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2024-07-17

集团公司节能规划(共9篇)

1.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篇一

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节能减排规划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项目,制定以下节能减排规划:

规划分加强领导、宣传教育、机制节能和科技皆能四个部分。

一、加强领导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涉及面广的、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首要的是组织健全,因此要组成由校领导牵头,学校相关部门参加的校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安排相关文件的学习,统筹规划,分解任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

二、宣传教育

学校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将来进入社会建设后,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养成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是极为重要而迫切的,应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每年的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中。

1、采取征文、板报、摄网站、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节能环保知识以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节能观念,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在网站、报纸上推广宣传节能减排的新知识、新产品、小窍门,引导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推广应用。全校开展一次征求节能金点子活动、发动群众参与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

3、强调在本职岗位上、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养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做到开空调时必须关门窗,离开教室时必须关灯关计算机,人走关灯、关水,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张纸,自觉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

三、机制节能

1、制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制度,建设、改造、维修中优先采购皆能新产品、新材料,严禁采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低效产品和非环保材料。

2、开水供应、宿舍、食堂等耗能大户用能必须全成本考核,增强部门节能减排意识,加大奖惩力度。

3、定期公布相关耗能及费用支出情况,促进节能工作的开展。

4、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维护污水处理系统,对食堂的排污情况进行重点、定期的检查。

四、科技节能

1、增加经费计划,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2、优化供水系统,采取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全面使用节水龙头、节水洁具,绿化优先使用河水和雨水,如使用自来水则必须是喷灌滴灌。

4、灯具全面使用节能荧光灯、节能灯,路灯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更换为节能灯,逐步增加太阳能使用。

“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和“节约型学校建设”涉及面广,工作任务较重,校内个部门将按照学校统一规划,对应进行统筹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2.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篇二

1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概述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包括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住宅楼密度, 住宅楼之间的距离影响整体的居住环境, 在人们生活方面有很大的效用。主要表现在采光、隐私、通风、防止噪声等方面, 其中采光是最重要的。小区住宅楼间距离要保证在大寒日照两小时的日照时间。如果小区间住宅楼间距过小, 除了会影响以上四个方面因素外, 还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小区内道路规划,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 私家车也不断增多, 因此小区的道路交通安全顺畅非常重要,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包括对道路的规划, 以居民出行安全、顺畅为前提, 设计安全、宁静的道路系统。除此之外,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还包括小区绿化、建筑高度、建筑保温设施、建筑保温设施等。下面针对具体的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规划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规划措施分析

2.1 合理选址及科学规划朝向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选址非常重要, 要想实现节能规划, 就要对小区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 包括地理条件、土质、地形、气候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除了地质条件需要详细了解外, 还要对小区周围的人文环境进行分析, 包括通信、供水、供电、供燃气、排水、交通等。建筑设计要结合小区周围的地质条件和人文条件进行, 保证建筑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借助这些条件, 形成良好的居住环境。例如, 在选址过程中, 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 避开迎风海岸边、湖边等, 避开存在风道的山顶或山谷, 避开沟底、洼地等。科学合理的选址能够保证小区自然通风良好, 采光充足, 还能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

建筑住宅的朝向规划很重要, 尽量避免主要的使用房间受到东晒或西晒, 小区住宅建筑的楼房朝向应南向或东偏西约15度到南偏东30度为最佳角度。这样的朝向设计能够增加冬季阳光射入室内的时间, 而且能够减少寒风的侵袭。在夏季时, 也能够较少强烈阳光的照射, 并能够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2.2 合理安排住宅建筑的间距与密度

住宅建筑的间距与密度对建筑物影响较大, 其决定着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面积及强度。科学合理的建筑间距和密度使得建筑物本身在冬季的采暖不会受到相邻建筑的阻挡而产生影响。所以, 必须保持建筑物间有效的空间来满足建筑的通风要求和日照需求, 这样才能间接的减少冬季能源的消耗。合理的规划中, 住宅建筑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在大寒日照约3小时, 冬至约1小时, 并且山墙间距离在不开窗的情况下大于6米, 开窗时大于8米, 宅顶退台, 不仅有利于通风还能够节省土地资源。此外, 建筑间的距离与密度不仅关系着通风与采光问题, 还与小区道路规划息息相关, 下文中将详细进行介绍。

2.3小区绿化

小区绿化是保证小区整体居住效果的重要表现, 科学的绿化能够保持小区风景宜人, 空气清新, 还能够在夏季遮挡强烈的阳光辐射, 保持一定的水分, 吸收小区内的大量热量, 减少室内空调的耗能。因此, 住宅建筑的东、西、南三个方向要栽种高大的落叶树, 这样能保证夏季为室内遮挡强烈的太阳辐射, 冬季叶落后, 又不影响室内采光。与此同时, 树叶能够吸附多数的灰尘, 保证空气良好。小区绿化还包括水体和植物设计, 水体和植物能够有效的防风抗风、调节空气湿度, 降低气温幅度变化。随着现代绿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绿化屋面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绿化屋面技术是在屋面种植绿色植物, 或者利用水塘式的方法种植水生植物, 这种技术能够增加空间利用率, 还可以通过种植经济植物如藕、红菱等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 经过绿化的屋面具有一定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2.4科学规划小区道路

小区道路规划关系着居民出行安全与顺畅, 随着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 小区道路规划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上文提到的建筑间的距离与密度对道路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也会为小区道路规划提供一个便利条件。小区停车位置规划也很重要, 影响着整体的出行方便。此外, 小区道路是小区的风道, 道路的规划要考虑方向因素。夏季时, 主要以东南风以及西南风为主, 冬季时, 主要以北风为主。小区道路方向设计应偏东南或西南, 这样有利于夏季通风顺畅, 冬季地域寒风的效果。

3 住宅建筑节能规划措施分析

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规划除了要对小区外在格局进行规划外, 还要注重对建筑物的节能规划,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建筑保温施工

