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建设标准(精选8篇)
1.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篇一
在全县新农村试点建设暨现代设施农业
现场观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刘晓云
同志们:
这次全县新农村试点建设暨现代设施农业现场观摩推进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迅速行动,把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和发展设施农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会前,我们组织大家现场观摩了4个设施农业示范点。会上,设施葡萄和高原夏菜种植大户作了交流发言,8个乡镇作了表态发言。之后,有武县长对我县新农村试点建设和发展设施农业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关于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请大家按照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李书记、有武县长讲的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设施农业对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发展设施农业,统一思想是首要问题。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领导层虽然统一,但在执行当中,有的干部仍然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即使在干部层统一了,但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推动起来还比较困难。我们周边的兄弟县区如甘州、临泽、高台设施农业发展起步早、效益显著,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对于我县来讲发展设施农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仍然需要做好思想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算账对比、观摩交流等形式,让农民群众明白,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是避灾农业,设施农业是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也是富民农业。
当前,我县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概括地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就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从多方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特色产业并重的思路。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张武定”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支持方向。市委、市府“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十大工程”中有六项涉及农业农村,这些都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项目机遇。“地利”,就是我县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雨稀少、空气干燥、水肥资源充足,是发展设施农业的理想区域。依托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通过多年建设,我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灌溉、道路、防护林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群体初具规模,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人和”就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内在动力。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把能人带动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规划建设能人创业长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把建设万亩寒旱区红地球葡萄示范园区、山丹花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瞭高山高效畜牧业示范园区、东乐乡南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位奇镇四坝滩综合养殖示范园区和陈户乡长城驿综合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我县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主战场,今年县上将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重点扶持发展日光温室种植、暖棚规模养殖等现代设施农业。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和培训,广大农民学习和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势头和氛围已经形成。加之,我县属资源型干旱缺水县,全县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不足600 立方米,农业用水占到了水资源总量的80%。农业用水比例过高,不仅挤占了大量的生态用水,也严重制约了工业发展,而发展设施农业可以做到节水与高效兼顾。以日光温室为例,温室的亩用水量在200立方米以内,是大田作物的1/4到1/5,如果发展1万亩日光温室,可节水500至800万立方米,能有效解决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用水问题。同时,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拓宽生产领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高效日光温室种植蔬菜每棚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种植葡萄每棚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这是传统农业无法达到的水平。如果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到1万亩,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该有多大?大家可以算一算这个账。
综上所述,我县发展设施农业是挖掘资源优势,顺应自然规律,拓宽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抗旱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好办法,是符合县情实际的,是现阶段我县农业发展的战略抉择。为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发展设施农业的决策部署上来,知难而进,负重拼搏,全力以赴,推动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二、突出特色,抓主抓重,推动设施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设施农业发展应围绕“一个核心”、加快“两个转变”、树立“三种意识”、抓好“五项工作”,助推设施农业发展。
1、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在基础设施、品种优化、科技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导向作用,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优化结构、形成规模、提升效益,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2、加快“两个转变”。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思维定势,树立跨越式发展的意识,用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3、树立“三种意识”。即树立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一是树立科技意识。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二是树立市场意识。农口部门要及时掌握各地农产品需求情况,做好市场预测和信息发布,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和引导消费开发市场。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培育贮藏保鲜和运销大户,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与连通。三是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在抓好设施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切实抓好产品的销售,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着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4、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抓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设施农业发展。要严格遵循“思想高站位、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发展可持续”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制定和完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各乡镇要立足全县发展格局,依托自然和区域优势,优化布局,科学确定本乡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布局和规模。总体来看,沿山的霍城、大马营、李桥、陈户乡、老军乡干旱缺水,气候变化大,基础条件差,要重点发展马铃薯、油料、双孢菇、砂田西瓜和设施养殖业。清泉镇、位奇镇和东乐乡气候温和,基础条件较好,要瞄准高端市场需求,优化品种布局,提升技术含量,重点发展绿色有机的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和葡萄、玉米制种及规模养殖业。要通过规划引导,扶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必要时可打破乡镇村界限,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力争建成一条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带。
二是抓科技,以先进技术支撑设施农业发展。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品种、技术、加工、产品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宣传农业科技成果,搞好种苗中心建设,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发挥示范园区的作用,普及设施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要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动员科技人员深入村镇,讲授技术,组织养殖能手、种植大户进村入户传授经验,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从事设施生产的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抓市场,以良好收益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最近有些同志建议,设施农业发展起来之后,一定要把市场做好。这个问题提得对。开拓市场是个大问题,但设施农业实际上是个规模效应,与生产规模有很大关系,做大了才有市场,越有规模销路越好,规模越小越不行,只有形成地域优势和规模优势,才能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才能真正让农民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决不能让农民摆在街头上、路边上,小打小闹、提篮叫卖,那肯定没有市场。要积极创建品牌,壮大优势产品,加大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发挥品牌的带动效应。要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骨干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要完善市场网络,按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标准,建设和完善批发市场,培育专业营销组织、中介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集冷藏、保鲜、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四是抓服务,以优越环境保障设施农业发展。今年我县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8.6万亩,要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完善流转机制,巩固壮大这一成果,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要动员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搞设施农业,发挥企业成熟的服务体系和销售体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及时引入我县设施农业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积极推进设施农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培育扶持管理咨询、物资供应、技术服务、产品贸易的企业、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市场运作,提升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提高保障程度和经营效益。
五是抓重点,以循环农业助推设施农业发展。去年底,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把我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区,省委、省政府综合分析甘肃经济发展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况等要素,明确提出以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三大体系,打造16条循环链、培育100户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形成36个环境友好型开发区、建设7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我市和武威、定西列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立足我县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和光能、风能等新能源,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推动农业与畜牧业、种养业与加工业、新能源开发和高载能产业之间的循环。要按照种植带动养殖、养殖催生加工、加工反哺种植的思路,依托秸秆资源发展肉牛养殖,利用养殖业形成的畜禽粪便发展户用沼气,把沼渣沼液用于发展高效日光温室及高原夏菜,建立和完善种—畜—沼—菜的循环模式。要着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连片日光温室蔬菜、日光温室葡萄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要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开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的综合利用。要大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分级分类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使种、养、加、贮、运、销、服务相配套,形成以工补农、以农带牧、以牧促农、以农畜资源支持工业发展的生态经济大循环和开放复合式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上新台阶。
