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共15篇)
1.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一
一、参观校园体育, 收获先进方法
教研活动在区域内某校举行时, 参与者除了参加教研活动外, 还有机会参观校园, 了解他们的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如:广播操 (跑操) 、大课间、活动课、第二课堂 (社团活动) 、校园赛事等, 观察校园体育合理的设置、高效的编排、科学的组织、高效的管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参观者从有创意的个性跑操、整齐有序的广播操自动进退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一系列校本特色的活动中, 寻找突破常规的跳跃思维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亮点。在感叹学校体育教师经验和智慧的同时, 观摩者更需静下心来, 仔细学习、分析和思考, 尝试借鉴他们的智慧和方法, 总结他们是如何打破常规, 如何创新的?再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融会贯通、大胆创新, 改善和提高本校的校园体育活动。比如:笔者学校人数多、场地小, 冬季跑操一直是个难题, 虽然努力设计、改进, 但总不太理想。在某次教研活动中, 东道主也是人多地少, 他们采用首尾对接、纵队环形跑操的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偏小的困境。笔者回到学校后, 大胆引进并进行“微创新”, 教研组一起努力, 创造出校本图案跑操法, 效果理想, 在区跑操比赛中荣获佳绩。
二、观摩运动训练, 收获经验技能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了自己的特色项目运动队, 如:三大球、艺术体操、武术、乒乓球等, 而田径队则是每校都有。这些运动队有的是赛前训练, 有的是日常训练, 它们为学校体育收获荣誉的同时, 也带动了校园体育的发展, 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生活。参加教研活动时, 对承办学校的田径队或特色运动队也有机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 对他们队伍组成结构、选材方法、训练时间、队员学习与生活、场地经费等进行深入了解。实地观摩他们的训练过程, 观摩教练员们的组织和安排、各自的训练技能与方法, 和教练员进行训练经验和心得交流等。总结和发现他们在训练组织和安排上的一些科学方法, 在训练技能和手段方面的一些针对性强、效率高的策略。把它们带回家, 结合本校运动队学员特点和项目特色, 尝试挖掘、借鉴、改进和运用, 使得本校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提上一个新台阶。比如:某校田径队采用每天一点、常年积累的“积木式”训练方法, 即每天大课间时, 运动员到健身房进行力量素质练习, 而利用活动课时, 在操场一角划出一小地方用于专门训练。这种训练方法, 既不影响学生学习, 又不影响操场使用, 一举两得, 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增加人脉资源, 收获合作渠道
区域性教研活动一般都有较多的参与者, 领导、专家、名师和一线教师汇聚一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大家学习、交流、研讨。通过教研活动, 确实能提高本区域内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与教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同时, 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 大家互相留下电话、Q Q、微信等 (有的建立群) , 也可以让众多参与者们从彼此陌生到熟悉、从路人变成朋友, 有的甚至变成知音。在活动结束后, 虽然大家各奔东西, 回到各自工作环境中, 但是发达的电子网络还会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志同道合的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彼此继续交流观点、心得, 探讨教研活动中相关的学术问题, 让“教研活动”在网络中延续。
另外, 教研活动中认识的教师, 也可以充分发挥人脉资源, 通过网络进一步扩大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如:共同组建课题、举行学科联谊、组织球类比赛, 甚至师徒结对、牵线组建战略合作学校等。比如:笔者一位同事通过教研活动认识了一批朋友, 加入三个教研QQ群, 经常在群里面讨论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 现在正准备和其他学校的教师合作申报一个课题。教研活动扩大了体育教师交友的平台, 使得教学研讨和交流已无校界、无地界, 未来必将“天下体育人为一家”!
