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物流人才

2024-10-10

培养物流人才(共8篇)

1.培养物流人才 篇一

实施飞机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质量人才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系列报道之三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西部12个省、市唯一的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学院始建于1954年,1986年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校,2006年转制为普通高等院校,由共青团重庆市委主管,与重庆市团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被团中央、重庆市人民政府、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分别命名为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重庆市青年活动阵地、重庆青年干部培训基地和重庆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是重庆市青年联合会、重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重庆市青年商会等协会及其所属企业的定点人才培养院校。

办学特色解读

专访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艳

张书记指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经过5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一套以“飞机”模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切实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人文素质一体化培养工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程和实践育人工程为载体,科学培养“忠诚勤奋,文明高雅,技术全面,能力出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如飞机一样在今后的人生航程中腾飞翱翔。在学院教职工的心目中,高职人才培养就如制造飞机,政治品格是机头,专业知识是机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是两翼,职业核心能力是机尾。

“人生就像飞机航行,有了正确的方向,才会有成功的人生。”张书记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政治引领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将学生的政治品格如同飞机的机头一样进行精心设计和打造,充分发挥团属院校政治育人的优势,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统揽,通过“三个课堂”(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个层次”(面向全体学生、抓好中坚层面、抓好示范层面)、“三史教育”(党史、团史、校史)和“三项实践”(同吃同住同劳动、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的培养,努力使全体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始终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掌握适度的专业知识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张书记告诉笔者,近年来,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以“三风”建设为载体,狠抓教学质量管理,不断加大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切实增强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让学生及时掌握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常识,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在注重专业建设的同时,还特别注重校外专业带头人的选聘。“目前,我们除了有本校的‘双师型’教师外,每个专业都选聘了校外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知名专家授课,学生学的专业知识不仅有适用的理论,更有生产前沿的基础常识,对

学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使学院在打造人才这架‘飞机’时,确保了‘机身’的宽敞和实用。”张书记颇形象地介绍到。

飞机要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机翼很重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培养既具有过硬‘职业技能’,又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双翼型人才’,尤显重要。”张书记介绍到:目前,学院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27个工种的国家技术等级培训和鉴定资质,学生通过日常专业技能训练,毕业时既有毕业证,更有多个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职业竞争力必然优于其他同类院校。同时,学院是全市首批“唱读讲传”示范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高校,通过对学生三年需具备的人文素质进行系统规划、分学期和年级进行实施,并通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证书进行显性评价,不断锤炼当代优秀青年的良好精神风尚,努力使全体学生具有强硬的职业竞争实力。

机尾在飞机飞行过程中起着稳定和平衡的作用。为了保障学生在职业生涯中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应对职业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在我市率先实施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广大学生掌握超越于一般技能的复合型和综合性技术。张书记自豪地介绍到:“我们学院目前是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示范培训的试点单位、是国家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与实效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单位,让学生具有了过硬的职业核心能力,实际上就是给学生交了一把人生成功的金钥匙。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在职业竞争中永立熬头的杀手锏。”

2.培养物流人才 篇二

一、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

1. 从企业和院校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方面来看,我国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但突出的问题是现代优秀物流人才相当匮乏。从目前物流产业的现状看,人才培养环境、培养机制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缺陷。比如,在一些物流企业中,由于用人机制不完善,造成人员流动性过大;不管是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企业,还是其它企业,仅是对本企业的操作流程进行一般的上岗与在岗培训,没有培训企业员工的物流专业讲师,无力承担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加之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很多物流专业人才在自身职业规划上,缺乏统一性和延续性,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另外,在院校教学方面,目前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与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几乎都设立了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为中低端人才与操作人员,而培养中高端物流人才的院校几乎没有。由于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缺乏资金投入,使培养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问题都成为我国物流业产业发展的瓶颈。

2. 从市场对物流人员需求来看,我国具有相关物流功能的企业约70余万家,据人事部门调研显示,全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已高达600余万人,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2010年为30~40万人。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根据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物流市场需求将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外向型国际人才、物流科研高级人才奇缺,尤其是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英语、国际物流及物流管理理论和技能的经营型复合型物流人才。

二、改进和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 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构建科学的物流学校教育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综合性、物流产业的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这就要求了物流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行业的特点要求这类人才一方面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较宽泛的知识面和比较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有效组织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从事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高校要搞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与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等关系密切,因此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搞好物流学科建设。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建构课程体系。

