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共8篇)
1.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 篇一
税源管理专题研讨论文
对税收计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莲湖区国家税务局弥晓玲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税收计划在税收新形势下,改革税收计划管理,提高其合理性、科学性已成为当务之急。税收计划管理一是要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二是要与依法治税的原则相适应。彻底解决财政为吃饭问题“以支定收”指令性计划等带来的弊端,真正实现税收计划管理与“依法征税、依法治税”相结合,推动税收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税收计划是税务机关根据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现行税收政策以及客观税源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和控制。它是国家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税收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税收计划管理则是税务机关为保证税收计划的实现,对税收计划的编制、分配、调整、考核、检查、分析、预测以及税源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是整个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计划管理规范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税源管理的正常秩序。首先,税收计划管理一是要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二是要与依法治税的原则相适应。其次税收计划的制定应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政策、制度和GDP年增长比例以及税源情况对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测算、规划和控制,因为它是税务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目标和衡量税收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各级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征管水平的提高,确保完成国家财政收入任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税收计划管理中也长期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对税收管理产生了一些负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改革税收计划管理,提高其合理性、科学性已成为 1
当务之急。
一、税收计划管理存在局限性和缺少规范性,制约了税源管理的正常秩序
税收计划的编制方法均采取由上级税务机关(或财政机关)根据上期税收入库数为基数,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再加上特殊增收因素来制定当期税收计划。近年来,虽然在计划编制程序上进行了一定改变,采用自下而上预测的方法进行编制,但其编制计划的实质仍以“基础法”为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各级部门在上报来年收入预测收入时往往出现隐报、瞒报现象,年年如此,造成了很多弊端。税收计划的编制虽然对促进税收征管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行的税收计划编制也现露出众多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基数增长法的税收编制计划,只强调上期税收完成基数和当期经济增长因素,缺乏对重点税源变化的综合考虑,而对上期税收基数中特殊因素(如清缴欠税收入、稽查收入以及短期 政策性增长等)加以忽视,这样以来,造成税收增长与实际税源上的差距,使得税收计划的落实难以与经济税源相吻合,某种程度上割裂了税收与经济的相关度,影响到税收计划的准确性,从而税收计划的落实和完成往往是通过政令来保证。
二、“以支定收” 指令性计划对“依法治税”的影响
由于我国各级政府长期面临相当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依法治税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当前以至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税收计划仍将在税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依法治税”的理念下,探索税收计划管理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税收计划在近阶段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指令性税收计划一定程度阻碍了税收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影响了纳税人准确申报纳税的积极性。虽然说现行的税收计划的编制程序有所改变,但各级政府出于对自身财政需求的考虑,确保解决“吃饭”问题和必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支出,往往量支定收,税收的指导性计划一经确定后即成为不可变动的刚性标准,形成指令性计划,而且可能随时被追加。这种“以支定收”的税收计划,不仅使财政支出的规模扩大,也使税收规模随之扩大,导致税收规模和税源规模的背离,税收规模超出了税源承受能力,出现“过头税”、“寅 吃卯粮”、税收
“空转”等现象。
因此现行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出现了两个不适应:一是与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适应,二是与依法治税的原则不适应。由此导致了在税源充裕之年,税务机关考虑来年税收计划的完成,往往会打埋伏;而在税源较紧时,税务机关就有可能收“过头税”,增加企业负担。完全以税收计划为中心的治税方针将破坏税收法治,损害税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助长人治思想和风气,体现不出公平税负的原则,削弱税收宏观调控的职能,从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给强化税收征管、推进依法治税带来极大的阻力。
三、税收计划管理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经济税收形势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税收计划管理体制还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尽管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进,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和矛盾。例如,通过税源调查搜集整理的基础经济税源资料系统性差,税源底数不清,不能满足综合分析的需要;对重点税源监控的手段和方式落后,税源数据档案库只停留在静态指标的分析,没有涉及更广更深的层次;税源监控还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事后监督,没有做到对由于经济发展变化和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调整等对税源和税收产生的影响事先予以关注、研究,及早预防;目前应用的软件与税收计划管理工作的需求不相适应,经济信息的获得手段落后;尤其是税收计划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缺少专职计划人员,且更换频繁,缺乏培训,素质较低。
几点思考:
一是改革现行的税收计划编制分配方法,使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源相协调。先进的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是建立在科学的纳税能力估算方法基础之上的,通过详细分析,运用科学的、数学的(线性回归等)方法,采用国民经济中的大量指标和数据,计算预测今后数年的经济增长和收入趋势。改变“以支收定收”的“基数法”制定税收计划的方法,各级政府及计划下达部门真正采用“GDP税收负担率法”,充分考虑经济对税收的贡献能力,充分考虑税源变化、政策影响、清理欠税、税务稽查以及当期可预见的其它特殊因素而形成的税收增减差额。采用GDP税收负担率法编制税收计划代表了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可以客观
地反映区域经济与税收总体规模,消除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给确定税收计划带来的差异,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现状,起到公平地区间、企业间的税收负担,增强税收宏观调控力度的作用,使税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差异时有地方可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
二是正确处理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的关系。确立以“依法治税”为中心的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淡化“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观念,严格依照法律管理税收,逐步取消指令性税收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这是深入贯穿新时期“法治、公平、文明、效率”治税思想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
正确处理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在计划编制执行的全过程中切实贯彻依法治税的思想。首先,要在确保依法治税的前提下论计划,保质才能保量。税收计划的实现要靠依法治税作保障。税收工作要运用依法治税的手段实现计划。其次,加强计划的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化计划的宏观性为微观性,落实计划,进而有条不紊地实现计划。再次,要加强依法治税的手段,严格执法,实现应收尽收。不可否认,当前各地经济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税收收入,但并不等于税收无潜力可挖。相反,税收收入上不去、计划完不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执法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加强依法治税是有必要的,也必将为计划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确立以税源为基础的税收计划管理新思路
