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建设方案

2024-07-12

中南大学建设方案(精选8篇)

1.中南大学建设方案 篇一

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

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

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

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6.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

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

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

务;

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

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

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

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2.中南大学建设方案 篇二

校园网整体管理智能化程度显示了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的程度并决定了校园网应用发展方向。随着学校校园网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不断添加, 网络资源的管理复杂度也将不断增加。为了充分保障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提升网络智能化管理能力, 将对网络资源管理进一步整合, 建成统一的网络系统管理平台, 降低网络管理复杂性, 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形象。为了保护投资, 充分利用网络设备, 使校园网能平滑扩展和过渡, 本次网络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校园网设备选型, 针对万兆技术的普及应用和IPv6技术迅速发展, 在出口、核心、汇聚设备的选型上要充分考虑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平滑过渡。

2 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 核心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网络的控制功能、网络的各种应用应尽量少在核心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 因此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在建设中在核心层采用两台锐捷RG-S6810E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作为整个校园网的冗余备份路由交换平台。核心双机通过双千兆链路上联至出口防火墙, 实现出口的负载分担和冗余备份, 提升出口数据流量转发效率。核心双机与片区汇聚节点通过双递归链路进行连接, 实现骨干网链路的冗余连接。核心双机之间采用双千兆链路聚合设计进行连接, 提供双倍的转发带宽和高度的链路冗余, 进一步提升了骨干网的稳定可靠。RG-S6810E硬件实现路由交换和线速万兆转发功能满足整个校园网核心的路由交换和未来的万兆平滑扩展。RG-S6810E和汇聚层设备通过启用OSPF路由协议和RSTP、MSTP生成树协议, 保证线路的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整个核心部分具有强大的未来扩展能力。RG-S6810E的APS技术能保证主控冗余和自动失效切换, 满足99.999%的电信级应用需求。同时RG-S6810E完全兼容主流网络设备的CLI界面, 配置方便, 支持完善的流分类策略和丰富的QOS特性, 是校园网建设核心层网络设备的理想选择。核心层设备RG-S6810E采用千兆光纤与汇聚层设备相连, 充分保证网络骨干线路的带宽需求, 真正达到校园网内部的高速数据交换。RG-S6810E采用SPOH (同步式硬件处理) 设计, 管理模块执行路由管理、网络管理、网络服务等任务, 用户接口模块可以独立实现硬件路由、交换和组播功能;用户交换端口则独立实现硬件ACL和QOS功能, 同步式处理设计极大地提高整机处理能力。

面对现在网络环境越来越多的网络病毒和攻击威胁, RG-S6810E提供强大的网络病毒和攻击防护能力:提供对发往CPU的数据流进行流分类和流限速, 避免病毒和攻击对CPU的影响;支持防源IP地址欺骗、防DOS/DDOS攻击, 防IP扫描等功能, 保护了网络的安全稳定;采用SPOH (同步式硬件处理) 设计, 每个交换端口都可以独立实现硬件ACL和QOS功能, 避免了同类设备使用硬件ACL防护病毒和攻击行为时CPU利用率过高或影响交换处理的问题, 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病毒防护能力。RG-S6810E具有冗余的引擎、风扇和供电系统提供全面的硬件级备份能力, 以确保系统不具有通常的硬件故障。SPOH是分布式硬件设计进一步的分布式延伸设计, 不仅每个线卡独立实现L2/L3/组播功能, 降低管理模块的数据处理压力, 而且把原来统一在线卡上实现的ACL、QOS等复杂的极大耗费系统资源的处理进一步分布到每个交换机端口来独立实现, 在传统分布式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分流了线卡的数据处理压力, 提高整体稳定性。

3 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网络由楼栋交换节点和楼层交换节点组成, 接入层网络应该可以满足各种客户的接入需要, 而且能够实现客户化的接入策略, 业务QOS保证, 用户接入访问控制等等。楼层接入节点采用锐捷STAR-S2126G/S2150G千兆安全智能堆叠交换机, STAR-S2126G/2150G是两款全线速千兆智能堆叠交换机, 提供智能的流分类和完善的Qo S特征。STAR-S2126G/2150G以极高的性价比为各类型网络提供完善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丰富的安全设置和基于策略的网管, 最大化满足高速、融合、安全的园区网新需求, 并可以根据网络实际使用环境, 实施灵活多样的安全控制策略, 可有效防止和控制病毒传播和网络攻击, 控制非法用户使用网络, 保证合法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充分保障网络安全和网络合理化使用和运营。根据实际的信息点需求, 确定采用STAR-S2126G千兆安全智能堆叠交换机12台, 采用STAR-S2150G千兆安全智能堆叠交换机15台, 所有接入交换机均配置有单口单模光纤模块。

