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2024-09-10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精选9篇)

1.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篇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行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进步的表现。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与发散性,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构建起高效、合理、有序、轻松的语文课堂。但日益凸显的教学问题也引起各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解决重点问题、改进综合性学习中的不足,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严重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达到提升升学率的目的,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其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理论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现象比比皆是

许多年纪较大的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难以完全转换自身角色,依旧时刻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立足于讲台之上,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局限学生的思维,限制其创造力,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严重脱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间缺乏最基本的交流,对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造成阻碍。

(三)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也是综合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难以推行的关键问题。部分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教学习惯与模式,即便新课改后融入新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依旧难以于第一时间打破他们教学的常规习惯,不能根据课程需求选择最佳教学模式、引进新奇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四)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还沿袭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方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对其该阶段学习成果进行评分。这类评价模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偶然性,不能完全代表该学生这一学段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提升初中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一)认清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各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的积极影响,明白在教学中融入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大幅度添加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成长为勤动手、乐思考,具备信息收集、分类、整合、良好交流协作能力的优秀青年,为后续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展创造条件。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摆脱教材的束缚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领略其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排演话剧、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一味依赖课本的局面,使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轻松自然。学生在课下还可以向教师提出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以此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全身心投入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大大提升语文课堂效率与质量,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与探索欲旺盛的年龄,面对千篇 一律的教学模式易产生懈怠感,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此,语文教师应当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构建新颖奇特的教学模式,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带给学生新奇的课堂体验,以此吸引其注意力,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四)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单一式评价标准外,教师还应当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环节,打破教师根据期末成绩判断学生学习成果的局面,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合理、有效。这种评价模式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肯定其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还能使其对前期的教学成果进行公证评价,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改进不足之处,为后续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拟定创造条件。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进综合性学习方法既是新课改的需求,也是语文教育进步的体现。但教师在推行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现许多突出问题,如部分教师忽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严重依赖教材教学、缺乏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未建立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等,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此,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不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性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积极影响,为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奠定基础。

2.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篇二

一.初中语文综合学习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知识灌输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源于课本, 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少, 这导致课堂学习单调、枯燥, 致使学生对教师依赖性强,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学生对知识往往是死记硬背, 欠缺创造意识, 致使教学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综合性学习活动, 具有探究性、情景性、主体性、合作性等特点, 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学探究、合作学习机会, 使其启迪智慧, 丰富经验。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综合性学习, 并利用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学。具体而言,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或话题, 自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样, 使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实用性、趣味性、灵动性, 可让学生动脑动手, 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其次, 由语文教学自身看, 具有实践性, 注重综合性学习, 注重课本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由学生学习来看, 课本与学习手册并不是学习资源的全部, 学生还需亲身体验, 以增强实践经验, 这也是学习资源的重要源泉, 是学生和环境之间的作用结果。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活动, 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使其学会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 全面体现学习过程, 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使其自主构建知识, 丰富知识, 而不只是单一地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这符合探究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由学生实际切入, 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与经验, 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例举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活动组织, 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活跃课堂氛围, 实现教学目标。首先, 教师需要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 通常四人一组, 并选出小组长, 协助教师组织活动, 组员分工完成学习任务。而活动组织与实施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笔者以《幼时记趣》为例, 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 准备阶段。做好教学准备, 明确学习任务。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电视、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来收集名人童趣的有关资料。2)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与童年相关的影视作品, 如《三毛流浪记》、《泉水叮咚》等。3) 引导学生歌唱童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与童年相关的音乐, 同时进行排练,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丢手绢》、《美丽的小海螺》、《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童年》等。4) 要求学生依据上述环节, 写写自己的童年感想与感悟。