建筑墙体建造节能施工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 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采取的措施是在墙体外部和内部设置两种保温层, 设涉及的主要工艺有喷绘等。在进行施工过程中, 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需要注意的细节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保证基层清洁与平整, 凸出部分要进行磨平处理, 提高涂抹的结合强度以及粘结的牢固程度。其次, 对房屋建筑设计进行整体的规划, 按照施工标准进行, 对于门、窗等部位要做加护处理。再次, 涂抹灰浆的厚度应小于1厘米, 二次涂抹施工之前要保证一次施工强度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 同时注意湿度保养, 避免水冲洗破坏其牢固程度。最后, 为保护层添加保护设施, 避免受到冲击而被破坏。此外, 建筑物节能设计施工与地域特点有关, 如果是在北方, 要考虑采用建筑节能砌块进行构造, 或者使用玻璃纤维进行墙壁填充。如果是在南方, 主要使用防潮、防震的材料进行填充。

3.2 合理设置房屋面积及增加建筑进深

节能型住宅科学合理的设计住房使用面积, 对建筑节能规划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适度的住房面积标准, 不仅能够减少大量的劳动力、建筑费用, 还能够节约维护和使用费用, 实现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增加建筑进深是一种重要的节能设计途径。在一般的建筑设计中, 通常采取条式建筑形体的设计, 当建筑长度为正方形时, 应该尽量缩短建筑长度, 同时增加建筑进深, 使建筑的整体系数减小, 有利于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物的高度也很重要, 一般以2.8米为最佳高度, 过低会压低整体格局, 过高会增加成本, 造成资源浪费。

4 结束语

3.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篇三

关键词:建筑规划与设计 现状 节能 措施

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却没有让我们感到优势所在。从地域面积来看,我国地域面积虽然大,但是其居住环境却相对较少。除了东南沿海和华北、东北等地区,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丘陵和沙漠,居住环境相当恶劣。这样一来,人口众多相对于居住面积来讲,不但不是优势,反而成为了劣势。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而能源和经济资源却不增反减。目前,日益显现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而每年新开工的建筑面积约为15亿平方米。这就向缺少资源的中国提出了挑战。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节能问题就被提到了桌面上,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建筑规划与设计和节约能源完美结合就成为每一个建筑设计者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这种现状的原因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这就促使建筑业为适应人民观念的更新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最大的体现就是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建筑规划与设计却相对落后。无论是规划设计理念还是具体实施措施,都还是传统的、保守的。特别是在采暖、降温的规划与设计上,更是忽略不计。这就造成业主在住进住宅之后仍然采用传统的取暖和使用空调降温的方法。我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浪费了能源,在入住之后还要接着浪费能源。

我国建筑的采暖耗热量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和气候条件比较相近的先进国家相比,外墙是它们的5倍左右,屋顶4倍左右,总耗能也在4.5倍左右。

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和用于国民经济运行的总能耗相比,约占30%左右,并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综合国力根本不能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如果任高耗能建筑行业发展,那么我国的能源生产增长将远远低于应用于建筑方面的能源增长,这样必然导致能源的负增长。而能源的负增长必然导致规模巨大的旧屋节约能源的改造工程,这样又需要耗费能源。而且,这种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当然,因改造旧屋而进行的能耗也正在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的出现呢?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前,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对于居住条件都没有过高的追求,也就不考虑建筑规划与设计的问题。其次是建筑材料使用方面的原因。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相当落后,再加上人们没有节能的观念,因此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也趋向于传统,根本不考虑节能这个问题。

二、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节能措施

1、更新理念

理念决定方向。要想找对方向,首先要更新理念,而更新理念,首先要在建立节能理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A、安逸与节能。安逸是人们在居住方面追求的目标,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追求节能而放弃安逸,必须努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两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

B、科学技术与节能。要想做到节约能源必须依靠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是和较高经济水平相依存的。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加考虑一味引进高科技,那也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成本比较低的适用技术,而不要去追求高成本的高科技。

C、气候因素与节能。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巨大,冬天北方相对寒冷,夏天南方相对炎热。因此,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要考虑气候因素。在北方要主要考虑冬天的采暖,在南方要考虑夏天的乘凉,而对于中部地区,则要二者兼备。我们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这样不但起不到节能的作用,反而会浪费能源。

D、综合技术与节能。在技术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关于节能的单项技术分析,并且还会有这种单项技术的神奇作用的介绍。从技术水平上来讲,这种技术或许会有一定的长处。但是,任何单项技术都是有缺陷的,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因此,在技术的使用上,我们应该采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并且将规划设计和综合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

2、节能措施

A、优先考虑建筑物的走向

我们在进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时必须将节能设计当作重要的内容,在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总平面并进行合理的布置,其次还要考虑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形式,还要对诸如太阳光的照射方向、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进行综合考虑,并将它们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大小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建筑出来的建筑物,在冬天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取暖,从而节约煤炭资源,使采暖负荷大大降低;在夏天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还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风使得温度降低,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使制冷负荷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考虑建筑物的走向时一般优先采用南北走向或者接近南北走向。

B、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我们还要考虑对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但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要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大力改善景观,创建优美的环境。

C、创建优美环境、缓解热島效应

我们都知道,在夏季,由于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导致水泥化建材大量吸收热量,进而形成热岛效应。为了尽量缓解热岛效应,我们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要考虑使用绿化带。研究表明,在夏天的中午,水泥化建材的表面温度可以达到60度左右,而这个时间段的草坪温度只有30度左右。因此,创建绿化带可以大大缓解热岛效应。数据证明,绿化覆盖率越大,热岛效应减缓越明显,当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才能明显感受到热岛效应的减缓;当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时,热岛效应会进一步减缓;只有当绿化覆盖率达到60%或者60以上时,热岛效应就会减缓到几乎不存在。

