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精选7篇)
1.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一
在互动生成中,经历数学,感悟数学 ——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数学也不例外。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地让孩子们开心地去感悟数学这份“宝贵的礼物”。《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下面以桐乡沈坤华老师于2019年12月12日在蟠溪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手背面,有没有大小?学生们开心而又惊奇地摸起了自己的手心和手背。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手背大,更多的学生说一样大。教师没有偏袒,而是将两种观点都写在黑板上:手背手面没有大小;有大小。这时教师进一步问,同桌同学的手背和手面谁大谁小?学生们又开心将自己的手心和手背和同桌的进行比较,当然这次的结果就一致了,是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体的表面是不是有的一样大,有的不一样大呢?学生们发现了周围的物体不一样大的很多。
(物体是不一样大小的,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看见,但是我们从来都是熟视无睹,然而这其中往往有许多数学知识,科学道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的正是牛顿的那种探求意识和探求精神,所以世界就少了许多发现。这种意识和精神需要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在学生心中的东西。)
这时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已经迫在眉睫了。于是教师就让学生选择一样喜欢的东西,把它的面描下来,用阴影部分表示。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很快又开始描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人高兴地举着自己的“杰作”向周围的同学展示着。在做了交流汇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下来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的大小。那么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是多少呢?
(作为物体,在我们的眼中,有线条,有平面,有立体,但是它们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含义又是不同的。从幼儿园就开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因此学生眼中的图形是有的,只不过是“线条型”的,至于中间的部分好象可有可无。这一描、一涂,学生心中的知识更完整了。知识积累中的误区也修复了,但是却没有丝毫的错误尴尬。倒是享受着“手形”“小刀形”“钢笔形”等等或可爱,或奇怪的图形。这些小时侯就玩过的玩意儿,今天重温,分外亲切有趣。哦!数学真奇妙!)
计量必须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学生当然没有这样的切身体验,所以教师又安排了合作交流,建立面积单位的观念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儿童券,用一个物体在儿童券上摆一摆,它有多大?如:小刀、橡皮……学生显然有些不知所措。看来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也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了。(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已经懂得了如何揣摩老师的意思,学会了按老师的意思行事。)不过,这摆一摆到是蛮有趣的还是赶快动手吧,要不然等会儿就没时间了。三下五除二,很快学生就举手了:我是用橡皮测量的,摆了16个橡皮;我也是用橡皮的,摆了大约5块。这时教师奇怪了,怎么会是大约5块呢?学生边摆弄着边竭力想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想法。原来是橡皮大,*上面一块块摆,4块多,而下面又有一窄条。也有学生骄傲地展示:我是用小刀的,我摆了9把小刀。这时教师紧追不舍:儿童券一样大吗?那为什么测量出来有大有小呢?学生有些不以为然,这样小儿科的问题都亏你在公开课上问的出来,当然是因为橡皮有大的,有小的;橡皮和小刀的大小也不一样的。教师提示着:这样测量物体的的面积方便吗?学生不高兴了,岂止不方便,简直是乱七八糟。(因为需要,才有探索的激情,然后才有新的发现或创造。这个道理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是没有的。而这种思想却比学习任何知识更有用!因为这就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源!)教师点破:所以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些单位。你们知道有什么?学生回答到:长度单位。教师又点:那么今天的面积能用吗?学生想一想后回答,不能用,那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面积嘛!教师不紧不慢问:该用什么?学生随口回答是面积单位。教师一听乐了:你听到过的面积单位有什么?(好一个:“你知道……”“你听到过……”。尊重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点,人文精神强调每个人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人受到了尊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尊严的权利,就会伴随着产生责任感,因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片刻沉默后,有几个学生举手:我家买房子时,我听说过平方米;我听说过平方公里;我也听说过平方米。教师引导学生:平方米有多大?学生们一片茫然。“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拿出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纸,向学生展示。学生看着看着就有人恍然点头了。模糊的体验有了,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估计它的边长大约是多少?这可难到了大家。于是教师让学生去拿教师准备好的1平方米卡纸,学生高兴地纷纷跑到教室外去拿,然后就四人一组,七手八脚地用尺测量起来。不久,大功告成。4条边都是1米。原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精确的数字感受也有了,实际生活中的参照还是不可缺的,小孩子毕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又引:假如请几个学生上来站在这上面,能站多少人呢?学生兴奋地猜测着:5人;9人;16人。……教师趁热打铁:那么就请你们上来试一试。学生开始有些犹豫,后来一个又一个的往上站、甚至挤。最后一数发现是11人。实际经验有没有形成呢?教师考学生了:我们旁边的东西中,哪些面积估计是1平方米?学生东张西望,接着学生有踊跃起来:半个黑板;那扇窗,去掉上面部分的玻璃;4个桌子拼起来。教师又引导学生:要想知道准不准怎么办?学生一听,那还不简单,量!于是课堂中可就热闹了,学生们有四人组搬桌子量的,有爬到桌上量黑板、玻璃窗的。小面积能估了,那么较大的面积呢?教师又要求学生:估计我们的教室有多少平方米?学生思索片刻后犹豫着回答:60平方米;70平方米;80平方米。(“学数学”变成了“玩数学”。摸手心手背,描手描笔,挤到1平方米的纸上去,……真是有意思。这是多么真切、活生生的数学!学生的心一下便被紧紧地吸引了,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回答问题也不用揣摩老师的标准答案。说大,说小都是对的,谁不想说呢?让老师欣赏,多好!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了不少知识。)
看来,学生们学得真不赖!应该是到了应用拓展的时候了。教师丝毫没有考学生的意味,竟然和学生们一起看起了几条有关面积的信息。当然大部分都是有关学校的一些面积数据。比如篮球场面积等。看着看着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了声音,脸上洋溢着快乐和骄傲。(我想,这时学生脑海中已经将数字和有关学校的物体合二为一了,学校也更清晰丰满了,更可爱亲切了。爱的教育不再是机械生硬的了,那是学生心中自发的,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强加的成分。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只是知识的记忆,而是生活,是能力。所以做不做习题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在阅读中,学生经历了,也感受了。“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增长,情感的体验,成长的骄傲!”)听后反思