4 出口设计

校园网的互联网接入平台提供以下功能:连接互联网出口;入侵防御和入侵检测, 保护内网资源的安全;访问外网加速功能, 缩短了网络访问的响应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出口流量;NAT (网络地址转换) , 保护内部网络资源的安全, 解决IP地址不足问题。淮南联合大学新校园网出口有一个或多个ISP接入, 为CERNET和CHINANET, 为了分担流量和提高访问的响应速度, 可以同时使用CHI-NANET和CERNET两个网络出口。两条互联网出口, 可对校园网内部访问外部资源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流和相互备份。

建设中采用防火墙+路由器的出口建设方式, 同时在防火墙与路由器之间部署一台入侵防御系统。将防火墙设置成透明模式来对出口进行防火墙功能, 将NAT、策略路由等功能在路由器上启用。这种建设方式采用了不同设备处理不同业务的思路。考虑到NAT、策略路由等功能是比较消耗资源的应用, 因此采用全ASIC架构的多业务路由器, 采用硬件的性能实现复杂应用。通过IPS以阻止来自Internet对内部网络的入侵、主动地保护自己的网络免遭蠕虫、病毒、恶意代码的攻击, 把病毒和攻击阻断在网络之外, 保护数据中心服务器系统以及一些重要业务部门的网络系统安全。

采用RG-WALL1600高性能千兆线速防火墙, 其具有ASIC硬件架构的高性能转发引擎, 支持成熟的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技术, 支持分类算法, 转发性能不受规则数的影响。

接入路由器为锐捷RSR-02E, 其丰富的特性集, 除了能适应各类出口路由器的应用外, 更把城域接入推进到以MPLS、高性能路由交换、动态按需分配带宽为特点。为我校为提供了灵活、稳定的接入方式。

5 IP地址设计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做一个IP的整体规划, 规划的原则是:按照地理位置来规划IP子网和VLAN;设置管理VLAN和相应的管理IP, 将管理数据流与用户数据流分开;除部分设备外, 所有用户及网络设备均采用私有IP;地址分配建议采用DHCP和静态指定相结合的办法, 对重要的设备如服务器、网管工作站等实行静态指定的方式, 其他实行DHCP动态分配方式, 这样可以减轻网络管理上的负担。

些次建设用户地址段192.168.1.0/24~192.168.200.0/24, 可以根据学校的进行调整。我们对各区域的IP地址进行初步规划, 主要分为管理地址段、用户地址段两种。

IP地址分配表 (见表1) 。

3.大学生自主创业方案 篇三

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上40、50岁的失业人群、退休人员创业相比,还是有自身的特点的。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后,才能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对创业准确定位。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有如下优点:

(1)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

(2)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

(3)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

(4)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

(5)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

(6)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

(7)年纪轻,精力旺盛,故有“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之说;

(8)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无庸讳言,大学生还可能存在一些缺点:

(1)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

(2)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3)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

(4)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5)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

(6)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甚至毕业后有继续依赖父母过日子的想法;

(7)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 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

(8)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俗语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很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准确把握自身创业特点

以上是从统计面上来分析大学生创业的优缺点,实际上每个大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还需要个性化地认识自己。 在这里提供一个SWOT分析工具,大学生在一个四方格内分别把自己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或威胁四个因素写下来,每种因素罗列出主要的4-5条来。

