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2024-11-17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共10篇)

1.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篇一

第27课河中石兽

导学练测资料包

一.课文导学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河干:河指运河。干,水边。募m”:广泛征求。竟:居然,竟然出乎意外。物理:事物的道理。确论:确实的言论。曳yˆ:拖着。尔辈:你们。

凡:文中义是凡是,所有的。

啮niˆ:本义是“咬”,文中义是“冲击”。臆yŒ断:凭主观的推测来断定。如是:像这样。

溯s”:逆着水流的方向走。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中一点,不知其他方面。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

用心

爱心

专心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

纪昀的诗文中,多应制奉和、歌功颂德之作,属于典型的“廊庙文学”。少数述怀、纪行诗歌尚清新可诵。《乌鲁木齐杂诗》160首,是纪昀谪戍乌鲁木齐两年后被召还时于归途所作,记述当地风土人物,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新疆的社会情况,声调流美,富歌谣风味,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有一些特色。

纪昀对于文学的批评,主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与若干书序(如《爱鼎堂遗集序》、《香亭文稿序》、《云林诗钞序》、《田侯松岩诗序》、《挹绿轩诗集序》、《四百三十二峰诗钞序》等),另有《《文心雕龙》》评和《李义山诗集》评。他的文艺批评标准,虽仍不脱“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传统见解,但不甚拘泥,较为通达。承认“文章格律与世俱变”,“诗日变而日新”,认为文学的演变取决于“气运”和“风尚”,强调后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既应有“拟议”又要有“变化”。在艺术风格上,肯定“流派”,而反对“门户”,反对“舍是非而争胜负”的朋党之习。纪昀晚年主持科举会试时,曾以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内容出题策士,实为创格。

纪昀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表现于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书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各4卷,《滦阳续录》6卷,共24卷(笔记1000余则),是他晚年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他的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总名《阅微草堂笔记五种》,后通称《阅微草堂笔记》。

2、相关知识: 关于《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有所发展变化:内容杂博,较多涉及世态,而不局限于志怪,叙述故事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就思想内容看,虽从“有益于劝惩”出发,盛谈因果报应,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有大量糟粕,但也不乏可取之处。作者反对宋儒空谈性理、苛察不情,对道学家的泥古不化、伪言卑行,多所讽刺揶揄,如卷二记游僧戏塾师,卷三记老儒贿盗闹宅和刘羽冲事,卷四记武邑某公事,卷二十一记两曾伯祖事。对世态人情的浇薄诈伪也时有揭露。写鬼狐情事多具寓言意味,几则不怕鬼的故事,如卷一“曹司农竹虚言”,卷六记许南金事,卷二十三“戴东原言”,颇堪称道。作者反对为富不仁,反对凌虐奴仆,用心

爱心

专心对下层人民的反抗、复仇行动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和同情,如卷十六记童养媳逃亡、卷十七“周景垣前辈言”、卷十八记妓女戏富室粜谷。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在艺术上,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有些故事称得上是意味隽永的小品;缺点是议论较多,有时也不尽恰当。此外,评诗文,谈考证,记掌故,叙风习,也有不少较为通达的见解和可供参考的材料。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失为具有特色的作品。鲁迅评论说:“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中国小说史略》)评价是切要的。【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石狮掉进河里,和尚们以为水能飘物,石狮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道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狮深陷进河里,和尚们以为水能飘物,石狮一定被冲到下游去子。道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狮深陷进河里去了。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狮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学家一样的笑话。

二、文章脉络

在写出对落人河中的石兽(石狮子)今天究竟在何处的三种说法之后,作者画龙点睛,以简短的议论作结。全文共4节,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交代找二石兽的事由,写出“僧”(和尚)顺流而下找石兽失败。第二部分(第2节)写“讲学家”嘲笑和尚,不懂物理。他在分析石性与沙性之后,认为石兽沉在河底深沙之中。

用心

爱心

专心第三部分(第3节)“老河兵”凭他多年的治水经验,认为是由于水冲石的反作用力,冲倒石兽;石兽在水下泥沙“坎穴”逆向转动,因而应向上游找: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第四部分(第4节)作者启示读者:对于“天下之事”,不能“只知其—。不知其二”,即不能只根据某一理由就主观判断。