这节课表面看来,教学过程中,既没有教师的出色“表演”,又没有多媒体的精彩“辅助”,但是透过自然朴实、从容平和的过程,却发现了教师全新的教育理念。
1、数学是感悟出来的
早就听语文老师说:“聪明的聪,从字面上看就知道了要耳朵、眼睛、嘴巴、心一起用,才能变聪明。”同时也不止一次地听别人说,并且自己也常常对学生说:“数学就是训练我们的思维,让人变得聪明起来的。”可是事与愿违,为了能让学生在试卷上得到高分,我们先是“满堂灌”后来又讲究“精讲多练”,反正学生是觉得索然无味。随着年级的加高,越学越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为整个的就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是听,就是问不完“为什么?” 再就是做习题。都快成了一个做习题,应对考试的机器人。然而在这节数学课上,我们发现学生完全是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不断地经历着快乐的探索,感悟着数学的点点知识。教师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因为生活或学习的需要,才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才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摸一摸,描一描,摆一摆,站一站,量一量中,学生们的内心里的那些想法,那些已有的知识积累在“我认为”“我听说过”“我觉得”的一声声话语中,学生参与数学,探索数学,掌握数学的积极情感与态度已经和学习数学方法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不难发现教师正是在这样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十分注意引导,让学让经历有关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从而形成“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和相关的操作、估计等技能,同时获得一些方法或思想。当然这样的体验不应该只有正确的体验,也应该有反面的体验。只有经历了正反两方面的体验,才会有不断的感悟,以逐步形成真正的知识技能。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看到过的一则材料:据说在一美国人家里,孩子正在错误百出的做游戏,父母坦然地作壁上观,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他们说:“不能啊!犯错误也没啥,他们的悟性都要从错误中得来。这么快告诉就他们,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我想学习不也是这样吗?因为要学生学得好,取得高分,看见学生做错了,就批评,不给学生微笑,这种做法使学生变得唯唯诺诺,失去尝试和探索事物的兴趣。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误区啊!人的成长不就是在不断尝试、不断错误的磨砺中慢慢地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着苦恼、也经历着快乐,因为我们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
2、教与学是互动生成的
课堂教学要有预设的“主题文本”,但教学活动的具体进行却依赖于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主题文本”的理解、交流、碰撞,这是没有确定性的。正是基于此,才需要教师的课堂敏感、应变和调整。我发现在沈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第3个环节“合作交流,建立面积单位的观念”中,教师设计的是“建立平方厘米的观念”。书上就是以平方厘米为主,再简要地学习习近平方分米、平方米。然而,老师做了一些弹性设计、多重准备。当老师问:你知道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学生不知道平方厘米,而是听说过了平方米,老师没有机械生硬地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平方厘米上拉,而是顺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生一起探索起了“1平方米有多大?”。尽管桌上的信封里有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有关平方厘米的材料,同时学生们在进行平方厘米的探索活动时课堂纪律会明显的整齐,可是老师还是让学生们跑到教室外去取1平方米的卡纸和米尺。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只能是教师已经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做教学行动的准则,而不是口号。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预设规定有余,而随机生成不足。教案是精心设计的,而且是千方百计在每一个事先安排的详尽的细节上诱使学生走一条预设的路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生怕学生“到处乱跑”。预设的教案成了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教师、学生的一切活动。因此要实现尊重学生,让学生们充分地享受自我存在,自我展示,自我发展的快乐,就要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做一些粗线条的弹性设计,即要考虑“知识文本”,又不能忽视学生这个“自然文本”。特别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没有了一次次的试教的预演,教师的主观意识和对学生原有经验的预料显然更加不足,容易造成教学方案的预设与课堂教学真实情景的脱节。(仔细想想其实先学习哪个知识点再学习哪个知识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高昂的自信心,退而其次再想想,学习上原本不就是要“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吗?)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把执行教案看作是课程实施的起点,用心收集、捕捉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反馈出来的有利于促进知识生成的生动的情景和鲜活的资源,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走向师生的“互动生成”,努力“为学生服务”。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我想引申到今天的课改中就是:“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才能有成长的飞跃。”只有彻底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支点,才能真正焕发出数学课程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二
师: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国粹, 生旦净末丑, 人物特点鲜明, 而且每个人物的动作都有严格的规矩。比如扇扇子这个动作, 不同的人物就有不同的扇法。 (拿起一把扇子, 表演动作) 有的人物扇脸, 有的人物扇肚子, 还有的人物扇屁股。 (学生笑) 这三种扇法, 突出的是三种人物的特点。由于大家不太熟悉京剧, 所以, 我把这三种人物写在黑板上, 请大家对号入座, 猜一猜用扇子扇脸、扇肚子、扇屁股的分别是哪三种人。 (板书:武将、书生、小丑)
生:武将扇肚子, 书生扇脸, 小丑扇屁股。
师:哈哈, 你说得真准!你为什么这么判断呢?
生:扇肚子的动作幅度比较大, 可以表现武将的威风;轻轻地扇脸, 是最斯文的动作, 能够表现书生的修养;扇屁股是夸张搞笑的动作, 能够表现小丑的可笑。
师:你看过京剧吗?
生:没看过, 我不爱看。
师:你们瞧, 一个没看过京剧的同学, 愣能透过人物的一个动作, 猜对角色, 这说明什么呀?说明动作的作用太大了, 透过一个传神的动作, 我们就能认识一个人物。
分析:透过动作, 全面认识小雨来
这种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 在文章当中叫做“动作描写”。课文《小英雄雨来》中, 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动作描写: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 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 窗户纸哗啦哗啦响。雨来一骨碌下了炕, 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 刚要迈门槛, 进来一个人, 雨来正撞在这个人怀里。他抬头一看, 是李大叔。
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 雨来帮助共产党做工作, 共产党发给他一本识字课本, 上面写着:“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样的书, 日本鬼子是不让读的, 他们希望中国人读的是:“我虽然是中国人, 但是我爱大日本帝国。”这时, 雨来正趴在炕上读书, 听到街上有人跑, 以为日本鬼子来了, 赶忙起身出去看。文中用了哪些动词, 描写雨来一连串的动作呢?