三、真抓实干,注重实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各乡镇、各部门和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县设施农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强化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上下贯通的领导体系。要按照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用心工作,狠抓落实,务必干出效果,干出水平。要按照一个产业、一套方案、一套班子的原则,完善县乡设施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目标同向、步调一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工作理念,明确工作思路,切实把设施农业抓紧、抓实、抓好。同时,严格实行设施农业建设目标管理制、建设进度周报制和定期督查制,奖优罚劣,促进设施农业建设扎实开展。
二要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设施农业发展上,要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新闻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同时,及时兑现市、县两级扶持政策,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多方面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
三要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发展设施农业,是各方面的共同责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要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县内各金融部门要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尽可能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发展设施农业我最担心的是技术问题,设施农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技术培训至关重要。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有过教训。要总结经验教训,高度重视技术培训问题,不能在发展设施农业上出问题。如果技术过不了关,发展初期受到影响,老百姓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发动就会很难。要在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聘请一些资深专家担任政府发展设施农业的顾问,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棘手问题,又可通过岗位培训,使全县农业技术人员和种养大户尽快掌握设施种养技术、管理技术,使之成为设施农业方面的技术人才、行家、甚至专家,指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发展设施农业,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设施农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全县上下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对待这项工作,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务实苦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大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篇二
1 农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1 农业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排灌系统、交通道路、低压电网等为主,以作业运输方便、排灌自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目标,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需要,建设温室大棚,应用滴灌、喷灌、增氧等现代化设施和生产技术,用现代装备和技术武装农业。通过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广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农业与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在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改良土壤,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控制和合理使用农业化学品,加强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搞好植树绿化,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通过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建立农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后勤服务。本文主要从侠义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展开研究。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3)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由人畜力操作转变为由现代化的装备操作,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不同质的水平上,即通常由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以及生产力各要素的配置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来。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单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以及水力和风力进行生产,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极其缓慢。因为生产力低下,传统农业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其社会化程度都很低,因而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经济形式。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也不例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就要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1.2 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农产品需求弹性小、生产周期长、产品不易储存;在农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强。这就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基础性作用。
(1)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城乡经济互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筑农村与城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平台,使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实现供水、发电、运输、抗灾、旅游等设施资源的共享。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一直徘徊不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农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一遇洪涝或旱灾就造成大面积减产。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就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粮食增产”的指示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水利化、农机化、交通现代化条件;依赖于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的良好的防洪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涝体系;依赖于农业综合开发,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依赖于加强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
2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撑力脆弱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田水利改建扩建、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难以有效展开,大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着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严重不足;许多农业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普遍存在着前期工作跟不上、工程管理制度及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等问题;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覆盖面很低,退耕还林(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现有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能有效支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服务性基础设施执行力减弱
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我国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消除了一批中小学危房,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但由于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差、范围广、规模大,投入仍明显不足,在教育方面,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超负荷运行,失学率依然较高。据统计,从1985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农村仍有少量青少年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疾病预防救治体系不完善、卫生保健水平低。不少乡镇医院医疗设备陈旧,医疗卫生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诊治手段也十分落后,很难应对突发的公共疫情。饮水困难、安全卫生饮水问题也较为突出。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短缺的现象非常普遍。
2.3 社会性基础设施安全力薄弱
相当一部分地区因没有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无公害食品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的科技推广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及监测检测体系,而导致农产品的环保、消费安全标准难以保证,不能适应发展订单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的需要。同时,执法体系、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等也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
2.4 流通性基础设施承载力孱弱
以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茶叶、生猪、山羊、药材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落后;很多农村交通设施落后,虽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通村公路质量较差;村内道路虽经过多次规划、整修,路面质量仍很差、道路狭窄、垃圾成堆、排水设施不健全。这种滞后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制约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进而抑制了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发展。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三大障碍:投入、规划与管理
3.1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潜在的高风险、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弱、二元财政供给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以致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因为投融资方式不仅关系到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方式;财政投融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即BOT方式。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资、农民集资(包括以工代资)等渠道。这里我们首先对作为农业基础设施资金供给主体的公共财政及其供给能力作一些分析和判断。
(1)财政资金正在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去,在“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基础设施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这种供给制度主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而农村所需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较少,许多方面主要由农村基层负责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落在了村委会的头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向农民收取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的方式筹措,成本支出主要由农户或由属于村民共同所有的集体企业承担。并且,各级政府应提供基础设施的责任及其界限不明确,从而造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言,“九.五”以来,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998-2003年,中央累计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量超过3000亿元,在国债及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达到30%左右。在2005年的国债投资和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当中,用于大农业方面的投资比例比2004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供给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明显不足,从投资的结构看,仍偏重于大江大河的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偏低。在WTO规则所允许使用的12类“绿箱”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类,政府支持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远未达到加入WTO时承诺的8.5%的水平。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预算的1/5。
