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2024-09-16

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精选8篇)

1.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篇一

武威城市精神文化调查研究

本文从武威普通市民的角度,运用调查问卷和访问法的.方式,来认知武威城市精神文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威应从城市形象,经济、文化符号方面来树立武威城市创新的精神文化.

作 者:晋艺波 作者单位:武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甘肃,武威,733000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9)分类号:G0关键词:城市精神文化 城市形象

2.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篇二

一、城市品牌——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

今天, 城市品牌日益成为城市最宝贵、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品牌价值不仅在于其能为城市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声望,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成为其潜在的消费者, 还在于其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新财富的巨大潜能。随着城市品牌在推动城市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城市品牌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并与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并驾齐驱的现象。

城市品牌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概念。文化是城市品牌识别固有的一面, 它是城市品牌的主要动力。城市品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产品, 城市品牌的精神力量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城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凝结在城市品牌上的城市精华, 又是渗透到城市品牌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

城市品牌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空间, 相应的也是市场空间, 而市场的核心是消费, 消费的本质内涵是文化, 人们在消费品牌的同时, 也在消费着文化;城市经营品牌的过程, 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 城市的消费者接受了品牌, 也就接纳了文化。城市品牌蕴含的文化只有与城市的消费者所属的文化相适应、相一致, 才能得到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 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

二、文化力是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益迫切, 一个只能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 一个平庸得毫无文化特色的城市对于具有现代化心理的人来说是无法认同的。因此, 城市品牌建设的作用在于人、城市、文化三者的互动, 形成一个多变的体系, 呈现出人造城市、城市造人, 人造文化、文化造人, 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这样一个互为作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机体。在城市经营中, 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 打造城市品牌, 将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1. 城市文化有利于强化城市居民意识, 增强城市品牌的向心力、凝聚力

城市文化是长期积淀形成的, 是由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 因而人们对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文化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并起到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作用, 进一步促使城市文化深入人心, 强化市民的服务意识。一个好的城市品牌对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 使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例如, 在我国, 多少年来, 人们传颂“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说的是苏州和杭州的自然文化资源的独特性。而苏州和杭州很少有人嫌弃本市而想外迁的, 这就是因为有了“人间天堂”这个品牌而大大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富有个性的城市理念传播, 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会把市民的精神凝聚到城市发展这一中心上来, 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 并进而营造出人人为城市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气氛, 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深圳的“拓荒牛”形象就极大的增强了深圳市民的城市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在深圳特区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市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素质, 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一座城市的市民生活素质, 反映和表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一般说来, 市民生活素质包括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否健康的生理、心理和道德, 是否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生活素质决定了市民所具备的视野, 也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总体文化品位的高低, 这一切都是构建城市品牌的关键要素。显而易见, 要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质, 文化建设在其中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这既依赖于普遍有效推行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也依赖于总体性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为居民的智力成长和知识底蕴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同时也能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提升。

文化在提升城市居民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生活素质的同时, 还大大有助于强化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塑造城市文明风气, 影响城市的生活方式, 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进一步提高城市品牌的凝聚力, 以文化凝聚人心, 陶冶市民情操,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使城市居民积极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

2. 城市文化决定了城市品牌的定位, 丰富了城市品牌的内涵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各个城市均加大了了绿地花园、喷泉广场、高楼大厦、宽阔街道的建设, 要想从城市的外在面貌区分城市的优劣越来越难。只有城市文化这种深层次的底蕴, 才是识别城市特征的首要标识, 只有从市民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生活理想、精神崇尚、行为方式、处世态度等方面才能把握城市的内在脉动。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独特的自然景观, 新颖的街道布局, 以及它的外在特征对于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价值, 但是, 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在形象特征之外, 真正给人们长久品位的还是建筑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 每一座城市在建设城市品牌时, 都在深入的研究本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从而做出准确的定位。每个城市的文化都有其个性特点, 或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或是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文化, 这些特点往往需要城市品牌来展现出来。例如上海市就以外滩丰富多彩的建筑、繁荣的商业和逐步崛起的金融业为内容的品牌形象, 展示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色。美国的洛杉矶则以好莱坞电影、篮球和知名的大学构成了它的城市形象, 体现了它的品牌独特性。

城市品牌的树立应该要有出色的产品和产业来烘托和支持, 培育知名的文化产品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因此, 需要积极扶持城市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来培育特色文化产品、名牌产品带动城市品牌形成, 品牌产品与城市品牌相互提升、相得益彰。以文化精神为依托的产品, 不仅能给人们以直接的物质享受, 同时也给人们提供精神的营养, 使人们从中领略到独特的城市精神、地域文化。较之一般的产品而言, 它具有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成为特定城市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 成为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如巴黎以时装和香水成就时尚之都这一品牌, 汉诺威亦无以伦比的国际会展业成为世界会展之都, 维也纳则以文化艺术产业发达的音乐之都著称于世, 法国里尔市2004年8月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称誉, 宜宾五粮液、绵阳长虹、青岛海尔等都已经成为知名产品带动城市崛起和城市品牌塑造的典型。

