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2024-10-20

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共8篇)

1.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英语学院MTI复试指导及建议

一、2013年复试参考

笔译复试:

笔试(上午)+面试(下午)

笔试内容:第一部分:听力 25道,每题2分,问答和填空两种题型,录音播放两遍。第二部分:summary英汉各一篇,原文为汉语,则要求用英语写summary,反之亦然。字数也有要求(具体记不清了)

面试:两人一组,分别被安排到候考室各看同一篇文章,不许交流,不许出声读。大约准备10分钟左右进入另一教室,考官有三人,还有一名记录员(学生)。考官指定考生A就其中一段回答问题,考生B就另一段回答问题。最后,考官针对二人再问一个问题(可能与所看文章内容无关,而与当前的社会话题有关),二人可准备(出声讨论3分钟),然后作答。

口译复试:

口译复试的笔试及面试部分与笔译相同

即兴朗读与录音口译:

即兴朗读:老师发放给每人一篇英语文章(以及两张草纸,录音口译时备用),篇幅不足一张A4纸。背面朝上,考生不许提前看,否则按作弊处理。老师会先把录音设备打开,让考生测试设备好坏。然后,正式录音,考生翻开文章,直接朗读。由于录音时间长短事先设定,所以考生朗读速度不要太慢,否则文章没有读完而设备已经自行关闭。

录音口译:即兴朗读后,稍作停顿,就会考试录音口译。英汉各一篇,每篇长度约为5分钟。同样,设备时间长度已经事先设定。考生边听录音边做笔记,录音一口气播放完,所以要注意笔记格式尽量规范,免得纸面不够用。

录音时,可能其他考生声音会过大,切忌受此影响,自己尽量好好发挥。

复试建议:

复试提供的参考书价值不大,考生可自己选用材料。初试分数线出来到复试期间有近一个月,所以等初试线出来再准备也不迟。当然,有人打算提前准备也可以。这期间可以

·做一做专八听力,加强听力能力(英音美音都要听)。

·浏览英美报纸网站以及中文的新闻网站,了解即时信息,关注时事动态。

·练习几篇Summary,不要手生。

·朗读英语文章,注意语音、语调及语速,可以自己录音,再听效果,弥补不足。

·练习口语,提高面试能力。可以对着镜子练习,也可以找同学或老师模拟考官进行问答练习。原帖地址:2013年MTI翻译硕士试题解析、复试指导及2014年复习建议

2.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二

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 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扩大出口为中心,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促进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为重要支撑点的经济发展战略, 即开放式加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时至今日, 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效。对外贸易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8万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17.4%, 外贸规模已居世界第三。与此同时, 我国外贸依存度也由1978年的14.7%上升到2004年的69.7%。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

二、外向型经济对翻译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发达国家增长放缓和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更多的企业来到中国市场, 使得中国的国际购买能力提升, 国际并购机会增加,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 这一切都使得国内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 市场容量急剧扩大。据中国翻译协会统计, 从2004年至2009年, 国内翻译市场规模以每年26%的速度连续增长, 目前我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 而此行业的保守需求量约50万人, 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在未来几年内, 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将保持长期旺盛。

与此同时, 国内的翻译产业没有知名品牌, 近4000家企业小而分散, 市场需求高度分散, 项目大小和频次不规律, 译员分布分散、水平良莠不齐。目前翻译机构存在如下问题:

1. 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匮乏。

目前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不少, 但翻译公司大多规模很小, 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 高水平的翻译更是凤毛麟角。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笔者所了解的8家企业中, 笔译任务大多由自己的工作人员承担, 这些人员非专职翻译, 而口译工作有一半以上聘请外来人员担任, 大部分来源于高校教师, 但是他们在跨学科领域内却显得知识面狭窄, 难以准确、流利地完成翻译任务。因此, 在实现外向型经济突破的过程中, 翻译人才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匮乏, 严重影响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制约了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引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思路, 以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2. 翻译质量难以保证。

