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

2024-09-03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精选11篇)

1.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 篇一

流水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例题讲解、答疑激趣、归纳算理、布置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为习题讲解,反思总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行船、流水问题的基本规律,能理清水速、船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问题的解决,掌握流水行程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和步骤,学会用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问题解决的步骤,加强逻辑能力和思维水平,增加学生思维的挑战,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船速、水速和顺水、逆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例题,指出关键

已知一艘轮船顺水行48千米需4小时,逆水行48千米需6小时.现在轮船从上游A港到下游B港.已知两港间的水路长为72千米,开船时一旅客从窗口扔到水里一块木板,问船到B港时,木块离B港还有多远?

1、理解信息。请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词和所了解到的信息,说说如何理解

2、集思广益。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

3、教师展示思路:

分析:顺水行速度为:48÷4=12(千米),逆水行速度为:48÷6=8(千米).

因为顺水速度是比船的速度多了水的速度,而逆水速度是船的速度再减去水的速度,因此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之间相差的是“两个水的速度”,因此可求出水的速度为:(12-8)÷2=2(千米).

现条件为到下游,因此是顺水行驶,从A到B所用时间为:72÷12=6(小时).

木板从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与船相同,木板随水而飘,所以行驶的速度就是水的速度,可求出6小时木板的路程为:

6×2=12(千米);与船所到达的B地距离还差:72-12=60(千米).

解:顺水行速度为:48÷4=12(千米),逆水行速度为:48÷6=8(千米),水的速度为:(12-8)÷2=2(千米),从A到B所用时间为:72÷12=6(小时),6小时木板的路程为:6×2=12(千米),与船所到达的B地距离还差:72-12=60(千米).

答:船到B港时,木块离B港还有60米. 此题运用了关系式:(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二)训练拓展,巩固思维

根据学生所学到的关系式进行进一步推理。已知:(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可得:(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船速+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静水中的速度=船速

(三)习题精讲精练

1、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1千米,轮船自甲港逆水航行8小时,到达相距144千米的乙港,再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

2、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而行每小时28千米,返回甲港时逆水而行用了6小时,已知水速是每小时4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3、一艘轮船顺流航行140千米,逆流航行80千米,共用了15小时;后来顺流航行60其千米,逆流航行120千米,也用了15小时。求水流的速度。

4、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12千米,一只船从乙码头逆水而上,行了8小时到达甲码头。已知船速是水速的15倍,这只船从甲码头返回乙码头需要几小时?

5、一艘轮船往返于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港之间,逆水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顺水的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一艘汽艇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这艘汽艇往返于两港之间共需多少小时

(四)课后反思,归纳总结

这一讲我们学到了什么,在进行练习时需要注意什么

2.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的表示方法, 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

3.初步学会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探索数学的乐趣, 培养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落实教学目标, 应把握以下几点。

1.从生活本源中抽象数学模型。行车、走路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情, 但生活中的行路问题并不完全等同于数学中的行程问题。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但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 而是对生活中数量关系的提炼, 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的数学模型。因此, 教师应十分重视数学模型的提炼、抽象过程, 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素材, 如以赛车、运输、旅游等活动作为感性支撑,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引导学生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重要概念。

2.在解决问题中揭示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不仅要使学生认识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 而且要引导学生寻找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中揭示数量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应结合解决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体验、比较和归纳各算式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 抽象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还要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加以研究, 引导学生发现三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如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 路程会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实际意义。

3.在深化练习中提高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解决行程问题, 既要依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又要防止机械地套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师应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例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搜集和分析信息, 在正确处理信息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提供缺少信息的问题让学生解决,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经历一个思考、补充条件的过程,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借助情境, 理解“速度”的意义

1.利用课件创设赛车情境:一个赛车现场:A、B两车正准备进行紧张激烈的越野比赛。猜一猜, 哪辆车会获胜? (课件动态展示比赛后B车获胜。)

2.讨论交流:为什么B车会取得胜利呢?在比赛的过程中, 决定获胜的是什么因素? (引出“速度”概念。)

3.揭示课题。

4.课件出示:“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160千米”、“小林每分钟行走60米”、“飞机每分钟飞行12千米”、“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

5.初步感悟“速度”:“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都表示单位时间, “160千米”、“60米”、“12千米”、“340米”、“30万千米”都表示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我们把物体每小时 (或每秒、每分、每天) 行的路程的多少, 叫做它的速度。