3. 城市文化增强了城市品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现代城市文化对城市周围的地域, 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作用, 其文化的内容和风格可以辐射、感染、影响其周围群落, 乃至整个区域的文化, 促进整个文化的发展繁荣。城市文化的辐射性有利于城市品牌的传播。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 城市的形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了条件, 人员的流动带动了跨地区文化的传播, 使城市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向四周辐射, 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外部的扩散力。好的城市品牌必然具有较强的辐射力, 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 认同性越大, 其辐射力也就越强, 相应的其吸引力也就越大。如广州作为商都, 商贾云集, 游客络绎不绝, 不仅带来了异地文化, 更传播了广州的城市文化, 使广州“商都”这一城市品牌闻名全国。

城市文化能大幅度提升城市品牌的亲和力, 有助于提高目标受众对城市品牌的社会记忆, 以及对城市的偏好和信任, 也就是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而提升城市品牌的资产价值。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可以使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形象, 使人们了解它, 在脑海中形象化它。可以使得这个城市在某一方面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够具有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对外产生较强的辐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1) 有助于吸引人才。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 历史已经证明城市要想一直保持增长和发展的趋势, 其关键在于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而最关键的是人才, 因为人是创造和创新的最主要的原动力, 技术和资本为人的能动力的发挥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 而这些的实现, 主要是城市的独特性——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保持。城市文化是否开放兼容、是否适宜创业发展、是否让人们安居乐业成为城市能否吸引人才的关键。一个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富有活力的城市, 必然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进而对各类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2) 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城市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城市建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 招商引资成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时代, 城市对大企业, 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吸引和聚集能力是城市能否引进外资的一个关键。公司选择投资城市, 除了考虑区位经济的辐射能力等因素外, 还要考虑城市文化对投资带来的风险。文化开放、兼容的城市将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和跨文化管理的难度, 降低管理成本。同时, 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名气, 也有利于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兴业。

(3) 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到外地旅游, 说到底是为了感受不同背景下的人文风光, 体验一种异质文化。当代社会, 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已纳入许多城市的发展战略, 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旅游业的发展要么以自然景致取胜, 要么以人文景观见长, 即便是前者也要适度注入人文内涵。可见文化特色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关键, 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利用文化因素发展旅游城市品牌, 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凡是旅游业搞得好的城市, 都有良好的城市品牌;相反, 如果城市形象不佳, 即使拥有最好的最丰富的旅游资源, 也很难吸引游客。

三、结语

在构建城市品牌的过程中, 文化是一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随着全球化和世界性城市化浪潮的推进, 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城市与城市之间正从经济竞争走向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注重城市总体形象的树立和城市整体品牌的营造, 是体现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 给予我们人文精神力量的基础;而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 给予我们人文精神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社会意识和人文素质, 促进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城市品牌向更高层次发展, 才能促进城市文化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面向未来的发展。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 是否具有竞争力, 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位, 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在建设城市品牌中, 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品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围绕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从而指出高度重视和推进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成勋:关于城市品牌的初探[M].广东社会科学, 2003, 4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版

[3]彭立勋:文化立市与国际化城市的建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4]沈立人:城市以文化取胜[J].江苏建设, 2003, (12) :1

3.城市文化基本内涵研究综述 篇三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概念;城市文化结构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它隐含于城市的方方面面,赋予城市特有的气质,反映城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城市、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社会对城市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专家学者对城市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几年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就达6000篇之多。综观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文化概念

关于城市文化概念的讨论,学术界没有停止过。多数学者认为,城市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中的社会成员在特定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休闲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①。吴良镛先生认为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文化的指导系统,即对区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指挥功能、高级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社会知识系统,即具有知识生产和传播功能的科学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具有培养创造力和恢复体力功能的文化娱乐、体育系统等多种内容。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化环境,包括城市建筑文化环境的缔造以及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等②。单霁翔则认为,城市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并以其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城市留下难以抹去的文化烙印③。张钟汝、章友德认为,城市文化又称“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④。蔡禾认为,城市文化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城市居民共享的知识、观念和行为模式及其承载和传播方式⑤。戴庆锋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晶,是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处理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综合体⑥。

