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2024-10-14

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共8篇)

1.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篇一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核心问题 探究学习

核心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S多专家的研究更偏向于理论探讨,我们一线教师则应该重点关注核心问题的教学策略,呈现分析与提炼核心问题的具体做法。“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

一、数学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是什么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核心素养、探究学习、核心问题”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不难理解,但若能真正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将对新课程改革的“再出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来源于核心问题的探究,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探究学习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问题是有效探究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我们一线教师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上。

二、数学核心问题来源于哪里

“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那么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什么地方入手,核心问题从哪来?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来。一个好的情境,它应该能唤起兴趣、激活已知、产生冲突、激发创造.而这样的情境,它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发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自于教师对班级不同学生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来自于教师让学生先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自于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倾听、敏感和捕捉;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反思所生成的教学智慧……即来自于教师。

三、数学核心问题如何引领探究活动

数学核心问题如何引领探究活动,我认为,一定不是教师的“强行引领”(即教师用一个个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预设的轨道),而是学生为解决核心问题又产生系列的子问题,以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再发现问题、再进行探究的方式,使探究活动层层展开,学生的思维也随之不断地拓展、深入。

例如,在学习《小数乘小数》时,通过学生的分析,并提出了问题“买肉花了多少钱?”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给出探究提示:

①想一想,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②看一看,你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③估一估,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④试一试,你能用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记下你的方法并交流。

⑤议一议、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开始探究,并收集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班内交流,小组展示,在分享的同时相互评价、质疑。

这里渗透一个转化的数学思想:

25.6×0.9――25.6×9――256×9;让学生经历一个转化的过程,由小数乘小数转化成小数乘整数,再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去做。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情境中尽可能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核心问题;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想法;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捕捉冲突点,引发思维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四、如何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

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材重难点,确立核心问题,并以“核心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学会“变”。

1.教师的备课方式要改变

一直以来,教师在备课时着重要做到“六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备习题、备方法、备手段。在实施“核心问题”教学后,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做到“六备”,而且还要从许多问题里筛选、整合、并提炼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并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

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在解读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必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也就是要弄明白“教什么”。要弄明白“教什么”,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哪些技能,感悟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等。要明确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了解知识点之后,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尤其是从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从中提炼出教学的核心问题。

其次,要精心进行预设课堂教学方案,即如何呈现核心问题、如何组织课堂活动、何时指名小组上台汇报、如何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时精心预设。可以看出,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用“心”备课,不仅要备核心问题,而且还要备核心问题如何呈现;不仅要备活动组织,而且还要根据不同课型而安排、组织不同活动的形式.这样,虽然教师备课方式发生了转变,但是教师的备课变得更有针对性,突出重点,从而让教师学会把握教材、吃透教材、科学预设、条理清晰,便于施教,从而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2.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要改变。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需要改变课堂的组织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提出许多问题,多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或是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去解决问题。这样,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而“核心问题”教学,是以一两个“核心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由于一两个“核心问题”思维含量大,并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才能解决的。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采取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小组汇报等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那么,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程通常应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分析问题――指名汇报,解决问题――引导质疑,再提问题――实际应用,深化问题”五个基本环节。

3.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用单干方式,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单独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开展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而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推动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由传统的配合者、接受者和服从者转向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问题发现者、探究者、合作者。

(1)注重自主探究。如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角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四个不同的活动角,分别是:角的两边很短;角的一条边长一条边短;角的两条边都较长;角的两条边更长.让学生自由地转动角边、比较角的大小,观察思考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并随机出示两个问题:

怎样才能把角变大?怎样才能把角变小?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摆弄活动角,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并在探究与交流中感悟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边画得长短无关”。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而且因为规律是学生自主发现,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学得扎实、记得牢靠。

(2)注重合作学习。由于“核心问题”通常具有探究性、开放性,问题比较大,学生单独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或单独完成不了,需要开展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班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帮教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集体意识,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即组长(负责组织)、记录员(负责整理记录)、资料员(负责学习材料收集)、报告员(负责反馈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出示情境图:这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如何排队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方法一:每排6人,排2排;