专题点评:提前学习主动参与反思提炼
教师教研不仅仅在校内, 还包括学区、县区、省市和国家级的教研活动。这些区域性教研活动形式多, 内容广, 是很好的学习平台和资源。本期专题“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性教研活动”, 主要针对教师参与区域性现场教研展开深入研讨, 旨在引导一线教师利用好区域性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期选刊的来稿, 既有体育教研员来稿, 又有一线体育教师来稿;既有介绍新颖的区域教研方式, 又有教师参研活动的感悟;既有推进区域教研发展的多元良策, 又有区域教研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学习这些来稿, 对提高区域教研活动的认识, 优化区域教研活动的组织, 提升区域教研活动的效益, 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针对撰稿提纲, 如何在区域性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和研讨;如何承办或组织区域性教研活动;如何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性教研活动等等, 这些问题缺乏优质来稿。刊登的来稿, 虽然有一些区域教研活动的具体策略, 但这些策略主观成份较浓, 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深入剖析。作为一线教师, 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教研活动, 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笔者认为, 需要做到“提前学习”、“主动参与”、“反思提炼”三个关键词。
第一, 活动前, 提前学习, 储备知识。区域性教研活动, 一般以专家讲座、观课议课、专题报告等形式为主, 其中以观课议课为主要形式。我们在参研前, 就需要了解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上课的年级与教材, 才能有助于理解活动的意图。针对主题, 我们需要上网提前学习, 储备相关理论知识, 不至于研讨时“目空一切”, 不知所云。针对上课的年级与内容, 还需要提前学习相关教材, 了解执教内容所在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以及所处整个水平段和课程中的地位、目标、锻炼价值与作用, 站在教材的最顶层来看待教材。
以“基于S PA R K理念优化体育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展示的课例为小学五年级足球“正脚背运球”为例。参与这样的教研活动, 就需要提前上网搜索“SPARK”、“SPARK课程理念”、“目前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等相关知识背景。针对开课的年级与内容, 还需要提前学习教材, 系统地梳理足球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安排体系, 各水平段各安排了哪些足球教学, 各个内容预期达到什么目标, 各技能目标之间有什么联系。学习了正脚背运球, 对于继续学习哪些足球技术, 有何作用。必要时, 还应该翻阅足球教材, 亲自练习正脚背运球。只有这样, 才能对教学内容, 从整体上有所把握。如果不这样做, 就有可能闹出笑话来。如针对练习时间不够, 有教师建议“把正脚背运球的直线距离缩短到5米, 甚至更短, 这样就可以提升练习密度”。因为正脚背运球, 主要运用于直线快速推进, 将运球距离缩短, 显然不符合正脚背运球的技术特点。还有教师评课时建议, “热身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运球绕杆、或者运球急停、或者运球转向游戏”。提这样的建议, 显然这位教师不知道运球变向是在直线运球 (正脚背运球) 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还没有学习过脚内侧运球技术, 怎么可能将陌生的技术提前运用呢。提前学习, 储备相关知识, 就不至于“内行人讲出外行话”了。
第二, 活动中, 主动参与, 多感齐动。有朋之远方来, 不亦乐乎。区域性教研活动, 参加者来之四面八方, 往往会有一些朋友相遇, 难免闲聊家常, 互述衷肠。但如果因为这些而影响自己和旁人看课和聆听, 就得不偿失了。
观课是一种学问, 只感知不思考, 观课只能获得一些表象和浅层次的感性信息, 难以进入高境界, 所以观课需要教师本着“专业自觉”的态度, 积极参与, 一边看, 一边听, 还要一边思。笔者倡导用“四动”的方式来观课, 所谓“四动”, 就是观课时应做到耳、眼、脑、手四个器官并动。用耳听, 需要对照教学目标, 听清教师的“讲”;关注教学活动, 听清教师的“导”;观察学生表现, 听清学生的“学”。看眼看, 需要从教师的状态, 看出教师的资质;从学生的情绪, 看出课堂的效果;从学练情况, 看出活动的效度。用脑思, 需要思考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内容的本质, 课堂教学评价的侧重点, 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和途径等。用手记, 需要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进行记录。
“观课不评课, 等于没听课”, 特级教师、原常州市体育教研员王渺一教授经常这样说。的确如此, 聆听专家评课, 可以理清教材的背景、目标与锻炼价值, 还能明白教学设计所体现的教学理念等。聆听同行评课, 有助于完善、修正、优化教学策略。聆听正反双方的观点, 即使是错误观点, 也能激活我们的思维, 真正从正反两方面批判成败得失, 加深对教学实质的理解。因此, 在评课议课时, 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放下思想包袱, 将自己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感、所思, 大胆表达, 接受专家与同行的“洗礼”, 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真正实现教学的真谛。
第三, 活动后, 反思提炼, 积极实践。学习不应该随着教研活动的结束而终止。相反, 应该是新一轮提升的“新起点”。现在很多教师, 将参研活动学到的新知识“束之高阁”, 将评课中提到的“优化策略”没有及时验证, 将参研活动闪现的火花没有及时提炼, 没有用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 时间一长, 就印证了“听听激动, 想想心动, 回来后一动不动”的培训“魔咒”。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自我反思”, 这就需要教师拉长学习过程, 放大活动价值, 不断实践与检验教学策略, 不断优化与改进教学设计, 或者重构教学设计在校内不断试教;或者实践教育新理念;或者撰写培训心得体会, 与同行分享培训讲座;或者执教移植课, 让更多的同行欣赏培训中的精彩智慧;或者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将活动中的特色与亮点进行专题梳理等。
如笔者参加常州市“技能教学游戏化”的同课异构活动后, 根据评课的优化意见, 回校重新设计了一年级立定跳远课, 投稿发表。同时就“如何进行学习目标具体化评价”, 以该课为例, 以情感目标细致分解、技能目标突出重点、过程目标层层递进、瞬时目标定性描述、终结目标多元多样等五个维度, 撰写了《例谈学习目标具体化评价的实施策略》一文后还以该课为例, 从器材使用这个角度, 梳理出器材开发返朴归真、器材功能一物多用、器材使用符合学情、器材运用勿忘核心、器材摆放调动学生、器材利用注意安全等五点策略, 撰写的《例谈器材使用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发表。实现了一节精彩课例, 多维度提炼成果的效用。
区域性教研活动, 只是一个平台。要想专业快速发展, 关键要点是反思与实践。作为一线教师, 只有端正态度, 参与活动前提前学习, 精心准备, 活动中细心聆听, 积极参与研讨, 活动后及时反思跟进, 不断提炼成果, 才能“借力”教研活动, 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二
先介绍一下MINI-E,它是在MINI Cooper的基础上设计改造的两座小型乘用车,后座被电池占用,今后正式产品将恢复4座,装用35kWh的锂电池(实际只使用28kW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大于160公里,最高车速152km/h,电机功率150kW,电机扭矩220Nm,0~100公里/时的加速时间为8.5秒。