2. 加强物流认证职业培训,健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资的广域流通,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这就需要专业的物流认证培训。物流行业实行有效的内部培训,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实际的操作、经验的交流、开办专门的学习班等形式可以迅速的为企业培养一批实用型物流人才。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培训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 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职业培训要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 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还要培训物流专业管理人员。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晚, 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刚刚起步, 因此,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 尽快建立和统一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同时充分发挥物流企业和教育部门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 将物流学历教育与物流人才的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完善物流从业人员的终身教育。

3.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推进物流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所以,要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的成果用于企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学校通过制定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工程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环境;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科研机构,建好物流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为培养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争取毕业论文“真题真做”,解决物流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 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物流人才紧缺。物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 如今物流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物流人才总量供不应求, 物流人才培养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 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 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关键词:物流,复合型,多层次,认证

参考文献

[1]段力宇.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6

[2]黎冰, 武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0

3.培养物流人才 篇三

【關键词】 优化 人才培养 方案 提高 质量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而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教育功能的扩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资源配置、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变革等。正如温家宝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领导小组会议讲话中强调的“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

因此,现阶段的教育不能只考虑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由此引发的质的变化。在市场机制逐步深化和成熟的过程中,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理性呼唤与高校内部培养出的人才匹配程度弱的矛盾凸现,面对新形势,高等教育如何定位,如何选择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找准各类专业的定位与特色,是目前应思考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1.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

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创新,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不同性质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属地方院校,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明晰了“以人为本,教育创新,特色办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方向,在客观分析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定位等因素基础上,确定了将学校由以农科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建设成为以农为优势和特色、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国内先进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修订,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解决好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使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走上自己独特的求生存、求辉煌的发展之路。

1.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根本保证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基本育人环节,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积淀、教育理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在人才培养上的反应,是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需要。地方大学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都面临着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切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应”党和国家事业之“实”,满足社会人才之需,应当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杠杆。

1.3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吉林农业大学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已运行3年,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课程体系结构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力不够,课程设置过于繁杂、课程之间衔接、交叉处理欠妥,存在交叉重复内容,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不能有效衔接,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有必要对现行方案进行修订,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其他隐性的、具体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利用调研、研讨,以及审核、完善的过程找准问题,破解一些难题,以此促进吉林农业大学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这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要求,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学校也将在一个一个问题的破解中获得发展机遇,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4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要解决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源问题,使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更加符合社会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落脚点是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核心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为目标。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一致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教学内容方法的创新,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即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其次,要充分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本科人才不再是定位于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教育过程既要重视知识培养,又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本次修订工作要紧密结合学校“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内涵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教育创新大讨论,深入开展调研和研讨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

2.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2.1构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三个平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将院级选修课与校级选修课合并,增加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增设创新学分,搭建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实现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学校下发了《吉林农业大学2009年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吉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新一轮全面修订工作。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根据“育人为先,强化基础,注重实践,拓展素质,因材施教,突出特色,鼓励创新“的基本思路,科学修订具有学校或不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主要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专业教育要为学生合理构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梯级递进的系列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构建人文与科学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提升专业能力的实践体系建设。方案增加了学生选修课的比例,目的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发展,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体现弹性和多样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设置创新学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创新。因此,人才培养要根据每个学生智力层次、兴趣爱好、职业取向与需求,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2.2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按专业类别规定最低总学分以及各部分学分比例,指导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优势、目标定位,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体现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每个专业都要认真分析挖掘自身优势,凝练专业方向与特色,明晰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课程体系,选派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兼备的优秀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教学任务,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提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比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相关实验课程内容整合独立开设,单独考核,单独计算学分;在保证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要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课程的比例,同时要注重教学效果。鼓励大学生参加老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将其科研工作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毕业论文结合起來,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生源。

2.4对学生成才支撑作用较强的基础课,要进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

学校要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化学等部分基础课进行分级教学,目的是加强基础课教学,为学生考研深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也满足了应用型人才的合理需求。基础课专业负责人或任课老师要了解吉林农业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当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合理提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材及学时数有差异性的教学大纲,体现“因材施教”现代育人方针。

