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2024-10-3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共9篇)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篇一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及反思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2.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

教具准备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能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你能说出这两个图形特征吗?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

我们仅凭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还需证明,你能证明它吗?请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已知: 求证: 证明:

这个定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两个例题.

1.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

求:CD的长.

三、展示平台

(一)基础部分

Rt△ABC中,∠C=90°,∠B=2∠A,∠B和∠A各是多少度?边AB与BC•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拓展提高

1.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是高,∠A=30°. 求证:BD= A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等于另一个锐角的2倍,这个角的平分线把对边分成两条线段.

3.在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写出书知、求证和证明过程。

提示:可以从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从辅助线的作法中得到启示. 已知:

求证: 证明:

4.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N=BM.

5.一个直角三角形房梁如图所示,其中BC⊥AC,∠BAC=30°,AB=10cm,•CB1⊥AB,B1C⊥AC1,垂足分别是B1、C1,那么BC的长是多少?

四、作业:

五、学习反馈:本节课你学会哪些知识,请归纳出来,不少于50字。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情景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采用拼图形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类比、猜想、论证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助,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细心验证。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力求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师生之间,生生这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课堂开始通过回顾旧知识,抓信新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进入一种“喜新不厌旧”的境界,使他们有兴趣进入数学课堂,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接下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并细心观察,大胆猜想。在这一环节上,展现给学生一个实物,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并引导学生给出证明,证明自己的猜想的正确性。使学生懂得,即使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还需理论上给予证明。在性质证明完毕后,缺乏对学生记忆性练习。

习题1、2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分组练习,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中完成任务,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由学生讲解,我做必要的指导。

在运用符号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给予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语言表达能力。

“展示平台”及“拓展提高”部分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有点耽误时间。

本节课,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在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上也基本上把握的不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技巧,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课堂。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篇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150页第12题: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吗?两腰上的中线呢?两腰上的高呢?证明其中的一个结论.显然,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两腰上的高也相等。它们都很容易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思考与它们相反的问题:有两条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经过探究会得到结论:有两条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但是证明上述命题, 有难有易.我们很容易用全等三角形证明“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但是用全等三角形证明“有两条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却比较困难.令我欣喜的是有学生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 很方便地用等式性质证明了“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这就启发我们, 也可以用等式的性质证明“有两条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上面的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都很简单, 分别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关系、中线的关系、边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得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式, 就有可能用等式的性质证明上述命题。

二、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公式推导

1、证明余弦定理.

如图1, 在△A BC中, A B=c, BC=a, CA=b, 过点B作BD⊥A C, 垂足为D。在△A BD中, BD=A Bsin A=csin A, A D=A Bcos A=ccos A, CD=A C-A D=b-ccos A。在△BCD中, 用勾股定理得, BC2=BD 2+D C2= (csin A) 2+ (b-ccos A) 2=b2+c2-2bccos A, 即a2=b2+c2-2bccos A.如果垂线段BD不在三角形内部, 同样可以得到结论。

2、证明三角形中线与三边的关系.

如图2, 在△A BC中, A M是中线, 三边BC=a, A C=b, A B=c.由余弦定理得:AM2=AB2+BM2—2AB×BM×cos B=c2+ (2—1a) 2-2*21a*c*2aca2+c2-b2=c2+41a2-21 (a2+c2-b2) =41 (2b2+2c2-a2) 。即得中线A M=Ma=21

3、证明角平分线与三边的关系.

三、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如图3, 在△A BC中, AB=AC, BD和CE是两腰上的中线.根据公式得:。又b=c, 所以BD=CE。

2、有两边上的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3, 在△A BC中, BD和CE分别是两边A C、A B上的中线, 且BD=CE.根据公式得:

即AB=AC。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如图4在△A BC中, A B=A C, BD和CE是两底角的平分线。根据公式得, 又b=c, 所以, BD=CE。

4、有两条角平分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4, 在△A BC中, BD和CE分别是∠A BC和∠A CB的角平分线, 且BD=CE.根据公式得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篇三

关键词:圆锥曲线;三角形;简化;垂直;数形结合;垂直

圆锥曲线问题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难点,也因为圆锥曲线的参数多、计算难、化简繁杂,而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充分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对于简化计算、减少参数提供了简便和快捷.本文试着从圆锥曲线内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浅谈对解题的简化.

