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2024-10-24

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通用13篇)

1.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一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意义,探讨了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时策.

作 者:鲁荣荣 LU Rong-rong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刊 名:太原科技英文刊名:TAI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80(1)分类号:G258.6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管理 资源共享

2.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问题,发展

1.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普遍都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网上检索资源数据库等信息化应用, 一改过去教学科研的传统管理模式, 取得了不少成果。就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 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成果

1.1.1 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几乎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 其管理范围覆盖了学生宿舍、教学科研实验与行政办公等区域。在有线网络的基础上, 各大高校也建设起了无线网络, 并逐年扩大覆盖范围。多媒体教学现在正以一种平民化的姿态融入平常的教学研究中, 现在我们看到老师的授课更多的是以电子化的设备为基础。

1.1.2 教字资源的建设

很多高校图书馆现在均已建成了自己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为师生们提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的阅览、下载服务。一些高校之间还建立了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 不少高校与地方的图书馆也建立了合作关系。

1.1.3 应用系统的建设

各大高校已经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包括教务教学系统、财务系统、人事档案系统、招生和就业平台、师生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系统。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教学科研工作都因为这些信息化应用的建设变得便捷许多。

1.2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2.1 信息化观念依然薄弱

高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会极大地影响本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们知道, 高校信息化能够帮助高校的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率, 促进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 老师们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是有些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得不够深入, 没有用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化建设, 导致信息技术开发不完全或者使用不完全。比如有些高校建成了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却没有对电子资源好好加以整合、建设, 也没有配套的政策去指导。这是由于没有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含义, 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又比如有些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已经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化, 有些老师却没有针对信息技术这个环境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 对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重视, 使得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2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信息的共享有限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观还很薄弱, 信息化的建设很少运用战略性的眼光, 于是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全部由招标而来的技术部门一手抓, 其结果就是高校各办公部门各自使用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 采用不同的软件建设信息系统, 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不统一, 资源不共享, 信息挖掘不便, 还会造成大量的重复规划和严重浪费建设资金。甚至由于招标技术部门对高校业务部门 (尤其是教学和科研) 的需求不了解, 信息化建成后有可能会增加教学科研和学生事务流程的繁琐程度。

1.2.3 资源配置不合理, 重硬轻软

不少高校在迈向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花重金购置设备, 投资硬件, 却不在意在软件上的投入与对信息资源的整合, 于是影响了对主机、服务器的使用率, 有时还会出现病毒感染、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而等到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去进行软件建设时, 可能又会出现硬件设施过时的情况, 因为软件的建设以及培训人员运用是需要时间的, 而信息化时代的机器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这样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不协调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1.2.4 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信息化的时代, 各种技术快速地推陈出新, 要推进发展信息化建设, 各高校都必须配备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的高校都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更不用说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政策。有些理工科院校虽然不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 却很少有能够兼具技术与管理才能于一身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这些因素都会制约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2.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上述这些问题是在走向信息化发展路上必须解决的, 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信息化更好地建设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与观点。

2.1 促进信息化观念的转变

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参与程度紧密相关。建设信息化会涉及到一个学校的方方面面, 因此各个高校都应成立一个由校领导直接领导, 由专门的信息化责任部门和院级负责人参与的信息化建设决策领导小组, 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总体的规划、组织, 增强各个院系的主要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进而促进教师们对信息化观念的转变, 增强教师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利用信息的能力, 探索和研究在网络模式下教学科研的新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2.2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

一般高校内部都设有信息中心机构, 但我们对它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技术部门, 而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部门, 除了要负责高校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还要具有管理协调的功能。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各院系都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和需求, 然后信息中心的人员综合各院系的数据建立一个统一的、整合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能够适用于各个部门的数据汇总, 并由信息中心统一管理, 这样才不会出现系统不统一、数据重复录入、信息交流不共享等造成的工作困难, 管理不便。在这样一个信息中心作为综合管理部门的机制下,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就可以做到投资少而效益大。

2.3 资源配置科学规划

在建设信息化时, 应科学地规划硬软件资源的配置, 不要重硬轻软, 应该认识到只有硬件软件同步调地一致发展才能促进信息化的良好发展。在建设时, 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匹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 满足各院系的需求, 做到资金不浪费。

2.4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高校的信息化进程中, 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即使高校硬软件皆建设完全, 没有人去操作去研究去管理, 信息化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对于培养现代化高素质高技能的信息化人才, 我们不仅是要有技术能力参与信息化的建设, 能对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以及对后期运行进行维护, 还要具备基础的管理知识, 协助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 增强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以在对人才队伍的培养过程中, 要制定完善的培训机制与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他们迅速掌握信息技术与理论, 并能积极地去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管理效率。

3. 结语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 但良好的信息化发展能给学校带来数不清的优势, 比如提高管理效率、改善教学科研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办公程序等等。认识到这一点后, 各大高校都开展了自己校园的信息化建设, 并有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在成绩的背后, 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人才建设不完备, 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校领导以及全校师生应该一起配合建设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化平台,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加快高校现代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周舒, 方忠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1 (06) .

[2]周增国, 李春兰.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和建设原则[J].办公自动化.2008 (04) .

[3]姚建斌, 陈俊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12 (10) .

