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

2024-09-18

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共8篇)

1.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 篇一

对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陈云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引导中小学生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解决中小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确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1、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及人物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就中小学生会出现的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现象作专题讲座。使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预防和及时治疗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并努力培养健康心理。切实有效地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迅速普及心理知识的最佳手段。现在国内尚无统一的适应中小学教学的心理教材,教师可自行选定合适的心理学书籍,编写教案,但要注意遵循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

2、搞好心理卫生宣传工作,创建多种心理咨询方式:

学校可定期出心理卫生板报,介绍中小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病例、预防及治疗,拓宽中小学生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发展现状。同时,对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通过有关心理工作者回答问题、解释疑惑、提供建议、商量讨论等方式,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在解救学生心理危机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心理冲突、情绪冲动、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都是一时性的,经过心理咨询者的开导会中止其继续恶化,并且可以引导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化。心理咨询的方式颇多,对中小学生较为实用的有:(1)门诊咨询。由专门心理咨询人员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解答问题、沟通情感,以达到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的目的。(2)专栏咨询。在学校心理宣传板开设专栏,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作答。(3)信件咨询。对于性格内向、难以启齿的问题学生,通过信件往来,提供缓解其心理危机的忠告,劝慰法解决其心理问题。(4)网络交流,受时空限制小,也可最大限度的打消问题学生的心理顾虑,保密性强。

3、建立一种双向式的学生档案:

这种学生心理档案应具备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基本特点、就学变迁、身体状况、家庭情况、通讯地址等。(2)主要的心理表现:学习能力(包括记忆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同学关系、个人修养、情绪表现、学校行为、适应性及安全感等。(3)主要的心理问题:包括认知性的和情感性的。如学习无能、记忆力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孤独不合群、抑郁症、恐惧症、多疑症、狂躁症;焦虑、强迫现象、早恋现象、幻觉等。(4)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自身因素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5)矫治措施:结合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对策,确定有专家指导的综合性矫治方法及步骤。(6)小结:对学生个人心理档案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分析。从方式上,这种学生心理档案还应该是双向式:即这个档案一式两份,一份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综合填写,具体掌握;另一份由家长协同学生自己填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教育。这样,只要将师生两份档案的填写内容进行比较,就可找出其中偏差,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对中度、重度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工作人员与问题学生直接交流,根据心理学基本观点和患者的实际,运用语言向问题学生解释,以消除其心理障碍。如对考试焦虑症的治疗(治疗方法可参考有关心理治疗方面的书籍)。另外,还可采用读书疗法,治疗中有目的、有组织的选择一些有关人生观、哲学、伦理道德、身心保健及诗歌等书籍让问题学生阅读,还可让学生自己吟诗、写读书感想和体会,写日记,使之心理矛盾得到消除、转移,达到身心松弛和净化的目的。

5、教师们要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义务,每位教师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掌握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并努力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探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依据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等。

总之,根据我国心理学发展现状和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中小学校重视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利在千秋。通过种种举措,旨在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保持健康完美的心态,意义深远。

2.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 篇二

本文在深入探讨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以期探索有效的心理援助模式, 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建议。

一农民工子女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2004年, 新华网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吁:关注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已刻不容缓, 认为农民工子女因为缺少关爱容易厌世自闭, 社会逆反, 自卑等心理问题;熊猛, 叶一舵发现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低于当地城市儿童, 社会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知觉、相对剥夺感和身份认同危机, 情绪情感方面表现为情绪不平衡、孤独 (抑郁) 倾向较强和自卑 (自责) 心理严重, 社会适应方面显示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适应性较差和问题行为较多。王飞通过调查发现,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8.73%, 排在前四位的影响因子是: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茆怡娟通过研究发现, 进城农民工子女存在自卑、缺乏学习动机、敌视、无归属感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许丽芬认为,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情感失落、自我封闭、自卑心理、心理失衡、逆反心理等。周霞认为, 农民工子女情感缺失, 孤独无助;性格孤僻, 自卑怯懦;学习困难, 价值观错位;行为偏差, 人际关系紧张。

由此可见, 农民工子女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自卑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心理问题、情绪情感问题等, 亟待解决。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1. 建立贯穿全程的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平台

心理学家认为,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四大发展过程——消极思想、消极情绪、心理不适、心理障碍。这说明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 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 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理念, 将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援助贯穿于心理问题发生的全程, 因此, 建议全面落实和构建针对农民工子女不同心理健康问题阶段的心理援助平台。

第一, 预防平台。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等到发现了才来解决, 而应提前预防。对于个体而言,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在个体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学校则是个体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人们在学校里度过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 学校教育在个体的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农民工子女因为家庭的特殊原因, 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因此, 应该建立以学校为主的、家—校联动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平台, 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普查, 确保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 矫治平台。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 遵循心理学原则, 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目前, 我国仅有一些学校、大型医院以及个别私人咨询室能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据网易新闻报道, 大连市有七成心理咨询机构不合格, 专业心理咨询师十分紧缺。可见, 对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而专业的咨询机构较少。为此, 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启动心理健康工程, 构建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主的矫治平台, 使农民工子女的偏差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治。