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

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在操作中得出乘法算式。

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用手里12个圆片,代替12个同学,摆一摆,你是如何给这12名同学排队的?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困生。汇报展示,教师提出要求: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课件展示:

方法一:每排6个,摆2排,算式:6×2=12;

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算式:4×3=12;

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算式:12×1=12;

通过学生的探究,怎样拼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拼摆。如:每排1人,排12排,每排2个,排6排,每排3人,排4排,每排4人,排3排,每排6个,摆2排,每排12人,排1排。教师小结,在实际操作中,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拼摆,才能保证把所有的方法找到,还能做到不重?汀?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找准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教师的教学就有了“抓手”,学生的学习就有了“靶心”。因此,把握并提炼每节数学课的核心问题,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教学,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设计核心问题的初衷。

2.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篇二

一、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问题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 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只有在意识驱动下的解题, 才是学生内心需求的真正体现, 才能达到解题的最终目的。

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寻找问题, 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寻找问题, 实现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更简单的就是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的地方寻找问题。培养学生“处处有问题”的意识。其次, 给学生营造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宽容、和谐的学习气氛,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放松学生的身心, 让他们“问”的积极, “问”的大胆。

在进行低年级的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 形成问题意识。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例如, 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 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漂亮图案, 再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他们动起来, 组成了一幅画, 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在学生欣赏这幅画的同时, 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 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进而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

二、分析数量关系, 获得解题方法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 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尤为重要的。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知问题, 通过文字描述、画面或其它形式, 了解已知条件, 明确问题中可供利用的信息, 然后根据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即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 明确问题的初始状态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例如, 教学这样一道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 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 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教师给出问题“这道题目要求什么?”学生都知道要求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那怎么求, 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题目中的条件有直接告诉我们吗?”教师的几个问题就把这道题要思考的重点抛给了学生, 让学生去分析题目, 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 从而解决问题。

三、总结解题策略, 提高解题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但是,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归纳总结, 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 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 ”时, 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爸爸让明明计算18+7, 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 向同学们求助, 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 积极思考, 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 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 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 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 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 (20+7-2) 的;有把18分成13和5 (13+7+5) 的;有把7分成2和5 (18+2+5) 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 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作为教师, 我们在肯定学生方法的同时, 更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归纳出最优的方法, 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核心问题,“问”出数学味 篇三

【教学片段】

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之前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概念?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事先制作好的概念卡片贴到黑板上。(许多概念卡片乱七八糟地被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黑板上的概念,你看完这些概念有什么想法?

生1:太乱了,我想进行整理。

师:你想怎样进行整理?

生2:我想把有联系的概念先放在一起,进行分一分。

学生的想法虽然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倍数和因数”中的这些概念之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其实不能分割开来看,但教师仍然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很快在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歧。

生3: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放在一起,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4:倍数、因数放在一起,公倍数、公因数放在一起,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5:随便摆哪种都行,只要有道理就行。

生6:我觉得既然生3和生4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在摆的时候如果既能满足生3,又能满足生4,那该多好啊!

生6的发言,让课堂陷入了沉思。

2分钟后,生5激动地突然一跳起来:老师,我知道怎样摆了,横的看满足生3的想法,竖的看满足生4的想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到这些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不断深入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形成了知识的网络图。

【课后反思】

一、以“问”生“问”,教学水到渠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核心问题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才能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如果只是琐碎地一个一个讲概念,那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显得杂乱而无头绪。笔者以“概念的归纳和整理”为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并同时生成3个小问题:(1)概念的定义。学生在对概念进行整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概念的定义,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自主地去查找每个概念的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概念的分类。学生要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想把这些概念分一分,把有联系的放在一起。(3)构建概念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这些概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引发学生想要构建概念之间的网络图的需求。