下面先介绍两个引理.

引理1 椭圆+=1上任意取两点P,Q,满足∠POQ为直角,则+为常数.

这个引理可以通过直接设椭圆上的两点,利用三角函数公式得出结论.

证明:如图1∠xOQ=α,则由题意知∠xOP=α+,设Q(OQcosα,OQ·sinα),POPcosα+,OPsinα+,即P(-OPsinα,OPcosα).

代入椭圆方程得

OQ?摇2cos2αa2+OQ?摇2sin2αb2=1,OP?摇2sin2αa2+OP2cos2αb2=1, ?圯+=OQ2,+=OP2,

两式相加得+=+.

该性质也可以在双曲线中得到推证.

引理2 双曲线-=1(0

这两个定理在解决圆锥曲线题中可以直接发挥优势作用.

例1 (09年全国联赛一试)椭圆+=1(a>b>0)上任意两点P,Q,若OP⊥OQ,(O为坐标原点)则乘积OP·OQ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分析:本题考察圆锥曲线上两个动点与坐标原点的性质. 如果从设P,Q两点入手,直接去求乘积OP·OQ,显然变量较多,关系复杂,不容易求得结果.如果直接从定理入手解题就较为直接.

解答:设P(OPcosθ,OPsinθ),QOQcosθ±?摇,OQsinθ±?摇.

由P,Q在椭圆上得=+①,=+②.

①+②得+=+.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

当OP=OQ=时,

OP·OQ达到最小值.

例2 椭圆+=1上任意取两点A,B,使得OA⊥OB,求原点O到直线AB 的距离.

分析:本题若直接设直线,则计算量会较大. 如果从本文性质入手,就会使得解题明朗、简洁.

解:由以上结论可以直接得+=+.

而+=,又设原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h,

利用三角形OAB面积相等得OA·OB=h·AB?圯h=,

所以=+,

解得h=.

本例解法也适用于双曲线.在双曲线与直线相交于A,B和坐标原点构成直角三角形的题目中,巧妙利用性质,对解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3 双曲线-=1(a,b>0)与直线x+y=1交于A,B两点,且OA⊥OB(O为坐标原点).

(1)?摇求-的值;

(2)若双曲线的离心率e满足≤e≤,求双曲线实轴的取值范围.

解:(1)由以上结论结合题意可得+=-,而

+==,其中h为原点到直线x+y=1的距离.

又易得原点O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所以-==2.

(2)由(1)得-=2,

又由≤e≤易得1≤≤2,联立求解得0≤a≤.

所以双曲线实轴长范围为[0,1].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并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2、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直观发现向自觉说理过渡,从而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候机学习奠定基础。

3、通过相似三角形定理及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类比思想、归纳思想及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拓展学生思维。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怎样判断两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3、我们已经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那些儿性质?

(①对应角相等,②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还有其他性质吗?

二:探究新知

问1:与三角形相关的线段我们学过哪些?

(中线、角平分线、高、中位线……)

思考:如果两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k,那两三角形对应的高会有怎样的关系?

已知如图△ABC∽△A1B1C1,且它们的相似比为k,AD、A1D1是对应高。求证:ADk.A1D1

证明:略(见课本87页)

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注:对于对应的理解

三:典例分析

例1:如图,一块铁皮呈锐角三角形,它额边BC=80cm,高AD=60cm。要把该铁皮加工成矩形零件,使矩形两边之比为2;1,且矩形长的一边在BC上,另两个顶点在边AB、AC上,求这个矩形零件的周长。

解:设PS为xcm,则PQ为2xcm.PQ//BC

APQABC AQPACB

APQ∽ABC

PQAE BCAD2x60x

8060

解得

x=24

2x=48

周长C=2(24+48)=144 cm

变式1:将例题中“矩形长的一边在BC上”改为“矩形短的一边在BC上”,其他条件相同,求矩形零件周长。

变式2:在例题中三角形中,如果是加工一个正方形零件,求正方形周长。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回顾今天学的知识:1 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2 定理的简单应用

