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2024-10-17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精选9篇)

1.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篇一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所承担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献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事业。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好坏“简直可影响到国家的存亡和世运之治乱”。因此,教师必须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教育、培养学生产生爱国主义之情,树立报国之志,付诸报国之行,伟大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精神支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2、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服务精神,牺牲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权势所屈,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千万不要把教书育人和商人出售商品必须获得利润等同。

3、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它凝聚着教师的多种精神,“爱岗”就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要有奉献精神。作为教师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好教育工作,要对学生倾注全部心血,甚至对个人利益做出重大牺牲,用自己的先进思想和高度责任感,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既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树立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血汗浇灌桃李爱岗敬业精神。

4、开拓创新精神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教育教学的艰巨性,不仅要求教师追求新知,不断进取,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革新精神,即开拓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敢于冲破影响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观念的束缚、不满足于当个“教书匠”,要“有魄力讲科学,敢开拓、勤实践、把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陶)教师的职业是传播真理,培育真人的职业,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著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要象陶行知他说的那样“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创造出值得自己骄傲的事业。

5、廉洁自律精神

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有决心矫正、缺点和失误,才能不愧为人师。

总之,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就是教师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旗帜,正是由于有了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爱国主义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大,使中华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

2.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篇二

“啊?医生不是救死扶伤的吗?你

怎么还在十九层啊?”

“因为我是个庸医。”

“那你在十九层很苦吧?”

“是啊, 但我的下面还有庸师, 阎王说江洋大盗每几年杀死一个人, 庸医每几天就杀死一个人, 而庸师则是一群一群杀人。所以, 罪孽更深重, 就只好下二十层地狱了。”

听了这则故事, 我陷入深深思考: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成长既然如此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 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什么?特别是作为一位民族地区的教师, 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养?结合我的执教实况, 我认为应该从下面五个方面做起。

一、责任心

教好孩子是一切教育责任的出发点, 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则是百分之百。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特别在藏区。西藏牧区有的家庭的生活还停留在游牧阶段, 环境相对封闭, 思想相对闭塞, 一个小孩如果能走出去, 那他带给这个家庭甚至一个村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从这个角度看,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栽培孩子, 还给家庭带来希望和力量。要通过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让他了解只有学习知识和技能, 才能立身、立业, 充分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因此, 教师不仅需要清醒地认识教育责任的重大, 充分重视自身肩负的重任, 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 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 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教育,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生来到学校跟老师接触的时间多于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他们不仅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 也会遇到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扰。身为教师, 应似慈母, 时时关心体贴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让学生产生信赖, “亲其师必重其道”, 做起教育工作自然就事半功倍。

三、耐心

教室是犯错的地方, 一定要宽严相济。在民族地区教学遇到的困难, 是一般老师所想象不到的。比如上数学课, 很大一部分学生连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 这时教师就必须先给汉字注音, 教会学生怎么读, 再来解释意思, 然后才能回到数学解题上来。当然, 课本上的很多实例对他们来说是不能理解的, 怎么把它跟我们学生已有的理解联系起来是极大的考验。在这种环境下, 要教好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可能的。耐心能够使教师消除失望感和挫折感, 有了耐心就意味着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 意味着能接纳学生的认知障碍, 意味着教师能看到学生的进步。

四、艺术

好的教育是用50种办法教一个学生, 差的教育是用一种办法教50个学生。每天教师要在笑声中让学生学习, 课堂气氛活跃, 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上能够迅速、灵活、准确作出判断, 保持课堂的动态平衡, 教学的效果就会及时凸显。教师的语言要幽默, 注重抑扬顿挫, 能让学生明白。往往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育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对学生批评表扬时,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当的时候, 对做错事的学生进行表扬, 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优美的板书和整洁的仪容等, 都会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五、境界

为学而教, 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教为不教, 让学生会学、乐学、想学。某种情况下, 有时学生来到学校不是来到思想的海洋, 而是走进知识的死胡同, 学生成了考试和模仿的机器。学校培养出了考分第一流的学生和思想品质都不错的学生;教师把教学看成谋生的手段, 把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当做自己价值最好的体现;他们都忘了学生到学校来最终要学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那些知识在几百年前可能就出现了, 现在只要上网都能找到, 他们要学的是方法, 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我们应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快乐自由的教育土壤上健康生长。

积累了许多经验, 拥有了许多成绩和荣誉, 但仍在不断地学习、积累、进取, 仍在探索他们认为应该探索的, 追求他们认为应该追求的, 坚持他们认为应该坚持的。这类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楷模, 是真正的师魂。教育改革的本质就是改革教师, 只有把教师中的“庸师”改造成明师, 我们才能不误人子弟, 才能承受教书育人的美誉;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

3.试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篇三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在成长变化的学生。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人们的觉悟,启迪人们的心灵,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社会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这个重任自然是非教师莫属。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有时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工作者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要避免自己劳动出次品和废品,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出完美的人格形象,使自己成为学生前进的榜样。

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其职责说到底就是四个字:教书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影响作用,所以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呢?

