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精选7篇)
1.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 篇一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卷(30分)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Cu:64C:1
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的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B、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同
C、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不同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刚石切割玻璃B、木炭吸附色素
C、石墨导电D、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
3、活性炭是冰箱除味剂的主要成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A、可燃性B、稳定性
C、吸附性D、还原性
4、古代一些书画家,用墨写的字或绘的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
A、纸的质量好
B、保存方法得当
C、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5、某同学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现被还原出来的亮红色金属铜又变成了黑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木炭量不足
B、酒精灯温度低
C、反应得不够完全
D、空气进入试管内,其中的氧气把铜氧化成氧化铜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D、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
7、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氧化物是().....
A、CB、CO2C、H2D、CO8、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在集气瓶口上方闻气味
9、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闻瓶内气体的气味B、捉一个小虫子放进瓶内 C、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
10、制取二氧化碳的第一步操作是()A、将药品放入试管中
B、将仪器连接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立于水槽中
11、为了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向鸡蛋壳上滴加的药品是()A、澄清的石灰水B、稀盐酸 C、稀硫酸D、浓盐酸
12、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C、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D、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3、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 B、拔打急救电话120
C、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15、某同学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广口瓶内装有石灰水和一袋正在萌芽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下降,右端上升
C、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仍保持水平
D、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班级:姓名:学号:
二、填空题(21分,每空一分)
16、在O2,CO,CO2三种气体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人中毒的是;可用来制取“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是,呼出的是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据报道,某地民工在工棚中用炭煮火锅,发生了中毒事故,他们中毒的原因是:。
18、在家中除去暖水瓶胆内的水垢,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第二卷(70分)
20、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色,这是因为CO2溶于水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CO有剧毒是因为CO与人体血液中 结合,使其不能与O2结合。
三、简答题(18分)
2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5分)
(2)(3)(4)
CO
(1)(2)(3)(4)(5)
23、(3分)电视剧《西游记》里,我们总能看到孙悟空及众神仙在云雾中走来走去,嫦娥在云雾缭绕的仙宫里翩翩起舞。产生仙境般的场景所用的物质是。此物质能形成云雾缭绕的原因是
24、(4分)为了研究CO2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他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实验他可得到什么结论?
25、(3分)“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
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程式。
26、(3分)当我们打开饮料瓶或啤酒瓶时,常会看到有大量的泡沫冒出,这主要是因
为饮料和啤酒中溶有一种气体,请你猜猜这是什么气体,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你猜想该气体是:,证明方法是:
四、实验题(22分)
27、(3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2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稀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进行收集(浓硫酸可吸收水分,常作干燥剂)。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1)(2)(3)(4)
29、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示意图(10分)
请用上图所示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制取)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装置。(填写标号)
(1)制取氧气。若只用你所选的仪器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会产生的后果是。所以应该为:。
(2)制取二氧化碳对此装置的评价是:式是:。
30、(5分)在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填“大”或“小”),能溶于水。实验室里硫化氢可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高锰酸钾制氧气”、“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其原因是。(提示:空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9,其它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之相比较,大于空气的,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反之比空气小)
五、计算题(9分)
31、(4分)用一氧化碳还原80g的氧化铜,可得到多少克的铜?
