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名词解释(通用8篇)
1.新闻传播名词解释 篇一
[内容提要]:本文以美国学者怀特的“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为基础,但却不以传播者的把关为关注中心,而是根据新闻传播过程的现实,同时考量四个维度:信息强度、传播者视野度、受众关注度与现实真性度,从而将新闻传播置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在矛盾运动中来为新闻传播提供一个合乎实际的解释。新闻传播的四维结构在修正怀特模式的基础上,意在作为解释框架。
[关键词]:模式 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 新闻传播四维结构
美国传播学者赛佛林与坦卡德在《大众传播: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指出:“我们给模式(model)下的定义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引用了多伊奇对模式的观点:模式是“一种符号的结构和操作的规则,它用来将已存在的结构或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联系起来。”[1]可见,传播模式也就是对传播结构、过程、效果等进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表达式,以此来将传播结构、过程、效果等等中的相关要点联系起来。80年代初出版的由麦奎尔和温德尔所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就精心选择了48种最具代表性的模式,予以介绍。可以说,建构传播模式早已成为了传播学的一大学科特色,各种模式还在不断地出现。
建立传播模式是有用的。谈及此时,麦奎尔和温德尔说:“我们认为模式主要是思想的辅助工具,特别适用于传播研究。……因此,模式的引人之处在于能够‘画’一些‘线条’来表示我们已知确实存在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并能用其它的手段来显示关系的结构、局部解剖图、强度和方向。” [2]简言之,“模式能提供我们考虑问题的框架”。[3]
1949年传播学者怀特对美国某小报的某电讯编辑(telegraph wire editor)的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个案调查。该编辑从接收的11910英寸电讯稿中选用了1297英寸,不足11%。在此研究的基础上,1950年怀特将“把关人”(或译“守门人”)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如下图:
这一模式说明了这样几点:其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是从新闻信源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报道;其二,大众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即“门区”(gate area),它指出了某些新闻得以通过“门区”而另一些新闻则被挡在门外从而遭舍弃这样一个事实。
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式。言其简单,笔者认为,它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指出了“把关”这一新闻选择的特定事实,但是它并未很好地展示模式中关涉的“新闻”、“门区”与“受众”之间是如何围绕由掌管“门区”的传播者施行的“把关”来展开几者关系的。因而,怀特模式,虽然源自于对“新闻传播”现实的考察,但因其视点聚焦于“新闻传播者”而显偏狭,由此,如果以“模式能提供我们考虑问题的框架”为标准,它也就只能为新闻传播的现实运动提供一个相当有限的解释框架。正如《传播与媒介研究词典》(A Dctionary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所说的:“今天,该模式只是作为把关分析的出发点而被人接受的。确实,学者通过增加一些怀特没有涉及到的重要因素――比如限制与指导大众传播的组织因素――来继承发扬它,这又是有用的。” [4]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笔者尝试着对怀特模式作一点修正。笔者在保持怀特模式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加进了四个维度,即“信息强度”、“传播者视野度”、“受众关注度”与“现实真性度”,两者叠加即为笔者所论之“新闻传播四维结构”,如下图:
对于建立“新闻传播四维结构”模式的理由或意图简要说明如下:
其一,以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为基础,将视野放扩,意在提供一个更具有解释力的新闻传播模式。换言之,新闻传播四维结构是一个解释框架。
其二,“新闻传播四维结构”是一个过程性模式。尊重新闻传播的现实过程:“新闻信息”→“传播者”→“受众”。在作修正之时,笔者尽可能坚持麦奎尔他们所言的“功能性模式”的要求,“理由很简单,因为一切传播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动态的,都包含了某些过程或变动的要素”,同时又努力避免、克服两种弱点:或者把“视野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内”,或者“使某些关于一种模式的构成或运行中的过程的假设(这些假设开始时是有问题的,但却是基本的)永恒化” [5]和僵化。只有这样,才算得是在尊重新闻传播的现实过程。
其三,新闻传播四维结构这一过程性模式的现实展开所依赖的是“新闻―传播者”、“传播者―受众”、“受众―新闻”等几对矛盾的运动,即在矛盾运动中建构新闻传播的四维结构,在矛盾运动中,解释框架才具有不同传播关系和不同传播情境下的解释力。
2.新闻传播名词解释 篇二
一、网络传媒和传统媒体的相同点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同之处, 他们都是通过舆论对社会进行监督, 并且这种监督属于软监督, 只能给当事人以强大的精神压力, 迫使当事人采取符合民意的行为或是促使有关部门介入, 对当事人进行制裁。这种软监督和行政监督以及法律监督不一样, 不能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当事人作为或是不作为。
在新闻传播方式上,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 也是对社会上突发的事件进行报道, 然后对事件引起的后果进行追踪报道和评论, 利用舆论力量对事件当事人进行监督。
二、网络传媒和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差异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中都各有所长, 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一) 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时的优点 .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相比, 在时间上具有优势。早在上世纪,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 就发挥出了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早在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 北约的三枚导弹落在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造成20人受伤, 3名记者身亡的惨剧。仅仅42分钟, 我国人民就得知了这一不幸消息。而报道这一消息的正是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而我国传统媒体中最快的广播, 则是在当天上午9时进行报道的, 电视是在中午的午间新闻中播出, 而报纸报道这则消息除了当天的晚报, 一般都是次日才报道, 整整迟了24小时。
