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2024-07-31

建筑设计硕士论文(共10篇)

1.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一

澳洲热门建筑类硕士课程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建筑类人才也面临着紧缺。海飓留学澳洲建筑专业教育在国际上享誉盛名,通过澳洲建筑师评估的建筑设计人才更是各公司竞相争抢对象。

澳洲建筑专业之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师是建筑行业内的专业咨询师,主要负责工程从投标准备、项目建造到最终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成本预算和监控。工程完工后,还会参与税收折旧流程,为算出工程保险而做出重置成本估算。海飓留学网澳洲留学顾问介绍,工程造价目前还是澳大利亚SOL技术移民清单中的移民职业,另外,拥有专业资格的工料测量师在澳洲年薪大约为6万-13万澳币,就业与移民前景都十分可观。

推荐院校:墨尔本大学、邦德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科廷大学

澳洲建筑专业之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涉及工程、环境、人文、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学科。该专业主要教授学生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接受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城市和区域规划也是澳大利亚SOL清单中的移民职业。

推荐学校:阿德雷德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南澳大学、科廷大学

2.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二

一、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1. 生源扩招, 学生专业素质差

1999年, 我国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 伴随而来的就是设计艺术学专业迅速发展起来, 高校招生数量和毕业数量越来越多, 研究生的在校数量已经超过了过去的本科生数量, 设计艺术学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考研热, 因此, 院校普遍存在选拔条件和录用制度放宽的现象, 现行招生模式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学生专业素质较差。

2. 高素质教师资源紧缺

扩招带来了高校教师资源紧张, 特别是有资历的艺术设计教师严重不足, 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扩招后, 学生对于热门专业的报名出现扎堆现象, 导致一名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的现象, 因此, 导师平均到每一位研究生身上的指导时间大大减少, 很难得到充分的指导。同时不容忽略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更高水平的老师, 不仅要求较强的专业知识, 同时如果教学经验不足, 不能够多元化教学, 满足学生不同水平的知识结构, 就不能全面提升我国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

3. 学习培养方向不明确

关于学生学习目的的原因, 有些学生考研纯粹是为了躲避就业、延缓就业。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积极, 甚至存在混学历的现象, 并未真正做到“研究”二字。教育培养模式上, 一方面,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设计艺术专业仍然存在灌输式教育, 有的知识甚至在重复本科生教育的道路。另一方面, 由于研究生录用制度的缺陷, 设计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可能是跨专业的学子或者来自不同高校, 受教育学习经历不一样, 研究生教育并没有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生属于更高一层次的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要求更高, 是社会需要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研究生阶段是否要引导学生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是从事教学还是专职工作, 教学和研究课题中是否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 这是值得思考和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4. 科研和实践经费不足

设计艺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科研和实践经费投入的不足, 导致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与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投入的横向比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专业图书书籍、实验设备、实习实践基地等条件, 都不能适应研究生培养的需要。拿作为设计艺术学专业重要教学资源之一的教学实践基地来讲, 各大院校中也普遍存在问题。对于发展较慢的院校, 本科生教学的实践基地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 诸如“印刷实验室”“包装实验室”“模型实验室”“陶艺工作室”“设计创意工作室”等都是缺失的, 就算有, 由于经费的匮乏, 也未得到充分利用, 常常会陷入停滞状态, 没有很好地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二、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教育创新思考

1. 控制生源, 优化研究生录取机制

研究生录取要方位考量学生专业素质, 适当控制招生规模, 提高录取门槛, 由此来有效控制高校研究生生源素质。由于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更强的学科,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加大复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是选拔优秀人才的关键。选拔出不仅理论基础扎实更具备较强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学生, 保证生源质量。通过对招生规模的把控, 招生过程中注重对考生学习目的的把握来优化录取机制, 并为后续课程制定以及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2. 注重师资队伍壮大与职业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积极引进高水平设计艺术人才, 作为壮大师资队伍的必要前提。由于研究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 那么教师导师职业素质对于优秀学子有着浓厚的吸引力。因此, 各大院校要注重研究生导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引优秀人才, 完善教师福利制度, 壮大教师队伍, 因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聘任海内外优秀学者为高校客座教授, 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研究生教育提供雄厚师资队伍和人才智力保障。

