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2024-07-10

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通用12篇)

1.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篇一

16岁的年纪,长发披肩,柳眉凤目,一身的诗意和书卷气息,这是武亦姝。她在节目中扎实的语文功底,令人为之惊叹。她说古诗词里有许多现代生活给不了她的感觉。这感觉是什么?是年少时被我们遗落的诗意。武亦姝像一杯梅酒,酒入清肠,照见那段渐行渐远的少年时光,让我们回忆起那文化,属于我们骨子里的中国文化。

诗词文化,离我们学生并不遥远,相反,十分地密切。每本语文书中有不少的古诗文阅读,甚至改版的新教材新编入的古诗文越来越多。为什么?因为,在当今中西文化碰撞中,年轻人更愿意去享受外国的节目,而忽视中国文化。所以,才需要编入更多的中国经典文化,从思想上注入,形成一种中国气息,呼吁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关注、传承、发扬古诗词文化。

其实,这些传统文化亦可使我们愉悦当我们细嚼慢咽,体味诗人、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武亦姝亦是如此:“只要我还能够享受诗词给我带来的欢乐,就够了。”她让我们意外地发现,苦闷的生活原来可以被千年前的诗歌所取悦。走进图书馆,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唐宋诗歌鉴赏》,拾起那年少时被我们遗落的诗意吧!

“中国风”近年来频频出现,它也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苹果新年贺图中,一只大公鸡在身后一群小人物的奏乐中,欢快前行。图片中的大公鸡,色调,都是中国传统风格,图片一打开,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该画不仅有中国传统的新年元素,还与富有现代趣味的元素相结合,此画作者为倪传婧。极富中国风元素在她笔尖不经意间氤氲开来,使她塑造出独特的风格。骨子里的中国文化烙印令她的画作充满了神秘的文化意象,传播东方文化之美。中国文化就在我们笔下,让我们执起笔来,生出美好的华夏文化之花。

如今,我们也愿意去欣赏、感受那充满中国特色文化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属于我们的中国文化。

2.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篇二

“精神”, 在现代汉语中有“宗旨”的意思, 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它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如社会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而言的。张岱年先生认为, 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 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 对于广大人民具有熏陶作用;二是具有激励进步、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1. 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 就把宇宙看做一个整体, 强调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性。《周易大传》在本体论上主张“太极阴阳论”, 认为太极是天地的根源, 天地是万物的根源, 认为“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有万物, 然后有男女;有男女, 然后有夫妇”, 肯定了人类是万物发展的产物, 是万物的一部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 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观认为人和天地组成了一个统一体, 他们应该加以协调, 而不能互相取代。人的生活必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至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协调, 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这种思想体现了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2. 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

《易经》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天体运行, 永无止境, 君子要效法天, 也应自强不息, 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虽屡屡碰壁, 仍“知其不可而为之”。老子说:“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墨子也认为, 国家的安危治乱、个人的荣辱富贵, 都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努力。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历史过程中, 从来都没有被艰难险阻所吓倒, 反而越是艰险越向前, 百折不挠, 越挫越勇。正如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所列举的:“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他本人在惨遭宫刑之后, 忍辱负重, 写成了千古名著《史记》。

3. 人格修养的崇德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言, 其次有立功。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做到立德、立言、立功, 而“德”是居首位的。孔子曾说, “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德的核心问题是“仁”。“仁”是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古代先哲崇尚气节, 重视情操, 强调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孔子主张“义以为上”, 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道德具有内在价值,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要求“唯义所在”。他们认为精神境界的升华, 理想人格的实现, 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修养。人格修养被认为是立身处世,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各家各派都提出对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如“慎独”、“自省”、“静坐”等等。

4. 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

“和”是一个有着丰富而深刻内涵的范畴。中国思想史上对“和”作了界定:“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万事万物都有着内部固有的和谐, 整个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和”是事物生成的原因, 也是万物兴旺发达、社会吉祥幸福的原因。孔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礼之运用, 贵在能和。“和”与“同”在中国文化中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与“贵和”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 而达到“和”的手段和途径则是“持中”。这个“中”, 是说凡事都有一个恰当的“度”, 即做事应恰如其分, 反对“过”与“不及”。孔子主张“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尚书》云:“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就是说执行刑罚要不偏不倚, 合乎标准。孔子也认为作为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君子之中庸, 君子而时中。”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目的是要“推陈出新”, 是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 注人新的时代精神, 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是我们当代人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1. 整体精神与生态和谐。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提出, 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整体关系, 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这种整体观与西方的“克服自然”、“战胜自然”有很大区别, 已越来越被当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所重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精神, 可以帮助今天的人们牢固树立环保意识,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活和工作中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野生动植物, 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保证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自强精神与开拓创新。