3、单体设计阶段节能设计

A、体行系数与建筑体形

我们知道,建筑物的体行系数越大,建筑物的单位面积散热量也就越大,这样的情况就不利于节约能源。而建筑物的体形却能够改变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因此,寻找合理的建筑物体形,减小建筑物的体行系数必须引起设计者的关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建筑物的外形越是简单,其轮廓线越少,它的外墙表面积也就越小,与外界的热交换越难进行。因此,在对建筑物的体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简洁、完整就成了我们的首选。

B、平面规划设计与立面规划设计

平面规划设计主要从室内的角度进行考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夏季的通风和冬季的采光。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节能。

立面规划设计主要从实用的角度进行考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从建筑物的体型系数方面入手,要尽可能地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比如,减少外墙的凹凸面以减小建筑物的体型系数。

C、屋面的规划与设计

在对屋面的规划与设计方面,我们要合理地选择保温层,既不要选用密度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也不要选用吸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而应该选用高效保温材料。

D、合理利用清洁能源

风能、太阳能是在建筑物中可以使用的清洁能源,其中太阳能使用更加方便。我们要大力开发太阳能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以合理地利用清洁能源,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总之,建筑规划与设计中的节能措施研究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新任务。为了完成这个新课题、新任务,作为建筑的规划设计者,我们一定要努力吸收国外的长处,认真总结经验,努力研制开发新型节能材料,并最终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7.1

2、李宏伟浅谈建筑节能现状与节能措施中国建筑 2005.05

4.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篇四

统计数据显示,钢铁、建材、石化、化工和电力等这些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社会能耗将近77%左右。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高耗能项目增长过快,行业间和企业间发展不平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总而言之,这都是目前这些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一个企业解决高耗能问题除了跟企业经营方式有关,最大的原因则与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分不开。去年对水泥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是工信部对严肃处理高耗能产业所下发的第一张政策条令,而水泥行业以其特殊的工业地位也成为国家实施绿色发展所燃烧的第一把火。这种情况下,水泥行业不得不对生产方式进行调整,更多的是在生产设备上狠下功夫。

据了解,通过水泥企业选购的设备已经占据了整个行业设备总需求的大半部分,尤其是作为水泥生产的前端破碎设备更是在科技上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大型化、绿色化破碎设备成为水泥企业在选购中优先考虑的标准。截止到目前,我国知名的水泥粉碎设备生产商郑州鼎盛所研发的大型单段反击式破碎机和石灰石专用破碎机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首选,原因就在于其生产的破碎机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反击式破碎机更是以产能优势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新型高产量碎石设备。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就是要严格控制高耗能、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在此次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形势下,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以及关闭小的生产能力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生产效率是当前高耗能产业的主要突破手段,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才是解决浪费污染的最佳途径。

5.安徽省建筑节能规划080104 篇五

安徽省建筑厅

二OO七年十二月

为认真总结“十五”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部署,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结合我省情况,提出我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

一、安徽省建筑能耗现状

(一)气候特点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 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全省绝大部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少量属于寒冷地区。

(二)建筑能耗情况

1、城镇民用建筑能耗总体情况

目前我省既有建筑约4.4045亿平方米(不含农村民用建筑面积),其中一般公建、大型公建及居住建筑总面积分别为7171.9万平方米、1542.2万平方米和3.5311亿平方米。据调查,截至到2006年底,全省兼职能耗1754.9万吨标准煤,占本地区总能耗比例为26.4%。2006年我省民用建筑年平均单位面积能耗为33.58 kWh,其中大型公建年平均单位面积能耗为109.69kWh,一般公建为65.6kWh,而普通居住建筑为12.78kWh,三者相差数倍。2006年全年民用建筑总能耗为185.91亿kWh,折合标准煤672.82万吨。其中:公共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26.64%,全年总能耗为124.05亿kWh,折合标准煤448.94万吨,占总能耗的66.69%;居住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3.36%,全年总能耗为64.68亿kWh,折合标准煤234.08万吨,占总能耗的33.31%。

2、建筑用能增长较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愈加迫切,因而人们对空调的需求增长迅速,空调保有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空调的能耗又是目前建筑耗能的大户,占到全部建筑能耗的50%以上,同时,随着家庭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家庭其他耗能设备数量增长也较快,这都必然导致建筑用能数量快速增长。另外,每年新增居住建筑约4000万平方米,随着大量新增居住建筑的使用,必将使建筑能耗进一步增加。由此可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使用能耗比例会日益提高,能源供应将会日趋紧张,将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3、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我省现有居住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2006年新增居住建筑中,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数量较少。如果按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年可节约53.11万吨标准煤。同时,在既有建筑用能过程中,由于节能意识不强或建筑自身设计、建造方面的缺陷,造成大量能源被白白浪费,如果增强节能意识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年可为我省节约136.62万吨标准煤。两项合计可实现节能188.73万吨标准煤,节能潜力巨大。这对于缓解我省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二、“十五”建筑节能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政策为导向,设计为龙头,标准为支撑,组织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始终抓住“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程试点示范、编制标准规程、推广应用”的链条,以示范工程为切入点,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建筑节能工作开展以来的阶段性成绩。

(一)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

在认真落实国家、省和建设部有关建筑节能政策前提下,结合我省省情,先后制定和施行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建科[2006]7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建设[2006]115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起草完成了《安徽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送审稿),编制颁发了《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布了《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指南》、《安徽省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审查要点》,对指导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不断强化了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成立了建筑节能工作(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协调全省建设系统建筑节能工作;建立了起严格的建筑节能专项审批制度,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均提出了节能专项审批要点,基本建立起了工程建设全过程无漏洞闭合管理的审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作为监管重点,对全省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执法检查。

(三)积极开展了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我省加强了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节能技术体系框架。引导高校和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外保温系列节能材料,完善了新型围护结构技术。加快了对太阳能技术研究和利用。

