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共10篇)
1.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一
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的第四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所以本节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教学策略
本校学生家住农村的占大多数,所以学生对动物、植物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的很多,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举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学生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学习本节课内容。
五、教学资源准备
1、准备一个小型水族箱,里面生活着水生生物
2、课件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观察水族箱,听一段优美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对课本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
3、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4、把最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5、观察录像,讨论分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6、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7、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 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越多?
8、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的意义。
八、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九、巩固练习
生态系统的组成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活动中交流、讨论,所以怎样更高效而有序地开展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
2.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二
以下对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这几个大区市场做简要分析,西北市场和东北市场因其整体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本次报告不做阐述。
1 华东市场
2014年华东市场的整体销售额达到265亿元,市场占有率为38.4%,同比2013年度244亿元的市场容量增加了21亿元。由于华东市场基数太大,尽管有21亿元的市场增量,但是其市场占有率增长并不明显(图9)。
2014年,江苏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为97亿元,同比2013年度88亿元的市场容量增加了11亿元。在此中,小型多联机产品及单元机产品上量最为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家装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发力。
2014年,浙江市场整体容量达到84亿元,同比2013年度79亿元的市场容量增加了5亿元。浙江省在经历了过去2年的政府大力度采购之后,2014年也迎来了调控之年。除部分轨道交通项目外,政府楼堂管所项目大面积萎缩,这种情况省会杭州市尤甚,对水机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台州、丽水等发展相对滞后的地级市,状况相对缓和。
作为华东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上海中央空调市场总体容量同比2013年增长率约为6.9%,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其市场总体占有率达到9%。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楼堂馆所项目略有减少,科教文卫类项目略有增多,整体工装市场处于基本平稳态势,家装零售市场增长势头良好。
安徽市场的总体容量大约2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6%,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3.2%。其中,很大一部分市场容量都是靠家装零售在拉动,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上升,单体装修价格的提高等因素都在无形中拉动着安徽家装零售的增长率。
2 华北市场
2014年,华北市场的整体销售额为122.2亿元,市场占有率下降为17.7%,同比2013年19%,整体市场占有率下滑1.3%,这也是本年度下滑最为明显的区域。华北市场2013年日子难过主要原因是,工装市场项目急剧减少,而家装市场尚在培育中,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图10)。
2014年,北京中央空调市场的整体容量约为40亿元,较2013年的销量相比下滑2.4%。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受政策的影响较大,近年房地产限购等政策造成了商品房的成交量大幅下滑,家用中央空调的配套及零售受到较大影响;中心城区政府公建项目有所减少,周边郊县新建和改造项目有所增加;北京市场以工装为主,家装市场处于培育阶段。
作为首都的卫士,2014年天津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约为17.7亿元,较2013年下降1.7%,2014年天津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在全国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中的占比继续缩小,仅为2.6%。2014年,天津许多政府公建项目严重滞后,甚至诸如体育馆、行政中心等民生项目也发展乏力,而有限的政府项目加之后劲不足的经济也让该区域中央空调的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山东省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一种放缓的发展状态,反映在中央空调方面,配套项目减少、楼堂会所停建等,导致2014年中央空调厂家在项目上比较艰难。这也直接导致2014年山东市场表现差强人意。2014年山东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为34亿元,较2013年略有下滑。
2014年河北市场总体容量扩大到18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 2.5%,远超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延续了近2年内的高增长趋势。主要增长点在于,多中心化带动二三级城市发展及家装市场飞速发展。
内蒙古作为华北市场的组成部分,2014年的整体市场表现值得肯定。山西市场容量与2013年略有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产业跌落,经济不景气,引起的连锁反应。
3 华南市场
2014年,整个华南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135.8亿元,同比2013年的123亿元增加了12.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19.7%,市场占有率增长0.5%,高于行业平均增长幅度(图11)。
2014年广东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约为79亿元,同比2013年市场增长9.7%。作为广东省经济重心,珠三角地区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占整个广东市场绝大部分比重。从2014年市场反馈信息来看,不管是政府项目还是民用项目,数量和规模均比以往有所减少。
福建中央空调市场保持了2013年崛起之势,2014年呈持续增长态势,主要表现在福州、厦门、龙岩等主要区域的增长,市场整体销量达到2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率达到12.5%。
2014年,广西中央空调市场发展快速,市场容量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1亿元,22.2%的市场增长率也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增长点在于,工程项目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广西的家装零售市场在多联机品牌的推动下也已酝酿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投资项目推进得到落实,力促新上项目开工,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空调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4年,海南的市场销量为5亿元,增长率达到25%。
4 华中市场
2014年,整个华中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65亿元,同比2013的59亿元增加了6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4%(图12)。
2014年,湖北市场的小幅增长,主要来自于2013年年底项目的累积和2014年上半年市场的强势。不过在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趋于平稳乃至下滑的态势,导致湖北市场最终的增长持续力度不够。
2014年,湖南省中央空调容量达到21.5亿元,占全国总体容量的3.1%,继前3年的势头实现连续增长,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主要特点有:(1)国产品牌占据市场中心,项目聚焦省会;(2)零售比重再增加。
2014年,河南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有21.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同比2013年有大幅回落,且增长率明显低于行业整体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工装项目减少,家装市场处于培育期。
5 西南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工业化进程加速,各地关注民生的重点项目增多,以及房地产业的升温,使西南中央市场容量扩大,也更加集中。2014年,西南市场容量达到55亿元,同比2013增加5亿元,增长率为10%(图13)。
2014年,四川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在24.5亿元,较2013年出现小幅度增长。四川市场的小幅度增长,主要来自于2013年年底项目的累积和2014年上半年市场的强势。不过在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趋于平稳乃至下滑的态势,导致四川市场最终的增长缺乏连贯性。
2014年重庆中央空调市场容量为21亿元,较2013年同期取得16.7%的增长,可以看出,西部重镇正在发挥市场潜力。
3.第四节 变阻器 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探究变阻器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在学习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过程中,用推理再实验验证的方法,体验物理实验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变阻器的设计过程,体验发明创造的科学情趣。(2)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通过提出猜想、动手操作,在探究实验中学习变阻器的使用,掌握其规律,建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用
器材:电阻丝,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演示灯光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发生改变。这时,便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
引入课题:变阻器——阻值可调节的装置
(二)新课教学
1.变阻器原理的学习(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变化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
(2)实验探究
用电阻丝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夹入一段电阻丝,使一端在电阻丝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
(3)交流评价
让学生动手完成并在小组相互交流,归纳筛选出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我们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2、认识变阻器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
教师结合投影片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
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符号:
3、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提出问题(投影)
①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②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
③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④滑动变阻器上有4个接线柱,怎样把这些接线柱接入电路?共有几种接法?