生: (纷纷回答) 骨碌、塞、跑、迈、撞。
师: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中, 你能看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吗?
生:他是个动作敏捷, 头脑机灵的小孩。
师:听到外面有声音, 雨来一骨碌就下了炕, 动作多么敏捷呀。往外跑的时候, 他一头撞在李大叔的怀里, 这说明他行动的速度非常快, 否则, 撞不上。你的回答很正确,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思考、沉默, 师启发。)
师:动作敏捷, 头脑机灵, 这是雨来的优点, 但是, 从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中, 我们还能了解雨来的一个缺点。他速度快, 但是, 有点快得过分了……
生:鲁莽!
师:对呀!你是怎么看出鲁莽的呢?
生:我是从“撞”这个词上看出来的。如果来的是日本鬼子, 而不是李大叔, 他撞在鬼子的怀里, 那他就完蛋了。
师:说得有道理。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过, 日本鬼子要进屋的时候, 都要端着刺刀, 害怕里面有人。如果雨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来, 就不是撞在谁的怀里了, 而是撞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上了, 那就成了真正的“冲刺”了。
生:我发现他把书塞在怀里, 是不安全的, 日本鬼子一搜身, 就能搜出来。
生:我觉得他不应该先往外跑, 应该先透过窗户或者门缝观察一下外面的情况。
师:呵, 你们可真聪明!那时候的窗户不是玻璃的, 是糊的窗户纸, 雨来应该把窗户纸捅个窟窿眼儿, 往外瞧。雨来毕竟是芦花村里十二岁的儿童, 他还不够成熟。这正是这篇课文的精彩之处, 人物刻画得生动、可信, 既有优点, 也有缺点的雨来, 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这一切, 都是通过几个传神的动词表现出来的。
拓展:通过动词, 生动刻画“老雨来”
师:小英雄雨来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 如果他活到今天, 已经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我们应该管他叫雨来爷爷。有一天, 雨来爷爷正躺在炕上休息, 突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 他急忙下炕, 走到门口, 想看看是谁来了。你们说, 他的动作与十二岁的时候还会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会是什么样呢?
生: (纷纷回答) 动作慢!走路费劲!差点儿摔跟头!
……
师:看来大家对老人的动作特点很熟悉, 那就请你们写个片段, 一百字左右, 表现雨来爷爷的动作特点。注意, 至少要用上三个以上能够表现老人动作特点的动词。
(生写作, 师巡视。10分钟后, 学生朗读片段。)
生:“雨来爷爷慢慢地下了炕, 缓缓地走向门口, 轻轻地推开门……”
师:表现老人动作特点的动词是哪几个呀?
生:慢慢、缓缓、轻轻。
师:你觉得“下”、“走”、“推”是什么词呢? (生迟疑, 答:动词) 那么, 慢慢地下, 缓缓地走, 轻轻地推, 动词前面这些用来形容动作的, 应该是什么词呢?
生:形容词。
师:这些形容词你用得很准确, 但是, 动词却没有老人的动作特点。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 应该怎样“下”?怎样“走”?怎样“推”?
生:“雨来爷爷用一只胳膊支撑着身子, 另一只胳膊抓着窗户框, 慢慢地坐起身子……”
师:好!支撑身子, 抓窗框, 这才是老人坐起来的动作特点。大家写这个片段的时候, 应该想一想生活中的老人, 把他们一举一动的样子在脑海中放映一遍, 选取跟雨来爷爷下炕、开门有关的动作, 写进文章。
生:“雨来爷爷拿起拐杖, 吃力地站起来……”
师:这个“拿”字就没有了老人的动作特点, 以为他是拿拐杖玩儿呢。老人是在借助拐杖起身, 走路, 所以这个“拿”应该换一个更准确的词。
生:换成“拄”!
师:对啦!不过, 我觉得还能再换。老人年岁大了, 眼神不好, 手又有些颤抖, 他们伸手取拐杖的时候, 手是这样的 (师表演动作) 。这个样子, 更像是在摸。所以, 这句话写成“雨来爷爷摸过拐杖来”, 更有老人特点。
(学生一边朗读, 老师一边评点, 并把好词记录在黑板上。不一会儿, 黑板上已经出现了“支撑、抓、挪、移、摸、拄、颤抖、蹭、扶、瘸、拐、喘、咳、靠”等将近二十个动词。)
师:黑板上写的词语, 都是从大家的片段中摘录的精华。不用读文章, 只看这些动词, 眼前就能浮现出一位老人的形象。谁能用上这些动词, 尽量用得全一些, 把雨来爷爷一连串的动作说一说?
