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2024-10-18

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精选7篇)

1.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司理财与经济分析在职研究生

就业前景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就业状况一览会计学是进入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捷径,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该专业毕业生进入四大,但数量非常少。普遍来看,工作相当好找,并且薪水不低,工作环境好。如果学习说的过去,那么基本上不用为工作发愁,但是要进外资企业的话,还需要努力一把。一般而言,需要在读研期间就将“东家”提前敲定,不要毕业后跑到人才市场上去找工作。2004年会计学研究生供需比例是0.7:1,可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会计,所以只要你的期望值不高,一定可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就业方向一般是到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如果考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到会计事务所高就了,或者大公司、外企。如果拿下国外的精算师、会计证,就业情况会更好。

就业前景观察现在的会计职业,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需求缺口还很大。会计的层次很分明,拿到了含金量较大的证书,比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样很快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当然,拥有名牌院校的学历证书,对就业而言,如虎添翼。

能力素质训练一般来讲,会计学研究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上有必要下足功夫:

1、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企业并购、资产管理与评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系统理论和专业知识。

2、熟练利用数据库检索学术、专业文献,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3、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学术和专业文献。

4、最好能够考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精算师等。

除此之外,在读研期间尽量多地从事社会实践,对未来就业也是非常关键的。

附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在职研究生

招生简章

学院是首都经贸大学建系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院系之一。本专业是全国设置注册会计师专门化的试点单位之一,于1997年由国务院注册会计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置,无论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研究生课程班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得到了学员的普遍认可。

学院的教师在审计学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在会计学领域有较长的历史以及在北京地区的较大社会影响,在理财学领域则是是异军突起、成长迅速。

为培养高层次财会专业人才,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决定继续举办会计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课程优势】

◆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由原北京经济学院财政会计系与原北京财贸学院会计系合并而成。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建设学科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是首都培养中高层次财会审专业人才的摇篮。

◆优势专业、全国领先:会计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的适应首

都经济建设需要的不同层次的财会审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教学和专业实习、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

◆核心师资、权威课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在会计学硕士点、博士点,拥有一支科学、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较强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案例式,全景互动式教学,开设模拟课堂,专业课被纳入教育部“优质教学资源库”,并建有6个会计领域研究中心,独享行业中最专业的会计管理教学资源库。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可共享校内论坛、讲座,提升学识与视野,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学习的同时搭建自己的人脉平台,有助于自己的工作与发展。

一.招生专业:

会计学专业(具备条件者可申请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

公司理财与经济分析方向

三.培养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和电算化化设备操作技能、信息处理和沟通技术、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能够从事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适应外向型发展需要,具有应用型、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

四.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设北京周末班、全国假期班;

五.报名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六.课程设置:

学位必修课:现代会计理论研究、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现代成本管理与质量成本会计、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专业课: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审计研究前沿、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企业财务战略与投融资决策

选修课:

公司理财与经济分析方向:合并报表的理论与实务、资本运营与并购会计

注册会计师方向:资本运营与并购会计、税收与税务筹划

注:研究方向主要为公司理财与经济分析,所以对学校给出的课程略有调整

七.报名程序: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在职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提供1寸和2寸近期免冠彩照各3张;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各2份;

4、交纳报名费200元,学费16000元(含教材、杂费);

5、交费后正式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发授课计划、第一学期课表及教材等;

6、申请学位者需另交纳学位课考试费及资格审查费1100元;

备注: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学业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习,不退学费。

八.证书授予: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54号文件及首都经贸大学《关于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

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1、学员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后,颁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

2、符合资格申请硕士学位的学员,完成本课程班的学习,通过全国外语和综合水平考试,并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阶段收费标准另行规定)。

九.申硕流程:

(一)教育部规定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

2、在所学专业有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二)我校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步骤:

1、申请并办理《课程考试资格卡》,提交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学习期间通过我校组织的7科学位课考试,70分及格。

3、在四年之内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外语和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

4、在全部考试通过后一年内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提出论文答辩的申请;

5、在提交论文后半年内进行论文答辩;

6、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2.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二

1.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对全面发展高速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得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通过发展高等素质教育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若是高等教育速度过快, 而经济投入等方面不足, 那么, 就不能按照市场要求培养高校毕业生, 进而引发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 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

2.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

在劳动力市场中, 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 其就业状况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 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的研究。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 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 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要求国有单位减员增效, 造成吸纳能力大幅下降。如果高校大量扩招无法保证教育质量提高, 无法按照市场要求培养毕业生, 那么, 就会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反而加大就业困难。整个社会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我国大学生就业已经进入艰难时期, 需要社会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从经济学角度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的因素

1. 人才供给方面

当代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 能够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的大城市是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 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都希望从事白领工作, 不愿意从事蓝领工作, 不愿意从事乡村基层工作, 我国应当考虑到高校生与其他就业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异同, 有目的的构建平台, 鼓励高校生自主创业, 支持高校生就业的需要, 并给予配套措施, 让高校生就业有自主创业的活动空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2. 人才需求方面

