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通用7篇)
1.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 篇一
现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脚步日益加快,地球已愈发变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国与国之间需要不断的合作和相互学习,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而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地理,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必然会产生一些误解甚至隔阂,因此分析并了解这些差异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了解这些差异之后,只有互相理解和加以尊重,才能更好的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深入合作。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大国,在长久以来就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两国有着极其复杂的渊源。而在近些年以来,两国又不断的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这个时候,研究中俄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俄罗斯地理、民族、宗教、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必然有差异。即使是普通的数字,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的爱好也不一样,中国喜欢偶数,俄罗斯喜欢奇数;中国封建时代偏爱“九”和“五”,现代民众钟情“六”和“八”,俄罗斯喜欢“七”。上世纪50年代尤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时期”,共同的意识形态掩盖了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此后两国一度反目成仇,又无限放大了这种差异,抹杀了社会文化的共性。了解两国的社会文化差异,有助于在双边交往中减少误解,增进互信。本文将从多方面浅析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国家概况
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国土面积69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其主要国土位于亚洲,但它在历史上就一直认为是个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的显著代表。政体上,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而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现在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9个联邦主体构成。对外:包容与排外
中国自古以来主张“世界大同”,华夏文明有极强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相当厚道。
在中国哈尔滨,中央大街和果戈理大街这两条最繁华的大街,是重建的俄罗斯风情区。满洲里建了俄罗斯套娃广场。绥芬河有个新建的住宅区赫然冠名俄罗斯。旧上海的外滩建筑群今天成了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现在,上海投资50亿元,在松江区建了1平方公里的“泰晤士镇”,还要建意大利镇和德国镇。
俄罗斯崇尚希腊罗马古文化和德法意近代文化,白蓝红三色国旗来自彼得大帝青年时代游学过的荷兰国旗,彼得堡的布局是按照西欧和北欧城市风格设计的,冬宫、斯莫尔尼宫和彼得宫,皇村的叶卡捷琳宫,都出自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列利之手。俄国地跨欧亚两洲,但看不起亚洲人。在俄语中,“亚洲人”的转义就是“野蛮人”。俄罗斯人素来以“最亚洲化的欧洲人”而自卑,又以“最欧洲化的亚洲人”而自傲。俄罗斯对东方文明不甚宽容,俄罗斯人有着严重的排外倾向。中国在圣彼得堡投资建设的“波罗的海明珠”住宅和商务区,能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带来就业机会,而且一再保证不搞“唐人街”,不突出中国文化因素,但俄罗斯人还是担心“中国渗透”,当地居民曾围堵抗议。个人意识:中庸与标新立异 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随和,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从积极意义上,像孟子所说,“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但中国人往往从消极意义上从众,“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俄罗斯民众虽然强调集体主义,讲究“跟大家一样”,但总体上说,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不论是消费观念还是治国理念都如此。这个国家容易产生思想家,但不容易出实干家。思维方式
中俄两国国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一触及中俄双边合作,往往喜欢以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指导两国在各领域的具体行动。
俄罗斯人的思维习惯恰恰相反,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在涉及两国合作的具体问题上,喜欢从本国实际利益出发,“就事论事”,而不习惯于套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来决定自己的态度。重文和尚武
中国看重谋略,崇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讲究“招数”,视“四两拨千斤”为武术最高境界。俄罗斯跟我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对“四两拨千斤”之类的花招不屑一顾,只相信俄罗斯的俗话“铁棍横扫,无招可挡”。即使在犯罪领域也不一样:俄罗斯人偏重暴力型,杀人放火抢银行;中国人倾向于“智力型”,偷渔偷猎,伪造证件,坑蒙拐骗。
中国历来崇文,俄罗斯一贯尚武。中国以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俄罗斯向来把参军卫国看作为男子汉应尽的义务。封闭与扩张
中国人遇外部威胁,筑长城求自保。明朝屡遭倭寇骚扰,疲于应对,最后不得不实施海禁,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到清末,已经既没有扩张的愿望,更没有扩张的实力。
