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2024-10-20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11篇)

1.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一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透视与整合分析

本文从比较文化学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侧重剖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原因,评介了“东化”与“西化”之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作 者:袁本华 曹诗图 作者单位:袁本华(襄樊学院地理系,)

曹诗图(三峡大学旅游管理系,)

刊 名:世界地理研究 PKU英文刊名:WORLD REGIONAL STUDIES年,卷(期):10(1)分类号:G04 K901关键词: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融合 地理环境

2.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二

作者针对中哈旅游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新疆发放问卷共计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7份,利用相关数据分析,使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旅游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问题的评价更为客观。

一、中哈两国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旅游业发展速度惊人。2012年比2003全年接待游客量增长131.08万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值在10年内增长近一倍,旅游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2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星级饭店11367家,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9.5%,旅行社共有24944家,比上年末增长5.3%。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三是目前国内散客服务体系不完善;四是旅游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二)哈萨克斯坦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发展在中亚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旅游业成为哈萨克斯坦7个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2008年哈萨克斯坦出境旅游人数433万人, 2012年出境人数为906.6万人,增加了473.6万人。2008年哈萨克斯坦入境旅游人数411.7万人, 到2012年又增加 了204.6万人。

哈萨克斯坦旅游业在不断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政局不稳定因素对哈萨克斯坦的旅游业发展影响很大;二是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不完善;三是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四是旅游接待服务水平较低。

二、中哈两国旅游差异性分析

(一)两国旅游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自南而北分布有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温度带,旅游气候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各国中无与伦比。境内既有东部长白山和东海岸的东亚景观,又有天山、阿尔泰山和伊犁、阿勒泰大草原的西部风情;既有内蒙古大草原和万里长城的北国风光,又有东南沿海风景各异的海滨旅游景区。中国全境多样性旅游地貌环境和南北方季节气候的反差,与哈萨克斯坦旅游地理环境形成明显的差异性。

哈萨克斯坦领土横跨亚欧两洲,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内陆型国家,哈萨克草原旅游景观和亚欧民俗风情独特,但缺乏海滨景观和热带旅游风光。这与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十分明显。

(二)两国旅游经济基础的差异性

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亚国家的旅游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旅游业专业人才缺乏,这些已成为中亚国家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哈萨克斯坦经过20年发展建设,国民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美元,增长率为7.3%。但由于在苏联时期形成的重工业、石油工业强,民用工业弱的国民经济畸形发展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其经济实力与中国经济实力相比具有巨大的差距,为发展旅游强国提供的经济基础和旅游物质条件较为薄弱,这与中国旅游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差异性。

(三)两国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的差异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差异性表现在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方面。新疆公众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差异性问题的看法与作者的观点基本相近。在回收的527份问卷中,对“你认为中国旅游资源与哈萨克斯坦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可选2项)”的7项选择中,选择民俗文化为467人,占比88.61%,自然景观为357人,占比67.74%,人文景观为265人,占比50.28%,这三项都超过回收问卷的半数以上。其余选择旅游设施占19%,海滨旅游资源占16%,娱乐休闲场所占11%,其他占13%。由此可见,多数人认为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两国旅游资源最大的区别。

(四)两国特色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本国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具有差异性。中国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有: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观光农业旅游产品,海滨旅游产品等,这方面的旅游产品在哈萨克斯坦较少。

哈萨克斯坦游客特需的特色旅游产品主要有: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全国有100多个医学旅游度假胜地,高山滑雪旅游产品——被称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滑冰场”、考古旅游产品——有9000多个考古和历史遗址,这方面的旅游产品与中国有一定的差异性。

三、中哈两国旅游互补性分析

(一)两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互补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新疆与中亚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中国近年来接待外来游客数量逐年上涨,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客源国之一,2004-2007年哈萨克斯坦来华游客增长了47%。2017年中哈两国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预期中哈两国将互为对方的重要客源市场。笔者通过对回收的52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在回答是否愿意前往哈萨克斯坦旅游的问题时,回答非常想去的为83人,占15.8%,想去的为320人,占60.7%,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76.5%;在回答到中亚五国旅游最想去的国家选项中,选择哈萨克斯坦为379人,占到71.92%,比值最高。对回答哈萨克斯坦能否成为中国的旅游客源国问题中,认为一定能成为中国客源国的为123人,占23.34%,认为可以成为的340人,占64.52%,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87.86%。

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且亟待开发。特别是中国高端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需要大量的哈萨克斯坦游客来参与和体验,通过中哈两国游客出入境旅游互动拉动中哈两国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大发展。

(二)两国生态景观旅游的互补性

中哈两国生态景观旅游资源均很丰富,互补性也较强。中国海滨生态景观旅游和热带风光生态旅游产品是哈萨克斯坦游客所向往的,恰好弥补了哈萨克斯坦旅游在这方面的空白。

哈萨克斯坦具有一些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和高质量的生态旅游产品,如,恰伦峡谷旅游风景区、卡拉吉耶洼地以及世界最大的麦迪奥山高山冬季运动综合体等;哈萨克斯坦的一些自然景观生态旅游景区,成为中国科考、探险和户外运动游客所向往和追求的特殊旅游产品,与中国生态景观旅游产品形成了较强的互补性。

(三)两国历史文化旅游的互补性

一是中国以农耕文化和佛教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与哈萨克斯坦以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产品体系,既有差异性,也有互补性,可以满足两国游客对不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好奇心和需求。

二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草原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草原文化包含蒙古草原文化、哈萨克草原文化、西藏草原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草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保留了较浓厚的原生态民族特色。哈萨克斯坦草原文化民族相对单一,加之哈萨克民族现代化的特色,两者具有互补性。这为两国共同发展丝绸之路草原文化国际旅游提供了合作条件。

(四)两国特种休闲旅游的互补性

目前中国旅游主要是观光旅游及公务旅游,哈萨克斯坦则以购物旅游和休闲疗养旅游为主,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一是中国目前有众多中高档温带和热带度假休闲旅游景区,可以为哈萨克斯坦旅游者到中国享受高质量的度假休闲提供旅游产品。

二是旅游购物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居民的特种旅游形式。笔者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对于中国旅游资源对哈萨克斯坦游客最具吸引力的项目,回答为“商品购物市场”所占比例为41%,仅低于文物古迹。原因在于哈萨克斯坦国内民用工业体系尚不完善,他们需要经常以旅游签证的方式,就近到中国新疆的城市和市场采购商品。

关于中哈两国旅游互补性问题,笔者对回收的52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其中68人认为互补性很强,占13%,348人认为具有互补性,占总数的66.85%,两项合计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79.85%。由此可见,对中哈旅游互补性问题,被调查问卷中多数人的意见与作者的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四、结论

首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发展层次、旅游地理环境、旅游经济基础、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特色旅游产品等五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其次,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客源市场、生态景观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特种休闲旅游等四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三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差异;互补

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

1.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补充

2.1 统计方法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

2.2 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统计指标的核算和指标的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账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统计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3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会计与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4.中西方理性观的差异与整合 篇四

中西方理性观的差异与整合

文章对近代西方理性观和中国古代理性观的历史考察中,认为两者在理性观上存在着差异.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以实践为理论起点,以物质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才真正使理性精神得到整合.