强化了新型节能材料推广应用工作。加强政策引导,每年分期分批发布安徽省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推广项目,多次召开建筑节能推广工作会议和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专项技术研讨会,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和塑料门窗、中空玻璃、保温砂浆、保温板、太阳能等节能产品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

(四)逐步开展了节能示范试点工作

通过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先后有一批建筑项目被建设部授予“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节能省地型住宅康居示范工程”、“建设部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小区”等称号。在节能示范工程的引导下,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强化了节能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各大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知识、政策规定以及实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二是通过向民众免费发放建筑节能知识手册、举办建筑节能论坛和讲座、组织建筑节能专题社会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建筑节能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三是组织专家对各级建设行政管理人员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关于政策、标准、软件、技术、产品等全方位的宣讲和培训。通过上述努力,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普遍增强,建设系统内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三、当前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以及《安徽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了节能是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我国我省未来的能源缺口很大程度上要靠节能解决。“十一五”期间,我国我省已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工程,努力在建筑节能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安徽的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不仅十分迫切,而且任重道远。

“十五”期间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共识和推动力亟待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还主要依靠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努力,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还缺乏实施建筑节能的原始动力,社会认知度比较低。

(二)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适合安徽地区气候特征的建筑节能应用技术体系尚需进一步研发、应用和推广;适合高层建筑的经济、适用、可靠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不够成熟;外围护结构节能体系的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施工与检测等配套技术亟待进一步研究;与建筑结合的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体系的研究投入不大。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技术集成还未形成。

(三)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亟待进一步创建。我国对建筑节能尚未建立法规体系,难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缺失或不到位,难以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建造高耗能建筑得不到税收制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缺乏必要的财税支持。

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解决。

四、“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皖主战略,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本省建筑节能推进工作与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相结合,与促进城市能源安全相结合,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标准规范、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实现全社会增强建筑节能共识,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目标,全方位落实建筑节能措施,确保本省建筑节能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在巩固“十五”成果基础上,坚持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工作创新,通过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改造、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及积极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建筑节能420万吨标准煤的总目标,为实现我省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的目标作贡献。1.新建建筑设计、施工100%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实现新建建筑节能3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居住建筑190万吨标准煤,公共建筑110万吨标准煤)。2010年全面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

2.在试点城市完成10%既有建筑改造,通过节能改造及加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实现节能80万吨标准煤。

3.加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建筑应用,到“十一五”期末,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面积达到新建建筑面积比例的25%以上,实现节能40万吨标准煤。

五、重点工作任务

(一)继续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建设工程节能监理工作导则》、《安徽省节能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等文件精神,强化和落实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建筑节能闭合管理,在建设各环节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对违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没有进行节能专项验收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各地对新建建筑节能开展自查,省厅对全省实施抽查,对不执行标准的各责任主体给予资质或资格的降级、取消、公开曝光、限制进入市场、罚款和不予核准售房等各种处罚。对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大力给予鼓励和表彰。

(二)逐步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工作。

开展全省既有建筑耗调查工作,获得可靠能耗数据;在省内开展既有建筑改造试点;结合前期经验,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入收益比等进行科学论证,逐步在全省开展节能改造。在改造时应同步考虑采用可再生能源。

(三)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

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调研;制定发布《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标准》;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建设;结合我省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采暖空调、光电转换、照明、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地区利用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等八个技术领域,重点建设财政部可在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试点工程,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四)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进行建筑能效公示,安装能源分项计量设备,逐步建立并完善远程监测网络。研究制定能效公示办法、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服务制度。2008年开始在肥、铜陵、淮北、马鞍山四个大型公共建筑较为集中且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市开展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在经过示范取得经验后,2009年开始扩大示范范围,在全省逐步推开。

(五)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省建设厅会同省发改委、省经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节能省地环保型(绿色建筑)住宅试点示范工程”工作,建设20项节能省地环保型(绿色建筑)住宅试点示范工程。在星级绿色建筑—合肥“绿地新里〃海顿公馆”试点示范工程基础上,制定安徽省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结合建设部“双百工程”试点,在我省建设一批绿色建筑;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六)完善节能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攻关的科研基地、检测基地,建筑能效评估中心和建筑节能材料产业化基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对现有成熟技术、产品、材料进行整合研究,加快节能技术的成果转化。积极研究并推广适合安徽地区特点的节能50%的经济适用技术路线,研发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以课题为载体和中心,培养一支节能技术研究队伍。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的技术进步,加大节能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加强以下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1)墙体材料节能技术; 2)门窗节能技术; 3)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4)建筑围护结构体系成套技术; 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 6)建筑节能检测技术。

(八)建立健全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根据我省实际,抓紧制定地方性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筑节能材料标准、应用技术规程、施工安装图集、质监验收规范、节能建筑评估条件和评定标准等规定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细则》、《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及技术性标准规范,建立和健全我省建筑节能标准框架体系。

(九)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示范工程是机制探索和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示范工程对建立健全技术应用体系、探索工作机制、推广成功经验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和扶持淡水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工程、更低能耗示范工程和绿色生态建筑示范工程。通过示范试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等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水平和能力,确立适合省情的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技术体系,确立与之配套的产品体系和技术体系,并在全省推广应用。到2010年实现组织实施5项部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50项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10项政府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1、完善建筑节能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机构建设,强化机构职能,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增强宏观调控力和微观控制力。

2、实行目标考核管理。按照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建筑节能工作的考核办法,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奖罚分明。

(二)建立健全机制,引导、培育、规范建筑节能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1、建立健全市场推广和淘汰机制。定期公布和更新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目录,对不满足我省建筑节能要求的技术和产品,编制并发布限制和禁止使用技术目录。