二、城市文化结构

学者普遍认为城市文化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城市的物质文化,即表层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第二,城市的制度文化,即中间层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三,城市的精神文化,即深层城市文化⑤。戴庆锋依据城市文化的纵深维度,把城市文化分为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实体文化,社会规范文化和人类思维的精神文化;依据城市文化的延续维度,把城市文化可区分为可维系的城市文化和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⑥。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以现代信息交换为主要方式,以传媒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形态;不可维系的城市文化是指不能凭借实体物质而延续和发展的城市文化形态。单霁翔认为城市文化:表层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中层的文化是种种城市特有的习俗,深层的文化是城市的集体性格③。殷京生从城市文化精神和物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上,城市文化分为:一是社会意识、制度、宗教等;二是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审美等大众文化;三是前两者的物化⑦。

三、城市文化特征

蔡禾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如下四种特征:第一,聚集性和扩散性,人类所创造的绝大部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集中在城市,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又日益成为文化传播扩散、发展创新的主要场所。第二,多样性与开发性,城市多元异质性和开放包容性的特点决定了城市文化必然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第三,层次性与市民性,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区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两个主要层次。第四,优势与强势,由于城市文化先进性、创新性和集中性等优势,同时城市又是政治经济中心,因此相对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等亚文化,城市文化既有优势又很强势⑤。杨章贤,刘继生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时代性等特征⑧。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以及国家经济社会的核心,使它有机会吸引和消纳周围地区的文化并向周围扩散自己的文化;组成城市文化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城市是各种先进文化的汇聚地和传播的高层次站点,它代表了时代的主流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辐射中心。陈立旭则用对比的方式来探讨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农村文化相比较,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聚集性和扩散性以及利益社会的特征⑨。还有学者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参与性、公共性、凝聚性、交互性、创造性、共融性等特征。

四、城市文化功能

功能是系统所产生的功效或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关于城市文化的功能,付宝华认为,城市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社会规范功能、教化传承功能、社会发展功能⑩。一是社会整合功能,城市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异质性。城市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个体所组成的,城市文化则是代表城市所有成员和利益集团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因此城市文化能够协调城市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城市发展的共同需要。二是社会规范功能。城市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交往与协作,因此城市需要各种的规章、法规来维持人们之间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内部的行为规范,既而约束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耗。三是教化传承功能。城市文化不仅保证了城市历史、习俗、文化的代代相传,更有力的保证了城市资源的良好利用和有效发挥。四是社会发展功能。城市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起着凝聚社会力量、优化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德平认为,城市文化除了上述几个功能外还具有娱乐休闲的功能輥輯訛,城市文化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它不仅让人们愉悦了心情,还放松了疲惫的身躯,为生活增添不少活力。管瑛、廖洁莹认为,城市文化还具有政治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輥輰訛。赵力平认为,城市文化具有先导、创新、凝聚的功能輥輱訛。

总之,城市文化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主流意识,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文化的内涵会不断拓展,城市文化的特征与功能会不断增多,城市文化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加强。因此,我们仍应持续关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注释:

①王立.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02):118.

②吴良镛.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

③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7(05).

④张钟汝、章友德: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56.

⑤蔡禾.城市社会学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9.

⑥戴庆锋.当前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51.

⑦殷京生.试论城市文化的特征[J].宁夏社会科学,2003(1).

⑧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文地理, 2002(04).

⑨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5.

⑩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1-43.

輥輯訛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2.

輥輰訛管瑛、廖洁莹.城市文化的功能[J].中国集体经济:文化产业,2011(27):127-128.

4.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建议研究论文 篇四

政府必须把文化产业重视起来,改变过去传统的旧观念。文化不只是文化,它可以被做成产业,并且是占当地政府经济重要比例的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环保产业,是一个积极健康的产业。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项目,当地政府要挖掘当地的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和景点,找到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新建型城市同样可以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价值,诸如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文化价值。当地政府应当从文化会展、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找到适合当地政府的发展之路。

2.2增大产业资金投入

资金是一个项目推动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给文化产业项目更多的资金支持。或者是政府的直接的资金支持,或者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促使银行更顺利地贷款,或者是出台更有利的政策吸引投资者投资。只有在资金的保证下,当地的文化产业才可以更顺利地发展,更健康地发展,才能使文化产业成为当地政府重要的产业之一。

2.3实施特色项目战略

要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倾力推出特色文化项目。文化产业扎根于市场,要想在市场大潮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那些废弃的厂房、设备、机器也许并不是铁锈斑驳的城市疤痕,而是可以通过文化和艺术的包装,化陈旧为神奇,变身为一部部反映采矿、炼焦、钢铁工业文明的教科书,标志性地展现城市的特质。我国的钢产量和使用量多年一直处于世界首位,我国也同样有着诸多的钢铁城市。尤其是很多钢铁厂搬迁后,遗留下来很多的废弃厂房。这样的厂房不应当被简单地弃置,而应当合理地利用,成为一个文化项目。有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诸多废弃的矿井,有的城市现在就已经利用废弃的矿井开发了矿山井下游。这就是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可以完整地展示采探煤矿的过程,不仅取得了经济收入,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2.4增加文化产业的创意和创新