作为新闻传播,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唯一优势, 而互联网正好发挥了这一优势。也是这次事件中, 在发生的当天和次日, 新浪网上关于这件事的评论和后续报道, 就有400多条, 如果每条400字, 就有16万字, 加上200多幅图片, 这些详尽的内容是国内报纸总和也达不到的。
美国的传统媒体在世界上是最发达的, 但在互联网面前还是难以企及。早在上世纪的1998年9月11日, 美国众议院经过辩论和投票, 决定下午两点将斯塔尔关于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绯闻调查报告发到因特网。但白宫法律顾问办公室却在下午一点将长达78页的反驳报告发到因特网, 斯塔尔那份长达445页的调查报告在随后的下午两点20分才发到因特网。结果网民的访问量排山倒海般, 甚至造成网络堵塞。由于网民先看到反驳报告, 后看到调查报告, 因而对克林顿的看法就不同, 同情的占多数, 许多人反而认为斯塔尔有些多事。这就是新闻时效性产生的后果。
和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除了具有时效性之外, 在内容上比传统媒体更丰富, 更详尽。以克林顿绯闻为例, 传统媒体无法刊登78业的反驳报告, 更无法刊登445页的调查报告, 只有互联网才有如此大的空间来容纳。
造成网络和传统媒体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 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在报道新闻时有版面限制, 广播和电视有时间限制。同时, 作为传统媒体, 在发布新闻报道时并不能由记者个人做主来播发新闻, 还要经过几道关卡的审核, 所以在时间上和空间中都有所限制。
但作为互联网新闻, 首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次发布新闻的都是网民个人, 也不用通过审查, 鼠标一点, 新闻就发出去了。
(二) 网络媒体在舆论上的优点。我国的传统媒体在对事件的舆论上, 除了由媒体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外, 就是一些权威人物的看法, 报纸和电视上发表舆论的除了专家就是学者, 很少有普通民众, 尽管媒体号称是代表人民的, 但民众很少有机会在报纸和电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想发表, 也要通过写信, 打电话等手法。写了信, 打了电话还要收到媒体方面的审核才有机会, 等机会来临, 新闻的时效性早就过去了。但在网络上, 普通大众只要有电脑或是手机, 就可以在自己注册的论坛、博客上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所以网络舆论才是真正的代表民意。
(三) 网络传媒在反腐中的优势。传统媒体对腐败案的报道, 一般都是在腐败分子被查出之后, 针对腐败分子的作为给予报道传播。而网络则不同, 它通过一些迹象, 经过不断挖掘, 就能将一个潜在的腐败分子暴露出来。例如对于腐败分子的房产, 穿着打扮的奢华, 就能牵扯出一个腐败分子的经济问题。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对于“表哥”杨达才的揭露。还有就是那些“房姐”“房妹”“房叔”“房婶”的新闻传播, 以及在景区、在娱乐场所、在学校门口拍到的公车私用, 都为反腐工作作出了贡献。
此外, 反腐力量中的“二奶反腐”“情人反腐”也都是通过网络才将腐败分子暴露出来的。
(四) 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时存在的不足和传统媒体的优势。虽然网络媒体在传播新闻时有许多高于传统媒体的地方, 但是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上, 网络媒体就远不如传统媒体。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布者都是网民, 个人素质参差不一。有的是具有道德和文化修养的正直人士, 也有一些是不懂事的学生, 正直的网民具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能够将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现象加以传播, 一些丑陋的事件加以暴露鞭挞。但一些素质低下的网民, 还有一些不谙世事的学生却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提高自己的微博阅读量, 编发一些假新闻, 这样不仅欺骗了广大网民, 也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还有一些网民, 针对一些社会坏现象, 在网上进行人身攻击甚至谩骂, 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在传统媒体很少见到。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 虽然有些方面难于企及, 但作为新闻工作者, 无论是一线的记者, 还是后台编辑, 在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的网民。因此, 一些读者在网上获取信息后还要再从传统媒体上加以认证才可信, 这说明在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方面, 传统媒体还是远远高于网络媒体的。
一些网络新闻虽然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但最后问题的解决, 还是通过主流传统媒体的介入才能将事情的发展推向高潮, 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才得以解决。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案”, 开始在网上传播, 最后还是因为人民网转发了相关报道, 引起大量转载, 最后国家才着力整顿收容站。
一些网络新闻的传播有时还赖于传统媒体的支持, 如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就因为一些主流传统媒体的支持才将舆论的影响力提高。
三、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发展
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传统媒体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正在积极利用网络来弥补。今天的互联网上, 一些传统的媒体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阵地, 不论是国家级报纸, 还是省级报纸, 都有自己的网站。读者在网上也可以看到电子版的各类报纸, 也可以在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连电视台也有自己的网络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起取长补短, 共同为读者服务。
摘要:网络新闻传播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网站、微博以及手机微信传播的新闻;传统新闻传播指的是报纸、电视、广播传播的新闻。在互联网技术产生之前, 传统媒体一直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它的传播特点是具有权威性。网络新闻传播在形式上解放了广大民众的话语权, 具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舆论优势, 但由于发布新闻的是普通民众, 在传播中缺少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也缺少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在目前形势下, 两种媒体已经形成并驾齐驱的局面, 两者正在相互交融, 互补对方不足。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统媒体传播,舆论
参考文献
[1]李莉.探析网络资源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及其应用[J].科学之友, 2013 (10) .