一、教师必须献身教育,忠于职守

要真正履行教育的职责,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人民教师必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学生的前途摆在第一位。为了学生成才,甘作蜡烛,甘作春蚕。甘愿为教育事业献身教师的工作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学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也不只是为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它同时也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体贴学生

是否热爱学生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是教师搞好教育的出发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好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到:“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因此,教书及育人,二者决不可偏废。对学生要满怀深厚的感情,教育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同时必须注意热爱的方式、方法:既要热爱,又不溺爱、迁就和放纵;既严格要求,又不惩罚、体罚和变相体罚。不采取挖苦、讥笑、讽刺的方法,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一视同仁,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首先不去做。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以责己,才能为学生所信赖、所尊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应有的品德和劳动态度。

四、教师必须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由于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还必须有真才实学。要具备真才实学,教师就得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向学生传授真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说到底,愿不愿刻苦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面貌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

五、教师必须团结协作,相互学习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天才,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无所作为的。教师,只有置身于集体之中,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

衣着打扮必须整齐干净,朴素端庄,适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必须和蔼可亲,文雅礼貌,使人愿意接受;待人接物必须热情大方,讲究方法,乐于帮助别人;上课的姿势、表情,以至每一个手势,都要讲究分寸,适合得体。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懂得为人师表,注重仪表美。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仪态,不要把它看成生活小节而不重视。同时还应注意掌握一些美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辨别能力。

4.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四

饶贵生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在这里以“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为题作个发言,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重视,以此推动我院的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9所,其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9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583.50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1884.9万人;全国各类高校教师12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毛入学率达到15%,即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功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新跨越,我国高等教育不仅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办大学既要建大楼,更要育大师,养大器。能否培育出一支素质好、水平高、作风实的师资队伍是关系到一所大学能否培育出优秀合格人才的关键问题。

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我国秦朝以前,以吏为师;汉代以后,以儒为师。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近代,教育学辞典中,教师定义为“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古往今来,教师有着诸多雅称,如:

师长:老师与长者。《周记•地官》:“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用为教师尊称。

先生:按《礼记》注:“先生,老人教育者。”《孟子》注:“学士年长着,故谓之先生。”用作教师的尊称。

教授:宋以后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现作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讲师:古为讲解经籍的教师,今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助教:学官名,始于晋,协助博士教授学生,近代成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

人梯:指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

蜡烛: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照耀人间。(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赞誉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

慈母: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园丁:管理花园的人员,指教师辛苦、勤劳。

灵魂工程师:塑造人类的灵魂,是教师的崇高使命。

老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从老师的含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师是一个崇高的、神圣的、受人尊敬的群体,从事教育工作尽管非常辛苦,责任重大,但无尚光荣,令人向往,意义重大。进一步明确教师的真正含义,有利于增强大家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高教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教育部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总之,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说》第二句话即指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用简短的一句话全面概括了教师的基本任务。这句话自此流传,并被后世广为认同。根据16号文件精神,我认为,高校教师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全面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应肩负起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责任:

一是岗位责任

教师岗位是专门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干一行,爱一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体现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懈怠或玩忽职守,就不可能把教书育人这项神圣工作做好,从而就会造成损害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师才能出高徒”。

第三,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非常迅速,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就是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二是社会责任

大学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作为知识传播者,大学教师自身拥有知识仅仅是其职业使命的阶段性实现。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在于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知识传授技能应成为每一位大学教师所必须掌握并日臻完善的技能,成为大学教师的一项基本的专业能力。

首先,大学教师要牢记自身的社会使命。通过促进科学进步,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引导人们在开发大自然宝藏的同时,丰富完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并引领人类迈入道德高尚的生活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学教师应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尽己所能,以自己的探索活动完善学科专业,时刻牢记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与伟大而壮丽的人类事业联系在一起:自己的进步影响着人类发展的其他领域的进步,应该永远走在其他领域的前头,以便为人类的发展开辟道路。

其次,大学教师应注重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学者的社会使命在于优先地、充分地发展自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在于借助自己的知识探索活动为社会提供一个学者所能提供的最大化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完善”这是老师们积累探索知识的最终价值体现。但“社会完善”的实现又直接建立在“个人完善”的基础上,即在实现该目的的过程中,通过努力,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完善”。

三是国家责任。

我认为,教师还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教师必须承担“责任”奉献“师爱”。所以,要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第一要义在于树立起教育报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意识、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教书育人的意识。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名教师也必须将自己从事的职业置于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首飞成功举世注目、人民教师育人成材万众敬仰,二者的立足点都是国家的发展、只是分工不同罢了。当有了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意识之后,我们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去从事我们所做的平凡甚至是枯燥而琐碎的工作。

