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民生政策

2024-07-24

重大民生政策(10篇)

1.重大民生政策 篇一

安全生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被企业、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安全‛这个概念,自古有之。顾名思义,‚安‛是没有危险即安,‚全‛是没有缺陷即全。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就是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当然这是人们对安全传统的认识。‚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深刻理解了安全生产的内涵,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一、安全生产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安全发展问题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既包含着强烈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也突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普遍重视以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已经上升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安全生产事故无论大小,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社会上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客观上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消极作用,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压力和危机。再加上目前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群体性事件多发; 1 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渗透,借机插手利用,各种不利因素融会、交织在一起,对政治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甘肃正宁县的校车事故、徐州丰县的校车事故等暴露出了一些地区存在车辆违法严重超载以及有关部门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有漏洞等突出问题。但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这一系列惨痛事故的发生,加以炒作,把原本单一的安全生产事故提升至国际化的人权事件,吸引公众的关注,产生不良的国际政治影响,破坏了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秩序。同时每一次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总有一批甚至是一大批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被问责、被依法查办,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对一个机关干部的政治命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安全生产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就像‘1’和‘0’的关系,如果没有安全生产做保障,经济要发展、企业要壮大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从大的层面业说,一个地方发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因为事故的调查处理必然会牵涉地方各级领导的精力,影响地方发展的投资环境,给一个地区的经济产生直接和长远潜在的影响。震动全世界的‚印度博帕尔‛ 毒气泄漏事件造成2,500多人丧失了性命,3,000多人在死亡的边缘上受尽痛苦,20多万人健康受到影响。从小的层面来说,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如果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必然会产生直接、间接等各方面的经济损失。从2011年1月1日起,国家提高了安全生产事故一次性死亡补偿金标准,即在生产安全 2 事故中死亡的职工家属能获得60万元补偿金,这仅仅是企业直接损失中的一小部分,如有受伤情况,则涉及人身赔偿和医疗费用;如有财产损失,则涉及财产恢复等费用;另外还有行政处罚等。以上都是可计算的经济损失,有些损失是间接的、无形的,如企业因事故造成停产停业整顿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计算的。

三、安全生产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不安全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故一旦发生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安全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直接受到挑战和威胁。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今天,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大量存在,使基层群众和社会处于非正常的危险生产生活状态,群众安全感和安全预期受到威胁。加之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公众舆论导向时有偏失,民众的不满和怨气就会不断积累,长此以往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成为重要的导火索,一旦爆发,影响社会稳定。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给松花江流域城乡居民造成了极大恐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并对松花江水质实施实时监测,投稿巨资用于恢复松花江生态。

3、安全生产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安全生产事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 3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漠视生命、轻视安全的行为时有发生,有时还很严重。例如,一些企业不愿投资配备安全设施,不愿整改安全隐患,一旦出事,造成劳动者生命丧失,就拿钱摆平。这是不敬畏生命的表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伤及无辜,连累多人,危害民生。一人意外伤亡,必然会给亲人造成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毁掉一个家庭。同时安全生产事故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的环境污染事件就是由安全事故引发。因此,没有安全生产,何谈‚生命至上‛,何谈民生?

2.重大民生政策 篇二

然而, 由于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给农村物流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难度。季节性这一特点就使得农产品经营者要有较强的仓储调配能力。在播种时节, 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地膜、农具等, 而在收获季节, 又需要大量的搬运、加工和储存。在整个农业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 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数量、时效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当需要的时候, 数量大、时间紧, 当不需要时, 又闲着。这对农资企业和经销商来说, 就必须具有较强的仓储调配能力, 而且还应建立合理的覆盖面广的库存点, 以解决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人们常年需求的矛盾, 这样, 不仅投资要增大, 而且管理的难度也很大。