3.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学生中的管理者。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建立良好的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干部的涵义

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领导或管理工作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既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学校教育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实施者,广泛分布在班级、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中。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正确定位应为服务,而非管理。高校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已经凸显服务弱化管理的态势,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管理的辅助队伍更应当以服务为先。此外,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作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辅助队伍,这也决定了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多数情况下是执行,而非决策。

二、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角色错位

学生干部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但是部分学生干部在角色转换时产生了问题,未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有些学生干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工作中,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干部一心学习,因此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此外,还有同学功利思想比较严重,希望学生干部这一特殊的身份成为自己成功的捷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去想我如何才能做好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如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因为定位不准而导致的角色错位。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良好的语言理解与表述能力、良好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宣传策划能力等都是一名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但是,现有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并不尽如人意。例如,在知识素养方面多数学生干部存在着政治理论缺乏、社会科学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不扎实等问题。在能力方面存在着缺乏掌控集体、控制大局的能力等问题,这些短板都将成为影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成长发展的阻碍。

(三)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缺乏主动精神及必要的创新意识

现今高校学生干部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特殊等原因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干部缺乏奉献意识和主动精神。缺乏创新意识这一问题在基层学生干部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他们习惯于开展常规性工作,在内容上往往缺乏创新意识。在组织形式上,也容易照搬以往的组织形式,使得组织形式滞后于学生们的实际需求。

(四)服务意识不强

部分学生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由于学生干部也具备干部的属性,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有特权,进而对自己的身份缺乏正确的认识,过分强调自己的“管理者”身份,见好处就要,见荣誉就抢,见工作就躲,见困难就撤,严重缺乏服务意识。

三、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首先要让生活、工作和学习逻辑化、条理化,引导学生每天设定合理的工作和学习,并根据计划做事。其次要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不要让学生干部们处于“忙不之所以忙”的状态。最后,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应对工作设置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设计,明确每个学生干部的职责,形成高效率的学生干部团队。

(二)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

除了自身的主观提升,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干部提高能力水平。在能力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注意一下重点。首先,应该着力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分析力和表达力。作为学生干部分析好同学言语的用意、心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做好学生干部工作的前提。其次,为了能让同学接受意见,要在言语表达上下功夫,做到主题明确、语言清晰、论据充分、逻辑严谨,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学生对学生干部折服,并产生共鸣。最后,还要增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凝聚力。俗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具有整体、团队的精神,才能形成合力发挥大作用。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培训与指导

通过强化管理制度来达到督促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目的。认真抓好考核,根据不同职位的特点和要求,单独具体量化。比如建立学生干部信息库,设立学生干部基本档案,动态反映学生干部的主要工作业绩、学习成绩等内容。对于创新意识的提升,可以通过培训与指导的方式来实现。首先,应该制定出一套正规的培训计划,使得培训有了制度保障。其次,在具体制定培训计划的时候应考虑培训的性质及参与人员的质量等问题。最后,注重培训反馈。通过反馈了解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如何,优劣情况及哪些方面需要补充培训等等。

(四)精简学生机构

部分高校学生组织机构过于庞大,机构臃肿,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相关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弱化了他们的服务意识。故精简部门,可以帮助学生干部提升服务意识,让学生干部形成多考虑同学的需要,少在乎自己的主观想法;多沟通,少要求;多协调,少指挥;多总结,少抱怨;多承担,少推卸的工作思想,这样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其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自然也会上升。

综上所述,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管理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与考核,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打造坚实可靠的学生干部队伍,这既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毅,曹阳.论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71-73.

[2]冉槐.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探[J].教育探索,2012,02:89-90.

4.论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 篇四

论高校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

对高校图书馆的职业道德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途径:①领导重视,率先垂范;②借鉴、继承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③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教育;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⑤从我做起,自我修养.

作 者:郑翔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福州,350017刊 名: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年,卷(期):22(7)分类号:G251.6关键词:图书馆 职业道德

5.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 篇五

陈建华

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 230039 摘要:介绍了电子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方式及特点,并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resources,and analyzes the way how to build university library’s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its characters.At last the pape gives some suggestion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Electronic resource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图书馆信息存储、检索、查阅的传统方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换环境。电子资源以其自身的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大大改变了图书馆的资源分配结构和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在当今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电子资源的定义及特点

1、电子资源定义

电子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电子出版物,它是利用现代科技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磁盘、光盘等载体上,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相应电子设备再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查阅和信息传递。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各馆自建的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馆藏特色资源库等构成了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2、电子资源的特点

(1)、存储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少

传统印刷资源的存放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存储这些资源要占用高校大量的空间,而电子资源的高密度性和大容量性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小型机房,用以存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2)、使用灵活,打破时空限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查阅电子资源。学校图书馆服务器一般都是每天24小时工作,学校教师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时间,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是在当地还是在外地,只要把计算机打开,连上网就能查阅校内资料了。

(3)、检索速度快

借助计算机高速的运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如在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作者、摘要等字段进行检索 ,就能快速而方便查到所需资料。

(4)、资源共享性

电子资源能够同时被众多用户同时使用,而传统印刷资源借阅却受制于本身资源的有限性。

二、电子资源的建设途径

1、购买现有成熟的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对于图书馆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建设,以支撑教学和科研为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购买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 是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1)、自行采购

自行采购是图书馆早期电子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现在各高校图书光都在依据自身教学和科研需求以及馆藏建设发展的需要,购买自己需要的电子资源。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经费越来越多,一些综合性的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投入的费用开支已经占到总文献经费的三分之一[1],向发展成熟、产品服务好的公司自行采购各种商业性数据库、电子期刊库。

(2)、集团采购

集团采购是近几年国内国内电子资源采购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指在一定区域组织内的多个高校图书馆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一个集团,选出一个代表,由选出的代表与电子资源供应商进行谈判,确定价格和使用条款。集团采购改变了之前单一采购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电子资源采购费用,节省了与电子资源提供商谈判购买的精力和时间。目前,集团采购模式已经成为建设电子资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许多大学图书馆选择这种模式购买电子资源。国内首次电子资源集团采购是1999年由清华大学牵头,10多所高校参与采购EI Village网络数据库,取得了该公司全球报价一半的优惠[2],从那次开始集团采购逐渐被采用。