第二, 展示阶段。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交流学习收获。在此阶段, 教师可如此设计学习成果展示环节。1) 歌唱童年:教师可要求各组依照一定的顺序轮流表演与展示。同时, 教师可邀请其他班级的班干部来担任评委。在活动开展之前, 教师可设置一定的奖项, 如最佳表演奖、最佳“歌手”奖、最佳搭档奖、最佳创意奖等, 并准备好相应奖品。当学生歌唱表演后, 可邀请评委点评, 最后语文教师进行总结。2) 名人趣味:教师可利用抽签或者小组捆绑形式来请学生讲述名人的各种趣味故事。课堂活动中, 教师可抽选出几个小组进行比赛, 而其他学生则参与评价, 选出优胜小组。 (当然每位学生均应准备好名人故事) 3) 话说童趣:引导各组组员内互看互评与童年趣事相关的作文, 评选出各组的优胜者。然后小组相互推荐两篇优秀之作向全班展示。然后其他学生予以点评。最后语文教师评价与总结本次学习活动。

这样, 通过以童年童趣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由学生兴趣着手,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师生互动交流, 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同时, 舒缓了学生学习压力, 并使其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进而激发与保持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篇三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程的探讨和实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独创性、协作性、对话性,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听话”转向“自主”,体现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动”,能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这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确定课前准备:1.一、三小组收集关于金钱的诗句名言俗语;2.二、四、五小组探究金钱的小故事;3.六、七、八小组每个人反思自己的金钱观;4.每一组准备回家调查家里的收支基本情况和反思自己的支出(用纸记);5.每个人搜查对古今钱币的图片和实物等等。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金钱”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然后学生之间、小组内与小组之间在课堂上合作交流:1.走进“学术报告厅”:告诉同学们钱币的发展史,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钱币,请大家欣赏部分钱币图样;2.开圆桌故事会:众说纷纭话金钱;3.话家常:我也来当一回家;4.交流“我的赚钱计划”;5.调查身边朋友的消费方式与消费量,创建一个用钱方案,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话就说,大胆表达,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金钱是一柄双刃剑,它能扶你步上康乐大道,也能把你甩入万丈深渊,关键在于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做到尽量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自然地被激发了出来,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进而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从“接受”转向“探求”,体现探究性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满足学生的的渴求和愿望,让他们学会探究,是我们教改的奋斗目标。

在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的活动课中,教师准备了一份学习的时间表,一份较详细的阅读书目和部分网址,与月球有关的科学文字、图片和录象资料,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及每个学生一个资料袋。民主推选四位组长后以自愿组合的方式进行活动:1.网络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月球奥秘知多少。五人负责网上查阅资料,下载图片,三人负责文字资料,两人负责图书馆查阅书面文字资料;2.“月亮小报”组(十二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亮报小编辑。组长在活动中介绍说:“我们负责制作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的电脑小报。没做前,我们认为很容易,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才知道很难。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文中的插图、排版、彩色打印等。文曦远家有彩色打印机,我们求助他帮忙,竟然把打印机的油墨都用干了,真是不可思议。制作小报过程中,我们查了大量的资料,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肤浅。通过制作小报,我们锻炼了动脑动手能力,也掌握了大量的关于月球的知识。”3.竞赛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小博士”。六人查资料出题,六人找答案。从100多道题中选出有代表性的20道关于月球的题五道关于月亮的题;4.“月亮文化”组(十五人)探究的课题是:“我是月球文化人”。展示后,组长总结说:“我们小组通过这次活动,对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月亮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养成了查资料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史、科学史,我们作为一名华夏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目前的知识同茫茫的知识海洋比是那样的渺小。所以我们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为人类的科学献身。” 在学习中,人人参与,分组合作,锻炼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从“单干”转向“合作”,体现协作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交往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就意味着人人参与,共同发展就意味着师生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合作的关系,师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同认识、共同分享、共同进步。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打破了常规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其他组成员交流、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每一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机会。

笔者在《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中,办“月亮知识小报”时,既有和老师的交流,也有同学们的合作,还聘请了学生家长(报社的编辑)参与了全过程的指导:资料的筛选、内容的确定及版式的设计。

总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探讨和实施,促使我们建立新的学习观和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美妙,走向了成功的彼岸!

