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

2024-07-24

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共7篇)

1.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 篇一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长沙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长沙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3151元、10124元,消费倾向为77%;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46681元、27820元,消费倾向为60%。

不同收入的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呈现出不同特征。低收入家庭主要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吃穿住所占消费的比例为66.5%,用于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的消费比例为20.5%;高收入家庭吃穿住只占消费比例的一半,交通通讯、教育文化消费占比为35%。

调查显示,在居住条件方面,高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44.06平方米,是低收入家庭的1.6倍。

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差距最大,20,长沙市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为5965元,是低收入家庭的6.5倍,

其中交通消费支出4636元,是低收入家庭的.13.8倍;通讯费支出是低收入家庭的2.3倍。城市高收入家庭家用汽车消费已普及,去年,长沙每百户高收入家庭私家车保有量达55辆,比增加10辆。

调查发现,导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来自就业负担、教育水平等差异。

就业负担系数存在较大差距。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较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家庭人口多。年,长沙市低收入家庭户均人口3.23人,户均就业人口1.4人,家庭负担系数为1.31。高收入家庭户均人口2.63人,户均就业人口数为1.61人,家庭负担系数为0.63。这表明低收入家庭是以少养多,高收入家庭则是以多养少。

教育水平是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2011年,大学本科文化程度者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9元,大专文化程度者为28445元,高中文化程度者为25351元,小学文化程度者为18656元,本科比小学文化程度者的收入相差15494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调查发现,文化程度高者一般在比较好的行业就业,且选择就业的机会较多。

了解职场请继续关注<<职场动态>>频道

2.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 篇二

构建和谐社会, 家庭和谐是基础。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 联结着个人和社会, 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 赏识教育尤其必要。下面结合自己亲身体验作如下浅析。

一、单亲家庭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研究表明: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具有忧郁症或躁郁症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异常表现。我班一同学, 父亲被判有期徒刑6年, 其母亲抛家别子改嫁他人, 这位同学由奶奶扶养。父亲的犯罪使他觉得在生活中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长期陷入情绪低潮, 经常把自己处于极度孤独的困境中, 无心学习, 形成孤独、冷僻、自卑的心理, 表现出典型的忧郁症。

2.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

单亲孩子的主要环境更多地侧重于社会层面, 对于他们, 人们往往有些偏见, 以一种异样的、排斥的眼光, 或是以一种同情的、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 显露出对他们信心的丧失, 这些都使孩子在情绪上产生不规律的起伏, 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赏识教育

1.孩子需要赏识, 需要爱。

赏识能让孩子在得到激励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赏识, 渴望爱。他们曾经历了亲人早逝的痛苦或家庭破裂、双亲离异的恐惧, 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赏识, 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2.教师应该当好赏识教育的主角。

(1) 走进孩子的心灵。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作为老师, 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 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 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 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 并为下一步的赏识教育奠定基础。

(2) 尊重孩子的人格。

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普遍表现出自卑的心理, 但往往又表现出倔强好胜的性格, 不能允许再次的刺激, 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 而是亲和、尊重和激励。

(3) 接纳孩子的缺点。

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的勇气, 还要有将自己的接纳表示出来的技巧, 让孩子明白你的宽容大度, 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 在接纳之余, 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缺点, 克服弱点, 不断进步, 这种接纳才能导致升华。

(4) 激励孩子的进步。

3.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 篇三

黄先生,41岁,月收入1.8万元;黄太太,40岁,月收入1.2万元。黄先生每月生活支出4500元,黄太太每月生活支出3500元,孩子10岁,月生活支出2500元。夫妻二人有一套自住房,市值240万元,尚余贷款44万元,每月房贷还款3300元。另有一套投资房产,市值190万元,无房贷,每月租金收入3500元。黄先生将定期存款21万元投向了P2P产品,年化收益10%,每月可获得理财收入2000元左右。家用车一辆,市值23万元,每月支出2500元左右。黄太太每月投资1万元配置基金组合,目前基金账户市值16万元。此外,黄先生还投资了一些股票,目前账户市值12万元。夫妻二人均有社保,并各自购买了保额30万元的商业保险,其中黄先生每年的保费支出为8000元,黄太太的保费支出为9000元。

1 家庭财务状况诊断

黄先生夫妇的资产负债及收入支出情况见表1、表2。

从表1来看,黄先生家庭负债占资产的比重为8.58%,表明家庭财务很安全,风险评级为低风险。黄先生家庭正处于成熟期,这段时期家庭成员的工作能力、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理财的重点是为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

从黄先生家庭目前的收入支出情况来看,夫妻二人的月总收入为3万元。其中,男方的月收入为1.8万元,占比50.7%;女方的月收入为1.2万元,占比33.8%。从家庭收入结构可以看出,男女双方经济地位相近,同时构成家庭经济支柱。

目前黄先生家庭月总支出为2.63万元,其中,日常生活支出为1.05万元,占比39.92%;月房贷还款支出为3300元,占比12.55%。家庭日常支出占月收入比重为29.58%,低于50%,表明家庭控制开支及储蓄的能力较强。黄先生家庭月房贷还款占月收入的比重为9.3%,低于40%,表明家庭财务风险较低,处于较为安全的水平。从年结余来看,黄先生家庭每年可结余18.14万元,留存比例为38.76%,家庭储蓄能力较好。

从黄先生的资产配置和收入支出情况来看,家庭的理财意识很强。家庭中有投资性房产一套,每月能够为黄先生带来3500元的租金收入;21万元投资于P2P产品,每月带来2000元理财收益;另外,每个月的基金定投和股票投资也为家庭的财富增长提供了一定基础。

2 理财规划

2.1 应急规划

根据黄先生家庭每月生活费用1.05万元和每月的房贷还款3300元计算,准备6个月的应急资金共计8.28万元。家庭中活期存款账户共计11万元,足够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但黄先生家庭的应急资金都是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储备,收益较低。建议黄先生将其中的1.5万元以活期方式保留,7万元用于购买货币基金和类似的宝类产品,另外2.5万元用于投资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2.2 长期保障

黄先生年收入24.6万元,有社保,此外还购买了30万元的商业保险,年交保费8000元。目前可保障意外情况发生时未来1年多的收入,如果将黄先生的保障扩展至5年,并且将房贷的50%(夫妻二人各承担50%的房贷还款)考虑进来,则还需增加115万元的保险保障。当前情况下,黄先生的保费支出占其年收入的比重仅为3.25%,按保费支出占收入10%~15%的合理比例来看,还可增加保费支出16600~28900元。

黄太太年收入19万元,有社保,购买了保额为30万元的商业保险,年交保费9000元。目前的保额可以保障意外情况下未来1年多的收入,如果将保障扩充至5年且考虑房贷部分,则还需要增加70万元的保额。目前,黄太太的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比重为5.77%,还可增加6600~14400元的保费支出。

2.3 子女教育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黄先生与黄太太希望将目前家庭的一些资金积累起来,未来用于孩子的教育和创业。根据黄先生家庭目前的资产配置情况,建议将投资于P2P、基金、股票账户的资金,以及活期存款中的2.5万元作为孩子的教育和创业资金储备。目前该部分资金总额共计51.5万元。孩子10~18岁的8年时间中,用于投资P2P的21万元资金按年化收益10%的复利计算,最终将积累到45万元。这部分资金可作为孩子的教育费用。另外还可筹备30万元的创业资金,按照3%的通胀率和7%的年均投资收益率测算,如果现在开始筹备,每个月投资2964元,在孩子18岁时即可将这笔创业金筹备完成,目前基金、股票账户的资金可作为创业金的补充。

2.4 养老规划

目前,黄先生41岁,黄太太40岁,夫妻二人每月的生活费用8000元。在通胀率为3%的情况下,黄先生退休时家庭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用为14028元,黄太太退休时家庭每月所需的生活费用为12464元。由于黄太太退休时间早于黄先生,因此根据黄太太的退休时间来测算退休后25年家庭需要的养老费用,测算结果为373万元。假设其中的50%可以由社保满足,另外50%自行筹备,则每月需要投入5898元,按年均收益7%测算即可满足养老需求。

完成初步规划后,黄先生家庭的月结余和年结余均为正,留存比例为7.61%,表明家庭现有的财务资源可以满足这些规划。

3 实施策略

第一,从家庭活期存款账户的11万元中提取8.5万元作为应急准备金,其中7万元用于购买货币基金,其余的1.5万元继续以活期存款形式保存。

第二,如果希望增强家庭成员的保障,黄先生还可增加16600~28900元的保费支出,黄太太还可增加6600~14400元的保费支出。

第三,投资于P2P产品的21万元未来可作为孩子的教育金;每月定投2964元,作为孩子的创业金;活期存款中剩余的2.5万元投资于基金或股票,基金账户的16万元、股票账户的12万元继续保留原有投资,作为创业金的补充。

第四,每月可定投5898元作为未来养老金的储备。

收稿日期:2015-06-04

4.和谐家庭与子女教育 篇四

来源:搜狐教育 2010年06月30日14:54搜狐微博(0)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李玲瑶: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这讲的是母亲的责任。我们说可以你可以不是天才,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你可以不是总统,你可以是总统的母亲,天下所有的爱,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拥有,只有父母为了儿女的爱是为了付出,我们常常说教孩子要听话,实际上父母要学会听话,我们要教会孩子做人,父母要先学会做人。成熟就是处变不惊的从容,是胸有成竹的大气,是与世无争的淡薄,同时也是游刃有余的厚实。