集团采购有着自行采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集团采购可以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集团采购,拥有强大的集团资金,容易引起出版商的重视,使谈判力增强,容易迫使厂商在价格上让步,让参加集团采购的各个图书馆享受到集团购买的优惠价格。通常来说集团越大,所获得的价格越优惠,对于同一资源,集团采购一般比单个图书馆自行采购要优惠30%~50%。

二、集团采购,可以减少各高校图书馆在谈判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购买一个数据库,与提供商从开始接触到签订协议,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若参加集团采购,这些事交给集团代表去做就可以了,不必每家馆都去谈,避免了重复谈判。在必要时候,成员馆可以事先召开一个会议,了解有关问题的背景资料,确定代表成立一个谈判小组,商定谈判方案,为谈判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由谈判小组同提供商进行谈判,这样可以提高谈判效果并且提升工作效率。

三、集团采购,能够对要购买的电子资源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降低经济风险。电子资源与传统纸质资源相比较,所需要的采购费用相对巨大,购买经费对于大多数图书馆来说都是一笔巨额的花费。一旦采购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集团采购可以发挥集团规模优势,综合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专家.组成集团采购资源引进评估小组,对要购买的电子资源从内容、需求、价格与成本、检索系统、服务和功能等全方位给予评估,这样可以降低集团采购的失误风险,尽最大可能建设优质电子资源。

四、集团采购,可以进行资源共建共享。集团在汇总各高校成员图书馆的需求以后,对需要引进的电子资源的引进统一规划,然后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具体情况把费用分摊到高校,制定订购任务,集团内各高校成员图书馆共享集团统一购买的电子资源,这样可以解决电子资源的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各高校电子资源的合利布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我省图工委代表安徽高校集团与有关数据公司谈判取得优惠条件,按费用支持能力和学校规模的大小进行分摊,用一次性买断的模式统一购买外文学术文献,如SPRINGER 由我省18所高校共建,EBSCO由我省33所高校共同建设,WSN由我省4所高校共同建设,全省各个高校都可以使用。

五、集团采购,可以获得供应商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保障支持。在买到电子资源以后,各个图书馆要注意搜集用户对所购资源使用情况的反馈,如所购买数据库功能是否完善、检索是否方便等等。根据这些读者反馈,集团成员馆就资源存在不足同提供商谈判,要求其改进开发电子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对于这些要求,提供商考虑到集团用户,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集团采购也可以要求提供商在提供数据库的同时,对维护工作进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给用户进行培训,提高用户使用能力,从而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政府采购。政府采购一般由高校上级主管单位出资进行采购电子资源,然后供高校使用。如我省教育厅出资100万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在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3个高校设立了3个超星电子图书镜像站点,全省各个高校都可以共享使用,这一举措使得我省高校和教育系统共享电子图书达到了28万册。共享的电子资源可以在我省内各个高校跨网络连接、检索、阅读或下载,这样就大大缓解了我省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对图书采购的压力,大大缓解了各高校电子资源少、用户需求多的问题。[3]

2、自建电子资源库建设

购买电子期刊和数据库,能够满足高校内多数用户的需求,但无法满足某些特殊专业学科的需求。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的提供服务,自建电子资源库是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新的工作方向,各高校在通过购买电子信息资源,也大大提升了自建数据库的力度。

(1)、自建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库

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免费电子资源,有不少还是相当具有参考价值的,但是这些资源都是松散无序,没有具体分类。面对庞大的网络,读者由于自身知识限制,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去获取,或者读者从网络上获取的是重复的、无效的资源,要寻找到所需资源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学科性质、教学和科研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馆员有选择的下载网上信息资源,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经过分类整理,最终让无序的网上信息资源变得有序化。网上文献信息的收集, 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排除虚假、重复的部分, 选择有效的信息进行搜集、分类、组织和序化管理,建立分类目录式学科信息资源引导和检索线索的资源导航库,指引用户到特定的网址上获取所需信息。

(2)、自建特色资源库。目前,各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文献(如古籍文献),这些馆藏都是纸质的文献,没有电子版,由于其珍贵性,也不方便读者借阅。此类的电子资源库在市场上一般无法购买到。图书馆可以根据学科需要,对部分珍藏特色纸质文献整理和分类,然后进行数字化。通过对该部分馆藏数字化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能更好的利用该部分资源。

(3)、建立光盘数据库

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普及以及读者阅读多样化的需求,电子出版物受到人们的喜欢和认同的程度越来越高。和传统纸质印刷出版物一起出版的随书、随刊光盘电子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书刊(尤其是计算机类书刊)发行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随书光盘无论作为原书的电子版,还是相关插件、试用软件、动画演示、背景素材的等补充扩展部分,都使的原书会更加形象、生动、这些电子资源丰富的内容,越来越变成读者接受的一种文献载体,有着非常高的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4]。各馆对这些光盘有着不同的管理策略,有的把光盘随书借阅,有的单独借阅,有的把光盘交给电子阅览室管理,供用户使用。笔者认为,这些光盘也是很好的建设特色资源库的重要资料来源。图书馆可以组织人员确定数据标准,建立光盘数据库。对这些光盘的数据,按照对应格式录入进库,格式不对应的、不能直接录入的,通过专业软件加工转换成需要的格式后再录入进库。

三、电子资源建设应注意的事项

1、购买电子资源原则

(1)、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要, 紧扣学校教学发展、科研需求方向。

(2)、首选国内外公认的、权威性的电子资源,并尽可能选择性价比高的资源。

(3)、优先购置内容综合、多种学科主题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

(4)、在购买前,对电子资源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必要时争取试用,分析试用率和试用效果,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