二、动手操作,经历知识形成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去发现,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和习惯等等。如:(1)为了上好复习课,笔者改变了学生的预习方式,变学生漫无目的的预习为有目的的操作性预习,大大提高学生课前准备的效率。在“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课前,笔者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通过制作卡片,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概念,其次有目的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后为课堂整理与复习作铺垫。(2)笔者在教学知识网络图时,并没有因为要节省时间而让学生直接看着网络图说一说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走个过场,而是提供给学生事先准备的卡片且预留了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采用表格、提纲或图等形式把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整理出来。学生经历了知识网络图的再创造过程,记忆更加深刻,而且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学生思辨,激活课堂氛围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众口一致的课堂,而是思维发散、百花齐放的课堂。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在自主的思辨中,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知识。

在“倍数和因数”这节课中,生1的想法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分为一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分为另一组;有的说倍数、因数分为一组,公倍数、公因数分为一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再分为一组。很多学生对两种想法都觉得很有道理,课堂归于平静。生6的想法则又一次打破课堂平静,学生纷纷动手操作,最后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倾听者,课堂的气氛由平静走向沸腾,再由沸腾归于平静,一波三折,均掌控在学生的手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原本枯燥的整理与复习课其实也可以呈现得丰富多彩。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以“核心问题”为中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作为重要的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有序整理、有序复习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实践与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中心小学 211200)endprint

“倍数和因数”相关内容的复习课,笔者上过多次,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复习课中常用的问答方式,但是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趣寥寥,多是被动学习。在一次不经意间,笔者抛出“自行整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一核心问题,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整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都能一一解决。现将教学片段简要记录如下。

【教学片段】

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之前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概念?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事先制作好的概念卡片贴到黑板上。(许多概念卡片乱七八糟地被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黑板上的概念,你看完这些概念有什么想法?

生1:太乱了,我想进行整理。

师:你想怎样进行整理?

生2:我想把有联系的概念先放在一起,进行分一分。

学生的想法虽然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倍数和因数”中的这些概念之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其实不能分割开来看,但教师仍然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很快在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歧。

生3: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放在一起,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4:倍数、因数放在一起,公倍数、公因数放在一起,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5:随便摆哪种都行,只要有道理就行。

生6:我觉得既然生3和生4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在摆的时候如果既能满足生3,又能满足生4,那该多好啊!

生6的发言,让课堂陷入了沉思。

2分钟后,生5激动地突然一跳起来:老师,我知道怎样摆了,横的看满足生3的想法,竖的看满足生4的想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到这些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不断深入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形成了知识的网络图。

【课后反思】

一、以“问”生“问”,教学水到渠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核心问题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才能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如果只是琐碎地一个一个讲概念,那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显得杂乱而无头绪。笔者以“概念的归纳和整理”为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并同时生成3个小问题:(1)概念的定义。学生在对概念进行整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概念的定义,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自主地去查找每个概念的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概念的分类。学生要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想把这些概念分一分,把有联系的放在一起。(3)构建概念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这些概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引发学生想要构建概念之间的网络图的需求。

二、动手操作,经历知识形成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去发现,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和习惯等等。如:(1)为了上好复习课,笔者改变了学生的预习方式,变学生漫无目的的预习为有目的的操作性预习,大大提高学生课前准备的效率。在“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课前,笔者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通过制作卡片,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概念,其次有目的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后为课堂整理与复习作铺垫。(2)笔者在教学知识网络图时,并没有因为要节省时间而让学生直接看着网络图说一说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走个过场,而是提供给学生事先准备的卡片且预留了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采用表格、提纲或图等形式把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整理出来。学生经历了知识网络图的再创造过程,记忆更加深刻,而且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学生思辨,激活课堂氛围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众口一致的课堂,而是思维发散、百花齐放的课堂。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在自主的思辨中,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知识。

在“倍数和因数”这节课中,生1的想法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分为一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分为另一组;有的说倍数、因数分为一组,公倍数、公因数分为一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再分为一组。很多学生对两种想法都觉得很有道理,课堂归于平静。生6的想法则又一次打破课堂平静,学生纷纷动手操作,最后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倾听者,课堂的气氛由平静走向沸腾,再由沸腾归于平静,一波三折,均掌控在学生的手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原本枯燥的整理与复习课其实也可以呈现得丰富多彩。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以“核心问题”为中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作为重要的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有序整理、有序复习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实践与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中心小学 211200)endprint

“倍数和因数”相关内容的复习课,笔者上过多次,采用的方法也是一般复习课中常用的问答方式,但是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趣寥寥,多是被动学习。在一次不经意间,笔者抛出“自行整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这一核心问题,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整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都能一一解决。现将教学片段简要记录如下。

【教学片段】

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之前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概念?

