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概述

2024-08-05

生产管理概述(精选7篇)

1.生产管理概述 篇一

现金管理产品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的品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企业管理的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企业除了传统的存贷款需求之外,更加注重账户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安全高效的收付款服务、灵活的集团内部资金集中和调剂使用、多渠道的富余资金理财增值服务、便捷的短期融资方式、完备及时的信息服务以及丰富的电子服务渠道,传统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规范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趋势,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带来的成本节约、收益增加的效果普遍得到认可,IT技术的发展、ERP和财资管理软件的运用为企业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条件。此外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国资委等主管部门也明确要求“建立适宜的资金集中结算、统一管理模式”。

另外,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主体不断多元分化,金融脱媒日趋明显,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银行传统业务空间和利差空间不断收窄,盈利空间日益压缩。因此盲目追求资产规模扩张的传统粗放型经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农行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经营战略转型要求农行建立资本占用低、风险敞口可控、股东回报率高的新发展模式,现金管理业务作为低风险、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是农们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服务“三农”、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金管理业务简介

一、现金管理的概念

伴随着银行和企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创新,现金管理业务的内涵更趋丰富,农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现金管理业务是以法人客户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资金流动性管理为核心,将账户管理、收付款服务、资金归集、融资和理财服务、贸易融资、信息服务等进行有机组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资金管理的综合服务方案,以协助客户提高资金收益、降低财务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现金管理业务是通过现金管理系统来实现的,现金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实现现金管理各项业务处理平台。

现金管理业务有以下特点:

——时效性:现金管理业务要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带动银行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快速响应市场;

——组合性:现金管理不是单项的金融产品,而是以现金管理为抓手,联动融资、投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电子银行等多种金融服务方案的组合;

——整体性:现金管理是对集团客户及其分支机构、上下游关联企业提供的整体服务,银行机构对任何一个集团内的分支机构服务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客户的整体服务;

——灵活性:现金管理在制式产品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并且随客户的需求不断调整;

——持续性:现金管理业务为满足客户日常性、长期性需求; ——扩张性:业务内涵可依市场需求而扩充;

——高技术性:一揽子服务必须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

——排他性:现金管理业务核心是利用银行的网络系统帮助企业管理资金,以此要求将企业的财务系统与银行的网络系统有效连接,深入渗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形成一定程度垄断。

二、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

农业银行属于最早一批研发推广现金管理业务的国内银行,自2002年开始研发推广现金管理业务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产品不断丰富,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的现金管理服务提供者。现金管理业务是农业银行最具先进性和竞争力的对公业务拳头产品,农业银行利用现金管理产品成功营销了一批长期难以介入的国内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包括铁道部、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IBM、巴斯夫等,目前全行上线的跨国公司、全国性和区域性集团客户上千家,其中尚未包括许多使用了部分现金管理产品或服务的中小客户。

农行现金管理业务的营销理念是“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现金管理服务不应被动的响应客户需求,而应该本着为客户着想的原则,主动分析客户行业特点、资产规模、治理结构、结算特点、成长阶段等特性,协助客户分析现金管理需求,设计个性化现金管理解决方案,以现金管理为抓手,结合理财、代理业务、供应链融资、卡业务等延伸服务打造产品包,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金融服务,真正让客户体会到是在为其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而不是在推介银行产品,不断深化银企合作关系,培养客户的忠诚度、依赖度。

同时,一是要设计产品坚持需求导向。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相应产品,为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改进技术手段,而不是从银行内控制度出发设计产品强加给客户使用。二是客户营销追求需求覆盖。客户营销能否战胜对手取得成功,很大程度在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决胜于5%),取得相对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取决于一般性无特色需求。

农行现金管理业务于2009年进行了全面提升,形成了品种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本外币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并推出了“行云•现金管理”新品牌。“行云”由水升腾汇聚而成,又回归润泽大地,象征了财富的汇聚和价值的传承。农行现金管理就如“行云”一样,帮助客户顺畅地实现资金调配和财富聚合,追求资金管理的最佳境界。

行云Logo

2.生产管理概述 篇二

一、预算、全面预算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预算是在对企业业务情况进行预想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 最后通过财务数据和表格等形式来表明企业未来某一期间各种活动的计划和战略目标。预算提供了业绩标准, 促进了组织内部的沟通与协调。

全面预算是在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以实现企业的战略为目的, 将损益计划、资金收支安排等按企业各种活动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包括经营预算、筹资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等内容。全面预算关注以下三方面:企业通过长期预测和决策提出战略目标, 通过短期预测和决策提出短期目标;企业实际贯彻执行决策所选的最优方案, 才能实现既定目标;企业研究并找出实际贯彻执行最优方案的方法即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 强调企业预算管理的系统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刚柔并济的不断循环的管理系统, 是一种兼具战略性、系统性、全面性、机制性、适应性于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控制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解决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协调与优化配置问题, 实现整体目标最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保持动态循环与更新的系统, 可结合平衡计分卡、关键业绩指标、作业管理、ERP等工具与企业战略紧密链接, 从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需求。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一)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模块

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为基础, 两者的内容模块区分基本一致。全面预算综合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目标和行动计划, 其内容一般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融资预算、财务预算。也有学者认为全面预算由经营预算、专项预算 (资本预算) 、财务预算组成;而专项预算 (资本预算) 即指投资、融资预算。

经营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日常发生的各项活动的预算, 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存货预算、生产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税金预算等。销售预算是经营预算和全面预算的起点。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项目投资和其他投资等的资本支出计划, 是反映资金运用的预算。融资预算是指公司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以及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等的预算, 包括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预算是综合性最强的总预算, 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核心。

(二) “全面”的含义

全面预算是企业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 对企业未来的销售、生产、采购、成本费用、现金流等方面以财务数据和表格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 从而有效组织、协调与控制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 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全面预算覆盖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所有部门, 是企业及其所属各部门未来全部活动的量化。全面”即全员、全额、全程。