(2)实验探究
学生相互讨论,首先,设计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着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尝试控制灯泡的亮度。同时,教师巡视,并指导各实验小组将变阻器的实物连接、电路图连接、及电路符号连接进行对照,研究电阻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3)交流评价
各小组分别结合各自的实验结果相互讨论,共同归纳总结:
①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
②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
③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串入电路,调流控压;
一上一下,作用最大;
同上同下,没有变化;
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4、介绍其它变阻器
变阻器除了滑动变阻器,还有电位器、变阻箱等。(课件简介)
5、课堂总结
讨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2、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结构示意图
电路中的符号
3、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串入电路,调流控压;
4、作用:①保护电路
一上一下,作用最大;
同上同下,没有变化;
接入电路,拨到最大。
4.第四节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篇四
1.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二节,本节主要任务如下,一是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说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及生物圈中的意义。二是学生通过参与几个探究实验、交流教师提供的文字及视频资料,揭示植物蒸腾作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节知识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与“吸收作用”相联系;二是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联系;三是与“叶的结构”相联系;四是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联系。
为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教师应当适当补充一些教材当中没有的资料。因本节内容量较大,探究活动须课前完成。
2.学情分析
在前知识方面,学生对与蒸腾作用有关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比如生活当中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在森林中感觉空气湿度大等。在七年级上期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同学们对植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具体到植物给环境带来上述影响的原因,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何种结构来完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以及植物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合作学习和探究的经验。相当部分学生拥有数码相机和使用相机的能力,也具有制作简单的PPT的能力。
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看,学生对直观的视频、图片、探究实验(尤其是自己有亲身参与的)特别有兴趣,容易调动。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
(3)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
难点
(1)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2)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3)举例说出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对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尝试完成和分析“植物的蒸腾失水”、“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等探究实验,培养科学探究、合作、科学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结合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实验,及参与其他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和教师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理念
按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生活性、实践性的知识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立足学生的前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获得感性认知,经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通过有针对性的学生课堂练习,在实际中运用概念;运用概念后,及时进行小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认同环境保护的思想,获得情感的升华;通过构建概念图,再重新认识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按小步骤,快反馈的要求,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活泼、趣味的课堂中,锻炼思维能力,有效地掌握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演示、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活动体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观察、阅读、资料分析、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1.提前准备
实验1.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0页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的要求及P92页“思考与练习2”的内容,对两个实验进行整合改进,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组别 水分 的量 时间
|
A (叶未处理)
|
B (叶下表面处理)
|
C (叶上表面处理)
|
D (无叶)
|
环境温度
|
上午9:30时(实验开始时)
|
|
|
|
|
|
上午10时
|
|
|
|
|
|
上午10:30时
|
|
|
|
|
|
上午11时
|
|
|
|
|
|
上午11:30时
|
|
|
|
|
|
实验2.上课前,同学按小组根据教材P94页活动“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设置光照条件为光照充足和部分遮光(遮荫)的对照实验,完成相关实验,并用照相机记录活动过程及活动的结果,作好记录。将实验过程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时用。参考记录表如下:
记录表1
条件 水分 减少量 组别
|
光照 充足
|
部分 遮光(遮荫)
|
第一组
|
|
|
第二组
|
|
|
第三组
|
|
|
记录表2
条件 红色茎 高度 组别
|
光照 充足
|
部分 遮光(遮荫)
|
第一组
|
|
|
第二组
|
|
|
第三组
|
|
|
注:上述两实验,教师要先确定两个小组,对其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实验的科学、有效。在上课前,要先检查班级同学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对班级完成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小组要心中有数,作为课堂中的课程资源备用。另外,可将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的活动材料,在教室的适当区域进行展示。
2.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导入新课
|
1.复习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引导同学们思考:植物体通过吸收作用吸收的水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何用途呢? 2. PPT呈现以下内容: (1)一株玉米在完成生活史的历程中,所吸收的水量以及在其体内所保有的水量。 (2)夏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图片。 引导同学思考: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展示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板书
|
1.回忆植物的吸收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知识,并初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阅读、观察PPT所呈现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明确思考问题的中心。
|
联系前面所学习过的知识和生活常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
|
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
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1.思考: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 2.引导同学分析对比A组与D组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注:(1)提示观察思考顺序,①塑料袋壁的现象;②容器内的水量变化;③上述两个现象之间的联系;④控制水分散失的主要结构;⑤水分是通过何形式由植物体内到达塑料袋壁的;(2)可提示同学们回忆“叶的结构”;(3)此处若有同学对实验过程有疑问,须说明,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提高实验科学性的措施。若无,则在课堂小结时说明。下同;(4)视学生探究活动情况,播放视频“植物的蒸腾失水”。 3.要求学生对比思考:展示实验与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