五:课堂作业

1必做题:①证明相似三角形的中线比等于相似比

5.《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篇五

在新课标中十分强调“过程”这一词,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再现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显得生机勃勃,学生才会变成课堂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再现过程有助于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从何而来,解决何种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线合一”的性质。设计理念是让学生通过折纸、猜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论证。使学生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授课过程分为4个环节:

⑴ 感受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所以在上课前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等腰三角形”,带领学生走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知识世界。

⑵ 形象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于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多数学生已提前掌握,因此对于本环节的学习学生感觉很轻松,积极参与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⑶ 通过折纸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的性质都是由其具有轴对称性质引出的,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较为容易。由于担心“三线合一”的性质学生会感到困难,我特意介绍了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高线和中线,并且为学生们设计出对应表格,让学生填出“三线合一”的性质。这样做降低了“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的难度,学生较易理解。但是我想如果让学生自主发挥,时间虽然多浪费一些,课堂上不确定因素虽然多了一些,但是学习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⑷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完成了一些角度计算的填空后,侧重于让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我感觉到新课标教材中对学生解题步骤书写的规范程度要求比较放松,但是我总是认为如果让学生养成严谨的书写习惯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经过近一个学期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我们班虽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感到困难,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解题步骤的书写。

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说明 篇六

鼓山中学

高芳霞

我讲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27.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九年级下册“相似”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特征,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全面研究,它既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也是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基础。这些性质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通过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的比、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并学会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自主评价的能力,渗透数学当中的类比思想、转化思想。

3、教学重点及难点

因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是解决与相似三角形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这对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的应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进行探究相关问题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选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使空间与图形中的几何问题上得有趣、生动和高效,而且,本课主要是针对于我们之前的课题:基于初中生课堂差异性教学的这一方面进行一种实验,顺便吸纳了一些厦门蔡塘的授课模式,利用学生讨论培养各个学生能力,在一节课中去体现因材施教,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都有所收获。

但是福州鼓山中学具有现对的特点,95%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小时候没有养成一种很好的预习习惯,所以在合作型的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前一周的时间里,教师都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勾圈点划”。利用勾圈点划让学生自己发掘每节课教材的重难点。

我引导学生从活动中的讨论入手,让学生经历看微课----观察——思考—-归纳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这个证明过程的思维启发,然后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过程,分别总结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与相似比的关系,经过教师点拨思维发散到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在教学中,我应用启发、诱导、探究贯穿于始终。

采用投影、微课,PPT等电教手段,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关于教法的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我采用“精心设疑、变式训练”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本节课的利用复习引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对整体相似这章节的思维导图的建立,又可以使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接纳数学。

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发现产生的过程,我利用微课,设计了<<相似三

角形的性质>>中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通过学生模仿与归纳进一步得出中线和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而后发散思维但周长和面积,探究过程,并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得出定理后,及时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维训练。通过探究、论证,到运用解决问题,一方面学生摸索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感受到了数学规律性。

对例题的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形式,复杂图形中观察基本图形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7.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篇七

命题如果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3点共线, 且它们的连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 那么这条边所对的顶点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证明如图1, 取△ABC的一边AB为x轴,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点A, B的坐标分别为 (-a, 0) , (a, 0) (a>0) , 点C的坐标为 (x, y) .

根据三角形重心、外心、垂心的定义, 不难求得△ABC重心G的坐标为 (x/3, y/3) , 外心M的坐标为, 垂心N的坐标为

(ⅰ) 当点G, M的连线平行与底边AB时, 则点G, M的纵坐标相等, 即

化简整理得

故点C的轨迹是一个椭圆 (除去A, B两个顶点) .

(ⅱ) 当点G, N的连线平行于底边AB时, 则点G, N的纵坐标相等, 即

整理得

于是点C的轨迹是与 (ⅰ) 相同的一个椭圆.

故当△ABC的重心G, 外心M, 垂心N3点共线, 且3点连线平行于底边AB时, 点C的轨迹是以AB为短轴的一个椭圆 (除去A, B两个顶点) , 且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

特别地, 当点C位于椭圆长轴上的两个顶点时, △ABC为等边三角形, 此时, 它的重心、外心、垂心3点重合, 可看作3点连线平行于底边AB的特殊情况.