“全员”是指全员参与预算编制, 预算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 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的过程, 也是企业内部层层博弈的过程。“全员”体现于企业各部门协调和科学配置企业资源的过程中, 透明的预算程序把各部门的需求与利益和公司资源进行整合配比, 区分优先级,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全额”是指预算金额的总体性, 是包括经营预算、融资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的完整数据。经营活动为企业造血, 融资活动为企业输血, 投资活动为企业活血。全面预算统筹了成本与售价、需求与产能、资金供给与投向等各方面, 将企业各项活动与资源的使用结合起来, 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 实现了有效控制。

“全程”是指预算管理的全程关注, 是涵盖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控、预算分析、预算考评的全部过程。预算编制过程“全员”参与, 层层博弈。ERP中预算执行过程嵌于会计核算过程 (会计核算设置预算关卡) 。ERP中的预算预警功能对预算执行进行实时监控。预算差异分析过程帮助企业对症下药。预算考评过程激励和约束着企业员工。

(三) 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规划、控制、协调与沟通、考核与激励等功能。

1.规划功能

全面预算是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地, 全面预算明确细化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总目标, 将经营总目标在企业各部门层层分解;这实现了各部门目标之间以及其与总目标之间的良好衔接, 使各部门和各员工认识到自身对于企业总目标的作用和责任, 最终实现企业战略规划。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的机会与威胁进行了规划, 降低了风险。企业环境日益错综复杂, 不确定性和风险日益增大, 必须进行预先规划。全面预算管理促使企业对各种变化事先加以预测, 洞悉未来潜在的机会与威胁, 并采取相应措施。

2.控制功能

全面预算的核心功能在于控制, 控制功能体现于四个方面。第一, 企业以预算目标为基准, 开展各项活动, 执行预算与战略。执行过程中关注企业活动是否背离目标, 偏离程度严重时如何采取纠偏措施。第二, 预算分析帮助企业发现执行中的问题。预算差异分析帮助企业对症下药, 改善经营管理。第三, 预算考核减少浪费与无效率的现象。预算考核使各部门、各员工经济有效地运用其分配到的资源, 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经营不利。第四, 基期的预算可作为下期规划的依据和参考, 基期预算的分析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决策。

3.协调与沟通功能

企业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部门目标最优化对于企业整体来说不一定是合理的。全面预算将各部门纳入统一有序的体系中, 使各部门目标和企业总目标一致。全面预算的编制中通过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技术手段, 在确保企业总目标的前提下, 为各部门制定科学的分目标, 各部门的预算相互衔接, 环环相扣, 避免了部门间的利益冲突, 加强了部门间的联系, 促使各部门、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协调进行。

全面预算管理沟通了执行层与管理层, 能减少预算执行的障碍。“全员”参与的预算编制过程促进了执行层与管理层的沟通, 员工的需求与意见得到了表达, 管理层的期望与态度得以强调。有效沟通促使员工努力达成目标, 减少了预算执行的障碍,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也便于达成。

4.考核与激励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业目标明确, 奖惩分明, 是企业奖惩的标准和激励约束的重心。编制预算时“全员”参与, 各抒己见, 层层博弈后员工目标与公司目标一致, 这个过程有很好的激励效果。预算执行与预算奖惩制度挂钩, 促使员工全力以赴, 在达成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增值。

全面预算数据是考评各部门、各员工业绩的重要“标杆”, 明确了企业各个层次的考核指标。预算差异分析明确责任, 预算考评与奖惩挂钩, 促使企业各部门为完成预算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 战略性

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战略提供保障与支持, 没有预算支撑的公司战略是空洞的、不具备操作性的;没有战略导向的企业预算漫无目的、难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目标必须通过预算目标落地, 战略意图才得以具体贯彻, 长短期预算计划才得以衔接;预算管理沟通了企业战略与企业活动, 形成具有良好循环和操作性的预算系统。预算的战略性还体现在战略差异导致预算差异, 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不同, 导致其预算管理的目标与重点不同。

(二) 系统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出资者与经理层的“游戏规则”, 平衡了现代企业治理中出资人与经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只有通过全面预算才能明确两者的权利和义务, 预算目标反映了出资人的权益、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经营者对出资人的责任。全面预算同样体现了企业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其下属员工各自的权利与责任, 全面预算形成了企业从上到下各层级完整的委托代理关系系统。全面预算管理是整合性系统管理, 使企业各部门和各环节统筹规划、协调行动, 形成强有力的有序集合, 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

(三) 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等均需要公司各部门及其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全面预算管理是全程关注的管理活动, 预算编制主要体现事前控制, 预算执行与控制主要体现事中控制, 预算分析与考核主要体现事后控制。全面预算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活动, 涉及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的全部活动, 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等一切活动。

(四) 机制性

德鲁克指出:包括预算在内的经营指标不是列车时刻表, 它可以比作轮船航行的罗盘。在航行中如果没有罗盘, 轮船找不到港口, 无法估算到达港口所需的时间。全面预算管理早已成为西方企业管理控制中最有效的常规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包括编制、执行、监控、分析、考评等程序, 本身是机制化的;全面预算是企业各项活动的控制机制和标准。企业一切支出都必须以预算指标为准绳, 超出预算或无预算时不允许运行。如有例外情况, 可提出预算调整或追加的申请, 经批准后才可实施。

(五) 柔性 (适应性)

知识经济条件下, 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完全刚性、一成不变的, 应保持一定的柔性即适应性。当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较大变化时, 才能及时调整以应对变化。公司的经营管理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编制预算时很难准确预测未来一年或几年 (投资预算) 的情况, 企业编制的预算易偏离实际情况, 预算追加、预算调整及预算外事项都体现了预算的柔性。基于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般不允许频繁追加预算, 更不允许调整预算, 但如果内外部的巨大变动已使预算失去科学性, 则应追加预算或对预算加以调整。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循环系统

