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2024-08-06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共9篇)

1.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一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考试标题

紧迫性》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紧迫性》 倒计时 20:28

一、判断题(10 道)

1.迎接世界发达国家的挑战和危机,只有依靠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赢得竞争的主动。

正确 错误

您的得分:100.0!恭喜,您通过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考试!

2.越来越重视被领导者的作用,这也是发达国家领导和管理变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正确 错误

3.《决定》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建设。

正确 错误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正确 错误

5.与西方重视被领导者理论和思想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武装斗争路线。

正确 错误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迅猛发展,在各个方面,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得到彻底改变。

正确 错误

7.可持续发展路线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正确 错误 8.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正确 错误

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确 错误

10.我国当今的国内国际形势呈现出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态势。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5 道)

1.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A.动荡 B.和平发展 C.稳定、发展停滞 D.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3.《决定》中指出,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的过程中,肩负着的任务的艰巨、复杂和繁重()

A.非常严峻 B.比较严峻 C.世所罕见 D.前所未有的严峻

4.2009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

A.60周年 B.88周年 C.30周年 D.53周年

5.从()开始,中央每五年举行一届中央委员会,专门讨论研究党的建设的问题。

A.1978年 B.1980年 C.1982年 D.1990年

6.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成了常态以后,要求()正确做事的责任被突出出来了。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政府 D.个人

7.2008年11月,()发生了群体性事件“陇南事件”。

A.陕西 B.山西 C.河南 D.甘肃

8.《决定》概括的我党建设六个方面问题中,()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还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依然突出。A.民主集中制方面的问题

B.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C.党风方面的问题 D.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

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召开。

A.8月15日 B.9月15日 C.8月19日 D.9月19日

10.管理的工作是按照()正确地、较好地完成工作。

A.领导者个人判断 B.群体的智慧

C.法律、规章、制度、程序 D.外面不断的变化

11.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2.()的表现为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假公济私、脱离群众等。

A.形式主义 B.官本位主义 C.个人主义 D.官僚主义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D.统筹兼顾

14.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5.《决定》概括的我党建设六个方面问题中,()表现在言行不

一、工作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

A.民主集中制方面的问题 B.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C.党风方面的问题 D.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

1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D.统筹兼顾

17.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8.()建立了小商品市场,实现兴商建市战略,带动整个城市的科学发展。

A.浙江义乌 B.广东增城 C.江苏华西村 D.小岗村

19.上世纪80年,()听从了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首先提出“四个允许”。

A.浙江义乌 B.广东增城 C.江苏华西村 D.小岗村

20.()就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可持续发展观 B.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科学发展观

2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A.2008年 B.2007年 C.2009年 D.2006年

2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定的时间是()

A.1979年 B.1992年 C.1978年初 D.1978年底

23.著名美国企业家(),提出多一些领导,少一些管理,做领导者,不做管理者的要求。

A.杰克.韦尔奇 B.杜拉克 C.罗伯特.塞克 D.汤姆.彼得斯

24.1939年,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提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A.《共产党人》 B.《人民周刊》 C.《浙江潮》 D.《红灯》

25.2008年3月14日,()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重庆

三、多选题(10 道)

1.党风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A.言行不一 B.工作不实 C.形式主义

D.信念动摇、缺乏信仰

2.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包括()

A.一切依靠群众 B.一切为了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批评。

3.以下属于中央办法的有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文件有()

A.《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4.以下不属于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的六条基本经验的是()

A.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B.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C.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D.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正当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5.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分别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人民群众 D.党的建设

6.世界范围内,因为党自身的建设没有搞好而导致政权垮台的有()

A.苏联解体 B.萨达姆政权 C.罗马尼亚共产党垮台 D.菲律宾马科斯军政权垮台

7.七届二中全会上,党提出了“两个务必”,指的是()

A.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和人民群众继续保持血肉联系,依靠群众。C.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作风

8.《决定》中概括的党的队伍建设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A.理想信念方面 B.民主集中制方面

C.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 D.廉政建设方面

9.以下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C.党的建设是拿着这个武器对敌人进行斗争的英勇战士 D.统一战线是拿着这个武器对敌人进行斗争的英勇战士