三、写作方法

脉络分明,逐层深入。本文分四段,正好是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尚根据物体被水冲向下游的规律,判断石狮已被冲走,摇船往下流寻觅,结果终无所获。紧接着展开第二个层次,设帐讲学的道学家以博学自夸,嘲笑和尚不懂事物的特性。他分析了石与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兽深陷在原处的结论。言之凿凿,使听的人“服为确论”。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从一旁杀出个“程咬金”——老河兵来,使本文深入到第三个层次。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作者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画龙点睛般地议论一句,立刻收尾,戛然而止,揭示了题旨。全文故事曲折但只用短短200多字,脉络分明且层层深入、结构严密,余味无穷。

四、参考译文

河北沧州以南,有一庙宇靠近运河堤岸,(一次发水),庙门被运河冲塌,门前两只石兽(如石狮之类)一起沉入水中。经过十多年,(有个)和尚募集银钱重修庙门。他到河水中找寻那两只石兽,竟然没有找到。和尚认为(石兽)被河水顺流冲下,(安排人)摇着几只小船,在水中拖着铁钯,(顺河而下)找了十多里,也没发现(石兽的)痕迹。

有个道学家在庙中办私塾教书,听说这件事,嘲笑(和尚们)说:“你们都不能推求事物的性理。这石兽并不是木片做的,而是石头做的,难道能被突然涨起的河水带走?乃是石头坚实沉重;泥沙松软,(石兽)埋没到沙土中去了,而且渐渐愈陷愈深了、(你们)顺着河找它,这不是荒唐吗?”众人听了信服(这一说),认为是正确的,(这时),一个老河兵听到以上的事,不禁笑着说:“凡是丢失到河中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找它。这大概因为石头物性坚硬沉重,沙性松软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的反作用力,必能在石头底下冲击泥沙成为坑洞。石头被水冲(陷得)越深,等冲到石头陷进一半之时,石头必定倒陷在坑洞中。像这样第二次再冲刷,石头又再转动,转动个不停,于是逆水而上了。到

用心

爱心

专心下游去找(石兽),本来是荒唐的;向沉石原地去找,不更荒唐吗?”照他说的(到上游)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河中找到了。

既然如此,那么应知天下的事情,像这样只知其一方面,不知其另一方面的情况不是很多吧,(我们)能仅仅根据某一理由就凭主观猜测去判断吗? 【练习解答】

一、这则短文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揭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很多啊,岂能根据某种看法就凭主观推断呢?

二、寺僧按一般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往下游;讲学家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所以认为石兽应在原地,只是“渐沉渐深”罢了。老河兵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水流冲击石兽,然后水流就会冲走石兽上游方的泥沙,使其出现空穴,石兽就会在空穴倾倒,长期这样“再转不已”,石兽就会往上移动。

三、1、为:介词,读作阳平,被。2.为:动词,读作阳平,认为。3.为:动词,读作阳平,成为。

四、略

五、略 【类文品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于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于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曰:“然,昔者……”(然:是这样)

用心

爱心

专心B.吾舅死于虎(于:被)C、何为不去也(去:离开)D.小子识之(小子:小人)2.翻译下列句子。(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3.用原文回答问题。

(1)妇人在墓前哭的原因是什么?(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参考答案:

1、D

2、⑴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泣,而且哭得很悲伤。⑵小子们记住,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厉害啊!

3、⑴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⑵无苛政。)二.同步练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棹数小舟()曳铁耙()是非木柿()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溯流逆上矣()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①山门圮于河

圮: ②阅十余岁

阅: ③竟不可得

竟: ④不亦傎乎

傎: ⑤但知其一

但:

3.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①山门圮于河

于:

用心

爱心

专心

7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15.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农之惰也!(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16.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

1、略

2、①倒塌②经历③终究④通“癫”,疯⑤只

3、①②介词,在③介词,像④介词,按照

4、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突然涨起的水冲起走呢?⑵按照老兵说的去找,果然在河的上游几里处找到石兽。

5、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糊涂,轻信讲学家的说法,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6、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文中原句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略 8.9.10.11.12.13.⑴在⑵急速、很快⑶心悦诚服、服气

14、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15、⑴农夫实在是太懒惰了呀!⑵你可以把耕田的方法教给我吗?