大学教师在大学中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的主要角色,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青年学子理想信念和民族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任,这一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明确。

第一,教师自身首先要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内忧外患、饱经风雨、经受了无数的屈辱和磨难的沧桑史,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战争的硝烟已远离我们了,但我们国家目前仍面临着巨大的隐性民族生存压力与挑战,如由于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所导致的“经济侵略”,高科技差距所造成的民族生存高压态势,能源安全,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反华势力的干扰等等,这些问题不论你是否察觉但都客观存在的,这些危机已成为中化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严重障碍。所以,我们高校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有忧患意识,并使之转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给青年学子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改革和创新,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责任意识转化成为学习知识和成长成才的强大动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培养,将来能主动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李岚清指出: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教师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针对大学老师肩负的重任和职业要求,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十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一、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当好一名大学教师,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志存高远,富有爱心。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的好教师爱生如子,一想到学生,责任感就自然升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包括学习好的、学习不好的、顽皮的、犯过错误的,他都能看出学生各自的优点、长处、潜在的能力与发展前景。好教师是学生集体的核心,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带动力。

要为人师表 ,就必须首先端正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中华民族优良的教育传统认为,修身的主要方法是端正思想。心正才能身正,心修才能身修。所以人的修养主要是修心,即加强内在的修养。如果做教师者常常不满足所得到的利益,终日忿忿然,那么其所思所想就容易偏激,就不能公平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如果身为教师贪图安逸玩乐,放肆无节制,看问题就会背离常理,处事就会违反常理,对学生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做教师者,其行为举止之先,必须解决端正思想的问题,应时时内省自律,慎言敏行,诚信不欺。孔子说:“五日三省吾身”;“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教师是学生和人民的直接榜样。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

同时,教师还要重义轻利。“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遇到危难,不要总是想怎么去逃脱它;看到钱财,不要总是想怎么去占有它;),要注重名节,不要见利忘义。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教师者,就应该在富贵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其所惑,即使应得的富贵,也要节制自己,不能丧志忘义。在生活中有一定困难时,也不要为非分之利所扰,而要坚持自己的道义信念。即使在强暴威胁下,也不能与邪恶同流合污,要身透正气,给学生以正气的熏陶。教师的一切作为都应是为道义,为了学生,而绝不应为个人的名利。

总之,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缺乏职业道德的教师,就是不具备正确灵魂的教师;而缺乏正确灵魂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和能力则无从谈起。

(孔子:万世师表,千古圣人。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一切以道义为先。现在世界各地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

第二、广博的专业知识

高校的教学内容常常处于本专业知识的最前沿,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是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走进教室的前提。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瓶水,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就无道可以传给学生,也不可能“授业、解惑”。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灵活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书是教师的天职,知识和学问是教师履行教书职责的看家本领。因而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博学,首先,表现为精通专业理论,具有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知识储备,要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今天,精通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理论,前沿动态及发展方向,并据此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其次,要具备起码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再则,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尽量拓宽知识面,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要有文化素养,文化素养主要指教师的受教育水平,生活阅历、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总之,要厚积薄发,处理好“一桶水”与“一瓶水”的关系,要使自己的教育对象在大学里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否则是难于完成 “教书育人”的重任,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的基础,必须夯实。

(亚里士多得: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马克思称他“最博学的人”。其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有哲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宗教等著作近千部,为后世的科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善于传播知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如果掌握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会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会使学生在愉快和享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学到坚实的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我们评价一节好课或说这个教师的课上得“漂亮”,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在肯定该老师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对于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研究和掌握教学艺术,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这是对教学基本功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关键要清楚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所包含的要素,加上刻苦勤奋,使自己成为教学艺术家是完全可能的。这就需要了解教学规律并掌握专业教学方法和传播知识的本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教师必须了解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并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教师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职业性、适应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主动性与启发性想结合等原则。

一般地说,青年教师要掌握教学艺术,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必须在实践中刻苦磨练,形成以下六种教学能力,即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命题组卷能力等。这些能力要素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础。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其根源必然体现在教学能力要素的差别上。

在知识的传授中,首先,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必需的。语言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逻辑严密、赋予节奏感具有趣味以吸引和感染学生。其次,还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才能,在课堂上要调动全班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时还要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这都需要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教师应有一定的多媒体操作技术,编写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教学要求。

(于丹:百家讲坛著名讲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她的教学在北师大最受欢迎,上大课连走廊都站满了学生。这来源于她的教学艺术,尤其是语言艺术,生动的描述能力,逻辑思辩能力。如:“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第四、超前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大学教师的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日益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提高,这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我们的教师应保持对信息获取的欲望与需求,工作中要不囿于传统习惯和模式,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一是观念要创新。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学生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育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新型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

二是知识要创新。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作为教育者本身可能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文盲。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因此,创新意识决不只是科学家的专利,他应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基本特征。

