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通用10篇)
1.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篇一
教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1.教材分析
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要么先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再分述各种自然资源的情况;要么把各自然资源的知识穿插到某些章节,再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知识.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几个问题.教材对水资源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作了解释.水资源分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教材从各大洲到中国,按多年平均径流量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指出,造成这种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主要解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生产力水平对这种作用的影响;为此部分内容穿插实例和插图,帮助理解.教材最后强调,世界和我国都有供水情况日益紧张的趋势,要注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教材安排活动题让学生讨论.2.教材内容处理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往的教学,教师以教材为本,只有教材设计好的唯一的获知过程,它限制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和学生大胆探知的欲望,而这次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大大满足了教师的创作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想办法认识新事物,共同去探索新问题的解决,共同去讨论新知识的产生.本节课主题是水资源,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所以我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从“水资源的分布——广东缺水吗 ”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广东为什么缺水 ”一直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怎样解决广东的缺水 ”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是合作开放的进行探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深化,例如网络,报纸,杂志等的阅读和查找,并且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思维的闸门被彻底打开.他们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创新欲望一次次被满足,创新的能力得到一次次地提高.(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②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③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2.过程与方法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资料交流和分组讨论方式及其探究的成果演示)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②案例探究:重组课本相关地理知识,寻找与学生自身联系更紧密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发现,有效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提高探究的可行性.本课采用的是以“广东缺水!”作为探究的主题进行发挥.③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④注重本课各种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能更深刻理解地理学的本质.②通过对相关网络报章资料的阅读,结合野外实地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各项学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四)教学对象分析
①知识基础:学生对水资源接触不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难理解.但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不多,必须重点讲解;另外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综合利用的思想.②能力基础:经过差不多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如果引导得当,这些隐性的地理能力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了相当的资料收集能力,能熟练的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各种知识且能把之加工为自己所用.(五)教学过程设计 分三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2天)2.探究阶段:(2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研究途径: ①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报纸.②通过野外的调查实践:如对仲元中学附近河流进行水质情况的调查.③对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④采访相关专家等.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①形成一个讲解演示用幻灯片.②照片,相关录像等各种其他形式.完成各小组的探究任务.通过组内的讨论,推举一位代表出来讲解,演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讲解演示规则: ①教师主持计时员:林映茹时间为10分钟以内.②各小组可以通过各种展示:如讲课的形式,引导同学讨论探究,得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灵活运用其他的方式.③各小组依照自己的实际,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深化.④演示讲解的目的:让其他同学理解接受你们组研究得出的观点.3.演示讲解阶段(45分钟)(六)学生发展性评价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
①学生自评:表1.②学生互评:表2,表3.③合作完成作品(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在准备时段收集的课件资料等.(2)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
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表学生姓名:学号:表1学生自我评价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及
其分布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各大洲或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续上表学习主题学习目标达成度掌握基本掌握继续努力水资源与 人类社会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合理利用
水资源通过阅读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反思(成功感受与努力方向)表2组内互评(组长填写)组员姓名:等级: 互助性参与积 极性意见科 学性纪律贡献
大小好一般有待改进
表3组间互评(组内讨论填写)被评价组主题:等级: 参与积极性演示效果解答科学性组内的团结纪律好一般有待改进(七)探讨与反思
①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教材中如何更好的实施和开展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探究方法
②评价方面,在探究式教学中,如何更有效的评价学生 生生评价和师生评价中有什么更好的方法.③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各项基本能力.(广东仲元中学胡稳辉)专家点评
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组织教学并拓展教学内容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但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把学习过程以具体的评价量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个人评价表,小组评价表以及小组间的评价量表.这是学习的一种触动,也是学习的一种指引.在某些探究性课形的设计上,这么详细的评价量表并不好用,但在这个内容的选取上是非常恰到好处的.但应注意的是在学习评价量表里应尽量使用行为动词,避免用达成性评价字眼.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2.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篇二
1.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 即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知识如果得不到转化利用就是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知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存在某些知识点很抽象, 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不大, 这种状况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案例教学则应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素材与地理课堂教学知识相联系, 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而且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进而能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活学活用, 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丰富化的教学案例也有利于宽阔学生的眼界, 开拓学生思维的思路, 进而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发展的机会。
2. 营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案例教学为学生的合作讨论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课堂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小组讨论, 促进了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 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学生在自我探索下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记忆更加深刻持久, 如此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 案例教学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立足于教材知识与具体案例相结合, 有利于创设贴切恰当的教学情境,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2. 案例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力, 相对宽松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言, 顺应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
3. 案例教学对于教师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案例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开放, 有利于建设民主化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受这样的氛围耳濡目染, 也会在思想意识上树立合作平等等观念。
三、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精心选择案例, 优化课堂教学程序。
