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交礼仪论文

2024-08-02

浅谈社交礼仪论文(精选8篇)

1.浅谈社交礼仪论文 篇一

焦 作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题 目: 浅谈秘书人员的社交礼仪 学 号: 090703135 姓 名: 李萍 年 级: 09级文秘一班 院 别: 人文学院 专 业: 文秘 指导教师: 徐 曼

完成日期: 2012年 4 月 29 日

目 录

一、秘书礼仪的概述

(一)秘书礼仪的含义和内容(二)秘书礼仪的特点(三)秘书礼仪的原则

二、秘书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三、秘书人员社交礼仪的基本方法(一)把握时间(二)修饰与衣着(三)进门之礼(四)电话之礼(五)谈话技巧

(六)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

四、秘书社交礼仪的技巧(一)秘书人员的会面礼仪(二)秘书人员的沟通交谈礼仪

五、秘书人员的社交禁忌 参考文献 致谢语

浅谈秘书人员的社交礼仪

摘 要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素质、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关键词 秘书人员 社交 礼仪

一、秘书礼仪的概述

(一)秘书礼仪的含义和内容

秘书礼仪是指秘书在与人交往时所使用的表示友好和互敬的具体的行为举止,是指秘书人员在各种公务活动和日常工作场合中待人处事的准则,是对秘书个人的仪表、仪容、姿态、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秘书个人的道德品质、内在素质、文化素养、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秘书礼仪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办公礼仪规范、接待礼仪规范、外事礼仪规范、社交礼仪规范、形象礼仪规范等等,哪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个别秘书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只要注意办公礼仪规范就可以了,至于个人形象,那是自己的事情,“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与他人无关。其实,这是对秘书礼仪认识的误区。总体说来,秘书礼仪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之为形象设计。它具体涉及秘书人员的穿着打扮、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可以称之为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秘书礼仪的核心内容,因为我们从事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如果不善于同对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在沟通时缺乏必要的礼仪,往往会给工作带来障碍,甚至事倍功半。

3(二)秘书礼仪的特点

1.规范性。秘书礼仪是对人的行为举止的规范。2.差异性。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礼仪。

3.变化性。礼仪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社仪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秘书礼仪的原则

1.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实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适度的原则。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空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适度的原则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

3.自信自律的原则。自信是社交场合的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4.信用宽容的原则。信用即讲信誉的原则,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社交场合,尤其要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廷迟到。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的事,要说到做到,即所谓: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是最好方法。

二、秘书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秘书礼仪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点:(一)促进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人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二)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人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倡导、教育人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凝聚、协调。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秘书人员社交礼仪的基本方法

(一)把握时间

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 5 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

(二)修饰与衣着

一般的访问,穿的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首饰不宜过多,特别是金光闪闪的那种,给人一种俗气。在正当场合,女士一定要化装,但是不要太浓,否则就是对主人不尊重。男士要西装革领。去庆贺喜事,也必须须讲究些。

(三)进门之礼

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

(四)电话礼仪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电话日益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桥梁。电话礼仪主要包括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礼仪,具体内容如下:

1、打电话的礼仪

①适宜的时间与空间。当需要打电话给别人时,首先,要选择好打电话的时间,也就是要考虑此刻对方是否方便接听电话。一般情况,不要过早、过晚或对方忙碌、休息的时间打电话。其次,在打电话的地点上,也就是空间上需要注意。在公众场所要遵守公共道德,不能旁若无人地打电话,干扰人们的正常社会活动。

②得体的举止与态度。打电话时,态度要热情、诚恳、谦和,举止得体有度。恰当的通话内容和表述。

③适宜的通话时间长度。作为打电话者,要把握好通话的时间长度。其基本要求是:以短为 6 佳,宁短勿长。

2、接电话的礼仪

①接听及时得体,即“铃响不过三”原则。②接听心情愉快喜悦。③自报家门准确。④应对谦和礼貌。

(五)谈话技巧

谈话最重要的一点话题要适宜,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或不被众人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宠物阿猫、阿狗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听者如面露厌倦之意,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在自己讲话的同时也要善于聆听,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六)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

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四、秘书社交礼仪的技巧

7(一)秘书人员的会面礼仪

1.称呼礼仪

一般的说,称呼别人时的态度要热情,有礼,称呼的用语要确切,亲切,真切,称呼要主动适当大方。称呼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人称敬语。通常,人称敬语有您,你老,你老人家,君等。在现代对尊长一般都用“您”。尊长对幼辈称“你”,如果同辈亲友,用“您”显得过于客气。

(2)职业称呼。在比较正式场合人们习惯用职业称呼带有尊重对方职业和劳动之意。职业称呼有师傅,大夫,老师等并可在前面加姓。

(3)职衔称谓。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干部,专业人员,在各种交际场合都流行职务称谓。如书记,厂长,工程师,教授等,在前面加姓,而对总经理一般前面要加姓。(4)通称。“同志”在中国普遍称呼,不分职务,场合,年龄都可用。称男为“同志”女性为“女士”,年龄小的女士可称“小姐”。

2.介绍礼仪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就是在必要的社交场合,把自己展现给其他人,以使且还能创造出意料之外的商机。进行自我介绍,应注意三点:其一,先递名片;其二,时间简短;其三,内容完整。一般而论,正式的自我介绍中,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缺一不可。

①姓名。应当一口报出,不可有姓无名,或有名无姓。

②单位。供职的单位及部门,如可能最好全部报出,具体工作部门有时可以暂不报出。③职务。报出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有职务最好报出职务,职务较低或者无职务,则可报出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举个例子,可以说“我叫李华,是天秦广告公司的公关部经理”。

