,如果漏在桌子上那就不卫生了,要轻轻地慢慢撒,小心不要把沙撒到外面。

7. 展现完整沙画场景

师:小朋友们画完了之后要为自己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画了什么哦!

8. 公开展示,调动积极性

安排个别幼儿来公开展示自己的画作,为大家介绍自己画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沙画技法。

三、关于激发幼儿沙画学习兴趣的反思与总结

1. 保护幼儿个性发展,开发创造潜能

在幼儿阶段,心理和生理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其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这样幼儿得到的才是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并且这样释放幼儿的兴趣点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尊重幼儿的个体性,实施个性化探究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以一个个体存在的,并且这个阶段的幼儿内心更加的敏感,所以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幼儿的个体性,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培养幼儿对于沙画学习的兴趣,并在沙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3. 明确师幼关系,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

幼儿教育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启蒙的过程,以教师专业的教育手段,在幼儿时期就儿童形成的人格进行矫正与修复,所以在游戏的幼儿教育模式当中,处理好师生关系也是格外重要的。“恩威并施、奖惩严格”是幼儿教学中最关键的八个字,对幼儿关爱有加固然没错,但是一味的纵容与谅解对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却是起到了妨碍的作用,特别是这种类似以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的教学课程,一定要掌握好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创新——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主旋律[J].时代教育2015年02期

3.如何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兴趣 篇三

【关键词】图谱;创编;歌词;感受;理解;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能的内驱力,是一切科学活动的起点,?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不同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唱歌活动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唱歌教学是最基本的音乐活动,在进行唱歌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利用图谱激发幼儿记歌词的兴趣

在教唱歌曲时,特别是两段及两段以上的歌曲,孩子们总是会把歌词记混淆,并且是老师越纠正孩子就越没兴趣。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把歌曲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用图谱来激发孩子记歌词的兴趣。如小班歌曲《小鸭洗澡》有三段歌词,如果按照常规的教法,小班的孩子记住这些歌词肯定有困难,于是我就把歌词内容画在黑板上,请孩子们看着图谱来唱歌,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歌词,而且段与段之间没有混淆。

2.利用创编动作来激发幼儿唱歌的兴趣

边唱边活动是孩子的特点,他们喜欢在唱歌的同时,用动作来补充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如在歌曲《拉拉勾》反映的是孩子间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所以极易用动作、表情去表达生气与不理睬时的神态,同时,又能用高兴、喜悦的神情表达两人和好如初时的情景。因此,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幼儿自编动作的活动,引导启发孩子们多思考、多观摹教师和大年龄班孩子的表演,学会为歌曲编配动作,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利用为歌曲创编歌词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让孩子们给部分歌曲创编新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既能提高孩子唱歌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唱歌能力,又有利于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在韵律活动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指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为主要教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幼儿根据音乐有规律地进行动作表现音乐活动,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让幼儿反复听音乐、充分感受音乐,以期让幼儿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于是便会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再现旋律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中班的《手腕转动组合》中,教师可以启发性地提问:“手腕除了在胸前转动,还可以在哪里转动呢?”于是孩子们就创作出在头上,在身体两侧等地方转动;在律动《小手爬》中,教师引导孩子们创编歌词,如:“小手小手爬呀爬,一爬爬到桌子上;小手小手爬呀爬,一爬爬到椅子下。”“走呀走呀走呀走,一走走到哥哥前;走呀走呀走呀走,一走走到哥哥后”“跳呀跳呀跳呀跳,一跳跳到圆圈里;跳呀跳呀跳呀跳,一跳跳到绳子前。”一方面增加了孩子学习律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也练习了区分空间方位。

三、在打击乐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教师选择孩子十分喜欢熟悉的乐曲,指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自编节奏活动。教师所选择的乐曲必须简短,特征显著,易于用节奏型加以表现,以提高幼儿自编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如在节奏乐《大马告诉我》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创编出用“串铃”表现马蹄声,用“碰铃”来表现骑马叔叔喊“驾”。在大班打击乐《玩具进行曲》中,教师从教歌词开始,就要引导幼儿用拍手来打节奏,并且咬字要实,声音要短促,突出第一拍重点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在后面的选乐器时,孩子们能大胆地选取合适的乐器。

只要孩子们能够在自编节奏乐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更激起了孩子们参加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四、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欣赏音乐,由于其形象生动鲜明、结构清晰为孩子们营造了浓烈的音乐氛围,更为他们提供了表现、创造的空间。

1.通过图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课程,各领域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相互渗透。音乐与美术又同属于艺术教育,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孩子的想象来进行绘画,通过画面再来欣赏,孩子们就会有更大的兴趣。

2.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在欣赏乐曲《大树和小精灵》这首ABA结构的乐曲;在感受A段时,激发孩子迁移已有的生长经验,孩子们便用双手交替做小树叶状,身体缓慢向上移动来表示树的生长变化,扭动头、腰、膀、腿,来表现风吹来时树的摇动;在感受B段时,引导孩子们创编小精灵在树林中尽情跳舞的各种姿态。孩子们在亦动亦静之中,理解了音乐形象,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品的内涵,开拓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3.用创编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完整欣赏故事之后,可以请孩子们把听到的音乐编成故事,如在《小白兔和大黑熊》中,在欣赏完全曲之后,请孩子们根据音乐编一个故事,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完全展现在故事之中,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又能使孩子在活动的兴趣更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幼儿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儿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我们培养的是新世纪的孩子,是一个有创意、有理性,有高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要幼儿感兴趣,带给幼儿身心健康,还要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他们将来都是极为有益的。

