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共13篇)
1.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
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小狗包弟》(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作家巴金
2、理清全文的思路。
3、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4、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思考反映文革现实为什么要写小狗?学习作品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思考为什么一只小狗会引发作者深深地自责?体会巴金的人格力量,从中受到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
(一)作者介绍(由一首诗歌《公元2005.10.17》引入)2005年10月1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神六凯旋了,巴金却逝世了。“一个大地震颤的日子/一颗星来,神六/载着中国航天人的胆略/归来,04:33//一个情感失落的日子/一颗心逝,巴老/承着中国文学的祈福/归去,19:06//玩弄笔杆子的太多/多到拥挤排挤压挤/无法呼吸,苍老的脊背/驮着阳光下的阴影//巴山是您尖硬的笔头/蜀水是您不竭的笔墨/良知的经络,牵动/一颗文脉的心//白昼里,我带着面具舞蹈/您的《随想录》开启真诚的门/夜幕下,我的灵魂/在您文字的天空行走。”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二)由文革引入课文《小狗包弟》(课前曾安排学生回家询问家中亲历过文革的长辈,让他们对文革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关于“文革”(幻灯片)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无论压在这狂浪下边的还是掀动这狂浪的,都是它的牺牲品。哪怕最成熟的性格也要接受它强制性的重新塑造。坚强的化为怯弱,诚实的化为诡诈,恬静的化为疯狂,豁朗的化为阴沉。人性、人道、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所有含有人的最高贵的成分,都是它公开践踏的内容。虽然这不是大动干戈的战争,但是再惨烈的战争也难以达到如此残酷——灵魂的虐杀。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这就是十年文革,又称作“十年浩劫”,浩劫者,即“巨大的灾难”。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这是一个多么**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晚年散文集《随想录》(写于1978年12月到1986年7月)。其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巴金在十年文革的**中,看到许多同志、战友、亲人相继遭到迫害,却有恨不敢说,有泪不能流,有时还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压抑的感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他说:“我吃够了谎言的苦了,现在到了讲真话的时候了。”“人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的活下去。”“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小狗包弟》完成于1980年1月4日。
二、习读并理解课文(学习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的写作方法)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一遍,标上段首序号。舔舐租赁叱骂解剖堕落创伤作揖缉毒修葺
2.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二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系统中选文体裁丰富、典型,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比例较少。
1. 体裁多样, 典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体裁丰富, 涵盖大约八类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基本选入古今中文的名家名篇、选文经典。中国古代先秦文学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 魏晋人物风貌代表著作《三国志》、《世说新语》及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散文,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等,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入了五位, 宋代豪放词代表苏轼、辛弃疾, 婉约词代表李清照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朱自清等作品, 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等爱国诗, 鲁迅作品选入数量最多, 四篇散文, 两篇小说;外国文学选入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的小说,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篇, 著名诗人济慈、普希金等人诗作, 安徒生童话两篇, 等等。选文涉及多种题材, 既有自然景物、生态问题, 又有人类情感、生命感悟。选文系统根据单元导语归纳题材, 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选文基本关照到了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既能唤起学生现有的经验, 激发阅读兴趣, 如亲情、学习生活、自然、成长、动物等题材的选文;又能拓展、提升经验, 训练阅读能力, 如生命、爱国、战争、历史人物等题材的选文。
2. 体系缺乏, 实用不足。
根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选文体裁, 将小说、诗词、散文、戏剧、寓言、童话、神话归到文学类作品, 将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演讲、书信归入实用类文章。并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传记、书、序、表、记、铭等及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成为鉴赏的文学作品, 所以都归入散文。每册教材的选文体裁大部分属于文学类作品, 而文学类作品又集中在散文一类。选文缺乏体系性, 选文总数量不一, 两大类选文变化不一, 并没有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增加更多适应性选文。除此之外, 从表1可以看出, 单元选文系统似乎各成体系, 彼此缺乏联系, 甚至出现重合现象。如七年级下册书的第二单元爱国题材与九年级下册书第一单元爱国思乡有重合部分。实用类文章数目严重不足, 九年级下册教材就没有选入实用类文章。初中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 从现实角度说, 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 快速读取重要信息, 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但是实用类文章太少, 而且类别不全, 与实际生活需要学会的实用文脱节。
二、助读系统类型多样、细节粗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类型丰富多样, 分为文字类资料 (编辑说明、单元导语、课文导语、文下注释、课文补白) 和图像类资料 (扉页彩图、课文插图) 。助读系统的多样类型加强了阅读能力训练的针对性, 但细节不够完善。
1. 类型多样, 有针对性。
文字类助读内容最先看到的是编辑说明。编辑说明简要介绍本册书的一些内容。单元导语介绍本单元选文题材内容, 明确阅读能力要求, 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课文导语更是紧扣选文内容, 有时以问句形式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揭示选文主要内容, 同时明确具体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文导语指出选文的目的在于学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 感受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 意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文下注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扫除阅读障碍, 促进初中生对选文的理解, 有助于初中生进一步积累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课文补白主要分为两大类资料,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选文的衔接拓展资料。补充与选文相关的资料, 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赏析选文的特色。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课后补充程颐读《论语》的三段体会性语句, 借助前人对《论语》的评点, 引发、深化学生对《论语》的体悟。
图像类资料包括照片和绘画作品。教科书的扉页一般彩色图像, 图像下面接着附上一两句简短的文字介绍。课文插图往往分布在选文中, 并不是所有选文都配有插图, 配有插图的选文一般有一两张图片, 有的是作者照片, 有的是选文中人物绘画。这些图像意在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又不会很多, 不让具象的图片限制抽象文字的想象空间。适当的直观具象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选文。
2. 细节粗糙, 有错误。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具体细节处理得比较马虎, 出现了一些错误, 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产生障碍。