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匮乏又引发了翻译质量的问题。“懂外语就能翻译”的错误观念还很普遍, 部分翻译从业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 又缺乏翻译经验与技巧训练, 在一大堆的专业词汇与业内固定说法面前只能依靠词典, 生搬硬套, 无法准确传达信息。另外, 翻译市场缺乏行业指导与统一管理, 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责任心强弱不同, 由于认为翻译市场有利可图, 一些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 从而出现错译、乱译、滥译等现象, 翻译质量难以保证。整体的翻译质量不高的结果就是大大影响和阻碍对外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深入交流。

3. 缺乏对翻译质量的有效管理和监督。

我国是个翻译大国, 翻译市场的繁荣给翻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再加上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还缺乏对翻译工作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和机制, 缺乏行业指导和统一管理, 这也是造成目前翻译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提高翻译水平, 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为了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 翻译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 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翻译的职能,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信”为本, 准确传递信息。

我国现代翻译家严复先生在他的《天演论》中提出的“信, 达, 雅”的翻译标准, 在翻译界得到广泛推广。无论在笔译还是口译中, “信”都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因素, 尤其在经济翻译中更应遵循“信”的原则, 确保传递信息的准确性。

2. 顺畅、快捷, 保证质量与速度。

在经济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口译, 现时期口语翻译的标准可归纳为“准确、顺畅、快捷”六个字, 体现为现场口译质量与速度的统一性。就一般的翻译要求来讲, 口译最基本的要求是应该做到立即把双方交谈的事情和讨论的问题表达清楚, 而不是慢腾腾, 词不达意。口语翻译的过程, 总是围绕固定的程序运作, 即“听懂—记住—构思—表达”的过程。这个程序就是口语翻译自身的内在规律。

3. 兼顾文化差异, 避免误解摩擦。

翻译工作是一种跨越民族语言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 翻译人员通过周密、严谨的运作, 能够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既然翻译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 那么在这一转换过程中, 就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 翻译者仅仅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对象国的语言文化特点及社会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均有体现, 可谓无处不在。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更是翻译工作者的难题所在,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否则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就无法有效地发挥沟通双方的桥梁作用。

4. 夯实语言功底, 积淀文化底蕴。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 知识领域不断更新, 没有相当丰厚的文化修养内涵, 没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 是难以胜任翻译工作的。外语翻译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 翻译人员外语基本功扎实, 中文流畅通达, 熟悉外交礼仪, 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今时代, 翻译人员需要熟知国家的对外交往大政方针, 既要懂政治, 又要懂经济、懂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既要具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又要略知自然科学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 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翻译人员才能胜任所担负的翻译工作。

总之, 在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翻译人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就要用宏观的眼光在深层次的知识领域里积极探索, 同时必须加强外语基本功的训练, 深入研究翻译工作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 经常进行知识更新, 充实自我, 使自己的头脑成为包罗万象的知识库, 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积极开拓进取, 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京华.“信”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中国俄语教学, 2001, (8) .

[2]王大伟, 王跃武.关于翻译理论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外国语, 2004, (1) .

[3]廖庆薪.新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3.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三

[关键词]翻译专业 课程 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杨丽(1970-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孙国玲(1978-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河北邯郸056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经济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B08BYY00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29-02

根据教育部2005年的文件要求,我国在2006年设立本科翻译专业,这是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翻译人才的培养一直是英语语言文学的一个方向,作为方向性建设的翻译人才培养与作为专业性建设的翻译人才培养有很大区别。河北师范大学作为首批建设翻译专业的学校之一,是河北教育界的一种荣耀,它的建设既是促进河北省学科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大机遇,同时也是一大挑战。本科翻译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有关教学的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关键性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翻译界和学界的一些专家就翻译专业建设的大纲制定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课程设置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注意课程设置的完整性和目的性。