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开拓前进的精神支柱。千百年来,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情怀, 化为对国家事业的强烈关注, 深深地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在现代社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全球经济市场的形成, 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 其中的优胜劣汰不仅属于个体, 同时也属于民族和国家。培育人们的竞争意识, 进取精神;培育人们的创造力、实践力是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 通过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宣传, 号召人们打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旧观念, 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 不断开拓进取, 变革创新, 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只有坚持胜不骄, 败不馁的自强不息精神才能创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未来, 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崇德精神与高尚情操。

传统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 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这种强烈的道德观念及其理论筑就了中华民族价值意识形态的坚实内核, 塑造了无数正直, 有气节、刚正不屈的“民族的脊梁”。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发挥传统文化的思维导向作用, 批判继承君子人格中合理的东西, 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 使人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上, 能够以他人为重, 以集体为怀, 以国为上。同时, 把个人修养与热爱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将中国传统道德所推崇的“浩然正气”改造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心, 改造为共产党人所应具备的革命气节和高尚情操, 从而实现对传统气节理论的提升和超越。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提倡对于我们克服现代化实施所带来的道德迷惘、精神颓废、文化沉沦等副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4. 和谐精神与团结协作。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和为贵”的思想早已为全民族所普遍认同, 一切以大局为重、一切以社会的和谐安宁为重。在现代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后, 内政外交方面也非常强调一个“和”字。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上, 周恩来总理曾代表国家提出过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民族政策上, 强调民族团结、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在国家的统一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则更是“和”的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和谐精神的继承, 使我们能够团结协作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方面, 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国家经济的腾飞;在政治方面, 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文化方面, 它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也有利于我们合理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以更好地推动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应该指出, 历史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许多思想观念的含义也不是单纯的, 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但这些情况都没有降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 它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国家的富强和兴盛,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它的积极影响是主导方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2]赵洪恩, 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钟明善, 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3.温润精神世界的中国香文化 篇三

中国香文化自春秋至汉魏初步发展,是大自然与人文智慧交融升华的物化体现。早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流行开来。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隋唐时期长足发展,形成了一个成熟完备的香文化体系。唐中期以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宋元明清,香文化处于最令人称道的繁盛时期,尤其是宋代,香文化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料天然的色泽与芳香美,香器的精雅与技巧,都只在其次,香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是:焚香包含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情治的更细微追求及个体心灵与人类大文化的深层次的结合。屈原《离骚》如此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唐代文人普遍用香写香,王维、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皆如是,显示出香文化的特有风韵。苏轼出神入化地咏叹“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常常唤起人们无尽的幽思……中国香文化鼎盛的唐宋时期,对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源自“唐风”经由“和风”熏化而形成的日本香道至今仍显示着勃勃生机,成为其民族精神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中国香文化的没落始于清未,由于战乱频繁,士大夫得过且过的精神生活渐渐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一样日渐式微,之后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自然环保的理念下,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希望以香这种天然芳香原料为载体,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天然陈香、香器以及香席文化终于再次闪现原有的光彩,为人们追逐有加。虽然现实中大多是通过自身对香文化或香料香器具的理解,来获得适用于个人的香文化体验,但是我们能从中看到正在营建起的香文化氛围及良好循环系统的雏形。

沉香与香炉香器的广泛使用,使香文化内涵更为普遍认知。沉香以其特殊的药用性、高雅的香味及蕴籍的神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重视与追求。殷商巨贾喜欢摆饰沉香,营造祥和气氛,借以凸显其高贵气质;宗教界则喜欢沉香的清净灵气,洋溢着心灵芬芳;名人雅士欣赏沉香耐人寻味的姿态享受优雅丰盛的生活内涵与情趣。

