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2024-09-27

扶持就业年度总结(精选10篇)

1.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一

郎溪县实施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工作小结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残联“关于印发《安徽省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残联〔2012〕42号),我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文件精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首先,我们按照人口比例将扶持名额分配至各乡镇,严格对照扶持对象的条件,对乡镇上报的扶持对象进行审核,抽取部分乡镇对上报扶持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和所报就业项目进行上门考察。乡镇残联指导扶持对象填写《安徽省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申请表》并完善残疾人证、身份证、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等相关材料复印件,经县残联审批后上报市残联。确定对象后按文件要求与扶持对象签定《安徽省实施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协议书》,发放每人2000元的就业扶持资金,并为每位扶持对象建立了详细档案,统一归档。本次“万人就业”扶持对象共100人,其中有6名残疾人党员,15个选派村村党支部扶持15名贫困残疾人自主创业。

接着,我们根据扶持对象申报的不同就业项目,于8月31日在郎溪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了分班授课的培训,培训内容有水产养殖和家禽、家畜饲养技术,参训人员共101人。培训后我们还另外组织了农技师上门指导的服务,为有需要的学员联系农技师,对场地养殖和家庭饲养的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经过培训,扶持对象掌握了相关科学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为他们发展好就业项目奠定了基础。最后,为了帮助残疾人落实好就业项目,我们采取不定期上门走访的形式,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此外我们还要求各乡镇建立村干部联系扶持对象制度,确保扶持对象得到持久、长期、有效的服务。自“万人就业扶持工程”实施以来,县残联共走访扶持对象百余人次,村干部定期回访制度也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把握好对象确定、资金发放、使用等关键环节,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了扶持资金落实到残疾人上报的就业项目中。我们的目标是,在我们的工作和“万人就业”扶持工程的帮助下,进一步坚定残疾人通过自已的劳动,发展生产实现自主创业的信心。

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工程是一项为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民生工程,尽管还存在残疾人劳动技能低、扶持资金数额小、就业项目层次低等诸多困难,但这项工程得到越来越多残疾人、基层干部、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树立了残联热心为残疾人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其他各项工作的进展,为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注入了新的动力。

郎溪县残疾人联合会

二0一二年 九月 十日

2.就业工作年度总结 篇二

地方高校的就业工作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内容,即“四个指导、三个咨询、一个服务”。四个指导就是观念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三个咨询就是职业规划咨询、就业政策咨询和心理咨询;一个服务就是指就业信息服务。地方高校首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改善择业观念,要敢于寻找新时期就业选择的理性时机,如可以学会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创业。二是学业指导,地方高校要善于引导学生改变以往以学历为重点提升就业空间的就业思路,应积极引导学生就业观念要以能力的创新和内部知识结构的完善为就业重点。三就是择业指导,择业指导就是指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咨询,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等。创业指导,就是要多加引导学生进行创业解说分析,选择就业方向,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信息咨询和跟踪服务。职业规划主要是指学生对人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合理安排合理计划。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适应自身特点的职业类别方向,从而恰当地进行职业学习、职业选择和个人职业目标的调整,并力争使其在校期间的学业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为创业做准备。就业政策咨询就是各就业指导部门应创造条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以及国家政府机构、各省级政府机构关于就业方面的积极政策,要让学生明知政策的实际作用,并落到实处。心理咨询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从而使自己能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现在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大学生因为某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而失去就业的机会。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这种现状,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要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活动,通过辅导老师和前来参加咨询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等心理,树立自信心,以达到学生在面对就业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目的。

就是关于就业工作方法的创新。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继续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和适应毕业生就业社会化的要求。就业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主要应该表现在多样性和开放性,可以开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选修课,各种讲座,请校友回校做报

