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作文

2024-08-30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作文(共12篇)

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作文 篇一

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海拔3700余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共13层,是西藏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样式最全、保留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拉萨的第二天,就先到布达拉宫旅游。远远望去,布达拉宫像一头巨兽,匍匐在红山山顶上。走进宫门,就看见长长的盘旋而上的台阶,台阶两侧是雪白的墙,白墙和湛蓝的天空相辉映,让人神清目爽。墙的顶部刷成了朱红色,像是给墙戴上了一顶红帽子。台阶的尽头,是红色和黄色的宫殿。红、黄、白三色的布达拉宫看上去显得格外壮观美丽,又充满神秘。

布拉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_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_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分为白宫和红宫,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经典等文物。在红宫内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是他(她)们促进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西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我最感到震惊的是_的灵塔,它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还有一颗大象脑里生成的比大指拇还大的珍珠。藏族人民对布达拉宫的敬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爬上布达拉宫时累的气喘吁吁,可是身旁常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一边走、一边在叩拜,一点疲惫的样子也没有。宫内随处可看到许多善男信女在虔诚的磕头、念经,他们还向佛像捐献酥油、哈达和钱。宫内到处弥漫着藏香的味道,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来。我在宫内草草参观后,就来到了出口。在出口处,正好看到一个年青人在闭着眼睛唱经,他那虔诚的样子让我禁不住肃然起敬。

走出宫门,回首望去,布达拉宫沐浴在阳光下,被阳光染上一层金色,更增添了神秘气氛,更显得壮观美丽。

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作文 篇二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和防御要求,巧妙利用山间狭小平地和当地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自成体系,极富美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一)福建土楼的特征

一是独特的建筑造型。福建土楼为建筑群,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模式;其建筑布局以及村落的布局“天人合一”,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福建土楼属于特殊建筑类型,既非汉族风格,也非当地风格,但又符合建筑美学上“实用、美观、经济”的三原则,在建筑造型上极具独特性。

二是独有的文化内涵。土楼年代之久、规模之大、结构之巧、内涵之丰、品位之高、保存之好,堪称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民居建筑之一绝,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一种创造性的杰作。同时,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土楼凝聚了客家博大的文化与精神追求,体现了客家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体现了客家民系的强大凝聚力。

三是不可逆性、不可重现性。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长期以来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其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底蕴是任何现代景观无可替代的,即使运用当代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最高明的模仿技能,可以仿制的也只是其表象而已,而其真正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无法也不可能复制的。

(二)福建土楼的价值

福建土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具备世界遗产保护的典型意义。

一是历史价值。福建土楼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的创业史,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特的模式和内涵。土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作为土楼的核心———客家文化,则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包容性。

二是科学价值。福建土楼规模庞大、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装饰精致、建筑风格多元化,在选址、用材、布局、建筑技法、形制、结构、功能等方面,均具备极高的科学价值。

三是艺术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客家文化的象征,彰显了土楼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客家人的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法民风以及崇文重教的思想,集建筑学、军事学、生态学、景观学、文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的大成,在中国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体现我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土楼不仅继承了传统生土建筑艺术,而且开创了生土民居建筑艺术的新形式,展示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居民建筑艺术的典范。

二、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形态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有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而且是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主要包括旅游业、传媒业、艺术业等业态。

(一)福建土楼的旅游业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反璞归真,而福建土楼自然成为观光旅游者的选择。福建土楼的旅游资源具有可视性强、类型丰富多样、文化气息厚重、讲究风水等特征,由于贴近自然,村落与田野融为一体,展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秀丽的田园风光和务实的循环经济。

一是自身建筑的旅游业开发。福建土楼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在中国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根据传统的生活方式,利用本地最普遍、最廉价的材料和绝妙的工艺建筑而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建筑不只是视觉现象,还反映着产生这一建筑的时代、社会及生活于其中那群人的社会生活。客家土楼民居是客家文化的宗法制度在居住文化上的典型体现,为抵御外敌、凝聚内力,客家人聚族而居。土楼是一种古朴民风的载体,承载着客家博大的文化与精神追求。主要包括有:建筑文化、客家饮食文化、客家语言文化、妇女文化、家族文化、山地农耕梯田文化、喜庆婚丧习俗等。在进行旅游业开发时,应以“保护第一”为原则,在不损害土楼文物和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和当地社会事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改善。

