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2024-09-06

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共10篇)

1.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一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

2007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作业实施意见

毕业论文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针对理论或实践中的某一问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探讨和研究后写出的,阐述自己学术见解的文章。撰写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过程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其他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是对教学质量的一次总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我专业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大纲。

一、性质

毕业论文是指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开展课题研究,并以课题论文的形式展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属于实践教学范围。毕业论文的成绩合格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二、任务

毕业论文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社会实际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给学生一次综合训练: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理论分析、撰写提纲的能力;总结提高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使学生深化所学知识、拓展专业知识面。

三、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要求

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行文流畅、论证严谨、重点突出、结论明确。毕业论文撰写环节分为选题、撰写提纲、撰写论文和答辩四个阶段。

(一)时间要求

毕业论文环节原则上集中在求学期间的最后一学期进行,学生集中用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即140学时。

(二)工作量要求

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应完成的基本工作如下:

1、收集资料: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近2-3年的文献资料,含互联网搜索;

2、撰写提纲:学生应认真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和自选的与论文课题有关的 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资料5种以上,写出论文提纲。

3、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三)选题要求

1、选题应遵循专业性、社会性、实用性、创新性原则,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论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并能保证本专业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的训练。

2、选题应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分析解决当前改革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3、尽量做到一生一题,不得重复,选题和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4、学生应于毕业论文工作开始后的1-3周内完成选题工作,包括查阅资料等。并填写选题表。

(四)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在毕业论文教学活动阶段的方方面面和自始至终应贯穿以下各种能力的培养:培养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社会活动能力。

(五)论文构成要求

封面、目录、提纲、正文及要求的相关资料。

五、指导教师教学规范

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也可以指派具有3年以上高校教学经验、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突出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

2、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定。

3、指导教师的教学职责

①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作风;

②提出选题,拟定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做好准备工作。

③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并提出写作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社会调查内容,规定应完成的资料查阅、撰写提纲、毕业论文撰写等。并填写任务书。

④负责指导和审定学生毕业论文进度计划、论文提纲、论文格式;填写进度计划表。

⑤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方式考核、督促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⑥指导教师应指定时间和地点,每周与学生见面和电话联系。

⑦认真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科学指导计划,如实记录毕业论文指导情况;

⑧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答辩前对毕业论文进行审查、认真填写毕业论文手册、如实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指导学生答辩。

六、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1、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环节及规范格式,明确其目的、意义,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接受指导,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解答论文撰写中的问题,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3、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任务,认真撰写毕业论文,不得弄虚作假,抄袭他人作品,否则,毕业论文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七、毕业论文质量审查

1、指导教师审查。答辩前一周,学生应将毕业论文按规范整理装订成册交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应认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水平及论文质量,写出审查初评意见,评分后交专业科。如该项工作未完成,学生不得进入专业科审查。

2、专业组审查。由专业组对照“毕业论文材料签收、排版格式规范要求”(见附件),进行毕业论文的相关材料、格式审查。凡审查不合格者,应令期返工,直到合乎规范要求。

3、复评教师评阅。毕业论文通过专业科审查后,由校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指定教师复评,评阅教师须根据学生论文质量、水平等、客观公正地给出评语和成绩。

八、答辩及成绩评定

(一)答辩

1、学生毕业论文审查合格后,由答辩小组以公开方式组织答辩。答辩小组一般由2人及以上人员组成,其成员由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

2、答辩小组成员应在答辩前2-3天内认真审阅答辩学生的论文,了解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并准备答辩时提出的问题2-3个,为答辩做好准备工作。

3、答辩程序如下:

(1)学生自述文章主题、基本构思,核心内容,突破重难点,主要学术创新观点,时间约15分钟。

(2)答辩小组审阅、提问、学生应答,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3)答辩小组评议、评分、时间5分钟。

4、对一次答辩成绩不及格或有异议的毕业论文,可酌情组织第二次答辩,以确定其成绩;第二次答辩的时间应安排在本专业学生第一次答辩的两天内进行。

(二)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其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评阅教师的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30%,答辩评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按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分以下)五级制计分。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人数,一般应控制在20%以内,“及格”和“不及格”成绩学生累计不少于7%。

3、最后由专业组、学校提出终审意见。

附件:

一、毕业论文材料签收

1、准备材料(参考资料、调查资料等)

2、写作提纲

3、初稿、修改稿

4、正文(打印稿)

5、正文电子文档(磁盘或光盘)

6、毕业论文选题记录

7、毕业论文任务书

8、进度计划表

9、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10、毕业论文初评意见(含评分表)

11、毕业论文复评意见(含评分表)

12、毕业论文答辩记录与评定(含评分表)

13、毕业论文总评成绩表

14、毕业论文终审意见表

二、毕业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

(一)页面设置

1、A4纸

2、上下边距:2.54cm;左右边距:3.17cm

3、页眉页脚:1.25cm

(二)字体字号

1、论文标题:黑体、加粗、三号、居中

2、作者名字:宋体、加粗、小四号、居中

3、内容提要:

1)“内容提要”四个字:黑体、加粗、五号

2)内容提要:宋体、五号; 3)“关键词”三个字:黑体、加粗、五号

4)关键词:宋体、五号;

4、小标题:黑体、加粗、小四号、居中

5、正文:宋体、小四号

6、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个字:黑体、加粗、五号、居中

2)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三)项目编号示例:

一、(一)

1、1)

(1)

三、样张:

试论上海印钞厂多元化经营战略与策略

内容提要:上海印钞厂是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的六家印钞厂之一,主业产品是人民币纸币。本文描述了上海印钞厂多种经营的现状,并介绍了印钞厂开展多元化经营所具备的独特的优势。......关键词:上海印钞厂 多元化经营

一、引言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一)上海印钞厂及其多元化经营格局简介

上海印钞厂是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属下的六家印钞厂之一,始建于1941年,成立至今已有64年历史。......1、上海密特印制有限公司

1)印刷、装订设备

(1)印刷设备

参考文献

[1]薛华.管理信息系统.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杨嘉渝,陈国军,.Delphi4.0从入门到精通.第1版.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1999年

专业负责人:徐永兵

2011年10月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

2007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实习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毕业实习是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过渡阶段。为了提高实习的实效性,使实习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对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前就业情况,以及毕业实习的意向和实习单位的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与省内外许多外贸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岗位时所应该表现出来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沟通与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学院相关文件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实习计划。

二、毕业实习目标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报关与货运操作的专业水平、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3、结合实习内容全面消化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论文提供素材,为就业后从事实际业务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三、毕业实习内容和要求

(一)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

1)了解与客户沟通的程序、内容、技巧,与客户磋商、签定合同、接单的技能;

2)能够综合应用海上货运代理及相关知识;

3)了解租船、订舱、办理货物保险、货物报验,以及制单的具体操作过程;

4)掌握报关报检业务的具体流程;

5)掌握包装货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集装箱拆拼箱,货物整理、仓储的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

6)掌握主要的善后工作,拟写善后涵,以使双方确立长期的业务关系;

7)掌握国际贸易主要单证的制作技能;

8)掌握进出口业务主要流程;

9)其他;

10)在实习过程中,认真记录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本人认真填写实习总结表,由实习单位做好实习鉴定,归入学生档案;

以上内容,仅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起指导作用,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侧重的选择,对其中的一项或几项业务进行实习。

(二)毕业实习的具体要求:

1、学生要重视向实践学习,要尊重教师、实习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并服从指导,认真填写实习日记,完成作业和实习报告;

2、实习要用主动、独立、热情地的心态去面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跟单操作,为实习单位创造财富;

3、学生必须保证实习期间的出勤,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特殊情况请假需持证明经指导教师批准,否则,按旷课处理);

4、初到社会,初到企业,要谨慎行事,注意人身、公共财务的安全,要遵守社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要体现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貌;要自尊、自爱、自强,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不要做有损于学校荣誉的事;有事及时同相关的辅导员、教师沟通、通报;

毕业实习由学生自主实习和学院推荐实习两种方式组成,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到有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

四、考核方式和标准

1、学生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对实习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表现极差者可加用评语。

2、实习成绩评定参考以下标准进行:

(1)优: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中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够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实习中表现优秀、毕业设计有独到见解,水平较高。

(2)良:完成实习大纲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中对实习内容总结得比较全面系统,能运用所学过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实习中表现良好。毕业设计思路清晰,论点正确,论述正确,文字通顺。

(3)及格: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实习中虽有违纪现象,经教育后能改正者。毕业设计水平一般,论述表达不清楚(或有个别错误),分析不够深入,文字、符号方面问题较多。

(4)不及格:未完成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中有明显错误,实习中有严重违反纪律现象而教育不改者。未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虽已完成但有严重错误,或有严重抄袭行为或主题不明、观点、论据错误,基本概念不清楚,无条理、语言文字错误多。

3、实习成绩需记入学生成绩表。在录入成绩表时,应学院成绩管理系统要求须将等级成绩折成百分制录入,录入办法为:优记90分以上、良记76-89分、及格记60-75分,不及格记60以下分。

专业负责人:徐永兵

2011年10月

2.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二

自2014 年起, 海关总署不再组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报关从业人员由企业自主聘用, 由报关协会自律管理, 海关通过指导、督促报关企业实现对报关从业人员的间接管理。

二、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培养目标重理论轻实践, 重证书轻能力

很多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进出口货物报关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而《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 (试行) 》规定, 报关员的职业技能包括“报关单证准备与管理、报关作业实施与管理、报关核算、进出口商品归类与原产地确定、报关事务管理、海关行政救济事务管理、培训和指导”等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体系不合理, 与报关岗位实际需求脱节

由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源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报关课程体系时, 大多是抽取国贸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 如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 再加上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商检等相关考证课程, 就算构成了报关专业的课程体系, 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广, 科目繁多, 学生没有足够精力学习专业核心课程。