人才劳动力的价格是影响人才需求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在人才市场上, 人才的价格与人才的需求数量成反比;一般性人才的人才的可替代程度较强, 但是高层次人才如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这些特殊的人才资源非常稀缺, 由于培养时间长, 人数少, 加之其工作量较大, 能够工作的时间也很有限, 因此他们的供给缺乏弹性, 需求弹性较大。同时, 高校青年对薪资的要求越高, 可选择的职位就越少, 从而导致大量毕业生无法就业。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但是部分企业招聘专业要求较高与高校毕业生的实际专业不相匹配。最后, 经济周期对企业人才需求量也有影响。

三、从经济学角度减缓就业压力

1. 运用经济手段缓解就业压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二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良好状态, 必须通过财政政策的短期干预。我国国内关于财政政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观点, 一是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 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 达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二是财政政策是指一国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从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这两种观点, 都是从财政政策目标和手段的角度来阐明, 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工具, 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稳定的目标。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 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 如:税收、公债、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增加就业机会, 是缓解当前我国就业压力的关键问题。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以上叙述可以看出, 建立完善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2. 我国在减缓就业压力方面任重道远

高校青年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社会对此高度重视。一方面高校青年人数的大规模扩张, 总量连年攀升;另一方面, 就业岗位日益减少, 就业率明显下降,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欠缺, 当前社会上的不合理的招聘条件, 也都造成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因此, 认清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 把握经济结构与促进就业问题, 找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及着力点, 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3. 经济改革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

2013年在劳动力市场中, 沿海的一些城市用工出现了缺口, 出现了缺少农民工的用工荒现象, 似乎是那里的就业得到了改善, 其实深层沉次的原因是农民工返乡时的工资不但低而且被拖欠或打白条, 农民工宁可不出去, 在条件好转的当地就业, 或者去条件更好的其他城市就业。同时国家宣布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 可使全国农民一年增收2600亿元, 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调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会回到农村, 农村转移人口到城市会自然减少, 为城镇就业减轻不少压力。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为我国经济改革城镇化建设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 从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可以看出,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是综合的, 包括劳动力市场客观限制、宏观微观经济波动、高校青年主观素质欠佳等。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 利用科学发展观, 长远地, 发展地看待整个问题。看清形势, 在感受社会压力的同时, 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行动去面对, 在经济改革的潮流中磨练自己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 (第一版) [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2]金赛美.关于IS_LM模型如何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深层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 (1) .

[3]崔大海, 我国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2009.

[4]顾晓慧, 财政政策与就业问题研究[J].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9 (5) .

[5]周梦柯, 温志强.浅析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J].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 010 (10) .

[6]曹军, 李红梅..财政政策与就业水平的相关性实证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7]贾康.采取得力措施, 缓解就业压力[J].中国财政, 2003 (2) .

[8]汪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J].科学大众, 2006 (5) .

3.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三

【关键词】可持续经济学;环境污染;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中的自然资源经济学更是将自然环境当作了一种高价值的稀缺资源,而由此延伸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可持续经济发展,其将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本体论

对于可持续经济学来说,其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对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的认知上的理解;其次是对自然行为上的理解。综合来说就是需要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经济行为,保证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可持续经济学中,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首先,人类需要对自身的需求进行公正的判断,保证自身的索取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其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人类的生存是需要自然环境的。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在可持续经济学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现存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操作具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自身发展中采取的行动,还需要对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规范化的目标进行定量的操作和定性的分析;其次,效率准则的建立,由于人类和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自然系统的多变性导致的,为了更好地通过可持续经济学对其进行分析,需要将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后,想要实现人和自然的规范化目标发展,还需要从政治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行控制。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和污染成本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了解,逐渐将自然资源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从法国的土地视作生产性资源,到工业社会的煤炭视作生产性资源,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问题。而最初提出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问题的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成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质疑。随后,人们开始对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并将其和经济增长放在同等的地位。而市场失灵则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污染治理的成本较高,导致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环境与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很多国家和机构对其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研究,但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性资源,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高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则从根本上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質量,导致经济增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从国际层面上,环境污染会抑制经济增长主要是对各地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原材料的输出,原材料的开采和收集必将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取消原材料的输出又会对当地的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这些方面来看,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且相互之间又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影响。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一)需要新的能源经济学范式

根据对当前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经济增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成本,但这对环境来说确是非常大的一种破坏,经济增长能够为各国带来巨大的国力增长,但相对应的则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大量消耗,这种负面的影响对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经济的增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像石油公司的埃克森,其对石油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明确的认识,但由于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经济模式又必须不断进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具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创建一种新型的能源经济学范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问题。对于新型的经济学范式,其主要是通过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探讨新型的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对于可持续经济学来说,其没有一个规定的模式,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热力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根据当前的形式来看,可持续经济学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当前的可持续经济学中,比较关注的是资源的供给和能源的消耗问题。然后根据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可持续经济学的提出和环境经济学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其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在可持续经济学中,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而对于自然资源学,其主要是提出了资源开采的基本战略,也就是先易后难;对于自然环境学,其主要提出的观点是采用代际方式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划分,综合这些观点形成的就是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四、总结

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成了共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罗伯特·U.艾尔斯,孙舒宁.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5).