6.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将“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160千米”写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160千米/时”, 将“小林每分钟行走60米”写成“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 强调用“ (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 (单位时间) ”来表示速度, 指出“路程单位/时间单位”是用来表示速度的“复合单位”。

7.举例说明“速度”。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或动物的速度, 并在班上交流。

8.完成课本第56页第5题用“复合单位”改写已知的速度, 再交流改写情况。

9.抽象概括:组织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什么是速度”, 进一步明确行程问题中“速度”表示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的长度。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学习有机融合起来,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速度”,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提升, 加深对“速度”的认识, 理解速度的意义, 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抽象数量关系

1.学习课本例题, 感悟数量关系。

(1) 出示例3第 (1) 题: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 讨论交流“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表示什么意思?求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

(3) 反馈汇报, 理清思路:“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表示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 即1小时行80千米, 求2小时可行的路程就是求2个80千米是多少。

(4) 引导观察, 列式解答。教师板书算式80×2=160 (千米) 或2×80=160 (千米) , 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中80千米、2小时、160千米分别表示什么数量 (板书:“速度”“路程”) 。

(5) 学生独立完成例3第 (2) 题: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 10分钟可行多少米?

(1) 列式计算。列式为225×10=2250 (米) 或10×225=2250 (米) 。

(2) 引导学生观察, 并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数量。

2.梳理解题过程, 寻找数量关系。

总结以上两题的解答方法, 观察讨论, 完成以下问题:

(1) 这两题叙述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2) 两题的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2小时、10分钟表示什么数量?80千米/时、225米/分又表示什么?

(3) 要求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点?160千米、2250米表示什么?

(4) 根据算式, 尝试总结速度、时间与路程这三个数量的关系。

3.概括数量关系, 抽象数学模型。

(1)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寻找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进行概括。引导学生思考:行程问题都有三个数量, 即速度、时间和路程。从上面的例题中看出这三个数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具体在算式中是怎样体现的?

(2) 沟通已知条件、问题与相应的三个数量的联系, 让学生说一说。

(3) 引导学生理清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抽象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说明模型———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既掌握数量关系, 又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应用模型, 巩固数量关系

1.巩固“模型”知识, 学会解决问题。

应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 分析以下问题需要补充哪个数量才能解答:

(1) 一辆客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 求武平县城到福州有多少千米?

(2) 一辆小轿车3小时到达目的地, 这辆小轿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 一辆货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 这辆货车从武平县城出发, 9小时能到达广州吗?

2.掌握数量关系, 灵活解决问题。

(1) 如果三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发, 都行2小时, 哪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最长?哪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最短?如果都行4小时呢?你怎么想?

讨论得出:在出发地点、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速度越快, 行驶的路程越长;行驶的路程短, 说明速度越慢。

(2) 如果三辆汽车同时从同地出发, 都到上海, 哪辆汽车先到达?你是怎么想的?如果都到北京呢?你又有什么想法?

引导讨论得出:在路程相等的情况下, 速度越快, 行的时间越短;速度越慢, 行的时间越长。

3.拓展数量关系, 正确解决问题。

(1) 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时用了3小时, 返回时用了2小时, 去时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 返回时平均速度是多少?

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 先猜一猜, 再解答。

(2) 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 怎样知道这段路程有多长?

引导小结:在解决问题中, 先要找出相对应的速度和时间, 再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路程。

[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数学思想方法做指导, 数学思维做支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 为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奠定坚实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提炼和抽象, 还要组织相应的训练, 让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更深刻, 掌握更熟练, 应用更自如。本环节通过学生补充信息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知情共融

3.初一奥数同步行程问题练习试题 篇三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以下每个题目里给出的A,B,C,D四个结论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括号填上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个结论的英文字母代号.

1.某工厂去年的生产总值比前年增长a%,则前年比去年少的百分数是( A )

A.a%. B.(1+a)%. C. D.

2.甲杯中盛有2m毫升红墨水,乙杯中盛有m毫升蓝墨水,从甲杯倒出a毫升到乙杯里,

A.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少.

B.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比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

C.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和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相同.

D.甲杯中混入的.蓝墨水与乙杯中混入的红墨水多少关系不定.

3.已知数x=100,则( A )

A.x是完全平方数.B.(x-50)是完全平方数.

C.(x-25)是完全平方数.D.(x+50)是完全平方数.

4.观察图1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则 的大小关系是( C )

A. ; B. < < ; C. < < ; D. < < .

5.x=9,y=-4是二元二次方程2x2+5xy+3y2=30的一组整数解,这个方程的不同的整数解共有( )

A.2组.B.6组.C.12组.D.16组.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方程|1990x-1990|=1990的根是______.