2、建立公平的建筑节能市场。及时掌握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屋面保温材料,以及塑钢中空玻璃窗、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新型墙体材料的价格情况,对已在我省应用的建筑节能技术,要在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前提下,强化监管,创造条件,优化服务,引导公平竞争,建立公平市场。

3、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的要求,颁布实施《安徽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逐步完善地方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通过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建筑节能重大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政府采购目录优先考虑节能认证产品,逐步扩大节能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逐步完善节能省地型建筑经济激励政策。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展览、科普等多种形式,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省科技活动周等活动,着重面向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加强宣传报道。

(三)不断完善建筑节能的激励机制

6.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论文 篇六

1、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提分析

加强节能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一方面可以大大的削减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具体的有效的对策防范以及处理出现的实际问题。要实现建筑设计的合理及科学,就要着手于建筑能耗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进行节能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展能耗分析,这也是设计初期阶段应该完成的重要工作。由于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和复杂,主要包括建筑外因素以及其建筑本身的因素。建筑外因素主要涉及了气候环境、室内控制质量等方面,而建筑本身因素主要包含了涉及了制冷、制热的使用性能耗,涉及门窗、屋顶等的材料性能耗和涉及了门窗气密性、隔热性的使用性能耗。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联非常的紧密,对建筑内部的能量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季节因素的影响下发挥的制冷、制热效能和光照度等,在消耗的能源方面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着眼于此。

2、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

2.1外部环境与整体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设计师要始终坚持整体设计,在设计时要对有关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实现与有关专家的交流沟通以及相互协作,以全面的准备相关的设备,对环境进行了解和整体的把握,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能源问题,使建筑规划设计的真正落实时资源环境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切实的发挥,达到提高自然生态运用效率的目的,使环境更加的和谐。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对用户居住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光照以及空气流通。因此,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要重视并重点把握这两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措施切实实现光照的降低与空气流通的优化,主要可以从房屋的排布方式、距离间隔以及方向方面着手,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变,而且大陆性季风气候比较显著,因此在设计房屋建筑方向时,应该全面的分析不同季节的风向规律,并始终与风向保持一致。所以,我国大多数的房屋建筑都是坐北朝南,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以及光照效果,提高房屋的舒适度,切实的满足住户的需求。

第二,在设计房屋建筑的间隔时,应该超过当地的日照间距标准,使室内空气充分的流通,使室内空气具有更高的质量,保障空气的畅通无阻和循环流动,切实加强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与管理,将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最后,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单位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房屋建筑的排布,不断优化组合方式,充分实现建筑整体以及建筑单位的和谐统一,使建筑项目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资源的耗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2单体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设计要求、建筑规范和有关的标准,增强建筑空间布局、外观和方向设置的专业性以及规范性。在设置房屋建筑的朝向时,其设计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在能源消耗的降低方面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在夏季,太阳会对建筑物表面产生直接的照射,由此形成了很多的热量,使制冷作业压力大增,能源消耗问题更加严峻。而在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往往会给供暖作业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能源消耗问题更加突出。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能源消耗的进一步降低,就要合理的设计和设置建筑的朝向,要全面综合的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立足于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气候环境,要以土地资源消耗的降低为依据,实现朝向设计方案的优化设计和选择,以此切实的保障建筑冬季日照的充足,并在满足空气流通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夏季日照的减少,使建筑在不同季节产生的不同的.实际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就我国而言,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坐北朝南的建筑朝向,然而也存在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改变房屋朝向的情况,因此,在设计房屋建筑朝向时,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的考虑,实现提高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和谐统一,对这两者进行协调和把握。

2.3建筑物部位节能

对于建筑部位而言,材料是影响其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材料时,要重点的把握材料的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严格的遵循环保、节能以及经济原则。目前,随着科学水平的提升,建筑市场中新型材料具有更多的种类,在质量、价格以及环保方面具有较多的选择,并且能够切实达到建筑部位材料的相关要求,所以具有较为广阔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在推广以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很多材料应用了更高的科学技术,具有保温、防水以及环保等多种特征和显著优势,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的屋顶以及外墙,能够使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舒适性大大提升。除此以外,新型的透光玻璃能够广泛的应用于门窗中,达到更好的透光效果,也能使热量传输大大降低,活动遮阳板可以通过适当的设置对室内的光照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更多的采用这些新型材料,不仅能够保障建材的基本功能,还能达到降低能耗、实现节能的效果,因此,应该投入更大的力度进行广泛的推广。

3、总结

7.集团公司节能规划 篇七

2011年7月1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专家论证会。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主持,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会议。清华大学何建坤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 傅志寰、杜祥琬、刘昌明、郝吉明院士等11名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与会专家听取了关于规划编制有关情况的汇报, 对《规划》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议。专家们认为, 《规划》在思路、内容、机制上有很多探索和创新, 充分体现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规划》作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18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体现了顶层设计的思路, 与其他有关专项规划紧密衔接, 起草过程科学、民主, 主题突出, 特色鲜明, 结构合理, 内容全面, 目标明确, 可操作性强, 基本具备了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条件。与会专家还就“十二五”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提高结构节能减排能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 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8.浅谈城市规划要考虑环保节能意识 篇八

【关键词】环保节能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应用

任何一城市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都必须要制定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以及发展目标,而这整个过程,就叫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工作是城市建设运作过程中起着对城市空间、经济、人口等环节进行部署的工作。但就目前各个城市的实际规划工作成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都没有将环保节能意识投入到规划中,导致城市环境所受破坏日益严重,不利于城市的长久发展。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环保节能意识充分的融入到各个规划环节中,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

1.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绝大多数城市在不断加大市场经济发展力度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也也忽视了自然资源节省的经济性。最终使得城市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牺牲来作为快速发展的代价,而在这样一个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下,人们的生活环境所遭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能够使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城市留下巨大的隐患。但只要在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将环保节能意识融入到规划方案之中,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城市经济、环境、社会自身效益平衡提升,促使城市规划将市民生活质量作为发展前提。

