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信息技术教案

2024-07-27

四上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

1.四上信息技术教案 篇一

第十二课美化表格凸显爱心

教学目标:

1.熟练调整表格行列的方法,学会美化表格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表格的美化,掌握“格式”工具栏中常用工具栏的使用。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表格的美化,掌握“格式”工具栏中常用工具栏的使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上机实践法 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课程表,那么请同学们新建一个8行5列的表格。(学生打开word,插入表格)

出示“捐赠统计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表与上节课我们制作的课程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出示上节课制作的课程表)

(学生回答:有背景、边框、底纹)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你们觉得哪张表更好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张这样漂亮的表格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给表格添加美丽的背景、边框和底纹。

二、明确目标,讲授新课:

1.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学73页,想一想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调整某一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宽,可以怎么做?

师出示问题,小组内合作学习、实践,师巡视指导。小组演示汇报,师小结:

第一种:将光标定位在某单元格内,可通过页面上的标尺上的滑块调节整列的宽窄。

第二种:选中表格,右击鼠标,选择“表格属性”,在行(列)选项卡上设置行高和列宽。

观察表格,发现什么问题?(单元格内文字没有对齐)

打开文件“捐赠统计表”,调整表格的行距为25mm,列宽为40mm,尝试使用“单元元格对齐方式”来调整表格的内容。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请学生演示并总结设置对齐的方法。2.给表格设置边底纹和边框:

我们可以为整个表格,也可以为某此单元格设置底纹和边框。师演示并讲解;方法一:选中要美化的表格,在设计选项卡中自动套用表格样式。方法二:选中要美化的表格,在设计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边框或底纹选项卡下,选择合适的内容。

学生上机实践,师出示问题:

通过边框选项卡,可以对哪些内容进行美化?(线形、颜色、宽度)

通过底纹选项卡,设置成什么效果? 3.给表格设置页面背景:

师讲授: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可以给页面设置页面颜色和页面边框,试一试,让你的页面更漂亮。

想一想:表格的美化,是不是颜色越多就一定越好呢? 学生尝试设置页面背景。

三、知识拓展,完成任务:

通过实践,同学们完已经掌握了美化表格的方法,那么老师现在要提高一下难度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来挑战一下?出示本次任务:

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本组同学的每计划表,并对表格进行美化。

四、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师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的广播展示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美化表格凸显爱心

调整行高和列宽:标尺

在表格内右击鼠标,选择表格属性

底纹和边框:方法一:自动套用表格样式

方法二: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课后小记: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插入表格,对表格的基本操作掌握得比较熟练的基础下进行的,这使得学生在调整行高列宽以及设置表格边框和底纹时以一定的基础进行。因此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基本任务:调整行列,并会进行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有能力的学生能够综合以前学习的知识,设置字体、字颜色以及页面背景,使整个文档更加漂亮,让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与自主性。

2.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说课稿 篇二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所以作者最后总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的田园风光,语言的生动感知,语言积累。

4.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是,对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主要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及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教学:景物的色彩之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宁静的夜晚之美,最后提炼升华理解“真正”二字。

三、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过本单元的写景文章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1.采用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

2.情景教学法:我利用学生来荷兰玩的美丽的乡村景色的图片,多媒体,描述语言的方法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个或两个优美的句子。

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根据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设计学生的学法。第一,初步体会语言生动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然后让学生阅读、规划、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从纵横两条线入手,纵线是对课文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整体的感知,横线是从具体文本中感受真正荷兰之美。

(一)视频激趣

本单元全是写景的文章,但“景有不同”,《泉城》《九寨沟》是孩子们身边的美景,而荷兰离他们太遥远了,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怎么让他们走进文本,我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最直观的情景教学,最吸引孩子的是美丽的画面。学生欣赏多媒体显示屏幕:在运河里,屏幕上的草原、郁金香、奶牛、马,所有在清远悠闲的音乐的同时,让学生欣赏视频能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想象文字描述的乐趣和田园风光。

(二)整体感知

说明:免费自习静静地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的印象,它可以用什么画将它们画出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想法。

生字词的教学没有单独出示,完全融入课文中,比如学生读到牧场之国时,我出示这些牛马羊都是“牲畜”,当读到夜晚人们挤奶时,出示“汽笛”,这样不着痕迹地进行生字词的教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整理,准备集体交流。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提炼文章的中心句

课文中哪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家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水、花、牧场”,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组织下面的阅读教学。

(四)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美,这也是隐藏在课堂上的一条横线。

【设计意图】结合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感情朗读,如:个人读、师生读、老师范读、男孩子读等。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体会荷兰的景美。

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以读促悟)。

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美,马儿的剽悍强壮的动态美,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色彩美,宁静夜晚的动态美。有动态、有静态,孩子的喜好不同,感兴趣的地方也会不同,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熟读成诵,形成积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锻炼。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作品的优美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本环节的设计是品读语句,加强积累,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升华,小练笔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说一说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是记者,可以是导游,甚至可以是老师……顾全不同层次的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小组内一人记录,一人发言,集思广益,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用三幅图片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人的形式,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了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促进了其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五、设计反思

3.四上音乐教案 篇三

备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二 总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初步了解“花儿”这种民歌形式。

2.在聆听、试唱、交流与律动中体验青海民歌笛子独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韵味。3.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方代表的民间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民歌《花儿与少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对唱)。

师:这是一首青海省的民歌,同学们,你去过青海吗?你了解青海吗?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了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随课件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二)、介绍青海省及“花儿”资料。

(画面定格)咦!满山遍野都是人,他们在干嘛呢?你知道吗?谁猜猜看!生(略)师:其实啊,他们在开“花儿会”哪!“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美丽花朵,“花儿”是中国民歌山歌的一种。取名叫做“花儿”,一是因为歌词、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姓对它的喜爱,所以叫“花儿”。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聚集在一起,开展“花儿会”。你看!他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你唱我答,可热闹了,到处充满的是欢悦的情趣。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笛子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1.初听乐曲,感受民族乐器竹笛的音乐。学生回答(笛子)2.师简介笛子。3.复听乐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乐曲,感受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果你听到了特别带劲儿的地方请随着音乐拍手,好吗?