10.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着眼于”,是指()

A.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B.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C.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二

高校党的建设历来都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 不断强化党建工作, 使党建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人才培养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指出, 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共同承担着振兴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任, 因此重视和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但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由于诸多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 党建工作还处于完善阶段。民办高校在借鉴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上, 要根据实际建立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党建新模式, 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胡锦涛指出, 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此, 民办高校党组织要增强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中心工作抓党建, 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始终坚持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高校的贯彻实施, 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在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 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 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三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辅导员队伍。

目前, 个别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尚不完善,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为此要创新党组织设置, 加强民办高校执政主体的执政能力, 积极发挥学校党委的作用, 在科学决策、依法治校、驾驭全局中统一思想认识、民主决策、相互监督,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保证党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在加强党纪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除党内设立纪委检查机构外, 还可以在行政机构中设立督察办公室, 党政合一统一督导检查, 同时配合财务审计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 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高校党的建设是全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实现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的需要。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培养的学生素质如何, 能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 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

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 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 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高校要适应和应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情况, 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培养出更多的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就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中进行, 这是总的趋势。竞争的关键是综合国力,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说, 高校必须培养出大量既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又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这是科教兴国的关键所在。因此, 党在高校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高校党组织必须担负起这一重任。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保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我国高校同其他国家高校的交往、交流越来越多, 时空已不再受局限, 网络缩小了整个世界, 因此我国高校不可能再关起门来办学, 而必须面向世界。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就愈显突出和重要。高校党组织作为领导力量必须把握全局, 把握方向, 履行职责, 做好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 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 确保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篇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着眼于推动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刻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总结我们党执政60年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创造性,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件。

理论分析

一、政治生活角度

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要求

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②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④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⑤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⑥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应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创造性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向完全正确,成效非常显著。我们必须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分裂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生活与哲学角度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3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我们还应看到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重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经济生活角度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同时指出,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

2009年以来,国民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经济主体信心稳步提高;GDP同比增长回升,环比增长继

续加快;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国内投资需求强劲反弹,出口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财政盈余下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善于趋利避害,积极化危为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新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A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B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

C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2,____是党的生命,____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

A思想建设改革创新

B改革创新思想建设

C集中统一党内民主

D党内民主集中统一

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执政方式看,我们党应( )

A坚持科学执政,尊重客观规律

B坚持民主执政,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C坚持依法执政,突出宪法的作用

D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

4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简析题

5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情境一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入航天精神,万众一心,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1)结合《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从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中,你发现了什么?