生:雨来爷爷用一只胳膊支撑着身子, 另一只胳膊抓着窗户框, 慢慢地坐起来, 身子一点一点地往炕边挪。他伸出颤颤巍巍的手, 摸过拐杖来, 用力地拄着, 颤抖着站起身, 一步一步向门口蹭去。可是刚走了几步, 他的腿就开始疼了, 他只好扶着墙, 一瘸一拐地往前走。他“咳咳”地咳嗽着, 喘着粗气, 靠在墙上休息了一会儿, 才继续走向门口。
师:小雨来变成了老雨来, 你表达得真生动!同学们, 同样是下炕, 动词变化了, 人物特点就变化了。有句话, 叫做“生命在于运动”, 人只要活着, 就得运动, 没有运动就没有生命。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一样, 要让人物活起来, 就得先让他动起来。为了让笔下的人物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必须在动作描写上好好下点功夫。
(作业:“在田径比赛的跑道上, 小明和小刚同时摔倒……”请把这句话作为开头, 写一个片段。要细致描写他俩摔倒后的不同表现, 包括动作、表情、语言等, 使读者了解到小明很娇气, 小刚很坚强。)
备课笔记
点灯的人
“茶点快准备好了, 太阳已经西落;这时候, 可以在窗口见到李利走过身边;每晚, 吃茶点的时候, 你还没就座, 李利拿着提灯和梯子来了, 把街灯点亮。”“只要门前有街灯, 我们就很幸福, 李利点亮了许多盏, 又点亮了一盏在我家门口。”这是史蒂文斯的儿童诗《点灯的人》中的句子。读这首诗的时候, 我觉得李利就是我们———辛勤的语文教师们。
任何一篇课文, 在学生面前都是一片黑夜, 即使他们预习了, 朗诵了, 好像读懂了, 自认为朝霞满天的清晨已经到来了, 但是, 黑暗依然存在。就像《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 多年来, 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曾选用, 我念小学的时候, 就认识了这位小英雄。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章, 孩子们似乎一读就懂。可是, 他们究竟懂什么了呢?他们懂了每个汉字应该怎么读, 懂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懂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 这还远远不够。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是一位智者, 用智慧的火花点亮文本的明灯。
有个学生向我诉苦, 语文老师让他们在课堂上把《小英雄雨来》朗读三遍, 要把他们累死了。我不知道这位语文老师目的何在, 是为了体现那句古训“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呢?还是为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 培养学生自读自学能力呢?可是无论怎样, 只要学生觉得快要累死了, 这堂语文课就已经失败了。只有在黑暗中枯燥而又茫然地赶路, 孩子们才会感到异常疲劳。如果让他们观赏着风景前行, 他们定会乐此不疲。
我也曾觉得《小英雄雨来》这篇老课文没什么好讲的, 但是, 我不甘心在名篇面前失语。我像笼中困兽一样, 在文本中搜寻突破口。当我发现描写雨来的几个动词在熠熠发光的时候, 我仿佛变成了成功突围的勇士, 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于是, 在黑夜中, 我点亮了一盏明灯。就像那首诗中写的一样:“只要门前有街灯, 我们就很幸福。”学生在我的引领下, 感受到了发现的惊喜, 阅读的幸福, 以及创作的满足。
3.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三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精略交互·感悟神奇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
生:(图一)嫦娥奔月;(图二)后羿射日;(图三)精卫填海。
师:真有一双慧眼,猜得真准!同学们,老师刚才出示的这些图片都是——
生(齐声):神话故事!
师:对!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师:看老师写课题,或者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
师:谁来读读课题?
生1:夸父追日。
师:声音真响亮!字音真准!
生2:夸父追日。
师:声音好听极了!
师:一起来!
生(齐读):夸父追日。
师:这是神话故事。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很神;神奇;奇特。
(师板书:很神,神奇,奇特)
师: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从这个课题来看,哪里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有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他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他想把太阳固定在天上,让它永远也不落下去。
师:你提前预习过课文,是吧?
生:是的。
师:好的!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提前预习课文是个非常好的习惯。那么,课题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到神气?
生: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太阳是在遥远的天边,如果我们跑过去的话,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如果去追的话,就要快点。
生:我们前面学过《太阳》一课,从课文中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挂在遥远的宇宙当中。而夸父只是一个巨人,还没有一个地球大,怎么能追上太阳呢?
师:听到没有,他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来回答,非常好。我们从前面的学习中,知道太阳离我们地球太远了,能追得上吗?
生(齐):不能。
师:但是,夸父却想追上太阳。想法真神奇!谁来读出这种神奇?
生:夸父追日。
师: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一个字。谁再来读?
2017.3.1 最新版
生:夸父追日。(把“追”字加重读)
师:好的!一起来。
(齐读)
评析: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学生接触文本之前,教者以图导入,扣住课题,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个基本认识,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师:(在课题前加上“*”)同学们,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什么?
生:加了“*”。
师:说明这是一篇——
生:略读课文。
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师:学习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只是将“阅读提示”读一遍)
师:她把阅读提示读了一遍,“学习提示”向我们提了哪些要求?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请你来说。
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对了。这是第一个任务: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个任务呢?
生: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幻灯片逐次出示两个学习要求)
1、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
评析: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本环节中,教者在导语上做足了文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根据导语有的放矢地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
师:就是说,提示告诉我们两个学习任务。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这是一;第二,当你读完一遍课文,如果老师没有叫你停,你怎么办?接着读下去,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并且,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大约七、八分钟)真不想打断同学们琅琅的书声。读完两遍课文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读了三遍课文的同学举手(只有几个同学举手)。好,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些词语。(出示幻灯片)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把“虞渊”读错了)
师:(示意停下)对不起,是请同学帮助,还是自己纠正?
(学生沉默,师请另一位同学读,读得正确。生接着读下去,把第一行词语读完。)
师:谁再来读一遍?
(一生读,读得正确、响亮)
师:一齐来。
(生齐读第一行词语)
2017.3.1 最新版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
师: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海的吗?想一想
生:这些词语都是关于河、水或者海。
师:这些词到底是关于河,水,还是海?这三个字中选一个,选什么?
生:水!
师:对,都是关于水的词语。谁来读第二行?
(生读,把“颓然”读错,师示意停下,生自我纠正过来。)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正确地朗读出来)
师:我们一齐来。
(生齐读)
师:谁来读第三行词语?
(生读)
师:你知道这两个词是写什么的吗?
生:时间。
师:这两个词告诉我们的是时间。如果你还知道这是表示时间怎么样的话,那你就真的很厉害了?