作 者:田建尔 TIAN Jian-er 作者单位:晋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山西,晋中,030600刊 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年,卷(期):200225(2)分类号:B08关键词:理性 差异 整合

5.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五

摘要: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人们不同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因此是理解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关键。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关注。很多人就奖项应归屠呦呦个人所有还是属于整个研究小组争论不休,这就牵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问题。本篇文章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大概的辨析,这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从而减少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最后以屠呦呦教授获得国外的拉斯克奖以及诺贝尔奖为例,揭开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使我们对这种差异有一个更为鲜明和清晰的理解。

关键词: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屠呦呦 诺贝尔奖

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基础。就像不同的土壤会滋生出不一样的花草树木,东方和西方由于政治、历史、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等众多领域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很大不同,其中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为最。

所谓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 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人是集体中的一员,离开集体,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小,因此社会 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个 人主义(individualism)与此相反,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 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 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科技信息》,2010年第21期,第167页,“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作 者王雪、顾相菊)

但是,尽管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主义看重个人的作用,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认为前者就是忽略个人作用的混合体,也不能偏执地认定后者就是崇 1 尚自私自利。可以说,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权利。“美国梦”倡导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因此,美国人多有冒险精神,重视竞争,较为独立。而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中国是儒家文化,提倡谦虚谨慎,主张中庸之道,忌讳锋芒毕露。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往往以家庭、社会、国家为重。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造成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哲学宗教信仰的影响,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历史和政治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从哲学宗教信仰来看,对中国的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儒家思想。儒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每个人都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来看待一切事物。除了儒家学说,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宗教文化归结到一点,就是强调人是众多复杂关系中的一员,忘掉自我,无欲无求,才能超脱今生的痛苦。

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最初是英国的一批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乘“五月花号”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一个国家因此诞生。他们不仅带来了清教的教义,也带来了欧洲文明和基督教思想。清教徒生活俭朴,崇尚勤奋劳动。他们认为自己是神选派来改造新世界的,因而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这批清教徒的思想理念是美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各个省份,长期以来都很重视邻里和睦,“远亲不如近邻”。在北方的四合院里,许多人居住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

与之相反,美国地广人稀,英美人一般居住在较开阔的地方,围墙对他们来说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习惯了这样的自由,西方人在性格上也比较倾向于独立,凡事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西方人强调的是“空”。即物体之间的空旷之地,因此住屋前后有大片 草地作为房屋的空间延伸,一般并不设栏分隔。(《现代跨文化传通——如 何与外国人交往》,王宏印,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5页)

中英这种文化冲突实际上是个人独处与群体共处的差异和冲突。英语国 家注重的是个人的独处和自由,中国人强调的则是群体的privacy。(转引

自《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在经济形态上,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史,具有强烈竞争特点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始终没有冲破封建社会的障碍而得到充分发展。在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深刻,人们总是习惯于把个人放在集体中去衡量他/她的成就。

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封建社会历史,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追求个人成就和物质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都是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

当然,东西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差别还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屠呦呦获诺奖所体现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对于一个诺贝尔奖不喜垂青的国度而言,这是何等的殊荣就引起了多大的关注。尽管社会上多是肯定的声音,可依然存在着一些质疑。有人发问,“由于研究成果是在一个集体主义年代形成的,那么获奖成果应该归功于个人还是集体?”这就涉及到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个个很明显的差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奖项到底应该归屠呦呦教授还是“523”小组?虽然这不是我们该忧心的问题,也早已由权威机构多方权衡之后给出了答案,但借由探究此事,我们不妨一窥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在此事背后是如何“兴风作雨”的。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为了“加强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力量”,中医科学院应召加入,屠呦呦也随之参与了项目。

屠呦呦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 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 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 一直不好。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

精来提取青蒿。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温度正是青蒿素提取的关键。(《南 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日,第53页)

读到此处,可能无论谁都会觉得屠呦呦获奖无可厚非。因为正是她的执着探索,她在实验温度上做出的突破,以及她多年累积的中医知识才使遭受疟疾折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她的这一重大发现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可是事情就像看起来这样简单吗?要知道,文革时期,科研工作方式就是只有集体没有个人,论文也几乎从不标明作者。在这个特殊时期,不需要个人署名的文章,新的发现以瘟疫传播的速度迅速变成了集体的财富。

1972年3月8日,在南京一次会议上,以“毛泽东思想指导发掘抗疟 中草药”为题,屠呦呦汇报了自己在青蒿上的发现。很快,云南和山东等数 个研究小组借鉴了她的方法,对青蒿进行研究。

1976年,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也发现了青蒿素全新的抗疟机理:青蒿素中存在一种全新的结构过氧桥。后 来,因青蒿素不溶于油和水,无法使用针剂,对已不能进食的重症疟疾患者,几乎束手无策。上海药物所合成了可以制成针剂的蒿甲醚,那是第一个由中 国发现的全新化学结构的药品。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

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 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人物》,“屠呦呦其人其事”,2015 年第21期,第65页)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美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因此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大陆科学家。

拉斯克奖引发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科学界解释说:无法确定奖项的归属。屠呦呦获奖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一次公开场合的发言中曾表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仅仅由于难以确定成果归宿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

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 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只是含糊地说:北京中药所,1972 年12月从北京地区青蒿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结晶物,实验编号为“青蒿素II”,后改称青蒿素。(《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 日,第54页)

大协作的抗疟新药研发计划按照预定的轨道胜利谢幕。然而,最终的排名争议却一直悬而未决。后来的几十年中,被认为不够“淡泊名利”的屠呦呦成了整个团队中让人头疼的因素,她执拗的个性也慢慢显现了出来。

中信的青蒿素项目经理刘天伟在博客中提到,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金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这笔钱因屠呦呦的反对,至今未落实是真的。”

反对的声音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的研究组在523中的作用,夸大了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癌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癌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的指导下取得的。”因此要把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将有失公平,难平人心,想必团队中的许多成员心中多少会有不甘。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她是把青蒿带到了523任务中的那个人”,她是第一个提到100%活性和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