情境二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明显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同时指出,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情境三2009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四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千年更替、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着眼民族复兴,审视时代潮流,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我们学习好、把握好、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的党就会建设得更加坚强团结,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为了增强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让我们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同“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先做一些分析。“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我们党,不仅要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且要代表其发展要求;不仅要代表先进文化,而且要代表其前进方向;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而且要代表其根本利益。这里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说的就是党的先进性。代表先进生产力,党的力量就有了物质来源;代表先进文化,党的力量就有了精神来源;代表最广大人民,党的力量就有了主体来源。而“发展要求”、“前进方向”和“根本利益”,则是提出的一种新的更高的要求,这里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喻示的都是一种“将来时”;而“根本利益”则明显地区别于一般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党在新时期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又是同党的基层组织、同整个党员队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我们党是由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6300多万名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进来的统一的整体。如果把党比喻成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党的有机体的“骨骼”,党员就是党的有机体的“细胞”。离开了“骨骼”和“细胞”,有机体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同样,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对党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的同时,也就必然对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同志,应该由此而进一步生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党都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务工作者尤其要潜心钻研,并切实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决不能只是挂在嘴上,也不能浅尝辄止,大而化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个新的更高的要求具体化,因为只有具体化,才有可能落实,而难点恰恰也在这里。关于这个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他在广东和上海的考察中,两次提出了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要始终注意“四个紧密结合”的问题。这就是“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实际上,这“四个紧密结合”是要求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中,要用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科学的方法、更为务实的态度来进行观察和思考。做到了“四个紧密结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就有了深化的可能;认识深化了,在贯彻落实中才能进一步做到“具体化”。因此,这“四个紧密结合”好比一座桥,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各项具体工作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又好比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路。下面,就让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对需要紧密结合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作一些具体的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从国际形势看,现代科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既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从国内形势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来看,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十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中华民族又一次走到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要求全党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些要求本身就充分地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化。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这些也势必对于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既然这样,党的现实的状况怎样呢?从总体上说,党的各级组织是坚强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否则,我们国家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就无法解释。但同时必须看到,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相当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少。四个方面的情况已经作了扼要的叙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体现中央的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就得在“紧密结合”上做文章,在具体化上下功夫。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真正做到“四个紧密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做到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才有可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干得更实。如何结合?怎样具体化?关键是把握住“四句话”:(1)从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十五”计划及今后的一个个五年计划中寻找党建工作的任务;(2)从不符合“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三个相当不少”中寻找工作的差距;(3)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全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丰富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4)从中央对我们党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真正得到全面落实。具体说来,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来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又靠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具体体现。党员要保持先进性,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时代要求。新的时代特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前面已经作过分析,它在客观上要求共产党员要有放眼世界、前瞻未来的宽广胸怀,有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的思想准备,有迎接挑战、提高素质的紧迫感,有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有抵制各种诱惑的免疫力,有以使命感、责任感、大局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和党性修养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意识,有困难和危险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的献身精神,等等。这些就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而要党员达到这些要求,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以新的视角来审视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问题。比如,党的工人阶级性质主要体现在党的纲领上,党的纲领又可分为最高纲领和现阶段的纲领。党的十五大指出:“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样的要求,正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明之处和伟大创造。坚持这样做,既可以激励党员,使他们对党的事业真正充满信心;又可以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对先进文化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员教育中,要把教育党员坚定地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比如,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而党员又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可以为他们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而且对于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真正做到通过党员来带领广大群众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把全面提高党员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又如,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加强党员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他们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做到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困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要把教育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再如,为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还有必要强调,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党员进行严格约束的同时,应在全党范围内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创先争优”活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表彰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把有效激励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以弘扬正气,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就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同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同党的中心工作更自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组织作用和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改变就基层党建抓基层党建的做法。要根据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下大气力抓好“十五”计划建议中所强调的一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这些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考虑到农村和企业历来是我国生产力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大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切实加强农村和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有直接的意义。因此,要把农村和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显现;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街道、社区对于流动人口、退离休和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因此,应当把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为了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应当注意研究和切实加强服务业、信息业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越来越突出地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上,高新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竞争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好。根据“十五”计划,这些行业都将是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些行业党的建设状况将决定其能否快速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能否尽快发展起来,又是一件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应当进一步研究新的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问题,切实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

面。另外,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加强。这些部门既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任务重大,责任重大,做好这些部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再则,要注意总结和运用各地近年来开展党的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我们一定要注意拓宽党在各个领域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学会和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带领群众一道前进,使各行各业的基层党组织不仅能在平时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各种政治风浪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以上,我们在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一些具体的探讨。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对“三个代表”思想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初步结论: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方针和检验标准的认识。这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把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必须坚决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这一指导方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及时调整,不符合的就立即予以纠正。——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是:一要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二要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和蓬勃朝气。——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创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竭的动力,运用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辩证的、系统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指导工作。

5.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篇五

非公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赣发(2011)14号),要求全省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0月18日,中共鹰潭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要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市委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步伐,尽快成立各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会后,中共鹰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清,中共鹰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戴春英分别深入到各县(市、区)和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检查督促县(市、区)贯彻落实省委意见精神和市委工作部署情况,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

作进行调研。

郭清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组织部要按照省委意见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提出的目标,克服困难,提高效率,认真指导好本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的筹备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的任务,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成立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硬任务。