2.对于任意有理数x,y,定义一种运算*,规定x*y=ax+by-cxy,其中的a,b,c表示已知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减、乘运算.又知道1*2=3,2*3=4,x*m=x(m≠0),则m的数值是______.

3.新上任的宿舍管理员拿到20把钥匙去开20个房间的门,他知道每把钥匙只能开其中的一个门,但不知道每把钥匙是开哪一个门的钥匙,现在要打开所有关闭着的20个房间,他最多要试开______次.

4.当m=______时,二元二次六项式6x2+mxy-4y2-x+17y-15可以分解为两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三项式的乘积.

4.行程追车的小学奥数试题详解 篇四

现有速度不变的甲、乙两车,如果甲车以现在速度的2倍去追乙车,5小时后能追上,如果甲车以现在的速度去追乙车,3小时后能追上。那么甲车以现在的速度去追,几小时后能追上乙车?

解析:

设甲车现在的.速度为每小时行单位“1”,那么乙车的速度为:(2×5-3×3)÷(5-3)=0.5

乙车原来与甲车的距离为:2×5-0.5×5=7.5

5.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 篇五

本教程共30讲

工程问题

(二)上一讲我们讲述的是已知工作效率的较简单的工程问题。在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中,工作效率往往隐藏在题目条件里,这时,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基本的分析方法,问题也不难解决。

例1 一项工程,如果甲先做5天,那么乙接着做20天可完成;如果甲先做20天,那么乙接着做8天可完成。如果甲、乙合做,那么多少天可以完成?

分析与解:本题没有直接给出工作效率,为了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我们先画出示意图:

从上图可直观地看出:甲15天的工作量和乙12天的工作量相等,即甲5天的工作量等于乙4天的工作量。于是可用“乙工作4天”等量替换题中“甲工作5天”这一条件,通过此替换可知乙单独做这一工程需用20+4=24(天)

甲、乙合做这一工程,需用的时间为

例2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6天完成,现在乙队先做7天,然后

么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题中没有告诉甲、乙两队单独的工作效率,只知道他们合作

们把“乙先做7天,甲再做4天”的过程转化为“甲、乙合做4天,乙再单独

例3 单独完成一件工作,甲按规定时间可提前2天完成,乙则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做2天后,剩下的继续由乙单独做,那么刚好在规定时间完成。问:甲、乙二人合做需多少天完成?

分析与解:乙单独做要超过3天,甲、乙合做2天后乙继续做,刚好按时完成,说明甲做2天等于乙做3天,即完成这件工作,乙需要的时间是甲的,乙需要10+5=15(天)。甲、乙合作需要

例4 放满一个水池的水,若同时打开1,2,3号阀门,则20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2,3,4号阀门,则21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1,3,4号阀门,则28分钟可以完成;若同时打开1,2,4号阀门,则30分钟可以完成。问:如果同时打开1,2,3,4号阀门,那么多少分钟可以完成?

分析与解:同时打开1,2,3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2,3,4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1,3,4号阀门1分钟,再同时打开1,2,4号阀门1分钟,这时,1,2,3,4号阀门各打开了3分钟,放水量等于一

例5 某工程由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8天完成;由二、三、四小队合干,需要10天完成;由一、四小队合干,需15天完成。如果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顺序,每个小队干一天地轮流干,那么工程由哪个队最后完成?

分析与解:与例4类似,可求出一、二、三、四小队的工作效率之和是

例6 甲、乙、丙三人做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一天轮流去做,恰好整天做完,并且结束工作的是乙。若按乙、丙、甲的顺序轮流

件工作,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

分析与解:把甲、乙、丙三人每人做一天称为一轮。在一轮中,无论谁先谁后,完成的总工作量都相同。所以三种顺序前面若干轮完成的工作量及用的天数都相同(见下图虚线左边),相差的就是最后一轮(见下图虚线右边)。

由最后一轮完成的工作量相同,得到

练习6

1.甲、乙二人同时开始加工一批零件,每人加工零件总数的一半。甲完成有多少个?

需的时间相等。问:甲、乙单独做各需多少天?

3.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先做6时李师傅再做12时可完成,王师傅先做8时李师傅再做9时也可完成。现在王师傅先做2时,剩下的两人合做,还需要多少小时?

独修各需几天?