由于税收计划自身的特点,税收计划管理作为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不是要取消税收计划形式,而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更好地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和税收计划管理作用。目前,税收计划管理改革,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实行指导性计划,取消指令性计划。事实上,一项计划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与计划预测相符,都是取决于计划制定时是否科学合理。税收收入计划管理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符合从经济到税收的财政理论,使税收收入目标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从全面建立税源监控机制入手,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税源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税收征管效率,也决定着税收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和计划的执行效果,如果税源底数不清,征多少税、到哪里征税便失去了依据。因此,在新的税收体制和新的征管模式下,各级税务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税源监控机制,实行动静结合、人机结合的办法,拓宽税源监控的手段和方式。一是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税源监控体系,在全面深入税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税源数据档案库,针对现状,实施税源分级分层次监控管理。首先是对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税收影响较大的重点税源采取上下级税务管理部门共同监控,分地区、分税种,按照产业、行业、经济类型建立健全重点税源数据库,进行经常性的分析研究,随时监控,掌握税源、税收情况及生产经营变化趋势;其次是对一些经营情况、税收收入较为稳定和具有潜力的 税源实行属地重点监控,并根据其经营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再次是对变化波动较大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以及零散税收实行“管片”责任制监控方式,分片、分行业、分税种通过建立动态档案资料进行管理,税务主管机关要经常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此进行清理检查,逐步规范其税源监控。
总之,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收计划的合理执行是税源的客观反映,没有有效的税源管理,税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之下,要结合税收征管改革的要求,始终强化税源管理,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完善税源和税收计划管理,逐步实现
税源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税收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税务研究》
2、中国税收信息网
2.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 篇二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 税源监管风险
近年来, 涉税违法违章案件越来越多, 金额越查越大, 究其原因, 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国、地税机构分设所带来的信息不畅和差异、税制结构是否合理、税种设置是否科学、征管环节的多少、纳税手续的繁简以及税率是否适当、是否超出了纳税人的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逃避税收得到的利益与被处罚应付出的预期代价之间的权衡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纳税人决定是否采取逃避税收的行为, 是税收征管中产生漏洞的潜在危机。
2. 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指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 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 以及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随意性大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造成的执法风险。同时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纳税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对于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征管方式等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执法方式简单, 容易诱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 也会相应使执法人员执法风险加大。
二、建立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 税收风险制度性评估指标
(1) 集中性指标
反映主要税种或税率所产生的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如果少量税种或税率能筹集到大部分收入, 则税制透明度较高, 管理较容易, 税收政策功能更有效。这一指标越大越好。
(2) 分散性指标
反映小税种产生的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 比例越小, 说明收入越分散。小税种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税收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 必须把小税种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 这指标越小越好。
(3) 税基侵蚀指标
反映实际税基与潜在税基的接近程度, 由于两者客观上存在差距, 通常实际税基小于潜在税基, 实际收入总会小于其理论收入, 应尽可能地缩小其差距。由于不同税种的潜在税基不同, 这一指标应分税种进行统计, 侵蚀程度越小越好。
(4) 从量性指标
反映从量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于从量税不能随课税对象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它对总收入的影响是较大的, 从最优税制分析, 这一指标越小越好。
(5) 征收时滞指标
反映税款的缴纳滞后于规定期限的长短。由于欠税会使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受到通货膨胀、利率调整、汇率变化等的影响, 应将征收时滞降到最低限度。
(6) 税收刚性指标
反映课税的强制执行和惩罚程度。如果违法行为得不到强制执行和惩处, 法定税制与有效税制就会产生偏差, 损害税法的刚性, 导致税制逐渐被扭曲。这一指标越趋向合法性与合理性越好。
(7) 税收成本指标
反映税收成本占总税收的比重, 包括管理成本、纳税遵从成本、税收福利成本、政治费用等指标。一般税收成本大小与风险程度呈反向变化, 降低税收成本, 实际上是在降低税收风险。
(8) 税收效率指标
反映税制是否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有效运行, 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与额外收益最大化。该指标越高, 说明税制越优化, 税收风险越低。
(9) 纳税人满意度指标
它取决于以下因素:政府与税收的合法性、税务组织结构性质、税务官员的素质、纳税服务系统的工作质量以及税款的使用效率等。逻辑上讲, 纳税人满意度越高, 税收风险就越小。
2. 税收风险征管性评估指标
(1) 税收收入质量指标
该指标考察税收总体质量。包括以下几种。
税收弹性指标:是税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若税收弹性好则税收风险较低。
宏观税负指标:反映税收占GDP比重, 体现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功能、政府可支配能力、征管力度、纳税人负担水平。宏观税负越是适度, 税收风险越低。
微观税负指标:反映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负担水平, 越是趋向于公平, 税收风险越低。
税收收入结构指标:反映各税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应该与最优税制模式、税源变化等因素相吻合, 相关度越高则税收风险越低。
(2) 税务机关征管水平指标
该指标考察征管效率, 效率好则征管水平高, 税收风险越低。主要有以下几种。
登记率:反映实际办理税务登记纳税户占应办理税务登记纳税户的比重, 反映税收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登记管理程度, 登记率高则税收征收率也高。
申报率:反映在纳税期限内纳税人履行申报的情况, 未按时申报表明纳税人出现异常, 应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无法监管或税收流失。
入库率:反映纳税人当期实际缴纳入库的税款与按期应缴纳入库税款的比例, 主要衡量纳税人实际履行税款支付义务的程度, 以利于采取多种方式, 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3) 税收执法风险指标
该指标考察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临的风险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税务机关复议及诉讼胜率:反映税务机关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次数, 以及在复议和诉讼中维持判决的比例。