4.在童谣教学中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 篇四

童谣在幼儿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已被人们认识到。它对于儿童知识面的扩大,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美感的启迪,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班以童谣作为主题,进行选材。在选材过程中,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谣,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受到教育,调动幼儿对民间童谣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它对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童谣教学是幼儿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手段。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展小班童谣教学中发现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时高时低。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而且容易受兴趣影响,幼儿有了某方面的兴趣,那么,某方面就有了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使幼儿对童谣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选择适合性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小班幼儿逐渐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选择童谣时,为小班幼儿选择篇幅短小、形象生动(动物)、富有童趣、节奏感强、有一定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的童谣,而且童谣的思想要健康向上,具有游戏性、娱乐性。本学年我们选择了《小老鼠打电话》、《小鸡吃米》、《数青蛙》、《牵牛花爬高楼》、《小乌龟爬山坡》、《两只羊》、《拉大锯》等等,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童谣兴趣盎然,课间、游戏时常能看见他们凑在一起读童谣,毫不厌倦。因为这些童谣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从易懂、易理解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幼儿领略语言的神韵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知识。

二、运用扣人心弦的语言

活动中教师巧妙设计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鉴以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求知欲的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活动良好的开端能紧紧抓住幼儿心理,产生愉快情绪,激发幼儿兴趣。如童谣《圆圆歌》中,教师启发小朋友:“什么圆圆红彤彤?”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太阳,有的说苹果,还有的说火球„„可见,孩子们的求知欲强,乐意学童谣。

2、优美动听的示范语。我在示范朗读时,以抑扬顿挫、变化生动、声情并茂的方法朗读童谣,这样既增添了童谣的美感,又有效地渲染幼儿。

3、振奋人心的激励语。孩子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渴望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细心观察每个孩子,看到点滴进步,就会说“真好”、“真不错”、“你真能干”、“你真棒”等激励的话语,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欠成熟,特别是精神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抑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持久。因此,童谣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保持学习的动机。

1、游戏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应把幼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如:童谣《点点虫》活动中,首先老师于幼儿对念童谣,边念边做游戏,然后,幼儿两两面对面边玩边学念童谣。最后角色交换,游戏重复。由于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兴趣倍增,持续的时间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所得。

2、故事教学。故事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把童谣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理解、易于接受和掌握。如:在童谣《两只羊》的教学中:我将童谣内容编成了故事:“今天是星期天,小河东边的一只羊要到姥姥家玩,小河西边的一只羊也要到姥姥家玩,它们走呀走,在小桥的中间碰撞了,它们都嚷着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让谁,你推我推,最后都扑通一声掉到河中央„„”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了解了故事中发生的事。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出童谣内容,一下子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童谣。

3、操作教学。在教学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可行的操作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手、脑、口并用的能力。为此我经常运用插图、木偶、指偶等形式进行教学。例如:童谣《猜猜在哪头》“公鸡头,母鸡头,黄豆黄豆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猜猜到底在哪头?”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公鸡头和母鸡头的图片分别贴在两个手背上,代表公鸡头和母鸡头,然后拿一粒黄豆放在手心里,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边念儿歌一边猜猜黄豆在哪头?(公鸡头还是母鸡头)一遍结束之后两个好朋友互换猜。操作活动已成为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材料,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使幼儿在操作实践中了解民间童谣所表达的内容,掌握操作的技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具

直观形象的教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教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以下几种教具是我在教学中常采用的:

1、颜色鲜艳的图片。

我将所教童谣里的动物按需要描绘下来,制作成图片或卡片等,使一些较抽象内容形象化。教学中,孩子往往会被图片或卡片而吸引。

2、形象逼真的动画。

经过观察和实践,孩子对动感的画面特别感兴趣。而电化教具具有色彩鲜艳、形象具体、动感强等优势,弥补其他教具的不足。为此我经常制作幻灯片或网上搜索课件进行教学。如:在童谣《小乌龟爬山坡》的教学中,我在网上搜索了课件,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被动画所吸引,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会跟着读,学着读。

3、利于表演的手偶。

手偶通常以一个角色的形象出现,它幽默夸张、鲜明有趣、操作性强而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我充分利用指偶、木偶来进行教学,吸引幼儿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童谣。

五、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

1、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幼儿发音的练习,小班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教学童谣时我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和词语的丰富积累。通过熟练朗诵童谣,小朋友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词汇也增多了。

2、发散思维的培养

5.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五

作者:刘从荣 李学瑞

通讯地址: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共和镇代冲完小 邮政编码:675500 联系电话:***

论文摘要:情境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基本途径很多,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 科学教学 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途径很多,现列举几种进行探讨。

一、用探究性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把学生吸引到问题中去。如在教学《凸透镜》时,上课开始,先向学生展

示一张投影片,然后用投影仪的镜头,在天花板上射出一幅倒立的图像。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地产生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心理,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入课堂,走进科学。