从流程上来看, 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控、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模块组成一个循环系统。预算编制模块是从战略、股东要求和市场状况开始的, 首先管理当局将战略、股东和市场信息传递到各部门和各员工;其次将战略落地转化为可操作的业绩指标, 结合平衡计分卡、KPI等工具, 可将战略、预算数据、企业活动贯通。执行模块通常和监控模块交叉重合, 关注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企业活动在预算允许的轨道内运行。分析模块是分析差异、寻找差异原因和追溯差异责任, 将预算执行的结果反馈给管理当局。考核模块带来预算执行的原动力, 企业各部门和各员工有了完成预算目标的动力的同时, 也有了为优化自身预算考核而歪曲预算数据的内在冲动, 从而导致预算松弛。

如图1所示, 以某企业2015年的预算工作为例, 该企业在2015年8月左右开始编制2016年预算, 历时半年左右, 至2016年元旦前编制完成2016年预算。从2016年元旦开始, 按月为单位, 进入2016年预算的执行阶段, 每个月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包含本月预算的事中监控和偏差修正。每个月月度终了月度预算执行结束, 在下个月月初如2016年2月初, 进行2016年1月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以后期间纠正。每个季度终了, 该企业需评估内外部有无巨大变动使2016年预算失去科学性, 如有预算调整的必要, 则需谨慎、严肃地进行2016年预算的调整。

至2016年8月左右, 2016年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等工作如常进行, 此外要开始编制2017年预算。直至2017年元旦前, 2017年预算编制完成, 2016年预算执行完毕。在2017年1月进行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与反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如此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不断循环往复。

综上,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活动, 具有规划、控制、协调与沟通、考核与激励等功能, 其兼具战略性、系统性、机制性、柔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评等组成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循环系统, 随着这个有机循环系统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循环往复, 企业的战略与经营计划得以推进与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晓翔.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企业的适应性改造和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4.

[2]谢佳鑫.ERP环境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8, 12.

[3]胡杰.基于战略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在证券公司的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6.

[4]张艳军.湖南网通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全面预算编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2.

3.槐树的栽培与管理概述 篇三

【关键词】槐树;栽培;管理

槐树因其适应性广泛且具有特定的药用、食用价值和园林美化功能而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其生长习性、掌握其栽培技术,本文特从槐树的生态习性、品种分类、繁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

1 概述

1.1 形态特征

槐树为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為了区别原产于北美的刺槐(洋槐),也称为国槐,高15~25m。羽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片,对生,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5cm,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枚,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有1~6颗,肾形。花期在7~9月,果期在9~12月。

1.2 生长习性

槐树多生于温带,具有喜光、喜肥、耐寒、抗风、抗污染的特性。栽培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壤土为最好。种子一般经催芽后播种,l周左右萌发,储藏5个月后发芽率为40%。在北方,槐树3月下旬芽膨大,4月中旬芽开裂,4月下旬展叶,5月中旬为生长盛期,6~7月吐蕾,7~8月为盛花期,8~9月坐果,9~10月为果熟期,10月落叶形成越冬芽,进入休眠期,果实经冬不落,成熟过程中荚果成节状脱落。

1.3 地理分布

槐树原产于我国和朝鲜,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我国南北方广为栽培,北至辽、冀,南至两广,东至山东与台湾,西至甘肃、云贵川等地,尤以在华北及黄土高原上生长繁茂。另外,槐树在越南和日本也有栽培。

1.4 物种分类

常见槐树有国槐、刺槐、龙爪槐、紫花槐等。为使读者对槐树有更详尽地了解,下面对不同品种作一一叙述:

(1)国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呈圆形;小枝绿色,无托叶刺,皮孔明显,冬芽芽鳞不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浅缘;顶生圆锥花序,花蝶形,浅黄绿色;荚果于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熟时不开裂,肉质,悬挂于树梢,经久不落;花期在6~8月,果期在10月。

(2)刺槐:又称洋槐、白刺槐、德国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m;树皮褐色,有纵裂纹;枝条具托叶刺,羽状复叶有小叶7~25枚,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2~5.5cm、宽1~2cm,顶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头,基部圆形;花白色,有芳香气味,宜食用,花萼筒上有红色斑纹,花期在5月;果实在10~11月份成熟,为荚果。

(3)龙爪槐:一般特征同国槐,不过枝条和叶片下垂而已。

(4)红花槐:红花槐或紫花槐与刺槐的一般特征相同,只是花色呈红色。

(5)金叶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阔叶落叶乔木,高达25m,干皮深纵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椭圆形,长2~5cm,全缘,先端微凹并有小刺尖,春季叶为金黄色,到夏季变为黄绿色,秋季变为橙黄色,叶色变化丰富;初夏开花,花白色,芳香,呈下垂总状花序。

(6)毛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高达2~4m;枝与花梗密被红色刺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枚,近圆形或长圆形,长2~5cm;总状花序,具花3~7朵,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果长5~8cm,很少发育;花期在7月,果熟在9~10月。

(7)香花槐:为蝶形科香槐属,落叶乔木,树高达16m;树皮呈褐至灰褐色,光滑;叶互生,7~11片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叶呈椭圆形、卵形至长圆形,长4~12cm,先端尖,基部稍歪斜;花序腋生,花红色,芳香;花期在5月和7月,5月花期为20d,7~8月花期为40d左右,南方春、夏、秋三季连续开花;花冠为蝶形,粉红或紫红色,有少量小刺;果期为10月。

(8)五叶槐:又名蝴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国槐的变种,小叶3~5枚簇生,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下部常有大裂片,叶背有毛。

(9)金枝国槐:又名金枝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或倒卵形,高可达25m;枝条金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花期在6~9月。