“走出去, 引进来”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研究生教育。古语有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高校有必要设置社会考察课, 由导师带领研究生“走出去”, 到国内一级院校学习考察, 开阔眼界, 丰富阅历。不仅学生要走出去,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对于硕士研究生教师同样如此。设计艺术学对于信息更新要求高,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跟随潮流, 甚至要超越时代引领潮流。因此, 作为研究生教育导师, 不能总是呆在学校里, 要加强国内高校的交流与沟通。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者, 教师作为传授者, 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总体素质。

3. 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功与否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与否, 实现目标则是成功, 反之就是失败。当下我国研究生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培养目标。当然这是广泛意义上的目标, 由于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目标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校领导可以放宽导师自主选择权, 每一名导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因此其专业性就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由此, 无论是学校还是导师、学生都明确了目标, 对教学和未来人生规划更加明晰, 实现教有所成、学有所得的目标, 这是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的理性回归。

4.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广拓渠道为研究生教育争取更多的经费。高校可以借助社会资源和资本为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设施, 切记不要让硕士学生毕业后从零做起, 因为这样相比本科生毫无优势, 辜负了企业等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期待。各大高校要加大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投入, 为硕士研究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通过与对口企业合作, 鼓励导师兴建工作室等多种渠道, 让研究生尽早地与社会接触。就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来说, 认真做一个实例的广告方案远比空学一套理论更能掌握设计的精髓。可见, 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投入的多少, 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进入了一个较高层面和实质性发展阶段。虽然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晚, 但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设计艺术学科的繁荣, 本文着重对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对设计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体系转型进行思考。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教学质量,研究生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3.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平台;案例教学;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47-03

我国从1996年启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1]以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师资,也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2]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全方位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教育硕士公共必修课课程之一。

一、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普遍为中小学老师或中职学校老师,年龄段大约处于22-40周岁之间,取得了本科学位之后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教育硕士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特殊的一类人群。

1.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也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切身感悟。[3]

2.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的学习动机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为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的功利性影响;同时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除了一定的被迫学习之外,教育硕士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4]只有当学习活动有助于他们解决真实的问题时, 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5]

3.自学能力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成人学习都有自我性、适应性和内在性。伴随着经验的增长和抽象反思能力的增强, 成人会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与监控。同时,教育硕士基本都从事过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学习中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强。

4.信息素养较高

在本科阶段,接受过计算机能力培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在实践中又具有教学实践经验和课件制作与应用体验。总体而言,教育硕士信息素养普遍较高。

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

“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基于这些要求和规定,根据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教育技术本身,我们认为获取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如下:

1.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等这些可以总结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在教学之前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对这些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也能够创造性地、有效地应用于教学。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要求教师要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学规律为目的创造性地认识。教育硕士学位本身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信息技术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教学研究都有很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三、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标准”、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对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的分析,我们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特点如下:

1.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教育硕士(全日制或在职)基本具有联网的条件,信息素养普遍较高;培养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也需要一个平台支持。基于此两点,我们建设了“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通过此信息化平台为教育硕士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提供了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解决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实现了教育硕士基于资源的远程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模拟教学,为教育技术课程学习提供了实践平台和长效支持,提高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

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具体模块设置如下:

就“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来说,采用了国际知名的网络学习平台Moodle。利用该平台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让教育硕士在课后到平台中浏览资源、阅读材料、完成测验、提交作业、研讨话题、协作学习。为了让教育硕士对网络教学平台有亲身的体验以及具有构建以虚拟学习社区为主要模式的远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我们也开放了课程开设权限,教育硕士在此平台上可以建立自己的远程教学课堂。

2.以模块化专题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考虑到大部分教育硕士在师范类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因此必须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都进行提升和优化。这种提升和优化必须考虑到三点:一是以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二是以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课程重点;三是在课程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上取得平衡。我们以模块化专题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课程名称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题”。

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3.以案例教学为中心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6]典型的案例具有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典型的事件以及多个问题呈现。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案例作为授课的材料, 以案例材料的具体事实和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 通过师生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和原由, 引导学习者去探讨案例中复杂深层的意义。[7]在图2“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体系中,我们以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为主,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提供案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技术核心能力与素质。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由理论引导、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反思四个基本步骤构成。[8]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例,首先讲解有关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如操作条件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接着是案例的呈现与引入,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里分别展示了语文课件《满江红》、数学课件《正弦和余弦函数》以及历史课件《贞观之治》。然后是对三个典型课件的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课件中文本的处理、图片与文本的搭配、动画与视频音频的使用、背景设计与信息超载等问题都进行了研讨和分析。最后是总结与反思阶段,这是案例教学的收尾工作,要明晰课件案例背后有价值的经验(如文本的加工处理)、可以普及的结论(如课件内容的呈现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需要反思的地方(如是否一定要把学习内容展示在PPT上),更要探究多媒体课件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