[2]王雪.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之我见[J].商,2014,(16).

作者简介:陈芸(1987-),女,浙江宁波人,就职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农村商业银行长河支行,研究方向:经济学。

4.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四

王继杰

(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广西桂林 541004)

作者简介:王继杰,男,(1974.4--),广西灌阳人,汉族,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 要:通过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对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就业教育;研究生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后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真正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单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毫无疑问归属于管理学;但是在学术界,则一般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将其置于教育学系、教育科学学院等教学研究的机构内,鲜有将其归于经济学门类的。这样既造成了其学科归属的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乃至混乱无序,也折射出这种合并的难以操作乃至有名无实。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影响深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就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做基层管理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数较少,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必须适时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严峻,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其就业意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人到金融、证券等行业。总的就业形势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地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来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毕业生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找工作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是比较容易。比如,杭州的高校,受学校所在地影响及杭州自身的优越性,杭州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首选就业目标,历年均有半数左右研究生选择在杭就业。其次,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形势的发展,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上海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又一择业集中地。北京、广东、江苏等地,也是研究生择业考虑较多的地方。但在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教育条件的落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意向基本上都是选择教育系统的工作单位,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在行业选择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在选择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往往竞争不了经济类研究生。

三是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但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考取博士生的研究生每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择业去向我们可以看出,既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如行业分布),也具有一些与整个研究生择业去向的共同的特点(如就业地区分布)。笔者认为,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择业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毕业生自身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首选。而愿意主动去企业、公司工作,或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而近几年用人需求减少的单位大多是高校,囚为高校的辅导员大都饱和,而教学岗位多需博上才能胜任囚此,“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研究生的真实现状

(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研究生教育是种专才的培养,但好多学生在就读期间不能很好地对自我职业目标形成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就势必导致研究生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脱节。因此,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必要的对教管专业而言,由于都认识到对日就业困难较大,不对口的就业就显得有点迷茫,所以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模糊,平常

人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教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困难。

(三)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影响研究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人良性循环,虽然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并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设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沪工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利用挂职锻炼等渠道,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应该以需求导向为基点,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比如浙江大学是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最早的学校之一,研究生到地市、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管理体制创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挂职锻炼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每位研究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业现状分析中发现有有些毕业生选择金融行业就业。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拟选一部分既有专业理论素养(高级职称以上),又是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实业家,如银行行长、外企公司经理,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抓好培养环节;安排部分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到金融机构实习,结合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必须与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相联系。应该切实从关心学生出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应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关心每位毕业生的需要,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要关心贫困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推荐机会。对于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高度关注,鼓励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给予就业推荐机会。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强基层意识。就业大众化背景下,以往只要高中学历毕业生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学校应该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教育大学生将眼光放低,降低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分析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不足,寻求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功利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应看重长远发展前景,将追求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

五、结束语

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能否得以改善还要在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程度,使社会接受并认可本专业的现实性与重要性,这将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赢取一片天地;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加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5.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五

(一)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全社会劳动力需求下降与结构性用工短缺交织,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从全国整体形势看,作为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稳就业原本就有不少难题,加之受疫情影响,形势更为复杂严峻。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连续7年保持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其中每年第一季度占到全年总量的24%以上,而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同比下降29.3%,城镇调查失业率5.9%、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和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

尽管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但就业人员规模仍比1月份下降6%以上,约18.3%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上班状态。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比较大,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和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亿人、一季度有50%以上人员未外出务工。

从我省就业动态看,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8%,失业人员再就业2.7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3.8%,城镇登记失业率3.5%、虽然同比降低0.45个百分点,但也存在申请登记人数较少及隐性失业等问题,特别是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77元、同比下降4.8%,这也是多年来未有情况。

从大庆实际情况看,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04人、同比下降52.3%,完成省定任务指标(2.6万人)的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1.8%、增速10年最低,也直接反映出居民就业和增收困难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用工需求总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寒冬”,虽然制造业复工复产比较及时,但订单减少、开工不足,规上企业产能释放率只有81%,而服务业复商复市时间较晚,因客流锐减、资金紧张,岗位需求大幅收紧,目前仅有677家企业在就业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结构矛盾比较突出,人员跨地域流动不畅,劳动力市场大范围重新匹配,本地企业主要缺口工种为专技、销售和经管人员,一些高技术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达到2.4以上,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现象。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住宿餐饮、文娱旅游、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阵地,用工量占到全市50%左右,但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且以中小微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弱,有的甚至复业不营业、复业不盈利,如果短期内生产经营不能好转,存在降薪裁员甚至破产关闭等不确定性。重点群体就业困难,驻庆高校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约1.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不足两成;