二是艺术资源的旅游业开发。土楼楼内、楼外众多楹联、题刻,意味深长,楼内的雕刻、建筑壁画,风格多样,这些丰富的艺术资源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为有力的历史见证,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以楹联为例,许多土楼都有不少的固定楹联,有的甚至一座有几十副。仅永定县出版了《土楼楹联》《永定客家土楼楹联赏析》等书。土楼的楹联内容风格丰富多样,以振成楼楹联为例,如“干国家事,读圣贤书”、“从来人品恭能寿,自古文章正乃奇”等,或名人名言,或楼主自撰,具有劝勉教化价值;而“带经耕绿野,爱竹啸名园”、“花开东院,竹茂西园,最怡情无过莳花种菜;画抚南宫,书临北海,真乐处莫如作画读书”等,表现怡情和恬淡。

三是民俗风情的旅游业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主要有6种,即原生自然式、集锦荟萃式、仿古再现式、原地浓缩式、短期流动式、主题附加式。土楼岁时节庆、婚丧喜庆、民间艺术、伦理道德、宗法观念、宗教信仰、饮食穿着等等,处处展示了客家的淳朴民风和华夏文明的风采。对千年的客家文化形成一系列与汉民族具有差异性的民俗进行加工、处理、整合和激活,将其动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增加游客的参与度,让游客吃客家饭菜,饮客家酒,学说客家话,唱客家山歌,学卷客家土烟,徒步看客家楼,住客家土楼,购买土楼产品等。通过民俗风情的旅游业开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借助各类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是生态农业的旅游业开发。要促使土楼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加大土楼的保护力度,就必须充分利用土楼这一山村原生态民居的神奇,盘活山村大地的山、水、田、宅资源,开发富有创意性的生态农业文化,借助生态农业文化所具备的环保、经济、传承、和谐、复合、教育和观光度假等功能,激活土楼文化,促进山村经济发展,让土楼的原住民富裕起来,积累土楼的保护资金,进而激发保护土楼的热情。创意性生态农业文化的开发就必须将山村的每一项产业活动都作为土楼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创意性文化的开发,使其成为产业观光寓教于乐的景点,并把产业规划与山村生态旅游的休闲度假观光产业开发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促使山村产业景观化,景观产业化。

(二)福建土楼的传媒业开发

土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成就。在申遗成功后,土楼已成为影视文学热点题材,从而成为传媒业的新宠,传媒产业是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互联网等机构为主要载体,以独具优势的文化传播为依托,向经济领域拓展形成的产业群体,包括纸质传媒产业、影音传媒产业、网络传媒业、广告产业。土楼的传媒业开发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传媒。

一是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语言记录等载体,图文音色并茂,具备较强的传播效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影视作品的制作,一方面是对拍摄地的影视营销,产生直接的品牌效益,另一方面将有力的带动拍摄地的旅游业发展,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土楼为主题的影视题材作品已近百部,以漳州市南靖县为例,福建电视台已先后在南靖拍摄了《戏班》《土楼村长》《土楼,我的家》等三部电视记录片及MTV;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摄制组人员到长教风景区拍摄《寻找远方的家园》;同年,《沧海百年》摄制组到长教拍摄外景。2006年,电影《云水谣》也在此拍摄取景。2008年11月海峡两岸文博会期间,南靖县与厦门广电集团签订了《闽台影视基地》合作协议。

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本身是信息载体,以土楼题材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文史、论文等,具备较强社会作用和传播价值,例如何葆国在2005年出版的《土楼》是国内第一本表现福建土楼的长篇小说,何赛标在2008年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一座楼的客家》是第一部反映土楼客家家族生活的长篇散文。该书更是由客家人出身的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题写书名。

三是网络传媒。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等特性。网络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手段,同样为土楼的传播业和旅游业开发提供便利。目前土楼网站主要有三类:福建省文物局或当地政府主办门户网站,如福建土楼网,土楼旅游网等;个人或集体设立的论坛和社区;旅行社或当地酒店宾馆等服务性企业主办的纯商业性网站。

