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教案

2024-08-01

产业转移教案(精选7篇)

1.产业转移教案 篇一

第五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2012·大连高二质检)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软件制造

C.汽车工业

B.玩具制造 D.石化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

C.交通运输

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 1.B 2.D 3.B 【解析】 该产业是由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逐步向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说明这种产业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向这些地区转移产业,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寻求最优发展区位。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区位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4~6题。

B.技术 D.劳动力价格

4.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的供应

C.交通的便利程度

【答案】 B 【解析】 从表格可以看出,甲产业主要布局在人口较多的省区,所以甲产业应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5.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

C.技术因素

【答案】 C 【解析】 乙、丙产业在1990年还没有分布,在2001年主要分布在技术水平较高的京沪粤三地,所以乙丙产业应属技术指向型产业。

B.环境因素 D.劳动力因素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市场的开放程度 6.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答案】 A 【解析】 甲产业在1990年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到了2001年,沿海省份布局减少,主要分布在内地省份。乙丙属技术密集型工业,为寻找最佳区位,往往发生工业分散。甲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乙丙属技术密集型产业。三种产业布局可以体现产业转移的一些特点,不能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2012·广州高二质检)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 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 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

8.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甲国—乙国—丙国 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该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第8题,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读二战后世界产业转移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A.技术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接受的是国际

B.资金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10.下列关于世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②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不长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③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在产业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如果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

日本某跨国公司原打算在太湖沿岸建大型造纸企业,被当地政府谢绝,后转向投资在苏中某市的长江岸边。目前,该公司开始建设的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9.54亿美元,注册资金9.12亿美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条年产71.4万吨木浆生产线和2条分别年产40万吨的高档铜版纸生产线,配套建设5万吨级和2.5万吨级码头各一座、一座热电厂及一座污水处理厂。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公司投资大型造纸企业由太湖沿岸转向长江岸边的影响因素是()A.原料

C.廉价劳动力

【答案】 D

B.市场 D.环境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太湖水污染比较严重,加上水流缓慢,净化污水的能力弱,如果再建污染较重的大型造纸企业,即使进行污水处理,也有可能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12.该公司在中国建设大型造纸企业,主要是由于中国()A.技术先进

C.劳动力廉价

【答案】 B 【解析】 中国现代化的造纸技术水平不高,A错;大型造纸企业投资巨大,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相对较少,C错;木浆生产线需要大量木材,长江三角洲缺乏原料,D错。

(2012·浙江宁波高二质检)读“中国政区图”,完成第13~14题。

B.市场庞大 D.原料丰富

13.乙省向甲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C.③④

【答案】 C 【解析】 山西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劳动力价格低。由台湾向山西转移的应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14.产业转移对甲省的有利影响有()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移入山西的工业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二、综合题(共22分)15.(2012·山东实验中学高二检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B.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③ D.①④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请说明德国南部发展电子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3)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结合上图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1)第Ⅱ阶段。美国生产大于消费,寻求市场;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大于生产,市场需求大。

(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网);环境质量高;气候温暖湿润。

(3)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电子工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第(1)题,观察图中各地区各阶段生产和消费的比值可知,第Ⅱ阶段美国在其他发达国家大量建厂。回答原因时注意既有美国方面的,也有来自其他发达国家方面的。第(2)题,迁移运用所学的关于“硅谷”的区位分析方法即可。第(3)题,美国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国内竞争激烈,生产成本上升,迁往中国可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优惠的政策等。

16.(2012·菏泽高二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2008年的冬天,全球经济“寒意”阵阵。各类A经贸洽谈会规模上都不同程度地缩了水,成效自然也要打不小的折扣。而带有明显“双转移”(所谓

“双转移”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特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简称山洽会),无论是参展规模、参会人数,还是最为重要的签约项目,都实现了逆势飘红。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刷、金属制品、塑料制品⇒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

材料三 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1)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观“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导向型→________→________转变。

(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

(4)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

【答案】(1)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廉。(2)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型

(3)劳动力价格和地租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4)占领中国市场,避开关税壁垒,土地及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社会协作条件好。

【解析】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接受产业转移的地区。早期产业转移的主体方向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看重的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随着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升高,迫使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向技术导向型转变。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并且生产成本低、社会协作条件好,吸引日本汽车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教案 篇二