首先是文下注释存在错误。第一, 选文出处存在问题。如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诗四首》中的《归园田居 (其三) 》和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诗五首》中的《饮酒 (其五) 》文下注释: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事实上,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陶渊明集》是1956年第1版, 在1983年第8次印刷, 两本书印刷批次不同, 而不是不同版本。文下注释应该标明为选自《陶渊明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同样的,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文下注释: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82年版) 。事实上, 中华书局在1965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了《艺文类聚》, 并不存在《艺文类聚》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所以选文出处应改为选自《艺文类聚》卷七 (中华书局1965年版) 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 文言文的一些字词解释存在错误, 尤其是通假字问题。如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文下注释:有, 通“又”。但是在八年级上册《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 文下注释:有, 同“又”。《〈论语〉十二章》中“有”字的注释是对的, “有”和“又”是通假字。
其次是课文补白中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 逻辑混乱, 显得有些随意。除了八年级上册书课文补白的语文知识最多, 是其他每册书的三倍左右, 其他五册书课文补白数量差不多。另外, 除了七年级下册和九年级下册补白的语文知识主题明确, 其他各册书补白的语文知识比较杂乱, 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书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相互穿插, 不利于初中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阅读能力训练的助导作用不能发挥最大效度。
最后是课文插图的问题。有些插图和选文内容不符。如九年级上册《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插图中的男人与女人两人都是站着的, 而选文中的文字确实“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这就说明插图出现了错误。有些插图的位置不对。如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一文中, 插图内容和选文的第九段内容相符, 不应放在第六段下面, 否则这种插图的助读功能就会被削弱。还有些插图太抽象, 如九年级下册《诗两首》一课的第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诗下面的插图抽象、粗糙, 没有什么美感, 感觉像是拼接、涂鸦。图中应该是一只鸟, 这样不仅符合诗中“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 而且更能体现诗人的伟大、情深。
三、练习系统题型多样、比例失衡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 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讨与练习”, 主要是关于选文的词汇解释、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谋篇布局的分析。通过对练习系统题型与题量的分析, 发现练习系统提醒比较多样, 但题目难度的比例失衡。
1. 题型多样, 有选择性。
从练习题的做题要求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而必做题中又有选做题, 二选一。选做题一般是应用拓展类, 包括话题讨论、课外资料收集、文本改写等。如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第三题选做题“阅读影视剧本要注意体会它的画面感。你觉得画面感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道选做题注意考查初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感受戏剧这种文体的画面感特色。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如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三题, 就是必做题中的选做题, 二选一。每册书中必做题所占比例比较大, 选做题所占比例很小。这就给学生留有一定自主选择性, 可以选做较高难度的题目。
从练习题训练的能力项层面分析, 练习系统主要分为单项能力训练和多项能力训练。相比较而言, 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较多。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的第一题:这篇作品运用大量短句, 营造激越的氛围。反复朗读全文, 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读出作品的气势。这道题目主要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多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如九年级下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课后习题第一题设计两项阅读能力:认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这首诗”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探究一下, ‘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使是单项能力训练的题目, 也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训练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题, 通过勾画语句的形式训练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 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第一题“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作品。试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理清作品的说明顺序”, 通过完成表格的形式加深初中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 比例失衡, 无梯度性。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 初中生阅读四方面能力训练比重不一。认读能力可用“朗读”、“默读”、“浏览”、“背诵”等词表述。理解能力可用“觉得”、“揣摩”、“解释”、“解答”、“概括”等词表述。鉴赏能力可用“感受”、“领略”、“品味”、“体验”、“鉴别”、“比较”等词表述。运用能力可用“示范”、“运用”、“借鉴”、“学写”、“仿照”、“转换”等词表述。按照以上分类原则, 将练习系统中的习题分类统计。这里统计每道题中总共涉及的阅读能力, 如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第三题“朗读诗歌, 要注意诗中的情感起伏, 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试与同学一道, 讨论下面语句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尝试朗读”, 这一道题目, 设计了认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六册书的练习系统中理解能力训练比重一直是最多的, 其次是鉴赏能力, 但是鉴赏能力的比重基本不及理解能力的二分之一。认读能力与运用能力训练的比例差不多持平。这就出现四个能力训练比例失衡现象, 并且能力训练缺乏梯度, 较高水平的能力训练不足。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系统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 这三大系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文系统体裁类型丰富, 选文经典, 但是缺乏体系, 实用类文章太少。助读系统类型多样, 可以针对性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但是细节处出现一些问题。练习系统题型多样, 但是难度设置不合理, 阅读能力训练比例失衡。通过分析阅读系统编制的优缺点, 扬长避短, 最大效度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系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三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在教材设置过程中,近现代的英雄传记和革命传统内容较多,而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甚至更多则没有涉猎,在各民族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中缺乏,并没有实现大纲所要求的丰富表现。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六个元素,即:汉字、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战争传统、古典文学和艺术、历史人物和故事、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法习俗进行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要加大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比重
