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2024-08-25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精选9篇)

1.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一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

然的选择(手写的草稿,故文中有些不通顺)

0410301班马晓林041040124

我认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可以分解成为两个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我想分别从这两个要素的角度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一论点进行论证

首先我要阐述一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我认为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可以给我们答案。

中国的近现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各阶层儿女不断奋斗,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的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各阶级都有过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探索与努力。这其中有变法改革,有暴力革命,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中国共产党真正接过历史的火炬之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没有改变,反帝发封建的历史任务都没有被彻底完成。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等暴力革命在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地主阶级保守派领导的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梦想在甲午海战的炮火中破灭了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在轰轰烈烈的百日辉煌后随着戊戌六君子的头颅一起陨落,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计划也随之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宏伟构想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之后也变成了看似美好的愿景。

能想到的方法都试了,能探索的道路都走了,中国的革命形势丝毫没有好转,就在中华儿女们绝望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形势也随之焕然一新。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有着长达两、三千年的历史,也因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和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又因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致使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了历史必然的选择。

而后我要谈一谈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这一要素。我认为这一问题仍然可以从中国

案。

在工人阶级领导革命的初期,由于我当革命经验不足且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曾经因为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照搬苏联革命的经验而多次使中国革命面临绝境。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拯救了因照搬苏联“强攻夺取大城市”模式而岌岌可危的人民军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了中国成为另一个因经济崩溃而解体的苏联,“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新使世界范围内显然困境的社会主义重现生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两大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历史的实践一再证明: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正确的选择。故综上所述,我认为: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2.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卡夫丁峡谷,理性选择

纵观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凡是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在实践上都是跨越了马克思所说的“卡夫丁峡谷”这一理论这里分析的特指“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当时俄国革命的现实情况, “俄国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土地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惟一国家”;“或者是它所包含的私有制成分战胜集体所有制因素, 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由于俄国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 使其有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和土壤。中国通过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 同样跨越了“卡夫丁峡谷”, 建国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跨越本身是一个过程, 生产关系跨越以后, 生产力若不能很快发展, 生产关系的跨越就是不彻底的, 不巩固的。”

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是以往的社会形式不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以后而出现的社会关系的新形式。中国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之后, 生产力仍旧是落后的, 不发达的, 欲想在不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与共产主义相对应的社会关系是不可取的, 也是会阻碍生产力健康发展的, 这也是建国之前三十年的实践所验证的理论事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一旦完成制度跨越之后, 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成果, 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真正完成这一跨越奠定必备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 中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特色的社会主义, 它不同于一般社会发展规律上的社会主义, 而是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产力, 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就, 更大程度地促进生产力的科学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 中国不能够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通过国际历史可以了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充斥着野蛮、残暴、虚伪、侵略等恶行, 亿万的非洲劳工和华工失去了人身自由, 数以万计的印第安人被残杀和灭口, 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十分恶劣, 自然资源被随意掠夺和利用, 自然环境遭受很大破坏。这正是肆无忌惮的原始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自从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 每一个毛孔都血和肮脏的东西。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不愿意重演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一历史性悲剧, 在社会主义的模式下最大程度地控制资本的发展给人民带来的损害。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这也是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堂有意义的课程。那就是任何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 都不能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不能歪曲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能忽视本国的具体实际, 不能照抄别国经验和模式, 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把理论教条化或者意识形态多元化、混乱化, 那就要亡党亡国。胡锦涛曾指出:“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看, 当时戈尔巴乔夫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 提出所谓‘公开性’, 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 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 而是走自己的路, 具有中国特色。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对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犹如失去了根茎的植物, 没有了生命基础和生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同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时的指导思想, 教育者担负着厚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对现实问题, 理性、真理式地分析, 赢得广大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和理性信任,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应尽的本职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762-765, 34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762-765, 342.

[2]吕世荣, 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15, 117.[2]吕世荣, 周宏.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15, 117.

[3]肖建东.东方社会主义跨越论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武汉:理论月刊, 2005, (3) .[3]肖建东.东方社会主义跨越论的历史与现实考察[J].武汉:理论月刊, 2005, (3) .

[4]顾海良,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289.[4]顾海良,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289.