告,社会人士讲企业文化、对毕业生的要求等,设专门的教研室,开设咨询室,咨询日进行个体咨询辅导,组织各种活动,群体咨询,模拟招聘等。不仅要以占领用人单位市场为目标走出去,请进来,而且要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以多种形式共同进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比如有的学校聘请一些社会人士为就业指导兼职辅导员等等,还要动员学生的力量,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就业社团,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活动,自我教育。

3.2009年度就业工作总结 篇三

200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就业指导处全力以赴,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09年我院共有毕业生3855人,是历年来毕业人数最多、就业形势最为严

峻的一年,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7.64%;我院2010届

毕业生共4308人,截止2009年12月20日,就业人数为 3016人,就业率达70%。

(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构建并实施“双线全程”就业指导模式,将课堂授课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就

业指导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2009年安排并开设就业指导课4个内容,424学时,参加学生7000余名。同时,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广大毕业生热情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需求,举办多场高水平的就业、创业专题讲座与报告,2009年全年共举办“校友大讲堂”、“企业经理人讲座”、“校友报告会”18场、创业培训班4期。通过印发《就业知识问答》、编制《用人单位简介》、创办《就业与创业》报、建立就业信息栏和企业文化长廊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就业市场开拓及校园招聘工作

为充分了解就业市场,考察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2009年暑

期,由就业指导处牵头组织,各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共26人组成七个考察小组,奔赴长三角、珠三角、四川重庆地区、宁夏内蒙地区、福建地区进行市场考察和调研。此次考察共涉及18个城市,走访用人单位百余家,并对327名毕业生做了质量跟踪调查。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本年度共接待用人单位165家,组织专场招聘108场。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成功举办了2010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参会单位达72家,现场签约459人,创历史新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并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探索新 1的就业模式。目前已与6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供需合作关系,就业面覆盖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就业地域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就业范围从国企延伸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起草并实施我院与中介公司合作协议;修订并完善就业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对各系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考评和奖励。就业指导处在统筹安排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就业市场建设。在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人才素质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学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走遍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450名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搜集了上千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院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五)校企合作工作

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截止2009年12月,学院与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协议涉及“订单班”、顶岗实习、企业员工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为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西安安松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设立“订单班”,校外设立90多个就业实习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组织500余名学生赴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顶岗实习,30%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被正式录用。2009年7月,由我院牵头联合省内11所职业院校、4家科研院所和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共同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将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和提高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优势。2009年10月,职教集团第一届理事会成功召开,新增成员单位4家。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就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否则将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后的工作将难以开展。

2、就业指导处职能转变不到位

目前,就业指导处的工作只停留在对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在市场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3.就业工作考评办法需不断完善

自2007年实行就业工作考评以来,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今后将在各系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4.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对外宣传的信息化程度不够,虽然就业信息网站已经开通,但对于就业的日常工作来讲,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毕业生的招聘报名、毕业生推荐表、协议书的审核、毕业生基本信息的收集、毕业生就业方案的校对还不能通过网络来实现,日常工作烦琐、工作量大。

6、就业宣传力度不大。就业工作是学校对外宣传的要点,本学期我们虽然做了一些特色工作,但宣传力度仍不够,未在省市级媒体发表过文章。

7、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就业指导处及各系相关人员专业培训,逐步把取得“职业指导师”证书作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2010年工作设想

在今后就业工作中,将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力求完善,计划从以下九个方面做好工作:

1、围绕学院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完成相关工作安排,及早研究制定部门工作要点及工作计划,用科学决策指导实践,实现就业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激励与考核。针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在各系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在实施过程

中进一步完善。

3、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面对困难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大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完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努力打造精品课程。

4、充分挖掘校友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建立校友信息库,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学生就业;坚持做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定期回访企业,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建立新的就业基地。

5、加强信息化建设,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的条件,建立毕业生就业QQ群,开通企信通或飞信,实现毕业生短信群发,确保就业信息传递畅通。