3.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一般而言,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缺乏刻苦钻研精神。“90后”的学生爱好广泛, 追求个性和自由, 喜欢探索新知识。然而, 很多高职院校报关专业依然盛行单一的灌输教育, 学生被动听、被动学, 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实际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加上报关专业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繁多, 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4. 实训条件不足, 模拟软件作用有限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报关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目前大部分高职报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通常, 实践教学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 否则只能让学生阅读各种进出口单证样本, 很多操作流程也只能口述, 无法向学生展示报关现场操作。

5. 师资力量薄弱, 实践经验匮乏

高职院校的报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或相关专业, 很少实际从事过具体报关工作。很多教师奔波于教学一线, 不能静下心来深入研究专业走向, 对报关领域最新形势的把握, 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的聘任上把关不严, 对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力度不够, 兼职教师队伍缺乏相对稳定性, 不利于保证日常教学的连续性。

三、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1. 以报关岗位需求为核心,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当前, 企业对报关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都大大提高, 高职报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报关岗位需求为核心,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的, 以打牢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注重实用为重点,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既懂得报关服务一线知识, 又熟悉报关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 能按海关要求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报关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依据报关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确定课程体系

高职报关专业应根据报关员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与报关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充分研讨, 改革和重组报关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专业要增加实践课时, 开设报关实训、单证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平衡, 将内容重复较多的课程进行合并, 尽量压缩非报关专业平台又欠缺实践的中间课程, 如合并《外贸英语函电》和《商务英语》课程, 删减《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课时等。

3.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分析软件系统中设定好的各类报关资料, 对不同货物进行报关, 进一步掌握相关报关知识。采用角色扮演法由学生分别扮演海关工作人员、报关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演练。另外, 还可以用案例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运用项目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能力。

4. 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多渠道扩展实习条件

高职报关专业应配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 按照企业部门结构划分实训室种类, 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安排实训操作规程, 深入开展各项校内实训。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学生的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创建坚实可靠的场所。同时, 邀请海关、报关协会、报关企业的相关专家来校做报告或开讲座, 介绍报关工作经历, 讲解报关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 加深学生对报关专业的认知。

5. 强化师资力量, 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习, 如到报关行、货代公司、外贸公司挂职锻炼, 熟悉报关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内容, 提升教师专业操作技能。聘请海关、商检、银行等相关单位的专家, 以及具有报关岗位一线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来校指导教学, 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最新的信息动态。

参考文献

[1]杨素琳.我国报关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技能提升[J].对外经贸实务, 2009 (3) .

[2]李瑞荣, 王韶清.“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8) .

[3]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2013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3.

[4]孔德民.试析报关员职业发展前景[J].现代经济, 2008 (4) .

3.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三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业课程体系:国际货运

【中图分类号】G718.5

1 引言

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计划到2020年之前,利用十年时间,对职业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能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逐步升级。在这其中,国际供应链物流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亟需报关与国际货运“新型”人才。基于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需求,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更是不可忽视的重点。

2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十二五”规划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重点,以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中,以单一功能物流、局部分包物流业务类型为主,比重明显过高。今后,基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步发展,在物流全球化趋势下,相关物流企业将共同完成全球物流服务团,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国际供应链物流,而报关与国际货运是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的核心领域,是国际货运与物流一体化业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是支撑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物流产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同步升级。

当前制约我国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障碍是合格人才短缺,原有从业人员的能力已不能满足物流业务升级的新要求,同时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能力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本专业的“新型”人才,毕业生能力的同步升级迫在眉睫。因此,为适应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教学改革。其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3.1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优化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则首先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升级定位。原有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内容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从事报关报检与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远远不止这些,具有更高层次的适岗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对《报关实务》和《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在职业能力上,要重点培养学生通关方案设计能力、报关综合操作能力、国际货运综合操作能力、国际货运营销客服能力、国际货运法规应用能力;在职业素质上,重点塑造学生跨国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行业国际法律素质。

3.2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

確定新的能力要求,设计学习情境及其学习单元。由于物流企业新岗位产生了新的工作任务,原岗位也增加了新的工作任务,这就对新旧岗位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也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目标。新课程围绕这一目标,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同时,每个学习情境和单元,同时着力培养学生适岗所需的各项职业素质。

公共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基本技能。

专业基础必修课:重在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打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地理、物流基础、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基础知识、货运基础等。

专业技能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贸函电、国际货运代理实操、报检实操、单证实操、报关实操、商品编码归类、进出口贸易业务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国际船舶代理、国际结算、国际货运代理英语、电子商务等。