第一个体会:说一说160公里的续驶里程。参加测试的用户都是已经购买有燃油车的中青年上班族,MINI—E主要用于啥班、购物等活动。统计下来他们平均日行驶里程为46公里,85%在80公里以内。显而易见,100%户认为MINI-E目前只适用于城市内使用。对于城市内使用,160公里的续驶里程是足够70就我自己两个多月的使用经历,也仅有一次将160公里用的快完了,那是我女儿开MINI-E在城里办事,断断续续跑了快一整天,其他的时候基本都在50公里以内。上面的事实给我们两点启示:1.续驶里程为160公里的电动汽车基本可以满足在城市内使用的私家车要求;2.如果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从经济性考虑,续驶里程可以低于16a公里。
第二个体会:说一说动力性能。凡是开过MINI-E的人都会异口同声说:“开MINI-E真爽!”爽,主要是突出的加速性MINI-E的设计师充分发挥了电动机低速大扭矩的特点,赋予MINI-E常好的加速性,8.5秒的加速时间是一般的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以往人们会担心,电动汽车动力性差,会成为堵车的新因子。MINI-E可以彻底消除了这个担忧。MINI-E给了我们关于动力系统设计的启示:1.电动动汽车必须而且能够具备卓越的加速性(扭矩特性);2.电动汽车的最高设计车塞不需太高(适中的最大功率)。
第三个体会:说一说时尚感。在对4028位申请者的调查中,在问及申请原因时,有3个80%给我印象很深:80%“对新技术感兴趣”,80%“喜欢MINICooper”,80盼认为“时尚、新潮”。申请者主要是中青年用户,平均年龄32岁,平均家庭月收入2万5千元。据说北京的15位测试用户都为能够驾驶一辆MINI-E感到骄傲,他们自发地形成联络网,交流经验与体会,充满了激情,快成为新的MINI-E一族了。这又给我们另一个启示:不能简单将电动汽车视为代步工具而已,在许多用户心里,它承载着环保、高科技、时尚的要素。文化要素在中国人选车过程起很大作用,以往更多人考虑的是“体面”的问题,现在年轻人的观念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设计电动汽车时要能深刻地领会这些人文要素。
第四个体会:说一说充电。宝马公司的这次活动得到国家电网的支持配合,为每位用户在停车位上建立了充电桩。通常用户会在夜间7时以后充电,深圳市有30%的用户在晚上11时以后充电,以享受夜间不到0.3元,度的优惠电价。我自己的习惯是,每天回到车库就把充电接头插上,让汽车自己去充电,第二天出发时拔掉,电池一定是充足的了,非常省事。MINI-E的实践给了我明确的启示:私人电动汽车充电的最好方式就是夜间停车位的慢速充电,对于这些用户,充电站的快速充电只是一种辅助方式,供少数情况需要。
宝马公司通过MINI-E的全球实车测试,收集了大量宝贵信息,有助于设计出一流的电动汽车,不久将有全新设计的新车问世。也希望宝马公司的经验对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有所启发。
3.单位参加植树节活动报道 篇三
3月1日,在第三十九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县委书记皇甫立新,县长刘国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传文等县四个班子领导来到县商务中心区绿化带植树点,与县直单位干部职工一起挥锹填土,种下一棵棵树苗,为初春的沈丘大地增添新绿,以实际行动履行全民植树义务,拉开了20沈丘县义务植树活动的序幕。
在义务植树点现场,县四个班子领导率先垂范,纷纷拿起植树工具,有的铲土挖坑、有的给树苗浇水,植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县领导的带领下,参加植树的广大干部职工也纷纷投身其中。“挖坑、提树、培土、浇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很快,一排排新栽下的树苗扎根在了县商务中心区绿化带内。
近几年来,沈丘植树造林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省级林业生态县和省级园林县城。
4.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四
春风荡漾,万物复苏,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三月是植树的好季节,也是雷锋活动月,为了发扬雷锋精神,营造绿色家园,在3.12植树节到来之际,我公司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于3月11日组织青工志愿者参加水利局义务植树队伍,到离城约40公里的黄河故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黄河故道在徐州境内分为两条河道,原主河道称为废黄河,全长173公里,从苏皖交界处的丰县二坝起,流经丰县、铜山区、市区和睢宁县,继续东流入黄海,其中丰县境内26.5公里,铜山区境内56.3公里,市区20.7公里,睢宁县境内69.5公里;原黄河分洪道称大沙河,从丰县二坝入境,经丰县、沛县流入昭阳湖,全长61公里,其中丰县境内28公里,沛县境内33公里。
到目的地后,我们立即开始植树,同志们有的浇水、有的填土、有的在河边开抽水机通过塑胶水带把水放到桶里,干的热火朝天。特别是几位女同志,平时爱干净,这时也不怕沙土和泥水脏了衣服,认真种好每棵树苗,起到了模范作用。
5.大班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五
活动开始前,老师们通过各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认识了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大一班的孩子们为小树制作了爱绿护绿的宣传画,并利用废弃自然物进行了创意造型。大二班的孩子们拿着工具在小农场里忙的不亦乐乎,锄野草、浇浇水、撒种子,在主动参与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
大三班的小朋友为校园里的小树们制作了独一无二的海报,并且亲手为小树们浇水锄草。绿草地上大四班小朋友制作的爱心护树牌伴着春风微微飘荡,祝福小树们茁壮成长。大五班的小朋友在观察过后用画笔绘画出了他们最爱的小树,畅想着它们的绿色未来。
6.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六
关键词:六年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影响,因素
1、研究目的
通过对文献的参考和分析, 以及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让家长、学生、和学校了解到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六年级学生需要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 才能保证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共同发展。真正贯彻落实“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缓解由于升学、毕业、择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围绕本文的研究目的, 查阅有关的数据、资料, 以及相关书籍、学术期刊等;参阅和收集了国家行政部门下发的与本研究有关的文件、法规;检索查阅有关国内外的相关资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有关问卷编制的理论要求, 制定调查问卷, 通过向调查学校发放问卷, 了解、研究少年儿童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2.3、分析归纳法
对所收集的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 对相关数据分门别类, 归纳整理, 进行分析和论证, 阐述成因, 引出结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分别向不同区县4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 回收调查问卷179份, 回收率为99.44%;有效调查问卷共166份, 有效率92.22%。
3.2、六年级学生参加业余体育活动影响因素现状调查
3.2.1、学生对业余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
