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2024-10-16

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通用15篇)

1.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一

今天我学会了什么优秀作文

今天,晴空万里!太阳公公对我笑;白色的云朵飘在空中;小鸟为空中添上一笔。妈妈带我出去买菜,因为家里要来客人!妈妈走过来牵着我的手说:“宝贝,你想吃什么菜?”我说:“不知道耶!”妈妈皱了皱眉说:“哎呀,小馋猫今天怎么了?”我对妈妈说:“不知道。”妈妈笑了笑对我说:“今天宝贝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我原来还想给宝贝买薯片的,结果宝贝什么都不知道话,那只好不买啦。”我嘟嘟着嘴,然后开始撒起娇来。妈妈看着我这样,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只好看着买客人爱吃的.菜啦!我们回到家时看见爸爸正在接待客人,我心想:“原来客人是一位阿姨啊,我以为是小孩子那。”因为我家里经常会有小孩子来我们家里玩。妈妈把菜都放进厨房,然后洗了把手,和那位阿姨说话,爸爸走过来和我说:“宝贝,爸爸要做饭帮爸爸一下好不好啊!”我开心道说:“好呀!”正好老师布置作业里有一条说:“帮爸爸或是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和爸爸走进厨房,爸爸让我把菜洗了。我把油菜放进洗菜盆里,开始洗菜。所有工序都完成了,爸爸开始炒菜。饭菜都做好了,有鱼香肉丝、红烧排骨、西红柿炒鸡蛋、还有红烧鱼和鸡蛋汤。我开始帮爸爸把菜都端在桌子上。

爸爸叫我把阿姨和妈妈都叫到饭桌来,我乖乖的走过去叫她们来吃饭。妈妈看见我来了,笑着对我说:“这个是妈妈的好朋友,过来打声招呼。”我有些害怕跟大人说话。我慢慢的走了过去,看着那位阿姨说:“阿姨好。”阿姨笑着说:“好,好,好我最喜欢小孩子了。”我有些不怕这个阿姨了,有些大胆的说:“妈妈,爸爸叫你们去吃饭了。”妈妈说:“恩。”

2.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一天》课后拓展练习。

回顾课文

课文《难忘的一天》中介绍我为邓小平爷爷进行计算机表演的情景。“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顺利地打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邓爷爷仔细看了我的表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两句话中,先写我的表演,再写邓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写出了当时的情景。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情景,你们也应该尝试着写下来。

刚回家时发生了什么

你们每天回家后都要跟爸爸妈妈说说学校的生活,爸爸妈妈都会对你的表现做出反映。比如,你回家跟妈妈说今天在绘画比赛中得了一等奖,你是怎么说的,妈妈听后是怎么表现的?

小雨: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绘画比赛,我画的《未来世界》得了全校一等奖。”妈妈听了,兴奋地说:“我的儿子超级棒!”然后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在我的额头上亲了一下。

写写刚回家时的情景

3.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篇三

为了防止孩子们骄傲自满,菲利斯的父亲要求孩子们每天都必须学一样新的知识,节假日也不例外。而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他又让孩子们在晚饭的时候彼此交换学到的新知识。如此,一顿饭完毕,孩子们都至少获得了两样新的知识。

这天是星期六,在准备吃晚饭的时候,菲利斯的父亲把目光落在了菲利斯的身上:“菲利斯,你先来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識。”

菲利斯搔了搔头,答道:“嗯,今天下午我看了一本地理课本,我从书中学到了尼泊尔的人口有多少。”

菲利斯的哥哥和姐姐都笑了。这算什么新知识呀?但是菲利斯的父亲没有笑。对父亲的反应,菲利斯也不觉得奇怪,因为无论他说的是什么,父亲都不会责问或者取笑他。只见他的父亲点点头,微笑着说:“很好。”说完,他扭头看向一旁的妻子。

菲利斯的母亲是一个反应灵敏的人,总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而且她的回答总能使严肃或者尴尬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哦,尼泊尔?”她笑着说道,“我不但不知道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口,就连它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也不知道呢!”

菲利斯的父亲哈哈笑了起来。显然,这种回答正是他所期望的。于是,他对菲利斯说道:“去把你看的那本地理课本拿来,顺便拿一张地图来,我们来告诉你妈妈尼泊尔在哪里。”菲利斯的哥哥和姐姐也明白了父母的意思,催促菲利斯快去拿地理课本和地图。

一会儿后,地图拿来了,菲利斯家的餐厅里便出现了这一幕:两个大人和几个小孩头碰头地趴在地图上寻找尼泊尔。

像这样学习知识、交换知识的情景,每天都在菲利斯家上演着。菲利斯当时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还不懂得父亲这种教育方法的奇妙之处,也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他只是想快点向爸爸汇报完当天学到的新知识,再跟哥哥姐姐交换新知识,然后吃晚饭,然后出去跟隔壁的小朋友玩游戏。

成年之后,他回想起那些在餐桌旁发生的有趣的情景,才明白父亲对他和他的哥哥、姐姐的教育是多么的生动有效。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他们一家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4.今天,你做了什么演讲稿 篇四

而我在这个寒假除了代了一个星期的高一英语课以外一直都在为“金玉权工作室”奔波。

在这里我并不想跟大家讨论我们工作室的相关事宜,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和经历。

首先跟大家讲一下我们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的第一次会面。

因为与我们会面的孩子们都是老师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品学兼优,但也有些学困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还有特困生。

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有着各不相同的性格,或许是早已做过太多与孩子们有关的工作,我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感觉。

或叽叽喳喳或沉默不语,或轻松或严肃,或认真或无所谓,最后我让他们填了表,表中有这样一项:近期最想实现的愿望。

尽管我强调了很多次,这一栏里一定要填写的具体、现实,能在近期内实现并最想实现的愿望,不要填写我想考清华、北大这样的话,可还是有很多孩子写下了提高成绩、考上好初中或高中类似的东西。

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最最想实现的愿望应该与学习没多大关系吧。

我略略翻了一下那些表格,看到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在这一栏里写下了:希望奶奶能够为我买把枪。

六年级的孩子,十多岁了,一把枪到底对他意味着什么?!在这样较为正式的场合下并关涉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表现的如此自然真实,我自愧不如。

“一把玩具枪”对于我们算得上什么呢?!一顿kFc还是一场kTV?!我们应该权衡一下愿望的重量而不是大小。

其实我早就从他的班主任那里得知了他的家庭壮况,父亲正在服刑,母亲瘫痪在床,他跟随着已经丧失了劳动力的奶奶生活。

在他的自我评价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在家很勤快,天天压水”,因为在农村有些地方没有自来水,必须打井天天压水以供日常需求。

幻想这样一个画面;夕阳落下,一个黑黑的瘦小身影正在院子里压水,大汗淋漓。院子门口站着步满皱纹的奶奶,小屋的另一侧躺着自己亲爱的妈妈。看着小男孩,奶奶和妈妈怜惜地看着那个小男孩,是那么地想要帮助他,可心有余地而力不足啊。忽然,小男孩猛地一抬头,看见了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开始微笑,可一低头他们三个都哭了。

也许有些“矫柔造作”,但是我们真的想走进那个已经临近崩溃边缘的家庭,走进他们的生活。

很可惜,由于没有电话联系,我们根据他留下的并不详细的家庭住址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他家,家访也没做成,原本想送给他的玩具枪也只好又带了回来。

在表格的另一栏里——家庭成员及职业,有的孩子只填写了妈妈或者爸爸,有的只填写了爷爷和奶奶,甚至有的什么都没填。可想而知,他们都来自怎样的家庭。

还有一个小女孩,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近期最想实现的愿望希望爷爷奶奶都能吃顿饭。后来,她把爷爷奶奶划掉了,改成了我、所有的亲人都能吃顿饭。

也许是她表达错误,应该是吃一顿丰富的大餐吧!