3.3 贯彻工学结合模式,优化设计新课程

适应产业转型及企业升级业务岗位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进行课程改革,是切实贯彻工学结合模式的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不应被狭隘地理解为实习就业方面的校企合作或学生半工半读,其内涵还应包括专业课程校企共建、课程的学习过程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为适应我国物流企业开展新型业务的需要,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确保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新业务的契合度,以及课程能力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围绕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遵循“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任务、新的能力要求、新的学习情境、新的学习单元”开发路径,进行课程改革。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实训教学改革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技术+技能型”的培养规格为准则,为加快实践教学改革,合理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3.3 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核心课程,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将单证员和货代员岗位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报检员和报关员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第五个学期安排综合实训,这符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设方式,把同一职业岗位的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开设,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既增加对知识的消化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理清岗位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流程,避免分开开设造成的职业信息不清晰现象。为了更好地兼顾“课证融合”的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有关证件的考试时间来进行课程安排。endprint

3.4 改造实训场所和平台,切实提升实训效果

为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改造原有的实训场听,按照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重新规划工位布局;大力引进电化教学手段,采购配置新的实训软件系统;和企业专家、软件系统供应商密切合作,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国际货运实训平台,根据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目标设计每项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模块,共同编写实训指导书。在此基础上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将技能实践融人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训场听改造和平台功能的完善,为课程本身及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充分的设施保障。

3.5 重点推进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应用

随着课程从学科知识结构向工作过程结构转变,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原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改用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这可以说是一種必然的选择。新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在知识准备阶段,以案例引导知识学习,以案例贯穿知识主线,内容生动有趣,具体易学,直观易懂;在任务完成阶段,采取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企业实践和感悟业务问题的情境。学生始终围绕某项任务展开学习,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高度仿真地参与国际货运与物流业务实践,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再以任务完成结果检验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课改取得的预期成效。

4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4.1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实践教学结构团队

采取“引进+培养”措施,聘请一线外贸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锻炼、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外出进修、参与教学科研课题等,使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

4.2 改进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新课程在考核方面,要着力实行以下几项改革:首先,注重考核的真实性、情境性,考核的主要内容是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真实职业情境中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评价指标以行业与企业岗位能力标准为依据。其次,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以课内任务达成、课外项目完成为主、期末测评为辅。再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结果性评价指标的分值占60%,过程性评价指标的分值占40%。教学评价实行多方复合评价机制:一是校方评价,包括教学部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师同行的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二是学生评价,包括定期反馈教学意见、学生代表座谈、学生期末评分;三是企业评价,包括企业代表座谈、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反馈。

参考文献

[1]李继宏. 围绕“五个对接”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J]. 物流技术,2013,13:458-460.

[2]孙玲. 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2:11-12.

4.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介绍 篇四

这个专业主要在海关工作

当然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地方工作好找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务理论、具备报关、现代物流、国际货运、单证制作、跟单、报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练运用英语与计算机开展业务,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能力的高等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实用英语、财经英语、英语听力、外贸英语会话、外贸函电、报关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海关概论、商品归类基础、进出口商品检验实务、国际货物代理实务、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概论、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现代商品学概论、报关原理与实务、进出口商品检验与检疫、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货代英语、国际货运代理与保险、中国关税实务、外贸单证理论与实务、外贸英文函电、进出口实务操作、报检业务操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

毕业前将通过考试获得以下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及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

报关员从业资格证书;

报检员从业资格证书;

劳动部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 外贸跟单员证书等。

就业方向

5.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英文简历 篇五

Name: Tang

Sex: Male

National: Han

Date of birth: June 1987

Marital status: unmarried

Height: 171cm

Weight: 60kg

Residence: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Is the location: Huli district, Xiamen, Fujian

Graduate school: western Fuj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ducation: specialist

Professional Title: Logistics Management

Year of Graduation:

Work experience: less than one year

Contact Tel: 15999999999

Job intentions

The nature of jobs: full-time

Post Category: Procurement

Job Title:warehouse operations;

Work areas: Xiamen;

Treatment requirements: about 1000 yuan / month may be negotiable; do not need to provide housing

Reported for duty time:may at any time

Skills expertise

Language skills: good English; Mandarin general

Computer Level: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WORD, EXCEL, PowerPoint Office software,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ime school qualifications

September - June 2009 in western Fuj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raining experience:

Training time for the theme of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s

May - June 2008 in western Fuj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ork experience

Company: Win or freight forwarders

Time frame: 2008 11 months - January 2009

Company nature: private / private companies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express delivery <

Post as: logistics / warehousing - logistics Commissioner / Assistant

Job Descriptio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mpany‘s distribution and delivery, especially to the various factories to delivery to assist managers to deal with companies of all things! Familiar with the operation of the entire logistics process.

Self-evaluation:

I am a man who likes to reach out to love the busines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me, the freedom of wealth has always been my desire, so I think that once the wealth of individual freedom is the ultimate goal in life, there is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Three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and I have always been a positive learning and living the main tone. I ha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nto a number of social practice and part-time work, want to enhance their capacity and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life, and explore how to realize their own way the value of the Road. At the same time in constant contact with the community to enhance their own level of education improved, so the theory of practic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with an open mind to seek advice from an experienced veteran and their different views, and strive to correct their own deficienci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review and explore new methods and knowledge.