戴春英说,近些年来,全市各级党委统战部、工商联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支持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了组织和指导作用,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工作。但工作与活动中,也暴露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一些问题与不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期待加强和管理,这也给统战部、工商联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各级统战部和工商联要牢牢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意见精神和市委工作部署,在组织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强合作,战胜困难,创新意识,在最短的时间里,又好又快地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各级统战部和工商联要不辱使命,不辜负市委的重托,转变工作作风,提交工作效率,把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放在首位,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当前的重点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需要。

鹰潭市工商联党组、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主要负责人随同调研。

鹰潭市工商联党组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六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很广的建设,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更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从实际出发,全面整顿和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员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认识,从而切实改善和转变党的作风建设。

一是加深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解、提高认识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以及干群关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因此,全党必须正确理解、高度认识当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的、现实的意义。党中央开展了以集中解决形式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要求并提醒全体党员,不能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所迷惑,不能沉迷在这种成绩中,要认识到当前党风、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迫切性、重要性。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与基层管理干部,应该加强学习,深入活动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为巩固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思想问题是一切工作问题中的基本问题,思想工作对其他工作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和促进推动作用,正确的思想能够给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给工作带来动力,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误的思想、落后的思想对工作起到制约的作用,阻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还会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发展引向歧途,使社会倒退,给工作造成被动和损失,干扰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解决思想根源。作为普通党员,应该加强党的历史学习,开展党的宗旨教育,要树立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党的利益、大局利益、整体利益,要正确认识,深刻分析领会各项政策的出台、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要正确引导,维护社会的安定,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地位,维护党的领导与执政,坚决反对一切不良思潮,要分清是非,不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随波逐流,被少数别有用心人所利用,成为他们的宣传工具,为他们服务。

三是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旗帜作用,很大程度是通过工作来实现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关键性环节,必须抓好落实。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必须重新在群众中树立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旗帜作用,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方面,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与普通的共产党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要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模范带头,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必须首先不做,以模范的力量引导职工,影响职工,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必须彻底消灭在职务上的认识,要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权利是人民给的,要努力地多为人民服务,要彻底转变工作作风,要深入现场,深入工作实际,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必要时要与职工一道,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当战斗员就必须当好战斗员。在工作作风方面,还要注重抓好协调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加强工作作风,必须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四是彻底转变生活作风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在人民群众中极具影响力,而且,社会的腐败,党员干部的腐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活作风所引发的,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转变生活作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彻底转变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作为普通党员,要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能因事小而为之,要警小慎微,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消除个人享乐、参与不健康活动的思想,不仅自己做到,还要要求身边的同志做到,要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教育身边的同志,要用每位党员的实际行动,促进社会风气的彻底好转。

7.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七

一、适应市场经济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因此,新的理论和实践给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已成为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带来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在思想建设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从把市场经济于计划经济作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区别的传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使广大党员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质量观念、信誉观念、平等观念,给党的思想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在组织建设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培养、锻炼和造就宏大的懂经济、会管理、知科学的干部队伍,从整体上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在作风建设上,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有利于消除某些腐败现象滋生的因素。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将有力的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因而,它有利于极大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诚然,市场经济也会给党的建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市场经济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利益趋向为特征的,它以经济的方式把个人或单位的利益提到首位,这就会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诱发“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狭隘的利益观。同时,市场经济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侵入党的政治生活,使党的权利、原则等转化为商品,导致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现象产生,这都是不容忽视的。

认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就要积极探索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笔者认为,当前关键是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统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党的建设完全转入到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二是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从来都是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政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因此,党的各方面建设和各项具体工作,都必须把促进和确保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强调树立党的建设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自觉增强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意识,努力寻求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无产阶级的党性立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掌握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知识,对党的各级领导者来说,一定要学会掌握和驾驭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市场体制的本领,为把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而奋斗。四是深入持久地坚持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思想教育,重点抓好党性原则教育和根本宗旨教育,教育广大干部过好“权力关”,勇敢地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抓好五个“要点”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亲和力。一是党建目标要更高。要认真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重组、改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的规律,确立新目标、制定新举措,使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二是工作内容要更实。按照“完全融入、全面促进”的要求,有效发挥党组织“三个作用”。在如何有效融入经济工作中心、融入行政工作部署、融入职工思想实际上想办法、下功夫,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组织基础要更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对各项制度进行清理和完善,切实改进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科学设置党群组织机构。实施好以“选配一个好书记、建设一个好班子、形成一个好机制、创造一流好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建设工程。扩大党内民主,深化党务公开,实行党内询问、质询办法,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四是党员素质要更强。加强党群干部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融入经济工作中心的能力。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制度,引导党员做知识型、创新型、和谐型党员。加强“双倍”工作,把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管理和操作方面的骨干。及时改进在党员民主评议中发现的问题。试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要关心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五是活动方式要更新。按照“必要、实用、高效、统一”的原则,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解决生产经营和党组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就要突破现有格局,必然会触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旧的传统观念,会引发一系列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放开视野,多向思维,与时俱进,在创新上下功夫,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构建和谐企业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障。