生:时间很短。
师:这里告诉我们时间很短。一个是——
生:一眨眼
师:一个是——
生:霎时间。
评析:略读课文要不要进行字词教学,怎样进行字词教学,一直是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本环节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在略读课文中同样是需要的,只是要求应低一些,过程应粗一些,内容应少一些,形式应简一些。
师: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夸父追太阳没追到,想到大泽去喝水,可是,还没到大泽,就渴死了。他倒下地,就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说得真好,精炼!谁再来?
生2: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师:讲出了事情的原因)他就去追赶太阳,他手里拿着手杖,提起长腿,像风似的奔跑,一下子追了两千里路,结果口渴了。„„(像复述课文)
师:如果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前面那位同学的。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要简练,越简练越好。为了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好,老师这里有个提示,请同学根据提示来说一说。(出示幻灯片)
生1:(吞吞吐吐的)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机会是自己争取的,谁再来试一试?
生2:(很流利地)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就去追赶太阳,追到(虞渊)时,他倒下变成了(一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他说得对不对?(生:对。)你们会不会说?(会)大家小声地说一遍。
(学生看着提示自由地说)
师:一齐说。(生齐说)
2017.3.1 最新版
评析: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加大了概话能力训练的力度,舍得花时间,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概括能力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
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师: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课文中,像这样神奇的句子和词语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静心地默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默读课文,划句子,老师巡视)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说划出的句子,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些句子读两遍,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重点读一读,想一想它到底神奇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品读句子)
评析: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教学时,教者大胆放手,甩开臂膀,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为接下来的品读交流积蓄谈资。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出示句子一:他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神奇在哪里?
生: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是啊!“一眨眼”你知道有多短吗?(生点头)你眨一下眼。(生使劲地眨了一下眼睛)你们眨一下眼。(学生都眨了一下眼)一眨眼就到了哪里?(生:两千里外)你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知道)你来说说。
生:10圈小操场。
师:什么?我们学校10圈小操场只有8里,差远了!听我说,我们现在在温州,我是南京的,两千里相当于温州到南京的距离。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我们一眨眼的功夫,夸父就跑了这么远,速度快吧?
生:快。
师:神奇吧?
生:神奇。
师: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出示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2017.3.1 最新版
师:谁来读?
生2: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神奇在什么地方?
生:神奇在他一下子就把两条大河喝干了。
师:一下子就把两条河喝干了,大家把这种神奇的感觉送进句子里读一读。
师:这两个“咕嘟咕嘟”该怎么读?(读快一点)对,夸父非常口渴,他一个“咕嘟”就喝完了一条河的水,再一个“咕嘟”就把另一条河的水喝干了。
师:谁再来读一遍。
生3: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被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师: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看看,霎时间喝完了两条大河,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太神奇了,来,我们来读出这种神奇。(师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了神奇)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神奇?
生: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出示句子三: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师:神奇在那里?
生:夸父倒下去,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
师:真是神奇的变化。
„„
评析: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教学中,教者紧紧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夸父耗尽所有的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读读第一段,找找原因。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出示幻灯片)
师:是的,当夸父追得口渴难忍时,他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
(生读出示的句子)
师:当追得耗尽全身力气,颓然倒下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生再读出示的句子)
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生1:一个勇敢的夸父;
生2:一个追求光明的夸父;
生3:一个执著追求的夸父。
师:夸父的这种精神很使我们感动,他至死追求光明,他把自己的手杖化作桃林,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
师:同学们,《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出自我先秦古籍《山海经》。在古文里,是这这2017.3.1 最新版
样写的。(出示幻灯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同学们自己练习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师指名读,指导读好)
师: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我说古文,你们读课文中与它对应的句子。
师:渴欲得饮。
生齐: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太渴,太累了。
师:道喝而死。
生齐: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下来。
师:我们换一下,现在我来读现代文,你们读古文。
师: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生齐:饮于河、渭
师: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生齐:河、渭不足
师:他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便倒下了,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生齐:弃其杖,化为桃林。
师:好,不错,很快读懂了。来说说,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生:我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容易读懂。
生:我也喜欢现代文,因为现代化好懂,而且读起来生动。
生:我喜欢古文,古文文字少,很讲究用字,你看这么长的一个故事,古文只用了37个字就表达清楚了。
„„
师: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评析:此环节,教者以教材为拓展点,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通过文白对照,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教材解读】
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三下第八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夸父追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最早见于《山海经》的《海外北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教学时,在遵循略读课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还须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激起其对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着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文特点——想象神奇,我在设计时,努力体现中段略读课文的要求和年段训练目标,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适当合作学习,在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养成乐于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2017.3.1 最新版
不能忽视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关键词句,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启迪,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
【学习目标】
1.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3.体会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学重点】
借助学习提示自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教学难点】
感悟夸父追日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学流程】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
1.看图猜故事。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揭题;读题;聊特点。
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个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板书课题,读题。你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板书:神奇)谁有一双慧眼,能从题目中发现神奇?我们再来读读,读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1.明确课型,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阅读提示,画出学习任务
《夸父追日》这个课题与《女娲补天》有点不同,课题前面有一个*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课文前面有个学习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个学习提示,画出学习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2)汇报交流:谁来说说,提示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学习要求?
(略读课文前的一段导语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段导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导语进行略读课文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注意一遍读完如果老师没有叫停,你就抓紧时间读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在了解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这样几个词语。
虞渊 渭河 瀚海 大泽
手杖 颓然 遗憾
一眨眼
霎时间
A 指名读,齐读。大家注意没有,第一组词都与什么有关?
B 读准第二组词语。
2017.3.1 最新版
C个别读,齐读。读这两个词(第三组),你们有什么发现?
3.说说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说。
(2)出示提示,帮助学生学会概括。
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就去追赶(),追到()时,他倒下来变成了(),他的手杖变成了()。
(3)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说
(许多略读课文,在文章前面的连接语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要么过于简单,概括得不完整,要么过于罗嗦,相当于复述。精读课文承载着较多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面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里,教者可加大概话能力的训练力度,舍得点花时间,下点功夫,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过渡,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课文里还有很多。
三、指导阅读,感受神奇
1.默读课文,用﹏﹏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说,各抒己见。
(编者在教材中安排略读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指向是学会自主阅读。”叶老的话充分肯定了略读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实施略读课文教学时,我们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并充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重点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1.个别读,你觉得神奇在哪儿?
