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2024-08-04

第一单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精选5篇)

1.第一单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篇一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自主构建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并亲历探究活动完成总结和应用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发现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我在设计调配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活动中,没有像教材中那样,让学生调配一杯盐水,而是采用了多种材料:盐、碱、糖、味精,调配出多种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材料,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中的“一定浓度”, 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包实验材料,每包10克,要求学生将实验材料一包一包的加入清水中,每加入一包后,都要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从最后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认识到,在水中加入一包、二包材料,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只有加入更多的材料,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是因为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第一单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认识到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学习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二、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三、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食盐水、两个胶头滴管。

3.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50克食盐、5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五、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马铃薯图片,通过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2.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

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 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或者糖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要求:取2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或者糖,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或者糖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或者糖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或者糖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水的量

食盐的量

沉浮情况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200毫升

3.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5.你能使上浮的马铃薯下沉吗?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六、教学反思

本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自主构建问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自主开展探究过程,自主完成探究结论,亲历探究活动完成总结和应用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发现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我在设计调配一杯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这一活动中,没有像教材中那样,让学生调配一杯盐水,而是采用了两种材料:盐、糖,调配出多种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从而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材料,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到“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中的“一定浓度”,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包实验材料,每包10克,要求学生将实验材料一包一包的加入清水中,每加入一包后,都要用玻璃棒搅拌,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从最后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认识到,在水中加入一包、二包材料,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只有加入更多的材料,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是因为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本次教学也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课堂中当我演示完两个马铃薯放进两个水槽中沉浮不一样,学生都在质疑第一个水槽中的水里有盐时,我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有什么方法证明第一个水槽里装的是盐水呢?同学们如我所料,想到了用火烤,但同时也有我没想到的方法,一个学生说把第一个水槽里的水全倒掉,再放入清水,看看马铃薯能不能浮起来,如果马铃薯沉下去,说明原来水槽中的水里有盐:接着另一个孩子说要向另一个水槽中加盐,如果马铃薯能浮起来,就说明第一个水槽的水里有盐。这时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学生们已经懂得了如果去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多少难得的一件事啊!

这堂课,让我明白,作为科学教师,最大的挑战不是设计多少巧妙的实验过程,而是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探究、思考、表达、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空间。教师只有将这种空间和权力真正交给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有能力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形成一种自主构建的学习文化。

3.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篇三

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附小西区 李成侠 教学背景: 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物体的轻重有关;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空心有关……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思维矛盾冲突后,能够从物体本身上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所以在后续《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的研究中,学生从物体本身的角度考虑出发,设想并尝试运用各种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在这个活动结束时,出现了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时段,除了从物体本身出发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改变液体从而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课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大小两个马铃薯为什么在第一个水槽里全是沉的,在第二个水槽里却浮了。然后,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提出推测――“可能两种水不一样吧?” 有了猜测,便自己动手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溶液,可以使学生看见只有在液体溶解足够多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加盐使物体浮起来,同学们会联想到死海,世界上联系死海,用科学的眼光来破除古时的迷信。 新的问题出来了,是不是只能加盐呢?别的材料行吗?控制鸡蛋的沉浮的设计,让同学们了解材料是多样的,不止盐一种,并且认识控制液体浓度是控制物体沉与浮的方法之一。 结课,回到“原点”,猜测两杯液体各是什么?此时,希望答案会是多元而广泛的。 本节课试图以这样的矛盾冲突以及产生的问题作为引导和驱动,推动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过程与方法: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调制液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 一切现象总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观察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师:(出示一大一小马铃薯)我这里有两个马铃薯,它们一样吗?现在我分别把它们放入这两个水槽中你们觉得谁会沉谁会浮? 学生猜测: 板: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师:到底这两个马铃薯放入水中谁会沉谁会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生:放到水里试试。 教师演示:教师将大的马铃薯放入清水中,小的马铃薯放入准备好的盐水中 师;我们再来观察(教师将两个马铃薯调换位置) 师:别着急,(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两个水槽,马铃薯同时沉或同时浮)。 师;马铃薯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 生:在清水中马铃薯是沉的,在盐水中马铃薯是浮的。 师:这么肯定在清水中马铃薯是沉的,在盐水中马铃薯是浮的? (设计目的:反复调换马铃薯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逐步预热,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二 马铃薯在盐水中的沉浮 1.调制一杯溶液使马铃薯浮起来 师:现在我们的桌子上就有一杯请水,我们试试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生实验:将马铃薯放入清水中 生:沉 师:那么,在盐水中马铃薯是浮的?我们做一杯盐水来试试。 师:盐水会做吗? 师:除了桌上的物品,你还需要哪些材料? 生:盐! 师:现在我这里有一包包的盐,给大家30秒,小组成员先商量好你们制作盐水需要多少包盐? 小组讨论:制作盐水所需要盐的包数 师:商量好了吗?不要告诉别人。 待会,材料员上来领材料,你可以悄悄的告诉我。还需要什么? 在调制盐水过程中,老师有些小提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PPT:调制液体活动小提示: 1.小组分工,明确队员职责。 2.实验中,每次加一包盐。 3.溶解完一包后,放入马铃薯,观察马铃薯在溶液中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4.取出马铃薯。 5.再放下一包。 6.循环操作步骤2,步骤3,步骤4,直至马铃薯浮起来。 师:开始做盐水吧! 学生实验:制作盐水。 学生汇报: 师:沉了、浮了,刚才你们不是说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浮的吗?到底马铃薯在盐水中是沉还是浮呀? 师:浮的小组说说你们放了几包盐?沉的小组说说你们放了几包盐? 师:只要水里溶解了盐,马铃薯就一定可以浮上来? 一定浓度的盐水,才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设计目的:激化矛盾。猜测--实验,有成功,有失败亲身体验到并不是只要溶解了食盐的溶液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必须加到一定的量或一定的浓度) 2.“死海故事” 师:生活中有没有例子,也是盐使物体浮起来的? 生:死海 生:介绍死海 小故事:“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公元二世纪,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后功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俘虏们被投入死海,但没有沉到水中淹死,而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投入死海,而俘虏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俘虏们受神灵庇护而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所以说“死海不死”。 师:你想对罗马统帅说什么? (设计目的:1.科学联系实际 2.巩固应用) 三.鸡蛋在液体中的沉浮 师:一定浓度的水可以让人浮起来,比如死海,现在考一考大家,你能让鸡蛋从水里浮起来吗? 生:加盐 师:老师准备的盐用完了。还有什么办法吗? 生:加糖试试 学生演示:溶解糖,使鸡蛋浮起来 师:现在,不想让鸡蛋浮起来,我想让他沉下去,怎么办? 生:加水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概括一下:怎样来控制鸡蛋的沉浮? 让它沉就沉,让它浮就浮? 生:控制浓度,控制沉浮 师:能控制鸡蛋的沉浮了,你能控制马铃薯的沉浮了吗? 生:一定浓度的液体,马铃薯浮起来,清水或低浓度的液体马铃薯会沉下去。 板: (设计目的:了解材料是多样的,不止盐一种,并且认识控制液体浓度是改变物体沉与浮的方法之一。) 四. 结课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这原来的两槽不知名的液体,你们说它们是什么液体? (设计目的:巩固发散。沉:清水,淡盐水,淡糖水......;浮:浓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沉和浮的液体有很多,关键考虑是不是达到一定的浓度。1.材料多样性2.浓度。) 板书: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一定浓度 盐水 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 浮 清水 沉 清水,低浓度液体 沉