三是方法要创新。近年来,教学方法创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大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学方法创新在于有模式而不唯模式,要结合学生实际,找准学生获取知识的切入点,用良好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我院引进了德国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是管理要创新。教师的创新意识还表现在管理上,首先,教师要树立管理育人的意识,通过规范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思维习惯,而不能把管理看成是整学生、压制学生。其次,加强管理的民主性,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要给每一位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再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管理上需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乃至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所以,要管好学生,教师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从而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是情感管理,要融管理与情感之中,做到言、行、情融为一体。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的情感环境,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相信学生,亲近学生,设法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要以情感动学生,以爱学生为出发点,把微笑洒向学生,洒向课堂,并以此为纽带,架起师生心心相印的桥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令则行”、“春风化雨”目的。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先进的科技对人的知识水平无论从深度、广度上都提出了新要求,科学本身就是创新,作为培养科技管理人才的大学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教师光荣的使命。

(蔡元培:革命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致力改革封建教育,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文理通科,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大从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第五、强烈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意思。即是对某种事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并且在理想、言论和行动上专心致力于自己的理想,达到事业有成的境界。大学教师树立敬业精神主要应依靠教师自身努力。

一是要立志从教,爱岗敬业。立志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理智的岗位表现。只有立志才能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才能实现立志。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价值观和利益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选择从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教师既然立志从教,就应爱岗敬业,无悔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育人事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把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定位在“桃李满天下”和让学生成才上。

二是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教师既然立志从教,就必须爱岗敬业,专心致志,把精力集中在受教育者的培养上。

第一,在高等学校职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自觉坚持以育人为本,把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统一和结合起来。

第二,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关心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三,根据社会需求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

第四,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为人师表,使自己成为受学生尊重、社会知名的学者专家。

三是要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教师立志从教有种种机遇和有利条件,也有种种困难和矛盾。教师要矢志不移,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需要宽阔的胸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此,一是在各种价值观冲击和利益机制驱动面前,要增强立志从教的坚定性,淡化名利,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面对由于某些制度不完善和政策欠公正等引发的矛盾和困惑,要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分析和抗干扰的能力,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实际情况,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善于从国家全局和长远眼光出发正确对待,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是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勤业、乐业,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育人的需要,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四是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关系,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统一。既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和学术风格和水平,又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与人合作,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南联大教师的奉献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有口皆碑的,教师从未发生过讲课迟到、早退、缺勤等现象。教师们备课很充分,对讲课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讲课熟练,强调少而精,注重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讨论步步深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主讲中国历史的雷宗海,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教学认真,上课堂不带片纸只字,但对历史人名,历代重要人生卒年月、地名、年代、参考书目,娓娓讲来如数家珍,随手板书,从无错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发现老师讲课有不妥之处,可以当场提出意见,老师总是虚怀若谷地表示考虑、感谢。有时一些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错了,也会当众承认错误,决不文过饰非,因而更加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方永刚: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入部队院校任教,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在身患结肠癌的情况下,顽强工作,还做了1000多场报告,听众达40多万人次。主编了16部理论研究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完成国家课题7项,获奖28个。他的敬业语言是“我要让我的每一堂课都讲成精品。”“我不惧怕癌症,但我害怕离开我最钟爱的三尺讲台。”胡锦涛等领导看望了方永刚,他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感动中国人物”。 3月25日在北京病逝。)

第六、务实的工作作风

学校教师队伍有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事关学校能否办好的重要原因。好的工作作风能促进大家勤奋努力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工作、艰苦朴素地行事、清正廉洁地用权、情趣健康地生活。所谓好的工作作风就是真抓实干、雷厉风行,“讲真的、干实的、来快的”,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快、严、实”。“三分决策,七分执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各项工作不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树立“能快不快是失败、能超不超是失责”的`理念,该今天完成的工作决不推到明天,该今年做好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年,一天也不能荒废,一刻也不能懈怠。要努力克服简单、急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增强将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的精神,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好的工作作风就是要脚踏实地干事,一切以服务学生,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要对照以下标准衡量我们的工作作风:①在政治思想方面是否做到立场坚定、服从大局、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无组织观念淡薄、师德败坏、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②在职业道德方面是否能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教书、全心全意育人,有无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误人子弟的现象;③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做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有无侮辱学生人格、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④在工作态度上是否做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有无迟到早退、备课简单、上课马虎、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

(陶行知:著名人民教育家,第一个提出教育下乡,改造乡村教育,并身体力行,勇于献身,辞去大学教授,带着全家妻儿老小下乡,创办“晓庄师范”,并长期在此执教。一生注重乡村教育,职业教育。为民众教育,民生教育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第七、浓厚的慈心爱意