1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欲速不达”。)

用心

爱心

专心

2.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设计 篇二

生字词语

圮(pǐ)募(mù)金 棹(zhào)小舟 木柿(fèi) 曳(yè)铁钯(pá) 湮(yān)没

啮(niè) 齿 溯(sù)流 臆(yì)断 欤(yù)

(二)词语解释

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

阅十余岁 ( 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

盖石性坚重 (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 ;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义:只 ;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

是非木杮 (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

求之下流,固傎 ( 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 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 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句式

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3.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作家作品

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谪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主题思想

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写作借鉴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精彩语句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七上纪昀《河中石兽》讲义 篇三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

2, 《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3, 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继续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继续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

二,生字词

三,通假字

不亦颠乎?

四,一词多义

为:以为顺流下矣 同“以”组成一个字,认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众服为确论 认为

啮沙为坎穴 成为

之:闻之笑曰 代词,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代词,指石首

其反激之力 助词,的

五,词类活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活用作名词,凶猛的河水

六,古今异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物理学

2,转转不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3,但知一二 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八,特殊句式

1,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 倒装句 求石兽于水中 状语后置,

应为“于水中求石兽”。

3,省略句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省略介词

果得(之)于数里外 省略宾语

九,重点句子翻译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译: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2,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

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凶猛的河水带走呢?”

4,乃石性坚重,沙性浮动,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译:是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下,越沉越深罢了。

5,众服为确论。

译: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6,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译: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兽,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兽下面迎面冲刷(石兽下的`)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兽(底部的)一半时,石兽必定倒在坑洞里。

7,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逆反溯流逆上矣。

译:像这样又冲刷,石兽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8,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十,问题梳理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答: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够提出正确看法。

2,文中写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十一,写作借鉴

卒章显志:本文先记述了庙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然后由事及理,在结尾处卒章显志,揭示了“遇事不能根据某个道理主观臆断”的主旨。

十二,知识积累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1, 作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2, 作助词。

(1) 结构助词,译为“的”。

(2)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4.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篇四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设计各种形式的读,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2、积累文中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结合课前预习,整理归纳。

3、通过对文中人物的品析,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2、难点: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

2、朗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通读文章。

3、查看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完成预习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读名篇,品味文字的魅力,与古往今来的名家对话,不仅能汲取知识,还能增长我们的智慧。今天我们来一起嚼嚼古文的韵味,读读《河中石兽》。

二、读通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慢下来 学生四人小组按上面两个要求自由朗读,将自己觉得最容易读错的字在小组内交流消化,教师再请2-3人全班交流(重点字:杮、转、干)。

再请2-3人朗读自己觉得读得最有把握,最有文言文味道的句子,教师适当点评。

教师布置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给文章分层,用朗读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重点强调一事一议类型的分层。(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层,都予以肯定)

三、读懂

小组内整合预习单上的习题,教师全班交流讨论核对。并总结文言文应该如何梳理字词

四、读深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旨在告诉学生要有整体意识。

2、对文中的三位人物的看法?

募金---惜财

求—换成找 行不行-更适合古文、用心

竟—失落

数小舟---有规模有气势

十余里无迹—寻找范围广 诚心,失望遗憾 求石兽于水中、下流---缺少分析 盲目

(毅力坚定 缺少深思熟虑,考虑不周,惜财)讲学家

笑—嘲笑、讥笑、坏笑

尔辈---你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缺少尊重

究---探究

.感觉只有讲学家能够探究事物的道理。

岂---反问

以为自己分析的很对(语调上扬)

颠---疯狂,病字框,用病态的癫狂来形容尔辈,加上反问句 更能看出讲学家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老河兵

笑---淡然 冷笑

凡—凡是

盖—原来是:对事物进行概括,胸有成竹

必、必:语气坚定,说明经过深思熟虑

啮:指咬,侵蚀,指逐渐被侵害,需要经过时间,对应前文的阅十余岁,老河兵说话用词很准确,根据实际情况说话做事。

3、讨论之后,总结讲学家和老河兵的性格特征(据理臆断-据实判断)

5.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篇五

1.易错字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2.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阅十余岁(古义:年;今义:年龄)

尓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转转不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义:只;今义:但是)