沉香在我国东汉时期便有了相关文献记载。南北朝时已开始使用焚沉香用以祭天,而将沉香用作医用药材,最早始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将沉香列为“上品”。隋、唐时沉香大量从国外输入、使用,唐中宗时期,朝廷的王公大臣还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定期举行“斗香”活动。宋代诸多香料商店、品香楼宇为上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文人雅士、哲学家、艺术家以及官宦贵族知名人物频繁出入,以佩带极品沉香来显示身份的显赫与尊贵。

佩带沉香也是一部分当代人的喜好。因此,在如今的古董珍玩交易市场上,沉香摆件或小挂件一直都深受青睐。其中,对于沉香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拍卖公司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比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最近几次拍卖中推出了一系列的沉香精品,尤其在8月盛夏华章精品拍卖中多件精品沉香推出于市,并最终以100%的成交率成交。这不仅证明了沉香与香道文化重新回到主流,并对整个沉香和香道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品香不仅需要有好的香料,同时,焚香器具同样重要。而香炉作为焚香所必需的器具,有着和焚香同样悠久的历史,并以其系统的形制演化过程,向我们展示、还原了那些久远的时代以及不同环境焚香活动的信息、知识和历史背景。中国古代香器具中,使用最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说到香炉的样式,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以及明代铜质宣德炉。实际上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其历史渊源至少有两千年多年。

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香炉的造型,其功能与完备的青瓷焚香香炉相当,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就已经伴随了相当长的焚香历史。并在当时成就了博山炉,兽炉,多足炉,高足杯式炉等经典样式的香炉及派生出的种种香器。东汉越窑褐釉香熏,晋代越窑青釉提炉,盛唐唐三彩香炉,宋代复古的三足鼎式香炉,并出现在大宋帝王的内庭。元代香炉以中小型香炉为主。明代瓷炉多以青花瓷为主。清代治者入主中原后其景德镇名师巧匠将瓷器香炉制作推向历史的另一个高峰。

宋代瓷香具是最值得研究的香器具之一。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在造型上或是模仿已有的铜器,或另有创新。由于价格低,适宜民间使用。精雕细琢,也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加上瓷器所独有的魅力,因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

焚香一直与美好、高雅、神秘、珍贵等联系在一起,因而关于沉香、香炉、香器等香文化有关的制作产物代表着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准,并由于渗透了文化成分,使其成为一项系统而独特的艺术种类。瓷香炉,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瓷香炉、香盒等成为了人们集藏的重点。如果仅以古陶瓷艺术品来看待香炉、香盒,那就失去了太多香器所蕴含着的价值与内涵,只有如同回归到宋朝时期的氛围中,将香道看作一种典雅的文化,才能看到它闪耀出的灿烂动人的光彩。如今,瓷香炉也备受青睐,据悉,北京紫微堂文化机构收集大量精品瓷香炉,将在全国各地展陈。

4.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篇四

长城,顾名思义,那城墙是很长很长的。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蜓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这样一条高大坚固、连绵不断的长垣。

城墙并不孤单,它的身旁有许许多多的城、障、亭、标等陪伴着它。

长城的修建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各方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进入第一个修筑高潮。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长城,才大致形成规模,人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多是明朝时期修整的。

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27年后,也就是1987年年底,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长城的传说有很多很多,而最感人的莫过于”孟姜女哭长城”。

故事讲述了孟姜女在自家后花园遇见范喜良,得知他是逃难来的,便收留家中,不久后,两人成亲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不到三天,衙役就把范喜良抓走去修长城了。孟姜女思夫心切,踏上了寻夫之旅。

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边,换来的却是丈夫劳累至死的消息,孟姜女不由得大哭起来。

真的很神奇,这一哭,整一段长城倒塌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她的虔诚感动了上天。孟姜女在白骨堆里找到了丈夫的尸首,就更加痛哭起来。恰逢秦始皇路过这里,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怒,但见孟姜女是个美人,便想要霸占她。

孟姜女哪里肯依呢?情急之下,她计上心头,提了三个条件。

前两件秦始皇照做了,第三件是游海,秦始皇欢天喜地准备游海,到了海中间,却听见“扑通”一声,孟姜女投海自尽了。

关于长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长城蕴含的文化、传说都很意义深远,你是否对长城了解更深刻了呢?