最能体现教师职业品质的就是仁爱、宽厚,包容、施大爱于学生。爱心是教师全部工作和职业生涯的源泉与起点。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一个对学生缺乏爱心的人要想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可能的。师爱既不是血缘姻亲之间的“亲爱”,也不是至交故旧之间“友爱”,更不同于舔犊式的“溺爱”,它是人世间最圣洁无私,最无世俗杂念的如同海阔天空般的大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自然,最纯洁,最有力量的沟通连接点,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思想与情感保障。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白: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工作中我们要怀着一颗慈母般的至善高尚之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有缺失的学生,更要施以博大深厚的爱,促其转化上进,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居多,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的优越感较强。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个性强,养成了部分大学生特有的逆反心理。我们就要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首先要爱学生,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习惯,而后对症下药。用我们的真诚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更主要体现在行动上,做到像真诚的朋友一样,重视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忧学生之忧而忧,乐学生之乐而乐”。

(启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一生爱学习、爱学生、爱民众。虽中学辍学,但发愤自强,成果丰硕。由于书法精湛,有人模仿赚钱,朋友劝他上告法院,而他只是笑笑说:“此人也许有难处”。心胸宽厚,待人慈祥,深受师生和各界人士的喜爱。尤其是《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无名,一齐臭。”充分体现了他博大的胸怀,为人十分谦和。)

第八、良好的个人形象

教师的个人形象包括:仪表美和心灵美两个方面。南开学校校门正厅镜屏上方挂有一幅这样的格言警语:“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整,肩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正是用母校的格言警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在取得事业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世人树立了风度和仪表的典范与楷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仪表仪态方面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他不仅要有精深的学识,博大的师爱,独特的教育法,同时还要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仪表仪态。只有把端庄的外貌,得体的衣着,文明的语言,高尚的情怀,儒雅的风度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时时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美的召唤,雅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文明人,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向完美的境界迈进。

仪表是会说话的,不管是刻意装扮还是漫不经心,从中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职业、社会地位、生活经历、道德观念甚至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风度儒雅,气质不俗。着装款式简洁大方,色彩雅致;化妆自然清新,整体形象庄重合体,富有品味,使学生肃然起敬,心向往之,给其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切忌形象递退,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更忌热衷于时尚,胡里花哨。教师的仪表整洁得体,端庄大方、雅而不俗。要学会从职业中树品味,得体中扮漂亮。

在心灵方面,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情操,为人正派,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远离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真正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品德高尚的人。

(鲁迅:北京大学教授,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一身正气。尤其在青年中的形象顶天立地。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广为传唱。)

第九、敏锐的世界眼光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学院是一所外语外贸类高职院校,学院提出了“按国家标准建校,用世界眼光办学”的办学思路,学院能有今天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个定位是正确的。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眼光有多远,思路就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世界眼光,要想培育新世纪的英才,是不可能的。何为世界眼光?我认为,在教书育人时把自己的标准放到世界范围来衡量,把教育理念放到世界的“棋盘”中去比较,就是要用世界的眼光培养学生,达到世界教育水平。 “世界眼光”是“火眼金睛”,具有常人所未有的穿透力。在信息共享的网络时代,如果还在搞封闭教育,就会捆住手脚,学院就很难发展,只有树立世界眼光,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广。

要做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外语。记得罗素曾经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这样来定位外语的,说在当今和未来的时代,要想在某个领域获得相当的造诣,没有掌握好一两门以上的外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外语首先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工具。你掌握了一门外语,也就多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工具。我们国人要想提升,想更好的创造,必须了解国外,懂得外语就能原汁原味通读国外原版书籍,直接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引进各国的文明成果。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动态,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脉搏;二是 坚持学习教育专著,包括国外名家的作品;三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能坚决的运用到工作中去。用世界眼光从事教育,把最先进的知识和人类的共同文明传授给学生,培养出能在世界舞台上施展才华的合格人才。

(亚当.斯密: 英国人,爱丁堡大学教授,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国富论》中他用世界的眼光来看贸易,从经济方面促使英国成为一代超级大国――大英帝国)

第十、强壮的健康体魄

教书育人是一项十分繁重的工作,高校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要求每一个教职工都应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但是由于来自于生活、学习、工作及家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平时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工作与生活、加强健康投资和增加体育锻炼,就会使精神高度紧张,打破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酿成大病。有关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近20%的高校教师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70%的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只有近10%是健康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教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已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钟南山:中山医科大学教授,工程院院士。SARS第一功臣。他从小喜爱运动,坚持锻炼,在读大学时就拿过全国400米栏的冠军。是运动健将。他常说“要做事,做大事没有强壮的体魄不行”。至今74岁还工作在岗位上。)

5.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篇五

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在校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是中专学校、技工学校)逐渐流失,有些职业学校被层层下放,有些职业学校被停办,不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比较差,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问题,现阶段中职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结合本人教学经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