执法过错率:反映税收执法人员执法过错行为尚不构成违法的情况。
职务违法率:反映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情况, 包括执行税法本身的违法和涉及税收人员廉政方面的违法。
(4) 纳税遵从度指标
该指标考察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主要如下。
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中的税收流失率: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的税法遵从程度对税收收入影响情况。
纳税人违章率:反映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 情况严重时, 税务机关要考虑加大执法力度或开展专项整治。
纳税人犯罪率:反映纳税人违法移送司法定罪的情况, 指标达到一定比例, 说明涉税犯罪破坏正常的税收和经济秩序, 风险程度极高。
三、防范与化解税收风险的对策
其一, 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增强抵御税收风险能力。只有经济发展, 税收收入才能增长, 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二, 规范政府收入机制。我国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比重仅为2/3左右, 各种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脱离国家预算, 减少非规范性的政府收入作为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的重心所在、加快“费改税”的步伐, 是减少全局性税收风险的重要措施。
其三, 优化税制改革。简明优化的税制可以清晰界定税收义务, 减少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从而降低税收风险。第一, 完善税收立法;第二, 优化税制结构;第三, 改革完善税种;第四, 优化税种体系;第五, 调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体制。规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 既能有效控制税收风险, 又能明晰界定风险责任。
其四, 队伍建设与监督制约并重, 应对执法风险, 一是树立税收风险意识;二是加强执法业务知识培训;三是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 从利益与制度上限制税收执法人员违纪违规的动机和行为, 防范和减少税收执法风险。
其五, 强化税源监管, 减少税收流失。强化税源监管能有效防止税收流失, 可以实现税源向税收的切实转变。一是实施税源分类管理, 精细化监控;二是细化户籍管理;三是严格发票控管, 严格的发票管理制度有利于堵塞发票管理的漏洞。
其六, 深化纳税评估, 有效防范税收风险。纳税评估可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有效的事中监控, 弥补管理弱化不足的缺陷, 强化监控功能, 改善征纳关系, 寓服务于管理之中。
摘要:税收风险包括税源监管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 防范风险首先要建立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积极制定对策, 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优化税制改革, 强化队伍建设和监督制约, 强化税源管理, 深化纳税评估。
3.浅析税收信息化的风险管理 篇三
【关键词】 税收信息化;电子税务;风险管理
随着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全球快速进入到信息化时代。1994年税制改革和税务机构分设后,税务系统开始步入较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时期。自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深化征管改革的方针以来,各地迅速推广使用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覆盖了全部税收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税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税务系统在信息化技术装备、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开发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在基础设施方面,全国地税系统计算机二级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全国国税系统计算机四级建设已经完成。以信息服务为内容的为纳税人服务的体系初步形成,出现了互联网网络、IC卡、防伪设施等多种申报方式;在税务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金税工程在税务系统内部全面开通运行,初级公文处理软件已在全国税务系统推广使用,税收征管业务和行政管理初步规范化,层级监控能力提高;在人员素质培训方面,各级领导信息化意识增强,干部科技素质得到提高,广大税务工作人员已初步接受了计算机培训。
但是税收信息化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认清税收信息化中所存在的风险的内容,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将风险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使税收信息化能够有序、正常地发展下去。
税收信息化的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信息化的建设或应用中所面临的各种威胁以及产生的一切负面影响和作用,是税收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间的偏差,也是税收信息化对税收工作产生的积极作用之外的不良影响。而引发信息化风险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在网络经济中税收信息化的根本特征所致,即现代信息技术与税收业务紧密、广泛地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风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的安全性。
二是由于税收信息化的应用是在传统的税收工作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传统工作中一些与信息技术应用不相适应的因素导致了相关风险。
三是税收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功能的不健全,造成了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较大的应用风险。
四是税收工作与社会的普遍结合,致使税收信息化的应用可能受到来自税务机关外部的不良因素的威胁。
五是目前社会形态正处于由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向网络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之中,税收信息化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税收信息化发展的风险。
有风险存在,就必须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以达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的管理目标。由于税务机关普遍存在风险意识淡薄,对税收信息化风险认识片面的问题,税收信息化的风险管理是一个需要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的项目工程。在调查中很多税务机关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范风险,比如使用防计算机病毒软件,进行系统数据备份等,但由于税收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是综合性的,局部风险的控制在短期内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从长远来看,总体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而整体化风险防范的思路更为可取。
在整体化思路中,我们需综合考虑与税收信息化风险相关的各方面因素,重新构建税收信息化总体框架,并以此为中心实现税收业务处理与信息存储的大集中,优化税收业务流程,处理好与信息服务商的关系,培养税务工作人员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工作及思维模式,强化税收业务、税收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及法制、法规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纳税服务,解决好税务部门与其他单位信息交换的问题,加强税收电子的整体建设及组织管理工作,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其风险管理具体可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税收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的目标要针对税收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总体和局部、近期和长远内容分别制定,并有效实施,要结合国家税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策略,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
第二步,识别和评估税收信息化的风险。首先要识别和发现已存在的风险,这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其次,找出产生风险的原因,判断风险的产生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者是思维、意识方面的问题,是来自税务机关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等等。再次,衡量风险的重要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步,制定税收信息化风险管理的策略。在实际中,针对特定的风险制定策略的方法有很多,如对于后果不可承受的风险可采取避免其风险事件的發生或排除风险;对一般风险可采取降低风险,将其导致的后果降低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第四步,制定和实施税收信息化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是根据制定了的策略建立有针对性的措施细节。例如应用新技术、对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调整业务流程或机构设置等。