郑委(CPEP家长教育研究说副所长):爱心是责任心的外话,有责任的人才可能有爱心。老子讲无为而治,无为就是有德行的人,有为的人就是有才华的人,在中国,大量的人帮助少数无为的人,让无为的人无不为,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是教育孩子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遇到孩子的问题,闭上嘴,动动脑,找原因,想办法,迈开腿去行动,关心爱人帮助孩子。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惟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教育孩子是人类最艰巨最伟大的一项工作,你在他最关键的时候你不承担起来你就是渎职。

刘向明(和越咨询高级讲师):中国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我对我的情绪的负责,父母亲跟孩子说话,千万不要说你让我生气了,不要让他觉得生气是别人让的,不是自己主导的。人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才可以需要爱,人并不是生下来就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和他人的相处时学会的,过渡倾向自己容易得癌症,过渡倾向别人容易得心脏病。

张文强(搜狐人力资源部):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的一年是欢迎大家收看搜狐职场一言堂,我是张文强,尤其是我们前面的朋友我们可以看到我没有系领带,而是戴上了一条红领巾。今天我们录制现场的时间正好是2010年的6月1日,是儿童节的,是儿童的节日,为了庆祝这样一个节日,我们举办了这样一个关于儿童成长方面的特别专题。祝所有的小朋友和所有的家长儿童节快乐。有一句话说“家和万事兴”,子女应该说是在家庭当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我们整个家庭,也是所有工作在职场当中的所有朋友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和方向,我觉得是这样一个定位。我们探讨在家庭和谐方面和在子女成长方面有很多的话题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今天特别准备了一系列的专题,和大家分享,我们首先请上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老师,李玲瑶博士,我是非常熟悉李老师的,尤其是在搜狐职场一言堂3月8号针对职场女性的朋友,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演讲,在我们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很多朋友都受益匪浅,我了解到李老师不管是研究宏观经济,还是研究女性在家庭当中的位置,同时也对家庭当中子女教育这一块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先掌声欢迎李玲瑶博士来为我们揭开搜狐职场一言堂又一特别专题的一个序幕,好,大家欢迎。

(掌声)

李玲瑶: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到搜狐职场一言堂,和这么多的朋友们在这里分享知识和经验,今天是六一的儿童节,祝儿童们快乐,同时祝这些超龄的朋友在座的父母和儿童的亲属们节日快乐,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和谐家庭,亲子教育,我自己有三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大女儿在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现在已经结婚,有了两个小孩,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外祖母了。我的二女儿,也是在美国大学毕业以后出来之后,我说你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你们这些中国孩子,最好应该多了解有一些中国的文化应该有一些中国的教育背景,所以我说服了我的女儿在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攻读公共发展系,我的老三,是儿子,现在在美国的艺术大学里读书,大家都知道,迪斯莱乐园,迪斯莱是美国的芝加哥毕业的,我的儿子就在那里读书,我是做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孩子的教育。

推动世界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这讲的是母亲的责任。我们说可以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你可以不是总统,你可以是总统的母亲。这讲的是母亲的骄傲。西方有一句谚语,即“最早的学堂就是母亲的膝头”,孩子从小就趴在母亲的膝头这样成长起来,这就讲的是母亲的义务,也就是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西方还有一句谚语,说“上帝不能够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所以我们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不管你的事业有多成功,都不能替代教育孩子的失败,因为孩子难道不是你最值得投资最值得发掘的原始股的股票吗?天下所有的爱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拥有,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为了付出,不讲目的性,不求回报。但是即使是只讲付出,都要付出的得法,一般来讲的话,孩子的成长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一个是从刚刚出生到六岁我们称之为人格的成型期,还有一个是青春期,也就是13岁-18岁的成长期,这期间孩子的心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就一点点的和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个我们讲孩子从小的人格的成型期,我们说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开始,抓好开头,从怀孕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和孩子的心理同步了,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孩子的性格孩子品格的塑造、好习惯的养成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一个好的母亲比得上一百所学校的老师,因为小时候孩子时时刻刻都在模仿母亲,孩子小的时候母亲对他影响和作用大,孩子长大一点父亲对他的作用就比较大了。

我们说,爱他就不要害他,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钱的富翁,老婆死了之后,他独自带着一个男孩生活,后来他又再婚,又娶了一个老婆,这个老婆结婚没有多久,怀孕了又生下来了一个孩子,后母对前妻生下来的孩子宠爱有加,什么事都顺着他,对他非常的好,而对自己生的二儿子就非常的严格。如果兄弟之间争吵,犯错了的话,他都是在数落她自己生的小儿子,都是让小儿子要让着大儿子,一般人看起来都说她很偏心大儿子,富翁看着自己的第二个妻子能够对自己前妻的儿子这么好,心里面很放心很高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富翁也老了,这样孩子也张大了,老大因为深得父母的宠爱,尤其是母亲的溺爱,就有一点就经常打架逃学喝酒闹事,出现了什么问题的时候,母亲就帮他解决了,结果到后来越是目中无人,最后有一次在酒后误伤把一个人杀死了,大儿子被关进监狱了,而整个的事业在这个时候被第二个儿子接下来了。二儿子在这个时候回想母亲对自己的教育,为什么这么严格的要求自己,才知道母亲的用心何在。所以我们说,要爱他,就不要溺爱他,不要纵容他,而是要教育他。

另外我再讲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无意中看到一个树上有一个蝴蝶蛹,他走过的时候看到蝴蝶蛹出了一个小洞,蝴蝶挣扎的要从里面出来。过几天那个人看到蝴蝶在里面还是很用力的挣扎,结果都出不来,他就说我帮它一把,拿了一把剪刀就把这个蝴蝶蛹剪开了。他发现这个蝴蝶出来之后,它的身躯非常的肥胖,翅膀又瘦又弱,蝴蝶飞不起来,他在想大概是没有成熟吧,过几天它的翅膀就可以壮大起来,就可以飞了。可是这个情况一直没有发生,这个小蝴蝶只能拖着自己肥胖的身体和瘦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因为它永远都飞不起来了。这个善良的人永远都不知道,蝴蝶必须在这个蝴蝶蛹的小空里,自己挣扎着出来,这样自己身体里的脂肪就会被翅膀给吸收了,翅膀就壮大起来了,然后他的身体就变得细细的了。也就是说,大自然在这里做了一个奇妙的设计,蝴蝶挣扎着从蛹里出来是上天为了预备着它将来飞行做了一个这样的一个准备。

生命中的挣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我们看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为了工作,为了职位,为了生存,都是在那拼命的挣扎。从小的时候,让孩子从父母的生活当中更好的体会,如果老天我们允许我们顺利的过一生的话,也许我们就不懂得什么是坚强,也不能够健康的成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孩子启蒙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成了那个用剪刀剪蛹的那个人,爱他却是害了他。

第二个我想跟朋友们来分享的是,父母跟孩子要一同成长,所以父母必须也要学习。我们常常说教孩子要听话,实际上父母要先学会听话,我们教孩子做人,父母要先学会做人。那么,父母要听孩子的话,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委屈,遇到了不平的事情,回来跟父母诉苦的时候,父母要先倾听。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头跟同学们吵架了,结果同学们就说了,前天我看到你跟你的妈妈一起去买东西,你给你的母亲长得一样,像航空母舰一样,所以他就很生气,打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也打了他一下,结果他受了点伤回来。他的母亲一看他身体脏脏的,又受了点伤回来,听说他打架了,母亲劈头盖脸就拿起了那个扫帚就要打他,告诉你在学校里不要打架,你怎么又打架?这孩子说是他们对我怎么样,孩子根本还没有时间辩驳,母亲就把他打了一顿,孩子觉得很委屈,觉得自己母亲也受到了欺负,自己也受到了嘲笑,他想为自己争取一些发言权,但是,很多父母都没有理会。

我们说孩子有多高,要看父母有多高,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长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够走多远,很多父母对自己过去所不能完成的一些任务,常常不由自主就加给了孩子,让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的中学,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学,实际上对自己孩子有这么强烈要求的父母,常常是过去自己没有读上重点的高中或者是一流的大学。

我在几个月以前写了一本书,叫《女人的成熟比女人的成功更重要》,我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女性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却付出了婚姻的代价,也就是因为婚姻上失败了,所以孩子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成长,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事业上的成功替代不了一个家庭失败对孩子产生的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孩子教育的时候,要不时的来教育自己,很多父母说,我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实际上很多是他们是没有水平教育孩子。因为他们自己应该怎么样正确的去做他们都不知道,所以我为什么说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成熟是什么呢?我在那本书里我说,成熟是处变不惊的从容,是胸有成竹的大气,是与世无争的淡薄,同时也是游刃有余的厚实。所以从容、大气、淡薄、厚实可以让一个女人很成熟,成熟了之后,她能够处理好很好的人际关系,她能够把她的爱,她的信仰,她的美好分享给她周边所有的人,当然她的孩子受到的恩惠是最多的。那么你如何对待别人,您如何对待您的长辈,您的孩子就会怎么样对待别人和对待长辈。

在美国有一对父母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孩子的爷爷也和他们一起生活。爷爷年纪大了,西方人每天吃饭是在盘子里面拿着刀叉,从小孩子就被教育,刀叉在切肉切菜的时候不要碰到盘子出声音。可是老人年纪大了,手就会发抖,所以在切菜切肉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盘子就会弄得丁丁咚咚地响。结果这对父母就觉得老人就很没有餐桌的礼貌,而且觉得噪音太大。后来就觉得跟老人家一起吃饭太别扭了,就在旁边的桌子上放了另外一个小桌子,把老人移到那个小卓子上去,然后买了一个木碗,让老人用木碗吃饭,这样就没有太多的声音。结果过了几天之后看到三岁的孩子在玩儿玩具,敲敲打打的,父母就说你在玩什么啊?孩子说我在做木碗,等你们老的时候就给你们用这个木碗。结果这对父母两个人相视一看,没有想到自己对待自己父亲的这种事情,三岁的孩子全看在眼里,所以您的孩子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怎么处事为人。