32、(5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3.2 L氧气,需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o1.43g/L)
2.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篇二
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12 N一14 O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A.食盐 B.白酒 C.食醋 D.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B.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 9.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火焰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 1 B .2 C. 3 D .4 10.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11.“神舟7号”上天后,新一代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进剂将换成无毒、无污染的全液氧煤油推进剂。现有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C2H8N2)推进剂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推力小,成本高,即将面临淘汰。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 3N2+4H2O+2CO2。据以上内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肼和液氧都具有可燃 B.偏二肼燃烧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总和为11 C.四氧化二氮和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 D.推进剂的改进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护环境 12.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氢 氢气 B.干冰 冰 C.金刚石 石墨 D.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13.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
A.非金属、单质 B.物质、纯净物 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 1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物 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空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葡萄糖和绵白糖 灼烧看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B.制取氧气 C.制取二氧化碳 D.浑浊的水过滤 16.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 5CO==== I2+ 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中碘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一定相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18.硫、氧、铁三种元素两两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
A.只有2种 B.只有3种 C.只有4种 D.有4种以上 19.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2、N2、CO的质量比是():
A.1∶1∶1 B.2∶2∶1 C.1∶14∶14 D.1∶7∶7 20.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金刚石 石墨 C60 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坚硬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21.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 C.石灰水 D.氯化钠 E.干冰 F.水银 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2)含有氧分子的是 ;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
(5)属于氧化物的是。
2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氮气;
(2)地壳中元素含量:铁 铝;
(3)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 铵根离子;
(4)含铁质量分数:氧化亚铁 氧化铁;
(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 ▲ 200 mL。
第Ⅱ卷(主观题 共50分)23.(14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
(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反应。
(4)电解水,正极上收集到的是 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5)点燃红磷,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
24.(3分)数字在化学式不同部位可表示不同的意义:①表示微粒的数目 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2 BaCO3 请你判断下列化学式中的“2”分别可以表示上述哪种含义?(填序号)(1)Mg2+(2)2CO(3)25.(3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地震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漂白粉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试回答:
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5分)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做如下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在上述实验中,步骤(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2)在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水分子,请分别用化学符号表示、、。
27.(12分)(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液态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上: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
(4)我们还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写物质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是,是否能用甲装置来制取?(填写是或否)。
甲图 28.(2分)资料显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1)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
(填写字母编号)氧 气 体 积 反应时间 0 氯酸钾和 氧化铁 氯酸钾 乙图 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 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C.使大试管内的氯酸钾先分解(2)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填写字母编号)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的温度比较低 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 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 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 29.(3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写出下列排列中的规律。
(1)CO H2O NH3 CH4 C2H4 P2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NH3 N2 NO NO2 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三聚氰胺C3N3(NH2)3为①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常压熔点354℃,升华温度300℃。②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③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④ 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硫酸、硝酸等都能反应形成三聚氰胺盐,⑤也能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树脂产物。⑥三聚氰胺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即密胺塑料)的原料。⑦该树脂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电气、医药等行业,在日常生活中可作碗碟,但不可在微波炉中使用,避免受热后可能散发毒性。⑧由于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
(1)归纳有关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用数字序号表示):
,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用数字序号表示):。
(2)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碳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三聚氰胺〔C3N3(NH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4)2008年09月16日,质检总局通报某物质中三聚氰胺含量为2563mg/kg。若蛋白质的含氮量以平均值16%计,则多少克蛋白质和1kg该物质中的三聚氰胺含氮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l位)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评分说明:1-20题每小题2分,21-22题每空1分,23题方程式2分,其余1分 24-30(1)(2)题每空1分,30题(3)(4)各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D A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B D D D D C C 21 题号(1)(2)(3)(4)(5)答案 C B F D E 题号(1)(2)(3)(4)(5)答案 B B C A B 22.23.(1)CO2 +Ca(OH)2 ==CaCO3↓+ H20,石灰水变浑浊。
(2)2H2O2 MnO2 2H2O+O2↑,分解(3)Cu2(OH)2CO3=2CuO+CO2↑+ H20(4)2H2O 通电 2H2↑+ O2 ↑,O2,1:2(5)4P + 5O2 点燃 2P2O5,化合 24.③①② 25.(1)+1(2)+4,Cl2+2NaClO2=2ClO2+2NaCl 26.(1)①②,不是(2)K+、MnO4-、H2O 27.(1)光合作用,(2)①试管②集气瓶;
2KMnO4 △K2MnO4 + MnO2 +O2 ↑。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3)甲;
3.初中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篇三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氧B.石灰水C.汽水D.空气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4.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或干冰)的自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5.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NaOH+CuSO4====Cu(OH)2↓+Na2SO4 B.2CO+O2点燃2CO2