学生边说,教师边将事先制作好的概念卡片贴到黑板上。(许多概念卡片乱七八糟地被贴在黑板上)

师:观察黑板上的概念,你看完这些概念有什么想法?

生1:太乱了,我想进行整理。

师:你想怎样进行整理?

生2:我想把有联系的概念先放在一起,进行分一分。

学生的想法虽然离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倍数和因数”中的这些概念之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其实不能分割开来看,但教师仍然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很快在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分歧。

生3: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放在一起,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4:倍数、因数放在一起,公倍数、公因数放在一起,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放在一起。

生5:随便摆哪种都行,只要有道理就行。

生6:我觉得既然生3和生4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在摆的时候如果既能满足生3,又能满足生4,那该多好啊!

生6的发言,让课堂陷入了沉思。

2分钟后,生5激动地突然一跳起来:老师,我知道怎样摆了,横的看满足生3的想法,竖的看满足生4的想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到这些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不断深入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形成了知识的网络图。

【课后反思】

一、以“问”生“问”,教学水到渠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核心问题是一节课或某一个板块环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问题。这节课中的其他问题都是与之存在逻辑联系的派生问题。“核心问题”既关联到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又连接着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点,它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才能激发和推进学生对课程目标的主动建构。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如果只是琐碎地一个一个讲概念,那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显得杂乱而无头绪。笔者以“概念的归纳和整理”为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并同时生成3个小问题:(1)概念的定义。学生在对概念进行整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概念的定义,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自主地去查找每个概念的内涵,在原有的基础上,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概念的分类。学生要弄清楚概念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想把这些概念分一分,把有联系的放在一起。(3)构建概念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这些概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引发学生想要构建概念之间的网络图的需求。

二、动手操作,经历知识形成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去发现,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态度和习惯等等。如:(1)为了上好复习课,笔者改变了学生的预习方式,变学生漫无目的的预习为有目的的操作性预习,大大提高学生课前准备的效率。在“倍数和因数”的复习课前,笔者事先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把“倍数和因数”中的概念制作成卡片,每个概念一张,正面写上概念的名称,反面写上概念的定义。通过制作卡片,首先帮助学生复习概念,其次有目的地调动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最后为课堂整理与复习作铺垫。(2)笔者在教学知识网络图时,并没有因为要节省时间而让学生直接看着网络图说一说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走个过场,而是提供给学生事先准备的卡片且预留了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采用表格、提纲或图等形式把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整理出来。学生经历了知识网络图的再创造过程,记忆更加深刻,而且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学生思辨,激活课堂氛围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正精彩的课堂不是众口一致的课堂,而是思维发散、百花齐放的课堂。学生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在自主的思辨中,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知识。

在“倍数和因数”这节课中,生1的想法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应该分为一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分为另一组;有的说倍数、因数分为一组,公倍数、公因数分为一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再分为一组。很多学生对两种想法都觉得很有道理,课堂归于平静。生6的想法则又一次打破课堂平静,学生纷纷动手操作,最后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倾听者,课堂的气氛由平静走向沸腾,再由沸腾归于平静,一波三折,均掌控在学生的手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原本枯燥的整理与复习课其实也可以呈现得丰富多彩。这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以“核心问题”为中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等作为重要的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事物的本质,达到有序整理、有序复习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实践与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4.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篇四

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

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另一方面积极与兄弟学校加强沟通,增进校际间的交流。我们分别与溪尾、光明中心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每学期我校总会安排至少一次的讲座。每一次聆听专家的讲座,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理念,都会让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课题组沙龙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练习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开发研究,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实有效,我们除了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外,这学期还举行了一次课题沙龙活动。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点和收获,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困惑,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研究的成效分析

1、学生方面

(1)、学生“问题意识”逐步得到培养。你在课堂上或生活中给别人提出过数学问题吗?