其实,从青蒿到抗疟良药,各个环节中一定有许多人做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青蒿素的发明,绝不是屠呦呦一个人力所能及的。从药材筛选、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包含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一个人所学有限,方法有限,要想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简直难如登天,正是有着这样的大团队,每个人才能专研自己的那部分任务,从而找到突破点。但是拉斯克奖没有将奖项颁发给整个团队,想必也是想要鼓励个人创新,鼓励原创精神。“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诺贝尔奖同样是对个体创新的鼓励,因此往往是颁发给个人的而不是集体的。大体来说,只有那些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公式定理、技术发明等才能进入诺贝尔奖的评价范围。从近代科学史的发展过程看,这些项目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实现的,特别是思想理论方面的创新,个体特征非常明显。虽然有些实验研究需要团队、助理的帮忙,但是整个思路一定是由某一个人决定的,大体的方向或细节 5 上的东西一定是事先由这个人做好了蓝图甚至精细的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获奖是实至名归。

显然,在这个获奖过程中,无疑是一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集体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究竟怎样操作才能达到所谓公平分配以及如何在分配较为平均的情况下调动社会的积极性。中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却一向稀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问题,想必也是和集体主义有着很大的关联吧。个人主义可能更有活力,但难免暴露更为残酷的一面。个人主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强,集体主义促使人们把事情做得更大。在这个小组研发项目中,正是有了一支团结强大的队伍才使中医走向世界,才使数百万的人有了生命的希望。而也正是有了屠呦呦这样的精英才能使项目的进度大幅加速,使整个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口。没错,是集体主义使屠呦呦能够顺利地将自己的发现转变为抗疟良药,是个人主义成就了她使其名垂千古。

四、结语

不管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如果不加节制使其任意膨胀都是十分危险的。当个人主义的观念膨胀到影响集体利益时候,其实也就损害了个人的利益,因为集体利益的损害会转嫁到个人利益的损害。反之集体主义也一样,当集体主义膨胀到远离这个平衡点的时候,个人难免要做出牺牲。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找到两者的平衡点——虽然这个平衡点也是极难找到和把握,也不知在人类历史上还要花上几百年几个世纪才能使一切都能在这个平衡点下以最好的状态发展下去。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摸索前行,无限靠近。不管是谁或是哪个小组拿了大奖,我想最大的成功在于全人类有了对抗疟疾的新的有力的武器。

主要参考书目:

1、Tu Youyou The inventor of New Anti-Malaria Drugs of Qinghaosu and

Dihydroqinghaosu,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1999,5(2)

2、徐萌著,《海外英语》,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2014年第3 期

3、王萍著,《时代报告》,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Collectivism and American Individu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al Values,2011年第9 期

4、毕继万著,《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5、黄松平,朱亚宗著,《科技导报》,“科技发明权与屠呦呦青蒿素发

现争端的化解”,2012年第30期

6、《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2011年10月17日

7、《人物》,“屠呦呦其人其事”,2015年第21期

8、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2014年

9、水清浅著,《文化交流》,“外媒如何评说屠呦呦获奖”,2015,(12)

10、王宏印著,《现代跨文化传通——如何与外国人交往》,南开大学出版 社,2012年

11、王雪、顾相菊著,《科技信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中美社会

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2010年第21期

12、叶朗、朱良志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6.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六

商学院 10国贸班 刘方舟 1013100055

旅游是一项较高的精神需求的体现。通过旅游,我们遍访名山大川,体验风俗民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变幻,自身得到愉悦。而旅游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一项活动,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不同,观念不同,看到的景观不同,需求不同,经过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旅游也有不同的观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

中国人自古比较保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民忠厚老实,勤劳诚恳。人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多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尊老爱幼,勤勤恳恳,忠君爱国。这样的思想使得人们很少愿意去冒险,加之当时社会发展尚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信息不发达,人们很少知道自己之外的世界,更少去想外面的世界,旅游也就相对少见。在中国,古人有着传统的宇宙观和礼教思想,人本思想深入人心。天地人和,人本思想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就建筑来说,中式建筑突出了宇宙的模型,尚大,尚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突出雄伟。首先,为了体现出建筑的雄伟,在修建的时候就会加大,加高台基。中国建筑一直是站在一个台基上,台基的高低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成比例。高大的台基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显庄严大方,如故宫三大殿。其次,单一的建筑会显得比较单薄,很难有雄伟浩大的感官冲击,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以群组建筑著称。如故宫群组建筑。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这与中国的宇宙观有密切联系。中国人将建筑与假想的宇宙模型相联系,亲近自然,天人合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如中国的四合院,北京天坛,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代表。接着,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颜色的搭配。不论是中国的哪个地方,都具有自己建筑的色彩特点。如皇家建筑多为赤,黄两色,显得大气,宏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寓意。而民居只能是灰、黑、白三色作为主要色调。这也是等级划分的体现。种种特点,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中国以宏伟和谐著称的长城,故宫,天坛,还有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等,都成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而西方则由他独具特点的景观,与中国的景观完全不同。

西方人天性爱冒险。他们总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活跃。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信仰,忠于上帝。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有上帝所主宰,越接近天,就越接近上帝。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当时的交通,信息并不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探索的欲望,因此不断有人发明创造,希望能

改变世界,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生活,而不像中国传统的世世代代始终如一。

相对于建筑特点来说,中西方建筑的差距很大,因此造成文化景观上差异很大。以法国哥特式建筑为例。哥特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哥特建筑主要突出了尖顶高塔,尖塔拱门,绘有圣经故事的巨大玻璃窗,每一处特点都体现出了宗教的神圣。整个建筑外观上高大挺拔,直线线条突出,耸入云端,教堂平面呈现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内部空阔宽敞,向上延伸空间大,四周的玻璃窗上都有着传统的宗教图案,神圣肃穆,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的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些建筑,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神圣肃穆之感,仿佛是与上帝相通的道路,与中国建筑的和谐自然相异。

中国与西方不仅仅是文化建筑景观不同,人文景观也相距甚远。中国人习惯热闹的场面,讲究排场,平日里朋友聚会,有喜事庆祝则大摆筵席,排场越大则显得越诚恳,越有面子。在饮食场所,经常见到一派热闹的场面,人声鼎沸,大家相互劝酒,夹菜,好不热闹。传统节日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节日的由来则多为一些民间传说,或者纪念某位英雄,或者祭拜某个神仙,与中国的民俗息息相关。婚丧嫁娶的事情,多为长辈见证,亲朋祝福则圆满完成。仪式也颇具中国民间特色。而西方在庆祝的时候与中国则有所不同。

西方人注重礼教信仰,饭前祷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私人聚会时会重视彼此的礼节,包括参加聚会的服装,介绍新朋友的礼节等等,这些与中国人之间的“客套”则相去甚远。西方的节日与宗教联系较多。许多节日都是圣经中一些事件传承演变而来的,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在人的出生,嫁娶,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西方人都会让上帝作为见证人,礼节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各处。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想,生活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也许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眼中是有趣的,是多彩的,是值得一看的,所以人们便借助便捷的交通工具来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地方,一看究竟。一来一往,旅游便越来越流行。