[2]孟琳娜.浅析中国网络媒体的公信力[J].记者摇篮, 2011 (07)
3.新闻传播名词解释 篇三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各类大众传媒中的立体化生存和评论的日益常态化,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观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对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新闻评论能成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种重要力量,既缘于这一文体自身的基本写作特征,也与新闻传统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媒介功能与社会”的框架下,新闻评论引导舆论是媒体实现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是媒体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因此新闻评论的勃兴不仅是媒介竞争的外部结果,更是媒介寻求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新闻评论对媒介“联系”功能的具体体现
在阐释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功能论“为讨论大众媒介和社会之问的关系以及一套已经证明是难以避开和代替的概念提供了一种语言体系”。它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了大众传媒的身份定位,而事实上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正是其社会存在的基石。
大众传媒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充分体现出它对社会系统的积极作用和自身建构。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因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确定性,也成为规范传媒组织发展、决定媒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这种源于媒体自身的内在需求,由于满足了不同组织或个人的需要,因而呈现为一种外化的力量,使之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传播具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所谓监视功能正如施拉姆所比喻的“社会雷达”,可以说这是传媒的基本功能;联系功能也被称为“社会协调功能”,具有整合社会的作用,它好比是一个人“大脑与中枢的职能,即判断、反应、协调机体动作”…;传递遗产的功能是保证文化得以延续的功能。在这三者中,联系功能的正常发挥往往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仅仅从有用性的层面考察大众传媒是远远不够的,大众传媒提供的并不仅仅是服务,它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拉斯韦尔认为联系功能的基本内涵包括“解释、诠释与评论事件及信息的意义,支持既有权威与规范,社会化,协调各处分离的活动,建立共识,设定优先次序并且指明事物的相对位置”等六个方面。可见,这种“联系”是对周围信息的判断和解释,“监视环境着眼于真实迅速,联系社会侧重在析疑解难”。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对某一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作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危机环境下,帮助社会达成共识。“利用话语,通过符码的特别使用,从而把某些有关话语主题的特定意义置于优势地位,形成舆论、扩大舆论、矫正舆论。”
这种联系功能的发挥往往就是依靠媒介中那些社论和评论性的内容。在媒介语境下,新闻评论不仅仅是媒介的“客观任务”,它还呈现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评论以对新闻事件直接表达观点、态度为基本特征,其中包括评论、分析、解释和舆论监督等不同的方式。事实上就是通过新闻评论这一手段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它的显要价值就是“媒介可能阻止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威胁,还可以经常反映并管理舆论及表达”。
新闻评论作为实现媒介功能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在以“客观”“真实”为要义的新闻语境中,不应也不该回避自身的担当。只有将新闻与评论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才能构成大众媒介的完整镜像,偏废任何一方,而过于强调另一方,同样也是有违新闻规律的做法,势必损害大众传媒业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石。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传者与受众、传者与传者的交流更加便捷,舆论的不可控性愈发明显,媒体竞争的层面已从单纯的新闻信息的比拼跃升为对解释权第一落点的争夺。此种情形,就使得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富有知识张力的评论成为实现媒体突破的有效利器。而新闻评论的强度和水平既体现为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方向,同时也是媒介完善自身建设的具体表达。
二新闻评论是消除媒介监视功能负作用的有效手段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而且往往是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指出监视功能具有“麻醉”负功能,即指如果一个人接受了过多的信息,便可能陷入一种对信息漠不关心或被动消极的状态。监视的负面功能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信息的过量,二是信息的片面性。在大众传媒海量的信息狂潮中,同质化和表面化的信息势必造成受众对信息关注度的减弱。此外由于过度追求新闻的不寻常性,使得常态生活被掩盖,最终导致新闻功能的异化。“过多地接触那些不寻常、不正常、极特殊的新闻,还会导致受众毫不了解社会上平常、正常、普通状况的后果。”
在信息社会中如何保证新闻的理性无疑是一个值得大众传媒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传播方式的重整在日益提高的交互性当中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同时在商业利益中纠结愈深而愈难以自拔,这些都使当下的大众传媒遭遇新闻信息的传播困境,在以受众为传播指向的路径选择上,却意外地放大了媒介监视功能的负面作用。媒介是为善还是为恶,事实上通过一定的手段是可以控制的,这不仅是网络媒体的现实任务,也是传统媒体的历史责任。
从媒体的内容生产来看,通过不同新闻产品之间的相互制衡,运用内容的不同价值取向,将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是完全可能的。新闻评论和新闻信息是实现新闻传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媒体社会功能的基本表达方式。新闻评论以其理性、思想性和深度恰好可以重整媒体的核心价值。正如社会学家赫伯特·甘特认为“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了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新闻评论对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这是化解媒介在信息传播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正因为新闻评论对媒体的这种正面价值,使主流媒体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以占领新闻评论的制高点成为获取社会认可的不二的选择。
三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前提
大众传媒在自身与社会的建构、
相互作用的框架下,赋予了新闻评论这样的特殊价值和功能,成为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制,然而新闻评论是否能真正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恰如上述所述,则与这一载体的表达形式、运用方式和内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大众传媒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运用,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被大大异化,从而几经沉浮,成为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还原它的本来面目,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应是当下媒体有所作为的重要任务。
综观当下各类新闻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在一片繁荣背后也深藏着隐忧,突出地表现为新闻评论的泛化。“这是一个人人都有表达权利的时代,也是一个观点意见泛滥的时代;这是一个媒体时评勃兴的时代,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评论稀缺的时代。”…’
新闻评论的泛化表现在:媒体中充斥着众多泛泛而谈的平庸之作。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评论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媒介主导式变为当今的全民参与式。新闻评论成为众多媒体的门面,以有无而非质量论高下。一些平面媒体不论自身实力如何,也要评说一二,网络媒体的评论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此外,“事事要评”也成为当下评论的时代病,这样的评论往往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以挑剔的目光放大事物的一个侧面,不及其余,对事物的正面价值视而不见,失之于偏颇和琐碎,而遮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属性。事实上,新闻评论最突出的价值就体现在观点的价值性上,评论之所以能体现出如此社会功能,在于它以思想观点见长,能够发人深省、启人心智。新闻评论的价值观决定着它功能的发挥。同时这一功能的实现往往又是依靠“议程设置”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通过评论的设置强化、凸显对舆论的引导。受众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新闻评论的价值无疑会被消解掉,受众对新闻评论观点的敏感度大大降低,与此同时也会极大地动摇媒体的生存基础。
当下新闻评论的勃兴为大众传媒实现自身的社会功能、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高自身的传播水准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是完善媒介社会功能与自身建构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尊重新闻规律,把持新闻评论的基本价值,不断推动新闻评论的发展,从而构建与时代相呼应的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回