目前长三角的发展出现了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 并且这一问题日益严峻。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

一、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末至今。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在2005年已达8000亿美元, 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主要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例如, 日本的出口额中, 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2006年的35%;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 出口给国外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99年的68%增至2006年的78%。90%的美国公司其内部业务至少有一项被外包, 业务外包到海外的比例2003年为5%, 2007年提高到了23%左右。与前几轮国际产业转移相比, 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世界经济格局与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前几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发生时,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还远未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跨国公司没有以压倒性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对各国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各国资本、市场、技术甚至经济制度都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贸易体制远不如现在发达, 更不存在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等。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深深交织在一起, 利益关系复杂而深刻, 多种矛盾纵横交织,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而“以邻为壑”式的应对战略已经难以为继。

2、资源与环境约束程度不同

在前几次国际产业转移中, 各国关心的主要是如何解决要素短缺和经济增长问题, 较少关心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外部性和社会性问题。而在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 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成为其重要驱动因素。特别是发达国家受本国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 将高消耗和高排放的产业或生产环节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随着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生效, 发达国家 (美国除外) 为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 可能加快其高消耗和高排放产业的向外转移。

3、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和日本在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时, 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总体上比较宽松。如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接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产业转移时, 可以利用外汇、财政、税收、金融和贸易管制等多种政策为本国汽车、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贸易保护。即使在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 A T T) 之后, 日本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拖延战术, 直到10年之后才真正完全放开本国市场。相比之下,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进行的, 各经济体相互依存, 全球贸易与投资规模达到空前规模, “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反而会影响各国的切身利益。反倾销、反补贴与贸易保障机制已经成为W T O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成员针对另一方成员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加透明化。信息产品协定、纺织品协定等专项协定相继生效;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壁垒、安全标准、环境要求等非关税措施正成为重要的隐性贸易保护措施, 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出输出构成新的威胁。中国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时面临的是W T O这样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为加入W T O所作出的承诺较其他国家要苛刻得多。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反映了各国和各地区对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和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 长三角区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许多相似点, 因此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长三角欠发达地区不能一味照搬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和经验, 必须在战略和战术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战略上, 必须强调走“开放与共赢”的工业化道路。既要保持该区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也要为长三角发达地区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既要对该区域战略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与扶持, 也要为各类资本的进入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开放与透明的竞争舞台。

1、产业政策是长三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

虽然竞争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但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表明, 在结构变化剧烈的时期, 如果没有配套的产业政策来弱化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对某些经济部门的冲击, 结构变化的过程就会受阻,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产业政策可以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在短期内大规模的重新配置, 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大环境。

九州曾是日本的主要煤炭产区, 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炭的开采条件开始恶化, 而且受到廉价进口石油的巨大冲击, 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在60年代初期放弃对这一煤炭工业区的扶持和保护。这一决定导致大片煤井关闭、十几万煤炭就业者以及数十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保障。日本政府马上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 如设立专门的机构并向其提供资金和给予土地转让权, 使其主持在九州开发适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工业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家前来投资, 对这类投资者给予财政、税收和金融等各方面的优惠;对雇佣煤炭工人及其子女的企业给予补助, 对那些愿意对失业煤炭工人进行培训后再雇佣的企业, 政府将负担其培训费用。这些产业政策成效显著, 到20世纪70年代初, 九州这块旧工业区上已建立起76个新工业区, 大量新企业和从其他地区迁来的企业入驻, 整个工业开发区的利用率高达85%;原来的煤炭工人及其家属基本找到了工作, 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成为W T O的成员国, 长三角各区域现在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竞争对手, 应该主动借鉴日本等东亚先行发展国家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理论和经验。应及时地运用产业政策帮助各区域有目的、有步骤地改革自身的产业结构, 改善产业布局, 保护尚未成熟的主导产业, 为实现各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全球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2、充分利用产业转移促进长三角结构调整和升级

将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或者不适宜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为朝阳产业和适宜在本地区继续发展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从而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因此, 不能只转移而不调整、不升级, 而应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对人才、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作用, 服务于新产业的引进、扶持以及主导产业的巩固。例如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向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转移大量轻工业及一部分重化工业的同时, 对从这些产业分流出来的劳动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再就业培训。同时, 日本进一步放开人才市场, 鼓励劳动力进入新兴产业;设立专门基金, 扶持企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对原有工业区进行基础设施的重新建设和改造, 提高信息化程度等。