第三个想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将父母的爱转化为孩子生长的动力,也就是说,要注意方法,赏识教育。有一个母亲带着三岁的孩子,在商店买东西,母亲要找东西,跑来跑去,三岁的孩子开始闹觉了,就哭着要回去。母亲说,我还要再买一样东西,我把这个东西买好了再走好不好?孩子不听,就闹起来了。母亲说我跟你说了半天了你不听。结果母亲生气了,就要去打这个孩子,当她要去打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弯下腰来一看,孩子的这个高度能够看到的全部都是大人的一根一根的腿,孩子不像母亲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跟着母亲已经出来了一两个小时了,已经累了,而且很没有意思。所以从这个例子里头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时候父母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实际上孩子的世界,像那个三岁的孩子他看到的跟大人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我们说向日葵,向日葵通常是对着太阳生长的,那么孩子跟父母就像向日葵对着太阳生长一样。跟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时候要经常的沟通,但是这种沟通的方法不是唠叨,不是命令你要怎么做,而是跟他以商量的方式。就像我的小女儿,她在美国读了大学,工作差不多一两年,在一个对冲基金里头,正好碰到美国的经济不好了,她又很不喜欢对冲基金这种公司的工作,我就建议她说,你在美国生长的,当然英文很好了,西方的文化了解的很多。但是你毕竟是一个中国人,你的中国话说的不好,更是不认得字,中国的文化背景知道的太少了。我说如果你能够到一个中国的大学里头去,再读一个硕士的话,那你就是如虎添翼。

在美国出生的孩子自由惯了的,对中国他们相对来讲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不熟悉语文,中文也说的不够好,所以当然很犹豫了,我就一直鼓励她,一直跟她沟通,最后她同意,愿意去申请清华大学。现在在清华大学里读硕士,现在来了快一年了,每一次跟我见面说:妈妈真感谢你让我到北京来,现在北京跟美国的大都会、纽约、旧金山没什么两样,而且我在这儿交了这么多朋友,不仅是中国的朋友,还有从英国来的,从美国来的,从全世界各地来的朋友,我的世界一下子也广大多了,而且我的中文在这一年当中进步的太多了。现在竟然可以拿中文跟我发短信了,以前都是拿英文给我发短信。现在朋友跟我在一起一说话的时候她一听我们说话听不懂,她马上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意思。马上就做笔记,那种学习的欲望非常强。在这样的环境就造成了她的这种学习的热忱。所以是透过这种沟通的方式让孩子主动的愿意去做一件你期待他想做的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作错事情,不要一味的指责他。尤其是孩子有的时候会撒一些小谎,因为特殊的一些缘故。不要一下就把他指出来说“你说谎”,那么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会辩驳“没有,我没有说谎”,不要这么去说他,不要这么直接地说他。如果他说谎你能意识到他说谎,你最多就说“我想大概不是这样吧”,用这样比较缓和的口气。如果孩子做错事情的话,不要这么直截了当的指出来,有的时候要用一些方法,一种迂回的方法。

有一次我听一个演讲,这个演讲是一个蛮知名的演讲家,他在讲他自己,他说,我小时候有一次到一个书店里去买书,那个时候说实在的很穷,买不起书,可是我很喜欢这本书,最后我就把这本书偷偷地塞到我的大衣包里头,就想这样把它带出去,结果被书店的老板发现了。书店的老板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里面去。他心里在想:惨了,绝对是被羞辱,肯定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惩罚。所以他去到那儿之后就低着头。结果这个老板说:你是个好孩子,看来你很喜欢读书,向我借了本书,只不过你忘了跟我说了。没关系,借去读吧,下次再借的时候跟我打个招呼就好了。这个孩子喜出望外,不仅没有说他偷书,反而是说他是个好孩子,爱读书,还鼓励他。他说,我那个感激的心,简直是不知道怎么感激这位书店的老板。他说我现在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了,固然是靠我自己的努力,可是当时这位书店的老板这样的对待我,激发了我自己的自尊心,我觉得我真的要做个好孩子,否则我对不起这个书店的老板。书店的老板就是保留的我这种自尊心,所以这个人一辈子受惠,然后也愿意把他自己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

我在几年前的时候看中国的电视上有这么一个社会新闻。说的是一个小女孩,大概十岁左右,跟同学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买了两三样,在付钱的时候,售货员发现她还多买了一样东西,就是她的铅笔盒,放到口袋里头,没有付款就准备拿出去了。售货员就说,你这个铅笔盒没有付钱,按照我们这的规定:偷一罚十。这个铅笔盒是三块钱,那么你现在拿三十块钱出来给我们。这个孩子说:我哪有三十块钱啊。小孩子也说不出来到底是自己忘了把铅笔盒放到口袋了,还是真的是怎么样,说不清楚。结果这个售货员说,你必须要拿三十块钱,否则你就不能出门,要不然我就告诉你的父母。孩子一想:告诉父母了,那不晓又是怎么样的命运了。孩子就是死活都不肯。结果售货员说:那你不肯我们就叫警察了。就把警察找来了,警察就带着孩子要去公安局。小孩子在跟警察去公安局的路上,趁警察不注意的时候就跑掉了。因为她不知道有怎么样的命运会让她面对。跑掉了以后看到一个车子就跳上去了,结果这个车子就开到了火车站,她看到火车也跳上去了。等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他们把孩子的父母找来,她父母都急坏了,所有人都急坏了,不知道孩子到哪去了。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这么跑,跑走了大概三四天,后来想尽了各种方法,把这个孩子找回来了。所以你看,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真的是偷,还是只是无意一不小心的一个过失,结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待的方式。我想对这个孩子的心灵上一定是产生了非常惨重的影响。所以即使是孩子作错事的时候,父母都要以特殊的一种方法来处理。

我自己的大女儿小时候,我把她送Baby Center那儿去,在美国都是没有父母跟你住在一起,我们是第一代在美国生活的华侨。所以上班,然后工作,五点钟下班,回到家六点钟,还要去帮你看孩子的人家中把孩子接回来,之后还要做饭。结果那天我看到孩子在玩一个玩具,这个玩具不是我给她买的玩具。我说,你这个玩具是谁的。她就不说话,因为她在Baby Center家,所以我就知道一定是在Baby Center家的玩具。所以我就打电话给Baby Center,我说你们家是不是有一个玩具少了,这玩具是不是你们家的,我的女儿带回来了。他说:没事,没事,这小事情,没有关系。可是我就把我的女儿带到一边就跟她讲,妈妈买给你的东西就都是属于你的,那么这个不是妈妈给你买的,是别人的,如果你喜欢告诉妈妈,妈妈给你买,或者是我们去向别人借回来玩儿都可以,但是你不能在没有得到别人的允许之下把这个东西拿回来,这是你的错,你要接受处罚。我就这样跟我的孩子说,我的孩子就这样一直低着头。我说你知不知道自己错了。她说知道。我说那你要接受怎么样的处罚,她就不说话。那我说我要打你手心打三下,你记住。她就只好把手伸出来了,我就在她手上打了三下。

说实在的,那个时候我对孩子的教育一知半解,知道一点点,我自认为我自己那个时候处理的方式还是比较恰当的。我的女儿到现在跟我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妈妈,我记得小时候你打我手心打三下,让我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所以孩子到现在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这种教育方法也许是对的。可是后来我在美国的时间呆久了之后,我发觉我可以采取更好的一种方式。在美国叫做Time Out,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犯错了的话,不是用打骂的方式去处罚他,而是有点像中国的罚站。站在那,背对着墙壁去想五分钟或者十分钟。有的时候就让他进到另外一个房间,比如说他的卧房。大家都在客厅、起居间这边讲话,孩子进自己的房间去,门关起来,在里头Time Out十分钟不准出来。结果西方的孩子一听到Time Out这句话,就知道对自己处罚了,就非常地排斥。所以他不是打骂孩子,意思就是叫你闭门思过。

我看到美国有一个报道讲她的孩子,有一次她的孩子犯了错以后,她就把她的孩子放到了一个密封的凉台上,天气比较冷,凉台上没有暖气就让孩子在那儿站十分钟才能进到客厅来。孩子看到了哥哥跟妈妈在客厅里头看电视、在玩,他就站在那边不能进来,从此以后,一说到Time Out他就知道自己做错事了。就像我现在的这个三岁的外孙,我的女儿对他讲,讲很多事情,讲几遍,“你不要这个时候再玩了,你现在该去睡觉了,该去刷牙了”。讲了两三次他都不听,他妈妈说Time Out,吓得他赶快就跑出去了。所以就变成他听到这个字就是对他要实行惩罚了。就是用言语上的这种方式,也不一定要这样打骂了,这个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还有欣赏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孩子不同的一些个性的差异。网上有一篇文章,我觉得非常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跟一个孩子的母亲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别人的孩子都能够坐很久,你的孩子连三分钟都坐不到。这个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出现的表情是一种很不屑的表情。这个母亲回到家里就跟孩子说今天老师在学校里头向我表扬你了,说过去你连一分钟都坐不到,现在能够坐到三分钟了你很有进步啊。孩子听到以后,就这样想了一下:哦,这么回事。然后等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家长会上,老师又对这个孩子的母亲说,班上五十多个同学,你的孩子考四十几名,我总觉得他的智力有些问题,你最好有机会带他去医院看看医生。结果这个母亲回到家里以后跟她的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其实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细心一点的话,你就会超过你同桌的同学,你现在这个同桌的同学是21名。所以母亲又是以这种鼓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结果孩子黯然的眼神,当一下子听到母亲的话之后,眼睛亮起来。