三、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之路

在企业,生存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凡是生产经营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和着力点就应该伸向那里,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而企业发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也就进一步增强了。

所谓“经济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坚定不移地以发展为主题,以塑造企业共同价值观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融合为载体,以教育、激励和沟通为手段,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从而为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最佳发展之路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

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一体化,走“经济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之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建立在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这个大舞台上,“经济效益型”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把提高企业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寓教育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八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集中研究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呢?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建设直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新形势下,这种重要性集中体现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从国际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成倍地放大了苏东剧变以来所形成的国际格局对我国的影响。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集中暴露了我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考验。从国内来看,我们面临着发展起来以后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践表明,在走出温饱社会以后,社会对发展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我们需要及时地调整原来的发展思路,真正把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无疑也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党情来看,目前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可以看出,世情国情的新变化给党提出的非常高的要求与党情现状的巨大差距,集中凸显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按照中国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来进行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四中全会《决定》的一大突出亮点,就是立足执政60年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视野,通过总结执政以来党的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概括和凝练了执政60年来党的自身建设的6条基本经验。这6条基本经验分别从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方向、主线、核心、动力、保证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在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因而,这些基本经验的实质,就是我们党对执政以来党的建设基本规律的理性认知。它们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站在新的认识高度,着眼于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要求,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知水平。这些经验来之不易,体现了中国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因此,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也只能按照这些重要原则来进行,惟此,方能取得成效。这一点使得四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所有重要举措都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符合中国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这就决定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四个着眼于”的要求,即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这也决定了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必须把解决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环节作为党的建设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全会正是从这样一个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快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重要措施。

四、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基本框架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政党是承载着特定历史使命、肩负着艰巨社会责任的政治组织,由此属性决定了整个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党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既要组织活力,又要行动一致,而且组织活力最终要服务于行动一致。正是由政党存在发展的这一规律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确立以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来规范党内生活。因为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才能保证达到上述要求。这在客观上就决定了党内民主的发展空间。

五、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新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过程中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在工作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选拔上来,才能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才能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六、以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9.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篇九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国家机关中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而政法系统依法行使职权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唯一途径。加强和改进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确保政法系统队伍纯洁,司法公正廉洁的重要途径,对凝聚和加强政法系统各部门工作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法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探讨,助推平安重庆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关键词:政法系统 基层党组织 建设

在推行民主和法治的历史进程中,政法各部门和政法系统党组织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的司法审判权、司法监督权、执行权、司法行政权不仅是国家权力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实现。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制度是否完备合理的衡量标准。在推动政法各部门公正廉洁执法、效率优先、司法为民的过程中,作为基层政法部门中最精英和核心的组成部分——党组或党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民主法治,保证政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的根本途径。

一、加强和改进政法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法律依据及必要性

①党是我国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我国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结果,党的领导地位体现在任何国家机构之中,政法系统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门,应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指导、监督,并按照法律和党的政策行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些关于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是对这一客观事实的法律认可和法律记载,也是加强和改进政法系统党组织建设合法性和必要性基础的重要法律体现。党组织对政法部门发挥领导、指导、监督以及对政法部门行使重大决策决定权是党按照法律规定依法行使职权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并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及其地位、作用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长期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对其加强和改进既是我党的既定方针,又是促进政法系统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二、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情况概述