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

逆命题如果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 点A, B为椭圆短轴上的两个顶点, 点C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 (异于A, B) , 那么△ABC的重心、外心、垂心3点共线, 且连线平行于底边AB.

证明不妨设椭圆方程为

如图1, 取A (-a, 0) , B (a, 0) , 设C (x0, y0) 是椭圆上异于A, B的任意一点, 则△ABC的重心

在△ABC中, 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x=0, 联立BC和AB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求得△ABC的外心, 又点C (x0, y0) 在椭圆上, 所以

因此,

即△ABC的外心M和重心G的纵坐标相等.

在△ABC中, BC边上的高线方程为

AB边上的高线方程为x=x0, 联立BC和AB的高线方程, 求得△ABC的垂心N的坐标为, 由于点C (x0, y0) 在椭圆上, 所以

因此, △ABC的垂心N与重心G的纵坐标也相等.

故点M, G, N 3点共线, 且它们的连线平行于△ABC底边AB.

特别地, 当点C位于椭圆长轴上的两个顶点时, △ABC为正三角形, 此时, 它的重心、外心、垂心3点重合, 可视为平行于底边AB的特殊情况.

8.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学案 篇八

一、引例联想

(2012浙江调研)如图,在圆O中,若弦AB=3,弦AC=5,则AO·BC的值是()

A. -8B. -1C. 1D. 8

一般解法:取BC的中点D,连接AD,OD,则有OD⊥BC,

AD=12(AB+AC),BC=AC-AB,

AO·BC=(AD+DO)·BC=AD·BC+DO·BC=AD·BC

=12(AB+AC)(AC-AB)=12AC2-12AB2=12(52-32)=8,

所以正确答案选D.

本题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是向量之间的线性转化,解题的策略是将两个无关联的向量转化为两个目标基向量,通过数量积运算得到结果.

在解法中我们可以发现AO·BC=12AC2-12AB2,而AO·BC=AO·(AC-AB)

=AO·AC-AO·AB,则AO·AC-AO·AB=12AC2-12AB2,于是从结构形式上希望有AO·AB=12AB2,AO·AC=12AC2发生,从而猜想性质:已知O是△ABC外心,则AO·AB=12AB2;AO·AC=12AC2;同理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二、性质证明

证明:如图,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

AO·AB=(AD-OD)·AB=AD·AB+DO·AB=12AB·AB=12AB2,

同理AO·AC=12AC2;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该性质结构对称,记忆方便,而且看到这种结构能立刻条件反射,联想到用该性质,从而启发解题手段,例如引例可联想用性质解法如下:AO·BC=AO·(AC-AB)=AO·AC-AO·AB=12AC2-12AB2=12(52-32)=8,显然方便快捷.

三、应用举例

例1如图,在圆O中,若△ABC是圆O的内接三角形,且AB=4,M是BC边BC的中点,AO·AM=5,则AC=.

解:联想性质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则14×42+14AC2=5,解得AC=2.

评注:原答案提供的解法为: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即14×42+14AC2=5,故AC=2.显然用性质解题方向明确,过程简捷,运算迅速.

例2已知O是△ABC外心,AB=AC,若AO=3mAB-nAC,且9m-3n=4,则cosA=.

解:因为O是△ABC外心,AB=AC,由对称性可知3m=-n又9m-3n=4,

则m=29,从AO=23AB+23AC,联想性质得AO·AB=23AB2+23AC·AB

即12AB2=23AB2+23AC·AB,即12c2=23c2+23c2cosA,故cosA=-14.

评注:原答案采用的是性质证明过程中所用方法,比较繁琐,显然先用对称性求出m,n,再联想性质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容易达到解题目的.

例3已知O是△ABC外心,AB=2a,AC=2a,∠BAC=120°,若AO=xAB+yAC,则x+y的最小值为.

解:由AO=xAB+yAC,联想性质得

AO·AB=xAB2+yAB·ACAO·AC=xAB·AC+yAC2,

得方程组4a2x-2y=2a2-2x+4ya2=2a2解方程组得x=2a2+13a2y=a2+23,所以x+y=2a2+13a2+a2+23=43+13(a2+1a2)≥43+23a2·1a2=2即当a=1时,x+y取得最小值2.