表1所示, 是关于六年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从数据来看喜欢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接近九成, 说明很多正处在紧张学习中的学生喜欢或者说渴望参加业余体育活动;不喜欢的只有3.6%的学生, 选择无所谓态度的学生有9.9%。
3.2.2、学生每天参加业余体育活动时间调查
表2所示, 是关于课外体育活动时长的一个调查。有14.5%的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在0.5小时以内, 有46.4%的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是0.5小时左右, 进行1小时业余体育活动的学生有29.5%, 进行1小时以上业余体育活动的学生只有9.3%。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参加课余体育活动0.5小时左右的学生比例最高, 这也与目前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时长在30分钟-40分钟的情况相符, 但不能满足国家对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因此, 调整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时长, 增加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课的次数势在必行。
3.2.3、家长对学生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态度调查
表3所示, 九成以上的家长都不反对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 证明家庭方面对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态度比较乐观, 注重孩子的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协调进行。7.23%的家长不支持六年级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 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外体育活动没有正确认识, 认为六年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 忽视了身体健康。另外, 学校方面过分强调“小升初”, 也会给见家长带来孩子升学、择校的压力, 从而影响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3.2.4、教师因素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调查
表4所示, 九成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被老师占用自己的业余体育活动的经历, 其中还有21.69%的学生业余体育活动时间经常受到教师的影响。说明这种随意占用学生业余体育活动时间的现象在小学还是比较严重, 特别是在六年级。这是由于此时的学生要面临毕业、升学、择校等压力,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为了完成以上任务, 给学生加课、补课, 从而不惜牺牲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另外学校对学生毕业成绩的高要求、对学生进入著名高中人数的要求, 也会对教师形成压力, 这样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就更无法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 88.3%六年级学生都喜欢参加业余体育活动, 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此也持认同态度, 相反, 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有九成以上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被教师占用自己的业余体育活动时间的经历, 说明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及毕业、升学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忽视了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需求。
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协调大脑各功能运作, 轮换, 休息与兴奋。所以, 必要的业余体育活动是进行有效学习和工作的调节手段, 是学生达到身心共同茁壮成长的前提, 六年级正处于青春期, 所以, 学生更需要充分的锻炼和活动, 才能保证身体协调健康的成长。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六年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并且也有较高的兴趣, 表1中反应出六年级学生对业余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占到88.3%, 证明对每天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通过表格2我们可以看出, 多数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较少, 能保证每天活动一小时以上的同学仅占总数的38.8%。对于素质教育的今天来说, 六年级学生的作业量明显过多, 学生压力太大, 再加上运动量太少, 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甚至会影响健康心里形成。
4.1.2、九成以上的家长都不反对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 其中有82.53%的家长支持六年级学生进行业余体育活动。证明家庭方面对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态度比较乐观, 注重孩子的身体发展和智力发展协调进行。
4.1.3、通过表4可以发现, 曾被教师占用课余体育活动时间用以它用的学生比例占到91.57%。说明教师已成为影响学生参加业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量减少学生的业余时间被侵占的情况发生, 使学生把业余时间更多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4.2、建议
4.2.1、鼓励学生多多参加喜欢业余体育活动, 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了解他们真正需求, 减缓他们的学习压力, 同时, 应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健康的业余体育活动。真正作到让学生每日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
4.2.2、教师应转变观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减少课业负担, 把业余时间还给学生, 淡化学习成绩、毕业升学的各项指标, 学校应从制度上建立健全体育卫生制度, 并且实落到实处, 确保学生每日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
4.2.3、学校应淡化对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绩的考核, 淡化本校在学区, 甚至本地区毕业生成绩表现的排名, 淡化本校学生升入名校的指标表现,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想法设法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 确保学生每日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柳斌.《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 1998 (2) .