俄罗斯人遇外部威胁,就向外拓展疆土,把国界往外推移,渐渐地,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扩展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俄罗斯。俄国人遭遇拿破仑大军入侵,不仅把法国兵赶出国门,还打到巴黎;苏联军人在伟大卫国战争后期,不仅解放全国,而且攻克柏林,逼得希特勒服毒自杀。苏联兵威风凛凛地把德国精锐师团的军旗扔到克里姆林宫墙脚下受辱,而且与盟军一起占领德国,让法西斯永世不得翻身。今天,他们根本不担心德国人会去参拜什么神社鬼社,也无须为“历史教科书”年年烦心。对外态度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天朝大国”自居,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只是在近代由于饱受列强欺凌,开始对西方文化推崇备至,“崇洋媚外”,偶尔“仇洋排外”。慈禧太后曾“宁赠友邦,不赐家奴”。前几年,我们对普通外国人处处“外宾优先”,给外资企业多种优惠。如今我们改章程了,给外商国民待遇,平等相待。多数外国人来华后对中国的印象好转。他们喜欢中国浓厚的人情味,觉得中国社会容易融入,在中国有安全感,不少人愿意长期留居中国。有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于外国人在中国受到官员或警察欺负,简直是天方夜谭。
俄罗斯相反,他们具有很强的排外性。有些俄罗斯人歧视外国人,尤其是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对某些官员和警察来说,外国人,尤其是不懂俄语的中国人,简直是一棵小小的“摇钱树”,隔三差五查查证件,弄个三五百卢布买伏特加喝。近年来甚至孳生出光头党,对非斯拉夫民族打砸烧杀。
俄罗斯对外国人戒心重,虽然劳力紧缺,但很怕吸收外国劳动力,特别是中国劳动力。宗教意识的淡与浓
中国虽然庙宇众多,但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宗教灭绝运动,国民中虔诚信徒的比重并不高。中国的宗教不参与政治,这在宗教意识甚重的欧洲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宗教往往宣扬向善和普世救人,所以没有强烈的排他性或扩张意识。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东正教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深远,其宗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思想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俄罗斯信教的人增加,宗教,特别是东正教的社会地位迅速提升,宗教参与政治的趋势逐渐明晰,新下水的军舰、新落成的楼房往往要举行祝圣典礼,总统就职典礼的贵宾中必有东正教大牧首和其他主要宗教领袖,这些人已经成为本国政治精英的一部分。用东正教凝聚人心、扩展俄罗斯价值观和文化影响、促进国家复兴的意图越来越强烈。官场文化
俄罗斯的官场文化由于缺乏数千年封建社会的丰厚积淀,不如中国完美。
俄罗斯人对最高领导也同对一般长者一样,无非以名和父称相称而已:当初对列宁,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现在对普京,称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不像中国,民国前称“陛下”“大人”,解放前叫“委座”“军座”,现在则开口闭口“张局”“李处”“马队”。即使在苏联时期的俄罗斯,上台讲话的人也无须先来一句“各位领导,各位首长”,而是“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现在则是“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这一称谓现在仅在强力部门中使用)。在等级森严的中国人看来,简直“目无尊长”。俄罗斯对领导人的崇高赞誉是“人民的儿子”,而不是“父母官”。地方官是民选的,首先要讨好选民,而不是巴结上司;讲政绩,不会虚报GDP,而是哭穷,为的是从中央要财政调拨,给选民捞实惠。在封建社会的中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当代中国,官员追求特权、高人一等的毛病不好改。
俄罗斯的腐败毫不逊色。据时任俄罗斯总检察长的乌斯季诺夫2004年初估计,80%以上的官员有腐败行为。据联合国2005年的调查,世界各国官员的平均贪污率为10%,俄为21%;在世界163个国家的廉洁程度排名中,中国居第70位,俄居第121位。
两国都有腐败现象,而且两国人民对此都深恶痛绝,但相较而言,俄罗斯的腐败现象更为严重。而中国在最近几年也呈现紧追俄罗斯的趋势。饮食文化:铺张与简约
两国的饮食文化差别极大。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系众多。食材种类极为丰富,毒蛇王八果子狸,无所不吃。是鲍翅宴,还是参肚席,讲究“上档次”。俄罗斯讲究实在,但求营养和可口,不论是煮土豆,还是生黄瓜,都可以上国宴。
中国人请客讲气派,俄罗斯人以家宴为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吃饭、聊天、喝酒、品茶、尝甜点,亲切而不狎昵,典雅而不冷清。
中国人膳食复杂,仅表示烹饪的动词就有上百个;俄罗斯人做饭简单,烤、煎、炸、煮,烹饪手法不出这几种。
民族性格:乐观与悲观
中国人天生乐观,万事求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把坏事变成好事”,容易“居危思安”,任何事都往好处去想。
俄罗斯人生来悲观,居安思危,万事往坏里想。
俄罗斯人有浓重的悲剧情结。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一个人的遭遇》也好,托翁的三大长篇也罢,都有很浓厚的悲剧色彩。《天鹅湖》原本是悲剧,被苏联领导下令改成喜剧结尾——光明战胜黑暗,但原创音乐的悲情是改不了的。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也好,瓦尔特菲尔的《女学生圆舞曲》也罢,维也纳和法兰西风格的圆舞曲全是大调,华丽欢快。而俄罗斯的古典圆舞曲风格独特,不论是50年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在满洲里的山冈上》、《黑龙江的波涛》和《秋天的梦》,还是旅俄德国人德列津作的《小白桦圆舞曲》,轻快中带着忧郁,无一例外,以“6”结尾,都是小调。而且,除了西伯利亚民歌以外,俄罗斯民歌也用小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凄婉。总结
不了解或忽视两国社会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差异,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文交往和经济合作,甚至损害政治互信。但如果处理得当,这些差异会丰富中俄合作的人文景观,增强扩大交往和加深合作的兴趣。
让我们期待中俄关系能打开一个新的篇章,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取得共同进步和繁荣!