当你面对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你会想到学过的数学知识吗?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吗?

调查结果表明,有90%以上的同学不会主动向别人提出数学问题,也没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经历,他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数学组教师组织了学生写数学日记、编数学小报,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在校外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促进学生主动的去观察生活,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是要消除差异性,而是为了给每个同学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依据各自的数学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同,思维水平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教师能创设好平台,做到人人参与,亲身经历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能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课题的实施,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还会用 “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得更加有滋有味。在这两年多来,笔者带领学生共同研究了“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旅游中的数学问题”、“拉面中的数学问题”、“汽车里的数学问题”、“报刊中的数学问题”、“菜场上的实际问题”等问题,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充分挖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比以前更感兴趣、更主动、更有热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课题的实施,促使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教学时,通过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礼品盒,在制作前的材料准备、制作的过程中就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理解到位,不仅体验深刻、而且学得扎实。又如:学生在学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家对客厅、厨房、卧室等动手实践操作进行了测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会计算规则的图形,碰到障碍物时会想办法进行线段的平移,得以顺利地解决,同时当碰到有些不规则的客厅,会利用解决组合图形的分、割等方法灵活转化,特别是类似扇形一样比较复杂的图形,有学生采取大量地分割近似地看成若干个长方形计算求得;有人请家人帮助,知道扇形的面积;有人„„

2、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应试教育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即根据不同的问题,教师一开始就像一只“领头雁”,教师“讲”,学生“听”以这样单一的方式传递问题的答案。通过课题的实施,我们积极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插手,遇到难处,教师只是合理,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决不以教代学;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特观点时,教师认真地倾听,适时的点拨、评析,时时刻刻注意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即使是与自己的观点相悖,也不一棍子打死。那怕学生的观点实在不可取,教师也是委婉地否定,时刻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合作的课堂学习中建立了融洽的朋友关系,教师的主宰者。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相长”学生由于问题意识的能力加强,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自己享受体验的课堂教学往往要比那些单向灌输的课堂更难以驾驭,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的教学适应现在的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应该做到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长此以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就不断地在提高,教学过程也不断地得到优化。

三、存在的问题

(1)老师自身的理论功底还不够扎实。

(2)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有待培养。(3)学生虽然敢问,善问了一点,但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尚有一段距离。

四、今后研究方向

1、课题组也发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应向课前和课后拓展和延伸,因为课前和课后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为此,下学期计划建立一个以“问题”为中心,融课前、课内、课后于一体,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交替运用的综合学习操作策略,努力呈现“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想效果。

2、努力克服教师的自身因素对意识培养的阻滞作用,加强自身学习。随着课堂预设项目的减少、“意外” 因素的增多,以及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全面,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更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更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和学的重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成竹在胸。下一步实验教师要加大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五、阶段性成果

1、在教育理念引导下,在实验教师的大胆探索中,全体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想问”的氛围,为学生争取了自由发展的机会、条件和情境,学生会积极思考,敢于提出各种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由起初的肤浅的、未经思考的问题,变成了现在有价值的问题。教给了学生“会问”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乐于提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提供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开始以鼓励评价为主,随着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要求也不断提高,努力使学生能提出一个个高质量,有创意的问题。教师作出了“乐问”的评价

2、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逐步构建起一个有利于“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模式。

(1)呈现问题:导入新课后,学生汇报自学中的发现问题,教师从中归纳整理,形成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合作探究。围绕上述主要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充分交流、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达成基本共识。

(3)集体交流。根据组内合作的收获和未解之处,进行组间的广泛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充分参与其中,帮助解决一些难题,使学生认识趋于统一,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4)组织检测。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检测。一方面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点拨。(5)课堂反馈。教师及时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通过教师批阅、学生互查、集体评订等方式当堂反馈。做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不留尾巴。