在教材中,116篇的独立篇章传统文化主题内容和83篇扩展内容从数量上能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但加大传统文化的文章既是高考改革的新要求,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来强化汉语作为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巩固和传承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分值由150分提升到180分;英语考试权重则相应下降,降低到100分,并且将考试的权利下放,实行社会化考试模式。语文和英语从分值上的对比,足以看出语文学科的地位上升。这将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必然要求。
二、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要进一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中国的儒家思想,增加“仁爱”的教育理念,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求多种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的教学内容,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文化与道德情感相结合,将文化与艺术美感相结合,将文化与民族自信感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华夏文明、我国历史、中国传统经典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操。
三、要对现行的语文教材进行修订,聘请专家严格把关
要确保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评估,促进汉语作为本民族语言的精进、传承和积淀。重拾语文的重视程度,将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转化为个人的精神家园,构建民族文化心理。
4.高一语文《离骚》教案 人教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二、了解《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识记诗中的文言知识。
三、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四、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以及比兴为主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一、识记诗中的文言知识。
二、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以及比兴为主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诵读、质疑、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回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激发兴趣。
二、解题
见导学案P4“离骚“
三、文学常识
详见导学案P2“知识链接”。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见导学案,提生板演,集体朗读)2.朗读全诗,正音句读。
五、疏通全诗 1.反复诵读。
2.参注自译,划出疑难。3.合作探究,讨论疑难 4.疏通翻译 5.指导诵读
六、理解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
七、讨论导学案
八、布置作业
1.背默、整理并翻译全诗。
2.完成《生态课堂》相关练习。3.预习《品质》,完成导学案。板书:
香草——美德 美人——明君 离
5.人教版高一历史教案 篇五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难点: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导学练
【教学过程】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
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2.农耕格局
思考1: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思考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技术、水利、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素质)等。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1、表现:
(1)耕作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说明:①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②“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工具材质:石器→青铜→铁器
工艺:打制→磨制→炼铸造
(3)动力:人力→畜力→自然力
2、评价: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三、水利事业
1.大禹治水
2.水利工程和技术:都江堰(战国)郑国渠(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过渡]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赋税沉重;徭役沉重;土地兼并。)
四、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2)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自给自足、很少有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
(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6)天生脆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
3、小农经济的影响
农业文明的基础;农民生活的保障;具有进步性也有局限性(技术进步缓慢,暴政之下社会易**)。
[学习延伸]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课堂练习]见《高中历史必修二课时详解》及学案
6.高一历史教案人教版 篇六
一、知识与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1)1976年粉碎“-”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徘徊)
(2)党内的左倾错误继续:(两个凡是的方针)
(3)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邓小平的三起: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经济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4、意义:是新中国历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合作探究】:归纳近代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结果任务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2、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突破口;
【合作探究】: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
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人民公社化严重地-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些思想-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主要内容:
(1)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点: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合作探究】小岗村三步走: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普遍实行:1980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合作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
(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了生产力的发展。
行政机构的改变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税费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影响
(1)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鼓舞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
(2)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B、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
C、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D、措施
a.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6、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
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生产力的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阻力”的解释:
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
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B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
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
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思想基础)
2、过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B、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理论完善:
A、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意义
(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奇迹。
7.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内容特点,编排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致力于培养全方面的人才。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性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而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 自然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研究口语交际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选择的这套初中语文教科书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简称“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7至9年级) ”, 共6册。之所以选取这套教科书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编写的教科书, 比较能够反映我国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用面较广, 影响较大,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口语交际课程内容选择上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对自身、自然和社会的关注, 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的素质和能力, 如“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共有六册, 每册六个单元, 在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中都设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课程, 总共有三十六次口语交际。在这三十六次口语交际中, 它的安排并不是杂乱无章, 随意安排的, 也不是单调乏味的。从口语交际课程内容主题上考虑, 它主要涉及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大板块, 如表1。从口语交际课程内容题材来看, 它主要可以分为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交流类、讨论类、生活类, 如表2。下面我们用图表来说明: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关于“人与社会”方面较“人与人”、“人与自然”更多, 这主要是因为,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 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你必须要试着去了解这个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每天都在与周边的人打交道, 每天都在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当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不可忽略的, 我们从自然中攫取食物的同时, 自然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不管怎么说, 这三者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 我们必须正确合理地处理与这三者的关系。
从表2来看,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有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交流类、讨论类还有生活类的。在介绍类中, 有自我介绍, 介绍一种动物, 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介绍你喜欢的季节, 介绍我的家乡, 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 介绍我喜爱的音乐, 介绍我所了解的名人事迹。在所有题材中, 独白类居多, 有说故事, 说目击情况, 说自己的愿望, 说我的初中生活, 说小说, 说千古风流人物, 说大自然的美景, 说古诗, 说季节等等。表演类主要是演讲, 针对学生面对生活的态度。交流类也较多, 推荐与自我推荐, 与同学交流关于剧种、植物、人物、书本和成长的想法。讨论类则有关于世界和平、辩论、金钱、科学等。生活类有如何运用语文, 怎样搜集资料, 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等。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它尽可能地将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真实、客观、多样、全面地呈现给学生, 扩充内容的范围以及主题, 引起学生对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对口语交际体现多元文化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二、人教版教材口语交际内容编排上的特点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编排无论是在单元与单元之间, 还是在单元内部之间, 还是在题干设计上, 它的衔接性都很强, 整合性很强。
首先, 从整体上来看, 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地十分紧密。后一单元是前一单元的的延续, 是前一单元的提高, 相邻两个单元之间具有层级性。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段目标也呈螺旋式上升, 这些目标设计, 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人与自我”为主题, 先编了认识自我、热爱生命有关的五篇阅读课文, 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就与此相照应, 以“这就是我”为主题, 设计了活动内容, 帮助学生在了解新同学的同时, 进一步认识自我。而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结束, 回顾在这三年里发生的你最高兴或是不愉快的事, 讲讲三年来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奇闻趣事, 总结你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得失。中间穿插了许多关于生活、交友、学习等方面的口语交际内容, 让整个口语交际课程内容更为协调, 更为紧密。
其次, 从一个单元来看, 每册教材安排大小综合共六次, 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 既可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效果, 又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因为选取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 使学生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
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一般都是与课文相一致的, 可以说是该单元的练习, 是作为这个单元的补充而出现的, 单元后的口语交际有的是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十分相近的, 比如, 七年级上册中的口语交际, 以“我”为主体, 从自身、周边环境 (自然、社会) 探求,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这就是我”, 新学期伊始, 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 让身边还不熟悉的同学对自己也开始有所了解, 这是进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也是重要的一步。第二单元的主题“漫游语文世界”, 是为了让学生在初中开始之时, 对语文产生兴趣,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开始发现语文美之所在,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三单元的主题“感受自然”, 天然去雕饰, 大自然本来就是一种美, 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第四单元的主题“探索月球奥秘”, 接触科学, 探索科学的奥秘, 增加学生的天文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五单元的主题“我爱我家”, 让学生表达对家庭的感情, 多与家长沟通, 熟悉并进一步热爱家, 感受家的温暖。第六单元的主题“追寻人类起源”, 增加对历史的了解, 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最后, 从题干设计来看, 每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都是在一个大的环境下提出来的, 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感受自然”为例, 这次口语交际安排了三次活动, 学生从这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 这就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题目, 具有相对地开放性与选择性, 在第一项活动“‘我有一个朋友’”先是安排一次愉快的秋游, 与伙伴们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然后再班里组织一次活动, 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 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一两个自然界的“朋友”, 并说说以它为友的原因, 要求非常明确, 这样的口语交际操作性更强。