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防止水分直接从液面蒸发。 2.得出:①A组塑料袋壁上出现明显的液滴(水分);②A组容器内的水分明显减少;③容器内水分通过植物体散失;④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叶片气孔;⑤水蒸气; 3.反思自身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
1.以学生自身的案例,让同学进行对比,发现成功与不足,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思考。适当提示,有利于学生切入。 2.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
3.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①,形成蒸腾作用概念
|
引导学生总结出蒸腾作用的关键词,并板书。
|
1.得出概念关键词: 水分运动方向:由植物体内到植物体外; 水分形式:水蒸气 水分出口:气孔 本质:水分散失 2.形成概念: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是形式散失到体外,这种生理过程叫蒸腾作用。
|
1.对实例分析进行小结,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2.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概念进行分解,有利学生把握。落实教学目标。
|
4.阅读教材,再识概念。
|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本P91页第一段的内容,并要求同学注意限制性的词语。 2.提问: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了,如何补充? 注:可提示学生回忆“吸收作用”。 3. PPT展示“水分吸收与散失的途径”图片
|
1.阅读教材并,圈出关键词。 2.学生思考后得出: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由茎到达叶,以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作好笔记。
|
1.回归、体会教材,提升学习成果,强化概念。 2.拓展、延伸,完善概念,并以图片加以强化。
|
5.课堂练习
|
1. PPT出示练习 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由调节 A.植物体生命活动需要水分的量B.光合作用 C.植物体叶的多少D.气孔的张开与闭合 2.引导学生回忆“实验一”装置所处的条件,阅读教材中二处“在温暖、有阳光”,思考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中讨论的第2题。
|
1.回答问题 2.思考问题
|
1.运用概念,加深理解。 2.合理运用教材,让学生重视教材,形成细心阅读和体会教材的习惯,并转入下一小节的.学习。
|
6.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
1.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A、B、C、D四组实验结果中水分减少量的差异,要求学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1-3。追问曲线I代表装置C、D说明什么? 2. PPT展示不同植物上、下表皮气孔数的数据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学生得出结论后,PPT展示植物气孔分布的一般规律,并板书。 3.小组展示实验1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引导同学分析9:30-10时、10-10:30时、10:30-11时、11-11:30时四组实验结果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出示蒸腾作用与温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4.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 引导同学分析的实验结果,并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解决“思考与练习2” 问题4。出示蒸腾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表,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考。 注: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表达。对有延伸问题的同学,可提供一定的方法,在课后验证。
|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1)曲线Ⅰ代表装置C、D的质量变化,因为这两装置几乎没有发生蒸腾作用;验证了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 (2)曲线Ⅱ代表装置B,曲线Ⅲ代表装置C; (3)叶的上下表面气孔的数目是有差异的; 得出:气孔(叶片)的数目会影响蒸腾作用。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1)陆生植物一般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气孔数,水生植物一般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2)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3.学生观察分析,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4.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蒸腾作用随着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增强。
|
1.课内外结合开展探究提高效率;大胆创新,改进实验设计。组织综合性探究,提高探究能力、读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归纳表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2.树立生物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因教材中的“建议活动”难度较大,且趣味性较差,所以采用探究活动与文字资料相结合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
|
7.课堂练习及小结②
|
组织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1”,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小结,并板书。
|
完成练习,做好笔记。 影响蒸腾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叶片(气孔)数目、温度等,并明确其影响关系。
|
运用概念,及时小结,落实教学目标。
|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
1. PPT展示同学们在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中所得的数据。要求同学们思考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注:观察学生反应,适当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如:夏天洗脸、游泳时的感觉凉爽)及出示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使叶面温度降低。 2.学生小组展示实验2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记录表1、2),并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
1.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面的温度 2.学生观察分析,在小组内交流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得出:蒸腾作用能够促进对水的吸收,同时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1.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述能力 2.通过学生生活中经历的事实(或视频),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撑,弥补教材的不足。
|
9.课堂练习及小结③
|
1. PPT出示练习 (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的意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植物体的温度B.促进根从土壤吸收水分 C.提高空气温度,调节气候D.促进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2)植物体能把根部吸收的水分不断地运输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是来自() A.根的吸收作用B.茎的输导作用 C.叶的蒸腾作用D.叶的光合作用 2.引导同学归纳蒸腾作用意义,阅读教材P92页内容,并板书。
|
1.完成练习。 2.阅读教材,做好笔记,在教材中划出关键字句。
|
1.运用概念,及时反馈。 2.回归教材,让学生重视和用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
10.认识蒸腾作用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同保护环境
|
1.播放视频“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及夏天人类在树荫下活动场景的图片,要求同学们思考,若是没有了绿色植物,上述的场景将会变成怎样? 2.播放“沙尘暴”视频,引导同学们认同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观看视频及图片,思考,并发表感想。
|
对比播放,给同学们以强烈冲击,让学生认同保护环境的理念,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
11.课堂小结④
|
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
画出本节知识的概念图
|
理清知识体系,形成概念,巩固学习效果
|
12.作业
|
同步训练中的部分练习
|
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
|
|
|
|
|
|
教学预设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交流讨论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结束后,应重点反思以下问题:
1.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关注多媒体展示的环节,尤其是学生展示环节的控制、引导?