1.2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重要因素。环保节能理念下,城市规划会打破传统建设规划的束缚,使城市规划更加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归根究底,将环保节能理念体现于城市规划中,其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应严格按照城市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规划,使城市资源的地区分布能够保持平衡。城市规划设计还必须将促进市民健康与教育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关注城市水、空气、土壤及植被等生态环境质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环保节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城市水污染的综合整治规划

在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对于城市中所出现水污染现象,必须对其出现根源进行分析,依据城市水体水量所能够承受的合理排放量来作为对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方案。就目前来说,导致河流或者水域出现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大量排放的有机物,因此,城市在对生产企业规划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落后生产方式的企业进入,从源头上减少排入水流中污染物。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应该包含对企业生产的低排放、无废生产工艺的推广,让大污染减少成为小污染,低排放做到无排放的循环利用。对城市污水处理措施进行更为科学的配置,提高城市污水治理的效率,最大限度的保护城市水资源。

2.2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应根据大气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全面的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必须根据城市能源和交通状态确定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传播范围与性质,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改善大气污染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是由于汽车尾气和不合理的燃煤方式所造成的,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和总悬浮颗粒。面对这一污染现状,在城市规划中应重点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倡导使用太阳能、气体燃烧、地热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并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应当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采取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强化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防治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2.3城市废渣的综合整治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和废渣的产量也随之迅猛增长,这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投入大量物力和人力,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保护城市生活环境。例如,有效利用城市产生的垃圾和废渣制造新型墙体,利用居民生活垃圾再造肥料。通常情况下,对垃圾进行灭蝇、分类、粉碎、脱水处理后,可将其作为基础材料进行再利用。这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使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力求降低回收的成本,提高回收率,确保回收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与污染治理取得的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2.4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绿化是在城市规划中体现环保节能理念的重要手段。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可以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保证水源的清洁度。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具有相应吸收作用,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将植物作为有效的除污染物工具,对各类植物进行科学种植和规划,在满足城市居民美观享受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5建筑设计体现环保节能理念

在建筑工程中,应当积极倡导运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如采用先进的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屋顶材料等,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通过创新供热系统、通风系统,来保证室内拥有清新的空气;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应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现象发生;通过科学规划小区楼房分配布局,以延长建筑寿命,提高节能水平。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环保节能理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3.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工作中将环保节能意识融入其中,不但能够提高城市资源利用率,还能够降低一切额外耗损,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为城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将环保节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也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规划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理应根据城市发展的方向、规模、具体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倡导环保、绿色、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俊福.数字城市技术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2]陶玉蕾.浅谈概念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

9.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篇九

着产进促工崛认的节展障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制定和实施好《芜湖市节能环保业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快芜湖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步推进芜湖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进芜湖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速推进业强市步伐,实现芜湖市在国家中部发展战略中的率先起具有重要意义。《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真分析了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宏观背景、市场环境和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领域,以及发展的保政策措施。

一、规划的必要性

1、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世界一次能源缺,而我国一次能源更为紧缺,采取各种技术和政策手段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是解决未来能源路的必然选择。

2、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问题使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必然

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会议最重要、最热门议题之一。资源环境的压力给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增了强大动力。因此,节能环保产业吸引的投资将飞速增。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中,必将成就和催生一大新兴行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

3、政策和经济环境昭示着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非常广阔发展前景

中央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国家政策上的扶持、政府采购拉动及巨额专项资金的投入,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发展和迅速壮大节能环保产,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济增长点的重要选择。

二、节能环保产业定义概述

(一)节能环保产业内涵 乏大出成的添长批的的增业竞经保商并产保及节业竞位环保业新展济节能环保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以节约能源,护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业流通、资源循环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行业总称。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新能源产业。其核心是节能环装备制造及配套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以市场的建设。

(二)节能环保产业的具体领域

根据国家重点支持及相关领域,结合市场发展的趋势,能环保产业的具体领域作如下分类:

1、节能产业(1)节能装备(2)节能材料(3)节能产品

(4)节能服务产业

2、环保产业(1)环保装备(2)环保产品

(3)环保服务产业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1)资源循环利用设备(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3)相关服务行业

4、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当前新能源产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核能等。

(三)节能环保产业特征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具有下述特点:(1)产品向高端延伸加快;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中低端产品产能相对过剩,争激烈,企业普遍加大科研投入,提高高新产品行业地,产品比重向高端延伸加快。(2)全方位渗透性加深;

随着资源环境成本逐步提高,企业普遍加强了行业节能保产品的应用,同时,社会消费理念发生转移,节能环技术向各行各业渗透加深。

(3)区域性和政策依赖性加强。

政府高度参与性和社会关注度推动全社会节能环保产的资金来源、管理体制、公司结构。产业结构形成了全的变化,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节能环保产业发不平衡。同时,政府的参与特性也直接受制于区域的经发展状况。

三、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一)芜湖市工业经济现状 基备现主值总加节成余节炉炉工工广变汽器基有新型芜湖水业斯璃件建在中共芜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芜湖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形成了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电器、装制造为重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2008年实工业增加值4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年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37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二)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概况

2008年芜湖市规模上的节能环保企业总计64家,工业产值116亿元,约占芜湖市工业总产值10.3%。工业增值约32亿元,约占芜湖市工业总增加值7.8%。芜湖市能环保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领域: 1.余热利用装备

芜湖余热利用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早,产业规模已初步形,余热利用装备企业主要有6家。主要产品有水泥窑炉热锅炉、有色冶炼行业(包括炼铜、炼铅、炼镍等领域)能余热锅炉、钢铁行业(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余热锅及余热锅炉配件等。行业龙头企业有海螺川崎、金鼎锅、汉光工业炉等。工业总产值29.08亿元,约占芜湖市业总产值25.5%。工业增加值约13.9亿元,约占芜湖市业总增加值43.6%。2.节能机电设备