3. 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质量的保证,也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保证,更是高校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干力量,是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地方高校要与时俱进,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肩负起责任。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和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吉林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也体现了学校的竞争力。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目的是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宏观领导和咨询指导,并在教务处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安排,以确保工作质量。

学校将修订工作划分为动员、实施、验收和完善四个阶段,并分别规定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为各教学单位组织和安排修订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指导。

4.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篇四

摘要:在我国冷链物流的高速发展时期,冷链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全面阐述冷链物流人才含义与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系统研究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关键词:冷链物流 人才培养 对策研究

一、冷链物流人才含义及分类

(一)冷链物流人才含义

冷链物流人才是指在整个冷链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过程中从事相关的研究、管理、操作工作,使冷链物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确保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专业性人员。

(二)冷链物流人才分类

1.研究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从事冷链物流相关理论研究、冷链物流相关技术研发、冷链物流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的人员。这类人才应具备较高的冷链物流理论知识和冷链物流教学与研究能力,同时还具有将冷链物流理论应用到冷链实践的能力。

2.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冷链物流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负责冷链物流运筹的人员。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不但需要宽厚的冷链物流相关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主要是指在物流企业从事冷链物流技术操作的现场作业人员。操作型冷链物流人才需掌握基本的冷链物流知识,具备较强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冷链物流具体作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意识淡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冷链物流企业逐渐意识到冷链物流相关的研究、管理、操作等人才对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冷链物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基于成本费用的考虑,企业对参与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积极性不高。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虽然认识到冷链物流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少针对冷链物流人才所需知识结构、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开展专门的培养。

(二)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尽管部分学校开展了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但也是作为物流专业的一个方向,在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岗位分析、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冷链物流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培养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操的方式;岗位分析准确性缺乏导致岗位划分较为单一笼统;培养方向与企业业务人才需求契合度不高;培养目标滞后固化不能适应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三)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我国的冷链物流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正以专业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冷链物流活动与实践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应企业的高度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冷链物流实践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增长,我国的冷链物流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相关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运作的特殊性,与冷链物流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也滞后于冷链物流的实践。

(四)冷链物流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作为新兴专业的冷链物流管理,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而纵观我国的物流教育师资结构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物流专业教师是从管理学、工科、财经、贸易等学科转型而来,缺乏对冷链物流理论和发展规律的系统认知,而冷链物流的教师也鲜有物流企业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对冷链物流运作的全面掌控,因此,打造一支既通晓冷链物流理论又掌握冷链物流业务运作的师资队伍对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五)冷链物流教育资源缺乏共享

冷链物流专业性强的特点意味着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冷链物流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涵盖了管理学、工程学、制冷学、商品学等,同时拥有其相关专业的学校少之甚少,学校内部教育的稀缺与内部资源共享的缺乏,使得冷链物流教育开展困难重重。而作为实践环境资源丰富的冷链物流企业,基于费用和管理的因素,不太愿意参与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缺乏校企合作的困境。

三、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一)营造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

冷链物流人才是冷链物流价值最终的实现者,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升级发展的瓶颈。发展冷链物流必须坚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先行的理念,而作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两大阵营的学校和企业理应成为此项工作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因此,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发挥职能引导作用,高瞻远瞩地在优势资源的学校科学设置冷链物流特色专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冷链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参与到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中来,形成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冷链物流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置供需匹配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冷链物流人才有效输出的重要保障,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创立供需一致的理实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冷链物流企业缺乏是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人才,因此,学校应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兼修的特色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能力方面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培育学生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研究 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冷链物流理论的支撑与冷链物流教育理念的保障,因时制宜地开展冷链物流理论与教育理念的研究,已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冷链物流理论研究不仅包括冷链物流法律规范与配套制度、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运作、冷链物流标准、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等,还包括冷链物流硬件配套规划和冷链物流新型技术。冷链物流教育理念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在传授冷链物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冷链物流操作技能,以及结合冷链物流企业的实际流程与运作,实景耦合地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

(四)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冷链物流的复杂性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加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模式:一是从高校、企业、国外引进高水平的冷链物流高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二是选派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开展进修,进一步优化冷链物流知识结构,提升冷链物流理论水平。三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让教师深入冷链物流企业参与企业运作,掌握冷链物流管理方法与操作技能。四是聘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和冷链物流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增强冷链物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五)构建冷链物流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

冷链物流专业的多学科彼此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冷链物流人才高要求性和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艰巨性,促进校内资源与跨校资源的横向联系和实施校企资源共享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中,可以通过系部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的师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实施学科优势互补开展联合培养。在跨校资源的横向联系上主要体现在与冷链物流专业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制冷工程、食品工程、财务管理、汽车技术等学科门类的资源共享。通过冷链物流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采取校企联合办学方式使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专业教学过程、选派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实施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冷凯君,初叶萍,陈向军.关于湖北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 180-183.