2.感悟“一眨眼”、“两千里”(“一眨眼”是多长时间?→你眨一下眼→你们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远?→知道两千里有多远吗?→大约是从我们温州到南京的距离。你看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过了杭州、跑过了无锡、跑过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导朗读:随机对话,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现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跑得这样快?
过渡: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渴。
1.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了?
2.给“霎时间”换词,读句子
3.指导朗读
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发出巨响。
1.想像:这个时候,夸父已经累得怎样?理解“颓然”。
2.指导朗读
(略读课文教学讲究“简”、“略”,但并不是说就不需要有“精”、“细”,最理2017.3.1 最新版
想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做到点面结合,粗中有细,精略交互,相互融合。由于受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要“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斟酌、精心选择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细”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夸父追日》的着力点在“体会神话的神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使略读与精读融为一体。)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1.夸父耗尽所有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呢?读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1)指名读
(2)引读:是的,当追得口渴难忍时,夸父就是这样想的——;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当追得快要耗尽全身力气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学们,面对颓然倒下的夸父,面对为了人类,为了大地永远光明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夸父,你想说什么?交流提炼板书:精神
(提示: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
4.《夸父追日》出自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这是一部记述我国古代神话、地理、物产、民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书,全书共18卷,是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写《夸父追日》这个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1)师范读
(2)自由读
(3)能懂得它的意思吗?我们来试试
(4)你是喜欢现代文还是古文?为什么?
现代文与古文各有长处,现代文好读,容易懂;古文精炼,很讲究用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山海经》,也可以读读其他的神话故事。
(教学略读课文,我们还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本设计在课终围绕“体会神话的神奇”这根主线,“拖出”古文,意在通过文白对照,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对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神奇
精神
4.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四
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 )分米 ( )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4)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 )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 160平方厘米 B、 1600平方厘米 C、 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新课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南宁民歌广场吗?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同学们会朝很大的数量去猜想)
告诉学生:它的面积约是229000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 )公顷 800公顷=( )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5.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五
xiaoxue.xuekeedu.com
教材简析:
本册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数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情分析:
“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3、4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植树问题的规律。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两端都种”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录像。(播放自然灾害的录像资料。)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其实要想尽量避免这类灾难的发生,植树是个很有效的方法,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评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教师用自然灾害的录像引出植树问题,这其中渗透了环保教育,使学生初步感知植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出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城市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要求每两棵树间隔的距离一样大。如果这条小路全长是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我们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你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xiaoxue.xuekeedu.com
②理解题意。(出示题目。)
师:(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路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等。
师:谁能理解“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
生:两端要栽也就是两头都要种。
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
师:如果把这根小棒看做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师:题目的意思我们都理解了,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生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5=20(棵)
方法二;100÷5=20(棵)
20+2=22(棵)
方法三:100÷5=20(棵)
20+1=21(棵)
师:我发现你们虽然意见不统一,但你们的第一步都是用100÷5=20。谁能说说100÷5=20求的是什么?
生:全长100米除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5米得到的是分成的段数。
师:说得真棒!
师:现在出现了3种答案,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 2 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师课件演示: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绿化带。“两端要种”,我们从绿化带的这头开始,先在头上种一棵,然后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再隔5米再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地种下去……
师:大家看,已经种了多少米?(45米。)这么长时间才种了45米,一共要种多少米?(100米。)要一棵一棵一直种到100米!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
生:太累了,太麻烦了,太浪费时间了。
师:老师也有同感,一棵一棵地种到100米确实太麻烦了。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吗?这种方法就是: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人手来研究。比如:100米的路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一种,看一看。
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完成题卡。)
师:先种15米,还是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种一种,看种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谁画得快种得好。
(生在题卡上自己画图并汇报。)(师板书:15米,3……4棵。)
师:跟上面一样,再种25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板书:25米,5……6棵。)
师:你愿意自己选择一条路,自设它的长度,试着植树吗?因为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为了更好地寻找规律,大家要把中路的长度设为5的倍数,听清楚要求了吗?
师: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
xiaoxue.xuekeedu.com
么?然后把你得到的结果填写在题卡的表格当中。
师:谁来说说你的结果?
(板书:10米,2……3棵;35米,7……8棵;50米,10……11棵。)
师:这些米数是路长,这些分成的段数用数学语言来说叫间隔数。(请同学们读一遍。)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我似乎发现了什么,你们有新的发现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组数据,先动脑想想,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组的伙伴们说一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互相说说发现的规律。)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说说你的发现?
生:棵数=间隔数+1。
师:(小结。)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植树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 律。那就是——(板书:两端要种:棵数=间隔数+1。)
师:我们所说的间隔数是什么,应怎么来求间隔数呢?
生:路长除以间距。
师:看我们自己总结出的公式,两端都种的前提下,知道间隔数,就能求出树的棵数,对吗?怎么求?
生:间隔数+1。
师:两端都种的前提下,知道树的棵数,能求出间隔数吗?怎么求?
生:棵数-1。
师:求路的全长怎么办?
生:棵数-1的差乘以间距。
师:求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怎么办?
生:路长除以棵数-1的差。
师:我在说这个规律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什么?
生:必须是两端都种。(师在课题后板书:两端都种。)
师:同学们,要总结出这一规律,除了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来理解验证这一规律。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看一看,数一数我们3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2个。)对,间隔数是2。我们的大拇指和小手指就相当于两端要种的树,棵数就是间隔数加1,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像这样的5棵树之间呢?10棵树,50棵树,100棵呢?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前面例题。)
师: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了?哪个答案是正确的?100÷5=20,这里的20指什么?
生:指的是段数。(间隔数。)
师:20+1=21,为什么还要+1?