评注:本题亦可以A为原点,以AC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C(2a,0),B(-a,3a),O(1a,33(2a+1a)).由AO=xAB+yAC,得(1a,33(2a+1a))=(-ax,3ax)+(2ay,0)解得x=23+13a2,y=23+13a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答案.而此法先用性质构造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组,解出x,y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显然该法解题方向明确,方法固化,容易入手.

四、类题演练

演练1设点O是△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AC2-2AC+AB2=0,则BC·AO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AC2-2AC+AB2=0得AB2=2AC-AC2,则0

演练2已知O是△ABC外心,AB=1,AC=2,且AO=xAB+4-x8AC(x∈R且x≠0),则三角形ABC的边BC长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AO=xAB+4-x8AC两边同时与AC数量积,得12AC2=xAB·AC+4-x8AC2,即x8AC2=xAB·AC,即x8×22=x·1×2cosA解得cosA=14,再由余弦定理得BC=2,故答案为2.

演练3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心,且∠A=θ,若cosBsinCAB+cosCsinBAC=2mAO,则m=(用θ表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cosBsinCAB+cosCsinBAC=2mAO两边同时与AB数量积,得cosBsinCAB2+cosCsinBAC·AB=2mAO·AB,即cosBsinCc2+cosCsinBbccosA=mc2,即m=cosBsinC+cosCsinB·bccosA=cosBsinC+cosCsinB·sinBsinCcosA=cosB+cosAcosCsinC=-cos(A+C)+cosAcosCsinC=sinAsinCsinC=sinA=sinθ,故答案为sinθ.

由以上几例可知,用三角形外心的这个向量性质解题的本质是构造数量积,将向量等式转化为数量等式,将问题转化到三角形的边.同时题目条件本身就能预示解题方向,启发解题手段,在以后的解题中同学们应多加尝试.

(作者:刘正祥,江苏省阜宁中学)

在近两年的各种高考调研卷、模拟卷中经常出现一类与三角形外心有关的向量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转化来优化计算,二是通过建立坐标系,用平面向量的坐标来解决.但用思路一有时出现的向量较多,不知怎么转化,解题缺乏方向性;用思路二有时不好建系.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提出如何应用三角形外心的一个向量性质来有效、快速破解问题.

一、引例联想

(2012浙江调研)如图,在圆O中,若弦AB=3,弦AC=5,则AO·BC的值是()

A. -8B. -1C. 1D. 8

一般解法:取BC的中点D,连接AD,OD,则有OD⊥BC,

AD=12(AB+AC),BC=AC-AB,

AO·BC=(AD+DO)·BC=AD·BC+DO·BC=AD·BC

=12(AB+AC)(AC-AB)=12AC2-12AB2=12(52-32)=8,

所以正确答案选D.

本题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是向量之间的线性转化,解题的策略是将两个无关联的向量转化为两个目标基向量,通过数量积运算得到结果.

在解法中我们可以发现AO·BC=12AC2-12AB2,而AO·BC=AO·(AC-AB)

=AO·AC-AO·AB,则AO·AC-AO·AB=12AC2-12AB2,于是从结构形式上希望有AO·AB=12AB2,AO·AC=12AC2发生,从而猜想性质:已知O是△ABC外心,则AO·AB=12AB2;AO·AC=12AC2;同理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二、性质证明

证明:如图,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

AO·AB=(AD-OD)·AB=AD·AB+DO·AB=12AB·AB=12AB2,

同理AO·AC=12AC2;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该性质结构对称,记忆方便,而且看到这种结构能立刻条件反射,联想到用该性质,从而启发解题手段,例如引例可联想用性质解法如下:AO·BC=AO·(AC-AB)=AO·AC-AO·AB=12AC2-12AB2=12(52-32)=8,显然方便快捷.

三、应用举例

例1如图,在圆O中,若△ABC是圆O的内接三角形,且AB=4,M是BC边BC的中点,AO·AM=5,则AC=.

解:联想性质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则14×42+14AC2=5,解得AC=2.

评注:原答案提供的解法为: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即14×42+14AC2=5,故AC=2.显然用性质解题方向明确,过程简捷,运算迅速.