比如说某A学生认为自己的优势有:家庭经商,自小在父母边耳濡目染,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经过几年勤工俭学也积累一些实际经验;做过班系干部,组织领导能力得到锻炼;几个朋友合计创业有一定时间,已基本有一个磨合的团队;产品独一无二,有市场竞争力。 某B学生认为自己的劣势有:个人性格内向,与人打交道较困难;家庭出身农家较贫,没有资金支持,还指望毕业后还清教育贷款;没有团队,可能要单打独斗;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准备创业的产品成本高昂,要委托别人加工。 某C学生认为面临的机遇有: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自己的科技项目可以申报一试,有导师的强力推荐;国内市场目前突然变化,产生有利于己方的巨大需求;一些企业正与我方洽谈,个别有签约前景;政府循环经济鼓励政策出台,更是利好消息。 某D学生认为自己创业的挑战是:市场竞争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盛行,自己的真东西卖不出去;目前上海店铺租金越来越高,辛辛苦苦赚来的利润越来越低;消费风潮变动很快,自己可能赶不上流行趋势。 在以上SWOT分析基础上,大学生可针对自己的情况,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克服威胁、规避风险、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使得自己的创业计划更为实际可行,更多一分胜算的把握。 找准“落脚点”大学生创业四大方向 虽然,如今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对资金、能力、经验都有限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遍地黄金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

方向一:高科技领域

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就是得益于创业者的技术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一般来说,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有意在这一领域创业的大学生,可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吸引风险投资。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方向二:智力服务领域

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此类智力服务创业项目成本较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开业。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方向三:连锁加盟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借助连锁加盟的品牌、技术、营销、设备优势,可以较少的投资、较低的门槛实现自主创业。但连锁加盟并非“零风险”,在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下,大学生涉世不深,在选择加盟项目时更应注意规避风险。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适合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加盟项目,从小本经营开始为宜;此外,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 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方向四:开店

4.大学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篇四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创新实践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磁性、磁力和磁场效应,建设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形成班级文化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

培育班级文化,构建和谐班集体

三、活动对象

全体班级

四、活动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每年9月份)

1、通过召开学生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2、利用班会、学生会例会、团课等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讨论,制度符合班级特色的活动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每年10月1日—次年5月30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符合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系列活动;

2、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检查评比阶段(次年6月份)

1、各班级要对本学期班级开展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活动材料于每学期末上交学生工作办公室;

2、学生工作办公室通过综合测评,对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对相关先进事迹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并制作版面进行宣传报道;

五、活动目标

1、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发挥、发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和民主评议,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解决集体生活的各种矛盾中,使集体和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2、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4、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学生把握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明辨是非及处理问题的道理,学会理智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使班级正气上升;

6、开展各种各样的班内学习竞赛活动。从组织形式上分有:小组学习竞赛,大组学习竞赛,个人学习竞赛;从内容上分有:试教、朗诵、写作和其它课外知识等方面内容的竞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与互动,激发学生个体与整个班集体的学习与工作的热情,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7、学期总结。利用读报课,主题班会课,针对学生及班级存在与暴露出的具体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并分别由教师或学生分别主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达到及时调整,更快进步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形成良好的班风。

六、活动内容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校园的稳定,主要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健康、幽默、富有特色的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环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各班级要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加强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秩序、文化管理。同时,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5.大学党风廉政建设方案 篇五

为了提高党员队伍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为了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和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为真正落实*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自重、自警、自省、自励。

学校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时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和坚固防线。切实做到廉政文化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受到浓厚廉洁氛围熏陶的教育。加强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及教风学风建设,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强、品行端、作风好、纪律严。

学校党政领导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监督,切实负起管好队伍的责任。关心全体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队伍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其他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认真落实职责,深入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民主、和谐发展。

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地方案。

*.成立专项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廉洁建设职责分明。

*.小组全体成员必须谁主管、谁负责,敢于直面困难,做真正的优秀党干部。组长负责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统筹工作、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负责配合协助组长开展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务必服从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安排。

*.通过党风廉政的宣传教育,增强党风的廉政意识。党风廉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是单靠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我们学校要把廉政党风建设工作当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当成是一件大事情来严抓,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采用标杆的作用警醒教师的思想。教师党员除了从日常生活中,从点滴细节中结合反腐倡廉的建设工作之外,学校还要结合多种廉政文化活动,比如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廉政教育片,这样就可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学习教材,更直观地学习了廉政知识,才能真正时刻警醒自己的行为。

*.反腐倡廉+师德教育+整体素质才能达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我们说,单靠反腐倡廉一项的建设工作,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标准,我们需要通过反复倡廉和师德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三者合一,才能真正达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因此,我们学校继续组织党员干部切实加强对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学习,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廉政教育。教师也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