师:你觉得这首乐曲由几部分组成?生:三部分 师:你觉得哪段不好随着音乐拍手?生:中间一段。老师弹奏其中的主题旋律,同学们再拍拍手试试看!

师:是啊,节拍变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段用了四二拍,中间一段用了四三拍,最后一段呢?第三段的旋律和哪一段相似? 学生回答:第一乐段。

师:乐曲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讨论回答(略)师总结:情绪有欢快转而优美,最后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 3.分段欣赏。

师:“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感受这首活泼而又优美的乐曲吧。”(1)聆听第一乐段,非常欢快的旋律请学生用“啦”哼唱。

(2)聆听第二乐段,分小组探究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设计节奏型为乐曲伴奏。(3)聆听第三乐段,学生自主设计动作跳一跳。

(四)、拓展欣赏《花儿与少年》(女子十二乐坊)。

1.师:在现代流行乐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民乐的演绎也可以更富表现力,接下来我们就感受一下接下来的这首《花儿与少年》与刚刚的有何不同(多媒体播放并出示表格/内容:情绪、乐器、风格)学生感受回答(略)。2.师总结并引出女子十二乐坊,3.简单介绍(出示女子十二乐坊图片与简介)。4.律动表演。

师:这么有感染力的乐曲,你们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演奏?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吧!5.播放视频,师生边看边表演。(师可以在播放的过程中随视频介绍出现的民族乐器)

(五)小结

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经典乐曲,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支美丽的花朵。很有幸能与同学们一起来感悟音乐,感受经典。

世界如此精彩,有着美妙的音乐伴随我们的成长,真是幸福中的幸福,我们骄傲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们更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音乐经典,这是我们的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同学们,感谢大家与我共同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下课!

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

备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四 总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伴奏及舞蹈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高山族民歌的认识。2.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我们祖家是歌乡》并为演唱加配固定音型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极参与民歌的聆听、演唱、伴奏及舞蹈等实践活动,并在交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民歌的认识。

2、难点:准确演唱歌曲第三乐句。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1.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送上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里面有位姑娘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请你们边听边想,猜猜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播放《阿里山的姑娘》)

2.师:现在你们知道这位姑娘的家乡在哪儿了吗? 生:在台湾

师:对,她的家乡在台湾。师:你们了解的台湾是什么样的呢? 生:(略)

师:阿里山的姑娘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她们美丽的家乡。(出示台湾图片)

介绍台湾:台湾东临太平洋,西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岛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美丽多姿的阿里山、日月潭等胜景闻名天下,并且有“蝴蝶王国”、“兰花王国”的美誉,但是最吸引老师的是他们高山族多姿多彩的歌舞。3.欣赏《高山族杵舞》。4.简介高山族。

(高山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上。他们非常爱好音乐和舞蹈,其音乐也大都与舞蹈相伴,用高山族独特的乐器“杵”加以演奏。)

(二)、学唱歌曲《我们祖家是歌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高山族的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让我们一同来领略高山族音乐的无穷魅力。

1.初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歌曲)

2.再次来聆听这首动听的歌曲,想一想祖家是什么意思?他们又最喜欢做什么? 3.出示歌谱,找一找旋律中出现的音(do、re、mi、sol、la)

4.师:下面再听老师用“la”来模唱一遍旋律,请你一边听一边用右手和老师一起将歌曲的旋律走向画出来。(师哼唱并画旋律线)5.师: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乐句的长短一样吗?谁长谁短呢? 6.师:请大家看着这旋律线,一起来哼唱。(学生跟琴哼唱旋律)7.提出比较难唱的乐句。难点解决:第三乐句

师:“一起来看看歌谱吧,歌曲的第三句是这首歌里唯一不是以长音结尾的句子,音高的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会觉得有些难,一起来视唱这句。”

8.师视唱第三乐句——学生视唱第三乐句——师生接唱歌谱 9.填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10.跟伴奏完整演唱。

11.介绍歌曲中出现的“祖家”。(“祖家”是高山族人民对家乡的称呼)

(三)、拓展与表现。

师:与高山族人比起来,我们的演唱还缺少了一点内容,那就是——舞蹈。歌表演《我的祖家是歌乡》:(1)教师示范,配上音乐。(2)学生随着教师学习分解动作。(3)全体边唱边舞《我的祖家是歌乡》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高山族歌舞的魅力,感受了载歌载舞的快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喜爱丰富多彩的民歌。最后,让我们在一首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高山族歌曲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旅程。

课题:《跳柴歌》

备课时间:第三周 星期二 总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自信自然、有弹性的歌唱来表现歌曲轻快的情绪。

2、难点:歌曲的调式音准。

三、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单音模唱:6 1 2 3 5 6

(二)、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竹竿)说一说竹竿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用途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那里的人们用竹竿来做什么的?