(2)“以工代资”仍是农民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由于机构膨胀、县乡财政困难、分税制改革不彻底等原因,许多本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或物品的责任却由农民承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乡镇道路、农业技术服务以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这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显著贡献。近两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来运作,因而影响了农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再者,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两工”在3年内逐步取消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投入渠道。
(3)农发行的资金没有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主要业务局限于粮棉油收购贷款,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发行在这方面的功能和业务实际上已经淡化和萎缩。虽然保本微利是农发行遵循的经营方针,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因而农发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农发行现行业务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和提高其经营效率,扩展其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定位构想。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当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民间资本,但比重过小,不具有普遍性。这缘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风险大、报酬率低等特点,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且风险性较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在缺乏成熟的项目法人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难以有效吸纳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
(5)财政增收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能同步增长。以2005年湖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就不难发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仍然未能引起重视。2005年度全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319.67亿元,比2004年的355.00亿元减少35.33亿元。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投资构成分类:(1)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来源分类分析:在200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5.11亿元中,自筹资金达325.18亿元,占总完成额的76.49%,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主体—国家投资、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等仅占总完成额的22.1%;用于与农业基础设施紧密相关的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产业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的投资完成仅为64.0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5.05%。(2)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项目分类分析:2005年度用于道路、桥梁、水利三个项目的投资只有55.18亿元,仅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2.78%;(3)按照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的投资构成分类分析:建筑工程投资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刚刚超过一半,占投资总构成的51.7%。在设备和工器具购置投资的112.29亿元中,用于购置生产设备的投资只有85.35亿元,只占当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总额的20%。
3.2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混乱
重建轻管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从调查的情况分析,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施老化年久失修。许多地方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如湘北有一个区共有“病险”水库106座,整治销号进度不快,还有30座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我国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50到70年代修建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年久失修,老化问题相当突出,有些水利工程不但难以发挥灌溉效益,而且还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近调查发现近十年来,大、中、小型水库中,病险库仍占50%左右。因没有进行彻底治理,有效库容和灌溉面积分别减少20%左右,有30%的灌溉渠道被淤塞,机械提、排灌溉设施50%不能正常使用。
(2)部分新建设施质量标准偏低且不配套。(1)一些新建设施质量标准低。已通水的灌溉渠道作了防渗处理的比例很低,渗漏水量大,有些灌溉渠道上游还是水流漂漂,下游却成了干涸的小溪;有的渠道工程开挖断面过小,达不到设计输水量,水的利用率很低。(2)设施配套没有跟上来。部分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的时间,还有一些灌溉渠道尚未挖通,工程附属建筑物未修建好,大、中、小型水库因此未发挥灌溉效益的库容非常大,实际灌溉农田面积只达设计能力的比例较小。
(3)基础设施使用效益发挥不够。大多数设施都是政府免费供给,需求无度,不讲节约,造成了一些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
(4)管理不科学、不规范。(1)建设规划管理不科学。一些农业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因而合理布局不够。(2)农业设施管理不力。由于前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各地乡村和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疏于管理,大部分水利设施抗旱和排涝能力都大大减弱。(3)建设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建设资金被挪用或工程建设质量低劣,即使不断投入但产出效益低下。
3.3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与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违背规划,无序、盲目开发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县尤为突出,并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无正规设计,前期工作简单。有些地方在开发农村水电时急于求成,一哄而上,圈地圈水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项目业主盲目追求节省投资,把工程项目交给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和施工,甚至廉价交由个人设计,给工程项目带来诸多技术和安全问题;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施工。有的农村水电项目在开工前,不履行审批程序,盲目动工的小水电项目屡禁不止。一些业主法律意识淡薄,一意孤行,违章违规操作。如湘西有个电站就是其中典型。该电站既无正规划设计,又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对水利部门的执法置之不理,强行施工,并私自试机,最终酿成事故;自行组织施工,工程施工粗放。一些业主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工程施工措施简单粗放,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手续不完善等现象较普遍,给工程项目留下不安全隐患。
4 结论与建议
4.1 农业基础设施的质和量以及建设速度上要迅速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就全国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要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基础设施。要坚持顺应自然规律,强化科学治理,突出防洪安全,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原则,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雨洪资源的能力。(2)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设施。要按照国家公路建设规划,优先建设高速公路,加快重要经济干线及旅游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及站场建设,形成高速成网、城乡一体、内外通畅的公路运输体系。(3)建设稳定高效的能源设施。电力能源建设要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源布局,减少污染排放。优先开发性能好的水电,有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鼓励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发电,积极开发和引入外区电能,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大力发展沼气能源。(4)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对通信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长。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要突击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设,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向农村延伸。
4.2 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强化以下三大功能
(1)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属于公共品和准公共品范畴,许多是老百姓急需解决但自身又无法解决的事情。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因此,要重视新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修农村原有农田水利设施,真正实现其原有的防洪灌溉功能;要加快农村防治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防治自然灾害和救助系统;要严格执行农业基础设施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督,制止和防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搭便车行为,避免将农田改为其它经济活动对农业基础设施增加负面影响;要把加强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列入财政预算,有计划、分年度、源源不断地给予支持,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状况,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
(2)强化资金支撑功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何以投入不足?公共财力不足自然是一大原因。但是,从历史的大背景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失误,由于深受前苏联“优化发展重工业”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农哺工的发展战略,导致在资本积累方面农业部门的资金、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的缓慢甚至停滞。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较这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农业却在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冲击下仍然裹足不前。如今,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意识到以工哺农的重要性,那么,在以工哺农的战略中,强化资金支撑功能,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应是首要的选择。
(3)强化监督管理功能。(1)加强政府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管理。一是健全重大项目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二是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三是加强重大项目监管体系建设;四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实现监管专业化、程序标准化、手段信息化和方式多样化;五是建立和落实项目责任制;六是健全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2)加强水利水电开发管理。要针对当前农村小水电开发现状,加强行业监督,促进农村水电健康全面发展;要加强农村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各级水利水电行政主管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开发权管理;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持开发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而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本文在提出农业基础设施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生产性、服务性、社会性、流通性的基础设施,分析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表现,以及导致滞后的障碍因素:投入、规划与管理;提出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资金支撑、监督管理三大功能。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为加快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N].湖南日报,2006-11-08.