初中阶段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内容总体上来说是从感性走向理性的, 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极为紧密, 这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对于学生不太懂的主题如科学、历史类, 老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资料, 搜集相关的信息, 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和讨论中从不懂到有所了解到想去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1]黄添基.浅谈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 2005, (Z2) .
[2]李明洁.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26)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李海林, 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 (1978~2005, 理论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8.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研究 篇八
【关键词】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练习设计
综观国内几套教材,笔者发现诸多问题。笔者试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加以分析,提出其现存的问题以供探讨,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阅读课文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4课,其中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12课,笔者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每课课后练习设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练习数目过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显然是过量的,以下是每课之后的练习题数量表格:(此练习题的数量经过了细化,包含了每一道练习中的各个具体的小题以及诸如阅读一段文字之后要求回答的各个小题)(表格一)
从表格一中我们得出一些数据:所有题目总数达164道,百分之八十的篇目后习题数量超过五道,其中古诗文两个单元共八篇古诗文,要求背诵的有五处,其中四处是要求全篇的背诵。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关于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明确阐述:“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每课的课后练习应该“少而精”,一般3-4道题,最多不到5道题,显然,人教版练习是过量的,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势必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语文。
2.低层次认知水平的练习过多。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从利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人教版初中教材第六册的分析中得出以下数据:(表格二)
从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中低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各占34.78%和47.10%,而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及评价则占得少之又少,总数仅仅不到百分之二十。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的阅读部分阐述如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显然,在现有的练习设计中较高要求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和较低要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比重不尽合理,还缺乏进一步的结合。
好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分层次的,这既符合思维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他所划分的这六个层次体现着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过程,这六个层次是连续的,相互蕴含的。而我们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教版的课后练习设计并没有遵从这些规律,较低层次过多,较高层次过少。
3.开放性、实践性不够。从表格一中可以看出,课后练习设计大多数为知识和理解层面的题目,而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层面的题目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的练习设计中多揣摩语句、背诵、相关文章对比分析、练笔的类型。尤其是综合层面的题目多数为改写篇目或是新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其练习设计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变化。
二、对练习设计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1.为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目前没有一种理论与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直接有关,研究者们常常用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来进行衡量,视角还不够宽广,缺乏普遍认同的练习设计的整体建构。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语文学科的理论层面入手,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策略,为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构建起理论的支持。
其实目前有很多关于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如本文采用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其他的理论依据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将人类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巴雷特将阅读中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文字理解、重组、推断性理解、评价和鉴赏。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应该运用这些理论为我们的课后练习寻找一种理论框架,使我们的课后练习更能适合学生的情况,巩固我们的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使教材的练习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内容安排应由简到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只有这样的练习设计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我们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练习的编排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只有这样练习系统才可以真正起到练习的作用。
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不仅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这一具体的言语作品中学习动态的言语范例,思索学习语言的规律。所以,一套教材的好的练习是不可缺失的。而目前,国内对于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研究还不是很多。文中笔者只是暂时对人教版2002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了分析,希冀对下一步的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试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58
[2]马爱莲.国外母语教材练习系统的特色.语文教学研究,2005(12):106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九年制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文平.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2007(2):4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张玉祥.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语文建设,2007(2):34
9.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九
结合集合的图形表示,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二、内容分析
1.这小节继续研究集合的运算,即集合的交、并及其性质。
2.本节课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说出A的意义。
2.填空:如果全集U={x|0≤x<6,X∈Z},A={1,3,5},B={1,4},那么,
A=_________,B=__________。
(A={0,2,4},B={0,2,3,5})
新课讲解:
1.观察下面两个图的阴影部分,它们同集合A、集合B有什么关系?