生:棵数是间隔数加1。
师:现在你们说刚上课时,哪个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师:你真了不起。
师:通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发现了“两端都要种”求棵数的解题规律,你们能够独立解决植树问题了吗?
[评析:经历探究,发现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将所设计的4,:现新知识的材料。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导入新课后。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
xiaoxue.xuekeedu.com
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师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
三、巩固新知,应用深化
1,基础题。
(1)学校门前的甬路上要植一行柳树,甬路的全长是300米,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能种多少棵柳树?
师:其实,运用这个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问题,生活中的许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2)学校运动会上,在笔直的跑道的一侧插五环旗,每隔10米插一面(两端要插)。这条跑道长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五环旗?
师:这道题是不是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的?
(3)广场一侧有17盏路灯,每隔5米就有一盏(两端都有),广场一侧的路有多少米?(附实景图。)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反馈评价。拔高题。
奥运会开幕式上,笔直的跑道一侧燃放51支焰火,每隔2米就燃放一支。现在要改为只燃放26支,两支焰火之间的距离应改为多少米?
(小组先讨论。)
师:看来,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现象类似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生举例,师出示:安装路灯、电线杆、设立车站、摆花盆、走楼梯、建楼房、排队做早操等等。)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练习的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设疑,拓展应用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两道题: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上种树,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奥运村里一个圆形封闭花坛,外圈全长25米,每隔5米摆一盆花,共要摆几盆?
师:这两道题属不属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呢?(不属于。)是的,它们是两端不种和一端种另一端不种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自己试着做一做。这也是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的内容。
6.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六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探索。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参加一个盛大的生日宴会,你们猜今天会是谁的生日呢?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屏幕动画演示)。
生:今天是小猪的生日,许多小动物前来祝贺。
师:你们听,小动物们一起为小猪唱起了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0 you„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唱,好吗?
师:看了这段动画,你们想
二、发现问题,主动探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简单的数据整理”)
看着这个课题,你们又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l:看着这个课题我想知道,什么叫简单的数据整理?
生2: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
生3:我想知道,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生4:我想知道,“简单的数据整理”是不是数据整理中最简单的一种?
生5:我想知道,整理数据师家访时方便,特意绘制了一张他们班的学生家庭住址分布图。在这幅图中,他用一个符号代表一个同学。
(1)投影思考题。先让学生读懂思考题,根据思考题自学。
思考题:
①看过例l中的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
②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收集到的数据表示得更清晰,排列得更整齐规范呢?
③通过收集到的数据你能求出什么?
④例1表中的数7和数8是什么意思,其它空格应填什么?
⑤看着这张统计表我们还用再去数各街、巷的人数吗?
(2)自学例题1。对例题1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
2.学生讲解自学的体会和收获。
(1)通过这幅图,我知道:和平一巷7人,和平二巷8人,胜利一巷6人,胜利二巷.9人,东大街11人(学生边回答,屏幕边显示)。
(2)学生边回答边出示:第一行表示的是“街道名称”,第二行表示的是“学生人数”。
(3)揭示数据,显示图表。
像刚才同学们数的和平一巷的7人,和平二巷的8人,胜利一巷的6人等这些都是数据。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刚才收集到的数据表示得更清晰,排列得更为整齐规范呢?(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显示画表)
(4)教师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提问,通过这些数据能求出什么(全班人数)?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中用“合计”表示,一般写在各街巷前一栏。
(5)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一张什么表?(简单的统计表),并板书课题:“统计表”。
师:看着这张表还用再去数各街巷的人数吗?
生:看着这张表不仅不用再去数各街巷的人数,而且很容易看出各街巷的人数及全班的人数。
师:像例题1由学生家庭住址分布图,到这张统计表的过程就是数据整理的过程。
整理数据除了用“统计表”的方法整理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整理呢?
xiaoxue.xuekeedu.com
生:我从书中知道,整理数据除了用“统计表”的方法整理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来整理。3.教学条形图。
(1)让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条形图。
①这幅图统计了哪几条街、巷的人数?
②各街、巷的人数在图中是怎么样表示的?
③通过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2)按照问题的顺序进行汇报。
①学生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后,教师边说边用多媒体显示。
我们通常在方格纸的下面要标明所要统计的项目,而且每两个项目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
②用多媒体闪动竖线,然后依次出现0、5、10。问:根据竖线旁边的0、5、10,谁能说一说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呢?
③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条形表示各街、巷的人数(多媒体显示)。
④像用直条的长度来表示具体数据的图,我们称它为条’形图。板书:“条形图”。
⑤通过这幅条形图,我们不仅能看出各街巷的人数,而且能够很容易地看出哪条街巷的人最多,哪条街巷的人最少。
⑥根据条形图回答教材第24页“条形图”左边的问题。
⑦哪一小组同学能根据条形图中的方格提出不同的问题呢?
生:东大街的同学比胜利二巷的同学多多少人?胜利二巷的同学比东大街的同学少多少人?
(小组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气氛非常活跃)
[设计意图:在实际探索阶段,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好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数学问题,构成“问题系列”,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沿着“问题系列”拾级而上,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
四、点拨引导,明确结论。
师:通过例题l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师:对,通过例题1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整理数据和看简单的统计表及条形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习更多整理数据的方法。
[设计意图:尝试或猜测是问题探索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尝试或猜测常缺少主体自觉意识。这时,教师要及时作好引导、点拨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
五、导评反馈,实践运用。
1.完成教材第24页的“做一做”。
请学生来判断哪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哪一种答案是错误的,错在哪儿?