2.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 篇二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对礼貌用语使用不当, 从而造成语用失误, 这势必会引起交际双方之间不必要的误会, 有时甚至还会影响交际氛围, 严重破坏双方所共同希望达到的交际效果。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弄清俄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在使用方式上的差异, 从而尽量避免造成语用失误。
一、俄罗斯人对中国人使用礼貌用语
当俄罗斯人对我们使用礼貌用语时, 在正常情况下, 该礼貌用语是标准的俄语礼貌用语, 而且该用语在俄语文化标准看来也是十分得体的。但由于我们这些“外国人”不够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俄语礼貌用语, 未能领会到对方的礼貌之意, 或将其理解成其它的含义, 甚至会认为对方是傲慢无礼的。下面可以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1、在俄语中, 称呼语“Сынок!
”、“Дочка!”是中年以上的人对儿童和青年人的俗称, 意思是“孩子!”“姑娘!”如果当我们中国的年轻朋友与某些俄罗斯的中老年朋友关系融洽到一定程度以后, 那么对方很可能会这样来称呼你。如果我们不了解该礼貌用语的含义, 而只是按照字面意思认为对方用“儿子!”“女儿!”来称呼自己的话, 那么这样的称呼肯定会引起我们的误解与不快。
2、在俄语中, “Слушай!
”或“Послушай!”是一种用来打招呼的礼貌用语, 其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喂!”。这是一种十分亲昵, 又能引起对方注意的话语。但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听着!”的话, 那么我们就会错误地将原来的那种带有亲昵色彩的礼貌用语理解为一种不礼貌、不客气的话语。
3、在俄语中, 恭维和称赞性的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极高, 个人的外表、才智、性格等都可以成为被恭维或被称赞的对象。
而在一定的交际场合, 男士恭维和称赞女性的外表更被认为是一种有礼貌且得体的行为。而在汉语中, 男士一般很少恭维女性的外表。因此, 当一位俄罗斯人用“Выкрасивая!”或“Уваскрасивыеглазы!”等话语来恭维一位与其关系不是很密切的中国年轻女性时, 如果这位女士不了解上述常识的话, 按照汉文化的思维模式来推理, 那么她很容易认为对方是个轻浮无礼的人, 这显然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因此, 当我们中国人作为受话者时, 如果不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俄语礼貌用语, 而是以汉语文化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 那么我们就会误解俄罗斯人的礼貌习俗, 导致完全或部分地不理解俄罗斯人的交际意图, 从而导致交际失误。这种交际失误所引起的不快是发生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的, 以受话者身份而出现的我们中国人身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是俄罗斯交际伙伴所使用的话语不是标准的礼貌用语, 即并非是其言行在俄罗斯文化看来是不礼貌或不得体的, 而是在于我们对其文化及礼貌用语的不了解。
二、中国人对俄罗斯人使用礼貌用语
在我们以俄语为交际工具与俄罗斯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当我们为了表现礼貌而向对方使用礼貌用语时, 因为不了解俄罗斯文化及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而使用了一些虽然符合俄语符号关系, 但在俄罗斯文化标准看来是不适宜或不妥当的话语, 或者是不符合俄语习惯的句子, 就会使我们想要表达的含义中断或者扭曲, 从而使俄罗斯交际伙伴不能够理解或者造成不愉快。下面可以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1、在汉语中, “你要去哪儿?
”、“你下班了吗?”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问候方式。而在俄语中, 人们一般则用“Здравствуйте!”、“Привет!”或“Доброеутро!”等话语来表达问候。所以, 如果中国人以“Кудавыидете?”或“Сработы?”来向俄罗斯人表示问候的话, 那么俄罗斯人会认为这只是我们对他们单纯地询问, 并可能认为我们干涉了他们的自由, 而不会想到这是我们对他们的友好问候, 从而使他们对我们产生误解, 造成交际失误。
2、在俄语中,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是一种较为正式的向对方表示尊敬的问候语, 而在非正式场合, 如果对一位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俄罗斯年轻朋友使用这种问候语, 就会显得关系疏远、生硬, 而这时用“Привет!”就比较合适, 因为“Привет!”是一种在青年人中间广泛使用的打招呼用语。如果你本身是一位年轻人, 那么你可以用它来问候一位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年轻的俄罗斯朋友。但是, 如果你用它来问候一位陌生且年龄较大的人, 那么对方一定会认为你没有礼貌、没有修养。
这种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比之前那种语用失误的后果要更为严重些。因为, 首先, 该语用失误的后果是引起对方——俄罗斯交际伙伴的误解和不快, 而这种后果是由作为交际主动者的“我们”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负有主要责任, 理应认真分析和解决我们的过失, 从我们自身做起, 来克服交际失误。其次, 从分析造成失误的不得体的语言表达手段入手, 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和认识到俄汉两种语言的言语使用规则及更深层次的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而对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三、总结
礼貌用语属于中层文化的一个方面, 俄汉礼貌用语的不同反映了两种文化在中层文化层面上的不同。此外, 表层和中层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之中, 深受深层文化的控制和约束。因此, 俄汉礼貌用语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俄汉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审美观、民族心理、社会意识等各个方面深层文化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为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当而发生语用失误, 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俄语礼貌用语的系统学习, 并对俄汉礼貌用语的差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使客位文化更好地适应于主位文化。
摘要:中俄的礼貌用语体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对礼貌用语使用不当, 从而造成语用失误, 这势必会引起交际双方之间不必要的误会, 有时甚至还会影响交际氛围, 严重破坏双方所共同希望达到的交际效果。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弄清俄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在使用方式上的差异, 从而尽量避免造成语用失误。
关键词:礼貌用语,中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王海滨.在俄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04.