(三)、了解黎族风俗人情

1.师:竹竿还可以用来跳舞呀!你们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黎族)2.介绍黎族

师:在风光秀丽的海南岛住着一个能歌善舞的黎族,每年的三月三日这一天,黎族的男女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欢聚一起举行射箭比赛,吟歌对唱来欢度他们的爱情节,其中,跳竹竿是黎族人民最具浓郁特色的民俗活动,他们用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声音,在竹子开合之间跳跃,并作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是不是很有意思?同学们,想不想参与到当中去?要想学会跳竹竿舞,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节奏,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敲竹竿的节奏。3.出示节奏谱并练习。X X︱X X︱X X︱X X︱ 开开 合合 开开 合合

师: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的手里拿着竹竿在有节奏的做开合动作(1)请全体同学一起做。

(2)请两位同学来亲身感受一下敲竹竿的乐趣,其他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徒手模仿,一组按节奏在原位跳一跳。

(四)、学习歌曲

师:黎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不仅爱跳也爱唱,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跳竹竿时怎么唱的。

1.师范唱。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欢快、活泼)2.学唱曲谱。

(1)师:记得我们刚上课时练的那几个音吗?我们再来一起唱一唱 1 2 3 5 6 师:这几个音是这首歌曲的主干音。(2)师生合作唱歌谱。

师:现在我们来接唱,我唱前面的,你们唱最后两个音。

(3)教师弹旋律,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一二句、三四句前两小节相同。)(4)师生接唱。生唱旋律相同的前半部分,师唱后半部分。(5)用“la”再次接唱。

(6)请同学们轻声跟琴完整地视唱曲谱,感受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3.唱歌曲。

(1)跟钢琴练习一遍。提示一字两音的唱法。

(2)师:你觉得还有哪一句不太好唱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帮你解决。(3)跟音乐唱一遍。

(4)师:歌曲中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快乐呢?(每一句句末两个字)(5)完整的跟伴奏演唱。要求声音自然,有弹性。

(五)、边歌边舞。

1.师:同学都会唱了,想跳吗?让我们现场一起来感受一下黎族人民是怎样边玩边唱的吧!我们用跳绳来代替竹竿,看老师怎么从绳子上跳过的!

2.老师教学生几种跳竹竿的步伐。(开——跳进去,合——跳出来)第一遍音乐:指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做开合。第二遍音乐:师按节奏带领学生跳竹竿。

3.分工合作:请一组同学配合老师跳竹竿,一组徒手做开合,一组在原位跳一跳。4.歌舞齐乐。

师:跳竹竿舞少了歌声可不行。要靠其他同学的歌声给他们加油,你们唱得好,他们跳的会更好!5.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玩得真开心。你们还可以随着音乐节拍,变化出更多、更丰富的节奏来跳柴。课后同学们可以自行创编和练习,让这份快乐一直伴随着我们。

课题:《月光下的凤尾竹》

备课时间:第三周 星期四 总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歌词。

2.在老师的知道下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并且能够跟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跳一跳。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难点: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音乐跳一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吹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乐器,它叫什么? 生:葫芦丝

师:听我第一次听到葫芦丝,便被它天籁般的声音着迷了。你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声音?今天老师也要为大家吹奏一曲,请你听一听,你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生:《月光下的凤尾竹》优美,柔和„„

(二)、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

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讨论交流。用葫芦丝独奏形式演绎这首乐曲,使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张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2.分段欣赏。音乐一:(略)(1)听音乐一,划旋律线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划一划旋律线,你划出了怎样的线条?这样的旋律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低沉、悠扬、委婉的葫芦丝声,是那样地醉人。这条旋律好像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

(2)视唱歌谱,找出相同旋律的乐句。

师:作曲家又是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来表现这一美景的呢?让我们来唱一唱这条旋律。(引导学生从节拍、速度、音色、节奏等方面说一说。)

(3)找出圆滑线、装饰音等记号,说说他们在乐曲中所起的作用。

师:使旋律更加连贯,圆润,装饰音使民族特色越发浓郁。(4)播放视频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听,竹楼里传来傣家姑娘深情的歌声。(5)学唱歌曲(整体听唱法,跟琴模唱)(6)简介歌曲。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月光溶溶的夜晚,微风轻拂凤尾竹,少女坐在竹楼望着窗外的明月,竹楼外的葫芦丝声在宁静的夜晚宛如玉珠落盘„„

音乐二:(略)(1)律动(教师示范)

师:乐声渐渐轻灵飘逸起来,姑娘起身来到水池旁,在月下忘情的轻舞着、旋转着,波光中叠映着她曼妙的身影,月光下裙摆也轻轻飘扬。

(2)出示傣族舞基本动作图片(单低展翅,双抱翅),学生模仿。

师:傣族舞是一种具有独特风韵的民间舞蹈,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3)跟着音乐跳一跳。

(4)分析节奏,对比前一段音乐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二分音符,附点节奏

师:多处二分音符和附点节奏的运用,使得节奏变得更加舒缓,曲调更加悠长。尾声:

(1)听听有几个乐句组成,有什么特点?生:4个乐句,前面一样,后面不一样。师:这是我国名族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作曲方式,叫做合头换尾。

(2)最后一个延音记号,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那葫芦丝声一直萦绕在耳旁,久久难以忘怀。

3.欣赏葫芦丝视频《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就让我们跟随我国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哏德全的吹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一起去七彩云南走一走,看一看。

(三)、小结。

师:一曲柔情的倾诉,一份深深的眷恋,悠悠的大象、美丽的孔雀、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奇丽独特的青山绿水,还有那隐现在原始森林中的傣家竹楼。好美呀,这月光,这葫芦丝,音律的婉转,如此的柔美,月光下面的凤尾竹,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反思:

课题:丰收之歌

备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五 总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丰收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熟悉主旋律。

2.学唱歌曲《丰收之歌》,体验丰收带给人们的喜悦,在学习中感悟音乐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音乐情绪的正确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教学。

1.师:现在是秋天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子笑弯了腰,红红的苹果在向我们招手呢,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的时候大家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并想象一下歌曲所表现的场景(初听)

问:情绪?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呢? 2.师:大家说的很好,这首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描写了人们在农田里劳动的场景,抒发了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作《丰收歌》,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主旋律,先听老师弹一遍,听的时候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3.听老师唱一遍,会的同学可以跟在老师后面轻声的哼一哼。4.用“la ”轻声地唱一唱。