例2已知O是△ABC外心,AB=AC,若AO=3mAB-nAC,且9m-3n=4,则cosA=.

解:因为O是△ABC外心,AB=AC,由对称性可知3m=-n又9m-3n=4,

则m=29,从AO=23AB+23AC,联想性质得AO·AB=23AB2+23AC·AB

即12AB2=23AB2+23AC·AB,即12c2=23c2+23c2cosA,故cosA=-14.

评注:原答案采用的是性质证明过程中所用方法,比较繁琐,显然先用对称性求出m,n,再联想性质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容易达到解题目的.

例3已知O是△ABC外心,AB=2a,AC=2a,∠BAC=120°,若AO=xAB+yAC,则x+y的最小值为.

解:由AO=xAB+yAC,联想性质得

AO·AB=xAB2+yAB·ACAO·AC=xAB·AC+yAC2,

得方程组4a2x-2y=2a2-2x+4ya2=2a2解方程组得x=2a2+13a2y=a2+23,所以x+y=2a2+13a2+a2+23=43+13(a2+1a2)≥43+23a2·1a2=2即当a=1时,x+y取得最小值2.

评注:本题亦可以A为原点,以AC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C(2a,0),B(-a,3a),O(1a,33(2a+1a)).由AO=xAB+yAC,得(1a,33(2a+1a))=(-ax,3ax)+(2ay,0)解得x=23+13a2,y=23+13a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答案.而此法先用性质构造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组,解出x,y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显然该法解题方向明确,方法固化,容易入手.

四、类题演练

演练1设点O是△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AC2-2AC+AB2=0,则BC·AO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AC2-2AC+AB2=0得AB2=2AC-AC2,则0

演练2已知O是△ABC外心,AB=1,AC=2,且AO=xAB+4-x8AC(x∈R且x≠0),则三角形ABC的边BC长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AO=xAB+4-x8AC两边同时与AC数量积,得12AC2=xAB·AC+4-x8AC2,即x8AC2=xAB·AC,即x8×22=x·1×2cosA解得cosA=14,再由余弦定理得BC=2,故答案为2.

演练3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心,且∠A=θ,若cosBsinCAB+cosCsinBAC=2mAO,则m=(用θ表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cosBsinCAB+cosCsinBAC=2mAO两边同时与AB数量积,得cosBsinCAB2+cosCsinBAC·AB=2mAO·AB,即cosBsinCc2+cosCsinBbccosA=mc2,即m=cosBsinC+cosCsinB·bccosA=cosBsinC+cosCsinB·sinBsinCcosA=cosB+cosAcosCsinC=-cos(A+C)+cosAcosCsinC=sinAsinCsinC=sinA=sinθ,故答案为sinθ.

由以上几例可知,用三角形外心的这个向量性质解题的本质是构造数量积,将向量等式转化为数量等式,将问题转化到三角形的边.同时题目条件本身就能预示解题方向,启发解题手段,在以后的解题中同学们应多加尝试.

(作者:刘正祥,江苏省阜宁中学)

在近两年的各种高考调研卷、模拟卷中经常出现一类与三角形外心有关的向量问题,解决此类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转化来优化计算,二是通过建立坐标系,用平面向量的坐标来解决.但用思路一有时出现的向量较多,不知怎么转化,解题缺乏方向性;用思路二有时不好建系.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提出如何应用三角形外心的一个向量性质来有效、快速破解问题.

一、引例联想

(2012浙江调研)如图,在圆O中,若弦AB=3,弦AC=5,则AO·BC的值是()

A. -8B. -1C. 1D. 8

一般解法:取BC的中点D,连接AD,OD,则有OD⊥BC,

AD=12(AB+AC),BC=AC-AB,

AO·BC=(AD+DO)·BC=AD·BC+DO·BC=AD·BC

=12(AB+AC)(AC-AB)=12AC2-12AB2=12(52-32)=8,

所以正确答案选D.

本题求解的关键和难点是向量之间的线性转化,解题的策略是将两个无关联的向量转化为两个目标基向量,通过数量积运算得到结果.

