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财务制度

2024-08-22

微型企业财务制度(精选8篇)

1.微型企业财务制度 篇一

小企业报账审批制度

一、原则

1、严格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公司发生的各项开支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1、费用的发生必须是公司规定的开支范围原则。

2、费用的发生必须是公司规定的开支标准原则。各项开支必须由经手人填写费用报销单,注明支出事由、项目、发票张数、报销金额、和经办人签名、财务经理审核后,出纳方可付款。

2、加强报销管理,争取做到当月账,当月了,25日以后帐最迟不得超过下月3日。

3、为了分清责任,不同人员支出的业务费用不得混淆一张报销单上填写。

二、支出相关部门审核

对所有报销内容,相关部门要对其合理性及必要性进行审核。

三、财务部门审核

财务部门对所有报销票据,依据相关财经法规及内部财务制度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核。

四、财务部门对会计原始凭证报销的要求

(一)原始凭证审核的要求

1、增值税专用发票

(1)抬头是否为开票单位的发票,是否盖有税务专用章。

(2)是否盖有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是否统一编号。

(3)日期是否为收发货日或费用发生日,是否遵照规定不跨使用。

(4)是否是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发票。

(5)摘要所列品名与请购单所列品名是否相同,若为一般费用,内容与费用性质是否相同,如不同是否有经批准的文字报告。

(6)开票人是否签字或盖章,如有更改,更改处是否盖有开票单位公章。

(7)发票上的价格是否与合同上的价格或招标会的中标价格相符。

(8)总价乘适用税率是否等于应纳税额。

(9)价税合计之中文大写金额与阿拉伯数字是否相符。

(10)总价金额与大写金额不一致时,应与大写金额为准。

2、其他费用(与担保公司的借贷利息、运费、租金、物业管理费、水电费、差旅费、办公用品等等)

(1)发票的抬头是否为本企业。

(2)发票的金额是否相符。

(3)超过5000万以上的发票必须在税局网站查询发票真伪金额,再给予报账。

2.微型企业财务制度 篇二

近年来, 我国经济先后出现了江苏泗洪县惊现“宝马乡”事件, 浙江温州民营企业老板 “跑路”事件, 内蒙古鄂尔多斯企业老总跳楼事件……仿佛一夜间大批中小微型企业显现倒闭潮。据统计资料表明, 中小微型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对GDP的贡献超过60%, 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 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 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微型企业倒闭潮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中小微型企业倒闭潮产生的原因是民间借贷融资财务风险管理出现了问题, 因此深入探讨解决此问题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现状及问题

民间借贷事实上几千年来一直存在, 因其借贷期限灵活、手续简便、快速, 较好地满足了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 发挥了其有利的一面, 只是近年来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更加突出。

1.范围太广

2007年河北工商联调研显示, 177份有效问卷中41%的企业回答有民间借贷;其中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约81%是用于解决生产经营流动资金不足, 约23%用于固定资产投产。据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关调查资料表明, 在被调查的255家中小微型企业中, 曾经有民间借贷行为发生的有182家, 占71.37%。

2.速度太快

据中金报告显示, 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 至3.8万亿元, 约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 (中金估计) 的33%, 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如此规模的民间借贷一旦出问题将很严重, 其发展的速度严重超出国家预期, 迅速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展。

3.成本太高

民间借贷利率本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其高低视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关系和借款人偿还能力、期限长短而定。但近年来, 国家实施连续加息、银根趋紧等宏观调控措施, 信贷资金渐趋紧张, 企业民间融资难度加大, 导致借贷利率持续升高。调查显示, 温州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 一般月息为3~6分, 有的高达1角, 甚至高到1角5分, 年利率高达180%。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毛利润率不会超过10%, 一般在3%~5%之间。

4.风险太大

民间借贷手续简单,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法律法规支持, 中小微型企业一旦不能如期偿还到期债务, 债权人会使用非法律或暴力手段追讨债务, 这样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受到法律保护, 企业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 企业负责人人身安全也成问题, 由此造成企业民间借贷风险相当大。