(2)介绍他人。介绍他人,亦称第三者介绍,它是指经第三者为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的双方所进行的介绍。从礼仪上来讲,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是被介绍的双方的先后顺序。介绍他人时,先后顺序的标准是:先卑后尊。根据一般规则,为他人作介绍时的商务礼仪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②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应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

③ 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年幼者,后介绍年长者。④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⑤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者认识时,应先介绍未婚者,后介绍已婚者。⑥ 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⑦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⑧ 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时,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到者。

(3)介绍集体。介绍集体,一般是指被介绍一方或双方不止一人。实际上是介绍他人的一种特殊的情况。鉴于此,上述介绍他人的基本规则是可以使用的。其基本规则是: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的具体人员时,则应当自尊而卑。

3.握手礼仪

握手,在国内外交往中,都是最常见的礼节。行握手礼是一个并不复杂却十分微妙的问题。作为一个细节性的礼仪动作,做得好,好像没有什么显著的积极效果;做得不好,却能突兀地显示出负面效果。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伸手的顺序。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需注意以下八点:

①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②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③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④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⑤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⑥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到者首先伸出手来。⑦主人待客时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的客人相握。⑧客人告辞时,应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2)行握手礼的禁忌:

①握手时,一只手不要拿着报纸、公文包等东西不放,也不要插在衣袋里。②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应当依照顺序依次而行。

③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被允许,而男士无论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④除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外,不允许握手时戴着墨镜。

⑤不要拒绝与他人握手,也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不要用双手与异性握手。

⑥与基督教徒交往时,不要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看来是很不吉利的。

⑦握手时不要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不停。

4.名片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名片已经成为社会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名片主要用于自我介绍和建立联系之用,也可作为简单的礼节性通信往来,表示祝贺、感谢、辞行、慰问等。由于名片上记载了很多信息,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接待外国客人,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客人时,见面交换名片是不可省去的礼节。接待外国客人,尤其是日本、韩国的客人时,见面交换名片是不可省去的礼节。主要包括:

(1)名片的格式。常见的名片规格是9cmX5.5cm和10cmX7cm两种。

(2)名片文字的排印有竖排和横排两种。横排时,一般左上角是任职单位和部门,姓名、职务在中间,通信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在右下角;竖排时,任职公司、部门写在右上角,姓名、职务在中间,通信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在左下角。

(3)名片的放置。一般来说,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中。随身携带的名片,应放在易掏出的地方,如衣服的上衣口袋。存放他人的名片也应放入专用的名片簿中,既示尊重,又便于查找。

(4)名片的交换。递给别人名片时,要双手拿住名片上方把字正面朝向对方,以齐胸的高度递上,并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这样的话;接受名片时,也要毕恭毕敬,双手捧接,接过后,一定要仔细看一遍,不懂之处当下请教。有时可以有意识地重复一下对方的姓名和职务,以示仰慕。绝对不可以用一只手去接名片,看也不看一眼就装进口袋或放到桌子上。若要把名片放桌子上,不能在名片上压东西。如果一次同很多人交换名片,且都是初交,那最好依照座次来交换,并默记对方的职务和姓名,以防弄错。

(5)名片的索要。向他人索要名片时,不要直接开口,而是要含蓄地向对方仔细地询问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如“XX先生、小姐,今后想向你请教,怎样能找到您?”、“XX先生小姐,今后怎样和您取得联系?:”。若对方愿意,一定要送给对方一张你的名片。

10(二)秘书人员的沟通交谈礼仪

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 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交谈,是表达情感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可以说在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社交礼仪形式中,交谈礼仪占据主要地位所以,而成功的交际活动往往也都依赖于成功的交谈。因此,强化语言方面的修养,学习、掌握并运用好交谈的礼仪,是至关重要的。交谈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态度诚恳,语言准确诚恳热情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交谈也应如此,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准确的语言能给人以清晰的美感。

2.待人平等,语言亲切要以自然平等的态度与人交谈,交谈的双方可能身份、地位不同,但不论在何人面前,交谈的态度都应该是坦诚平等的。在交谈的过程中,要理解和信任对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说话应该让人感到亲切,交谈时,亲切友好、轻松愉快的语言意味着平等、和谐、坦率和诚实。

3.举止大方,语言幽默要把握自己,与任何人的交谈都应该是落落大方的,即使是在陌生人面前,也要表现得从容不迫,不要扭捏不安、拘拘束束,即便做不到谈笑风生,也不要躲躲闪闪、慌慌张张。在交谈时,应注意语言的幽默感,幽默感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表现,幽默不同于一般的玩笑,更不同于戏谑。幽默,实际上充满着敏锐、机智、友善和诙谐,在会心的笑声里能启人心智,因此善于幽默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4.使用礼貌用语,保持口语流畅交谈中应随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交谈中还应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尽量避开书面语言,用口语交谈,应该去掉过多的口头语,诸如“那个”、“反正”、“然后”等等。这些口头语会阻碍语言的流畅,让人感到你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人,是思维迟钝或逻辑混乱的人。

五、秘书人员的社交禁忌

现代社会中,与人交往既要有技巧,又要有原则,这样的社交,才能永远“东方不败”,获得真诚的朋友、永久的合作伙伴。现代礼仪里,讲究规范很重要,但知道忌讳更重要。因为,只有避免犯忌,才是和别人友好交往的前提。一旦犯了忌,一切都甭谈。那么,在社交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一)忌强硬社交。这种人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以老大自居、惟 11 我独尊,和人交往态度冷漠傲慢。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这号人物必定玩不长久。

(二)忌盈利社交。“不谈亏本的生意”并不明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子。就商务合作来说,任何人很难一开始就成了你的客户,总会从准客户向实际客户过度你很难说谁是你的准客户。所以,就当你所交往的人都是准客户,以一样的激情、热情、诚意和他交往,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