2 苗木繁殖

2.1 播种繁殖

2.1.1 选地整地

播种前选地、整地,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深翻60cm,整平耙细,做畦,畦宽70~100cm,施足底肥,每667㎡用腐熟有机肥500kg或尿素5kg,用圈肥3000kg左右撒于畦面。

2.1.2 种子处理

选成熟饱满的种子,先用70~80℃温水浸种24h,捞出后掺2~3倍细沙拌匀,堆放于室内,催芽时注意经常翻倒调节,使上下温度一致,以使发芽整齐,一般需7~10d,待种子裂口25%~30%时即可播种。

2.1.3 育苗

于春、秋季条播或穴播,条播法按播幅10~15cm播种,覆土2~3cm厚。北方播后需镇压,每667㎡用种量10~15kg;穴播法按穴距10~15cm播种,每667㎡用种量4~5kg。

2.1.4 假植移栽

在北方,于秋末落叶后、土壤冻结前起苗,假植越冬,挖假植沟,沟宽1~1.2m、深60~70cm,翌春按株行距60cm×40cm栽植,栽后浇水。

2.2 根蘖分株繁殖

根蘖分株繁殖时,可挖取成龄树的根蘖苗,按株行距1.8m×1.3m开穴,每穴1株,一般4~5年可成株。

nlc202309021715

2.3 嫁接繁殖

2.3.1 插皮接

此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在嫁接前,选择生长充实、无病虫害且直径为1cm左右的一年生枝条做接穗,短截成10cm左右长,蜡封以防止水分损失,然后沙藏于阴凉背风处备用。4月中下旬,待国槐发芽后,选择胸径3cm以上、树干较直的国槐大苗,在适当位置截干后嫁接。先将接穗下端芽背面削成长3~5cm的削面,削面要平直并超过髓心,将长削面背面末端削成0.5~0.8cm的小斜面。在国槐截干处,选平滑顺直的地方,将国槐皮层垂直切一小口,长度为接穗长削面的1/2~2/3,把接穗沿切口木质部与韧皮部中间插入,将长削面朝木质部,使接穗背面对准切口正中,削面“留白”0.3~0.4cm,根据国槐粗度可接2~3个接穗,使其均匀分布,接穗接好后,用宽5cm左右的塑料布将伤口绑严即可。嫁接后1个月,成活的接穗即可发芽,同时砧木上的隐芽也会萌发,形成萌蘖后要及时将其去除,以免影响接穗生长。因接穗生长旺盛,要及时解绑,并将新梢绑缚在木棍上,以防其被风刮坏。

2.3.2 带木质部芽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愈合快、结合牢固、利于嫁接苗生长的优点,因此,在生长上应用较为广泛。另外,高接换头也可用芽接法,在国槐大苗的主要侧枝上嫁接。

2.3.3 腹接

嫁接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不受离皮与否的限制。具体方法是:(1)剪取一年生枝条做接穗,除去复叶后备用,由于天气较热等原因,最好采取随嫁接随取接穗的方法,以免接穗采下时间过长而使水分丧失而降低成活率;(2)从接穗枝条芽的上方1~1.5cm处下刀,稍带木质部直向下平削,至芽基以下1.5~2cm横向斜切1刀取下芽片,然后选择地径粗0.5cm以上的砧木,在砧木距地面5cm左右迎风面平滑处,从上向下削1个与接芽片长宽均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斜切1刀去掉削片,随即将芽片插入砧木接口,使削面对准形成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然后用厚0.03cm、寬1.2cm左右的塑料薄膜条绑缚,伤口要全部缠严缚紧;若是夏接,经15d以后,应用刀将芽附近的塑料薄膜划破,使芽暴露出来,使新梢抽生出来,同时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再补接。经过1个月再解绑,待新梢长出来后,要及时剪砧并去除砧木萌蘖,促进黄叶槐的生长;若是秋接,解绑后,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剪砧,嫁接好的苗木,夏季发芽后要及时除萌,促进新梢生长,待苗高60cm时,为培养顺直主干,要用竹竿或木棍绑缚新梢,直至达到预期高度。根际芽接苗当年高可达3cm、胸径2cm,2~3年即可出圃用于绿化工程。

3 田间管理

3.1 苗田管理

当幼苗出齐后,进行2~3次间苗,播种当年按10~15cm定苗,5~6月份追施适量硫酸锌或稀释的人粪尿,7~8月间注意除草和松土。

3.2 造林养护

槐树多作为“四旁”绿化树种,华北各地常用作行道树、庭园树和环境保护林带进行栽植。树冠郁闭期间,对枯枝干杈要及时修剪、保护和抚育,以美化树形。

4 病虫害防治

4.1 溃疡病

溃疡病在幼苗期或移栽后遇干旱时发生,主要为害枝干。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施足水肥,增强抗病能力;(2)按石灰∶硫磺∶食盐∶水为5∶1.5∶2∶36的比例混匀,涂在树干上;(3)对严重病苗要及时截干,重新养干。

4.2 槐蚜

1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嫩梢、花序及荚果上吸取汁液,被害嫩梢萎缩下垂,妨碍顶端生长,受害严重的花序不能开花,同时诱发煤污病。每年3月上中旬该虫开始大量繁殖,4月产生有翅蚜,5月初迁飞至槐树上为害,5~6月在槐树上为害最为严重,6月初迁飞至杂草丛中生活,8月迁回槐树上为害一段时间,之后以无翅胎生雌蚜在杂草的根际等处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秋冬喷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2)蚜虫发生量大时,可喷50%马拉硫磷乳剂,或鱼藤精1000~2000倍液,或10%呲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3)在蚜虫发生初期,或越冬卵大量孵化后卷叶前,用药棉蘸吸40%氧化乐果乳剂8~10倍液,缠绕树干一圈,外用塑料布包裹绑扎。