二、创设真实,实际操作的情境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教师要有目的创设和选择实验,注重真实场境的教学。如在《浮力》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出示一组在水中上浮的物体,请学生实验,让学生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能够在水中上浮?,学生马上想到了浮力。接着我又出示了几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石头、铁块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当学生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光靠争论是得不出结论的,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得出奥秘吧”。用真实的场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如在教学“沉与浮”时,教师发给学生的材料有橡皮擦、小石头、纸片、铁钉、积木、圆球,橡皮泥等东西,让学生找出哪些东西会沉,哪些东西会浮。给每组同学一个水糟,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后很快就找出来了,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兴趣很浓。

二、用科技史创设故事情境

儿童特别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具有情节形象生动的特点,科学教材中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在科学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牛顿、法拉第、伽里略等伟大人物的故事,告诉他们科学家都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并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力,那么将会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进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终身难忘,他们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例如教学《电流》时,结合课文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教学《生物进化》时,讲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故事;教学《水的压力和浮力》时,讲阿基米德从浴桶水溢出来的水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精神。

三、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

教科版小学科学涉及“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内容,是教师普遍觉得不容易组织教学的部分。一方面,这一类主题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范畴,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另一方面,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空间想象力不强,尤其针对涉及到运动的内容,就更加不知如何入手了。通过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来导入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解决

该单元部分的教学难点。多媒体电教手段直观、形象、生动。在一堂课开始时放映一些与新课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片断,或者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视、听、欣赏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进入教学情境。

四、猜谜语创设情境

教学中要以根据教材编选一些谜语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把一些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如在教学《植物的果实》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几则关于果实的谜语:麻屋子、红账子,里面坐个白胖子(花生)。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吐出白珠子(石榴)„„这些谜语形象生动,把学习内容转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把课上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使学生百上不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把教科书中的知识编成谜语让学生学习,有利于概括知识,揭示规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空气》一课时,教师课前编一个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无颜色无味道,动植物一刻离不了。看谁猜得准、快。大家踊跃竞赛猜谜语,好胜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在课堂上,教师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爆发思想的火花。例如教学《声音》一课时,教师先用录音机播放一段音乐,有喊叫声、汽车声、敲杯子发出的声音、钢琴声、建筑工地上的各种声音、街上的叫卖声、课间同学们在教室的打闹声,同学们认真、仔细的听,认识了声音,同时也体会到了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认识到噪音的危害,注意到课间不要在教室里打闹。讲到《能源矿产》时,联系生活中烧的煤,汽车、飞机、轮船等使用的柴油、汽油是怎么形成的?„„用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生活实际,掀起学生心头的层层浪花,推动思维的涟漪,引起无穷的遐想。

六、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小学生喜欢玩,要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如在教学《摩擦起电》时,教师用蜡光纸剪了一些很小的小鱼,让学生用圆珠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钓起了许多小鱼,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摩擦起电的知识,高兴极了。

七、运用想象构思情境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是构筑知识的重要成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去想象、大胆猜测、质疑、断估计各种可能出现的现象。如在教学《热空气》时,教师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酒精灯上方受热,气球便上升了。教师适时提问:“见过能上浮的气球吗?是什么气球?老

师手里的不是气球,这什么它也能够上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后,想象出了多种可能性:可能是气球受热后变轻了,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向上的力,可能是酒精灯点以后周围的气体流通了,是这些气体把气球托上去的。学习科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巧妙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去想象,这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

6.如何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篇六

安徽省界首市新华幼儿园 王茜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歌唱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幼儿唱起歌来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有些歌曲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呢

一、通过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幼儿理解歌词。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幼儿不能到位地演唱歌曲,跟他们对歌词的理解有关,所以,我觉得可以从歌词下手。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接触歌曲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在教《小篱笆》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花儿、嫩绿的草儿、漂亮的小篱笆”。或者将歌曲融入角色表演情节当中,如教歌曲《两个娃娃》时,我就是在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通过再现两个娃娃一个去菜市场买菜,一个抱娃娃的情景,将歌曲通过角色表演情节演唱出来的。这样,孩子们在进行角色表演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理解歌词打下了基础,学唱起来积极性就会非常高。

二、通过为歌曲创编动作,来增加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边唱边跳是幼儿的特点,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我多让幼儿观察自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得到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教会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因此,如果歌词是很具体的,就易于用动作来表现,孩子由于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谢谢好叔叔》一歌中的“汽车喇叭嘟嘟嘟”,我班几个小龄幼儿也很快地就用生活中曾见到的按喇叭动作表示了。在为《种瓜》一歌编动作时,唱到“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时,幼儿双手做成小芽状,身体先是蹲下,然后随着音乐节奏缓缓起来,最后两手上举,做成一个圆圆的大西瓜状,并自转一圈,表示西瓜种子一天天长大了,终于结出了一个大西瓜。对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更是深有体会,他们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开心事时,会身体后仰,双手举高,开心地转圈的姿态移植了过来,逼真地表现出了看到结出大西瓜时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时,身体前倾,抱一抱,歇一下,最后实在抱不下了,两手一摊,摇摇头,一脸既兴奋又无奈的样子,惟妙惟肖地把歌中的情景表达出来。