芜湖节能机电设备企业共有23家,涉及产品领域比较。主要有余热发电成套设备、节能型变压器、智能化输电设备为代表的特色节能产品和家用电器、机电设备、车产业、信息产业及办公自动化等领域节能电机、变频、空冷器等产品。行业龙头企业有奇瑞汽车、鑫龙电器、伊埃(芜湖)川琦、金牛变压器、美的空调等。3.建筑节能环保材料

芜湖涉及建筑节能环保材料企业共有46家,主要产品保温隔热板,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保温砖,环保涂料、型低能耗的塑钢门窗、节能灯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海螺材、神剑新材料、新瑞新型建材、振利节能等。2008年湖市建筑节能环保企业工业总产值约为44亿元,约占芜市节能环保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8.1%。4.新能源产业

芜湖市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能、核能等产业。芜湖市太阳能产业主要指光伏发电产,主要企业为升阳光电科技、信义玻璃、长信科技、贝特新能源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单晶硅硅棒、光伏玻等;风力设备企业包括华鑫精密铸件、容川风电机械配、富山重工等。生物质发电、水电、核电企业均处于在或筹建阶段。

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材业绿大金锅污处完机专效人动加有成域示资相严的承以城芜湖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主要有7家(不含建筑节能环保料企业),主要涉及再生金属、垃圾、农林废弃物、工废弃物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企业有精诚铜业、州环保、物资交易市场等。6.环保装备

芜湖市环保装备在垃圾焚烧处理和污水、污泥处理这两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主要代表企业有鼎锅炉、海螺川崎、华林环保等。主要产品有垃圾焚烧炉,污水、污泥处理设备(沉砂池设备、水处理设备、泥脱水设备和脱水后污泥处理设备等)、除尘以及尾气理等设备。

(三)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存在问题 1.产业布局分散,关联度不高

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仅有奇瑞节能汽车具备相对整的产业链,其余大部分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生产能力较强,配套较弱,缺少整体产业园区。企业间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全面形成,缺乏产业集聚益。

2.产业规模较小,附加值不高

芜湖大多数节能环保产业生产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才等因素制约,缺乏总体发展的规划。大企业的龙头带作用和品牌效应不够强大,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高附值、高技术水平产品少。

3.产品技术缺乏优势,原创能力不足

芜湖节能环保产业生产企业虽然有不少有特色,有市场,优势的产品,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系统集能力和总成配套能力。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领参与竞争的产品品种单一。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备、缺少范工程平台。

4.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配给渠道不畅

芜湖市企业发展主要要靠自主投入。虽然行业的技改投逐年有所增加,但增加的绝对值较少,与周边发达城市比有一定差距,投资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没有形成,重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同时,投资的软环境相对滞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远战略规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四)芜湖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芜湖毗邻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居华东中心位置,具有东启西,连南接北,居中靠东,临江近海的区位特征。芜湖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有着40多座大中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2.交通便捷 多重个最场的代体升装在人加力工区发环湖区气大业种年取力中立围芜湖与长三角连接的立体化快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条铁路、高速公路在芜湖境内交汇,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万吨级深水良港,是国家对外籍轮开放的港口,是中国大的内河煤港。芜湖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均仅1小时车程。3.产业基础较好

芜湖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团发展能力强。以奇瑞代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以海螺代表的材料、以美的、日立表的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工业系呈现出重工业化明显,轻工业也急需节能环保产业提。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生物医药、船舶制造、纺织服、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也发展迅速。4.创新能力较强

创新平台的功能较为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明显,尤其重要节能环保领域集聚了广泛的工程技术、机构及研发才,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5.承载能力较强

芜湖现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工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竞争、投资环境均名列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前列。芜湖出口加区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外贸出口加工。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县工业园区等省级开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发展境良好,是各类投资者适宜的投资载体。6.要素资源丰富

芜湖拥有长江岸线76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1公里。芜水资源丰富,芜湖段长江年平均流量9万亿立方米,城日供水能力52万吨。芜湖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天然接受城市。在芜湖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有中国第五钢铁生产企业马钢集团、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加工制造企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还有铁、铜、锰、锌、石灰石等55矿产资源,储量达100亿吨。7.体制机制较为完善

芜湖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多来致力于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清廉政府,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城市综合竞争报告中,芜湖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两岸四地200个城市第31位,列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1位。

四、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框架、战略及布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央促进中部崛起、国家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政策机遇,紧紧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发展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经业供能力为核心,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以发展循环济为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新的支柱产,为将芜湖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支撑。

(二)发展原则

1.突出重点、着眼市场原则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立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明确未来发展的特色优势行业,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区特色的产业、技术和产品。

2.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原则

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品牌产品,注重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原则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以已基本形成的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培育新兴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配套链条,扩大产业集聚规模,极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4.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策引导和信息引导。进一步营造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制定产业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5.优化环境、引导消费原则

强化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形成高效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投资环境。转变消费观念,倡导节能环保消费理念,引导合理的社会消费方向。重点发展、适度超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三)发展目标

抓住国家和安徽省实施“中部崛起”、“东向发展”的战略契机,大力发展七大重点领域,推广四大重点工程; 力争2012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新增投资260亿元,销售收入超680亿元。到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累计新增投资480亿元,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20%以上,形成芜湖市新的支柱产业。

(四)发展战略 1资源整合战略

发挥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实力和资源优势,以生产要素资源整合、构建产业集群基地、人才和人力资源整合和实施扶优扶强为重点,实施资源整合战略。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加快特色园区建设,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

2产业提升战略

适应市场竞争态势,以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行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标志,实施产业提升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品的调整和提升,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水平的提升,工艺装备的更新和提升,信息化和高新技术提升。