还有一个初一的男生,92年的才读初一,小时候妈妈出走了,爸爸已经管不了他,现在他在福利院居住,监护权已属于福利院。

我和他同路,聊了几句,他居然说自己过得很好,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可他并不因此而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他到底是足够坚强还是早已麻木?!

后来我们做了家访。

走进那些不同的家庭,听着不同的故事,深深地体会到“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作为倾听者,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为那些过早承担起家庭重担,伤痕累累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普通农家人一碗荷包蛋的款待,单亲家庭的孩子思念家人的泪水,历经沧桑的老人絮絮的叨念,还有封闭了心灵的孩子们的拒绝,忙碌家长们的无所谓……

很多感受都无法道明,很多经历都无法说清,很多人质疑我们此次行动的意义,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们。

——是的,不可否认,我们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们会努力,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努力做得更好。

无论将来结果如何,我们只想在这短暂的青春努力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更要为更多人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5.发生了什么的英文 篇五

以后每天结束时,想想发生了什么以及你的感觉如何,并努力从词汇列表中选择与你的感觉最匹配的词语。

Then at the end of each day, think about what happened and how you felt. Try tochoose words from the list that best match your feelings.

我们所关心的就是我们的梦境里发生了什么,即便梦境完全没有道理。

We care about what happens in our dreams, even when what happens makes nosense.

就是这样东西让我们有勇气一直向前走,无论发生了什么。

The one thing that helps us all go on,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n our world.

他们可以对发生了什么和可能发生什么进行对比。

They can contrast what happened to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那么,这里发生了什么,这是钠离子通道的另一张图片,在这种蛋白质结构中,它看起来更复杂一点。

So, what happens, this is another view of a sodium channel, so this is actually looking a little bit more at the protein structure.

正如你所见,无论发生了什么或者别人怎么样伤害他,他总有勇气和信心勇往直前。

You see, he had the courage and commitment to keep going no matter whathappened or how others hurt him!

正如你所见,无论发生了什么或者别人怎么样伤害他,他总有勇气和信心勇往直前。

6.《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篇六

这是本课最为重要的提示,可是什么是“没有明显变化”?什么是“明显变化”?

课前,我就这个问题向学生咨询,可是学生给我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

生:“黄豆和沙混合,有明显变化,像颜色就有改变。”

生:“黄豆和沙混合,没有明显变化,分开后黄豆还是黄豆,沙还是沙。”

两种回答,虽然有思考的局限性存在,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界定“明显变化”和“没有明显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观察“明显”及“不明显”的变化,恐怕会有很多学生去细致的区分每一种变化,使得最终,他所观察到的,对于他而言,都成为了明显变化,从而没有不明显的变化。

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本人在教学中引入“本质变化”一词,将“明显变化”与“本质变化”相等同,告诉学生,出现了“明显变化”是指物质的本质发生了改变,是一种“本质变化”,而“没有明显变化”是指物质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当物质变化完毕后,该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本身。

7.今天,你的学生质疑了吗? 篇七

一、让信心充满课堂,敢于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而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当摒弃一些落后的教学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多使用赞扬激励性的语言,不但对质疑能力强的学生及时肯定,还要宽容地对待那些质疑能力差的学生。要允许学生出错,鼓励争辩。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质疑问难的信心,乐于思维,乐于发现。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尊重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学生,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面对不敢提问,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学生,教师要给他充分鼓励与信任,让他有勇气提出问题。

二、让方法游刃课堂,有效质疑

在日益繁重的学习面前,质疑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方法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质疑的角度很多。可以针对课题质疑。题目可谓就是文章的字眼,关键,有的题目里充满较强的探索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根据课文重难点或重点词句质疑,直接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让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矛盾的问题,能在原有的认识上加深理解。不管从什么角度质疑,都应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四种情况:一是存在惰性,不想深入思考;二是不得法,不知如何提问;三是想提问,但没有发现问题,没有收集问题的能力;四是没有让学生从小培养问题意识。针对这几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形成一种学生善于提问、会提问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求疑求异,要求学生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权威之言;可以通过故意出些小错,等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并不能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一种想知道答案而不得不问的氛围;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从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学生刚开始提的问题肯定浅显,不得要领,但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进行努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没有价值到有价值地提问。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会成为提问题专家了。

三、让火花碰撞课堂,解决质疑

质疑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释疑才是最终的目的。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如果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起组织作用,得出正确结论必然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释疑的方法可以有很多。首先,自我探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我探究,自我感悟,当时就解决。其次,集合疑问,合作探究。由于各个学生个性、经历、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问题。为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必要把学生所提的问题分类。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再次,教师点拨,自主解疑。对于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解答问题。在解疑中要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议、以议促解,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品味。教师只在学生对一些难点“山穷水尽”时,引导他们“另辟蹊径”,让他们有一个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阅读的知识去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与课文外延相关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到课外查阅资料后,同学之间交流解决。

8.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 篇八

你需要:一个干净的带盖小容器,生鸡蛋,一些醋。

第一步:把鸡蛋轻轻放入容器中,不要磕破了。

第二步:加入醋以后会发生什么?把你的预测写下来。然后,向容器中加入一些醋,直至鸡蛋完全浸在醋里。

第三步:把盖子拧上。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分多次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当碳酸钙和醋进行反应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你看到许多小泡泡冒出来了吗?鸡蛋壳是否还坚硬呢?蛋壳中的碳酸钙和醋发生反应后,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易溶于水的醋酸钙。这时,蛋壳不再坚硬了。

为贝壳分类

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你能为你的贝壳分类吗?

你需要: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贝壳,一大张纸,一支铅笔。

第一步:把所有贝壳放在纸的顶端,然后画一个圈儿把这些贝壳围起来。

第二步:想一个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把它写在圆圈儿里。

第三步:从这个圈儿向下画两条线,一条线旁边写“是”,另一条线旁边写“否”。在每条线下面各画一个圈儿。按照不同的答案把贝壳分成两组。

第四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每个圈儿里只剩下一个贝壳。

第五步:为每个贝壳起一个体现其特征的名字,并画一画这个贝壳。刚才,你为每一个贝壳都留下了线索!现在,把所有贝壳重新放回到最上面的圈儿里,看看别的同学能否根据你的线索为贝壳分类。

研究一下贝壳辨别图书里的分类系统,将其与你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你能按照科学家对贝壳的分类方法重新将你的贝壳分类吗?

贝壳的形状

外福来挑出八个贝壳,向大家一一介绍。这些贝壳分别拥有不同的形状。你瞧,海笋像天使的翅膀,窦螺像娃娃的耳朵……其他几种贝壳让你联想到什么?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9.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 篇九

路栗平

放暑假前,校长推荐给我们两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吴非)和《国学与人生》(傅佩荣)。因为从校长那里先拿到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所以,对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进行了阅读,做了读书笔记,并在暑假的四天时间里,把这本书拜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难得的精神食粮,让我受益匪浅。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吴老师以数十年课堂实践为基础,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剖析。这本书虽然厚达225页,但没有一篇是长篇大论,都是短小精悍之作,可以长读,也可以抽空翻翻,都会受益的。

在通读看全文之后,我对吴老师的几个观点感触颇深,感同身受。

一、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

吴老师说对他的学生说:课堂是可以出错的地方,你们这么年轻,会犯的错误还在后面呢,为了以后少犯些错误,你现在要大胆地尝试,把以后可能的错路堵死。

我的课堂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情景:当提问学生问题时,他们七嘴八舌,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当我想请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时,他们却个个低头,默不作声了。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学生是害怕说错,成为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的对象。我为此感到痛心,不是为学生,而是为自己。我们不能让学生觉得发言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要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见解。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怕学生说错,就怕学生不说。

二、业余,要有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吴老师说:如果教师没有属于个人的阅读与思考,(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不可能成为有智慧的教师。读书多、爱思考的教师比只会模仿的教师发展得好。多读多思,举一反三,学科教学“变小了”,人站得高了,境界就出来了。