[2]范海虹.俄汉礼貌用语对比[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 1999.
[3]刘越莲.礼貌与跨文化交际[J].外语教学, 2000 (1) .
[4]刘肖岩, 张玉柱.试论俄语礼貌用语[J].外语研究, 1997 (2) .
3.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 篇三
特列季亚克在欢迎词中指出,两国之间的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65年前,中俄之间已经建立外交关系。特列季亚克强调,俄方一向重视在人文领域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同中国青年的友好合作关系,中俄两国的发展和繁荣直接取决于青年人。
根据特列季亚克的观点,举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的决议极大地促进了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方案实施近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工作,自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启动仪式以来,已经举行了100多项活动。此外,特列季亚克指出,中俄友好交流活动还在稳步增加,除传统的存在于大学生和中学生之间的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外,还计划举行共同的会议、讲习班、座谈会等。
周长奎也强调了开展双方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俄青年交流领域发展顺利,正涵盖越来越多的领域。“青年友好交流年的举办正对中国青年人产生着本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表示出参与的愿望。”周长奎补充说道。中国代表团还特别提及了50个中国中学生访问俄罗斯的情况以及由青年商业领袖、学者和年轻专家组成的百人团访问叶卡捷琳堡并同俄罗斯大学生会面的情景。
周长奎还提及了中俄人文、科技合作领域政府活动的落实问题。他说:“全国青联支持中俄城市间调整协作方式以使其能够直接交流经验的倡议,并提出为此建立相应的青年平台的建议。”
4.中俄酒文化比较 篇四
一、中俄酿酒历史
伏特加(водка)一词源自俄语“水”(вода)的发音,意为“生命之水”。伏特加的配方是由俄科学家门捷列夫于1865年贡献并取名,而伏特加之前一直被称为“谷酒”。
俄罗斯人14 世纪时开始生产烈性酒伏特加, 15世纪开始批量生产并出口,到18世纪伏特加的品质达到了顶峰,被作为大贵族的跨国礼品。19世纪俄罗斯人尝试用廉价的马铃薯作为制造伏特加的主要原料,开始工业化生产。19 世纪末20世纪初, 伏特加的生产销售是沙俄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伏特加的销量和名气也越来越大。
中国传统的白酒是最具代表性的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大约在6世纪-8世纪,中国就已有了蒸馏酒。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知识,中国传统的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工艺所生产的白酒酒精含量为41%—65%。
二、酒与民族性
俄罗斯人的豪饮世界闻名,形成了其独特的酒文化。俄国人饮用伏特加酒时, 表现出勇敢、豪放的民族性格。俄罗斯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 伏特加酒开瓶后必须喝光,瓶中有剩酒是不吉利的。因而,俄罗斯国内出售的伏特加酒的瓶盖都是薄薄的铝箔制成, 用手指即可将其撕开。
中国人好客,在酒席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以酒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喝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三、中俄饮酒习俗比较 1.下酒菜
中国人喝酒比较讲究下酒菜,讲究荤素搭配,凉热兼顾,且下酒菜最好是双数为佳。
俄罗斯人则不同,他们不大讲究下酒菜,一块奶酪或半根酸黄瓜就可以。2.饮酒习惯
俄罗斯人爱喝伏特加酒,通常都是一口喝干,非常豪爽。俄罗斯人喝酒讲究要留有余地,他们认为喝醉酒是最大的失礼。最后一杯祝酒词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高超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与俄罗斯人相比,中国人也有自己的饮酒礼仪。在酒宴上,主人往往先讲上几句话,之后就开始第一轮敬酒,主人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即所谓“先干为敬”,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客人要回敬主人,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敬酒时,一般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在酒席上,客人喝的越多,主人酒越高兴。3.酒具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的要求与西方人的习惯一样,是比较讲究的。普通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伏特加、啤酒、葡萄酒等的各式专用酒杯,斟酒只斟酒杯的三分之二。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50毫升的水晶酒杯,在喝伏特加酒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里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
中国人喝酒一般要斟满酒杯,且民间普遍用小型酒杯,这种酒杯主要用于饮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锈钢等材料制成。4.选酒
俄罗斯人讲究不同的场合喝不同的酒,酒有时还是身份、品味的象征。这一点对中国而言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上的酒也分高中低档,但中国人挑选酒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香型、口感和品牌。
四、中俄酒文化精髓
俄罗斯人豪饮的酒文化是有其原因的,(1)俄罗斯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天气阴沉,在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饮酒可起到御寒和舒缓压抑的精神的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2)广袤肥沃的土地造就了俄罗斯人豪迈、奔放粗犷的性格,缺乏纪律性,喝酒豪饮而不加节制。(3)俄罗斯历史上不断地战乱和严酷的专制统治对俄罗斯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伏特加酒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慰藉,支撑着人们去面对生活上得挫折。
俄罗斯男人称伏特加为“第一妻子”,人均年消费酒精约15升。一直以来,伏特加是俄罗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无数俄罗斯人与社会悲痛的祸首。为避免俄罗斯人陷入对伏特加无尽的沉溺,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反酗酒措施,但仍禁止不了俄罗斯人的酒瘾。
相对而言,中国的酒文化比较温和,而且更注重精神的升华。这是儒家重礼的哲学理念在酒文化中的反映。中国的酒礼、酒俗几乎与酒同步诞生,一些风俗仍保留至今。可以说,“喜酒”、“交杯酒”、“回门酒”、“满月酒”等是中国各民族的普遍风俗。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
中俄两国的名人都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前苏联到俄罗斯,历届入住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无不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列宁在流亡国外时期就养成了喝酒的习惯,但他喝酒适量。赫鲁晓夫更是海量,他特别爱喝白酒或泡辣椒的伏特加酒。之后的勃列日涅夫喝酒也毫不逊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更是“酒精考验”,他口口声声不能容忍醉鬼,但在1994年柏林的一次庆典上,他醉醺醺的当着全世界媒体的面,指挥一支军乐队自取其辱,令国家蒙羞。当今俄罗斯普京总统也许是看到了他的前任们与酒的故事,他不喜欢喝白酒,只喜欢喝啤酒,且适量而止,成为俄罗斯人广泛拥戴的总统。