(王铁庄河北省大城县留各庄镇大汪初级中学065900)

4.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题总结 篇四

本学期我就“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了尝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对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语文,体验语文的价值至关重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从而促进学生感悟与表达。经过一个学期的个人课题研究,现将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习理论,认真研究

由于我是刚刚接触课题,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在操作上还比较模糊,但课题研究必须要正常的开展起来,为了深入扎实的对课题进行研究,我只能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经常向校领导请教,也经常在网上搜索相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在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渐渐地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的课题已经将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正精彩地开展着。

二、扎实开展,研究活动

本学期我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紧扣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撰写教案,并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实践表明,情境的创设都是起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神话故事情境、校园生活化情境、电视节目化情境。这些生动亲切活泼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带着饱满积极的热情投入到探索语文的奇妙世界中去,把语文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三、认真整理,收集资料

5.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得与失 篇五

沁阳市第十五中学

张东风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得与失

沁阳市第十五中学

张东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备课与授课纷繁复杂,会让我们老师想说爱它不容易。因为它既需要准备很多的教学素材,又需要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而学生的准备情况又是老师所不能预知和替代的,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感悟如下:

一、以“生”为主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有一股新兴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好好学”,才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势必与教师不厌其烦的细讲精练、单一以课堂为主的资源、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单调评价是格格不入的。于是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其实累的是我们一线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要选好教学内容,要设计好课堂环节,要定好教学手段,掌握好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想想觉得我们又多么不容易

二、以“学”为主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是老师的“教”学生“学”,为了让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课标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些要求和理念,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学生的“学”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才能真正让她们掌握知识。其次要让她们多读多思多讲。在课外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预习,自主复习。再其次,就是要让学生面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主学习。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新课标倡导多读书少做题,作业“变脸”尤其重要,只有从课业负担解放出来后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与书本接触,于是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得阅读兴趣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全力支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阅读空间。比如定期地给他们推荐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然后让大家畅谈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布置她们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等文化中心去翻阅好书。还可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互联网、报刊等媒介上搜寻自己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他们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里。

一、目标设计的完成情况:

得:目标设计的前两个目标完成比较顺利。如:积累屈原的诗句,品味端午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失;目标设计的第三个目标提的不是很贴切,应改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的进行情况:

得:整个教学内容设计还是比较精巧的,层层深入。一叹屈原其身世之多艰;二叹其诗品,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三叹其人品,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最后是一个随堂练笔—我叹屈原。

失:教师应有课堂小结:“我们叹息于屈原身世之多艰,叹息于一位天才政治家的失意;我们更应赞叹其诗品和人品,他不愧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三、自主、合作、探究目标的达成:

得:自主目标和合作目标达成较好,如:诵读经典环节,展示“我叹屈原”作品环节。

如:我班同学的作品

(他,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所创造的“楚辞”在文学巨坛中独树一帜,铸就了“风骚”的百年奇迹;他,一个孑然的爱国者,举世皆浊之时他独清,众人皆醉之际他独醒;他,在群星丽天的年代里,是一颗异彩的恒星;他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

又如:我班同学的作品:

(他,出生在那个视人民为草芥的年代;但他却用血泪诠释着什么是心存百姓

他,出身在那个几国相争的战乱年代;但他却用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

他,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吾将上下而求索,写下《橘颂》流传万千。

静静泊罗,守护着他的灵魂;泱泱华夏,续写着他的精神。

他,就是屈原,历史长河上的璀璨明星。)

失:探究目标达成简单,略显生硬。在探究诵读《橘颂》一诗的语气时,应引导学生得出更深入更明确的答案。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与否:

得:体现较为充分,部分学生发言和展示较为精彩。如两名主持人、作文展示环节中的四名学生。

失:

1、部分学生课前搜集整合资料准备不很充分,致使学生发言时内容显得较为肤浅,不够深刻。

2、学生在展示环节中不够大胆、自信。

6.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随笔 篇六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性运用。作为语文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写作和交际,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中介作用,便可以很好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同时,该课程可以使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达到一种有效、完美结合的状况,并将语文知识很好地融入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外界的教育环境极大限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引起了他们极高的重视。但是现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师、学生、家长等面临的升学压力,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埋没在了正规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自然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文技能技巧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进行和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课程利用具有狭窄性、活动安排具有单一性,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无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怎样利用课程、是完全依赖课程还是进行自我创新课程、怎样进行活动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仅仅依赖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从而将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正规的语文课,透露出了课程的呆板,这也完全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