前段时间,正好是期末备考,感觉自己很不在状态,课不知道怎么上,学生不知道该怎么管,看着身边好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应对自如,总觉得自己不是当教师这块料。现在看来,是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吧。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判断,缺乏自信,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自己“底子”薄,要多下功夫,要给自己留有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多阅读,勤思考。

三、备课,不依靠教参才是真功夫。

吴老师说: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教师备课必须自己想办法查找资料,独立设计。教师没有这类依靠,业务才能长进快,长得壮实。

我很赞同吴老师的说法,这让我想到学校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同样的课,不同的教师去设计,你会发现,一节课原来可以用这么多种方式去讲,多有意思。这种活动不仅是教师的自我挑战,更是自身素质得以提高的最好途径,因为一直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是永远无法超越别人的。

10.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十

打开书的目录,发现有五辑,第二辑的名字也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再往下看,“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其中的一个小章节呢。看来,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了。迫不及待的打开这一章节。果然,这一章是吴老师教学思想的精华——育人。

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成长。课堂是很有意思的。每天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是教育学书上没有的。这就经常需要老师运用教育机智来解决问题。而教育机智往往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育思想。

学生需要有智慧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并且在老师的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向师性。而这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吴老师在本节中主要讲了一个例子。一个专家认为,一个老师提问的问题太简单,而对学生过分的表扬,没有必要,且浪费了时间。但是吴老师认为,班情和学情是教师做出判断的基础,虽然在专家看起来是“耽误了”两分钟,但是这两分钟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课堂上不是只有学习任务,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

11.194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篇十一

近日热映的历史灾难片《一九四二》,讲述了1942-1943年河南大饥荒这段历史,但这部广告词自诩为“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的电影,事实上,并未能够如实地还原那段历史。

河南省府当局向重庆瞒报了灾情

电影《一九四二》里的民国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为报灾去到了蒋介石跟前,结果又畏畏缩缩把话吞了回去。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但冯玉祥在1947年于美国写的回忆录《我所知道的蒋介石》中却不是如此表述的,冯玉祥写道:“河南大旱,是人人都知道。……就在这样惨痛之下,蒋介石还向河南征粮。那位河南主席实在没有办法。大胆地向蒋介石说:‘旱灾太厉害。’蒋介石把桌子一拍,就大骂起来说:‘一点廉耻都没有,一点人格都没有,就是胡造谣言,我知道河南全省都是很好的收成,而你偏说有旱灾!’无人格长,无人格短地骂了一个钟头。可见对于人命毫不关心。”

但是这两种表述,恐怕都不是史实。

根据史料,重庆方面收到河南省政府关于1942-1943年饥荒的报告,最早可以追溯到1942年7月。7月21日,针对此前持续数月的干旱,以省主席李培基为首的河南省政府,决定向陕西购小麦10万大包,同时电请中央政府对1942年度本省征购粮食数目核减200万石。重庆作出反应,将河南1942年的粮食征购数额由500万石减为380万石。但遗憾的是,李培基此举虽然为河南百姓争取减少了120万石的征粮负担,但其发往重庆的电文,却远未如实反映河南的灾情情况。

河南省赈济会1942年秋推举了杨一峰、刘庄甫、任兆鲁三人,代表河南各界前往重庆报灾。据杨氏回忆,他们“在重庆查出了当时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向中央所呈送的报告,说河南的粮食收获还好”。返回河南后,杨一峰等人“曾经质问李培基何以报告河南的收获还好?李支吾以对”。

杨一峰一行抵达重庆时大约是9月份,据杨氏说:“抵渝后,始知中枢因受省政府谎报灾情不重之蒙蔽,即旅渝同乡亦鲜知灾情如是之严重。”此时,河南本地官绅马乘风曾向重庆上书报灾,但因河南省政府报告河南无灾,所以其报告并未产生效果。稍后,驻防河南的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珏前赴重庆面见蒋介石,也曾报告过河南的灾情,蒋介石闻知后要李速去找何应钦,何应钦回答:“灾情是不能随便报的,鄂西有灾,因为地方政府有报告,河南方面未见地方政府报告,何来的灾情?”事实上,直到1942年9月初蒋介石亲往西安王曲军校主持军事会议,以李培基为首的河南省政府方面对灾情程度的报告,仍然比实际灾情要轻很多,以至于在会上与以蒋鼎文为首的军方报告出现正面冲突,后者认为灾情要严重得多。

河南省政府当局向重庆瞒报灾情一事,时任河南省粮政局秘书的于镇洲晚年也有详细的回忆:“弟供职省粮政局,驻鲁山康庄,亦为灾情严重之区。弟为报灾事,屡向卢局长郁文建议,应速将真实情况转报中央,但均未被采纳。……灾区范围,以黄泛区扶沟、许昌为中心,周围数十县份,纷纷报灾,省政当局以麦苗茁壮,误认各县系避免多出军粮,故意谎报灾情,公文往返,拖延勘查,不肯据实转报中央。”于镇洲还说,洛阳军方曾将灾情实况报告给重庆,但因与省府报告相反,而遭到重庆方面的申斥:“当时驻洛阳司令长官(蒋鼎文)虽将灾情实况上报,因与省府所报不同,复蒙中央申斥,军政双方曾因此事引起极大的不快。”

李培基自己是怎么解释迟迟不向中央实情报灾的呢?1943年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的刘恩茂晚年回忆说:“当张溥泉和张厉生两位大员到河南勘察灾情时,……张厉生先生当面问李培基为何不报灾?李培基说:‘起初看到二麦麦苗丰秀,不会不下雨,谁知皇天这王八蛋刮来一阵黄风,一夜之间把麦苗刮干了。’张厉生先生又问:‘有了这样情形,为何还不报灾?’李培基说:‘我见早秋长得还好,谁知皇天这王八蛋又来个搦脖旱!’”

李氏的这种辩解很无力,金汉鼎1943年被重庆当局派往河南调查贪腐问题,据他回忆,在中央派张溥泉和张厉生前往河南调查时,“李培基主席率领有关人员在赴会途中,告知专员李杏村向代表们说:‘不要把灾情说得太严重,主席自有办法。’”

重庆国民政府不允许媒体报道灾荒吗?

重庆《大公报》1943年2月3日因刊载该报主持者王芸生的一篇《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而被当局停刊三天。电影《一九四二》据此演绎,认为重庆中央政府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1942-1943年大饥荒。这其实是对史料的误解。

曾担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部长的王世杰,在其1943年2月4日的日记里披露,其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大公报》因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受停刊三日之处分。”当然,《大公报》指责政府限价不力,其实也是在指责政府救灾不力。但“指责政府救灾不力而被停刊”,并不能等同于“不允许媒体报道河南大饥荒”。

事实上,在《大公报》被停刊之前,重庆《新华日报》对河南灾荒的报道至少已有40余篇,《大公报》遭到处罚后,到1943年6月,重庆《新华日报》对河南饥荒的报道数量,至少也还有80余篇。重庆《新华日报》当时在国统区公开发行,其刊登的内容,和重庆《大公报》一样需接受国民政府新闻检查机关的审查。这100多篇关于河南大饥荒的报道,都没有被当局封杀。

再以当事者《大公报》为例,自1942年9月到1943年6月,其关于河南大饥荒的报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记者白修德推动了政府救灾?