5.中国文化遗产兵马俑满分说明文 篇五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这里,门口的人群排起了长龙,我们带上解说器,跟着解说阿姨进入了这座神秘的古陵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知识我很早就有耳闻,我还和妈妈一起看过连续剧《大秦赋》,对秦朝的人物和故事简单了解一些。这座建立在秦始皇陵墓上面的博物馆又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博物馆里面是一座像花园一样的大院子,并排坐落着3座建筑,分别叫“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它们都是半地下室的构造。“一号坑”面积最大,一进去我立即被里面恢宏的气势给震撼了,只见地下4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他们一个个威武雄壮,器宇轩昂,就像整装待发的战士,正准备上战场呢!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二号坑”和“三号坑”里面是单独的将军俑和跪射俑,近距离观看,它们的头型、容貌、衣服、配剑等等都和我看的电视剧的人物好像啊,尤其是将军俑,特别像秦朝的蒙恬将军。

6.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篇六

我国最早的字是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品。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刻在兽骨上、龟甲上。发现的时候,人们还以为是药材,就送去药店,把他们煮熟了,用来吃。过了很多年,专家来检查的时候,发现甲骨文上,才明白这是甲骨文。

甲骨文演变下来的是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书法讲究笔法,如,楷书的横的起笔:顿,转笔:行笔:用中锋行笔,稍微快点;收笔:慢慢向回转,顿,收笔。

书法必须具备的文房四宝:纸、笔、墨、砚四样东西。纸,有熟宣、生宣,笔,有硬笔、软笔(毛笔),硬笔,有圆珠笔、铅笔、钢笔,毛笔,有狼毛、羊毛……;墨,有中华墨,一得国墨、珠江墨;砚,有木砚、陶砚……,这些砚不但可以装墨,而且美观,有的刻着龙,有的刻着凤……

我们的作品有很多种章法,比如,龙门对、对联、团扇、折扇、斗方、横幅、条幅中堂、屏风……。

书法可以修心养性、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当你生病的时候,如果你写书法,就会忘记你的病痛。书法也讲究抑扬顿挫,有的仓劲有力,有的轻快跳跃,所以人们称书法是纸上的舞蹈,好的书法作品可以使你开阔眼界、赏心悦目。

7.略论中国南北方民歌的文化精神 篇七

因其自然地理、气候状况等因素的不同, 南北方文化的特征也有显著的不同。在文化类型上, 北方属游牧文化, 而南方则属农耕文化;在文化精神上, 北方是理性文化, 南方则是感性文化;在文化形态上, 北方是重实用、讲教化的伦理型文化, 而南方则是重思维、扬个性的原生型文化[1]。

南北文化的差异绝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所属文化圈的根本差别。长江流域以南和黄河流域以北的气候、土壤、环境等自然因素完全不相同, 因而在各自的地域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生态的文化圈。这两种不同生态的文化圈又直接导致了南方和北方文化精神的差异。下面以南方和北方的民歌为例, 谈谈这两种文化精神的差别。

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3]南方的民歌大多突出个体的情感, 突出感性的思维色彩, 而且这些民歌又多半与爱情、劳动等日常活动紧密相连, 所以, 南方的民歌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优美的原始的流动感。很明显, 这一切都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南方的山水、气候、地形等诸多因素使得其文化深深地烙上了“农耕文化”的印记。在“农耕文化”的社会中, 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社会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社会成员处于与世隔绝或半隔绝状态, 极少与外界联系。可以想象, 在多山的南方, 由于无数大山的阻隔, 大部分隐藏于深山密林中的村落山寨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口口相传于这些村落山寨的民歌同样也处于封闭状态。这样, 南方民歌大多孤立地存在, 处于非常自由的境地。所以说, 南方的民歌带有鲜明的随意性和主观能动性, 注重宣泄“自我”的情感, 强调个性的独立, 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感性精神。

北方的民歌多具有浓重的经过理性的加工和选择之后所凝成的深层历史感、伦理感及忧患意识。让我们看看辽阔的北方大地和一眼望不到边黄土高原, 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北方的民歌会是这样的了。“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苍凉、浑厚、凝重, 这样的文化生态氛围, 实在不能激发人们那种空灵的、带有动感的想象, 只能给人一种苍茫、悲壮、沉重的历史感。而南方优美的自然环境、湿润的气候条件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产, 同时也会给人带来一种和谐、美好、生命永恒的感觉。北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南方恰好相反, 人们为了生存, 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所以北方的民歌很明显地体现了一种质朴、厚重、实在、具体、现实的理性精神。我们听一听陕北的民歌, 那种已经深入到骨髓中去的悲壮、苍凉的美感极其震撼人心, 就仿佛一个孤独无助的人试图通过声嘶力竭地呐喊, 拼命要从某个地方挣脱出来似的。歌声里透着干燥龟裂、略带有腥气的黄土气息。