3、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这是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原则。无论是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雁行发展理论”, 还是美国学者费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其本质都是比较优势的变迁和转移。长三角各区域不应盲目地追随国际潮流, 因为每个区域的比较优势都存在差异, 同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也会随着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进行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 一定要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了解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还要通过对各区域内部的纵向比较了解本区域内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以及农村比较优势的差异。这将为正确制定各区域的产业政策树立科学、合理的标准, 为高效、有力地执行这些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 其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目前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在总结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 阐述了其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长三角,启示

参考文献

[1]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2]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作战: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企业经济, 2007 (4) .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思路[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 2007 (3) .

3.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篇三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中图分类号:F0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01-03

1 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01亿美元。 (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改革開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7%的比重,两者相差30.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55% ,工业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 ,利润总额占69.28% ,资产总额占54.64% ,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年全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开始接近轻工业。2005年,轻重工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002年50%∶50%,变为45%∶55%。近几年福建电子、石化、机械等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项目的进入。200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

(3)推动福建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

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所在行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比重的共有12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1.9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7.47%)、橡胶制品业(86.1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4.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76.9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75.14%)、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74.21%)、金属制品业(71.45%)、家具制造业(70.9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8.45%)、塑料制品业(67.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4.88%)。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加工工业,其中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重高达91.94%,这说明除一般性加工工业外,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加工工业也是国际产业向福建省转移的重点。2000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76.8%,到2003年达81.5%;在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的98.0%。

外商产业转移项目许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层次较低的电子零件加工组装业,这导致福建省高技术产业附加值率明显偏低。2003年,在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只有6.93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只有7.87元,虽然比全部工业的增加值率高,但远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4)促进福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进入市场的壁垒不断被打破,福建省非国有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产业集中度下降。外资持续大规模的进入对全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外资企业的规模远远超过同类企业,居所在行业的前列。2004年,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是3868.06万元、平均资产总额3858.3万元、平均产品销售收入3764.55万元、平均利润总额165.43万元,与之对比,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数值相应高出3286.74万元、1504.16万元、3130.14万元和180.92万元,规模以上外商投资企业的数值分别高出6718.94万元、5649.6万元、6542.27万元和750.47万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美大型跨国公司在一些规模经济效应显著行业的投资,不断扩大单项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有效提高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福州冠捷电子产量已跃居全球同类型企业第3位,中华映管产量位居全国同类型企业第1位。在汽车产业领域,2003年东南汽车公司轻客的产销量已占据同行业第2位,轿车居第9位。

从总体看,国际产业对福建的转移重点,集中于中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和一般性技术产业,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大型投资企业相对较少。2002-2003年度福建省列入全国 500强的外资企业仅有19家,占全国的3.85,这与该省吸收外商实际投资居全国第三位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2 福建面临国际产业转移“北上”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改革开放后的头20年高度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的局面,开始大规模地面向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省。在产业转移“北上”的总体趋势中,福建省利用外资表现出不断下滑的态势。以台资为例(见表2),1990年以前,福建一直是我国台商投资大陆布局的重心地区,所吸纳台资一度占到大陆吸纳台资总额的30%以上。然而自1994年以来,来福建的台资项目和规模逐年下降。2000年台湾企业投资大陆2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1%,而投资在福建的却比上年下降47.5%。2000年福建吸纳台资所占总体份额已从1991年的32%降至3.82% ,2005年为6.63%。

福建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中,没有能够在吸引和承接外资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除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吸引外资竞争更加激烈等外部因素外,福建省的综合配套环境比较薄弱,明显制约了国际产业向福建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1)福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