后来孩子上了初中,有次家长会的时候,母亲在那听所有的差等生名字里头,自己的孩子的名字没点到,蛮高兴的。会后就问老师,过去我的孩子老是被你提名在差等生当中,这次你没提到,看来我的孩子是进步了。结果这个老师说虽然是这样子,但是你的孩子考重点中学还是有危险的。这个母亲回到家里以后又跟孩子说,今天我跟你的班主任说话了,你的班主任对你非常的满意,他说你只要努力的话,你考上重点中学是没问题的。结果孩子毕业了之后,高考放榜了,考上了清华大学。当清华大学的招生办用特快专递把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上的时候,孩子拿着这个录取通知书,一面哭,一面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我一直不是一个听话和聪明的孩子,可是这十多年来,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能够欣赏我。“只有你最能够欣赏我”让孩子恢复了信心。然后他尽他所有的力量做到最好。所以我常常说用大指头来肯定你的孩子。

我们说孩子从小会翻身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父母都说我的孩子好棒啊,别人要六个多月才可以翻身,我的孩子不到六个月就可以翻了,别人的孩子要一岁的时候才会走路,我的孩子十一个月多一点就能走路。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聪明一点,更成熟一点,更优秀一点,总是用大指头在称赞孩子。可是等孩子开始入学了,就开始有点拔苗助长,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常常不自觉地就把大指头变成了食指。然后就不断地去指责“你怎么搞的,考的不够好”,“怎的搞成这样”,老是在指责孩子。就像上次我讲的那个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赛跑在中国的寓言故事里头,就是说乌龟去跟兔子赛跑,兔子就觉得自己一定会赢,所以就很大意,就睡了一觉,结果没想到乌龟就跑到第一了。那么像这样的故事,我们现在再把它重新说一次的话,我们就说,乌龟不应该自不量力地去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父母也不应该去鼓励它的去这样,乌龟就应该在水里。就像一个孩子,语文很好,考了九十几分,但数学考了四五十分不及格,父母回去一看到这个成绩单,看到孩子不及格的红色的字,马上就指责孩子。结果孩子说我的语文很好啊,父母说:语文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你看你。好了,等孩子再看课外书的时候,母亲就在那指责他,骂他,不准孩子去读课外书,一定要他把时间花在学习数学。结果呢,数学也没有学好,因为没有兴趣,语文也放弃掉了,结果一事无成。所以很多父母不知不觉地就把大指头就变成食指了。我们说孩子长期的生活在肯定当中就充满了自信,长期的生活在赞扬中就充满了自爱。相反的长期在指责、不满当中,就对自己没有了信心,而且充满了抱怨,充满了不满和怨恨。

我很多朋友跟我在一起,都觉得我个性比较好,个性很开朗。我就是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因为我有个哥哥比我大19岁,有个台湾的姐姐比我大13岁,所以我小时候跟我哥哥出去的时候,人家以为我跟我父亲出去,我跟我姐姐出去的时候人家以为我跟我妈妈出去,我跟我爸爸妈妈出去,人家以为我跟我爷爷奶奶出去。所以家里四个大人就这么呵护我,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陪我长大。我很小就去读了幼稚园,因为没有人跟我玩儿,幼稚园小班读完读大班,大班再读完之后该升一年级了,还不够年龄呢。既然还可以,就去上一年级。上了一年级,父母就说反正小,没关系,能够读就读吧。结果班上五十个同学我一考就考了我记得是三十七八名,父母说很好啊,不错啊,没考到最后一名啊,真的是很不错。因为我是班上最小的,任何时候我到哪个班上都是最小的,一看父母鼓励自己,三十几名还很好,好啊,很不错啊,自己也很开心。再下个学期考了二十几名,又过了一个学期,考了十几名,后来又考了七八名,后来考了五六名。我后来一直在第三名和五六名之间这样来来回回徘徊。我非常高兴,为什么呢?我很少拿第一名,我拿第一名在单独的科里面有拿过第一名,比如说我的语文成绩拿过第一名,我的历史、地理拿过第一名,但是整个的时候我差不多拿第三名和第五名拿的是最多的。我发现这有个好处,就是永远都有一个还可以再进步的目标在追求着。而且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因为我没有一定要去拿第一的这种压力,所以我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玩儿的时候放开的玩儿。

所以我不仅是书读的好,而且我很会玩儿,我的体力也很好。我那个时候跨栏,就像现在的刘翔一样的,我那时候喜欢跨栏、跑步,我喜欢跳远、跳高,我喜欢玩儿,唱歌跳舞都会。所以很多时候同学们跟我在一起的时候说:李老师,您上课当我们老师,下了课就当我们同学。我跟同学们玩在一起时候,同学们说:李老师,你看起来像四十多岁,走起路来像三十多岁,看过您唱歌跳舞的简直就像二十多岁。就是这样开朗的个性,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是在赏识教育里成长的,没有什么压力。而且我父亲教育我一辈子追求实荣,不要追求虚荣。因为我有个亲戚长得很漂亮,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且还被星探看中了,要不要去演电影啊?就有点像林青霞当年被发现一样。但是她的父母不同意,所以她没有去演电影,但是知道自己长得很漂亮,所以老是在想怎么样把头发弄的更漂亮点啊,穿什么衣服啊,天天就把心思放到上面,没有好好读书,结果连大学都没考取。结果我的父亲就跟我讲,这个亲戚是你的一个反面教材,不要追求这种虚荣,只有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的属于你,别人拿不走,要追求实实在在的荣誉。所以我每一份的努力都是我扎扎实实地把它得到的。

我在1985年到1989年之间到中国来开始讲课。那个时候我主要是讲成功学,介绍美国的硅谷和专业推销的课程。有的时候我也会讲一些西方的经济,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刚可是改革开放,很需要外头来的一些知识和外头来的一些专家。我一个同学讲管理,所以他跟我配合着,她讲管理,我讲营销。结果讲其他的课程还可以,讲到了经济学,讲到后来,我就发现自己底气不够了。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但是我看到的一些现象,我理解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还是很表面的,真正属于经济学里深层的东西我理解的还是比较少,所以我就跟自己讲,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课给补起来。所以我是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去读的经济学博士。大家知道经济学博士不是很好念的,它里面有很多的数学模型。幸亏我的数学的基础还不错,我念完了之后,正好碰到了现在的国内的大学里头MBA班、EMBA班、总裁班、高级金融家班,我的课程比较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想这就跟我的这种背景有关,首先有国际化的背景,再有我在学任何东西的时候,是非常认真的学。所以我说认真做事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把事情做好。我做任何事情都是既认真又用心,就是我父母当时教我的,读书的时候认真的读书,玩儿的时候放开的玩儿。所以我觉得父母对我从小的教育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前两天刚刚从武汉大学讲课回来,武汉大学的总裁班这次请我去讲课,讲两天。第一堂课,下来以后有个男同学到前面来跟我讲,李老师,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课。什么时候?1989年,21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他武汉大学毕业,我到武汉大学去讲课。他说我刚刚大学毕业,然后您到武汉大学来讲专业营销,那个时候我学的专业是技术的,毕业了我已经在国家的技术学院里头在做技术工作,我认为我这一辈子就靠技术吃饭了。结果没有想到,您那次讲课再讲专业营销,讲了很多方法,怎么样去推销自己,怎么样去推销产品,怎么样成就自己,他说李老师,这一堂课改变了我一生。我自从听了您的课以后我决定要去做推销,去做营销。后来我把我的工作辞掉了,到另外一个国有企业去做推销工作,我看自己能不能做这个工作。然后我在短短三个月当中,我做到了我们那个组里头的营销冠军。我觉得我对自己有信心了以后,正好他们过的半年以后就把我升到经理了,我就负责这个部门在这个部门的营业额做得非常高。我对自己有信心之后,我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自己出来创业,我现在企业做的多大,我的事业怎么样怎么样,他说李老师就是您的这一堂课改变了我,我真的非常感激你。

我是第一次在国内讲课讲那么多次,居然有80年代的学生听到我的课了,然后再来告诉我受我的课影响,我真的也是非常高兴。所以那天第二堂课的时候,那个同学站在台上说:同学们我要告诉大家,李老师我在21年前听到她的课的感想,他连我怎么说的开场白他都说了一次说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在那拍手。当天晚上四十多个同学一起请我吃饭,大家非常开心。常常人生就像一个链条一样的,一个一个的铁环把这个链条串起来,其中的一个铁环换了一个方向,人生就换了一个方向。所以常常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你一生。所以我就常常说:每个人的成功需要四种人帮,哪四种人呢?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鼓励,小人监督。

我们再说到,我们说懂得欣赏您的孩子,肯定您的孩子就是第一步,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您的孩子也一样。但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刻,他就是你爱情的结晶,他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他漂亮不漂亮,不管他聪明不聪明,不管他的身材是矮的是胖的,或者甚至于有的孩子生下来是不健全的、不完整的,但是他都是您的孩子,所以懂得欣赏您的孩子。