参与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对于知识的爱好以及自身成长中的困惑而主动发起或参与的相关求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是小范围的个人研究, 也可能是参与一个相关的大型社会工作,并从中完善自我、消除困惑的过程。[9]很明显,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者隐形知识显性化。教育硕士的特点之一是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强。网络教学法的核心是参与式学习, 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10]因此,在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为学习者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利用技术提高有意义学习以及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促进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创设适合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让学习者和教师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11]在课程专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我们首先提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为六个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理论基础、方法、教学模式、评价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展望,然后设置话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引领性地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如图3所示。

由于教育硕士有相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是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扰老师的问题,因此,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大家都很积极,几乎每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析。我们四位老师也积极参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师生平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对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建构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都有所帮助。

四、结语

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专题内容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的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符合教育硕士的特点。实践也证明,该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研网.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DB/OL].http://www.eol.cn/article/20041201/ 3123034.shtml.2012.8.20.

[2]中国教育科研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DB/OL].http://www.edu.cn/zhuan_ti_5118/20090409/t20090409_371552.shtml.2012.8.20.

[3]王玲.基于CETS的教育硕士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设计[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6.

[4]陈梅.基于教育技术标准的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4):35-38.

[5]曾琦.成人学习理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2).

[6]百度百科.案例[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395525.htm.2012.5.1.

[7]央青.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132-140.

[8]王玉辉.案例教学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0-133.

[9]袁本雯.激励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主动参与式学习的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2).

[10]王敏娟.参与式学习和网络教学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8(4):22-27.

[11]董丽敏.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参与式学习简论[J].教育探索,2010(5):18-19.

[12]闫超.信息技术支持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罗坚,兰瑞乐.构建信息化平台,探索和优化教育硕士人才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19-122.

4.设计艺术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篇四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和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与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与地域装饰特色的关系

2.1 概念解读

2.1.1 景观与景观小品

2.1.2 装饰的功能与意义

2.1.3 装饰特色

2.2 景观小品与古城空间的关系

2.2.1 古城空间构成与景观小品的分布

2.2.2 入口环境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2.2.3 街巷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2.2.4 广场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2.2.5 院落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2.2.6 水岸空间与景观小品的关系

2.3 景观小品与地域装饰特色的关系

2.3.1 景观小品诠释了地域的装饰特色

2.3.2 地域装饰特色塑造了景观小品的个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设计分析

3.1 古城景观小品装饰元素特色分析

3.1.1 与众不同的水系与桥梁

3.1.2 古朴的`民居建筑

3.1.3 高原特色:雪山与牦牛

3.1.4 历史遗迹:东巴文化与茶马古道

3.2 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现状分析

3.3 古城装饰元素的提取

3.3.1 提炼与概括

3.3.2 抽象与变形

3.3.3 隐喻与象征

3.3.4 对比与协调

3.4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设计语汇

3.4.1 造型形式呈现地域特色

3.4.2 民族色彩渲染地域氛围

3.4.3 符号意境彰显地域魅力

3.4.4 材质肌理刻画地域细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丽江古城景观小品装饰特色的营造

4.1 景观小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4.1.1 功能性原则

4.1.2 艺术性原则

4.1.3 地域性原则

4.1.4 人本主义原则

4.1.5 创新性原则

4.2 景观小品的功能特性的设计

4.2.1 满足人的行为与心理需求

4.2.2 与周边环境相匹配

4.3 景观小品艺术感染的审美提升

4.3.1 地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运用

4.3.2 地域元素的转换思路

4.3.3 地域元素与不用材质的结合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丽江古城景观设施小品的设计实践