(2)福建基础设施较差,市场容量有限。

(3)福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4)福建投资软环境不够理想。

3 处于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福建产业定位

目前,福建的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石化、汽车三大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在经济技术发展方面客观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福建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对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一片谴责声之中,福建产业只能固守传统优势产业?如何避免产业低地的形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大量外资尤其是跨国资本的进入,一些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了跳跃式演进,加快了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的步伐。但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趋势,使产业结构的趋同并非一定意味着地区间分工和专业化的弱化。第一,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产业转移已由原来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转移转向产业链式转移。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產业链分工体系。第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主体的趋势更加明显。2002年,在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跨国公司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增加了30% ,创造了3.4万亿美元的附加值,约占全球GDP的1/10,同时,其全球销售额高达l8万亿美元,是当年世界总出口8万亿美元的2.25倍。2003年研发开支超过5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有六家(福特汽车、辉瑞制药、戴姆勒一克莱斯勒、西门子、丰田和通用汽车)。相比之下,在发展中经济体中,研发总开支接近或超过50亿美元的只有巴西、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跨国公司的主导地位决定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更加主要的模式。这种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主要表现为母国公司控制一个产业或生产流程中具有核心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而把非核心技术的、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同时,跨国公司社会化协作程度高、横向联系广的特点还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集群化,即跨国公司主动地带动和引导上下游企业的投资,通过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总之,新出现的这种产业链分工和企业内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产业分工形态。在这种新型分工格局下,一方面是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却在不断深化。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趋同与区域分工深化可以并存。这样一来,市场竞争就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分工协作、生产体系之间的竞争。

因此,面对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选择区域间的“同构产业”,而是如何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1)必须转变“撒胡椒面式”的产业扶持政策。福建省不论在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的确立,还是产业集群的扶植方面,动辄十个几十个行业的做法并不鲜见。由于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资金分散,因而不能发挥出产业政策的作用。

(2)加大对跨国公司转移产业的导向力度。把吸引外资着力点放在引进跨国公司及与跨国公司生产相配套的企业群上,特别注重引进与大项目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配件项目。

(3)在企业规模结构方面,要重点培育“专、精、特”的小型巨人企业。福建工业化的进程一直承受着“只长不大”的企业“侏儒症”问题的困扰,产业竞争力因此难以获得有效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组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被视为“作大”的重要途径,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浙江省“不求其大,只求其优”的产业发展思路值得借鉴。他们以相对市场份额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涌现出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竞争力较强、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小型巨人企业。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福建要在现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行业中,加快把成长型企业培植成“小型巨人”企业,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此外,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使之成为围绕大企业进行协作配套的专业化企业。

(4)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牵引作用,不仅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更要重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福建省目前中小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是传统优势和出口主导型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在强调特色、强化分工上作足功夫。同时,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用信息化、高新技术支撑重化工业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此外,要加快透明、高效的法律、政策等软环境的建设。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政府应把精力主要放在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宏观协调上,特别应加强对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市场开放、公平竞争等方面的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

[2]宋群.“十一五”时期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52):2-18.

[3]商务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4):5-12.

4.产业转移教案 篇四

导入新课 师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和探讨,同学们对产业转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带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

今天这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活动,以日本为例,对产业转移进行进一步探讨。(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推进新课 板书:

四、日本产业转移 师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

3.至20世纪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调拨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指导)生略。师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

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产业的国内企业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由日本的产业转移看到,国际产业转移是开放经济的产物,也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在现实中,产业转移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等等。(拓展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产业转移)

课件展示: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动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迄今为止,这一趋势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和主体展开的,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尤其如此。2001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高达95.4%,其中仅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三大发达经济体即占到84.6%。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发达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这一进程之中。这意味着,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向,而并非日本面临的特殊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产业大规模向国外转移,并成为世界经济地理界引人注目的现象。它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呢?阅读课本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地理与生活的素材来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提供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样的信息中,寻找证据,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师展示课本图5.16“日本产业转移影响”,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然后回答)生略。师

图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尽管重化工业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的象征。日本、韩国的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的阶段。思考:

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师

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

2.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求需要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化工业阶段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地是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视和应对重化工业阶段的挑战,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间的重大任务。

我国当前出现的部分行业投资过热、货币需求大增、GDP高速增长等,都与我国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有很密切的关系。

首先,重化工业阶段将为我们调控经济增长带来很大压力。

其次,重化工业阶段将导致能源、重要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的紧张。再次,重化工业阶段将会出现就业岗位的持续紧张。由于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虽然对GDP的增长贡献较多,但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的能力却较低。

第四,重化工业阶段将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许多重化工业(如化工等)的生产排放的“三废”较多,对环境的破坏较大;另一方面,一些重化工业产品(如汽车)的使用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当然,重化工业阶段除了挑战外,也有许多机遇,如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部分重化工业和与重化工业关系密切的前向和后向产业(如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等)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进行;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可能加快;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加,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等。这些机遇都有待我们在应对挑战的同时好好抓住和利用。