(三)福建土楼的艺术业开发

福建土楼的艺术业开发的形式主要有模型工艺、漆画工艺、竹雕工艺;提线木偶表演、福建潮剧;客家山歌、交响乐等形式。模型工艺、漆画工艺、竹雕工艺直接形象表达土楼的形象。提线木偶这一有厚重闽南特色的表演艺术同样存在于客家土楼中。

一是客家史诗———《土楼回响》。客家山歌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其中《土楼回响》以客家史诗为内容,表现客家人奋斗、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是“客家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部交响乐”。这部作品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有机融合,以其浓郁的客家风韵与文化气质,深邃的情感内涵与磅礴的气势深深打动和震撼着来自全球的客家亲属。引发了所有客家儿女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是聚落艺术产品———客家风情园。在针对土楼的产品艺术加工过程中,提取反映史诗般风格的迁徙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打破陈旧的开发框架,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现代光电手段通过雕塑、绘画、人造微型景观等手段,建造环境优美的集客家人生活、生产、商贸、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完整规模的聚落艺术产品———客家风情园。

客家风情园,有反映客家人地理环境特点的农耕梯田,反映客家人独特方式的农田和小作坊(如烟刀生产作坊),有客家人特色的商贸集市(如牛市),有客家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有突出客家山区特点的山村小道,道路两边可种满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反映客家中药文化的药草植物,展现客家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的同时,艺术地展现客家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山水文化,对景点中的旅游小品,如交通标志、景区说明牌、垃圾箱、厕所、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要围绕主题进行艺术性的布局和设计,将土楼定位在一个艺术产品上进行铸造,提升产品艺术品位。

三、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原则及合作模式构建

(一)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原则

一是保护性原则。即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旅游资源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要注意对旅游资源及其依托环境的保护,必须明确保护资源及其周围环境,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福建土楼在进行深度产业开发前,必须进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保护土楼资源的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土楼景观和周边环境遭到破坏。

二是市场效率原则。市场需求随时变化,市场竞争中土楼遗产产品市场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开发应注重市场调查和预测,减少开发的盲目性,整合不同土楼遗产资源,高效拓展产业价值链。

三是整体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与其吸引旅游的数量和质量成正比。产业开发应注重提高土楼的实用价值和吸引力,以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建设周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关系,优先开发地理位置优越、易于游客前往的土楼;充分利用土楼现有资源,提高它的利用率。

四是可持续营运原则。遵循可持续营运原则,是人类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福建土楼的产业开发,要有利于生态和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福建土楼产业开发的主体合作模式构建

为充分发挥土楼产业开发各方作用,在产业开发过程中,政府、社会团体(旅游企业、行业协会、开发商等)、当地村民与教育及科研机构(学者)四方可形成良性互动。下图显示了参与土楼产业开发各方的互动关系。

政府与开发的企业是合作伙伴,同时政府对企业加以管理和规范。政府与当地居民是管理关系,同时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相关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是合作关系。处于示意图中心的学者为各方提供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的指导:向政府提供研究成果,供执政者作为制订相关政策的依据或参考;为企业提供规划论证,指导开发计划的实施;可以培训和指导村民参与旅游业,培养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当然,学者的理念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旅游操作来实施,也需要得到居民的认同方能产生效应。总之,保护并合理开发福建土楼文化遗产,可以与产业经济形式结合起来,使各方积极性得到调动。

参考文献

[1]高翔, 吕庆华.城市品牌依恋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上海、泉州、兰州、岳阳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7) .

[2]喻学才, 王健民.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局限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3]吕庆华.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以泉州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 .

[4]罗哲文.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J].城乡建设, 2008 (10) .

[5]黄建军.福建永定土楼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8 (1) .

[6]张松.福建土楼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J].中国文化遗产, 2008 (3) .

[7]聂婷.“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时代经贸 (下旬刊) , 2007 (10) .