因此, 这就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全局规划, 统筹兼顾, 把发展农村物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作为破解难题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政府可在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拨付款中, 设立农村物流专项基金, 主要用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体系建设、物流技术研发推广等。而交通运管部门则抓好对农村物流运输车辆的经营许可、组建农村物流专用车队等项工作, 切实加强“绿色通道”建设。供销商业部门则进一步抓好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这一“千镇万村”工程建设, 扩大覆盖面, 提高物流配送化程度。

与此同时,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康庄公路建设, 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同时, 加快农村货运站场建设, 努力扩大农村货运网络的覆盖密度;扶持现有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设, 提高仓储、运输、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项服务水平;加大力度扶持小城镇配送中心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建设,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并组建区域性农村物流信息网, 免费为农村物流企业发布信息, 帮助物流企业建立农副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做好信息处理、发布和咨询等服务工作。

3.市场在等待重大政策 篇三

持续暴跌的行情,给观察各大市场的走势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如9月5日,A股在全球市场“黑色星期一”中,上证综指日挫2%,创下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德国大跌5%,英、法等欧洲成熟股市跌幅均超过上证综指,亚太市场仅印尼不跌反涨。这市场间不同的走势,反映了各个市场的不同机会。因为,有的市场还在创新低,有的市场已拒绝创新低,有的市场已开始反弹,在没有更多机会的现况下,在跌势中加仓强势市场以及抢反弹,也是减少亏损的对策之一。

富达基金(香港)是香港基金市场中单一国家基金数量最多的,从这些单一国家基金净值近期两次暴跌的变化,可一窥全球主要市场的走势,有利于投资者去弱留强。

截至9月5日,在8月、9月初数次暴跌后,未创下新低、年内盈利的基金有印尼(+8%)、泰国(+3.3%),未创下新低、年内亏损的基金有马来西亚(-3%)、新加坡(-7.8%)、美国(追踪标普500,-11.2%)、澳大利亚(-11.7%)、西班牙/葡萄牙(-12.1%)、英国(-16.7%)、印度(-18.5%)、法国(-19.7%)、瑞士(-26.5%),破底不止、年内巨亏的基金有德国(-23.6%)、意大利(27.3%)。

其他还有,汇丰俄罗斯、巴西基金未创下新低,年内分别亏损10.5%、18.8%;贝莱德黄金基金,年内涨2.9%,贝莱德农业和矿业基金分别亏损6.6%和17.4%。这些基金的盈亏,以及在历经暴跌后的各自表现,反映了全球投资市场趋淡的走势下,谁还是赢家,谁已开始反弹,谁还在持续创新低,值得投资全球的投资人关注。

全球投资市场的变化,总是与一些经济大政方针相关。特别是在重大政策可能出台之际,更应多看,多听,多思,少动,不动。

“金砖四国”的巴西意外降息,使其货币政策在抗通胀还是促增长方面做了有利于后者的一个选择。巴西今年股市弱于其他“金砖三国”,但她率先改变货币政策走向,这对股市无疑是利好。巴西股市目前市盈率仅8倍,在“金砖四国”中算低的,因此,巴西基金具备了强劲反弹的能量。

欧元之父蒙代尔近期明确提出了组建美欧中大货币区的建议,以此作为稳定目前十分动荡世界经济的一大举措。这个大货币区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组成,三货币之间固定汇率,使世界经济保持稳定。蒙代尔认为,大型金融危机都是由浮动汇率造成的,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者为例,美元与欧元的汇率一周内上升30%,金价却跌30%、油价跌70%,极短时间内造成原物料通货紧缩。

4.15项重大政策 篇四

2014年06月08日19:45 人民网 评论中大奖(0人参与)收藏本文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杨曦)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陆续推出多项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近期的政策包括扩大小微企业减税力度,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80个项目对社会资本开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稳外贸等等。李克强总理周五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表态,各部门、政府必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

随着稳增长措施加码,中国经济暖意初显。近期公布的多项5月份经济数据一扫前4月的“冷意”,作为反映经济走势先行指数的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以及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均出现了较大幅度回升。

专家指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未来应继续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二季度以来15项重大政策密集出台稳增长