一、翻译人才的匮乏现状

国内对河北省经济现状的研究很多,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渤海湾经济发展的重视更激发了学者对其经济发展的深入思考。陈凤新等在《集团经济研究》上发表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国情,立足自我发展,包括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外资兴办旅游项目和企业。河北省位于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使其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现在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政府确定的又一重点开发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接触,尤其是旅游、外资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翻译人才。如何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翻译人才,使他们真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是近年来外语界人士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翻译专业的设置和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实用性备受重视,在探索中也发现了诸多的弊端和不足。张晓歌和郝凤乔在《职业时空》发表的文章《地方对外宣传英译现状分析与对策》中,阐述了地方外宣英译中存在的问题;黄里云在《学术论坛》发表《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暴露了我国翻译人才的匮乏以及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目前河北省只有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了翻译专业,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国庆在《外事与侨务》上发表了《解决外语人才短缺的对策与思考》一文,对河北省外语人才短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具体的数据:省外办机关作为全省对外交往的窗口部门,能为省领导担任英语翻译的仅10人,日语翻译3人,法语翻译2人,德语翻译1人,韩语翻译1人,俄语翻译1人,柬埔寨语翻译1人,共计19人。这种状况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失调,而河北省每年全日制外语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约三千余人。虽然人数不少,但由于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又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所以很多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外事部门的翻译工作。李海云在《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一文中对河北省高校涉外导游翻译人才的匮乏进行了详尽描述。目前,河北省具有导游资格的人数为1071人,导游与游客比例为1∶720,其中英语导游占80%多,而小语种导游极度匮乏。这种极不平衡的语源结构对河北省旅游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河北省高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调查发现,河北省主要院校的外语课程设置大部分局限在文学研究层面,对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除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其他院校的翻译课程一直隶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在教学计划上的体现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此外,“翻译课程的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需要,要达到大纲要求的翻译能力标准,实际操作比较困难。而且由于长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等,很多学校的学生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翻译能力要求”。①教学目标不明确严重影响了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2.语种不丰富。目前河北省除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分别开设韩语和德语专业外,其他大学主要开设英、法、日、俄等传统语种。随着河北省经济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将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语种上。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河北省的翻译人才不仅人数不足,而且能力也亟待提高。

3.特色不突出。各个高校对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培养比较全面。大部分外语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但在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难以实现既定目标。另外许多院校的课程设置有很多重复,比如都会选择经贸英语、市场营销或旅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没有立足于市场需求,特色不突出。

三、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性对策

目前,河北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招收翻译本科专业学生的学校之一,对于促进河北省翻译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首先,这是河北省外语界学科建设的里程碑式事件,为丰富河北省外语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其次,它的成立必将大大改变河北省翻译人才短缺的局面;再次,它为河北省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范例。目前河北省高校应该积极申办翻译本科专业,关于其课程设置有如下建议:

1.认识设置翻译专业的必要性。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种艺术。翻译人才需要经过专业培养和系统培训才能得到,外语专业不等于翻译专业,懂外语未必能从事翻译工作。从事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等的翻译人员只有英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翻译专业化程度的升高,优秀的翻译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较高的语言修养,还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如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翻译、医药科技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职业的特殊要求是现行外语教学体制无法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在保留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引入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河北师范大学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之前,和翻译有关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课程都只在大三和大四开设,而且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这些课程的学时数极为有限。翻译人才应该是适应能力较强的通才,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知识面非常狭窄,母语和外语语言文学知识也亟待增强。将翻译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从语言文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才可以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更系统、更合理地安排翻译课程,才能够培养出语言基本功扎实、理论知识和应用专业知识系统、母语和外语语言文化知识丰富的翻译“全才”。基于这些原因,河北省高校应该积极申报翻译专业,完善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培养合格、高效的翻译人才做出贡献。

2.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国际上大约有二百多所高校设有翻译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有的侧重于培养职业口译人员,有的侧重于培养翻译研究人员。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巴黎高等翻译学院、渥太华大学翻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等。这些院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市场定位准确,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和教学侧重点,课程设置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与实践紧密相连。以香港为例,目前香港有七所院校设有翻译系或翻译课程,各个学校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如:浸会大学翻译专业主要培养传媒翻译人才;城市大学以法律翻译和科技翻译为主;中文大学以电脑翻译为主;理工大学除法律翻译外还有商务翻译等;岭南大学是文学文化翻译。由于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适合市场需要,这些院校翻译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好。