2.定义:
(1)交集:A∩B={x∈A,且x∈B}。
(2)并集:A∪B={x∈A,且x∈B}。
3.讲解教科书1.3节例1-例5。
组织讨论:
观察下面表示两个集合A与B之间关系的5个图,根据这些图分别讨论A∩B与A∪B。
(2)中A∩B=φ。
(3)中A∩B=B,A∪B=A。
(4)中A∩B=A,A∪B=B。
(5)中A∩B=A∪B=A=B。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节第一个练习第1~5题。
拓广引申:
在教科书的例3中,由A={3,5,6,8},B={4,5,7,8},得
A∪B={3,5,6,8}∪{4,5,7,8}
={3,4,5,6,7,8}
我们研究一下上面三个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4,card(B)=4,card(A∪B)=6.
显然,
card(A∪B)≠card(A)+card(B)
这是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在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只能出现一次。那么,怎样求card(A∪B)呢?不难看出,要扣除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的个数,即card(A∩B)。在上例中,card(A∩B)=2。
一般地,对任意两个有限集合A,B,有
card(A∪B)=card(A)+card(B)-card(A∩B)。
四、布置作业
1.教科书习题1.3第1~5题。
2.选作:设集合A={x|-4≤x<2},B={-1
求A∩B∩C,A∪B∩C。
10.高一语文《鸿门宴》教案 人教版 篇十
教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二、导入
展示《核下歌》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涌)。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三、一、二两段学习: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玦”,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 课文中找出依据。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啥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哈这一人物?写“樊哈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4.提问:有人认为樊啥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表情期读三、四两段)。6.完成“思考和练习”
二、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啥有无必要,为什么?
2.以项羽、花塔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l.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附:板书提纲
(一)鸿门宴(转折点)
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范增说羽“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二)项工留饮“为人不忍”(?)
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哈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人谢“不胜格构”
11.刍议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育方向 篇十一
关键词:人教版 小学语文 课业编排
六年义务的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第一次对所有学科有全面的认识。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编排上可以看出教育部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所有课程的编排内容,借助中、外优秀的文章寓言等,分别从正面、侧面等方面记叙了人生的哲理,还有文章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品质等。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向,完全渗透在课文中,以生动有趣的内容,带领学生对其内心世界进行建造。对真善美的辨识程度,是国家对年轻一代的美好期望。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业编排目的
小学语文课文的编排情况是按照承接上一个学年的递进层次,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整理和排列。整个课本的先后顺序也有着承前启后的特点。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是特别关注学生的德行和智慧并列发展的一本教科书。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会对六年制的小学语文学科内容做一个统一的规划,透过六年制的延续学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导和培育。而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主要学科中的一科。语文学科关系到了学生整个学习质量的优秀与否。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授课加入了更多生动的互动篇章,从课文内容上也加进了更多的自然科学。其教育目的和方向是为了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性真善美的辨别。另外也加进了更多引导学生自学导读,讨论分析,发散思维的篇章。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加强了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建设。很多优秀的范例作文,都在标榜其作者或者其文章中表达出的光辉的思想主题。而课后的作业设计,除了需要多遍朗读词语和识记成语外,更多的是设计到讨论的环节。这样的课文编排目的,是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发言,如通过学习课文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又或者抛出课外导读,就课文的内容联想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想。这样的互动课堂环节,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新栏目,实现了启发性学习的新概念。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文价值性引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在课文的选材上也颇为精心。很多课文能够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意图,而有的课文则需要教师进行深层次的解说或者引导,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精髓。例如,《父亲的菜园》一文详细描写了作者的父亲如何在失去菜园后,重新确立决心重新开辟新菜园的过程。文中运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开辟新菜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和困难。而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父亲开辟新菜园的决心和勤奋的脚步。即便在大雨冲掉了新菜园的泥土,父亲也不会动摇勤奋耕种的决心。这篇文章充分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榜样的力量的故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同龄自己的影子,也看到同龄父亲的影子,也理解到勤劳致富的前提,并深深感悟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一颗勤奋的双手,都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这是这篇文章的成功塑造之处,浅显易懂,标榜了正确的价值观。
又如,《渔夫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阿拉伯的故事。事故用叙事的记事手法讲述了一位勇敢的渔夫,凭借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凶恶的魔鬼。这篇文章有着强烈的故事性、趣味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文章的精彩程度吸引,从而忘记了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人教版的小学语文,之所以编排这样的文章,是希望教师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跟学生一起做一次深度的讨论和分析。总体的来说,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确实有着强烈的教育主题和导引原则。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所蕴含的正能量