5.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篇五

[论文摘要]法治城市的基本特征是有序化、公信度、民主性和自由度。法治文化奠定法治城市的思想基础,法治文化培育是法治城市建设规律的必然要求,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民间组织、法律职业群体和广大民众等主体的积极作用,建设法治城市。

[论文关键词]法治城市 法治文化 建设

一、关于法治城市和法治文化

(一)法治的内涵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二)法治城市的概念

法治城市是现代化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在城市实行依法治理,确立法律在城市社会调整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它实现了对城市社会关系基本领域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法治城市建设实行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实现在城市社会中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城市要建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严格的执法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等。

(三)法治文化的概念

法治文化是指存在于特定环境中的,与法治紧密关联,体现着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制度、运作实践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文化状态。

二、法治文化与法治城市建设的关系

法治城市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状态,建设法治城市的关键在于人,一切法律都要靠人来执行和遵守,才能产生法治的效果,人是否能够守法,既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更取决于城市法治环境。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法治城市的内涵关键是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是否在法

治的框架内依法、规范、有序、自觉的运行。城市法治文化是一个城市全体市民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人们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城市和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文化奠定法治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

在任何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成败和效果总是取决于其自身特定的文化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并非我国社会的主导性秩序模式,人们缺乏对法律的信仰。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使我国成为了“熟人社会”,人们依赖社会的程度不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体系内,交易各方的一切经济活

动都必须在法律规范内进行,按市场规则办事。法治,作为最好的城市生活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法治文化的支撑,法治城市的实现与否,关键在于法治文化建设。

(二)法治文化是法治城市建设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个矛盾,就是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的矛盾。法律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人是否能够依法,既取决于他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更取决于社会整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关系着广大民众法治意识、法治情感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与法律制度同样的作用,因此,只有当法治文化和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催生出法治建设的丰硕果实。

(三)法治文化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在推进城市法治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普及必备的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法治的权威、法律的信念、法律的理念、民主的意识、人权的意识等。有了这一系列意识,才能有效推进法治建设,没有城市社会主体的法治意识,就不可能有城市的法治氛围。当今社会存在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现象,就是因为社会缺乏应有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氛围。

三、我国西部地区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上缺少法治文化的传统

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历史,应该说我们并没有现代的法治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是理治和德治,而理治和德治在本质上是人治。古代统治者主张的法治也不是今天法治的含义,实际上还是一个权大于法,法受制于权力的人治。

(二)法治文化内容形式单一,文化融合不足

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制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现有的法治文化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较为陈旧,不能有效地吸引民众。

(三)群众文化程度较低,缺少法律文化培育土壤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因此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培养法治氛围相对更难。

四、加强西部地区城市法治文化建设

(一)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弘扬法治文化,重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指针,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要通过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内容,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实践中。

(二)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

一是加强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进一步

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二是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三是抓好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适合不同对象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推进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

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促进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实现。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文化观的真正形成,从根本上讲要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举动祸害尤烈,因为后者不过是弄脏了水流,前者却破坏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实施中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正义和秩序的需要,使损害得到救济,利益分配的扭曲得以矫正,其威信才能树立,其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司法公正起到了公平正义法治价值体系形成的巨大潜在作用。所以,培育法治文化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和抓紧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文艺创作,营造法治文化的良好氛围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把握法治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注重在法治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在法治文化的研究培育过程中,要注重继承吸收传统的法治元素,并大胆借鉴和移植“外来”的先进法治文化,同时使之民族化、本土化。

(五)发挥党组织和政府的带头作用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其中就有“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在宪法内活动并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法治建设。

6.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篇六

尊敬的校领导:

教育部提出,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新建一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

为更好地发挥石河子大学的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聚焦兵团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文化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校与兵团城市在文化发展领域的合作,以扎实有力的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拟申请成立“石河子大学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第一,开展兵团城市文化发展系列研究;第二,携手兵团城市,共同开展兵团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第三,策划编撰兵团文化系列图书;第四,组织承办“新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

在中心运行和管理模式上,拟借鉴北大战略研究所的成功模式,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建议张安军同志任该中心理事长、主任;李泽龙同志兼任该中心副理事长、副主任;校内依托政法学院、文艺学院、兵团干部培训学院和经贸学院。