美国记者白修德1943年3月22日曾在美国《时代》周刊上报道河南饥荒。白氏晚年在其回憶录里引用一位“梅根神父”的来信,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的报道,才迫使无心救灾的国民政府行动了起来:“自从你走后并且发出了电报,粮食就从陕西沿着铁路线紧急调运过来,……省政府也忙碌起来了,到处开办了临时伙房。……军队也拿出了他们的一部分粮食,发挥了很大作用。”

电影《一九四二》乃至多数国内媒体均照搬了白氏晚年的这一说法,认为可信,电影还据此塑造了两位高尚而勇敢的国际友人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白修德在《时代》周刊报道灾荒时,中央及河南的救灾工作其实早已全面展开。

1942年9月16日,河南省救灾委员会成立;9月28日,省主席李培基正式发表讲话,高调宣布“今后本府决定将救灾一项,定为中心工作。”此后,整个河南省政府的运转,即彻底转入救灾模式。而在此前的王曲军事会议上,中央已直接减少了河南的军粮配额,并立即从陕西开始向河南运粮。

总体来说,1942年9到10月间,可视为中央及河南地方救灾工作的第一阶段。其内容主要侧重于调查灾情及救灾计划、办法的拟定。调查方面的主要工作,是查勘各县灾情实况,详细记录“充足、自足、不足、待救”四种户口;具体的救灾计划和办法则依据上述调查制定。

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可视作救灾的第二阶段。此一时期,各项救灾工作均已分别展开。中央发放了三次急赈款;河南省政府自筹赈款500万,并在陕西购得麸皮300余万斤运回发放,地方亦筹款1000万。针对流民的各种以工代赈(主要是兴办农田水利,如疏通河道,开凿水渠等)也搞了起来。最关键的粮食问题,先是向第一战区长官部借了后方的囤粮3.5万包,又向汤恩伯部借粮160万斤,军队节食麦300万斤以及向陕西省购买的存麦2万包,都分别发放了下去;各县所存的仓谷,也勒令必须在1943年麦收之前全部散发给灾民;其他如查封大户存粮、设置粥厂、组织募捐等工作,均是在此一时期大规模展开的。对逃荒的灾民,则根据其逃荒的主要路线沿途设置救济站,供给灾民吃住。

也就是说,白修德3月22日在《时代》杂志上刊文时,上述救灾工作,均已全面展开。“粮食从陕西沿着铁路线紧急调运过来”不是白修德报道后的结果;“省政府也忙碌起来了”也不是因为白修德的报道;“军队也拿出了他们的一部分粮食”的时间更远远早于白修德的报道。白氏在灾区不足20天,走马观花的报道并不可信。

当然,1943年麦收(6月份)前的四个月是灾民最困难的时期,旧储已尽,新粮未收;所以,白氏在河南看到的灾情之惨烈,确属事实;但白氏认为当局此前不救灾,自己使灾荒成为国际新闻后才开始救灾,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想当然而已。

政府采取了哪些救灾措施?

《一九四二》在描述政府救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但实际情况是,面对这样一场全省范围内的大饥荒,重庆乃至河南省政府所启动的救灾方案,虽可谓面面俱到,但因未能考虑到实际情况而实效惨淡。当时的救灾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央允许河南在1943年麦收前不再征粮。1942年10月,中央因杨一峰等人的报灾而派张继、张厉生赴河南实地勘察,根据勘察结果,中央最终决定:将河南的征粮负担核减为280万石,合200万大包;同时准许河南在1943年4月以前先交140万包,其余60万包容后再交。这实际上等于允许河南在1943年秋收之前不再向百姓征粮——因为在1942年9月之前,河南省府已经完成的本年度征粮任务,实已超过140万包。

其二,在河南省救灾委员会主持下,对辖下68县250万户进行调查,按受灾轻重划分为充足、自足、不足、待救四种户口,作为救济的根据。调查结果认为:68县250万户中,不足、待救者达220万户。依据调查结果,各种救灾机构和具体救灾计划,均在此一时期设立、制定。

其三,放粮筹粮。河南省在1942-1943年曾三次开仓救灾,直至用尽各县所存历年积谷。政府还强制查封散发了大户余粮共计8.8万石。又由省政府出面,筹集资金,向邻近陕、皖、鄂各省平价购买粮食。据《河南政府救灾总报告》的不完整统计,购回配销出去的粮食,至少在3亿斤以上。

其四,移民。由官方负责遣送至陕西者30余万人,遣送至湖北者2万余人。此外,为便利灾民自发移民,蒋介石在1942年末曾亲自下达手令,命河南省救灾委员会沿陇海线,在重要地点设立粥厂,救济西去逃荒的灾民,其经费全部由中央拨付报销。自设立至结束,共耗费经费800余万元,救济灾民达55.8万余人。此外,省内各县亦普遍设立粥厂,总计4289处,收养灾民189万余人。

其他措施还有为农民筹集各种种子、强制保护牲畜以利于生产恢复,驻豫军队及公务员全体参与节粮救灾等等。

总而言之,当时的河南省政府,确如李培基自己所说,已把救灾工作变成了全省的“中心工作”,对各级官员的考核,也从灾前的征粮任务完成状况为依据,转变为完全以救灾成绩为依据。

当然,不可否认的,这些面面俱到的救灾措施,并不能彻底拯救河南1000余万灾民,首先,此灾在当时的环境下,已非人力所能拯救。河南地处抗战最前线,三面受敌,境内百姓的余粮,已被战争耗尽。本省无粮,成为制约当局救灾的最大瓶颈。而要将本省灾民运出去,或将外省粮食运进来,则又受制于交通条件。此一时期,河南唯一的现代交通枢纽,即自西安经潼关至洛阳的这一段陇海线的一部分。但就是这唯一的一段陇海线,其运输能力也相当有限。尤其是1941年中条山战役之后,黄河北岸渡口均被日军占据,潼关、会兴段其间各站,几乎无一日不受炮击。一有行车,日军就立即发炮。白天无法行车,晚上行车也只能关闭灯火,高柏至东泉店间甚至被迫停开列车,改用汽车盘运。更何况陇海线上超过四分之三的机车都处于维修或被破坏根本无法使用的状况,其运输能力可想而知。

恰如美国外交官谢伟思1942年11月在河南所调查到的那样:“粮食现在也正在运往河南省,但数量很小……潼关火车站站长说,他不知道运粮的吨数,但他对我说每晚通常有两列火车东驶,每列平均10节车皮,容量15到40吨不等。据我所见,东行列车所載货物全是粮食。因此,我估计一个月至少可向河南运进1.5万吨粮食。”按照谢氏调查的数据,意味着这段陇海线即便“东行列车所载货物全是粮食”,一个月也只能向河南输送三千万斤粮食,而河南国统区的灾民有一千多万人,也就是说,每人每月只能从这唯一的铁路上获得三斤粮食而已。

并且,众所周知,此一时期的国民政府其中下层统治机器已经完全腐败化,这种腐败,毫无疑问会使饥荒雪上加霜。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档案中保存有一份《张光嗣关于河南省旱灾情况及救灾情形的调查报告(1943年9月27日)》,调查者张光嗣1943年5月至9月,深入河南重灾区,调查灾情何以如此严重的原因。其中说道:“各县乡长及保甲长大多数人选极坏,关于赈款、赈粮、耕牛贷款及其他一切征物派款之营私舞弊已成最普遍之现象,甚至县长虽明弊端百出,亦故作痴聋,以致民怨沸腾,不惟影响救灾,即于政务推行亦影响甚大。”

日军用军粮救济中国灾民?