[2]汪金敖.论加大农业金融资本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7):61-64.
[3]汪金敖.传统农业的新突破[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93-96.
[4]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10):111-113.
3.苏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 篇三
一、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交叉设置。目前,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多部门、多渠道管理造成了事权不明、职能交叉,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既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又造成重复浪费。有的同一个类型项目,由于资金安排渠道不同,由同一个部门的多个职能处(科)室交叉管理。如水利部门的项目要建桥、财政部门自主的小农水项目要建桥、农工办的“一事一议”项目要建桥、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项目也要建桥。再比如,财政部门的基层处(科)有农桥建设,农业处(科)也有农桥建设,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归农业处(科)负责,千亿斤粮食工程归经建处(科)负责,如此等等。由于部门间、同一部门的职能处(科)室间缺少实时信息共享,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套取资金的现象。
(二)重建设、轻管护。盐都区水利类项目3年来只安排过一次维护经费260万元,工程预算中又没有安排后期维护经费,只是明确根据项目大小实行镇、村分级管理,由于乡镇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基本没有能力安排专项管护经费,从而使得已建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后期管护跟不上,较大程度上缩短了使用寿命,使用绩效不高。
(三)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弱、欠账严重。近年来,盐都区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节水灌溉、高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2013—2014年,共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51865万元,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持续改善。但由于过去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太多,加之区级财力有限,全区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还有5万多亩农田、1175个匡口受路、桥通行限制,大中型农业机械无法通达,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项目配套比例过高,县(区)级财政难以承受。在所有农业项目中,水利项目盘子最大,基层配套比例最高,县(区)财政负担也最重。除高效设施农业、高效设施渔业等项目不需要县(区)财政配套外,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粮田、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县区财政配套比例今年为7.5%(2014年以前为2.5%);水利项目县区配套比例下限为30%,2013年该区争取的横塘河项目资金总量为2971万元,要求区财政配套比例竟达60%。2013—2014年,区财政仅水利项目配套就达10003万元,远远超出了该区财政承受能力。
(五)投入与绩效存在较大反差,绩效评价未能跟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数额庞大,但投入的绩效如何,项目实施是否按项目规划或初始计划实施到位,项目建成后是否发挥应有的效益,这些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基本未实施相应的绩效评价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确立规划意识,实行区域统筹推进。县(区)级水务、农委、农办、国土、财政、交通等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打破利益桎梏,共享信息,通盘谋划,按照统筹兼顾、轻重缓急原则,建立部门联席审批和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编制本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2至3年建设规划,在规划的框架内建立年度项目库,规划与项目库须报省级水务、农委、农办、国土、财政、交通等部门备案,并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县(区)依据项目库再按部门职能向上申报,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结构调整,着力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项目资金整合的关键在省级层面,近两年来省级涉农相关部门对项目、资金的整合已有所动作。建议省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整合的力度,根据“三农”工作的客观实际,简化资金类别与分项设置,整合资金办大事。同时,整合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变多头管理为单一管理,克服“小、散、乱”现象,便于支农资金的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可以考虑将各县区的支农资金整个切块给基层,基层根据县区发展计划、规划,结合上级的要求,统筹安排,实现财政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三)进一步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农的重点应当遵循“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主题,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一重点领域。同时,尽可能增强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桥、农村道路、村庄河塘整治、县乡河道清淤、机耕路修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可以适当考虑逐步缩小或取消对农民个人的小额补助,将该部分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建议省级财政等相关部门从3个方面对苏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一是增加省级乡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重点对苏北县区实行倾斜。二是降低苏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区级配套的比例,建议不超过15%;或者实行区别对待,对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倾斜,直至免除配套。三是落实专项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经费,可以在项目预算中安排,或者是专项经费,以保障农业设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进一步实施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绩效评价工作。抓紧建立并实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评审制和绩效评价制,项目申报初期要通过财政投资评审,实施后要进行投入绩效评价。近年来,财政部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建议省财政及相关涉农部门抓紧做好设计,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为重点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工作进行部署,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稳定的评价队伍(目前,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第三方实施评价)。同时,加大评价结果的运用,以此作为相关转移支付和专项扶持的重要依据,并对绩效不高的项目追回财政资金,直至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问责。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篇四
一、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几年来,镇以改造增效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向上争取,全力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工作氛围基本形成。镇村两级组织抓项目的机遇意识、主动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申报争取项目的热情普遍高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全镇上下抓项目建设的工作合力基本形成。二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落户我镇并得到实施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额度越来越高。仅年,全镇用于镇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投资就达到1753.5万元。全年硬化乡村公路40公里,新建末级渠系9公里,改造土地5300亩,完成安全饮水工程2处,解决3000余名群众吃水问题。卫生院综合楼、司法所、福利院、村委会改扩建和村级无线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我们围绕年初八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2000万元农村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目前已落实到位了覆盖8个村的6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100万元以上,大部分项目已正式启动或正在施工。三是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四是项目效益发挥较好。通过村级道路硬化、末级渠系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土地整理和次生林改造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建设,镇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大大提高,为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
针对镇级财力捉襟见肘,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实力不强,农民群众尚不富裕的实际,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盯目标,抢抓机遇,凝聚力量,完善机制,科学实施,力求以富有成效的项目建设改善农村面貌,造福一方群众。
(一)统一思想认识,建立工作机制。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年召开两次关于项目建设的固定专题会议,引导班子成员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高度,增强抓好项目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全镇干部中形成了“抓发展必须抓项目,不抓项目就是不作为”的发展共识;同时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入户宣讲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抓项目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和为镇委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意识。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在全镇范围内广泛调查摸底,认真疏理汇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分村设立与完善项目储备库,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确定主攻方向,突出建设重点,分步推进实施。三是建立工作机制。镇委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六大工作专班,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实行“领导牵头,目标管理,专班运作,经费包干,考核奖惩”,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了“每周碰情况,每月报进度,季度结硬帐,全年严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建设质量。坚持把提高工程质量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强化全过程监控,确保把每一个实施项目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的原则,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在深入实地认真勘察的基础上,科学制订规划和施工方案,并层层征求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反复进行论证,认真修改完善,力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蓝本。二是精选施工队伍。在工程的发包与施工单位的选择上,坚持看资质、看绩效、比价格,严格按要求公开对外发包,力求用最好的施工队伍、最低的建设费用,建设质量最过硬的基础设施。三是严格工程监理。在聘请中介监理机构进行监理的基础上,组织经验丰富的本地人,组成项目建设督查专班,与监理机构一道,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按时按质按量施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积极配合上级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一律先整改后签字。四是优化施工环境。由班子成员牵头,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项目所在区驻村干部、村组干部组成专班,专事项目区矛盾纠纷及遗留问题的摸排处理工作,做到项目未动,纠纷先调,积极争取项目区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三)强化后期管护,发挥项目效益。坚持把基础设施后期管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办法,确保基础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一是推行水利设施协会管护机制。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使各项工程后期管理及运行维护趋于规范有序。二是推行农村公路发包管护机制。结合实际,采取专业队伍,镇级统筹,分段划责等多种灵活方式,充分发挥项目区企业、退职干部和无职党员作用,镇级发包乡道,村级负责村道。三是推行公共设施专人管护机制。对村级广播、办公场所等,由村组干部负责管护。