(三)忌一次社交。具体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谈判的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求必应,达到目的后就无视对方的要求了。另外一种是一次社交目的成功达到后,就不再和对方联系了,认为“以后反正也不用他了”。这种短期行为,是必给人以“势利”、“功利主义”的感觉,使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

(四)忌高层社交。认为“擒贼先擒王”是条百试不爽的捷径,总是寻找对方的最高领导来做“尚方宝剑”,逼迫对方就范。这样做一是不可能得到对方心悦诚服的、长久的帮助,二是这种关系是人情网,在市场经济下,竞争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以致自食苦果。

(五)忌江湖社交。把社交信誉押在江湖义气上,以感情取代原则和理性,结果往往让别有心机的人钻了空子,使自己蒙受损失。这类事件见诸报端的太多了。

参考文献

1.赵春珍.《秘书礼仪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2.董继超.《秘书学教程》[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 3.范立荣.《现代秘书礼仪》[M].首都经济冒贸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4.孙彗竹.《现礼仪规范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张金安、常崇宜.《秘书学概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版

致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转眼间已接近尾声。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徐曼老师,是您的悉心指导让我顺利完成本论文。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写稿中的具体问题,您都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向您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对我的教育与培养,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这里,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还要感谢论文答辩老师,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查我的论文。

2.浅谈社交礼仪论文 篇二

社交平台的流行使得社交礼品有了切入口与市场。而且人们也越来越喜欢分享各自的礼赠效果, 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社交平台去分享他们收到礼物的喜悦。从这点上说, 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提供礼品分享的社交平台, 将是礼品市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什么是社交礼品网站

在Facebook公开上市交易的同一天, 公司宣布收购社交礼物赠送应用公司Karma。

Karma能够从Facebook导入好友生日、喜好、兴趣等数据, 然后它会根据这些信息向用户推荐礼物。用户可以根据推荐挑选合适的产品, 然后将其发送给朋友。这些礼物并非是虚拟的礼物, 而是真实的。

从这可以给社交礼品网站下一个定义, 社交礼品网站是在原有的创意商品网购网站的基础上, 与社交平台进行整合, 为用户搭建实时交互的平台, 使得社交用户可以享受到最准确的礼品推荐和最便捷的送礼方式。

二、社交礼品网站如何利用社交网络营销

充分利用社交网站的普及性, 与社交网站挂靠, 通过社交网站的平面广告, 以及网站系统的不定时提醒, 以社交网站为主要平台, 进行大范围的销售和宣传, 扩大公司的知名度。会与社交网站合作, 诸如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QQ空间的生日提醒以及关键字索引, 对用户的好友进行提醒, 将线上的虚拟礼物变成真实的礼物派发给接收人, 当用户选择赠送真实礼物是会将用户转到我们公司网站的链接上, 无需再次注册, 直接通过社交网站的账号赠送礼物。

以人人网为例, 当你的好友生日时, 系统会自动推送你的好友生日信息, 提醒您向其送礼物。那么当用户选择赠送礼物时, 网站的链接便会跳转到社交礼品网站, 用户便可挑选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三、为什么要采用社交网络营销

2013年网购市场快速增长, 使国内互联网实体商务的价值提升, 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市场环境, 而社交网络给企业和个人营建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而我们要利用社交网络开展营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 环境迫使我们去做

互联网的诞生和快速发展, 使得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 同时也成为品牌营销的主要平台。随着网络逐步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各种类型的社交网站相继崛起,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交网站中, 社交网站成为人们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沟通, 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人们真正寻求的是一种归属感和话语权。企业要想在网络社交的时代获得竞争的优势, 就必须利用社交网络来开展营销, 搭建与客户沟通的平台, 利用社交网络这种新的媒介来宣传其品牌。

(二) 其产生的价值吸引我们去做

人们不想有那种“被推销”的感觉, 他们正在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商业广告。早期的网络广告商们只把网络这种媒介看成是另一种散布广告的途径, 把网络广告当作了添加声音和动作的杂志广告。但是这并不是网络上最好的营销方式。人们真正想要他们真正关心的东西的消息和新闻。单纯的传统营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E时代的营销需要。在社交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 庞大的用户资源使主流SNS网站蕴涵着巨大的营销价值潜能。如果企业合理地利用社交网络开展营销, 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

四、为何说社交礼品网站是社交网络营销的新潮流

在社会中, 礼品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因为情感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它包含亲情、友情和爱情。情感无处不在, 凝聚在父母、同学、爱人等关系中。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最简单、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赠送礼物, 情感礼品行业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新兴产业, 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网购市场的崛起, 礼品市场的种类和规模由此也不断扩大。但这些渠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 比如其存在缺乏专门针对礼品特点设计的物品和商品档次低下等问题, 许多消费者想定制个性礼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除此以外, 随着中国人均GDP不断增长, 人们会更注重生活的品质。随着购买力的增强, 对于消费者来说, 商品的价格对其影响力逐渐减小, 礼物的价格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影响购买因素, 最主要的是是否贴合收礼人的心意, 是否能体现其是用心挑选, 能否表达情感, 能否显得与众不同。消费者对所用礼品的选择范围非常广泛, 替代性产品非常多, 故常常导致消费者为送礼犯难。许多时候, 无法知道对方的喜好, 地址等已成为送礼的主要难题。所以, 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礼品信息和建议, 帮助消费者方便地选择礼物, 个性化定制礼物, 解决配送问题是提升人性化服务的方式中非常关键的一项。

所以社交礼品网站以社交平台为载体, 以为用户提供最便捷, 最有创意, 最有效益的礼品为宗旨, 为消费者提供完美的送礼体验, 让送礼人和收礼人都能感受到我们品牌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这将会是社交网络营销的新潮流。