4.3 朱砂叶螨

1年内可发生多代,以受精雌螨在土块孔隙、树皮裂缝、枯枝落叶等处越冬。该螨均在叶背为害,被害叶片最初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扩展到全叶,并有密集的细丝网。严重时,整棵树叶片枯黄并脱落。

防治方法:(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来诱集越冬螨,来年春天再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个月喷1次,连续喷2~3次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4.4 槐尺蛾

又名槐尺蠖,1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树木周围的松土中越冬,幼虫与成虫蚕食树木叶片,造成叶片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2)化学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4000倍液或溴氰菊酯l000倍液喷雾防治。(3)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液防治。

4.5 锈色粒肩天牛

2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和木屑。被天牛钻蛀的槐树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2)人工杀卵。每年7~8月为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3)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槐树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每15d喷1次,连续喷洒2次,即可收到较好效果。(4)化学防治幼虫。每年3~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5~10倍液,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用石灰10kg+硫磺1kg+盐10g+水20~40kg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以预防天牛产卵。

4.6 槐树叶小蛾

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中越冬,七八月份为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为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2)害虫发生期喷洒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5 采收加工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和杂质,即可得到药用的槐米。加工干燥后的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为2mm。如遇阴雨天,可将其烘干或炕干,烘时温度约为40℃。秋后果实成熟,采收后除去杂质,加工干燥后即为槐角。

4.工具管理概述 篇四

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和机器设备一样,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先进的机器设备,必须要有质量优良的各种工具相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机械制造企业中工具的品种规格繁杂,数量很大,使用面广,又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因此,搞好工具管理,对保证企业实现均衡生产,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具管理的范围很广,各种刃具、量具、夹具、模具、磨具、装配工具、辅助工具等都属于工具管理的范围。工具分为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专用工艺装备)。前者一般向外购买,后者一般由企业自制。就工作内容来说,工具管理包括工具的选择、定额制小计划编制、库存管理、日常供应组织、翻新改制等等。

工具管理的任务是,保证及时地以优质、高效、成套的工具供应工作地,满足生产需要;合理地组织工具的生产、采购、保管、使用和回收,不断降低工具的消耗量和值备量,节省费用开支。

二、工具需要计算

企业的工具需要量,根据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任务量、工艺文件规定的工具品种、规格和消耗定额来确定。

在试制和小批生产中,通常按每类设备对某类工具的需要量比率计算工具消耗定额。

在大批和大量生产中,通常用技术核算法计算每种零件的工具消耗定额。为此应有工具配备卡,说明该零件所需的工具。全年零件生产计划所需的每种型号消耗定额,根据每个被加工的零件计算。

为了保证工具供应,工具科应对每种型号尺寸的工具制订周转储备量定额。工具周伶储备量可分为车间工具周转储备量和中央:工具库工具储备量。

计算工具周转储备量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为了减少计算工作量,通常可以用A B C分析法对工具进行分类,实行重点管理。品种不多、但占用资金多的贵重工具(例如,金刚石工具、测量工具)应按工具的品种、型号尺寸进行储备优化计算,加强储备量定额管理,经常审查修改储备量定额。

占用资金较多的、比较重要的工具(例如,铰刀、车刀、钻头等)可以按相近类制订综合储备量定额,

占用资金少、品种多的一般工共(例如,锉刀、锯条等)可以用经验统计法制订储备量概略定额。

三、工具的日常管理

工具的日常管理包括;工具的分类编号,二具的保管、领用、发放及报废等管理。

(一)工具的分类和编号

工具的分类,是根据工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技术特征,用“十进位”的方法,把全部工具分成类,种、组、项、型,就是把全部工具分成十类,每类分成十种,每仲分成十组,每组分成十项,每项分成十型。工具的编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工具编号的方法很多,有十进位法、字母法、综合法等,以十进位的分类编号法比较常用。

(二)工具的保管

中央工具库、车间工具室及生产小组保管的工具,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所有自制、外购工具入库前,必须经过质量检验和计数。库存工具要妥善保管,采取防锈、防潮、防变形措施。如有损坏,应及时处理,分忻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三)工具的领用和发放

工具的领用,应实行凭牌(票)领取和以旧换新的办法。中央工具库对车间发放工具,车间工具室对工作地供应工具,提倡实行“送货上门”。对流水线上使用的工具,可采取线外调整、线内交换的办法,以提高设备的时间利用率。

(四)工具使用状况的技术监督和工具修理

工艺装备使用状态的技术监督包括,经常检查车间工艺装备的使用状况,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检查中央工具库、车间工具室和工作地的工艺装备的保管状况。

工艺装备制订计划预修进度表,指导集中刃磨等。为了改善工艺装备的供应工作,缩短工艺装备修理周期,企业应实行夹具、模具及其它工装的计划预修制度。工艺装备的修理应在进度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五)工具的报废与回收

5.报关概述与海关管理 篇五

《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

《国际贸易实务》

《海关法规》

《报关程序》

《报关单填制》

《HS商品归类》

《进出口税费》

主办单位:重庆港通教育服务港

协办单位:对外贸易大学

★学习方式:研讨、研修、出口进修、培训、考察

★学习内容:

1、报关员资格考试培训要点

(1)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2)报关员资格考试的规律与特点

(3)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习重点(海关监管)。

2、报关员资格考试培训要点

(1)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习重点(保税加工贸易);

(2)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习重点(进出口税费及原产地认定)

(3)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习重点(报关单填制)

★工作考察

考察重庆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重庆保税港区、观摩报关行、国际贸易公司等。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演练

(1)仿真环境下的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

(2)情景教学模式演练;

(3)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学习重点(商品归类技巧)