二、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系统环境影响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剧烈变化。出口市场急剧萎缩, 内需市场迟迟不能扩大, 中小微型企业本已恶劣的市场生存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国家4万亿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国有企业, 中小微型企业亦不能分一杯羹。不尽完善的国家法律亦不能从律法上保证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的合理权益。

2.企业财务手段匮乏

中小微型企业在本已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由于财务管理手段的匮乏, 在经营陷入困境时, 不懂得运用财务知识自我分析是否有必要进行融资, 而是盲目决策, 在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的平衡上运用不当。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股东融资, 增加留存收益, 加大销售力量, 加快存货周转、应收款项周转, 拖延应付账款和供应链优化等手段进行融资, 不一定非要选择增加企业负债来解决资金问题。

3.合法融资渠道受阻

我国金融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 受行政命令的影响较大, 以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使命。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金融企业可供贷款金额趋紧, 同时作为市场法人主体, 总是按照市场规律优先放贷到经营风险小、利润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由此造成中小微型企业贷不到正常渠道的资金。

4.财务风险管理不足

中小微型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 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财务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由此造成财务风险预算控制、财务风险跟踪机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到位, 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更谈不上应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了。

三、中小微型企业民间借贷融资的可行性策略

1.加快立法, 整治系统环境, 严格执行现代法人制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首先加快关于民间借贷融资的立法进程, 让民办借贷融资进入国家监管范围, 引导其稳健发展, 给予合法地位, 健全法律环境。此外, 我国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已经成立的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应允许其破产保护。股东权益和法人权益要严格分开, 保护公民的合法私人财产。中小微型企业老板亦应学习我国《公司法》的内容, 明确法人和股东的权益。企业破产, 股东权益最多损失殆尽, 但作为自然人, 你个人的私人财产不受影响。

2.强化综合理财手段的运用

中小微型企业一旦陷入经营困境, 应首先做自我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 一定要在融资必要与否上做出明确判断。如需要融资, 一定要在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上做好平衡, 并要在融资成本的先后顺序上逐步排查, 不能盲目民间借贷。比如能通过加大销售力量、加快存货周转、应收款项周转、拖延应付账款和供应链优化等手段解决资金困难的就先不融资。通过增加留存收益融资成本最低, 股东融资成本次之, 负债融资最高, 国家借贷融资成本比民间借贷融资成本低。一定强调注重多种理财手段的综合运用, 避免单一手段造成公司更大的被动风险。

3.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中小微型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引进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不能仅关注会计部门核算。凡是涉及成本费用的都是财务管理问题, 财务风险管理部门高于会计等各部门, 要赋予其权限, 不能仅作为摆设或更改会计部为财务部。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公司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机制, 对财务风险进行全程跟踪、识别、评价和预测;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问责制, 明确承担责任和风险报酬;同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强化处理突发或偶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建设。

4.积极推动国家建立风险投资市场

我国应建立类似于美国纳斯达克的风险投资市场,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市场, 鼓励中小微型企业以市场“无形手”的方法进入风险投资市场融资, 而不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扭曲市场配置功能, 到处干预市场经济。给予民间借贷的合法出口比憋死、堵死它重要的多。

摘要:近年来, 中小微型企业因参与民间借贷融资频频出现“跑路”、跳楼事件, 民间借贷融资问题不彻底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笔者从企业的角度, 深入探索分析企业民间借贷融资风险成因, 提出以财务风险管理视角, 加快立法, 整治系统环境, 严格执行现代法人制度, 强化综合理财手段的运用,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推动国家建立风险投资市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3.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研究 篇三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一个企业正常运行所需要建立的一系列财务制度,包括预算、投筹资、利润分配、现金流转、内部监督等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严重缺乏,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代替了财务管理,企业缺乏对时间、风险、资金成本、预算的了解。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套可行的、完备的企业财务规划。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扩张、经济效益的提高都缺乏合理规划与设计,处于茫然无序的状态,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每个企业只有建立一套对应的、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保证财务行为的规范化。