而就河北省的现状看来,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许多部门或行业合格的外语人才却极度匮乏。这种供需矛盾不仅浪费了高校资源,也严重影响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河北省教育厅应该召开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论证会,结合各个院校的优势,合理规划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如河北科技大学可以以科技翻译和电脑翻译为主;河北大学可以以法律翻译为主等。

3.必修课、选修课及实践课程设置。翻译专业应结合学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出能够突出学校特点的翻译课程。翻译专业课程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笔者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②对高校翻译专业课程进行了尝试性设计,如表所示: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在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课时明显增加,同时针对大学新生汉语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的特点设置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及中外语言文化比较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知识面。值得说明的是,应用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应该突出学校特点,旨在培养口译、笔译基础扎实,走出校门后能够在某个领域独当一面的专业翻译人才。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深化。翻译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注重理论学习,为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尤其要注重翻译实践。所以要定期安排翻译人员到实际环境中去实习、锻炼,掌握实际环境的要求和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依据市场需求来规划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才能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实用型翻译人才,才可以解决翻译人才的供需矛盾。河北省各个高校的翻译专业应借鉴国外和香港著名高校的办学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做到课有所长、业有所专,使河北省的翻译人才培养成为一个完整、健全的体系,形成供需平衡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注释]

①穆雷,郑敏慧.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设计探索[J].中国翻译,2006(5):5.

②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翻译,2006(5).

[2]李长栓.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和翻译教学效果[J].中国翻译,2006(3).

[3]李海云,李正栓.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4]穆雷.翻译教学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中国翻译,2004(3).

[5]武光军.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与范式[J].中国翻译,2006(5).

[6]杨自俭.如何推动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J].上海翻译,2005(3).

4.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四

ANALYSIS ON RELATION BETWEEN HSE ADMISTRIATION SYSTEM AND SAFTY OF A COMPANY

The foundation of HS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whether an institution will function safely and healthily.These factors are organized together in an advanced and scientific way in order to form an administration system.HSE administration system requires an institution to do the risk assessment systematically and periodically in order to identify any risk and be prepared.It emphasizes on a continual improvement, and possesses a high level of degree of self-restriction and self-improvement;therefore, it is an advanced administration system.HS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s originally used by mining companies and it is developed based on HSE administration system through humongous practice.It has several foundational requirements such as participation of all employees and management, continual improvement, cooperation with suppliers,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QHSE has helped Chinese mining companies to be ranked in the first-class of international mining companies.HS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dministr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I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mining industry.In order to make HSE system more applicable, we must integrate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s.In fact, there are some common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HSE system and traditional systems.However, the HSE system is much more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harmonious, and it possesses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In order to gain full advantages on HSE system, the company has to develop a culture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1、The central factor is the participation of management.The participation from all level of management will release the pressure on employees, lead employees to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make employees fully

understand the core of the system.The management has to make the promise to allow all employees to participate;setup the clear direction and target;provide all resources required;and clearly setup responsibilities for each participant.Similar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 those requirements above are all following government law and based on resources available.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ystem, the HSE system is more applicable, scientific, and detailed.2、anagement of responsibilities of participants.In order make the system run smoothly, the company has to setup clear responsibilities for all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employees and reword and compensation system.2.1 esponsibilities for the high level management:

1)enforce and implement the government laws;

2)set up a HSE committee to constitute the company policies regarding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3)set up policies regarding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4)evaluation system regard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HSE system.2.2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elivery target and policy to all employe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SE system;evaluation on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HSE system;report to the CEO, the board and the committee about how the system is implementing;report any problem in the procedure;correct any problem that is opposite and deleterious to the HSE system.2.3 Head of each department should setup policies and targets according to the corporation policies and targets based on each department’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2.4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should setup evaluation and compensation system accordingly and implement them throughout the whole corporation.3、In order to create a healthy, safe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of the HSE system simple, efficient, effective and applicable.It should be a process that started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 then from complexity to another stage of development.Practicality of the