2.多媒体出示“练习六的第1题”和“根据课前的动画片,填写统计表”,以及“游戏”三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任意选择一种题型。
(1)练习六的第1题,先填表,再涂图。然后引导学生小结:要想填统计表或条形图首先得知道数据。最后结合练习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根据课前的动画片,填写统计表。
3.游戏。
(1)我们在游戏中做一个统计,游戏的名字叫“锤子、剪刀、布”。游戏的规则:两人一组,共玩六次,每玩一次胜者记10分,负者记0分,平了各记5分。把每次得分记在表中,并算出总分数。
xiaoxue.xuekeedu.com
(2)游戏的结果也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4.自批自改。
7.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 篇七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材与学生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教材重在揭示长方体的组成部分和特征。我比较了一下其他版本教材,知识内容大体相同,但在学生探究特征的这方面,则多是建议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来探究新知。
本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图形与空间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感,但仍需要借助与生活实际有关的具体情境认识图形与空间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体特征的认识,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2.方法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归纳、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基本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能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初步认识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和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的特点;体会棱与顶点的产生。
教学准备:长方体实物、格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铺旧迎新
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点。
师:在投影上也有一个像这样的点。(板书:点。)
师: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线。(师板书:线。)
师:观察事物既要关注结果,同时也要注意过程。谁还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许多的点组成了一条线。
师:许多是多少,一百个,一千个?
生: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线。
师:无数个像这样的点组成了一条线。它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种线呢?还学过哪些线?
生:它是直线,我们还学过射线、线段。
师: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我们把它称之为线段。(电脑演示。)
师:再来看屏幕,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四条线段组成了一个长方形。
xiaoxue.xuekeedu.com
师:首尾相接的四条线段,我们称之为围成长方形。
师:像这样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还学过哪些?
生: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板书:面。)
师:再来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由六个面围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学以致用,把我们刚刚学到的“围成”就运用上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长方体。(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体会立体图形,感受长方体无处不在。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长方体?
……
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长方体是无处不在的。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
(课件出示:大家看,我们家中的电冰箱、液晶电视、微波炉、厨房中的橱柜,家具中的立柜,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这正在筹建中的国家体育馆“水立方”。在这里你们找到长方体的影子了吗?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
2.明确棱、顶点的概念。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长方体,长方体中有没有以前学过的知识呢?
生:长方体上有我们学过的面。
师:能指给大家看看吗?你们都发现了吗?
生:还有我们学过的线、点。
师:请大家来看屏幕上的这两个面,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生:它俩是平行的,相对的。
师:仔细看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两个面相交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它俩之间有一条线。师:大家都发现了吗?
师:我们把两个面相交产生的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在长方体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吗?
师:找找看,和同桌指一指,说一说。(生活动。)
师:面与面相交产生了棱,那长方体中的点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我发现三条棱相交产生了点。
师: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吗?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3.探究面、棱、顶点的特征。
师:面、棱、顶点里面还蕴藏着许多特征,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你们有信心吗?老师还有两点提示:第一,在研究过程中确实有了发现别忘了填写到这张纸上。第二,如果咱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想把自己的发现与别人分享时,可以和同学或老师交流。(生活动。)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
xiaoxue.xuekeedu.com
生:我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
师:能给大家数一数吗?(生数。)
师:老师认真地观察了一下,发现他在数的时候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的,这样数——
生:不容易遗漏。
师:我们说到了长方体的棱,(板书:12条)棱还有什么特点?
生:(边指边说)长方体的这几条和另几条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你们发现了吗?
师:相等的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生:对着的。
师:也就是说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板书)把长度相等的棱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生:我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生:它们是这8个。(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板书:顶点 8个。)
生:长方体还有6个面。(板书:6个。)
师:长方体的面有那些特征呢?
生:都是长方形。
生:也有可能是正方形。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那么面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长方体相对的面是相同的。
师:这里的相同指的是什么相同呢?
生:面积相同。
师:(出示两个长方形)这是两个面积同为9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9厘米;另一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它们可以做长方体相对的面吗?(生思考体会。)
师:那么长方体相对的面有怎样的特征呢?
生:面积相等,形状也得相同。(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4.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我们对长方体的认识逐步深化了。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框架,如果把长方体的棱分组的话你会怎样分?
生:我把它们分为三组,每种颜色各一组。
生:我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称之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那么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几条呢?(生试说。)
师:(变换摆法)现在它的长、宽、高呢?(生试说。)
师:虽然是同一个长方体,但摆法变了,长、宽、高也就随着发生变化。
5.认识长方体的透视图。
师:下面请大家来看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谁能说说从你的角度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几个面?
生:我看到了长方体的前面,左面。
生:我看到了长方体的前面,右面。
……
xiaoxue.xuekeedu.com
师: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为什么我们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生:因为我们只是从一个方向去看长方体。
生:我们看不全。
师:那怎样才能看全面呢?
生:从多角度去看。
师:观察事物的时候,正如我们学到的那首诗中所描绘的一样——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对了,只有多角度的观察事物才会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了解得更准确。
师:由于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最多能够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在平面图上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成这样的形式。(课件出示。)
师:为了更全面地表示出这个长方体我们用虚线部分表示——
生:表示从这个角度看不见的部分。
三、练习深化
1.出示纸巾盒图片。
(1)这个纸巾盒的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是24cm,宽是12cm?
2.制作一个长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出示图片。)
3.辨析。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长方体实物,可是有一位同学却带来了一张纸。(出示)大家认为他做得对吗?
生:这张纸是长方形。
生:不是长方体,它只有四条边,两个长两个宽。
生:老师我认为它可以看作是长方体,只不过这张纸很薄,厚度不大。
师: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勇气可嘉。但只有勇气还不够,还要有智慧,用你的智慧来说服大家吧!
生:(不太敢确定)这张纸虽然很薄,但也有厚度。
师:那你能指指它的高吗?
师:它的高是多少你能求出来吗?
师:(出示一个由这样的纸组成的本子)现在这是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张纸虽然很薄,但它的确还是有一定的厚度的。我们可以测出这一摞纸的高,再除以纸的张数,就可以算出这一张纸的高了。
四、结束语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面积-人教新课标201】推荐阅读:
《周长与面积》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与反思06-20
第一学期实验人教版数学三年级复习计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09-05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练习题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