第三, 追踪平台。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差不多, 导致现在心理问题的原因解决了, 但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导致新的问题出现。因此, 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仅仅是预防、咨询是不够的, 还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发生了心理问题的农民工子女进行追踪。应利用学校以及社区或村委会等基层组织, 建立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档案, 监控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变化、发展状况, 对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及时监控、及时解决。

2. 建立农民工子女与心理志愿者的长效联系机制

心理咨询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咨询者需要运用各种行为矫正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作用于个体。如果出现中断可能会导致个体心理问题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 建立农民工子女与心理志愿者长效联系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研究者认为, 应从人员、制度、物质三个方面保证农民工子女与心理志愿者的长效联系机制。

第一, 人员保证。心理援助并不同于一般的志愿服务工作, 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不仅需要志愿者付出爱心和责任, 还要求志愿者拥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背景, 能灵活运用各项专业心理学技术对个体施加干预, 使个体朝预定的目标转化;而如果心理援助出现问题, 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也许会影响农民工子女的一生。目前, 我国农民工子女近1亿, 而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为12000人左右, 而这些心理学工作者中有80%在做研究工作, 只有20%做应用工作。也就是说, 我国的专业心理学志愿者并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需求。因此,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投入, 大范围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 建立以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为主、业余心理爱好者为辅的各级心理志愿者人才库, 定期组织相关的心理援助活动, 从而保证心理援助的顺利进行。

第二, 制度保证。在农民工子女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起着决策和指导作用。由于当前我国的心理援助工作刚刚起步, 还有很多方面尚不成熟、完善, 所以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 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的相应制度, 并将制度落到实处, 让农民工子女能安心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援助。

第三, 物质保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只有当个体较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成为推动个体的行为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子女现象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很多农村家庭因为经济问题而选择进城务工。因此,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时, 只有先解决了他们基本的物质需要, 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所以, 建立农民工子女与心理志愿者的长效联系机制, 一要发展经济, 满足农民工子女家庭的最基本需求, 二要让心理援助普惠农民工子女, 让他们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实现心理的健康成长。

3. 建立以农民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多层级心理援助网络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援助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不能一蹴而就。一般而言,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涉及农民工子女、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层面, 如何协调、如何解决这四个层次的问题是当前心理援助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者认为, 心理援助应着力帮助农民工子女构建以自我成长为中心, 以家庭、学校、社会为支撑的心理健康系统。

第一, 个体层面。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助人自助”, 即通过心理咨询, 使来访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 以使其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 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援助, 最终还是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因此, 研究者认为, 应把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的重心放到促进其自我成长上来, 让个体在接受帮助的同时, 认清自身的问题, 主动探寻自身问题的解决方式, 发展和健全自我人格。

第二, 家庭层面。在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农民工并未意识到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 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时, 须转变其父母的观念, 让其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积极配合心理学工作者的相关工作。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上学, 减少由于父母与孩子分离而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缺失、情感关爱缺失等问题。

第三, 学校层面。学校是农民工子女主要的活动场所, 要切实做到服务农民工子女, 就应加快和加速在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 使这些心理咨询机构在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基础上, 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工子女。这样, 一方面, 可以让农民工子女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 可以让非农民工子女关注那些遭受心理困扰的农民工子女, 从而使双方能在互助中共同成长。

第四, 社会层面。在目前社会需求大、专业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 必须进一步推动政府与社会、专业资源与业余力量的整合。面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是要在建设和完善心理援助服务网络时不能忽视了专业力量与准专业力量的密切合作, 创造适合工作的氛围;二是充分运用电话、电视、网络等媒介体合作, 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专栏、心理援助专家访谈等, 拓展心理援助载体;三是加强各级各类心理援助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必要时可以互相支持, 共同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援助。

摘要:近年来, 关爱农民工子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建立贯穿全程的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平台;建立农民工子女与心理志愿者的长效联系机制;建立以农民工子女为服务对象的多层级心理援助网络。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1]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2) :1798~1813

[2]王飞.五省部分地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 2009 (1) :55~59

[3]茆怡娟.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研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研究) , 2010 (8) :63~65

[4]许丽芬.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21~123

3.对初中体育教育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05-02

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基础学科,是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民族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

1基础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目前初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们面对的是信息时代和教育时代,教育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工程,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视。然而,现时期的基础教育状况尚不尽人意,尤其是初中体育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①体育课遭挤占和轻视。置身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教育环境中,初中教师、学生深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战争之中,体育课遭遇挤占和轻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毕业年级的体育课从每周两节削为一节,甚至被硬性取消;②课外体育活动名存实亡。国家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倡在各学校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而实际上一些中学只是在课表上显示出课外活动的安排,而并没有几所学校真正落实,更多的是每周的体育活动课成了其他学科的机动课;③体育教师受冷落。在各中学,体育教师担任的课时任务相对较重,他们同时还要担负学校里其他一些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属于“老黄牛”型,但在评先、评优等评比活动中,往往要给主科教师让位。