3.融入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篇三

当下,经济全球化正在将全球融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各国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会因地域、贫富、种族的差别而将它割裂,保护历史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承载着这些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依附于其上的人类文明也必然会消失。中国,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

积极参与者,因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正进入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10月,宁夏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村民王生军站在自家地里的一座被发现的古墓旁,望着面前因盗墓被破坏了的耕地发愁。自从考古队一走,每天都有人在墓坑附近出没、溜达,考古队还未挖掘的几座古墓已被迅速抢盗一空。“我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宝贝’?但如果这50亩田地反复被人挖掘,不能适时保墒,来年恐怕连小麦都没法种了。”王生军无奈地说。

与世界其他历史悠久而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中国也在承受着本国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与流失的“不可承受之重”。据著名文物专家陆建松教授介绍,中国目前估计有30万处以上的历史文化遗迹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曾透露了一组数字:2004年,全国共立案文物犯罪案件971起,其中盗窃文物案件481起,倒卖文物案件131起,走私文物案件11起,盗掘古墓葬案件348起。而在法国的文物商店,一位出访的陕西文物专家却看到了四五百件陈列着的中国青铜器和石雕。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主要缔约国之一,环境问题、保护意识、非法偷盗、城市化建设等原因使中国进入了一些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高危险期”。同时,中国也正在吸取别国的经验与教训,努力构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传播保护意识,用实际举措与行动投入到全球如火如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去。

遗产保护工作:“矮人一截”

在记者调查采访的过程中,相关专家学者都道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欧洲国家相比,都感觉“矮了一截”。

其实,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领域,中国并不落后,中国历来就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文物收集、整理、研究的体系——金石学。早在宋代,中国就有了文物研究著作《金石录》与《隶释》等著录专著。但到了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国家的战乱贫困,大量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流失,甚至出现了整个的文物遗产被盗取的悲剧(如敦煌的典籍)。20世纪后,在“全盘西化”、“破旧立新”等激进思想的影响下,处于意识形态弱势的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又被视为“现代化与革命化”的障碍,处境悲哀。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又使许多历史遗产濒临灭绝,而经济利益促动下的功利行为更使“华夏瑰宝”面临重重危机。

在北京,因产权不明导致一些文物古建被长期占用,年久失修。在四川,贫困使农民铤而走险,重庆大足石刻的佛头遭到砍盗。在云南,世界遗产“三江并流”因旅游过度开发、保护不力,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摘帽”。在上海,由于经费与场地问题,上海历史博物馆与近3万件文物竟然无处容身。在江苏,运河河网与沿河古镇因工业化、城镇化而消逝。在全国各地的文物景点,“某某到此一游”的题文总是无处不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扶植资金的不足;保护意识、保护知识的缺乏;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扩张;功利心态与市场意识的膨胀都成为了中国“矮人一截”的原因。

遗产保护意识:根在民间

较之欧美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意识、理念还是措施、行动都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面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不再“地大物博”的悲哀,在压力与挑战下,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加速调整期”。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与全民、与政府、与经济建设、与旅游利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成为了“脱困”的出路。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第一,要尽快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第二,要改革管理体制。遗产管理权应由国家统一管理,直接管辖国家级和世界级遗产。第三,对于违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应坚决整治,以恢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四,国家要加大遗产保护上的资金投入。最后,要培训遗产科技人才,加强遗产科普教育。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最近再次呼吁:提升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行保护工作的“人民总动员”才是开展工作的出路。

从理论举措到计划实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保护环境开始改善。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列入文物保护范围,建立起一个从单体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到历史性城市的全方位文物保护架构。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同年,国家财政部特别设立了2.5亿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对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实施全面保护,并在国家文物局新增两个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专业司。

一批民间群体自发保护文物事件也出现了。在陕西宝鸡,王宁贤等5位农民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主动参与现场保护,使距今2800多年的27件青铜器得到了及时的保护,顺利出土。在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洪水冲毁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上百名侗族村民自发地跃入洪水中,抢救回了风雨桥73%以上的构件,使风雨桥得以重建。