3.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三

1881年2月,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写信给马克思,提出根据俄国农村公社的情况,请马克思说明,人类社会发展中是否各国都必须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在回信中指出,如果俄国能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就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后来列宁创造性地用这一理论指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在俄国未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末和战后,欧亚两洲十几个国家先后也未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建设越出了一国范围。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们对不发达国家能不能不经过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开始了争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的可能性发生了怀疑。提出了所谓的“原罪论”、“补课论”,甚至社会主义“失败论”等。

我们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仅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具有选择的可能性,恰恰相反,它从反面证明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任意选择。如果社会历史条件不成熟或超越了社会主义建设条件所允许的限度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就要受到挫折,甚至成为不可能。马克思早在回信之前,在《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就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自然历史过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他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形态所发生的变革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五个时代。这里讲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一面,即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是受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的,也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如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所说的那样,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回信中,特别强调了俄国当时的内外条件。从俄国国内条件来看,全国范围内存在着农村公社,它能直接作为集体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由于农村公社的存在,使得俄国比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得多。也就是说,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而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土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从国际条件来看,俄国的农村公社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它不是脱离现代世界独立条件存在的,所以,它能通过吸收资本主义生产和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来迅速发展自己的生产力。同时,在俄国公社面前,资本主义处于危机状态。这种危机状态靠资本主义自身不能解决。这些内外条件决定了俄国没有必要再重复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和经过几个世纪来发展工业文明和一整套交换机构(银行、信用公司等),而是可以直接继承这些肯定的成就。可怕的波折主要是由资本主义资料私有制造成的。但是,这些条件只是为俄国提供了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能性。要使这一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一要靠俄国无产阶级的自觉选择,二要靠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三是在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要和社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形态应该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作为经济落后的俄国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充分吸收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生产和制度成果。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确立以后,商品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普遍形式,市场机制成了组织和运行社会经济的中心和手段,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经济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又是市场经济。也正是因为它实行了市场经济,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所以又不可避免地使它的生产目的就在于追求剩余价值,造成了整个生产的盲目性和两大阶级的对抗。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应该吸收商品经济、市场机制这些能够充分发挥生产力的经济形式和手段,同时克服它的消极方面。当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基本条件:(1)产权有明晰的界定;(2)社会分工;(3)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俄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之前,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占统治地位的是小商品经济,在许多地方甚至存在着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显然只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然而到斯大林时期,苏联长期歧视和排斥商品经济;认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积极的成果,而是消极的方面。在所有制上,苏联实行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排斥其他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更谈不上产权有明晰的界定。这实际上限制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没能适应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这些做法显然没能进一步满足马克思所要求的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因此,由于苏联在经济上没有能持续地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没有达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度;又没能有效地调整同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从而造成了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止。其他东欧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相似。由以上考察可知,根据俄国当时国内外条件,可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实上,俄国以及东欧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就充分说明了在社会历史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能成功。但是,俄国及东欧国家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不顾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条件、不切实际地追求所有制的单一公有化程度,排斥市场调节,脱离实际按照主观意志办事,结果思想僵化、体制僵化,最后导致解体和剧变。这从反面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超越社会主义建设条件限度的选择最终将成为不可能。

随着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国内、国际问题,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方案。这真的是一条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通向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和成功之路吗?早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神奇般地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改造自然的力量迅速发展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放纵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它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异己物的力量,反过来支配人,使人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奴隶。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试图用国家干预手段来医治社会的异化,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即使用国家干预手段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在有限的程度和范围内抑制异化,缓解经济的隐性危机。“第三条道路”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它要坚持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核心价值也含糊不清,使之成了模糊而空泛的社会“合作”。因此,它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同私人占有这一根深蒂固的基本矛盾。但它作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主要国家提出的政治思潮,反映了西方社会要求变革的趋势。从而也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有其不服从人的意志的一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趋势。