HSE system is based on simplicity.Once the organization carries out the system in day-to-day operation, the system can function more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3.1 Culture creation is the premise of HSE system.Corporation culture is one part of a modern corporation.It is created throughout daily operation, and long-term education.3.2 Corporation culture is one part of the HSE system.It is created through daily operation and long-term education;it is created subconsciously and it is unique for each corporation.It should cover every aspect of the corporation and workers’ corporation life.The corporation should have a culture which is dealing with concrete matters relating to work, considering workers’ health and safety, continual improvement, being conscious on potential risks, self-evaluation, and ext.The creation of culture should be one part of the HSE system, and the corporation should encourage full participation of all management and employees.浅析HSE管理体系与企业安全文化

HSE管理体系是将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做法、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通过先进、科学、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他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之一。

当前公司推行的HSE管理体系,是石油销售企业综合管理中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作风和处理内外关系的正确态度的集合,是HSE管理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HSE管理体系中,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关系等原则,使中国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尽快与规范化、国际化接轨,使之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HSE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和原则是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这一体系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战略问题,是国际上比较前卫的管理体系,特别适用于石油行业,要使这一体系在企业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坚持把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实HSE管理体系与传统管理,使用的管理法规性文件有一定的同一性和统一性。HSE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管理法规性文件、体系实行标准等,也都是企业传统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都是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资源条件制定的。HSE管理体系比较传统管理更先进、科学、系统、和谐,具有可持续改进、稳定提高的特性。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与维护是促进HSE体系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可靠保证。

1、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领导和承诺。

企业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是体系建立、实施的保证。企业自上而下,从最高领导者到基层单位管理者,向社会和员工提供公开、明确的承诺。并把“领

导和承诺”与“一把手负责制”结合起来。各层次的承诺要做到使员工领会其实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体系建立的关键,提出明确的承诺、方针和目标;提供切实可靠的有效资源保证;并任命管理者代表同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最高承诺,是领导的决心和理念的体现。这些做法的基础与传统管理的基础一样,都是按照合法、可行的原则,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资源条件制定的。与传统管理比较,HSE管理体系提出的承诺、方针和目标,更明确、更具体、更科学、更具可行性。

2、企业员工责任制管理。

为使领导承诺得到落实,企业制定从管理人员到操作岗位的全体员工责任制度,并制定企业员工责任管理办法与程序,对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2.1最高管理者职责,第一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政策、法规及指令;第二是主持召开企业HSE委员会,组织制定修改企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和战略目标;第三是为了提高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水平提供必要的合理的组织和资源配置并保证合理分配;第四是定期对HSE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解决体系运行重的重大问题,指出持续改进意见。

2.2管理者代表是贯彻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几目标的执行者,主持企业内部HSE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审批HSE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和报告,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制定年度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目标、指标和方案,代表企业处理较大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按季度或者月份向企业HSE委员会汇报各项指标完成及工作实施情况,提出下步工作部署,交会议审核批准;组织协调HSE体系的实施,制止和纠正不符合HSE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表现;负责HSE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系。

2.3企业部门主管,在主管系统内,贯彻执行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组织主管系统内贯彻执行HSE体系文件,解决HSE体系运行重的重大问题并协调管理者代表进行健康、安全和环境决策。

2.4企业人事部是企业领导、机关部室及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制和员工责任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全体员工责任制执行,纳入工作目标实施,由企业人事部监督、检查和考核;实行奖惩兑现。

为实现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使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简洁、高效、实用的HSE管理体系,并依靠体系的运行推动企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HSE体系的简洁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由简到繁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而由繁到简往往是跨越式的发展过程。HSE体系具有了简洁性才能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可操作性就能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高超的效率,体现HSE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与维护是HSE体系健康发展的保证。

企业安全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艺术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理论和模式。

3.1、企业HSE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或为建立良好的HSE表现准则有意识塑造并为员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HSE观念和意识、务实的作风和态度、健全的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的HSE方针和目标、进取精神;全员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为保护员工身心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设施;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的全员的安全人生观、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是所有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3.2、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提出并纳入企业的HSE方针目标。督促各级管理者营造企业员工全员参与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文化。

5.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五

无英文翻译材料情况说明

根据《西华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第八章第2条规定,对于毕业设计(论文)中的3000字左右的译文(英译汉),因本人学习的大学公共外语语种是,因此,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没有进行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或本专业有关的英文文献的翻译,无英文翻译材料。