电影《一九四二》里有一个颇受争议的镜头: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在飞机上巡视河南灾情,要求日军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军官们疑惑不解:“……可是他们是中国人啊!”冈村说:“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

电影的原著,刘震云的纪实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里更是说:“……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息,五十年后,俨然又是在人口上的中国第二大省。当时为什么没有死绝呢?是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了吗?不是。是蝗虫又自动飞走了吗?不是。那是什么?是日本人来了。……他们给我们发放了不少军粮。我们吃了皇军的军粮,生命得以维持和壮大。当然,日本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河山,奸淫我们的妻女,但他们救了我们的命。”

无论是按照电影的表达,还是按照原著的叙述,日军用军粮救济中国灾民,都应当是一种政策性的措施。但事实是:个别日军给灾民发粮的情况未必没有(笔者并未查到相关记载,但毕竟不能逐一排查,难以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日军政策性的向灾民放粮,则肯定是子虚乌有。

刘震云纪实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里的硬伤自不必提——这篇纪实作品,以刘氏对自己家乡河南省延津县1942至1943年饿死人的情形的调查为主轴,辅以各种历史档案文献构筑而成。刘氏在作品中引某“四九年之前的县书记”的回忆,称其家乡延津县饿死人“总有个几万人吧”。但刘氏始终没有告诉他的读者,他的家乡延津县,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在延津县的“乡亲们”被饿死,与国民政府并无关系,他的“乡亲们”恰恰饿死在日军统治下。

而据谢伟思1942年11月在河南的观察,“在日军占領区,没有进行任何救济工作”,丁玲1944年的《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一文援引晋冀鲁豫边区的统计数据,称“太岳区由豫北各地逃来难民前后不下二十万”,豫北完全属于沦陷区,在日军因壮丁紧缺而严防灾民外逃的情况下,二十万灾民逃入根据地,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沦陷区灾民死亡情形之惨烈,可参考刘子丰《1942年大旱灾纪实》一文。刘氏是濮阳人,1942年饥荒时12岁。当时濮阳已全部沦陷,刘氏该文说:“西郭村当时全村280户832人……1942年外出逃荒要饭者150户675人,占总人口的81%,卖儿卖女的50户,占总户数的20%,卖儿女54人。由夫改嫁者21人。饿死绝户的18户72人。”

如果果真如电影所叙述,日军政策性地在沦陷区给灾民发粮赈济,怎么产生如此多的流亡者和饿死者?

《一九四二》剧情简介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地主范殿元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一路上历经炮火与严寒的磨难,流亡的三个月里,范殿元的车马都没了,与其同行的亲人死的死,离开的离开。其间河南省政府、中央政府使用多种措施救灾,仍未能避免大量百姓的饿死。美国记者白修德深入灾区报道了饿殍遍地、“狗吃人”的惨象。

千辛万苦到达潼关的范殿元,最终又被军队卡在了陕西边境,不许移民。最后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12.世界微笑日:今天,你微笑了吗? 篇十二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笑6 205次,也就是说每天要展露笑容17次。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笑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从而带来减肥功效,因而大笑成为国外流行的减肥方式。随着年龄增长,学业上的压力让我们的笑声越来越少,据统计,全世界的中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只笑17次,比孩提时代每天至少笑400次少了许多。

笑一笑,十年少

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笑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能力,恰如医师检查身体各部位一样,笑已成为衡量身体健康的一种正确有效的指示器。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认为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研究人员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片和悲剧片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8个小时。看完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20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1 9人血流加速。两种情况下血流速度的差异超过了50%。实验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或是服用一个疗程的降胆固醇药物。实验证明,开怀大笑等积极情绪会刺激某些特定基因的激素分泌,对血管内皮产生有益的影响,而内皮细胞广泛地分布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内壁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人员找出了至少23种被激活了的基因,其中1 8种被证明与免疫反应、信号转换和细胞周期有关,另外5种基因的功能目前尚未查明。

但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发笑呢?现在,心理学家揭开了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委。幽默的原则是背离社会规则,使权威走下圣坛。但出于文化和成长背景的差异,发笑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医学成像技术正在力图证明这一假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1 0个实验显示,性格外向的人通过刺激同愉悦感相关联的神经回路对幽默作出反应;而性格内向的人则是通过激活负责情感控制的神经回路对幽默作出反应。至于女性,在面对幽默的刺激时,她们左前额叶部皮质要更活跃一些,而这个大脑区域参与的是分析过程,这表明女性可能更为吹毛求疵。英国心理学家在互联网上向70个国家的200多万人发布了4万个笑话,结果证实了上述猜测。实验显示:男性偏爱具有进攻色彩的玩笑,而女性则似乎对文字游戏更为敏感。同时,年龄、文化和所在国家的差异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同样的幽默难以做到老少皆宜、普天同乐。这里有一则当选“全世界最有趣”的笑话:两个猎人进森林打猎,其中一个突然不慎跌倒,两眼翻白,似乎已经停止呼吸。他的同伴赶紧拿出手机拨通紧急求助电话。接线员沉着地说:“请冷静,第一步,要先确定你的朋友已经死亡。”一阵沉寂之后,电话里传出一声枪响,然后接线员听到这个猎人接着问:“第二步该怎么办呢?”这个笑话把你逗笑了吗?

笑,不苦口的良药

你喜欢笑还是喜欢逗别人笑?你是微微地笑,还是会笑出眼泪甚至放声大笑?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 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可惜,随着年龄在增长,我们的笑声越来越少。据统计,中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只笑1 7次,比孩提时代每天至少笑400次少了许多。对健康来说,这是令人遗憾的损失。

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不仅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而且对哮喘和肺气肿病人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消化功能紊乱的人之所以在笑运动中得到改善和治疗,其道理正在于此。

每笑一次,就能刺激大脑分泌一种让人愉快的叫内啡呔的激素。它能使人心旷神怡,止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40倍,对缓解抑郁症和各种疼痛十分有益。我们平时埋头读书、学习、做作业,由于颈、背、腰肌长期处在固定位置,过分地紧张和收缩容易引起头痛和腰背部酸痛。笑,可使一些部位的肌肉收缩,另一些部位的肌肉放松,一张一驰,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实在是一种缓解痉挛性疼痛的妙法。

一切都是为了笑

笑是一种绝佳的社会润滑剂。至少要有两方存在我们才会发笑,即使是独自一人看电视、读书或沉浸到回忆中,我们也是通过回忆与他人有关的事情而发笑。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

完全丧失笑是一种病症。比如患有偏执狂的病人就是这种情况。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儿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当然,如果经常琢磨练习笑的艺术,使自己的笑声呼之即来,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不要忽视假笑,“假作真时假亦真”。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只要你能把假看作真,那么真心诚意的笑将跟随而来,几乎可以起到和真笑同样的效果。

13.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十三

直到看了吴非老师的《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从书中我知道了课堂与未来有关,课堂上讲什么,应该怎样讲,课堂上要留有余地。这些观点是我非常认同的。

其中“教师的目光”,让我重新审视和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观。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半年我不断地在充电,课堂上效果怎样才会更好,学生怎样做课堂效果才会更好。就我个人而言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我们的努力,为学生多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的前行路上多了一抹亮色,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留给后来人的财富,他们经历的一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和价值。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我们要为他们的童年勾勒出美丽的梦,让儿童心里多装一些美好的东西,善良和友爱,诗和梦,这是童年的底子,未来或许有诸多不如意,但心里装满童年的梦,即使阴霾漫天,他心里总有一片蓝天白云。如果教师课堂教学过于“现实”,灌进了很多伸手可及的“实惠”,“教室”和“集市”就没什么区别,那些梦想的种子也就无处安放了。

吴非教授说在“学生对课堂的期待”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什么样的课最吸引学生。学生们都喜欢有意思的课,这点我在我的课堂中充分体会到了。当我把课设计的非常新颖时,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而当我讲试卷时,学生的兴趣就没有那么高了。课堂上应当有沉思,也可以有笑声,教师不要总是古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用语言的幽默感,课程的趣味性来打动学生,因为这是“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活动,如果你无视学生的期待,那你很可能在“自讲”,有些教师,只需缓缓地在讲台边站定,学生便肃然起敬,那样的老师,思虑深邃,有意志力,像精神标杆,只要他们在教室里,所有的太阳都会苏醒。

14.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十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怎样教”是我心中经常会扪心自问的问题,也是我存在的困惑。到底怎么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既不是揠苗助长式的填鸭,也不是放任自流的随性。如何教,能够让一节数学课能够既富有趣味,又充满理性的思考;既有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又富含学生自己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数学课堂靠自己和小伙伴的力量探索新知,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作为拥有低年级四年教龄的“老”教师而言,低年级的学生是培养和发展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点,尤其是勤奋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勤奋感直接影响到思维的发展,而勤奋感的培养要靠老师的关注。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的年龄特点导致大部分定性和自控力比较差,但是对老师的关注特别敏感,上课的时候,甚至不需要老师的言语提醒,只要老师的一个眼神,小朋友就能感受到老师关注我了,就会马上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不过,这些是基于比较遵守纪律和教室内中前部的学生而言,对于后排和角落的学生,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老师看不到他们,就会容易开小差,玩小东西,说话等等。不过,我们也是从那个年纪走过来的,只是有些东西被遗忘了。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度和肯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发生,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是渴望被肯定的。