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也曾经是一个以小生产自然经济为基础,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国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炮轰开国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立形成与发展道路已被打断。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宰割下,中国的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只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历史事实证明这一选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正确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也同苏联一样,并未能完全按照马克思的要求去做,也缺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制度的积极成果的正确认识,基本上断绝了同西方资本主义的联系,实行了与市场相脱离的高度集中的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虽然也使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不仅没能缩短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来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市场是有效的经济手段,应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又具有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所有制方面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形成了以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种改革使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增长,缩短了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所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对马克思当年的东方社会理论的正确运用。我国像马克思当年所要求的那样,尽可能地吸收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我国虽然实行市场经济,但我们所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就克服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波折,克服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社会不治之症,克服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异化劳动的悲惨状况。这就从正面证明了只有在不超出社会历史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内的选择才是可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并非是任意的、无限度的选择。

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自然历史过程。认识和把握这一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体自觉选择社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前提。然而,社会有机体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又决定了社会在任何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多种可能的演变趋势。尤其对于一个具体的民族或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能认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多种可能的趋势,选择一条最有利于本民族或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道路,不仅是可能的,并且也可以变成现实。但是,如果超出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可能的趋势之外去选择一条发展和建设道路,最终将要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是有限度的选择,而非任意的、无条件的选择。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既是合目的性的,也是合规律性的,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选择论。

4.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四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09•山东日照)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答案:A

2、(2009•山东威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形成了以什么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A.大庆 B.沈阳 C.鞍山钢铁公司 D.长春 答案:C

3、(2009•山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4、(2009•江西)某班开展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 答案:C

5、(2009•武汉)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A.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C

6、(2009•陕西)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2009•湖北黄石)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A.鞍山大型轧钢厂 B.核潜艇待命出发 C.长春一汽生产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答案:B

8、(2009•山西太原)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B

9、(2009•广东揭阳)与1954年《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A.由一届人大会议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我国的政治制度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B

10、(2009•汕头)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11、(2009•湖北咸宁)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2、(2009•山东泰安)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答案:D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3、(2009•烟台B卷)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答案:B

14、(2009•广西玉林)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答案:A

第4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009•四川绵阳)下表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粮食(亿公斤)1950.5 1435 棉花(万担)油料(万担)3280 7542

2126 3405

26.4 35.2 54.9

43.6 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 8227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答案:B

2、(2009•山东威海)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答案:C

3、(2009•湖北荆州)《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答案:D

4、(2009•山东滨州)“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C

5、(2009•山东泰安)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C

6、(2009•宁夏)王斌同学在讨论中引用了下列材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十万斤,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出现的浮夸风现象”的判断,并进而得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结论。你对王斌同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

A.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B.引用真实的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与形成的判断不一致、得出的结论错误 C.引用材料不存在、无依据发表评论、形成的判断错误、得出的结论错误 D.引用材料有力论证了所形成的正确判断、但得出的结论错误 答案:A

7、(2009•烟台B卷)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答案:C

8、(2009•福建惠安)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A.“大跃进”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A

B.“文化大革命”时期

B.实施“一五”计划 D.中共“八大”

D.“一五”计划时期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1、(2009•河南)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答案:D

2、(2009•烟台)下面改编的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答案:C

3、(2009•湖北孝感)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答案:A

4、(2009•湖北荆门)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学习雷锋好榜样” 答案:C

5、(2009•达州)下列先进人物中,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是()A.孔繁森 B.雷锋 C .王进喜 D.焦裕禄 答案:A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1、(2009•苏州)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答案:C

2、(2009•广东揭阳)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答案:D

3、(2009•湖南娄底)“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C.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答案:C

4、(2009•广东)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D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D

5、(2009•达州)某校八年学生王星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字“文化大革命(重大事件)”,下列信息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八一三事变 D.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答案:C

5.中国农业发展:困境与道路选择 篇五

中国农业发展:困境与道路选择

一、背景:有效需求不足与国情矛盾 中国经济在摆脱了长期困扰发展的供给约束(短缺经济)的同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这是多因素--消费需求、民间投资明显不足,出口下降以及居民预期悲观--交互作用的结果.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作 者:李春海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6.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六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2年为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实行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56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提出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目标,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结果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造成各生产部门比例失调等。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由于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各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特征: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特征,即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到1953年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直至8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进入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

认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但成绩是主要的。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建设道路要有本国特色;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重点问题理解