一、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升华,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我们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要有平等信任的观念,成为一个“理解学生、待人公平、乐于交谈”的“交流型”教师。一般来讲,进入职业中学的很多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都被教师冷眼相待。因此,他们认为中职教师对他们存在同样的偏见。这个时候,中职教师表露出来的爱心能改变学生的看法。教师应该怎么做?简单地说,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如对会书法、爱好唱歌、擅长打球的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鼓励,引导他们将在自己所擅长的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兴趣转化到学习上,还可以经常找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以及其他生活需求,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继而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有相互尊重、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学而不厌,勤于进取,严谨治学。

二、要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掌握真理、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中职教师不仅要掌握较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符合教育工作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其科学文化素质的特点如下:

首先,扎实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任何学科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是基础知识,这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教师首先自己要熟练,然后才能给学生讲解清楚,继而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使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更扎实,理解得更深刻,以便做到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学生的观察与思维作出恰当的指点,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其次,要有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广博的知识,首先是教学的需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握好所教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正确理解与其相关知识的关系,则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在如今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时代,学生的视野广阔,随时都可能向教师提出很多复杂的问题,虽然教师不可能完满回答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至少应该在回答中给学生以有益的启发,用广博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最后,教师要有科学文化发展史知识,并对科学文化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科学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积累过程,劳动人民的智慧,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它能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也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提供生动的实际材料。所以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知道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新成果。在现代教育活动中,要求特别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创造精神,教师要承担起新时代的教育任务,要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必须了解科学文化领域的新发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三、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知识根基相比普通高中生要浅得多,教师在教学知识理论时就要联系实际,让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要把知识由深变浅地讲解,由难变易地“嚼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和信心去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从实践出发,以理论为坚强后盾在专业上不断提升自我。

例如在一堂“办公自动化”的技能课上,专业相同的两个班级,两位教师讲了一样的知识点,一位教师灌输给学生每一个知识点的操作步骤,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目标,结果学生掌握得不太理想。而另一位教师却有条不紊,先是介绍方法,然后自己演示,再让学生操作,最后还总结规律,让学生知道方法和技巧。这样下来,学生不但将本节课的要领全部掌握,而且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完全把老师的知识给“吃”透了。两位教师同样在教学,同样有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最终的效果却完全不同。足以看出,单独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已不适应现代中职教育的发展,只有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才能符合要求。

四、应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也是不断创新的社会。开拓创新精神是促成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桥梁,创新带给我们种种机遇,又带给我们种种财富,这是不可否认的。要在教育者队伍中进行再教育,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方式中解放出来,大胆进行各方面的教学法的改革,从而使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成为教师的主动愿望和行动,才能符合教育要求。

创新是基于实际、基于理论的,它没有否认旧的思想体系,而是使旧的思想体系变得完善而充实。中职教师要培养并且提高自学能力,肯于学习、善于学习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敢于创新。在思维方式上,中职教师要有独创和批判精神,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包含着科学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于认识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成果,善于提出尚未解决和有多种答案的探索性问题,善于根据假设进行实验、演算和阐述,善于运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有效的交流,善于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当今时代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教师们只有富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出新招,创新路,才能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在教学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五、应具备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

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及科学文化素质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具备教育理论素养。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单凭个人经验教学的状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育发展史、学科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其表现为对现代教育功能的全面认识,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促进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也包括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并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教育促使人的发展,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也必须是全面的。思想品德、科学知识、心智能力、审美情趣、劳动技能、身体健康都要实现良好发展,这才是高质量的现代教育。单纯追求某一方面,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显然是背离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

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教育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否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机会,是衡量一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现代学校应成为发展学生个人特点与优势更加明显的载体。

现代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指眼前的发展,更指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要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和未来的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培养现代人的整体目标看,教给学生知识只不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有了面向未来、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教师组织教材、选用教法、开展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都会站在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进行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

其次,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看,一名优秀的中职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包括: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理与教育测评、青少年心理学及学科教学论、课程论等多方面的理论。

最后,教师的素质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联。新时期的中职教师,肩负着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个性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光荣职责,任重道远。每一位中职教师都要不断加压、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和完善自我,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教育伦理、博学多才的功底、宽容广阔的胸怀和博大无私的爱心的新时期高素质中职教师。此外,中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我认为,中职教师要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的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是我们能否带动学生安心学习的前提和保障。

6.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篇六

1.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法令,熟悉财经制度;积极钻研会计业务,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会计技术方法;严守法纪,坚持原则,执行有关的会计法规,维护国家利益,抵制一切违法乱纪、贪污盗窃的行为,要勇于负责,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敬业爱岗。热爱自己的职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会计人员只有为自己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具体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敬业爱岗,要求会计人员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过硬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本来不是由于业务技术深浅的问题,而是由于粗心大意和缺乏扎实工作作风造成一些失误。会计工作政策性很强,涉及面较广,有的同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经济倾向和不良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有些问题处理起来十分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意识,凡事要多问个问什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由于会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致使一些会计人员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地进行着算账、报账、报表等事务工作,天天与数字打交道,工作细致而繁琐,如果不耐劳尽责,缺乏职业责任感,就会觉得工作枯燥、单调、甚至讨厌,就谈不上热爱会计工作,更谈不上精通会计业务,也就搞不好会计工作。