3.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一词多义

(1)为

(2)之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2)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3)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

【文题解说】

“河中”指地点,“石兽”指对象,题目的意思是倒塌在河中的石兽。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奇闻、乡野怪谈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这则故事用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几种不同的结论,来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本文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教师讲授这篇文章时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积累阅读经验、培养语感上,字词和语法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另外,还要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故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本课为2课时。

1.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4.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通过讨论探究,感悟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对比分析,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第课时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新课导入补充文常预习诊断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导入一

[设计意图] 直接简述本文讲述的故事,为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倒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去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一、补充文常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信息,为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由翰林院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主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于乡野的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

二、预习诊断

[设计意图]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为学生疏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示,独立完成,教师明确,反馈矫正】

1.给下列字注音。

圮( ) 募( ) 棹( ) 杮( ) 湮( ) 啮( ) 溯( ) 欤(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

(7)不亦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明确〕 1.pǐ mù zhào fèi yān niè sù yú 2.(1)倒塌 (2)年 (3)拖 (4)埋没 (5)事物的道理、规律 (6)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7)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8)按照

三、熟读课文,准确翻译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边朗读边翻译全文,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

1.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翻译。

(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2)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指导特殊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4.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了十多年,寺僧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了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四、积累文言现象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重点词汇,进行巩固强化训练。

【师出示课件,梳理出本文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明确答案后生整理入课堂笔记。】

1.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2)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3)尓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4)是非木杮 古义: ;今义:

(5)渐沉渐深耳 古义: ;今义:

(6)转转不已 古义: ;今义:

(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古义: ;今义:

〔明确〕 (1)经历/阅读 (2)年/年龄 (3)事物的道理、规律/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4)代词,这/一般为判断动词 (5)罢了/耳朵 (6)停止/已经 (7)只/但是

2.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明确〕 (1)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2)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3.一词多义

(1)为

(2)之

〔明确〕 (1)介词“被”/动词,成为/动词,认为是 (2)代词,指讲学家的这种观点/结构助词,的

直译文言文法。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熟记本文的文言现象。

2.熟读课文,为下堂课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第课时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难点】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前情回顾梳理内容质疑探究指导背诵拓展迁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翻译效果,为本堂课梳理文本内容做铺垫。

【生独立完成如下问题,教师判断学生对文本的翻译和词汇的积累情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

〔明确〕 (1)河岸 (2)终了,最后 (3)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4)于是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

〔明确〕 (1)寺庙的大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2)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二、梳理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逐步理顺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环节为下面更好地背诵课文做铺垫。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3.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失败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集中释疑。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

【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在班内提出疑难问题,其他同学集中释疑】

1.质疑: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明确〕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明确〕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四、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通过方法引领和检查背诵效果,提高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背诵效率。

1.方法指导。关系背诵法: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2.小组内开展背诵比赛。

3.规定时间,检查背诵效果。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200字左右)

一、〔参考答案〕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办事凭自我经验,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寺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深陷进河沙里。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要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参考答案〕 新的思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三、〔参考答案〕 略

四、〔参考答案〕 1.经历,经过。

2.终了,最后。

3.事物的道理、规律。

4.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五、〔参考答案〕 1.寻根究底

2.耳闻目睹

3.口是心非

4.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和《聊斋志异》一样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br>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该书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该书是纪晓岚十年心血的结晶,不仅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如《滦阳消夏录》(六)第十则,作者就借山中“鬼隐士”之口,生动地描绘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间世道,充满了倾轧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朽、相互倾轧。《滦阳消夏录》卷四则写“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在公开场合,他们“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暗里却互相勾结,丧尽天良,谋夺寡妇田产。