1.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着。2.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1)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农业合作化: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对经济基础的局部调整,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保持上层建筑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我国之所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3)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角度来认识: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体制,把宏观与微观、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还包括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承包经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这些政策适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三、精题范例

例1 1949~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的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b。

例2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改革不适合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答案:a。

四、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关键性作用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土地改革 2.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营企业中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的措施是()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一五计划”期间的哪一项建设成就?()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大庆、大港油田建成 4.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的是()

a.农业互助合作化 b.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5.中共八大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①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党的中心任务②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③首次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国的总任务④强调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适合实际情况

6.既符合中共八大总任务的要求,但又违背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是()a.整风运动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7.党轻率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原因包括()

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②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③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④夸大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8.以下表格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年份1996-199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比上一年增长-9.6%-4.2%-9.2%11.9% a.“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时起时落 b.“文革”对文革农业生产的冲击是有限的

d.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经济迅速回升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原因是()a.克服小农经济的落后性 b.为解决工业化原料 d.发展农村生产力

10.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②工作重心的转移③产业结构的调整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11.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长远意义在于()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 b.农村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12.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表明()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并经过艰苦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据此回答13~15题。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4.清朝后期中国开埠通商和当前对外开放的相似之处是()

①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②由沿海向内地推进③深入到中国的西北内陆④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

a.关税税率不同 b.国家行使主权程度不同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黑龙江,我国最北的一个省。20世纪50年代,它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过去的日子里,这片黑土地为国家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2的原油、1/3的木材、l/3的电站成套设备、1/10的煤炭、1/2的铁路机车以及大量的商品粮。

材料二: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

材料三:振兴东北,专家建双:1.发展混合经济是关键。2.改变国有企业的机制。3.装备工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并存。4.抓住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进行调整、改造和创新。读后请回答:(1)抗日战争中,东北人民最早开始了反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试举出一些具体事例。(2)东北地区曾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举出1953~1966年期间,东北地区工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至少三个)

(3)结合材料,指出东北地区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4)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特点,对振兴东北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三)问答题

17.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有新思路。(1)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初的美国都面临着大的社会动荡,其具体表现是什么?俄、美解决问题时各有什么“新思路”?

(2)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怎样“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俄、美的改革有何共同点?产生了什么作用?(4分)(3)从上述各国的发展中,你有什么感悟?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7.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七

一、文学衍生品种类的对比

文学衍生品种类的多寡,标志着一个国家、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学在全世界扩散能力的大小,它是文学创作水准、文学出版发行能力、跨文化交流范围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文学衍生品种类的对比,可以对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真实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图1是依据OCLC的全球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检索出的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与英国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学衍生品种类、数量的对比图。除了在连续出版物这一项,《红楼梦》为25项,高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9项之外,其他图书、互联网在线产品、影视产品、计算机数据库、音响产品、档案、文章、乐谱等八个方面,《罗密欧与朱丽叶》都远远超过《红楼梦》,在衍生品总量上,《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是《红楼梦》的3.9倍,显示出二者之间的文学影响力大小。但从文学创作水平上看,东方文化圈的学者都知道,《红楼梦》的文字容量、艺术水准其实要比《罗密欧与朱丽叶》高出很多。这样一个数字对比就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影响力的真实写照。

《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所体现的差距,在中外著名作家的对比上也可以得到验证。以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1881——1936)和英国现代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为例,两者的活动年代均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鲁迅的文学作品涉及小说、散文、杂文等,文字量要比萧伯纳大得多,但鲁迅在世界上文学影响力却没有萧伯纳大。以下是笔者把鲁迅和萧伯纳作为关键词,通过OCLC的数据库检索得出的数据。

通过图2的10个项目对比可知,在10项衍生品中,除了连续出版物这一项(鲁迅51项)要比萧伯纳(16项)多之外,其他衍生品如图书、互联网在线产品、影像产品、研究文章、音响、乐谱、档案等方面都大大少于萧伯纳,其中两项中鲁迅为零。署名萧伯纳的总量为20321种,是鲁迅的3倍,再次验证了《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所得出的结论。