课堂小结

日本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何借鉴日本经验,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资源、劳动力、市场优势,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日本产业的研究,有所启发。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产业转移 第一课时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向廉价劳动力区域转移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向内部交易成本低的区域转移 3.市场因素:向市场广阔或潜力大的区域转移 第二课时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 2.促使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第三课时

四、日本产业转移

活动与探究

5.产业转移教案 篇五

——肇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肇庆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和打造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载体,积极承接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对肇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近期市统计局工业交通科对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园区基本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经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有5个,其中:工业园区2个,分别是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广东肇庆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3个,分别是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5个园区总体规划面积共12370公顷,已开发面积共3980公顷,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均实现“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土地平整)。2008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广东省承接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首批示范性工业园区,并获5亿元扶持资金。该园规划建设面积为2250公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功能拓展迅速,双转移成绩斐然。

(二)园区入园企业生产情况

入园企业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4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9家;小型企业123家。

企业生产贡献突出。2008年,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0.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5%;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7.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其中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49亿元,增长42.7%,占全部园区增加值的71.5%。

重工业成为园区的中坚力量。2008年,园区完成重工业增加值42.9亿元,增长36.6%,对园区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2.1%,拉动园区工业增长25.7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的比重为71.5%。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支撑了园区工业的快速增长,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06亿元,增长76.5%,占园区工业增加值的36.7%。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迅猛。2008年,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家,占全部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53.2%,完成工业增加值42.33亿元,增长45.5%;园中园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多家,正式投产企业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9.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

(三)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然滞后。近年来,肇庆市不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三通一平”工作不断推进,较好地完善了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等条件。目前,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本实现“九通一平”(九通:道路、雨水、污水、给水、天然气、电力、热力、电信、有线电视;一平:土地平整)。但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电力供应受用电指标限制,供应不足,电压不稳;供水管道接驳不充分;通讯网络不稳定;生活文化娱乐设施不齐全等。

资金投入不足。除广东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外,其它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资金投入方面依然显得捉襟见肘。产业转移合作双方层次偏低且多数是松散型合作,较少得到转移方应提供的园区开发资金,自筹建设资金难度较大,园区开发受较大影响。

发展后劲不足。尽管近年来山区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引进了一大批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算多,投资也不算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山区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劳动力资源不足。随着园区不断建设,入园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需求也迅速增大,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企业招工较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许多已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二是劳动力技能偏低。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工、熟练工,而现有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技能水平偏低,很难实现稳定就业;三是就业观念还未彻底转变。许多青年不太愿意在本地就业,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出现结构性用工紧缺,引进来的企业招不到足够的、合适的产业工人。

环境污染堪忧。一些园区在引进企业时,降低了园区的环保准入门槛,对企业的环评把关不严,未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评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指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执行率不高,有些园区没有设立污水处理厂等。

(四)加快我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当前,园区经济已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金融危机为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市要紧抓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难得机遇,高度重视、关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把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为园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环境。

1、出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确立工作目标任务。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性专题会议,突出一个重点,有的放矢地出台一个政策性文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加快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实现全市经济协调发展。

2、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服务,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产业转移合作机制,落实市场化运作实体,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人才、管理的转移。

3、学习借鉴中山(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本部门的职能出发,学习经验,研究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继续加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扶持力度,提升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吸引力,促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快进项目、早成规模、早见效益。

6.产业转移教案 篇六

1“双转移”前后广东省内四大区域的经济差距

改革开放后,广东珠三角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迅速,珠三角GDP占全省比重从1994年的66%扩大到2014年的79%,而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发展相对缓慢,GDP占全省的比重相对地被压缩,珠三角地区和其他(粤东西部和北部山区)之间的差距,表现为广东省内部地区主要的差距:从人均GDP来看,2000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分别是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2.8倍、2.9倍和3.8倍,2005年四大区域人均GDP差距拉大,珠三角的分别是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4.2倍、3.5倍和4.8倍,而到了2014年,三个数字有所下降,分别为3.4倍、2.7倍和3.6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4年以来的产业变动趋势,珠三角的第一产业已经降至1.9%,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此降彼升,工业占比稳中有降,服务业发展迅猛,说明珠三角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第一产业从2004年到2008年之间从很高的比重快速下降,对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北部山区最为明显,农业占比下降10%,对应的工业占比上升11%,说明此期间两翼和山区处于工业的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到2014年之间,第一产业继续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总体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较快。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北部山区经济差距大,积极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转移,能够促进欠发展地区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从而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的。