(5)、尽量参与集团采购,共建共享。

2、自建数据库注意事项

(1)、标准化问题。自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标准,既要技术先进,又要切合实用。(2)、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信息资源要遵照相关协议进行使用,不能违反协议使用。

四、结尾语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已成为评估图书馆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图书馆应进一步做好电子资源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6.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六

【摘 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地处旅游地区的高等学校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旅游特色馆藏建设。具体措施为:全面而完整地收集旅游图书资料特别是地方文献资料;搞好二次、三次文献的深度开发;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展旅游信息服务;成立专门的旅游文献阅览室。

1 建立特色馆藏的必要性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图书馆经过长时间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馆藏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文献基础,而特色馆藏建设是开展特色服务的基本保障,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 是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需要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判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规程》强调的是信息资源建设者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文献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出区域特色,并逐步形成本地区的特色馆藏体系。

1.2 是服务区域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旅游与图书馆关系十分密切。图书馆不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还是深化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化,不少游客不仅要饱览旅游地自然景观,更渴望了解到旅游地风土人情、习俗、文化、神话等等反映本地特色的文化。同时,图书馆作为区域信息中心,本着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脱贫致富的宗旨,应充分发挥信息行业前沿优势,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的信息,为旅游企业提供参谋信息,为旅游景区提供咨询信息,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信息,这就是说作为旅游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具备丰富的反映本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特色馆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1.3 是加强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

对于位于旅游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是突出自已的馆藏学科专业特色,以满足用户对旅游馆藏特色文献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的需要。旅游地区办好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但要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还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还需不断改善现有专业建设条件,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其中数量丰富、品种齐全的旅游类图书资料是搞好学科专业建设的必备基础。

2 本校图书馆旅游书刊现状

旅游产业是新兴第三产业,据世界经合组织统计,到,世界旅游产业收入首次超过石油产业和汽车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新的世纪里,旅游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本校所处的张家界校区和吉首校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以及溶洞奇观黄龙洞、九天洞、天下第一漂猛洞河等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同时这两个地区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发展, 并已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为更好地适应旅游经济发展对图书信息的迫切需求,张家界校区已购置了有关旅游方面的书籍将近10000多册,占整个校区馆藏的`5%,报纸杂志约5000多册,占期刊总数的3%。同时,本校区旅游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本省兴办旅游管理专业较早的,已经有了的历史,通过日积月累,有关旅游专业书籍近3000册,旅游类刊物每年28种,取得的成就是可观的,是值得称道的。然而,这种馆藏与飞速发展的旅游产业还很不适应。一是旅游类图书的收集范围还比较狭窄,旅游企业信息,旅游会议信息,旅游类著作、论文的手稿尚未纳入收集范围;二是旅游类图书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服务功能尚未很好地发挥出来,三是对旅游类图书信息的二次开发不够,严重影响了旅游类图书的深度开发与利用。

3 搞好特色馆藏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3.1 图书馆要确保旅游资料收集全面而完整

一般图书馆都设有地方特色文献库,凡涵盖本地区的政治、历史、民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宗教等方面信息都应征集入馆,应以多渠道、多途径方式征集,除到书店订购、选购外,可通过非正式渠道如资料交换,接受捐赠、网上下载和信函、广告、上门等方式征集。以保证图书馆拥有一份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财富,拥有更多的读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特,通过日积月累,丰富馆藏。如上海南市区图书馆旅游资料中心等,将特定的资料文献集中收藏起来,定期向人们展示、开放,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旅游地区图书馆只有特色文献收藏丰富,才能担负服务旅游行业、服务旅游经济这一历史使命,才能促进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地区开辟一个新旅游景点时,更需要有关自然条件、民情风俗、民间传说、诗文典故等方面的信息,总之,作为旅游地区高校图书馆收藏旅游资料必须要全面。

3.2 加强对地方文献和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

为突出图书馆特色,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本着地方性、民族性原则,应加强地方文献的采购、收藏,对湘西土家族文献、苗族文献应积极收集、补充,长期积累。现我馆总馆已成为湘西北地区民族文献中心、国际沈从文研究中心。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个性鲜明,是形成馆藏特色的关键,应加大系统收集、整理、保存和保管的力度,形成全面、系统、精良的特色藏书体系,服务旅游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非正式出版物是其他地方难以获取的,作为高校特色馆藏,如本校出版物,包括旅游专业教师论文、讲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论文等等,都应收藏。

3.3 搞好二次、三次文献的深度开发

我们要重视现有馆藏资源开发,对已有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评述,使它转化为二次、三次文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同时,搞好专题咨询服务,提高旅游特色服务档次,如对旅游业的图书可以做书目、索引、文摘、题录;也可以做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进展报告、学科总结报告等;也可编写工具书文献,如手册、指南、年鉴、百科全书等。3.4 设立特色数据库,提高旅游服务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充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

特色化和数字化是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两大主流,特色文献数字化能够把图书特色馆藏推上新的高度。对旅游文献设立特色资源数据库,不仅能突出特色,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为特色文献创造现代化的管理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完备的、多角度的检索系统,从而充分提高图书利用率,并为远程利用打下基础,实现资源共享。要在本区域内建立旅游文献新产品连锁服务站,向社会发布信息,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传统工作方式,采取现代化服务手段,建立自己的Internet和Extranet,提高自己的信息资源电子化服务水平。同时,设立一个旅游学科特色数据库,实现学科专业信息资源传输网络化,使图书馆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重要信息源和交流中心,同时,配合旅游部门,及时了解旅游经济发展的信息需要,为旅游经济服务。