在解法中我们可以发现AO·BC=12AC2-12AB2,而AO·BC=AO·(AC-AB)

=AO·AC-AO·AB,则AO·AC-AO·AB=12AC2-12AB2,于是从结构形式上希望有AO·AB=12AB2,AO·AC=12AC2发生,从而猜想性质:已知O是△ABC外心,则AO·AB=12AB2;AO·AC=12AC2;同理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二、性质证明

证明:如图,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

AO·AB=(AD-OD)·AB=AD·AB+DO·AB=12AB·AB=12AB2,

同理AO·AC=12AC2;BO·BA=12BA2,BO·BC=12BC2;CO·CA=12CA2,CO·CB=12CB2.

该性质结构对称,记忆方便,而且看到这种结构能立刻条件反射,联想到用该性质,从而启发解题手段,例如引例可联想用性质解法如下:AO·BC=AO·(AC-AB)=AO·AC-AO·AB=12AC2-12AB2=12(52-32)=8,显然方便快捷.

三、应用举例

例1如图,在圆O中,若△ABC是圆O的内接三角形,且AB=4,M是BC边BC的中点,AO·AM=5,则AC=.

解:联想性质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则14×42+14AC2=5,解得AC=2.

评注:原答案提供的解法为:过O作OD⊥AB于点D,则AD=12AB且AB·DO=0,过O作OE⊥AC于点E,则AE=12AC且AC·EO=0,AO·AM=AO·12(AB+AC)=12AB·AO+12AC·AO

=14AB2+14AC2,即14×42+14AC2=5,故AC=2.显然用性质解题方向明确,过程简捷,运算迅速.

例2已知O是△ABC外心,AB=AC,若AO=3mAB-nAC,且9m-3n=4,则cosA=.

解:因为O是△ABC外心,AB=AC,由对称性可知3m=-n又9m-3n=4,

则m=29,从AO=23AB+23AC,联想性质得AO·AB=23AB2+23AC·AB

即12AB2=23AB2+23AC·AB,即12c2=23c2+23c2cosA,故cosA=-14.

评注:原答案采用的是性质证明过程中所用方法,比较繁琐,显然先用对称性求出m,n,再联想性质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容易达到解题目的.

例3已知O是△ABC外心,AB=2a,AC=2a,∠BAC=120°,若AO=xAB+yAC,则x+y的最小值为.

解:由AO=xAB+yAC,联想性质得

AO·AB=xAB2+yAB·ACAO·AC=xAB·AC+yAC2,

得方程组4a2x-2y=2a2-2x+4ya2=2a2解方程组得x=2a2+13a2y=a2+23,所以x+y=2a2+13a2+a2+23=43+13(a2+1a2)≥43+23a2·1a2=2即当a=1时,x+y取得最小值2.

评注:本题亦可以A为原点,以AC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C(2a,0),B(-a,3a),O(1a,33(2a+1a)).由AO=xAB+yAC,得(1a,33(2a+1a))=(-ax,3ax)+(2ay,0)解得x=23+13a2,y=23+13a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答案.而此法先用性质构造构造数量积,得到方程组,解出x,y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显然该法解题方向明确,方法固化,容易入手.

四、类题演练

演练1设点O是△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AC2-2AC+AB2=0,则BC·AO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AC2-2AC+AB2=0得AB2=2AC-AC2,则0

演练2已知O是△ABC外心,AB=1,AC=2,且AO=xAB+4-x8AC(x∈R且x≠0),则三角形ABC的边BC长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AO=xAB+4-x8AC两边同时与AC数量积,得12AC2=xAB·AC+4-x8AC2,即x8AC2=xAB·AC,即x8×22=x·1×2cosA解得cosA=14,再由余弦定理得BC=2,故答案为2.

演练3已知O是锐角△ABC的外心,且∠A=θ,若cosBsinCAB+cosCsinBAC=2mAO,则m=(用θ表示).

解析:联想性质,将等式cosBsinCAB+cosCsinBAC=2mAO两边同时与AB数量积,得cosBsinCAB2+cosCsinBAC·AB=2mAO·AB,即cosBsinCc2+cosCsinBbccosA=mc2,即m=cosBsinC+cosCsinB·bccosA=cosBsinC+cosCsinB·sinBsinCcosA=cosB+cosAcosCsinC=-cos(A+C)+cosAcosCsinC=sinAsinCsinC=sinA=sinθ,故答案为sinθ.