6、建立贫困学生就业资助制度,通过直接补助、报销车费等途径,激励贫困学生主动外出求职,顺利就业。

7、热心帮助就业能力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就业援助和帮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查找亮点,提升能力,树立自信,并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为他们推荐、介绍合适的岗位,尽快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

8、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做到大型活动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报道,争取在校外媒体上发表文章,提升我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9、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争取与更多企业建立长期作关系,搭建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

就业指导处

4.兽药系年度就业工作年终总结 篇四

在学年的就业工作中,兽药系在学院领导的带领和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帮助下,在兽药系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届109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截至12月底,兽药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其中79名学生正式签约,工作地点分布在潍坊、天津、日照、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工作单位性质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专业对口率达到100%;7名学生专升本;1名学生网上签约、19名人事代理。

现将兽药系本学年的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落实各项制度。

兽药系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全员参与。20xx级学生进入大三,我系就成立了就业领导小组,组长由系主任宋冶萍担任,副组长由系辅导员徐静老师担任,组员由毕业班班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我系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包括实习规定要求、综合技能课要求、毕业服务等一系列规定制度和措施,较好地保证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重视实习,学生收获颇丰。

在毕业实习前逐个做学生的实习动员工作,与相关单位和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学生本人保持密切联系,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始至终关注每名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电话交流、电子邮件、飞信、qq等途径,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与校园的差异,面对求职中遭遇的困难,指导学生积极乐观地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将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毕业实习具体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专业实践水平,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宝贵的经验;指导学生要将毕业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要明确实习目的,坚定就业信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终身实践,传承我校“严、精、细”的工作作风,最终成功就业,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学生返校后,组织学生做好毕业实习总结,召开毕业实习报告会。引导学生通过毕业实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有效地完成综合技能课程的学习,有目标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与学生的工作单位沟通、实习单位信息反馈、与学生本人的交流等,对于兽药系的专业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时间设置,与专业任课教师共同分析,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三)尽早动手,准备工作到位。

根据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利用班会、讲座、谈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规划教育、就业意识教育、择业心态教育等就业系列教育。结合就业市场现状,教育学生客观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情况。指导学生制作个人简历,介绍面试技巧、网上求职技巧;督促学生在知己知彼后,有目标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响应学校安排,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供需见面会,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组织召开择业经验交流会,引导学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从自己和同学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应聘现场和应聘结果。

(四)广开渠道,工作做细做实。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国家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工程等政策,给予学生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工作,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就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领学生的就业方向,积极鼓励毕业生多途径就业,在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及时为其解决。指导学生明确就业协议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如何签订《就业协议书》;配合招生就业处做好毕业生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数据客观、真实、准确;帮助学生办理一系列离校手续,保证所有学生安全顺利离校。按照学校相关部门要求,分阶段制定就业工作计划,并定期做好系内总结工作;准确统计学生的相关自然数据、个人信息、就业信息,建立兽药系20xx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库,保持信息的连续完整;详细记录院系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类就业专题讲座报告、招聘活动。

二、问题

1、部分毕业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个别学生实习中间因故变换工作岗位。

2、有关就业指导课程的`相关制度还不健全。

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职能,努力摆脱传统计划模式的束缚,发挥潜力为毕业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以更快更好的适应新形势。

三、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思路

1、针对工作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2、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建立实习合作基地,多给学生创造实习和兼职的机会,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促进毕业生就业。

3、强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4、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就业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5.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五

光阴似箭,2011年上半年已过去了,在丁桥镇劳动保障站的组织领导下,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指导,立足本职工作,为社区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使待业人员拥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我明珠社区积极开展就业援助的各项工作。以下是本人2011年上半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劳动保障工作方面

在工作中,积极开展入户调查,为每一户失业家庭建立动态档案,将采集到的用人单位岗位信息直接送给求职迫切的人员手中。对有就业愿望,缺乏劳动技能的失业人员,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镇劳动保障站举办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既增加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技能,有利于他们在就业中增加一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就业信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工作本领的求知求实氛围中去。我们小区现总户数约1100户,人数大约3300人,户籍劳动年龄段的有330人,其中就业人员288人,其中被用人单位招用的有207人,自谋职业8人,申报灵活就业人员有34人,公益性岗位3人,其他形式就业36人,实际失业7人,暂无就业愿望6人,在校读书29人。