[2]葛晓雯,么贵永.北京市冷链物流人才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2,(15): 22-25. [3]段延梅,王旭,姜颖.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4): 233.

[4]文晓巍,张启华.浅析高校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8):

228-229.

[5]黄芬.武汉高职冷链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研究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 127-129.

5.培养物流人才 篇五

[关键词]教育复合型人才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倪志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苏南通2260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7-02

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化教育和全民化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单一的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值得关注。

一、复合型人才产生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均衡,教育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单一的、过度强调专业的教育为主,以培养专家型人才的模式为主,突出地体现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特色。在我国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情况下,这种“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逐渐凸显,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文化素质相对不均衡、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创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要想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以及培养过程、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从1989年上海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明确提出“复合型”概念开始,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受到了全国高等院校的关注和重视,部分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专业开始出现。

二、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复合型人才,其核心仍然是“人才”,而复合型人才与其他人才的本质区别在于“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复合”是指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又称为综合型人才和全面型人才。“复合”二字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复杂但不混乱,合而不分,分而必合,能够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之,复合型人才是符合21世纪需要的多元化、全面化的时代精英。

复合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根本就是要打破僵化的思想和做法,使学生能够在不同专业或学科领域内汲取知识和技能,并能良好地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的宽泛性和技能的多样性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生存和生活基础,其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更具有广泛、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知识方面。其一,知识广而丰富。复合型人才最基本的是要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专业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同时要能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在具备丰富、多样的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需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打好基础,更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一块实验田,从而减少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期,也为其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复合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以外,还应具备其他类型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交际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知识的转换与互融。复合型人才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散思维,而是应该本着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相互交融为基础,从而形成更新的知识和更新的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新的技巧和方法。知识的转换与交融程度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能否融合多学科知识并使其发挥综合作用,是判断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2.能力方面。其一,素质全面。素质全面体现在不但要把丰富多元的知识融于一体,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不是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知识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另外,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更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具有自信、乐观、豁达的品质以及吃苦耐劳、对抗挫折的良好素质。

其二,具有创新性。江泽民同志曾明确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转换与融合,实现对自 身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并能获得一种更新的思维、方法和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也就是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这是复合型人才创造力的激发过程,也是复合型人才自如运用知识的重要体现。

总之,复合型人才既具有丰富而又全面的知识,又具有综合创新的复合型能力。一般来讲,由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一以及高校培养的模式各异,所以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教育工程。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深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改革涉及教育理念的改变、管理体制的完善、教育内容的更新等。可见,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模式。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使命决定了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创新、改革、提升,从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互融与转换,从而使知识转换成真正的生产力。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经历了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发展的过程,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不断追求发展与进步的历程,高等教育在不断追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同时,教育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和技术的单一性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有效地转换和利用丰富、多元的知识就成了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快,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提升发展能力。特别是由于高等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领域要尊重和鼓励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在摒弃过时的、单一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同时,要转变观念,培养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和方法。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更要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优良的品质。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做到思想先行。观念的转变和思维方式的灵活运用,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打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模式,拓宽人才培养的领域,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就很难落实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想与理念。所以,高校教师更应该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教师还应该博览群书,用宽广的教学视角和生动的社会案例为学生的学习发挥导向作用。

3.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要有深厚的知识和多样的技能,这就需要合理、科学而又实用地设置和安排课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的方向,也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视野扩展。复合型人才的教育课程应贯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自行设计课程。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和爱好,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后续继续教育问题,从而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把知识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所以,在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实践性,重视和强化应用性,因材施教,把握好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要求。

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6.培养物流人才 篇六

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出现“闭门造车”现象,较少经过企业调研,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较少考虑当地经济和发展的需要,以致专业定位与企业岗位需求严重不符,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岗位需要。除此之外,专业设置缺乏科学论证,专业设置过窄,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抽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沿用本科教育的方法,忽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没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2实训资源缺乏