三、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虽然我镇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仍然赶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结合近年项目建设的实际,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一)解放思想不够,视野不开阔。在项目争取上,受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视野不够开阔,争抢意识不强,走出去的力度还不够大;对项目建设发展形势了解把握不够,依赖性强;期望值高,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心理承压能力弱。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下功夫,着力转变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努力增强干部群众的开放、创新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不断提高项目规划和实施的操作性,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二)镇村财力较弱,配套不充分。从目前情况看,我镇产业结构单
一、规模偏小,支撑作用较弱,实力不强,有限的地方可用财力维护基本运转已实属不易,配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更显力不从心。加之受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国家投入有限,地方配套不足,形成了项目争取越多,投入越大,债务越重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我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增强镇域经济实力上下功夫,努力拓宽新的筹资渠道,建立新的投入机制,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三)群众尚不富裕,自筹能力弱。截止年年底,我镇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089元,总量虽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受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对比,仍显不足;特别是外出务工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才和劳力大量外流,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能力不强,效果不够明显。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增加农民收入,集聚农村人才。
(四)体制机制不顺,管护不到位。近几年,我们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一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基础设施管护而言,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管护资金来源有限,投入不足,村级管护方式也就能简则简,投入能少则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我们必须要在进一步加大管护机制的探索实践上下功夫,健全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尽快探索推行切合实际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实施办法。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篇五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农业生产完成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材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按其内容可分为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型。前者包括供应生产资料的产前环节的基础设施、生产农业初级产品的农业产中环节的基础设施、加速农产品流通的农业产后环节的基础设施;后者包括农业综合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推广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政策及法规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不论是物质基础设施还是社会基础设施,其作用都是为了扩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二者互为条件,互相补充,只有各方面基础建设综合发展,协调配套,相互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可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1.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2002年,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捆绑项目资金150万元,重点支持解决了响水镇、小周镇、太安镇等15个乡镇、30个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让农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但要完全解决万州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仅万州区就还有近14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困难的问题,何况其条件更差,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2.缺乏资产经营管理
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目前还谈不上资产经营管理:其现状为: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愈是步履维艰。
3.保障能力下降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清,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新时期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如重庆市万州区水利工程规模小,骨干工程少,大型水利工程还是空白,中型水库也仅有2座,小型水库181座,蓄水能力弱,灌溉能力十分有限,致使万州区农田保灌面积较低。
5.布局不合理
缺乏统筹规则,设计也不尽科学,因而合理布局不够。如没有存放农用车辆的地方,导致农村乱搭乱建、挤占街道和公共用地现象比较普遍。
6.效益不高
政府免费供给,需求无度,不讲节约,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益。如重庆市万州区有三分之二的“病塘”、“险库”需要整治,大部分渠道渗漏严重,输水效率较低,稻田保灌面积仅为46.8%,绝大多数早地和占四分之一的稻田没有灌溉设施,中低产田地所占比重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高达55.3%。虽然万州区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还不到总耕地的一半,但是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已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笔者认为:
1.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要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应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并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
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当地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改造成公司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企业还可以收取服务费,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其服务收费不宜过高,亏损由财政补贴;对一些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不论是全国性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地方性、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也不论是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还是非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都要朝着与市场经营运行机制;相一致、相适应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路子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在投资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要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重庆市万州区段家村“联村建自来水工程”、朝元村四组“联户建自来水工程”,实行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和深化;又如重庆市万州区天星水厂实行政府搭台、业主开发、农民参与、滚动发展,探索出了城郊地区及农业园区自来水供应走城市化的新路子。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
4.促进部门协调及相互配合,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聚集各个方面的力量,促进部门有效配合,齐心协力,才能收到成效。实践证明,在目前任务艰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部门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前进的重要因素。
5.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目前,我国农村正在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这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绝好机会。因此,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开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路。
6.应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手
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各部门、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进行集中治理,并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做到乡乡有重点、村村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泛泛而抓。要突出主攻方向,采取缺啥补啥的方法,如在旱片死角缺水严重的地方,以兴修水利为主,加快人饮工程建设和现有塘库的整治配套和清淤;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在有水有林、交通不畅的地方,则以解决交通为重点,新修乡村公路,确保交通便利。