今年以来共办理失业证33人,办理援助证6人,申报灵活就业人员21人,其中新签13人,续签的有8人,劳动保障信息报道2篇。我们向社区内办理失业证的人员和临时就业人员发放江干区就业援助联系卡,到目前为止已发放64张,并对这些人员实行一员一表,表指“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表”,实行分类服务(即分临时就业人员、失业人员、暂无就业愿望人员和无就业能力ABCD)四类人员,并提前储备一批适合援助对象的岗位信息,随时掌握人员的动态变化,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专项服务,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向社区内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就业意向登记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向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发放创业园创业预登记表,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使失业人员找到好的岗位,区里和镇里都举办了招聘会,我们社区积极鼓励失业人员参加,并亲自带领部份失业人员一同前去,在招聘会中达成就业意向的有2人。

结合片组户工作和走千家访万人的活动,定期走访小区里的居民,对失业人员和持援助证人员进行摸底,了解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做好慰问工作、就业援助工作和政策宣传工作。做好各类就业台账:失业登记台账、援助证台账、签订灵活就业人员台账、招聘信息台账、职业介绍台账、稳定就业转化率报表、户籍劳动者就业基本情况报表等,时刻关注就业率,保持在百分之96以上,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做好准备。

平时经常上一些招聘网看看,及时摘录一些岗位、培训、招聘会等信息,再搜索一下有没有比较适合本小区居民的岗位信息,记录一些,然后匹配一下,有针对性的介绍给合适的求职者,如果是比较适合大众的工作,我就以短信的形式及时通知每个失业人员和求职人员,并且在小区内的公告栏内进行张贴,让他们及时的收到招聘信息,以免错过应聘的良机。现在平均每个星期收集2个以上岗位信息,每月走访周边用人单位1~2个,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经常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已收集岗位264个,职业介绍98人次,有27人已被用人单位招用,其中失业残疾人再就业1人,社区现已成功申报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再使“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2人,共实现11位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二、积极参加和完成社区其他工作及任务

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社区片组户的工作、走千家访万人的工作、协助成立业委会的工作、文明城市卫生整治工作、联合新苑住户入住信息登记的工作、社区文体工作等等以及上面领导所交待的各项工作及任务。

三、从事社区工作的一些收获

我是去年8月份进入社区工作,在社区工作已经有一年了,从刚开始进入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的不熟悉,对居民的不了解,很多工作都是边学习边探索着进行的,到现在的对社区工作已慢慢熟悉,对居民已逐渐了解,在这过程中当然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同时也能学习到不少东西,比如和居民的沟通方面、处理和解决事情的方法等等。更庆幸的是,我从事就业援助这个工作,在帮助别人找到工作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会感到非常的愉悦,重新就业的失业人员会非常的感激你,把你当朋友一样,这也是我工作最大的成就感。

通过一年的工作开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除“4050”外,“2030”失业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就业援助工

6.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六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1、低保工作有序开展。严把政策关,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应保尽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截止10月底,全区有城市低保对象22526户34689人,累计发放353132人次、6877。4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达195元,年底人均补差将达251元;全区有农村低保对象8152户9905人,计发放94050人次、1034万元,累计月人均补差达110元,年底人均补差将达130元。加强动态管理,开展城乡低保动态抽查,抽查比例达到30﹪,对被抽中对象进行公示、财产信息比对、入户调查、评议等,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以及村社区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情况进行核查,坚决取消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截止10月底,新XX市低保对象203户、268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819户,847人;清理出城市低保对象989户、2252人,清理出农村低保对象1081户、1448人。