中心经费主要来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委托项目经费。

中心所需科研人员和办公人员采取全员聘任制和课题负责制,发生费用从课题经费中列支,毋需学校承担。

发起人:张安军、李泽龙

7.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研究 篇七

本文对城市体育文化进行的创新探究, 是基于能促进人类历史进步的体育创造性活动众所体现的体育文化内涵, 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城市, 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 大量的人口流动将会不断地使得外来体育文化与本土体育文化产生碰撞和交集, 进而形成动态的新的城市体育文化, 此外, 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促使城市体育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提升,

“创新”一词原意为更新、创造新的东西, 并没有对其使用的领域进行限定, 是一个适用范围较广的词。而目前我国关于城市体育文化创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略显不足, 因此本文将从创新的角度, 对城市体育文化观念、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1 城市体育文化观念的创新

观念创新是体育文化创新的前提, 是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任何创新的事情都必须是先有一个创新的观念, 而后才开始进行创新的实践。

1.1 需要树立城市体育大文化观念, 正确认识体育文化的价值。

在计划经济时代, 体育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理解集中在使命感上, 文化使命感庄严、凝重。进入现代社会之后, 体育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使命感, 同时也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种作用越来越大, 从而促使体育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同时也具有商业价值和商品属性。在我国, 体育具有市场性、公益性、产业性, 将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结合起来, 能够充分调动市场与政府的积极性。发展体育产业能够弥补市场缺陷, 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是体育公益事业发展的经济支柱。由此可知, 城市大众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文化事业的统一。

1.2 树立城市体育文化和城市经济融合的观念。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 在城市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 体育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 是推动城市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因而城市体育文化也不只是单一的消费型投资, 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加强城市体育文化建设,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因而将城市体育文化与城市经济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1.3 城市体育文化需要人文提升。

城市体育文化的参与者包括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城市市民, 比如目前青少年学生和老年群体聚集程度就非常明显, 所以, 城市体育文化属于一种大众文化, 这种大众文化就必须立足群众的实际需求, 为群众的体育活动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人文氛围。虽然城市体育文化是大众文化, 但是它的内涵并不是低俗的, 它更多的是向参与者传递出一种积极锻炼、热爱生活的态度。而由于某些原因, 城市体育文化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比如赌球, 就是利用球赛的结果作为输赢的评判, 实际中已经构成了赌博的行为, 是违反我国现行法律的。所以在提升城市体育文化人文氛围的同时, 一定要结合实际摒弃其中的糟粕, 与时俱进, 才能促进人文精神的实际提升。

1.4 创新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观念。

一般来说, 竞技体育事业在城市中更容易得到一定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 争取为国争光, 看齐奥运会, 已经成为了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对城市而言, 经常性举办大型竞技体育赛事显然会提升城市知名度, 吸引投资和引进人才。比如青岛利用自身优势而举办的国际帆船比赛, 向人们展现了青岛靓丽的海景, 而厦门市每年一度的环岛国际马拉松赛也使厦门成为人们心中公认的最美马拉松赛道之城。以上足以见得竞技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名片作用。此外, 近年来国内综合性的竞技体育赛事也由沿海城市开始向内陆转移,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 只有对竞技体育事业发展观念进行及时创新才能真正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城市体育文化的内容创新

站在现代文化构成的角度上分析, 城市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即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物质层次包括体育广场、体育建筑以及与体育相关的名胜古迹, 还包括体育产品。制度层次是指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精神层次主要包括道德观念、审美取向、体育素质以及价值标准。我国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注重伦理道德,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 佛家主张超脱世俗, 追求超然人格。这三种流派对城市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使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重人格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和直观感受, 注重养生, 崇文尚柔, 强调内部修炼以及意念作用, 所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静养生, 淡化了人体外在形态, 所以很少有肌肉剧烈收缩的体育活动。西方国家则不同, 西方体育文化注重外在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西方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中处于主导地位, 西方体育倡导竞争、自由, 鼓励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体育活动方面, 追求力量、速度、反映和耐力, 所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显著特征。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西方国家倡导的体育文化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 随着生存压力和竞争的增加, 许多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虽然依靠西方体育方式, 通过肢体宣泄, 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排解内心的郁闷情绪, 但是不能完全根治, 此时可以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之道”, 提高自身的修养, 排解外部压力。因此, 在创新城市体育文化内容时, 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从而形成中国特色体育文化。

为了保证城市体育文化的内容创新, 实现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体育文化, 首先, 要提供一定的体育设备或者场地, 也就是说要在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合理优化的条件下, 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合理分配、管理, 以城市为中心, 辐射到各基础社区, 形成有序的完善的体育文化网络。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要及时趁早地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中, 可以通过对社会力量的鼓励来建设充分多的符合群众体育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 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还能推广城市体育文化的内涵,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建设, 提高体育设施建设的效应。当然, 也要继续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的公众开放力度, 避免可用资源的空置、浪费。此外, 要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育用品产业, 如果能使其在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能达到利润实现最大化, 那么势必生产企业会主动进行产品结构和技术方面的升级和优化, 因此城市体育文化产业项目要密切结合当前城市体育需求, 在新形势背景下要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为基本方向, 加强对资源节约型体育产业 (如低碳体育产业) 体系的建设健全, 提高体育培训、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休闲活动等产业的服务质量, 适量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扩大和盘活, 以促进城市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城市体育文化的形式创新