在中国自从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千古佳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们豪放的性格和对酒的热爱。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李白、杜甫,都是闻名中外的伟大诗人。由于中国诗歌、音乐、绘画等传统艺术的抒情性都很强,酒能使人回归自然,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因而让人对酒、艺术、文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浪漫的遐想。
5.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篇五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贸易构成威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也日益加重,不愿与中国分享最高端的军事科技。两国科技合作在未来面临挑战。
苏联时代,俄罗斯文艺对中国影响巨大,苏联电影、小说、音乐、舞蹈、美术等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并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国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式微。近年来,虽然有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但也面临着文化交流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两国文化活动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的支撑,也没有实现对对方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个社会层面,民众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显示出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
从地域上看,中俄文化交流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文化交流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交流程度有限。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地缘有关,也与历史文化因素有关,这些要素在其他地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
中俄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6.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 篇六
目 录
摘要----------------------------1
一、中国茶文化------------------1
(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1
(二)中国茶文化内涵------------2
(三)中国的茶具----------------3
(四)中国茶的文化特性----------4
(五)中国的茶与文学------------6
二、俄罗斯茶文化----------------6
(一)俄罗斯茶文化的历史源流----6
(二)俄罗斯茶文化的内涵--------6
(三)俄罗斯的茶炊--------------7
(四)俄罗斯的茶与文学----------7
三、中俄茶文化差异--------------7
(一)茶的功能------------------7
(二)饮茶方式------------------8
(三)饮茶的品种----------------8
(四)茶具----------------------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浅析中俄茶文化差异
摘要:茶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茶文化各具特色,其文化内涵和饮茶习俗存在一定差异,但茶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方面亦存在相同之处。本文分别从茶的起源、茶的品种、茶的功能、饮茶方式以及茶具与茶炊五个方面对中俄两国的茶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促进中俄两国茶文化共同向前 发展。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茶文化 差异
Разница чайной культуры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Россией
Аннотация:Чайная культура —неотчуждаемый важный состав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культуры.Культура чая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 имеет свои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разницы в своей культурной коннотации и питьевых обычаях.но в состоянии и функции также имеют такое же место.В этой статье отдельно от начала чая, разнообразия чая, функции чая, питьевых мер чая, комплект чая и чая,всего 5 частей, сравняют культура чая между Китаем и Россией,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делает культура чай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 вперед совместно.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Китай Россия Чай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Разница
一、中国茶文化
(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两说虽均不能尽信,但一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荼”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这反映的是一种洪荒时代的传佚之事。
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从发现了茶的其他价值后才有了独立的名字“茶”。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是不难为人们所发现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药用发展为习常的专用饮料,还必须有某种特别的的因素,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清·周蔼联《竺国游记》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饮食偏辛辣,积习数千年,至今依然。正是这种地域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药用之旨逐渐隐没,茶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秦人入巴蜀时,见到的可能就是这种作为日常饮料的饮茶习俗。
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现。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见,汉时“荼”字已有特指饮料“茶”的读音了,“茶”由“荼”分离出来,并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现则是伴随茶事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直到中唐以后的事,也正符合新符号的产生后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样一种文字变化的规律。
(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 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三)中国茶具