15.今天发生了什么优秀作文 篇十五

例一, 鲁迅作品中的平民意识。鲁迅小说塑造的人物, 以农民 (城市贫民) 和知识分子为多。比如《故乡》 (《呐喊》) 里的中年闰土, 便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苛税、饥荒、多子、疾病与兵、匪、官、绅折磨的印痕, 清晰地展现在那张凝固许多皱纹的脸上:全然不动, 仿佛石像一般;《药》 (《呐喊》) 中的华老栓, 则是一个愚昧麻木的城市贫民。为了治愈儿子的痨病, 拿出历年的辛苦积蓄, 委托集流氓和刽子手一身的康大叔去买特效药———“人血馒头”, 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孔乙己》 (《呐喊》) 里的孔乙己, 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 依靠替人抄书谋生, 终因窃书断了腿, 在人们的嘲笑声中默默死去。闰土、华老栓、孔乙己, 以及《一件小事》 (《呐喊》) 中的人力车夫、《祝福》 (《彷徨》) 中的最终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阿Q正传》 (《呐喊》) 中至死都不知道为何而死的雇工阿Q, 无一不是受欺凌和受侮辱的“小人物”,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底层平民。作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予以深切的同情, 对他们的愚昧麻木感到无比痛心, 对他们的可贵品行表示由衷的敬意。

这种平民意识不只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描写出了穷苦大众的生活 (虽然这本身就有伟大的意义, 因为当时的很多文学作品, 描绘的都是才子佳人、公侯贵人、老爷太太或少爷小姐的生活, 为的是供贵族特殊阶级的享受, 所以极少写工人、人力车夫、船夫、庄稼汉、囚犯和叫花子的生活。所以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大声疾呼, 要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 更是因为平民意识是文学革命的主旨之一, 而文学革命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曾经讥讽鲁迅的作品只会发表一些不满于现状的杂感, 而不是更进一步诚诚恳恳地求一个积极医治现状的药方, 对此鲁迅反讽道:杂感之无穷无尽, 正因为这样的“现状”太多的缘故, 进而指出:“在现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 最容易希望出现的, 是反叛的小资产阶级的反抗的, 或暴露的作品。因为他生长在这正在灭亡着的阶级中, 所以他有甚深的了解, 甚大的憎恶, 而向这刺下去的刀也最为致命与有力……但是, 虽是仅仅攻击旧社会的作品, 倘若知不清缺点看不透病根, 也就于革命有害。但可惜的是, 现在的作家, 连革命的作家和批评家, 也往往不能, 或不敢正视现实社会知道它的底细, 尤其是认为敌人的底细。……惟有明白旧的, 看到新的, 了解过去, 推断将来, 我们的文学的发展才有希望。”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且不说这些贬低或抹杀鲁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言论, 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鲁迅认为在有药方之前, 先要揭示病状, 这样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 而且鲁迅也一直在寻找改变现状的路径, 更是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改变现状的活动, 比如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投身于自由大同盟, 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鲁迅作品中的平民意识源于鲁迅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经历, 虽然鲁迅本人不是底层平民, 但能始终如一地站在底层平民的立场上, 为他们张目呐喊。对比有些文人, 一旦有了钱, 有了地位, 就背离了原先人道主义的平民文学的创作宗旨, 或成了官方的帮闲, 或成了牟利的书商, 或成了冷漠的隐士, 而鲁迅的文学创作却是一步步向劳苦阶级靠近。鲁迅在评论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时说:“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 一到了有钱, 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 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 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什么都是自己挣起来, 从前的遭遇, 使他觉得什么都是冷酷, 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主张人道主义的, 要想替穷人想想法子, 改变改变现状, 在政治家眼里, 倒还不如个人主义的好;所以人道主义者和政治家就有冲突。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讲人道主义, 反对战争, 写过三册很厚的小说———那部《战争与和平》, 他自己是个贵族, 却是经过战场的生活, 他感到战争是怎么一个惨痛。尤其是他一临到长官的铁板前 (战场上重要军官都有铁板挡住枪弹) , 更有刺心的痛楚。而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 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战争的结果, 也可以变成两种态度:一种是英雄, 他见别人死的死伤的伤, 只有他健存, 自己就觉得怎样了不得, 这么那么夸耀战场上的威雄。一种是变成反对战争的, 希望世界上不要再打仗了。托尔斯泰便是后一种, 主张用无抵抗主义来消灭战争。他这么主张, 政府自然讨厌他;反对战争, 和俄皇的侵掠欲望冲突;主张无抵抗主义, 叫兵士不替皇帝打仗, 警察不替皇帝执法, 审判官不替皇帝裁判, 大家都不去捧皇帝;皇帝是全要人捧的, 没有人捧, 还成什么皇帝, 更和政治相冲突。这种文学家出来, 对于社会现状不满意, 这样批评, 那样批评, 弄得社会上个个都自己觉到, 都不安起来, 自然非杀头不可。”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鲁迅对托尔斯泰从贵族到文学家转变的剖析, 特别是托尔斯泰由于自身的经历转而批评贵族的庇护者俄国皇帝, 何尝不是鲁迅与之相似的心路历程的写照。

鲁迅文学创作中的平民意识在展现人道主义情怀的同时, 其实也在寻求解答他早年就已苦思如何拯救麻木不仁的中国大众的问题: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病根何在。鲁迅在《准风月谈·我谈“堕民”》中讲到家乡绍兴的堕民 (解放了的奴才) 时说:“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 不但安于做奴才, 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 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而且“中国的人民, 是常用自己的血, 去洗权力者的手, 使他又变成洁净的人物的”。 (《且介亭杂文末编及附集·我要骗人》) 为此, 鲁迅自觉承担起一个启蒙者的责任, 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的旧文化:“中国的文化, 我可是实在不知道在那里。所谓文化之类, 和现在的民众有甚么关系, 甚么益处呢?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这就是说:保存旧文化, 是要中国人永远做侍奉主子的材料, 苦下去, 苦下去。” (《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

值得指出的是, 鲁迅的平民意识还不满足于自己的创作要为人民大众服务, 更期望底层民众能够自己拿起笔, 写自己的生活, 抒发自己的思想。“在现在, 有人以平民———工人农民———为材料, 做小说做诗, 我们也称之为平民文学, 其实这不是平民文学, 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这是另外的人从旁看见平民的生活, 假托平民的口吻而说的。……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 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 工人农民的思想, 仍然是读书人的思想, 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 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为民请命是中国优秀士人的优良传统, 从“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的屈原, 到“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的杜甫, 再到“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的张养浩, 直至“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的鲁迅, 绵绵不绝,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例二, 鲁迅作品中的是非意识。“老栓也向那边看, 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 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 向上提着。静了一会, 似乎有点声音, 便又动摇起来, 轰的一声, 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 几乎将他挤倒了。” (《药》)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 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 (阿Q) 想。他迎上去, 大声地吐一口唾沫:‘咳, 呸!’小尼姑全不理睬, 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进伊身旁, 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 呆笑着, 说:‘秃儿!快回去, 和尚等着你……’‘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 一面赶快走。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 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和尚动得, 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 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 再用力的一拧, 才放手。‘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得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阿Q正传》)