城市体育文化形式主要是指体育文化发生、表达以及传播的载体, 是展现城市体育文化内涵的方式。创新城市体育文化需要立足于传统, 体现时代特征, 推陈出新。

3.1 竞技体育大众化。

以往竞技体育是一项专业运动, 普通百姓很少涉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人逐渐参与到竞技体育中, 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在2006年, 上海举办的第十三届运动会就为竞技体育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模式, 体现了“大体育”理念, 这届运动会中出现了钓鱼、跳绳、龙舟以及拔河等大众化运动项目, 促使竞技体育运动会成了大众参与的运行会。

3.2 贵族体育平民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于普通人来说高尔夫、网球、滑雪、赛车等“贵族运动”不再“遥不可及”, 这些“贵族运动”也以新的形势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比如小型室内高尔夫, 就是在十几平米的独立空间中通过机器设备来模拟高尔夫球场, 人们可以通过打高尔夫球将球打到可以感应的屏幕上, 屏幕上就会显现出对应的球的落地距离。

3.3 健身知识网络化。

城市体育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主要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以及保健等。现阶段网络发展迅速, 信息丰富, 受到现代人的普遍认可, 所以可以将网络作为城市体育文化的载体, 利用网络传播和宣传体育文化, 比如在城市网站或者论坛中可以组织体育活动、围绕相关的体育主题来开展相关的讨论, 或者设立专门的体育保健栏目, 定期向人们介绍体育活动中的各种注意事项, 既丰富了人们关于体育文化的认知, 也将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普及给更多的群众。

3.4 群众健身周期化。

“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一样, 是由国家主持开展, 鼓励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健身计划, 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鼓励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相结合,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际生活中全民健身活动随处可见, 比如各地的建设节、建设周、建设月等都是周期性的全民健身活动, 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组织, 人们都会主动出来锻炼, 像是近年来流行的广场舞, 都是城市体育文化活动作用于人们印象观念的积极表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体育文化具有积极、充满活力等特征, 在城市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城市体育文化观念、城市体育文化内容以及城市体育文化形式的创新, 有助于推动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 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实现人类自身价值。

摘要:文化代表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是城市凝聚力的源泉。而体育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 通过体育文化能够展现城市的社会风俗、体育现象以及生活方式。城市体育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体育,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卓, 周美芳, 章盈, 曲炳屹, 等.我国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3) :25-28.

[2]王海燕, 姜君, 张宇峰, 等.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期城市体育文化塑建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7 (12) :122-23.

[3]樊炳有, 李建国.城市体育文化记忆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2014, 38 (11) :152-153.

[4]李川, 杨志俊.体育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 2013, 30 (5) :577-579, 587.

[5]赵峥, 倪鹏飞.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 问题及政策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 2012 (2) :10-13.

8.城市历史文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共赢,因地制宜,互动性,可持续发展

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就了事物存在的意义。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城市历史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与古建筑保护之争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仅仅把目光集中在矛盾的出处似乎并不能实质性的解决问题,到最终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两败俱伤――保护没有到位,新建设的项目不尽如人意。这中间就需要将矛盾冲突进行转化,找到契合点,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项目位于泰州市五一路,位于城市历史地段核心区,在早期城市整体规划中拟将此处打造成城市商业和居住中心,给老城区注入新的活力。开发商在操作前期,本打算将该地段的老建筑推平,完全带之以新内容。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对历史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城市核心区保护历史性建筑,保留城市历史记忆以及达到各方面共赢做了一些探索。

1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泰州市五一路,城市商业区。基地东面是已在建设中的高层商业建筑,南面临五一路,北面为多层住宅,西面沿城市主干道为已建设的多层办公楼。开发商在对此地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地块中尚存有明清时期的老建筑以及一些有价值的民国时期的民宅院落。基于文物保护的出发点,政府文管部门提出了对基地中现存的建筑进行调研保护的要求。

现状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在基地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块老建筑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东侧一区主要是李氏住宅和范家花园;西侧一区主要以夏家花园为主(现状见图1)。在基地的西南角发现了一栋明朝末年的民居,这也是在基地中发现的最早的建筑。其余部分的建筑均为近现代建筑,建筑质量较差,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值得保护的价值不高,将被整体拆除重新规划。(现状列表见图2)