在教材中树立正面形象,加入正能量的宣传是非常有效的。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就以这种积极的精神做了一些篇章的编排。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教科书的优秀范文都是学生每天所接触的信息窗口。所以,这篇课文是否具有一定的正向思维、积极的能量、良好的品质思想是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的录入首要关卡。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中有一篇《全神贯注》的文章,文章讲述的是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的趣事。作者借用第三人称的纪实手法,讲述了罗丹邀请茨威格来家里作客,而在参观画室的过程中,因为发现一处需要修改的作品,瞬间进入工作状态进行修改,以至于忘记了友人的来访,烘托出罗丹专注的工作精神。此篇课文就很好地讲解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叫做全神贯注。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全神贯注的状态,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给学生。
又如,课文《鱼游到纸上》讲述的是作者认识了一位会画画的聋哑人,从最初打招呼不被不理的情况下认为画者是因为高傲,后来了解到画者是为聋哑人,并且描写了画者的超群技艺,采用的借位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这篇文章是将画技精湛的画者形象跟聋哑人做了合并,实则是在描写超强的技艺技能,而文章的更深层次是让聋哑人大篇幅出镜,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眼光态度,在心里种植一份美好和平等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上不同的其他人群。这篇文章有着品德塑造的教育意义。这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独特魅力之处,看似培养的是学生说话的能力,实则是训练了学生思考的能力。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所提供给学生的成长空间
学生的成长空间是一个有待于争议的课题。被大家所熟知的“减负”口号,喊响了整整超过十年的时光。那么,大量的作业系统设置,过分追求成绩的教学体制,是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缓解呢?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内容上可以明显看出来作业系统的变革设置。课后需要论述、讨论的题目数量在增加,除过课文中必需背诵的词语和成语外,发散性思维的题目占据了多数的空间。这些空间留给了学生自由安排。学生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怎样去度过,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性的学习。谈不上钻研的效果,但至少学生有时间在下课和放学以后,问一问同学,问一问父母对于相关文章的看法,哪怕是一句闲谈,这也是增进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许这样的成长空间会培养出学生浓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来说,启发了学生的美丽心灵,所有讲义、知识、典故、包括做人的道理,都化做涓涓细流流经并且根植于心,最终开出美丽的花朵。这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最优性方向倡导。
五、结语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学科体系,能够在新领域、新思维的倡导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灵魂的栋梁之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在倡导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光效中,稳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艺阳.基于教学使用视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之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李沙沙.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适切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12.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十二
一、与老版本的相互对照
(一)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思想的领悟能力
在新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于课后的练习减少了关于字词句方面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于课文整体的领悟和感知程度。在旧版的教材中,通常在课后练习中设立关于字词句积累的训练和文章章节节选的背诵等题目,在新版教材中取消了这一部分的练习,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学生对通读文章后对整体的归纳和总结能力。相比于原有的题目涉及内容过于分散,新课改设立的题目更具针对性,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认知程度,这更便于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性。更多的是针对于文章主体鼓励学生做出更深层次的延伸和思考,在培养了学生听、写、读能力的同时,着重提升了学生本身对文章思想的领悟能力。
(二)加强了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及灵活运用
在现有的人教版教材中,减少了对于字词句繁琐的、机械化的练习,增加了一些对文字的灵活运用,练习本身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进而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的兴趣。在构设一些题目的解题思路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思路的引导、其自身素养的培养、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通过减少课后题中默诵的比例,着重强调了学生自身对于语言的积累,使之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
(三)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多元化的理解
不同于过去的死读书、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式,现有的人教版课本中对于课后练习的设立更多地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意识,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体现了人的特殊性和学生自身思维的独立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提升到更为高的层次上来说,就是解放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也更有利于今后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和拓深。
(四)注重培养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从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新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更加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和搜集相关信息、获取新知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学生往往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一方,学习语文大多通过背诵课文,这就造成了课后的联系缺乏一定的联系性,其过于单一化也使得学生在提升自身语言能力上不能够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