特此说明。

年级、专业: 2007级 车辆工程

学号、姓名:

学生签字: 年 月 日

6.经济与管理学院翻译 篇六

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旅游翻译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旅游翻译涉及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对旅游资料的翻译要以能使外国人看懂听懂为目的..以此为目的,旅游翻译就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技巧,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

作 者:张晶 作者单位: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英文刊名:CO-OPERATIVE ECONOMY & SCIENCE年,卷(期):“”(14)分类号:F59关键词:

7.经济发展中商标翻译的探讨 篇七

1 英文标志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英语已越来越多地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下面这些品牌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 但你也许不知道他们是从英语单词音译而来的, 而且中文和英文的意思也不谋而合!汰渍 (洗衣粉) tide潮流, 舒蕾 (洗发剂) slek (sleek的变形) 光滑而有光泽的, 雅戈尔 (衬衫) younger更年轻, 乐百氏 (饮料) robust健壮的, 雷达 (电蚊香) raid袭击, 匹克 (运动系列) peak顶峰, 快克 (感冒药) quike (quick的变形) 迅速。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是区别于他人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便于消费者识别。商标词不只是执行语言符号的指谓功能, 更重要的是诱使潜在消费者对命名符号所指的注意和兴趣, 激发其购买欲望并付诸购物行为。在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 商标也日益具有国际性。商标所代表的是产品乃至整个企业的形象。因此,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 商标词的翻译倍受瞩目。商标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其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但是, 由于各个国家所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费观念的不同, 中英文互译须涉及到文化的差异, 因而翻译中的对等也仅仅是相对的对等性。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文的精华, 又要符合消费者的商标心理。品牌名翻译应同原文一样, 对译名接受者产生相等或接近相等的宣传效果。商品要出口到国外, 要让外国顾客喜欢, 首先就要让外国顾客乐于接受该商品的信息, 即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 译文商标词应尽量兼顾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心理, 商标词的翻译也应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挖掘出商品与外国文化上的共同的特征, 尽可能地向外国文化贴近以求得他人的共识。因此, 商标词除了能够反应商品属性之外, 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因此, 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常常要依据语境和译语的特征, 以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接受习惯和审美心理为取向, 以取得理想的接受效果为目标, 进行必要的变通。一个本国人觉得很美妙的商标词, 在外国人的眼里, 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在外国人的眼里达到同样的效果就体现在商标的翻译技巧上。一个享有盛誉的商标译名, 成为一种无形资产, 一种宝贵财富。所以, 翻译商标名是为了使商标给异国消费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树立品牌形象, 形成品牌效应。更好地推销产品, 最终为商品生产者赢得更多的利益。

2 商标词的翻译对经济的影响

商标词的翻译看似简单明了, 实则包含着许多翻译的“玄机”。译的好, 无疑会增加许多的商机。否则, 就会影响商品的推广销售。下面就一些例子说明商标的翻译对商品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汽车品牌BM根据源语商标名中的“B”和“M”的读音翻译成的“宝马”, 使中国消费者产生美好联想:现代的名车好比古代的宝马, 而在古代, 宝马是极其珍贵的。同时, 在厂家的宣传中.“宝马”被说成是“具有速度的飙悍的座驾”。意境美妙绝伦的名称, 加上厂家的着力宣传, 消费者不动心也难。Clean&Clear (护扶品) 可伶可俐护扶品“可伶可俐”在中国大受欢迎.特别畅销.不能不说这一译名起了不少作用。“伶俐”, “聪明、灵巧”之谓, 又含“清晰、干净”之意。译名可传达这样的信息:本护扶品不仅可使你的皮肤变得清透净白, 而且能提升你的精神, 使你显得聪明灵巧, 惹人羡慕。