C.CaCO3高温CaO+CO2↑D.CH4+2O2点燃CO2+2H2O
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氯化钠固体B.检验装置气密性C.存储氢气D.点燃酒精灯
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氮气、稀有气体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B.9.8 g C.10.8 g D.10.2 g
9.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中错误的是
10.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1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
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则收集NO气体应采用
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12.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
B.操作规程:二氧化碳:常见的灭火剂制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水槽中的导管,制气体时先装固体再倒液体
C.物质鉴别: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环保知识: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防治“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
13.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并有白色固体体生成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①④⑥⑤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5.6克氧化铜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稀硫酸
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2℃ D.用10毫升量筒量取6.6毫升溶液
17.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研制和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利用此技术使海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C.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D.TiO2在反应中质量会减少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说明瓶内原有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19.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B.皮肤上溅到较多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C.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D.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平天平称量
20.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三、填空题:(21、22及24题的反应类型每格0.5分,其余每格1分,共24分)
21.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卡通图,填空:
22.用下列编号填空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液氮④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硫
(1)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__;(2)医疗上常用于治疗咽喉炎的“冷冻剂”是______________;
(3)用作温室肥料的是____________;(4)可用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
23.将下列污染的原因和结果用线连起来
氟里昂等排放物酸雨
砍伐森林土壤和水污染
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臭氧层破坏
大量使用农药土地沙漠化
2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洁净的空气②食醋③海水④五氧化二磷
⑤呼出的气体⑥氮气⑦加碘食盐⑧高锰酸钾
25.在横线上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括号内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碳酸氢铵化肥受热分解()
(3)点燃银白色的金属产生大量的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绿色固体在受热时产生三种物质()
2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向_______________移动。
27.将一种黑色固体A和一种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加热紫黑色固体E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将银白色固体D放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1)试判断A~F各为何种物质?写出化学式或名称: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 F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每格1分,共36分)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B、C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F装置可以代替C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F装置?。
(5)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用C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6)小明同学探究B装置时,对此装置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改进后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7)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
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
你认为B装置应如何改进才符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涵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小涵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盈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小盈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5)而小淳同学更是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______(填化学式),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 ___法收集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 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MnO2和锰酸钾两物质中都含有_ 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
___ ______。
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C A B B C B D A C D A C D A D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有两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16 17 18 19 20
答案A D D A C B B
三、填空题:(21、22及24题的反应类型每格0.5分,其余每格1分,共24分)
21.21%氮气或N2 0.03%22.(1)①(2③(3)②(4)④(5)⑤
23.氟里昂等排放物酸雨
砍伐森林土壤和水污染
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臭氧层破坏
大量使用农药土地沙漠化
24.属于纯净物的是:④⑥⑧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③⑤⑦25.略
26.变浑浊CO2+Ca(OH)2 CaCO3+H2O左
27.(1)A二氧化锰B双氧水C氧气D铁E高锰酸钾F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也对)
(2)Fe+O2点燃Fe3O4
四、实验探究题(每格1分,共36分)
28.(1)a试管b集气瓶(2)氧气或O2、H2 O2二氧化锰H2O+O2
(3)CaCO3+HCl CaCl2+H2O+CO2、B、D、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4)将F装满水,正放在桌上,气体从②通入。
(5)A、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入试管中使试管破裂、没有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
(6)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7)将B中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29.(1)P+O2点燃P2O5(2)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
的气密性不好(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不能木炭燃烧生成的CO2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燃烧前后集气瓶内的压强不变
(4)在集气瓶内壁上预先淌一层氢氧化钠溶液或在瓶塞上插入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在打开铁夹前,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注入集气瓶中(若用澄清石灰水也给分,答案合理即可)
(5)①燃烧,生成大量白烟②上升到1处③空气中的O2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④不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30.(1)①分液漏斗②H2 O2、催化③向上排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略、氧元素①I②用燃烧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燃烧更旺(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4.高一化学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篇四
1.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K B.Ca C.Na D.Fe
思路解析:此题是生活常识,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
答案:B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思路解析:重金属中毒是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其他选项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其他原因都是比较次要的原因。
答案:B
3.我国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众多。由于的原因,造成众多文物流失。5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 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放置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D.铸造这些国宝用的铜不是纯铜,是铜的合金,成分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
思路解析:铸造这些国宝用的铜不是纯铜,是银、铜、锌等金属的合金,使得其中的铜不易生锈。
答案:D
4.钢和铁都是含有多种元素的合金,除了铁之外,碳是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它对钢和铁的性质有何影响?