由上所述, 我们可以总结出来, 中国南方和北方民歌的文化精神差异实际上就是理性精神和感性精神的差异。感性和理性, 原则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南方的民歌正是以感性文化形态为基础, 以空灵、直觉、幻想、激情、冲动、意志等为手段, 反映一种主观的人生, 表现一种原始的世界, 传达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真实的信息。这种感性的文化氛围浸润着南方大地, 不仅给南方的民歌, 还包括南方的文化以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北方的民歌则是以理性文化形态为基础, 以沉重、悲怆、压抑、苍凉、浑厚、凝重等为基调, 反映出一种客观的现实世界, 传达人生苦难艰辛的信息。听听北方的民歌《走西口》和《兰花花》, 再听听南方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和《采红菱》等, 前后两者的差别之大, 让人一时间很难适应过来。《走西口》和《兰花花》虽然都是讲述的爱情故事, 但那悲凉的语调, 压抑的气氛, 使人听了简直透不过气来, 人生的苦难彷佛那么的重, 把人的腰都快压断了。特别是《走西口》, 让人觉得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几乎走到了人生的绝路, 无路可走了。试想, 如果这两首歌产生在南方, 那肯定会成为优美动听的爱情绝唱, 而绝不会是现在这种令人听了肝肠欲断的样子。再看看南方民歌,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那舒缓优美的旋律早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仔细把它听一遍, 会让人觉得好像有一条散发着清香气息的丝带轻轻地滑过你的皮肤, 神清气爽。《采红菱》本来是一首描写劳动场面的民歌, 但是听后一点也感觉不到劳动的辛苦和乏味, 那欢快的旋律反倒使人觉得那不是在劳动, 而是在做一个游戏或者什么的。这首歌如果产生在北方, 那不定又要把人累成什么样子了。

中国南方和北方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 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这不仅贯穿在两个文化圈内的民歌中, 而且深深影响着后来的文化与文学。

参考文献

[1][2]潘年英.中国南方神话的结构原则及其文化精神[J].西北师院学报, 1987, (4)

8.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篇八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里平民式的欢乐和开拓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把找到的宇宙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

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

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獲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

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而下之器表现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

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是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的艺术境界。

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制世界的权力——陆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

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歡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境》,有删改)

9.如何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篇九

摘要: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今天的新文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文化 基本精神 思想观念

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换言之,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二、如何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富强民主现代国家的现实需要。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确保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深刻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而且要从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认识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几种关系的极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篇十

王晓熙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107156

1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其主流精华部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华,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内容包罗万象,非常丰富,笔者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强不息

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

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发扬光大。

二、任侠之气

关于什么是“侠”,古往今来界定的有许多, 但学术界似乎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被普遍认可的一种界定。在现存的资料里最先提出“侠”的是《韩非子·五蠹》篇: “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其带剑者, 聚徒属, 立节操, 以显其名, 而犯武官之禁”。其后便是司马迁给“侠”加的定义: “救人与厄, 振人不瞻, 仁者有采;不既信, 不倍言, 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己诺必诚, 不爱其躯, 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之此生矣, 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游侠列传》), 给“侠”以积极的评价、肯定。所谓的“侠”是指: 以兼济天下为己任, 品德高尚, 个性突出, 积极入世而又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社会个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任侠由先秦时带有贬义的“蠹侠”到司马迁的“布衣之侠”,再经过东汉、魏晋的政局动荡、民族纷争, 侠意识由起初的个体行为发展到被民众普遍接受的时候, 就形成侠文化。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侠客行》)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任侠,又称为“尚义任侠”、“为气任侠”、“使气任侠”,是指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任侠之士指能见义勇为的人。任侠的三大特点: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