案例选择要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吻合, 这是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关键。对于案例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 要立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将趣味化与知识化相融合。对于案例的选择要进行精心筛选, 案例要选择的恰当, 选择范围可以开阔化, 无论是从教材提取还是从生活中提取或是相关的文献材料中都可以, 案例的选择要把握住客观真实、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于案例的应用要对实行的效果做好预测评估, 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立足点, 要保障选择的案例能够切实吸引学生,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研讨的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如果应用的案例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这时候教师要有充分的补救性策略, 例如可以换一个案例, 继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要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选择案例, 对于应用的案例可能性带来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要提前做好预测评估。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 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具体应用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 案例教学已经获得了中学教育教学的肯定。现今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有很多案例内容, 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地理教材上的案例, 引导学生利用案例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索能力。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一般先是从问题的导入开始的, 接下来再进行小组研讨, 针对问题出台处理对策, 筛选出最佳处理对策, 最后确定实行步骤。这是案例教学的普遍程序, 在具体的案例应用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材知识等进行灵活创新, 丰富完善。要将总结反思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能够提升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究, 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要灵活多样, 要结合具体实施的条件来开展, 决不能只流于形式, 陷入呆板僵化的局面。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力, 能够对整个课堂秩序, 学生发展思路做到良好的了解与调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能够掌握学生对问题讨论的大体方向, 要积极为学生的思维锻炼创设条件。案例教学同样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师要发挥好自身协调组织的角色, 学生要发挥自身主动参与的角色, 这是案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
3.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篇三
一、重视对地理教材内容的发掘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地理教材则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深入挖掘地理教材的内容,在合适的地理知识点之中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点和文化点的对应和呼应,讲究因果关系的承接,自然而流畅,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对新余乡土地理内容的发掘,以更好地实施华夏传统文化的研究。乡土地理是学生身边的地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熟悉家乡,是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热爱新余、建设新余的志向,这无疑是实施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良资源。
1.地理教材中的直接內容
地理课程标准在“高中阶段课程内容与要求”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与要求,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很好的素材。有《地理上的水》中的海洋资源、海洋权益保护;《人口的变化》中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空间的变化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得到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激发同学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倡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
2.地理教材中的间接内容
利用《地理景观》光盘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景观》光盘教材,包含着许多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图片和视频资料。自然景观图片中有宇宙、地形、河湖、天气、植被、动物、灾害等,人文景观有旅游、城市、乡村、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环保等。教师应充分发掘其中的教育内容,比如:针对宇宙、灾害、城市、人口、环保等图片,在教学中进行有机地摘编、整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其相关资料,使学生慢慢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生动、形象、直观。
二、运用多样的形式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当今学生接触的新事物多,眼界开阔,同时思维活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吸引他们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根据这种现状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媒体讲授型、探究型、活动型、故事型、教材内容重组、作业设计等综合手段才能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同时也加深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例如:在介绍《城市与城市化》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深圳或上海发展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重要城市和城市化的进程等,激发爱国热情。介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可以先放一段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影视。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使学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跃于言表,更增加他们治理环境的决心。如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放一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的影视和我国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影视,使同学们身临其境并产生爱国热情。多媒体技术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的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指导,使一节普通的地理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利用家乡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性的实践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很多学生虽然生在陇南,长在陇南,但是对家乡的很多文化资源并不真正的了解,因此引导学生对家乡文化资源进行专题性的实践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利用地理探究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根据高一《地理》(下)中的教材内容,学生共成立了6个探究型研究小组,他们的问题分别是《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从市区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家乡有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陇南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绿色食品知多少》。每个研究小组以自由组合的方式成立了研究组,推选出组长,小组内每个成员进行了分工。每个研究组论述了研究的由来、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作了细致详细的探讨。通过对这些研究活动的深入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自然地理国情和人文地理国情,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4.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篇四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ppt 1.浓缩法记忆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一“小”:小农经营。
一“大”:水利工程量大。
一“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三“低”: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2.浓缩法记忆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一“多”:人均耕地多。
一“大”:生产规模大。
三“高”: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
5.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教案优秀 篇五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
【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6.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优秀 篇六
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和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过程与方法:以乡土地理案例“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口,探究工业联系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结合“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陈埭鞋业”等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的形成条件、发展优势、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和优点
理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优点。
难点: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地域联系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讲议练结合
四:学生特征分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认识并非是主体(学习者)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因为地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创设比较熟悉的、来自生活的学习情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问题情境,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在案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探究,引领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学会具体现象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泉州市经济开发区新貌”展示(PPT)
2、设问:图中有哪些工业企业?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工业地域联系等问题。
情境展示:泉州市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PPT)
泉州市经济开发区平面图(PPT)
教师提问:我们学校就位于开发区内,你能举出开发区的一些著名企业吗?