5.声音唱得美一些,再来试一试。

6.刚才我们说过歌曲的情绪是?这样的速度能不能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呢?好,加快速度,完整地唱一遍。

7.师:唱好了主旋律,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歌曲,当主旋律出现的时候,同学们伸出右手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动一下。我看看哪位同学的反应最快。

(二)、新歌教学。

1.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刚才的欣赏啊,大家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这首《丰收歌》是一首女声合唱曲,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来自丹麦的适合我们少年儿童演唱的《丰收之歌》,大家来听一听,再来感受一下它的情绪。

问:情绪?(欢快、活泼)

师:和我们刚才听得那首《丰收歌》情绪是?一样的。为什么呢?(丰收了,人们都很高兴)

2.再听歌曲,找出相同的乐句。

3.老师弹琴,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注意倾听老师弹的旋律 4.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地唱一唱歌曲的第一段,纠正学唱中的问题。

6.把歌曲的第一段连起来唱一唱,这次我们把速度加快一些,听好前奏。7.下面听老师唱一遍歌曲,第三乐句老师的歌声和前面有什么不同呢? 8.连唱第一段。10学唱第二段。

11.让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一遍,注意我们的声音要柔美,速度?稍快,情绪?欢快活泼。

(三)、拓展教学。

1.师:刚才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歌曲,但是这还不足以表达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老师啊,特别的想演唱歌曲,看看老师还加进了什么来表现人们丰收喜悦的情绪呢?

(师边唱边跳)

问:老师加了什么?(动作)你们也可以加入一些动作来表现歌曲。都可以用那些动作呢?

让我们把这些动作编入歌曲当中来完整的表现歌曲,注意我们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跟音乐做动作,教师行间指导)

2.同学们跳得非常好,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跳集体舞,气氛阿,会更加的热烈。在跳之前,老师先教给你们一个舞步,看老师做(师范做并讲解)一起来。

3.围成两个圈拉起手边唱边跳。

(四)、小结。

(五)、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课题:喜洋洋

备课时间:第三周 星期四 总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歌表演《喜洋洋》的创编活动,并能大胆地当众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带高兴的情绪表演。

2、难点:自由的创编。

三、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动一动。

1.播放《喜洋洋》音乐,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师:同学们,这段欢快活泼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音乐课堂,我相信,在同学们和我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使这节音乐课成为“星光课堂”。

2.再次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断,让学生加进打击乐伴奏,边听边做律动。师:在这段欢快的音乐中,若让我们加进打击乐进行伴奏就更好听了。让我们试一试。

(1)指定几名同学选择沙锤、双响铜、碰铃、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承担伴奏任务。(2)没有伴奏任务的同学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快乐心情的动作(动作不要求全班统一)做律动。

(3)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

让学生听、奏、做结合,在教师指挥手式下进行。3.再次欣赏《喜洋洋》,自由创编。4.分组表演。

5.鼓励表演好的同学上台。

(二)、集体律动。

全班同学自由表演《喜洋洋》(三)、小结。

教学反思:

课题:打麦号子

备课时间:第三周 星期五 总第七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能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3、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难点: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时,领与合的相互衔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欣赏歌曲《杨柳青》

2、师:《杨柳青》是流传于江苏一带的民间小调,是民歌的一种,除了小调,山歌和号子也属于民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并唱唱号子。

3、生谈谈自己对“号子”的理解

4、师小结:“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它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是人们在从事繁重的劳动时,为了使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自然产生的呐喊。当这种呐喊具有节奏性旋律性时,便形成了“号子”,后来“号子”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歌曲体裁。

(二)、欣赏教学。

1.生听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

思考: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给你怎样的感受? 2.师小结:“号子”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领众和。这首《打麦号子》采用的是一领众和,这样的演唱形式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引起听众共鸣。

(三)、学唱歌曲。

1.再听号子,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同学分析歌谱,找出相同的部分。

(1)前八小节是1+1的结构,没有旋律,都是规整的八分节奏。(2)中间八小节发展成2+2的结构。(3)最后八小节基本是中间八小节的反复。3.学习前八小节。

(1)前八小节是劳动的呐喊,可采用师领生合再交换的方式学习。(2)要求呐喊有一定力度,烘托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4.学唱中间八小节。

(1)分句跟琴唱,唱准相似乐句。

(2)教师示范下滑音的唱法;注意唱准3/4拍这一小节。5.学唱最后八小节。

(1)唱一唱与前八小节不同的地方。

(2)后十六分音符替代了小附点节奏,吐字要清晰。6.学生跟范唱完整默唱歌曲 7.学生跟琴完整唱歌曲。

8.教师问学生:号子中出现两处三拍子的节奏,如改成二拍子,会给人怎样的感受? 9.教师分别组织学生唱唱两种不同的拍子。

10.师:同学们,我们也来用一领众和的形式唱唱歌曲。11.师生或同学之间进行,注意衔接。

(四)、拓展教学。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老师还找了一首《船夫号子》,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2.生听《船夫号子》,在歌声中下课。

(五)、小结。

4.四上写字教案 篇四

钢笔字: 第一课 左偏旁(—)教学目的:

1、掌握汉字左右结构的钩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1、观察今天要写的字:体、俭、行、凉、准、消、滴、地、城、珠、现。

有什么共同点?(左窄右宽)

2、写“体”字。

撇在哪里起笔很重要,竖在撇中间起笔,右边的“本”比左边稍长。“本”字比左边单人旁宽一些。写“体”字(4个)