6.报关与国际货运资格考试辅导 篇六

文章来源:深圳继续教育网(http://)

(节选)

二、课程介绍

培训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货运管理及报关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从事工作:国际货运管理与报关实务技能。

就业方向:国际贸易、国际货运和货运代理、报关与管理部门。

三、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货物学、国际货运、国际贸易与实务、外贸仓储管理、外贸运输保险、计算机信息处理、海关法、商法、关税理论与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外贸货运与仓储实习、单证流转操作、计算机信息处理实训、报关实习。

资格级别:助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报关与国际货运、高级报关与国际货运。

四、毕业待遇

经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试合格者,颁发加盖全国职业资格认证中心(JYPC)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的《注册职业资格证书》。

五、教学详情

1.教学形式:请咨询。

2.学时:请咨询。

3.开课日期:常年招生,循环开课。

4.上课时间:请咨询。

5.上课地点:福田岗厦。(具体地址请咨询)

7.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七

一、报关员资格考试改革概述

(一) 改革主要背景。

海关总署此次改革报关员资格考试制度, 主要的背景是是减少资质资格类的许可和认定, 是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变海关职能, 减少审批环节, 发挥报关协会的作用和职责, 清理不必要的许可和认定, 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二) 改革后考试组织工作。

依据中报协【2014】9号文件, 2014年起报关员资格证考试改为报关水平测试, 组织机构改为报关协会, 考试内容改为:《报关基础知识》和《报关业务技能》, 颁发“报关水平测试成绩分析报告书”, 作为招聘从业人员的基本依据之一, 从而建立起“行业评价、行业认可”的管理机制。测试两个科目:一是报关基础知识 (100分) , 较2013年报关员考试试题简单, 而且报关及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的校内成绩可以替代基础知识的成绩。二是报关业务技能 (200分) , 主要包括进出境报关、保税加工报备报核、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报关核算等与报关从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 (含模拟操作) , 更加强调实用性、操作性。考试时间没有大的变化, 每年6月份网上报名, 11月份统考, 12月份发布成绩, 次年1月份颁发《报告书》。

(三) 改革后报关行为管理。

报关员资格核准审批取消后, 海关将按照“由企及人”的管理理念, 通过指导、督促报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进而实现对报关从业人员的管理。同时, 报关从业人员作为海关行政管理相对人, 其报关行为仍需接受海关监督管理。总署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相关规定, 将通过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管理报关人员。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机遇

据《2014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统计, 全国共有215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职业院校设立本专业的一个依据就是海关设置的准入门槛:大专以上学历+海关总署每年组织的通过率约为10%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如今, 海关取消门槛,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本专业未来的招生和培养问题, 当然, 从其它角度看, 也会带来一些机遇。

(一)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 可能会造成生源的流失。

报关员考试改革后, 由于报关员门槛降低, 加之后续的报关员具体管理制度还在制定当中, 因此可能会引发未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生源的流失。因为原先的核准制度废除后, 理论上不用参加任何考试, 任何人只要被企业录用都可以成为报关从业人员, 这样, 专业设置的吸引力势必下降, 于是会造成报考本专业的人数下降的可能。

2. 本专业如何培养学生有待改变。

之前, 各大高职院校专业培养方案是很明确的, 即主要将学生培养成报关员等, 基本手段是组织学生参加报关员资格考试。当下, 海关取消了行业准入制, 而且对从业人员学历没有明确要求, 所以未来高校是否还有必要培养报关员、怎样培养报关员, 开始变得有些模糊。

(二)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1. 高职院校专业优势可能进一步凸显。

原因主要有:一是任何行业在录用员工时, 专业对口是最大的优势;二是尽管报关员水平测试失去准入性、权威性, 但它的性质仍是企业招聘员工的依据之一, 而高职院校本专业在校生可以免试《报关基础知识》考试科目, 这将有利于学生参加报关水平测试。

2. 海关取消门槛后, 报关行业从业人员将有所增加, 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原先一些有志于从事报关行业的人员由于受从业资格的限制, 没能进入到本行业, 或者受到限制, 没有直接从事报关工作, 现在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这个行业,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报关从业人员将会增加, 消除报关员“挂靠”现象。

3. 培训需求量将有所增加。

当前中国国际贸易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 增长7.9%, 报关行业必将同步发展。行业门槛也大大降低, 一是学历降低, 没有明确要求;二是取消了资格限制;三是报关员的薪资及发展前景良好, 这些因素都将吸引相关人群加入到本行业, 因此会带来培训需求量的增加。

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 差异化教学, 创建精英班。

随着行业的放开, 高职院校本专业发展要走差异化道路。因为整个行业人才需求永远存在低、中、高的不同, 而中高层次报关人员必需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学历高, 二是理论全面、技能突出。因此, 只有通过3~4年的专业训练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而这些恰恰是培训机构、报关企业、自学等渠道不能达到的。所以, 高职院校提升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规格, 引入报关与国际货运精英班教学理念, 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办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同培训机构、报关企业、自学等渠道的同一性。