这些企业为什么集聚在一起?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略)
师生共同分析:这些工厂, 有的存在产品与原料上的联系,例如:海盛鞋材和三兴集团、华珠集团等。
又如:“与钢铁厂有关的原料和产品”(PPT)。此外许多企业还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例如:“纺织—印染—服装厂间的联系”(PPT)
教师小结:工业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
教师提问:开发区内大部分企业之间并没有这种生产上的联系,如 泉州神州电子有限公司 、九牧王(福建)服饰发展有限公司 、泉州安记食品有限公司 、泉州美加美仿瓷餐具有限公司 等。但它们共同布局在泉州经济开发区内,为什么呢?
学生代表回答(略)
师生共同分析:可以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基础设施方面的联系”(PPT)
板书:(一)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空间上的工业联系
小结承转:从上面的案例分析可知,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播放:“陈埭鞋业”(PPT) 专业生产的集聚
“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 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
那么,工业集聚有哪些有利之处呢?
板书:(二)、工业的集聚
1、集聚的两种情况 专业生产的集聚
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
生答后师小结:陈埭制鞋企业集聚,并拥有相关配套的皮革鞋材、印刷包装、化工原料、鞋机至数字制模的专业厂家,已形成制鞋专业镇。这些相关企业集聚分布,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加拿大炼铝工业耗电量大,集聚于大型电站附近,有利于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减少能源成本。
归纳:工业集聚优势: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提问:我们所在泉州经济开发区内集聚了许多企业,主要属于哪一种类型呢?
资料展示:开发区地图(PPT) 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
教师补充:泉州经济开发区积聚效益
阅读案例2,回答63页活动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师小结
承转: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如陈埭鞋业和泉州经济开发区,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7.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育微探 篇七
一、海洋地理教育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 海洋地理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并非得到普遍的重视。
(一) 教材中“海洋地理”知识的淡化
2010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国内全面推广。新课标将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中, “海洋地理”作为模块的知识单元收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 但“海洋地理”在原来的高中地理中是必修内容, 现在转变成选修内容。也就是说, “海洋地理”知识可讲可不讲。目前高考注重的是学科本位知识, 不经意地淡化了典型地理问题的普及, 许多省份的高考甚至对“海洋地理”知识模块不作要求, 这使学习“海洋地理”知识的几率大大降低。
(二) 教育的表面现状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海洋国情和海洋权益的教育只停留在学科知识的表面。
在旧人教版教材中, “海洋资源”是必修模块, 其中经常考查到的知识点是“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寒流和暖流”,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保护”等知识很少考查。在高考指挥棒下, 高中地理教学只注重讲授海洋地理的知识与技能, 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启发不到位。这种教育现状导致学生对海洋地理的认识只停留在文字教材上, 而对“钓鱼岛争端问题”“南沙群岛主权争议”等问题模糊不清。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育的思考
高中地理教材中, “海洋地理”包括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四部分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时代要求, 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海洋地理教育。
(一) 在“海洋和海岸带”教学中树立学生海洋国土意识
“海洋和海岸带”部分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为主, 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介绍海洋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有关海洋自然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 并通过对海岸带地区的自然景观及开发利用等问题的初步认识, 关注海洋与陆地、海洋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更深层次问题。
根据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我国政府的主张, 我国在“四海一洋”所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 接近陆地面积的1/3。1996年5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祖国沿海地区时, 明确提出我国人民要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这是大势所趋, 形势所迫, 而讲台是我们国土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 在“海洋开发”教学中培养学生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海洋开发”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4.海洋资源开发保护中尚存在较多的问题。特别要强调存在的问题, 如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海洋资源相关的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等。这部分的内容, 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海洋化学、生物、矿产资源开发, 探讨海洋动力资源和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外, 还要突出海洋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 以增强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在“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教学中提高学生海洋资源安全意识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将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其主要特点是污染物的来源广、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大、防治困难。据估计, 我国海洋总污染量80%来自陆地, 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 主要包括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捕鱼及海水养殖业等各种海洋生产活动, 以及损害海水质量、减损海洋及海滨优美的环境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 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海洋资源安全意识。
(四) 在“海洋权益”教学中强化国家海洋主权意识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后, 原属公海的1.3亿平方千米海域划归沿岸国家管辖, 其面积略小于全球陆地总面积。由于管辖范围的不同, 所占有的海洋资源与沿海国权益均发生重大变化。“海洋地理”模块是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开设的。
海洋权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权益争端的实质就是海洋资源争夺, 是经济利益的争夺。在黄海区, 存在着我国与朝鲜和韩国的渔业利益争端;东海是中、日、韩三国渔民共同作业的渔场, 渔业矛盾很多。此外, 东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也存在争议, 主要有日韩84000多平方千米共同开发区内的油气资源争议、东海中部油气资源争议、钓北坳陷油气资源富集区争议等。如果钓鱼岛归日本, 我国将损失海域面积6~7万平方千米, 油气资源16~18万吨。南海的渔业利益和油气资源利益争端更加尖锐, 南海南部我国断续国界线以内的油气资源争议区约27万平方千米, 涉及资源量约78亿吨 (主要在万安、曾母、文莱—沙巴盆地) 。周边国家在我国断续国界线附近每年开采的石油达5000多吨。
8.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探究 篇八