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情,使得一个地区因为这些而闻名,人们便将这些特色保护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借此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观摩,并且通过旅游,交换思想,学习文化,补全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的特色也能随着时代而更新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7.中西方课后任务模式的差异与启示 篇七

一、中西方课后任务模式的差异

(一) 教育价值观差异。

中国文化和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人类文化历史中两颗璀璨的明珠。鉴于地理环境、历史演变、民族性格和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的不同, 中西文化都呈现出各自明显的地域差异。教育价值观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折射出中西方的差异, 概括之, 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1. 中国教育注重“求同”的整体性, 西方教育注重“存异”的差异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大一统为主旋律, 注重统一性和群体性。在古代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演变中, 儒家思想基本上占据主导地位, 教育内容突出了其政治功能, 注重和谐, 强调统一, 一定程度上对于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发展产生了压抑的负面影响。宏观上看, 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在区域差异的客观情况下, 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教育差异;微观上讲, 小到一个班集体教育教学, 基本上存在趋同性和统一性, 实践中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也并不十分鼓励创新独异的声音。

西方的历史演进中, 民主化和法制化等占据主导地位, 加之经济方面的商业化, 为西方的教育提供了制度、法制及经济方面的基础, 社会注重公平、自由和竞争。折射在教育方面, 教育便体现出尊重个体, 强调公平, 提倡竞争与创新等特征。个体的发展受到极大尊重和鼓励, 创新为个体发展乃至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成长机遇。放眼至教育教学中, 教育制度的多样灵活、教师的分层教学、学生的个性发展等,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教育的存异与创新。

2. 中国教育注重“权威”, 西方教育注重“平等”。

“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等历来是中国教育的传统理念, 教育大家通常被尊称为“圣人”、“夫子”等。作为政治色彩浓厚的教育, 带有一定的阶级观、等级观和权威观。换言之, 中国教育是带有“暴力”的, “教育暴力”分为内在暴力和外在暴力。内在暴力体现为传统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依据教育大纲进行教育教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掌握主导权, 师道尊严, 权威稳固, 教育教学氛围呈现出的基本上属于同一的真理与一元文化。如此的传统教育教学削弱并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学生的创新性、独特性及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等品质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压制。外在暴力体现为体罚和变相体罚等。

西方的教育教学体制化、法制化。教师的服务色彩十分浓厚, 并不拥有神圣的尊贵地位, 服务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师生关系十分平等、自由、公平。教师不会有权威感, 学生也不惧于挑战教师。在这种教育教学氛围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 思维活跃, 个性张扬, 勇于挑战一切新事物。而教师最大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力引导并培养学生天性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种师生平等的交往中, 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了充足的自由和充沛的土壤。

3. 中国教育注重“持久稳定”, 西方教育注重“改革创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历来以农耕经济为基础, 农耕经济的时空恒久性和稳固性, 孕育了中华民族对于“稳定长久”心理的倾向和实践追求。教育作为经世济用的一种途径, 基础知识的积学被格外重视。因此, 我国多年来实施的教材鲜有大的变革, 所谓经典知识鲜有删除, 相对应的教师教学也显得鲜有更新与改革。

相较之下, 西方社会尊崇个人文化, 自由、平等、竞争等社会制度和体系催生了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教育体系在统筹规划下体现出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时空灵活性。教育工作者也竭力对学生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进行呵护并给予巨大鼓励。因而, 西方人喜变, 好异, 勇于追求, 勇于挑战, 从而推动了西方教育的不断革新, 不断进步。

(二) 课后任务的形式差异。

课后任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既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任务的有效实施也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促进和提高。然而, 各个国家的课后任务存在形式和侧重点等方面差异, 因此也产生了学生的学习差异。如图1、图2所示, 学习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估和创新等层次, 每个层次所包含的内涵既统一又有所区别。学生课后任务形式和侧重点的不同, 会使学生学习所能达到层次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 学校的课后任务存在内容重复、形式单一、难度划一等特征。课后任务的形式和侧重点主要涉及学习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 即记忆、理解和运用, 而对于分析、评估和创新的关注显然远远不够甚至被忽视。虽然“重复性训练”的课后任务可以使学生养成慎思、积学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勤学习惯, 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性知识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分析、应用、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抑制。

相比较中国的课后任务形式, 西方倡导的课后任务形式是自主式、合作式、实践式、探究式, 更加侧重学习层次中较高层次的培养, 其特征为:书面任务、口头任务和实践任务相结合;课内任务、课外任务和家庭任务相结合;个人任务、小组任务和全班任务相结合;每日任务、学期任务和学年任务相结合;同一任务和分层任务相结合;学科内部任务和跨学科任务相结合, 等等。举例而言, 英国对于表演型的作业十分推崇,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说、话剧等作品, 然后学生以表演形式将自身对作品的感悟诠释出来;澳大利亚的跨学科课后任务十分常见, 学生的美术课任务是结合生物的基因学和遗传学, 画出自己所能想象并符合生物学逻辑的任意新型生物;外语学习的课后任务是结识三名以上的外国朋友, 主动与之聊天, 在对方允许的情况下对聊天进行录音;历史课的任务是基于课本所学知识, 结合当代科技将历史上的发明进行改良;宗教课的任务是选取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使用第二外语完成一份相关主题的海报、信件或者T-shirt, 等等。基于以上诸点可知:西方的作业形式既考虑到了个体差异性又关注了学科之间的横向关联性;特别关注学生的理解、应用、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致力于个人价值的全面提升。

(三) 课后任务的过程差异。

教学活动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因此完成课后任务的过程包括了教师的监控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

中国的教育注重课后任务的灌输、经验、综合和体认, 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后任务采取的是结果监控。教师在完成课堂的高效的知识传输之后, 利用课后任务的结果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学生的任务过程中鲜有具体的跟踪性的指导和监控, 有时夸张到“学生写了两个月, 老师写了个‘阅’”。课后任务在中国教师角度更多的是发挥了工具价值。中国学生在课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考试中的知识进行反复而有变化的训练, 以达到“积学”、取得优秀成绩、争取好工作、取悦父母、光耀门楣等目的, 学生的认知过程基本上属于记忆和理解过程, 从动机角度讲, 外在动机 (外因) 起主要作用。

西方教育的课后任务注重启发、分析、逻辑和认知, 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过程监控。西方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中十分成熟地运用了网上教育教学系统。首先, 教师在网上系统中提前布置课后任务, 引发学生的认知准备和预先思考;其次, 教师在课堂中给予相应的任务指导;再次, 在学生完成课后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对于每位学生进行多次的面对面指导与修正;最后, 学生在规定期限内上教课后任务。在整个课后任务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网络的答疑系统、电话互动系统及电子邮箱等随时对学生的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并给予辅导。课后任务在西方教师角度是一种颇有成效的教学价值。西方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被充分挖掘并得到全面调动, 学生的认知过程基本属于理解、分析、运用甚至是创造, 学生的内在动机 (内因) 起主导作用。