另外,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上存在单一的缺点。由于语文教师被繁重的教学负担所附着,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便没有想办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这也没有迎合学生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从而也限制了该课程的创新。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衡量,这便会导致过难或过易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这一课程中,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夏令营活动,或者也没有看过类似的节目,在该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这便是没有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设计。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一些学生存在不端正的态度。

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抱着玩的心态,另一些学生抱着学习这种课程浪费学习时间的心态,这些不正确态度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即使开展了,学生们也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这也便会使得综合性学习的独特作用发挥不出来,也不会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针对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改善综合性学习教学环境,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教学环境是从一个宏观层面来进行论述的。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人士,应在社会上、学校中大力宣传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具有内容、如何选材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编拟一个指导性文件,作为语文教师开展这项活动的指路明灯。另外,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优化该课程的生存环境,从而与语文学科教学一道共同促进学生、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拓宽视野,充分开发、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和合理安排多元化活动。当前教育部门编写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只是作为一个指导文件,这样的文件不可能涵盖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独有的特殊性,因此便需要教师在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大方向不变的同时,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进行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学习的资源可以扩展到当地文化、民情风俗、社会现象等方面。例如:在《说不尽的桥》这一课程中,不应该仅局限于现存的历史最古老的赵州桥、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武汉长江大桥等,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所存桥梁,带着学生们亲自到桥上看一看、摸一摸,从而引导出学生自己眼中的桥梁,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另外,在活动的安排上,不应仅局限在教室这一狭窄的空间安排活动,可以通过走出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大自然中领悟语文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讲到《马的世界》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实地对马进行观察,也可以组织开展关于马的成语接龙,也可以开展主题板报或进行有关马故事的比赛等形式进行,相信在多元的活动中,学生们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中要紧紧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学习情况等,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操作性强的、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进行。例如:在《让世界充满爱》中,可以结合班内伙伴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班内存在困难的伙伴,大家一同想办法,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知道采取哪些活动、如何具体行动,这在锻炼学生们的具体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应该端正学生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态度,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端正的态度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可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学生们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综合性学习正常的开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受和发现是提升学生们素养的最为关键的两种方式。接受是最普遍的方式,但是随着教学方式的逐步发展,越来越注重发现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探索问题,会获得亲身的、深刻的体验。因此,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主动引导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从而最终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古诗苑漫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进行分门别类,或根据诗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或根据诗中描写景物的不同,通过对诗的分类从而再一次体味诗人表达的感情,并进行深情朗诵以起到一种升华的作用。

4:结语

7.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篇七

一、明确活动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综合性学习要有计划性。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 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要让学生明确目标, 明确任务, 才能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

例如,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它的活动目标就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收集家庭、校园和社会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 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不规范现象, 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二、确定活动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 再根据“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 重在学习过程,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 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 砥砺能力。我们为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确定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七年级上册共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我们确定了六种不同的形式, 有“这就是我———自我介绍, 秀我风采”、“探索月球奥秘———知识竞赛”、“追寻人类起源———讲故事比赛”、“感受自然———手抄报”、“漫游语文世界———书刊”、“我爱我家———老照片的故事”。我还根据课文《羚羊木雕》组织了辩论赛, 课文《皇帝的新装》编排了课本剧。

三、做好活动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新型的教学活动, 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教师要精心设计, 做好准备, 组织好这种学习活动。

1. 分组。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教师要着重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同时还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另外, 如果全班共一个主题, 这个主题不管是教材安排还是学生自己确立, 都一定要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 各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例如, 在“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中, 我根据班级学生数, 男女搭配, 前后相邻为一组, 一组6人, 全班共分为9组。每组要做一本《漫游语文世界》的集子。