在美国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他就有一个胎记。这个胎记,就在他的脸上,四分之一脸就是这个胎记。从小父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父母是很以一个很健康的身心的父母把这个孩子养大了,就跟这个孩子说,你知道吗?你跟一般的孩子与众不同,你是被上天眷爱的孩子,你看,上天在你脸上做了一个记号,让它能够在那么多人当中一眼就看出来你是谁,所以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优秀的。所以孩子从来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所以当很多同学们都在看他的时候,他就笑笑的,我与众不同。他不仅没有自卑,反而很开心,我与众不同我知道的。所以他这样的开心的状态就感染了很多的人,所以人从原来的耻笑他、嘲笑他,变成了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的劣势变成了他的优势。所以我们说常常很多孩子其实都不坏,都是被父母骂坏的;很多孩子其实都不笨,都是被父母比笨的。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孩子,要接受他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一些事实。

第四,我想再讲教育孩子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的儿子在小学的时候有几年我把他带在香港,在香港我们住在一个很好的社区的大楼里头,这个社区下面有一个大的公园,公园里面有一些花草。我经常下了班就带着儿子、女儿在里面锻炼,我在那锻炼,孩子就在旁边玩儿。这个公园的旁边就是一条快速的路,所以从我们这个社区要走到对面的商店去买东西就必须要跨过它有一个人行穿越道,这个人行穿越道是红绿灯,是绿灯的时候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了,那么人就赶快走过去。大家去过香港都知道,香港的车子开的非常快,而且香港的车子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所以是绿灯的时候它就一定会马上冲过去,红灯的时候它就停下来。它那个穿越就60秒钟,那么你要穿越过去的话,一般人还没太大问题,老人家的话走的比较慢,就比较吃力要走的快一点才走得过去。有一次我在下面公园锻炼的时候,有位老先生大概70来岁,走到我面前跟我讲:这个孩子是你的吗?那只有我儿子大概七八岁。他说这个孩子是你的吗?我说是我的。你的孩子好懂事啊。我说怎么了?他说前几天我在过马路的时候,你的儿子就跑过来说,老爷爷,要不要我扶着你过马路啊?因为老人一个人走路走得慢,有人扶着的话,就走的快一点。他说,你的孩子真懂事啊,陌生人他就这么样的有爱心。老太太后来也这样跟我讲,我儿子也扶着老太太这样过去。实际上呢,孩子是从父母的身教言教当中学到这些的。

我的先生过去在美国开车的时候,有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前面有一辆车子好像熄火了,停在路肩上,然后他就会慢慢的减速停到这车子后头,就会问对方:你车子怎么了?是车子坏了还是怎么了?碰到有人就说:是啊,不知道怎么了车子就熄火了。我先生懂得修车,他说,那我帮你看看吧。我先生就把车子盖打开看看,是一个什么东西脱落了,这个脱落的东西就松了,我帮你安上,你能够马上开出去,到时候找修车站我帮你换一个新的管子安上。这些人高兴的不得了,真的感谢。有些人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就这么走了。有的时候他又看到前面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他又把车子停下来去帮人家忙了。那时候是冬天,结果车子就没办法怎么搞也搞不好了,我先生就说:对不起,我以为我这点技术能帮上忙,结果帮不上忙。那这样吧,我把你们其中的一个带到前面的一个加油站,然后你找加油站的人把车子给拖走吧。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样方便,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所以你车子坏了以后真的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才会有人来救你。所以我先生回来以后就会把这个事情跟我们说,所以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知道父亲喜欢帮助人。妈妈也是一样。

那个时候我做台大校友会的会长,因为我是台湾大学毕业的,我在台湾大学的时候我曾做过台大的学习会主席,所以当我一到加州的时候,他们马上就把我选做了加州的校友会的会长,所以校友一有事情的时候就来找我。人家父亲吵架了我也要管;他的太太是新移民,找不到工作的我也帮她去找工作,甚至于结婚好几年生不出孩子来的我也得去管。那个时候我真是管闲事管的非常多。我先生后来又做了清华校友会的会长,清华的、台大的两个学校在海外的留学生非常的多,所以我真是忙的不可开交,我先生常常说我一个人管八家子的事情。所以孩子看到了父母都这样愿意助人,所以孩子也是愿意帮忙的。我的孩子在香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的同学脚受伤了,我的孩子要背着他去医务室,结果走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支撑重量撑不住,就摔了,把两颗门牙摔断掉了。学校打电话给我,我就赶快跑去看,看到孩子两颗门牙断了,我的眼泪就流个不停。然后再一问事情是孩子帮忙同学,因为他那时候是副班长,我就一点都不能责怪孩子,我只有自己眼泪往肚子里头流。然后带孩子去看医生以后,医生说,孩子现在正在换牙的阶段,但是这两颗牙已经换过了,所以不会再长新牙了,但是现在不急着去给他做假牙。所以我曾经心里头难过的一看到孩子两颗门牙摔断了我就在那难过的要命。

有一天我的大女儿带了一个朋友回来,这个朋友是一个白人,是哈弗大学毕业的,而且在那个时候当律师,也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律师,到我们家来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的儿子门牙摔断了,我就不晓得会不会对他的身心各方面产生的这种负面的影响。没想到他跟我讲:胡太太,不必担心,您知道吗,我两颗门牙也摔断了,可能呢,你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不是?里看我镶了两颗假牙。就给我看,你看这个假牙怎么样怎么样。他说胡太太,没关系的。我一看,门牙也摔断了这么一个男孩,读了哈弗大学毕业,而且还这么好的一个律师,我心里就说不会受到身心什么的太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就鼓励我的孩子,后来我的孩子再大一点以后,就安了两个假牙,把它套在上面,所以现在也完全看不出来。所以我后来就跟孩子说“孩子,帮忙别人是很好的,你很善良,但是要量力而为”。

很多人觉得我很幸福,要事业有事业,要家庭有家庭,各方面的。而且我到各个地方去讲课都比较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我是讲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的课。我觉得我自己幸福一方面是来自父母的教育,还有父母做好事积的阴德,所以有时候与人为善也在给孩子积阴德。

下面我在讲一个,就是允许孩子失败。生活中有很多的这种不如意的事情。我的大女儿我记得在她十三十四岁的时候,就是相当于国内在读初

一、初二的时候。她能跟邻居的一个孩子,也是华人的孩子,两个人年龄差不多,所以她们两个人非常好,有时候她去对方家玩,对反有时候到我们家来玩。这个孩子她的母亲过世了,她的父亲再婚,新妻子又生了一个女儿,所以这个妈妈就忙着女儿的事。有的时候妈妈就希望大女儿能够少玩一点,在家里多帮忙做一些家务。有一天,我女儿又再去找她玩了,结果这个母亲就说:你以后不要来找我女儿玩了,我女儿要在家里做家务事。但是她不是用这种方式说,她就说:你不要再来找她玩了,我女儿不喜欢跟你玩。她就用这种话来讲。结果我女儿回到家里就非常难受。因为我知道找别人玩,怎么回来就这个样子了呢?我说怎么了?她当时不说话,后来到晚上她跟我说,她妈妈说她不想跟我玩了,我不相信,不是这样的,是她妈妈想留着她做家务事,然后就故意说她不想跟我玩了。可是她妈妈对我说话时候的态度和语气真的很伤害我。你看十三岁左右的孩子对人世许多很复杂的东西并不了解那么多。这个时候我就安慰我的孩子,我说没有关系,她不喜欢跟你玩,也许是你们之间在说话当中,你可能有什么跟她有不合的地方,也许是她母亲要她做家事,也许„„我就讲了很多这种可能性,我说都不重要,你反正不跟她玩可以再去跟别人玩,或者说你可以多花点时间去自己读书什么的。我就一直在开解着自己的孩子。因为人生当中有的时候你被人拒绝的时候或者是被人否定的时候,那么孩子会觉得挫败感很强,但是父母给他一种引导的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晴空万里”。所以很多时候看轻这种得失,不要过分的好强。那么有的时候从失败当中获得对挫折的适应力。

当年我们从台湾出来出国留学,我是台大毕业。台大当年有一个口号,因为台大是台湾的最高学府,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就说“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进台大的同学将来绝大部分都出国留学,我们读理工科的同学99%出国,出国首选国家是美国,读文科的同学50%出国,首选国家也都是美国。因为大家都到美国去留学。结果过了20年之后,台湾经济起飞,而我们当年出国留学70年代我们出去,70年代、80年代正好是台湾经济起飞,我们都没有参与到这样的时代大变迁当中。等80年代、90年代初期我们再回到台湾,我们这些当年没有出国留学的同学,相对的来说是那个时候他们没有拿到奖学金,不是那么样的出色,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到国外去留学,他们就留到台湾发展。结果我们这些同学们,有的成为了大老板,有的公司上市了。这些同学就开玩笑,我们这些从美国刚刚回来的时候,“你们这些啊,到美国去的,早去早死,晚去晚死,我们不去的,赚死。”台湾的时代的变迁,让这些人时代的机遇把他们就这样推到了顶峰。所以有的时候一次挫折一次失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是好事。所以我常常跟很多的朋友和学生讲,常常有一颗感恩的心,负面的事情正面思考,有感恩之心的人,他比较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有感恩之心的人,他懂得负面事情正面思考,他的幸福感比较强。所以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我在上一次课程的当中我特别讲到,培养孩子的六颗心,对自己三颗心:第一颗心是责任心,第二颗心是上进心,第三颗心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别人的三颗心:第一颗心是爱心,第二颗心是公德心,第三颗心对别人的心就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随时地培养孩子的这些心。