(四) 课后任务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差异。

课后任务的反馈和评价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又是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有价教学活动之一, 反馈和评价既是前一段教学内容的总结性反映, 又是下一段教学任务的方向性指导, 因此课后任务的反馈和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现阶段提倡新课标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从而促进学生的多样发展。然而在实践调查中不难发现, 应试教育依然“踏踏实实”地进行着, 从而将评价体系限制在了评价内容一维化、评价方式单一化的禁锢之内, 即: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任务进行的评价主要看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 而其他目标 (如技能目标、策略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 基本被排除于评价体系之外;评价方式也多数是使用分数、等级等在书面上进行评价。内容一维化、方式单一化的课后任务评价体系虽然有助于学生养成慎思、静学、勤奋等良好习惯, 却严重抑制了学生在态度、情感、创造等方向的多样性发展。

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实践发现, 西方对课后任务的评价体系较为科学,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因人而异的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具体而言, 西方的课后评价体系注重以下几个“结合”:知识目标、策略目标和情感目标相结合;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和实践验证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总体评价和个体差异性相结合;学科内部评价和跨学科评价相结合;个体学生表现的纵向历史评价和全体学生的横向对比评价相结合, 等等。西方评价体系具有以人为本、多向评价、动态参与等明显特征, 有助于强化课后任务的实际效果, 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 课后任务的效果差异。

课后任务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活动, 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关键看课后任务所起到的效果如何。

中国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以成绩为关键导向, 因此课后任务以知识点的“重复变化训练”为主, 通过课后任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深化, 逻辑思维得到训练, 从而有助于应对考试中出现的相关知识考点。以“提高成绩”为导向的课后任务是师生强化教与学的效果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竞争力。然而, 学生的思想禁锢于知识点的简单积累和反复的训练加强中, 知识面不广, 创造力缺乏, 原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法得到自然发展, 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教育的最后输出是较为薄弱的人才竞争力。

相比较中国的“起点教育”, 西方教育的课后任务所发挥的效果是多维度、全方位、长久性的。西方教育教学从课后任务设置、过程监控到反馈评价都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适应力与生存能力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由此可见, 西方的课后任务不仅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 而且是促进学生时间上长久发展和空间上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教育最后输出的是强劲的人才竞争力。

《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 (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的调查面向全球103个国家, 涵盖人口占世界人口86.3%。研究显示, 瑞士的人才竞争力排行榜首, 新加坡和丹麦分获第二、三名。亚洲国家中, 日本排名第21, 韩国排名第28。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经济体, 但人才竞争力排行第47名。由此可见, 中国的教育在基础知识教学上达到了突出效果, 看似“赢在了起点”, 却“输在了终点”。

二、从中西方课后任务模式对比中得到的启示

(一) 中西结合, 优势互补———适当改进中国的课后任务模式。

从中西方不同的教育体系和课后任务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各有优势和缺陷:中国的教育模式和课后任务模式强调基础教育, 有利于培养静思、谨慎、谦虚、勤学的学生, 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多样性发展和全面性发展;西方的教育体系和课后任务模式强调学生个体价值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个性鲜明、创新力活跃、社会适应力强的学生, 却也避免不了基本功不扎实、思维不缜密、性格放任等不足。

因此, 在现阶段的基础上, 适当改进学生的课后任务模式既有必要性, 也有可行性。具体操作措施包括: (1) 增强课后任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进行课后任务布置的时候, 根据同一教学目标可以多提供几个任务供学生选作, 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又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2) 加强课后任务的跨学科合作。借鉴学科之间的共通性和关联性, 整合两门学科或者多门学科的课后任务。例如, 使用英文写语文周记、使用音乐做自我介绍、利用美术或采访等形式完成文综任务, 等等。跨学科任务的实施,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 增强课后任务的动态性。课后任务的动态性, 既指课后任务的动手实践性, 又指教师对于课后任务监控和反馈的连续性。一方面, 适当提高课后任务实践性的比例, 比如多让学生做观察试验, 社会活动等课后任务, 从而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感知力和实际的操作力。另一方面, 教师对于课后任务应给予动态跟踪和及时反馈, 从而使课后任务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部分,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实践活动中, 一味地“守成”, 不吸取西方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一味地“求变”, 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也是没有可行性的。从理论上和实践上, 只有中西结合、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稳步前进。

(二) 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培养目标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

西方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人价值的发展, 提倡“真理”、“自由”, 主张个人利益, 教育内容多以能够增强学生能力的内容为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较之西方教育理念, 中国的教育思想和体系带有社会功能的成分更多一点, 是政治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教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育关注群体的凝聚同一, 因而学生个体需求的实际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中国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相对较弱。因此, 在综合考虑各方现实情况的基础上, 我国教育体系的培养目标有必要从传统的“积学”向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 不仅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 而且促进学生个体的价值发展, 从而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

(三)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统一———深化我国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综合而言, 西方的教育史本质是教育价值观念不断更新的历史, 这种独特、创新、进取、激励、勇于挑战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真实有效地坚持了科学真理的精神, 促进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不断变革, 从而强劲地推动着西方社会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中国的教育起点实质上并不逊色于西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及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也使中国的教育在人类文明中熠熠生辉。然而, 中国教育由于受到教育价值观词源性定义、历史演变轨迹、文化心理、民族特质和政治经济文化等主客观现实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与西方教育不同的侧重点:西方教育注重教育的经济功能, 中国教育侧重教育的政治功能;西方教育注重教育的科学文化价值, 中国教育侧重教育的社会道德价值。理论上,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实践上, 应试教育踏踏实实。

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 教育强国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 也具有实践上的必要性。因此, 在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前提下, 如何对中国教育进行思辨地价值判断并作出科学的价值选择令人深思但又意义深远。

摘要:中西方的课后任务模式在教育指导思想、任务形式、任务过程、任务反馈、评价体系及任务效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课后任务模式的差异是中西方两种价值观和社会体制在教育方面的微观体现。深刻认识中西教育的异同, 对于深化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课后任务模式,中西教育差异,教学改革,启示

参考文献

[1]Biggs, J.B.Western misconceptions of the Confucianheritage learning culture, In D.Watkins&J.B.Biggs (Eds.) , The Chinese learner: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A].Hong Ko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1996.

[2]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 2000, 4:5-11.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1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6]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7]李少丽.浅谈中外教育之别[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7, 7:63-65.

[8]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9]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9.

[10]孙莱祥, 周洪林.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2) :6-8.

8.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八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9.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广告翻译 篇九

广告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传媒手段颇为流行,尤其是异域广告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广告翻译亦颇显重要.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内涵,中英文广告翻译要求译者注意本土的文化特征和两地文化差异的广泛性、特殊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广告翻译中需要作适当的文化迁移.