(二) 有效化教学, 强调技能。

从报关协会组织的考试要求来看, 未来报关行业将更强调报关实操能力, 比如报关单填制、商品归类、加工贸易报备等等, 与之前的报关员资格证考试有很大的不同, 而报关协会并没有认可高职院校的作用, 反而需要通过参加其组织的《报关业务技能》考试来得到认可, 因此, 高职院校日后在培养报关员时, 要更加注重报关实操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建设模拟软件、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加以解决。

(三) 服务性教学, 承担社会培训。

由于行业门槛的降低, 培训需求量将增加, 因此,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 比如开办短期培训班、考证班、网络教学等形式, 开展岗前、岗中培训,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财经频道.统计局: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增长7.9%[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224/c1004-24446725.html/2014-2-24

8.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八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专业,由于该专业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岗位实际需要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全面了解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目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所需专业知识脱节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源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仍留存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影子,课程设置上往往是由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应增加一两门报关课、报检课程构成其课程体系。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相对较多,而专业课程课时安排不足,不能彰显出该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优势,使学生很难适应企业对于该专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没有密切结合职业资格考试。

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考虑的尚不全面,该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对从业资格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报关报检的岗位,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报关员、报检员职业资格考试才能上岗,而目前从该专业课程设置看,一些课程设置的时间方面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的不是很紧密。有些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涉及的知识也存在较大出入,考试中的很多知识点在课程中没有完全的涉及到,这也给学生参加考试增加了难度。

(三)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在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还相对薄弱,教学中理论有余而实训不足,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特别是实训内容和条件方面又不能满足行业需要,职业训练少,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践的方式也是有局限性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案例分析,部分的实践单据的填写,实践流程的实习,案例分析选择多来源于国内外的一些案例教材,或是网上搜索的部分案例,内容陈旧,与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实务有脱节现象。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指导原则

为了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凸现高职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专业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贯彻“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原则。只有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一)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特色决定了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比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更具有实用型、技能型、一线型的特点。因此,要构筑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对原有课程的重组、归纳、整合和删除,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能力化、模块化。

(二)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课程标准。

报关与国际货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是报关、报检、国际货代、国际商务单证等。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专业课程标准要涵盖企业岗位职业资格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而且能够获得学历证书和与专业相关的如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等职业资格证书。另外,由于实训课时增加,理论课程讲授时间减少,应精简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要全面清理目前课程中重复交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避免重复学习浪费,减轻学生负担。要从岗位对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质和量出发,按照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量和学生掌握的程度。

三、报关与国际贸易货运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对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应按下列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即主要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

(一)专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国防教育。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国际贸易概论、基础会计、经济法,管理学基础、物流管理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理、涉外商务谈判、海关法。

(二).专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

1.报关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商品编码、外贸英语函电。

2.国际货运代理能力课程: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货代英语。

(三)专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

1.专业拓展能力课程:包括国际市场营销、报检实务、电子商务概论、国际商法。

2.职业素养拓展能力课程:包括商业素质礼仪、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关系、应用文写作,就业指导。

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实训、校内实训室单项能力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实训三部分。(一)课堂教学实训。(二)校内实训室单项能力实训。(三)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实训。

五、结束语

总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加强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贵斌,靳荣利,高芳.国际物流岗位群分析及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2]郭俣均 李博伟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31期

9.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九

一、专业基本情况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我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于2002年申报并于第二年开始招生的专业。我院是江西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至今已培养了近2000名社会急需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方向高素质高技能毕业生。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区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各企业的骨干,部分同学早期毕业的同学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后已开始创业。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发展迅速,各项硬件设施如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已具有一定规模,师资力量雄厚。已列为我院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重点建设专业,计划在三年内投资460万元人民币建设该专业。待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该专业一定会成为引领江西、辐射周边地区,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见《关于公布2010年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名单的通知》赣教高字„2010‟82号)

二、培养目标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紧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报关报检、国际物流以及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报关、报检、制单业务以及海运、空运、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相关业务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就业岗位和行业背景

(一)就业岗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适合的就业岗位多,毕业后可在报关行、外贸企业、进出口公司、海关、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国际物流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等从事进出口业务、报关、报检、货物运输、外贸单证制作、市场营销、货源组织、仓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行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从1978年至2008年的三十年间,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2008年我国的外贸总值已达2.5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相当于2001年的4.1倍,比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了124倍。1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和报关报检行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海运总量达到了惊人的74亿吨,平均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海上流动着,比2005年增长了4.3%。2007年,全球的商船总吨位已超过10亿吨,比上年增加了8.6%。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表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世界经济联系正进一步加强,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货物流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推进。

据商务部业务统计,截至2009年4月27日,全国共有18930家国际货代企业(法人企业14775家,分支机构41 55家)依法办理备案,其中经营国际快递业务的有7210家(内资企业6460,外资及港澳台企业750家)。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进出口商品中,空运的90%、海运的80%(其中集装箱的比例高达90%)和陆运的80%,通过国际货代企业不同程度地参与得以顺利完成。