现有的人教版教材中更多地设立了口语表达方面和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一些习题,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进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相关人物特性做出一定的讨论和评析。这体现了现今教材中更加看重对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结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们更加地踊跃发言,表述自己的意见,进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使课程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除此之外,教材中还加入了一些综合实践的要求,这都体现了教育本身和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结合,强调了学生本身对于个体生活的需求。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主要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参与,这在现有教材中的一些课后习题中都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
二、课后习题相应模块的设计特点
(一)指导性
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品读和知识的讲解两个方面,前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欣赏和评析,通过对文章细节语句的运用来猜测作者当时的内心心理活动,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现力的认知和日后的灵活运用。在习题中设立一些引申的题目,使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已有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深化和补充。而在练习中设立知识讲解方面的习题,同样有利用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将语法向自身的能力进行转化,这与过去注重单一知识的培养和传授方面有较大的区别。
(二)自主性
新课改的教材中设立的课后练习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题目的构建时必须与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化和学习需求相互结合,并根据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相关学习方式的探究。
(三)开放性
这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空间、意识空间、学科间和认知方法的开放几个方面。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对于课后习题的设计更为注重课本外知识与课堂知识的相互结合,同时保证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通过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延伸,使课程本身的内容与社会实际、其他课程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自身参与实践、搜集资料、分析判断、动手动脑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13.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 篇十三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 学习重点: 《锦瑟》诵读
学习难点: 体味理解《锦瑟》的朦胧美 学习方法: 点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李商隐另一千古名篇——《锦瑟》神秘的面纱。明确学习目标(见课件)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解说: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鉴赏全诗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一个基础。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
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引导赏析《锦瑟》
1、品赏诗歌的步骤:(课件)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课件)
(1)“无题”之解: 《锦瑟》一诗的诗题亦引起了不少的争论,不少论者认为“锦瑟”此题只取此诗句首二字为名,实同于无题诗。如《澹周诗话》:“义山好为无题或失题之诗以寓意,非必实有所指,《锦瑟》特其一曲。其做法与《碧城》三首相同……同取首二字以为题,实亦无题。” 此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虽所写的事情与瑟相关,但却有所寄托。
(2)“锦,瑟”之解: 瑟,古代弹弦乐器,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锦,华美艳丽。3、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锦瑟sè 惘然wăng
(2)、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
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对多主题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和作者心灵的交流,换位移情,理解诗歌主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精神 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课件)【参考】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课件)【参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 关键在一“迷”字,“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象征,而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 此一方面表现瑟声的哀怨凄迷,如杜鹃啼血;另一方面又象喻自己的春心春恨却托之于如杜鹃啼血的诗歌。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课件)【参考】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课件)【参考】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
(1)学生自读一遍,小声、似出声似不出声,仔细体会。(2)教师范读,学生比较与个人所读的异同。
(3)找学生朗读,互相评析读的如何,好在何处,不足在什么地方。(4)齐读。
6、小结(课件)
全篇笼罩着一层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的时代中正直而又不免于无力的知识分子的心理;既无力反抗环境,又不满于环境的压抑;既时感空虚幻灭,又有所追求想象;既为自己的命运而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朦胧迷离,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三、作业安排(探究主旨,拓展延伸)
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为什么“惘然”?“此情”到底是什么情?是对亡妻的深情悼念?还是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抑或是作者的身世自伤?请同学们就此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优秀】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09-02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会知识点11-15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学设计07-21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07-19
苯酚(三).(人教版 高一)08-15
高一人教版英语单词表06-18
人教版生物高一月考07-03
高一人教版作文指导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