[2]范立仁, 顾美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2年第09期.
[3]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 2004年第05期.
[4]杨贵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6) .
7.亚洲卫星参加慈善捐款活动 篇七
香港“乐施毅行者2005”于11月11日早上从香港西贡北潭涌正式起步,4100多名参加者要在48小时内走完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为乐施会扶贫发展项目筹款。亚洲卫星公司副行政总裁魏义军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以19小时39分钟走完全程。亚洲卫星公司员工纷纷为此项慈善活动捐款。
“乐施毅行者”是目前香港规模最大的远足筹款活动之一。参加者须年满18岁,以四人为一队,相互扶助,共同挑战体力极限,在48小时内走完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自1986年以来,香港先后有4.6万人参加了这项活动,筹款超过2亿港元。据称,所筹款项用以支持乐施会在香港、中国内地、非洲以及亚洲其它地区推行扶贫救灾工作,改善贫穷人的生活环境。
香港乐施会起源于1976年,是一个基于香港的、独立的民间扶贫及防灾减灾机构,也是国际乐施会成员。从1987年开始,香港乐施会便致力于在中国大陆开展各项工作,并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发展基金”,先后于1994年救助广西水灾灾民、1996年救助云南丽江地震灾民和青海雪灾灾民等。目前,香港乐施会在中国的15个省区开展项目,以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陕西、广东和北京为主,扶助对象集中在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妇女和儿童。香港乐施会近年来也展开了针对城市贫困人口的项目,包括流动人口以及农民工权益等。(亚星提供)
8.社区植树节的主题活动总结 篇八
按照区绿委关于建设“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规划,根据成华绿委[20xx]1号文《关于认真开展20xx年全区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的精神,东街社区于20xx年3月12日上午10:30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联合辖区居民在工商局宿舍开展了以“生态生活,绿化家园”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
20xx年3月12日,上午10点,在社区工作人员黄涛、尹新梅、龚永丽的组织带领下,社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40余位居民带着植树工具和树苗来到了工商局宿舍院落内。此次活动,将居民分为3个小组,第一组负责在工商局宿舍新植幼苗,第二组负责浇灌辖区内其余院落内的绿化草地,第三组流动与街面和辖区各院落,向居民发放植树节的宣传资料,向辖区居民宣传绿色环保,树立植绿护绿意识。
活动期间,部分院落的门卫路过的居民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帮助挖坑、培土、提水。并借此机会提出了对自己院落内绿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1时许,活动结束。此次活动共计植下新幼苗70余株,为辖区内300余颗浇水培土,并清洁整理了院落内近1000㎡的绿化草地。
“生态生活,绿化家园”的义务植树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的普遍赞许,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表示明年将会继续参加。
通过此次义务植树活动,在增加整洁了辖区绿化以外,还向辖区居民宣传了植绿护绿的绿色环保理念,有利于树立和巩固居民植绿护绿的意识。
全民义务植树月
三月份是“全民义务植树月”。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化红花岗,3月11日,社区积极分子、志愿者以及社区居干等一行20余人前往螺蛳山、空壳寺参加义务植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共植下20余株小树苗,活动中,两三人一组,有的扶树苗,有的用铲子给树苗培土,有的则提着水桶给树苗浇水,还有的在给树木松土、修剪枝型。大家都开心地劳动着,尽管累了但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植树。
义务植树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它既可以绿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还能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弘扬一种生态文明和环保精神。
312义务植树节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节,根据成《委员办公室关于20xx年全区义务植树工作安排的通知》之精神,本着绿化家园,保护环境,使我们辖区更加美丽和谐的愿望,我社区于“3.12”义务植树节前后开展了一系列植树护绿相关活动。
在集贤街道办、综治办公室的领导下,我社区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大面积的“3.12”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制作通知和宣传画,张贴到辖区院落内。3月9日星期五,在南九小区拉开横幅,高插旗帜,设立宣传台,组织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城管队、清洁工人等52余人,开展了集中宣传,分发义务植树相关法规、资料以及爱绿护绿倡议书,并对小区周围绿化带进行了维护。并通过社区平台发布义务植树的倡议。
3月10日周末开始,辖区居民纷纷来到户外,开展植树护绿活动,截止3月25日。
植树从保护树木开始,通过我们的活动,通过我们的宣传,通过我们的以身作则,让更多的朋友参与到保护家园,绿化家园的队伍中来。总之,这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活动,是一次极有意义的活动,一次对大家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和活动中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弥补出现的不足,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集体智慧,为以后的发展而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9.3月12日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九
在这里有很多人,大都是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由班主任带领,到车上拿上小树苗,两三个人,一起拿着铁锹,去挖坑植树,彼此相互配合,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很多学生积极参加,主动去植树。不需要老师催促,也不需要指点,相互看一下就可以,在老师指定的地方种植就行。
这次活动我们学校一共来到了五辆大巴,都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每个人都有着非常不错的体验,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让更多的人学会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对于学生的培养不止要教导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更要给他们更多的其他实践互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
这次活动我们从早上六点集合,到达目的地,已经差不多九点多钟,为了让大家在路途中有乐趣,我们都会主动在车上唱歌跳舞,活跃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其中,当然这次活动都是自愿,对于这次出行也得到了家长的许可,带着对植树的重视来到了最终地点。
进入到空旷的地点很多学生都如同脱缰的野马,虽然非常活泼好动,但是大体上还是非常认真努力的,不会随意的乱跑,在植树过程中,班级主任积极带领学生,在规定的地点植树,在规定的时间做着事情,虽然忙但是都积极动手,有的人挖土,有的人浇水,你来我往,彼此相互协助让很多学生学会了团结合作。
活动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植树,更是要锻炼学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虽然这次活动只有一天有些短暂,但是却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到了充实满足,应为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毕竟这样的做对环境好,也对学生好,是双赢的做法,很多学生表示在明年还要继续参加,对于自己种的树,留下了祝福,也对着憧憬,毕竟对他们来说是经过自己动手的。
10.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十