各院校虽重视实践性培养,但实训设施有限,只能通过企业实习基地加强对学生实训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主要以校内教学为主,利用实训室已有的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校内实训室由于受资金、场地等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建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实训基地,大多实训基地存在综合性差、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低、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导致校内实训教学与物流行业的发展相脱节,实训教学效果较差。校外实习主要以校企合作方式展开,通过学生在合作单位实习,加深学生对岗位需求、岗位能力的认识。然而实习岗位比较单一,主要是与仓储物流相关的岗位,从事的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工工作,工作性质重复、单调,很少被安排在与物流相关的领域,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与实习过程中形成的岗位能力不符,造成学生心理落差较大。

3教学方法落后

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上课时,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单调,缺乏趣味性;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脱离实际,违背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物流只限于理论掌握阶段,很难应用于实践。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了,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4师资力量薄弱[3]

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崛起的行业,专业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大多从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本身不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主要由管理类、交通运输类等相似专业演变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物流方面处理问题的方法一知半解,缺乏物流学科新知识、新理论的研究和培训,不能把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师资整体水平一般,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

3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是在充分调研昆山地区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物流管理应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职业领域、职业能力的分析,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业建设指导,培养面向地区性物流园区和企业,在一线从事中基层物流服务和管理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使得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2构建符合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

1物流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需求分析[4]

针对昆山人才市场的需求统计,对物流相关职业进行仔细和认真的研究,以企业工作的内容为出发点,挖掘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以此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使得课程设置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对毕业生、物流企业调研发现,目前物流行业岗位存在第三方物流、制造业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职业方向,学生所从事的主要有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信息等几方面的工作,结合具体的岗位设计整体理论框架和具体内容,使学生能够目标明确、学有所获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构建“1+4+N”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昆山经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得出昆山物流行业对中、初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巨大,剖析其岗位素质要求,搭建与职业岗位能力完全相符的“1+4+N”的体系框架。“1”指职业能力专业平台,即专业课程平台,“4”指制造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商贸业物流、国际物流等四大物流职业方向,“N”指选修课,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未来的规划任意选择部分课程,选修课共计13学分。第1、第2学期重点学习基础课程,如“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等;第3、第4学期重点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第5学期为专业方向技术课学习阶段,如“国际货运代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践,并有对应的教师进行指导。“1+4+N”课程体系满足了昆山物流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中不仅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而且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专业选修课,根据昆山企业需求特点和学校特色把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选择,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有用人才。

3采用“三阶段,三循环,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阶段”即物流认知实习阶段、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实习阶段。一年级的认知实习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前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知实习,走出去,到社会去参观、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产生、发展与应对等的实际状况,以亲身感受与体会社会的发展及变化,了解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及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业务流程等相关工作。二年级的企业顶岗实习是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物流企业岗位,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顶岗实习加以运用。三年级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兴趣及所选专业安排不同的就业岗位,结合四大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敬业精神,使学生得到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从事技能应用工作的初步能力,完成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三循环”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三重循环,这是将理论成功运用到实际的有效途径和理想的做法。

它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学生需要找出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后续的学习中重点强化相关知识,使学生直接从学校融入企业,真正达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专业设置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规律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过程。通过校内基础技能学习、校外职业认知实习→校内职业技能学习、校外顶岗实习→校内综合技能学习、毕业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5]。“三结结合”即德技技、理实、课课证相结合。“德技结合”是指物流专专业在专业课课程研讨时,共共同探讨各门专业课程程涉及的德育育教育资源。教师备课时时把德育教育育与专业知识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时加强自身的的道德修养,不仅专业知识识和技能与社社会接轨,思思想品德也能能符合社会需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在在讲述理论知知识的同时引引入品德方面面的案例,通通过分析,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此外外,在体验式教学法中中,教师通过过设置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行角色模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体体现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程度,还体现现出团队合作作精神、为人处处世的态度等等德育方面的的内容。“理实结合”是是将理论用于于实践的一种种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学中引入真实实的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成的过程中加强理论知知识的学习。“课证结合””是把专业涉涉及的单证员员、助理物流流师、助理采采购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培养目标结合合起来,把课课程内容与证证书考试范围融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考考试通过率。