企业管理制度可以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投筹资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现金流转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下文将分这五部分来阐述。

1.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基础,它是一个企业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的基石。它利用货币或者其他计量方式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详尽的表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它是一种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工具,是一种系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它能够对企业的资源以及发展状况进行整体统筹规划,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完成企业既定生产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首先需要确定预算指标。企业首先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指标进行设定,预算的指标通常包括四大部分,如图2所示:经营成果预算,财务状况预算,投资情况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经营成果预算需要考虑到: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率与利润;财务状况预算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投资情况预算需要预测投资资金的来源,投资的回报,投资的具体项目;现金流量预算需要考虑到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

在确定了预算指标后,将指标层次细化分解后,企业各部门就将这些指标细化分解开来,建立全面的实施和考评细则,应用到企业的各层次生产当中,确保企业的预算目标能够具体而准确地在企业各个层面推广实施。

2.投筹资管理制度

A.筹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的筹资管理一般包括两个层面:对于企业创立初所需要的资金,包括股票、债券等;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包括流动资金,扩大生产所需投资款,日常资金需求等等。企业的筹资管理制度即根据这些资金需求制定良好的管理规范。

企业想要进行良好的筹资管理,首先需要统一企业的筹资资源,将银企合作最优化。增大银行对本企业的偏好,关注银行的优惠合同条款,注意随时借款,按时还款,构建企业良好的信用体系,将银企市场博弈效益最大化。

其次,要科学协调长短期负债比例,实现负债结构优化。通过科学协调长短期负债比例,保证投资期资金需求的同时,节省企业投资成本,为企业风险防范奠定基础。

再次,要拓宽股权融资渠道,诸如利用上市公司融资,海外融资,引进直接投资等方式。

B.投资管理制度

企业的投资管理一般分为投资预测分析与投资管理两个部分,其中投资管理又分为对外投资管理与对内投资管理,如图3所示。

投资预测分析主要是根据市场,合理建立对投资项目的预测。在进行投资分析预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投资的方向、风险、成本以及所可能产生的效益,从而为具体投资奠定基础。

投资管理分为对外与对内的投资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对外部进行的投资管理,包括利用企业的资产对外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以及如何扩大或者回收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使得本企业控制被投资方生产经营或者从中获利。对内投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对内部所进行的投资管理,包括企业内部投资的预决算,企业固定资产的构造,企业建设,设备更新换代等,通过这些方式促使企业进一步良性发展。

3.利润分配制度

利润分配制度主要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上缴税款、扣除足额的公益款、公积金款后,如何分配剩余收益的制度。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比例、方向是否合理,这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制定利润分配制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如图4所示。首先需要将本年末净利润额或者亏损额与年初净利润额或者亏损额相合并,计算出企业内部可供分配的利润额;而后按照本年度净利润额的10%计提法定公积金;按照企业发展规划合理计提任意公积金,最后将剩余部分向股东分配利润。

4.现金流转管理制度

现金流转管理制度包括与现金流入流出的数额、时间相关的管理制度。它包括两方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企业资本投资情况下,未来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一个企业现金流转的顺畅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每个企业都需要在现金的流动与收益之间做合理的平衡。制定现金流转制度可以增大资金冗余度,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同时,企业在控制现金流转过程当中,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管理缺陷,提高管理效率。

制定现金流转管理制度需要着重注意如下方面:加速现金的流入,限制与控制现金的流出,维持流入与流出的合理比例,保持企业日常运转所需的必须现金。制定现金流转制度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当中可以采用集约化管理方式,尤其强调合理依据转移定价机制来调节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5.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一项制度制定之后,能否获得良好的实施是最后且最关键的一项。财务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必须获得有效的监督管理。因此,建立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对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措施能够正常推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企业内部监督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监事会和审计部门。二者共同对企业财务运作进行监督。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状况,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对损害企业利益行为进行管理;审计部门每半年对企业各部门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工作,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部门对财务制度,业务流程的执行状况。当监督部门发现违规现象后,需要采取手段及时阻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现阶段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要指定一系列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具备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企业想要良好的发展,财务管理制度不可能是僵化不变的,必须是动态的,根据企业自身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本文仅针对财务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以及意见,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每个企业需要依据自身条件合理制定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何建国,黄金曦.财务管理(新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基础课系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8