作 者:胡敏 王喜九 HU Min WANG Xi-jiu 作者单位:胡敏,HU Min(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株洲,41)

王喜九,WANG Xi-jiu(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10.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人格,差异性

如果从中西方的文化起源开始追溯, 通过宏观而理性的比较会看到, 中西方在各种文化现象、形态和成果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一直是以大的群体文化作为依托, 强调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关系, 也就是中庸之道所主张的“他律性人格”, 对待重大事情都不做出明确选择,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明哲保身也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而西方人则注重自我的内心感受, 对新鲜的事物都会充满好奇, 是典型的行动派。

一、文化与人格的辩证关系

1. 中西主体内涵不同。一直以来, 自我都是人格主体的主要部分, 而对自我的阐述也存在区分, 即:内在自我、人际自我、社会自我。中国长期以来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伦理道德观依旧被人们保留和接受。中国人在集体社会中都会将人际自我放在首位, 在对自我人格塑造时, 注重考虑别人对自己的设计, 看重共性多于对个性的发展。因此, 价值观中的“仁”要远远大于“私”。而西方社会则恰恰与之相反, 内在自我是每个人人格的核心部分, 尊重个人的个性发展, 很少受到外界因素干扰, 内在的自我成为支配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关键因素。

2. 形成性格特征的动力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西方之所以会存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 就在于其文化起源的发展动力上的区别。也就土地和海洋文化的区别。中国是在陆地上发展壮大起来, 一切文化都深深植根在大地之中。在传统的社会中, 中国人民就存在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因为肥沃的土地为人民满足了人们一切的需求, 农业尤为发达。但正是由于这种农业经济的制约, 在天灾往往无能为力, 只能任其发展。这也就是中国人身上所普遍存在“宿命思想”和巨大的坚韧性的来源。如果说, 中国是“大地宠儿”, 那么, 西方国家则是海洋“骄子”。在海洋中求得生存, 就必须要与海洋进行“搏斗”, 要具备强健的体魄、敢于冒险探索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于是, 在西方人的多次探索之中, 证明了地球是园的, 并不是中国人口中的“方”的。

3. 人格差异的外化。人格对于每个人的外在行为都存在驱动性, 它决定了着人所追求的事物, 也影响着人的价值体系的建立。以“仁义”为主导的和谐中庸社会价值观, 在中国已经存在数千年了, 所以中国人对事情的判断并不全在于对事实陈述, 情理道德也对人存在着影响, 处处充满“人情味”是中国人在遇事处理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法律就是中国人格最明显的外化, 在利用法律处理事情时, 证据不一定能决定案件的走向, 人心的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而西方则是“冷血”的, 西方人关注事实, 注重真理。其行为准则不受他人影响, 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样以“内在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西方许多的校园流血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犯罪者标新立异, 好走极端的人格。此外, 在发明创造中也能充分体现中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发明创造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 表现出中国人保守的人格特征;而西方的发明创造在于追求独特, 这样的行为则说明了西方人对个性上的追求。

二、文化融合下的中西方人格整合

1. 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随着世界对孔子文化的推崇, 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也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一种文化整合现象, 让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存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所以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有效的整合, 取长补短, 从而更好地对中西方人格的差异进行整合。

人格本土化的提出主要是鉴于西方人格研究理论的术语中, 存在与中国人民的观念的明显的不相容的结论。所以人格研究本土化要求中国对人格的研究要基于中国的实际, 针对中国人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探究。也就是说在人类所具有的人格共性中, 根据中国的传统、历史等因素发现中国人自身人格中所具有的个性, 并以中国人的习惯对这些人格进行分析解释。对中西方人格的整合, 是基于对中西方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的, 是对“土地”和“海洋”人格中的优点的整合, 为健康健全的人格树立更好的标准模板。

由此可以看出, 中西方人格上的差异是蕴含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的。但也正因为这样差异性的存在, 才形成了两者文化和精神上的互补。中国文化强调整体性, 所以中国人格注重“人际自我”,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观, 所以西方人格注重“内心自我”;中国人求实用, 西方人重创新……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优缺点, 所以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不仅会对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促进功用, 还有利于加快对中西方人格上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凤志.人性:社会塑造与主体选择的统一[J].东北师大学报, 2001, (6) .

11.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互补 篇十一

(四)6、独裁与野蛮的古罗马(上)

除了野蛮啥都缺

国内专家们不断夸耀古罗马科技、文化如何了得,然而,严肃的西方学者不仅不领情,而且还爱抽这些中国专家的嘴巴。

丹皮尔教授指出:“罗马人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医学、农业、建筑或工程方面的实际工作,才对科学关心。他们只用知识之流,而不培其源----为学术而学术的源泉,结果,不到几代,源与流就一起枯竭了。除了3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里亚的第奥放达斯是希腊最伟大的代数学著作家以外,没有一个第一流的人物。在罗马帝国头300年间,罗马法的伟大成就登峰造极,但是,罗马政权还没有衰微,科学就显然已经和哲学思想的其他部门一起差不多停滞不前了。知识没有进步,人们唯一的工作只是写些注释和撮要,主要是希腊哲学家的注释和撮要。”丹皮尔教授是一位欧洲中心论专家,此时是很谦虚的。

罗马帝国经济建设也是乏善可陈。帝国早期以战养战,当在西亚遇上强劲对手、支撑扩张的资源枯竭后,主要靠榨取亚平宁半岛之外的产出实现骄奢淫逸。稍懂罗马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是西亚和埃及一带。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东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便已掌握了各种技艺,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而西部却仍居住着粗野、好战的野蛮人,他们或者讨厌农业,或者对农业还全然一无所知。只是在一个已建立起来的政府的保护之下,气候条件较好地区的农产品和更为开化的民族手工业才慢慢传入欧洲的西部诸国;在公开的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的鼓舞下,这才大力发展农业,改进工业。从亚洲和埃及进口到欧洲的不论是动物类还是植物类的产品,其种类之多不胜枚举。”亚洲和埃及,成了帝国的钱包和粮仓,而庞大的罗马城仅仅是一个挥霍场所,“最遥远的国土也常被掳掠一空以满足罗马的排场和高雅生活”。当局践踏工商业,榨取农业,没有任何可供外贸的产品。“由于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完全满足于使用本国的产品和各种手工制品,在罗马方面可以拿来进行贸易的便只有,或者至少主要依靠,白银”。罗马皇帝们一再下令,逼迫北非、西亚等地铲除葡萄种粮食,使得罗马公民连葡萄酒也没有喝的。

古罗马是奴隶社会,是一个人性缺失的时代,这一点不假。

古罗马是从多瑙河沿岸迁到亚平宁半岛上的几个小部落的联合体,通过发动无数次战争,逐步发展成以地中海为中心、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夺取土地、地面上所有财物,将百姓统统掳做奴隶。罗马大军所到之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掳做奴隶。一次杀死数万人、掳数万人为奴,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其血腥与残忍,无以言表。