(6)课堂小结。回顾刚进行的学习,让学生说说:独立学习时有什么所得,在组内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方法,合作、探索时学习又有了什么新收获,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满意„„教师对学生的小结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给予及时激励,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为后继学习增进动力。

5.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篇五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等,因此传统的高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需求,需要作为重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l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文将着重分析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引言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高校在培养小学数学教师方面也应该顺应新课改要求,提升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以满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

二、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

当前阶段,我国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特点突出,这种形势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素质提升,使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素质不能达到课改要求。基于此,设置相关专业的高校应该制定统一的职前教师培养标准,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组织相关的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以及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等多方力量,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所需的数学知识等理论,梳理出小学数学教师所需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方向与依据。在制定培养标准时需要考虑其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具体实践。

三、适当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驱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顺应形势发展,调整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高校的职前教师培养中,也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专业教学方式,依据教育发展形势不断进行专业教学目标的调整。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可以组织管乐团的学生吹响集合号,其他学生迅速到操场集合,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在进行身体锻炼,还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另外,鼓励适当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数学类课程的内容联系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展专业中数学专业课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初等数论、概率统计、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数学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指导和研究能力,因此强化数学课程和学科体系构建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关乎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下,高校也应该进行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安排调整,小学教育新数学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有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离散数学、高等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规划、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另一方面对原有内容采取了新的处理方式。这些变化对高效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内容及体系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在构建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教学需求,不断进行数学专业课程比重的有机调整,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契机。

五、构建具有反思性、合作性的实践课程

要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数学教师,仅教授一些显性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教育实践以帮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因而,对于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加强其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可以将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数学类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走入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观察或是亲身实践,并在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对所学内容进行体会反思,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一般程序、基本策略的掌握,而且有助于他们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形成教学的智慧。在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中,可开设有关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观察、数学概念教学等主题实践类讨论课程,将职前小学数学教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一同梳理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探讨某个主题的教学设计、学习观察学生的技巧等,并且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实践中自己的想法、经验以及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能够促使他们在毕业后较快地融入教师教研活动之中,并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讨论中获得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知识经验,在提高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不断推进以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

六、结语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也应该顺应形式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6.数学核心问题研究总结 篇六

研究人

魏秀颀

我校开展的关于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科研工作已经进入了中期研究阶段,在此项研究工作的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研究案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下一步的科研策略,我对我们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主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这三个方面又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所以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分组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

有关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客观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可以看出现在国家对于孩子在文化基础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和重视,现在的小学生每个年级都有必读书目,并开展阅读记录活动,阅读是奠定文化基础的一个重要方法,而现在这个时期的高中生,阅读量很小,掌握知识的面很窄,对于阅读也没有兴趣,高中学习的节奏快、任务重,使得大部分学生抱怨没有积累更多知识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多被游戏占据,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所强调的文化基础,重在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所以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增加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形成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把工作具体到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方面。针对学生们现在的状况,我们想达成以上目标,就需要有针对性对下一步的工作的作出部署,我们计划从课堂和课下两个时段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对待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环节,一定要把这个教学要求提到一定的高度,甚至要在组会评课时给予足够的关注、与教师课堂的判定挂钩,检查备课教案时,要着重看教师对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并阶段性检验课堂实施情况。课下督促学生养成善于利用边角时间看书的习惯,及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这种活动已经试行了一次,效果显著,展现了学生个人的风采,其他人在有收获的同时也对发言的同学赞赏有加。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学校已决定将学校的图书馆对全校学生开放,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有利于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