[2]宗声,王维东. 财务管理学习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08

[3]王欣兰.财务管理学(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07

[4]刘永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研究[J]财经界.2011.10

[5]刘翌琼,曾 立.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03

4.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篇四

w.5Y k J.cO m文秘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爲了规范工业企业财务行爲,有利於企业公平竞争,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经济性质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类组织形式的企业。

非工业系统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也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企业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企业设立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档的复印件。

企业发生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变更登记等主要事项,应当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变更文档的复印件。

第四条 企业应当创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严格运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法计算缴纳国家税收,并接受主管财政机关检查监督。

第五条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産,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 企业应当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在生産经营活动中的産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存货的消耗、收发、领退、转移以及各项财産物资的毁损等,都应当及时做好完整的原始记录。企业各项财産物资的进出消耗,都应当做到手续齐全,计量准确,并制定和修订原材料、能源等物资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财産清查。

第二章 资 金 筹 集

第七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分爲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以及外商资本金等。

国家资本金爲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産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爲其他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産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爲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産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外商资本金爲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第八条 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规定,及时筹集资本金。资本金可以一次或者分期筹集。一次性筹集的,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筹足。分期筹集的,最後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次投资者出资不得低於15%,并且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缴清。

投资者未按照投资合同、协定、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的,企业或者其他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违约责任。

第九条 企业在筹集资本金过程中,吸收的投资者的无形资産(不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出资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20%;因情况特殊,需要超过20%的,应当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0%。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不得吸收投资者的已设立有担保物权及租赁资産的出资。

第十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由企业据以发给投资者出资证明书。

第十一条 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生産经营期间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资者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合同、章程的规定,分享企业利润和分担风险及亏损。

第十二条 企业在筹集资本金活动中,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接受捐赠的财産;资産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定约定价值与原帐面净值的差额;以及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计入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按照法定程式,可以转增资本金。

第十三条 企业的负债分爲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货款、应付票据、应付内部单位借款、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应付短期债券、预提费用等。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作爲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长期债券、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産应付款等。

发行的长期债券按照债券面值计价,实际收到的价款超过或者低於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冲减或者增加利息支出。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按期偿还各种负债,如发生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十五条 企业流动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企业长期负债的应计利息支出,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生産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清算期间的,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産或者无形资産有关的,在资産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购建资産的价值。

第三章 流 动 资 産

第十六条 流动资産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创建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十八条 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

应收票据按照面值计价。贴现应收票据的实得款项与其面值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於终了,按照年末应收帐款馀额的3 5‰计提坏帐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金。收回已经核销的坏帐,增加坏帐准备金。

不计提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冲减管理费用。

第二十条 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産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成品、産成品等。

第二十一条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以及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自制的,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按照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用等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定约定的价值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缴纳的税金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存货的市价计价。

按照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企业,对存货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当单独核算。

第二十二条 企业领用或者发出的存货,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後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按期结转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爲实际成本。

第二十三条 企业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周转使用的包装物和材料,一次或者分期摊销。

第二十四条 存货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对於盘盈、盘亏、毁损以及报废的存货,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分别情况及时处理。

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後,计入管理费用。存货毁损属於非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後,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章 固 定 资 産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産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産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於生産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爲固定资産。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産目录。

第二十六条 固定资産按照下列方式计价。

购入的,按照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自行建造的,按照建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定约定的价值计价。

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定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接受捐赠的,按照发票帐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按照同类设备市价计价。

在原有固定资産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産的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産变价收入後的馀额计价。