欧洲有买卖奴隶的传统,这一传统,从古希腊一直传到美国南北战争方才作罢。罗马到底有多少奴隶?有人估计在6000万左右,是否准确无法断定。吉本说:“有人发现曾有过如此悲惨的情况:在罗马的一间大厅里工生活着400个奴隶。这400个奴隶原属于非洲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寡妇,她把他们赠给了她的儿子,而自己还保留着更大一部分财产。”尽管罗马人以奴隶劳动果实为生,但在罗马时代,一次又一次颁布奴隶主可以随时处死奴隶的法律。公元57年,罗马元老院通过法案,奴隶主在家被杀,不仅在这家所有奴隶要被处死,而且连已被释放尚未离开这家的获释奴隶也要被处死。罗马人以观赏一个奴隶杀死另一个奴隶为乐,他们观看两名奴隶持剑生死相搏,仿佛当时中国人看斗鸡、斗蛐蛐一样兴高采烈,与当今人们看篮球赛一样的感觉。

洋八旗子弟

罗马帝国与大清帝国一样,也有一帮八旗子弟---罗马公民。吉本说:“从阿尔卑斯山山脚下,直到卡拉布里亚最边远的地区的一切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全都是罗马的公民。”正是他们的祖宗流血流汗,一刀一枪地打出了庞大的罗马帝国。作为功臣的后裔,他们得到历任罗马皇帝殷切关怀,扎扎实实地享受了坐天下的滋味。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不干任何事,帝国按时给他们放粮食衣物零花钱。他们一辈子只有当兵打仗一个义务。打胜了立功了,还有土地和金银珠宝等奖赏。混得好的,日子自然安逸得不得了。对混得不好的,帝国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不仅管吃饭穿衣,而且一再扩建澡堂、竞技场等休闲设施,免费提供洗澡、看戏等各种服务。罗马城等罗马公民聚集处,澡堂、剧场等娱乐业十分发达。这帮洋八旗子弟觉得领粮油做饭太麻烦,帝国干脆改为每天发放一次面包、熏猪肉之类的熟食,管保一家人够吃。吉本说:吃饱喝足后,“他们整天在大街上或者竞技场上四处闲逛,听听有什么新闻,彼此胡乱争吵;他们把妻子儿女少得可怜的一点生活费用拿来豪赌中输个一干二净;夜晚,他们跑到阴暗的小酒馆或妓院去,在下流无耻的肉欲中消磨时光。”

统治阶级给自己和后人确定高人一等的待遇,并不奇怪。中国的周朝建立后,也实施了乡遂制度,将国民分成“国人”、“野人”两个等级。国人,主要是参与打天下的那部分人。和罗马公民一样,参军打仗是国人的事情,国人对政治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左右国君的废立。周朝按人口平分的分配土地给国人,国人们不仅要自己种地,而且必须负担军赋和力役。野人也获得国家按人口平分的土地,同样要出钱,还要义务劳动。当然,上缴税赋的比例是有差别的。正因为广大国人是自食其力者,所以,从西周到东周,没有“八旗子弟”阶层,而且人才辈出。

清朝建立后,给从龙入关的八旗子弟们待遇优厚。但是,比起罗马公民,满清八旗子弟的福利待遇差远了。旗兵的祖宗也就获得30亩田产,后世当兵者每月一二两银子,没当上旗兵的“余丁”一无所有,这算哪门子特殊化!满清八旗子弟被批判被嘲笑,真是冤得慌。

不久,洋八旗子弟们大多花光家产成为混吃混喝的流浪汉,不仅上不了战场,而且大批人因为高层争权夺利成为冤死鬼。到了后来,罗马帝国不得不通过赐予“罗马公民”身份,征集“蛮族”男子上战场。蛮族汉子自然不会那么无用,他们大多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有机会就想当皇帝,于是政变更加频繁,终于,龙椅上坐着的变成了蛮族人。

罗马公民无用,根子在于他们的主子比满清皇帝混蛋。罗马皇帝多靠阴谋与屠杀起家,一旦坐上龙椅,便无恶不作。康茂德终日不干正事,热衷于和狮子老虎打架,搞女人,杀不听话的人,这也就罢了。他干得更离奇的事情是:专门找来300个英俊的小伙子,300个秀色可餐的姑娘,强迫小伙子们分别诱奸一个姑娘,若不成功,就会严惩。主子如此,奴才们会好到哪里去!无怪乎伏尔泰在《风俗论》中说:“历朝皇帝软弱无能,大臣官宦党同伐异,旧宗教对新宗教的仇恨,基督教的血腥内讧,神学论证代替了军事操练,颓唐怠惰取代了勇猛精神,成群僧侣代替了农夫和兵士;所有这一切,招致了蛮族入侵。”

比大清八旗子弟更甚,罗马公民沦为彻底废物。打天下时,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也许还行,坐天下后纯属垃圾。百万罗马公民聚居的罗马城,在被哥特人阿拉里克的乌合之众围困后,洋八旗子弟们第一反应是“一个下贱的野蛮民族竟然敢于干犯世界的首都,贵族和人民一开始不免感到惊诧和愤怒;然而他们的这种傲慢情绪由于不幸的遭遇很快就收敛起来,而他们缺乏男子气概的愤怒也没有转化为对武装敌人的反击”,却是残杀所谓的“通敌分子”。罗马城的卫队长建议以巫术退敌,打算“借助咒语和牺牲的神秘力量从云中呼唤雷电,并让这天火指向野蛮人的营地,将它烧毁。”待到数以千计的罗马人饿死街头,罗马人派使节求和,阿拉里克“在对方立即支付5000磅金子、3万磅银子、4000件丝绸袍子、3000件质地上乘的红衣和3000磅胡椒后,就立即解除了包围。”阿拉里克又提出了政治、地盘等方面的要求,还在元老院“一致拥护”下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这个傀儡实在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阿拉里克索性在罗马城随意屠杀、强奸、洗劫了六天之后,满载财宝拜拜。伏尔泰感叹道:“当时罗马帝国已堕落到这种地步,以至这个哥特人不屑于当罗马的国王”。

7、独裁与野蛮的古罗马(下)

武夫肆虐血腥飞

罗马帝国,是典型的军人当道的时代。“罗马军队的将军,对士兵、对敌人和对共和国的臣民,几乎都可以占有并行使任何属于一个专制帝王的权利,而毫无违背宪法原则之嫌。”罗马帝国的皇帝,基本是军人出身,因此放纵军人,相信只有在军人们心情舒畅的条件下,他们才做得稳天下。久而久之,罗马军队变成了肆无忌惮的悍兵。稍有不满,武夫们便杀进皇宫割皇帝的脑袋,以致每个新皇帝登基时,必须先花一大笔钱向禁卫军卖平安。