2、医疗救助创新开展。20xx年初,在经过细致调研、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运行近十年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亮点是统筹了城乡救助标准、取消了救助起付线、大幅度提高了救助比例、扩大了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进一步完善了救助程序。为简化审批程序、进一步便民利民,我区创新性开展医疗救助审批工作,在前期双东和孝泉两镇试点的基础上,从今年10月起,一站式医疗救助对象认定审批权下放全区所有乡镇、街道行使,随着XX市人民医院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的开通,辖区内医院住院申请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审批制度的创新,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截止10月底,共计救助25381人次,救助金额1518万元,其中直接救助7980人、1368万元,资助困难群体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7401人、152。4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65﹪。

3、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敬老院制度建设,完成了安防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敬老院消防培训工作,对全区10个乡镇、xx街道办敬老院进行消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重视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分两批次组织敬老院养老护理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省级统一鉴定班,提升养老护理水平。为敬老院老人采购服装180万元。截止年底,全区共有五保户1292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65﹪。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改革

1、深化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把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作为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机制。对承担面向社会,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公益服务,具有非营利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修改工作,全面推进直接登记制度。对政务服务标准化方案进行了优化,明确了四类组织登记注册的条件及所需资料。二是取消社会团体筹备登记,按照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省市要求,我区及时公布取消社会团体筹备登记,同时加强对登记社会组织的指导,引导其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完善各项制度。三是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为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合法权益,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我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通知》(德市旌民〔20xx〕63号),对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目前全区已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12家。

2、加强监管,提升水平。一是强化职责。积极开展社会组织管理创新,规范日常管理。建立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登记审批、分类管理、多元监管、扶持发展的管理机制,强化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管职责。二是摸清情况。按照要求,100﹪的建立辖区内的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台帐,并对其变更情况及时更新,切实做到底数清。三是理清财务。重点加强社会组织的内部财务管理,全面采取第三方审计制度,加强社会团体专用票据管理。四是强化自律。对新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制度建设、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情况等进行检查。引导新社会组织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推动新社会组织步入正规化、规范化、健康化轨道,提高新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事务工作规范有序

1、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利用清明节有利时机,深入到各乡镇、村组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正解引导和鼓励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文明祭祀,实现了全区火化率100﹪。全年办理惠民殡葬补助2683例,共计发放补助金230。7380万元。

2、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我区婚姻登记机关严格执行《婚姻法》、《婚姻登记暂行规范》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20xx年9月婚姻登记处正式通过了民政部的验收,成为国家级3a婚姻登记机关。全年共办理办理结婚登记5241对,离婚登记2565对。

7.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七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区政府把就业工作作为全区的重要民生工程,纳入了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保障民生”的工作理念,开拓奋进,科学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工作。去年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995人,困难群体就业21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867人。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高效跨越发展。我局先后荣获全省人社系统优秀服务窗口、全省就业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我区被省政府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区。今年7月,省人社厅副厅长李柏平、厅长韩金峰先后来我区视察,对我区的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一、加强领导,严格考核,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在每年年初的全区人社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出席会议做主要讲话,区政府与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签订人社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工,严格奖惩追究。同时,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牡丹区就业和社会保障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对考核荣获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办事处给予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取消综合奖受奖资格。区人社部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定期通报,形成了科学、高效的人社工作机制。

二、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再就业

(一)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积极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去年以来,上级及区财政安排就业资金1143万元,已落实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性支出874万元。

二是落实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持 《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的,按规定落实了税费减免政策。将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对微利项目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去年以来,我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0余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100%。在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会议上,我区做了典型发言。