幼儿对自己所想出的动作特别有感情。他们在为“六一”的歌配动作时,赵晨旭小朋友两手托在下巴底下,小心翼翼地把两个中指稍向下弯表示歌词“六一”的花是香香的,并且还挺郑重地问旁边的朱佳怡小朋友: “我这朵花开得好吗?它香吗?”语气中充满感情,充满想象,充分流露出对这一动作的欣赏。

三、通过自编歌曲,让孩子们喜欢音乐,热爱歌唱

无论在家里、幼儿园、公园里、马路边,我们常会看到有一些孩子在做事情或心情愉快时就会哼唱起来,有些唱的是幼儿园里学的歌,有些是从电视里听来的歌曲,但也有的是唱的自己创作的“歌曲”。他们创作的歌不可能很完美,很可能他们所编的歌中有几个音似乎与某首熟悉的歌相同,或是节奏类似,但这毕竟是他们自己组织加工而成的,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的表现。

平时,在晨间活动、午睡前、课间、离园前等时间,我常有意无意地弹一些节奏简单、旋律明朗的小曲子,让幼儿多听,使他们能积累更多的旋律,使他们生活在音乐中。每次我弹琴时,不管弹什么音乐,幼儿都会很感兴趣地跟着唱。《小松树》音乐是我用来集合小朋友用的。开始时,他们是边听边拍手,嘴里轻轻地哼旋律。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一次,幼儿听到我弹这首曲子时,忽然几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唱起来了:“小朋友,快坐好!王老师弹琴了,小耳朵,认真听,快快坐好,快快坐好!”真是配得恰如其分,我很高兴,还特地跟小朋友一起唱了一遍,给幼儿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我发现有时幼儿在一起游戏玩耍时会随口哼上两句歌,什么“小兔小兔,蹦蹦跳”“小鸟飞呀飞,飞到蓝天上”。用的是自己想出来的曲调,虽说没有一定的音准和动听的旋律,但这也是他们自己在一定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因此,有时我就给幼儿一些示范,跟幼儿一起编两句歌唱唱,充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班有一些幼儿能唱一些短歌,并且其中的歌词、旋律、节奏都能听清。如有一次赵鑫小朋友在评到小红花后很开心,拿着小红花她就哼唱起来;虽有个别句子与《我的好妈妈》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可以看出孩子是动了脑筋,经过重新组织加工,有自己表达的特点。我当即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虽然这只是她发自内心的一个无意之举,但我及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让全班幼儿跟她一起唱了一遍,使她得到一个良好的反馈。

一次值班时,我正弹琴,杨帆小朋友忽然跑过来摸摸我的头发,在我身边轻轻地唱起歌来,我听了,马上在琴上弹了出来,让她跟着琴唱。这下,她更兴奋了,没想到自己随口唱的歌曲被老师弹出来了,这么好听。这么一来,小朋友自编歌曲的兴致就更浓了。我们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了一个海底世界,孩子们都说很漂亮,有很多鱼、潜水艇,还有美丽的海草等。看到幼儿这么感兴趣,我不由得想,何不让他们把这幅画编成一首歌呢?于是,我就说:“这海底世界很漂亮,那你们想不想把这漂亮的海底世界用歌唱出来呢?”小朋友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了,一个个跃跃欲试的,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一会儿就高举着小手喊“我来!我来!”我先请了丽丽来唱第一句,谁知,她刚唱完,坐在下面的许嘉乐小朋友紧接着唱了下去„„配得还挺顺口的。我带头鼓起了掌,下面的呢,孩子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接着往下编了,而且还挺会评价这样编好,那样编不好听。不大一会儿,一首天真童稚,取名为《海底世界》的歌曲就诞生了。

孩子们唱着自己编的歌,一张张小脸都兴奋得通红通红的,那种神情就别提多满足了。以后,小朋友不管编了什么歌,哪怕是只有一句歌词,也要来唱给我听,有的是滑稽可笑的,不成文的,但我每次都是先赞扬和鼓励他们,然后再跟他们一起编一编,唱一唱。因为这种精神是难得可贵的。自编歌曲对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的热情,让幼儿学会用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及发展音乐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这种无拘无束,轻松活泼的唱歌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明才能、创造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能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终身受益。

总之,教师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活动,才能激发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这样一种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能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7.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七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 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在幼儿园组织科学活动时, 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 要通过情境创设正确引导幼儿, 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日常案例、故事会、情景剧等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1. 情境创设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正处于好动的年纪, 教师要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 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让幼儿们在科学活动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比如在《可爱的小脚丫》这一活动中,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铺设一些海绵垫子, 然后让幼儿们脱掉鞋子和袜子, 漏出自己的小脚丫,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小脚丫, 分析脚丫的结构和功能, 让幼儿学会该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脚丫, 这就是很简单的生活常识, 但是却可以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

2. 情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在《认识水》这一活动中, 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水的特性开展科学活动, 让幼儿对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 为幼儿设计一系列与水相关的活动, 可以在水中放一些充气鸭子, 给学生准备一些材料,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玩具, 然后将自己制作的玩具放在水中, 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学会水的浮力, 通过情境创设达到教学的目的。