摘要:利用社交网络开展营销, 是因为环境迫使我们去做, 产生的价值吸引我们去做, 社交礼品网站是社交网络营销的新潮流。

关键词:社交网络,社交礼品

参考文献

3.浅谈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创新   篇三

关键词:教学创新;社交礼仪;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4—0129-02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显得陈旧与落后,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教育创新为核心,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教学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品质,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求知欲、坚韧性等;第二要素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第三要素是创新技能,属于工作系统,包括创新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获取和利用新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等。创新教育就应在培养学生的这三种创新素质上下功夫,尤其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创新精神放在首位。

所谓教学创新,就是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产生出新颖、独特教学价值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可见,教学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学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学革新和教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就意味着,教学创新要给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创造条件。创造了条件,还要发挥其作用,而作用的真正发挥,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主动的选择、改组和利用,即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好的条件也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和收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创新

2.1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

教学观念指导、制约着教学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势必导致僵化、机械、千篇一律的教学实践,也势必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死板教条的书呆子,而不是当代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应确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把教学改革的重心转向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而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学”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教”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思想、新见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不断地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创造型人才的“源头活水”。

2.2改革教材与教学内容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弱项,但它恰恰是提高学生素质、牵动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基础环节。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应实行“超本教学”,也就是说教育中以教材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社交礼仪是一门古老且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在提升学生人格修养方面,具有思想道德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现在许多大、中专学校大都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大多只开30多个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安排丰富的内容,这需要精心考虑,认真取舍。近几年,笔者针对现在国内礼仪文化氛围淡薄,认识仅停留在片面、肤浅的层面上这一现状,将礼仪文化的渊源与内涵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中华礼仪的悠久内涵及礼仪的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尽量提高学生的礼仪文化修养。针对当代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而对如何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较为匮乏的现状,在教学中并不拘泥于学生礼仪知识。而把教给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自律敬人,作为礼仪课的重要内容融入每个章节,既传授知识又传授人生的真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2.3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将“消化不良”。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启发式、研究式、自学式、专题式等教学法,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以下几种方法是我们在礼仪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讲课时可以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礼仪问题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编成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概括点评,这一方式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激烈讨论,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也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所在,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互动,尤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讲授现代交际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时,我们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为,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发现生活中和校园里的违背礼仪规范的现象,并提出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和演讲。这样做使学生从浑然不知的当局者变为清醒的旁观者,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细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印象十分深刻。

(2)讲课式教学法。根据教育学中“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规律,我们在礼仪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如问候、守信、打电话、各种场合的秩序等礼仪问题,提前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备课,然后由学生上台讲课、演示,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台下听课,最后教师点评给予指导,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对学生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

(3)训练式教学法。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应用科学,笔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指导训练,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讲到站姿、坐姿、行姿、引导客人、介绍、握手、奉茶等具体的礼节规范时,先讲理论知识,然后进行适当示范,让学生了解所讲礼仪规范的具体做法,再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安排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纠正不雅行为。同时我们还布置一些模拟情景题,如应聘面试、

推销产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自己设计台词、活动内容,演示合乎礼仪规范的活动,老师对学生活动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最后结合礼仪知识强调礼仪要求。学生对礼仪训练大都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颇佳。

(4)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要选择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价值的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时,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在课堂上全班讨论。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对案例分析的点评与总结,不应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教学法要求老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即兴发挥能力及较强的控制局面的应变能力,所以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陷入尴尬的无法控制的局面。

(5)项目式教学法。该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的教学活动。如,为某个大型社会活动免费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项目工作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运作,训练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教学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期确保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2.4改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必备手段

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一块黑板是不少专业教师使用的全部教具。其缺点有以下两方面:①授课缺乏直观性、主动性、形象性,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授课要用大量时间书写板书,课堂信息量少,难以有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因此,各种现代的传播媒介引进教室,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材料,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等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对一些具有较大背景的事件,可以通过放映专题片使学生一目了然。实践证明,这种电化教育信息量大、学生兴趣高、效果好。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教学手段。

2.5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是教学创新的关键

传统教学一贯以笔试成绩定优劣,以往礼仪课的考试大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题型基本上采用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死记硬背成了通病。传统考试方法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了礼仪就能真正懂礼仪,自觉运用礼仪知识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对礼仪课的考试方法做了合理的改进,将成绩考评分为三部分:一是平时成绩(30%),二是期末卷面成绩(50%),三是面试考核(2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情况,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书面作业,参加活动情况,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

期末理论考试时,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总结归纳来回答问题,比如试题:“请你谈谈导游人员在工作活动中应注意哪些礼仪礼节?”、“应从哪些方面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等,这些题目贯穿了相关章节的知识点。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失为较好的试题。

面试考核中,我们给每一位学生出一道演示题,由学生自行演示设计,回答问题,教师评分。考核内容包括:接待客人,向领导汇报工作,求职,办公室打电话,组织会务等场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在特定的场景下加以运用,以语言、行为活动是否合乎礼仪规范为标准。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考试时大多数学生举止大方,表达得体,彬彬有礼,取得了良好的考试成绩。

3结束语

4.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范文模版) 篇四

我觉得我很幸运在这个学期选择了陈老师的“现代社交礼仪“这门课,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学期没有真正上过几次课,但在课上我还是学到了许多平时生活、工作中的礼仪细节,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们在专业内学不到的知识。