5.蓄水池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甲、乙、丙管单独灌满一池水依次需要10,12,15时。上午8点三个管同时打开,中间甲管因故关闭,结果到下午2点水池被灌满。问:甲管在何时被关闭?

6.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9时,乙需12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7.一项工程,乙单独干要17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干,第二天乙干,这样交替轮流干,那么恰好用整天数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干,第二天甲干,这样交替轮流干,那么比上次轮流的做法多用半天完工。问:甲单独干需要几天?

答案与提示练习6

1.360个。

2.甲18天,乙12天。

3.7.2时。

解:由下页图知,王干2时等于李干3时,所以单独干李需12+6÷2×3=21(时),王需21÷3×2=14(时)。所求为

5.上午9时。

6.10时15分。

7.8.5天。

解:如果两人轮流做完的天数是偶数,那么不论甲先还是乙先,两种轮流做的方式完成的天数必定相同(见左下图)。

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 甲

6.小学奥数行程问题教案 篇六

和倍问题

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 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 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则甲班图书为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和乙班图书本数的和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班的图书本数,然后再求甲班的图书本数.用下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解:乙班:160÷(3+1)=40(本)

甲班:40×3=120(本)

或 160-40=120(本)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

可把求出的甲班本数和乙班本数相加,看和是不是160本;再把甲班的本数除以乙班本数,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表明这题作对了.注意验算决不是把原式再算一遍。

验算:120+40=160(本)

120÷40=3(倍)。

例2 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分析 解这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已知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还是乙班从甲班得到多少本书,甲、乙两班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最后要求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那么甲、乙两班图书总和相当于乙班现有图书的3倍.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先求出乙班现有图书多少本,再与原有图书本数相比较,可以求出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见上图)。

解:①甲、乙两班共有图书的本数是:

30+120=150(本)

②甲班给乙班若干本图书后,甲、乙两班共有的倍数是:

2+1=3(倍)

③乙班现有的图书本数是:150÷3=50(本)

④甲班给乙班图书本数是:50-30=20(本)

综合算式:

(30+120)÷(2+1)=50(本)

50-30=20(本)

答:甲班给乙班20本图书后,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验算:(120-20)÷(30+20)=2(倍)

(120-20)+(30+20)=150(本)。

例3 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 把女生人数看作一份,由于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少40人,如果用男、女生人数总和760人再加上40人,就等于女生人数的4倍(见下图)。

解:①女生人数:(760+40)÷(3+1)=200(人)

②男生人数:200×3-40=560(人)

或 760-200=560(人)

答:男生有560人,女生有200人。

验算:560+200=760(人)

(560+40)÷200=3(倍)。

例4 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分析 下图可以看出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都是同梨树相比较、以梨树的棵数为标准、作为1份数容易解答.又知三种树的总数是552棵.如果给苹果树增加20棵,那么就和梨树同样多了;再从桃树里减少12棵,那么就相当于梨树的2倍了,而总棵树则变为552+20-12=560(棵),相当于梨树棵数的4倍。

解:①梨树的棵数:

(552+20-12)÷(1+1+2)

=560÷4=140(棵)

②桃树的棵数:140×2+12=292(棵)

③苹果树的棵数: 140-20=120(棵)

答:桃树、梨树、苹果树分别是292棵、140棵和120棵。

例5 549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则4个数相等.求4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 上图可以看出,丙数最小.由于丙数乘以2和丁数除以2相等,也就是丙数的2倍和丁数的一半相等,即丁数相当于丙数的4倍.乙减2之后是丙的2倍,甲加上2之后也是丙的2倍.根据这些倍数关系,可以先求出丙数,再分别求出其他各数。

解:①丙数是:(549+2-2)÷(2+2+1+4)

=549÷9

=61

②甲数是:61×2-2=120

③乙数是:61×2+2=124

④丁数是:61×4=244

验算:120+124+61+244=549

120+2=122 124-2=122

61×2=122 244÷2=122

7.四年级奥数行程应用题 篇七

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解答:

8.行程问题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1、说说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的。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汽车比自行车块”,谁比谁快,比较的是什么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明确的告诉学生比较的是速度。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学生认真看课件,畅言其发现。

(1)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2)“单位时间”的介绍。

(3)学习速度简单的表示法。

每分钟行225米,可以写作:225米/分

每小时行使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4)巩固练习

三、教学例

31、课件出示例3(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说说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3)引申出“路程”的定义。

2、教师引导学生独自找出三者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3、像研究关于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我们叫它行程问题,板书课题。

4、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还存在其它的数量关系式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师小结:我们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中任何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四、运用新知,巩固拓展,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了解答行程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9.行程问题第三讲教案 篇九

一、兴趣导入(Topic-in): 今天我刚进家门,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百元大钞。平时老妈也不给什么零花钱,难道这次发慈悲了?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一喜。当我拿起钞票时,发现底下还压着一张纸条,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今天是你外婆生日,在家等我,我们一起去给外婆祝寿。注意——那一百块钱不是给你的,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

二、学前测试(Testing): 问答题(口答)

1、什么是行程问题?