★学习时间

寒假10天时间

★费用:3860元/人

★联系电话:023-63857708 王老师

6.丹东柞蚕生产百年历史概述 篇六

1 丹东柞蚕生产现况

柞蚕是完全变态绢丝昆虫。在丹东为二化性, 一年养两次, 春蚕和秋蚕。春蚕 (20%) 为养秋蚕繁种, 秋蚕 (占80%) 才是原料茧。茧除了缫丝织绸出口换取外汇外, 其它各有用途, 价值较高。1 kg镜检无毒母种卵, 售价超过1000元, 常为“抢手货”, 必须预订。蛹体大 (长4.5 cm, 幅2.5 cm) 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耐贮藏达半年以上, 市场长年有售, 每千克30多元 (缫丝后的蛹每千克20多元) , 除自用外, 还远销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 供市民食用。交配过的雄蛾, 过去被淘汰, 现在拿来食用并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品, 每千克销价120元。淘汰的废母蛾卵, 是繁殖赤眼蜂的理想寄主, 用它防治玉米螟虫害, 效果显著, 属生物防治, 不污染环境。凤城市近5年来向江苏、浙江、湖南、湖北、陕西等省销售500~600万粒, 收入10多万元。

丹东四县一区有80多个乡镇、700多个自然村、6000多个居民组, 都拥有自己的蚕场。有的放一季, 有的放两季。全市年均放养5~6万把 (一把指一个劳动力养的蚕, 下同) , 占农业收入的20%~30%, 重点村户达40%~50%。在市场经济驱动下, 蚕茧 (含出蛾后的蛾口茧) 收购放开, 自由买卖, 自由定价, 上门收购。每千克茧目前卖到30多元, 有的蚕民养蚕年收入达15000~20000多元, 日均收入 (按春蚕70天, 秋蚕60天计算) 可达到200~300多元。所以蚕民利用农闲季节, 几乎家家户户都放秋蚕, 有“种地带放蚕, 一年顶二年”的说法, 柞蚕生产成为山区蚕民的支柱产业, 成了山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亮点。

2 近百年来丹东柞蚕生产沿革

2.1 日伪统治前期 (1904—1931)

1904年在旅顺口发生了日俄战争, 日军战胜了俄军, 取得大连地区的统治权。1905年日本人又侵占了丹东, 1906年开为商埠。从此大连、丹东就成了他的殖民地, 对丹东柞蚕生产, 实行控制、掠夺。1909年成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913年在熊岳 (今盖州) 设农业试验场, 开始育苗栽桑养家蚕。那段时间, 群众养的柞蚕茧丝运往日本。据《东北柞蚕概论》记载, 1910—1920年, 运往日本的柞茧达到32000 t, 生丝10000 t。表明当时丹东柞蚕生产较发达。又据该书记载:1921—1922年是丹东秋蚕生产丰收时期, 每年放养7~8万把, 产茧约6万t, 但是在1923—1929年产茧量又连续下降达7年。生丝仍输往日本。

2.2 日伪统治后期 (1931—1945)

柞蚕产量连年下降, 他们调查发现与柞蚕微粒子病害有关。1928年在熊岳农业试验场内设养蚕科, 在万家岺 (今瓦房店市) 建立试验地, 一方面试养柞蚕, 另一方调查研究微粒子病。据1933、1936年《白杨农业杂志》记载:汤川秀夫等在丹东凤城当地采集16个村900多户农家大茧检查, 柞蚕微粒子病最重达57.7%, 检查三至五龄幼虫达54.4%。单产很低, 影响了产量。

“九一八”事变, 日本占领了全东北。为了进一步掠夺财富, 1936年又组建了“柞蚕株式会社”;制定了发展计划 (1936—1943) , 包括蚕种繁殖、柞树培植、病虫防治等计划, 还在丹东五龙背设立“安东野蚕试验场”, 兼管西丰柞蚕种场和万家岭试验地。此阶段柞蚕生产有一定发展, 首次记载了丹东四县一区柞蚕茧产量。据《东北柞蚕概论》附表, 四县一区的柞蚕茧产量摘录如下 (表3) 。

2.3 解放后新中国时期 (1947— ) 柞蚕生产情况

2.3.1 恢复时期 (1949—1952)

1947年6月丹东全境解放。由于当时国、共两军交战, 受其影响柞蚕生产停滞不前。为了尽快恢复此项传统产业, 人民政府派员接收了安东野蚕试验场, 重新组织、宣传、动员、号召群众恢复发展柞蚕生产。1948年把安东野蚕试验场改名辽东省五龙背蚕业试验场。调集人员, 开办蚕训班, 买些种茧, 开展试验。并配合政府派员下乡宣传指导。贷款扶持, 无偿供种。蚕民积极响应。丰产户给予奖励, 评选为“蚕业模范”。就这样逐渐恢复发展了柞蚕生产。同时加强选育良种, 研究出了防治微粒子病的方法, 在广大蚕民中推广示范。使破败的柞蚕生产很快恢复, 微粒子病也逐年下降, 产茧量迅速提高。

从表4看出, 1949年放养2.14万把, 产茧5200 t, 病毒率低的6.6%, 高的18.7%。1952年放养5.80万把, 产茧21400 t, 病毒率下降为千分之二。产量比初期提高3倍, 迎得了“开门红”。

2.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7)

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了五年期柞蚕生产计划。这个时期市、县 (区) 、乡 (镇) 在农业局领导下建立了蚕业局 (科) 、股 (组) 、站, 每个单位配有3~5人, 专管柞蚕生产。负责计划、经营、指导和推广等工作。特别是实行蚕茧统购统销, 贷款扶持, 为蚕民购种, 以及售种检验等工作, 调动了蚕民养蚕积极性, 放养面积产茧量及质量都显著提高。柞蚕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表5看, 1953年比上一年放养减少40%, 产量只有4400 t, 主要因秋蚕上山小蚕遭暴雨为害。1954年春蚕毛虫大发生, 有的柞叶被吃光, 产茧只有9400 t。经过灭虫卵, 办蚕训班, 改进放养技术, 1955—1956年产茧量达到26780 t, 创建国后新高。