第五步,税收信息化风险管理实施效果的监测。在税收信息化建设内容中,建立税收信息化风险监测机制,针对总体发展战略、应用成果、业务过程等方面进行监测。
第六步,改善和优化税收信息化风险管理内容和过程。税收信息化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之中,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对风险管理的目标、策略、方案、内容等进行改善和优化,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
整体化的税收信息化风险防范是税务部门进行风险防范最为有效的方式,税收信息化的风险管理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是与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并构成了税收信息化体系结构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蔡金荣.电子商务与税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方卫平 黄琼.税收电子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庞磊.税收信息化的风险研究[J].财政研究,2006(04)
4.税收工作计划 篇四
一、围绕主题,充分发挥税收宣传服务发展的有力作用
20xx年,国家税务总局将继续沿用“税收·发展·民生”作为全国税收宣传月主题。各级税务机关在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中,要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深入宣传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性质,深入宣传税收在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社会各界更好地关心、理解和支持税收工作。各地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方重点发展战略,在“税收·发展·民生”主题下确定副题,增强税收宣传月活动的灵活性。
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紧扣税收宣传月主题,突出抓好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宣传。要大力宣传国税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从服务于邳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和工作成效。要加大对纳税服务理念、优化纳税服务措施的宣传,大力宣传国税系统模范人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聚财为国、思想汇报专题执法为民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国税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精心组织,全面提升税收宣传活动效果
今年税收宣传月期间,我局将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组织“***”春风送暖暨第22个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围绕市委、市政府“八大工程”,深入推进“四大计划”,加快实现“四个转型”目标任务,联合地税、工商联等部门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升级转型和健康发展。活动内容:邀请市领导、市局领导出席活动和讲话;向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宣读服务零障碍倡议书;企业代表发言;发放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宣传单;组织企业代表依法诚信纳税签名活动;在《**日报》发布全市纳税50强排行榜等。
(二)开展“我为发展献一计、税企携手创辉煌”活动。通过税企交互换位,相互提出意见建议,共同谋求发展。活动包括。一是“我为发展献一计”金点子征集活动。面向税务干部征集助力企业发展的举措,面向纳税人征集税务机关完善服务的举措。二是召开重点税源企业“税企恳谈会”,让税企高层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建议以及税收政策需求。三是开展“国税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代表、纳税人代表和其他社会各界代表,开展体验国税活动,让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理解和认可国税工作。四是开展“一对一”挂点服务活动。组织成立税收服务小分队,每名税务干部挂点服务一户企业,分户印制、发放帮扶联系卡,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与现实困难,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开展财务核算、所得税汇缴辅导、优惠政策落实等服务。
(三)开展“税收发展民生”农民艺术作品(农民画、剪纸、摄影)作品展览活动。**是文化部命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宣传月期间,我局计划在市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国税宣传咨询台,邀请一批民间绘画和剪纸艺人,现场制作以税收为主题的农民画和剪纸作品,以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对税收的关注,同时进行税收知识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对税收的关注度和依法纳税意识。同时,在全市征集反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照片,通过新老照片对比的方式,反映税收为促发展、惠民生所作出的贡献。活动内容:在市区设置国税宣传咨询台,通过展板、宣传单形式宣传税法;农民画、剪纸作品制作、展出;照片征集;制作“税收发展民生”农民艺术作品集,收集农民画、剪纸、照片等有关作品。
(四)开展“三百、五一”税收进校园活动。“三百”,即百名税干、进百所校园、上百堂税收知识普及课。“五一”,即聘请一批“小小税法宣传员”,开展一次以税收为主题的手工制作比赛、一次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一次主题板报比赛和组织一次扶贫济困助学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和印象,并通过捐资助学活动提升国税部门形象。活动内容包括:在四分局、六分局的校园税收教育基地开展聘请“小小税法宣传员”、演讲、征文等活动;开展“国税春蕾计划”捐资助学活动。
(五)“纳税人之家”挂牌成立仪式。联合地税局、工商联成立“纳税人之家”,为纳税人提供了一个说真心话、办实心事的场所,达到整合纳税服务资源、统筹协调各方要素、全心为纳税人服务的目的,并开展税企恳谈会、实评税官、税风评议等多种形式的维护纳税人权益活动。
(六)统筹安排,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宣传活动
三、高度重视,推进税收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要高度重视,努力构建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税收“大宣传”格局。要从纳税人普遍关心的涉税热点问题入手,重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采取群众看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税收宣传的吸引力的感染力。要整合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工作合力。各单位要制定专门计划,明确相应人员及其职责,确保税收宣传月活动项目、经费、人员和责任的落实。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税收宣传月的主题、要求以及具体工作安排,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与各新闻单位的工作联系,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综合优势,切实扩大税收宣传影响力、渗透力。
5.2018年税收工作计划 篇五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年,因此,做好税收工作意义重大。税收宣传是做好税收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宣传普及税收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遵守税法自学性,营造良好依法治税环境,推动税收工作深入开展,总局、自治区、州地税局决定,在全国税务系统连续XX年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基础上,今年4月继续开展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第14个税收宣传月活动。
为认真贯彻州地税局关于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我局力求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支持,并及时与县国税局取得联系,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收宣传月活动事宜。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追求轰动效应,宣传形式上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宣传内容上力求创新,为确保税收宣传月活动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州地税局安排与部署,我局及时成立税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税收宣传工作组织领导,保证税收宣传项目、经费、人员、内容“四落实,四到位”;力求通过扎实有效税法宣传,使税收宣传月活动呈现出,形式新、内容实、影响大、效果佳好局面,在社会上营造依法治税良好氛围。现结合实际,将我局年税收宣传月活动作工作计划如下:
一、联合国税局主动邀请县委领导作以“依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电视讲话,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理解和支持,扩大税收宣传影响;
二、结合全县上下开展“四五”普法活动,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税法做法和经验及时报告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争取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支持,将税收征管法与今年新近出台其他部门法律列入全县“四五”普法宣传工作计划,做好持久性地学习、宣传和贯彻;
三、与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联系,联同县国税局在税收宣传月中,在县电视台且末新闻结束后滚动播出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15条税收宣传标语;
四、与国税局联合,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全国税法宣传咨询日”,统一开展税法宣传和咨询,重点放在涉农税收宣传和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方面,力求使广大纳税人用好用足优惠政策;
五、协调巴州移动且末分公司、巴州联通且末营业部、国税局,为且末县各族人民发送税收宣传知识短信,让税收知识宣传覆盖到全县手机用户,扩大宣传范围;
六、联合县委宣传部,国税局号召全县人民及时收看近日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税务局长》节目,让每位公民切实感受税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重要地位,并进一步了解税务人员,深化他们对税收工作深层次了解。
七、与国税联合,督促县部分企业悬挂税收宣传标语,引导企业参与税收宣传月活动,以增强宣传效果和力度。
八、税收宣传期间,督促我局管理科、稽查局对近期税收违法、发票违法有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公告,同时送县广播电视台播放,以引起广大纳税人高度重视,起到震慑涉税违法分子目。
九、联合县国税局对县域境内依法诚信纳税企业和诚信经营业户进行公开表彰,营造“偷税可耻、纳税光荣”依法纳税,诚信纳税,自学主动纳税良好氛围。
十、与县司法局、县广播电视局联合录制一期税收法制宣传节目,让广大纳税人加深对税收工作理解,全面提高全民纳税意识。
十一、联合县国税局,组织出动县“少年税校”鼓乐队义务宣传税收,深入街头、集贸市场、农贸市场、屠宰市场、社区和农村散发新《税收征管法》、《征管法实施细则》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涉农税收相关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等方面宣传材料。
十二、联合县国税局,在且末县昆仑娱乐文化广场举办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风筝比赛。
十三、结合全县上下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向纳税人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等税收政策同时,在局办公楼门口两侧政务公开栏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公开县地税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党支部和党员保持先进性标准,优化纳税服务具体措施和办法;公开涉农税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与人民群众生活,与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税收政策;公开且末县地税局办税服务承诺制、违诺责任追究制;切实拓宽税收宣传领域空间,提高税收宣传层次。
6.地税局年度税收工作总结 篇六
今年以来,城区分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组织收入为重点,紧紧围绕日常征管工作要求和局里的征管工作重点,统筹安排,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全力组织税收收入,经过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截止10月25日我局已入北屯市支库各项税收收入1217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10021万元,完成年计划9000万元的111.34%,完成市政府计划的91.53%。目前我局共登记纳税户3022户,管辖权涵盖北屯市区及183团、187团、188团。其中:个体工商户2365户,企事业单位657户(含外管82户)。现将2013年分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一)积极调研,详细掌握企业税源情况。年初,面对新的管辖区域和征管实际,我分局克服日常工作任务的繁重和自身人员力量的不足,从抓好辖区税源的摸底和分析入手,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调研,特别是建筑业、房地产业重点税源企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负情况,并建立准确可行的税源管理台帐,加强税收收入月份核算、季度分析,掌握税源动态,深挖税收潜力,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企业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详细掌握税源的基本情况,准确判断收入形势,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为指导税收征管、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建筑、房地产业的日常管理。面对今年工程项目多,点多面广线长的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为了切实加强建筑房地产行业的税收管理工作,我分局首先从基础管理入手,收集整理工程项目的中标通知书、工程预算、建筑合同等资料;全方位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应纳税款等情况,同时建立了建设工程项目营业税登记台账、建设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切实做到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工全面清算;其次针对房地产生产周期较长,成本核算较复杂的产业特点,实行每月收集楼盘销售统计表的管理模式,通过楼盘销售统计表动态掌握房地产企业当期实现收入、楼房空置等情况,为每月税收预测分析和加强征管提供较为准确的征管数据;第三与稽查局密切协作,大力清缴北屯市建筑、房地产企业以往年度的欠税,企业共自查欠税2929.52万元,清缴入库税金467.76万元。
(三)以税务登记审验为手段,加强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管,从2013年4月1日起,对北屯市辖区个体工商业户进行了税务登记审验,并按规定核定个体工商业户2013年应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对于出租房屋的纳税人,严格按照分片区、分路段、分楼层核定的房租标准,确定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同时,加大检查力度清理以往年度未缴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截止目前为止,共审验税务登记1759户,征收房产税96万元,土地使用税21万元。
(四)加大对耕地占用税的清欠力度。对北屯工业园区、新区、物流园区未缴纳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企业15户,欠缴税耕地占用税1200多万元,同时,对这些企业下达了限期纳税通知书,截止目前为止,清缴耕地占用税121.6万元。
(五)按照《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规定完成日常巡查任务和涉税调查事项,同时做好新增户、双定户、注销、变更、未申报户等日常涉税事项的调查、处理。截止目前为止,共纳税评估企业15户,日常检查企业55户,检查注销户313户、变更户359户,调查个体双定户、改定户165户。并及时对624户新办纳税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信息和应纳税种在征管软件中进行了登记和核定。
(六)加强税收辅导制度,对每一户新办企业对所涉及到的税收政策进行全面辅导,对老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已对106户企业下发了税收辅导表,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辅导。同时通过“税企qq群”、“税企互动平台”,与纳税人进行交流、沟通,使纳税人及时了解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等税收相关规定,为纳税人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今年以来,城区分局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组织收入为重点,紧紧围绕日常征管工作要求和局里的征管工作重点,统筹安排,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做好税收征管工作,全力组织税收收入,经过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截止10月25日我局已入北屯市支库各项税收收入1217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10021万元,完成年计划9000万元的111.34%,完成市政府计划的91.53%。目前我局共登记纳税户3022户,管辖权涵盖北屯市区及183团、187团、188团。其中:个体工商户2365户,企事业单位657户(含外管82户)。现将2013年分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一)积极调研,详细掌握企业税源情况。