3 创意的翻译更容易得到认可

再以著名女性服装品牌“红袖”为例, 红袖一词来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红袖织绫夸柿蒂”, 具有浓郁的汉语文化色彩。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 其文化寓意难以在英语中理想地转换。若直译, 英语读者将无法理解其中所蕴涵的美好寓意, 译者于是大胆舍弃原语的文化信息, 以译语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为取向, 以译语的接受效果为目标, 进行“文化重创”, 译成英语读者易于理解也乐于接受的Hope Show。这一译名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效果无疑是积极有效的, 使英语读者有“前途光明、充满希望”的期待。一个好的商标能比普通商标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更能够给商家带来很高的知名度和滚滚的财源。

4 熟悉外族文化, 加强翻译水平

翻译时, 要熟悉外族文化, 了解异域人民审美心理, 否则, 如果忽略了文化冲突的存在, 就会在出口商品的商标翻译中出现败笔, 以至使译名在国外不受欢迎从而影响到产品销售。

上海白翎钢笔物美价廉, 但打入国际市场后, 在英美国家却无人问津。原因是它的英语商标被直译成White Feather, 而在英美文化力White Feather具有软弱、胆怯的内涵。有一种出口干电池的商标叫“白象”, 英译成“White Elephant”, 应该说是百分之百地正确。殊不知a white elephant是条固定的英文短语, 意为“沉重的负担”。产品当然无人问津。

Coca-Cola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出师不利, 据说问题就出在其品牌名称的翻译上。据考证它最初的译名先后有多个:“蝌蝌啃蜡”、“可坷可垃”、“口渴口蜡”等。虽然这些译名都与原文的发音十分接近, 但由于汉字“蜡”、“渴”、“坷”、“垃”的暗示功能, 使汉语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受众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味同嚼蜡”、“口渴”、“垃圾”等意义, 必然会产生负面效应。后来译成“可口可乐”, 这一绝妙的译名使我们的国人产生了喝这种饮料会“既爽口又爽心”的正面联想, 因而使之逐渐畅销。“Head&Shoulders” (海飞丝) , 如果翻译成“头和肩膀”, 谁还能将之与洗发水联系在一起?

5结语

中英文商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对企业商品的宣传, 推销, 美化人们的生活, 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 它如同一座桥梁, 把东方与西方文化, 企业、商品与消费者紧密相连。商标要在最短时间里让接受者得到最多的信息, 留下最深的印象, 最终为企业, 商品起到应有的宣传和推销作用。不管如何变化, 产品商标的翻译总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注册商标受到法律的保护, 所以商标的译文要求标准化。使消费者产生有利于商品销售的联想和要求。同时商标翻译还涉及到市场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文化等学科领域, 并非三言两语能阐述清楚, 需要持续的摸索和研究。若还把商品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 就更应倍加重视这种差异, 并在这种差异中寻找到共同点, 使之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在公平友好的氛围中让世界的商业文化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倪士荣.商务英语翻译中某些误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2]平洪.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 2002, (5) .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法公.论商标汉英翻译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翻译, 2003, 1.

8.经济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篇八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功能对等理论

一、经济文本特点

经济领域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特色,以《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为例:

1.涉及内容广,如财政、税收、预算、贸易、价格以及国际金融多方面;词汇时代性强,如“经济适用男 budget husband”;专业性强,如“三角债Chain debt”;生动形象,如“豆腐渣工程jerry-built project”;句法上则表现为简单、小句多。

2.中国特色政治经济词,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大部分在英文中无对应词,如“高考保姆gaokao nanny”,不字斟句酌很容易错译,曲解文本原意。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常见情况

1.词汇缺失。词汇缺失(lexical gap)或词义空白(semantic zero)指的是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的非对应和非重合现象。比如,在英语中并不存在如阴阳、五行、筒子楼、克强指数、脑残粉等词汇,容易出现翻译缺失。

2.词汇冲突。词汇冲突是指文化差异形成的词汇语义错位。汉文化内猫头鹰是“夜猫子进宅”,谁碰上谁倒霉;而在英语语言文化当中,owl是智慧和思想、认真、严谨的代表,因此有“as wise as an owl”。相同的词汇不同的意识感知,容易带来翻译中的文化冲突。

3.词汇对应信息缺失。词汇对应信息缺失是指对应词汇缺乏源语言负载的文化信息,出现词汇的伪等值。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和历史发展差异。如“解放前before liberation”和“(伯父)叔叔,舅舅uncle”“姑姑,姨妈aunt”。