3. 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幼儿合作学习。

由于幼儿正处于智力发育阶段, 思维能力尚且不足, 幼儿在科学活动中难以独自完成任务, 所以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比如在《认识洗涤用品》这一活动中, 教师可以提供很多种洗涤用品, 让幼儿以所分的小组为单位, 分别用手中的洗涤用品进行试验, 记录每种洗涤用品的气味、手感和颜色, 然后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由小组推选出一个人进行回答, 并且让这个学生介绍其他小组成员, 教师最后要对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点评, 通过物质奖励激励学生,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二、示范引导积极鼓励, 教会幼儿探究问题的方法

1. 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积极引导幼儿“问一问”。

幼儿往往会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鲜事物感到好奇, 常常会对教师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教师这时不能对幼儿进行敷衍, 要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足够重视, 不能对幼儿进行阻止或斥责, 那样只会将幼儿的探究精神扼杀在摇篮中。在幼儿园教学中要及时捕捉教育契机, 积极引导幼儿“问一问”, 要鼓励幼儿进行提问, 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 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

2. 开展常见现象探究, 鼓励幼儿“想一想”“试一试”。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蜡烛灭了》这一科学活动, 让幼儿观察瓶子里的蜡烛, 为什么盖上瓶盖以后就熄灭了?鼓励幼儿去思考这个问题, 还可以给幼儿提供两个大小不一的瓶子, 让幼儿分别在两个瓶子内点燃蜡烛, 然后盖上两个瓶子的瓶盖, 让幼儿观察蜡烛熄灭的时间是否一致?通过这个科学活动, 鼓励幼儿“想一想”“试一试”, 增强幼儿的探究欲望,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努力创造活动条件, 示范引导幼儿“做一做”。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磁铁的奥秘》这一科学活动, 为幼儿提供一些磁铁、塑料、陶瓷、铁板, 让幼儿自己动手去研究磁铁的特性, 幼儿会发现磁铁对塑料和陶瓷之类的物品没有作用, 但是与铁板却能吸在一起, 这一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幼儿会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究中。

三、精心准备感知素材, 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幼儿的思维能力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所以教师要加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要创设科学情境, 丰富幼儿的感知色彩。比如在《认识瓶子》这一科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颜色各异的瓶子, 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每个瓶子的特征和不同点, 然后让幼儿用手去感知每个瓶子, 敲打每个瓶子, 分析自己所接触的瓶子是哪一个, 教师要对猜对瓶子的幼儿进行表扬, 这个科学活动可以将幼儿的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 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实行, 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科学活动的开展, 要利用生活实际和情境, 启发幼儿的实践能力, 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 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利云.小议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投放[J].小学科学 (教师版) , 2013 (07) .

[2]梁玉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类型、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 2015 (03) .

8.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八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快乐足球 足球兴趣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让更多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在校园开展足球活动,不是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形成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机,也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让校园足球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对于提高足球水平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

一、认知足球的趣味价值

在我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背景下,小学体育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家长、学生对足球的趣味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大幅度降低。如何加强校园足球教学,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首先要从足球的趣味价值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快乐中让学生找到足球的趣味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意识,构建快乐足球,强化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二、创建浓厚的足球氛围

足球既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更是一种教育活动,校园足球的核心是普及。将足球融入校园的学习、生活和建设中,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线,以快乐足球为理念核心的校园足球文化。足球运动风靡世界,牵动着亿万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心。我们应充分运用足球的魅力,科学组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足球。一是要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以及组织观看比赛,如世界杯、欧洲联赛、中国甲A联赛等,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足球知识,介绍世界著名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故事及风采。通过欣赏球星细腻的脚法、精准的射门、激发学生练习足球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设身处地参与足球娱乐,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足球,才能体会到它的乐趣。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加大对足球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对这一运动产生好感,并融入其中,渲染浓厚的足球氛围。

三、快乐足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挖掘和整理教材中适合小学生体育课足球活动的内容,并在实践中探讨研究,构建快乐足球、快乐课堂、快乐校园,让孩子们感受足球的趣味价值,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意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一)深入挖掘和提炼足球的“快乐”文化,以足球为抓手,把学校创建成有相当知名度的体育特色学校,使学生感受足球的趣味价值,促进足球意识的培养。(二)在学校掀起“快乐足球”的风气,人人热爱足球,切实打好打实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创造良好的足球氛围,让教师、家长、学生在激烈而快乐中领悟足球的趣味价值。(三)探索“快乐足球”。把足球纳入课间活动,通过足球操、颠球、运球、足球小游戏等活动量较小的集体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创建班班足球队,少年宫“快乐足球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快乐足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足球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在足球技术技能教学中,运用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身心得到放松,消除疲劳,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兴奋度,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各种运动技能。例如:“抓乌龟”、“躲闪追逐”、“背人踢球”、“抢圈”、“颠球比赛”、“运球接力赛”、“抢球”等游戏,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球性和球感,还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绕竿带球跑”、“射门晋级”等游戏把足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足球的乐趣,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增长足球技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足球活动的感情。

五、足球比赛激发运动热情

结合学校足球文化节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点球大赛、单项趣味比赛,对推动足球运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足球联赛中,采用创新赛制(无人守门),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激情,让学生在公平竞争中享受运动的激情与快乐。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喜欢这一运动并融入其中,使他们充分认识和了解足球,增强参加足球训练的自觉性,激发对足球的运动热情。引导他们从无趣到有趣,从有趣到乐趣,从乐趣到兴趣,让师生从思想上共识,行动上主动,逐步对足球着迷。