5.1 坐具类小品设计

5.2 信息标识系统类小品设计

5.3 垃圾箱类小品设计

5.4 古城景观小品的设置

5.5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5.建筑工程硕士论文致谢词 篇五

研一的时候主要以上课为主,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感觉没感觉到与本科太大的差距。到了研二,就千差万别,先是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开题报告的学习写作,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找到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这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非常辛苦,因为涉及到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个转变。一个月中,每一步的进程何老师都严格把关,这样对我的提升很高,因为我的思维方式很散,让人感觉没有系统性,写开题报告的过程中就让老师很崩溃,以至于老师会认为我是从艺术院转来的。不过,这个过程经历过来,非常值得,在这里要再一次感谢何老师的细心指导。

研二正式开始进入课题的研究阶段,因为我的课题是地震谱的研究,需要进行编程,而之前自己的程序编写能力可以说是零起步,思维方式中没有程序的一点踪迹,所以编写起来非常得头疼,以至于一个简单的滞回模型流程图和程序的编写加调试都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整个过程可以说非常得痛苦,不仅自己痛苦,现在想想,也会让老师很无奈,好在老师没有让我换课题,对这个题目坚持了下来,现在来看,对我帮助非常大,让我看任何知识点,都会想探寻它深层次的原理,以及用程序实现的方法,而不会过度依赖软件而变得对原理性内容一窍不通。

课题自己不敢说做的最好,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了,虽然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进行下去,现在自己对课题很有感觉,做起来相对来说较之前的学习准备阶段要快很多,但是因为时间的问题反而会使得剩下的内容留到工作中或是下一届学弟去做。

即将毕业,在这里再一次感谢何老师耐心的培养和悉心指导,也特别感谢在这两年的过程中对我帮助过的老师们、师兄弟们。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对我的培养,我的两年时光非常充实,这样的状态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相信依然会非常自信。

6.谢菲尔德大学城市设计硕士课程 篇六

 课程简介: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国际成长中的国内和国际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为个人建筑设计和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关键的联系。课程特色1:本课程强调了设计的重要性和学生参与设计的过程。课程特色2:突出结合地方特色的国际化特色。课程特色3:城市设计硕士课程是国内外唯一充分强调参与式设计的课程。适合群体:打算从事城市设计领域工作的申请者。课程设置(基本模块):必修课程:城市设计项目I,城市设计项目II,城市设计项目III(期末论文),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参与,城市设计的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实践的反馈;选修课程:有关城市的研究,交互式城市可视模型,高级学习与研究方法,公共参与。课程设置(特色模块):城市设计项目,城市设计的历史与理论,城市设计实践的反馈。奖学金及申请条件:考核方式:课程分配和考试,设计论文和学术论文。就业方向: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城镇规划,景观建筑类相关工作。最佳申请时间:课程所在专业排名(TIMES):4学习课程收益:你将在此发展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下的优秀设计技能。

7.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七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2009年教育部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模式[1], 与全日制硕士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力争达到学术型与专业型招生规模相当[2]。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3], 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对该学科硕士生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实践基地教学不仅是专业硕士技能学习的基础, 也是掌握工程技术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学校与社会高度耦合的系统, 参与各方的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关键, 而兼顾利益需求、实现互惠共赢是各方积极参与的基础。总结已有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经验, 对提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大有裨益。

一、构建联合培养体系

中国 (绵阳) 科技城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 总人口70万人, 这里聚集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 长虹集团、九洲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50余家, 是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 科技资源位列西部地区中等城市之首。西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科技城, 是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 实行国家部委、四川省政府、绵阳市政府共建学校与区域内企业、研究院所的联合办学模式, 并成立了有省、市政府和与学校同处一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单位参加的校董事会。我校2010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发中心20余个。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立足科技城的建设与发展, 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的教育平台, 结合社会对建筑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积极优化绵阳科技城的教育、科技、技术资源, 不断的变革和发展, 初步形成了以“联合办学、教育团队、开放式管理体制”为特色的科技城建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平台, 并初步构建了博士、硕士、本科、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地培养了高等学校、国防单位、科研院所、事业单位、企业等人才, 服务于科技城、西部乃至全国的建筑土木工程行业。学院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过程中, 采取各种措施, 实现科技城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人才、技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共享。我单位构建了四个平台:依托学校“国家部委和省市共建体制”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科研、工程、社会服务、学术报告等合作项目构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为单位输送毕业生与职工培训等措施构建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场地设备的共享构建物资交流平台。学院设立教师、硕士生工程研发基金, 主要资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建筑土木类科研实验与技术开发,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将学生工程技术研发活动的发展引向深入。联合单位设立了联合基金, 加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科研能力与工程技术水平的锻炼。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举措