4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4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

4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增强资本市场支持“三农”的能力,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降低整体融资成本。

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的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30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有关工作,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4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从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这将进一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增加下游企业进项税抵扣,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5月7日,国务院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将大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被称为“新国九条”,旨在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月14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和薄弱环节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外贸企业信心、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该文件被称为稳外贸“国16条”。

5月16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以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倍扩大中央财政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规模,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完善市场化运行长效机制,实现引导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破解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决定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6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部署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

李克强总理强调政策落实到位 痛批“尸位素餐”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5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使用的高频词是“抓落实”。

李克强说,去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场反应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使得一些好政策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国务院开会“议”了事,“决”了策,但如果没有“行”,就没有“效”。他强调,下一步国务院开展全面督查时,既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各部门、各级政府要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切实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李克强加重语气说,“说的难听点儿,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极大不负责!”

专家预计二季度经济企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一方面,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一直在进行定向结构性微调,涉及三农、小微企业财税金融方面政策正在落实,未来预期预调微调会更加频繁,而随着经济稳定性的增强,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不会低于一季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3月份以来,政府持续出台稳增长政策,预计未来仍将有政策出台。随着政策落实,经济活力会有一定的起色,经济需求将会稳定,下半年经济不会一路下滑,经济走稳的可能性将是大概率情形。

5.八大民生政策时事热点 篇五

一、房价回归是主线 保障房建管是重点

【民意期待】各类两会民意调查显示,“房地产调控”位居关注度前列,人们关心2012年楼市政策是否或如何“微调”。

【报告回应】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南通公务员培训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委员点评】张泓铭委员:楼市调控向何处去,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今年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保障房建设除了“保量”,今年会更加重视分配、退出等制度建设。

二、改革“攻坚克难”报告着墨较多 【民意期待】“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分别位居新华网和人民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榜首”,公众期待改革向纵深推进。

【报告回应】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代表点评】朱丽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着墨较多,多策并举直指难题,收入分配“调高”“提底”“扩中”,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这一系列安排显示政府有决心攻坚克难,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三、突出“监管能力”把好“入口关”

【民意期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热议,如何把好“入口关”,成为重大民生关切。

【报告回应】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委员点评】冯幸耘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食品安全的部署虽然言简意赅,但直中要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大难,关键是要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制度,协调联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四、强调推进政务诚信 构建社会征信系统

【民意期待】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日”。去年以来,公众既看到“最美妈妈”吴菊萍的壮举,也感受了“小悦悦事件”的悲伤。新时期应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如何加强道德诚信建设,值得每个人深思。

【报告回应】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守诚信、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代表点评】朱国萍代表:社会道德建设要从自己抓起,从身边抓起,从娃娃抓起。当务之急是全面构建社会征信体系,真正让“有信逢事好办,无信寸步难行”成为社会基本规范。

五、食品价格重稳定 “中间成本”要降低

【民意期待】物价“高位回稳”后走势如何,关注度高居新华网两会民意调查“第二位”。公众期待平衡好“稳增长”与“控物价”的关系。

【报告回应】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委员点评】邱立成委员: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物价,没有回避去年调控任务没完成的问题。今年提出调控物价要减税、扶持、让利、规范等多措并举,操作性较强,强调降低中间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时。同时,将控制食品价格作为重中之重,则显示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

六、投入给出“硬指标”敢于作出新承诺 【民意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点民生领域。

【报告回应】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代表点评】王荣华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

七、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首次写入政府报告 【民意期待】去年多起重大校车事故让校车安全成为民生新热点。舆论普遍关注,如何建立投入和监管的长效体系。

【报告回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代表点评】张凤宝代表:“校车安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说明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八、改进网络管理 创新社会服务

【民意期待】两会前夕,“政务微博”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平台。网络民意如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部门怎样善用网络破解难题?