3外向拉动战略

充分利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经济趋缓所造成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推动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拓展。充分利用芜湖地域优势,结合产品结构调整需求,主动承接长三角经济区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产业的梯度转移。

4延伸拓展战略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确定的发展战略重点,充分发挥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现有技术和产品优势,按照技术相通、工艺相近、市场相融进行产品线的整合与延伸;希望在经过周密的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下,为求得投入产出的最大化,积极拓展出新的产业和产品领域。

(五)产业布局

芜湖在合理的产业布局基础上,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配件、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光伏产业、节能环保材料、节能机电设备、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七大领域及再生金属循环利用、汽车零配件再制造、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城市节能产品推广、农林废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四大工程。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大工程、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到2015年,基本形成芜湖市以七大重点领域为中心的节能环保集聚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五、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重点领域

1.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配件

重点建设奇瑞节能环保汽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打造芜湖技能环保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汽车整车产品基地、汽车零部件产品基地、新能源汽车产品基地等三大产品基地,同时建设相应的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文化娱乐、汽车零部件交易平台、汽车及零部件的第三方物流、汽车教育培训等五大服务平台。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在汽车部件方面,发展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和新燃料汽车专用零部件,培育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产业能力,增加零部件附加值。

2.余热余压利用设备

依托水泥、钢铁、化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推动余热余压利用装备制造成套化、系列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一个以海螺川崎为龙头的完整而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打造芜湖特色的余热余压利用行业动力装备集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为芜湖市大型风电设备、核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奠定了基础。

3.光伏产业

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机遇,依托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节能改造工程,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通过长效机制,打破制约瓶颈,推进现有光伏产业和光伏电站项目的加快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电池组件、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及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企业,拓展光伏产业链,开拓芜湖光伏产业发展新天地。

到2015年,光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光伏电站装机容量40MW。

4.节能环保材料

新材料是芜湖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节能环保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环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核心技术和产品,研究低能耗、绿色生态的技术,研究自然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借鉴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成功经验,依托国家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节能环保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材料产业。

1)建筑节能环保材料

芜湖新型墙体材料企业50余家,应积极培育以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脱硫石膏、冶金和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生产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纸面石膏板等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

2)节能结构材料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先进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重点发展膜分离技术及硬体纳米膜材料,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

5节能机电设备

把握国家节能减排机遇,加强节能机电设备的技术引进,及本地企业的研发工作,立足原有产业基础,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初步形成配套完整、相互支撑的产业集聚。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配套产品企业。依托芜湖奇瑞汽车产业,大力发展节能型汽车配套机电设备;依托海螺川崎等余热发电产业,大力发展余热配套节能电器设备;依托美的、日立等,大力发展家电配套节能机电设备。

6环保装备

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和治理力度的加强,建议芜湖环保装备产业发展目标重点放在污水、污泥处理设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以及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备,适当发展环境检测设备。

鼓励环保装备生产企业向环保工程的工程承包方向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为芜湖环保装备生产企业与本地环保建设项目的联系搭建平台,积极支持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把环保装备产业建成芜湖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7节能环保服务产业

“十一五”环保规划出台、节能降耗措施的具体实施和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给中国节能环保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芜湖在节能环保服务行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将对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芜湖市应加强与高校、科研、设计、咨询公司合作,积极引进人才,发展节能环保服务技术,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机构,推动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工程

1.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工程

由于市场需求强劲,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已达相当规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废杂金属回收、拆解、生产、加工体系。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芜湖市再生有色金属利用必须加大发展力度,做好“三个一批”的重点工作,即抓一批重大技术、抓一批重大项目、抓一批重点企业和园区,列入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

2.汽车零配件再制造工程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一个既节约资源,又突出环保的产业,再制造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对有限资源的浪费。目前中国起步较晚、认知度低、技术落后、流通不利以及法规与政策不完善等等因素,也制约了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向前发展。但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却极具发展潜力。

3.城市节能产品推广工程

路灯太阳能化:城市道路照明要向“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绿色照明”方向发展。太阳能路灯正成为城市道路照明行业的新宠。

建筑节能化: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家用及办公电器推广化:推广高效节能灯、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城市交通:合理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

4.农林废弃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工程

农林废弃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工程旨在促进生物质能技术进步,培育农村新型产业,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新农村建设。

近期农林废弃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的重点领域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畜禽养殖场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炭化)发电。

六、发展芜湖节能环保产业政策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牵头单位:发改委;参与单位:经委、城乡建委、环保局等)

建议成立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集聚各方面资源,切实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间的行动。

(二)落实规划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牵头单位:发改委;参与单位:经委等)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前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和芜湖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产品市场需求,编制节能环保产业、产品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今后发展的重点产品、开发的重点技术,支持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骨干企业。组建节能环保产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推动规划实施。

(三)完善管理体制,提供体制保障(牵头单位: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单位:统计局、发改委、经委等)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切实解决地方保护、部门职能交叉造成的责任不落实、执法不统一等问题。根据节能环保产业理论,建立节能环保产业的统计核算制度,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的主要指标分析。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全面系统地收集分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信息和国内外发展动态,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四)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资金渠道(牵头单位:财政局;参与单位:发改委、城乡建委等)能纳节使中进项鼓租环人不能究相能内业单经境在作基或备外的 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编制节环保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将重点项目优先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市政府建立发展能环保产业发展资金,对重点项目实行倾斜,合理安排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作用,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程。积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申请银行信贷和国家专资金,进行设备租赁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BOT等形式参与节能保产业发展。

(五)加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技术支撑(牵头单位:事局;参与单位:教育局、科技局等)

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断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节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和推广应用。重视发挥人才作用,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用人机制,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培养节环保产业建设所需各级各类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外、国内外专门人才,加快培养与引进发展节能环保产急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牵头位:市经济合作办;参与单位:商务局、外办、发改委、委等)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玩报纸下一篇:人体解剖学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