2“双转移”下的产业转移园建设与成效

建设产业转移园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载体,比起零星分布的工业园,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园凭借当地的资源要素和政策导向,在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吸引项目的落户等方面做得较好。作为新的探索出来的产业园区,从产业转出地政府和转入地政府角度划分,至少有6种建设模式,较多的是转入地与转出地政府共同建设的模式;为了提高两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和积极性,在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明确权益与责任,通过合作共赢的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与市场的积极性,使园区持续健康发展。从2005年,粤东西与珠三角共建第一个产业转移园区,截至2016年6月,粤东西北12市共建成34个产业转移园,粤东西北12个欠发达城市都建立起至少一个产业转移园区:其分布情况粤东有5个,粤西10个,粤北达到19个。在规划承接的主要产业上,各区域也都发挥自己的特色,基本都符合欠发达地区承接的产业在本地有优势的基础,同时该产业在转出地相对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如河源市依托区位、生态、资源等突出优势,90年代起在深圳对口帮扶下,深圳与河源两市共建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是粤东西北地区省级产业转移园数量最多的市,河源产业转移园已形成了以电子电器产业、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四新”产业、太阳能光伏三大主导产业和食品饮料、服装制造、五金塑胶三大特色产业,2014年,“一区六园”完成工业增加值295.76亿元、同比增长30.4%,成为河源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十年来,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累计超过1500亿元,年均增长45.6%,税收累计43.4亿元,年均增长33.1%。2014年,深圳、河源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一直排在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的前列,是全省成长最快、产业聚集度最高、环境保护效果最好、辐射带动作用最突出、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显著的工业园区之一。2015年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为广东10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而且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

3 双转移产业园的维护与扩建

产业园区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2013~2017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5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和企业创新,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两个工作方案在2013年先后出台后,今年2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工作方案也顺利出炉。

2015-2016年两年间,广东省政府同意新增10个产业转移园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决定,与此同时,各大园区不断完善道路、管网、绿化等市政配套设施,重点优质园区依照相关政策积极扩容与引进优质项目;而对于不符合规划的园区,则被叫停整改,如佛山禅城(清新)因违规违法用地被叫停,在项目引进方面,也注重是否会污染当地环境,如中山(河源)曾计划引进一个生产咖啡壶项目,预计效益好,但在环保部门指出该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该产业园放弃了这个项目。

4 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产业承接的启示

近年来,在推动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两广积极探索跨省合作的新途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成功落地建设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给西江经济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要切合各市的情况:其中,南宁、柳州、梧州的第二产业基础较好,来宾和贵港在第一产业上较有优势,而桂林的发展方向是旅游业,相应的第三产业较有优势。因此,要按照各市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在承接产业的布局上要有所侧重,注重分工与合作。目前,西江经济带园区建设速度加快,沿江七市各类工业园区达70多个,但国家级园区仅4个,其他规模偏小,因此,整合园区资源重点规划是重点,按照《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将梧州、玉林、贵港及贺州四市打造建设成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借助契机加强园区规划与建设,加快与珠三角市场的对接,发展壮大产业链。

参考文献

[1]丁永志.广东产业区域转移与工业园区研究[D].暨南大学,2010.

[2]马建强,彭惜君.“双转移”以来广东区域产业结构分析[J].广东经济,2012(10):26-29.

[3]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创新高地产业新区生态新城粤东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级高新区——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J].港澳经济,2015(19):25-26.

7.产业转移越南的背后 篇七

据统计,至2007年,越南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500个(50%合作经营),注册资金(相当于到位资金)总额980亿美元(含增资额),现存8590个项目在生产经营,注册资金额831亿美元。外资为越南创造了130万个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率由1991年的6.3%提高到2007年的17%。

我国企业投资越南主要为两类:家電、纺织。越南有纺织企业2000多家,500多家是外资,中资企业有200家,以江浙一带企业为主。在家电领域,进入越南市场最早的是TCL,目前,其产品在越南市场的占有量排至第3位,仅次于韩国的LG和三星。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越南金融市场动荡不已,越南盾急剧贬值,虽然目前越南股市已开始回暖(回升30%),但中国企业却不得不思考,产业转移,越南到底是否是个理想选择地?