【报告回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代表点评】张兆安代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政府部门必须善待网络、善用网络、善管网络。

6.民生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篇六

我县在深化铁路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上,主要是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踏勘选址、基础资料提供等方面工作。

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五条)

1、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始终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县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并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初步预计下降4.02%,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加快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实施,县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057万元,规划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5万吨城市污水,日处理1.5万吨的一期工程已于12月建成投入运行,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动工建设,二期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可达到3万吨;积极谋划县石牌镇污水处理工程,计划总投资3190万元、日处理能力1万吨城市污水;推进、两大水泥企业落实脱硫脱硝技改工程;县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工程进展良好,总投资3301万元,建成9个垃圾转运站,配备9辆垃圾运输车、18辆垃圾收集车,新建调度指挥中心,配备数字网络监控系统。

2、全面关闭烟花爆竹企业,淘汰高耗能原煤锅炉;成立县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有效推动了全县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开展节能产品惠民政策,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县20xx年度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切实做好推广工作,确保完成推广任务。

三、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八条)

1、一是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县全民健身中心总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108平方米,其中作为一期工程的体育馆总投资1.7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地下及地面混凝土浇筑已基本完成,整体框架已形成,正在进行看台及馆内设施建设,预计10月底基本完工。二是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省独旅游景区去年底成功获得国家“3A”景区称号,今年已经开始申报国家“4A”景区,有关申报材料已准备,预计年底可以通过国家、省旅游部门审核认证。该景区今年已经开始新的景点——开发。目前洞内抽水、地质勘探、外围施工已开始。三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展演展示工作。去年底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活动为期三天,集中展演、展示我县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省级、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如孔雀东南飞传说、石牌戏剧盔帽、顶雪贡糕、牛灯戏等。

2、一是继续实施县与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培训基地建设,每年引进10个该校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区域规划方面的研究生,开展校、县合作培养模式,鼓励实习研究生开展关系我县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方面的课题研究,该校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很好的建议和参考。二是成功引进交通银行在我县设立支行。20xx年1月17日,交通银行支行开业,为我县的金融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将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大力推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出台了《中共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县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分部门服务业考核办法和乡镇服务业考核办法),对全县的服务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摸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资金。

四、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九条)

1、一是积极学习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xx年本)》、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xx年本)》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到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更好的服务有关企业。二是建立完善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和用好全国联网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信息系统,确保在20xx年6月13日前做好统计汇总登记工作。

2、摸排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基础设施等领域示范项目,对于已开工建设和基本明确投资者的项目,应加快建设营运进程,或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形成示范效应;对于尚未确定投资者的项目,应创造条件,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及营运,具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有关项目业主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依法经营,努力把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对于这80个项目之外的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也要加快推进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开放。

3、为改进和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行为,县发改委成立行政许可科,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行政许可科窗口整体迁入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加强学习,完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真正践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十六条,第三小点)

出台多项淘汰落后产能的奖励措施,强化非煤矿山生产能力管理,出台《县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方案》,对照方案,符合关闭条件条件的矿山22家,列入20xx-20xx年整治关闭计划的15家,20xx年关闭非煤矿山7家。启动粘土类轮窑企业全面关闭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xx年关闭粘土轮窑企业22家。

7.促进民生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 篇七

关键词:民生,税收政策,税收制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心所在。现阶段民生方面的主要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环保、“三农”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不但要加大向这些方面的资金倾斜, 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 真正做到利民惠民。同时民生问题也是财政学界讨论的热点, 国内学者就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 本文在结合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 融合笔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的基本了解, 在我国目前民生发展的新阶段, 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出发就如何使税收更加向民生倾斜,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和谐社会视角下税收政策向民生倾斜的必要性

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每个企业以及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税收优惠政策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到了改善民生的重要位置, 税收用于改善民生中起到的作用也进一步彰显。