1.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文震享《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4.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玻璃茶具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 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唐代元稹曾写诗赞誉琉璃,说它是“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5.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
6.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四)中国茶文化的特性
1.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社会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茶文化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 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2.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3.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纳西族、哈萨克族、白族等很多少数民族的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4.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5.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及俄罗斯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俄罗斯饮茶,也源自中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喜欢喝茶,俄罗斯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文化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五)中国茶与文学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关于茶的文学作品是杜育的《荈赋》。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2800部诗歌作品中,与茶有关的有60首。而他本人也是品茶行家,一天到晚茶不离口。
唐代诗人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二、俄罗斯茶文化
(一)俄罗斯茶文化的历史源流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入,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的生意。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167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关于俄国从中国长期进口茶叶的协定。但是,从中国进口茶叶,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数量也有限;因此,茶在17、18世纪的俄罗斯成了典型的“城市奢侈饮品”,其饮用者的范围局限在上层社会的贵族、有钱人,喝茶则一度成了身份和财富的象征;直到18世纪末,茶叶市场才由莫斯科扩大到少数外省地区,如当时的马卡里叶夫,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地区;到19世纪初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始盛行
(二)俄罗斯茶文化的内涵
俄罗斯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俄语里的“茶”(чай)一词有了更多的意义;俄罗斯人中常以пригласить(звать)на чай(на чашку чая)(请来喝杯茶)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
(三)俄罗斯的茶炊
俄罗斯有“Какой же чай без самовара”(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的说法;在民间,人们还把“самовар”亲切地称作“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Самовар”,或是“Золотой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以表示对茶炊的钟爱和尊崇;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到19世纪中期,茶炊基本定型为三种:茶壶型茶炊、炉灶型茶炊,烧水型茶炊。
(四)俄罗斯茶与文学
俄罗斯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里也多有对俄罗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有这样的诗句:
天色转黑,晚茶的茶炊
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
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
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
斟出了一杯又一杯的香茶,浓酽的茶叶在不停地流淌
诗人笔下的茶炊既烘托出时空的意境,又体现着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
三、中俄茶文化的差异
(一)茶的功能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茗一杯,细品慢饮;俄国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俄国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外我”与“内我”的交流。
(二)饮茶的品种
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俄罗斯人则酷爱红茶,有趣的是红茶在俄语是“чѐрный чай”,直译为“黑茶”;之所以称之为“黑茶”,似乎有合乎逻辑的道理:一来红茶在没泡入水中时呈黑色,二来俄罗斯人喜喝酽茶,浓浓的酽红茶也呈黑色;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
(三)饮茶的方式
从饮茶的具体方式看,俄罗斯人喝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里,用勺搅拌后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搁到茶水里,也不含在嘴里,而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第一种方式最为普遍,第二种方式多为老年人和农民接受,第三种方式其实常常是指在没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当中想着糖,一边品着茶,结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里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人还喜欢喝一种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чай с мѐдом。这种喝茶的方式俄语中叫“用茶碟喝茶”,有时代替蜜的是自制果酱,在18、19世纪的俄国乡村这是人们比较推崇的一种饮茶方式。
因而,在俄罗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人们用Спасибо за чай-сахар(直译谢谢糖茶)来表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谢意。
(四)茶具
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堪称世界无双,有茶碗、茶杯、茶盅、茶盏、茶壶、茶匙等;按质地分为瓷、玻璃、紫砂、竹木、漆器、金属等。中国 的茶具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造型优美,集实用价值与艺术之美于一身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宜兴紫砂茶具、景德镇的白瓷茶具、浙江龙泉哥窑的青瓷茶具、福建建安的黑瓷茶具等都已驰名中外,被人推崇备至。