关于这栋明朝末年的建筑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建筑平面三开间,进深七檩。从现存的情况来看,建筑的梁架结构保存完整,屋顶也没有遭到损坏,仅檐柱有轻微倾斜的迹象。建筑的立面及门窗隔扇已经无存。室内地坪还有所保存,是当时的方砖铺地。建筑内部被三家住户分割,四周加建比较严重,现状环境较差。在这栋建筑的北侧,还有两栋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夏家花园的主体建筑原有七进,建筑的年代在清晚期到民国初期。现存的建筑中仅剩下原来的第二、三、四、五进,其余三进及后花园均无存。在遗留的几栋建筑中,第五进的房屋已经破坏严重,其它三进的建筑保留的状况相对良好。建筑为中心轴线对称形式。

这一片的建筑现在多为居住之用,院落保存情况比较差,住户条件简陋,人均使用面积偏低,建筑整体风貌亟待改善。

东边的李氏住宅基本是在清朝末年建造完成的,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是两组并联的三进建筑。范家花园建于清朝末年,原有的建筑大部分已经被毁,现存的质量比较好的就是最东面的一个入口门厅和东北角上的一座单体。在原范家花园的范围内还有一栋三层的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为三层院落式单廊建筑。建筑结构为砖结构。整体保存完好。除了上述的这些建筑以外,其它的建筑多为后期加建以及建筑风貌较差的单层建筑。这一片的建筑现大多被用作基础公共设施,是老年大学和粮食局所在地,处于历史原因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保护,整体建筑风貌良好。

2保护方案

在对地块现状进行了充分调查后,明确了保护的主要方向:首先,要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的历史信息;再者,从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角度出发,要做出最经济合理的选择;第三,要与现有的以及规划中的周边环境良好的契合。在这三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保护方案。

方案主要选择东侧的建筑集中区作为基地,在这一片对现有的建筑进行一定的“优胜劣汰”,再将从西侧选择出的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迁至东侧,从而在东侧形成一个老建筑集中聚集的区域。放弃西侧地块选择以东侧地块作为基地,主要是从两点出发考虑的:一是因为东侧的建筑群长期以来被作为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来使用,相对西边一片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保护的也比较好,可保留的建筑面积也比较大,历史上形成的院落里弄可以得到保留;二是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把建筑从西边移至东边的花费远低于从东边移至西边。

李氏住宅由一个四面围合的院子和一个半围合的院子组成,从现状上看,保存的比较完好,整体风貌较好,选择在原址地对其进行修复保护。范家花园的面积相对的会大一点,联排的两组三进式的建筑群保存完好,建筑群之间自然形成的巷道保留了最初的建筑风貌,所以,这两组建筑是在原址地进行修复保护。剩余的那部分建筑,有的建造年代比较迟,有的建筑被毁坏严重,总体上看,没有太大的保留价值,选择将其拆除,拆除后的空地用于西侧地块上被保留建筑的安置。

西侧地块中,有三组建筑是被选择保留下来的。一栋是基地中年代最久的建筑。规划将对这栋建筑的立面进行复原维修,并对檐柱的倾斜现象进行修正,再将其移至东侧地块的西南角安置。夏家花园中的两层楼房也是这片地块中的一个主要的保护建筑,夏家花园七进建筑群已经被毁坏,建筑群体保留不完整,围合院落风貌已经丧失,所以我们选择对其中有特点的建筑进行选择性保护。作为主宅的楼房由于保存的比较完整,而且是基地中比较少的楼房建筑形式,所以,将被移至东侧地块的北边紧靠李氏住宅,移建后的二层楼房将和南侧的范家花园的第三进建筑形成一个围合的建筑空间。第三组被保留的建筑是那两栋建筑形式和结构都完全相同的三开间建筑,从现存的情况看,它们两者之间有明确的院落联系,建筑结合围墙形成了一个围合空间。这三组建筑将被移至东侧地块的西侧,和范家花园原有的建筑之间将营建一个后花园。

经过重新规划过的基地,东侧地块形成完整的保护区,西侧地块上的建筑经过选择性移建后,成为了一片形状规整的空地,将作为商业用地进行开发。

将西面的建筑移到东面的过程中,楼房被移至北侧,与范家花园西侧的三进建筑在一条轴线上,并成为这条轴线的视觉终点。将剩余的三座建筑排列成三进院落摆放在西侧,成为西侧的一组建筑群,在其后的空地上建一个后花园,用以填补整块保护区域的形状,同时成为地块中的景观视觉的一个重点。总的组合方案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联系,创造了新的建筑关系,在前后建筑间形成了一条开放的景观带,联系了本被断开的建筑群,活跃了建筑间沉闷的气氛。(见图2)