【关键词】案例教学;实施;探究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地理事实,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讨论或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和从案例中抽取地理原理的能力。
一、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发展过程的观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主要就是一个如何平衡的过程。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调节作用两种活动的平衡。学生每遇到新事物,在认识中总是试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学生便作出调节,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直到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
根据以上的观点,当学生探索环境的时候,他们遇到能引起兴趣的事什。这些事件是适度地新奇的,不很适合现存结构。然后学生调整他们的动作,把他们弄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付世界的新方法。……在这样的行动中,不是环境本身创造学生的智力,而是学生自己发展新的认知图式。
2.认知心理学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阐述
认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因此,在学生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最邻近发展区”。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因此,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尽可能接近实际的背景。
基于以上理论的阐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运用地理案例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
二、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策略探究
1.把握教学价值,有效选用地理案例进行教学
(1)比较身边的地理案例与教材中案例的教学价值,选择使用。在教学关于“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案例,笔者采用了“番禺区市桥填规模以上商业分布图”替代课本必修2第84页“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图,用此图来说明商业网点的分布以市场最优为原则或以交通最优为原则。通过以上的教学,很明显地看到,由于案例就在学生身边,内容熟悉,增加了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教材中的案例相比,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2)在多种素材中寻找更具代表性、更贴近时代发展的地理案例。在讲授“交通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本地就有很多条交通线和交通点的案例可供选择。经过一番比较,笔者就适时选用了刚刚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案例来替代教材中“南昆铁路的建设”案例,紧扣了时代的脉搏,既有新意又典型。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适时性的新闻,笔者在讲解“交通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选用了这一案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增强了他们主动思考探究的意识并进一步建构全新的知识体系。
2.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发地理案例
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充分开发地理案例,把课本知识带到实践中去验证去探究。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整理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因此,在结束地理必修2的学习之后,笔者结合我校的实际(每位同学每年至少要有一个校本课题的任务),给他们布置了开发地理案例的任务。
但是,必须清楚,虽然运用地理案例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可在运用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三、地理案例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l.注意选取和编写乡土地理案例的合理性
所选的地理案例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学生又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所选案例只要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同的进行认真设计、合理安排,那么,所引入的案例就能为教学目的服务,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正视选取和编写地理案例的艰巨性
要更好地选择运用地理案例教学,搜集大量的案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教师必须从中筛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内容,教师的工作量无疑加大,编写案例的艰巨性不言而喻。最好的做法是:备课组比分章节分配给各位老师搜集乡土地理案例资料,再集体讨论进行筛选。
3.关注案例的时代变化
案例是一个变化的开放体系,合理的案例的选取,必须与学生周围环境相密切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周围地理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改,让案例教学与时俱进。
4.注重课后反思,完善乡土案例编写
适当进行课后反思,增加一些与主干知识相关及删减一些与主干知识无关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及时的反思,才会进一步完善案例的编写与教学,提高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实证教育方法第一章<回顾有效教学的成果与原理>》.中幽轻工业出版社
[2]陈庭.《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复日大学出版社
9.山地的形成高中地理优秀教案总汇 篇九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10.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 篇十
本条课标关注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
(1)对于地表形态使学生从两个角度加以理解。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的理解,如高原、盆地等,这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结果;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的理解,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2)对于地表形态使学生从两方面加以认识。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课标关注的是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这是本课标要求的重点。从“ 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最后,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等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可根据教学需要做灵活处理。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其中一、二两个问题从宏观和中观的尺度阐述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全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侧重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放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过程以及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变化。所以在第一节的教学中不应该涉及过多的微观的地貌形态的名称。把第三个问题放在一二问题后面讲,主要依据是: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先讲述内、外力作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旅游中见到过多种不同的地表形态,而且在初中已经学过“五种基本地形”的相关知识。在读图能力方面,学生对景观图并不陌生,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前面已经学习过“大气受热过程”和“水循环”,具备初步的图文转换能力。
但本节课涉及的地理概念较多,语言专业性的较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需结合材料、多媒体进行展示、模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②.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判断和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 ——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内力和外力辨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②.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①综合分析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