盘盈的,按照同类固定资産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企业购建固定资産交纳的固定资産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産价值。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照下列方法计价:

自营工程,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出包工程,按照应当支付的工程价款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安装备的原价、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支出以及所分摊的工程管理费等计价。

第二十八条 在建工程发生报废或者毁损,按照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後的净损失,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於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其净损失,在筹建期间,计入开办费;在投入生産经营以後,计入营业外支出。

工程交付使用前因进行试运转发生的支出,计入工程成本。在试运转中形成産品且可以对外销售的,以实际销售收入或者预计售价扣除税金後,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第二十九条 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産,并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後,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企业下列固定资産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産,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産。

下列固定资産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産。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産,按照规定提取维简费的固定资産,破産、关停企业的固定资産,以及以前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等,也不计提折旧。

第三十一条 企业固定资産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産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産“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生産企业和医药生産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馀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企业固定资産折旧年限见附件一。实行工作量法的,其总行驶里程、总工作小时,由企业根据附件一中规定的同类固定资産折旧年限换算确定。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有权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在开始实行前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三十二条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産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 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産原值×月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産原值的3 5%确定,净殖值率低於3%或者高於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工作量法的固定资産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一)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 预计净残值率)

单位里程折旧额=

总行驶里程

(二)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原值×(1 预计净残值率)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总工作小时

双倍馀额递减法的固定资産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00%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産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馀额递减法的固定资産,应当在其固定资産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産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後的净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産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折旧年限 已使用年数

年折旧率= ×100%

莲山 课件 w w

5.2014最新企业财务制度 篇五

企业财务制度分为广义财务制度和狭义财务制度两种。广义的财务制度是指用来规范企业与各相关方面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及办法的总和,狭义的财务制度又可称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是由政府企业管理部门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章制度。广义的财务制度是狭义财务制度实施的外部环境,狭义的财务制度是广义的财务制度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及延伸。

企业财务制度基本上包括三项内容:财务管理职权、财务管理组织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职权主要是指国家与企业之间、不同财务管理岗位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财务管理组织形式是指企业设置财务管理部门或岗位的具体形式。我国企业一般都采取财务与会计合并的财务管理组织形式。财务管理制度即是管理各项财务活动的规章制度。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法规体系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为核心、以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为主体、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补充的三者组成的多层次的法规体系。

为加强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局财务制度,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在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以提高经济效益、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为宗旨,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企业经营中制止铺张浪费和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降低消耗,增加积累。

二、公司设财务部,财务部主任协助总经理管理好财务会计工作。

三、出纳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和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四、财会人员都要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实反映和严格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记帐、算帐、报帐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日清月结、近期报帐。

五、财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坚持原则,照章办事。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必须拒绝付款、拒绝报销或拒绝执行,并及时向总经理报告。

六、财会人员力求稳定,不随便调动。财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必须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没有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离职,亦不得中断会计工作。移交交接包括移交人经管的会计凭证、报表、帐目、款项、公章、实物及未了事项等。移交交接必须由建设局财务科监交。

七、财务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益。

八、银行帐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帐户只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帐户供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帐套现。

九、银行帐户的帐号必须保密,非因业务需要不准外泄。

十、银行帐户印鉴的使用实行分管并用制,即财务章由出纳保管,法人代表和会计私章由会计保管,不准由一人统一保管使用。印鉴保管人临时出差由其委托他人代管。

十一、银行帐户往来应逐笔登记入帐,不准多笔汇总高收,也不准以收抵支记帐。按月与银行对帐单核对,未达收支,应作出调节逐笔调节平衡。

十二、根据已获批准签订的合同付款,不得改变支付方式和用途;非经收款单位书面正式委托并经总经理批准,不准改变收款单位(人)。

十三、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不得以白条抵作现金。现金收支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的帐面余款与实际库存额相符,银行存款余款与银行对帐单相符,现金、银行日记帐数额分别与现金、银行存款总帐数额相符。