遗产保护目标:融入全球

2007年12月9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与法国,在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米歇尔·克莱蒙司长认为:“法国愿意同亚太地区的政府与民间共同来开展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中方认为,法国古运河保护工作的经验可借鉴用于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年来,类似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例子并不少。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从“闭关锁国”进入到“开放包容”的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努力借鉴国外的经验,中国文物机构与国外保护机构建立了紧密、长期的合作。在西安秦始皇陵,中国通过德国文物专家的帮助,用先进技术还原了兵马俑的彩绘,使失传的中国古代工艺得以再现。一些国际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纷纷在华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西安设立了“西安保护中心”,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江苏苏州分别设立了针对自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专门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搜集、专业培训与研究咨询工作。同时,中国也承担起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责任,积极参加了肯尼亚联合考古、柬埔寨修缮吴哥窟等国际联合行动,并与意大利等国签订了文化遗产保护协议。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曾表示:文化遗产领域多种形式的合作,使中国获得了国外的经验,也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这几年和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组织,各个方面的、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合作成果为我们所用,在合作中把我们的传统技术传给了他们。

遗产保护未来:留住“本根”

在江苏苏州,古城、小桥、窄巷、流水,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格局被基本保留了下来,而在它的不远处,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新城开发为老城保护让路的措施,使留存千年的吴文化遗迹,避免了被现代化湮没的悲剧。虽然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苏州老城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伤疤,它的城墙被永久性地毁坏了。可见,任何一个没有保留历史痕迹的繁华都市都是“失忆”的。

同样,一个没有文化本根的国家也是“失忆”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终极属性是文化与知识资源,是过往历史与先人传递给今人的直接承载之物,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社会教育、历史借鉴与研究鉴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介质,作为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崇高的“瑰宝之物”严加保护,供国民世代享用。在德国,人们将1961年修筑、1989年拆毁的,曾是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界线的柏林墙墙根磨光,嵌在大街中,铸上“BERLINER MAUER l961·1989”字样的铜牌。以警示国人不要忘记国家分裂的历史。

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来自历史积淀,不可再生、不可复得,破坏遗产就是丢弃民族的历史与民族的本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单纯是文物文化领域的工作中心,它还能促进产生其他社会经济、精神文化领域中的增长点,是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同样,单个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历史遗产不仅是本国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人类共同爱护祖先的财富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各国一起在遗产保护方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来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物质和文化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四

——题记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桶,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练,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定义……

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但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中西合壁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你,长城,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你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梢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历史文明残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成和民族精神……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后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2

在甘肃省敦煌境内鸣沙山1600多米长的陡崖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700多个洞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敦煌艺术的发源地。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还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那尊卧佛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工匠高超的。技艺。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西方学者称其是“墙壁上的图书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壁画画在洞窟的四面墙壁上、佛龛内,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你看那些飞天仪态万方,多么美啊!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彩带飘飞,漫天遨游;有的闭目凝视,侧耳倾听……飞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如今,飞天已成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

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五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得青山环绕着。在这绿色得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得诗句来形容它得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得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得,很适合防御敌人。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其中得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得必争之地。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枪相见。在近代,山海、居庸两关脚下得农民,也在此奋勇抗击过八国联军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手持大刀、长枪得中国健儿曾在这两关阻击过日军,他们用血肉筑成了保卫民族得长城。

6.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六

清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滴答、滴答。我被叫醒,开启了长城雨行。

早就从书中体会过长城的雄伟壮观,而我仍怀着激动的心情,听着窗外滴滴嗒嗒的雨声,幻想着长城的模样。

一下车,我还是有些吃惊,抬头仰望,只见长城随着山的高度逐渐高耸,又随着山坡往下,又在远处高耸,长城在不断往前方延伸,一直蜿蜒到我看不见的天际。

我们所要登的长城的第一雄关——居庸关。

由于凌晨下过大雨,八点的居庸关笼罩在雨雾之中,在景区外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个烽米台伫立在蜿蜒陡峭的山脊上,在连接烽火台的路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小白点,一层又一层的山。

我们来到了主城台,城台上建有高大的三重檐城楼,上挂“天下第一雄关”匾额。

家穿上雨衣,进入景区,台阶很陡峭,块块石阶凹凸不平,旁边用石头做的不及腿长的防护,也有些许的漏洞,在那防护用的石墙上,间断地连接着一块方形石块。

走在台阶上,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古代没有机械运输,劳动者将大石块一块一块地背到山上,他们用人背、肩扛、筐挑等方法把大量的城砖、石灰、石块搬运上山岭去。

据书中描述当时的人们还采用了传递的方法,把人排成长队,依次把城砖和小石块一块块传递上去,把石灰一筐筐、一挑挑传递上去,这是多么艰辛的工程!