2.3.3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8—1962)

1958年“大跃进”, 成立人民公社, 养蚕房舍、茧床、蚕场、收茧等归生产队, 吃大锅饭。加上寄生蝇为害, 由50年代寄生10%, 上升为80%~90%, 秋蚕缺种, 产量锐减, 跌到低谷。

从表6看, 1961—1962年无论放养把数, 产茧量都显著下降, 特别是产量比1955年高产年少了25740 t、25220 t, 降幅这么大,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天灾人祸”与寄生蝇为害造成的。这种“马鞍型”变化, 烙印最深、伤害最重, 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难以释怀。

2.3.4 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1963—1967)

这一时期, 受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引领, 处于文化大革命初期 (1966— ) , 也是寄生蝇大协作防治研究时期 (1962—1965) 。在农业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领导下, 组织20多位专家教授, 在凤城辽宁省蚕科所协作攻关。1964—1965年先后研究出了“灭蚕蝇一号“灭蚕蝇三号”药剂, 配制成800倍稀释液, 浸蚕10秒钟, 防治效果达90%以上。丹东千余蚕民参加了示范推广应用, 一举歼灭了危害百年的柞蚕寄生蝇。柞蚕生产迅速回升 (此项成果获国家科委、化工部二等发明奖) 。这是丹东柞蚕生产由低谷走向辉煌的年代。

从表7看, 1963年灾害后正在恢复。1964—1965年产量回升为16575~18000 t。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 冲击较小, 当年产量达到20150 t。1967年冲击较大, 产量下降为10400 t。

2.3.5 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1968—1972)

在这五年中, 全在文化大革命中走过, 造反派把柞蚕生产的领导说成“走资派”, 下放农村当“五·七”战士。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说成是“反动学术权威”, 一律“靠边站”, 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工人阶级领导一切。造反派当权, 因不懂技术, 不明白管理, 加上1969年秋蚕早霜受灾, 产茧量又下降。

表8中除1968、1970年达到10000 t以上, 其余都在8000~9000 t上下徘徊。这主要是文化大革命冲击带来的后果。

2.3.6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1973~1977)

这一时期, 处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 情况与上述五年相似。“四人帮”及其帮凶们, 把文化大革命引向深入, 口喊“抓革命促生产”, 实际搞大批判大辩论, 把一切都当成“资本主义”来批判。柞蚕生产又受到一次冲击。但广大蚕民为养家糊口还是要放蚕, 产量为中等水平。

2.3.7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1978~1982)

1978年11月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彻底否定了“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实践。为柞蚕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促进了丹东柞蚕健康稳定发展。这段时间, 每年放养柞蚕40000~50000把, 产茧量年均25000~30000 t。

2.3.8 第七个、八个五年计划时期 (1983~1993)

这段时期, 继续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实行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重大决策方针指引下, 丹东柞蚕生产步入良性循环阶段。与前几个阶段相比, 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发展柞蚕商品经济:蚕茧收购放开, 自主经营、买卖、定价;蚕场承包给个人, 30年不变;组织、充实、健全蚕业管理机构, 层层有人抓, 有人负责;强化蚕场建设管理, 推进保护、建设和利用制度;砍伐更新, 实行审批, 严禁乱砍盗伐, 推行生态养蚕;改进柞蚕生产技术, 示范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 如杂交种、纸面产卵、小蚕保护育、病虫防治等技术, 提高生产力;大办蚕训班, 学习党的政策和新的生产技术, 提高政治素质和养蚕本领。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 蚕民积极性很高, 精养细放, 防除病虫害, 从而减少了损失, 增加了产量。1980—1984年每年放35000~40000把, 平均单产为450~460 kg, 总产茧30000 t左右, 比1970—1972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增产1倍多。

2.3.9 第九个、十个五年计划时期 (1994~2003)

这段时间, 在前10年工作基础上, 继续改革开放, 推行新政策和新措施。主要有:学习贯彻国务院下发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指示, 把如何发展高效柞蚕业, 增加蚕民收入, 致富奔小康作为主攻方向。当时蚕茧收购放开后, 一是价格波动;二是收购“大战”。管理部门一是采取因势利导, 按市场经济原则, 引导茧价向合理方向流动;二是强化蚕场建设保护, 教育蚕民充分认识“蚕场是养蚕的载体, 是发展高效蚕业的‘命根子’”, 只有蚕场好、基础牢固, 养蚕才有后劲, 并张贴布告, 广泛宣传, 让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发现有乱砍盗伐者, 一律按“林业法”处理;三是大抓科技兴蚕, 冬季农闲时办班, 让蚕民坐下来, 学习养蚕新技术;四是改种茧买卖为种卵销售, 由种场、科研单位精制无毒种卵, 供蚕民选购, 这是1993年后的最大特点;五是为柞蚕生产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把养蚕需要的杀虫药剂、产卵纸及塑料薄膜等送交蚕民手中。

从1994年起, 以后每年放蚕30000多把, 平均单产达到460~470 kg, 与80年代456 kg基本持平。这个产量表明:20年改革开放, 使多年不高不稳的柞蚕生产, 逐步走向高产稳产。

3 问题和建议

回顾百年来丹东柞蚕的生产历程, 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 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科研有些削弱, 新成果产出较少。过去的科研成果应用多年, 需要更新和创新。其次是种卵买卖, 生产和流通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商贩也参与制种流通, 到山东、吉林购大茧制种盈利, 以致于微粒子病抬头, 坑害蚕民。第三是发展柞蚕生产经营、蚕场建设管理、蚕种制造流通等方面, 还缺乏规范和法制。为此, 建议:

7.概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篇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前言

从工程建设本身来看,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范围很广,而且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但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成为关键。对管理者而言,明确这一阶段的管理标准和管理程序,严格按照工程的进度以及相关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定和措施极为重要。