1.2体育与智育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体育教育历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早期的教育思想中就认为体育、智育互相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智力的增长,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进行智力活动的条件,对学生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往往把体育的地位看得低于德育和智育。他们认为,体育虽然可以健壮身体,却难免使知识贫乏、头脑简单,在文化方面不可能有高深才智和成就。这样就把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对立起来。居里夫人曾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古今中外许多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都深刻了解“人的健全精神寓于健康身体”这一朴素真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一个惜时如金的人。他认为一个人能用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是一个常数,要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就必须有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此,他每天坚持适当的文体活动。

2002年,我校初三毕业生叶继刚以全校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信阳高级中学。他有一句自己的座右铭:“会玩才会学”。无论是课间还是周末,你总能从球场上见到他活跃的身影。他不仅擅长篮球、足球,在田径场上也成绩不俗,跳远、短跑、投掷样样拿得起,并多次代表我校参加市、区级运动会,均取得好名次;在学习上,他也像在球场上一样投入,学习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强、精力充沛,文化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说:“是体育运动使我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1.3初中体育教育是完善全面教育的主要手段

强国必先强科。从战略角度来看待学校体育,首先是要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也就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未来社会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现如今,我国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各方面受到父母的照顾,依赖性较大,缺少艰苦条件下的磨炼,这对他们身体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容易养成怯懦、依赖、无创造性等不良个性。而体育在培养现代人所必备的竞争素质、拼搏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体育教师,我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那些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时很活跃,能轻松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学生,总是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在学习上他们也普遍感覺轻松,并有较强的为人处事能力,发展潜力较大;反之,那些只知一味读书,不爱运动的学生,给人一种呆板、沉闷的感觉,他们大多内向、怯懦、缺少魄力、能力单一。因此加强初中体育教育,不仅是完善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措施,而且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十分重要的手段。

2初中体育教育是竞技运动的基础之一

当今中国已步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这从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并取得优异成绩就可以得到证实。这说明竞技运动水平是衡量一个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2.1培养优秀运动人才是初中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初中体育教育是竞技运动的基础。很多优秀运动员往往首先从学校中涌现出来,初中体育教育可以在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方面奠定基础。增强学生体质、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这无疑是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部分优秀体育人才,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也无疑是初中学校体育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击冠军贾占波就是从我校走出的一名世界级选手。他在中学时就显示出良好的射击天赋,并被我校教练顾卫中发现,在经过艰苦的启蒙训练后,陆续取得一些赛事的优异成绩,一步步走向市队、省队、国家队,最后站在了世界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我相信其他学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但设想如果没有初中体育教育的踏实开展,又怎么会有祖国今天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呢?

2.2进一步完善初中业余体育训练体系是发展竞技运动的重要手段

初中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形成独特的学校业余训练体系。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因经济发达、体育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体育活动正规,可以进行较全面的业余项目训练,如北京、上海;在经济较落后的中、小城市,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项目,力争从单项上实现突破,如:我市传统优势项目有踺球、篮球、射击等,因这几年重点发展,在一些大型比赛中均有很大收获;还有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气候条件进行一些专门性练习,如:在青藏高原地区,可以利用高原气候来进行耐力性练习。

2.3完善初中体育运动竞赛制度是推动整个竞技体育的重要措施

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和提高青少年运动技术和水平的杠杆。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基层的中学体育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举办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区与区之间或校与校之间的友谊赛或对抗赛,对促进学校运动竞赛制度的完善、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如:我市利用每年暑假举行“晨光杯”综合赛事活动,内容包括:篮球赛、乒乓球赛、田径比赛等。这些竞赛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并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运动人才。这些体育竞赛的开展,也从不同方面促进了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许多经验表明:抓好初中体育竞赛活动这个环节,是推动整个竞技体育的积极因素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成功之路。

初中体育教育是整个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仅从初中体育的战略地位浅述了几点看法及建议,随着社会的进步,必须提高对初中体育教育的认识,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初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使教育体系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that Sports Educates to Junior Middle School

Li Wei

Abstract: This text has been put forward to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that sports educat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he ones that must improve and educate junior middle school sports are recognized know, changed the outmoded notion in the past, could reflect the importance that sports was educated junior middle school, could enable education system receive really more complete development.