(二)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一是积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随着高新区企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部分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矛盾日益显现。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召开高新区企业用工座谈会,并深入部分企业开展用工调研,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并与一线工人和班组长座谈,详实掌握企业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情况,指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稳定职工队伍;同时,通过举办周三招聘会、高新区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二是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注重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区21个乡镇办事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由区人社局垂直管理,在每个乡镇办事处建设了高标准的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基本达到了“三室一厅”(即档案室、调解室、所长室,服务大厅);117个社区全部成立了人社工作站,552个行政村每村聘用一名协理员,基层人社工作人员达到772人,为城乡居民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三是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组织188名高校毕业生到睿鹰集团、天时钢结构等示范见习基地就业见习;全面实施基层项目计划,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12人。今年6月,我区专门从退伍回乡的大学生中为区武装部招录10名专武干部,到乡镇办事处任职。去年我区报到的大学生2413人,通过春季就业招聘会、就业创业培训、就业见习、公开招聘等渠道,已实现就业2329人。

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每年初举办“春风行动大型就业招聘会”,1.4万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注重靠推动大项目建设促进就业,竣工投产的步长丹红注射液、立海润制药、镁合金、大树食品等大项目吸纳就业3500多人,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6000多人。指导社区积极开展失业调查、就业援助活动,多渠道开发服务性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各社区已建立服务实体125个,从事物业管理、保洁保绿、家政服务的失业人员等劳动者达8700多人。南城马堤口社区、西城南华社区等被授予“山东省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积极收集用工信息充实“96591”就业服务热线和牡丹区就业网站,促进就业1600多人。

五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区将社会职业中介机构纳入区人力资源市场集中管理,并在各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配备专兼职劳务信息员,形成了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乡镇办事处为依托、社会职介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组织人员到北京、天津、苏州、青岛等地,积极与当地人社部门洽谈对接,签订劳务“订单”,组织农民工转移就业,着力打造牡丹电子、牡丹药工两大劳务品牌,努力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品牌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在天津、北京等地成立劳务派遣、代理公司,全区劳务派遣和劳务代理1.2万人,9000多人参加了我区的工伤、养老和医疗保险。目前,全区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20余万人,年劳务收入22亿元。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完善就业培训管理制度。区人社、财政部门联合印发了《牡丹区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建立了培训报名管理制度、定点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培训资金拨付使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我们加强技能培训开班审核和教学监管,及时组织结业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是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我区6所定点培训机构拥有教学场地1.9万平方米,专兼职教师223人,开设了机电、仪表、焊接、数控车床、微机、面点、汽车驾驶等20多个专业,严格按照审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行不定期抽查和检查评估等形式,规范办学行为,确保培训质量。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质量。各定点培训机构坚持贴近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技能训练,培训期限长短结合,培训层次以初、中级技能为主,采取定单培训、岗前培训、校企合作等形式,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去年以来,区技工学校招生2350人,招生量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培训失业人员、农民工6200多人次,成功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同时,我区筹资100多万元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基地,针对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就业技能差的实际,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并针对菏泽高新区企业用工需求,为华宏制衣、华英食品等企业定向培训员工2744人,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

(四)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成立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落实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区行政服务大厅进驻36个部门、受理223项事务,对创业人员从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去年顺利通过了省级创城中期评估验收,经验在全市推广。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大力开展“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加强创业指导服务,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由42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提供有关创业政策扶持服务。去年以来,开展创业培训892人,培训后实现成功创业536人,带动就业2785人。

三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在菏泽中原商城高标准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房租补贴、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现已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92户,带动就业650余人,年营业收入5000余万元;在三信107家连锁店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两年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36期,培训创业者960人,实现成功创业650人,开办加盟店120余家,吸纳就业1800余人。日前,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省人社厅确定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四是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劳动就业网站、制作就业专题片、举办就业宣传月等形式,营造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我区就业工作先后三次在《山东新闻联播》、七次在《菏泽新闻》节目中播出,市、区电视台分别制作播出了牡丹区就业专题片和创业专题片,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先后被中国就业促进会、省人社厅表彰为就业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我们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一线工人缺乏,与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创业群体多,创业孵化基地容量有限,孵化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就业资金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下步措施及建议