六、足球运动增强意志品质

足球是一项讲求团队配合的运动,它不同于其他小球类项目,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足球比赛是足球训练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比赛不但需要参与,更需要取胜,为了取胜,达到目的,参赛学生会主动刻苦训练,磨炼意志,为战胜别人,不畏困难,敢于吃苦。这些都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目的。同时,在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作用下,可以使学生在比赛失利或者被动下,面对挑战,不退缩面对强者,不惧怕,对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控力等意志品质均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活动中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品质教育、培养和增强自信心教育,也是日常小学生足球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总之,中国足球水平要提高,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通过校园足球大大激发并提高小学生的足球兴趣,增强学生的足球信心,让学生从内心热爱足球,达到热爱足球、喜欢足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足球产生浓厚而强烈的热情,才能打好学生的足球基础,有效提高青少年整体的足球水平,中国足球才能走上足球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维,林华.校园足球文化探究.体育教学,2014.7.

9.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篇九

一、让幼儿“认识自我”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先了解自己的班级,了解自己的同学,了解上幼儿园的目的。首先让幼儿知道我们是哪个班级,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我们要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生活,我们要爱护我们的集体。如果哪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走丢了,我们可以找其他的老师告诉她我是哪个班的带我回到那个班级。在组织活动时要举例和幼儿说,他们会出自自我保护的意识,而记住自己的班级叫什么。这样跟幼儿自己有关的事他们就会记住,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知道其他幼儿的名字让他们自我介绍,互相了解。让幼儿在活动中互相拥抱,让他们都能成为好朋友。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使幼儿提高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上幼儿园的目的,幼儿园是干什么的。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带他们到大班去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上课的,上课是为了干什么的!幼儿都有好奇心,好胜心,他们也想在幼儿园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从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班级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当代儿童心理学理论特别强调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学习和发展,通过环境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是幼儿教育的基本特点,符合幼儿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的年龄特点,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班级环境指的是活动室内的墙饰、空间布置,可以对幼儿进行自然随机的布置。我们要积极挖掘班级环境的影响作用,对小班幼儿多感官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每月布置班级环境时,根据当月设计的主题来布置,幼儿一进教室就能看见,即增加了乐趣又让幼儿无意识的记住了知识,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活动中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教师优美的语言是通往幼儿心灵的桥梁,是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往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极易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活动,达到教者乐教、学者乐学的教学效果。以故事教学时为例,教师的故事语言夸张、生动,富有趣味,如用又粗又低沉的声音扮演大象伯伯,用恶狠狠的语气演绎大灰狼,用尖声尖气的声音表现狐狸等,这样自然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相反,如果语言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定然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因此,我们只有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又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激起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生动的教学语言还包含了幽默的语言、神秘的语言和表情语言。

1、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活跃课堂气氛、交流师生情感的润滑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它能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而有趣地学习知识。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特别兴奋,大家唧唧喳喳,怎么也停不下来。教师灵机一动,说:“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吗?我们教室里好象有许多小蜜蜂,看看在哪呀?”小朋友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咦,小蜜蜂怎么不见了?可能是看到我们小朋友们这么安静,它们不好意思来打扰我们上课吧?”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2、神秘的语言

神秘的语言能引人想象,令人回味。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就像手中握着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有一股巨大的力量牵引着幼儿听讲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兴趣。比如引题的时候,教师用神秘的口气对幼儿说,“今天数字城特别热闹,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顷刻,便激起了孩子们探究数学城的浓厚兴趣,个个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期待着老师继续下去。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成功了一半,这堂课小朋友们学得特别专心,自然也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3、表情的语言

教师的表情语言对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蚂蚁搬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光应具有自然、亲切、柔和的美感 。眼睛里既要包含丰富的情感,又要有特殊的暗示作用, 即根据不同的对象和情况,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鼓励、赞扬、惊喜或制止,唤起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美好的面部表情,也能使幼儿产生良好的心态,使学习氛围轻松和谐。如教师讲故事时,应根据情节的变化表现出相应的、适度的喜怒哀乐,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手势的运用也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形象思维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教师说,“小猫来了。”幼儿可能不会很有兴趣,而如果边学小猫的动作,边说,“喵喵喵,小猫来了。”幼儿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还会和教师一起做动作呢。

四、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小班幼儿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在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教学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活动,这样幼儿很多时间都生活在游戏的环境之中。将幼儿活动游戏化,把教育目标、内容融于各类游戏之中,让小班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相关知识。如:在玩游戏活动“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时候,就能够让幼儿儿点数“大灰狼”抓到几只“小兔子”,这就让幼儿在玩游戏时候不知不觉接触数概念。在搭积木时候,我们老师能够随时问问幼儿,你搭的积木用了多少积木?,积木是什么颜色的?,这样也在不经意中让幼儿数数和认识颜色了;还有,在活动中设计开水果店游戏时,幼儿在玩时候,我们要规定小朋友去买东西要说出“你要买几个××”这样就使幼儿在买卖中进修到数的概念。在游戏活动中,教幼儿知识,能够让幼儿玩的开心,学积极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全部使用游戏形式,也能够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使用游戏形式,幼儿在这类自在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习,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尾