2.对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因探究活动而衍生出的新问题,该如何合理利用以及引导?需特别注意学生探究活动中数据处理的方法,控制误差的措施。
3.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的理解?
5.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对“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知识的介绍。教师根据课本的描述进行引入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也可以播放一 段关于毒品的视频加以引入。课本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吸食毒品的危害。而“知识链”则对毒品的成分、危害性加以概括和 总 结。在“实际用”中则对吸毒的原因加以介绍。
本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学生认识吸毒的危害。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学 生自身的体会认识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教 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概述毒品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 害。
二、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收集信息。
三、情感目标
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
教学媒体
毒品视频资料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事
教 师播放关于毒品的视频资料或语言讲述关于毒品的报道,引发学生注意。
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对毒品危害 的注意。
探究竟
(一)教师安排学生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二)教师安排全班学生阅读课本146页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吸毒的可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观看有关毒品的录像资料,理解吸毒的危害
阅读课 本的资料,分析吸毒的可 能后果及主要危害。
大家谈
通过 “探究竟”的一系列活动学生已经基本上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在本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 “探究竟”的结论充分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吸毒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
结 合以前的知识和“探究竟”的结论,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毒品对自身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知识链
本部分内容是对“探究竟”“大家谈”结论的总结,教师可安排学 生进行阅读自学,以加深对毒品危害性的理论认识。
对课本的“知识链”进行阅读自学,认识毒品危害性。
实际用
本部分一方面强调了毒品危害性,另一方面强调了吸 毒的原因。
6.《第四节碱的通性》的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了解用途,了解碱的通性和碱的命名。
2.技能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科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
[教学程序设计]
[复习]什么是碱?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
[引入]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今天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板书]
一、氢氧化钠
1、组成:化学式NaOH,溶于水电离:NaOH = Na+ + OH-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腐蚀性)
[实验] 展示氢氧化钠固体,观察颜色、状态、潮解现象。
将氢氧化钠溶解于水,观察放热情况。
[归纳板书]
2、物理性质:
(1)白色固体
(2)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设疑] 氢氧化钠是碱,它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作用
[板书]
3、化学性质:
(1)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变红。
[实验]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板书]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设问] 它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讲解] 由于NaOH在空气中可以吸水,还可和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复习] 在学习酸的通性时,我们就已经了解到酸和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板书]
(3)与酸起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NaOH + HNO3 == NaNO3 + H2O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观察现象
[设问] 看到什么现象,蓝色沉淀是什么?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
(4)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7.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教学建议 篇七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建议
广东实验中学 刘芙蓉
一、考试大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
(2)知道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学会运用最简式法和直接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并评价方法的特点。
(3)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实验1-1,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和适用分离的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1-2,让学生掌握重结晶的原理、操作步骤和适用分离对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4)通过对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最简式)。(5)通过对质谱法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量。
(6)通过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介绍,让学生学会如何初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科学家探索组成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体会逻辑严谨的思维美、解题的格式美。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① 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②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③ 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
五、教学过程 建议课时:4课时
第1课时: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的介绍(蒸馏、重结晶、萃取)第2课时:学生实验:蒸馏和重结晶操作 第3课时:李比希元素分析法与计算
第4课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结构的确定
本节教材为课程标准新增的章节,内容全新。教师要注意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逻辑。首先介绍人们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学习者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再分步按顺序介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介绍元素分析开始以未知物A(乙醇)为例介绍运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步骤:有机物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官能团→分子结构。整体逻辑结构如下图:
1、充分利用化学史,从中体验科学方法与学科思想。
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有机化学发展简史(山东与江苏的版本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来展现人类认识、使用和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引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并为后面介绍用物理方法鉴定分子的结构作铺垫。
2、充分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实验要点,养成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学会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蒸馏、重结晶实验。将粉笔层析可随堂进行,增强兴趣。
分离、提纯的实验在操作前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培养学生做实验预习的习惯(填写实验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关键等。教学时,教师应介绍分离和提纯的区别,并在实验关键操作上提出思考题(如重结晶中为什么要趁热过滤,如何趁热过滤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验、观察和思考,发现异常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原因分析。课后还可以把分离和提纯的几个操作: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和重结晶进行比较,区别这些操作的原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3、利用网络资料、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对现代实验技术仪器有所了解