3.4 成立专门的旅游文献阅览室

为使读者能熟练地检索有关旅游类专业文献,更好地做好该学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旅游书籍、期刊集中到一个阅览室,成立旅游文献图书阅览室,已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为充分发挥旅游文献的作用,要做到开门办馆、广纳读者、简化手续、主动服务,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海内外游客随时查阅和咨询;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以提高旅游类书刊的利用率、查询率;要尽可能地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声像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介入旅游特色文献的阅览,从而更好地为本地区旅游经济服务,为本地区旅游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观苞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谈 图书馆建设,(3)

2 邓彦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2)

3 章小萍 民族地情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图书馆杂志,2002(7)

4 宋玉真等 旅游与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2003(3)

7.浅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 篇七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高校图书馆凭借雄厚的科研力量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图书馆处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发展阶段, 正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数字图书馆的产生, 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 数字化将是图书馆的最终发展方向。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说法。例如, 有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加工、保存和管理, 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有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有纸质图书馆外观的感觉, 将图书馆资料数字化并被存储起来, 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 能通过复杂和一体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先进的自动化服务的图书馆形态。这些说法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但每一种解释都不能囊括数字图书馆的全部内涵。笔者以为, “数字图书馆”是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化信息的集合体, 是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系统或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 是下一代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它将从根本上改变Internet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组成部分, 但数字图书馆不能仅仅理解为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

2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特点

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 数字图书馆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和功能, 这些特点及其功能, 正是众多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2.1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因为数字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的, 这也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最大的区别。因为数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 这种数字化的信息又是多媒体的, 人们可以通过声音、数据、图像、影像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2信息传递网络化在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 数字图书馆需要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 图书馆网络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到图书馆网络化, 从早期的书目信息网络发展到馆际互借、联机合作编目、合作参考咨询网络, 图书馆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交流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使信息与知识更大范围地传播。数字图书馆信息传递网络化的特点也同时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跨时空、开放型、标准化、规范化的特征。

2.3信息利用的共享化数字图书馆在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传递网络化之后, 必然会提出一个信息利用的共享化问题虽然以往图书馆在理论与实践上也提倡资源的共建共享, 但信息利用共享化作为数字图书馆的一大特点, 其共享化的广度与深度是以往图书馆所无法相比的。

3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 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浏览,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的领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3.1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活动的基础之一, 其发展是图书馆所处信息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也是数字图书馆得以实现的重要推动因素。

3.2因特网的迅速推广与普及, 给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而电子书籍、电子出版物的增多使传统的存储组织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 为了解决资源与存储共享和发展, 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来描述馆藏的服务。

3.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手工信息检索, 而希望通过网络直接检索图书馆的馆藏, 获取所需的信息。此外, 图书馆其他网上业务的展开, 也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持。

4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建议

4.1作为图书馆各项工作中最活跃的、起决定因素的图书馆员, 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以适应日新月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书借还或面对面的读者服务及咨询, 而是利用新的技术设备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馆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计算机操作, 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处理, 熟悉各种检索软件工作, 如机读目录、多媒体光盘、国际联机检索终端等。除此之外, 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对繁多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筛选的能力, 能对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展。同时随着网络化的进一步扩大和国际接轨, 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面对外来的丰富资源, 如果不能阅读和理解, 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 那么就更谈不上如何为读者提供信息了。所以, 作为信息交流中介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 才能在网络环境下熟练利用外语进行信息的检索、交流、传递。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除了负责各自担负的特定服务对象的服务工作外, 还要围绕着网络的建设、维护、利用, 对部分新的设想进行试验性研究、对用户进行宣传、推广工作等, 越来越多的信息源和各种新的信息检索手段无疑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借阅、手工加工、手工检索柜台式服务, 而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计算机检索服务为主体的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远程服务等等。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 更新知识, 从而达到提高素质, 优化知识结构, 掌握实际运用现代化信息设备的业务能力。

4.2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 虽然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仍是现阶段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数字化信息资源已成为馆藏资源激增的主体, 包括各种电子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等。高校数字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 因此它所收藏的电子资源在学科特点、学术价值和专业范围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中目前普遍采用联盟采购的方式来购买国内外著名数据库, 在体现特色馆藏和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各种自建数据库, 围绕自己的重点学科建立学科信息门户, 开发与重组网络信息资源。

4.3加强合作, 推进图书馆建设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但以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人力、才力和物力, 独立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办法是进行多方面合作。我国为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强化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投资建设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大型项目。其中, 中国数字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电子文献信息中心, 收藏了中英文大型数据库70个、全文电子期刊8000余种、多媒体光盘4000余张, 内容覆盖各个学科领域, 它可以面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本地检索、委托查询、课题查询、定题咨询等服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签约加入这些组织, 通过合作方式来节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资。

4.4做好读者培训工作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资源, 不少读者, 特别是对于刚入校不久的新学生, 由于不熟悉馆藏和缺乏相关的网络知识及计算机知识, 很难迅速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效能, 对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也是莫大的浪费。改善这种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开展用户培训工作。图书馆应在了解读者情况及其需求的基础上, 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他们介绍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以及有关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的知识和经验, 也可将这些知识随时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 使读者通过培训和学习, 不仅能够利用传统方法获取文献资源, 而且可以熟练利用数据库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摘要:文章概括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 总结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特点, 指出建设高校数字图书管的必要性, 最后对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高校,信息,建设

参考文献

[1]方建平.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图书与情报.2003 (1) .

[2]杨文静.数字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困境与抉择[N].山西经济日报.2005.7.8.

[3]梁奋东.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源馆藏发展及其政策初探[J].图书馆.2006 (3) .

[4]高庆殿.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 .