年初,面对新的管辖区域和征管实际,我分局克服日常工作任务的繁重和自身人员力量的不足,从抓好辖区税源的摸底和分析入手,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调研,特别是建筑业、房地产业重点税源企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负情况,并建立准确可行的税源管理台帐,加强税收收入月份核算、季度分析,掌握税源动态,深挖税收潜力,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对企业税收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详细掌握税源的基本情况,准确判断收入形势,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为指导税收征管、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建筑、房地产业的日常管理。面对今年工程项目多,点多面广线长的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为了切实加强建筑房地产行业的税收管理工作,我分局首先从基础管理入手,收集整理工程项目的中标通知书、工程预算、建筑合同等资料;全方位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应纳税款等情况,同时建立了建设工程项目营业税登记台账、建设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切实做到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工全面清算;其次针对房地产生产周期较长,成本核算较复杂的产业特点,实行每月收集楼盘销售统计表的管理模式,通过楼盘销售统计表动态掌握房地产企业当期实现收入、楼房空置等情况,为每月税收预测分析和加强征管提供较为准确的征管数据;第三与稽查局密切协作,大力清缴北屯市建筑、房地产企业以往年度的欠税,企业共自查欠税2929.52万元,清缴入库税金467.76万元。
(三)以税务登记审验为手段,加强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管,从2013年4月1日起,对北屯市辖区个体工商业户进行了税务登记审验,并按规定核定个体工商业户2013年应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对于出租房屋的纳税人,严格按照分片区、分路段、分楼层核定的房租标准,确定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同时,加大检查力度清理以往年度未缴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截止目前为止,共审验税务登记1759户,征收房产税96万元,土地使用税21万元。
(四)加大对耕地占用税的清欠力度。对北屯工业园区、新区、物流园区未缴纳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企业15户,欠缴税耕地占用税1200多万元,同时,对这些企业下达了限期纳税通知书,截止目前为止,清缴耕地占用税121.6万元。
(五)按照《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规定完成日常巡查任务和涉税调查事项,同时做好新增户、双定户、注销、变更、未申报户等日常涉税事项的调查、处理。截止目前为止,共纳税评估企业15户,日常检查企业55户,检查注销户313户、变更户359户,调查个体双定户、改定户165户。并及时对624户新办纳税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信息和应纳税种在征管软件中进行了登记和核定。
(六)加强税收辅导制度,对每一户新办企业对所涉及到的税收政策进行全面辅导,对老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从而提高管理效能。已对106户企业下发了税收辅导表,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辅导。同时通过“税企qq群”、“税企互动平台”,与纳税人进行交流、沟通,使纳税人及时了解相关税收政策、法规等税收相关规定,为纳税人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七)完成相关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做好委托代征工作。今年年初,调查核实确定委托代征单位8户,按照分行业、分税种、初步确定委托代征范围,并将调查情况及基础性资料及时上报征收管理科。
二是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纳税申报工作。积极配合税政法制科对北屯市辖区年所得达到12万元以上的个人纳税人进行了催报催缴,截止3月底,已完成自治区地税局下达我局的申报户数32户。三是做好税控收款机的推广使用工作。对北屯辖区企业、月定额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及2万元以上的个体工商户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在推广过程中,有些纳税人不理解、不支持,税收管理人员能做到耐心解释,辅导,没有引发与纳税人之间的纠纷,截止目前,已有41户纳税人安装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发票。虽然,这些纳税人安装了税控收款机,但有的不会操作使用,无法开具发票,面对这种情况,我局税收管理人员及时实地辅导纳税人进行操作,保证纳税人正确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发票,达到了安装使用税控收款机的目的。
四是做好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纳税人“营改增”工作。对北屯市辖区符合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纳税人进行了调查,共确认45户企业、16户个体工商户为“营改增”业户,同时,对这些纳税户2011-2012年及2013年1-4月的营业税纳税情况进行了统计。五是积极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联合评定工作,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对北屯市86户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按照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进行了评定,根据评定的分数,确定了a、b、c、d四个等级。
六是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对申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了调查,共有17户纳税人收入、成本、费用不能准确核算,不符合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条件,采取了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方式,从而保证企业所得税的及时入库。
七是积极开展涉外税收企业、非居民企业、“走出去”企业摸底调查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我所管理人员对北屯市辖区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9户进行了调查,调查了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形式、纳税信息,以及在境外拥有资产、开展经营及劳务活动的信息等情况,同时了解涉外税收企业对税收政策的需求。
(八)确保征收所(办税服务厅)工作的正常开展。征收所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责任重大,办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纳关系的和谐,在面对服务厅工作量集中、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的现状时,我分局以有效满足纳税人的合理诉求、提高办税服务质量为工作重点,要求征收所全体人员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内部协调分工,熟练掌握税收征管软件及相关的各类软件的操作,在征收任务和日常工作较为繁重的情况下,使得服务厅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顺利完成了各类涉税事项文书的受理、初审、传递及送达,税务登记、申报征收,代开发票、发票发售、税票缴销、汇算清缴及税收征管档案的管理等多项日常工作。截止目前,由窗口人员开具税票征收税款达8590万元,达到全局税收收入的81%,有力保证了全局税收收入的超额完成。
(九)严格控制税收征管数据的入口,强化税收征管质量的管理。为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我分局认真执行《自治区地税系统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和《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计算机考核系统》,要求分局人员熟练掌握税收征管软件的操作,从基础数据入手,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并及时清理各种错误和垃圾数据,发挥征管数据在日常税收征管中的作用,今年7月自区局开始推行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计算机考核以来,我分局已对税收征管数据分别进行了三次大的整改,对12589条数据进行了逐条梳理,能整改的逐条整改,不能整改的找出解决办法反馈给大家,并对以后录入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努力从源头上杜绝错误数据的产生,避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同时对11项需责任追究的指标落实到人,对剩余的31项指标进行了申诉,并按区局要求填制不同的表格报送征管科。通过不断的规范和整改错误数据,考核数据的数量已呈下降趋势,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准确,为进一步提高我局的征管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纳税服务手段,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创优纳税服务方式。一是进一步优化征管流程,落实“两个减负”的要求,简化办税程序,清理、精简、统一纳税人的报表资料,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逐步推行征管电子档案,凡已存入征管系统的纳税人基础信息,可以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