对于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物理分析方法的教学,只需要学生了解,不要深究其原理。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会学生如何读图、提取所需信息,明确每种图谱能解决什么问题。也可以事先由学生收集有关这些物理分析方法的电子资料(图片或视频录像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在后续“烃的含氧衍生物”一章中多次出现,也是学生解题时判断同分异构体、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时可以多举两个例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4、讲解依据元素组成确定分子式的方法,要求计算思路清楚、书写规范
对于燃烧法确定元素的实验式的计算,建议增加一课时专门讲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计算,弥补新教材对计算的削弱,加强训练以减少学生对计算题的畏惧心理。
5、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讨论
对于老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建议组织小组讨论,对于实验要点、注意事项充分讨论,得出结论。对于现代技术,建议学生课下上网查资料,有所了解交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二课时:
[引入]世界上每天都在合成很多新的有机物,科学家是如何研究这些新合成的有机物呢?我们也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你们不想知道吗?引入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板书]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讲解]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首先得到的是含有有机物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也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得到的往往是混有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或反应副产物等的粗品。因此,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得到纯品。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下面是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书P17 图片
[讲解]首先我们结合高一所学的知识了学习第一步——分离和提纯。[思考与交流]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么? 1.不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3.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4.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一、分离、提纯
[提问]提纯混有杂质的有机物的方法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物理方法,能否用在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学生活动]
1、蒸馏的分离物质的原理
2、搭建蒸馏装置,并说明仪器名称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组装的顺序:“先下后上,由左至右”;(2)不得直接加热蒸馏烧瓶,需垫石棉网;
(3)蒸馏烧瓶盛装的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1/3;不得将全部溶液蒸干;(4)需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5)冷凝水水流方向应与蒸汽流方向相反(逆流:下进上出);
(6)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以测量馏出蒸气的温度;
[演示实验1-1] 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有条件也可以分组实验,这样可能会要增加课时,或者两个实验一起到实验室用1课时完成。)
2、重结晶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1-2,并思考下列的问题 [思考]
1、苯甲酸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2、杂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3、实验操作中“全溶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的目的4、实验操作中“趁热过滤”的目的 [分析问题]
3、萃取、分液
[学生活动]
1、萃取用于分离物质的原理
2、主要使用仪器名称,并说明该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3、说明操作步骤
4、小结萃取操作的注意事项:
(1)检查分液漏斗的瓶塞和旋塞是否严密。
(2)萃取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是萃取操作的一个步骤,必须经过充分振荡后再静置分层。
(3)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下层液体从漏斗颈放出,当下层液体刚好放完时,要立即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说明: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蒸馏和萃取分液操作以学生自主回忆学习为主,重点介绍重结晶操作,但不宜在第一次接触时就将重结晶的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的都介绍并分析异同。学生阅读[科学视野]结合生物课学习过的叶绿素的纸层析法。也可以现场演示一次。
第三课时
[讲解]研究有机物的第二步就是研究它的元素组成和含量,讲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科学家——李比希。
[展示图片]展示李比希当时的元素分析仪,现代的元素分析仪,李比希元素分析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解析]元素定量发展,李的分析由定性向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有机物的元素定量分析最早是由德国人李比希提出的。他用CuO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产生的H20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分别称出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计算出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剩余的就是氧原子的含量。[学生活动]
(1)氧化铜的作用主要是 确保碳元素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2)有人提出用CaCl2或浓硫酸替代Mg(ClO4)2,请说明替代Mg(ClO4)2物质的基本条件 只吸收水,不吸收二氧化碳只吸收水
(3)氧气的作用主要是 氧化样品;将产物全部排入吸收装置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此装置还需要完善,请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末端再连接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
[例题]讲解,注意解题格式的要求,并说明解出来的是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最简单整数比。称为实验式。
练习1:3.26 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 g CO2和1.92 g H2O,试确定该样品的实验式。
w(O)=100%-(39.6%+6.53%)=53.87% 然后求出原子数目比:
N(C)∶N(H)∶N(O)=1∶1.98∶1.02≈1∶2∶1
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
第四课时:
[讲解]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测出有机物的实验式,从实验式到化学式还有一步之遥,还缺少一个物理量,是什么?
[学生活动]有机物的分子量或摩尔质量
[讲解]我们现代化学只需要一个仪器就可以完成这个工作——质谱仪,同时展示质谱仪的图片。(但不具体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我们只关注图谱上最右边的谱线对应的数值,这个数值=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
图1-15的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实验式为C2H6O1有机物的质谱图,请同学们通过计算给出这个有机物的分子式。
[学生活动]从图谱上读出相对分子量为46,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1。[提问]请同学写出符合分子式C2H6O1的有机物的结构式 [学生活动]写出结构简式
[讲解]究竟它是二甲醚还是乙醇?我们只有通过鉴定分子结构才能确定。再给大家介绍两种关于结构确定的实验方法:红外线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讲解]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可以帮助我们辅助判断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图1-17图谱就是我们例题中化学式为C2H6O1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图,请同学们判断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的官能团。[学生活动]根据图谱中的信息,O-H的出现,预测有羟基。
[讲解]红外光谱只能用于辅助判断,有机物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这需要我们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请大家阅读书本P22核磁共振氢谱第一段文字,思考下列问题。[思考]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得到什么信息
2、吸收峰的面积比有什么意义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谁?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又是谁? [学生活动]
1、由核磁共振氢谱上的吸收峰的数目可知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种类
2、吸收峰的面积比=不同种类的氢原子的个数比
3、若例题中的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19,则有机物是乙醇
反之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图1-20,有机物是二甲醚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有几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及个数比?