(2)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地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到执法守纪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不单自己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还要能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在自己自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

(3)依法办事。严格实行会计监督,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这样做,会计人员应该继续在这一点上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职业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4)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会计人员追求的一种境界。做好会计工作,无疑是需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也同样重要,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

(5)搞好服务。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以便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7.浅析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篇七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发声技能, 提高演唱水平。因为教师是教育者, 他们受过专业训练, 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 对于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 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间接经验, 只有借助教师的教导和帮助, 才能以简洁有效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 迅速提高自己身心发展水平, 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莱·苔巴尔迪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的老师”, 既然教师如此不可忽视, 那么一个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前进的桥梁、成功地保证呢?下面我来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听觉, 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 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 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只学了一点皮毛, 而声乐教师常常是面对几十个情况各异的学生, 他们的音乐基础、嗓音条件各不相同, 此时声乐教师科学的声音概念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掌握发声的技巧, 声乐教师的教学技术几乎是建立在自己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的, 教师首先是能唱出很自然又很好听的歌声。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 声乐教师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 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的过程, 训练老师和学生的耳朵, 老师要有一副好耳朵, 没有好的听觉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 没有正确的判断也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 从事这项专业的人, 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 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 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学生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 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概念的过程。而要引导学生唱出自然动听的声音, 老师自己首先一定要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因此, 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听” (即鉴别能力) 。学生光能唱好是不够的, 应该明确的知道是怎样才唱好的, 要让学生清楚的描绘歌唱的感觉, 并彻底了解与这种感觉同时产生的生理活动。 (丽莉·蕾曼) 《我的歌唱艺术》, 因此, 声乐教师能否对声音的好坏、对错进行分别是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多听才是。男、女、高、低声部的歌唱都要听, 好找到他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多年的学习、教学积累经验, 就是积累我们正确的判断, 例如学英文, 哪个发音是好的, 好在哪儿, 只有你整天听, 听上两年全是英国人说话, 你耳朵里有听觉积累再听就有了标准, 有了辨别能力, 你就知道哪个对, 哪个不对了。当然, 我们还应该多渠道地学习, 积累参加教学研讨会, 收集最新的教学资讯, 多听音乐会等等, 尽一切可能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文化修养。

正确对待学生

作为歌唱者的主要的条件是:声音、音乐才能、理解的能力, 勤奋和忍耐力。教师的责任是安置、发展和平衡歌唱者的声音。作为一个教师正是通过学习和演唱在自己身上体会到的诸如气息、位置、咬字、吐字等一系列的经验感受, 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以起到对学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要同时教若干学生, 虽然教学原则是一样的, 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 出现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 有时甚至很不一样, 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 某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看、听一个人的歌唱呼吸用的是否对, 嗓音是否用得对, 声音出来是否正确, 语言正不正, 共鸣用得是否丰富, 声音出来达到什么程度等等, 每个老师都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每一位学生的立场上替他想, 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寻找和尝试教学中的多种形式和方法, 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学校的教学体制采取可行的教学计划, 要善于变通, 敢于变通。比如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到底是个别课还是小组课更有优势的争议中, 笔者认为个别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人的具体病症;小组课可以让大家相互听辨, 互相指出不足之处, 加深和辨别更多的声音问题, 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集体课教师可以讲授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声音基础知识和理论。声乐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指导和建议, 因为我们本身无法替学生来演唱, 我们只能是让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 师生是合作关系, 学生成功了, 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 老师也失败了;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全部心思就是从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 细心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歌唱欲望,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习效果。

总之,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 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 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具有的客观条件和特点来发展和提高, 声乐教师水平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 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 声乐教师应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心理状态, 紧跟时代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8.浅谈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篇八

关键词:专业知识素养;文化素养;个人魅力;政治思想素养

众所周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需,而提高教师素养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而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反映出教师的素养。而一名英语教师则更加深刻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素养的重要性。

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素养

1.基础素养一: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

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基础就是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要求英语教师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能准确用英语与人进行交流,且具有语言交际的驾驭能力,同时语言要准确、流利、语音、语调规范标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学生学习的成败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基本功。

2.基础素养二:广博的教育知识素养

教师知识素养包括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管理知识等。丰富的教育知识素养,会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学的激情和动力。因此,作为教师就应当注意英语知识积累,就应当多读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只有具备了渊博的教育知识素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

3.基础素养三:多样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

当前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会学生学会英语、教好英语、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英语老师要做到在教学中能区分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能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地去教好学生;教师还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基础素养四: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育理论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学习教育理论,包括时事政治、教育文献,与时俱进;学习现代语言学理论,就会使教师对英语教学有更清醒的认识;掌握外语学习理论,学习外语教学法知识,结合我国国情,取长补短,形成综合各家教学法所长、有效指导自身的英语教学。通过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教学就会坚定信心、大胆创新,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理论基础。英语教师要想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具备这些教育理论。