7.择优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凡属国家下达确定的退耕还林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应由区县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凡属村、乡、镇辖区范围内事关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的项目,应由当地党政依据社情民意,搞好规划,组织实施。对群众积极性较高,成效显著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在资金上应优先安排,按建设的实绩、成效来确定扶持的力度和额度,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走不脱”的择优扶持办法。
8.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6.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篇六
为加快我乡设施农业建设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按照市区《关于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乡发展设施农业的情况和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区域集中布局,突出设施蔬菜大棚示范区、标准园区建设,使产、供、销有机结合,确保设施农业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二、发展目标
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12年全乡计划新增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3000亩,建设标准日光温室大棚492栋,到2014年全乡设施农业面积要达到10000亩。
三、建设重点
以联丰村、八一村两个基地为基础,规划在联丰村5、7组建设温室131栋,1200 亩;在八一村1、2、4、5组建设361栋,1800 亩。并新建中泰设施农业园区,以此辐射带动全乡设施农业发展。
四、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2月中旬召开全乡设施农业建设再动员大会,充分利用各村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意义、效益等,做到家喻户晓。
2、流转土地。3月中旬在各农户报名的基础上,围绕建设重点区域展开土地流转工作。3月下旬全额支付被流转土地农户当年的土地流转金。
3、协调贷款。3月下旬,积极协调农村信用合作社,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大棚户,每户每个大棚贷款2—5万元。
4、工程建设。4月下旬,全面进行大棚的土方工程建设,计划7月底前完成此项工程;8月中旬前完成钢架安装、后坡辅设等覆膜前期工作,同时搞好建设大棚所用材料的联系准备事项;8月底完成卷帘机安装,房屋建设等;8月底完成基地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保障措施
1、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使每一笔惠农资金都能真正用于大棚建设。
2、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棚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进一步完善专业合作社的协调、统一、服务的功能,搞好大棚建设,努力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4、加强领导,严格考核。乡政府成立“设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设施农业发展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组长由乡党委书记张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军,乡党委副书记尚永亮担任,成员由包村领导、园区所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包村干部担任。乡党委、政府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各村和个人全年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
八一乡人民政府
7.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篇七
一、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是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材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性、外部经济性以及资金积聚性的特点,它提供的服务对消费者来讲,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且外部正效应明显,其建设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更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它不仅使农业、农民受益,而且使城镇居民同样受益;它不仅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应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
农业基础设施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其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搭便车”和“外部性”等问题,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无法培育出一个能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金融市场。鉴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回收期长、收益率低等不利条件,以提供短期贷款为主的商业性金融不愿涉足。这样商业性金融机构由其经营准则决定所留下的资本市场空缺,需要政府进行调控。但政府财政机制的非价格性或者说财政分配的基本无偿性,无法避免农业基础设施因财政提供而产生的内部直接经济效益的损失,也就是“政府失灵”,尤其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外部间接效应缺乏评价的标准,更容易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的低效,违背了经济学对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可或缺性和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有效提供的局面,决定了其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是市场机制“无形之手”和政府机制“有形之手”的有机结合。这种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领域表现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制[1]。所谓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指与政府某些经济职能相联系,为贯彻政府对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不以商业性标准为原则,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并为政府所有、参股、担保和控制,支持、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业收入稳定增加的一种特殊金融活动和金融形式。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财政资金和信用资金的相互配合,从而满足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和银行资金运动规律双方的要求,更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中的严重缺位
当前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满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在1995 -1998 初期,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比较全面,它既办理政策性的专项贷款,为农业基本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提供政策性支持,又为粮食棉花的购销提供资金支持,在全力贯彻国家的区域和产业政策、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98年3月,国务院对其职能做了调整,将农发行承担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业务,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业务贷款划转农业银行。农发行自此专一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业务, 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职能名不副实,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2]。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管理模式(总行作为唯一法人,下设省级分行、地市分行、县级支行) 以及对应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整个组织运行的高耗和低效。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
鉴于资金短缺对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瓶颈”制约,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弱化,有必要对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组建双层合作模式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3],以期达到满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宗旨是:通过财政银行双重职能的有机结合,贯彻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意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科学农村金融构架,使农业政策性金融在贯彻低成本、高效率原则中,以服务“三农”,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立双层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所谓双层合作模式是相对于水平竞争模式而言,现存农村金融中的水平竞争模式无法解决农村金融中信息不对称、抵押物缺乏、非生产性融资为主等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也可按照双层合作的模式进行构建,一方面,上层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比较强大,但由于农村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对于一些小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往往资金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基层的农村金融机构比较熟悉本地区的基本情况,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但是融资能力比较薄弱,对于一些大型农业基础设施无能为力。将两者优点结合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全面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双层合作模式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二)双层合作模式的框架
双层合作模式的框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上层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下层的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
1、上层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上层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从现状出发。在县域以上,以现有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同时,根据适合提供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需要,在省域内,由国家、地方政府出资与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建立区域性开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国家全额投资设立的国家农村开发银行。
(1)国家全额投资设立的国家农村开发银行,根据经济需要设置分支机构。农村开发银行应办成开发性政策性银行[4],将原国家开发银行的有关农村基本建设等相关政府资金并入该行集中管理,主要承担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贷款,满足大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
(2)由国家、地方政府出资与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建立区域性开发银行,主要承担该区域内有关跨省和跨地区的联合开发项目,既有关农田水利建设、信息体系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要,以及为在该区域内的国家大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配套资金承担筹资任务。如“西部开发银行”、“中部开发银行”。
2、下层的农村基层金融机构。