(一)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的构成及运作情况

在我国,政法系统包括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中的司法局 和公安局以及党组织中的政法委员会,是对所有涉及政法工作职权职能的国家机构和党的组织的统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讲,政法系统是由国家机构和党的组织组合而成,这是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独有的政治体制。从机构组成和隶属关系层面上,根据宪法规定,法院和检察院是“一府两院”式国家体制的组成部门,依法享有独立的审判权和监督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但同时他们要受到党的领导,在这些国家机构中,分别设立了党组或党委。而政法委员会是党组织领导和管理政法各部门党组织的实体部门,主要任务是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家安全等部门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党在政法各部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我国关于政法系统的分类和设臵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以重庆市某区为例,政法系统包括公、检、法、司四部门和政法委员会,形成一个既能够从国家机构层次互相监督,又能从党的领导层次监督、指导、协调的政法系统组织体系。为加强组织建设,于2001年专门成立了政法系统党委,由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任政法系统党委书记,设专职副书记1人,党委委员由公、检、法、司“一把手”兼任,下设党委办公室于政法委,明确专(兼)职党务干部1人,负责党委日常事务工作。政法系统下设公安党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3个总支,共计分为20个支部、30个党小组。形成一套组织完善,机构健全的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体系。

(二)政法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政法机构中尤其是司法部门偏重业务,忽略了党组织建设

②在“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下,司法部门具体业务的专业性要求更加严格,一些地区片面强调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忽略了党组织建设工作。比如,在人员选拔上,对专业及学历资格进行了较严格的限制。《法官法》中对法官的资格要求“具有高等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工作满二年的或者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工作满一年的”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选拔后备法官的基本条件是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律师资格。这些条件的限制要求选拔的人员要有专业的工作技能,而对政治素质、党性觉悟的审查则流于形式。一些年轻干警盲目崇拜美国式的司法独立,对党的领导层面上认识出现偏差,认为加强党的领导不利于司法独立和法治的实现,甚至出现应当削弱党在司法机构中的领导作用、法官退出任何政党组织,以维持法官中立性的思潮。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年轻干警和业务骨干不过问政治,不愿入党,不愿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呈现出党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同时由于业务繁重,一些政法部门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力量薄弱,过多的注重提高业务水平,忽略了党建工作,在党员较多的总支也未设臵专职党务干部,且兼职干部工作任务繁重,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上,抓党务工作仅属于附带任务,从而呈现抓而不紧、管之乏力的现象。

2.对党的基层组织与政法机构相互运作关系认识不足,导致二者不能有效融合。

相对与政法系统党组织疲软的现象,另一个极端便是党组织过于强势,使政法机构完全沦为党组织的“部门”。出现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干涉政法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现象。使政法机构行使 职权不是依据现有法律的规定,而是根据党的政策。在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下,不自觉的把党组织的主张和政策变成政法机构意志,比如在法院审理涉及法律与当地政策相冲突的案件时,往往最先考虑的是服务改革发展和维护本地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而非完全是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按照法律处理案件。这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违背了依法治国的宗旨,而且使作为国家职能部门的政法机构沦为党组织的工具,难以使二者协调发展。

3.政法干警薪酬待遇的滞后使党员警示教育未充分凸显作用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强政法系统的思想教育建设,营造全体干警共同学习的热潮,筑牢政法干警防腐防线,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忠诚为民教育”、“公正廉洁执法教育”等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了党员观念,坚定广大党员干警的理想信念。虽然取得一定实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的组织领导。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必须双管齐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中国的现状是基层政法干警的薪酬待遇严重滞后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基层政法干警待遇较低。导致党员干部教育与生活压力形成矛盾,一方面国家立法或者党纪文件在不断加强对政法干警及其近亲属的从业、兼职方面限制,希望能够保证政法干警公正廉洁,另一方面相应的工资待遇保障制度并未完全落实,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法干警单纯依靠工资难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导致一些人从最初的为生活所迫到最后逐渐放松思想教育改造,走向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不要说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甚至落后于一般 ⑤群众,根本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薪金待遇的滞后,使政治思想教育难以从根本上充分发挥作用,流于形式和空洞说教。