思路解析: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区分钢和铁,含碳量较少的是钢,含碳量较高的是铁;而钢又可以根据其中碳的含量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它们主要影响到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耐磨性能等。
答案:要影响到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耐磨性能等。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促使混合物中另一种燃料分解。m摩尔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m摩尔水蒸气和m摩尔氧气外,其他组成元素均以单质形式放出,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
根据此反应原理,1摩尔高氯酸铵分解所产生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摩尔。
思路解析:铝粉燃烧反应是同学们熟悉的反应,它不是本题的难点,高氯酸铵的分解才是本题的关键。高氯酸铵分解,反应物就是本身,产物已知有水蒸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产物中还缺少氮元素和氯元素,根据已知信息,它们是氮气和氯气。高氯酸铵的配平,可首先暂定高氯酸铵、水蒸气和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1、2、1,再根据氧化还原守恒规律或氮、氯原子守恒来配平氮气和氯气的化学计量数,最后同时扩大2倍即得答案。
答案:(1)4Al+3O2====2Al2O3,ΔH<0
(2)2NH4ClO4(s)====N2(g)+Cl2(g)+2O2(g)+4H2O(g) 4
快乐时光
毕业
侦探学校举行毕业考试,有一个问题是:“公路上有一辆汽车飞驰,没有开灯。突然之间,有一个穿黑衣服的醉鬼走到路中间。这时没有路灯,也没有月亮。眼看那个人就要被汽车撞倒,但汽车忽然刹住了,是什么原因?”
有人答:“因为醉鬼的眼睛发光。”还有人答:“因为醉鬼大声叫喊。”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当时是白天。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铝硅合金(Si 13.5%)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有下列三种晶体:①铝,②硅,③铝硅合金,它们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思路解析: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成金属的熔点都要低,所以最低的是铝硅合金。硅晶体是熔点极高的晶体。
答案:B
2.根据金属的不同分类可知镁、铝都属于( )
A.黑色金属 B.轻金属 C.稀有金属 D.有色金属
思路解析:镁和铝的密度都很小,所以都是轻金属;镁和铝都不是黑色金属而是有色金属。
答案:BD
3.合金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下列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密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密度小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
思路解析:合金与其成分金属相比,表现出“一高两低”,即“硬度高、密度低、熔点低”,但化学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差别不大。
答案:D
4.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质在整个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K的活泼性强,比钠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钾也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K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产物是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
思路解析:K的活泼性比钠的强,K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钾也应该保存在煤油中。K在空气中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但产物不是K2O,而是复杂的氧化物。K与水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产物是氢气而不是氧气。
答案:A
5.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 ℃、80 MPa下合成出了金刚石,具有深远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中二氧化碳完全被还原为金刚石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
D.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可能转化为金刚石
思路解析:二氧化碳转化成金刚石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碳原子转化成了金刚石,另一部分变成了碳酸钠。
答案:B
6.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思路解析:因为Al(OH)3溶于强酸、强碱,而不溶于弱碱,所以选D。
答案:D
7.可用作磁性材料的物质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S
思路解析:四种铁的化合物中,只有Fe3O4具有磁性。
答案:C
8.一般来说,多数合金(以硬铝为例)与其各成分金属相比较,合金的熔点____________,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_______________,其密度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一般来说,多数合金与其各成分金属相比较,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的熔点;强度和硬度则比其成分金属大。
答案:较低 较大 较小
9.用镁铝合金的废料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制取MgCl2溶液和Al2(SO3)3溶液,只需通过四步反应完成,请依次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首先要利用镁和铝的性质不同,将镁和铝分离开,然后再按照要求通过一定化学反应制备目标产物。所利用的反应规律在化学里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此处实际也是一个过程。
答案:(1)2Al+2NaOH+2H2O====2NaAlO2+3H2↑
(2)2NaAlO2+H2SO4+2H2O====Na2SO4+2Al(OH)3↓
(3)2Al(OH)3+3H2SO4====Al2(SO4)3+6H2O
(4)Mg+2HCl====MgCl2+H2↑
10.有五种黑色粉末:铁粉、炭粉、氧化铜、硫化亚铁、二氧化锰,用一种试剂即能将它们鉴别开,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选用一种试剂即能与这些物质分别反应,又能产生不同的现象,才宜于鉴别。可选与其他物质反应较少的二氧化锰作为切入口,里学到的二氧化锰的反应是它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浓盐酸分别与其他物质反应也有不同的现象产生。浓盐酸与铁粉反应,有气体放出,溶液颜色变浅绿。氧化铜与浓盐酸反应,溶液颜色变蓝。硫化亚铁与浓盐酸反应,溶液颜色变浅绿,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炭粉与浓盐酸不反应。
答案:浓盐酸
11.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事、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铁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金属钛的步骤。
思路解析:(1)第一步反应的反应物有TiO2、Cl2和C,产物有TiCl4和另一种可燃气体,从元素守恒来看,可燃气体中只能有C和O,那么它是CO还是CO2呢?在高温条件下,CO2的稳定性不如CO,即在高温条件下应为CO。第二步反应是置换反应,比较容易给出方程式。
(2)反应中可能用到过量的金属镁,因钛不溶于强酸,所以可以用强酸将镁与钛分离开。
答案:第一步:TiO2+2C+2Cl2 TiCl4+2CO C 第二步:(1)2Mg+TiCl4 2MgCl2+Ti
(2)因钛不与强酸反应,所以可将上述产物溶于过量的盐酸中,然后过滤洗涤,即可得到纯净的钛。
12.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 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发现易拉罐突然变瘪了。
(1)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2)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4)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答案:(1)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