4构建校校企合作平台台

为达到到物流管理专专业学生岗位位职业能力的的培养要求,使学生能够够在真实职场情境或真实企企业环境下完成相应实实践技能的锻锻炼,物流管管理专业与企企业合作,学学生通过企业业掌握了实践技能,企业员员工加强了技能培训,成为与行业业交流的重要要窗口。一方方面,校企共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和实验实训室,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与与教材,共同同进行员工与与师资的培训训,使学生更更符合企业需需求;另一方面,双方定期期开展双向性的技术培培训和技术合合作,让双方方能共同渗透透到对方的日常工作和生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专业教教师进入企业生产现场场,与企业人人员共同研讨讨流程管理、物流操作等等课题,同时时企业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方案、培养计划的制订订,参与课程程标准、课程程整体、单元元设计、学习习情境等设计计,参与课程教学与实践环环节辅导,使双方的合合作能进入良良性循环,形形成“共生型型”关系。

5建立“双师型”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

构建一一支校企合作作的“双师型型”素质的专专兼职教学团团队,重视利用企业和社会会资源,促进进学校与企业的全面沟沟通与合作,实现技能型型、应用型的的人才培养目标标。校内专专任教师,要要有敬业乐群群,对工作精精益求精的态态度,掌握本本职工作基础理论,能运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决问题,对本本专业最新成成果有一定了了解。教师要要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不断提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自身身素质,学校校也要协助教教师实施能力力提升计划,例如,学校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培训、专业实实践技能的培培训、安排教教师到高校继继续进修、选选派教师进企业访问学习和和组织企业人员与学校校教师深度交交流,使教师师能够与时俱俱进。企业兼职教师是由本专业聘请的一批在企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构成的,由于兼职教师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讲课过程中,能够融入企业案例,使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教学效果良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企业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任教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共同开发实训基地,课程成绩的评定由专兼职师资共同负责完成,实现了课程成绩评定的多元化,打破了终结性考核的方式,融入了过程性考核。

4结语

7.培养物流人才 篇七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服务领域的产业规划。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 也受到较为重要的影响。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 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 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 我国物流高等教育近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目前, 我国在本科教育层次设置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根据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 截至2009年我国约370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约40所院校开设了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无论是物流管理专业还是物流工程专业都是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作为新兴发展的学科专业, 办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

近年来, 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在物流类学科专业的师资培养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规范上, 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全国范围内的物流类本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发布, 各个学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 对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自教学的需要, 但从总体上看, 当前物流类学科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得到处理, 将严重影响物流类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 制约物流类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针对物流类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创新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办学定位是 “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物流与信息管理系有2000多名学生, 物流专业受到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物流管理专业也被我院批为“特色专业”加以重视。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实际操作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更加学到理论联系实际, 必须尽快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了解企业需求, 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 必要的建立一个“综合物流实训室”和一批学生实习基地。有利于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和增长实践知识, 满足企业的实用人才需求, 从而开创学校育人、学生增长才干、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三赢局面。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我系制定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提供参考和共同研究。

1 理论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设置尽量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物流专业强调通才教育, 培养目标不太明确, 缺乏专业定向和深度, 课程的设置重点不突出, 很难满足物流专业多层面多类别的人才需求。为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了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

1.1 公共课、基础课

主框架由政治理论课、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及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与软件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主干课程组成。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由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主干课程组成。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流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为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打好基础。

1.3 专业课

我系开设了12门物流专业必修课程 (物流管理概论、采购管理、仓储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货运代理、物流实训课教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 10多门物流专业选修课程 (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港口物流管理、国际物流、3D国际货贷与报关实训、3D仓储实训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 掌握从事现代物流业务所必需的专业理论与方法;同时结合现场教学、到物流企业进行实习以及实验室的模拟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物流专业知识。

2 综合物流实训室建设目标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实际操作的特点, 使学生更加学到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院领导决定建设“综合物流实训室”。

“综合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是我系根据市场上企业对实用人才需求自行设计和规划的, 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 “综合物流实训室”的建设, 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 并结合教学单位的教育特色。基于现代综合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目的, 包括物流教学系统、物流设备、实训手册、物流实训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信息应用和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和所对应的3D物流实训软件, 以发挥物流实训室的功效, 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 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物流实训室”的建设不但要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 还要能承担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具体来说, 实训室服务的对象不单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师生, 根据学校的要求, 还应为商贸应用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实训课程提供教学支持。对外可以帮助生产制造型企业、物流公司等进行员工的培训, 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企业间合作的距离。