另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国报关单位共有632114个,其中收发货人共有625659个,报关企业有6455个。2007年全年报关单量共5116.44万份,比2006年度增长13.7%。随着报关业务量的增长,报关从业人员人数也将不断增加。特别是从2006年起,海关明确要求所有加工贸易货物的报关手续均需由在海关注册的报关员办理,进一步拓展了报关业务的范围,报关员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四、主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

1.主干课程

进出口贸易操作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实务、报关原理与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操作实务、商品归类基础、物流基础、国际贸易地理、海关法规、市场营销、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公关礼仪与口才训练以及英语精读、听力、口语、写作等基础能力课程等。

2.实践教学环节

经过数年的建设,本专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五模块实践教学环节:

(1)基础技能与专业认知实训: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训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认知实训,对象是一年级新生。

(2)课堂同步实训

经过数年的探索和研究,本专业已经形成了“理实一体、学做同步”的教学模式,即理论学习和实务操作一体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同步进行。在每一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每学完一块相对独立的内容,就立即进行模拟操作实训。

(3)校内综合模拟实训

这项实训通过外贸操作实训软件来完成。老师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涉及到的有关当事人把学生分为出口商、进口商、货运代理企业、承运人、海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角色,把全班建设成一个大市场,要求学生根据各自担任的角色,真实地模拟报关与国际物流企业的业务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外贸运输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4)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中,学生可以在企业实地参与业务操作,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与条件中得到真实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能力的训练。

(5)职业综合素质实训

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等)、各种文体活动、创新比赛活动(如广告策划、创业规划及创业活动等)、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良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态度等职业综合素质。

五、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优势

现在江西许多学校继我院之后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与其它高职院校相比,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具有如下优势:

1.开设时间全省最早,专业建设日趋成熟

我院是2002年成功申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2003年正式开始招生,是全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相关的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已形成“理实一体、学做同步”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臵不断优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日益完善,校企合作得到不断

加强,行业企业专家已深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2.雄厚的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专兼结构都非常合理。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42%;并形成了由40多位行业企业专家和资深业务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库,他们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指导学生实训、举办业务知识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专任教师中1人荣获江西省省级教学名师奖,1人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团队精诚合作,敬业奉献,创新求变,教学效果受到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3.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专业已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学做同步”的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专业教学突出实践性,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五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突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除了正常的英语学习外,还专门开设了由外教主讲的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切实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5.模块教学,多证教育

我们根据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开设相关的课程,形成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选取相关的模块进行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学生必须获得两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

6.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

本专业在校内设立了专门的电子报关与国际货运实验室,安装了电子通关模拟软件、国际货运模拟软件、集装箱物流模拟软件,这些软件的引入,使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掌握实际工作中所学的基本的技能,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投资120万元的国际货运代理仿真实习室正在建设中,待建成之后,校内实习条件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我们还与九江四方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礼才物流有限公司等国际物流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通过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业务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7.多渠道的深造途径

我院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学生提供多种深造途径,主要有:

(1)跨校专升本。在校学生可在大三时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升本考试,合格者可升入省内本科大学继续深造。

(2)自考。在校学生在专科阶段学习的同时,可以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完成规定科目的考试并合格,可以参加主考大学组织的论文答辩,合格者可以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10.报关与国际货运毕业论文题目 篇十

1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的背景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向高端转移, 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向先进的技术/资金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以及先进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使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物流需要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撑, 制造业要求物流业进行联动式转型升级[2]。具体来说, 物流企业在功能上应从单一性的功能运作向综合性的供应链服务发展, 在角色上从物流服务“小时工”向供应链“管家”升级, 在类型上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3]。珠三角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 供应链跨境 (原材料和/或产成品进出口) 是其制造业的一个显著业态, 再加上进出口贸易在珠三角整体经济中的比重向来很高, 决定了该地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更集中于国际供应链物流 (与境内供应链物流相比) 。物流企业通过国际一体化货运、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仓储配送等专业服务, 分别为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的国际供应链提供以下功能支撑:获得原材料、支撑半成品/成品生产、为营销便利和保障。

可见, 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需要大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 更重要的是业务岗位群及其工作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 向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为了向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职院校改革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势在必行, 但深入了解珠三角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无疑是首要环节。

2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调查需求分析———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全面了解珠三角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需求, 为专业改革与实践提供有力依据, 课题组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的方式, 完成了对珠三角地区125家相关企业的实证调查。