在目前情况下,下层的农村金融机构应以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县以下机构以及其他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为主,在一些地区,纳入监管体系的规范的非正规金融也可成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合作对象。这些机构扎根于农村基层,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作为目前农业金融领域的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给予资助的方式,以低利贷款为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成为贯彻政府意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具。
3.两者之间的互动
(1)在双层合作模式中,上下两层是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有着各自独立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赋予基层金融组织独立的经营决策权是解决政策性金融供求失衡、提高政策性金融效率的关键,上层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基层金融组织的上层机构,应限定资金的使用范围,但不干涉基层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选择,只在每个考核期期末行使融资资金的收益要求权。
(2)在双层合作模式中,各层次的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应有明确的划分。对于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则直接通过上层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雄厚的优势,对于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政策性金融机构应通过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提供。
(3)在双层合作模式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拥有对基层金融机构的必要的监管权,如准入监管、政策性业务经营绩效考核等,必要的监管,对于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效率及政策性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和资金运作方式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功能
所谓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是指农业政策性金融在配合政府农业政策或者贯彻宏观调控意图,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基础设施除了有直接推进与强力拉动功能,还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1、积极诱导和示范功能。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并不能满足全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资金要求,因此要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诱导性和示范性功能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首先倡导性地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放,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随之进行投资,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以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形成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商业性投资趋向的倡导和诱导功能。
2、逆向选择与补充辅助功能。
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低于市场贷款利率的优惠贷款方式向难以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或合作性金融机构贷款的农业基础设施提供贷款,弥补商业性金融资金不足导致的农业基础设施“债务性缺口”,通过这种反向选择起到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这种补充作用是政策性金融适应商业性金融的结果,但是对于这种反向选择或逆向选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反市场的选择,也不能理解为完全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作方式
1、贷款。
贷款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最主要的资金运用方式,政策性银行主要是有偿筹资,其使用亦要还本付息,实现借用还良性循环。通过对这些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支持,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缓解和消除瓶颈约束发挥了重要作用。
2、担保业务。
这里所说的担保业务,并非指担保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确保资金的按期收回,也要采取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形式。这里的担保业务,是指政策性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给予偿还保证,对其业务对象的债务进行保证。当借款人无力偿还时,由政策性银行负责偿还全部或部分贷款。
除了贷款、担保等形式外,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运用或业务方式还有贴现、补贴等形式。例如,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给予贴现,满足其资金需要;对商业银行提供的农业基础设施贷款,给予利息补贴等。
四、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
作为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其资金来源的重要特征应是成本费用低、量大集中、相对稳定和可用期长[5]。为此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渠道多样化和融资方式市场化。其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了体现国家对农业特别是对保证农业生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的政策、意图,要向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资本金。同时,对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所造成的损失,国家应通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税后返还,增加财政对其的无息贷款周转使用,增加其低成本和中长期的资金来源,今后这部分财政无偿拨款,应成为财政预算中经常而稳定的支出项目。
2、邮政储蓄是一种特殊的兼业形式,筹资成本较低,邮政储蓄利用的是邮局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优势,在一些人口过疏的地区,开展银行无法开展的储蓄业务,有效吸收社会闲置资金,是一项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实行邮政储蓄-财政配置体制,经过财政调度后,配置给政策性银行使用。
3、社会保险和保障基金可让渡使用权的时间跨度较长,并且随着社会保险和保障制度的完善数量也会不断增长,可以成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4、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在发行债券时,采取免征税等优惠条件,在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由于认购者的利息收入不交纳税款,从而愿意购买,由此降低政策性金融的筹资成本。
5、面向国际社会筹资。承揽境外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银行对中国的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的转贷,积极争取外国政府的低息优惠贷款。
(二)完善融资利益补偿机制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执行农业政策的特殊工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这一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角度讲都是有其合理性的,特别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属于亏损性或低盈利性项目,决定了其资金赢利水平极为低下,甚至低于资金的筹集成本,因此在资金运用和自己来源之间必然就留有缺口,解决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财政补贴机制,通过建立利差拨付、确立合理经营费用补贴、提高呆坏账准备率等利益补偿机制,对政策性金融从事低盈利、亏本性投资所造成的政策性亏损,要给予及时弥补,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保本经营[6]。另外,中央银行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再贷款实行低利率优惠政策以减少政策性亏损,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增强农业政策性金融履行职能、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资金的运用管理
政策性金融机构虽不以盈利性为目标,但作为独立自主经营的金融机构,它同样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作,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要遵循市场规则。因此,它需要借鉴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持续、稳健经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政策性金融服务。
1、确认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自主权。
政策性银行是政府创立或参股设立的,但不能否定其经营自主权,政府通过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其它政策规定经营方针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能随意干预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对于政策性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政策性银行应拥有独立的项目评估权、贷款自主权、项目监控全、资金回收权,这样才能保证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如期收回。
2、加强信贷管理。
农业发展银行必须以银行的方式而不是以财政的方式执行国家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要保证资金的有偿使用、专款专用及按期收回。必须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讲究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审查贷款项目,对所有借款人,都要进行资信评估,确定其信用等级,尽量降低贷款的风险程度。
(四)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法规
法律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法律任何一个行业、领域的行为都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制约与规范。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成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之前都先进行了单独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规,界定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建立还贷约束机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性质、经营方式、保障条件、各级政府的职责、财政补偿机制、农民参与形式、监管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使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创造宽松、和谐的法制环境,从而步入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之路。
摘要:农业基础设施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满足其融资需求,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的弱化未能有效满足农业基础设施的融资需求的,为此应重新构建双层合作模式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和资金运作方式,制定保障其有效运转相关政策。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董青马,向天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边界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54-56.