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既有疫情防控下的安全考虑,也存在“不好找活儿”的现实困难,全市有近30万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一季度有5万多人没有外出,劳务输出工资性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22.3%。

(二)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效,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困难压力下保持平稳局面具有现实基础和条件。

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根据就业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保存量、拓增量、畅供需,稳就业取得积极进展。落实援企惠企政策,精准实施“免、降、缓、返、补”政策,为1947户企业新增贷款32.8亿元,为793户企业办理延期贷款11.5亿元,为3366家中小企业减免房租、税费1.4亿元,阶段性减免2至4月份三项社会保险费4.7亿元、惠及职工20.8万人,返还失业保险和发放稳岗补贴3.7亿元、惠及职工5.9万人。保障复工复产用工,抽调85名“人社服务专员”深入重点产业项目和企业开展“面对面、零距离”服务,452家规上企业复工451家,复工率、上岗率分别达到99.8%和99.9%,396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全部复业、返岗率为99.7%,10.79万户个体工商户复业率94.4%、上岗率85%。创新线上线下服务,组织“春风行动”“百日千万行动”等系列招聘专项活动,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举办“云招聘”等网上专场招聘会44场,发布企业用工岗位需求2万多个,6400多人与用工方达成意向协议。巩固扶贫扶困成效,成立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小组,组织客运专车380次、列车专厢1个、运送农民工6515人返岗,在255个社区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2550个,帮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低保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经过近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硬核”政策措施见到实效。就业关键指标逐步改善、总体形势向好,一季度全市登记失业率3.17%、环比基本持平、低于省控指标1.13个百分点,为全省6个综合性城市(哈齐牡佳大绥)最好水平;

重点行业企业加快恢复、吸纳能力增强,规上企业复工率、上岗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和2.5个百分点,中直企业产能释放率超过90%,沃尔沃工厂产能完全恢复;

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回暖、基础支撑稳固,进入3月份经济开始企稳复苏、降幅全面收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限上社零额环比分别增长2.1倍、6.4倍和2.4倍,在项目集中建设和有效投资牵动下,经济增长潜力加速释放。总的看,我们具备丰富的政策工具、有利的基础条件,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三)抢抓利好政策“窗口期”,充分借鉴外埠有益经验,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为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部门、从战线到领域,各个层面陆续推出一系列稳就业政策举措,涉及面之广、含金量之高、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政策密集出台密切衔接、送出“大礼包”,2月5日人社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各省区市也都紧密对接跟进、纷纷推出“地方版”和“升级版”,4月30日我省发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25条”政策措施,通过税费减免、就业补贴、创业带动、信贷融资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叠加综合效应正在显现。措施精准聚焦精细落实、体现“差异化”,针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环节精准施策,比如,国家发改委提出20多项重点措施,着力推动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

国务院国资委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明确中央企业2020年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农民工用工人数、新吸纳就业人员总数均不低于2019;

人社部推出中职学校教师、护士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举措,等等,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多维度保障的生动局面;

工作创新招法创造执行、提升“获得感”,各地因时应变、因地制宜,返岗复工有困难的、“点对点”包输送,比如杭州2月16日就组织了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近300名贵州籍复工人员顺利返杭,拉开了全国农民工返岗大幕;

线下招聘取消了、转战线上“云招聘”,比如南宁举行“最热用工企业”微信视频招聘会,通过低门槛、低难度的登记操作,让企业和求职者实现“连连看”式的招工速配;

“宅”在家想学技能的、线上培训免费送,比如北京推出就业指导“空中课堂”,为毕业生提供足不出户、“菜单式”学习的平台,等等,赢得企业和群众的纷纷点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我们必须增强化危为机、识变应变的紧迫感,牢牢把握政策导向、工作动向、发力方向,以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担当,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重点抓好“五个一批”:

一是强化企业扶持,优先稳住一批。企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力军,稳住了企业就稳住了就业。5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和企业诉求,及时推出和完善相关政策。我们要深入研究、全面梳理、密切跟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突出“快”字提效率,把握时效性与靶向性,推进业务“打包”办理、“提速”办理、“简便”办理,确保减免政策、金融信贷、支持资金第一时间落实到企业。突出“细”字见真招,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开展“下沉稳岗暖企”专项行动,变“企业自己找”为“上门主动送”,确保工作措施真见效、市场主体真受益。突出“准”字严审核,兼顾公平性与普惠性,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健全信息共享、结果公示等机制,加强信息比对、资格筛查,确保政策扶持落在最关键的环节、送到最需要的企业。