(1)
(3)
2、已知某有机物的核磁共振谱图如下所示,符合下图的物质是
A、CH3CH2CH2CH
3B、甲苯
C、CH3CH2 CH2OH
D、CH3CH2OH
3、化合物A、B的分子式都为C2H4Br2。A的1H—NMR谱上只有一个峰,则A的结构简式为
。B的1H—NMR谱上有2个峰,强度比为
。B的结构简式为。
4、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若在1H-NMR谱上观察到氢原子峰的强度为3:3,则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 , 若给出峰的强度为3:2:1,则可能为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
8.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邻国。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地形的基本特点,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的流向。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了解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从而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训练学生分析区域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初步树立辨证的地理世界观。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在活动中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喜悦。
3、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三.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四.教学过程
师:播放视频:交响乐与芭蕾舞。生:观看视频。
师: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交响乐和芭蕾舞有着特殊的爱好,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生:俄罗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俄罗斯,走进俄罗斯。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个国家,通常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什么环境? 生:自然环境。
师:自然环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生: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创设问答情景。生:进入问答情景,举手回答。
师:请说出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哪两条纬线之间? 生:俄罗斯大部分在50N-70N之间,纬度高。
师:在俄罗斯的北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请找出来? 生:读图指出66.5N北极圈。
师:从中我们可判断俄罗斯位于哪个温度带? 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读图并观察。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周围濒临的海域,并指图回答俄罗斯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邻太平洋。
师:在我们所找的这几个海域当中,其实有一个并不是真正的海,是哪个?
生:里海,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师:其实在俄罗斯的境内,也有一个拥有“世界之最”头衔的湖泊,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读图指出贝加尔湖。师:请学生介绍贝加尔湖。
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 创设问答情景。师:图中有一条红色的线连贯了俄罗斯的南北,这是一条什 么线?
生: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师:引导学生以“屋里有块大黑土”回忆亚欧分界线。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生:俄罗斯横跨了亚欧两大洲。师: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什么方位? 生:俄罗斯在亚欧大陆的北部。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按方位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读图并观察。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师:俄罗斯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生:北面。
师:俄罗斯与我国有多少处是接壤的? 生:两处。
师:我们把俄罗斯的范围与它的众多邻国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什么? 生:俄罗斯的面积很大。师:俄罗斯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生: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
师:课件展示“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图”,指导学生得出结论。生: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轮廓图”,指导学生分析俄罗斯的轮廓特点。
生:东西相距遥远。
师:俄罗斯东西端的经度差大约为170°,接近半个地球的经度—180°,是世界上领土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实际距离约7 000千米,乘坐普通火车从俄罗斯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大约需要近三天时间。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
师:当这列火车横穿俄罗斯的东西端时,它是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还是经过欧洲的长一点?为什么?
生:经过亚洲的时间长一点,因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多。
师:那俄罗斯到底是哪个大洲的国家呢?为什么? 生: 俄罗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因为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
师: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生:读图指出。
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气候等。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师:指导学生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生: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师: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俄罗斯的地势高低有何特点? 生: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师: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有什么影响?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生:读图并观察。
师:请一位学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生:到讲台在屏幕指出俄罗斯的主要河流。师:请学生介绍伏尔加河。生: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师:指导学生根据地势特点判断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流向。生:自南向北流到北冰洋。
师:观察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与地形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河流是地形区的分界线。
师:请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的分界线。生:乌拉尔山。
师:指导学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生:合作绘制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示意图。师:对学生所绘地形图进行点评。下面一起来学习俄罗斯的气候。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生:读图指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并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师:课件展示“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指导学生读图概括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提示从气温和降水量两方面进行概括。
生:雅库茨克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师:俄罗斯气温之所以这么低,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生: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
师:俄罗斯东西跨度非常大,如此辽阔的疆域内部,各个地方的气温降水会出现差异吗? 师:课件展示“俄罗斯的气候类型图”、“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莫斯科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莫斯科与雅库茨克的气温和降水各有什么差异? 生:莫斯科年均值高于雅库茨克,气温年较差小于雅库茨克;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库茨克。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莫斯科和雅库茨克其实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属于同一种气候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海陆位置的影响。莫斯科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雅库茨克大陆性较强。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或提出疑问。
师: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体现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城市等各个方面。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俄罗斯的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
9.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图l.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这样,地震波就可以带回地球内部的信息,从而可以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图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陆部分)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在成分或状态上有改变。
2、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说明此深度处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差异明显。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4、纵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处也有变化,称为次级不连续面,该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教材随后安排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对图1.26右图的细化,利用图旁边的文字,让学生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区别。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层。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设计,一是点出外部圈层的位置和名称,二是形象地说明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最后“活动”部分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拓展。这个问题其实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要求学生此时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学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桌子受到冲击产生弹性振动,耳朵听到敲击声,左手感觉到振动。借此阅读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关特点,通过学生质疑解疑,获取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地震波为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第二步,据图1.26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分析地震波的不连续面以及地球分层,结合图1.27及有关小字内容,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利用活动第2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地球的外部圈层。阅读图l.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初步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借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探究讨论,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等方面了解地球外部的同心圈层,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最后.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阻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
2、知识与技能培养