2. 分工。

每项综合性学习活动, 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共同努力。每次合作活动, 小组成员分工应当明确, 注意成员之间的通力、有效的合作, 通过合作让学生明白: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 这就是“学会合作”, 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 从而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依据活动话题,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 制订出各自的活动方案或研究方案, 然后根据确定的方案, 或上网搜索资料, 或到书籍里去查阅, 或进行实地考察, 自主合作,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中, 我就把学生分为“广告集锦小组”、“精彩店名举隅小组”、“对联百花苑小组”、“名句欣赏小组”、“美文荟萃小组”等。让学生把小组内的6人再自行分工, 如“广告集锦小组”又分工为古典诗词名句广告、公益广告、校园广告、街头店铺广告等。只有六人通力合作, 才能制作出一本精美的集子。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的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活动过程

在明确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形式, 做好活动准备后, 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实践过程, 是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是否都参与其中了, 让好的学生带动弱的学生, 要真正体现出整个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 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 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 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巢宗祺专家告诉我们:“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

在“我爱我家”的综合性学习中, 我安排了“老照片的故事”这一话题。首先, 让同学回去收集老照片, 向父母了解它的来历、内涵、在家庭中的作用、与家人的关系等, 并小组合作, 用8开的纸制作出影集, 配上文字说明。然后, 在班级展示。最后上一节“亲情不老——老照片的故事”的活动课。课堂设计导入、展示珍品、记者采访、学生代表介绍自家真品、课堂小结几个环节。在活动过程中, 把听说读写融于一体, 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五、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不但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检查与协调, 而且更应当注重用适当的语文形式来总结并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引导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 整理归纳, 并就各自的特长, 与人合作,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给他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 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 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 也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在七年级课程结束时, 我们在校区举办了“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展”。围绕省级课题《初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我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活动, 展出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优秀作品, 主要包括“感受自然———手抄报”、“漫游语文世界———书刊”、“我爱我家———老照片的故事”三个板块。所有作品均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构思新颖、色彩绚丽, 灵动的纸间无不凝聚着学生的情感与创意, 学生们纷纷驻足观赏。这次成果汇报展的成功举办也极大地提高了初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学们一致表示今后要更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 让语文课成为初中课堂中的一朵奇葩。

8.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篇八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以及主动探究能力的关键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能够充分结合实践活动与课本知识。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的具体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期,我国教育逐渐加强了改革的力度,对综合性教育越发关注和重视。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文学科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关联,比如说说话、写字、交流均属于语文学科的一部分。基于此种因素考虑,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开展综合性教育时,深入思考,同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展开实践教学活动。

一、精心准备课前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整堂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均起到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前明确实践活动主题,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或者网络等渠道,尽可能的多收集材料,精心整理设计,从而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渗透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学活动必须将语文学科作为实际出发点,并且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学科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雨的诉说》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紧紧抓住“诉说”二字,从而立刻感受到“雨的韵味”,此种非常具有感染效果的教学活动,可以无形中将学习重点落在语文知识上。考虑到综合性教学特点,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雨”的本身进行关注,通过对地理或者物理学科的联系,组织语言,以科学的角度阐述雨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了解降雨量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酸雨”问题,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深入思考,提出观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三、结合学生发展特点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属于学生身心发育较快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语文综合性语文的兴趣具有差异性,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为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比重,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采取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其抽象思维能力尚没有完全发育良好,课堂学习无法长时间集中,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难度较低、主题内容较为浅显、活动时间短的实践内容,在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中,教师便可以将教材中的《黄河颂》作为引入点,同时聆听歌曲《黄河颂》,种种活动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综合性学习也不能盲目的考虑学生的兴趣,不能将语文课同音乐课混为一谈,必须将综合性学习很好的融入学习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收集一些各种关于黄河的资料,比如说文化资料、环境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等等,通过整理和设计,最终成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黄河的了解和热爱。通过采取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层次地感受到黄河文明,了解黄河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最终达到了教学效果。

四、正确评价指导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正面并且具有激励效果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多进行肯定、表扬和鼓励,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务必看到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获取的点滴成绩,教师也需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尽管此种进步在其他学生身上毫不起眼,但是只要学生肯努力学习,每一处闪光点都包含着学生的付出,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回报,所以教师必须给予褒扬。如果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着问题,教师也不能直接批评,以平和和蔼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交流的方式,间接地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避免打击学生学习兴致的情况。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全班学生做到充分了解,并且明确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使有效的评价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总结

总而言之,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一方面是满足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需求,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掌握课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掌握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在长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丁海霞.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5).