古今中外,龙椅的诱惑都是巨大的。按照中国的习惯,所谓罗马帝国,可以分为N个朝代。大家为了争夺这把椅子,你刚唱来我登场。有脑袋进水花钱买椅子的;有认干爹继承椅子的;有干脆领兵杀进皇宫直奔椅子的;也有前线将领阵前黄袍加身的;有老子杀儿子的;有兄弟相残的;有天上掉馅饼,稀里糊涂当上皇帝的;有被士兵们“拥戴”被迫登基的。无数人为此掉了脑袋,不少人坐上椅子后被人割了脑袋。

说个有趣的故事。192年,禁卫军杀死暴君康茂德,推举龙钟老迈佩提那克斯即位。迂腐的佩提那克斯竟想搞改革,才坐了86天龙椅,便被他的卫士们割掉了脑袋。禁卫军官兵们突发奇想,宣称向富人们拍卖龙椅,谁出钱多,就将龙椅送给谁。有钱又想过皇帝瘾的人还真不缺,几个人跑去和禁卫军谈判。经过角逐,元老尤利安努斯以许诺给每个士兵6250德拉克马的钞票,名列第一,立即被拥上皇帝宝座。不过,这傻老头在龙椅上没坐几天,被另外一支军队拥戴的人赶下台,还掉了脑袋。

孟德斯鸠说:“当帝国后来在瓦列里安统治末期和他的儿子伽利安统治时期所发生的可怕的混乱到达极点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三十个不同的争夺王位的人,他们大部分是相互残杀而死的,他们每个人的统治都十分短暂,而且他们都是被称为暴君的”。中国历史上争夺皇位的大戏,罗马帝国无一例外地,全部上演过;不过,军队拍卖龙椅,中国历史上确实没有。

军人横行如斯,动嘴皮子的议员自然不如草芥,动辄数以百计元老被处死。帝国的贵族们无论谁当皇帝都点头哈腰,但仍然逃不脱被屠杀的命运。过不了多久,元老院就换成全新的面孔。公元前43年,渥大维和安东尼、雷比达联合夺取政权后,大肆追杀政敌,一次性杀死300名元老。屋大维一上任便逼迫200名元老自动请退。哈德良刚即位便处死四大功臣元老。据美国教授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经济社会史》:“皇帝们与元老院议员阶级贵族之间的激烈斗争在芮罗统治时期告一结束,其结果是最富有的和最悠久的元老院议员家族几乎被杀尽斩绝,残留下来的只有极少一部分家族,而且是那些势力最小的家族。”好在元老们家产都在“一万镑”,他们便倾尽家产,活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连后代也懒得要不敢要,许多高贵家族就此灭绝。帝国首都迁到君士坦丁堡之后,元老院被皇帝遗忘,扔在罗马自个儿民主议政去了。

罗马军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即便是罗马蒸蒸日上地对外扩张那一会儿,仅是在遇上“希腊化”国家的军队时,还算是一支“劲旅”;一旦与其他国家军队交手,纯属窝囊废一个。前53年,著名的克拉苏率10万大军杀向安息,结果逃回者不足1万,他自己的小命也留在那里。前36年,著名的安敦尼攻打安息,亦遭惨败。260年,皇帝瓦勒良帅数万大军远征波斯,一战而败,全军被围,瓦勒良主动上门当俘虏,受尽羞辱死去后,他的皮囊被塞进草料做成人形,保存在波斯博物馆中。363年,皇帝尤利安率军征讨波斯身受重伤死去,中级军官约维安竟然被陷入绝境、六神无主罗马军队推选为皇帝,约维安立即照单全收了波斯提出的割让5个省的条件,签字画押、交出地盘后,波斯人让开通道,罗马军团落荒而逃。

罗马军人连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野蛮人也打不过。皇帝德基乌斯亲率帝国精锐征讨蛮族哥特人,结果他和他的儿子的脑袋一块儿被哥特人砍下。帝国索性在北部筑上了长城。用兵40年,罗马也没能搞定蛮荒的弹丸之地不列颠岛,也筑上长城了事。

可怜又可嫌的东罗马

5世纪中叶,匈奴人在今天的匈牙利一带崛起,四面出击,驱赶得北欧的日耳曼人鸡飞狗跳。匈奴人,原来呆在蒙古高原,被汉朝打得满地找牙后,大部归顺汉朝融入主流,小部一路西行,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占据当今东欧一带,继续向西向南扩张。在匈奴大军多次践踏、大面积掳掠之后,随着日耳曼人向南方蜂拥推进,476年,稀里糊涂中,蛮族们将西罗马帝国搅和得灰飞烟灭,西欧就此进入了所谓的“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完蛋了,但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仍一如既往地生活着,吉本说:“它从阿尔卡狄乌斯的统治,直至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为止,在一种早熟的、永远处于不断腐败的状态中,存在了1058年。”

东罗马帝国完整地继承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皇帝是基督教教主,也是国家政权的主宰;皇帝豢养的八旗子弟是帝国的公民。东罗马人读的书,一半是基督教经典,另一半则是古希腊圣贤的著作;帝国官方语言则是拉丁语、希腊语并行。当然,东罗马同样继承了罗马帝国热衷于“篡党夺权”的优良传统,几经折腾,7世纪后,东罗马皇帝也是血统纯正的希腊人。按照吉本的说法,叫做“荷马和德谟斯提尼、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天才的光辉,照亮了君士坦丁堡”。长期以来,西欧人称之为“希腊帝国”。

遗憾的是,东罗马始终没有闪耀出任何光辉,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上,完全是一塌糊涂。

一部东罗马历史,除查士丁尼统治时(527----565 年在位)有过短暂的辉煌,剩下的就是一部挨打史、屈辱史。

5世纪,为了少受匈奴人攻击,一次给匈奴首领阿提拉送去14000镑黄金,同时割让了大片领土,以后每年缴纳贡金2100镑。

6世纪,在北方的蛮族们的侵略、蚕食下,帝国在欧洲地区仅剩下沿海的一些据点。

7世纪之后,就一直处于阿拉伯人的没完没了的欺负之中,在亚、非的领土丧失殆尽,沦落为龟缩于小亚、巴尔干半岛部分地区的袖珍帝国。帝国原本指望西欧十字军能够教训一下阿拉伯异教徒,以出口恶气,结果,拜占庭被十字军一再洗劫,大片领土被瓜分。

1461年,一隅之地的东罗马被奥斯曼帝国消灭,拜占庭成了穆斯林国家的都城,基督教堂变作清真寺。当然,东罗马帝国几乎全部曾经的地盘被穆斯林全面接管了。

孟德斯鸠颇为不屑地说:“希腊帝国的历史(以后我们就是这样称呼罗马帝国的)不外是一连串叛乱、骚乱和背信弃义的行为而已。”

上一篇:描写老师好的段落下一篇:市志办第一季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