二是畅通供需对接,服务保障一批。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合作平台,完善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优化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让企业“招人有路”、求职者“困难有助”。实施线上线下联动,推行“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服务模式,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完善职业指导“云课堂”、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在线政策宣传等一站式服务,分行业、分区域、分群体开展云端招聘,推动企业和求职者快速匹配。抓好转岗转业培训,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源,遴选“淘宝大学”“钉钉app”等优质线上培训平台,面向农村未外出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年内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密切域内域外协作,开展“劳务输入输出衔接行动”,畅通跨省供需、健康证明互认渠道,对成规模、集中性外出务工劳动者,以开通专车专列等方式,实现“出门上车、下车进厂”。

三是激活创业潜能,引领带动一批。稳就业既要盘活市场存量,更需要激发灵活就业增量。疫情期间,线上创新业态得以深度拓展,创业方式、就业途径更加多元,催生了一批新岗位、新职业。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发挥创业的倍增效应,不拘大小、不限形式,在就业寒冬中寻找新的亮光。放宽准入门槛,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从市场准入、融资贷款、场地设施等方面采取灵活措施,年内扶持各类创业主体1000个以上。强化平台支撑,发挥“星空众创”承载功能,加快高新区智能制造孵化器、猪八戒双创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免费向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把促进创业与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培育发展“互联网+”等新业态。注重创业引导,既维护城区市容市貌、又考虑弱势群体生存就业,合理设定“小商小贩”等无固定经营场所管理模式,组织返乡创业人员开展“致富带头人”等培训指导,让群众创业有门路、增收有奔头。

四是实施招才引智,有效吸纳一批。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城市选择等方面出现一些新变化。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调查显示,60.1%的受访者会选择更稳定的工作;

智联招聘大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生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相对较高,排名前3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三线城市,而东部和西部地区cier指数较低。我们要紧跟人才流动新趋势、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以更加灵活方式、更为多元手段“打捆引才”。眼光向内“留才”,重点引进驻庆高校毕业生、黑龙江和大庆本地生源以及本地户籍的毕业生,将公益性岗位或街道社区工作满两年的毕业生、医院聘用医疗人才纳入引进范围,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人,其中驻庆高校毕业生留庆比例提高到30%以上;

五湖四海“引才”,常态化开展引进知名高校毕业生,扩大从“双一流”高校招录选调生规模、面向全国全省选调机关工作人员300人;

不拘一格“揽才”,组织开展“百企进校园”“千名大学生进政府、进园区、进社区、进乡村”“万名产业人才引进高校行”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大庆、关注大庆、扎根大庆。

6.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六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关系研究

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又是不断变化的。总体上来讲,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拉动就业,只有就业的持续增长才能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但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是否实现良性互动,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理清多种因素影响下,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变化情况,对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扩大就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阶段性特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由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2011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1307.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27.38倍,年均增长11.4%,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就业的增加。2011年天津市社会从业人员达763.16万人,比1980年增长93.2%,年均增长2.1%。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经历了“双高”、“双低”、“一高一低”、“双高”的变化过程。

(一)“双高”阶段(1980-1985年)

这一时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的动能得到释放,农村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国有集体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得到较大改善,长期受到购买力限制的市场需求得到一定释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体制改革和政策放宽,建国以来首次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流动,企业富余人员和未实现就业人员大量投身市场,从事服务行业生产活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被逐渐打破,公民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增长和就业改善实现相互促进。1980-1985年6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71.8%,年均增长9.4%。天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天津就业的增长。1985年天津社会从业人员已达455.98万人,比1979年增长20%,年均增长3.1%。实现了经济和就业的“双高”增长。

(二)“双低”阶段(1986-1991年)

进入1986年以后,由于经济的持续过热,特别是1988年的价格波动和1989年的市场疲软使天津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6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36.7%,年均增长5.3%。增速明显低于1980-1985年时期年均增长9.4%的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对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1991年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为479.67万人,比1985年增长5.2%,年均增长0.8%,1988年社会从业人员一度出现负增长。

(三)“一高一低”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以后伴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天津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行道。1992年到2002年11年间,除1998年外均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2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比1991年增长2.54倍,年均增长12.2%。然而这个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国有集体经济出现一次大的调整,下岗职工队伍扩大。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扩张,单位经济增长对劳动吸收能力下降。从这11年社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情况看,除1992-1994年社会从业人员规模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有所扩大外,其他年份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1996年、1998年和2000年,还一度出现了负增长。故而造成就业规模不能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2002年天津社会从业人员为492.61万人,比1991年增长2.7%,年均仅增长0.2%。

(四)“双高”阶段(2003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市在调整经济结构,上大项目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扩大就业等民生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就业人员规模的扩大。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07.28亿元,比2002年增长2.75倍,年均增长15.8%,明显高于前3个阶段的增长水平。社会就业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社会就业人员已达到763.16万人,比2002年增长54.9%,年均增长5%,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水平。再次实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双高”局面。