二是进一步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规范办税服务厅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在办税服务厅装置监控设施和排队叫号机及服务评价器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一窗”通办业务,把纳税服务引向深层次,今年4月整合了以往二类窗口对外服务的工作模式,调整了服务窗口的设置,同时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硬件设备进行调整、岗位职能进行补充,使得流程更加舒畅,衔接更加到位、责任更加清晰,最终完全实现了“一窗式”服务,实现了“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办税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多次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办税效率。
三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纳税人提供网上申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税银一体化等多元化的申报、纳税、缴库方式;截止目前,北屯地税局已初步形成辖区内个体纳税户实行税银一体化管理,企事业单位实行网上申报,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全面展开,服务厅“一机双屏”服务、pos机划卡缴税服务、办理涉税事项“免填单”服务等一系列多元化纳税申报和服务方式,得到了辖区纳税人的一致支持和肯定。
四是完善了办税服务厅的服务制度,统一了服务厅的标识,全面实行导税服务、全程服务、限时服务、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服务承诺等纳税服务,以制度来约束干部行为,规范服务标准,促使我们税务干部文明服务,依法办税,依率计征,切实为纳税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加强工作作风,积极树立良好的地税形象
依法治税不仅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更是税务部门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公正、公平纳税环境的核心内容。为此城区分局在紧紧抓好收入工作的同时,坚持“服务理念为先”,确立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的新思路,以纳税人之所需为所急,时常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法。同时城区分局的工作需要与方方面面的纳税人打交道,掌握着一定的行政执法权,税务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地税干部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形象,要求分局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办税和检查的过程中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作风,随时解决纳税人提出的各类问题,因为跟纳税人打交道,形形色色的人都会碰到,必须学会区别对待,面对一个,满意一个,当然受委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尽管这样,分局人员还是本着“文明执法、公正廉洁、优化服务”的宗旨,以宽容的心去对待纳税人、服务于纳税人,切实做到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成为展示我局形象和优质服务成效的窗口。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对建筑房地产业的税收管理力量薄弱,征管不到位。北屯市挂牌成立后,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建筑房地产企业不断增加,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税收管理人员较少,对工程项目无法完全做到跟踪管理,税源情况难以准确掌握。
二是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于加强,分局人员对税收业务政策和征管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够及财务会计知识的欠缺,使得在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窗口人员不能严格按一窗式的服务模式做到独当一面,税收管理员不能严格按检查的要求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和业务辅导。
7.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与控制 篇七
目前, 我国税收征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影响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具体如下。
1.1 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因素
非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因素, 即外部风险因素, 这种风险因素主要形成于政府税务部门的外部。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操作不恰当, 使计划的收征管目标与达到的目标不一致, 甚至偏离十分严重, 进而造成损失。外部的主要影响因素:税收征管依据法律的规范性和社会公众法律维权意识的变化。规范性需要我们进行的改革和完善, 使其更好地适应征管需求;同时, 也要适当的提高社会公众对法律维权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税收征管风险的发生。
1.2 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因素
可控性税收征管风险因素, 即内部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相关税务部门的内部的工作不当, 对税收征收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相关的税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的税收征管工作, 对风险进行分类、识别、控制。
2 风险控制
2.1 确定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目标
2.1.1 确定征管风险控制潜在损失目标
潜在损失是指在事物内部存在的, 还没有显示出来的, 但有很大可能在将来显现并发生的损失。所以, 要针对这种看不见的损失进行规避和控制, 将税收征管风险控制在损失发生之前, 即风险事故发生之前, 进行预测和规避。
2.1.2 确定征管风险控制实际损失目标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实际损失目标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后, 对风险进行控制, 以减少损失。尤其是针对于一些由于不可抗因素产生的风险, 只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的发生。
2.2 识别税收征管风险
在进行风险的识别时, 一定要对具体的税收征管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加以分析;同时, 还要对相关的政府政策进行解读, 分析人员的安排, 对征管手段和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对税收征管的相关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研究相关责任方的资金流、资产和发票等信息, 进而做出判断, 找出风险的来源, 并及时解决。
2.3 制订相关的计划
想要恰当地对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和预防, 就要详细分析相关的风险控制理论, 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比较常用的就是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利用。接下来对如何规避和控制税收征管进行介绍, 并从这两个方面对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方案的制订进行说明。
2.3.1 规避税收征管风险
规避税收征管风险指相关的国家税务机关设法远离、避开可能产生风险的相关行为和收征管风险的环节, 其目的是将收管理行为发生损失的概率降至最低, 这是一种从根本上进行控制的手段, 但可操作性不是很大, 实施的困难也很大。
2.3.2 控制征管风险损失
控制相关的风险, 尤其是控制风险带来的损失, 是实施税收征管风险管理重要目的之一。所以要在风险发生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或者在风险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和风险事故已经发生后, 尽可能的减少产生的损失, 减小损失的程度。完善风险控制的时间点, 风险发生之前要对其进行分析, 查找诱发风险的相关因素, 而风险发生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避免风险的扩大化。风险发生后, 要总结相关经验, 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征管部门应成立常规控制机构。例如, 除了现有的各级征管部门和稽查局外, 试点成立风险专项控制的部门 (市级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 , 从行业专项进行征管工作。在进行监管过程中, 中小企业一般交由县级辖区管理, 而一些大型企业需要委派市一级大企业管理部门垂直管理, 下派精兵强将在全市范围内交叉流动管理。
2.4 加强征管机构人财物的完善
首先, 在进行人才招聘和培训阶段, 要根据机构特点, 树立人才强税的思想, 并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综合素质比较高, 具有出众才能的人可以安排到重点岗位。在财力上, 要确保县区征管部门的经费需求, 并且专项征管部门最好由市级统一进行保障。在物力上, 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稽查技术, 完善相应的奖励惩处机制。
3 结语
文章就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整理, 阐述了形成风险的原因以及风险的危害, 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提出了预防风险、应对风险的有效方法, 希望可以为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新艳.完善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2.