4.对公司现状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篇四

费总,请你相信我对大为公司和你个人这么多年的感情!不然我也不会给你提这些建议的。

公司要发展与做强,需要决策层有战略性的发展眼光以及一个良好的合作管理团队,回看我们公司12年经历,我看了真的很心酸,很惋惜。今天我就自己19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我们的公司成长谈谈二方面的感想与建议。

首先,说说你的决策,公司在2010年由化工企业转型为医药企业,这对公司发展绝对是个好的机遇。这些年,看到你在这方面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想建议的是,你在追求产品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得顾忌该产品的周期寿命以及产品工艺的先进性(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先进的工艺决定了这个产品的质量、成本与管理的优越性)。我们是生产型的企业,要发展要做强,手头必须要有1-2个拳头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寿命周期,还是工艺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才能与别人去竞争。我记得你跟我提起过,开发或引进一个好的产品真的很难的,尤其是做药的。是的,“难”只能说明我们目前没这个能力,但是你在决策开发或引进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与倾向,相信将来支撑我们企业做强的也就是这么几个拳头产品。

第二,我提提管理团队方面的。任何一个管理层的人来我们大为公司工作,相信你也是了解过其各方面能力的,也相信其本人到大为来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但是,到后来有些人还是让你失望了,其本人也混日子了,最后都悄然离开了。这里,我想说的是没有一个人能把我们大为存在的问题给全部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是在你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在一个有经验、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带领下,带着一批敬业、专业和团结的工作团队,有计划逐条逐项的去做的。我们都应该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来分析、检讨自己是否做到位了,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需要有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和坚决的执行力度,不然一切都是空话。对于工作中发现存在的人的问题,需要的坦诚直面沟通,要给与压力、要有手段的,并予以实施,而不是“不好意思”、“侥幸心理”、“你好我好大家好”,那企业就不好了。

上面我陆续提了些建议了,再次我汇总下:

1、公司有新的发展或动向,建议你组织个专题会议让各部门经理参与,一来听听大家的想法,二来也让管理层的觉得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大团队,三来也可以趁此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分工安排。当然,最后的决策还是你决定的。

2、形成定期组织召开部门经理工作会议制度。各部门畅谈各自的工作状况,对存在的工作困难进行分析,逐条提出解决方案,落实责任人及处理意见。一定要让大家意识到各自在本职岗位上,是拿薪水的,不是白干的,是要对老板负责的。

3、当下,建议各部门进行工作自查,逐条罗列汇总,结合公司现状开展有计划的落实解决。这样,至少能做到对现状各自心中有数,我们不怕困难,怕的是不知道困难有哪些,怕的是不落实实施而找借口推卸,怕的是稀里糊涂混日子。

5.对软件质量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篇五

认识:

软件质量,即对用户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需求的满足,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遵循以及正规软件某些公认的应该具有的本质。而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三个过程域。

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过程域,它主要结合各个公司的质量方针,产品描述以及质量标准和规则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流程设计等工具制定出来实施方略,其内容全面反应用户的要求,为质量小组成员有效工作提供了指南,为项目小组成员以及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在项目进行中如何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提供依据,为确保项目质量得到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编制质量计划通常采用流程图、因果分析图等方法对项目进行分析,确定需要监控的关键元素,设置合理的见证点、停工待检点,并制定质量标准。软件质量保证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质量管理过程,也是CMM/CMMI和ISO 9000的中心议题,是贯穿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经常性地针对整个项目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查与改进等工作,向管理者、顾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确保项目质量与计划保持一致。质量控制是对阶段性的成果进行检测、验证,为质量保证提供参考依据,它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看法与建议:

质量,进度,成本三方面的平衡的重要性。

质量固然在软件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不是才是最重要的呢?答案绝对是肯定的。一家企业如果生存都有威胁,还谈何软件质量呢。因此,质量,进度,成本这三方面的平衡就显得异常重要了。软件界已经达成共识的:

影响软件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因素主要是 “人、过程、技术”。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三个因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这很清楚的表明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高质量未必代表必胜的优势,因为高质量也常常不被顾客所接受,同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质量的提高往往要以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管理等成本的追加为代价,这最终会抵消质量提高所带来的利润优势。特别是当产品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使竞争者处于大致相同的质量水平时,质量,成本,进度这三方面的协调,就成了取胜的关键。简而言之,软件质量并不是唯一的,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是王道。

借鉴印度软件项目的管理

6.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 篇六

对国有企业改制有多种理解:改变企业形态,改变企业股权结构,改变企业的基本制度。

改变企业形态即改变规范企业资本组织关系、治理结构的企业法律形式,如按企业法规范的企业变为按公司法规范的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公司。

改变企业股权结构即引入新股东或改变企业股权比例。股权结构变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安排股东权利不尽相同的股东,如可有黄金股股东、优先股股东等。企业法律形式变化有时是企业股权变化的前提。

更广义的企业改制还包括企业内部制度的广泛变革,如改变经营者激励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这些方面的变化未必是狭义的企业改制的基本要素,但它往往是企业改制的诱因或结果或条件,与企业改制密切相关,是进行企业改制时,尤其是以激励效应为主要目标的改制时,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基本情况:主要推动因素和现状

国有企业改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但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是90年代以后的事。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因素涉及政治政策、地方、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者多个方面。

十六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直至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方针日益明确。中央的政治决策为有关方面出台有关政策,地方、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前提性的政治基础。十四大以后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则从操作层面为国有企业改制逐步明确了相应规范。