俄罗斯的茶具也十分讲究、漂亮。与中国的茶具不同,俄罗斯人喜欢用茶炊煮茶喝。茶炊是有银、铜、铁等各种金属原料和瓷器烧制而成。形状多种多样,有球形、桶形、花瓶状、酒杯型、罐行等。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一朵亮丽的奇葩。与之相比,俄罗斯茶文化在其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饮茶文化,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比较两国的茶文化传统,我们发现两国茶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相似之处表现为:茶在两国的日常生活中都极其受到重视,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礼俗;两国人民喜欢以茶待客,客来宾至,清茶一杯,来表敬意,叙友情,从中表现出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而两国茶文化的差异表现在饮茶的历史、饮茶习俗、茶具等方面。
从以上方面,我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俄罗斯茶文化,从而在中俄文化的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彼此不断互相学习,使中俄茶文化向更深远、更广泛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晓霖.中国古代茶诗选[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2】欧阳勋.陆羽研究[J].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4】姚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5】胡晓军.茶具[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6】夏涛.中华茶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7】格里高利耶娃.俄罗斯茶炊[M].2010
致 谢
本文是在张金玲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不断的学习和修改完成的。老师的谆谆教诲,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这大学三年的生活中,各位领导,各科老师以及导员王雯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让我不仅可以顺利毕业,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还要深深的感谢我的家人和同学,是他们给予我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是我顺利完成学业。
7.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 篇七
1 青年文化群体:标杆性活力与导向性误读的并置
在各种社会群体中, 青年往往是最具活力同时也最不定型的群众群体;在文化领域里我们称之为“标杆性活力”与“导向性误读”并置的现象。青年文化, 就是社会中以青年这个年龄的人群所普遍认同的、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梦想、拥有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有关学者这样界定青年文化, “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中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以特殊形式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它要受到社会主导文化的制约与调控, 又会影响社会主导文化的发展”, “青年文化是一种过激文化, 是一种信徒文化, 具有过激性、前瞻性特点”, 认为, 对于社会文化发展进步来说, 青年文化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内在潜质, 即青年文化群体具有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发展的正面的驱动力, 同时也潜藏着与主导文化相左的“激进”文化变化可能性。也就是说, 青年文化群体, 具有先进性、前沿性、时尚性、流行性, 也有叛逆性、情绪性、过激性等特征。青年人, 充满活力, 思维敏捷活跃, 行动迅速快捷, 个性张扬, 追求独立;而另外一面, 就是容易感情用事, 文化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 具有很强的非理性冲动。因此, 我们说青年文化群体, 具有文化活动的标杆性活力与导向性误读双向特征, 两者并置存在。在当前我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背景下, 加强对青年文化群体的建设, 挖掘其正能量, 引导其发挥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公共服务空间:文化活动与青年志愿者角色的认同
公共空间, 学界称之为“公众场所”、“公共场所”、“公众地方”等, 是指那些供社区 (或农村) 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生活的公共使用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社区 (农村村落) 户外场地、公园等, 这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 属自然物理状态的地理空间意义范畴。公共服务空间, 即在公共空间的活动场域里, 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或人民大众个体, 为社会、为他人 (包括为个体本人) 提供服务的场合、场所;而这里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关涉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空间。那么, 具体来说, 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专指公共空间和领域当中的文化空间的服务行为, 指涉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入公共空间, 展现其在公共空间之内的广泛文化参与、交流与互动。
有了以上问题的阐述, 我们来解析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过程中的青年文化志愿者的角色问题。公共文化志愿者, 是指我们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过程中, 出现的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专门时间 (或空闲时间) 、文艺技能等手段和方式, 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 帮助社会成员、他人共享某种文化艺术成果。换一句话说, 公共文化志愿者是是指社会个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 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公共文化服务, 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发展与繁荣, 自觉为社会或他人付出时间、劳力和智慧, 并提供相应服务的这一类型人士。这些人士, 是公共服务空间中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志愿者不同之处在于, 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更强, 强调的是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这也是文化志愿者的社会角色, 是其身份姿态的外在表现。由此, 笔者认为, 文化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的内涵应当是为一种“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文化审美方式, 他们用文化艺术的力量温暖人心、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而青年文化志愿者, 则是社会开展文化活动过程文化志愿者人群中较为庞大、较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由于共同的目的、共同的价值目标而聚合为一个团体, 并在开展文化活动过程中完成其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身份认同行为。
文化志愿服务, 虽然说是新兴的“业务”;但经过努力, 全国各地均打下来较为完善、扎实的基础, 搭建了文化志愿者自觉服务社会的良好平台。如广西宣传文化系统以服务群众、践行雷锋精神为主题, 整合公共文化艺术资源, 建立起来“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文化志愿者网络机构。目前, 广西公共文化系统成立文化志愿者分中心15个, 支中心129个, 服务站221个, 服务点748个, 文化志愿者达到12万人。其中, 青年文化志愿者是这个队伍里最为重要的、人数最多的文化志愿服务人员群体。