越南魅力

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km,人口也不过8500万,其中农村人口更是占73%,人均GDP2007年还不到900美元,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为何在短短数年间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如此成绩,尤其在吸引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方面更显其优势。

据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博士介绍,越南的这一魅力首先得益于它的地理优势。越南拥有32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的漫长导致港口众多,所以远洋运输就比较有优势,这对以加工贸易为导向的出口型企业极具诱惑力。

廉价的劳动力也是它的魅力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越南人口60%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众多劳动力也导致其工人的薪水比较低,目前在越南,一般工人的月薪是50~70美元。

越南人口的90%是京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非常勤奋。据说现在的日本人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重建家园的身影,这也是吸引很多日本企业到越南投资的原因之一。日本电子产品生产商OLYMPUS已把其在中国的两个生产厂合并为一家,同时加大了在越南工厂的投入。

同时,拥有8500万人口的越南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费需求地,尤其在一些特定产品方面,如摩托车。河内的现有人口约300万人,摩托车的拥有量是200多万辆。在胡志明市,每家甚至拥有多辆摩托车。重庆的力帆集团抓住越南市场的这一特质,在越南摩托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低关税是吸引国内企业投资越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出口美国的产品,享受特惠关税待遇。另外,越南的很多产品,如纺织品,出口欧盟享有配额。更重要的是,至2010年,东盟内部全部的关税会降低到0~5%,这为在越南的中资企业产品出口东盟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

规避国际非贸易性壁垒也是中国企业转产越南的原因之一。中国制造的强势逼近,使世界其他国家感觉中国产品到处都是,似乎都是在倾销。国内企业在越南生产并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对中国制造的恐惧感。

作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的转移地,许利平认为,越南在最近的3~5年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段时间,越南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2007年,越南GDP约达713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创10年来新高,2008年其GDP更有望增长8.5%~9.0%。同时,由于越南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目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非常到位。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黄金时段。

产业升级是目的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为实现产业的升级,转移部分产业到各项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能源的高消耗已经支持不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据估算,以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需要有3个地球资源才可以满足其能源消耗。

针对目前国内有些人提出,产业转移是否可以考虑“内部消化”,转移至国内相对贫困地区或内陆省份。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企业经历的这次产业转移不能简单的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考虑。

国内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以高消费、高能耗为代价的,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这种生产力的增长方式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那就是产业升级。

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成为解决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燕型”模式,日本居首,中间是“亚洲四小龙”,后面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确立了自己的成功模式,尤其是其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检验。这些,对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个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我们要把这种成功模式搬到不发达的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这是生逢其时”。面对国内对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的些许担忧,许利平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是企业更新换代的一个良机。

当然,越南也不是产业转移唯一的选择地。中国在柬埔寨的纺织企业在整个中南半岛目前仅次于越南,柬埔寨对外资也有着优惠政策,并且,柬埔寨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友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其基础设施不如越南。还有如孟加拉,孟加拉是一个人口大国(1亿多人口),劳动力低廉,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可能会比较高。另外,像印尼、菲律宾都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潜在的产业转移地。

注重风险防范

2008年的越南金融动荡,对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使得国内一些企业放慢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转移只是刚刚开始,风险时刻存在,但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把它们降至最低。

面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越来越苛刻的劳工环境,劳资纠纷经常出现。在聘请翻译时,最好使用国内翻译。据国内在越南投资企业称,聘请越南当地翻译时,在劳资纠纷处理中,他们经常给当地人通风报信,使国内企业在同劳方谈判时往往陷入被动境地。

产业转移似乎不可避免,但在选择转移地时中国企业却可以自己把握。越南的金融动荡让中国企业警觉,金融风险成为产业转移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小国,其币值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来资本的冲击。中国企业在选择前要评估当地的金融风险,在选择后更应建立相关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结算方面,尽量避免使用当地货币。如这次越南金融动荡中,有些中资企业,其越南工厂的产品基本上是在越南本地销售,因此是以越南盾计价的,越南盾的贬值当然对它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其他以出口为导向,只是在越南组织生产的企业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它们多以美元结算。由于目前人民币也面临国际化的趋势,以人民币结算也不失为化解汇率风险的良策。

上一篇:如何写读后感悟下一篇:成语故事: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