一是多渠道扩大就业。发挥好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连接省市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区人力资源市场的运行效率。发挥乡镇办事处和社区在促进城乡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好城乡劳动力管理、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工作。

三是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是加强就业培训工作管理。指导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模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五是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继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指导基层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对创业者进行跟踪帮扶指导,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促进就业的政策,树立就业和创业典型,通过开展就业宣传周、职业技能大赛、创业服务年等活动,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

尊敬的各位人大代表,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领导要求、群众期望还有一些差距。敬请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勇争先,扎实工作,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实现高效跨越发展做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8.扶持创业保稳定 带动就业促发展 篇八

----宜阳县小额担保贷款“三加一减”工作模式成效明显

宜阳是个老工业基地县,破产、半破产企业较多,下岗失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宜阳县认真落实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有效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已累计发放贷款 2609 万元;同时,创造了2789个就业岗位。特别是 2009以来,我县小额贷款工作采取“三加一减”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长足高效进展。1-7月份已发放担保贷款1238万元,扶持自主创业402人,带动就业达1200人,占去年全年787万元的158%。发放贷款数量居全市第一位。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那么促就业、保稳定,资金链条决不能断,融资渠道更需不断拓宽。小额贷款虽然投入有限,但效果十分明显,因为扶持一人创业就可带来一家平安。当前,投资500万元建一个企业效益不会立竿见影,假如投入500万元担保基金那么可放贷2500万元,下岗失业人员省去的银行贷款利息会成为自身的利润,确实会帮助那些创业的农民工等渡过难关。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千方百计筹措担保基金,截至目前,已投入担保基金454万元,确保了小额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随着贷款人员范围的拓宽,“人多钱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担保基金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采取:一是低额度,广覆盖,这样能使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二是提前告知(在媒体向公众告知贷款报名的具体时间),集中报名(持有效手续按照先后顺序登记报名),确保小额贷款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

二、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促进创业项目稳步发展。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小企业开发的系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18期创业创业培训,学员达540名。通过系统的创业培训学习,使创业人员更加科学合理的核算经营成本,减少了库存积压,从而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增加了利润。根据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学习后收效明显。经我们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明显提高,部分已开始了二次创业。如:寻村镇下岗职工张安超利用自身优势搞机械加工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安排了本村15名青年就业,今年又新上了肉鸽养殖项目,前景非常不错。石村乡退伍军人伊成新在我们的资金扶持下批发部生意做的十分红火,今年又到洛阳发展做起油漆生意,开始了二次创业。农民工阎志红,在武汉打工从事航模制作,去年返乡后在小额贷款的扶持下投资100多万元开办了豫西地区首家航模制造企业。

三、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担保贷款良性循环。小额担保贷款最主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规避贷款风险,因为,县财政每年拿出有限的担保资金来进行贷款担保,如果不良贷款达到20%,这项业务就必须叫停,所以要想使我县的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创业资金扶持,作为担保机构必须保障担保的贷款还款率在94%以上。贷款风险如何控制到最低,一是严格控隐性重复贷款。隐性重复贷款不容易被发现,主要是借用几个人的合法手续,借款后由某个人集中使用。这个问题应该说很难处理。一般是在办理手续时我们会察觉,特点是借款人不积极,而中间人忙前忙后。隐性重复贷款只有出现逾期才会彻底暴露。对此,我们主要是对借款人进行风险意识宣传,并让借款人了解出现贷款逾期后会对自己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杜绝合法手续转借。二是加强贷后跟踪服务工作。对新上项目我们会定期对贷款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借款人的创业进度和发展情况,对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会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经营2年以上的老项目基本稳定,风险较小,我们主要采取半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即加深了了解又进行了沟通。三是不断加强信用意识宣传教育,为每个借款人建立信用档案,按照是否及时付息,贷款期间更换联系方式是否能及时和我们联系,还款是否按期等来评定个人信用,按照银行的模式进行星级商户评定,对3星以上商户可以降低担保门槛。对于五星商户可以取消反担保。这样既解决部分农民工找担保人难的根本问题,又能够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确保业务良性循环。