侠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平民文化,源远流长。虽然新中国诞生以来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现代侠文化不再像古代那样以侠客的替天行道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出现,而是以武侠小说、影视及网络游戏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侠文化的精神内涵却一脉相承。侠文化中一般分为三类:私剑之侠、道义之侠、江湖之侠,这三侠中有的带有我们所说的任侠之气,而有的带有不能融入现在法

制社会所用的“人治”思想。因此,我们应该分清侠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加以扬弃。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应取侠文化之精华,进行侠文化的制度重构,积极发挥现代社会合法私力救济、见义勇为的作用,弘扬任侠之气;同时,为了维护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我们也必须去除侠文化之糟粕,将其“人治”本质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匹夫有责

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顾炎武先生提出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正始》),告知国民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志于把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古往今来无数贤达的仁人志士,禀承这一民族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后来经麦孟华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语很快传播开来了, 特别是经过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先后引用, 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至家喻户晓。“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一语提出了作为国家主人的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神圣义务和道德责任。它出现在国家危机与灾难深重的年代,反映了救亡图存、复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追求, 是那个时代开始觉悟的中国人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庄严承诺, 更是中国人民自觉承担自己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的表现。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告诉我们, 不仅仅是国难当头, 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时候, 更多的是很多责任感、责任意识在中国的古人那里有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任何事情不应该仅仅为自己着想, 仅仅为自己安身立命打小算盘, 每个人都有道德责任, 都应该主动地站出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情, 为民族振兴承担一份责任。这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是有着紧密关联的,“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中的人, 不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为天下繁荣昌盛付出自己的努力的“ 觉解”, 因此, 借助于“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神的激励与引导, 国民可以实现由“ 自然境界”和“ 功利境界”转向与提升到“ 道德境界”和“ 天地境界”, 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精神风貌, 提升整体的国民的精神境界,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四、以和为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论语》中记载,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贵在和谐,先王的治国之道,认为这是最好的,着重强调和谐的境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孔子继承周末思想家对和“同”问题进行的思考,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认为君子重视和谐但不盲从,小人只知道盲从却不懂真正的和谐。其中所指的“和”承认事物存在的多样性,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能够营造出来的和谐状态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孟子也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等都认为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古人欣赏阴阳调和之美,喜好“和五音得美乐,和六律得美音”的最佳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和”不是无原则的简单地使事物保持僵化状态,而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寻找不同事物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将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协调,只有如此才能衍生出新的事物。反对“同而不和”的消极状态,反对对事物做简单的分析或重复地做同一件事,需要懂得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同一的发展规律,保持事物动态和谐。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寻求事务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的和谐要求,在思想上为建构和谐社会做了从充分的准备,在行动中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寻找和谐的切入点,以调动全社会的“人和”资源,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11.重构现代中国文化精神 篇十一

这些影片里体现的中国元素,确切地说,应该叫“中国传统元素”。从那些在外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关键词可以看出,那些盛开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又在悠长的岁月里始终绵延传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主力。与现代中国的崛起相呼应的,却还是传统元素的发扬光大,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两个关键词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不可否认,虽然那个时期我们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交恶、我们的国家很贫穷、我们的人民很狂热,但“红色中国”的力量经由自上而下、全民统一的狂热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暂且不论那时候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是否合理,但那个时期有一种一致的认同和归属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并最终成为鲜明的记忆符号。

单以纯文学领域来举例,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汉有赋,唐宋有詩词,明清有小说,而这些,相对于浩瀚的中华文化,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无论诋毁破坏还是盲目追捧,它都像一道坚实的背景,映衬在每个中国人的身后,宠辱不惊,连绵不绝。反观我们生活的时代,面目模糊、庞杂而无序,没有什么能代表现代中国。我们迫切地需要重建“中国名片”,所以我们举全国之力,办奥运、办世博。如果一个外国游客在参观完世博会之后,再提及中国,除了上述关键词外,还能记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标志。那将是世博会最大的成功。文明和文化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积淀,是对现在的创新和发展,是对未来的宽容和预见。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尊重的远远不够,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是个文化断裂的历史时期。重构现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毫不夸张地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8月,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连发六问,直击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软肋”;本月,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接受本刊特邀,撰文阐述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方向。各类媒体上,关于“文化”掀起了一场大讨论,隐然呈现出“新文化运动”之势。