十四、因公出差、经总经理批准借支公款,应在回单位后七天内交清,不得拖欠。非因公事并经总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借支公款。

十五、严格现金收支管理,除一般零星日常支出外,其余投资、工程支出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帐结算,不得直接兑付现金。

十六、领用空白支票必须注明限额、日期、用途及使用期限、并报总经理报批。所有空白支票及作废支票均必须存放保险柜内,严禁空白支票在使用前先盖上印章。

十七、正常的办公费用开支,必须有正式发票,印章齐全,经手人、部门负责人签名,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付款。

十八、未经董事会批准,严禁为外单位(含合资、合作企业)或个人担保贷款。

十九、严格资金使用审批手续。会计人员对一切审批手续不完备的资金使用事项,都有权且必须拒绝办理。否则按违章论处并对该资金的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

设计企业财务制度时,应以下列基本原则作指导: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制度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将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到财务制度中去。

(1)所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须符合《公司法》、《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财务制度等财经法规的要求。

(2)所设计的企业财务制度,必须与国家有关法规相协调。

财务管理与财务规律相结合原则

(1)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管理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共同制约和共同影响的,其对象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2)财务管理行为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财务制度的设计应注重财务管理的系统性和财务管理的规律性,使财务制度用系统的观点来考查财务活动,并体现财务管理者的意志、愿望、目的和动机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有机结合,使财务管理能充分认识、掌握和驾驭财务规律。

适应性原则

(1)企业财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国家赋予企业的理财自主权,企业应在其财务制度中具体化,凡是可由企业进行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2)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制定企业财务制度时,切忌盲目照抄照搬。由于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可能通用,只能借鉴吸收而不能简单模仿。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必然适应性弱、指导性差,甚至将企业的财务工作引入歧途,导致事倍功半。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企业财务活动涉及面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大,企业财务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财务关系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财务制度的制定体现财务管理权、责、利的结合,即首先赋予适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履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国家的财经法规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原则、规定,也是企业制定财务制度的制约、导向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必须坚持其原则性。

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投资者除参加决定一些重大事项外,一般不参与日常的生活经营活动,投资者往往是为了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维护自身利益。公司的资产作为其对债权人的担保,资产状况如何,资产的经营状况如何,直接涉及债权人的债权是否能得到清偿。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可以保证公司正确核算经营成果,合理分配利润;可以保证公司资产的完整;使债券人的利益得到保护。

2.有利于吸收社会投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规范化和公开化,可使社会各方面都能方便地了解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对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公司,可以起到吸收社会投资的作用。

3.有利于政府的宏观管理。公司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下筹集分配资金,记录反映经济业务,这有利于政府掌握情况,制定政策,实施管理。

6.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篇六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问题;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部分。而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出现了很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总结探索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应措施,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机构不完善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分公司、子公司的成立,很多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机构混乱,重复建设,权限重叠,责任不清,没有形成上下协调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严重制约着财务管理功能的正常发挥;财务内部控制差: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讲,由于其某些特殊性,使得其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法;在财务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奖励与处罚制度、财务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制度对应的财会部门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也混乱无序。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财务管理人员主观认识不够。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大多属于家族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往往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在进行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时,很容易凭个人意愿而使得企业财务决策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其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中小企业不论是从薪酬福利还是从发展前景来看,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远比不上大的企业集团。此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因此特别是对于涉及到财务领域的岗位几乎都是由企业业主本人或其亲属担任,而他们大多也很少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3、企业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

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①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②责任落实不明确:在企业中,关于财务管理制度的责任落实并不是很明确,企业并没有具体规定谁去负责管理,造成了企业部门内工作人员相互推脱的现象,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出现问题时没有人负责。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工作时,不能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机制。

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很多企业中,并没有对自身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专职人员、专门机构以及专门部门的设置,行政单位对财务管理制度工作不够重视。

二、优化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对策

1、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成功的管理经验,将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制度化的保障。