10.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篇十

一、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由于珠心算教学没有系统的教材,再加上幼儿年龄小,不可能按照小学的模式来上课,这给我们在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新《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及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也是幼儿珠心算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珠心算。如在复习“补数”时,让幼儿玩拍球游戏。先规定两人拍球数合起来要成为10,如果一个小朋友拍三下,那么另一个小朋友则拍七下。或者让幼儿模仿动物叫声,让小朋友来对。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运用游戏形式以外,还灵活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歌曲、儿歌、手指操、谜语等。在珠心算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丰富,对幼儿打算盘的常规要求又比较高,我们在其中安排歌曲、手指操。如“十个小矮人”,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点数小矮人,既活动了幼儿的小肌肉群,又轻松了头脑。再如结合大班音乐教学而创编的“采茶”,第一遍让幼儿模仿采茶动作,活动手指和手臂肌肉,第二遍则让幼儿模仿入微地进行检茶(检查茶叶的好坏),十个手指的灵活运用十分有效地活动了肌肉,且和音乐舞蹈结合起来,达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在教幼儿学珠算术语时,我们经常采用谜语形式,如“有些珠子真听话,主人一下令,啪啦一下全回家”。这个谜语让小朋友复习清盘这个概念。

二、运用语言引起悬念,从而激发兴趣

幼儿正处于积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或者略知的事物会产生极大探究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看数译珠”的教学中,我们和小朋友玩变魔术的游戏,用悬念性语言讲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变魔术的游戏。请小朋友看清谁变的魔术最好、最准确。”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气氛中,个个兴趣盎然,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再如,在教“凑数补数”这些概念时,我们在和小朋友玩对数、碰球游戏时,用悬念性语言讲述,问:“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你的1球碰9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三三两两进行,十分有趣又有效。由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他们知识与经验获得自然、生动。

三、用成就感效应激发兴趣

成就感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它可以成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动力。因此,使幼儿产生成就感,能够激发幼儿对珠心算的持久兴趣。

成就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幼儿内部的,如完成一套材料的操作,发现新的结果等,出于其内部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评价引起的成就感。经过观察,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教师的评价作为成就的标准,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学龄前就能计算一些题目,容易得到别人的赞许,这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于是我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珠心算学习感到困难的幼儿,经常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李西西小朋友,对珠心算缺乏兴趣,在一次课堂练习中,我先个别辅导她完成一道加法的题,然后请她到黑板上给其他小朋友讲解。完成后,我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激发了她学习珠心算的内在动力,增强了自信心。自此,她逐渐对珠心算活动产生了兴趣。

四、以竞争效应激发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将幼儿分成小鸟、唐老鸭、米老鼠、大公鸡队,让幼儿每次以比赛积分多少来定胜负,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连平时不爱打算盘的幼儿也跃跃欲试,抢争第一。

11.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篇十一

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 创设悬疑和疑问, 然后引领学生入境, 帮助学生解开疑惑, 获取新知,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就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总结如下。

一、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提前背诵

大家都知道, 古诗词常常是需要学生通篇背诵的, 然而古诗词不同于现代文, 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 给学生的学习和背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教师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提前背诵显得尤为重要。我班上有几位同学, 他们每次都比其他的同学背得熟, 学得好, 对新知识掌握理解得快。课下我曾经和他们进行过沟通, 原来他们对新知识都是提前预习, 提前背诵的, 有的甚至是课本刚发到他们手里, 就第一时间把整本书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段落做上了标记, 提前好几个课时就已经把它们背熟了。在上课的时候, 这些学生主要是把个别的生词和难懂的句子加以理解, 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和理解课文, 他们在课上就可以把精力集中放在对文章作者的了解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上, 这样就会使这些同学对所学的诗词更加了解。随后, 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们, 同时把这种学习方法推荐给其他学生, 同学们互相学习, 表现积极, 生怕被落在后面, 班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课前预习氛围, 效果明显。

让学生提前对古诗词进行熟读甚至背诵, 是让学生学好古诗词的一种好方法。但是, 这种方法在实施之前和实施的过程中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考虑。例如, 教师必须在学生自己预习之前对新诗词中的疑难句子和生字词做一下解释, 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使学生更有信心。如果教师没有提前给学生讲的话, 学生可能被疑难句子和生词吓倒, 这样, 就适得其反了。当然这其中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教师在慢慢的尝试中去找到一套适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电教多媒体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教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 电教多媒体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如果电教手段合理地运用到古诗词的教学, 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和声音, 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虽然短小精悍, 但意境深远, 单单凭借朗读、背诵很难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境。例如, 在教授《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庐山的风景图, 让学生亲眼目睹一下庐山的美丽风景, 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的美景当中, 体会诗人当时的心境。最后把庐山瀑布定格在屏幕上, 加深学生对庐山瀑布的印象, 这时在庐山瀑布作背景的情况下, 把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后写下的《望庐山瀑布》的优美诗句逐句投影到屏幕上, 此时学生就能体会到李白写诗的意境。教师还可以在此时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给学生听, 让他们跟着录音朗读, 通过反复的诵读, 使学生对诗的含义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把整篇诗词背诵下来。