另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不少篇章揭示了处于社会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及悲惨境遇。《阅微草堂笔记》有不少故事章节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如官吏的营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卑鄙下流。诸如此类,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作为乾隆皇帝身边的一个大臣,纪晓岚虽缺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但他忠实记录传闻的写作精神及其正义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滦阳续录》(五)就讲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河北沧州有个董华,家里穷得无立锥之地,以卖药卜卦为生,“一母一妻,以缝纫浣濯佐之,犹日不举火”。适逢这年又发生了大饥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毙。无奈之下,董华只好“鬻妇以求活”。在这则故事里,作者对那个“万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没有丝毫的指责之意,反添几分同情和理解,真实形象地展现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外诸如《姑妄听之》卷二“河中寻兽”之类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纪昀虽把《阅微草堂笔记》视为“消遣岁月”(《滦阳消夏录序》)的一部闲书,甚至也很难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不蹈旧辙,自成一家,风格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河中石兽》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让学生去预习,预习程度好的学生告诉我,他们读不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它原是高中练习册所选的习题,可见这篇文章的难度。我原打算让学生合作来学习这篇文章,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我带着大家逐字逐句地翻译,当然是结合课下注解,学生知道的由他们说,他们不会的由我来引导他们。这样一节课下来,领着学生诵读、翻译、背诵,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中下等学生都能跟着思路走,并且能够记一些知识点。看来这种方式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做练习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赛形式,同学们充满了斗志,通过检验学生掌握的还可以。

这篇文言文教学使我明白,对于难度比较大的文章,老师还是要领着学生借助课下注解,逐字逐句地翻译的,这样学生掌握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自己动了脑,然后老师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总结,应该说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对于简单的文言文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合作,然后引导帮助他们完成。

在带领学生翻译完之后,引导学生思索这篇文章围绕着什么写了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但是我发现学生说全的很少,这样我领着学生看文章的标题,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最后作者通过他们的事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观点。经过一步步地梳理,同学们终于概括出了文章所写的内容,但是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学生还是茫然,最后我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本篇文章议论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觉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通过本节课,我明白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学情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创设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得开心,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这样你的学生才会敢于创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据理臆断(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4.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行为,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二、课内语段阅读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之”指代: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道理:

句子:

9.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10.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三、课外类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

1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1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15.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答案与解析】

1.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ù yì

2.C(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3.D(前三者作代词用,最后一项作助词“的”)

4.C B

5.B

6.D(前两者的观点不正确,因为它不符合客观实际)

7.(1)讲学家所说的话。 (2)二石兽

8.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做出判断。

句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寺僧: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讲学家: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0.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1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2.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

13.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是无穷尽的。

14.孔子不能决也。

15.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热远的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智慧多呢?”

李杰

6.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篇六

教学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投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

棹(zho)柿(fi)

湮(yān)

啮(ni)

溯(s)

欤(y)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 朗读课文。

3. 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 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代词

是非木柿

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

阅十余

今义:判断词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为其来也

3.词性活用

名词用为动词4.汉字能假

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划船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 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 朗读课文。

2. 质疑: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 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 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 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 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凤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7.《河中石兽》教案 篇七

张婉婉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

2、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

3、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2、难点: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前预习】

1、查字典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

2、反复朗读课文,能通顺流利地通读文章。

3、查看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读准字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

4、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5、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6、师生共同解疑。(词、句解疑)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示例: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5.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寻找经过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人物 僧 僧 讲学家 老河兵

寻找的地点原地水中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顺流而下 原地沙下 求之于上流

8.河中石兽教案 篇八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知识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一、作者引入新课

1、讲一小故事:

1、倾听有关纪晓岚的故事由作者纪晓岚这位大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

2、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才子的小故事引入,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 “风流才子”--纪晓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 (自由发言,分散回答)、 趣,从而也掌握一华了。

3、参照注释,知道有关些必要的文学常识。

4、组织学生讲一讲 《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5、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共24卷,记述狐鬼神怪和见闻琐事。

二、朗读,感知课文

1、 范读、领读课文 、跟读,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点拨:字词的读音 掌握字的读音:圮 棹 曳 湮 中最重要的手段,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2、发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后学生在自行朗读,复述课文中所讲故事。 课文讲述了寻找两座掉入水中的 由情入理,能够在石兽的故事。 读清读顺的基础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三、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1、引领、点拨学生扫清课文的 先自己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对照注 以这种小组合作的字词理解障碍。 释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 形式,来解决疑难

2、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后分小组讨论: 问题,降低难度,试翻译课文,弄懂大意。 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内来 进而培养学生这种讨论解决。 阅读浅近的文言文

关键词: 的能力。

古今异义词:干 阅 已

①圮:坍塌 ②曳:牵引

③湮:埋没……

3、课堂交流,资源共享。 再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 想法。

四、积累文言字词

以考试的形式,积累文言 有问有答的: 在课堂有剩余时间字词的解释 掌握: 的情况下,增置此选派一学生为主考官 啮:咬,这里指沙子被水的反作用力 环节,使学生对课提出问题,同学回答 冲刷。 上所学的知识进行

溯:逆流而上。 巩固,强化训练.