①中小企业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制度体系必须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第一是报销制度,规定哪些项目可以报销、哪些项目不能报销,规定报销的审批程序;第二是建立财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控制和营运管理,对日常用品规定领用登记办法,对固定资产规定登记保管办法;第三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主要是规定现金和支票的领用和管理办法。

②建立严格的监督惩罚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相互监督评价以及企业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信息沟通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分配下去,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密控制,防止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应该落实责任问责制度,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找这一个环节的负责人,这样在解决问题时也能节约大量的时间。保证其职权客观、独立、公正,负责对企业经营者行为、业绩监督考核,对企业投资者负责。

2、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领导要注意加强全员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还要努力引进优秀的财务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更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激励每一位员工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财会人员应树立的现代理财观念,包括竞争观念、风险观念、负债经营观念、盈利观念、效率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注重无形资产观念和法制观念。另外,除了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外,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在企业机构设置时,需做到财务、人力资源、业务部门等关键部门的对等性,对不相容职能做到相互制约、减少企业运营风险。

3、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方法

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财务管理软件,通过模拟实践,动态分析等手段丰富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采用激励机制,使管理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比如给企业管理者按一定的比例配送一定的股权,让其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持股分红。同时为管理者、员工不断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企业员工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同时注意鼓励的及时性、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刚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30)。

[2]张月玲: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09,(03):32―35。

7.微型企业财务制度 篇七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简述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指的是通过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财务控制目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实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 是由企业的全体人员所共同进行实施的。企业内控制度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的。

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保障财务信息安全, 规避风险

有效的保障财务信息安全避免风险, 就要对企业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整合, 建立其完善且适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 如建立起企业财务纲领性管理制度, 如:“企业财务信息运行机制与政策”, “财务人员守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体制, 建立起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 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等。进而形成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 这样一来能有效地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二) 提高经济效益, 扩大发展

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帮助企业有效地扩大发展。通过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规定目标, 节约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对企业所需各项目标成本进行科学的分析测算, 并进行责任挂钩, 进行财务人员的考核奖惩。通过制定企业的目标成本, 明确企业的相关成本指标, 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资源、运作流程进行审定, 通过科学手段合理地确定各项成本费用的具体目标, 并与费用预算相统一, 这样以来就能通过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扩大企业的发展。

(三)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策略

现阶段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有时会出现贪污行为, 这样就使得企业内部出现较多的蛀虫, 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这样就要通过运用企业财务内控来加强财务管理, 建立起相应的财务信息通报, 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通报, 通过财务管理手段进行监督。通过科学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入库、记录、保管、领用、退库等各个环节, 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 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和浪费。

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自身的管理, 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监督, 使得财务人员之间相互制约, 防止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规操作, 避免财务人员出现贪污现象。

三、如何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的内部组织中的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 并以此来确定是否遵循了企业财务内控所制定的公认的方针和政策, 并且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内控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是否有效地使用了企业的内部资源。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监控, 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 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 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二) 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

增强企业财务支出控制就是对企业的主要资产部分进行控制, 如对企业的账款、库存材料、积存产品等进行定期核对、定期分析, 这样能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支出。企业要通过财务来控制资金成本的核算, 对于每笔支出的账目都要清楚记账, 并且对企业库存的支出都要进行严格入账, 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应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制订进货、领用、库存制度, 并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这样做就能够有效地通过财务来控制企业的支出。

(三) 完善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过程

通过进行财务汇报的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 就要在会计制度的制定上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的设置, 使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保持一致。由于企业业务的业务量和企业大小有关系, 所以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财务汇报管理过程是不同的, 因此, 在进行核算时经常会采用集中核算方式, 由会计进行统一办理。因为经常会出现这一情况, 所以, 一定要根据新的《会计法》和《内部控制规范》中所要求的内容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 来制订相应的财务汇报管理制度与财务汇报的过程。

(四) 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 完善财务体系

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财务体系, 那就要进一步地完善会计制度, 规范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建立会计主管、会计核算、稽核、综合分析、制单、录入、档案保管、出纳等岗位, 制定相应的岗位作业指导书, 明确岗位的主要职责、作业流程、衡量标准等, 并建立岗位轮换、岗位考核等制度, 强化会计人员职业操守, 提高会计人员监管能力, 这样才能建立企业财务内部管控模式, 进一步完善财务系统。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的监控, 规避财务风险, 建立完善财务体系, 从而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云虹.浅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年06期.