我们说对孩子不仅要养育而且要指出人生发展的方向,培养他的意志,培养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品格各方面,避免孩子成为高分低能。在十多年前的时候,二十年前,台湾的清华大学,也是台湾最好的学校之一,当年曾经出过一个很大的命案。就是一个男孩子,一个博士研究生,同时跟大学部的两个女孩子好,结果这两个女孩子争风吃醋了,一个女同学,就把另外一个女同学约到了校园一个比较角落的地方,从实验室里头拿出来的那种强酸,把那个孩子从脸浇到下头去。结果那个女孩子惨死掉了。这个事情在台湾造成非常大的轰动,首先三个人都是这么好的学校,清华大学的,结果把三个家庭全毁了。这个倍受伤害的这个孩子的父母,女儿没有了,这个伤害别人的孩子监禁20年,这个男的因为同时跟这两个女孩子好,所以被学校退学,他是连读的,所以博士学位没拿到,硕士学位也没有了,然后出去了,没有学校再肯接受他。最近这个女孩子被放出来了,20年过去了。这个孩子整个人脱胎换骨,因为最近台湾的报纸又再访问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对她所伤害的女同学的父母当成再生父母这样去对待他,所以这都是高分低能的。那么大家最近看报纸上也有一个中国的留学生到美国都读到博士了,结果在跟老师争分数的时候说了一些过头的话,甚至说:我要放火把学校给烧掉。结果学校就以他有恐怖的这种言语,马上勒令退学,然后把他关到了监狱里头去了。结果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子,千方百计地写信回来给国家,给父母,父母来想办法交给外交部,看能不能通过外交的手段来处理,因为这个孩子很可能会被遣送回国来的。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这些孩子的智商都是非常高的,但是情商太低,很多时候我们说成功来自辛苦日,失败多因得意时。我想他快要拿到博士了,而且是这么好的一个学校,他觉得自己了不得了,把老师都不放在眼里头了,在这么一个尊师重道的中国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到了国外,这真的是很不好的一个负面的信息。都可以给大家做参考,所以面对人生的问题,父母不一定能够提供所有的答案,但是你要训练你的子女正确的面对人生的这种态度。

一个积极向上的父母,也会影响到孩子也积极向上。一个母亲上班的时候,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儿子也说跟同学有一些小小的不愉快,母亲说,今天我们大家心情都不愉快,为了开心一点,我们今天去吃麦当劳。母亲的这种态度没有又加油又加醋的在那挑动,人生中有很多的事情都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积极的态度使负面的事情能够正面的思考,不能向上比较的时候向下比较,不能改变这件事情就改变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接着我们说要培养孩子的一些爱好。不要让读书成为孩子的唯一的选择。我在台湾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她是台湾知名的教授。每一次我回台湾都会见到她,大家在一起谈谈家庭的生活、孩子的成长等等。上次我回去之后,她跟我讲她的大女儿在耶鲁大学已经读到硕士了,现在得了严重的狂想症加忧郁症,变得既不能够读书,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最后被送回台湾,跟父母一起生活。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同学她自己读书起来的,成为知名的学者。让孩子们要读书,他们家到现在连电视都没有,那么孩子除了读书就是读书,生活太单一,结果书读得非常好,却得了这种奇怪的病,治都没有办法治。孩子三十出头了,她一提到这个孩子,又是叹气,又是摇头。所以说要想让孩子健康,就要全面的摄取营养,不能够挑食,要想孩子聪明,也要全面的学习,不能偏废,也不能太单一。所以让孩子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学习,在玩儿的时候放开的玩儿,同时在在玩儿中学习,学习中玩。

那么我最近看到报纸上看到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他说我常常会遇到一些人,有些人告诉我多幸运,有些人就说我很倒霉,我就很想研究幸运和倒霉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结果我在报纸上登广告,你认为自己很幸运的人到我这里来报名,你认为自己一直很倒霉的人也到我这里来报名。结果来了几百人,这些人来自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研究他们到底是幸运在什么地方,倒霉是在什么地方,就做了一个实验。拿了一堆报纸有几十页厚,跟参加实验的人说,把幸运和倒霉的人分开,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然后他说,你们看这个报纸,这个报纸上有很多的广告,请你们从头到尾数到最后一页,到底有几个广告,数好了以后马上举手,看谁数得最快。有的人就一篇一篇的翻,翻完用了几分钟。其实一翻开的第二页上面不是图片,是文字,上来写着“你不必数了,这个报纸一共有43个广告”,所以幸运的人看到之后一两秒钟就数完了,倒霉的人就一直在数,所以花了几分钟才数完。他就说,所谓倒霉的人他是很紧张的,那么紧张以后,焦虑会分散人们发现意外事情的能力。实际上让你数广告,你不一定要看广告,也可以看别的。所以只要你一看到这个字,根本就不用数了,马上就可以举手了。所以说机会是跟识别机会的能力有关,不能够太紧张,也不能够太专著。太专著就是一直在数那个广告,我就不注意其他的东西了。我就像我刚才那个同学的女儿一直在读书,既没有朋友,又不会运动,又不会其他的娱乐,又不看电影,又不交朋友,什么都没有。结果她会失去人生中的很多东西,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所以我们说幸运的人他更放松,更开放,看到更多元化的信息,而不只是专著在某一点上。

所以这个研究小组他就发觉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的人他就好运。根据自己的直觉作出了幸运的判断,当遇到一些负面的事情,别人认为是倒霉的事情,他会正面的思考,他会想为什么遇到这些事情?他会觉得是上天利用这件事情来考验我?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消极的态度,所以厄运变成了好运。他就训练这些自认为倒霉的人帮助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去行动,如何去识别机会,接受过训练的志愿者80%都认为自己比以前跟快乐,也觉得自己的运气比以前更好了,所以连运气也可以被创造出来,完全是跟你的心态有关系。

前几天我看到电视上一个节目叫《今日说法》,里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九岁的小男孩,跟两个姐姐本来是要回家上楼梯,姐姐们说我上去拿一个东西,你在这儿等我一下。他自己觉得没有意思,看她们还不回来,自己也坐上了电梯,姐姐回来以后,他还在电梯上。结果他一个人坐电梯,电梯到一个地方停了,门却没有打开。他一看门没开,就慌了,他就在上头乱按,后来电梯又运行到上头去,他就在中间乱按,电梯就在中间停下来,他就按那个开门,好像要开,他就扒那个门,扒开以后看到了是一堵墙,电梯正好停在三楼和四楼之间,所以门根本就打不开,他又要挤的出去,但是出去以后又是墙啊。所以这个男孩挤出去以后,从这个墙和电梯的缝隙中钻了出去,造成这个男孩摔成了重伤。后来这些专家们在讨论这件事情,一个九岁的孩子也不是非常小了,不是说三四岁,完全没有判断能力。这件事情是怪孩子吗?怪孩子乱按按纽?不是,还是怪父母,父母在生活当中跟孩子一起坐电梯的时候就要告诉他,按纽要规则的按,不按规则的按不能够按,如果在电梯里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做?

我想起了我的小儿子,他在四岁左右的时候也被困在电梯里,我记得非常清楚。通常我跟孩子们走在路上,我都是一只手牵一个孩子。有一次我们一起坐电梯,我跟女儿都走出来了,但是我的儿子还没有走出来,把我们都吓坏了,我赶快追到上面去,因为我知道电梯按的上面是哪一层。结果追到电梯上一层的时候,也没到上面。就在这个时候,电梯出问题了,电梯停在三层和四层之间,我就在每一层叫我儿子的名字,后来他听到我叫他了,我就对他说,你在里面,不要动,妈妈在这里,一直陪着你,姐姐去找修理的电梯的人员,你别动,乖乖的,别按按纽,不害怕。他四岁我就一直跟他讲别害怕,你是男孩啊,要学着勇敢。他就跟我说,妈妈,我听你的话了,我不害怕,我知道你在旁边。我女儿赶快去找修理电梯的人员,差不多也耽误了二三十分钟,我就一直在跟孩子沟通。

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后来专家说,父母天天带着孩子坐电梯,要教孩子那些很简单的知识,没有教是你父母的责任。

我们刚才讲到孩子的成长,分两个时期,一个是从孩子生下来到六岁期间是人格成型期,还有一个是叛逆期。什么是叛逆期?孩子说叛逆期就是妈妈不再是妈妈,爸爸不再是爸爸;爸爸说叛逆期就是翅膀长硬了要飞了,不听大人话了;妈妈说叛逆期就是良心被狗吃掉了,就是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是很特别的,个子长得很高,心智还是很幼稚的。青春期孩子遇到更年期的妈妈天下就不太平了,两个人都是有问题的年龄,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父亲的作用比较大,我一开始的就这么说。对儿子来说,母亲带大的儿子是男孩,父亲带大的儿子是男人。当儿子长大了以后,他正在慢慢的变成一个男子汉,所以这个时候母亲和儿子的交流,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母亲和儿子的谈话,而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碰撞,我对这一点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我的儿子从小就跟在我的身边,他的小姐姐在青春期不听话的时候,他就会跑过来对我说,妈妈,小姐姐不听话了,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会听你的话。我的小女儿13岁的时候儿子七岁左右,七岁的儿子说这么贴心的话我的心里暖得不得了。等到他自己13岁的时候我去摸他的时候,他就躲开我不让摸。因为他小的时候我经常摸他的头,亲他,现在他却这样,我心里头特别难受,在想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你讲什么事情,他都不愿意去听你的,尤其是他同学来的时候,他把门关上,你去敲门他只打开一个缝,跟你说两句话,我去给他送水果,他就说不要,不用你管我们,我这么好心的给你送水果,却变成了多事。孩子变成那个样子。因为这个时候青春期的孩子,他生理上虽然是一个大人样,但是他心理上害并不成熟,他想做身体的主,所以他留长头发,穿耳洞。我的大女儿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跟我说我今天要带一个同学回家,是个男的,跟我特别好,但是他留了马尾巴,长头发,妈妈你不要把人家当成怪物一样,我知道你很保守,一直问人家,要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带他来了。我就同意我的女儿了。果然她带了一个男孩子回来,是留着马尾巴的,我还是跟他很客气的讲话,我在吃饭的时候,我只是好奇,问一下你明明是一个男孩子,为什么你要留那么长的头发,夹一个马尾巴?这个现在没什么好奇怪的,你知道我们现在快高中毕业了,然后就进了大学,我们到了大学我们就是成人了,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就要出来工作了,你到那个时候要是穿奇装异服的话,人家会把你当成异类来看可是现在不会,人家还只是把我当成孩子看,其实没什么,只是过这个瘾嘛!听完他说的话我就很能理解了。所以等我的儿子13、14岁的时候,给自己的耳朵穿了一个耳洞,带了一个耳环,让我很生气。在我的观念里只有女孩子才穿耳洞带耳环,很不能接受。后来我就想到了这个扎马尾巴到我们家的孩子,因为我的孩子都在美国出生美国长大,所以受美国人的影响,他觉得我的身体我做主,我要带耳环。我对他说拜托你,家里来朋友的时候,尤其是妈妈的中国朋友来的时候,你不要带耳环,因为人家不知道你是男是女。他就说,好,妈妈我答应你,你的朋友来我就绝对不带耳环,我跟你出去我也不带,但是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我就带,因为他们都带,我就是陪着他们,他就带一只,觉得好玩。这就是美国的孩子,他想对自己的身体做主。