(一) 税收是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财力基础

政府要关注民生, 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财政支出, 这就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 近五年来, 我国税收收入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90%以上, 只有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才能为实现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 更多的在就业、教育、医疗、“三农”等方面实行资金的倾斜。国家在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加大投入, 从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计划安排看, 教育支出1981.39亿元, 增长23.69%;医疗卫生支出1277.14亿元, 增长49.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6.66亿元, 增长20.2%;保障性住房支出550.6亿元, 增长202.7%;环保支出1151.8亿元, 增长10.7%;“三农”支出7253.1亿元, 增长21.8%。现阶段, 我国在民生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 老百姓的预期必然会提高, 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必须要发挥组织收入的职能作用, 通过税收政策的不断完善, 正确处理好依法征税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 更好的改善民生。

(二)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2010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进一规范收入分配制度, 将“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分好, 其中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不可小视。税收从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范围来看, 主要是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收入分配。从调节个人分配来看, 不外是调节公仆、工人、个体私营主等之间分配, 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来看, 不外是调节地区、企业、单位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国家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 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税收法律制度,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 税收是保障民生发展的政策导向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区域发展不平衡, 行业结构不合理等不和谐矛盾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税收杠杆,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通过税率、税种、减免税等要素的调整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鼓励或限制其产品的生产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各级税务机关都要把惠及民生的各项税收政策落实到实处, 把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领域的税收优惠倾斜到位, 让更多的民众享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二、当前税收政策向民生倾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要自觉服务服从于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正在日益向民生倾斜, 显现了“税收增长”与“民生改善”的因果性关系, 但是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重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保障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力度不够

我国就业面临的形势严峻, 我国社会保障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优惠政策的范围不能很好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 比如一些“夕阳”也享受税收优惠, 这样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优惠对象过于狭窄, 安置企业限制太严, 减免税种限制过死, 符合优惠条件的企业大多只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且税前扣除的条件比较苛刻, 很多用在民生方面的开支, 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扣除比例小。三是鼓励下岗人员创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 个人所得税政策收入调节功能有待完善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基尼系数不断的提高, 贫富拆局逐渐拉大, 到2003年时我国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世界警戒值0.4, 成为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能力最强的税种, 但是由于受我国征管水平的限制, 且缺少完善的收入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大约65%的收入是来自工资薪金所得, 难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职能。同时, 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社会基础保障各方面的扣除力度较小, 不能体现其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对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的税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费用扣除, 适用于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所得;二是生计费用扣除, 适用于非生产经营所得。但是对于个人所得税笔者认为更应该考虑扣除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以及相关教育、医疗、保险等费用, 这样更能体现税收关注民生的意图。

(三) 房地产税收政策在体现住房制度改革方面作用不明显

住房问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头等大事, 近几年房地产业日益辉煌, 但是老百姓买不起房的越来越多, 国家在税收政策上也存在着很多漏洞。一是与房地产有关联的税种太多, 过于繁杂, 总体重流转, 轻保有。二是税权过于集中, 部分税收法规过于陈旧, 不能适应当今房产价值飞速增长的趋势。三是房地产市场管理不够规范, 住房转让环节的税收政策调节作用不明显。

(四) 生态税收理念落后, 支农税收政策力度不足

一方面在在支持“三农”农村种植业产品税收优惠相对较多, 养殖业产品税收优惠相对较少;农产品生产环节税收优惠相对较多, 销售环节税收优惠相对较少;农产品初加工环节税收优惠相对较多, 深加工环节税收优惠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在支持环境保护方面, 没有制订专门的环境税种, 难以形成稳定的、专门治理生态环境的税收收入来源, 并且关于生态环境税收规定的还不完善。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思考

税收政策服务科学发展,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向民生倾斜的税收政策, 要从深化税制改革, 树立正确的税收理念, 和谐征纳关系, 真正做到服务人民, 改善民生。