一、施工管理准备工作

(一)建立施工责任制度

对管理者而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首先应建立施工责任制度,这样才能够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同时也才可能保证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得以完善,进而为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工作范围广,在这其中涉及专业工种和专业人员较多,同时现场情况也相对复杂,施工周期长,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在项目内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作中的人、财、物能够得到合理的流动。一般来说,在完成制定的编制后,可以按计划将责任明确到有关部门甚至个人,保证计划能够得到实施。尤其是各级技术负责人,应该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推动和促进各部门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可以让我们的施工人员能更多的了解项目信息,则需尽量收集拟建施工项目地下信息资料和相邻环境资料,进而制定相应施工方案,以此来尽最大限度避免土方开挖中的安全事故。主要有:相邻环境、地下管线及相关资料信息,特别是对于政府所提供的一系列相关资料,更需做好分析研究。在收集相邻环境、地下管线资料时,尤其要注意:地质、地形地貌、相邻环境及地下管线等。

实地调查地质资料需要到施工现场对地质、土壤作实地考察,并依照调查需要进行核实和必要补充;而对于地形地貌,其调查资料需要有工程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图、建设区域地形图、水准点、控制桩等的位置;做好地形、高差、高程、地貌等现场勘测;而对于相邻环境及地下管线资料,则需要有施工用地区域内原有构筑物、建筑物、道路、水井、设施、土堆、沟渠、树木、土坑、农田庄稼等;地下原有埋设物则主要包含了下水道、地下沟道、上下水管道、煤气及天然气管道、人防工程、电力通讯电缆管道等。

2.收集建设区域自然条件

气象资料资料主要有雨情、气温、风情等。气温资料需涵盖最高与最低温度、全年各月平均温度;而雨情资料需全面反映雷暴雨天数及时期,雨季时期,年、月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等;风情资料是全年主导风向和频率,尤其是大于八级风日期、天数等。而对于河流、地下水等,则有平水、洪水、枯水时期及水位;河流位置与现场距离;流速、流量、航道深度、水质等;地下水最低与最高水位及时期等。

(三)障碍物拆除

为确保施工的顺利,需清理干净施工场地内的所有障碍物。如果选择施工单位来完成,则需事前摸清情况,尤其是城市老区,大多数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情况复杂,并且大多数情况下的资料也不全,需拆除人员施工前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比如拆除房屋,普通平房只需截断水源、电源后即可,但需要和供电部门及通讯部门有效沟通后才可以进行。如果关于煤气、自来水、污水、热力等管线拆除,还要让专业公司来完成。如果场地内还有树木,还需及时报请园林部门批准后才能砍伐掉。

(四)三通一平

三通指的就是“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工作称为“一平”。在进行完地上、地下障碍物的拆除后,马上就需要进行场地的平整工作。依照设计的要求来确定场地标高,但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的排水并结合今后施工的需要来确定。而对于场地的平整方法,则需要依照场地实情决定是通过机械或者人工平整。场地平整完后,可按施工总平面图确定的位置来进行排水、供水、供电线路敷设及临时道路的修筑。最后,按照供水、市政、供电、交通等部门有关规定办完手续,接通源头,至此便实现了“三通”。

二、优化施工进度目标网络计划

对于建筑施工的计划管理而言,其关键做出科学、实用施工计划。作为20 世纪50 年代后出现的一种计划系统模型,网络模型可以对大而复杂的项目作出周详计划,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各工作进度和相互关系,并经由时问参数,计算出关键路线和各工作机动时间,更好的对计划作优化,进而让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计划关键内容上,有更充分时间去制订正确可靠的计划。因此,网络模型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是广泛应用的计划编制工具。通常情况下,初始网络进度计划是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编制的,但不少建设工程针对计划任务的需要和条件,设定有一定的费用目标、工期目标或者资源目标。而这个时候,需要在满足既定条件下,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满意的进度方案,这就是网络进度计划的优化。优化方法主要有工期优化、工期一费用优化和工期一资源优化等三种。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是工程管理人员和监理方所较为关注的。

三、分配问题的优化

建筑施工管理中会碰到不同的分配问题,为此,就需要寻找适当的指派方式,合理分配人财物,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分配问题具体如下:某单位需要完成,n 项任务,恰好有n 个人可承担这些任务。由于每人的专长不同,个人完成任务不同,效率也不同。于是产生应指派哪个人去完成哪项任务,使完成n 项任务的总效率最高。分配问题可视为一种特殊的调运问题,因此可用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求解,但由于分配问题的n2 个变量中只有n 个变量等于1,其余变量均等于0,这样,在基本可行解的(m+n-1)个基本变量中,就有(n-1)个变量为0,它是属于高度退化的基本可行解,在调整计划时,经常会遇到调整数量为0 的情况,调整后反使目标函数值下降。对这类问题的求解可采用匈牙利数学家柯尼格的方法。

四、劳力调配组合问题的优化

体力劳动者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比重还是比较大。因为参加体力劳动工人在技术、工种、等级和体力等各有不同,所以,他们从事各种劳动的工作效率也必有差异。要有条不紊地协调这样一个多工种交织在一起进行生产活动的复杂系统,劳力的合理组织与调配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劳力的调配组合,实现最优化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劳力最大潜力,从而节约劳力,达到最高工效。由于具体条件各不相同,优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现介绍两种常见情况下劳力调配组合方法:现有工人和需要操作人数已定,合理调配劳力就是确定性模型,可经过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进行优化:把现有劳力看成为发量,把需要劳力看成为收量;现有工人已确定,确保重点兼做一般的情况下,合理调配现有劳力。

五、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对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所有管理者根据工程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确保管理工作的各个阶段都得到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卢梅;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状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年

上一篇:职场先做人后做事下一篇:创文创卫,争做优秀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