(2)易拉罐又鼓起来。
(3)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
(4)CO2+2OH-==== +H2O?
2Al+2OH-+2H2O====2 +3H2↑
1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 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装置图可以看到A为CO2发生装置,B、D为洗气装置,C中产生O2,E为收集O2的装置。实验室中使用大理石(CaCO3)和HCl反应制取CO2,会混有少量HCl杂质,可以用NaHCO3饱和溶液除去,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生成的O2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 Na2O2 反应生成O2
D NaOH 吸收没有反应的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5.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 篇五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水结成冰
D.酒精挥发
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 B.硬度 C.可燃性 D.溶解性
4.(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成线
B.棉线织成布
C.棉布制成衣
D.棉衣着了火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使石蜡熔化
B.用木材制家具
C.用粮食酿酒
D.用玉石雕刻印章
8.(甘肃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B.溶解性
C.稳定性
D.导电性
9.(湖南长沙中考)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10.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13.(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二模)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试管触及灯芯了
15.(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16.(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现象;是用途。
18.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19.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三点)。
20.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③。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3)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12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图1-4-2
(1)f的名称是。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22.(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1-4-3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如图1-4-3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
(2)如图1-4-3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1-4-3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6.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 篇六
主题词:走近化学走进化学亲近化学
[单元教材概览]
1.第一单元的学习是学生一生中化学学习的启蒙,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都起着先入为主的极其重要作用。教材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线索,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在治理环境,开发能源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新课程的性质,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学生在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化学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学,让学生在主动、愉悦的心情中开始学习化学的历程,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科书在编写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就完全打破老教材的体例格局,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三个知识点只保留了一个。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到第二单元课题2中出现,物质性质在第二单元课题1中出现。这样编写好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一下,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减少了学习上的压抑感,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也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像美好的化学世界,去憧憬未来的世界。.课题2的是新增的内容,体现新课标将探究学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的内容,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与体验。.课题3与老教材中学生基本操作实验相比,减少了浓酸、浓碱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仪器的连接等内容,将这些操作分散在气体制取实验中。增加了活动与探究,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学习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趣味,增加了给学生亲身感受的机会。
本章学习的地位主要是: 激发兴趣,学习方法。
其作用是:
开启化学的大门——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体验化学的生活意义和社会价值(课题1)激发兴趣的起点 ——在化学的探究中感悟求知的乐趣(课题2)
学习方法的启蒙——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方法(课题2)
化学实验的起步——在实验的尝试中学习基本技能(课题3)
[知识结构透视]
[单元目标聚焦]
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与化学有关的事例说明什么是化学及化学研究的对象;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化工生产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化学研究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现象的观察和人吸入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的探究实验初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观察记录等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与化学有关的事例,使学生从化学对生命、生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中萌发学习化学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继而产生朦胧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扫描]
重点:对学生进行化操作的训练。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进行化学实验基本
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理解。
[单元学情分析]
1. 化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生活中的事和物无一不可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利