还有的时候他以这个来吸收异性,吸收朋友,渴望独立,不希望过度的被别人呵护,在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思考是非理性的,缺乏自我约束和自制力,所以父母和良师益友要诱导他。我就不再讲更多细的事情了。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和父母有代沟,意见不一致,观点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有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孩子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尤其是那些女孩子,那些小可人、小贴心,一下子变成一个小怪物,因为她们好像长大了,可是她们却并没有真正的长大;她们想独立,可是她们并没有能力独立;她们想酷,可是心里又忐忑不安;她们很自信,却又很没有把握。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你不能太关心他,也不能不关心他;你不能约束他,也不能不约束他;你不能在乎他,你也不能不在乎他。那个度非常的重要。所以父母为什么要不断的去学,掌握这个度。我的孩子也排斥过我,过了那一年以后,我们好了很多。我就问他,那个时候你为什么你不可理喻,他说,妈妈,这就是代沟啊。那现在呢?现在那个沟跨过去了。他就简单的一句话跨过去了,你还在那里痛苦了那么长的时间。

很多青春期孩子出问题出在父母对儿女不是不爱,而是太爱了。有一个即将高考的女学生,去找她的老师,到那个老师的家就哭,然后说真是不想活了,受不了这个父母的压力。老师说,你的父母怎么对你施加压力了?一定让你考上大学?不是。那么他们威胁你考不上大学你就会怎么样?不是。那你的压力是什么呢?我的父母的压力是,他们用他们的行动给我压力。我在那读书,一下子给我送一杯水,过一会儿给我送了西瓜汁,过一下又要送牛奶,我喝完了牛奶,我要是把杯子送到厨房去,我的父母会全部站起来了,不用我送,吃饭给我盛好饭,这个碗也不用我洗,什么事情都不用我做,我的责任就是考大学,如果我读不好的话,你说我怎么办。父母太体谅了,体谅到我接受不了的地步。你知道爱这个东西是奇妙的,一个人越是付出,越会爱。

在西方有的人喜欢参加公益活动,他觉得社会受益很多,所以当他年纪大的时候,他就愿意付出。比如到医院里,或者到老人院里,他去照顾老人,帮他们换衣服,帮他们洗澡,跟那些老人完全没有亲戚关系。可是他帮忙照顾老人,后来老人走了之后,他也在那儿伤心,在那儿哭,为什么?因为他付出了他的关爱,他的爱,所以他们之间就自然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情感。

在家父母对孩子有很多的付出,你让孩子也要付出,他才会觉得这才是我的家。按照美国的规矩,我的孩子帮助我做了一件事,我会说谢谢。我的孩子在这方面很中国化,他就对我说,妈妈,不要说谢谢,本来这就是我应该做的。我现在身体不是很好,我的那女儿一直在照顾我,上个礼拜我的儿子学校放假,也来照顾我,我都没有说一句谢谢,我只是说你们做的都很好,帮妈妈做这么多的事情。以前我跟孩子们说谢谢的时候,他们都说不要说谢谢,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当他有付出的时候,他就会有更多的爱。越是不管家里的事情,越不关心,他就对家越冷漠。让他关心你,参与到家中的事情的时候,他就有付出,他有责任,他就有关爱。

我强调在孩子在13岁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在这个时候,吵着离婚、恶言恶语、吵架。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看到父母争执,他就会觉得父母之间的没有爱,没有爱,又为什么要生我,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他会恨自己,恨父母,恨社会,恨所有的人,我很多的朋友的孩子,在13岁到18岁的时候父母闹离婚,在闹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这些孩子的人格全部被扭曲了。男孩子长大之后,看人从来不拿正眼看,都是斜着眼睛歪着嘴巴看,好像一肚子的仇恨,一肚子的不满。女孩子的话更惨,因为她在父亲身上没有得到爱。大家要知道父亲是对女孩子来讲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所以如果他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赞美和肯定的话,她就会过早的把自己给予第一个赞美她,第一个爱她的人,我就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

我女儿有一个女同学到我们家,比我女儿大几岁,她在13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她的下面有一个九岁的弟弟和一个六岁的弟弟,母亲很快的改嫁了,父亲一直在忙,她正处于青春期,要照顾两个弟弟,很辛苦,父亲每次一回来就是给她几百块钱的美金这样子生活。到她18岁高中毕业那一年,有一个男孩子对她非常好,两个人就发生关系了,后来就怀孕了。她来我家的时候,就挺着一个大肚子,我问她你准备怎么办?她说,我当然是要把他生下来了。因为她觉得父母都不爱她,这个爱她的人和她有了这个爱的结晶。一个18岁的女孩,自己都还不能自立,又要成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的人生会是怎么样?所以我们说,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不合,如果夫妻之间实在是不合,在孩子12岁以前赶快离婚,要不然就在孩子18岁以后再离婚,千万不要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离婚,把孩子给毁掉了。

你给孩子一碗饭吃,你可以使他长大,你给他一些正确的理念,你会使他伟大。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好的性格,比什么都要重要,父母的不同态度会造就不同心态的孩子,所以我今天就很简短的把我自己的一些心得跟朋友们分享,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庭,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好,谢谢大家!

5.家庭子女教育规划调查问卷 篇五

1、您孩子的年龄段:岁

2、您孩子的性别: 男 女

3、您希望今后孩子接受的教育类型及水平: 高中 职业技校 大学专科

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 出国留学

4、您认为教育规划具备哪些其特点:

 时间无弹性。子女一般到了18岁就要念大学,能准备教育金的时间大致10-12年; 费用无弹性。教育费用相对固定亦会逐年递增,无论家庭收入与资产如何变动,基本负担不能减少。

5、家庭成员在规划子女教育费用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目标合理提早规划定期定额稳定投资

6、子女教育又可分为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大学教育费用普遍较高,对其进行理财规划的需求也最大。您认为大学教育阶段应该为孩子准备的教育金数额为:

 3---5万 5----8万 10---15万 15万以上

7、您的家庭年收入

 1万以下  1-3万  3-8万  8-15万 15-30万 30万以上

8、您是否同意父母应该提前为子女准备教育金,并且应该款专用:是否

9、您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子女准备教育金,每月愿意储备多少:

 不愿意 200---400元/月 500---700元/月 800—1000元/月 1000—1500元/月 1500—2000元/月 2000元/月以上

10、有专业机构/专业理财人员为您量身定作适合您的子女教育规划,您是否愿意接受咨询及理财建议

 愿意 不愿意原因请准确填写您本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以方便通知您是否幸运获奖。

6.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篇六

大鄣山中学

董丽华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些子女由于身处不完整的、破碎的、窘困的家庭,他们自小心灵中一个美满幸福的组合被粉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都存在这或多或少的缺憾,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活上都给孩子在心里添加上了一个无形得压力,这种压力越积越大。单亲家庭孩子大多有不良心理,其主要表现有:

1、内向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了这份优越感,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孩子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或邻居看到、听到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如以前,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自暴自弃。

2、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亲或母亲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在这个“小社会”中,长期怕接触,情感、意志、情绪脆弱,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3、充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自己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亲或母亲,或站在父母其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甚至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

4、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所以会出现打架、斗殴等行为。

5、嫉妒敌对。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他们嫉妒同学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他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他们不相信周围的人,排斥周围的人,没有爱的情感,与周围人缺乏情感交流,常常把他人的善意批评或好言相劝,看成是恶意的举动,他们轻则置若罔闻,重则寻机报复,经常挑起一些带有恶作剧色彩的事端,有的甚至以对他人的戏弄或殴打为乐。

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形成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人格呢,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些不良现象,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教育方法,现在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一、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全面情况,因材施教,做好学校教育。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学校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也是团体中的一员,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块阵地。他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需要看清“周围的世界”,认识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培养单亲子女的积极情绪。当他们碰到不愉快的事儿时,教师可多与他们聊天,采用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及时驱散他们心中的阴霾。平时多注意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级做好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其次,补偿爱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破损而导致了教育的缺损。祖辈们往往给与的是溺爱,使儿童逐渐养成了对长辈的依赖性,情感较为脆弱。为此,教师要在给与爱的同时,进行爱的补偿教育。多注意观察,发现他们到底缺乏来自哪方面的爱,如果来自父亲,那么首先鼓励儿童要学会坚强,学会爱妈妈,做个有骨气的人;如果来自母亲,教师则要更多的给与他们母亲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儿童需要感情,他们的感情首先取决于大人对他们细致、周密、诚恳、绝对自然的关怀。再次,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健康发展。