*.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立章建制。要想做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就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强化工作的落实。在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下,学校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的精神,确保每一个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全力以赴做到,遇到一个问题,立马解决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严格用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规范教育收费制度,规范招生管理,确保学校日常运转的灵敏、高效和有序。

*.引导为主,通过视觉的方式来带动党员干部。引导为主,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来带动党员干部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在学校饭堂、走廊、楼梯墙壁等显眼的、引人注目的地方张贴与廉政建设文化相关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力地、广泛地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的意识走向积极化。

*.只有立正了党员的作风,才能让党风廉政建设之楼屹立不倒。(*)必须制定接待标准制度,并且按照接待的相关制度来做好接待工作,杜绝用公款大吃大喝和请客送礼行为。

(*)心与心的碰撞才能知晓心理活动,因此学校领导要经常跟党员干部开展各种相应的互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及时督促他们悬崖勒马,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法制意识、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只有做到校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才能真正民主化、规范化管理。

(*)每周公布一次教职工的考勤情况;

(*)每月公布各科的开展情况;

(*)每周公布学校的会议决议执行情况;

(*)每学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

(*)学校建立有畅通信息渠道,专设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等。

(*)每学期公布学校基建维修、设备设施、大宗物质采购严格实行招标的情况;

6.大学学院文化建设方案 篇六

一、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厚重的人文修养培育为内涵,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本原则: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全员参与与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1.规划出新颖、合理、实用的校园布局。整合后学院各校区的楼、堂、馆、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依据其功能进行合理调配。新建校园要融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于一体,有机组织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既要具有现代学院特色,又要体现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

2.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艺术创作,采用花、草、树木点缀校园,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校园。对建筑物在考虑实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定期粉刷翻新,保持洁净,同时用院内路灯、彩灯、射灯打造绚丽的校园夜景。

3.建立视觉识别系统。发动全院师生员工和公开面向社会征集具有大庆高职教育特色的院徽、院旗、院歌。在校园内设置富有教育意义的雕塑、浮雕、景墙,恰当布置、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以及优秀的书画、美工作品,让师生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完善和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设施。建立现代化的统一电教体系,搞好校园网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建设好实训基地和运动场馆等。改善学生学习、住宿、就餐条件。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建立职责明确、勤政高效、和谐进取、开拓创新的内部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调动和激励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健全符合学院实际和高职教育规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

3.抓好对学院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和理解,并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风气。

4.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1.搞好宣传舆论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闭路电视、广播、校刊、宣传橱窗等媒体,宣传学院在办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公布学院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使学院的价值定向与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实现和谐统一。

2.搞好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搞好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组建学院学生专项运动队和文艺队,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4.搞好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在师生员工中开展高品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主题突出、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促进师生员工素质的提高,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5.强化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坚持使用标准语言、标准字、文明用语,杜绝师生员工中一切不文明的现象。对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和重要会议要强调精神风貌的展现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必要时要统一着装,规范活动程序。尤其服务窗口单位要制定和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

(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用目标和规划凝聚人心。加大力度宣传学院的“11221”总体发展思路,统一教职工的思想,汇聚全院上下的力量,形成共同的校园价值观。

2.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选择和运用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活动载体,增强师生员工对学院的归属感、自豪感,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笃学精技”的教风,“志存高远、强学力行”的学风成为全院师生的自觉行动。

3.树立教育创新的理念。借鉴其他高校尤其是发展比较好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经验,结合学院实际,形成自己特色。

4.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建院的理念。建立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同志、师生关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高职教育观念

1.树立高职教育观。用系统的、本质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结合点、切入点,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努力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树立高职育人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教育中,培养学院满意、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树立高职教学观。大力倡导师生互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双向促进的教学局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树立高职教师观。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同时,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成为实践技能的能手、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锋,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真正做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辐射力度

1.大力宣传学院教育培训和科研产业的优势。面向大庆地区和油田企业,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和再教育门类,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水平,以学院的专业、课程建设为依托,对大庆地区、油田企业的科研项目,争取独立承担、合作开发,发挥学院的科研产业优势,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围绕油田一线的生产和技术上的实际问题,组织人力搞好攻关,做好生产示范和技术服务工作,进而增强学院在社会上的信誉和影响力。