以上两个案例足以清晰地给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力现状。不论文学创作的真实水准,全凭传播范围、影响力大小决定文学地位,这就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所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与欧美文学相比,中国文学有一个不可逾越的瓶颈就是汉语与英语使用范围之间的差距。鲁迅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被翻译成为外文版,仅有《阿Q正传》、《祥林嫂》等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为英文、法文、德文。而萧伯纳的绝大部分文学创作几乎不要翻译,就可以通行全世界。语言隔阂限制了文学衍生品的数量,限制了中国文学的传播范围。而大力缩短中外语言、文化、宗教之间的差距,扩大中国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正是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机构所要努力完成的第一目标。

二、文学出版机构的影响力对比

对于中外文学出版机构的对比,似乎只有从一个作家的作品出版、发行、传播等方面上才能获得确切的比较数据。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这种对比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考察路径。

本文依据OCLC的全球书目数据,检索时间为2012年8月11日至18日,检索出了中外出版莫言作品的出版社数量,再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发现莫言的中外文作品出版已有355种,其中中文作品超过了250种,外文品种超过了105种。目前比较确切的数字是法语 27种,越南语20种,英语17种,日语是11种、韩语7种,德语7种,西班牙语、瑞典语各是3种,意大利语5种,挪威语、波兰语各是2种,希伯来语 1种。

本文以355种作品在全世界收藏图书馆数量多少为依据,筛选出影响力最大的30种,以此分析中外出版机构的影响力。具体数据列表如下:

通过表1数据可以发现两点,第一是莫言英文版的作品馆藏量最多,意味着其影响力超过了其他品种。排名前7的均是英文版,分别由企鹅集团和它所属美国维京出版社(New York : Viking)、美国纽约阿卡德出版社(New York : Arcade Pub)出版,译者均是葛浩文。中文作品只有一本进入前8名,为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生死疲劳》。中国大陆的上海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中国工人出版社分列第10名、第16名、第24名、第25名、第28名,位列第23名的是作家出版社的另外一本,即在莫言作品馆藏TOP30的排名中,作为中国文学出版的重镇,作家出版社有两本上榜。而中国台湾的两家出版社出版的5种中文繁体版也进入了排名。

第二是莫言英语作品的集中度非常高,显示了市场运作的高效和成熟,相应其传播范围也广,认知接受度也最高。所谓市场集中度,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市场上,某一产品的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表明规模经济水平和企业的效率越高。由上表可以发现,莫言英译作品有17种,但仅有5家出版社,其中企鹅集团(含集团下属的美国维京出版社、英国的哈米什·汉密尔顿)合计出版了6种,属于英国联合出版集团的梅休因出版公司(Methuen)一家就出版了5种,美国的拱廊出版公司(NewYork: Arcade Pub)出版了4种,英国的海鸥出版社(London: New York Seagull)和香港中文大学各出版了1种。实际上莫言作品的英文版就控制在美、英两国的大出版集团手中,企鹅集团一家出版社6个品种的收藏图书馆数量就达到1629家,美国拱廊出版社的4个品种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1845家。而反观莫言作品的中文出版,共有13个品种,却由中国大陆的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中国工人出版社、中国台湾麦田文化、中国台湾洪范书店等8家出版,除了中国台湾洪范书店出版了4种,中国大陆作家出版社、中国台湾麦田文化各出版2种外,其余出版社均为1种,8家出版社的莫言图书图书馆藏数为875家,仅仅是企鹅集团1家出版社的一半。如果单就某一本书的对比来看,2008年美国纽约拱廊出版社英文版的《生死疲劳》,全世界馆藏量为618家,而200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的中文版《生死疲劳》,全世界馆藏量为146家,两者相差2.4倍,中外出版社的影响力差距清晰可见。

nlc202309020552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西方主流媒体对于莫言作品的提及率上得到验证。纽约时报网站在2012年10月11日刊发的评论文章里提到了《生死疲劳》,另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师傅越来越幽默》《天堂蒜薹之歌》《红高粱家族》;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文章里提到了《生死疲劳》和《丰乳肥臀》;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发的文章里提到了《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发的文章中提到了《酒国》,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刊发的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罗特雅·维普曼的文章里提到了《酒国》。可见,莫言获得西方社会广泛认知的作品,完全是进入馆藏排名前10名的英文作品。