3 教学合作

为了增加与国外院校的教学合作, 我院现已与瑞典耶夫勒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根据协议, 我系物流管理专业每年将有一批学生赴耶夫勒大学参加“2+2学士项目”、“3+1学士学位项目”以及“10+10硕士学位项目”, 同时双方将各自派遣部分专业教师进行调研、交流及学术报告讲演。

4 学术活动与研修见习

使学生更加学到理论联系实际和了解物流业发展, 除日常教学活动外, 我院物流与信息管理系还积极对外联系, 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赛、对社会知名物流企业 (集团) 的调研参观以及邀请物流专家为学生作学术讲座。

学生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联系和组织学生研修见习, 国际物流企业和国际港口, 深圳盐田国际港口、深九国际物流、格力物流、宅急送等物流企业。

为了方便物流专业学生就业, 成立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中心。经过我学院培训中心培训的学员, 参加全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5%。

基于以上内容我院制定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和研究方向。随着物流实践的普及和深入, 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 高级管理物流人才成为短缺人才, 而我们培养的就是这种高级管理物流人才, 来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从行业需求看, 主要需求来自制造业、商业、物流业、国际物流、港口物流等;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看, 主要需求来自仓储管理、运输及配送管理、订单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提供全面的物流基础和具有特色的专长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不断改进和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了满足企业的实用人才需求, 我系制定出满足社会物流人才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从而开创了学校育人、学生增长实用才干、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三赢局面。

8.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篇八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77-02

物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技术的进步都需要大量从事基础操作和基层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这一类型人才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不足,导致高职物流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都不能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制订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不足。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展过程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过程和方式、培养条件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其内容涵盖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是专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取决于市场需求和高职院校自身的能力;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内容的形式体现,来自于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师资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训条件是提高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最早的表现形式是专业教学计划,其内容包括招生对象、培养目标、业务规格、教学内容、成绩考核、毕业方式、综合教育、计划的执行和教学计划表十个部分。其中主要就教学内容做了详细的安排,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没有对师资队伍及实训条件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学计划发展成为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提出具体的要求,课程体系的开发也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凸显了高职人才培养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特色。

2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

专业定位宽泛,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脱节 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定位笼统、宽泛,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将来需要从事、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缺乏认真、深入的调研、分析和论证,导致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与现实需求脱节。

课程体系设计无特色,不科学 课程设置上,各高职院校纷纷效仿,千篇一律,从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设置几乎大同小异,没有各自的特点;在课程开设顺序和教学所学时间确定上缺乏科学的安排,不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掌握。另外,尽管在课程开设上都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开发,但课程开发抓不住由“工”到“学”的要点,流于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上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和培养人才的区域性,对具体课程内容研究很少,仍然停留在学科体系设计以及理论教学基础上。

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组织不系统 物流专业实务性非常强,不仅要有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也很多,需要建立较多的实训教学基地。目前高职院校的相对经费较少,难以在物流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从而导致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即使安排实践教学,由于经费的紧张,要么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要么实践教学组织不系统,从而导致部分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适应期较长。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团队建设不合理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而高职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学人员多是从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同时也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双师型”物流专业教师团队。

3 解决的措施

以岗定学,细化专业定位和技能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要切合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充分来自于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要在深入分析企业岗位设置、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要以企业的岗位职责为依据,在细分企业岗位职责要求的基础上,细化与专业定位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

整合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合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体现,也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它的改革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具体实施。因此,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重构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

优化课程体系,就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开设的课程、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课程开设的时间、所用教学时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要建立在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适度的理论水平,实践性强,综合素质高,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是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所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注重实用的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质量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融合专业知识、信息科学、自我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使用等方面,各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校企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物流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物流专业的教师要求具有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但也有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生产企业等物流管理部门的实际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指让教师具有物流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让高校教师分批到企业去实习,掌握物流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经验。此外,聘任企业专家和社会学者到高校兼职教课也是一种办法。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时刻紧贴物流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修订,使得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满足物流企业需求,推动物流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要做的功课还很多[N].中国教育报,2009-08-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姜大渊.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王公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J].价值工程,

上一篇:中国网络安全法学习心得下一篇:装饰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