[2]陈蓓琳.基于风险控制的大企业税收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陈文娟.税收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税源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 篇八
一、准确把握风险管理的内涵,理清思路,规范管理,搭建科学控制的软环境。
在谋划这项工作之初,章丘市国税局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首先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风险考评等不同风险管理的要素入手,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岗位风险控制工作的意见》,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提出了全年风险控制管理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通过采取内外结合、由点到面推广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把建立风险预警、分析、评估和控制于一体的岗位风险防控机制作为全年工作任务;把模板化建设和预警指标库建设作为全年工作重点;把全面预防风险、持续化解风险作为全年工作目标。围绕深化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分阶段工作进度配档表。健全了组织机构,充实了工作机构风控办,内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巡查评价、人力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保障五个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为深入开展岗位风险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夯实工作基础,规范工作行为。围绕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章丘市国税局对照现行管理制度和岗责体系,组织专人对高风险岗位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组织全员展开讨论学习,并认真填写了《岗位风险控制规范表》。按照工作流程的各个节点,界定风险控制的具体内容,做到对各环节的全程跟踪,实现了风险管理的模板化、规范化,使每名干部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为内控预防提供了控制依据。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将高风险岗位风险疑点及控防措施进行整理,编写了《高风险岗位电子手册》,对每个高风险岗位所包含的内容分别进行提示,快捷方便指导岗位人员工作应用。电子手册包括风险等级、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政策依据、工作标准、风险疑点、控制措施、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共九项内容,涉及高风险岗位106个,政策依据29件,工作标准141条,疑点提示150个,控制措施149项。
二、明确风险控制的管理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实效,探索建立税源预警指标库体系。
为牢牢把握风险预防工作的主动性,章丘市国税局把 “五个转移”作为今年深化风险控制工作重点,尤其把“控制对象由内控向外控转移”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建立了以离散分析原理为基础的预警指标库构建框架。通过以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将现有控管企业重新归类划分具有相同作业性质的行业小类,建立起品目库。结合现有的预警分析评估系统,测算重点行业的预警值,提出了行业疑点指标库建设构想。首先以工业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通用机械制造业”下具体品目为“塔机制造”企业为例,通过对其拟定的7类涉税指标、生产要素指标、财务分析指标进行采集、统计、测算、分析,计算该类产品相关指标要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确定不同指标的平均值波动区间,分析其偏离程度,进而确定相关疑点企业及疑点指标。利用这一预警方法,充分暴露风险源,畅通了风险渠道,使得风险信息发生数量较同类行业增长了3倍。当前,章丘市国税局已经把煤炭运销、石料加工等行业纳入了预警指标库管理。通过上述预警控防指标的选择、建立,初步构建起了一个预警灵敏、指标体系完整、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预警控防指标库雏形,进一步从源头上发现问题,提高了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选择预警疑点次数较多的12户塔机企业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税款63万元,户均评估税款5万元以上。
三、强化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推行岗位风险巡查和痕迹管理,涵盖风险管理全过程。
为加强风险管理的过程控制,章丘市国税局专门拟定了《岗位风险控制巡查实施办法》,并以此为指导结合税收征管基础检查工作在全系统内部组织开展了一次专项风险控制巡查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章丘市国税局专门成立了风险控制巡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巡查责任、巡查重点和工作分工。然后成立两个巡查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开展巡查,巡查工作中实行底稿制。在巡查过程中,两次召开局务会听取进度汇报,指导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巡查共发现六大类31个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认真进行了原因分析,根据问题类别,划分“立即整改、正在整改和无法整改”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了整改。
通过开展巡查工作,一是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风险控制巡查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二是进一步促进了征管基础资料的规范和完善。发现了日常征管工作中在文书使用、程序操作、资料报送、签字盖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补充整改,使基础资料大大完善;三是全局上下提高了工作认识,特别是广大税收管理员更加深刻认识到,工作严肃认真对于防范执法风险的重要性,一旦放松要求,细小的疏忽,将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四是提高了本职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的自觉性。不少工作人员意识到,要想干好工作,防止执法风险和执法过错的产生,就必须学好业务,把握工作依据,提高执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高标准、零差错的开展各项税收工作。如果抛开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要求,单纯依靠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开展工作,势必会对造成征管工作失误,产生执法风险。
四、实现风险控制的常态化、固态化,加强和完善体系建设,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使风险内控预防工作常态化、固定化,章丘市国税局全面形成了这项工作的“三级管理”组织模式,建立起以党组为决策机构、管理分局和业务科室为管理机构、风险控制办公室为监督机构的三级内控组织机构。三级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开展工作,共同实现对内部环境的综合治理、外部环境的协调制约,实现了稳健保障、高效决策、快速反应的保障。与此同时,章丘市国税局不断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岗位风险和控制巡查实施办法》和《岗位风险和控制布控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强化过程控制,及时把风险控制在过程当中,使风险不能扩大和蔓延。并且,对原有的各项内控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完善了复审复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规范性文件备查备案等制度,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及时纠正执法过错,确保了各执法环节密切衔接,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风险防控监控体系。截止7月底,共监控各类税收执法工作记录59140条,未发生一条执法过错,执法正确率达到了100%。
【税收风险管理年度计划】推荐阅读:
关于税收计划任务下的行政执法风险07-07
税收风险管控08-08
税收风险管理环节06-23
税收风险管理培训讲话09-27
纳税评估与税收风险点08-23
招商引资税收风险防范建议06-24
税收风险防范与纳税成本控制06-27
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制度测试工作指引10-14
税收征收管理实务07-08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述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