12.中国的文化精神说明文 篇十二

马斯兰德认为:“组织文化是整合组织的重要力量,它在维持组织稳定、帮助其渡过难关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等。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内核,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大学自中世纪发展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和发展,我国现代化大学始于蔡元培改革时期的北大, 如今中国的大学已经发展了100余年,北大、清华、浙大这样历史悠久的学校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回望这些传统大学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更好地建设我国特色高校文化。

(一 )思想自由。谈到学术自由首推20年代的北大 ,蔡元培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正如他所倡导的那样,在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几年中,北大一改以前迂腐官僚的戾气,重现学术自由的光辉。唐少杰先生曾经撰写了一篇关于清华学生描写教授的文章, 学生绝不会因为你是教授而笔下留情, 那些不乏幽默和犀利的言语看上去是嘲笑, 实际上正体现了当时清华大学不羁的风气和自由的传统[2]。

冯友兰先生曾说:“所谓‘人’,就是对世界社会有自己的认识、看法。”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失对于世界的自我看法,很容易随波逐流、畏惧时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产生,大学首先要振作自己的精神, 只有自己解放了思想才能保证依靠它存在的大学生实事求是。

(二 )大学自治。大学自治的最大贡献者非蔡元培先生莫属,1912年蔡元培开始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独立,教授治校。如蔡元培提出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为的就是实现大学“经费独立、立法独立、人事独立”,虽然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大学自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了[3]。1937年胡适在庐山谈话中更坚定了恩师的思想,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现任官吏不得作公、私立大学校长、董事长,更不得滥用政治势力以国家公款津贴所长的学校。第二,政治势力不得侵入教育。第三,中央应禁止无知疆吏用他的偏见干涉教育。

2010年温家宝同志在施一公先生感慨中国办学自主权问题的时候, 说了这样一番话:“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这一掷地有声的回答,希望能引起中国大学自治精神的觉醒。

(三 )人文主义。竺可桢曾把浙大的校训定为“求是 ”,意在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思想, 尽管浙大历尽沧桑还是没有磨灭其“民主堡垒”的独立意志,他还把大学比做灯塔,告诫学生不能降低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道德标准。张伯苓先生曾说:“我不给孩子们留财产,我给他们留德。”可见当时人格培养在大学中的地位。在培养人才方面,大多教育家提倡的是“通才教育”,即在教授专门知识的同时注重普通学科的发展[4]。在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学校规定文科生必须选一门自然科学,理科学生必须选一门人文科学,其目的是培养“通才”。梅贻琦先生曾感慨:“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能在质疑和批评中茁壮成长。

科学教育并不能离开人文教育而独活, 在我们“学习做事”的同时万万不可忘了“学习做人”。人文精神对大学来说就好似草木之于水那样,没有水的滋润和灌溉,草木必然是要凋零的。在逐渐市场化的今天,不能因为一部分功利性的利益而埋葬大学应有之精神。

二、大学精神内涵的建设

大学的自由、自治、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促进大学发展的三驾马车,也是大学自发展以来最基本的精神传统。正是这三大精神赋予了大学浓厚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以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内涵为基础在发展和建设文化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鼓励创新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理念就是追求创新、敢于突破,这是中国能一直繁荣昌盛的源源动力。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该鼓励创新, 允许学生和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供师生交流与辩论的场所。

(二 )加强宣传的原则。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 ,传统精神文化的宣传非常重要。学校的校训、校歌等都是对高校历史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最好表达,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切地反映出理论与实践、做人与做学问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是该校师生规范自己的戒尺,而且是督促自己前行的鞭策。在建设高校文化的同时保存和坚持一定的办学理念,不断宣扬高校自身的价值观,加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并以此树立起一座精神高塔敦促师生们为此不断前行和努力。

(三 )完善制度的原则。良好的制度规范是一所大学运行的基本条件,不仅包括学校用文字形式表现出的各种条例、守则、规章、纪律,还包括在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及价值规范等[5]。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制度制定的民主性,鼓励师生广泛参与校规、校则制定,加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师生履行规范时的自律性,而且有助于把文字性制度上升为精神需要。

摘要: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因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精神内涵一直被广大学者研究讨论,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学文化的传统精神内涵应该得到保存和发扬。本文从大学的自由、自治、人文精神三点出发试对中国传统大学的精神内涵进行剖析和解释,最后就中国大学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意见。

上一篇:党支部分类定级分析报告下一篇:驾驶员安全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