泱泱华夏五千载,作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传承至今没有中断过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从周礼到礼记再到礼经,无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处世哲学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打开国门,向世界开放,人际交往也日趋频繁,作为社交必备的礼仪的重要作用也日趋凸显。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者高等教育,更应该懂文明知礼仪。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共同遵守的行为举止规范。他要求人们在人际中要文雅、自尊、并尊重他人,从而创造出令人愉快的交际环境。人们创造出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能和谐相处。因此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当代青年人的特点。然而,作为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我们,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常把一些不文明,无礼、粗俗的东西当做是一种个性。如今在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的人,张口骂人,行为恶劣的人,随地吐痰的人,还有我们学校最为著名的男生女生在大庭广众下秀恩爱,不顾众人眼光以及对授课教师不尊重,直呼其名,设置取外号等等。这些不良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多么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加强学习习近平年来我们越来越忽视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一些必备的社交礼仪,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做贡献。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由于各种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礼仪观念的淡漠,礼仪修养的薄弱,使社会风尚遭到了破坏,以致于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造成了损失。因此,传播礼仪文化,加强礼仪教育,便成了当务之急。

下面谈谈我对大学生文明礼仪的一些感悟:

一、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学习礼仪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的国策打破了长期封闭的环境,使得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坐井观天已难以适应形势,惟有从井底跳出,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方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意识。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和规范,这些规范就是社交礼仪。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

2.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就是礼节礼仪的培养,只有讲文明懂礼仪,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更多,才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3.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注重礼仪,以礼待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4.礼仪知识的缺乏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我国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较高,但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特别对社交礼仪知识、社交礼仪的要求、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原则知之不多,在行为上表现出许多与礼仪的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应加强对文明礼仪修养的思考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礼仪知识,了解和掌握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礼仪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主要是要求学生搞清楚按礼仪办事的必要性,及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真正认识到个人在参加社会生活时在言行上所应当遵循的“规矩”,以免在工作、学习等日常事务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

2、明辨是非,自觉自省。在交往礼仪中,有的真诚,有的虚伪。明辨是非,不仅要求识别虚假的礼仪和非礼现象,而且还要正确对待旧社会遗留下的、已不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一些礼仪现象。礼仪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要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终要取决于有没有高度的自学性。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外力的推动下,也许你会“强记”一点礼仪知识,但根本不可能进行礼仪修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也就是空谈了。内省是一种经常性的自觉的自我检查,提高判断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径。“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养法则,对当代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5.商务礼仪(浅谈商务接待礼仪) 篇五

摘要:(175字)商务接待礼仪在商务活动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给合作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促进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奠定双方继续合作的基础,以达到商务活动双方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本文通过对商务接待礼仪中的介绍礼仪、握手礼仪、交换名片的礼仪、引导礼仪、乘车礼仪等方面的介绍,对商务接待礼仪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文明 礼仪规范 素质 企业形象 热情周到 仔细耐心 介绍礼仪

称呼 握手 引导礼仪 乘车礼仪

正文:

1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世界上各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和礼仪规范,这些礼仪规范等直至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及深远影响,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得到传承和发扬。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不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增多,而与之联系紧密的商务礼仪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这是由于,商务礼仪不仅彰显了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更与企业形象和企业家精神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商务礼仪是否周全直接关系着商务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商务接待礼仪在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商务接待是否成功在于是否热情、细心、周全、得体,在商务接待中,要尽力照顾每一位客人的喜好、了解每位客人的需要,说话得体、热情周到,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个人良好的素质,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为公司赢得良好的口碑。

3.首先,负责商务接待的人员要品貌端正,举止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受过专门的礼仪、形体、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训练。而接待时所穿着的服饰应端庄且典雅,女性应着淡妆且应避免佩戴过于夸张或有碍工作的饰物。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表情自然,时常微笑,耐心为客人进行引导并回答客人提出的问题。商务接待礼仪包罗万象,其中涵盖了介绍礼仪、握手礼仪、交换名片的礼仪、引导礼仪和乘车礼仪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礼仪逐一进行简单的介绍。

5.商务接待的第一步就是介绍,使对方相互认识了解,有利于推进商务合作的继续进行。在介绍时,手势为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顺序为介绍位卑者给位尊者,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自己公司的同事介绍给客户。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如果自己身边各有一人,应先介绍右边的再介绍左边的。当然在称呼时也要注意对方的职位,介绍时从职位高的开始介绍,一般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以表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介绍礼仪是否得当关系着客户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只有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才能进一步谈合作等事宜。6.当双方介绍完毕、相互认识后,会握手以示礼貌,但其实握手也有规范的礼仪,也包含了一些学问在里面。首先,握手时应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应掌心向里握手以示谦卑,握手时双方互相注视,微笑,问候,致意,男士握手前应脱手套脱帽。更重要的一点时,握手的时间应适当,除了亲近的人之外,一般两三下即可,不宜过于用力。当然握手的时间也要把握,如长辈伸手后晚辈再握,上级伸手后下级再握,女士伸手后男士再握,当多人在场时,握手顺序应由尊而卑,先长者后幼者,先女士后男士,先上级后下级。此外,如有外国客人在场时,应注意他们的礼节,不要失礼。握手礼仪之中不仅能表现一个人的品性修养、真诚与否,更与公司形象息息相关,要慎重而得体。

7.当送予对方名片时,应双手奉上,身体微微前倾,当接受对方名片时,应起身双手接过,并仔细看一遍,然后放在口袋里,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顺手往桌上扔,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一种十分没有礼貌的表现。而递名片的顺序,辈分较低者先递,下级应在上司递过名片之后再递交。

8.在商务接待中,陪同和引导礼仪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走廊时,接待人员应走在客人两三步之前,并配合客人的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在楼梯上,引导客人上楼时,接待人员应走在客人后面,若下楼时,则是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在整个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客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而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又有所不同,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全部进入电梯后,接待人员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开电梯,让客人先出电梯;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则是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总而言之,在引导过程中,应以客人的安全为第一考量,细心耐心地进行陪同和引导。而在乘坐不同车辆时,也有不同的礼仪规范需要遵守。但下面只对普遍的商务代步工具小轿车进行说明,小轿车的座位,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所以需要在对客人的身份、职位了解清楚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