二、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对就业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第三产业高速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天津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特别是1990年以后的22年间,有20年年增幅达到10%以上。到2011年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219.24亿元,比1985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27.3%上升至46.2%。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该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较大,新增就业岗位较多,2005年开始第三产业社会从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形成扩大就业的主渠道。2011年第三产业社会从业人数达373.99万人,比1985年增加245.26万人,年均增加9.43万人。特别是2005年以后第三产业社会从业人员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加23.44万人,占这一时期社会从业人员增加总量的66.2%。

(二)第二产业经过调整后再度成为扩大就业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天津第二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1984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比上年增加20%,进入1986年以后,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减弱。1986-1995年10年间,有7年就业增长率低于1%。特别是1996-2002年连续7年负增长,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一度陷入低谷。2003年以后随着工业系统的都市工业园、6大支柱产业的12大产品基地的相继落成,以及各项扩大就业政策的落实,使第二产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2003年至今连续9年增速超过16%。第二产业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吸纳就业能力开始增强。2011年第二产业社会从业人员达315.99万人,比2002年增加110.61万人,年均增加12.39万人,再度成为扩大就业的中坚力量。

(三)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呈减缓态势,从业人员明显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推进了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六五”、“七五”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在7%以上。进入“八五”、“九五”、“十五”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年增长速度减缓为4.5%到5.6%之间。“十一五”期间,随着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再进一步减缓为2.8%。受第一产业发展速度放慢,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天津第一产业社会从业人员总体呈减少的态势。1984年至今的28年间,第一产业社会从业人员人数仅有6年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其余22年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011年第一产业社会从业人员为73.18万人,比1983年减少69.55万人,年均递减2.48万人。

三、经济发展与就业增加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根据一般规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需求越大。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最大化,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弹性系数为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从1986年至今20多年来,天津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呈以下特点:

(一)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能力偏弱局面正逐步得到改善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至“十五”时期结束,天津经济增长吸收就业增长的能力相对较弱。“七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17,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仅吸纳就业增加0.117个百分点。进入“八五”时期,就业弹性系数虽提升为0.157,但持续时间不长,到“九五”时期在经济的增长的背景下,社会从业人数不升反降,形成这一时期就业弹性系数的谷底,为-0.1。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加之各级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就业弹性系数明显上升。“十五”时期就业弹性系数恢复到0.156,“十一五”时期上升至0.377,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就业良性互动。

(二)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能力最强

1985——2011年天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强,就业弹性系数为0.345,是三次产业中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从不同时期看,第三产业除“九五”时期外,吸纳就业的能力总体呈走强的趋势。“七五”时期,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305,“八五”时期上升至0.383,“九五”时期回落为0.067,“十五”时期即强劲回升为0.418,“十一五”时期再上一个台阶达到0.562,比“七五”时期上涨0.257,也就是说“十一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0.562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提高0.257个百分点。

(三)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

相对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低,从1985—2011年,第二产业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02,远远低于第三产业的水平。从不同时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变化看,“七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为0.087,到“八五”期间上升至10.7,“九五”期间,受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企业减员增效等原因,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1.2%增长的背景下,社会从业人员出现下降趋势,此种状况延续到“十五”时期中期,2003年开始得到改观。受其影响,“十五”时期就业弹性系数由负转正为0.028。进入“十一五”时期伴随着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各项就业政策的到位,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达到0.33。

四、影响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变化的因素分析

“七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25年间,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这表明经济发展对就业增加的拉动作用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经济发展对就业增加拉动作用走低的因素

从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变化看,导致经济发展对就业增加拉动作用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

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集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经济增长会对劳动产生挤出效应,技术进步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均与就业增长率呈负相关。即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必然导致就业增长水平降低。“十五”时期经济增速达年均14%,虽然明显快于“七五”时期到“九五”时期,但就业增长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不能同步的一个原因。

2. 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经济发展与就业增加阶段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夕阳产业逐步为新兴产业所替代。这个过程往往就是用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替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过程,从而导致大量结构性失业的产生。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在短期内将导致就业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加速和就业增长缓慢的矛盾突出。“九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11.3%的背景下,社会就业人数不升反降就说明了这一点。

3. 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加作用减弱。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对企业的供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不可或缺的微观因素。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2011年,天津农业就业人数为73.18万人,比1985年减少近26万人,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有26万人农业从业人员转到非农行业。另外,随着困难企业的退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成本较为低廉的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也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性失衡。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素质技能的劳动力,而市场上大量的劳动力是没有受过培训的简单劳动力,知识技能及年龄等各方面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与空位并存现象的产生。结果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不仅未得到相应缓解,还产生了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可以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是导致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长作用走强的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天津市将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继续把经济增长点作为岗位开发的着力点,扩大就业总量,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良性互动。“十一五”时期,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6万人,是“十五”时期的两倍。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377个百分点,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水平。成绩的取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大项目成为增加就业的依托。