单亲家庭的儿童的行为无论好坏都应得到理解和体谅,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应被受关注。作为教育者必须善于将特殊的爱给与这些特殊的儿童们。首先,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家庭成员的残缺,会使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感到“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此,我一边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现实,一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与同学比家庭转变到比道德、比学习上面来。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教育孩子正视逆境,给他们讲一些在逆境中成长为优秀人物的故事,激励他们向困难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他们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第四,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演。教师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教师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第五,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探求他们心理障碍的成因。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是由于家庭变故引起的,他们得到的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心灵创伤和精神压力大。有时导致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无进取心,学习较差,他们既敏感自卑,又不肯轻易向他人吐露心声,要想真正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可以通过正面观察,即经常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察颜观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由于总是担心受到外界伤害所以他们通常不愿意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这样正面观察不会收到多大效果,教师就可以采用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等来获取真实材料。

二、在师生间、同学给以“家”的温暖

使单亲的孩子感到来自老师和班级集体的温暖,恢复健康的心理平衡。并在学生中找了一活泼的、性情温和、善交谈的同伴和她结成对子,做好朋友,带领她一起玩,使她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同伴的关心。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失衡,主要是由于家庭变故引起的。一个好端端的幸福家庭突然少了一个亲人,失去一份亲情,这时孩子们多么希望亲人回到身边,关心照顾自己。老师和同学们不可能复原孩子的家庭,却可以让他们重新找回“家”的感觉。因些教师应当跟单亲家庭学生的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并积极施加影响,让他在班集体中体验到家的温暖。我班同学张莹的母亲去世,父亲忙于经商,常年在外奔波,除了能不断给她零用钱却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学习,张莹由于缺少关爱,身体瘦弱,性格孤僻。我就在她在父亲出差时把她带到自己家里照顾,有时也让同学们把她带到自己家里跟同学们一起度过一两天,让他在老师和学生家长那里找到“父爱”、“母爱”。经过了一学期,张莹不但长胖了连性格也开朗活泼了许多,她显得身心愉快,学习也比以前更带劲了,这一切都缘于她找回了家的感觉。

在各种文体活动,学习竞赛活动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就有意识地鼓励他们。与此同时,还教育引导班上健全家庭学生意识到嘲笑,挖苦单亲家庭的同学是不对的,他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创建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巨大的。单亲家庭学生感到自己被老师关心,被同学尊重,都敞开了心扉,主动地加入了维护,建设班集体的活动中去,他们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可见“家”的温暖可产生多么巨大的动力。

三、认真做家庭工作,配合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学校和教师经常与其家长联系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也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据一次心理学家统计,三成单亲子女有心理疾病。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单亲子女所占比便较高,由于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当,单亲子女这个群体易形成种种人格缺陷,常出现多种问题行为。如何让单亲子女健康成长,家长要把握教育的“度”,“过”与“不及”都会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虽然没有能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在忙于生存与生计的间隙中,也不应该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和爱。离异是大人的事情,双方毕竟还是孩子的父母亲。作为孩子,他们依然希望可以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或追随在爸爸的左右。这时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父爱母爱,他们更需要像许多正常家庭一样可以向妈妈说一些学校里的趣闻或自己的悄悄话,可以向爸爸讨教做一件玩具得手艺。父母双亲的谆谆教诲及他们的言传身教可以在孩子的头脑里刻上深深的铭印,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人生观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生。通过与父母双方的相处,还可以让他们从正面或本质上认识单亲的意义及他们所面临的现况,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离异后的另一方要定期抽时间陪孩子玩耍或学习,以免造成孩子性格或行为的偏离。

离异后的父母,必须尽早调整各自的心态,尤其是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一方应尽力使自己的心理处与正常状态,一定要善于克制自己,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在孩子面前将这些消极的情绪暴露出来,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离异后的父母决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坏话。有些离异的家长在孩子受到父母离异伤害的同时做了更愚蠢的事情。他们往往禁止孩子去对方那里,“不要去找爸爸,他会给你找后娘,”“你妈妈不要你了,你没有妈妈”这些说法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自卑自怜的阴影,也对人生产生深深的失望。要知道,作为孩子的生身父母应竭力让孩子发掘人生的真善美,不要利用孩子传递敌对的信息。这样做就等于把箭通过孩子的身体射向对方,受害最深的还是无辜的孩子。李强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位学生,由于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在他的心灵深处,他认为自己没有妈妈。有时课上讲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时,他会站起来说:“老师,我从来就没有妈妈。”这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啊!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也许认为自己天生是没有母亲的。

对于成长中的子女,该怎样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走稳自己的步伐,该怎样使他们具有将来独自面对人生难题的能力,这应该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及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单亲的父亲或母亲,更应奉献出十倍、百倍的爱心及耐心,陪伴这些孩子走好这不平凡的一段人生之路!离异的父母们,别忘了你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如有个学生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不堪忍受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父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生活。他还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于是他经常逃学。老师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家访、谈心、解决困难。使他也有一定转变,但不持久,反复较大。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

7.高收入家庭的保障养老方案 篇七

高先生:44岁,原在一家大型国企任中层干部。8年前辞职自主创业,创办一家进出口公司。目前,企业运营良好,利润丰厚,每年的纯利润在80万元左右。因是私营企业,高先生将盈利中的70%投入到再生产中,剩余的部分用于家用。辞职前,高先生的单位曾给他办过养老保险,但辞职后因忙于生意,一直没有续保。在医疗方面,原单位没有保险,实行报销制度,因此,高先生辞职后无任何医疗保险。

高太太:40岁,外企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10万元,单位有四险一金。

女儿,12岁;儿子,3岁,两人都参加了北京“一老一小”医保。

资产状况:房产4套,一套用于自住,其余3套约合市值500万元,现出租,租金每月大约有6000元,夫妻两分别有1辆车,费用合计为每年5万元,生活开支每年约10万元,无负债。

从高先生家庭的现金流量表(表1)中可以看出,高先生家每年的税后收入有64%能节省下来。这说明庭控制支出的能力较强,同时累积资产的能力也较强。

保险保障建议

一般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预算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左右,理财及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预算应控制在年收入的15%左右。家庭一年的总体保费支出以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30%为宜。根据这个原则,针对高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具体的保险规划如下:

高先生

高先生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70%(24万/34万),且没有社保,因此他的保障应重点针对意外、医疗及重大疾病风险,投保目的是弥补风险发生后的收入损失,完成对家庭其他成员的责任。而养老问题建议夫妇二人聯合准备。

针对意外风险建议用消费型意外险种,同时附加医疗报销及住院津贴保险,这样组合的好处是保费低、保障额度高,同时还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责任和保障需求调整保障额度。

意外险的需求测算:假设高先生60岁退休,若因意外事故造成身体残疾或身故,保障额度应为:高先生每年对家庭生活费的贡献×剩余工作年限+子女教育费用=24万16年+〔30万(女儿教育费用预算)+49万(儿子教育费用预算)〕×70%=440万

针对重大疾病风险保障额度应等于医疗费用加未来5年的收入总额。为什么是5年?医学上对重大疾病的统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5年生存率,安全渡过这5年后视为痊愈。

重大疾病保险的需求=30万(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24万(用于家用的年收入)×5年=150万

由于高先生没有社保,退休后的医疗费用问题应重点考虑,建议用保险产品准备30万元的医疗基金,用于弥补非重大疾病住院发生的经济损失。

高太太

高太太已有社保,但社保的保障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且对非工作期间的意外事故没有保障。社保的医疗以报销为主,但不能报销自费药,且有自付比例。同时对于药费很高的重大疾病没有赔偿功能。因此高太太可适当补充意外险、重疾险和能报销自费药的健康险,保障重点应联合高先生的养老需求投保养老险。原因是:第一,高先生没有社保养老金,要通过商保来补充。而以高太太为被保险人,年缴保费会较少。第二,按照中国人寿命的一般规律,女性比男性的寿命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女性在老年时会独自生活相当长的一段相间,所以女性养老金的准备一定要充足。

保障额度测算:

意外险需求=10万×(55-40)年+(30万+49万)×30%=69万

重大疾病险的需求=30万+10万×5年-17万(社保最高报销额度)=63万

高太太目前40岁,计划55岁退休,那时高先生已59岁,也到退休年龄。假设费用增长率为3%,现在每年生活费用15万,假定退休后花费减少30%,大约为10万元,那么15年后每年生活费用=10万×(1+3%)15=15.58万

假设55岁后投资回报率与费用增长率相等,则:退休后共需养老费用=15.58万×25年=390万

高先生夫妇养老费用的筹措

养老规划属于长期规划。在高先生夫妇需要准备的养老金中,我们可以将其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基础养老金,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前面推算的390万元就属于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保命钱,安全最重要,一定要用收益确定的渠道去准备。真正的基础养老金应是持续的、稳定的、增长的、不可挪用的现金,具有安全、现金、月领的特性。能满足上述特性的基础养老金准备方式只有两种:社保养老金和商保年金保险。养老金的另一部分叫品质养老金,是为养老生活锦上添花的资金,数额随个人需求而定,这部分资金的准备,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考虑使用一些有一定风险,同时也会带来更高收益的方式,比如股票、基金、以及投资连结保险等。

上一篇:党课: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模范(20160620)下一篇:五十米高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