2.加强学院的对外联系。积极参加由政府、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科学会团体组织的学术论坛、教育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及时掌握和了解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办学经验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新成果,实现信息共享。拓宽与省、市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渠道,巩固与国外相关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3.主动创建领导重视、社会关心、群众满意的外部环境。通过主动扎实的工作,使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和了解学院发展、改革与管理的状况,畅通信息渠道,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为学院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强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建设,广泛宣传学院的办学育人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学院名牌专业、名教师和优秀毕业生,扩大学院影响;对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学院参加的各项社区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参与,搞好“军警民共建”、“校企共建”、“帮扶结对”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确保校园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周边环境。

三、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部门统筹,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定期研究,周密部署,责成相关部门搞好统筹协调。采取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学院各级干部和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校园文化重在建设的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促进、全过程建设的局面。

2.加大教学系部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力度。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系部在这方面工作中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搞好招生就业教育等实际,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本系部特征的教风、学风建设活动,进而形成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新局面。

3.注重阵地建设,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搞好学报、宣传广播、橱窗和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明确年度建设的重点,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对学院原有和新建的校园文化设施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

4.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结合学院各系统工作特点,明确具体责任和目标,搞好分工和协作。学院各部门各单位领导都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规划和岗位职责中,加强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对内对外的服务水平。定期总结经验,表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不断提升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7.中南大学建设方案 篇七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 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 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带动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 “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 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 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教育改革全面深入, 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五中全会深刻指出,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5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 要坚定不移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李克强总理多次要求, 要通过改革,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激发办学活力, 为持续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以往建设经验, 深入分析世界上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律和趋势, 提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方案。中央高度重视, 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上, 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日前由国务院正式印发。

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 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扎根中国大地, 遵循教育规律, 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这些高校将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 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

第一,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 汇聚优质资源, 培养一流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 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第二, 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 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突出学科建设重点, 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第三, 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公平竞争, 强化目标管理, 突出建设实效, 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第四,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4.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 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建设任务有5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 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 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 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 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 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任务也是5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 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 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加强国际协同创新, 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5.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答: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 2016年开始, 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6.高校如何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答: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 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全面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国内前列、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 通过建设进入该学科的世界行列或前列。

7.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如何引导和支持?

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

一是总体规划, 分级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宏观布局。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 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 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二是强化绩效, 动态支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 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情况, 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三是多元投入, 合力支持。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 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 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 多渠道汇聚资源。

8.如何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

答:坚持不懈地推进世界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总体方案”明确,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日常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9.推进实施“总体方案”, 近期有哪些工作安排和措施?

答:主要通过以下工作来有序推进实施:

首先,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体方案”的原则, 进一步统一思想, 明确实施方略, 尽快部署, 落实任务安排。

其次,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制订绩效建设考核和评价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在建设范围、评价因素、管理要求等方面抓紧部署实施, 加大考核力度。

8.大学语文考核方案改革展望谫议 篇八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核;改革策略

教学离不开考核,科学、合理、有效地考核能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改革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是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和自身专业知识必不可小觑的需要,是培养“有业”、“乐业”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

“考核”一词,最早出现于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是故选贤贡士,必考覈(核)其清素,據实而言。”这里是指考查核实。后在西晋陈寿《三国志全鉴•魏志•卫臻传》也有同义:“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宋欧阳修《勉刘申》诗:“有司精考覈,中第为公卿。”而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笔下有了研究考证之义:“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覈古今,为之折衷。”后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序》:“《本事诗》一类之书,其内容尽管考核有据,然而仅备茶馀酒后的消遣。”这里都是指研究考证。

我们进行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案改革,二者兼而有之,对学生而言,在考核中进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核实、增进其语文学习的效果、方法等,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也是根本;对教师而言,在考核中进行对我们教学的多维度思考、研究考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弊端

(一)考核功能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过于重视考核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如,传统的大学语文考核多以某某语文学得比较好,某班多少优秀作为结论,考试只求最终成绩,至于学生哪里薄弱,该加强哪里,如何训练,学生一概不知,很大程度上也不关心了,因为考完了这学期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即使学生有想增加训练的意愿,但这门课结业了,提高只能在自身体悟,无所彰显了。