二、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

当前英语教师文化修养的最大误区就是把英语当作一门知识课来教,教学中不教或少教文化内容,把语言与文化人为地隔离开。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所讲述的内容有透彻的了解,掌握其历史渊源和涉及范围。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平时多涉猎相关的专业书籍,并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请教,达到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应付自如,有的放矢,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政治思想素养

1.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教师是传递人类文明的使者,教师从事的职业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要培养學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素质和潜力。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素质,教师只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蜡炬成灰泪始干,才能做好教育事业。

2.身正为范的师德师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牢记,以自己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和模范。教师有教师的形象、风范、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课堂上不可没有目的地讲一些低俗的笑话或有意贬损他人、辱骂体罚学生等,这样不仅是老师自毁形象,还会给部分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修养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会把自己的不满转嫁到他人或社会利益之上。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走好路,教好书。

四、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

1.责任感是个人魅力的核心

责任感是个人魅力的核心,一个没有责任感的英语老师是难以获得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若要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就应当先提升个人的教学热情、提升个人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责任感。

2.亲和力是个人魅力的展现

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拒人千里之外,何以教好书、育好人?亲和力来源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以及心灵上引起的共鸣。亲和力会帮助教师升华自己的教学效果。

3.幽默感是个人魅力的源泉

诙谐的语言、举止可以感染学生,使課堂气氛活泼、热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诙谐和幽默也是一种智慧、一种魅力、一种奉献。对于教师,可以积累幽默感,也可以准备幽默,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以至信手拈来皆幽默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相信只要教师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素养,用心教书,用情育人,教书育人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好老师的感觉就会应运而生。

9.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技能 篇九

3广播的文化修养,学科之间的知识日益渗透,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工作有自身的规律,教师要掌握其中的知识并与用到事件中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教师要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

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反思教育的能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遽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三是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21世纪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四是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如同“芝麻开门”的暗语能打开宝库一样,人的创造潜力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造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五是心理辅导的能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是先育己后育人的真正楷模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都是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老先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让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

包括我们暑期培训的辅导老师(游老师),他是多么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尽管我们不是面对面的学习,但我们能感受到游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同学的爱戴,有耐心,有韧性,明知打电话、发信息等来的是‘失望’,但他还是尽量做到当老师的责任与所付出的爱心。怕学员们做作业有困难,特制作了视频教学;担心学员们完成任务时绕弯路,用各种方式张贴公告;考虑学员们学得紧张,提供了‘开心一刻’;为了给学员们鼓励加油,精心制作了单元总结,美观实在,内容丰富等。我一方面为有这样自觉认真的辅导老师而感到自豪骄傲,同时也为能做游老师的学生而感到有福气,让我学到了方方面面的成人成才的秘诀;另一方面,我也为没来或迟来的伙伴们遗憾痛惜,他们既没有体会到成为游老师的学生的真正感受,也耽误了很多写作、操作、完善等技能与技巧性的东西。

甭说未来所需,就是现在都极力要求我们当教师的深深地教育一下自己了。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做不完善呢?可想而知,打着教师称号而不去正己的人是怎么还社会、还老百姓、还伟大的党和政府的一个公道,怎么去完成上天给我们布置的这份答卷呢?不管学校对我们的照顾如何?也不管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如何?学生对我们的认可程度如何?……我们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表率——好好教育一下自己。

二、教师是拥有“长流水”式的终身学习的榜样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学然后知不足。何况我们处于信息发达的社会呢?所以,非常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学习的平台与学习机会,让我们不断地通过写帖、回帖,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不断地通过做作业,让我们去完善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设计的不足,同时提高了我们网络操作的技能与技巧之类的东西。由一个纯粹的网盲变成比较可以的新技术人员。再说,我们的游老师本身就给我们起了榜样的作用。每次在阅读完材料后,再琢磨如何书写讨论内容,一不小心就落后了,想到游老师那么地认真期待,我都有点惭愧不已,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地鼓励、督促自己要好好向游老师学习,然后再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在此,我会很感激游老师的,能有缘有幸成为游老师的学生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收获的事情。之前的理论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需要一桶水,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情况下,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拥有长流水。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是近在咫尺的大事。所以,我真诚地建议我们当教师的不要再耽误了,醒一醒,擦亮眼睛,奋起直追吧!学生在等我们焕然一新,家长在期待我们的榜样作用,社会在监督我们的神圣职责尽到了没有?党和国家在督促我们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了没有?让我们携起手来、堂堂正正地共创美好的明天。

三、教师是由教书匠上升为真正的教育家的强力前身

上一篇:学习mba课程下一篇:高二历史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