6.浅谈商务礼仪中的交谈与馈赠礼仪 篇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往日益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会影响到本部门、本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以期打开国际合作之门。

一、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

首先要注意个人形象,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服装等。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不应表现得畏惧自卑,也不应表现得狂傲自大。认真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算数,许诺一定兑现。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会使人厌烦或怀疑你别有用心。谦虚适当,一方面反对一味地抬高自己,但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尊重隐私,商务礼仪交谈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应注意以下几点:交谈的态度。交谈的态度,指的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谈的整个过程中的举止表情,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个人修养和对待交谈对象的基本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讲,交谈的态度有时甚至比交谈的内容更重要。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与一个外国人初次打交道时,交谈的态度通常会更受对方的关注。对每一位参与涉外活动的中国人来讲,要想使自己交谈的态度符合要求,就必须注意以下3个基本要点:

(1)注意语言。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选择何种语言,是大有讲究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用语言或直接使用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为了体现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则只能使用自己国家的国语,然后再通过译员进行翻译。有些时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在非正式场合哪怕是现学上几句,也可以令对方倍感亲切。

(2)注意神态。此处所谓的神态,特指交谈时的表情和动作。与外国人交谈时,在神态上既要亲切友善,又要舒展自如。在自己讲话时,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礼。在对方讲话时,则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论是自己说还是在听,都不要表现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态度夸张、咄咄逼人。特别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手势。不要举目四顾,双眼不敢与交谈对象对视,也不要张牙舞爪,指手画脚,对对方指指点点,拍拍打打。

(3)注意语气。与别人交谈时,讲话的口气不可不慎,此即所谓语气问题。同外国友人交谈时,在自己的语气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谦恭礼貌。在交谈当中,在不故作姿态的前提下,应尽量多使用一些谦词、敬语和礼貌用语。既不要在交谈时表现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对对方喝来喝去,也不宜在语气上显得奴颜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讨好对方,迁就对方,附和对方,而不顾自己的国格人格。称呼的使用。称呼,指的是人们交谈时所使用的用以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应当选用的称呼主要有如下几种:

尊称。它几乎用于任何场合,主要包括“先生”,“小姐”,“夫人”,“女士”。应当强调的是,在称呼一位妇女时,最好根据其婚否,分别以“小姐”或“夫人”相称。若一时难以判断,则可称之为“女士”。在有的国家。“阁下”这一尊称也可以使用,但只适用于对部长,将军以上高级官员。许多时候,尊称可与姓名,姓氏或行业性称呼分别组合在一起使用。

荣誉性称呼。在人际交往中,若交往对象拥有在社会上备受重视的学位,学术性头衔,专业性技术头衔,军衔,爵位。例如“博士”,“教授”,“医生”,“律师”,“法官”等等,均可使用作称呼。有时,这类荣誉性称呼还可以与姓氏、姓名分别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乔治·马歇尔教授”,“黑格将军”。德国人、奥地利人很重视职衔的称呼,如果他们是博士、教授,应不厌其烦地使用这个称号,他会很高兴。

公务性称呼。在公务活动中,一般可以直接以对方的职务相称。例如。可称其为“部长”、“总理”、“总裁”、“科长”、“主任”,等等。不过,有的国家并不习惯采用此类称呼。国外称行政职务的情况多见于高级职位,如总统、部长、市长等。而一般职务,如司长、处长、科长等,在西方很少能听到,特别是在企业、公司中,基本不称职务,平时此类公务性称呼,可以分别与尊称、姓氏、姓名组合在一起使用。

一般性称呼。只称姓,还要加上先生等尊称。除非很熟,一般不直接称名。

特殊性称呼。它主要是指对于王室成员或神职人员的专门性称呼,例如,“陛下”、“教皇”、“神父”、“牧师”、“阿匐”、“拉比”,等等。内容的选择。进行交谈时,最重要的当推其具体内容。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时,特别是与其进行较为自由的非正式交谈时,必须对其内容斟酌再三。一般认为,与外国友人交谈之时适合选择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表示敬意的内容。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光荣的历史、优良的传统、独特的习俗、杰出的文化、突出的成就。与外国人交谈时倘若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无疑会令对方感到自豪和愉快。

(2)欢快轻松的内容。有些时候,特别是在非正式场合跟别人闲聊时,往往不宜选择过于深奥、枯燥、沉闷的内容,以防曲高和寡,令人不悦。此时此刻,不妨谈论一些令人感到欢快的内容,例如,娱乐、休闲、时尚、影视、赛事烹饪,等等。有时,还可以天气作为交谈的内容。

(3)交谈对象确有所长的内容,在交谈中直接向交谈对象进行讨教,不仅可以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还可以借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敬意。只要讨教的内容确为对方之所长,通常都会令其倍感重视。

二、商务礼仪中的馈赠礼仪

互送礼品是一种礼仪的体现,也是一种感情的传递,能使双方之间架起一个互通的桥梁。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送礼是必要的,是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送礼时的热情要适度,有时过分热情反倒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外送礼上,主要应该防止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防止过多。第二,防止过于贵重,使别人不敢轻易接受。第三,防止体积过大,以方便携带。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法、礼品的接受这3个方面的内容:礼品的挑选。在礼品的挑选上,要对送礼对象的爱好、兴趣做些简单的调查,因人而异,投其所好。此外,还要注意对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一下对方基本的忌讳。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不要送酒、猪皮产品。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双数,喜欢单数,一般不送单一的花种,会让颜色搭配得更加丰富,看起来更漂亮。各国对颜色都有忌讳,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在馈赠行为当中,主角当然非礼品莫属。挑选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时,一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恪守四项准则:

(1)突出礼品的纪念性。在涉外交往中,送礼依然要讲究“礼轻情义重”。有时,“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往往更受对方欢迎。因为在许多国家里,都不时兴赠送过于贵重的礼品。反之,则很可能会让受礼者产生受贿之感。

(2)体现礼品的民族性。有人曾说:“最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往往是最好的”。向外宾赠送礼品,其实也是一样。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风筝、二胡、笛子、剪纸、筷子、图章、书画、茶叶等。一旦到了外国人手里,往往便会备受青睐,身价倍增。

(3)明确礼品的针对性。送礼的针对性,是指挑选礼品时应当因人,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指的是选择礼品时,务必要充分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使礼品得到受礼人的欢迎。因事而异,则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向受礼人所赠送的礼品应当有所不同。比方说,在国事访问中,宜向国宾赠送鲜花、艺术品。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望病人时,则宜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等等。

(4)重视礼品的差异性。向外国人赠送礼品,是绝对不能有悖对方的风俗习惯。因此,务必要将此视为送礼之时的大事,此即涉外礼品的差异性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对受礼人所在国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挑选时,主动回避对方有可能存在的下述六个方面的禁忌:一是与礼品有关的禁忌;二是与礼品色彩有关的禁忌;三是与礼品图案有关的禁忌;四是与礼品形状有关的禁忌;五是与礼品数目有关的禁忌;六是与礼品包装有关的禁忌。这六个方面的禁忌,有时亦称“择礼六忌”。馈赠的方法。向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不仅要重视具体品种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注意赠送礼品时的方法。根据礼仪惯例,注意涉外交往中馈赠的方法,具体是指在礼品的包装,送礼的时机、送礼的途径这3个方面,必须表现出中规中矩,不乱章法。

(1)重视礼品的包装。以前,中国人送礼,只重货色,不重包装。不管多么高档的礼品,大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或者顶多用报纸一包,硬纸盒一装了事。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在国际交往中,礼品的包装是礼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被视为礼品的外衣,送礼时不可或缺。否则,就会被视为随意应付受礼人,甚至还会导致礼品自身因此而“贬值”。有鉴于此,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一定要事先进行精心的包装,对包装时所用一切材料,都要尽量择优而用。与此同时,送给外国人礼品的外包装,在其色彩、图案,形状乃至缎带结法等方面,都要与尊重受礼人的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考虑。

(2)把握送礼的时机。在涉外交往中,由于宾主双方关系不同,具体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送礼目的不同,送礼的具体时机自然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依照国际惯例,把握送礼的最佳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会见或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辞之时。向交往对象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应当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餐后吃水果之时。观看文艺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游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了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适当地回赠一些礼品。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应当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

(3)区分送礼的途经。送礼的途径,此处是指如何将礼品送交受礼人。在涉外交往中,送礼的途径主要被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这两种送礼的途径往往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有时,他们各自往往还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大都可以由送礼人亲自当面交给受礼人。有些时候,例如,向外国友人赠送贺礼、喜礼,或者向重要的外籍人士赠送礼品,亦可专程派遣礼宾人员前往转交,或者通过外交渠道转送。如果有必要,礼品可以被提前送达受礼人的手中。通常,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尤其是委托他人转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应附上一张送礼人的名片,它既可以放在礼品盒之内,也可以放在一封写有受礼人姓名的信封里,然后再设法将这个信封固定在礼品的外包装之上。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采用邮寄的途径向外国人赠送礼品。礼品的接受。接受礼物时,西方国家的朋友喜欢当面打开,而且讲几句赞赏的话。在商务礼仪中接受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大致上有如下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欣然接受。当外国友人向自己赠送礼品时,一般应当大大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下来。没有必要跟对方推来推去,过分地进行客套。在接受受赠的礼品时,应当起身站立,面含笑容,以双手接过礼品,然后与对方握手,并且郑重其事地为此而向对方道谢。在接受礼品时,面无任何表情,用左手去接礼品,接受礼品后不向送礼人致以谢意,都是非常失礼的表现。

(2)启封赞赏。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通常大都习惯于当着送礼人的面而立即拆启礼品的包装,然后认真地对礼品进行欣赏,并且对礼品适当地赞赏几句。这种中国人以前难以接受的做法,现在已经逐渐演化为受礼人在接受礼品时必须讲究的一种礼节。在许多国家,接受礼品之后若不当场启封,或是暂且将礼品放在一旁,都会被视为失礼之至。在涉外交往中接受礼品时,对此无必要予以注意。

7.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篇七

大而言之,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基本的礼仪;小而言之, 在幼儿园、学校等各种公共场所, 在各种节日活动中, 以及在家庭里都有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 并非人人都能自觉遵守和运用这些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与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公关接待中的失礼现象……所以, 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礼仪素养十分必要。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 幼儿的礼仪素养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礼仪教育对于健全幼儿人格, 提高幼儿思想品质, 从小培养幼儿得体的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不仅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阶段, 更是塑造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使幼儿从小开始学礼、知礼、懂礼、用礼, 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 为其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在幼儿园里, 幼儿特别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 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 幼儿是教师的影子。由于幼儿对教师具有高度崇拜的心理, 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都愿意模仿和学习。

因此, 在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之前, 幼儿教师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力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做幼儿的楷模。在幼儿教育工作中, 幼儿教师要爱生如子, 关心幼儿, 以理服人, 不体罚孩子;对待单位同事, 要团结谦让、互敬互帮, 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只要是在岗, 幼儿教师就要做到衣着整洁、精神饱满, 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 主动、有礼貌地与幼儿打招呼, 积极热情地与家长沟通。当孩子们看到老师这么有礼貌时, 他们也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的礼仪习惯。