(一) 完善税制, 强化税收政策分配调节力度

一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实行综合与分项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 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调节力度, 堵塞收入流失漏洞, 保障一般群众的基本收入, 切实改善民生, 二是及时开征针对房产和其他资产的物业税。针对现在征收房地产税收的品目繁多, 综合开征物业税, 公平税负, 扩大对现有财产的征收范围, 进一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感。三是适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作为对个人所得税的有力补充, 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有效防止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鼓励社会捐赠, 救助弱势群体, 服务公益事业。四是加强征管, 通过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严厉打击非法暴富行为,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 鼓励劳动致富。

(二) 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开征专门的环境税, 用以保障环境保护资金的充足, 为专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有力财力支持。完善有关生态环境税收规定, 比如, 我们现在提倡低碳社会, 但是却没有吧煤炭这一能源的消费主体纳入到征税范围内。因此, 一方面, 要实施以节能、减排、降耗为中心, 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税收政策, 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加大对重点节能工程、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建设的财税投入力度, 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另一方面, 通过征收资源税,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使用资源的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民生。

(三) 加速费改税, 健全和完善税收体系

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乱收费的现象, 各地设置了各种名目的收费, 这些收费挤占了税收, 不但抬高了纳税单位和个人的负担水平, 而且使用不规范、很少用于民生。因此要加速费改税的进程, 减少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 杜绝制度外收入, 努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税制体系。一是对教育系统的“费改税”。将目前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等各种教育性收费改为教育税, 以提高其法律地位, 防止出现盲目乱收费的现象, 更多的体现税收对教育的政策优惠和投入力度的扩大。二是排污“费改税”。污染的负外部效应很强, 国家每年在治理污染方面花费巨大, 并且私人很难分摊买单, 因此可以对排放污染物, 滥用耗能材料及生产消费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课征排污税。这样更有利于监控税源, 有效发挥税收执法手段的优势, 由税务部门依据《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 强化征收渠道和征管手段, 加大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 促进清洁生产, 有利保护环境。

(四) 建立社会保障税收体系,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对社会保障税的征收,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确保财力支持, 二是加大财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 以商业保险, 慈善事业为补充,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大对紧急救助的投入, 帮助城乡特困群体, 加大对其医疗救助和紧急救助, 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五) 完善扩大就业的税收激励政策, 发挥税收协调作用

一是实施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税收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落实对下岗职工的创业优惠政策。二是执行税收政策要做到统筹兼顾, 在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保持政策的平衡性, 针对各类困难群体积极研究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制订有利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综上所述, 构建和谐社会, 关注民生, 税务部门要做好税收工作, 通过不断完善税制体系, 制定更多向民生倾斜的税收政策, 真正让税收惠及广大人民, 体现改革成果反哺社会、涵养民生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傅道忠.财政决策的民生导向探讨[J].当代财经, 2009, (03) .

[2]刘佐.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8.国内货币政策会出现重大调整吗? 篇八

2011年11月30日,央行突然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看上去十分突然(其消息发布晚于央视节目是绝无仅有的),其实,这次下调存在着无数个理由。比如,2011年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回落、官方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到较低水平、出口增长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占款出现少有的负增长、居民储蓄存款减少以及欧美国家经济衰退等,因此,这次下调也给市场有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这次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是国内货币政策松动的开始。

有市场人士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不仅可以增加金融市场过紧的流动性,而且还意味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给2012年的货币政策定位。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健基调不改变的基础上,逐渐回归常态。有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意味着房地产宏观调控将通过信贷逐渐放松方式而改变。不过,在本文作者看来,货币政策是否如市场意愿那样出现大转向,那是不确定的,还得看未来的经济形势的变化。

笔者认为,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整个银行信贷增长是否出现如2009年那样的情况,这种可能性不大。王歧山副总理就曾指出,防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因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缓解当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而不是如2009年那样使信贷过度扩张。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向市场发出一个试探性信号,先观察市场是如何反应的,以及未来经济数据有什么变化,特别是未来CPI是不是能够进一步回落。如果国内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那么整个货币政策的基调当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如果CPI开始回落,整个通胀压力减弱,那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速度可能会加快。