[2]白晓燕,李锋,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7):21-24.
[3]课题组.从需求角度重造农村政策性金融[J].上海金融.2006(3):28-31.
[4]池小萍,张国亮,刘建国.论建设新农村与健全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J].武汉金融,2006(5):53-54.
[5]姜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37-40.
8.设施农业建设标准 篇八
【关键词】设施农业硕士 渔农业设施 课程体系 优化
引言
设施农业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国内每个高校由于它的学科门类设置不同、所处地域环境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可能都按照相同模式开办这个专业。所以各个地方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同时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深造两方面着手,构建适合于自己学校特点的设施农业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 [1-2]。全国设施农业硕士教指委下发的《关于制订设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农推指委[2005]5号)明确指出:设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分领域设置,每个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和课程设置框架确定具体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完全相同,各个领域设立自己的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浙江海洋学院针对浙江省舟山市推进新渔农村建设[3]工作的总体发展要求,立足于海洋渔业的地域特色,着力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卓越人才。
1.现有课程体系介绍
该校的设施农业领域以渔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等部门中与渔农业设施相关的各种岗位联系的专业学位,以服务渔农村设施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为宗旨,为相关的设计、建造、生产和制造、经营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培养与该领域相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主要设置的研究方向包括:(1)渔业装备与技术;(2)渔农业环境工程;(3)农业建筑工程。其中渔业装备与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装备标准化、渔业节能技术、渔业装备设计开发等。渔农业环境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农业设施的环境调控技术、渔农业设施的高效节能技术、渔农业设施环境的测试技术等。领域主干课程为设施养殖、设施农业环境工程、渔农业建筑设计与施工、设施农业经营与管理和设施农业科学进展。选修课设置为渔船节能技术、渔船设计与建造、渔农业制冷保鲜技术、土壤分析与处理和科技论文写作。校外实践研究环节占6个学分。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2.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知识的前沿性
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各高校公共课程完全相同,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则根据领域不同单独设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专业课教学,不管是教材的选用还是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都忽略了知识的时效性,无法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性成果。研究生教材与课程内容不配套,任课教师教学内容老化、过时,没有对书本内容进行补充,研究生授课内容应该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及时地将新的理论和科研成果穿插到课程内容中去,对该方向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或者单独开展前沿专题类讲座,突出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而且课程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方向的前沿性问题,也要同时关注其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的趋势和动态。这样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不但对基本理论有了深入了解,对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也非常清楚。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备课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对于科研开展比较多的教师,要真正地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浙江海洋学院作为海洋类院校,教师在渔业、船舶、水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比较多,属于该知识方向的领跑者,对渔农业环境设施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也非常清楚,尽可能将这些内容穿插到课堂授课内容中,增强授课内容的时效性,让学生也可以站在知识的研究前沿。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4],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因为研究生入学时的动手能力是比较差的。研究生培养一般包括理论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研究两个阶段。在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中,由于实验教学条件有限,实际上能够开出实践教学的课程很少,个别课程开出的实验也只能依靠任课教师或研究生导师提供的有限的科研设备,实践能力培养不系统、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些能力在研究生论文阶段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研究生的现实需要仍有较大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研究生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备配套。另外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很难满足工作的需求,这就说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企业对招聘来的应届毕业生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上岗培训,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运行成本。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研究生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实验,再去企业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将得到大大加强。相同的,学生在企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企业,将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中。舟山地区与渔农业设施研究方向相关的企业单位很多,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实习实践,可以对书本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也可以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在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指导下,研究生可以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开阔眼界,更加明确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更好地为自己定位。
4.结语
浙江海洋学院根据舟山当地的产业特征,坚持“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不断优化发展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专业前沿性知识的加入、与企业直接对接培养学生等途径,培养出具备较强专业水平的渔农业设施环境工程研究方向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陈磊,郭彩华. 民办高校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4):74-76.
[2]魏小琳. 从大学生权利看高校的教育管理[J]. 江苏高教,2006(6):119-121.
[3]施志祥. 舟山市推进新渔农村建设的做法、成效与建议[J]. 新农村建设,2008(3):2-3.
【设施农业建设标准】推荐阅读:
庆安镇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情况汇报09-28
农业建筑设施08-15
设施农业信息化管理06-17
设施农业用地协议范本(国有)11-10
设施农业园区规划实习报告09-01
龙池镇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08-17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探讨论文10-02
附属设施建设建设标准06-23
消防设施检测标准09-13
设施建设意见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