“十一五”时期天津市围绕新上大项目,组成专门工作组,安排专人紧盯区县建设项目,跟进工作。对已立项的,摸清用工需求,储备人力资源;对已开工的,预留就业岗位,组织定向培训;对已竣工的,人员配置到位,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就业政策;使大项目成为天津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依托。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2008年上半年通过项目吸纳就业8.2万人,占单位新增就业的38%。由于政策得当,形成了就业推动大项目建设,大项目充分吸纳就业的良好局面。

2. 发展民营经济,有效带动就业。

为发挥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作用,天津市积极完善公众创业促进政策,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专家咨询、项目论证、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自筹资金有困难的的人员,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施民营企业创业项目奖励政策,根据项目的使用率和吸纳就业数量,给予奖励,鼓励各类人员创办企业,努力创造全民创业环境。政策的出台在促进民营经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到2011年,使全市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增加到220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28.8%。

3.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开发就业岗位。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格局的变化。随着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劳动力加快向第三产业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大批劳动力将在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中重新焕发活力,实现自我价值。天津市积极适应三次产业发展的需求,把开发就业岗位的重点放在服务业发展上。其中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连锁店、便利店、大型超市等新兴服务业和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主渠道。到2011年天津市第三产业社会从业人员已达373.99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49.0%。

4. 加强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

劳动者技能是劳动者就业的根本保证。为提高劳动者技能,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以天津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统计,近10年来,该中心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共培训52879人,培训后自主创业17529人,带动就业10.2万人。

5. 加大鼓励灵活就业和非正式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水平。对家教护理、导游代购、食品配送、维修保洁等需求日益加大。一些下岗职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已经从事了灵活就业,但是由于单位生产经营困难,使社会保险没着落,始终存有后顾之忧。对此,天津市出台了促进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为他们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给予资助。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出,使参加灵活就业和非正式就业的人员得到了实惠,进而稳定了就业队伍,提升了天津的就业水平。

五、对策建议

发展经济,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就业又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协调发展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虽然不是就业增长的充分条件,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的就业不足并不是经济增长导致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真正解决。结合“十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加快大项目、好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并充分利用大项目开发就业岗位,通过不断开发大项目拉动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双增长和良性互动。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天津第三产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2%,吸收就业在5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在60%左右。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天津应继续把握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在保持第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服务业的发展。在保证传统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宽服务业的领域。鼓励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及下岗职工兴办企业,为其发展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和税收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三)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天津应该坚持着力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继续完善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组建企业集团,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吸纳就业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经济环境来说,应着力解决民营经济普遍存在的市场准入限制、融资难、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公平宽松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应扩大民营企业投资的行业和领域,鼓励私营个体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支持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个体企业,促使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做大做强。

(四)着力开发人力资源,减少结构性失业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天津市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失业与空位并存。一方面无技术的简单劳动力就业难,另一方面素质技术要求较高的劳动力缺口明显。因此,一方面在继续健全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同时,应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引导,科学制定就业规划,调节劳动力供求;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下岗和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和职业转换能力。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教育与培训并举。此外,密切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引导就业培训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促进有效就业。

(五)完善就业形式,发展灵活和非正规就业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的多种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就是其中有效的一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行业企业类型的日益多样化,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日益增加。这些企业往往是家族企业,并没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能够提供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岗位。而且这种非正规就业的就业门槛一般较低,就业方式较灵活,具有较大弹性。因此,发展非正规就业不失为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应鼓励劳动力特别是再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选择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非固定就业等非正规就业形式实现就业。此外,由于非正规就业往往存在社会保障待遇不健全等问题,政府应在给予这些企业税费、信贷和政策等方面支持的同时,加强监督,努力使非正规就业者享有与正规就业者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社会保障与就业扶持相结合

7.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前景 篇七

关键词:经济 新常态 就业 现状

一.经济新形态下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并解释了“经济新常态”一词,新常态即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的经济新常态下。

经济增长的降温减速,势必会导致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们将更难找到工作,如何在放缓经济增速的情况下保持就业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作为人口大省的河南,主要面临以下形式和问题:

(一)经济新形态下河南省就业形势

1.就业人数不断刷高历史人数。2014年河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8.3万人,被称为“最难就业季”。2015年河南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再创“新高”,达到49.9万,较2014年增加了1.6万。[1]2016年面对“更难就业季”,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

2.就业存在门槛现象,就业歧视尤为突出。很多公司企业招聘时“明码标价”:“非‘985’、‘211’不予考虑”,很对公司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还有的甚至以出差为原因把女性工作者拒之门外。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的求职难度更大。