地方在国有企业改制方面走得较快。这有两个背景:一是90年代以后,许多地方国有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二是地方希望政府投入很少,但有较大潜力的企业能更快发展。为解困和发展,地方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政策就是鼓励企业改制。

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初沪深股市开张,及以后的海外上市,极大地推进了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

企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能起作用,与中国国有企业必须尽快转变机制的需求有关,亦与存在“内部人控制”、国企经营者长期责任重薪酬低、许多“新国有企业”国家投入很少等情况有关。

十几年的国有企业改制已有很大进展:国有企业数量下降,但收入、资产收益上升,国有企业数80年代初有约30万户,现在只有约18万户(200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已从1998年的6.5万户降到2002年的4.3万户;全国国有小型企业改制面已达80%(国资委有关专家估计);不少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改制和资产优化重组结合推进,企业制度和资产结构同时改善;与改制改组结合的职工分流稳健推进。

(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和基本政策尚不够明确。针对具体行业及地方,已有些政策出台。但由于缺基本规模和政策,当改制及相应的并购重组涉及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关工作就难以推进。

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些方向性的和结构性的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有的是法律规范问题,如按企业法登记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否要转为公司制企业,设计国有特殊公司的依据何在及其法律规范有何特点;有些是结构性问题,如国有独资大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及相应的关联交易、利益冲突等问题,在不动结构的情况下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简单地进行子公司经营者、员工持股等改制是否会带来集团业务难以整合的矛盾等。

改制程序和具体政策方面也有些问题。近几年国有企业改制进展较快,但确实存在“自买自卖”、审计评估不实低估贱卖、“暗箱操作”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认识原因,如轻视改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以“运动”方式推进企业改制;亦有政策不系统配套的原因,国家及有关部门没有系统政策,仅凭分散的具体政策规范,指导作用有限;有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问题。最近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解决了改制程序不规范的许多问题,但仍然存在需进一步明确、完善的问题。

二、若干看法及建议

(一)指导思想

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有必要进行改制。除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业务和财务与政府难以分开的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应变成公司制企业,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变成合作制企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股权多元化。

要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国家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战略,确定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方案。

按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原则确定国有企业改制的实施方案。统筹兼顾首先是要处理好国有股东、收购者、债权人、经营者及职工的关系,其次是要处理好企业改制和企业长远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按公开竞争、分类推进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配套改革和调整政策,创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的条件。

(二)尽快确定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基本规划和政策

凡是可以转为公司的企业,原则上股权都可以多元化。不宜股权多元化目前只能是国有独资公司的,一是需要国家直接控制业务的公司(如造币公司),这些公司业务特殊,且中国不具备相应业务外包的条件;二是基于重要性和财务原因需要国家直接控制的公司,如一些国防工业公司,这是因为其业务重要,目前财务尚不能独立,我国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国防科研、国防订货在内的管理体制。一些持有较多不良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目前不具备股权多元化条件,但经过业务和资产结构调整,将来仍能股权多元化。

国家必须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应当是属于国家必须控制领域的公司,或是公司业务影响大,即使将来国家可不控股但为平稳过渡或各“看一看”在一定时期内也需控股的公司。在规模很大、市场结构从长期看会是垄断或寡头(或巨头)控制型的、经济社会影响极大的产业,如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信业、金融业、航空业、国防工业,至少在一定时期(如5~10年)或更长时间内会有一定数量的这样的企业。以后可以进一步出售国有股份,还可以设黄金股作为特殊的安全闸门。

国有企业股份可以出售给一般国民、私人企业或投资家(机构或个人)、外国企业与外国投资者。出售股份时既要考虑出售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是否会造成外国资本及个别私人资本对行业的垄断或控制。由于中国私人资本相对较弱,在同等条件下,可支持有条件的中国私人资本优先购股。

(三)结合发展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大型企业或集团在确定改制方案时有必要先对公司或集团的战略目标、业务前景及组织体制进行评估,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再推进改制。

国家及某些地方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少业务重合、事业重复,又不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水平之上的竞争,可以先进行适当的归并整合,而后改制。整合应当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但股东同一的企业,从法律上看亦可根据股东的安排直接合并或整合。因为如果先改制形成多元股东结构后再合并或整合,成本可能显着上升。但到底是否及如何整合,必须进行经济分析。

许多国有独资企业,其下有一家甚至多家上市公司,拥有的存续资产有优有劣。形成这种结构,与我国采取优良资产上市、不好资产留给母公司的做法及利用母公司让政府和实体企业隔离、减少干预的想法有关。这种结构,使国有独资的母公司很难改制和股权多元化,简单化地让上市或非上市的子公司引入新股东,则可能破坏集团内凝聚力和整合能力。因此对这类集团,至少应评估是否有必要对主体业务资产及相应的子公司先进行适当整合,包括母子公司合并,而后引入新股东、实现母公司改制乃至上市的路径和方案。TCL集团提出并得到批准的母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后吸收上市子公司的方案,就是改制与集团组织结构调整结合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从结构上消灭了上市公司与集团可能有不正常关联交易的根源,其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国有大中型企业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文件进行主辅分离改制,也是改制和企业业务、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做法,应积极推进。这方面要注意的是,必须是真正的主辅分离,以防出现3~5年后需要再整合导致整合成本上升的问题。