“俭”字,特征一样。

3、写双人旁和“行”字。左窄右宽,右边第二横稍长。“征”字,底横稍长。

4、“凉”字。

两点水:点短,提长,右边“京”字,上中下对正。

“准”字,中间单人旁要长些,横的间隔均匀。比较三点水与两点水有什么不同?提的起笔对正第二点的起笔。看“消”、“滴”。两学生上黑板写,同学评议,全班练。

5、自己观察,写后面4个字。

6、选几本写得好的展览。

7、行款练习:每个字的大小一致,间隔注意宽窄。

板书: 左 体 俭 凉 准

第二课 左偏旁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左右结构的字有哪几种情况。(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等)

2、看今天要学习的字是属于哪种情况。

唱、鸣、明、暗、服、肢、持、护、村、桃、积、科。

3、口字旁,右竖比左竖稍短。

唱,右部上下对齐,横间隔均匀,稍扁。请学生板书,评议。

写“鸣”字。

4、日字旁,较窄,右竖比左竖稍长。“明”字,日字旁偏左上。

“暗”字,右边立字横长,上下对齐。

5、月字旁,窄长,横的间隔均匀。“服”字,左右长短相等,右部稍宽。

6、提手旁,竖钩与横的交叉点偏右。“持”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横的间隔均匀。

7、观察:肢、护、村、桃、积、科。注意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各笔画间的配合。

8、指名书写以上六个字,评议。

9、全班练习,每个字

板书:

口 唱 日 明 月 服 持 木 村 禾 积

第三课 左偏旁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竖心旁、言字旁、示字旁、衣字旁、女字旁、金字旁的写法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写好带有这六种偏旁的合体字,注意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培养浓厚的写字兴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看书,这节课我们要写哪几个偏旁的字?

三、竖心旁,右点比左点高,竖与右点相连,竖要直。“情”字,左窄右宽,右部比左部稍长,横的间隔均匀。

四、言字旁,注意它的位置,比点的收笔偏左。“设”字,左窄右宽。学生写言字旁及“设”字。

五、示字旁,注意点和竖的位置。

“礼”字,竖弯钩的下部比左部收笔要高。学生写“礼”。

六、女字旁,注意笔顺,第一笔撇长点短。撇起笔位置,横变提,不出头。

“她”字,左窄右宽,第四笔起笔不要太高,第六笔稍长,包着第四笔。学生写女字旁及“她”。

七、观察其余几个字:愉、读、社、好,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在田字格里写这些字,评议。

八、区别衣字旁和示字旁,再写字。

九、金字旁及字,观察写字。

板书: 情 设 级 礼 她 针

第四课 右偏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左右结构汉字中一些右偏旁汉字的书写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鉴赏力。

教学过程:

1、看书,读课题。

今天要写的字与前几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前面是左偏旁,即左边是偏旁,这课是右偏旁)

有哪些偏旁及汉字?

2、观察:立刀旁,第一横短,第二横长,书写。“到”字,左宽右窄,右部比左部长,书写。书写“别”。

3、反文旁,撇长横短,下撇起笔偏左,书写。“致”字,左右差不多宽,右部稍长,书写。

4、欠字旁,捺稍长。“欣”右部稍宽,书写。

5、右耳旁,横撇弯钩上窄下宽,书写“乃”。“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书写。

6、自己观察后面的字:战、成、领、颗。学生书写,评议。

书: 到 别 致 数 欣 歌 都 部 战 成颗

领 第五课 右偏旁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力字旁、单耳旁、斤字旁、寸字旁、鸟字旁、4、其余学生观察,讲述,书写。

书; 力 劝 勤 印 却 斤 所 新 寸 封 射字旁的写法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注意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位置。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及书写兴趣。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

2、力字旁,横折钩稍向左偏。

“劝”字,左右宽窄相等,左短右长,书写。“勤”字,左长右短,左部横笔要紧凑。

3、单耳旁,学生观察后讲要注意什么。“印”字,左右宽窄相等,左高右低。“却”字,学生观察,分析,书写。

鸟 鸦 鹏 难 雄

第六课 字框 教学目的:

1、掌握带有同字框、门字框、方框儿、三框儿的字,“固”字,先写竖,横折钩,再写里面。横的间隔均匀,最后封口。

板书: 同 网 门 间 闹 区 医 固 园 掌握笔顺,正确书写。

2、写好带有这些部首的字,注意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和兴趣。教学过程:

1、看书,有哪些字框。

2、同字框,横折钩的“竖”比第一竖稍长。“网”字,起笔在哪里,里面撇长点短。

3、门字框,形态长方。

“间”字,“日”稍偏上,间隔均匀。

4、三框儿,下横稍长。

“区”字,先写横,再写里面,最后写书折。

5、国字框,呈方形,右竖比左竖稍长。

第七课 左偏旁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单人旁、双人旁、竖心旁的写法。

5、竖心旁,竖点,竖起笔稍重,运笔轻,收笔回锋,要直,一气呵成。书写。

“惊”字,右稍宽而低,上横起笔不要离左边太近,口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正确、合理地在米字格中书写。

3、学习毛笔字的执笔、运笔等方法。教学过程:

1、看书。单人旁,撇从重到轻,起笔重,收笔轻,竖不要太长,起笔较轻,行笔由轻到重,收笔回锋。书写。

2、“作”字,左短右长,右撇比左撇高,上横起笔轻,靠近撇的尾部,竖起笔靠近横的头部,两横间隔均匀。

3、看书。说说“借”字的要领。书写,评议。

4、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两撇上下对齐,竖起笔于撇的上部,书写。

“征”字,左比右长,左窄右宽,横间隔要均匀。上横短,不要距左部太近,下横要长。书写。“得”字,观察,讲述,书写,评议。

稍扁,下面两点距竖钩稍远。观察“快”,讲述,书写,评议。

毛笔:

第八课 左偏旁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毛笔两点水、三点水旁、言字旁的写法。

2、写好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正确、合理地在米字格中书写。

3、学习毛笔字的执笔、运笔等方法。教学过程:

4、看书。两点水,点向右下行笔。提的上斜度较大,起笔比点的起笔偏左。书写。

5、“冷”字,左部提较靠外。右部撇、捺交点偏上,上点较平、较小,下点较大较向下。

6、看书。说说“冰”字的要领。书写,评议。

7、三点水,第二点比第一点稍偏左,提的起笔一般与第二点对正,行笔向上。

“江”字,左部提的起笔对正第二点的起笔。右部上横起笔轻,竖稍向左斜,下横较长。书写。“得”字,观察,讲述,书写,评议。

8、言字旁,点向右下,横折提的横上斜度较大,折角不得比点的收笔偏右,离点稍远。折后竖左斜。书写。“讲”字,左部提的起笔对正第二点的起笔。右部上横起。

观察“话”,讲述,书写,评议

第九课 左偏旁

(三)教学目的:

1.学习土字旁、王字旁、女字旁等左偏旁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仔细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毛笔、墨、田字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 2.左偏旁应注意些什么?

(左偏旁,一般较窄,位于左半格内。)

二、出示例字,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地”字,“土”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个字的结构和偏旁。

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练习写好几个左偏旁和它们在左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左偏旁

(三)三、指导书写偏旁“土”、“王”、“女”。

(一)指导书写“土”。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土”,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提与横的用笔不同。②提稍短,收笔不得比上横的收笔偏右。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土”,辅导评议。

3.全班练写一个“土”,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二)指导书写“王”。

1.师:我们接着写好王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王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①横、提间隔均匀,第二横稍短。

②竖居中,上重下轻。提的收笔不得比上横收笔偏右。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王”,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王”,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女”。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是什么? 1.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王”,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①撇点的撇较长,点较短。②撇稍有弧度,起笔较高。

③提的上斜度较大。

2.全班练写一个“女”,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四、指导书写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好吗?

2.指名读要写的字:“地”“均”“环”“理”“好”“妙”。

3.观察这些左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4.观察“土”和“王”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土字旁“土”:比右部稍低(如:地、均)王字旁“王”:比右部稍高(如:环、理)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地”“环”,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地”和“环”,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7.用“观察例字――指名板演――评议板演――对比书写――继续练写”的方法,写“好”。8.观察“均”、“理”、“妙”这几个字。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

五、小结。

第十课 左偏旁

(四)教学目的:

1.学习口字旁、日字旁、月字旁等左偏旁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仔细敏锐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教学用具:

毛笔、墨、田字格、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 2.左偏旁应注意些什么?

(左偏旁,一般较窄,位于左半格内。)

二、出示例字,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吓”字,“口”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个字的结构和偏旁。

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练习写好几个左偏旁和它们在左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左偏旁

(四)三、指导书写偏旁“口”、“日”、“月”。

(一)指导书写“口”。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口”,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形态稍窄。②左竖稍长,右“竖”稍短,左竖下出头,下横右出头。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口”,辅导评议。

3.全班练写一个“口”,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二)指导书写“日”。1.师:我们接着写好日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日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①日字旁,较窄长。

②横的间隔均匀。右“竖”比左竖长。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日”,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日”,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月”。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是什么?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月”,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月字旁,窄而长。

②上下稍宽,中间稍窄。里面短横稍偏上。

3.全班练写一个“月”,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三、指导书写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好吗?

2.指名读要写的字:“吓”“唱”“鸣”“时”“明”“暗”“服”“肥”“股”。

3.观察这些左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观察“口”和“日”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口字旁“口”偏上,如:吓、唱、鸣。月字旁“月”窄长,如:服、肥、股。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吓”“服”,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吓”和“服”,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7.用“观察例字――指名板演――评议板演――对比书写――继续练写”的方法,写“暗”。

8.观察“唱”、“鸣”、“时”、“明”、“肥”、“股”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

四、小结。

第十一课 左偏旁

(五)教学目的:

1.学习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等左偏旁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教学用具:

毛笔、墨、田字格、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出示例字,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提”字,“扌”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个字的结构和偏旁。

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练习写好几个左偏旁和它们在左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左偏旁

(五)三、指导书写偏旁“扌”、“木”、“禾”。

(一)指导书写“扌”。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扌”,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横的起笔较轻。②竖钩起笔要高,与横的交点偏右。③提的收笔不可比横的收笔偏右。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扌”,辅导评议。

3.全班练写一个“扌”,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二)指导书写“木”。

1.师:我们接着写好木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木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①竖为垂露,起笔高,与横的交叉点偏右。②点比撇的起笔要低。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木”,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木”,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禾”。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是什么?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禾”,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①上撇为平撇。

②横左伸右缩,竖与横的交叉点偏右。

3.全班练写一个“禾”,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四、指导书写带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好吗?

2.指名读要写的字:“提”“挂”“抵”“村”“林”“松”“和”“种”“科”。

3.观察这些左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观察“扌”、“木”和“禾”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提”“村”,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提”和“村”,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7.用“观察例字――指名板演――评议板演――对比书写――继续练写”的方法,写“和”。8.观察“挂”、“林”、“种”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小结。第十二课 右偏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立刀旁、右耳旁、斤字旁这三种偏旁的写法。

2.让学生写好带有这三种偏旁的合体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准备:

毛笔、墨、田字格、实物投影。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利”字,“刂”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个字的结构和偏旁。

2.揭示课题,师:前几次课,我们同学学会了左偏旁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写好几个右偏旁和它们在右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右偏旁

(一)二、指导书写偏旁“刂”、“阝”、“斤”。

(一)指导书写“刂”。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刂”,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短竖起笔较轻,位置稍偏上。②竖钩起笔稍重,行笔中间较轻。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刂”,辅导评议。

3.全班练写一个“刂”,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二)指导书写“阝”。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是什么?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阝”,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①横撇弯钩上窄下宽,收笔比起笔稍偏右。②竖为悬针。

3.全班练写一个“阝”,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三)指导书写“斤”。

1.师:我们接着写好“斤”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斤”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首撇较斜,第二撇为竖撇,横不要过于偏上,竖较长伸。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斤”,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斤”,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好吗?