3.就业信息不对称。[2]目前,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根本不能及时的到达学生们的手中,导致很多学生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不能有导向得有目的学习,使就业成为一项繁琐的进程。

4.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在学位上分为高学历和低学历之间的差距,在专业上分為工科和文科类的差距,在性别上男女的就业比例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地理位置上,经济基础好的就业率相对高一些。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跟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并且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公正现象扭曲了大学们的就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结业结构的合理性。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就业问题分析

1.大学生自身方面。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很多大学生想要一毕业就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想要高薪、低劳的理想工作。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过就业经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存在着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就业失败时所表现出的更多是迷茫,因为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3]

2.学校方面。一所学校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怎样有效的进行大学教育是各大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河南省高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的教育结构与专业设置不科学[4]。在近十年来,各大院校纷纷扩招,而且都在往综合性大学发展,院系专业数量增加。这种做法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扩招学生及专业增加造成学生人数过载,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以及教学上的障碍,一些学校盲目开设新的专业而忽略了本身是否具有办学资质与教学经验,使得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学生的成材率也就受到影响,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不足以达到就业要求。

第二,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大部分大学的当前定位,但这么做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社会上人才缺口不是很大的专业或岗位如管理类,经济类,在高校中得到了大量的培养,这就导致这一类的专业人才供给过剩,而一些技术类等人才缺口大的岗位却得不到足够的人才补充,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就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不匹配。我们国家在近二三十年发展迅猛,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但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生产结构依然大量需要蓝领岗位,但现状是,几乎所有高校都在过分加大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3.企业方面。很多用人单位选拔员工的制度不明确,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一些公司的不公平的选拔,严重影响社会的风气。另外,一些企业对于岗位招聘的门槛设定过高。专科生岗位招聘本科生,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却要招聘硕士生。这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由于学历的问题,被拒之门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4.政府方面。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每年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就业压力很大。政府方面就业机制还有待完善。政府应把学生就业当作主要任务,只有大部分学生就业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做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就业政策的改革

(一)改变目标发展新型科技人才。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各所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这一要求使得各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增加实习、实训的机会,增加走进企业实践的机会,开创更多的产学研培养模式。另外,学校应探索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理论加实践模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给予各所高校更多资金、制度、服务体系上的保障。使得各高校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大的背景下,能够有的放矢实现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改变就业结构促进就业,营造良好氛围。河南省是中部城市,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口,政府应该尽可能应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能快速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促进产业的转型,从农业大省转为经济大省。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经济的合理可持续的发展。

政府应该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改变就业结构,因为第三产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学生们进行高层次的学习。

与此同时,政府一定要完善监督监察机构,尽量做到就业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才是人才增加的可持续途径,让学生们劳有所获,学有所用。

(三)宣扬正确价值观,提升自身素质。新常态更加注重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各种弊端最应该改变的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才能稳定就业市场,合理发展、可持续发展。正确引导待业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选择真正適合自己和社会真正需要的职业,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选择适应市场的方向进行进修。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相应的个人素质,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是实现学生就业的一大措施,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上来后,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就业。

(四)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就业环境。新常态下就业机会变多,很多农村的人们走出农村去城里打工,一定程度上加大的城市就业压力,造成当地经济的停滞,使城市就业压力变大。我们追求的“经济新常态”不是一味的发展第三产业或者城市经济,我们要的是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共同发展,发展了城市,落后了城镇乡村,同样是不合理不可持续的发展。换而言之,提高农产品价格,就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提高后消费需求也会变得多样化,消费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鼓励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新常态下社会上有很多商机,通过鼓励创业可以减轻就业的压力。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待业人员还是更加趋向于就业而不是创业,很多人认为创业不如就业、创业风险大、创业难度大、就业稳定……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就业的压力。另外创业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大部分人没办法拿出这部分资金,而银行的贷款也很难申请,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无法顺利实现。

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大对学生们的信贷投入是解决创业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为大学生提供贷款和就业方面的政策,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同时高校也要配合政府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精神积极创业。[5]

(六)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迅速,就业信息繁杂不对称是就业压力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们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就业信息,往往为了同一个信息都去抢,结果导致竞争压力大,竞争激烈,反而有一些工作没人应聘。因此,在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结合新常态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发布体系,让各单位的招聘信息能及时传到学生们的手中,促进学生们定向学习,定向培养自我。最好的是从上大学就能定一个目标,为了目标职位培养自身,可以极大的解决就业的问题。[6]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河南分网:http://henan.people.com.cn/n/2015/0623/c351638-25335794.html.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武文韬.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问题分析[J].创新科技,2015(08):73-75.

[5]陈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0):44.

注 释

[1]人民网河南分网:http://henan.people.com.cn/n/2015/0623/c351638-25335794.html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5]武文韬.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问题分析[J].创新科技,2015(08):73-75.

[6]陈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0):44.

上一篇:建国70周年观后感800字爱国的作文下一篇:“等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