两个小说片段, 前者是围观革命者被杀的看客, 后者是欣赏恃强凌弱的观众, 如果说这些看客和观众只属愚昧麻木所以可悲可恨的话, 那么, 更有一些学者文人的混淆是非就属为虎作伥因而卑劣无耻了, 已经丧失了作为知识阶级应有的良知与正义。“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 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 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流言家的下劣表演便是在“三月十八日 (1926年) 的惨杀事件, 在事后看来, 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 纯洁的青年们竟不幸而陷下去了, 死伤至于三百多人。这罗网之所以布成, 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 也许不明是非源于一般百姓的中庸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不过混淆是非的学者文人当不属此列, 这不仅仅是怯弱, 就如对于秦理斋夫人自杀一事的评论, “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 不置一辞, 不发一矢, 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 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 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 而且是阴险了, 他们的所谓调和折中, 就有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的, 就如对于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 有论客就认为学生本不应当自蹈死地, 前去送死的, 而且造谣学生和市民的请愿是受人利用, 原本曾声明不管闲事, 现在却要主持公道, 叭儿狗的性质昭然若揭。“它却虽然是狗, 又很像猫, 折中, 公允, 调和, 平正之状可掬, 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 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因此也就为阔人, 太监, 太太, 小姐们所钟爱, 种子绵绵不绝。它的事业, 只是以伶俐的皮毛获得贵人豢养, 或者中外的娘儿们上街的时候, 脖子上栓了细链子跟在脚后跟。” (《坟·论“费厄泼来”应该缓行》) “这些就应该先行打它落水, 又从而打之;如果它自坠入水, 其实也不妨又从而打之, 但若是自己过于要好, 自然不打亦可, 然而也不必为之叹息。” (《坟·论“费厄泼来”应该缓行》) 不知者以为鲁迅愤世嫉俗, 了解者则会感觉鲁迅的是非分明。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中说《论“费厄泼来”应该缓行》一文, 虽然不是自己的血所写, 却是见了自己的同辈和比自己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假使此后光明和黑暗还不能作彻底的战斗, 老实人误将纵恶当作宽容, 一味姑息下去, 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 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坟·论“费厄泼来”应该缓行》)

作为知识阶级的学者文人本应成为民众的代言人。鲁迅在分析俄国知识阶级曾经受到平民的欢迎后来却成为平民的敌人时说, 因为他们先前确能替平民抱不平, 把平民的苦痛告诉大众。他们为什么能把平民的苦痛说出来?因为他们与平民接近, 或自身就是平民, 所以同样能感受到平民的苦痛, 当然能痛痛快快写出来为平民说话, 因此平民以为知识阶级对于自身是有益的, 于是赞成知识阶级, 到处欢迎他们。但是知识阶级受此荣誉, 地位提高之后, 却把平民忘记了, 变成了一种特别的阶级, 到阔人家里去宴会, 钱也多了, 房子东西都要好的, 终于与平民远远地离开了。他们享受了高贵的生活, 就记不起从前一切的贫苦生活, 不但不同情平民或许还要压迫平民, 以致变成了平民的敌人。失去了是非观念, 文人就会走向民众的反面。

那么“知识阶级将怎样呢?还是在指挥刀下听令行动, 还是发表倾向民众的思想呢?要是发表意见, 就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 如想到种种利害, 就是假的, 冒充的知识阶级;只是假知识阶级的寿命倒比较长一点。像今天发表这个主张, 明天发表那个意见的人, 思想似乎天天在进步;只是真的知识阶级的进步, 决不能如此快的。不过他们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 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 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 他们预备着将来的牺牲, 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 不过他的本身———心身方面总是苦痛的;因为这也是旧式社会传下来的遗物。”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

也许这就是秉持是非意识的文人的宿命, 抑或是追求真理的人们的宿命:他们不应该随和, 也不会随和, 会随和的, 就是和事佬。

例三, 鲁迅作品中的独立意识。有人曾经请教鲁迅关于“创作要怎样才会好”的问题, 鲁迅谈了八条意见, 其中第五条是“看外国的短篇小说, 几乎全是东欧及北欧作品, 也看日本作品”。 (《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 早先鲁迅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说到青年必读书的时候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非议鲁迅的人认为鲁迅偏激, 其实鲁迅这样说是有着自己的深切体会并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我看中国书时, 总觉得就沉静下去, 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 往往就与人生接触, 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 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 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何况中国的不少书籍宣扬的都是封建糟粕, 比如二十四孝中的有些故事:“老莱娱亲”显得做作, “郭巨埋儿”则是残忍了;另有鼓吹读书的故事:“凿壁偷光”, 用破坏别人家的房室借光读书, 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可取的;“囊萤映雪”似乎也不太符合常理。更有一些号称是罗列了所有菁华的选本, 如果信以为真, 那就是大大地上当了。“现存的最通行的《文选》, 听说如果青年作家要丰富词汇, 或描写建筑, 是总得看它的, 但我们倘一调查里面的作家, 却至少有一半不得好死, 当然, 就因为心不好。经昭明太子一挑选, 固然好像变成词汇祖师了, 但在那时, 恐怕还有个人的主张, 偏激的文字。否则, 这人是不传的, 试翻唐以前的史上的文苑传, 大抵是禀承意旨, 草檄作颂的人, 然而那些作者的文章, 流传至今者偏偏少得很”。 (《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 由于“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 寓自己的意见。……读者的读选本, 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 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 即以《文选》为例罢, 没有嵇康《家诫》, 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 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 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 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 (《集外集·选本》)

因此, 读书做人, 不可失去独立意识, 对事物应有自己的观察了解, 这样就不会偏听偏信;同样对事物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这样就不会附和盲从。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中谈到继承文化遗产时, 用一个穷青年得到了大宅子作比喻, 讲到了三种态度:一是徘徊不敢进门的逃避主义;二是放一把火烧光的虚无主义;三是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三种态度有一个共同点, 便是缺乏自己的观察、了解、分析和判断, 因此就没有独立的见解, 只能成为“孱头”、“昏蛋”和“废物”。

当然, 鲁迅的少读中国书, 甚至不读中国书, 是针对当时的青年人而言, 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眼光, 无法选择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增益的书籍。就鲁迅本人而言, 是读了大量中国书的:“别人我不论, 若是自己, 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 是的确的, 为了教书, 至今也还在看。因此耳濡目染, 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 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 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 摆脱不开, 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 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 时而很随便, 时而很峻急。……我主张青年少读, 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 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 决不是聊且快意, 或什么玩笑, 愤激之辞。” (《坟·写在《坟》后面》) 只有自己对此有切肤的体会, 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先前, 听到二十四史不过是‘相斫书’, 是‘独夫的家谱’一类的话, 便以为诚然。后来自己看起来, 明白了:何尝如此 (就像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凡事总须研究, 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 我也还记得, 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 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只因为涂饰太厚, 废话太多, 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 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 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华盖集·忽然想到》)

独立意识当然不是目空一切的狂妄自大, 也不是自以为是的标新立异, 它就像在大海中兀自矗立的岛屿, 是基于淹没于海水下面的广袤大陆的支撑。独立意识的形成和坚持就需不偷懒不畏惧。不偷懒不畏惧, 才会夯实独立的基础, 增进自信的底气, 如此就不会被天花乱坠的大话所迷惑, 也不会被标榜权威的结论所吓倒。

鲁迅曾经和太阳社、创造社的作家争论过有关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问题。平心而论, 太阳社和创造社的作家高举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大纛, 确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只是因为理论储备的不足和创作实绩的苍白, 未免有些形式化和空洞化的倾向。比如当时被很多人推为佳作的《一只手》 (郭沫若作) , 表现的内容是一个革命者革命之后失去了一只手, 剩下的一只手依然能和爱人握手的故事。情节的构思失之太巧, 依旧脱离不了穷秀才先是落难, 后来终于中了状元, 完聚于洞房花烛之下的老调。创作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先要弄清什么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本人是否经历过无产阶级的革命, 或是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有没有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为此鲁迅并没有在喧嚣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的口号声中迷失独立的意识, 却是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著作, 并兢兢业业地翻译了不少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著作, 例如普列汉诺夫的文学理论著作《艺术论》, 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等, 唯此, 鲁迅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问题, 便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独立意识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照鲁迅的话来说, 就是“个人的自大”:“‘个人的自大’, 就是独异, 是对庸众宣战。……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 又为庸众所不懂, 所以愤世嫉俗, 渐渐变成厌世家, 或‘国民之敌’。但一切新思想, 多从他们出来, 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 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 真是多福气!多幸运!”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例四, 鲁迅作品中的担当意识。“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真的猛士”是指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由此参加请愿而死于当局枪弹的刘和珍。“他的家乡, 是台州的宁海, 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 而且颇有点迂, 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 (方孝孺, 明朝人。燕王朱棣为夺皇位, 带兵攻陷南京, 明惠帝朱允炆自焚。方孝孺被执入狱, 因不肯给燕王起草即位诏书被杀) , 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他”指的是弄文学, 也创作, 也翻译的柔石。柔石自己没有钱, 借了二百块钱来做印本。除了买纸之外, 大部分稿纸和杂务都归他做, 如跑印刷局, 制图, 校字之类。鲁迅对真的猛士刘和珍及既硬气又有些迂的柔石的高度评价, 正是因为他们有担当, 与鲁迅自己的品格类似, 所以深得鲁迅的赞赏, 并为他们的被惨杀扼腕痛惜。