2.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包括人才需求的总体状况、核心业务领域、主要工作岗位, 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证书等方面的要求, 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改革等提供有力依据, 为专业改革指明方向和实施路径, 切实为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珠三角地区经营范围涉及或以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为主的各类企业, 回收有效问卷125份。 (1) 业务类型。其中从事国际综合物流企业28家, 占样本22%;进出口报关报检企业30家, 占样本24%;国际海上货运企业34家, 占样本27%;国际航空货运企业23家, 占样本18%;国际仓储配送企业10家, 占样本9%。 (2)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占5%, 民营企业占56%, 外商投资企业占10%, 合资企业占17%, 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2%;超半数企业是民营企业, 与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构成基本吻合。 (3) 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 (100人以下) 居多, 占57%;大型企业 (100~500人) 为其次, 占28%;特大型企业较少, 占6%;这与珠三角物流产业各层次规模企业的占比状况基本吻合。综上所述, 本次调查对象选取合理, 在业务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三个维度上均符合珠三角地区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构成状况, 对这些企业的调查结果可充分反映该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下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2.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性质、业务领域、员工人数等;第二部分是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调查, 包括未来3~5年人才需求趋势、人才需求主要岗位、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职业核心素质要求、专业技能证书要求、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等;第三部分是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意见, 以及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建议。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人才需求总体分析。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51家企业选择有需求, 需求数5人以下;25家企业选择有需求, 需求数5~10人;26家企业选择有需求, 需求数10人以上;23家企业选择不确定。问卷统计对人才需求保守估计, 企业人才需求平均数6人/家。根据众多调查企业提供的数据, 珠三角地区经营范围涉及或以国际供应链物流业务为主的企业总数在3万家以上。按照每家企业需求6人推算, 未来珠三角地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在18万以上。可见珠三角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2) 人才需求核心业务领域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核心业务领域主要为原材料与产成品进出口报关报检、国际货物一体化运输、原材料与产成品仓储配送、整体供应链的设计与创新, 除了最后一个业务领域需要物流类专业创新研究型人才之外, 前三个业务领域需要大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亟待高职院校提供人才支撑。

(3) 人才需求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原材料与产成品进出口报关报检领域的人才需求主要岗位为进出口报关员、进出口报检员;国际货物一体化运输领域的人才需求主要岗位为国际货运操作员、国际货运营销员和国际货运客服员;原材料与产成品仓储配送的人才需求主要岗位为国际仓储配送员。

(4) 核心能力要求分析。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下, 业务领域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变化, 向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上述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包括进出口综合报关报检能力、国际货运综合操作能力、国际货运营销客服能力、国际货运法规应用能力、国际货运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国际货物仓储与配送操作能力等;在职业素质方面尤其注重跨国性团队合作精神、客户需求导向服务意识等。

(5) 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合理, 基本覆盖了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主要岗位, 但是专业课程体系需进一步优化, 专业核心课程应包括报关实务、报检实务、HS商品编码、国际货运实务 (海陆空运) 、现代物流实务 (含仓储配送) 、国际货运与仓储配送实训、国际货运专业英语、国际货运法律法规等。调查结果同时表明, 部分课程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授课内容与实践操作存在较明显差异, 学生实操能力与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下一步专业与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提高教学内容与真实工作任务的契合度、增强课程能力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重构核心课程。

(6) 专业技能证书要求分析。调查结果同时显示, 大部分企业认为对口专业技能证书主要包括国际货运代理 (含报关代理) 从业人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和国际单证员证书等, 他们认为, 毕业生完成专业学习后是否能够考取专业技能证书, 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其是否具备从事本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即使是对上岗持证不作硬性要求的企业, 在同等条件下也优先录用持证者。

3 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3.1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在与珠三角多家物流企业紧密合作的原有基础上, 重点拓展与转型升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企业、国际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合作;并在重点企业设立校企合作联络中心, 加强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校外基地, 保障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增加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同时与行业协会建立双向合作与顺畅的咨询沟通渠道。在上述基础上, 立足于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改专业平台, 这对准确把握专业改革方向、制定正确的改革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2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增强职业核心能力

由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必须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原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从事报关报检与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深入企业与行业协会调查研讨, 根据国际供应链物流核心业务领域及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要求, 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再定位, 提高了职业核心能力要求, 主要包括国际货运综合操作能力、国际货运营销客服能力、国际货运法规应用能力、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进出口报关报检综合操作能力、国际货物仓储与配送能力等, 在职业素养方面着重培养跨国性团队合作精神、客户需求导向服务意识。

3.3 课证岗融合,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为适应转型升级物流企业新业务新岗位的新要求, 以课证岗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围绕能力提升的核心, 遵循以下路径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转型升级方向及核心业务领域→主要工作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框架如图1所示。

3.4 改进教学方法, 重点应用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

课程应实现学科知识结构向工作过程结构的转变, 教学方法须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重点推进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知识准备阶段, 以案例引导知识学习和贯穿知识主线;在任务完成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法, 为学生提供体验企业实践和感悟业务问题的情境;学生始终围绕某项任务展开学习, 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再以任务完成结果检验学生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摘要:首先分析了珠三角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然后通过企业实证调查, 分析了珠三角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下人才需求的总体状况、核心业务领域和主要工作岗位, 以及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证书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得出调查结果对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珠三角,物流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Z].2008.

[2]刘刚.基于产业互动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 (5) :22-29.

上一篇:幽径悲剧读后感下一篇:《攀登者》电影观后感5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