2.指名读要写的字:“利”“到”“割”“邻”“那”“都”“所”“新”“断”。

3.观察这些右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观察“刂”和“阝”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利”“邻”,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利”和“邻”,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7.指导学生书写“所”。

8.观察“到”、“割”、“那”“都”“新”“断”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

四、小结。第十三课 右偏旁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反文旁、欠字旁、戈字旁这三种偏旁的写法。

2.让学生写好带有这三种偏旁的合体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教学准备:

毛笔、墨、田字格、实物投影。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范写例字,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政”字,“攵”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偏旁。

2.揭示课题,师:上一次课,我们同学学会了三个右偏旁“刂”“阝”“斤”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练习写好几个右偏旁和它们在右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右偏旁

(二)二、指导书写偏旁“攵”、“欠”、“戈”。

(一)指导书写“攵”。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攵”,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上撇较直,横的起笔靠近撇的尾部。②下撇起笔靠近横的头部,行笔弧度大。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攵”,辅导评议。

3.全班练写一个“攵”,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二)指导书写“欠”。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有一定的难度,是“欠”字旁,请大家仔细观察。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欠”,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①上撇较直,横撇的起笔靠近上撇的尾部。

②“横”上斜,“撇”直长,下撇起笔左,捺较直。3.全班练写一个“欠”,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三)指导书写“戈”。

1.师:我们接着写好“戈”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戈”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横上斜,斜钩高起笔,撇的起笔比横的收笔偏左,点稍靠外。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戈”,全班 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戈”,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好吗?

2.指名读要写的字:“政”“致”“数”“次”“欣”“歌”“戏”“战”“栽”。

3.观察这些右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观察“攵”和“欠”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政”“次”,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政”和“次”,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7.指导学生书写“戏”。

8.观察“致”“数”“欣”“歌”“战”“栽”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

四、小结。

第十四课 右偏旁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寸字旁、隹字旁、页字旁这三种偏旁的写法。2.让学生写好带有这三种偏旁的合体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

毛笔、墨、田字格、实物投影。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范写例字,揭示新课。

1.老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一个“对”字,“寸”用红笔突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

2.揭示课题。师:上二次课,我们同学学会了六个右偏旁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练习写好三个右偏旁和它们在右边作偏旁的合体字。板书课题:右偏旁

(三)二、指导书写偏旁“寸”、“隹”、“页”。

(一)指导书写“寸”。

1.师:同学们,我们首先要写好的偏旁有一定的难度,是“寸”字旁,请大家仔细观察。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一般的同学板演写一个“寸”,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① 横的起笔要轻。

②竖钩起笔要高,行笔中间较轻,与横交叉点偏右,点靠左上。

3.全班练写一个“寸”,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个。

(二)指导书写“隹”。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个“隹”,要求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它。

注意:①撇较直,行笔较向下。② 左竖长伸,行笔由轻到重。③ 点偏上,四横上提,末横较长。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一个“隹”,辅导评议。3.全班练写一个“隹”,要求与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再继续练写5个,师巡查辅导。

(三)指导书写“页”。

1.师:我们接着写好“页”字旁。请同学们从书上仔细观察,写好“页”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① 横的起笔较轻。短撇起笔偏左,行笔直。② 长撇上提、独立。末点稍长稍重。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页”,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页”,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个。

三、指导书写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今天,同学们的右偏旁也写得很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

2.指名读要写的字:“对”“封”“耐”“难”“雄”“雅”“领”“颗”“颜”。

3.观察这些右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指导学生观察“寸”、“隹”和“页”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对”“难”,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对”和“难”,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7.指导学生书写“领”。

8.观察“封”“耐”“雄”“雅”“颗”“颜”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阿各写一个,再各练写5个。

5.四上劳技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出示一些图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幼儿园小朋友玩玩具的情景。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种玩具。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有关录像,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激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的事情,因此也成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涂片等照原样印在纸上的机器。

巩固理解

观看录像: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小组玩一玩,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出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 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看看说说

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第三课 缝沙包(学习基本针法)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教学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学生准备:长16厘米,宽8厘米的较结实,耐用的不快,棉线,缝衣针,剪刀。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指导缝制

用实物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剪——大小一致;(2)折——对叠成形;(3)缝——又密又匀;(4)封——完全缝严。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攻针(平针(2))回针(倒扎针)(3)缲针。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一致沙包。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用攻针行不行?为什么?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评优鼓励

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第四课.缝鞋套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画样裁减的技能技巧以及选择合适的装饰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不同的布料以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各样的鞋套。

学生准备:可缝制鞋套的不料一块,棉线、缝衣针、剪刀、装饰品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

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1)量出鞋长(2)量出鞋高(3)画样(4)裁剪

(5)缝鞋头、鞋跟(6)缝穿带“管”

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三)评优鼓励(四)课外拓展

第五课我喜爱的蔬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蔬果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蔬果成品。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蔬果成品图片或实物。引语: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蔬果吗?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苹果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苹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上下捏凹;(3)削平;(4)修光,完成;

四、教学捏泥蒜头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蒜头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拉出“蒜薹”;(3)分瓣;(4)削平修光,完成;

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六、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蔬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七、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第六课 捏泥碗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叶纹小碗图片。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引语: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压扁,捏凹成碗形;(3)修齐边口;(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6)装底圈(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五、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荷叶纹小碗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泥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教师提示:是用泥片贴碗的方法做出来的。让学生看书上相应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六、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第七课 泥条盘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2.使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教学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教学过程:

一、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出示范作,你看,这就是老师做的一个泥条盘笔筒),你觉得怎么样呢?同学们想来做一做吗?那该怎么来做这一个笔筒呢?