此论文是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SSKLZDKT2009057新媒介生态中的舆论引导研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振宇,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J],新闻大学,2007(4)。
[2][4]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6-67。
[3][5]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88-189。
[6]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19。
[7][8][9][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新·坦卡德,传播理论一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8,358,
[10]陈家兴,报纸评论的价值定位浅说[J],新闻记者,2010(3),
4.《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篇四
4.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 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 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 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 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 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 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 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 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 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 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 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 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 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 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 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 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19.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20.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2.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 “反馈”机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 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1.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 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4.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 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 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 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 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 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 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 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 传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 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 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词解释
1.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3.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8.“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9.“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号。
12.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期望的。)
14.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15.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16.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5.新闻编辑学:名词解释 篇五
2.日班新闻编辑:编辑部组织日常报道的编辑人员,其主要工作包括,策划报道,布置采访,联系作者,处理,修改和提供新闻稿件等。夜班新闻编辑:负责每天报纸最后发排工作的编辑。其主要职能是处理日班编辑送来的稿件,确定当天报纸的内容,对版面内容进行配置,修改标题设计版面等,并必须在规定的付印时间之前完成。内务编辑:负责编辑部内部业务事宜的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是搜集,研究和整理内部情况,汇集和编写各种材料,出版内部新闻业务交流刊物,培训通讯员骨干等。
3.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市场占位做出决策。
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作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的指向。
4.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做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必须遵循的准则。
5.媒介外部信息:构成媒介生存环境的、与新闻产品发展直接有关的信息,包括:受众信息、媒介控制者信息、媒介竞争者信息、媒介相关产业信息。媒介内部信息:即构成媒介内部环境的、与新闻产品发展直接有关的信息,包括:资产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信息。
6.独立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独立存在,和其他策划活动无关。连动型报道策划:是指报道策划与其他策划有关联,并相互发生作用。
7.集中式报道:指在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版面或时段,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效果。
受众参与式报道:指吸引并组织受众参与报道活动。
媒介介入式报道:指新闻媒介直接参与报道客体,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媒介联动式报道:指新闻媒介相互合作,;联手展开某一报道。
8.强迫性选择:编辑因受到版面局限不可能刊登全部稿件,因而不得不舍弃其中的一部分 需要性选择:出于报纸传播的需要,对新闻稿所进行的选择是一种需要性选择。
9.更正:在办报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在已经发表的新闻报道中出现差错,报纸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同题集中:将内容有关联的稿件放在同一标题下集中发表
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联系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专栏组合:以集纳性的专栏集中主题相关联的稿件。
11.社论:直接代表报纸发言,讨论的是方向性,根本性,重大性的问题 短评:直接代表报纸发言,篇幅较小
编者按:最简短的评论,代表编辑部而非代表个人发言,具有一定权威性,又具有灵活性 编后:介于编者按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有无题目均可。
12.排列式版面布局:稿件以规律的矩形一篇一篇整齐地排放在版面上。
.穿插式版面布局:稿件以多边形互相交错结合在一起
13.绝对性修改:稿件在思想内容,基本事实或材料运用、文字表达等方面有某些欠缺,必须经过修改后才能发表。
相对性修改:稿件本身在思想、事实、辞章等方面灭有什么问题,只是鉴于报纸的某些特定要求,做适当修改
14.原生差错:原稿件中错误已经存在,编辑修改时没有发现。
后生差错:原稿件中有差错,编辑修改时以错改错或原稿件没有错误,编辑修改不当产生错误。
6.《新闻采访写作》名词解释汇总 篇六
第一章
1.“身入”与“心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对采访来说,“身入”是重要的一步,“心入”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只有既“身入”了,又“心入”了,采访才能是“深入”的。
2.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3.新闻背景材料: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新闻的发生,新闻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有它产生的环境、条件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有些新闻事实,为了帮助读者、听众更好地理解,需要作些解释和说明。这些原因、条件和解释说明等,都属于新闻的有关背景材料。
4.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采访基点:也叫采访活动的联系点、立脚点。这是记者根据工作需要,选择若干相对稳定的联系点,经常保持联系,并用一定的时间,同那里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交上一批推心置腹的朋友。这样,记者就能了解那里的情况,能够摸准那里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采访基点就成了透视整个社会生活的“窗口”。第二章