②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中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合作与交流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本节的教学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分析并结合资料,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如分析四川地震的成因。
2、比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如本节课对比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合作的过程当中相互交流,理清地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
4、多媒体教学法:本节课的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模拟演示,边演示边启发,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读图分析法:学会读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图,如何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必须贯穿整个地理教育的过程。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结合,举一反三。
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
观察对比法:应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教学设计】
(一)理论依据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作为教学理念,它不仅从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与传统教学在教学理念上的区别,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原来被动(要我学)转变为主动(我要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传统达到地位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导地位。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1)激趣设悬的引入阶段(5分钟) 视频材料:汶川大地震形成原因初探
思考:导致汶川大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位于板块跟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 运用视频材料,生动、形象和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2)目标题目化导学阶段 ?一、地质作用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作用方式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作用方式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框架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系统网络阶段(35分钟) [教师]:四川地震发生后,致使河流改道、滑坡、泥石流,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不断地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教师]: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把它们合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补充解释名词]地质作用是指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一、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
[小组分组活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思考下面四个问题:
1、什么是内力作用(第一组)
2、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第二组)
3、内力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组)
4、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第四组)
[师生互答]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展示案例] “喜玛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 分析二者的差异.
[教师]:由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如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图上的火山喷发和前不久给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带来海啸的海底地震、汶川大地震,它们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而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的极其缓慢,不容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如今天我们看见的喜马拉雅山成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它经过了 4000 万年的抬升,才上升为今天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师: 为什么说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呢?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只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展示“喜马拉雅山和东非大裂谷”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存在什么规律
师: 怎样给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下个定义?谁能上前来模拟一下呢( 提供海绵,要求两位同学演示,一位模拟、一位解说。 )
[模拟演示]
[教师归纳]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都主要靠地壳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其中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就是地壳上升的证据,而东非大裂谷正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中,水平和垂直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当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但是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学生分组活动活动]
[探究活动1]书本P70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柱的地壳运动痕迹,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活动2]近年来,人们在台湾海峡海底、晋江深沪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探究活动3]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预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它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就好像是一个雕塑作品的“粗毛坯”,要完成这座雕塑还需要用刻刀精心雕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这把细致的刻刀——外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
[媒体播放图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土地貌的发育”、“我国西北地区的风沙扩展与土地沙漠化”、“泥沙淤积与黄河三角洲的扩展”、“山区的冲积扇”、“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等。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08-10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07-06
高中地理教学研究10-16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11-11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09-01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计划10-17
高中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0-28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总结工作报告08-02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09-14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