关键词:中职生 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本文以新疆奇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抽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生平时“非常喜欢”和“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和“不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通过分析,这是因为现在的课程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以及体育活动方式还不能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投入时间方面,大多数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投入较多,每次达到1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参与者的13.96%。半小时的占69.81%,半小时以下的只有16.23%。清晨是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时段.77.74%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 22.26%的学生是为了“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情绪”,学生在校园内紧张又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每天的生活方式几乎一个模式,即寝室---教室---食堂,为了调节一天疲劳的神经,学生们愿意到操场上活动,放松一下,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运动,就会从苦闷中解脱出来,这样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稳定的情绪,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良好的休息。在平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有89.1%的学生心情“非常愉快”和“愉快”,但是,也有10.9%的学生心情“不愉快”和“很不愉快”。因为体育活动本身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出现“不愉快”和“很不愉快”的心情可能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狀况和社会交往较差有关,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体育课所学的内容对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有72.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所学内容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起着决定的指导作用,20.2%的学生认为没有多大作用,7.7%的学生认为学非所用,不起作用。因此,体育课要求教师多采用一些新内容、新方法,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着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传播科学的知识、技能、锻炼方法和体育保健知识。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调查显示,68.5%学生锻炼前不做准备活动,锻炼后不做放松练习。他们认为只要在锻炼中达到相应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便能达到运动效果。学生对运动效果的判定是否采用生理指标,大多数学生表示不曾采用,仅有20.2%的学生表示曾经采用脉搏的变化来检验和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且运动中如果出现诸如岔气、扭伤等以外情况时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做出答案。表明课堂体育教学给予的知识比例太小,体育教学在运动生理、心理、医学等内容方面的比重和结构还不够合理。
影响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调查发现,“没时间”是制约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学校对早操、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都有明文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学生的活动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课外活动时间,特别是下午学生普遍反映,文化课安排太多、太满,等到下课了,却要吃饭了,要想参加体育活动只有牺牲下午的进餐时间,很多同学为了保证正常吃饭、晚自习,只好放弃参加体育活动。
其次,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场地设施的缺乏是阻碍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选因素,近年来,由于学校扩招,使学校人数迅速扩大,使有限的校园运动场地变得更加拥挤,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
再次,学生的兴趣爱好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中职生处于一个学校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是在学校学得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另一方面是面临择业、工作的社会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学生在课余时间往往泡网吧、玩游戏等时间较多,他们从内心深处希望提前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得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往往忽略日常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形体素质的影响力。
最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无人组织指导”是制约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男生此项选择率超过半数,为53.72%。就目前学生的情况看,多数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仍需要有人组织、指导,若没有合理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也表现出随意性、无序性、不系统性和无科学性。.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1丰富系统性、娱乐性、趣味性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形式。在课内(外),通过组织或者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竞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体验成功的快乐,既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使体育成为学生真正希望的“快乐体育”。
2发挥学校优势,做好校与校联合,学校与社区联合,挖掘体育人力资源,建立各种体育联谊娱乐方式,加强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共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融入社会的积极性。
3减轻课业负担,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和时间,体育教师跟班,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日常养成教育。体育教师要改变课程观念,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课程设计,进行新课程的培训指导。
4学校定期举办学生感兴趣的家庭体育比赛和双休日体育活动。利用广播、黑板报等介绍体育保健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宣传、报道体育比赛。建议班级订阅体育书报和杂志,定期举办体育卡通画、宣传画比赛,以吸引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订阅体育书报和杂志。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了中职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建立起以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开发课外体育课程资源,为全面改革和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韩衍杰 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7)
11.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十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5所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和老师,其中男生428份,女生400份,共发问卷825份,问卷的有效率达到95%,对10名教师进行电话访谈。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40余篇。
问卷调查:在查阅资料基础上编制问卷,并验证问卷的效度和信度,都能达到85%以上。