1.新闻记者:通称记者,指的是新闻传播机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同事泛指新闻工作者,包括总编辑、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联工作人员等。这是因为他们外出完成一定的新闻采写任务,也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的。
2.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
3.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4.机动记者:又称直属记者,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机动记者平时没有固定的采写任务,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待命。
5.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专业记者的最大特点是“专”。他们在自己分工的那个方面掌握着较多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
6.驻外记者:是新闻单位派往国外常驻采访的记者。我国的驻外记者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7.内参:新近发生的各种事实,即使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有些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第三章
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2.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是引导记者进入采访的尚待证实和挖掘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表面性和有待证实的特点。)
3.顿悟性思维:就是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某种新念头、新认识、新思想。顿悟,也可以称为一种直觉、一种灵感。4.新闻角度:新闻角度,也称报道角度。它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挖掘和表现新闻的着眼点或侧重点。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主要是追求报道的新闻价值,好的新闻角度有利于突出新闻价值。报道角度包括采访事实的角度、剖析事实的角度与表达事实的角度。
5.新闻政策: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说,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包括新闻机构的工作原则和编辑方针。
6.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这几个因素。第四章
1.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2.采访的平时准备:也叫间接准备和广义准备。指的是不以某一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3.采访计划:指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以及找什么人,提什么问题,阅读什么资料,还有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的方法等。
4.采访对象:即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5.特写报道对象:一般是指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同时也包括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极其丰富的事物。第五章
1.访问:作为一种采访活动方式,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从中弄清事实真相及其来龙去脉,进而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记者必须学会并善于访问,否则绝对当不好记者。
2.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经过座谈会是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
3.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有时也由个人出面举行。这是集体访问的一种。
4.激发式提问:与激将法相似,可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
5.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6.心理控制: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而且所谓“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7.因事件访问:就某一事件而进行的访问,旨在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这类访问的重点是弄清新闻五要素。如事情已有结果,则要弄清新闻六要素。
8.因人物访问:对新闻人物、著名人士的访问,访问的重点是人,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纪实性报道的访问。这类访问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人性、善于抓住事实的细节。第六章
1.特殊方式的采访:指一点一点地、临时性的或分工比较稳定的采访有所不同的采访。当然,其中也都含有对访问和观察手段的运用。具体有巡回采访,易地采访、交叉采访、蹲点采访、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3.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对沿途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情况进行的采访。它具有开阔记者眼界、使报道样式活泼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题材的报道。
4.易地采访:指记者到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
5.交叉采访:指记者证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同时交*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这种采访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讯和资料等有利条件,防止漏发或迟发重大新闻,并可节省重复找人的时间。
6.蹲点采访:这是一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访时间较长的采访方式,蹲点采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闻机构根据报道需要,派出记者到一个点里去,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有分量的新闻。二是新闻机构派记者参加党政机关统一组织的蹲点工作组,边工作、边采访,点搞完,经验出来了,记者的报道也完成了。
7.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8.同步观察:就是在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这样,事物所变动的一切,都在记者的视野之中。9.概览:即“鸟橄法”,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大略的、鸟橄式的全面性观察,抓事物的全貌和轮廓,比较准确、完整。10.观察的位置:指记者在现场观察的角度和观察采访对象的位置。
11.细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察法”,是对某一事物的某个局部或细节,作重点的、仔细的观察。在一次完整的现场观察中,要将概览和细察有机结合。第七章
1.采访对象的有意注意:指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如排除外来的噪音与周围人的干扰,认真回忆思索,全神贯注叙述事实材料等。
2.采访艺术:是指要采访的思想内容及采访技巧的完美统一。
3.点面结合:这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技法。它包括多种含义: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采访中的点面结合,就是说记者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遍事实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及其意义。
4.“自己人效应”律:指当宣传者与受传者在“观点上一致”,“有某种意义上的一切相似性”时,就会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视为知己者,宣传效果也好。
5.采访的“透视”法:也叫抓本质,指要透过客观事物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认清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并实事求是地从中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
6.宣传政策:指善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7.报道角度:指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包括采访事实的角度、剖析事实的角度与表达事实的角度。
8.原始心理反应:采访对象和记者初次见面,或者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都会出现一种心理反应。这种最初的心理反应,称为原始心理反应。下编--第一章:
1.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2.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通称“新闻五要素” 3.笔外功夫:主要指对客观事实的观察、认识和掌握;同时,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熟悉当前形势和社会动向;还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功底。
4.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5.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第二章
1.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事实所体现的中心思想。新闻题材是能充分说明新闻主题的事实材料。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新闻主题的思考,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当前的形势、中心工作和实际情况,思考新闻主题的深化问题。二是比较几种主题思想考虑方案的优劣好差,确定最佳方案。