导游介绍这些砌墙用的条石有的长达三米,重两千多斤。而长城随着险峻的山脊修筑,坡度十分陡峭,我们徒手上城还感到十分吃力,当时修筑的人们要把两千多斤的大条石和一块就有数十斤重的大城砖以及大量的石灰运上山去,其困难可想而知。不愧是古代劳动者们用血与泪凝固成的智慧结晶啊!

雨依旧在下,雨滴落在石阶的小坑里,又被游客一脚溅起……

我铆足了劲儿,朝上走去。石阶很陡,走起来有些困难,我已气喘吁吁,在一个降火台边休息了一会儿,喝了点水。

可一想起古代人们造长城的艰难,我们这点累算得了什么呢?便继续往前走,一睹居庸关的险峻壮丽。

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凉爽。

我们终于登到了顶端,那里竖着块石碑,上面写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好汉坡”,我们纷纷站在碑前合影留念。

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要成为好汉,我为我们祖国拥有如此伟大的建筑感到无比骄傲。

踏上回程的路,小雨依旧,烟雨蒙蒙,长城仿佛向我们诉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催我奋进……

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10

 

今年寒假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到长城去游玩。

到了那里以后,听爸爸说,它是万里长城的精华,远远望去,它真像一条游走的巨龙,横卧在条条山脉之间。走进入口,长城上人山人海,都是和我们一样慕名而至的游人。

一级级陡峭的台阶出现在我们眼前。导游介绍说:“这里是长城的一个隘口,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每个朝代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12600里,称作“万里长城”。

我和爸爸妈妈都惊叹不已,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周围又是崇山峻岭,真是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是经过怎样艰苦的劳动,才开凿出如此宏伟壮观的长城的。

越往上走,台阶就越来越陡峭。妈妈实在上不去了,她无奈地说:“苇杭,咱不上了吧,反正我们也来过了。”

我想:爸爸妈妈身体不好,要上就是困难,可不上吧,大老远来了,没登上长城,太可惜了。

看我不说话,爸爸就发话了:“上!毛主席都说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嘛。妈妈在这休息,我陪苇杭上去。”

我高高兴兴地拉着爸爸的手,又继续开始登长城了。

不一会,我远远就看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潇洒的大字,爸爸告诉我,这几个字是毛主席写的。我不由得肃然起敬,认真的观赏起来。

爸爸问:“你知道歌颂长城的都有哪些诗句吗?”我就边走边背给他听:“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爸爸又给我讲起了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的传说。

就这样,我们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上到了最高处。我兴奋的大叫:“长城,我上来了!”

爸爸笑着说:“我们苇杭也是好汉了。”

古代的万里长城一直是抵御外来入侵的巨大屏障,一旦有敌人侵犯边境,守卫的兵士便点燃狼烟,擂起战鼓,后续部队及时赶到,就上演“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战术。长城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

万里长城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

 

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文 篇七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相互防守,修筑了烽火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下令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它因长达万里,故又称为“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国家文物20xx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处。

长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具有指挥、观察通信隐蔽等多种功能。

长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的作用是给皇宫传递消息。写到这,我想到了一个典故那就是"烽火戏诸候”,典故里的周幽王为博爱妃一笑,就点狼烟让众诸候到长城来,点了两次后,第三次,敌人真的来了,这下没有一个土兵到长城来了。结果敌人攻进了墙门。周朝在历史中落幕。

8.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篇八

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来参观故宫。我先讲一讲故宫的历史吧。 故宫,旧称紫禁城。建于公元1406,14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从这里可以看出,故宫。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我们进去看看吧。请大家只要用眼睛看,不要随地吐痰,破坏公物。

听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宫的传说吧。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朱隶)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

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进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

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9.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作文 篇九