4.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反思 篇四

土门关小学

韩建虎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五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回顾前后教学,进行以下反思

1、着眼细节,体验“新课标”.给科学探究“把把脉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八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八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5.第一单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篇五

藻 亮

《马铃薯沉浮的条件》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在这一节课中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新理念。通过我的“引导、启发、实践、发现、总结”,和学生的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和相应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我用两个谜语揭开了实验材料,一个冷谜语“我是土里的豆豆”同学很容易的答出来是土豆,我紧接着解释要用科学术语马铃薯,这就提现了科学的严谨,第二个谜语“我从水中来,最怕用水冲,若要进入水,立马无影踪。”学生也是很给的答出了是盐。紧接着做了个魔术,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到了沸腾,这节课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主题。因为有前几课的铺垫所以这里就直接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条件。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堂课,认为还是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拿出来分享。

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块:

一、哪杯水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让学生猜测讨论 二:做实验,多少克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必须是一定浓度 三:得出结论。

我抓住这三个环节上的有条有序,第一环节我设计两杯水并放入马铃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一杯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而另一杯水没有让马铃薯浮起来,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我就按照学生的方法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法演示出水杯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回过头想想,其实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他们的猜想。是不是会更加提现了科学的方法呢?如果最后再加一个比一比盐水和清水的重量会更加出彩。

这节课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逻辑性、条理性比较清楚,实验环节处理的过于细致,量取100毫升的水和加食盐溶解其实是一个环节,我把它们分开。原本的一个实验分成了两个大块,意在害怕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所欠缺。

教材上是让学生溶解1勺或者2勺食盐或者更多,马铃薯有没有浮起,这就是因为食盐溶液达到了“一定浓度”,从而证明只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而我将教材改成了溶解多少克的食盐,这样一来是为了配合下月实验教学验收做铺垫,熟练使用托盘天平,二来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量的概念。在实验室过程中学生对这个没有见过的仪器很好奇,也很模糊。我及时对有些组做了指导,天平的调平和测量有些同学存在着很多的未知,比如天平不平衡了,有一个组想到了给托盘加点水,而并不是用平衡螺母去调试,这点有待于训练。

课堂教学要强调实验结论——“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浓度”这个概念。所谓强调,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注重这种概念的渗透,而不是实验结束后一揭示了事。在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里还间接地进一步理解了“浓度”的概念,使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一是:在学生做实验时,应该让每组组长合理分配工作,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二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而不是照老师教的方法做。要启发学生想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后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

(1):怎么证明你的预测?

(2):需要哪些工具?

(3):怎样测量?

(4):需要测量马铃薯在空气中的重力吗?为什么?

三是:实验记录单的设计,比如在记录加入物质量和沉浮情况时,把沉、浮、半沉半浮等情况标注细致,让学生便于准确记录。

四是:应该在实验之后要求学生把实验器材收好,在最后的总结中让更多的小组参与进来。

总之,科学课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通过这一节,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以更加完善的细节和充满亲切感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后反思

上一篇:儿童谜语以及答案下一篇:残疾人康复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