2.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因为选材的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至社会传播的过程。
3.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4.新闻素材:指记者在采访和查阅有关材料时收集的可能对报道新闻事实有用的种种材料,包括人证材料、物证材料、口头材料、文字材料、图书材料、数字材料等等。
5.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6.主题角度:新闻常以某一着眼点、侧重点,突出反映事实的内涵。这着眼点、侧重点就是新闻主题的角度。7.广义主题:也就是报道的中心意旨,如告诉受众一个动态信息,就要准确反映外部世界的变动情况,使他们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期有效地调节受众的思维和行为。
8.狭义主题:通过事实的报道表现某一种思想观点的,称之为狭义主题。第三章
1.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2.模糊语言:人们在日常的社会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因此,新闻语言也保留有“模糊”的成分,而不必都像科技语言那样非常精确。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于确切。
3.精确语言:指确凿无误,不夸张,不走样,更不造假;恰如其分,叙事、状物、写人得当,不可滥用褒贬之词;清楚明白,使人一目了然,可信无疑的语言。
4.文风: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说话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风尚,是文章或讲话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点的总和。
5.新闻文风: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报道手段表现的格调、情趣和作风。6.文采:指文章华丽多彩。文采与语言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文采是修饰语言的,基本上是个修辞问题,但又涉及内容。第四章
1.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
2.一句话新闻:即用一句话表述的新闻(消息),它比简讯更“简”。
2.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3.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4.经济新闻:指以反映经济活动、经济生活为内容的消息报道。它还可以具体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财贸新闻、金融新闻、交通新闻等等。
5.社会新闻:指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初会风气的新闻(消息),旨在崇尚伦理道德并与社会上不良现象作斗争,报道内容包括日常新人新事、婚恋与家庭、社会秩序、风土人情及人口、市政、衣食住行。
6.人物新闻: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集中反映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晋祠风貌,或只报道人物某种行为、某个侧面;尤其是时效性较强,报道迅速及时。
7.特写式新闻:也称新闻素描、现场新闻或视觉新闻。它首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8.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9.解释性报道:或称为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这种消息与深度报道(通讯)有去区别,主要是报道简要、及时,不必讲求深广度,也不一定是重大题材。
10.背景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类似,突出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它主要揭示新闻事件的“背景”,即其历史、环境和因果关系,以及事件发生的主客观条件。
11.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12.平行式组接:强调时间系列的同一,表现同一时间里在不同地点发生的同类新闻事件或事实。
13.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14.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特点: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述评结合,夹叙夹议;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15.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16.答记者问: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展示有关方面负责人或权威人士回答记者提问的内容的消息体裁。17.工作述评:从典型的新闻事实出发,论述某项工作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提出记者的意见和建议。
18.思想述评:抓住有一定倾向性或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从实际材料中提出问题,加以分析,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提高认识。
19.硬新闻:一般指是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
20.软新闻:即重要性不如硬新闻,而趣味性浓厚的报道。
21.纯新闻: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取胜的新闻。22.主体新闻:是一篇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事实、内容。
23.“道”:包含客观之道和主观之道两重含义:客观之道,主要指客观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主观之道,指特写阶级、集团的世界观以及路线、方针等。
24.“意”:一指记者通过采访、分析思索活动对客观世界中具体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它又包括“情”和“理”两个方面。
25.简讯:包括短讯、快讯简明新闻,它是有三言两语报道事实的一种体裁。特点就是简短。在表现形式上,简讯通常只叙述新闻事实的梗概,不必交代背景材料,几乎不表述新闻事件的具体经过;也可以没有导语,可以不分段。第五章
1.消息结构:消息写作中表达内容和体现新闻主题的谋篇布局,即一条消息组织事实材料、安排层次段落的构思设计。它一般包含突出中心,确定表述次序,处理详略,划分层次段落,考虑呼应和过渡等等。
2.依事适笔:是消息的主体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作,即根据事物的内存联系或问题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材料,顺着这个脉络下笔,不受时间顺序的约束。
2.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3.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
4.散文式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收散文写法。采用散文式结构,消息的开关可以先简笔描绘有关场面、情景、气氛、色彩,或即兴抒发见闻、感触;或引发调动读者的联想,激起读者的兴趣;或设置悬念等;然后,再有节奏地和盘托出新闻事实。
5.地理背景:指关于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等背景材料。
6.复合导语:有的消息段落很简短,其导语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段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复合导语”的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7.人物背景:指关于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职务和性格特点等背景材料。8.社会背景:指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
9.晒衣绳式导语:国外对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的贬称。这种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形式,内容繁杂,不易分清主次轻重,段落长,字数多,也容易纷乱。犹如把所有的衣服都晒在一条晒衣绳上,难免给人以沉重、杂乱之感。
10.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11.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等。
12.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13.总结式导语:也称概括式导语,在导语中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14.评述式导语:也称评论式导语,指着重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或解释,进行评论的导语。
15.描写式导语:也称描述式导语,即导语中采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情景。
16.引用式导语:即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
17.对比式导语:指进行今昔、正反、彼此等对比的导语。
18.设问式导语:指从事实中引出使人注目问题的导语,可以说,实际上就是设问修辞手段在导语写作中的运用。19.新闻主体:又称为“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新闻事实主要在主体部分交代和展开。无论哪一篇消息都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20.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新闻背景的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21.历史背景:指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的史实、轶事等背景资料。22.事物背景:指关于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料。
23.知识背景:指关于专有名词、述语的解释,有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引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材料、民谣、谚语等背景材料。
24.新闻结尾:是指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它通常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相当多的消息可以是表述完新闻事实便戛然而止,而不必特意写结尾。第六章