获取地球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等有关知识。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操究、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反作用。只有人类和环境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l: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级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普超高压变质带上实施,被称为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钻探工程设计深度5000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成。利用从钻孔中获取的岩心及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该工程于2001年8月4日正式开钻。
资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教师:(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目前,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研究进展很大,但地球内部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看来利用钻探技术是难以完成的。(2)(拿一被切开的熟鸡蛋)同学们,有人拿这个鸡蛋形象的比喻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你认为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详录)实例感悟:同学们,将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你会有哪些感受? 自学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的感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请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中的见解或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地震波的类型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纵波(P波)
快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横波(S波)
慢
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互动探究:
生l:用手敲击桌子,桌子会产生弹性振动。地震波就是一种弹性波,它有纵波与横波之分。生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教师介入:刚才的同学较好的说出了纵波、横波的特点,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或者异议? 生3: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教室寂静)教师介入: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新意。纵波与横波的概念、特点是今后物理课程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来,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生4: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先感觉到的是纵波,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们只会感觉到颠簸,因为横波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生5: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该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通过的物质密度加大,波速必然会加大。生6:你所说的结论,根据在哪里? 生5:„„ 总结承转: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刚才的讨论是不是正确,还有待于大家下面进一步讨论、学习。我认为波的传播速度还与物质的形态有关,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深度范围(Km)
密度变化(克/立方厘米)
0~15 2.83
15~2878
3.31~5.62
2878~5161
9.89~12.70
5161~6371
12.70~13.00
媒体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
教师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了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同学们,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图,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讨论、辩解。
生1:从圈中发现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离之处、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现了不连续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其内部物质形态是液体。生3:从横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讲,其内部物质是液体,但觉得很难理解。
总结承转:根据横波不能通过这一事实,有人认为2900km以下的物质近似“液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成分以重金属铁、镍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质状态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媒体演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原媒体播放的基础上对应出现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激励探究:根据我们的学习,大家快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和圈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信息,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发现与疑点还请提出,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媒体展示: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表(楷体内容在表中为空白)。(学生完成后,第一学习小姐和第四学习小组填表,补充完成)地壳圈层结构
不连续面
深度
地震波速变化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900 2900 5150
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消失
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
地幔
上地幔
上部由岩石组成,密度较大,有软流层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外核可能为液态,内核可能是固态
内核
【互动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它不属于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吗?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幔划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核划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介入:这两个不连续面,我们认定为次级不连续面。
生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但横波能通过,物质状态应该是固体呀。教师介入: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这里硬软的差异是冷热的必然结果。所谓“热些”是说物质温度比较接近其熔点,虽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动性却大大增强了,所以也有人把软流层的物质状态说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
生4:从图1.27看出岩石圈与地壳的范围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转引导: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比较完整的综合了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有两个问题亟待大家解决:
1、能用鸡蛋的结构说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吗?
2、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除了我们对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进径?(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略)
10.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 篇十
答: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这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杜郎口中学经验(即“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高度概括。那么,杜郎口中学究竟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呢?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
作为一种理念。几乎为所有的教育者耳熟能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却没有主人的体验,更多的时候还是教师的配角,一切活动均在教师的支配之下,甚至成为教师表演的看客。好的理念为什么不能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成长起来呢?固然有观念的因素在作祟,但话语权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杜郎口中学首先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无论是 10+35”模式还是“0+45”模式,说到底都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说话的权禾IJ,让学生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动就动,“我的课堂我主宰”,主人的体验本来就该是这样的。试想,如果想说而不敢说,想唱而不敢唱,想动而不敢动,一切看老师脸色行事,谨言慎语,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副『J奴才的扮相,哪里会有主人的体验?这恰恰是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写照。杜郎口中学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这是确立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关键一步。
二是确立了 教服务于学”的教学原则
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师观的问题。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必须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调整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片面地甚至错误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赋予了教师太多的支配权,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过程。所以,在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评比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如语言的运用、形象的展示、情感的流露、文本的把握、技巧的安排等,成为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至于学生的感受如何,却往往被忽略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则颠覆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做法,突出了以学为主、“教服从于学”的基本原则。怎样才能把“教服务于学”贯彻到底呢?杜郎口中学的绝招就是让学生放开,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教师工作被称为“开口饭”的工作,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对习以为常的老师而言,简直不知所措;而对那些才华横溢、表现欲强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为此,杜郎口中学采取了铁一样的硬措施,通过校委班子成员上观摩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9币上达标课、薄弱教师上过关课等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解决教师讲得太多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学生的话语权就无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无以实现。让学生说话和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教师到底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务于学”。换言之,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这才是教师主导意义的真正体现。
三是确立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1899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对当时美国中小学的课堂作过经典的描述:“一排排难看的课桌按几何顺序摆着挤在一起,以便尽可能没有活动的余地,课桌几乎全都是一样大小,桌面刚好放得下书籍、铅笔和纸,外加一张讲桌,几把椅子,光秃秃的墙,可能有几张图画,凭这些我们就能重新构成仅仅能在这种地方进行的教育活动。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们对杜威当年的经典描述相信不会陌生,我们今天的课堂依然如此。走进社郎口中学的课堂,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事情在这里发生了变化:曾让教师无限留恋的三尺讲台不见了,教室三面墙壁都是大大的黑板,按几何顺序排列的课桌变换了模样,课桌分列两排,学生面对面交流,卧坐站蹲,吟唱说笑,各取其便。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班额过大问题,这些体现着教育新理念精华的学习方式,却始终像漂浮在学校上空的幽灵,找不到合适的着陆点,特别在师资、生源、办学条件都不理想的农村中小学,似乎更无法想象。然而,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却变成了现实。杜郎口中学的班额同样较大,一般都在60人以上,教室也算不得大,又是怎样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呢?答案还是要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上寻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整个课堂,教室、黑板、走廊、窗台、地板,都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翱翔的天空。以小组为单位,或五六人,或七八人,在这么多的地方,总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因此,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化整为零,是确保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必要条件。可以这样说,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中,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整个改革的关键性一步;若从课堂教学本身来讲,这一变革则是具有革命性的。