在笔者看来,2012年货币政策主导因素,就是如何来理顺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加快信贷利率市场化进程。因为在当前信贷数量管制及价格管制的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价格扭曲十分严重。如果不加快国内信贷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任何货币政策变化对金融资源所起的作用都是负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并不意味着银行存贷利率也随之下调。在CPI较高,目前仍然存在过高的负利率的情况下,银行基准利率下调的空间并不大,存款利率更是如此。反之,在严重的负利率的情况下,存款利率不仅不会下调,还存在上升的空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才能使其成为改变当前国内民间信贷市场及银行信贷市场“利率双轨制”的一次重要机会。否则,国内高利贷盛行的问题,不仅不容易解决,反而可能造成新一波的盛行。所以有人说,当前是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的时机,最关键的原因就在这里。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这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仅是货币政策的微调,是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2012年信贷增长估计会保持在8,2万亿左右),但这次政策变化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其一,它向市场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央行的货币政策将逐渐松动并转向。而这种松动会达到什么程度,以及会转向哪里,还得进一步观察;二是,三年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12次,锁定资金近20万亿,使得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足够的空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空间很大;三是,既然流动性放松是定向的,市场也就不用担心这次政策的变动是不是又会走上2009年资金涌入房地产的老路,也无须担心出现信贷过度扩张的局面。当前货币政策更多地强调的是对实体经济、农业及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等。

9.形势与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九

班级:****姓名:***任课老师:***成绩:

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关健字]:十二五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话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时,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十二五”时期必须全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此作了全面的论证和阐述。

“十二五”中明确指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是贯穿“十大任务”的重要工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出并贯彻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创新理论的结果。保障和改善民生,它在当前保增长,促发展,保稳定方面,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生产力比较低,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尚待完全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具体体现,如果不深刻认识这样的国情,不在理论上进行创新,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保增长、促发展、促稳定的战略方针产生重大影响。党中央正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民生是与经济相系,与政治相关,与社会相连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社会安定繁荣的基础,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则经济就发展,政局就稳定,社会就和谐。民生问题解决得不好,则经

济就滞后,政局就动荡,社会就不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做出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

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需求,也适应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方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保民生理论,需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在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民共同努力,我国社会必将出现更加和谐的大好局面。作为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支持党的领导,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主人翁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0.重大民生政策 篇十

一、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

(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统一接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政务服务事项通过一体化平台运行,网上可办事项数1020项,网办事项数占比79.75%;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是否实现100%网上可申请。

(二)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运行情况。持续实施“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机制,在前期已入驻的基础上,将邮政快递服务集中到大厅,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的目标。目前,入驻中心部门22个,进驻政务服务事项589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51项、公共服务事项338项,事项进驻率达97.51%。同时,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机关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落实了相关制度,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是政务服务限时办推进情况。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划转至我局,按照“一窗受理”模式,我局设立了工程建设审批窗口,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但截止目前,未有企业群众进行审批事项办理;

根据事项划转方案,不动产登记业务仍由原单位实施。

四是服务企业办事便利化情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采取“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模式,对市场准入事项采取一窗通办,通过州市场主体监管部门协助平台及时转递和无障碍交换登记数据,确保相同信息一次性采集、全方位共享,实现申请资料从“反复提交”向“一次性提交、部门流转、一档管理”转变,避免让企业重复办理信息登记、重复提交证明材料,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政务大厅制定统一的用水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名称预核,企业的备案申请、简易注销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等事项,免收手续费,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办结;

对各类企业的设立、变更登记事项,办结时限由法定的10日内缩短为3日内。

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方面

一是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的清理承接情况。整合政务资源,打破部门藩篱,持续推进职能部门权力运行由分立模式向相对集中模式转变,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对划转事项进行摸底调研,将市场准入、文卫教育、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等领域,19个部门的167项事项分三批划入行政审批局行使,实现行政事项高度集成、人员大幅精简、流程最大优化。

上一篇:出国留学怎么贷款下一篇:动作的三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