(四)根据有利于发展、分类推进、公开竞争原>:请记住我站域名/<则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本节参考了william.mako和张春霖于2003年9月在世行中国蒙古局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联合召开的研讨会上>报告的观点。)

明确改制目标为出售收益最大化和有利于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制目标通常是多元的。各国都依据本国情况确定改制目标的优先顺序。我国企业改制的目标应是收益最大化和有利于企业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如该企业发展有战略意义时,可优先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一些国家在绩优大型国有企业以IPO方式进行股权多元化时,实施让一般投资者获得较多股份、分享改革利益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7.对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2011年,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在这2亿人的背后,有7000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孩子的问题关乎于未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更关乎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虽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是现时期中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重视,并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 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

1.1 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二代已经在城市立足生根。但他们没有享有与城市居民子女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第一,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困难。农民工子女在异地接受教育,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能否及时就近读书。长期以来受户籍限制,城市公办中小学仍常常以户口或招生名额有限为由拒收农民工子女。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努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规定“两为主”政策,即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的政府为主,但无法落实。

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由民办学校,甚至由未获准的民办学校在承担。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盈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来承担流动农民工子女的上学的成本,所以不愿意接收流动农民工子女,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这些孩子要么随祖父母留在老家农村上学;要么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只有少数孩子借读城市公办学校。

第二,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恶劣。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民工子弟学校的环境、师资等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地处城郊,设施简陋,师资无保证,难以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

即使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也主要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城郊的乡镇学校。只有少数孩子通过缴纳高额借读费,借读城市公办学校,但在参与学校活动、“三好学生”评比中,往往遭受歧视性待遇。

同时,带子女进城读书的农民工家庭,绝大多数生活较为艰难,居住条件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加上农民工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学习;而且,农民工子女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他们的正常学习缺乏稳定性,拉大了与其他孩子的教育差距,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第三,农民工留守子女面临的教育危机更大。尽管目前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但许多地区的学校房屋失修、教学设施简陋、合格师资紧缺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中的优秀师资大量向城镇流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下滑,进一步恶化了农村教育的基本环境,进一步加大了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度。使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的留守子女面临更大的教育危机。

1.2 农民工子女难以健康成长

第一,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性格的健康发展。种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实,使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产生了被歧视的自卑心理。

农民工许多家庭是在城市中卖菜、卖米、搽皮鞋、拉三轮、看大门、废品收购商贩、看门人、保安、送水人等等,好一点的在城市中开小饭馆、小商铺,或在批发市场有一个小摊位。他们生活的环境非常局促和封闭。

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导致他们总是自觉地把自己划为城市中地位较低的群体,并在这一群体中自我封闭。由于自己的家庭所处的地位,自己求学受到的阻碍,农民工子女被激发出城市同龄人不具备的自尊、自强,但又极其自卑。他们普遍自卑,自我评价偏低,内心十分敏感,产生自闭、强迫症、心理不平衡、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

第二,农民工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情感依存缺失,容易误入歧途。由于留守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情感依存缺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变得孤僻,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性格逆反心理强,甚至怨恨父母;对社会失望、恐惧。深层次的自卑感在受到歧视后,反而暴发出强烈的自尊心,因此他们把同一群体内友情看得很重,渴望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致使有的子女对不良习气,接受力强,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喜欢进网吧和游戏厅。加上他们所处环境往往是人口高流动区,各色人等皆有,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非常容易误入歧途。又由于缺乏有效监护,使得留守子女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侵害的对象。这是造成他们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第三,隔代抚养的纵容与溺爱,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良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留守子女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由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而且更容易纵容、溺爱孩子,管教不严,这使得孩子的不良学习和行为习惯较为突出。孩子与祖辈之间也不易沟通,这使得老年人更不易了解到孩子的内心思想,不易察觉孩子的不良思想苗头,难以尽到对留守学生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2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

国家对改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制度和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如改革户籍制度,平等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清理和修订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相关法规,理顺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监督体制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以下具体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2.1 借鉴外国经验,改革户籍制约和教育管理体制设限

在法国,16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无论户籍是否在法国,都能享受到跟当地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没有任何差别。法国人的观念是:这些外来人口只有经过教育才能让他们融入法国社会。如果不让他们受教育,以后国家就很难管。这是一种非常现实而有远见的观念。我们也必须树立这一理念,从国家利益,从每一个儿童少年的前途和切身利益考虑问题。

在美国实行教育凭证制度,即由户口所在地的教育管理机构给学生发放就学凭证,学生可以凭“就学凭证”,选择任何学校读书,也可以到外地学校上学。学校则将收到的“教育凭证”向政府兑换教育拨款。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学校,不论到什么地方都享有义务教育的机会。我国各地也应该制定出义务教育的拨款标准,学生不在当地就读,可将经费带到流入地的学校,这样就能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平等。