1.细节:就是事物的具体化、细腻化,细节也能体现情节。大的细节往往具有情节意义,小的情节、具体的情节又常常是细节性的。2.访问记:这是通迅运用较早较多的一种表现形式。访问对象一般是人物,内容或记人物,或记人物介绍的事件。3.巡礼:是一种观光记,参观记,也称“见闻”。对记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出的感想,一般采用鸟橄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或单位,具有现场感、动态感和亲切感的特点。
4.专访:有专一主题专门对象的访问记。
5.侧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侧面,或就某些片断展开描述,以回答受众某些方面关心 和感兴趣的问题。
6.主次:指对作品内容重要程度的认识及布局安排,在表现上常以详略区别。“展开”与否是决定主次的条件。7.印象记事:也叫“描写记事”,篇幅不一定很长,但比较注重文学手法的运用以及与读者的交流,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可读性。
8.小故事:是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压缩了的小通讯,但更多的是线索单
一、情节精干和有故事性的新闻事实表现。
9.情节:新闻的情节,指的是新闻报道在展开中心事件过程中有头有尾、发展变化的事实;这类事实本身比较完整,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示报道对象的面貌以及特征或个性。第七章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报道为中心的一种通讯体裁。它以丰富的内涵,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尤其是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成长历程,展现人物精神风貌,从而起到震撼人心、鼓舞受众的积极作用。
2.事件通讯:重表现事件,主要报道具有一定意义的典型新闻事件,并通过事件的报道或提倡某一精神,或说明某个问题,或给人以某种思考或启迪。特征:它所反映的事件的新闻性和典型意义;报道新闻事件的详尽性;报道面比较广泛,写法也较灵活;在叙事中写人。
3.工作通讯:是一种直接反映和知道实际工作的通讯,既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它还可以针对某些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倾向和现象进行实录或剖析,借以明辨是非,把握趋向,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特点:有很强的指导性;有相当的理论色彩。表现手法:体现新闻性;多用典型材料;多用典型材料;形式多样,运笔灵活。
4.风貌通讯:又称“概貌”通讯。主要指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报道。写作特点及要求:着力反映变化;描述事物的特征;借景抒情、写出感受;富于知识情趣。第八章
1.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2.人物特写:这是以新闻人物为对象的特写。要求精彩地刻画形象,将人物的行为和精神境界表现出来。3.事件特写:是新闻事件的形象化报道,它抓取事件的关键性场面、典型的情节、富有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集中描绘,突出地加以再现。
4.场景特写:摄取新闻事实和新闻景观中富有特征和感人的场面,加以描绘。在这里,特别注意动态描写,注意多用动词,多写动作,讲究视点的变化,多方落墨,有点有染。
5.旅游特写:捕捉旅途见闻中生动的、富有特色的片断加以再现,这种特写有时与场景特写很难区分。
6.报告文学:新闻领域里的报告文学,指用于报道新近事实的新闻和文学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它在写作上讲究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色,既要取材完全真实而有意义,又要善于用文学手段表现事实,使事实的报道富有艺术的魅力。
7.采访札记: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主要作用有: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事非和提醒注意等。
8.工作研究:作为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具有探索性的特点,主要探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行为。
9.调查报道:作为调查研究成果形诸文字的书面报道,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它与工作总结、工作通讯相近,不同的是其分析更深刻、理论性更强。它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7.新闻传播名词解释 篇七
1 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
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就是两者的传播媒介相同, 所谓传播媒介就是指传播渠道, 两者的传播渠道都是通过电视来进行传播, 因为电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都是电视类新闻节目。
2 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在传者上的不同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将话语权交给老百姓, 将镜头对准百姓生活, 让老百姓可以在镜头前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 让老百姓成为新闻的主体, 反映了平民的具体生活状况,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代言节目。
电视公共新闻不仅仅局限与百姓对身边发生事情的讲述过程, 电视公共新闻更重视的是发生事件的本身所诠释出来的道理和解决办法, 这样的传者更具有公信力, 公共新闻是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之上将事情进行深度的剖析, 注重的是解决办法, 公共新闻关注的不是新闻发布的内容, 而是对发布事件的深层解读, 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 成为公共事务的解决者。
3 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的讯息比较
电视民生新闻一般关注的是老百姓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说生活纠纷, 感情困绕等。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这些新闻节目就是明显的民生类新闻, 主要讲述了河南或郑州市民每天发生在周围的大事小情, 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而公共新闻要比民生新闻更加的深入, 公共新闻一般关注一些社会动态, 人们每天关心的热点话题, 还有全国各地的一些热点事件, 因为公共新闻不局限与当地老百姓发生的一些新闻, 具有社会意义, 例如吉林都市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守望都市》, 这就是典型公共新闻, 在描述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为市民解决各种生活矛盾, 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一些政治事件。
4 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所面向的人群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反映老百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些小事的新闻, 所吸引人的地方是通过老百姓的叙述来达到让人们关注的目的,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来自于普通的市民, 据调查, 一般45到54岁年龄段的人是最喜欢看民生新闻的, 而民生新闻的定位恰恰也就是在这里。而电视公共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公共事务的话题, 所以公共新闻比民生新闻更具有代表性, 在这方面就更加注重人民的素质, 所以公共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为一些年轻的白领或者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士, 通过他们的关注更能直接的将所反映出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解决, 同时也响应了公共新闻存在的意义, 将民生新闻有效的提升到另一个阶层。
5 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产生的效果对比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将本地人民发生的一些事情通过老百姓的嘴叙述出来, 也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让人们知道周围每天都发生了些什么, 内容大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寻常事, 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到了告知效果。而电视公共新闻不仅仅是将老百姓周围发生的一些事叙述出来, 在告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解决问题, 将法律法规与人们身边发生的小事结合起来, 让老百姓在发生一些纠纷的时候, 可以通过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让老百姓受益, 同时公共新闻也为老百姓提供一些最新的资讯等, 让老百姓知道世界各地都有什么大事发生, 所以说电视公共新闻起到的效果就是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 帮助人们提高素质。
笔者主要通过传播学中对传者的分析, 播出的内容分析, 传播的渠道分析和收视的具体人群分析这四个方面对传播学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和电视公共新闻进行区别, 主要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和电视公共新闻的不同点, 并且通过区别电视民生新闻和电视公共新闻, 来让观众明白电视公共新闻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转型, 电视公共新闻可以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并且具有更好的市场监督、监管作用, 要让电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使电视公共新闻达到为公众服务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姜跃中.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浅谈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与自我超越.记者摇篮, 2006 (3) .