我院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发中心20余个, 在此基础上, 科学划分与清晰界定众多教育资源, 配置不同层次、不同优势资源, 采用集中建设与分散布点的方式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 加大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 逐步形成了集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学术论坛、团队培育及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实践平台。集中在建设方面, 我院与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2011年公司迁址至我校, 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构建社会服务、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一体化的综合型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内设材料试验研究室、道路检测研究室、桥隧结构研究室, 分别承担材料试验、道路检测、桥隧检测及对应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我院三分之一的“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了工程实践, 并依照研究生实践环节培养方案完成了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 全面了解现代企业的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等方面的运作程序和企业人力资源、生产技术、财务、企业规划与发展等主要部门的基本管理方法, 获取现代建筑与土木工程企业的综合管理基本知识。研究生运用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 结合现场调研和在岗实践对企业工程技术特点进行深度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改造建议和思路, 通过对技改项目的实施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论证。同时, 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获得了大幅提高, 于2013年取得了公路工程综合甲级资质。基于我院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设计院类单位, 因此, 学院与企业建立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 按企业需求培养适应性强的高层次急需人才。首先, 学院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构建与企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实践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其次, 依托企业工程, 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方式完成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工作, 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最后, 学院与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完成工程项目, 联合开展项目技术攻关, 联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让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动态, 在企业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和加速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制度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平台是开放式的, 其众多参与单位遵循自己的规章制度,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以“协议”的灵活方式为实施具体措施, 达到集中整合实践的目的。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制度中建立“土木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 发挥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的原则, 进行各项制度的完善与建设。以学院院领导审核, 教学科研办公室与党政办公室落实的方式进行科技城资源的配置, 逐步形成一套管理有序的服务平台。培养方案设置改革:降低培养方案讲授内容, 留给学生较为充足的自学时间;增强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以及对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扩展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的空间。制定完整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以衡量教学质量、约束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管理;确实执行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 构建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制定一系列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措施, 使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为规范教学过程、严格教学管理和有效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建立外聘教师档案, 详细记录外聘教师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考勤、考查、考核和监督机制。

四、创建实践基地绩效评价体系

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支撑, 同时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化, 造成了人才培养考核无章可依。学院在整个平台构建中, 坚持“考评内容的多元性”与“考评主体的双重性”原则。人才培养由单纯考评“结果”转向兼顾“结果、行为和个体特质”多个方面, 综合运用结果类和行为类指标, 对学生的考核指标总体上侧重于学习成绩方面的要素, 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创造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素;对教师的考核总体上侧重于工作岗位行为方面的要素, 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投入度、工作能力等。实际上, 教师人员对于组织的贡献形式远远不限于职位输出成果本身。合作企业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具体实施人才培养任务、科研项目、建筑工程等。这时, 合作企业可能更多的时间是以某个团队成员的身份存在, 或是在一个考核周期内, 参与了几个不同团队的工作。这样, 对团队成员工作情况最熟悉的人其实就是各个团队的负责人, 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门领导, 所以应坚持“谁管理, 谁考核”, 合理分配各考评主体的权限, 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 建立合作企业业绩的考核系统, 以全面、准确地反映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的成果, 决定是否加大力度支持或是取消合作项目。

五、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以自身教育平台建设为根本, 综合科技城的资源, 积极延拓教学基地, 提升教学条件, 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鲜明的开放育人平台, 既有针对性的国防高级人才培养, 又有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建筑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大力培养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我学院根据科技城聚集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科研院所18家, 科技城“军民结合、科技创新的发展特色”, 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了部分国防科技人才, 为科技城国防单位做人才储备。同时, 学院立足科技城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的发展思路, 设立科技城建筑土木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新世纪的建筑土木专门人才, 具备更深厚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 具有从事建筑土木各个领域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铁路与城市铁道工程、道路工程等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培养的人才, 可以到与建筑土木有关的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施工企业、房产企业、投资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学、开发等工作。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防单位来联合办学、联合培养, 在中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中培养出国防建筑土木人才。目前在国防工作的建筑土木人才约有50余人, 部分已成为国防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与管理者。

学院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 在众多联合方式、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管理机制等工作中, 清楚认识到学校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基石, 一切育人以学校展开。培养平台以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为核心, 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工作中, 以学院管理制度、学院开放式教学方式、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为主, 充分调动联合单位等资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最大程度地促进专业硕士实践基地教学的开展, 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水平土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建福, 于宝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科技咨询, 2011, (22) :228.