3保护策略

建筑外形老旧并不意味着生命力的丧失,建筑的生命如同人生的轮回,不经意间诞生,发展成熟,获得各种赞誉,然后进入颓废的老年时代。但是时代变了,那些老建筑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生活,虽然有很多改造、利用的先例,但是目前成功的例子都是建立在改变原有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的。上海新天地的成功正是基于此点。由此,建筑保护的意义就在于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使古建筑重生,发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城市的发展。

就像对人要“因材施教”一样,对古建筑的保护也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情况下存在的古建筑采取灵活的保护办法,视建筑存在的具体情况采用保护、整治、更新等多样化的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管理和文化环境的环节的融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本项目中,规划后的东侧地块将形成一片完整的古建筑保护区,其中的建筑会按照所属年代进行复原修缮。整治后的区域将力求呈现出早期的风貌,营造传统聚居和里巷的氛围。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尤其在城市核心区,要理清商业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商业开发会激发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增长土地使用人气,也会给古建筑保护带来新的契机,从而赋予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古建筑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证明,是城市记忆的片断,它记载着城市的过去也应该见证城市的未来。商业区中的老建筑在某种意义上确实限制了城市商业开发,但是它作为城市商业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正印证了城市的历史。在一般情况下,它还会起到吸引人群的作用,也有助于该地块商业的发展。

在保护过程中,倾向于最大限度的保留现有建筑,有选择性的保留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建筑。从调研中整理出建筑被选择的依据,并对现存的建筑进行梳理和筛选,找出需要保护的建筑。经过选择后我们发现,要保护的建筑地点分散,不利于成片保护,如果就地保护的话,将会降低土地利用率。我们选择以保护面积比较大的地块作为基地,将基地中不需要保留的建筑拆除,再将其他的保护建筑通过拆建的方法移到基地中合适的位置。从经济角度出发,将分散的建筑“化零为整”集中起来,这不仅充实了建筑群体,也提供良好的城市用地形状,从而提高剩余地块的土地使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在移建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留传统的建筑群体和空间形式。对于像范家花园和李氏住宅这样保留完整的群体,在原址地对其进行清理和修复,保持了建筑间的巷弄和院落最原始的样子。对新迁入基地的建筑的力求和原有建筑形成良好的有机联系,保留它们原有的院落、围墙,再添加一些辅助的院墙来组成新的围合空间,并在建筑间营造开放的景观空间。(图3)

古建筑的保护应该与城市有互动性,建筑只有参与到城市生活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规划维修后的新的建筑群体应该以新的姿态融入到商业街的氛围中去。中国的古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向性,建筑四周用围墙或山墙围合起来,与周围的街道、建筑产生明显的界定,而把开窗开门等主要立面形式放到内部的院落空间。因为这个特点,这些古代的院落建筑组合似乎与现代城市的外向性发展格格不入,成为了古建筑融入城市的一中障碍。如何在保留这些内向性院落建筑组合的同时使它们更好的面向城市,这就需要弱化建筑的内向性,开放院落空间。总体规划后的建筑地块基本呈方形,主要建筑有三列,分别形成保护区域的三条轴线。在临街面,选择将三条轴线的尽端开放,形成一个小的开放广场,直接通向城市干道。在三列规整的三进建筑之后,有垂直方向的一条开阔的景观带,景观带的重点是保护区域的后花园,两面开放,虽然开敞,但它仍然是一种院落空间形式联系前后的建筑。在整个的保护区域,建筑间规律的分布着大小规模不等的开放或封闭空间,调节了整个区域的空间气氛。开放空间并没有切断整体区域的历史环境,反而成为了现代城市与历史意境的联系纽带。(见图4)

一栋建筑如果只是单纯的封闭的放在那里,即使它是在城市的繁华地带,那它也是“死”的。只有当人的活动参与到其中,它才有了生命。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这样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人的活动就显得更为的重要。选择在保护区域提供较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就是为了吸引人群的注意,鼓励人们的参与。良好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参与活动是互促互进的,环境会吸引人群活动,而人群活动同时也是赋予环境以活力,促进历史环境的保护发展,体现历史环境的保护价值。

4结语

传统的古建筑保护模式是机械的,它生硬的给古建筑确定保护程度,单纯的从建筑本身出发进行保护维修,没有结合环境,没有考虑发展。显然那种保护方式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包袱,真正的保护应该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去,在各方面各种关系的协调下找到自身的位置与出路。在保护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周围环境为主要导向,以更好的参与城市氛围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使历史建筑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青编著.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试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汤羽扬.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科学与动态保护观.中国文化遗产.2004(3):84~93

[4]陈占祥译.马丘比丘宪章.《建筑师》总第4期

[5]郑利军.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上一篇:遵守组织纪律方面下一篇:2023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