三、知识讲解(Teaching): 基础知识

小学行程问题是我们在小学应用题中经常会遇到的,我们在解决行程问题前,要牢记以下公式:

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 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 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 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 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 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解:甲乙速度比=8:6=4:3 相 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

———————————————————————————————————————————————————

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6时,乙走完全程的7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解:甲走完1/4后余下1-1/4=3/4 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 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 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 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 那么AB距离=640/(1-1/5)=800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 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 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

AB距离=(225+15)/(1-3/7)=240/(4/7)=420千米 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

(225-15)/(1-3/7)=210/(4/7)=367.5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乙相遇?

———————————————————————————————————————————————————

四、强化练习(Training):

1、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

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五、训练辅导(Tutor):

1、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

2、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

———————————————————————————————————————————————————

六、反思总结(Thinking):

———————————————————————————————————————————————————

课堂训练

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

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求二车的速度?

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 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 两地相距多少?

———————————————————————————————————————————————————

家庭作业

1、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时相遇。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2小时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的最短距离多少米?最长距离多少米?

3、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4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5千米,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小时到达?

4、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32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5倍,车开出几时相遇?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离中点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五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一》教案 篇十

教学要求:

1.能通过画线段图或实际演示,理解什么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形成空间表象。

2.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3.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求路程的相遇应用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4.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弄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的变化,并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行程问题中的”相遇求路程“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答:

(1)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3分钟走多少米?

(2)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6小时行多少千米?

要求:读题列出算式并说出数量关系。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提问:这两题研究的是什么?

2.揭题:以前研究的行程应用题,是指一个物体、一个人的运动情况,今天我们根据这个数量关系研究两个物体或两个人运动的一种情况。(板书:应用题)

二、尝试

1.出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李诚每分钟走60米,张华每分钟走70米。

(1)读题看线段图,汇报你知道了什么?(回答:这题是两个人同时出发,对着而行;是两个人共同走这段路程的。)

60米60米70米70米

张华李诚

390米

(2)边看演示边说明:象这样两个人对着而行,我们叫它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

(3)看多媒体或实物演示:汇报你发现了什么?(1分钟,张华走了60米,李诚走了70米;2分钟张华走了120米,李诚走了140米,两人的路程和是260米,两人还距离130米;两人走3分钟分别走了180米、210米,两人间的距离变成了0米。

问:说明了什么?(说明走完了全程,也就相遇了。)

(4)学生打开书p.58页,根据”准备题“的条件填空,并回答:出发3分钟过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走的`时间

张华走

的路程

李诚走

的路程

两人走的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2.出示例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丽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每分65米每分70米

小强小丽

?米

(1)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及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2)指名边指线段图边说解题思路,使学生看到两人相遇时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

第一种:小强4分走的路程+小丽4分走的路程

第二种:(小强每分走的路程+小丽每分走的路程)×4

(3)独立列式解答

65×4+70×4(65+70)×4

=260+280=135×4

=540(米)=540(米)

追问:65×4、70×4各表示什么?(65+70)表示什么?

(65+70)×4又表示什么?

(4)比较两种算式之间的联系。

(5)做一做第1题:志明和小龙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如图),经5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龙每分走52米

口答:

①相遇时,志明行的米数列式为×()=()米。

②52×5表示。

③两地的总路程:()×()+()+()=()米或()×4=()米。

3.小结: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两人速度的和)(相遇时间)

三、应用

1.练习十四第1题

2.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

(1)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如乙车先开出1小时,甲车才出发,再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如果甲车先开出1小时,乙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铁路长多少千米?

四、体验

1.谈谈你的收获?