[2]张文涛, 邱治金.重基础、厚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3) :52-53.

8.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八

关键词: 教学模式设计 国际商务硕士 国际金融课程

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型的高级商务专门人才。而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应当首先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并能熟练进行经贸实务操作,擅长国际商务交往。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界定,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导向是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特点,所以其课程教学和学习应采用相对本科或学术硕士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其中现代教学方法又大致包括:启发教学法或暗示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或探究法、案例教学法、播放教学法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而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和自主性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这三种方式。从上述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看,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及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国际商务硕士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可能应用得更为广泛。

具体到国际金融课程,要想更好地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就该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设计而言,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可能有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职业性人才的目标。所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传统 “以教为主”模式和建构主义“以学为主”模式的综合。以“以教为主”的模式注重教师教法,以教师“教”为中心,易忽视学生的“学”。而“以学为主”模式正好相反,十分强调学生的“学”,在当前教学情况下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则可以根据国际金融课程实际教学内容和国际专业硕士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而,以下基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探讨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步:(1)教学设计的公共基础步骤,包括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起点确定和教学内容分析;(2)根据第一步的分析结果,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模式,并决定其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3)对国际金融课程进行教学评价。

一、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概述

根据全国国际商务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介绍中的相关内容,国际金融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所培养的是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中就职的高级商务人员,主要从事跨国经营管理、国际营销、国际投资和国际商务谈判等管理活动。因而,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相关概念、工具、程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到国际商务管理中。

而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对象特点看,学生的专业背景较为复杂,包括应届毕业生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并且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系统学习过国际金融相关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专业跨度较大,未曾接受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事先应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有一定了解,实现预估教学对象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在课前或第一次课对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访谈,了解其学习国际金融的动机、需求和学习基础。

至于国际金融教材的选择,也应与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的目标相匹配,可以考虑优先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较强的英文教材,并尽可能采用双语教学。当然,在国际金融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语言能力,而是增强学生在国际金融业务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自信心,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二、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鉴于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是国际商务高级管理人才,与学术硕士和本科生有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国际金融的教学可以立足跨国公司,主要掌握管理一家跨国公司所需要的国际金融知识。依据这一视角,其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包括:(1)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金融环境,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及国际金融市场;(2)国际金融的基本金融工具的投资及其风险管理,包括外汇和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和管理;(3)全球化融资及国际贸易融资特殊方式和途径等。

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适当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国际货币体系环境的教学,可以教师为中心,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多媒体的播放演示,穿插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当然其中可以采用其他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比如案例教学法,可以利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内容——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的理解。再比如对于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汇风险管理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负责提供案例和辅助资源、设定相关外汇风险情境及进行指导。这里的案例可以来自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也可以考虑邀请校外实际从业人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分享案例。而学生则以教师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自主进行分组协作学习,成立不同的虚拟跨国公司,分析特定情境下其所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经营风险及转移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然后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成果展示,与其他组进行比较和交流。同时教师对所涉及知识点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学生的表现。以教为主的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模式可以融合贯穿于整个国际金融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

三、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

从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评价看,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从评价方式上看,主要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具体而言,在课前对学生专业背景进行调查即为教师进行的诊断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国际金融学习准备情况并因材施教。而在整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指导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比如教学过程中穿插的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案例讨论、学生小组作业的展示交流等。通过上述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点和兴趣度及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微调。在进行诊断性评价时,主要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的方式,而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则可以设计相关的学生和教师形成性评价用表。比如在对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时,除了教师点评之外,还可以让其他小组学生对改组的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可以设计评价表让学生就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内容、风险管理技术及语言表达进行评分。而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小组作业等设计综合考评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作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国际金融课程,其教学模式设计应体现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实践性和学生对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在国际金融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既能较为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M].第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70-185.

[2]迈克尔·莫菲特,阿瑟·斯通西尔,大卫·艾特曼.国际金融精要版[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0.