这种词汇的缺失导致不可译性,但译者不能受制于不可译性而不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原语言一定层次意义的流失,而跨文化交流需要翻译的辅助。

三、经济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正如奈达在Language and Culture 书中提到的:“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 and this process depends on what is received by persons hearing or reading a translation.”翻译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接受者能否正确理解和最大地获得译本的信息。因此,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需要做更多的调整。下面针对《王二的经济学原理》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不同情况,探讨具体翻译策略。

1.针对词汇缺失下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加注音译。如,王二和他儿子的一段对话中写道:爸,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你不卖高价,人家拿去了之后照样能转手高价卖出,最后还不是都一样。这叫黄牛!

译文:Dad, why do not you know that if you do not sell with high price, people who get this will, the result is the same. This is so-called Huang Niu(monger mainly reselling ticket).

“黄牛”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它可不仅仅指牛的品种,既可指票贩子,即以黑市价格倒卖证券、外汇、车票船票等,也可指食言和失信的人。当然,文本中的黄牛指的是倒卖贩子,原本可译为“ticket monger”,但文中谈论的是关于把粥施给谁,不存在票的问题,指的是商品实物。因此就直译为“Huang Niu”并在后面加注。

2.针对词汇冲突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在词汇冲突情况下,基于对应词汇存在于两个文化之中,翻译的重点应该是寻求恰当的替补和解释以避免翻译的缺位和可能的文化冲突。那么,替代和意译是比较有效的翻译策略。

例如:王二自己定了个6毛8分一斤,图个又顺又发的吉利意思。

译文:About the price of his watermelons, he sets a lucky number 0.68 for per 0.5kg.

这里的6、8,对汉民族来讲,代表幸运、吉利的文化概念,而商家尤其喜欢这两个数字以及9,所以很多商品的价格都以这些数字开头或结尾。但西方认为7象征着幸运。当然,在翻译中译者是绝对不能改数字的,而且原文中做了补充说明,所以直译即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活动中出现数字,应考虑到双方的文化差异。

替代就是通过目的语文化负载词翻译原语文化负载词,如“幸运儿”会译成“lucky dog”而不是”lucky child or son”,要用西方熟悉的文化概念进行替代。

意译相对直译,依照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特殊信息型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应该尽量减少原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损耗;在语境和语言受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目的语和原语文本信息功能对等,只翻译出重要的客观信息。

3.词汇对应信息缺失下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翻译这类词的核心是诠释信息,赋予词汇相应的文化信息,避免伪翻译。意译、替代、音译和阐译是有效的翻译策略。阐译可以有效补充文化负载词汇对应词汇缺乏的文化信息。如王二在自己的瓜摊前打出一个横幅:

天变地变,瓜价不变!

译文:Everything is changing but my price!

在汉民族文化里,有天与地相对的文化概念,并且把它们奉为神,就如同国人口头上常常说的“老天爷”,但英语中的“heaven”并没有这个意思,他们一般用“god”或者具体为 “Jesus”。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将该句意译,更为简洁。再如:

早年间,公家收购粮食的价格定得很低......

译文:In earlier years, state or government (also called Gong Jia in Chinese, originated from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does not refer to public), whose purchasing price of grain was very low...

“公家”一词在汉语里具有独特的意思,由文化大革命时期演变而来,主要指政府和国家,与私人、公众和集体相对,但在西方 “公家”指的就是“public”也可作“state”。此处是运用阐译补充背景资料,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词汇内涵,进而提升读者阅读时获得的信息量。

翻译和文化研究是两项复杂的工作,而作为影响翻译因素之一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因为它涉及政治、经济、历史、翻译策略和跨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尽管文化负载词的不可译性真实存在,但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可能停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不会停止。译者能做的就是不断拓展翻译研究领域,加强经济文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尽量有效传达文化信息,帮助读者有效理解,真正起到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鲍明捷,沈小燕.经济词汇的英语翻译[J].当代经济,2009,(11).

[3]朱光,鲍明捷.中国特色政治经济词汇英译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下一篇:路政大队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