访谈调查法: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师进行电话和面对面访谈,10位教师5位是讲师,3位副教授,2位教授。
2 结果与分析
2.1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2.1.1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动机调查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主要还是拿学分,娱乐,健身为主,拿学分是参加体育运动主要动机,虽然考试可以作为一种调动学生动机,但是它只是对于大一、大二学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能长远作为一种运动动力,健身与娱乐是一种好的参加课外运动的动机,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通过体育课将这种短暂动机化为追求终身健身激动。在参加课外活动以娱乐的动机方面,男生要比女生占的比例大,而在健身为动机男生比女生少,这说明女生还是比较喜欢把参加课外活动作为一种锻炼自己的身体为主。男生主要是为了娱乐。所以在课外活动安排项目方面男女要有针对性,才能达到他们的参加课外运动的自身要求。
2.1.2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方式调查分析
根据表2,独立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方式主要是体育社团,班级组织,学校组织同学结伴。大部分主要是同学结伴也进行课外运动,其次是体育社团。但是男生在选择参加体育运动方式在院里组织体育活动与女生上有一定差异,学校组织体育活动女生参加比较少,可能时学校组织是一些水平比较高运动水平运动,如运动会以及校对等,造成这种现象。
2.1.3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频率调查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来,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每周参加运动1~2次,超过5次很少,每周一次运动不能完成也占以部分,尤其是女生占8%。据调查,学生每次参加时间都是在30 min左右,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坚持1 h以上,离国家要求青少年1 h/d锻炼时间距离很远,独立学院应该引起重视,找出原因,独立学院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为学生提供参与运动机会和条件并引导学生参加运动。
2.1.4 独立学院班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选择项目调查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来,独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其次就是舞蹈,健美操,拉丁舞,男生主要是以球类为主,女生主要是舞蹈和对抗比较小的球类项目为主,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项目选择上与个人兴趣以及学生生理特点有关。
2.2 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图2可以看出来,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场地器材,据调查独立学院体育场馆以及设施达不到国家要求比例。在运动技术因素中,据调查小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体育技能差,找不到乐趣,还有同学认为课外活动中,缺乏技术指导以及锻炼方法,影响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独立学院的体育活动氛围不浓厚,据了解得知,独立学院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体育相关部门也对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外活动不丰富多样性,同时也缺乏有序的组织管理,课外活动的考评措施不够完善等因素也是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爱好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因素,兴趣是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外活动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长期坚持运动的动力。但是社会的多元化促使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化,逐渐淡化对体育热爱。1 1%同学认为项目影响参加课外活动,学院体育项目大部分三大球和两小球都是传统项目,体育项目开展比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选择。空闲时间也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运动原因之一,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说没有时间去运动,平时课外时间去做其他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和上网,没有时间参加体育运动。体育是一种负荷量很大运动,有些学生模样吃苦精神,也是阻碍他们参与体育运动。
3结论与建议
(1)据调查结果,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不好,从参加课外活动动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考试进行锻炼;在参加课外活动频率上看主要集中每周1~2次上,5次以上很少;每次锻炼时间大部分是30 min左右,1 h以上就很少。
(2)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因素:缺乏体育场地器材,学校体育气氛不好,在参加课外体育缺乏老师指导,学生体育技能差,还有学院开设体育项目不丰富,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最主要因素还是独立学院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严重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
(3)紧密结合体育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增加体育特色课教学、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克服学生吃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深入推进阳光体育工作等措施,把课外体育辅导、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训练等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形成课内、课外、校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精神。同时独立学院多开设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项目,满足9学生需要。重点突出“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的思想”,使其更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更符合“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4)独立学院加强对体育场地器材投入,院内的场地器材是是进行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一方面这几年独立学院在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独立学院体育设施也不断增多,以建设良好体育氛围,同时,独立学院也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器材设施,尽量挖掘潜力,要合理对体育场地,器材,时间调配,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重庆5所独立学院的825名学生进行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动机,频率,时间,方式,选择项目的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10名独立学院体育老师进行访谈,分析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运动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独立学院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现状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体育运动,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薇.赤峰学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动机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学报,2009(9):144-145.
[2]李佳.赣州市高校女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才智,2 01 1(6):300-301.