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从熟悉中发现陌生,从已知中了解未知,不断激发兴趣,调动求知欲,并从中挖掘出化学的意义为学生掌握化学变化做铺垫。
2. 对一门学科的好奇心是化学启蒙教学有利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个探
究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好奇心提升为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研,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及探究的思路与方法。
3. 学生已有了物理和生物学习的经验,如氧气可以帮助燃烧、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分析、推理实验现象。
[实验与活动分析]
1. 学完课题1后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科
技、社会的关系,了解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哪些属于绿色化学,哪些不符合绿色化学,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并与同学交流。
2. 课题2第一课时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先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并记录观察的现象,同时查阅、收集有关蜡烛性质、用途的相关资料,并尽可能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蜡烛,用于课堂交流;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这些活动既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课程资源,学生用于交流可以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化学学习的方法。第二课时学习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中想办法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并交流各自的办法和体会。
3. 课题3的操作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这
个学习过程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因此不能用学生演示代替,更不能仅做教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教师要演示试管的具体位置,否则实验耗时长且容易失误或造成试管炸裂。[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 —— 一课时
课题2---------两课时:一课时用于探究蜡烛极其燃烧。一课时用于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课题3——-两课时:一课时用于了解实验室及其守则、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学习药品的取用。一课时用于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
[单元教学建议]
1.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化学的世界里,从而走近化学。课题1(相当于以前的绪言课)是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课题,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有用的知识.与原教材绪言相比新教材删去了物质变化、物质性质等知识点,增加了关于化学与生活、科技及化学发展史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这一单元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而现在应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确实是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人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入手,使学生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兴奋点,不要远离学生原处的生活情景和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去让学生记住或背诵化学研究的对象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情绪。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的矛盾,在问题解决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的精髓。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采取引导式,如实验引导、问题引导、实物引导、事例引导等,然后可通过学生熟悉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讨论哪些与化学有关,还有哪些你知道的事或物也与化学相关等问题,教师可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学生对化学了解的程度,学生可以在互动的学习中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化学的体验。(课题1的设计)
2.通过对物质性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化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走进化学。课题2分两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两个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教师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重点追求探究的过程和体验,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的时空,在体验中学会观察,学会设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合作。(课题2的设计)两个实验的体验点有所侧重,蜡烛燃烧侧重观察方法的体验,可通过学生实验——交流———再实验的方法,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
对蜡烛的观察;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则侧重实验的设计,体验对比方法的应用。必须注意,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一定要组织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归纳和总结观察的方法,探究的思路,将体验的过程得以升华和提炼,成为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的探究实验中,学生会遇到如何取气的问题,教师可布置学生先在家中试一试,有了先前的体验,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进集气的方法,可使学生体验更深,动作更加娴熟,这也可以作为实验设计的探究。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后,可增加点燃镁带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蜡烛燃烧对比在火焰及其亮度、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有哪些不同,从而使学生对燃烧的现象观察更加仔细,更加全面。对于探究实验报告,教师要告诉学生它的作用,同时可提供范例,但不一定要求学生模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实验最好由学生完成,既可以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过蜡烛燃烧产生CO2的验证实验有一定难度,建议由教师完成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