2.2 转变观念,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破除教育不公现象,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破除城乡障碍,切实把进城务工人员当做“新市民”看待。

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要积极创设条件,不断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保护学校的积极性,各地都按照当地学生的经费标准,不分学生来源,不论接受农民工子女多少,等量足额地拨付办公经费,并按师生比核定教师编制,核发教师工资,保证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完全享受同等待遇。同时,积极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要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公办教育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还要尽可能让农民工子女也有机会接受体育锻炼、接受艺术熏陶,接受更为全面的教育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2.3 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要强化管理、积极引导,促进其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在规范办学、社会治安、安全卫生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样要求,以缩小与公办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

对公办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属地管理、一视同仁,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方针,向各公办学校下达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计划任务,明确规定对农民工子女不得拒收,不得歧视。各地公办学校要对农民工子女实行“三统一”政策,即民工子弟与本地学生统一时间报名登记,统一编班,统一参加考试,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到教育上的同等待遇,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平等。

2.4 大力发展公益学校,多渠道解决

从2008年开始实行全部免费教育,过去公立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有的是偷偷的收赞助费、借读费,自从公立学校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以后,钱就不太好收,很多公立学校就抬高了门槛。对农民工子女入私立学校来说也有些问题。投资高的收费很高,有一些家庭承担不起,有一些学校叫做“四低学校”,低投资、低收费、教师低薪酬、教育低质量,有的甚至是非法办学。

现在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的一部分是公立学校,一部分是私人创办的打工子女学校。公立学校不可能为农民工的孩子进城读书敞开大门。

农民工的家庭、农民工的子女即使进入城市,仍然没有达到城市的生活水平,在经济上还不足以能够支付教育的费用。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三条道路,就是公益学校。

参考文献

[1]徐学俊,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11) .

[2]民生周刊, 2011.3.11.

8.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建议 篇八

一、当前我国企业领域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一,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行业进入痛苦转型阶段。经济增速下台阶情况下,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重化工企业正处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矛盾集中发生阶段,过去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结束,目前已经进入寒冬季节,企业压力空前加大。一季度,全国煤炭产量和销量同比下降0.1%和0.66%,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5%,山西、陕西、内蒙近半数煤矿停产;全国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1%、2.4%和5.3%,远低于2013年同期铁、钢、材产量增幅7.6%、9.1%和11.2%的水平。以煤炭、钢铁为支柱产业的黑龙江、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一季度经济增速只有4.1%、4.2%、5.5%、6.6%,面临前所未有的稳增长、稳就业压力。

第二,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的部分行业对市场信号不敏感问题突出。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中国有资产规模大、行业占比高。在经济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这些行业出现了“价格越下滑,生产越扩大”的“以量补价”行为。比如在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社会库存居高不下、行业经济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民营煤矿纷纷主动停产减产,而国有煤矿却受体制机制制约,产量不降反增。钢铁行业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100点情况下,钢铁产量仍较快增加,更加剧了行业经营压力。相反,在一些国有资产规模小、占比低的行业如纺织、家电等,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能够灵活反应市场供求关系、初步具备技术创新和品牌优势、若干行业龙头企业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的格局。

第三,商业银行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控制和盘剥十分严重。这个老问题至今还没解决。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和非金融企业业绩出现严重分化势头,上市银行利润增长情况普遍超出预期。一季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13.7%、13.9%、10.4%,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40.8%、15.1%、14.8%。统计数据显示,2513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8.6%,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同比增长5.2%和4.5%;从环比看,2513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13.3%和15.0%,剔除银行业后分别增长-16.2%和-9.0%。从调研企业看,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控制和盘剥主要体现在限贷、压贷、收贷后不放贷等行为上,许多优质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缺乏。比如钢铁企业反映,银监会今年对钢铁企业削减了20%的信贷,一刀切的信贷行政命令,让不该倒的企业倒了。广西一家制药企业反映,现在很难从银行贷到款,每年需要的17亿元贷款都要经过担保中介才能贷到,资金成本达到17%。

第四,煤炭、棉花、糖等行业企业面临不公平的市场环境。煤炭方面,由于进口煤炭质优价廉,加之进口煤炭零关税、出口煤炭征收10%关税的政策,我国进口煤炭大幅增加,客观上对当前形势严峻的本土煤炭企业形成巨大冲击;同时,许多省份仍然在向煤炭企业收取20—50元/吨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铁路部门仍然向煤炭企业收取煤炭铁路建设基金以及大秦铁路等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加重了本土煤炭企业负担。棉花方面,由于棉花收储政策和进口棉花配额政策,国内外棉花出现巨大价差,原料供给缺乏市场调节严重制约着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目前还没产生效果。糖方面,近两个榨季国内生产和需求基本平衡,但由于国外低价进口糖大幅增加,使国内糖价格失去平衡,进入2013—2014年榨季以来,国内糖价格从过去每吨7000多元高价一直跌到4000多元,而国内糖生产成本整体在5300元/吨左右,制糖企业亏损严重,目前拖欠蔗农欠款高达190亿元,一些制糖企业给蔗农的糖料款至今才兑付到1月份,蔗农再生产已经受到较大影响。