莫言作品的中外出版社之间的对比数据,再次验证了《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衍生品、鲁迅与萧伯纳署名作品之间的对比结论,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对比欧美文学,大约还有数倍乃至更大的距离。中国文学出版机构规模小、实力弱,市场集中度低,无法与西方出版集团相抗衡,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大影响力的小的重要原因,二者之间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而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英语与中文的使用范围与传播人群之间的差距。

三、中国文学出版拓展世界的道路

通过上述对比研究可知,与欧美相比,中国文学在文学衍生品、出版机构的差距中,似乎文学出版专业机构的因素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中国文学出版机构的实力强、覆盖范围大,就会有效克服英语与汉语在使用范围、传播人群之间的差距。可见,从中国文学出版机构入手,就能弥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短板。中国当代文学出版,具备一定出版规模的文学出版社大约有上百家,总体出版规模每年大约接近8万种,但这些出版机构绝大部分仅限于图书、期刊等纸介文学产品的出版,能够出版互联网在线产品、移动终端、电子书以及具有影视产品投资、拍摄能力的全媒体出版传播机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拓展世界的第一要务是增强文学衍生品开发能力。

所谓全媒体传播,指的是书、报、刊、网、影视等多元媒介共同参与,尤其是中文与英语使用范围具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影视媒体就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最佳选择。比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为莫言在世界上获得认可奠定了一定基础,而由余华作品《活着》改编的电影也得到广泛认同。中国70后作家郭小橹在英语世界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内知名的作家,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来自于她的电影与纪录片的创作。由郭小橹任编剧、导演、主演及制片的第一部长片《你的鱼今天怎么样》夺得2006年鹿特丹影展亚洲影评人奖,2007年又获得巴黎克雷泰伊国际妇女电影节大陪审团奖。2009年郭小橹执导、黄璐主演的电影《中国姑娘》获得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的最高荣誉最佳影片金豹奖。由影视作品带来的聚光灯效应,再次从郭小橹身上得到体现,与莫言、余华、苏童等中国当代作家第一次获得世界文坛的关注十分相似。通过影像带动使图书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和关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获得世界影响的手段。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似乎应该沿着这条探索成功的路径,组织各方力量投入期间,这是远比政府出面出台大规模翻译资助计划更为有效的措施。

除增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传媒机构的文学衍生品开发力度之外,加强海外针对性营销、推广也是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网络科技与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一国读者接触和了解他国文学的“第一站”,因此网络传播中国当代文学似乎是成本低廉而收效巨大。但通过谷歌搜索英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可呈现50多万个页面,第一页没有中国自己办的网站,其中大部分都是英语网站。排名靠前的基本信息主要由外国人或海外华人提供,而来自中国主流机构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CBI)、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外文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网站,基本上都不能实现网上销售业务,与外国著名出版社网上都可实现直销相比差距很大。此外,在社交平台facebook、twitter、youtube上有关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很多都是网络传播者自发的,来自中国文学出版机构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广营销活动十分罕见。同时,仍然有大量超过版权期限的作品在互联网上无法获得,电子出版方面也比较分散。根据艾瑞咨询的信息,亚马逊每年销售额90亿美元,每月亚马逊活跃账户约有1.52亿,这个面向海外人群的巨大市场,来自中国当代文学主流机构的系统推荐仍然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最后,充分重视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权建设,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世界影响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推动欠发达的现代中国文学的建立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长期形成的关于文学艺术的思想、方针、路线和政策,其有效性、价值性似乎正在被彻底怀疑,有人甚至断言新中国文学理论已经彻底“瓦解”。 而欧美文学批评界则从没有放弃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一些西方精英知识阶层对中国文学的观点、评价通过发行量巨大的报刊、文学评论杂志,引导着西方大众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这些人处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文化的第一解读者,同时兼具舆论领袖的主导作用,主导着一个又一个从文学批评到映射中国政治制度的案例。英国华裔作家张戎(Jung Chang)和她的丈夫乔恩·哈里迪(Jon Halliday),1991年写就的自传体《野天鹅》,有许多人指出其中历史细节属于张戎杜撰,但销售量超过1000多万册,目前已经印到十一版,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2005年,张戎又炮制出英文版《Mao: the Unknown Story》(中文译成《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部明显杜撰、虚构甚至缺乏基本常识的文学作品,在三天内八万册精装本销售一空,引起欧美评论界轰动。这些明显缺乏历史常识、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图书却因迎合了欧美文学批评界的“主流观点”而获得喝彩。从文学、艺术、甚至进一步扩展至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制度等核心领域的价值判断,这已经成为欧美文学评价中国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模式和套路。