二、教学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看完后,让几名学生说一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滚压圆泥片;

(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上刮痕并涂泥浆;(4)滚压大泥片;

(5)将泥片切成泥条;(6)把泥条搓圆;

(7)在涂泥浆处用泥条盘贴成圈;

(8)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同桌两人互助合作,依照图示,完成一件作品。

2.教师巡视,如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相机进行指导。或发现做时遇到一样的困难,教师做集体辅导。或把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普及好方法:

如:请先做的好的(或差的)小组把笔筒拿到事物投影仪前,进行自评和互评。1.先让做的同学自己说说成功在哪?失误在哪? 2.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优点和不足之处。

3.商量并说说该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使之更美观。4.各小组针对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美化。

四、学习评价。

把做好的笔筒一一展示在桌子上。先在小组内自评,再进行互评,小组派代表把你们小组认为制作的最好的笔筒头上一票,在笔筒上贴上小苹果。比一比,哪组得到的苹果最多,哪组就被评为泥塑小能手。

五、延伸拓展。

师:泥条盘笔筒,我们已经做好了,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笔筒表面变得更好看呢?(如;刻花,着色等)

师:同学们,你们这些设想很好,下节课,我们就带着已经干了的笔筒,请同学们带上水粉来美化它,使它变得更好看,好吗?

第八课 纸工制作:房子相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房子相框,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劳动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看懂制作示意图并制作房子相框。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教师准备:已做好的房子相框。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双面胶,一张照片,一个自己喜爱的相框。教学过程:

1.让学生各自展示带来的相框,并说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你喜欢它?然后教师出世纸制相框成品,告诉学生用纸也可以作出漂亮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制作愿望。

2.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相框作品。3.根据“助学提示”,利用教学媒体,展示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图形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准备设计一个相框并画出设计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4.将学生设计制作的相框展示出来,以每小组为一个专柜,选出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相框,最后评出“优秀作品”。

5.教师可根据评价内容,先让一个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为其它小组进行评价作出示范。

第九课 储蓄罐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了小鱼缸,今天我们还要来制作一个也是由半圆柱体改变而来的纸工作品。出示范作。

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为什么?那该怎样粘?(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出示粘贴部件。(4)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2)你们可以模仿书上做,也可以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特别是齿的剪法)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1.小组内自评.2.组间互评.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第十课 纸工制作:动物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动物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学生准备: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谈话导入: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笔筒。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动物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精美,名字又好听的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动物笔筒制作示意图: 1.剪下各部件,将笔筒的一侧折叠粘贴好。2.粘贴笔筒的另一侧。

3.插上数支铅笔,动物笔筒完成了。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6.四上信息技术教案 篇六

一、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的方向。

思考的方向有“四上”,即:

1.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譬如: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015·湖北随州第9题)

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人:如果说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书便是风景中最美的一缕光,它使青春的世界充满光明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青春是一叶轻捷的扁舟,书便是扁舟中导航的一支橹,它让青春的航线变得清晰和明确。

很明显,这是一整段话,是一个语境,要求补写即仿写句子,我们仿写时就必须从整体内容上考虑。整体内容是说青春的,仿写或补写的句子,也一定不能离开了写青春,也就是说,必须是这样的句式“如果说青春是……书便是……它使(让)青春……”。总之,仿句必须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

参考答案:

示例一:如果说青春是一驾稳健的马车,书便是马车得以行进的四轮,它让青春的路途变得有力而稳健。

示例二:如果说青春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书便是歌谣中的美妙的音符,它让青春舞出欢快的旋律和节奏。

2.句式上,仿句要与例句一致。仿句仿句,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句子的结构上即句式上保持一致性。譬如: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015·广东省卷第5题)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研究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它以“美在”二字开头,三句话分别是4个字、4个字、6个字,即“4~4~6”式。仿写的时候掌握了这种句式特点,是比较好仿写的。

参考答案:

示例一: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

示例二: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

示例三: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

示例四: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3.修辞上,仿句要与原句相同。譬如:

根据划线句子仿写。(2015·贵州黔南州第31题)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____。

划线句子是比喻句,那么,你仿写的也应该是比喻。

示例: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4.写法上,仿句要善于联想、想象。譬如: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2015·重庆B卷第5题)

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

大自然的______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此句就需要进行联想与想象。例句中写了色彩语言,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写气味语言什么的。气味语言又如何呢?联想、想象,可以写出如下句子。

示例:大自然的气味语言,碧绿的西瓜地里,一缕清新的瓜香从土地向前来采瓜的农人袭来,让人感受到夏天的丰盈与收获。

总之,仿写应做到形神兼备,“形似而意谐”。

二、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五个方面的特点,即“五注意”:

1.注意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的一致。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如是复句,要特别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要准确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三、组织好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四、检查验证:审视所仿写的句子,注意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

以上方法最最重要的是一、二两点,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一、二两点概括为“四上五注”吧。

【模拟训练】

1.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读_______,我__________;

读_______,我__________。

2.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

示例:

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3.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是_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

4.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3分)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参考答案】

1.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2.海——接纳每一滴水,成就了大海的辽阔。路——人生之路,在我们各自的脚下。思——思想,心田上开出的智慧之花。记——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做一个守信的人。忘——连心都死亡了,那是真正的遗忘。

3.示例:信念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的仿真设计下一篇:桥亭乡卫生院2013年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