[5]连萍萍.数字图书馆建设刍议[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1 (2) .

[6]卢共平.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J].图书馆建设.2006 (4) .

[7]吴新年, 董积生.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0 (3) .

8.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八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领域内各种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层出不穷,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民办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和丰富的技术手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扬长避短最大可能的搞好民办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建设,是所有民办高校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作为开展网上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平台,是与广大读者联系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学院师生、有关专家进行学术活动的重要渠道。搞好图书馆网站建设对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民办高校信息化服务水平意义重大。众所周知,与传统的“面对面式”的信息咨询服务相比,网上图书馆信息咨询更加方便、效率更高、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取全面,甚至还具备和读者互动的交互功能。基于以上原因,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网上图书馆对民办高校而言日益显得重要。

民办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招生规模、经费渠道、人员编制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建設网上图书馆面临着很多不利的短板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网上图书馆的建设。如何立足民办高校现状、扬长避短、建设一个满足学院教学科研需求的相对专业化的图书馆网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不少民办高校上下对图书馆网站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图书馆网站建设可有可无,只要搞好了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就不会影响图书馆建设的大局, 因而不加重视。有少数民办高校办学者办学属短期的投资行为, 图书馆尚不在考虑之列,就更别奢谈图书馆网站建设了,有的民办高校搞图书馆网站建设也是为了评估升位的需要。在诸如此类的思想认识下,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一些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规划不到位,缺乏前瞻性。在设计制作网上图书馆时随意性较大,领导喜好等非专业化因素左右网站的建设,这是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致命伤。所谓的网站规划对民办高校图书馆而言,是指图书馆网站建设前应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科学论证、确定建设网站的目的和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同时根据民办高校的硬件环境、经费支持力度、人员素质等因素规划网站建设中所运用的技术、加载的内容、建设的费用、运行测试、日常维护等项目。做好网站规划就算成功了一半,一个优良的网站规划可以对图书馆网站建设起到良好的计划和指导作用,对网站的内容和日常维护起到准确定位的作用。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前瞻性是指在民办高校在建设图书馆网站时,要充分预计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站所要满足的需求增长变化情况、需拓展的功能等,为网站将来的升级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另起炉灶的尴尬。

有的民办高校因为经费的原因,图书馆网站建立起来了,但是在软硬件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保证图书馆网站数据的安全性。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可预料的自然原因造成重要数据的存储介质损坏或出错,网站维护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黑客攻击对硬件和数据库的潜在威胁。要保证网站数据的安全,除了在硬件和管理制度上加大投入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目前常用的两种网络安防手段。防火墙技术,最初是针对 Internet 网络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顾名思义,防火墙就是用来阻挡外部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内部网络屏障,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目前,防火墙采取的技术,主要是包过滤、应用网关、子网屏蔽、代理服务等。但是防火墙不能防止内部攻击,防火墙不能防止未经过防火墙的攻击,防火墙不能取代杀毒软件,防火墙不易防止反弹端口木马攻击。因此还必须采取入侵检测技术来配合防火墙技术加以防范,入侵检测技术(IDS)可以被定义为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相应处理的系统。包括系统外部的入侵和内部用户的非授权行为,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建设还应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一部分,图书馆网站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网站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开发图书馆网站的时候,可以设置更多功能来扩展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如建立跨库检索、按学科门类导航等智能化检索功能,为读者利用互联网学术资源提供方便;建立本馆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推荐有用的站点,引导读者网上查找所需的网络资源,提高读者检索的效率;建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以及书评数据库,让读者可以方便地使用文字、链接、影音、图片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评论和推荐,实现读者与读者的多重交互;统计数据,设立图书借阅排行榜、读者借阅排名榜,激发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使读者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信息意识。

从整体来看,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总体业务素质不高,管理模式落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还存在论资排辈等不和谐现象。而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能够充分掌握网上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流程,才能为学院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才能真正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民办高校要建设好、使用好图书馆网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一方面要从民办高校的院情出发,量力而行;另一方面也要在有限的财力物力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使网站的设置科学专业,走出具有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图书馆网站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邵挺.关于高校网站建设的思考[J]. 青年记者. 2008(14)

[2]谢剑猛.高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4(05)

[3]蔡俊亚.加强高校网站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06)

作者简介:

9.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九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承担着社会信息中心这一责任,收集和对信息的整序是未来图书馆的`主要职责.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年利用自身优势对馆藏文献数字化,整理网上信息,进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本文对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建设信息资源做了初步探讨.

作 者:赵刚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图书馆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4)分类号:G25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特色资源

10.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论述论文 篇十

4 1 地方文献建设工作要走共建共享的道路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仅靠这些优势来保障其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地方文献信息的特点和工作规律,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工作必须走协作和共建共享的道路,呼吁地方政府在规定地方文献的“呈缴”范围时,应将高校图书馆纳入其中,以完善高校馆的文献建设保障体系。

4 2 地方文献的收集在考虑学校发展的`同时要充分体现本校的学科专业特点

地方文献的采访原则要求地方文献的收集应有目的、有计划。目的性是采访的文献必须符合读者需求,计划性是采访的文献要适应学校的发展。高校文献工作的性质及其服务对象,决定其藏书的成分与内容要兼有地方性、综合性、史料性和专业性等多种性质,读者的需求又决定其选择专业吻合的高校图书馆来检索和咨询地方文献。在收集地方文献资源时,不能盲目地追求多而全,不加选择地收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高校图书馆要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靠得是自己的学科专业文献优势。近几年来,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和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相关的专业,这使得教学科研对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收集地方文献资源时,既要考虑自身发展,又要从学科专业出发,又要从保存地方史料、开展乡土教育的角度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不可盲目从事。