3.通过实验操作及探究活动使学生建立热爱化学的情感,应用化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求知欲,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化学,亲近化学。课题3是实验基本操作课,分两课时完成,其重点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建议先让学生参观实验室,使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参观之后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提出问题,使学生对化学药品的归类、保存、放置的方法有大致的印象。对实验的规则有大致的了解,为走进实验室做准备。参观前要提示学生看什么,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印象更深(课题3设计)。基本操作的教学要和附录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结合起来。我们建议采用任务教学法,即将物质的取用、加热等操作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应用提供的仪器去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通过选择仪器,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法,手脑并用,建议采用先由学生操作,再由学生演示,学生评价、矫正的方式组织教学,在生生互动中完成任务,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在操作中暴露学生的错误,在矫正中掌握规范的操作,经过错误的尝试学生的体验会更加深刻。
4.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会有出乎意料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要对学生大胆的想法和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找出其亮点,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千万要避免把学生硬拉进教师预设的“轨道”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进入误区。
[单元评价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20%):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也可加在纸笔测试题中。
1. 你同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这个观点吗?
2. 你认为学习化学是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3. 你愿意上化学课吗?为什么?
4. 对你生活的自然环境你是否满意,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20%)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也可加在纸笔测试题中。
1.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不解的问题时,你会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2. 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后,你是否发现了更多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3. 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后,你是否对你曾经想了解的问题进行探究?你是怎样做的?
7.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5.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以便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尽快适应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充分想象、激发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实验设备: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2.有关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幻灯片资料。学生准备 预习课题1的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纯净物与混合物。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过程:
课时1 创设情境
1.[谜语]有一种物质你摸不到、看不着、也抓不住,但是我们却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是什么?
2.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3.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过渡]大家对上述问题答得都很好,但还不够详细、确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空气。授新课
(板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板书)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观看图示。[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播放有关拉瓦锡的实验的幻灯片] 结合幻灯片强调其显示的拉瓦锡在200多年前的实验装置,指出整个实验可以总结以下四点: ⑴汞→变红。⑵空气体积减少1/5。
⑶变红的汞→银白色的汞+氧气。
⑷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教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回答] ⑴因为汞在密闭的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发生了反应,所以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
⑵空气中的某些气体与汞结合在一起了,所以空气的体积减少了1/5。⑶红色粉末经加热后又得到了银白色的汞和一种气体,而体积恰恰是1/5,那么说明这种气体就是空气中所减少的那部分——氧气。⑷空气中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叫氮气。[教师提问]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总结] 拉瓦锡是最早利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的结论。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本中的相关图示] [教师演示并提示]在集气瓶中先加少量的水,并作好记号(五等份);装置不能漏气;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最后等红磷熄灭才打开弹簧夹。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教师的演示,归纳实验现象] ⑴燃烧的红磷会逐渐熄灭。
⑵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小组讨论、交流] ⑴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虽然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⑵燃烧的红磷为什么会逐渐熄灭?
⑶燃烧匙中的红磷是过量的还是不过量的呢?
⑷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说明了什么?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并板书] ⑴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是因为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的缘故。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低;或是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量氧气被消耗掉;或还没等温度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红磷量过少。
⑵红磷逐渐熄灭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已经被消耗完。⑶红磷的量 应过量,否则测得的氧气含量小于1/5。
⑷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溶于水。[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证明: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及答案】推荐阅读: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测试08-13
初三化学单元测试卷09-10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07-24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教案10-04
初三化学复习策略及方法07-17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06-23
化学与生活测试题11-01
2018-2018学年初三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07-17
初三化学复习,初三化学冲刺复习计划10-12
高中化学离子键达标测试题与答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