由以上几例可知,用三角形外心的这个向量性质解题的本质是构造数量积,将向量等式转化为数量等式,将问题转化到三角形的边.同时题目条件本身就能预示解题方向,启发解题手段,在以后的解题中同学们应多加尝试.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个说课活动与大家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我从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的确定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轴对称以及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它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今后学习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预备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是今后证明线段、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它在理论上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广泛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快乐。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本章教学中,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大量事实表明,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初二学生的几何知识有限,而且本节课性质的证明又添加了辅助线,同时性质二其中包括三个命题需要证明和应用,所以性质二的证明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能够探究,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三、教法的确定与学法指导

在上学期我们学校实行学习动车组的建设,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实践表明,学生给学生讲题,同学们会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接受,学生通过自我展示不但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本学期学校推行高效课堂建设的四环节、八步骤,课堂教学的八步骤:编制学案、有效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标测试、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与布置、课后反思、学生的拓展延伸及再学习。因此本节课,推行高效课堂的四环节、八步骤,决定先印发学案,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了展示任务,在编写学案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最后教师精讲点拨,课后进行反思。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更直观的形象,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所以我安排了以下问题:

(一)回顾与思考

1、课件出示精美的图片,提问:(1)、屋顶设计成了哪种几何图形?(2)、它有什么特征?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哪一条?(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引出课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再提问引入课题:等腰三角形还有其他的特殊性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观察与表达

剪一剪:学生小组展示自己小组准备的长方形纸片按教材要求对折后剪下的图形,再把它展开,看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这个问题在学习了轴对称学生应该容易回答。(可以让后进生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为后面这个问题起到铺垫作用)

3.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这个问题留给小组探究,合作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剪纸,获得图形的直观感受,并为下面的折纸操作做好铺垫,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动车组的带动作用)

(三)成果展示,探究新知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有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可能学生会有以下几个猜想:

①∠B=∠C 引导学生得到两个底角相等,从而得到性质一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②BD=CD →AD为底边BC上的中线 ③∠BAD=∠CAD →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④∠ADB=∠ADC=90°→AD为底边BC上的高

性质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讨论、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学生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四)合作交流、再次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首先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 索方向,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把期望带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但是,对于这种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几何命题证明,包括了证明的三个步骤:题设(已知)、结 论(求证)、推理(证明过程),对于一般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设计 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化解难点。

1、找出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根据刚才画出的图形 写出已知和求证。(意图:使学生能顺利的将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2、证明两角相等和两条线段有哪些方法?(提供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体会数学 中的转化思想)

3、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B=∠C ?(添加辅助线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所以,让学生再次重叠刚才的三角形,使两腰重合。使学生意识到要证明∠B=∠C 的关键,就将它们放到两个三角形中 去,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引入添加辅助线的方法)由辅助线带来的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 过程中,可能得到的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作顶角的角平分线、作底边上的高、作底边上的中线。以顶角的角平分线为例,让一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指正、规范 证明过程。达到巩固的目的。其余两个由学生课后完成,并检查。通过以上训练使学生得到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再次展示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相互重合(简称为三 线合一)(设计意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与验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经历性质证明的过程,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和辅助线在几何论证中的作用,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完成了重点知识的教学,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四)初步应用

为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在这里设置一个口答练习和练习2:

练习

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75°则另外两个角-------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7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设计意图:此例题的重点是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这一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突出顶角和底角的关系,让学生把变式题与例一进行比较两题的条件,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在没有明确顶角和底角时,应采用分类讨论)。练习2(1).△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BAC=90°),AD是底边BC上的高,标出∠ B,∠ C,∠ BAD,∠ DAC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2).在△ ABC中,AB=AD=DC,∠BAD=26°,求∠ B和∠ C的度数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简单应用,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为后面的学习垫定基础)

(五)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研究,你收获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收获,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当堂检测

课后习题1,3题(题目设计相对简单,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查缺补漏,为以后教学奠定基础)

(七)作业布置

教科书习题12.3第1.4题.(必做题)6题(选做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提高,通过作业,内化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与不足。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使不同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爱上数学。)

上一篇:学生教育讲话稿下一篇:小学生安全用电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