4 3 正确区别和对待不同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工作研究

数字图书馆的实现,使各种电子文献迅速增长,这一趋势影响和改变了馆藏文献信息的结构,也影响和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如何正确入藏不同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资源,是搞好文献信息工作的关键。我们知道,电子出版物信息储量大,体积小,检索方便,界面生动活泼,价格低廉,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资源共享。但电子文献容易失去原始性,容易改,难以防伪,不便于长期保存。印刷文献虽不具备电子文献的优点,但印刷文献历史悠久,适应领域广泛,是最直接便利的信息资源,也是电子网络资源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印刷文献能较好地保存文献的各种原始面貌,如各种版本、书法、绘画、手笔、票据、证券、契约等,且便于长期保存。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的重要区别在于,一些地方文献具有不再生性,既不能复制,也不能再造,需要完好无损地保存其原始面貌,其史存价值是电子文献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地方文献的采集中,要合理建立一种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结构,这种结构要注意信息内容是否完整,是否便于读者利用和史存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关注文献载体是否齐全。

4 4 在馆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由于地方文献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在管理和利用时往往费时费力还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则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有着巨大的优势,在建库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4 4 1 数据库的划分和确定

地方文献种类的繁多,一个馆不可能同时建全所有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应根据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可行的方案,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确定是建立书目数据库还是全文数据库。

4 4 2 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数据库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它不仅直接影响数据库的使用效果,更决定其应用前景。在建库时,必须对数据库结构、录入数据格式和字段的定义给予规范化界定,并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使其符合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的要求。

4 5 建立有特色的专业队伍

图书馆要培养一支有知识、事业心强、能吃苦、肯钻研的高素质开发研究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的组合既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要吸纳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使用,有利于地方文献开发和咨询工作的开展,各学科之间能互相取长补短,还要配备有经验进行深层次加工和开发人员,还要提高其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文献知识、补缺地域文化知识、强化咨询服务知识和更新信息技术知识等,才能保证地方文献服务工作高水平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文翰.浅说图书馆地方文献发掘整理的理论及其重要意义[J].图书馆学刊,1994,(5):50-51.

[2]何荣先.浅谈地方文献的征集收藏与开发利用[J].中州今古,2000,(2):45-47.

[3]陆建芳.地方文献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4):58-62.

[4]王效良.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J].津图学刊,2003,(1):6-10.

[5]金沛霖.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5.

[6]赵奇钊,周彤.民族地方文献工作之我观[J].情报杂志,2002,(2):71-72.

作者简介:何志兰(1959-),女,湖北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襄樊学院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管理及读者服务工作。

11.高校图书馆人文建设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01-1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本为中心,以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为导向,它提倡尊崇自然,从而形成和谐平等、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指的是在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它不仅仅能实现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并且体现人文关怀,创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

一、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在校园建设中的地位

主要表现在:优雅的图书馆人文环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需条件;图书馆多样的馆藏文献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图书馆所承担的多样化人文教育方式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图书馆人文精神在优化教学质量、倡导品行合一、知读合一、科研水平提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人文精神建设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体现

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建设离不开图书馆的“人本”式管理。高校图书馆管理应本着一切服务于自身、服务于师生的的管理理念。服务于自身是指要把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应在充分沟通、理解其工作疾苦的基础上,加强对馆员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教育,使得馆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为读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每个馆员的义务和责任。服务于师生是指要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资源最大化价值的利用实现,在充分调研读者的层次(教师、教辅、学生、外校读者)基础上,评估其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服务。馆员还要与读者进行交流,必要时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个性化的服务。

三、人文精神建设在图书馆文化方面的体现

图书馆文化总体上可以分为观念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观念层指的是图书馆事业的服务理念,行业精神,和共同愿望;制度层指的是各种制度、机制、行为规范;物质层指的是阅读环境、读者服务、信息知识产品等,其中观念层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层。尽管图书馆文化的范畴很宽泛,但是人文精神始终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它体现在图书馆文化的方方面面。图书馆所倡导的尊重知识、坚持真理、坚持理论服务创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等科学价值观和图书馆所遵从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都是图书馆人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这是他们共同的职业观与最高境界精神追求,充分彰显着人文精神。图书馆的制度是在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制定的,充分体现着民主、平等、自由自愿的人文原则。

舒适、优雅的读者环境及美观、智能的图书馆基础设施都充分体现着图书馆物质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人文观念。人文精神在图书馆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表现特征,特别是以读者为中心,己经成为馆员在服务活动中的首要标准。图书馆文化中彰显的人文精神对读者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精神气质、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对读者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培养的功能。所以,人文精神建设现在已成为图书馆信息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和最终目标。

四、人文精神建设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的体现

图书馆服务中的人文精神是服务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连接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关系的无形的纽带,是维护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持久的力量。图书馆的所有部门都是围绕读者服务进行的,各个岗位也都是为服务而设,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都是通过服务环节实现的,因此人文精神体现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不但要有读者是“主人”的思想,更要有读者是“亲人”的观念,馆员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处处把关爱读者、维护读者利益放在首位。图书馆服务是一个馆员与读者动态接触的交互过程,所以馆员在服务过程‘卜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以及服务的态度、行为都非常重要。一方面,馆员要充分熟练的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馆员还要主动了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乐于接受读者的信息反馈,帮助读者查找文献资源,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多样化的、细心、周到的服务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五、加强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对策研究

(一)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作为文化建筑,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而且代表了一所学校的文化风貌,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给人以文化的熏陶,同时,充溢于这座建筑中的人文精神,也使之成为自然审美、文化审美的集合体。所以要加强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首先要从高校图书馆建筑开始。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建筑选址、整体造型设计、周边环境以及内部设计等方面。