三、对加强和改进政法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一)建设坚强的领导班子,加强和改进管理体系 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政法系统各组成部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强支部建设,选择“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员领导班子,对组织内党员进行管理。所谓政治强,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所谓业务精,就是要有较强的政策能力和领导能力,熟悉《党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各种业务本领。所谓作风正,就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组织忠诚坦白。与此同时,改变对政法系统党员干部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对党章学习、党员程序教育等“程序法”学习的现状,加强和改变某些基层政法部门党组织管理、党组织体系涣散,甚至党员管理者不知晓如何按照“程序”吸收新党员和党员工作流程的被动局面。强化培训措施,拓宽培训渠道,充实培训内容,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力量。

(二)创新完善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吸收新鲜血液

加强和改进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领导和管理措施。对威信低、作风不正、领导组织发展能力不强的班子要进行调整撤换。对于政法各部门的派出机构,如派出所、司法所、派出法庭等政法党员干警,可以试行与当地 党委建立政法联合总支或支部,原则上由其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所在地党委或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总支或支部书记,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对于政法部门离退休党员,应试行成立退离休党员干警党支部,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由政法部门党组成员兼任,从组织体系上解决退离休党员组织生活无人问、无人管等突出问题。在组织发展上,应注意在青年干警和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尤其是要发展女干警入党,提高女党员的比例。对党员干警要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基层政法党组织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基层政法党组织能否有效开展活动,党员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否有一套长效工作机制。为此,要建立健全细化目标任务的党员责任机制,建立健全量化考核、绩效管理的考评机制。

(三)明确党的基层组织与政法机构之间相互运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政法机构和政法系统党组织是国家与政党的关系,二者应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使国家机构正常运行,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明确二者在运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选择形成的,要充分认识到政法机构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其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就是在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要区分党的政治领导与政法机构法律业务之间的关系。针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协调运行机制,保证党组织对政法机构的领导从原则到具体内容有畅 通的渠道。

2.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

党的领导并非指“党大于法律”,基层政法系统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政法机构依法行政,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政法系统党组织制定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维护法律的顺利实施,表现在党组织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而非随意行使,党组织的成员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不应享有特权。

3.遵循普遍监督原则

一方面党组织通过监督政法各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或其他职务的党员是否依法行使国家权力,通过监督党员职责的行使来实现对政法机构合法运行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应当充分发挥政法机构行使法律监督权,对于在依国家职权监督中发现的党员干部犯罪行为,党组织应摆明立场,积极配合,确保不干涉具体业务。

(四)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树立廉洁勤政的公仆形象 政法系统党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政法各部门反腐倡廉的力度。以党组织为依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预防惩治腐败体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促进广大党员干警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以加强领导 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党内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大监督力度,确保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组织党员学习、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并按照党章的要求经常吸收新党员的重要职责。

注释:

①政法系统:所谓“政法系统”,是指法院、检察院以及政府的司法局、公安局。由于这些机关的业务相关性很大,所以将这些机关单位统称为“政法系统”。“政法系统”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西方民主政体里面,法院、检察院是独立的。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体里面,法院、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相对独立,但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和同级政府指导。在县级及以上的党委中一般都有政法委这样一个机构,负责对政法系统实施统一领导。

②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是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家安全等部门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③参见2009年由重庆市黔江区委政法委调研组拟写的《切实加强政法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平安重庆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④司法部门:司法部门是指维护法律、确保法律被正确的执行,解决争议的部门,具体指能够行使审判权的法院,但在大陆法系中,检察机关 通常也被称作是司法部门的组成部分。

⑤提高基层法官薪酬待遇是近年来不断被社会各界人士呼吁的重要问题之一,如2010年3月12日在全国“两高”工作报告审议会上,香港团提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官待遇”。有学者认为提高法官薪酬待遇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国共产党党章》

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4.何力萍,《政党法律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刘海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 6.游劝荣,《依法执政视野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与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相互关系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

上一篇: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汇报下一篇:不在乎的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