故而言之,传统的大学语文考核,只是将考核评价作为界定学生学习效果、学校教育效果的工具,将教师与学生对立,将考核与学习对立,将评价与指导对立,忽视了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其在学生学习、学校教育中的促进、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考核内容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多数过分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核和评价,多以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为维度来考核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尤重视文体、语言知识等,多在分析文本的本体性知识,不重学生学习时的自我感悟与内化;只重视书面表达,不重学生自我表达、交际等,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方法、能力、交际等方面的培养与测试,“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1](P.71-73)。

(三)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多为考查,写一篇论文或作文即可,即便考试,也多以期末的一张试卷审定全部学习效果,结果往往是原来语文基础就比较好的学生可能在本学期学习中根本就没用心尽力,但期末考核评价结果依然很高,相反原来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努力,但期末考核评价表现出的最终结果依然比不了,故而激发不了或打击了学生们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导致考核评价的片面性。

二、改革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优势

大学语文课程是涉及全校最为广泛系院、最为广大学生的课程,很多院系的学生除此课程之外,再也没有接触中国文化、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课程,再也没有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的课程。儒家典籍《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P.1)雅思贝尔也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大学语文课程它应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经典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大学之明德、亲民、至善之道,为学生奠基了优良的人文精神的底子,夯实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阅读交际的基本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不但本身具有上述的课程性质优势,而且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优势。大学语文课程多为考查课,没有考试课的压力,教师可以放开手脚增强学生语文修养的培养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也可以不围绕着最后的一张试卷来识记,而是扎实地以每一次佳作的赏析、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切实地增强语文修养和基本技能。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而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了改变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弊端,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考核的新优势,我们做了考核改革,以发展性考核评价为目标,定性考核评价与定量考核评价相结合。

(一)考核评价的双重性

我们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兼顾考核、检测、评价,更以促进、导向、激励学生。为考核评价目标,改变了传统课程考核单纯重视考核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实现了考核评价的双重性。

例如,我们改革后的考核项目有一项为课前演讲,我们在这项考核中,教师既考核了学生的思维,又考核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既以演讲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又以普通话考试标准考核于学生,实现了考核评价的双重性,同时,教师绝非简单给学生定位好与坏,而是将口语表达指导作为考核评价主体,指出每个学生具体的语音面貌中的不足,提出训练方案,将考核与学习结合,将评价与指导结合,重视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发挥考核评价在学生学习、学校教育中的促进、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考核目的的专业性

我们注重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内适于知识、外适于社会、个适与学生”的三位一体教育价值观,注重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以及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的转变,真正为学生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使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促进学生的个体认知发展,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我们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考核,在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考核的基础上,突出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化的考核,并扬长补短,辅助其专业发展。例如,我们在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积累背诵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核时,重点在考核其在幼儿园要用到的蒙学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重点在帮助其掌握小学教学中应熟悉的诗文。

(三)考核内容的综合性

我们突出课程考核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从汉字书写、写作行文、阅读方法、思维习惯、口语表达等几个方向进行训练、考核,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考核方式的多维性

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本体性特征,“呈现出非序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语言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手段,大学语文课程中我们把考核作为语言学习、训练的一个操练场、交际场。

例如,我们在常规的终结性评价外,还加入了日常成长性考核。我们把学生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课堂思辨、读书报告等,都作为我们考核的立足点和成绩的组成部分,我们注重考核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性,形成学生自身的成长性评价。日常课程中的考核能带动、促进、提高平时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积极性,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使之在欣赏、写作、讨论、互评等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发现自己或别人的不足,尽情展示自我个性,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灵敏性。日常动态生成式考核,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纳入学习成绩的范围,为全体学生的各自发展形成各自有所对比学习的个体性成绩记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中积累、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考核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故而我们变单一、刻板的考核为立体式、大容量、高效率、强实效的考核,在考核目标上,我们使用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全员考核与语文应用能力的专业培养考核相结合,培养“内适于知识、外适于社会、个适于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有业”、“乐业”的学生;在考核内容上,我们选用文学素养积累式考核与语文应用能力式考核相结合,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专业和个人终身发展;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日常动态生成式考核与期末静态试卷式考核相结合, 形成多元、多维、灵活的考核机制,以考核带动、促进、提高平时的训练。由此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考核不仅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效果的合理、科学、的标准,为“有业”、“乐业”的职前、职后发展作准备,更成为促进、提高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陈传万.大学语文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6).

[2]王国轩译注.大学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上一篇:关于中国教育现状论文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探究