有关学生在自主发展方面的研究调查表明,一些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在其他方面只需鼓励其注意自身的能力拓宽,但有些同学的自主能力很差,做什么事都是随性的,所以自主发展能力还有待于长期督促培养。我们现在对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能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多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而且我们不能只把学生成绩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诚心的按照以上的目标去培养学生,使他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看学生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评定标准是:是否善学乐学、是否勤于反思、是否具有接收信息意识等。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主要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对学生培养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方面。接下来预定采用的办法是,首先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入手,具体表现在课堂的纪律、参加活动情况、合理的使用和分配时间和精力、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达成目标的持续动力等。这方面的培养可采取举办班会系列活动,并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总结活动,切实做到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还要在班级内分学生学习、生活小组,对于小组给予综合性的评定和评价。

7.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核心问题分析 篇七

1. 建模教学的意义

建模教学指的是通过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建立实物模型来阐述课本中抽象的理论。建模指的是建立课本中教学素材的模型,对课本中的素材模型化,通过实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说小学数学中的加减问题,教师可以使用水果或者别的可以方便进行教学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小学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事物有更直观的了解和印象。小学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独立建造模型就是很好的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因为当学生上了小学之后,是小学生的思维就由形式转化为抽象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理论的基础和奠基的过程,建模教学最主要的意义是很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课本中知识的理解能力。

2. 建模教学的模式

将建模教学融入小学数学中,要考虑到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要遵循建模教学的基本规律。而可以将建模教学的过程分为几个部分:假设问题、精简假设、建立模型、解读模型等环节。

i.假设问题

建模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假设问题,假设问题必须是与小学生的生活并且符合数学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建立小学生对建模教学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小学生去接纳建模教学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本里的内容。

ii.精简假设

当给小学生假设问题以后,就要将这个问题转变成贴切课本内容的问题,所以要首先解答以下两个问题:对分析问题时建立的情景和将假设问题转变成课本问题,也就是根据提出问题的特征和建立模型教学的目的,简化提出的问题,把假设的问题通过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进而将假设的问题转变为数学问题。

iii.建立模型

通过构建模型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更深入的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问题所指的内容,建模教学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课本里面抽象的内容,通过实物来将课本里面学生看不到的一面展示出来。

iv.解读模型

最后通过教师来解读模型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模型的含义。建模教学知识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向小学生解读模型代表的含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问题的本质。

教学中必须要以建模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心,遵循这一流程来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入教师自身对建模教学的理解和知识。

二、建模教学对学校教育的利弊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建模教育对于小学数学一样存在着它自身带给小学属小教育中的利与弊。

1. 建模教学对小学数学的利

建模教学是直观的把课本中的教学素材通过实物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小学数学中融入建模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授课的内容和汲取课本中的知识,还能够很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抽象思维。建造模型让小学生能够看到课本中的文字所描述的问题,通过利用模型来教学,就能够通过建模教学来首先刺激小学生的视觉,让小学生能够直接看到课本中所描述的内容,这样就能通过视觉刺激大脑来进行记忆和提高自身的理解。其次,利用身边的小物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自己独立的动手进行建造模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够提高自身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建模教学对小学数学的弊

凡事都存在这两面性,建模教学带给小学数学很多的便利和好处,但是建模教学也存在着它的缺陷。建模教学并不能很全面的解读数学上的所有问题,当小学生学会使用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后他们会在任何问题上都会使用建造模型来解读数学问题,当有些问题无法使用建设模型来解读之后,小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挫,从而导致小学生对建模教学失去信心和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建模教学之后的运用了,所以在教师授课时应该全面的向小学生解释建模教学的意义和适用范围,这样向学生明确的指出缺陷才更有利于建模教学之后的教学。

自从1985年在美国创办的第一届“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以来,我国越发的重视初小学生的建模教育,所以建模教学逐渐的融入全国各地的初小学的教学课堂中。所以为了更好的将建模教学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去,教师们必须要加强自身对建模教学的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本知识,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建模教育下的熏陶和感染加深小学生对建模解题的理解,从而加强小学生自身的成绩和动手能力。

摘要:建模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是近年一直钻研和优化的教育形式,也是最近在数学教育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全国大部分的小学都在积极开展小学数学的建模教学的活动。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建模教学中的利弊和建模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建模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教学

参考文献

[1]陶锋.习题训练要有数学模型建构意识[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03)

8.提核心问题,做大气的数学教师 篇八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94-002

在区新入职数学教师导师制培训活动中,我尝试基于核心问题执教一节家常课。现将“五问”的教学片段呈现如下:

【第一问】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的数学课学习了什么?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怎样计算呢?