课后作业:

A、B级学生继续认真阅读课文,写一篇小短文,说明能够在上游找到石兽的道理。

9.《河中石兽》教案 篇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刻舟求剑”的故事吗?(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达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同学们,这个楚国人按照这种方法能找到自己的剑吗?(不能!)他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剑呢?(马上从剑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那如果是一尊很大的石兽掉到水里,过了十多年后,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这尊石兽呢?(石兽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如果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就一起来认真学习《河中石兽》这篇文章吧!

(二)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该书是纪晓岚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扫清文字障碍,顺畅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范读

2.明确重难点字的读音

干(gān)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曳(yè)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ú)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四)理解文句意思,整体感知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学生边读边译,划出疑难地方。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五)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题(课前将以下内容印发好,上课发给学生。)

第二课时

一、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 古今异义

① 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② 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③ 是非木柿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是 )

④ 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⑤ 但知其一 (古义:仅仅,只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⑥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

2. 一词多义

一老诃兵闻之 (讲学者的观点)

其反激之力 ( 助词,的)

如是再啮 (像)

如其言 (按照)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众服为确论 (认为)

3.词性活用

① 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②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4.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二、特殊句式翻译

1.反问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携带走呢?)

2.疑问句——可据理臆断欤?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第2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采用PPT或小黑板的形式公布答案,以节省时间。

(二)朗读导入

集体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三)合作探究

PPT或小黑板出示本课须探究的题目,小组合作学习。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明确:三位,他们分别是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

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3. 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明确: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符合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述找寺庙石兽一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而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五)拓展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意: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六)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10.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讲义 篇十

【导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课文。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是苏轼游石钟山后的感慨。他在前人李渤经过实地考察却得出错误结论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情不亲眼看亲耳听,却凭主观想象去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今天将要学习的《河中石兽》一文,同样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

(2)词义 一寺临河干(靠近)山门圮于河(倒塌)阅十余岁(经过,过了)...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规律、道理)众服为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求石兽于水中(寻找)如是再啮(这样)....竟不可得(终于,到底)但知其一(只)..盖石性坚重(表议论的发语词,无实义)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3)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4)古今异义 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一为与“湿”相对,二为做).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盖石性坚重(古义:发语词;今义: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5)一词多义 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十余里这件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如如是再啮(副词,像).如其言(介词,按照).学法指导: 词语的作用分析法 词语的作用一般有: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在词类选取、概念表达上的准确、恰当(主要指动词、形容词),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主要指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具有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等作用,一般都会采用修辞或者一些动词来体现。

3.情感性作用。指词语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扬弃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的作用。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某段)中的地位以及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方面的作用。

(6)重点句子翻译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交流点拨】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的)踪迹。②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交流点拨】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③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交流点拨】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交流点拨】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 断吗?

2.作者名片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年自号白云,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年间进士,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他主编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朗读节奏。(2)听范读录音,并提示朗读节奏。2.疏通文意(1)译文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中,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狂(的做法)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交流点拨】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大意。【交流点拨】可分三层:

第一层(1段):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寻找未果。第二层(2段):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3段):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提出的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他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他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 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所以他的方法是对的。

2.通过寻石兽的故事,比较三类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交流点拨】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老河兵:有实际经验,并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2.阅读以下小故事,领略纪晓岚的过人智慧。

纪晓岚年仅30多岁的时候,只是个编修。主人家请他为高寿老母亲写贺词,已是特别看得起他。当纪晓岚写完第一句时,四座皆惊。至四句书毕,众人皆呼“高人”!诗云: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蟠桃寿母亲。

3.搜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人名言。【交流点拨】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经验是永久的老师。——歌德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板书设计

寺僧——求之下流——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失败 老河兵——求之上游——成功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步骤三 精读课文,深层探究。步骤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上一篇:员工餐厅伙食委员会管理办法下一篇:初中作文优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