9.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硕士论文 篇九

引言

目前建筑企业市场赢利空间越来越小,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对于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市场的自由选择度越来越高,市场进行企业自主报价,另外加上市场规范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这就造成有些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暗箱操作、恶性竞争等情况;较多的业主刻意压价,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拖欠工程款,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企业的生存压力,缩小利润空间。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由于行业规范不够,造成许多小规模工程处也改名换成了建筑公司,造成市场的混乱,再加上企业的管理不善,造成公司效益低下。

这种问题的解决需要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扫清道路。

一、施工项目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高

由于目前有些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合同观念同经济意识不到位,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弄不清实际的业主-总包-分包之间的关系。

这就对往后办理签证手续以及工程付款留下了隐患。

有些公司的项目管理责任不明,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连项目的盈亏原因也弄不清楚,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生存。

2、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因企业管理制度比够完善,造成公司对市场行情分析不客观,对发生的案例判断不准确,应急处理不到位,会议形成意见不能够落实到位等问题,即造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屡屡被动,外部形象受损,内部经济受损等客观事件。

3、现场材料管理混乱

由于规章制度的不严格,项目经理部无法对材料采购做出预控管理,对进出仓库的材料无严格的管理流程,未将责任落实到人,这就造成了材料的采购把控不够严密,材料使用混乱,余料无回收等浪费现象。

有时对于一些计件承包工程,只包工不包料,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只顾产值,而不注意材料的使用,造成物资消耗严重,导致建筑成本上升。

4、成本核算工作不严谨

成本管理人员是每一个项目部都必须配备的,主要职责负责施工图的工程量及价款的核算,并做好阶段性的成本核算比对及分析工作,是控制项目工程预算的重要方面。

很多成本人员现场施工经验不足,对人材机市场价格把握不准确,对施工方案理解不透彻,造成工程施工成本投资无准确性可言。

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突破传统观念,提高认识和理论水平

第一,要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因为工程最后的价格和工程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占有率,要在各个方面提高竞争意识,不仅要在质量和工期上竞争,还要在价格上提高竞争意识,提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

第二,要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单独能完成的,所以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然后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好协调,千万不能各做各的,一旦出了问题不能做到及时沟通,有可能这方面的施工出了问题,那部分施工没有及时得到消息,没有及时停止施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性。

第三,对成本的控制要做好合同方面的管理,根据合同进行工程的施工,一旦工程施工中出现了问题,可以根据规定的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出现理赔的问题也好解决。

第四,对于成本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要加强学习,建立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用科学的体系指导实际的施工,提高成本管理的控制能力和水平。

2、强化合同管理,挖潜创收

2.1充分认识合同的重要性,系统学习和研究合同,深挖增收潜力。

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

10.建筑设计硕士论文 篇十

2015年本校多个专业拟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申请人可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yz.chsi.com.cn/tm)中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

一、免试申请条件

1.申请人所在学校必须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推荐免试权的高等院校;

2.申请人须获得推免生资格。

二、免试申请材料

1.本科在校1-6学期全部课程成绩单1份并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2.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成绩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

3.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励证明复印件;

4.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和获奖证书者,提交原件及复印件。

上述材料中要求同时提交原件及复印件的,先行提交复印件,复试时提交原件查验。提交复印件须于2014年10月8日前将相关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接收推免生专业所在招生学院(联系方式附后)。

三、免试申请程序

1.申请人登陆“服务系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将申请材料寄(送)至我校相关招生学院;

2.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通知符合条件者复试、体检时间及复试内容和要求;

3.复试、体检时间拟定于2014年10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以最终公布为准;

4.招生学院根据复试情况提出拟接收名单,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本校网上公示无异议的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推免服务系统”发出预录取通知;

5.取得我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资格的申请人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进行确认,未及时确认的申请人不能被录取,责任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四、推免生录取及入学资格审查

1.我校将按照教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对初步录取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复查。复查合格者,经全国招生工作联合检查通过后,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2.被我校招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生入学统考。如在2015年7月前不能按期获得学士学位或必修课不及格或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者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五、联系方式

1.申请材料邮寄接收地址列表(邮编:100044)

2.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44

联系人:丁建峰联系电话:010-68322241

电子邮箱:dingjianfeng@bucea.edu.cn

上一篇:赋予企业文化以生命力下一篇:河南万仙山郭亮村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