担当是一种责任, 一种使命。相比有些人, 把写作当做是博取名利的跳板, 鲁迅则把自己的写作看做是由“旧”至“新”的桥梁, 从黑暗到光明的引渡。且不说鲁迅的小说是抱着“启蒙主义”的思想, 以为必须是“为人生”, 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鲁迅厌恶把小说当做“闲书”, 并将“为艺术的艺术”看做“消闲”的新式的别号, 因此鲁迅的小说取材, 大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之中, 目的在于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单就占鲁迅作品极大比例的杂文而言, 他已把写作当做是一个文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先前, 他的杂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社会方面, 比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随感录三十三》和《随感录三十五》等文章, 涉及的问题有伦理、道德、教育、经济、国粹与科学等, 而后鲁迅的杂文则把注意力转至文坛方面, 这是因为先前文学革命运动的宗旨就是要对旧思想、旧道德、旧传统和旧习惯进行批判, 从而为新思想、新道德、新传统和新习惯的建设铺路, 只是旧的积习并不会因为一次或者多次的文字扫荡就能消弭于无形, 一俟死灰复燃的温床产生就会卷土重来, 其中所谓的“正人君子” (有些是“帮闲文人”) 的推波助燃起了恶劣的作用, 因此鲁迅的杂文“就是偏要使所谓的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 所以自己便特地留几片铁甲在身上, 站着, 给他们的世界上多有一点缺陷, 到我自己厌倦了, 要脱掉了的时候为止”。 (《坟·写在〈坟〉后面》)

鲁迅在对《新潮》杂志的意见中提到, 《新潮》每一本里面有一两篇纯粹科学文, 当然是好的, 但不要太多, 而且最好是无论如何总要对于中国的老病刺他几针。“我的坏处, 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 砭痼弊常取类型, 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伪自由书·前记》) 有人就曾不满地宣称最讨厌用“显微镜”来论人议事, 这就说明鲁迅杂文的论人议事是切中时弊、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又曾经有人劝鲁迅去创作几部能扬名立万的大部头作品, 而不写不登文坛大雅之堂的讽刺杂文, 对此鲁迅不以为然, 因为杂文的力量就在于它的讽刺:“其实, 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 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的‘讽刺’;非写实的讽刺, 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 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 讽刺的生命在真实, 真实才有力量, 它和冷嘲完全不同, “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 而毫无善意, 也毫无热情, 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 一无足取, 也一无可为, 那就并非讽刺了, 这便是所谓‘冷嘲’”。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 讽刺更不是辱骂与恐吓, “我并非主张要对敌人赔笑脸。三鞠躬。我只是说, 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 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 而笑骂, 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 止于热骂, 而且要‘嬉笑怒骂, 皆成文章’, 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 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 观者也不以为污秽, 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 (《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鲁迅对帮闲文人深恶痛绝。因为帮闲文人不仅没有正义和良心的担当, 失去了文人应有的气节和操守, 而且是反动当局或恶势力的帮凶。由于是文人, 他们的嗅觉往往比反动当局灵敏, 有意为当局采取反动措施提供信息或证据, 进而为当局的罪恶辩护开脱, 混淆视听, 迷惑公众, 颇具欺骗性。为此, 鲁迅对帮闲文人作了全面深刻的揭露, 一是做帮闲文人需要有帮闲的资本:那就是“必须有帮闲之志, 又有帮闲之才, 这才是真正的帮闲。如果有其志而无其才, 乱点古书, 重抄笑话, 吹拍名士, 拉扯趣闻, 而居然不顾脸皮, 大摆架子, 反自以为得意, ———自然也还有人以为有趣, ———但按其实, 却不过‘扯淡’而已。帮闲的盛世是帮忙, 到末代就只剩了这扯淡。”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 二是做帮闲文人需要有帮闲的定位:如同“二丑” (即“二花脸”, 戏班中的一种脚色, 其身份比小丑高, 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世间只要有权门, 一定有恶势力, 有恶势力, 就一定有二花脸, 而且有二花脸的艺术。“他没有义仆 (由老生扮演, 先以谏诤, 终以殉主) 的愚笨, 也没有恶仆 (由小丑扮演, 只会作恶, 到底灭亡) 的简单, 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 一定不能长久, 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 所以当受着豢养, 分着余炎的时候, 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 三是做帮闲文人需要有帮闲的伎俩:“帮闲, 在忙的时候就是帮忙, 倘若主子忙于行凶作恶, 那自然也就是帮凶。但他的帮法, 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 也没有血腥气的 (从“倘若”至“也没有血腥气的”的一段文字发表时被删去) 。” (《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 其具体的做法是以丑角的身份, 或将紧要的事情变为滑稽, 或张扬不关紧要之点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或添油加酱远离主题。当然帮闲文人也有苦衷:尽管帮闲使出浑身解数, 为他们的主子 (有时不知道主子是谁) 卖力讨好, 但终究也只不过是奴隶 (也许他自认为是“臣子”) , 免不了有吃力不讨好的窘境, 更有小骂帮大忙过了头招致误杀的死地。“奴隶只能奉行, 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 妄自颂扬也不可, 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 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 拖下去怕更要破烂, 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 而其实却犯了罪, 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 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 便是‘越俎代谋’, 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 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且介亭杂文·隔膜》) 帮闲文人的可叹、可耻、可恶和可笑的面目昭然若揭。就像鲁迅所说的, 他的文章中的论人议事, 往往是取类型, 而不是个别, 因而就有典型意义。

据统计鲁迅一生的写作 (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辑录、校勘、翻译、书信和日记等) 共有约一千万字, 有人曾说鲁迅每年要编一本集子是为了赚钱, 我们不排除有这样的经济方面的因素, 作为后来已成为职业作家的鲁迅, 需要靠他的勤奋写作赚取稿费来养活自己, 养活家人, 养活创作, 然而鲁迅从来没有想着靠写作去获得一个文学家的头衔 (鲁迅反对做空头的文学家) , 开店铺, 造洋房。鲁迅把自己的写作生活看做是一个战士生活 (对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担当) :“其实, 战士的日常生活, 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 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 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且介亭杂文末编及附集·这也是生活》)

虽然现在的时代和鲁迅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但鲁迅作品中的平民意识、是非意识、独立意识和担当意识, 就“立人这个角度而言, 于今仍有现实意义。鲁迅的立人观, 曾经是鲁迅用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同时也是用以指导人生的世界观, 想以此来拯救中华民族, 改造中华民族。鲁迅表示出这样的担心, 即如果不从精神上根本改变麻木不仁的国人的思想, 中国人将可能从世界人中被挤出。“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 永远前进, 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 祸哉祸哉!” (《热风·随感录六十一》) 如今, 鲁迅的立人思想依然是鞭策我们要牢牢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动力。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说过, 鲁迅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可以说, 不懂鲁迅, 就不懂中国。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要进行鲁迅作品教学的原因。

参考文献

上一篇:腊八大寒同一天问候祝福语下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