综合来看,在当前“不刺激、中性货币、向改革要动力”等政策作用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确面临空前的增长压力,新的增长动力短期内难以弥补重化工业下滑的缺口。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两三个季度,若干以重化工为支柱产业的省区,仍然要承受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这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值得重视的是,尽管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企业并不希望政府因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希望政府能在宏观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的窗口期,继续锐意改革,清理并取消各种阻碍统一公平市场形成的条块分割障碍,清理并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腾出空间和余地。

二、推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去年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制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在此条件下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惠民生要动力,不采取短期强刺激,不扩大财政赤字,也不放松或收紧银根,宏观经济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局面。面对当前复杂形势,我们建议政府既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又要未雨绸缪、主动作为,通过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和服务,最终促使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要继续坚持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论,不搞短期强刺激,以进一步稳定企业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首先,中央政府要冷静观察保持定力,只要宏观经济运行在目标区间范围内,政府就不必采取特别的刺激政策,不能被短期内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较低经济增速吓怕;同时要做好各种政策预案,增加政策工具储备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形势变化合理调整政策力度。部分重化工企业反映,当前行业正处于寒冬期,如果发展形势持续恶化或者政府仍然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那么就要进行剥离部分无效低效资产。其次,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倒逼压力和“改革窗口期”,稳步推进各项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改革,为中长期的经济健康增长、高质量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要鼓励地方政府继续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宁愿把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勇于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合理的、没水分、有质量、有效益、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中央政府要采取各种有利于创业、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帮助地方政府缓解经济增速下降导致的就业压力。

第二,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长期的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润鸿沟。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形成优胜劣汰而不是优劣俱汰的结果。首先,不要把煤炭、钢铁等行业标签化为产能过剩行业进而实施限贷令。产能过剩行业中也有优秀的企业,不能对所有企业搞一刀切,造成好的不好的企业都死掉;要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甚至进行并购重组。其次,要增加金融企业的自主权,鼓励金融企业进行价值投资。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也可能是较好的投资时机。只有依靠对市场的精确研判和把握,金融企业才能优胜劣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企业。

第三,要探索以钢铁等行业为试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资本对市场信号的敏感性和灵活性。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如此严峻的局面,与行业中国有资本布局规模大、比例高、灵活性不足等直接相关。不妨以钢铁或煤炭行业为中央国资国企改革试点,重点推进少数几家中央国有钢铁或煤炭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母公司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股减持试点;在企业双方自愿情况下,可以批准中央国有钢铁企业与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的相互持股或合并重组,形成具有区域规模、核心竞争优势的真正按照市场信号活动的市场主体。

第四,要以环境保护为红线,坚决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并引入专业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于煤炭、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必须做到环境保护的硬约束,严格执行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及相关节能环保标准。首先,要强化环境保护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法律和标准的落实,特别是要在大气污染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下大力气,出重拳。不管涉及到什么企业,经过治理仍不达标的要坚决关停。其次,也要创新监督机制,引入行业协会在内的第三方监管作用。总体看,短时间内环保部门很难全部承担起环保监管者的重任。必须创新环保监管机制。行业协会对行业内企业的总体情况、设备和技术、投资建设等动态信息一清二楚,监管动机相对超脱,监管行为更具专业性。可以通过政府向行业协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其专业第三方监管者的职能。再次,要像治理腐败一样,鼓励各界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并查实后集中查处一批,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

第五,要清理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于煤炭行业,要落实国办发[2013]104号文,全面清理和取消涉煤不合理收费项目,先清费再制定资源税改革方案,比如要统筹煤炭进出口关税,取消煤炭品种出口关税或者将煤炭进出口关税调整到同一水平;要取消煤炭铁路建设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和四线煤炭特价运费。对于纺织行业,要深化棉花国家收储制度和流通体制,推进棉花定价市场化改革,逐步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要破除石油石化行业的行政垄断,鼓励优秀的石化加工企业进入上游的石油化工领域。对于糖业,要完善糖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增加糖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对于更多行业,要进一步破除电网、铁路运输、石油领域的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使电价、运价、油价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灵活浮动。

第六,要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特别是企业停产减产破产带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以及行业洗牌后的并购重组工作。首先是企业破产问题。以煤矿为例,要完善煤矿破产基本条件比如资源濒临枯竭、开采成本高、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等,参照原国有煤矿破产政策,研究建立煤矿退出机制。其次是就业问题。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就业形势稳定,但部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的省市自治区可能随着行业下滑而出现企业停产减产加剧、破产增多现象,其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既要做好产能过剩地区和行业的去产能化工作,又要做好去产能化可能带来的就业问题,防止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再次是行业洗牌后的兼并重组工作。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精神,推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工作。

上一篇:建议书关于森林资源下一篇:重庆大学协会社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