生1:比如1/2+3/8=4/8+3/8=7/8。

生2:我把他举的例子改成减法,1/2-3/8=4/8-3/8=1/8。

师:老师带来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题略,做完后核对答案,统计正确率。)

师:看来大家学得还不错。你觉得要做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1:注意看清符号,是加法还是减法。

生2:找准公分母,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生3:要看清数字,不能抄错数字。

【第二问】今天学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什么?生1:异分母分数乘除法。

生2:三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师:到底谁说得对呢?赶快打开课本,哪一页?生:81页。

师:学什么?

生1:分数的连减。

生2: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师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师:今天这节课,是老师讲给你们听,还是你们自己学?

生(齐):自己学!

师:好!

提出自学要求:一字不落地自学课本P81页,完成书上空白部分及试一试。

【第三问】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什么?

师:通过自学课本P81页,你们已经学会了什么?

生:我知道求草坪的面积可以把花园的面积看做单位“1”,用1-1/4 -1/3,也可以用1-(1/4+1/3)。

师:黑板上写了三道题,1-1/4 -1/3 ,1-(1/4+1/3),1/6+3/5+2/3。谁能上台来解答?

指名三位上台解答,师生分析解题过程略。

【第四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在自学的过程中,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谁提的问题好,我给他在书上贴上一个“数学大王”贴纸。

生:我不清楚“1”是哪里来的?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是啊,被减数“1”从哪里来的,哪位同学能解释这个问题?

生1:我知道!是把一个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

生2:把花园的面积看作单位“1”,先减去1/4,再减去1/3。

生3:这个“1”虽然题目中没写出来,但是我们都知道分数是有单位“1”的。

师:你现在明白了吗?这个问题确实是问到要害了,许多同学在做这样的问题时,很苦恼,找不到被减数。比如这道题(出示:截止2011年底,我国约有8/15的人口在乡村,其余的在城镇。城镇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几分之几?)你会列式吗?

生:1-8/15 。

师:对!“2011”这个数有用吗?

生:没有。

生:对解题来说,“2011”这个数是多余信息,是无关条件。

师:为了让同学有更深的认识,我们来看这一组题:(1)一根彩带,全长4/5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4,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8,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2)一根彩带,全长4/5米,第一次用去1/4米,第二次用去3/8米,还剩几分之几米?

生:第一道题是1-1/4-3/8 ,第二道题是4/5 -1/4-3/8 。

师:为什么?

生:第一道题的1/4和3/8都不带单位,都把全长看作单位“1”,而第二道题是具体的多少米,要用全长4/5米作被减数。

师:我们要注意甄别、判断!

【第五问】你今天学得怎么样?

师:今天大家选择了自己先学,老师后讲的学习方式,你学会了什么?感觉学得怎么样?

生:我感觉我学会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生:我觉得分数的混合运算和整数的混合运算差不多。

师:你喜欢这样的学习吗?为什么?

生:喜欢!

生:因为自己先试着去做!

……

【课后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学什么?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今天学得怎么样?”五个大问题贯穿全课。第一个核心问题“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回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一些基本训练,承前启后。第二个核心问题“今天学什么?”直接了当,省去了情境的烦扰,随后教师进一步激发兴趣,“是老师讲给你们听,还是你们自己学?”很好的将自学课本和探究新知结合起来。第三个核心问题“通过自学,你已经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展示预学成果,教师引导围绕书上呈现的几道混合运算作重点分析。第四个核心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鼓励学生向同学、教师发问,大家针对学情中真正的难点进行互帮互助,使得难点突破,真实有效。最后第五个核心问题“今天学得怎么样?”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反思过程,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上一篇:大运会总结-一份辛劳下一篇:钱学森观后感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