[2]樊翠萍.试论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与分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年S1期.

8.关于建立企业财务评估制度的思考 篇八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及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提出了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 评估制度

财政部2006年底发布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初步构建了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是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环境及流程、财务制度体系的健全性和财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等财务控制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的监督活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财政部门有必要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笔者拟就加强建设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的重要意义

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引导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控制财务风险,对于各个企业乃至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源头上控制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各类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普遍欠佳,这直接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倒闭,这给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带来较重大的安全隐患。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通过评估手段监督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保障宏观经济运行体系的安全。

(二)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健全防弊纠错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是防范企业各类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美国萨班斯法案出台后,国际上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个规范、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财务信息的公信力,增强企业融资及发展能力,并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通过财政部门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有助于推进企业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引导企业规范财务行为,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内部财务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企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有关主管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办法,但各自独立、各有侧重。如税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纳税额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审计部门主要侧重对企业重大财务违纪事项进行评估、国资委主要侧重对影响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的内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估等。财政部门需要协调各专业评估的关系,为进行财务管理有效性的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价提供统一标准,既维护国有权益,又保护其他投资者以及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的作用

建立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其意义不仅在于维护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财政部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职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履行公共服务职责

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国目前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及其实施具有公共特征,属于典型的公共服务。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财政部门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可以作为企业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指引。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作为主管企业财务的政府职能部门,立足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履行公共责任,有义务为全社会制定统一的企业财务基本规则,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搭建财政企业管理的工作平台,健全公共财政职能

国家财政与企业的财务关系,随着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而不断演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财政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管理的模式。经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企业逐渐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财政部门与企业的财务关系也逐渐“疏远”。财政部门与企业“过紧”的财务关系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过松”的财务关系同样不利于企业和国家财政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可以搭建起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的平台:1.转变财政管理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行政审批改为间接监督引导。财政部门的这种新型管理方式,既是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是为企业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2.实现财务监督关口的前移,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防范。通过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奠定财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为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面对企业纷繁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每做出一项经济决策,都需要有科学、可靠、准确的信息做支撑,用全面、综合、有效的评估方法得到的企业财务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相关经济决策服务,特别是为财政资金投向提供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三、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制度、执行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建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应高度重视人的行为尤其是管理者的行为评估

内部控制不是一项制度或机械的规范,而是分布在企业中的一连串厂的行动,是防止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实际损失或者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贯穿于组织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针对人的财务行为的控制。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人的行为(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是通过财务制度,如财务决策、财务监督、财务预算、费用管理制度等加以规范的,行为后果通过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因此,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当综合考虑反映人的行为后果的定性与定量指标,充分揭示厂对企业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影响。

(二)应当着重评估企业财务制度的健全性和符合性

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内部财务制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新通则的要求,且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要求相适应;二是设计的内部财务制度能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为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提供保障。

(三)应当重点关注企业财务制度的持续完善机制

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应注重促成企业形成“自我持续完善制度”的长效机制,增进企业组织成员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激发管理层和员工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评估过程中学到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熟悉本部门的控制流程,使风险更易于发现,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更有效地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范财务风险。

(四)财政加强对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引领、指导和监督作用

财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既是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需要,也是财政监管的需要。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兼有重要的经济调控和经济监督职能,对企业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公共道义。各级财政部门不仅需要按照规章管理企业财务,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的局面,从源头上整治企业财务秩序,化解财政风险,而且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制度体系引领、指导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五)建立各监管部门评估结果互认共享的协调机制

上一篇:扶贫专干一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推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