(二)健全制度环境,体现人文准则。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图书馆,营造良好馆风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制度,即图书馆以上级有关行政法规为依据,根据本馆管理和工作开展的需要而制订的、本馆职工和读者应共同遵守的工作规范、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图书馆管理的依据和准绳。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才有章可循,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提高才有充分的保证。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是有人来完成的,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人提供服务,所以人是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因此,在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建设中要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图书馆的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读者和馆员。

(三)开展以人为本的多样化信息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其传统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也都相应的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图书馆出现了一站式服务模式、基于web的服务模式等。在当前建设和谐校园的大潮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也要与之相适应,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具体表现为:开展开发式服务、开展馆际联盟沟通信息共享服务、开展网络信息检索培训服务、开展差别式定制服务、开展优势学科重点推介服务等。

参考文献:

[1]卢婧.人文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精髓[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04).

[2]刘学琳.试论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馆人文精神[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12.高校图书馆建设浅议 篇十二

一、丰富的馆藏图书——学科化服务的基础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建设最基础的内容。藏书结构的合理与否、图书品种的丰富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藏书利用率的高低。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46万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建设, 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 二次文献与一次文献相辅、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补遗相结合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目前馆藏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 (种) 、中外文期刊1, 079种、购置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26个、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10个, 完整收藏自1907年创刊至今的百年文献《化学文摘》 (CA) 。另有共享纸质图书40万册, 中外文纸质现刊1, 185种, 中外文电子期刊13, 082种, 形成了文理兼收、多种文献载体并存、轻工类图书文献资源丰富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为加强馆藏特色文献建设,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不断调整文献结构, 保证重点学科、新增专业、优势专业对文献的需求。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已形成了文理兼收、轻工类图书文献资源颇为丰富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其中纸质文献《化学文摘》 (CA) 收藏了自1970年创刊以来的百年文献, 还建立了“皮革文献资源数据库”、“陕科大科技成果数据库”、“文献检索课试题数据库”等颇具特色的电子文献资源。经过长期的积累和近年的快速增长,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满足了教学和科研需要, 对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先进的管理手段——学科化服务的载体

进入21世纪, 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迅速地改变着图书馆传统的职能和管理模式, 对图书的管理手段和借阅功能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顺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不断改进管理手段, 完善各种功能, 方便读者借阅和浏览,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局域网已具规模。通过万兆核心交换机连接千兆接入交换机, 百兆交换到桌面。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局域网已具规模, 建立了SAN结构的惠普存储系统, 目前的存储容量26T, 各种应用服务器14台。建立了具有整体系统网络通传、单机硬盘保护功能的电子阅览室。采用金盘自动化管理软件, 实现图书借阅自动化管理。通过这些软件和硬件设施和环境的改善和加强, 方便了广大师生借阅图书, 网上浏览和下载速度也加快了, 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图书借阅氛围, 打造了一个完善的图书借阅和服务的平台。

三、“读者至上”的理念———学科化服务的宗旨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以“读者至上, 服务为本”为宗旨, 积极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开展流通、阅览、文献检索、定题服务、文献传递、信息咨询、图书预约、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务项目。图书馆实行每周7天开放制, 周开放84小时, 电子阅览室周开放98小时, 网上文献资源每天24小时服务。近三学年来, 共接待读者279.6万人次, 借阅图书122.9万册, 电子文献下载量达232.8万篇,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42.9万人次。2013~2014学年借阅图书56.7万册, 生均借阅35.1册, 人均使用纸质与电子文献101.8篇 (册) 。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随着图书馆文献数量的逐年增加, 读者对文献的利用率也显著提高。三学年来, 读者借阅的纸质图书及使用的电子文献量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 图书馆发挥自身教育功能, 近三学年, 先后对各类读者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培训, 受众达1.7万多人次, 其中6, 500多名学生系统学习了“文献检索”课程。自建了独具特色的“文献检索课试题数据库”, 学生独立完成检索全过程, 提高了广大师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坚持开展“文明礼貌月”优质服务活动, 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改善。经问卷调查表明, 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健全的规章制度———学科化服务的保障

一个学校如果仅有优越的环境,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必然导致学校纪律涣散、秩序混乱, 就可能引发学生滋长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与自由主义的错误思想。对于图书馆工作也是如此。优美的图书借阅环境, 丰富的馆藏图书, 合理的馆藏图书结构, 功能完善的图书借阅设施和手段, 都只是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必要条件, 如果忽略了对人的管理和约束, 那将会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如果没有了制度的约束, 图书管理人员随意离岗, 学生归还的图书不能及时归架, 新到的图书不能及时上架, 图书信息不能及时公布, 对老师和学生的图书需求置若罔闻, 职业道德缺失, 整个图书馆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如果没有了制度的约束, 学生在图书馆随意打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在图书上乱涂乱画、对需求的纸质图书信息随意撕扯、借阅的图书不能及时归还等等, 结果不是图书馆成了垃圾馆, 就是变成了一个空馆, 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自建馆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和积累, 逐步修订和完善了包括《行业制度》、《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图书馆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陕西科技大学图书委员会章程》、《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章程》等7大类30多项规章制度, 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 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障了图书的保管、流通、借阅、归还、信息公布、数据调研、科技查新等各个环节的高速、畅通运转,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图书借阅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宝娟.关于高校图书馆提高藏书利用率的探索与思考[M].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6.

[2]魏兰英.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馆藏图书的借阅率[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1.10.

13.高校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究 篇十三

高校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探究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作 者:张乐  作者单位:驻马店教育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258.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习型社会   读者服务   资源共享  

上一篇:三十年同学聚会个人感言下一篇: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