总之, 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知识学得更扎实。

三、教师利用幽默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 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无论在何时何地, 幽默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教师幽默的授课方式同样也会吸引学生,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到知识。因此, 教师在语言表达和教学手段中表现出幽默色彩, 就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处于兴奋状态, 能够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上丰富的想象, 将文字改编成为富有意境的画面, 学生在绘画的过程是对诗文深入理解的过程, 让课堂变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在诗情画意中理解, 在联想、想象中拓展丰富, 在愉快欣赏中提升。让课堂变成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让诗歌变为展现学生才华的平台。

12.在古诗导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篇十二

内容提要: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的良好开端,引起学生兴趣;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表演,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文:音乐来自于劳动,来自于大自然。然而,音乐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似乎是一门副课,有的几乎不上,有的只是简单的教几支歌而已。然而音乐是人类精神的灵魂,是语言的发展,音乐这门课程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动中,乐中,欣赏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以及创造,审美能力。那么小学音乐课唱歌,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浅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的良好开端,引起学生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常会听到学生谈论“我喜欢某一位老师讲的课,既生动又形象”,“我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枯燥无味,又罗嗦”,很明显学生喜欢听哪位老师的课,那一科的成绩自然好,反之则不理想,那么老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在开始上课之初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准备,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好奇心,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例如,我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由于学生已上了很长时间的音乐课,觉得很平淡了,激不起什么兴趣了,天真好动的性格也有所改变了,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作法。这就是我带领学生共同扎起彩绸,在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伴奏下,扭着秧歌进教室。又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开端,在音乐教学中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也能使他们在疑问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的形成。

二、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活动富有趣味性,学生才会主动和积极参与,融音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知识,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作为音乐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音乐的习惯。在教学上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现状,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听、唱、玩”等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再者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例如,我上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音的强弱。为了让学生有趣味的学习,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捉迷藏”游戏。老师和学生共同创编歌曲《找朋友》,由王同学藏物件,李同学找物件,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唱歌曲《找朋友》,当李同学走近物件时,我们要唱强,当李同学远离物件时我们要唱弱,当学生越来越靠近物件时,有几个学生激动得站起来唱,同时拍打着节拍,把一节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课上活起来,到了最后,全班同学还邀请我来找物品。音乐的强弱就这样被学生轻松地有趣地掌握了。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又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愉快的上完了一节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课。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新发展,其灵活便捷、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导入新课,就能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功地敲好一堂课的“第一锤”。如教学《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flash动画,可爱有趣的动画插图,一下子就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所创设的意境中。通过多媒体电教平台能直观地表现音乐,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这样的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优化了音乐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我在教《小青蛙找家》一课导入新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伴随着《小青蛙找家》音乐响起,在投影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荷糖画面,小青蛙坐在荷叶上蹦蹦跳跳,呱呱的叫着,这是一幅美丽的景色。我用充满深情语调讲述“小青蛙找家”,使学生听着轻快、活泼、跳跃的乐曲,让同学们模仿出动物的叫声,走路的动作,并用适合的乐器渲染其跑和叫的动作、声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就在这样一个自主、开放、和谐的情感中得以充分的发挥,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四、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故事教学可把歌曲戏曲的主题、内容、情节展示给学生,还可借助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但学生第一次接触越剧时,感到非常陌生,而且难以听懂。我以音乐为背景讲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三年同窗、生死相爱、英台抗婚、双双化碟。教师生动的语言,慢而低沉的语调感染了学生,把学生带到故事中去体验主人公的情绪和内心世界。同时学生对作品中的唱腔、曲调、内容、环境、情感、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又如在教唱《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时,我给学生们编了一个小乌鸦和乌鸦妈妈的动人故事,故事讲了乌鸦妈妈是怎样含辛茹苦地把小乌鸦养育大,终于有一天,当乌鸦妈妈年龄大了,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牢记妈妈的养育之恩,辛辛苦苦为妈妈寻找食物喂养妈妈。课中我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感人的语气感动学生,让学生从中明白妈妈的辛苦,以及应该怎样孝敬妈妈,疼爱妈妈,学生听了故事后,很感动,纷纷举手发言来表达自己将怎样疼爱自己的妈妈,并在学习歌曲和演唱歌曲时都很认真、专注,用心投入地演唱了这首歌曲。

五、引导学生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歌表演融思想性和趣味性、音乐性和舞蹈性于一体,是最简易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把无形的声音同无声的形态动作结合在一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歌表演以唱歌为主、表演为次,那么在教学中应做到动静交替。动作不宜过大,应以不影响歌唱为限度,将重点放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其次,音乐与表演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所以,每学一首歌曲都要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来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如教第十一册《读书郎》时,我让学生自愿分组,每小组准备一个与读书郎有关的节目,十五分钟过后,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组表演合唱(校园十佳歌手领唱,其他同学合唱);一个组表演小品(读书郎与私塾先生),读书郎自带了道具即书包;一个小组表演舞蹈;一个小组表演打击乐等等,又如教唱唱歌课《大树妈妈》时,在学生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加入简单的表演动作。根据歌词意境,同学们都开始随着音乐舞动,就连平时许多很内向的学生也都忍不住跟着跳了起来。然后,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学生们很容易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过程中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边歌边舞,感受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习兴趣

上一篇:直角的认识教案下一篇:在建工程转让给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