[2]李玲.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35).

9.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 篇九

大冶市东岳中学陈金枝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新教材中,有一项内容——“综合性学习”。它在本套教材的各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

在教材实验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觉到,综合性学习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远远不如一节课上起来轻松,但它的功效却远非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所能比。所以,我们要迎难而上,将自己的综合活动课上出特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我就如何在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开展教学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开放性、拓展性。

综合性学习要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将语文教育的视线扩展到校园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中。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比如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

在授课时,要注意拓宽学科视野,加强各科知识的整合,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渡并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莲文化的魅力》中有关千年古莲发芽之谜,学生可以通过生物课上学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背起行囊走四方》又把语文和地理连在了一起。

尽管现行教材每学期都安排了六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但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提供的几次,而应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例如: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数以万计的灾民面临着严峻考验,世界各地人民,包括我校师生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为 “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加之这又是自己亲自参与的事,学生兴趣肯定更浓,积极性也会较强。又如,我们还可结合学校每年的“学雷锋月”、“安全月”、“弘扬民族精神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

我们要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课堂教学设计成情节型的、活动型的,综合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手法,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效果更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们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主题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电视上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栏目和表现形式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如“幸运52”、“开心辞典”、“快乐大本营”、“实话实说”、“辩论赛”、“表情动作猜词(成)语”、“戏剧小品”等。例如:我在《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开展模拟“幸运52”节目的活动。我做主持人,邀请5位学生当嘉宾,前两排的学生是现场观众,其余学生则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随时可以拨打热线和现场进行交流。全员调动,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对学习的体验。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再如《走上辩论台》可组织辩论赛;《献给母亲的歌》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说不尽的桥》可写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此外还可以采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

三、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首先,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

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不要强求划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例如,在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二部分“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中,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事先设计好访谈的问题,调查就会缺乏针对 性,往往会无功而返,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夭折。可见,教师应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活动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不是单指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水平,而是提出一些学习活动及其要求,实际上主要指“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把这种过程纳入了目标体系,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活动的结果,而且更应当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过程也就是一种隐性的目标,有人称之为长远目标。专家提醒我们:“过程就是目标。”“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过程。”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

每次综合性学习,学生都要经历一个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每次综合性学习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臵,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合作、探究有关的课题。具体的活动大致上可以这样安排:1.自由组合,以4~6人一组为宜。组内有分工,明确个人职责,提出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2.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展示、互相讨论切磋;3.充实补充,装订成册(或袋子);4.上课交流、展示、评价;5.写作;6.评选优秀资料和优秀个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体验。

注重活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投入其中,就为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重视学生的调查、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过程与策略,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使学生逐步掌握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流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五、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整体性、多元性和多样化。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

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第一、评价内容的整体性。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等。

第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评价的指标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上是否精神饱满,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小组参与率是否高;二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读、思、议、写、辩、论)是否充分;三是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创设多种机会,学生是否能够选择适当的机会和方式参与;四是学生参与的品质。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发言,并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意见。

第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首先,学生互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较大,灵活性较强,他们常常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对学习者能够全程了解的是学习小组的合作伙伴,他们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有切身的体验,评价起来更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

其次,学生自评。除同学互相评价以外,还应加强自我评价,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经历、体验、表现、成长等进行自评,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再次,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中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一言定乾坤的裁判。可采用学分制考核、作业展览、考卷与学生作业论文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中特别要注意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火花。

上一篇:《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下一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