四是确立了预习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三个模块,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三三六”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预习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由辅助性环节演变为整个教学模式之本的独立教学环节。其实,在教育教学中,预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1)在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这句话被视为体现着奥苏伯尔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学生已知的内容”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基础。预习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预习的价值显然认识不足,教师可以拿出时间精心备课,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心备学,学而无备,致使教与学脱节,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无精打采。这样,无论教师的课讲得多么精彩,除个人表演的意义外,与学生的学习实在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应,教师的努力变成了徒劳的付出!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许多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杜郎口中学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话语权,首先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否则,学生即使拥有了话语权,可能无话可说,或者说而不当,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航道。那么,所谓的自主学习也就流于空谈,因为学生没有建立起自主的基础,又谈何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的必要基础就是通过预习建立起来的。通过有组织的、充分的预习,学生掌握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明确了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更清楚自己的疑问在哪里,为进一步的学习形成了积极的心理准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三三六”的模式中,预习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小组合作中实施的,这就保证了预习的良好效果。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预习是“三三六”模式成败攸关的一个模块,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预习就谈不到反馈,预习是“三三六”模式之本;甚至也可以这样说,预习模块的设置,在教学论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建树。
五是确立了“动而活”的课堂灵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不是“静听”课堂,而是“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动而活”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灵魂。真正让课堂“动而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52年,杜威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助教克拉普所著的《教育资源的引用》一书写的引言,是对风行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世纪性评述,饱含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说:“进步教育运动最广泛、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引起课堂生活意义深长的变化。”杜威还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气氛上的改变”。杜威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和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代言人,把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成就归结为课堂生活气氛的变化,而且称之为“意义深长的变化”,由此可见,真正引起课堂生活的某种积极而有效的改变,是多么重要而艰难的事情。因此,当杜郎口中学让课堂变得“动而活”的时候,同样是“意义深长的变化”。变化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动而活”是变化的灵魂。“动”是因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生命力的进发;“活”.是因为学生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是对新生命的追求。由动而活,由活而生成,而发展,而“让效果好起来”。他们应该得到高度的评价,也完全可以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六是确立了一堂好课的新的评价标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师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带。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劣客观上成为衡量师生教育生态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尽管说法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即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环节紧凑,教师基本功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等。这些标准本身当然都是不错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标准主要还是围绕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展开的,评课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教师个人素质上,就像许多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无论是讲“目标教学”的课,还是讲“尝试教学”的课,也还是讲“创新教育”的课,说到底是教师的素质最重要,所谓“名师都是讲出来”,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依据这样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想像一节教师讲得很少甚至不讲的课,无论如何是不能称之为好课的。然而,杜郎口中学却无情地颠覆了这个标准,他们认为一节好课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或者说,评价一节课好差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看学生是否大面积的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生成了新的发展。学生完全成为了评价的核心,杜郎口中学坚决推行这一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如果教师没有把课堂完全地还给学生,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无论在考试中学生的成绩有多好,这样的课都不能成为好课。这同样是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因为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以往推崇的许多优质课、观摩课和公开课都会大为逊色,甚至需要推倒重来。评价标准是一种根本性的力量,是确保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最强大的力量。杜郎口中学确立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是推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种力量。当然,这一标准并不否定教师的素质,事实上,教师的素质越高越有利于该标准的实施;或者说,越推行这样的评价标准,越需要教师具有高的素质,只不过它要求教师的是“一言一行见功夫”的真素质。所以,杜郎口中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是确立了“0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症,其中尤以作业问题为最,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杀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有七成中小学生“睡不够”.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达不到规定时间的占66.6%,中学生达不到规定睡眠时间占77.1%。多达49.5%的学生认为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就在于“作业太多”。为解决学生作业过多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曾制定了多种规定,甚至规定了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可问题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依然显现愈演愈烈之势。在杜郎口中学,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学生课下无作业。“O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什么能够成功?答案就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是以学为主的课堂,是“动而活”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归根到底,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就能自主地达成教学目标,作业已经失却了存在的意义。
八是确立了“以学控辍”的保学办法
辍学问题是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大的拦路虎。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份对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不少老师反映,“3O%~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公布的“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3.6%,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5%,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1%”感到乐观。辍学问题依然是农村实施义务教育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辍学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因贫失学”。但是,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归因是不准确的。杜郎口中学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除了电灯以外没有更多的电器”,按照一般的常理,这里的辍学率恐怕要在两位数以上的。然而,让人们惊讶的是,这里没有一名学生辍学,没有一个孩子流失!辍学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答案在哪里?还是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自主的,快乐的,成长的。学校是他们的乐园,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又怎能会离开这里呢?
九是确立了教科研的行动研究特征
“科研兴校”是近十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然而,伴随着这句口号的还有刺耳的批评之声,如有的认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是表面文章,形象文章,花瓶文章,虚假之风、浮躁之风盛行;更有人据此提出,这样的教育科研无以兴校,中小学不必开展教育科研。应当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现象,但现象:不代表本质,更无法取消本质,教育科研终究是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问题不在于教育科研能不能兴校,而在于中小学应开展什么样的科研。杜郎口中学切切实实地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的路子,他们用行动和实践击碎对教育科研的攻击。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表明,中小学必须走以行动研究为特征的科研路子,扎根本土,问题来源于本土,方法适合于本土,结论立足于本土,让教育科研成为促进学校成长的力量。
2、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像考试一样紧张、愉快地学习,人人都能当堂完成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自己所学所思来谈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应用。
【第四节 硫酸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硫酸说课稿07-04
硫酸泄漏应急处理预案09-05
第四节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10-04
硫酸厂车间施工方案10-02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教案范文10-02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学计划06-15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11-09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08-15
新标准英语五年级第四模块教学反思10-24
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