[2]陆晔, 王硕, 侯宇静, 等.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第一时间》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瞻.现代传播, 2004 (4) .
[3]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 2004 (1) .
8.新闻标题中名词非范畴化现象解析 篇八
【关键词】新闻标题 非范畴化
一、概述
刘正光教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语言非范畴化的学者。在2003年,他在外语教学及研究上发表的文章《Vi+NP的非范畴化》首次把语言非范畴化理论带进国内语言学研究领域。什么是语言非范畴化?刘正光教授(2006)从2个层面对其定义说明。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看,在特定的情况下,非范畴化是范畴化语言体逐渐丧失其范畴化特征的过程。范畴化语言体在非范畴化之后,重新范畴化之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新旧范畴之间有一个模糊的中间范畴。因此,语言非范畴化是范畴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在范畴,自由范畴体以及动态范畴之间的模糊地带。从概念角度看,语言非范畴化是一种思想的创新和认知过程,它不仅是人类概念活动持续发展和概念系统不断丰富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创新引起的语言创新认知机制。
二、名词非范畴化
语义上名词原型指待一种特定事物,但是本文作者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语料收集发现,大量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其它词性。无论这些名词的用法是暂时还是固定的,它们都反映着同样的事实:通常,在特定情况下,原型成员逐渐丧失在原型范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并处在重新范畴前的一个不稳定的中间地带。这意味着在前范畴和新范畴中间不稳定的灰色地带,它们开始进入,它们失去了原始范畴的一些典型特征,同时又得到了新范畴的一些特征,这一过程就叫非范畴化。非范畴化可以使新闻标题的语言更加简洁,新颖和生动,既满足了新闻标题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这一要求,也紧紧抓住读者的猎奇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的竞争性。
(1)名词词义非范畴化作后缀。语义的抽象和归纳使名词的原型范畴丧失典型特征,可能从旧范畴转移到新范畴。因此,非范畴化成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词语在语义归纳后逐渐应用到不同的语境中,其语义的明确特征就渐渐消失如:
当孩子成了“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百度百科)“族”在新华字典中的主要解释有4点: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家族;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3)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部族。(新华字典)然而在“低头族”一词中,“族”在“地理上”“历史上”及“血缘关系上”的本质特征已经丧失,只留下了“他们有某种共性”的一般概念。这群人可以来自四面八方不同民族。只要他们有某种共性,他们就属于相同的“族”,如“啃老族”“蚁族”“月光族”“候鸟族”等。“族”失去了原始的语义特征,现在只是一个形容有着相同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的人们的词。
(2)名词形容词化和“副词+名词”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语法上,人们经常用做““副词+形容词””搭配,副词一般修饰形容词如“很漂亮”,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词性发生转移,由原来的名词范畴转移到形容词范畴,因此许多学者把这一现象定义为名词非范畴化如:
1)很广州 很家常
2)瑞安:最成功因为最内地
3)这个元旦很“文化”
在“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广州”“内地”及“文化”都丧失了原始名词性指称涵义,他们不再被形容词修饰,在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这导致其作为名词的一些特征被抛弃,它们在语法上不是形容词,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了形容词的特征,这就是名词在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形容词化现象。 “副词+名词”结构对前置修饰语副词有着严格限制,除了少数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最”“非常”可以修饰名词完成名词的非范畴化。
(3)名词动词化。从语言学视角看,当一个名词用作动词,也就意味着削弱了它作为名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而增强它作为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如:
1)今天,你低碳了吗
2)“雷”伤了群众信任
“低碳”在语义和句法学上词性定义为名词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在此新闻标题中“低碳”表示选择一种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名词性特征丧失了,动词性特征得到体现。“雷”在字典的释义是名词,一种自然想象。在这里“雷”表示人们感觉就像被雷劈了一样当某事的发生超出他们的想象。 “雷”的一部分本质特征由于人们特殊情感需要被舍弃,只保留了它的隐喻涵义动词化,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某事的震惊之情。
(4)名词副词化。在新闻标题中还出现了很多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现象,既名词具有了副词的功能,这就是名词非范畴化过程中的副词化现象。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这要求我们的语言系统也要不断的更新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语言的非范畴化必不可少,在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3.
【新闻传播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新闻传播新闻理论概念09-20
民生新闻传播11-06
新闻传播理论考研08-28
新闻传播专业排名10-21
新闻传播学导论06-25
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08-11
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11-06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真题06-24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07-24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