因此从学术、理论的高度建设中国文学批评的国际评判,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世界影响力建设的一个核心。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文学批评学术期刊的建设,经过60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影响力,与海外中国文学评论的专业期刊不相上下。例如中国社科院的《文学评论》原名《文学研究》,1957年3月12日创刊号出版,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停刊,改革开放后复刊直至今天,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本文通过OCLC数据库的检索发现,《文学评论》杂志全世界的馆藏数量为216家。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成立于1978年,直到今天仍然是唯一专门讨论中国文学的西语期刊,目前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资助出版,每年一期。该刊在OCLC的数据显示,全世界馆藏量为242家。下表比较了两个文学批评刊物在不同国家的馆藏数量。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中国社科院的《文学评论》,影响范围主要在东亚地区,其中日本最多,达到118家,其次是美国69家。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中国文学》馆藏量主要来自于美国国内的大学图书馆,分别是193家,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分别为12家和10家。这表明两本杂志各有自己的影响范围。然而从语言使用以及传播范围上看,显然美国的《中国文学》影响力要略高一筹。可见,中国当代文学要增强更大的世界影响力,还需要在学术批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语言能力等多方面下功夫才能主导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权。

总之,通过文学衍生品、中外出版机构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文学出版拓展世界的道路还十分漫长,但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日益壮大,从中国文学出版机构这一短板入手,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期间,增强文学衍生品开发能力,建设中国文学批评队伍的国际化队伍,《红楼梦》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走向世界各地的日期将不会太远。

8.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八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里,中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然而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固步自封,面对西方先进文明,依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并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勾结,中国被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就成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既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也彰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坚持道路自信,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式、基本特征是什么,选择何种方式配置资源,心中无数,底气不足。经过30多年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已经形成。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概括,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进一步界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总体布局的高度,中国已融人世界经济主流,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选择了立足中国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依据邓小平的设想,民族复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化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也就是说,民族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事业。有赖于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是人民主体地位、基本权益的充分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权益的实现.人民亲身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民族复兴,不是简单地恢复昔日的辉煌、回归过去的兴盛,提升国际地位、建构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是当今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政要力图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逐渐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当今世界,人类向往和平、追求和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依靠武力和霸权,不能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只能通过和平方式促进中国发展,以和平方式实现中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理念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当今时代诉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9.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 篇九

摘要: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中国梦 现代化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一.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实现现代化,是亿万中国人的百年梦想。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随着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主张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严复译著《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国人救亡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还是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维新变法活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极力反对和残酷镇压,维新人士谭嗣同等6人遭杀害,变法失败标志着采用君主立宪制的改良办法在中国行不通。这些早期的探索在当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没能成功。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在封建制度框架下走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他们举起民族民主革命旗帜,发动了旨在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和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挽救共和的努力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也表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救不了中国,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了。历史以其血的代价昭示人们:在封建社会内部找不到强国富民的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面对军阀的黑暗统治,一些先进分子开始了新的探索,寻求救国出路。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以民主和科学为基本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新旧思想在中华大地涌动、撞击,引发了有识之士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正在中国人民不知向何处去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很快成为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五四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在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充分证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

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而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丧失了不少发展机遇,并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延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虽然当时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为以后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不断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靠近。在此期间也决非一帆风顺,我们既有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惑,也遇到了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干扰。正是先后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为我们廓清了模糊认识,回应了各种挑战,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探索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超越了僵化的苏联模式,又超越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一条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具有世界意义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总结近代中国一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实现发展进步的历史启示,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示了光明前景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改革开放明确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仅这10年来,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010年底,我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前所未有,节能减排扎实推进,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已经证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出积贫积弱、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快速发展起来、找回了民族自尊与自信。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上一篇:《爱护我们的眼睛》教案下一篇:应用化学实习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