就在前几天,我们一家四口去繁华的北京游玩了。说起北京,你就会想到故宫,所以,我们去那游玩了一整天。

从午门进入后,你就会看到一片壮观的美景,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壮丽!不瞒你说,还真如天堂一般。进去以后,你就知道有多么的无边无际了!我们走了好久,累的筋疲力尽。还真的是搞不懂,皇宫里的人天天走那么长的路,怎么受的了呢?我边走边想。终于,我们找到了一座小亭子。虽然可以歇歇脚,但是我非常无聊,就四处乱看。忽然,我眼前一亮,原来是天花板上雕刻的一条龙。怎么看都是那么威武,神气。雕刻的也很精细,连一根“胡须”都像活的一样!可见古代人做事是多么的专心致志。天色已晚,我们也都该回家了。再看看故宫,还是那样的流连忘返。晚上,我躺在床上,觉得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呢!

10.描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十

西湖是杭州多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杭州有了西湖而兴旺,因此西湖有了不少的名气,也以这条湖为灵魂。

西湖的景色多得让你看不过来。有苏提春晓,柳浪闻莺,双峰插云,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南屏晚钟,雷锋夕照,断桥残雪,号称“西湖十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曲院风荷,坐在桥栏上,伴着这含有荷香的微风,欣赏着荷花的美丽,那大伞似的荷叶上滚动着透明的水珠,太阳的照耀使荷叶泛着翡翠的绿。荷花那千姿百态,有的是花骨朵,有的半开半合。还有的绽放开来。

雨中的西湖更是美丽,那一层层薄雾笼罩着西湖,好似一层轻纱,而西湖就是那位新娘子,那薄雾又让人感觉自己在天宫,飘飘忽忽,使西湖充满了神秘和美,苏轼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的晴天和雨天都有各自的美。

1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 篇十一

小雁塔位于西安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代景龙年间,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塔原有15层,现存13层,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

进了荐福寺,沿着小路往里走,就能够从茂密的草丛中看见小雁塔的上半部分塔身。虽然表面上脱了一些墙皮,但还是属于保存较好的唐代古塔。这里风景优美,鸟语花香,瞧!小鸟正耸立于树枝上,高声拍着拍子唱着歌,周围都是青山绿水,听,多么美妙的“水流交响乐”啊!每当我去那里玩时,我的心情都非常地舒畅。走进来看,小雁塔的大门独具特色: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图案非常美观。从塔下向上看,一层比一层稍小一点儿;整体轮廓刻圆则圆,刻直则直。走到塔后面,仰起头,向上看,在塔的上方有一点儿小裂痕,这道小裂痕,这裂痕还有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故事呢!

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小雁塔从上到下裂开了一道30多厘米宽的“痕迹”。然而,又过了34年,在152年的一次大地震中,小雁塔的这道“伤痕”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1555年9月,一位小京宫把这段史料刻在了小雁塔北门的门楣上。有人推测,古代的工匠们根据西安的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形球体,像树根一样,紧扒着土地。塔身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得不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1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作文 篇十二

万里长城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片稀稀壤壤的土地站了几百年了吧?你让多少中外游人赞不绝口,将祖国美景尽收眼底。

登上去,闭上眼睛,呼吸着绝无仅有的古老气息,眼前浮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中国被其它国家踩在脚下,受尽欺凌。可现如今,东方雄狮,你站起来了,就像这万里长城一般永久屹立于世界东方,沐浴着璀璨的阳光,蓬荜生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最高处,傲然挺立着许多烽火台,它们历经风雨,每一砖一瓦都姿态各异,各具特色。

“不到长城非好汉”,那陡峭忐忑的“好汉坡”在万里长城也颇有名气,是一道独具色彩的风景线。

再次凝望长城,我不禁浮想联翩,古人是多么伟大,他们当时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持之以恒。烧出一块块石砖一点点砌成坚不可摧的城墙,可谓是贡献了青春美好时光,贡献了终身。我们要弘扬中华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将这种美德代代传承下去,将祖国各行各业建设得欣欣向荣,一步步迈向富强。

上一篇:新农村共建点挂牌仪式欢迎词下一篇:中班社会我心中的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