12.植树节活动总结 篇十二
暖风习习,春日和煦,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美化校园,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寺庄小学于3月7日开展植树节活动。
活动开始前,少先队辅导员为学生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及意义,围绕爱树、护树,进行树类知识讲座,深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明确此次活动的要求,再次强调植树安全。
高年级同学自觉从家里带来水桶、洒水壶、铁锨等劳动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带领下,挖坑、扶树、填土,浇水,场面热火朝天。
13.植树节活动总结 篇十三
机遇植树,机缘公益。“植树”是一个在当下有着极高出现频率的热词,一切与植树有关的事物都代表着流行,时尚。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产生都归咎于大量树木被砍伐。形式迫在眉睫!所以,植树活动需要全社会人员的参与与支持。为增强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有意义的度过这个绿色的节日,带动大家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我们将在3月12日组织开展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
二、活动的来历和意义:
1.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原,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
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2. 植树节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环保的问题。众所周知:地球正在沙化,沙漠的覆盖面积正在逐年的增加——可我们似乎觉得这些离我们还很远,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在默默无闻地为这片大地播种着绿色,他们有的被称为“英雄“、有的被称为“当代愚公”,有的甚至是外国友人……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植树是全人类的大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伟业。
三、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植树吧
四、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
承办:烟台市莱山区维正桐林幼儿园
五、活动对象: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青年志愿者
六、活动形式:
1.“我们一起植树吧”板报的宣传活动
2. 组织幼儿园的孩子加入植树活动,给每一棵树起名字
七、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
时间:20xx年3月9日
地点:西校区逸夫楼
内容:通过板报的形式向同学宣传植树节,并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同学关于这次活动的有关内容
第二阶段
14.欢迎参加读者评刊活动 篇十四
亲爱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对《旅游纵览》杂志的支持,为了解您对近期《旅游纵览》杂志的阅读感受,提升办刊质量,我们启动了新一期的读者评刊活动,广开言路,收集读者心声。您的反馈和建议,是我们进一步办好《旅游纵览》的重要参考依据,期待您提出宝贵意见。
下列问卷,您可以通过编写E-mail发送至邮箱lyzl@lyzl.com.cn,或登录《旅游纵览》网站http://www.lyzl.com.cn论坛的读者俱乐部板块中发帖回答。
15.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高校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 研究
本文调查了襄樊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和襄樊电大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随机抽查了1000名学生,按性别将研究对象分男生组和女生组,其中男生530人(53%),女生470(47%)。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6份,剔除无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913份,其中男生483份,女生430份,有效问卷占总发放问卷91.3%。
一、结果与分析
1.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
(1)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和认识
强身健体、有助学业、体验体育乐趣、提高体育素养是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同时他们也把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与调剂生活,扩大交际、防病治病等相联系。有38.44%和47.97%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很重要和重要。但有55.53%男女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概念不了解,这说明学生未能深层次地意识到体育健身运动与未来生活的密切联系。
(2)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行动的兴趣
有29.67%和57.51%的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但不感兴趣的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主观上是由于女生喜静,怕羞、爱美,不喜欢有身体对抗及项目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更喜爱具有娱乐性特点的项目,如果学校体育锻炼的客观条件与她们主观愿望出现差距,她们希望的锻炼条件没有得到主观满足,那么她们思想中的主观思想倾向可能转入消极状态,就会对参加体育锻炼没兴趣。
(3)影响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功课忙,缺少场地、缺少器材和缺少指导,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差,体质弱和不感兴趣等,所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体育锻炼来减缓学习的压力,促进学习,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4)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所选择的项目
男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为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长跑、排球等,女生选择的锻炼项目依次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篮球、长跑、网球等,这就说明,男生喜欢对抗性强,活动量大,具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而女生主要喜欢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具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项目,健美操基于其项目的特点,这充分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项目需求上的差异。
(5)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持续时间
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为最多,分别为28.16%和30.43%,每周4次以上(含4次)为21.54%,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1—2次为最多,分别为35.35%和24.42%,每周3次为13.72%,每周4次以上(含4次)为11.16%,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3次以上(含3次24.88%)明显低于男生(51.97%),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女生(15.35%)又明显高于男生,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男生的持续时间30—60分种为38.7%,60—90分种为23.6%,而女生为32.33%和9.5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30分以下的为38.6%,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也占15.35%,这也反映出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与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差甚远。
(6)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选择
男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的体育场馆和野外,分别为68.78%和20.48%,但也有6.14%的学生选择了经营性场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逐步进入大学校园。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高校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认识非常明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的水平,但对“终身体育”的了解程度低,大部分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但女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持续时间不尽人意,与认识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部分女生甚至不参加。
(2)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男生基本上以球类为主,女生则偏爱健美操和小球,从对学生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对交谊舞、健美、网球、游泳这些相对对场馆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现有的场馆还不适合这些项目的开展。
(3)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是以校内运动场馆为主。体育器材基本上来源于班级和自己购买,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运动场馆和运动器材不足是阻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2. 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校报、宣传窗、校园网等宣传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娱乐体育为主,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1至2种体育锻炼项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明确“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对体育活动及其效能和作用的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参加体育活动为他们带来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活力,认识到体育的价值,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2) 学校应加强体育场地,运动器材的建设与投入,引进游泳、网球、体育舞蹈、羽毛球项目的师资力量,或让在职、有一定基础的教师进修深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参加他们喜爱的项目。
(3)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每年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如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竞赛、各级对抗赛等;针对女生的特点,开展适合女生体育的竞赛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比赛,也可以把健美操课的成套操推广,开展以院、系为单位的健美操比赛,吸引女生参加,以竞赛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
(4)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应尽量不在这一时间里安排文化课和实践课,特别是大二、大三无体育课年级学生,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靠课外体育活动,所以应创造条件动员这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成班级管理制,后勤部门的作息时间应考虑到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实际情况,适当推迟开饭时间和打开水时间,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钟振新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2] 张明飞. 对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
【参加植树节的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参加社团活动的总结09-14
志愿者植树节活动总结10-05
2020年小学生植树节活动总结11-30
参加12.9长跑活动总结10-08
绿化植树活动总结11-22
植树节活动策划的方案09-30
参加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活动总结08-21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的倡议书07-11
幼儿园植树节活动方案:植树节活动主题教学11-28
大学植树节植树活动方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