2.教师指明: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五、作业

11.小学奥数牛吃草问题教案(二) 篇十一

典型的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所以草的存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的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设定一头牛一天吃草量为“1”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的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的天数)÷(吃的较多的天数-吃得较少的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由于牛在吃草的过程中,草是不断生长的,所以解决消长问题的重点是要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量。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的草虽然在变化,但由于是匀速生长,所以每天 新长出的草量应该是不变的。正由于这个不变量,才能导出上面的四个基本公式。牛吃草的问题经常给出不同头数的牛吃同一片草地,这地既有原有的草,又有每天新长出的草。由于吃草的牛头数不同,求若干头牛吃的这片地的草可以吃多少天。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的草量,进而解答问题。

这类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1(牛头数×吃的较多的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的天数)÷(吃的较多的天数-吃得较少的天数)=草地每天新长出的草

2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原有草量 解决多块草地的方法

巩固练习1.一块牧场长满了草,每天均匀生长。这块牧场的草可供10头牛吃40天,供15头牛吃20天。可供25头牛吃__天。()

A.10 B.5 C.20 A 假设1头牛1天吃草的量为1份。每天新生的草量为:(10×40-15×20)÷(40-20)=5(份)。那么愿草量为:10×40-40×5=200(份),安排5头牛专门吃每天新长出来的草,这块牧场可供25头牛吃:200÷(25-5)=10(天)。

2.一块草地上的草以均匀的速度生长,如果20只羊5天可以将草地上的草和新长出的草全部吃光,而14只羊则要10天吃光。那么想用4天的时间,把这块草地的草吃光,需要__只羊。()

A.22 B.23 C.24 B假设1只羊1天吃草的量为1份。每天新生草量是:(14×10-20×5)÷(10-5)=8(份)原草量是:20×5-8×5=60(份)安排8只羊专门吃每天新长出来的草,4天时间吃光这块草地共需羊:60÷4+8=23(只)

4.经测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100亿人生活100年,或 可供80亿人生活300年。假设地球新生成的资源增长速度是一样的。那么,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要求,地球最多只能养活()亿人。

设1亿人1年所消耗的资源为1份

那么地球上每年新生成的资源量为:(80×300-100×100)÷(300-100)=70(份)

只有当地球每年新生资源不少于消耗点的资源时,地球上的资源才不至于逐渐减少,才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地球最多只能养活:70÷1=70(亿人)

5.快、中、慢三车同时从A地出发,追赶一辆正在行驶的自行车。三车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4千米、20千米、19千米。快车追上自行车用了6小时,中车追上自行车用了10小时,慢车追上自行车用()小时。自行车的速度是:(20×10-24×6)÷(10-6)=14(千米/小时)三车出发时自行车距A地:(24-14)×6==60(千米)慢车追上自行车所用的时间为:60÷(19-14)=12(小时)

6.一水池中原有一些水,装有一根进水管,若干根抽水管。进水管不断进水,若用24根抽水管抽水,6小时可以把池中的水抽干,那么用16根抽水管,()小时可将可将水池中的水抽干。设1根抽水管每小时抽水量为1份。

(1)进水管每小时卸货量是:(21×8-24×6)÷(8-6)=12(份)(2)水池中原有的水量为:21×8-12×8=72(份)

(3)16根抽水管,要将水池中的水全部抽干需:72÷(16-12)=18(小时)

8.有一片草地,每天都在匀速生长,这片草可供16头牛吃20天,可供80只羊吃12天。如果一头牛的吃草量等于4只羊的吃草量,那么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8天

(1)按牛的吃草量来计算,80只羊相当于80÷4=20(头)牛。(2)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份。

(3)先求出这片草地每天新生长的草量:(16×20-20×12)÷(20-12)=10(份)(4)再求出草地上原有的草量:16×20-10×20=120(份)

(5)最后求出10头牛与60只羊一起吃的天数:120÷(10+60÷4-10)=8(天)

9.某水库建有10个泄洪闸,现在水库的水位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上游的河水还在按一不变的速度增加。为了防洪,需开闸泄洪。假设每个闸门泄洪的速度相同,经测算,若打开一个泄洪闸,30小时水位降到安全线,若打开两个泄洪闸,10小时水位降到安全线。现在抗洪指挥部要求在5.5小时内使水位降到安全线,问:至少要同时打开几个闸门?

4个 设1个泄洪闸1小时的泄水量为1份。

(1)水库中每小时增加的上游河水量:(1×30-2×10)÷(30-10)=0.5(份)(2)水库中原有的超过安全线的水量为:1×30-0.5×30=15(份)(3)在5.5小时内共要泄出的水量是:15+0.5×5.5=17.75(份)(4)至少要开的闸门个数为:17.75÷5.5≈4(个)(采用“进1”法取值)

上一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资料下一篇: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