青年文化志愿者, 通过自由自觉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达成其群体性的身份认同, 使公共文化服务志愿活动开展的制度化、机制化成为可能。身份认同, 包括两个方面内涵。首先, 是青年文化志愿者其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 即在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强调的是青年自我的心理和身体体验, 以自我为核心。其次, 是“集体身份认同”, 青年文化志愿者, 其在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集体性价值聚合与向心作用力拢归。因为受到不同文化形态的影响, 青年文化群体这个“文化主体”必将自身开展的文化活动 (文化行为) 同视为集体文化自我, 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他者。真正的体现“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的道理, 较为明显现象建设反映在青年文化全体特别关注的时尚文化、网络文化、偶像文化等社会文化领域。值得强调的是, 这其中的关键因素, 是青年文化群体的“文化自觉”, 自觉归拢在一起。所以说, 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 青年文化群体自然组成的文化志愿者, 通过自觉的文化服务行为, 达成他们文化志愿者身份认同的目的;相反过来, 只有他们完成了身份认同的行为, 才能够很好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自愿者组织活动。两方面作用相辅相成。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职人员不多, 但志愿者很多。美国有悠久的志愿活动和公民社会组织历史, 其是世界上志愿服务率最高的国家, 参与率为50%, 并在1970年代起就制定了如《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志愿者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英国伦敦市58%的人从事过志愿者工作。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采取多种方式 (制度) 作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后的“回报”, 如新加坡政府对志愿者有相关政策上的优惠, 比如孩子进好的学校, 志愿者的 (家庭) 可优先报名;国内有近85%的居民都拥有政府提供的“组屋” (即政府提供的“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 , 等等;而这些社会群体, 往往都是中青年年龄阶段。从资料分析不难看出, 文化志愿者个人自觉的文化志愿行为, 并完成文化身份认同, 有其文化群体的集体性根源;青年文化群体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 一定程度上推进公共文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机制化发展。
3 个案描述:广西微电影大赛活动与青年文化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前文分析了青年文化群体与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之间的概念问题, 及其两者之间关于自觉文化服务行为与文化志愿者身份认同的内在关联性问题。这里, 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后, 以个案的阐释方式, 来对提出的问题探讨作进一步解析。
广西微电影大赛的成功推出, 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 特别是打开和激活了青年文化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2013年,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 广西群众艺术馆等单位承办, 梧州市群众艺术馆等各市级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首届广西微电影大赛”活动, 在广西南宁市推出。此前, 广西尚无一家官方机构正式举办过微电影赛事, 大赛活动是自治区文化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首次举办该类型的文化活动。
大赛活动自2013年初拉开序幕后的一年内, 宣传攻势, 征集作品等事宜, 体现出青年文化群体的公益性文化志愿参与特征。大赛组委会专门为“广西微电影大赛”注册了域名, 制作了官方网站, 注册了官方微信平台, 对大赛进行宣传、作品展示、信息发布和技术普及等媒体攻势。实践证明, 大赛活动吸引了大量社会文化自愿者 (单位实体) 自愿的加盟与参与。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免费提供VI标识平面设计等技术支持;南宁电视台在61频道全天24小时滚动播放大赛宣传片, 展播参赛作品;老友网 (南宁网络电视台) 为大赛活动作宣传报道、颁奖晚会网络全程直播;广西综路传媒集团提供价值400多万元广告宣传平台, 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四大城市范围设置十三块LED户外大屏, 同步上屏免费播放大赛宣传片;南宁电台·经典1049提供价值60万元的大赛电台线上品牌及宣传项目, 等等。大赛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 在全国微电影艺术平台受到关注。据悉, 第二届广西微电影大赛活动近日, 已乘势推出, 并已经将手机视频微电影内容作品含纳于大赛征稿范畴。很显然, 以上资料告诉我们, 这些积极参与、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自愿者 (包含单位实体和个人) , 正在说明:在公共文化空间中, 当下青年文化群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量, 不可低估和忽视, 其表现出极为强势的社会文化推动力。
综上个案所述, 广西微电影大赛活动, 成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共享文化服务平台, 成为广西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文化娱乐形式。同时, 其经验也告诉我们:公共文化活动, 传统意识所谓的“群众文化活动”, 不仅仅是“业余的、过时的文化艺术”, 不仅仅是“小朋友艺术的比比赛”、“中老年人的唱唱跳跳”, 而是从更多层面上满足不同人民群体 (甚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社会人群) 特别是青年文化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4 结语
青年文化群体,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具有正、负两面性;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群体的志愿者自觉身份认同, 发挥其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前沿性、时尚性、流行性的标杆性活力与作用, 正切引导或避免青年文化群体的叛逆性、情绪性、过激性各方面的不足;挖掘他们自觉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潜质, 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上来, 对于其本身、对于当下社会发展, 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泽明.中国文化馆 (站) 发展之路[M].重庆出版社, 2012.10.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3.3.
[3]曹爱军, 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11.4.
[4]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
[5]张炜新.认识青年文化特征, 加强青年文化建设[J].青年探索, 2002 (3) .
【中俄青年文化交流问题】推荐阅读:
青年文化交流机制08-21
青年文化节方案10-21
中俄服务贸易文化07-15
青年交流座谈会06-20
青年创业经验交流材料07-01
华丰路小学举行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10-05
基层文化建设问题06-26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转让问题06-26
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和跨文化管理策略.5则范文10-02
农村地区文化消费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