9.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九

发表时间:2010-8-23 14:49:54浏览次数:532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 返回列表 ]各县(市、区)林业局、财政局:

根据《温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温财农〔2004〕328号)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2010年度市级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以县(市、区)为单位,由林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业主提出书面申请,经县(市、区)林业部门和财政部门 根据《温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审核后,报送市林业局和市财政局;市直属单位由业主直接向市林业局申报。

二、申报材料

1、县(市、区)林业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文件;

2、温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补助申报表;

3、对上报林业产业化项目,要求填写《温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其中背景分析、需求分析以及直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标可简要填写。《温州市林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标准文本》,要求装订整齐,A4尺寸,浅蓝底厚封面,不套塑封皮。(标准文本及申报表可在温州林业网下载)

4、项目申报采取纸质和网上申报双轨并行方式,网上申报地址:http://61.153.26.70:40080或者/(温州市财政地税信息网上支农项目资金管理系统链接),没有网上申报项目,不予安排补助资金。

三、资金安排导向

为加快林业发展,全面贯彻实施《温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本年度市级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重点申报方向为以下六大类:

1、森林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森林防火装备与消防队伍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

2、兴林富民示范工程:高效竹林基地、速生工业原料用材林基地、森林食品基地、油茶等名特优经济林综合开发、野生动植物驯养、加工等兴林富民项目(优先扶持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示范性林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项目),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旅游开发等。

3、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林木种苗花卉项目、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等。

4、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国有林场的护林房、水电设施改造和林业基地建设等。

5、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建设:林木良种示范基地、现代竹子示范园区、林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特色高效立体林业示范基地等。

6、林业宣传:森林旅游和林产品宣传、推介、展览等。

四、申报时间及要求

1、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10年9月15日;

2、每个县(市、区)申报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原则上限报4项;

3、请各项目申报县(市、区)林业、财政部门,按《通知》要求,于项目申报截止日之前联合行文上报市林业局一式2份、市财政局1份(包括电子文本),将申报文件和补助表依次装订于标准文本封面内,并在申报文本的资金名称中注明本年度重点扶持的项目类别。各项目建设方案一经批复不得中途变更,否则应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4、请各县(市、区)将09年度林业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并上报市林业局(可不以正式文件形式)。

联系处室:市林业局办公室

联系电话: 88636030联系人:黄宰胜

10.扶持就业年度总结 篇十

我司是南宁市深南城百货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坐落在大沙田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地带-金盛商业广场。在良庆区党委、政府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司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07年12月5日顺利开业。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作为良庆区政府重点引进的大型商贸项目,作为目前大沙田最大的零售企业,我司秉承“诚信团结,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及“创优质服务,创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以振兴民族零售业为己任,抱着决不辜负党委、政府殷切期盼的决心,克服新开超市的种种困难,在2007年12月份,不但取得优良的经营业绩,为良庆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对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也献出了自己一份力量,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解决了二百多人的就业问题。

在我司开业前几个月,我们就开始投入新店开业的人力资源建设,结合超市运营特点及人才结构,通过各种渠道招聘各类专业人才,并进行一系列专业系统的培训,为顺利开业做好了充足的人才准备,至2007年末我司从业人数已达255人,为良庆区新增就业岗位255个。同时,我司还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全力投入解决残疾人就业难的工作中去。2007年12月,我们共聘了两名残疾青年在超市工作,并帮他们买了社会保险,既解决了他们当前的工作、生活问题,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2007年匆匆过去,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南城的企业精神及经营理念,为良庆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低廉的商品及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良庆区的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南宁市良庆南城百货有限公司

上一篇:我们的奋斗约稿征文策划书下一篇:非法经营食盐若干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