二、注重日常礼仪渗透, 细化礼仪内容

幼儿美好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幼儿教师要把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幼儿提供学习多种社会礼仪的契机, 帮助幼儿在生活中积累社会经验, 学习做人和生活。

因此, 幼儿教师在幼儿入园、进餐、如厕、游戏、午睡、户外活动、教育活动等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情境, 制订各项行为规则, 把礼仪内容细化到各环节中。如幼儿入园时, 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 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时, 要求幼儿做到文明用餐, 保持桌面干净, 爱惜粮食, 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餐后自觉收拾餐具, 饭后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如厕时, 要求幼儿互相礼让, 随手冲便池, 便后洗手并节约用水;喝水时, 自觉排队接水;午睡时, 要求幼儿安静入睡, 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 上床时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 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时, 要求幼儿讲话文明, 不争抢玩具, 小朋友之间懂得谦让, 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 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

三、将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之中

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对幼儿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 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手段。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要从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入手,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学会礼仪常识, 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 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

四、家园礼仪教育要相互配合、统一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 受父母的亲情关系影响, 他们往往接受来自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更多一些、更快一些。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 因此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在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 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 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 我们要对家长做好思想工作, 引导家长以身示范, 做好榜样。

因此, 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 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 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和消除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表现的巨大反差, 最终达到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相一致。

五、加强幼儿礼仪实践活动

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 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 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 在说理的同时, 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 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去练习, 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 加深印象。如组织幼儿在幼儿园内捡垃圾、擦拭自己的小椅子;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 教育效果都不错。

8.儿童社交能力浅谈 篇八

关键词:社交能力问题 原因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37-01

有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与人相处。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大。这话很有道理,孩子从小就要有良好的教育,处在年幼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因而把握孩子的童年期非常重要。在20世纪末,为控制人口增速,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迄今为止,独生子女家庭覆盖率非常高,因而也带来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社交能力问题。而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也逐步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向。

1 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所谓社交能力就是指在一个群体内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行为方式,无年龄界限,但对于年轻的下一代,其意义就尤为重要了。

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若拥有较高的社交能力,那么无论处在哪种环境,都会相对容易获得成功,如职位晋升、加薪等,朋友圈也会较大,机会也就更多,就会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今后的道路自然也就比较顺畅。相反,如果不顺利,就孩子而言,他对周围环境的心理需求就会缺失,没有朋友,受到排斥,就会引起自卑、冷漠、敏感、偏激等诸多心理问题。若没有正确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恶性循环,对其成长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

2 孩子社交能力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没有良好的交友环境

在当今社会,因早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所以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从童年期开始,伙伴就少,交友范围也窄。而目前,我国居民有很多是居住在小区,家庭框架小,与亲友往来少,加上邻里陌生,在客观程度上缩小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减少了同龄孩子的相处。同时,家长又忙于工作,陪伴孩子较少,并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在孩子放学后,会限制其出去玩耍,要求孩子把时间用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缺少了许多锻炼机会,从而影响其交际能力。

2.2 没有足够的交往动机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电视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也越加普及,在过去,孩子们玩的类似于丢手绢之类的游戏已不再受到欢迎,互联网及电子产品已逐渐取代曾经的娱乐活动。不用出门,无需伙伴,自己就可以获得乐趣。科技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削弱了孩子对伙伴的需要。

2.3 家长的溺爱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部分家长就会不自觉的对孩子过分爱护,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慢慢地就养成了孩子的“王子病”或“公主病”。因而这样的孩子不懂分享、唯我独尊,刁蛮任性,让其他小朋友敬而远之,从而失去了许多交友机会。

2.4 性格原因

性格在社交中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的教育也就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性格,外向型孩子,容易融于集体,与伙伴打成一片。而内向型孩子,受成长环境影响,个性内向,容易害羞,胆小,紧张,不愿被过多关注,加上不善言谈,时间久了,在群体中就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人,自身也会养成不爱与人交往的不良习惯。

2.5 长辈的过多干涉

相信有很多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老师对某些孩子的不良评语,要求家长让孩子不要与之交友。在长辈的干涉下,好多孩子就听话的远离了他们。或是因为有些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它都不重要,不希望人际交往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身边的朋友在经过长辈一系列的严格筛选后,本来就少的朋友,变得更少。

3 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也是塑造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所必要的条件。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在童年时期特别明显,父母的言行,无论正确错误,因其辨别能力不够,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3.2 创造交往环境

鉴于独身子女的客观成长环境,家长要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不要把孩子拴在书桌前,适度的人际交往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耍,为他们创造条件。平时也不能完全忙于工作,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带孩子外出活动。接触的多,锻炼也就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3.3 教会孩子一定的交往技能

(1)锻炼语言能力。语言沟通是社交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有意识的进行锻炼,例如家中来客,就可以借机让孩子端茶送水,并且向长辈问好。

(2)懂得尊重。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尊重。

(3)学会分享。孩子懂得分享容易获得欢迎与认可,要让孩子明白,自私就无法拥有朋友。

(4)学会赞美。任何人都希望获得赞美,孩子尤为明显,教会孩子用积极地态度待人待事,他也会更容易受到积极地回应。在生活中,父母也要学会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5)学会合作。让孩子懂得合作的意义,明白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区别。

3.4 根据孩子实际发展进行引导

许多父母会存在过于焦虑,揠苗助长的情况,这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有差异,有早有晚,不能因为其他孩子成长的快,就过多的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要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用平常心和耐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过早的就用成人的标准来“逼迫”孩子。

4 结语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分靠引导,七分靠等待。不宜教导过多,以防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然后,用足够多的耐心,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蜕变。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要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用漫长却有限的时间来陪伴他们。

参考文献

[1]张思莱.张思莱育儿手记[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6.

上一篇:爱是宽容作文开头结尾下一篇:1法人代表证明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